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2025-01-09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共11篇)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篇1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为加强公司安全监督员安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安全监督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职责:公司成立学习培训小组,全面负责公司群众安全监督员的学习培训工作。

二、组长:贾 佳组员:别克全体

三、培训的目标:

1、岗前安全、质量、环保知识教育培训及合格率达到100%;

2、关键生产工序、安全技术培训及合格率达到100%。

四、培训内容:

1、上岗前的安全、质量/环境意识学习;

2、关键生产工序的安全、质量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及实作技能;

3、学习上级相关的安全文件、通知、通报。

五、培训形式

1、授课;

2、安全质量事故分析会;

3、班前、班中及班后安全质量讲话。

行政部

2014年4月26日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篇2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近日下发了《2010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

2010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更具有针对性。《计划》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沙拉、凉拌菜、生食水产品、鲜榨果蔬汁、熟肉制品、非发酵豆制品、盒饭等高风险食品和餐盒、一次性筷子、集中消毒餐具等餐饮具进行重点抽检,将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作为监督抽检的重点场所。二是更具有科学性。《计划》的抽检内容,是根据2009年食品安全调查与评价结果、食物中毒报告及日常监管的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评估和综合评价确定的。三是更具可操作性。《计划》将国家统一要求与各省实际情况相结合,既包括全国必检的品种,也包括各省(区、市)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选择的可选品种和自行安排的抽检品种。

安全监督工作计划 篇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按照《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__〕2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__〕58号)要求,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执法,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实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事故预防,不断提升全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能力,切实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的落实,结合我县正在实施的“检查诊断、行政处罚、整改复查”执法检查“三部曲”基本程序,按计划实施监督检查,切实增强监督检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促进安全生产走向法治轨道。

三、工作要求

(一)科学编制计划

结合本区域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科学、合理地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的相关内容。

(二)分级履行职责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监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综合监管、行业监管相互衔接,县、乡镇(街道)相互协调,落实具体监督检查任务。

(三)依法严格处罚

按照“严字当头、落实到位”要求,依法严厉处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抓铁有痕,确保监督检查的严肃性。

(四)注重检查效果

对查处的每一个事故隐患要“追踪到底、整改到位”, 形成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效能,做到踏石留印,确保监督检查的实效性。

四、监督检查重点内容

应对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职业卫生条件)进行监督检查,包括:

1.依法通过有关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情况。

2.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核情况。

3.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的情况。

4.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用于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情况。

5.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情况。

6.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情况。

7.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和实习生受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其技术交底情况。

8.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及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情况。

9.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设置安全公示、警示的情况。

10.对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的情况。

11.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和制定、演练应急预案的情况。

12.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的情况。

13.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的情况。

14.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与对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情况。

15.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问题的情况。

16.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以及向从业人员通报的情况。

17.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及有关应急预案备案的情况。

1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兼职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以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的配备、维护、保养的情况。

19.按照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

20.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五、监督检查计划的实施和保障

(一)全面实施以计划为导向的监督检查

局机关各科室、应急救援中心按照依法治安的基本要求,认真贯彻《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渝安监发〔20__〕19号)要求,严格执行“检查诊断、行政处罚、整改复查”执法“三部曲”工作方法和基本程序要求,全面实施以计划为导向的监督检查,转变监管执法方式,用监督检查计划统揽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增强监督检查的权威性、严肃性。

(二)认真开展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总结评估

按照“每月有评估,年度有报告”要求,局机关各科室、应急救援中心要评估分析月度监督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建立监督检查工作台帐,每年12月分析监督检查计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形成评估总结报告。

(三)严格履行监督检查法定职责

监督检查计划是安全监管执法机关的法定职责和具体活动,也是监管执法检查人员依法履职、科学履职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和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时,已经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处理的,应当作为相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依据。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篇4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机构改革的新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提高干部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特制订本所2014年学习计划:

一、学习内容

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

2、《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3、《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4、《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二、学习方法

学习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以自觉为主,每月集中学习次数不少于4次,在适当时间组织业务知识培训。

三、要求

1、全体工作人员要对学习高度重视,要把提高队伍素质当作政治责任,确保学习计划落到实处,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集中学习日为每周四下午,按照学习计划认真学习,确保学习效果,所长对本所自学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对不按照学习要求学习者,进行通

报批评并责令其补课。

3、每季度末前将检查学习笔记,检查自学情况,所记笔记

每月不4次,对学习记录不认真,达不到标准的要重新补课。

四、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监督所成立了学习领导小组,由所长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主要负责检查督办部署安排等工作。

XX食品药品监督所

燃气领域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篇5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有效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等文件要求,结合市住建局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2021燃气领域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新中国成立72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环境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防控重大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以责任落实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夯实安全基础,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全力控制一般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依法制定和实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努力为全省建设领域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保证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企业的主体合法、宣传教育、规章制度、隐患治理、事故管理、应急管理等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深化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使企业管理薄弱问题得到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制,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和“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安全检查制度。严格规范执法,提高监管实效。

三、监督检查事项

各燃气领域企业要做好“五落实、五到位”。

1.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企业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和法治环境。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天然气安全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一律停工整改并约谈企业,严厉打击项目相关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未编制安全评价、应急预案方案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天然气项目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等行为;严厉打击燃气领域企业未对安全技术措施等违法违规行为。

2.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安全生产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依法查处燃气领域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对发生事故的企业多个层面严肃处理。

3.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情况。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结合燃气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依托培训机构对企业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进行培训及考核,督促企业落实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

4.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加强对充装人员、维修人员、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严厉打击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或持假证上岗的情况。

5.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各类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天然气设施、设备等危大工程的安全管控。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重大风险预防控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危大工程监督管理。

6.重大危险源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建档、检查、监测和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情况。

7.充装设备检测和定期维护保养情况。

8.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并监督、检查佩戴情况。

9.组织企业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组织安全生产演练情况。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督促燃气领域企业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实施等工作,并根据场站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10.燃气领域现场消防安全措施到位情况。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完善建设施工火灾防控体系,全面落实各参建单位建筑施工消防安全责任,督促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改善天然气现场消防安全条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防火管理制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做好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11.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深入摸排涉及天然气行业的危险化学品,督促企业认真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排查,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台账,并做好管理工作,彻底消除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

四、监督检查方式

(一)专项检查。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定期组织省燃气专家开展专项检查,以及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时开展专项整治。

(二)强化监管力度。企业采取自查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督查相结合的形式,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不配合安全检查工作的天然气企业,屡查屡犯、不按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严罚重罚。

(三)不定期开展随机暗访。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不定期开展随机暗访工作,各燃气领域企业企业要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位,做好迎检工作。

五、工作计划安排

(一)第一季度工作安排。

1.组织天然气专家对企业进行检查。

2.加强2021年春节、“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第二季度工作安排。

1.召开全市天然气安全工作会议。

2.组织天然气专家对企业进行检查。

3.制定“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做好宣传工作。

4.各燃气领域企业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组织开展应急逃生、消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活动。

5.做好春、夏季安全生产防范工作。

(三)第三季度工作安排。

1.组织天然气专家对企业进行检查。

2.确保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四)第四季度工作安排。

1.组织天然气专家对企业进行检查。

2.做好2022年春节安全防范工作。

六、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进一步提高对天然气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的认识。企业负责人要亲自抓工作,将责任分解到每个层级、每个岗位,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针对重点部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形成书面材料。

(三)强化责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各燃气领域企业及时排查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相关负责人明确责任。加大事故隐患排查力度,落实相关工作。加强防范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篇6

一、历史的回顾

经过几十年来农机管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农机监理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规体系。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 农业部颁布实施了一批规章, 各省 (市、区) 出台了一批地方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农机监理虽然没有法律、全国性行政法规, 但基本上还是做到了有法可依。《道路交通安全安全法》实施后, 我们虽然成为了法律授权的农机行政执法主体, 但一些问题不明确。诸如农机行政检查、事故处理、行政处理处罚、农机行政强制执行、农机监理装备建设等问题没有明确规定, 农机监理一是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车管所”;二是执法中没有强制执行 (如查扣违法农机车辆) 权;三是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无处理处罚依据;四是农机监理装备建设由于没有明确规定投入主体, 长期停滞, 难以提供必要的履职条件。因此农机监理执法效力和权威大打折扣, 形成了大量的“黑车非驾”,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明显恶化, 积淀的问题越来越多。

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 必将对农机化发展以至农业现代化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经5年反复酝酿, 多次修改、讨论, 由温家宝总理签署发布了《农机监理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 使遗留问题得以解决, 上述问题在《条例》中都有了明确规定。相信农机监理将从此走上规范化管理之路, 农机监理人将倍加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法制建设成果, 勇于探索和实践, 使之日臻完善, 尽快上升为法律, 为我国法制建设同时也为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二、《农机监理条例》的立法亮点

《农机监理条例》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农机监理终于走上了法制化建设之路。与以往农机化立法不同的是, 该《条例》有诸多亮点。

首先是《条例》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协调相一致。明确了农机监理与公安交警既分工又协作的关系。即农机上路接受公安交警的统一管理, 农机在路外作业的安全监管由农机部门全面负责。

第二, 《条例》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相配套, 提高了可操作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31条规定, “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 违章作业的, 责令改正,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条例》则据此出台了具体的处理处罚条款, 使农机行政检查和处理处罚落到实处。

第三, 《条例》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促进农机化发展的责任。该《条例》第4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 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增加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 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该条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农机安全监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的责任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政府有责任强化农机安全监管;二是促进农机化发展 (增加财政投入) 的责任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提供补贴;三是明确了农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投入责任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农机监理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建设、人员培训等的投入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从而解决了农机监理多年来无稳定投入的问题, 农机监理投入将依法保障;

第四, 《条例》明确了“问题农机”的召回制和农机使用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条例》第16条规定, “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发现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 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 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 及时报告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通知农业机械使用者停止使用。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及时召回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不履行本条第一款义务的, 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生产者召回农业机械, 责令销售者停止销售农业机械。”

《条例》第35条规定, “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达到报废条件的, 应当停止使用, 予以报废。农业机械的报废条件由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工业主管部门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达到报废条件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 应当书面告知其所有人。”第36条规定, “国家对达到报废条件或者正在使用的国家已经明令淘汰的农业机械实行回收。农业机械回收办法由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制定”。为了保证报废的农机不致流入使用领域, 危害人身安全, 造成环境污染, 第37条规定, “回收的农业机械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监督回收单位进行解体或者销毁。”

第五, 《条例》与《行政许可法》立法精神相统一。《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谁许可谁监管谁负法律责任”的立法原则, 为了与此相统一, 《条例》赋予了农机监理安全检查权、行政处理处罚权、农机事故处理权、农机行政强制执行权 (如暂扣违法农机等) , 从而使农机监理履职必须的行政执法权限得到了法规保障。第六, 人们热议、长期悬而决的农机监理标志问题将得到解决。《条例》第42条明确规定,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 应当佩戴统一标志, 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检查、事故勘察车辆应当在车身喷涂统一标识。”

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 共同守护农机安全

《农机监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 负责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根据该条, 农机生产实行许可证制, 取得许可证方可投入生产, 这是农机工业主管部门 (农机鉴定机构) 的责任;质监部门对农机产品质量把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销售者把关;农机化主管部门负责农机安全监管;农机和工商行政管理共同作好农机维修监管, 等等, 各相关部门责任明确, 便于操作, 从根本上杜绝了扯皮推诿。这也是该《条例》亮点之一。

四、农机使用、维修实行许可制

《条例》明确规定, 对主要农业机械的使用实行许可证制。包括对农机实行使用前的初检及登记制、年度安全技术检验制;对农机驾驶操作者实行培训、考证、及审验制。未初检合格、未登记注册 (取得号牌、登记证书) 、年检不合格和未通过年检的农机不准使用;操作者未经培训及取得相应机械的驾驶 (操作) 证、未审验或审验不合格者不得操作相应的农机。

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实行许可证制。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 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具备相应的设备条件后, 申领营业执照, 方准从事农机维修业。

五、农机事故处理有法可依

1、农机事故调处的主体及定义《条例》第25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农业机械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调解处理。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事故, 是指农业机械在作业或者转移等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事件。

2、农机交通事故 (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 ,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拖拉机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 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农业机械事故造成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损坏的, 由交通主管部门依照公路法律、法规处理。

3、农机作业中发生的事故 (在道路以外发生的农业机械事故) , 操作人员和现场其他人员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停止农业机械的转移, 保护现场, 造成人员伤害的, 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 (农机监理机构) 报告;造成人员死亡的, 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报告。造成人身伤害的, 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抢救受伤人员。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 应当标明位置。

接到报告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勘验、检查, 收集证据, 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4、农机事故处理时限对经过现场勘验、检查的农业机械事故,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作完成农业机械事故认定书;需要进行农业机械鉴定的, 应当自收到农业机械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制作农业机械事故认定书。

农业机械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农业机械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 并在制作完成农业机械事故认定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送达当事人。

5、农机事故损害的调解当事人对农业机械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 请求调解的, 应当自收到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书面提出调解申请。

调解达成协议的,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者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并书面通知当事人。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反悔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农机事故处理中的协调与服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为当事人处理农业机械事故损害赔偿等后续事宜提供帮助和便利。因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原因农业机械事故构成生产安全事故的, 应当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调查处理并追究责任。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农业机械事故统计情况及说明材料报送上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并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农业机械事故构成生产安全事故的, 应当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调查处理并追究责任。

尽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并不象人们期待的那样, 解决所有的农机监理体制、机制问题, 并且《条例》还缺少执法监督相关内容, 法律责任部分 (特别是农机行政处理处罚规定、农机事故处理等) 略嫌粗糙, 可能会给将来的具体执行带来操作上的不确定性等不足, 这些问题有待今后不断完善并上升为法律, 仍不失为“及时雨”。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篇7

2010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培训提纲

前言:按照公司认证工作计划,将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认证定义;认证的目的和意义(顾客或甲方满意、相关方满意、员工满意)

要求:通过贯标,建立、完善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运行、实施、保持,并通过认证审核(一阶段、二阶段)。

认证范围: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幕墙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金属门窗的生产、安装过程。

涉及部门、场所或人员:高层管理、各执行层、生产部及车间、项目现场。

审核依据: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理体系-规范》;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作业技术标准、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标准。

主要工作内容要求:

 管理手册(包括本公司管理范围、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公司简介、组织机构、职能分

配、体系过程相互作用的描述、对程序文件的引用等)经过总经理批准后,认真学习! 程序文件共计30个,应认真学习,并针对性的摘录!

 管理文件、技术文件、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等应完善、明

确,列出清单。

 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如果是2003年以前投产的可以不要)、金属门窗加工厂界噪

声检测报告(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或环保局)!环境守法证明(环保局)!

 安全守法证明(主管部门出具)!

 质量目标及分解;各部门应熟知并理解,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定期考核;  环境目标分解;完成情况考核;环境管理方案(见文件),完成情况。

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分解及考核统计;安全管理方案(文件),完成情况。

 以往近期竣工验收报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幕墙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

金属门窗的生产、安装工程),证明本公司的业绩!

 明确在建项目,覆盖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幕墙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金

属门窗的生产、安装工程;

 在建项目施工资料(含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要包含环保措施、安全

措施),专项方案、人员资格证、安全教育台账及记录、设施台账、设施验收、安检、维护保养;设备操作规程、技术文件、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图纸登记、图纸会审、施工日志、材料计划、供方名单及资质证明文件、、分包方管理;材料报检、班组自检、工序交接检验、项目部专检、隐蔽检验、分部分项检验、完工检验、环境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水准仪经纬仪检定、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固废处理记录、劳保用品发放、现场标识、环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

 门窗加工设备管理、工艺流程、技术文件、生产记录、材料检验、出厂检验等资料2010

年8月份至今的记录。

 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培训计划、人员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内审员培训、安全培训)、特种人员、关键人员资格证确认。

 施工合同、招标文件评审;

 主要材料供方的选择和评价,填写评价报告,收集供方的资质证明材料;

 供销合同、或采购计划;

 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

 计量检定(门窗加工所需的计量器具;施工所需的计量器具)!委托计量测试所检定! 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清单、文件发放、记录明细表。

 办公区域、生产车间、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识别。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

险源!

 国家、部委环境、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的收集;上级发文;

 合规性评价(是否有违法事件进行综合评价)。

 环境、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

 进行一次全过程内审(组建内审组,内审计划,内审检查、不符合整改);保留记录! 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对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保留记录。

 QC小组、质量分析!

 公司级质量检查记录、环境安全检查记录。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篇8

一、学习内容

1、中国共产党章程;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纪律处分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简称《党内监督条例》);

3、依法行政的相关法规文件;

4、卫生行政法律法规;

5、先进模范人物事迹;

6、中央、省、市委和局党委提出的其他学习内容。

二、学习计划和活动要求

时间具体项目责任督导人备注

全年创建学习型党小组活动xxx年底评出优秀学习型党小组予以表彰

第一季度党课:第三党小组党员承担(一次两讲)xxx确定主题、试讲、支委审核

第二季度党课:第二党小组党员承担(一次两讲)xx确定主题、试讲、支委审核

第三季度党课:第三党小组党员承担(一次两讲)xx确定主题、试讲、支委审核

第四季度党课:一名支委和外邀嘉宾承担(一次两讲)xx确定主题、支委审核

全年党员自学xxx四落实

三、方法措施

1、要做到学习内容、人员、时间和效果“四落实”;

2、开展三学(述学、考学、督导)活动,做到五有:有学习计划,有考勤记录,有学习体会,有学习活动记录,有学习保障制度。

3、每位党员、干部应结合实际,写出2-3篇学习心得体会文章;

4、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习之外,还要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

5、要搞好四个结合:集中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自学与学习讨论相结合,通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学习日与党日活动相结合。

6、坚持分层施教、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专题的办法。

7、以自学为主,每个人都要做好学习笔记;经常进行督导检查、检查学习笔记。建立学习考勤制度。对个人学习笔记进行定期检查,并通报。

8、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如请专家讲座、安排座谈、讨论、组织参观学习等,把学习引向深入。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篇9

根据公司党纪字(2006)8号文件,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精神。公安处党总支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内监督,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严肃党的纪律,保障党员民主

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纯洁党的组织,坚持党的先进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特制定公安处党总支学习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内处分条例》的计划。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的重要性

《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内处分条例》是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肃党的纪律,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纯洁党的组织,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两个条例,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内处分条例》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正确行使党内监督的各项权利,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党员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为全面完成公安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有力保证。

二、学习时间和方法、目的公安处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有82名党员,首先组织总支委员学习两个条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重要性。总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安排三至四月两个月时间,以各支部为单位,每月集中组织学习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两个小时,各支部采取不同形式、分层次、系统的,有重点的学习,要按文件的要求,认真学习原文,做到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的学,结合学习两个条例,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有关电教辅导片,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开展学习大讨论(学习讨论要有记录,总支定期进行检查),深刻领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内处分条例》的实质内涵。通过学习两个条例,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开展向模范先进人物学习教育活动,在党内形成学先进、讲廉政、比贡献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学习贯彻实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内处分条例》在我处全体党员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严格遵守条例,认真开展监督检查

教育全处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两个条例,切实增强监督和被监督意识,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自觉履行党内监督职责,正确行使党内监督的各项权利,总支要加强对各支部贯彻执行《党内纪律处分》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召开总支委员会议。研究和指导各支部在贯彻执行两个条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工作透明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加大查处违反《党内处分条例》行为的力度,杜绝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党组织的纯洁性。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篇10

转眼间XX年即将结束,回想这一年的工作情景历历在目,现将XX年卫生监督站、食安办的工作情况及XX年的工作计划简述如下:

一、XX年工作总结

1.食安办的工作情况。

(1)XX年街道食品安全网格化建设工作坚持常态化、规范化,扎实开展各项日常工作,同时积极主动、不折不扣、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类专项工作任务。XX年以来食品安全工作网格划分情况为下辖6个行政村,10个社区,共有41个网格(社区10个,大陈村4个,北徐村4个,汪潦村4个,前杨村2个,董城村6个,康园社区

11个)。本底数共有112家,其中种养殖环节有8家,3家有证,5家无证;生产加工环节有2家,均有证;流通环节(食品商店)52家,45家有证,7家无证;餐饮服务环节共有43家(餐饮单位有30家,食堂有13家);小作坊1家,有证;2家农贸市场。

(2)召开了食品安全网格化项目建设工作表彰会,会上对考核评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与一级网格负责人签订了XX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3)制定下发了XX年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计划,每月5日为“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活动日”。在街道办公楼、各居村及农贸市场等醒目处设立了食品安全宣传专栏,每季度及时更新一次宣传内容。

(4)制定并下发了义文明办【XX】6号文,组织开展了4月份的“卫生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4月25日,街道“道德讲堂”特邀请了省食品药品监督所领导为辖区内一级网格监管单位以及街道食品安全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盛宴”。在志愿服务月活动中,街道食品安全办公室组织辖区食品安全志愿者结合滨湖春色旅游节活动,开展普及了“文明餐桌”等文明风尚志愿宣传服务;在日常巡查中鼓励和引导辖区餐饮单位诚信经营并宣传文明就餐礼仪等。

(5)认真组织开展了6月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在活动中,各村居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悬挂食品安全横幅,组织开展入户宣传工作。不仅将食品安全宣传材料发放到居民手中,也加大宣传食品安全网格化工作的职责功能等,同时告知各类有关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投诉举报方法途径等内容,鼓励广大居(村)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共治的环节中来。

(6)区食安办督查组已对我街道上半年的食品安全网格化工作进行了考核,领导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认可。

(7)街道食安办分管领导及成员年底将对村居进行食品安全工作考核,重点查看软件资料的整理收集等情况,并进行打分和相应的评比。

安全监督员学习计划 篇11

和监督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切实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陕食安委办发[2012]23号)、《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供餐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包括学校食堂(伙房)。

第三条 各学校要依据各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供餐模式。

(一)学校食堂(伙房)供餐:由本校食堂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

(二)“奶+X”模式:通过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省营养办指定几家品牌企业生产的纯牛奶,采购由区营养办指定范围内的品牌鲜鸡蛋、品牌小面包和品牌纯果汁。

第四条 坚持“安全第一、稳步推进”的原则。各学校要将“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首要条件,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有关法规标准,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所辖学校供餐条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监管责任

第五条 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 “计划”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如下:

(一)区卫生局(区食安办):负责统一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统一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指导试点学校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指导学校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

(二)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学校食堂(伙房)以及供餐单位(个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做好日常综合监督检查工作。制定 “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培训方案和教材,对实施“计划”的中小学校长、食堂(伙房)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供餐企业(单位)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制度和行业规范培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

(三)区教育局:负责学校食堂(伙房)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安全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倡导健康饮食方式;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学校食堂(伙房)食品日常安全自查以及购买供餐服务、个人或托餐家庭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四)区农业局: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

(五)区工商局:负责供餐企业(单位)主体资格的登记和管理。

(六)区质监局:负责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管,查处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

(七)区监察局:负责依法对行政监察对象履行食品安全法定职能的行政责任情况实施监察,按干部管理权限对构成食品安全违法违纪的案件及其涉案人员进行查处。

(八)区财政局:落实区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九)区物价局:负责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开展生产成本调查,组织对食品价格进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 “计划”实施及流通环节费用减免政策。

(十)区委宣传部:负责指导有关部门对“计划”实施进行宣传。

(十一)区审计局:负责对“计划”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确保“计划”实施公开、透明。

各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实行任务到人,责任到岗。

第六条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督促有关部门和学校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食品原料生产、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储存、配送、分餐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与质量监督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第七条 实行“以区为主”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区级人民政府是“计划”实施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对本地区学生食品安全负总责,主要负责人负直接责任。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学校、供货企业(单位)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分解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第八条 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货企业(单位)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监督管理;建立食品留样监测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第九条 学校、供货企业(单位)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要求从事餐饮服务活动,对学生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承担食品安全责任。

第十条 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增强学校、供货企业(单位)食品安全自律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一条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学校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和公众意见箱,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学校食堂的账目、供餐方案、营养食谱等要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章 学校食堂(伙房)和校外就餐管理

第十二条 学校食堂(伙房)建设要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严禁超标准建设。规模较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利用现有闲置校舍,改造、配备伙房等相关设施,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

第十三条 食品采购。

(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结合学校实际,针对“计划”所需食品及原辅材料的采购招投标、配送等环节,制定和完善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各学校所需蛋、奶、面包、果汁、米、面、油、蔬菜、肉(禽)类农副产品等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油区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供货商,集中采购,并与供货方签订质量安全保证协议;食品配送服务要纳入招投标合同或采购协议。

(二)根据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建立食品供应准入制度。凡进入“计划”的食品及原辅料供货商,均必须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供应学校的米、面、油、酱、醋、盐等食辅材料必须有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QS)。

学校要设立专门食品检验员严把食品质量关,对进入食堂的原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要对采购或配送的食品查验“三证”(营业执照、流通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检验报告,建立食品质量档案。要定期公示采购物品的数量、价格等情况,接受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监督。

(三)学校要统一建立食品采购登记台账。食品及原辅材料的采购实行索证(索票)登记制度;定期同供货商结算账目,采购员与供货商之间原则上不得发生现金交易;从农户个人采购的食品及食材,应做好购货记录。

第十四条 食品存放管理。

学校要建立符合安全安全标准的食品储藏、储存场所,配备必要的食品储藏保鲜设施;要建立健全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和收发登记制度;食品在校储存期间,要按照食品保管要求,分类存放,安全管理;要严防食品在储存期间发生霉变、腐烂和生虫不洁等现象;对过期食品和霉变食品要按规定及时处理,严禁不符合质量卫生要求的食品流向学校食堂和学生餐桌。

第十五条 重视学校食堂(伙房)管理。

(一)学校应加强对食堂(伙房)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把其列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食堂(伙房)经营服务工作。学校食堂(伙房)实行校长负责制,并确定一名校级领导分管,配备专职食堂(伙房)管理员。设立膳食管理委员会,由工会干部、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具体行使食堂(伙房)的监督、检查等职能。

(二)学校食堂(伙房)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原材料采购索证验收、仓库卫生管理、食品加工卫生管理、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卫生检查及奖惩、除虫灭害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和紧急处置等制度,并公示上墙。

第十六条 实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

学校校长或学校管理人员要轮流陪餐(餐费自理),做好陪餐记录,严把质量和安全关口,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建立供货退出机制。

供货单位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要及时上报区级“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停止其供货资格并将其清退出供货名单。

1.供货企业(单位)签约人无故更换的。

2.出现违反供货合同(协议)的行为,包括严重降低供货质量标准、随意变更供货数量、供货期间严重缺失食品安全保障条件等。

3.供货期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者,包括已进入名单但尚未实施供货的企业(单位)、家庭(个人)。

4.供货期间有克扣、延时、减量、拒绝供货或服务态度恶劣等现象,情节较为严重者。

5.在协议供货时间内连续停止供货三天以上者,或频繁发生停止供货情况者。

6.在区营养办在学校组织的测评中连续两次不合格的。

第四章 食品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第十七条 学校食堂(伙房)、供货企业(单位)必须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十八条 学校食堂(伙房)、供货企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第十九条 学校食堂(伙房)、供货企业(单位)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第二十条 学校食堂(伙房)、供货企业(单位)应当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并建立培训档案;应当加强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第二十一条 学校食堂(伙房)、供货企业(单位)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

第二十二条 学校食堂(伙房)、供货企业(单位)禁止采购、使用和经营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食品。

第二十三条 学校食堂(伙房)、供货企业(单位)严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第二十四条 学校食堂(伙房)、供货餐企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服务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二)应当保持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的内外环境整洁,消除老鼠、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三)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四)操作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五)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冷却后及时冷藏;应当将直接入口食品与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六)严禁制作凉菜;

(七)用于餐饮加工操作的工具、设备必须无毒无害,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设备应当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八)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不得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具;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具、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九)应当保持运输食品原料的工具与设备设施的清洁,必要时应当消毒。运输保温、冷藏(冻)食品应当有必要的且与提供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保温、冷藏(冻)设备设施;

(十)严禁非食堂(伙房)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区和食品原料存放区,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

第二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开展抽样检验时,被抽样检验的学校食堂(伙房)、供货企业(单位)应当配合抽样检验工作,如实提供被抽检样品的货源、数量、存货地点、存货量、销售量、相关票证等信息。

第五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

第二十六条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应急事件处理暂行办法》(全国学生营养办[2012]1号)、《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陕食安委办发[2012]23号)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分工协作,协调配合,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积极应对,及时妥善处理,积极做好患者救治善后处理等工作,维护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十七条 各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细化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情应对等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十八条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办事机构、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核实情况,经初步核实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立即相互通报,并向区人民政府和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事发地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办事机构、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下,及时做出反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依法处置,并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九条 学校、供货企业(单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学校、供货企业(单位)应当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共同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

各职能部门要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好的经验与做法,反映普遍性问题,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督办。

第三十一条 各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原料供应、加工操作、包装贮存、餐具消毒、场所环境卫生、人员健康检查等各个环节,落实具体的监管措施。要定期对纳入“计划”的食品及原辅材料供应企业、供应商依法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明确专人负责,加大抽检频次,及时查处校餐生产、加工、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各相关职级部门要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巡查学校,通过现场指导、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指导学校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师生和餐饮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三十三条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办事机构、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伙房)、供货企业(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做到全覆盖和常态化。应当对下列内容进行重点检查:

(一)相关职能部门是否严格履行工作职责,管理责任是否到位。

(二)餐饮服务许可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建立档案情况;

(三)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用工具及设备、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设施、工艺流程情况;

(四)食品采购、加工、贮存、配送等环节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

(五)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及执行情况、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及执行情况;

(六)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食品添加剂等的感官性状、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储存条件;

(七)餐具、饮具、食品用工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清洗、消毒和保洁情况;

(八)用水的卫生情况;

(九)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执行,是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十)对供货企业(单位)、原辅料供应者、农产品种养殖和经营户是否实行严格的资格准入和退出制度,相关手续和制度是否健全。

(十一)其他需要重点检查的情况。

第三十四条 建立辖区内供货企业(单位)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及变更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要及时将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供货企业(单位)通报相关部门和学校,停止其供餐资格并将其清退出供餐名单。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五条 对“计划”实施过程中查出的各种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1.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管理措施不落实的,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

2.学校食品监管部门失察、监督不力或监管不到位,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严重后果的。

3.对学校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未及时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4.在行政许可、认证、检查、处罚等行政行为中不遵守法定条件和程序,失职、渎职、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

5.发生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对事故进行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的。

6.发生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未积极有效地开展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的。

7.拒绝、阻碍、拖延接受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组调查或拒绝、阻碍、拖延提供事故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8.对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9.未按规定完成上级政府、部门交办的工作,给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严重后果的。

10.有其他违反食品监管规定行为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1.扰乱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秩序,妨碍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或者阻碍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履行职责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涉嫌犯罪的。

2.危害学校食品安全生产、流通、经营秩序,实施危害食品安全行为,危及食品安全生产,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涉嫌犯罪的。

3.履行监管职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应对职责不到位,涉嫌失职渎职犯罪的。

4.其他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违法行为或涉嫌犯罪行为。

(三)从事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由于未取得合法经营资格或未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取消与学校商品交易资格,并依法追究该业主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四)对供货企业(单位)违反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不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的,一律停止供货经营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严肃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上一篇:高中语文小说情节下一篇:金毛犬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