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工作行事历(共9篇)
留守儿童工作行事历 篇1
为践行XX年省政府“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的文件要求,也为基本实现“留守儿童之家”覆盖全省乡镇的目标添砖加瓦,更为了给我校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活动、娱乐场所,根据嘉峪关市妇女联合会的具体要求,我校坚持以“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真情服务留守儿童”为宗旨,在各年级广泛开展了“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的“四个走进”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XX至XX学年第二学期以前,进行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学校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创造了条件
新城镇中心小学位于嘉峪关市新城镇中沟村,占地 25000平方米;也是学校布局调整后长期保留的学校。一流的办学理念,严格的管理机构,严谨的工作作风,服务的工作尊旨,为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软件设施。中心小学以现有的硬件设施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提供服务。学校图书室和红领巾书屋共藏书4300册,并且有细致的借阅管理制度和固定的开放时间;学校学生机房拥有计算机20台,并且可以随时向学生开通浏览器;学校有完备的各类体育器材及活动室;实验室也能够正常使用,已经为留守儿童提供高于40平方米的安全房舍和1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场所。
二、前期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有声有色
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我校建立了帮扶帮教机制、建立了“代管家长”队伍、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建立了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通过定期进行家访、开展社会调查等方式,全面动态掌握了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登记,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二)、建立了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了“三个一”;班主任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留守儿童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留守儿童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三)、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为了使活动更加规范,操作性更强,建立了《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留守儿童食宿管理制度》、《留守儿童生活管理制度》、《留守儿童之家教师考评制度》、《留守儿童之家图书管理制度》、定期《家访制度》、《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和《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行事历》,有力地保证了“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了“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及课任老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当起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班主任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关怀留守儿童的精神成长,把留守儿童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留守儿童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向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五)、建立了留守儿童“结对子”帮扶制度。开展了“结对子”帮扶活动。安排了班干部、少先队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孩子的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六)、建立了留守儿童边缘学生帮教制度。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三、成立了“留守儿童俱乐部”。
首先,设立了留守儿童“谈心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其次,开展了快乐“双休日”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加课外活动;另外,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心理卫生教育。最后,开办家长学校,把学校教育延伸到了留守儿童的家庭。
四、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为每个留守孩子建立了档案,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为全校21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新城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在档案中详细记录每名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务工地点及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基本情况等详细信息,全面了解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
五、建立了留守儿童寄宿优先制度。
结合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了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寄宿。重中之重是加强了学校的食堂、寝室建设与管理,改善了生活设施,提高了服务质量,健全了寄宿制学校制度;
六、实行了“111”告知制度。即如果有重大情况,值班教师在一分钟内报告值班行政,值班行政在一分钟内通知班主任,班主任在一小时内通知托管家长。
XX至XX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管理。我校修定了一系列的“留守儿童”制度和方案,并作为常规工作,长抓不懈。
二、注重心理疏导,引导留守儿童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1是实行教师家访制。要求各班主任老师深入到留守儿童家中,与代理家长加强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生活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
2是邀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解法律常识、安全知识及自护自救知识,增强了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法纪观念。
3是开设心理健康讲堂。针对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封闭心理和孤独感严重这一现状,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卫生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业辅导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习惯养成和品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建立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
三、注重做好家长工作,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建立亲情交流平台。通过开展“三个一”(即要求家长留一个外出电话,经常与学校联系,每月至少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增进亲情沟通,每年至少回一次家,与孩子见一次面,参加一次家长会)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同时鼓励、指导留守儿童给外出打工的父母写信、打电话,加强亲情沟通。为了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学校与当地通信公司联系,安装了亲情电话1部,为留守儿童办理“爱心电话卡”,积极为家长和留守儿童搭建亲情交流的桥梁。
留守儿童工作行事历 篇2
学校成立一年来, 我们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 发动社会贤达捐资185万, 建设了省级示范图书馆, 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师生阅览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美术室、书法室、综合实践室和运动场地及设备设施等, 班班配置多媒体系统, 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 现在学校办学条件走在全县前列。我校制定了办学思想和三年发展规划, 坚持我校“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 让每位师生成为最好的自我”的办学宗旨, 提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切实关注外来儿童, 办独具特色的城区小学”的办学构思, 以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 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主线,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改革, 注重创新, 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促进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校在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现状分析———我们的孩子需要帮助
1. 摸排基本情况,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我校通过“留守学生情况登记表”, 组织教师摸清了在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 (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 、学习生活存在问题等详细的情况, 统一装订成册, 建立档案。我们发现这些留守学生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祖辈监护型 (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形式) , 约占89%;二是父辈监护型 (即由父母的兄弟姐妹代为监护的) , 约占5%;三是亲朋监护型 (即由亲戚或朋友代为监护的) , 约占2%。
2.分析特征, 研究行动方案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这些孩子身上有许多优点:一是他们淳朴、善良, 集体意识较强。很多孩子的父母忙于生计, 没时间管他们, 没有各式各样的培训, 也没有过重的学习压力。这些孩子玩的时间多于学习的时间。特定的因素造就了孩子们结实的体格、完美的心灵。这也使他们更能开心地与他人沟通交往, 形成较强的集体观念。二是他们的动手、自立能力较强。现在的农村与以前相比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父母要下地干活或外出经商, 顾不上照管孩子。这些孩子在家看门、料理家务, 是家常便饭。生活的环境锻炼了孩子们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傲气, 有过强的自立、自主能力, 三是他们的好奇心强, 学习欲望强烈。很多孩子刚来到城市, 对城市的一切感到新奇, 充满好奇。农村学校也比不上城镇的条件, 如, 运动场地、设施等, 特别是学校的图书阅览方面, 课外兴趣活动方面, 都没有城镇里的多, 他们想学也没地方学。而城镇里的孩子好不容易到了休息时间, 却被家长忙着送去学书法、学画画、学弹琴、学舞蹈……农村的孩子就是做做家务、看看电视、玩玩游戏。他们喜欢体育运动, 在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他们在轻松中渴求各种课外知识, 一本故事书足以使他们欣喜若狂, 他们的学习热情从“无”中培育出来。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 我们也发现他们的不足:一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 特别是一些不良青少年的行为, 学生极易模仿, 一些不健康的书刊、影视及娱乐活动的影响, 使学生相信读书无用论。二是家庭方面。溺爱孩子的现象较严重, 特别是由祖辈监护的孩子, 更为严重, 有的在家里像个小皇帝, 娇生惯养, 什么事都不让他们做, 说不得、骂不得;由于许多监护人知识水平较低, 出现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 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自己遇到困难、心情不好、孩子成绩不好等, 气都发泄到孩子身上, 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有的家长生活困难, 外出打工, 无法按时回家, 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无法照顾, 更谈不上和孩子交流, 了解他们的需要, 排除他们的烦恼, 时间长了, 许多孩子产生了与大人无法沟通的心理, 有事解决不了不跟家里说, 甚至对大人失去信心, 对大人不尊重、发脾气, 使许多家长叫苦不迭, 称除了老师谁也管不了。三是学生思想、心理方面。许多学生在家里缺乏爱, 在学习上得不到帮助, 产生自卑心理, 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主要表现为较为内向, 甚至孤僻, 不合群, 脾气暴躁, 容易与人发生口角, 部分学生逆反心理较严重, 不自信。四是行为方面。有些学生平时表现出好动, 不遵守纪律, 经常骂人、打架, 做事慢, 爱吃零食, 爱学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的青年的装扮和言行举止等。五是学习方面。他们的父母亲只管语文、数学成绩, 没有课外书, 也没有看书的习惯, 知识面较窄, 除了电视, 只能从课本上学到知识。因此, 在课堂上表现不如其他同学, 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失去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上不主动, 上课不认真, 经常迟到、做事不专心, 马虎, 作业无法按时完成, 学习成绩较差。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 我们发现这些孩子非常需要我们的帮助。学校根据调查, 制订了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行动策略———我们的服务细心有效
1.建立组织机构, 健全工作制度, 明确职责
学校结合留守学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这一实际情况, 成立了学校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安溪县第六小学务工人员子女工作制度》《安溪县第六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并分发至每一位教职工, 做到分工具体, 责任明确, 使各项工作较快地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今年我们又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修订、完善, 使之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
2. 统一思想, 提高队伍素质,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目标。要实现目标, 要有师资队伍保障。首先要不断学习, 解决观念问题, 树立教好每一个孩子的责任意识。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政治理论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法律法规, 为每一位教师订一份报纸、一份杂志, 建立一个博客, 举行经验交流会等学习活动, 要求老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爱每一位学生, 牢记自己的责任。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学校的办学思想, 深入分析学生的结构、存在问题, 使每一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抛弃功利思想, 树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树立我们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思想, 与学校保持一致, 坚持“以爱育人, 尊重个性, 体验成功, 一切为了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面向每一个学生。强调全体教职工不以成绩论英雄, 只管学生是不是每天都在进步, 要针对这些留守学生的不同情况, 考虑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有所进步, 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学好, 不把学生学不好的责任推给学生, 树立学生学不好的责任在教师和学校的观念, 鼓励自己在工作中学, 在学中做, 也促使教师自己不断发展, 让每一位师生成为最好的自我。
我们在孩子的眼睛中去发现、去了解、去检验我们的教育。学校经常组织对这些留守学生进行调查, 询问老师对他们的态度, 对他们的帮助等。特别是对每一位转出的学生, 我都会找家长了解原因, 是否由于老师的歧视或学校有什么做得不好而转学。令人欣慰的是, 在这些转出的学生中, 都是由于到县城买房或家长经商等原因, 很多家长都说舍不得走, 今年的教师节, 升入初中的一群孩子回学校看望老师, 就有3名留守儿童。在我校, 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深入人心, 为所有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
3. 研究学生, 思考对策, 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教好每一个学生, 就要求教师更多地去研究学生, 否则活动就会流于形式, 没有实效。
首先, 要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学生成长不竭的动力, 学校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 学校应当是洋溢着爱的校园。我校的校训就是自爱爱人, 择善而行;校风是以爱育爱, 爱满校园;教风是真爱无痕, 润物无声;学风是爱心陪伴, 乐读精思。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爱的教育活动。如宣传为我校捐资的社会贤达的事迹, 编印爱的教育读本, 我爱母校等系列活动;开展感恩之心在行动系列活动;树立教师典型和学生典型, 通过班级好人好事光荣榜、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宣传, 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学校举行了对进步较快的学生校长在全校进行表扬、赠书、发奖状、礼物, 棋类、手工制作、班班有歌声、拔河比赛等集体性活动项目, 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成为名符其实的小主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具体的, 并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了解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等;维护学生的尊严和合法权益, 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善于与学生沟通,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其次, 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我们要求老师研究本班学生的共性特点和不同, 研究学生的分类特点, 研究学生的个案。我们制订的情况分析表包括了学生优点, 家庭、思想、行为、学习上出现的问题, 采取的措施, 帮扶对象, 阶段跟踪记录等, 使学校和老师对这些学生的情况都能及时、清楚进行分析, 使活动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满足学生的需要。
最后, 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 更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比较强, 所以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 人与人都是不同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与别人相比具有优势, 但在其他方面却不如别人, 这是很正常的。当学生了解这一点后, 就可以带领他们进行与别人的比较,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不同点, 在细致的观察思考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并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 发现自己身上的独特之处, 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个体差异, 发挥特长, 保持良好的自信。二是建立帮扶机制, 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我们为每一位留守学生找到一位帮扶老师和一位帮扶学生。我们在学生所在班级或年段中找一些乐于助人的“好伙伴”, 让他们与这些留守学生一一结对,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他们解决不了的找帮扶老师解决。帮扶老师每周都要与帮扶对象谈心, 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 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三是开设心灵小屋, 开展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愉快地接纳自己。对于学生身上的不足要学会坦然地承认、欣然地接受, 不能欺骗自己、排斥自己、拒绝自己, 更不能烦恨自己。有的人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后, 就当作包袱背起来, 连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了。于是自己的精神优势被自身的弱点与缺陷所压垮;看不到自身的潜在能力与智慧, 无法控制自己。为此, 我们开放心理健康咨询室, 公布了老师的联系电话, 选择科学的方法帮他们排除心理困扰。特别是涂鸦、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 生动有趣, 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调整自己的心理和情绪, 提高社会交往的技能, 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向上的生活态度, 塑造健康的人格。四是运用赏识教育,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老师细心观察和了解这些学生的方方面面, 时刻关注他们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 并给予及时地、充分地肯定和赞扬, 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不断进步。我们通过家长会、师生座谈会、家访、家校联系卡等使老师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在家表现, 共同享受孩子进步带来的快乐。每个月的进步之星, 我真棒、我开心我进步、我自信我成功等学生动力卡的设置, 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为自己的点滴进步感动, 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从而更加自信, 不断进步。五是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 搭建才华展示的舞台,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以少先队为主阵地, 开展了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 每个月评选校园小标兵、五优班级, 每周评选旗手、护旗手, 组织师生为灾区献爱心活动, 组织学生春游、家校同乐游园, 利用各种节日, 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比赛, 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关心, 互相鼓励, 团结互助, 引导学生为班集体争光, 增强集体荣誉感, 建设良好的班风。学生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切身感受读书学习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喜悦, 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
4. 协调各方力量,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留守儿童更需要帮助。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效果显著。
一是帮助解决家长的就业、租房问题。了解到很多就读我校的学生家长刚来城区, 找不到工作, 租不到房子, 我们立即主动联系上山村村委会及附近的用人企业、房主, 取得他们的帮助与支持, 开学之前及时张贴招工、出租房信息, 优先为子女就读我校的外来工提供就业和租房的机会, 急外来工之所急, 想外来工之所想, 帮助协调解决了外来工的实际困难。
二是帮助解决学籍建档、书籍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实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适龄儿童同等的入学待遇, 积极帮助解决书籍和学籍建档等方面的有关困难, 以防止无故辍学。在提供户口簿、暂住证、劳动合同等材料时, 有的根本不懂填写, 有的在外省无法按时提供, 我们指定行政人员、老师在岗指导, 并根据实际情况, 允许其子女先入学后补办。与村委会协商后, 村委会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实行了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佐证材料“绿色通道”便民服务, 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能办完相关的手续, 这样帮外来工省下了不少时间, 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赞赏。
三是帮助解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通过对学生的了解, 有些问题出在家长身上, 有些家长因打工连孩子的三餐都无法管, 还有的教育方法粗暴, 对孩子经常打骂, 学生、老师都无法解决, 我们组织学校行政人员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 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方法方式等问题, 要求家长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仍然没有效果的, 我们请村干部帮忙解决。我们的村干部非常重视, 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对学校提出的问题都能尽力协调解决。
四是开展警民共建, 办好家长学校, 发挥关工委作用, 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与凤城交警大队、凤城镇派出所开展共建活动, 举行防火联合演习、防震避灾演习, 组织留守学生参加小交警培训, 邀请派出所、关工委领导到校举行讲座, 与公安干警、村民一起排除周边安全隐患、网吧、娱乐场所, 净化周边环境。参加团县委、妇联、镇村等相关单位的活动, 积极主动关爱留守儿童,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这样, 家庭、社会、学校联合起来, 共同努力,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收获喜悦———我们让孩子充满希望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当看到老师对家长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没有了责备, 看到家长像迎接贵客一样招待我们时, 看到学生开心幸福的笑容时, 听到家长夸我校的保安都比别人更热情, 态度好, 耐心地为家长提供服务, 使他们很开心时, 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追求!我们将把学校建设成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一流的学校, 努力让老师充满信心, 让家长充满希望, 让学生充满活力, 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精神的家园。今年, 新教学楼建好后, 我们将尝试提供寄午、寄宿服务, 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让留守学生和城里其他学生享受一样的服务, 健康快乐地成长。
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系 篇3
荆州市荆州区投入150万元在所有农村小学、初中建设了标准化、功能齐全的“留守少儿之家”,硬件做到“五有”(有活动场地、有仪器设备、有文体器材、有宣传阵地、有特色项目),软件做到“五全”(机构健全、制度齐全、计划周全、队伍健全、资料齐全)。全区2100多个关爱互助小组常年开展活动,让留守少儿体会到家的温暖,实现了教职员工的全参与和留守少儿的全覆盖。
互助组织、系列化活动和活动阵地,让关爱工作实现了常态化,让留守少儿关爱走向了人文与自觉。留守少儿关爱与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实施背景
荆州市荆州区属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口比约为2:3。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全区留守少儿的比例达到16.7%,部分农村学校甚至更高。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影响着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门结合自身特点,主动担责,加强对留守少儿的关爱与教育,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创新内容
全区实施并逐步形成了“一一六三”关爱工作体系。
明确一个主题,让留守成为人生的幸福之旅。
强化一种基本组织模式,即“3+2+1+1”互助小组。由3名普通学生、2名留守少儿、1名爱心家长和1名教师共同组成互助小组,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常态化关爱。
常态开展六大活动。一是亲情交流活动,组织有条件的留守少儿和家长每月通一次电话、聊一次视频、写一封家信等。二是交友互助活动,“3+2”互助小组平时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双休时间到普通学生家里、“爱心教师”家里、学校“留守少儿之家”或者社区开展活动。三是阳光体艺活动,定期组织留守少儿集体过生日,经常开展球类、棋类、跳绳、踢毽子等竞赛活动,读书讲故事活动,生活自理能力竞赛活动,自立、自强为主题的作文或演讲竞赛活动等。四是心灵之约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交心谈心和悄悄话信箱活动,开设心理咨询(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五是榜样示范活动,每月或每季度组织评选表彰一批“留守少儿之星”,侧重留守少儿的自理、自律、自信、自强、阳光、健康等方面,通过先进事迹和典型引路,促进留守少儿在学习、品德、行为上不断进步成长。六是“圆梦行动”,分三轮六个单元,每年一轮,每学期一个单元。上半年主要圆物质方面的梦,在“六一”前夕由爱心人士帮助他们实现;下半年主要圆精神方面的梦,在元旦前夕由帮扶教师来检查是否实现。每一单元“圆梦行动”又分寻梦、追梦和圆梦三个阶段。
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篇4
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同时外出而家中又无老人或是老人年老体弱的家庭。白云三队的邓XX、邓XX兄弟俩,一个读五年级,一个读六年级,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没有音信)寄钱回来给伯父,伯父再按时给他们买米、油。但由于他们俩个性倔强不羁,懒惰,常惹伯父伯母生气,得不到帮助,再加上父亲寄钱有限,兄弟俩经常蓬头垢面,饥一顿、饱一顿,饿着肚子上学是常有的事,长期营养不良让他们面黄肌瘦。十里二队的梁XX、梁XX兄妹俩,由年迈的爷爷抚养,父母外出打工,且很少寄钱回来。爷爷每天还要外出干活赚一点生活费。兄妹俩也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面黄肌瘦,严重营养不良。这种情况几乎每班都有几例。
2、成绩落后,厌学,逃学,无论是双亲外出还是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都有监护不到的情况。留守单亲在农活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有些单亲到城里打工,每天都是晚上回家才能见孩子一面,自然无遐顾及孩子的教育。或者是而六、七十岁的老人既要种地,又要抚养孙子、孙女,精力有限,再加上文化程度低,他们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至于学习,则只有听之任之。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情商得不到培养,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就很容易厌学,自然就是逃学。五队的六年级学生梁XX,经常逃学进游戏厅,爷爷奶奶根本管不着,很多时候学校找不到人,家里也找不到人。二队的梁朝淇,父母离异且都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年迈的奶奶,父亲外出后很少往家里寄钱,这奶孙俩的生活来源靠伯母给一点。由于奶奶无能力管教,梁XX至今流失在外,是本村小学部分唯一的一个流失生。
3、心理发育不健康,不完善
童年是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在童年、少年时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与父母的交流的学生,大多性格孤僻,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喜欢、不善于与同学嬉戏交往,喜欢拉帮结派。整日沉默寡言,不喜欢参与学校的活动,脸上显露的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忧伤,甚至有偷窃等不良行为。瓦窑村的劳XX,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孤儿,我不喜欢回到冰冷的家,家里一点温暖都没有……上面提到的梁XX、梁XX姐弟俩,从来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也没有感受过亲人的爱,他俩从很小就形成了偷窃的毛病,偷窃的范围越来越大,“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2007年7月,因为潜伏在一家做早餐卖的农户家准备偷窃,被发现后送往派出所,因未成年被放了回来。8月份,她又和同村的一个女孩到学校,撬坏一楼杂务间,把里面的资料、废纸偷出去卖。像这样的例子多到举不完。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村委、学校均成立关爱领导小组,工作汇报《留守儿童工作汇报》。年初对各村的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座谈会。
2、学校对留守问题儿童设立“成长记录册”。指定专一的老师与留守儿童一对一跟踪记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该校梁老师与梁XX、梁XX姐弟俩结对,实行了长达一年的跟踪教育记录。刚开始,梁老师与姐弟俩制定一个“一周谈话二次”的帮扶办法,目的是了解姐弟俩的生活及需求,传达老师的关爱。梁老师不但在精神上关心姐弟俩,还从金钱、物质上给他们支持,特别是给六年级的梁XX买内裤,这件小事深深打动了这位被同学称为“惯偷”的女孩的心。整整一年的时间,姐弟俩没有去偷过别人的东西,他们的改变令认识他俩的人都惊讶。
3、对留守儿童实行网络管理。留守儿童在一般情况下没人监管,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在这方面,村委、学校、班主任、少先队监督队员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村干部、党员、少先队监督队员随时监督留守儿童在学校外的行为,比如早退、迟到、进游戏厅、网吧、破坏农作物等,并与学校联系,共同把孩子管好。
4、加大宣传,营造氛围。2007年秋期,政府表彰了一批“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爱心姐姐”“爱心哥哥”,牵起了一阵关注留守儿童的热潮。学校在网上寻求爱心人士对留守困难儿童的关注,得到了灵山爱心社(现注册为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大力支持,困难儿童劳X 得到了1350元的经济资助,劳X 还得到了爱心协会的哥哥姐姐的爱心疏导,两人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不会微笑,不懂礼貌,不讲卫生向文明有礼转变。
三、存在问题
1、留守儿童因厌学而流失,村委、学校、爷爷奶奶没有办法让学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政府至今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可以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
2、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家长重成绩轻心理教育,留守儿童心理有问题在学校在家庭都得不到有效的帮助。
3、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中年龄小的孩子的人身安全和留守女童的人身安全,由于管理不到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意见和建议
1、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政府及各社会组织的作用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农村小学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连老师住宿的房子都没有,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的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日前,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会在小纪小学举行。市宣传部文明办张燕科长、关工委柳庆根副主任、教育局关工委李承群主任、小纪镇关工委相关领导及各兄弟学校的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
整个活动为期半天,安排紧凑,内容丰富。与会同志观看了小纪镇各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档案资料,饶有兴致地观摩了小纪小学《生活在爱的阳光下》《心手相牵,快乐成长》两个主题队会活动。留守儿童们精彩的表演充分流露出对远方父母的思念和对老师们的感激。他们稚嫩的童音,发自肺腑的话语使参会者心灵震憾。在大会交流上,观看了小纪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专题片,听取了留守学生代表、监护人代表发言交流。市相关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该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并为以后的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
留守儿童工作督查提纲 篇5
1、留守儿童组织、制度、承包网、计划、留守儿童计划工作总结。10分
2、留守儿童登记表、统计表;10分
3、留守儿童月信息报送;9分
4、留守儿童之家有亲情话吧有使用登记表、心理咨询有记录、棋类活动、图书阅览;20分
5、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器械不少于5种、板报杂志不少于20种、图书不少于500册、柜橱不少于4个、药品不少于10种、体温计不少于10支、保暖瓶不少于6个; 21分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篇6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占地9342平方米,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现有教师15人,学生358人,留守学生81人,占学生人数的23%。学校以“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精业育人、特色育人”为主线积极发展,在各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校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亲戚一起生活,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为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教师重点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具体抓的三级联动责任制。我校选择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专门负责人,并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我校根据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拟定了方案。首先,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爱的关怀”系列活动,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灵,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乐观开朗的个性。让学生感受到关怀,给予学生爱的力量。预防亲情缺失。其次,在关怀的基础上,开展“关注留守儿童——学习管理”系列活动,加强留守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习管理。缺乏学习监督自制力差是小学留守儿童的特点,需要进行有效的督促,增强留守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学习中树立信心。第三,加强上两个方案的成果的延续,通过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协调学校、村、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构建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使留守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为便于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全体教师对所在班的学生进行全校性摸底、排查及问卷调查,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家底,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门的档案和联系方式,主要包括学生的住址、父母的联系地址、电话、委托监护人等有关情况。2013年,我校发动全校教师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交流沟通、掌握了“留守儿童”第一手的资料,根据掌握的信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坚持每周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记载一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交流谈心的家访并及时做好记录,使“留守儿童”处于始终有人关爱的环境之中。
三、成立 “留守儿童之家”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包括“爱心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等留守儿童活动室,开通了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弥补这些孩子“亲情上的缺失”。在活动室里放上图书、体育器材创造丰富有趣的活动环境“拴住”留守儿童的心,并与每位留守儿童的家长着重强调了联系和沟通的问题,要求他们平时多给孩子写写信打打电话,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中的情况,关心他们心灵上的感受,使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心灵上得到了安慰。许多家长都说:我的孩子长大了,真的要谢谢老师,是你们教我如何教育孩子的。
四、开展帮扶结对活动
我校为留守儿童选配了教师与他们结对,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生活上给他们给予帮助,在学习上进行辅导;并选配了优秀的学生和学生干部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活动,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互帮互助,成为知心朋友。许多学生还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为留守儿童过生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要求帮扶的每个留守儿童经常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写一封信,主要围绕自己在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快乐、烦恼等内容来写。通过结对帮扶有多名学生的成绩由后进生转化成中等生。
五、抓好心理疏导
我校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动之以情,胜过许多说教,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触及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工作就容易得多了。
六、务实创新,创建家校联系机制
老师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如何使留守儿童监护人懂得怎样关爱这些孩子,改进家教方法,只有通过家长学校来传授知识,全面沟通,才能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始终重视家教工作的开展:
1、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分工;
2、定期接待家长来访;
3、定期向家长开放课堂;
4、积极创建学习
型家庭,一点引面;我们扎实的家教工作,给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力的支持。
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少先队大队部举办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征文比赛,除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丰富活动外,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们在文章中分别表达了自己的心迹。
我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献爱心募捐活动,演讲比赛、书画比赛、运动会、读书知识竞赛、成立美术、体育、音乐兴趣班,丰富他们的生活与学习,让他们感受的生活与学习的快乐,家的温暖。让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今后,我们会继续把“留守儿童”教育作为一项“爱心工程”来抓,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以实际行动构建和谐校园,让交斜中心小学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
交斜中心小学
2014年2月
交斜中心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妇联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个人 篇7
朱祥云,清水镇妇联主任,近年来在做好妇联工作的同时一直致力于留守儿童工作,在她的积极努力下,清水镇的留守儿童工作特别是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清水镇地处清水城区北部10公里处,镇域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全镇14岁以下少年儿童近2.5万人,其中留守儿童约1700人,分布在全镇23个村(居),北部丘陵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外出务工人员多的村留守儿童人数比例较大。朱祥云同志按照省妇联和省民生办的要求,在市、区妇联和市、区民生办强有力的帮助下,认真组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
一、整合资源,把最好的场所留给儿童。
按照不重复建设的要求,朱祥云同志经过调研,力主将清水镇留守儿童活动室设在位于镇委北20米的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内,我镇唯一的综合文化广场、1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伴其左右。清水镇文广站是埇桥区最早建立的文广站之一,软硬件设施在全区各乡镇首屈一指,为了建设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文广站专门腾出三处共300多平方的活动场所,设置了图书阅览、体育锻炼、电教娱乐三个活动空间,活动场地宽敞安全,结构合理,确保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在面积上的拓展和功能上的提升。
二、建章立制,完善留守儿童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留守儿童活动室发挥应有的作用,按照上级的要求,朱祥云同志按照要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订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图书借阅制度、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朱祥云同志负责留守儿童工作,每周开展2次活动,主要以借阅图书和多种健身器材及情感交流的方
式,及时给留守儿童知识辅导、身体上的关心及情感上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到温暖。每次活动完成后朱祥云都及时把图书及器材整理、清查、核对,确保图书、器材无遗失。除每周开展两次的活动以外,节假日增加开放次数、延长开放时间,基本上能够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
同时,在上级配备图书、体育器材的基础上,朱祥云同志积极争取,由镇政府、文广站出资,争取项目,投入资金,配备电视机、VCD、乒乓球台等设施,为留守儿童建立了影视播放室和乒乓球室。
三、明确任务,用热情和爱心温暖留守儿童
农村儿童居住环境、家庭总体状况、接受教育的条件,远远低于主城区的城市儿童,留守儿童更属于弱势。朱祥云同志力促留守儿童活动室作为平台,使广大儿童普受惠、长受惠,让农村儿童有一个看书的地方、一个玩耍的地方、一个与父母沟通联系的地方、一个填补家庭关爱监管缺失的地方。关于留守儿童工作,朱祥云同志多次协调关工委、镇中心校、镇文广站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配合,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服务。
四、活跃阵地,丰富留守儿童活动室活动
活动室自建设以来,朱祥云同志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活动的开展,活动室开放以后,朱祥云同志积极配合镇中心校、团镇委先后开展了清水镇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课堂、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共度周末活动,注重整合政府的、社会的、个人的资源,借智、借力、借财,携手共建,设置亲情连线、教育课堂、艺术课堂,开放读书活动、文体活动,同时积极努力推介留守儿童活动室作为大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基地,宣传动员机关、团体、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积极为爱心人士牵线搭桥,扩大了留守儿童活动室的影响力。目前留守儿童活动室活动倍受儿童欢迎,活动室内容不断丰富,看到孩子们由衷地喜爱这里,朱祥云感到十分欣慰。
朱祥云同志能够团结同志,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修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篇8
为了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
4、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办公室、少先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组长:彭松校长
副组长:马代雷副校长
成员:全体教职工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558)8982263。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本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不断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以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诿。与教职工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开设知心信箱,开设心灵驿站,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8、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而造成影响的,师德和考核定为不合格并给予经济处罚。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学校要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委托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强委托监护人在受托期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
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3、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论坛,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李冯小学
留守儿童工作交流经验材料 篇9
留守儿童经验交流会材料个人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参加这次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会。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也是一名“代理妈妈”。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几年,随着我社区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我开始关注留守儿童这个问题。通过与孩子们的接触和交流,我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缺乏父母关爱;二是缺乏行为管教;三是缺乏亲情交流。为了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市妇联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与帮助下,我社区在**市区率先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为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阵地。
留守儿童活动之家设有青少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活动室、各种棋类及体育运动器材。多功能活动室设有电视、电脑、DVD机和亲情电话一部,另外社区还设立了儿童心理咨询室,配有心理咨询资格证书的专职工作人员一名,解决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难题,使孩子们能迅速消除心理障碍,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了阵地,需要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开展关爱活动,我先是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登记,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兴趣爱好等,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教育,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看着这些留守儿童,我义不容辞的首先承担起“代理妈妈”的责任。在留守儿童中有个叫***的男孩儿,他的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一直跟姥姥生活在一起,姥姥常年拾废品,孩子从小没得到母爱,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他产生了孤僻的性格。为了弥补孩子心里的障碍,他每天放学后,我都陪他在儿童之家写作业,平时一有时间我就去他的家里进行家访,经常利用周末带他出去玩,参加一些社区组织活动。在我的帮助鼓励下,孩子的性格逐渐变的开朗了,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上次的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一开始对我特别抗拒,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接受了我,每天放学回到儿童之家总是给我一个灿烂的微笑。
我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的带动下,社区成立了一支爱心“代理妈妈”志愿者队伍,她们来自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与留守儿童建立了一对一的结对关系,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活动。这些“爱心妈妈”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定期与孩子就读的学校进行联系,逢节假日,邀请孩子到家中做客。通过这种家庭式的关爱,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一些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的问题。另外,我们还开展了与“漂亮妈妈”见面会活动,活动中,我和漂亮妈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社区、做游戏、发放学习用品、与孩子们合影留念,拉近妈妈与孩子们的距离,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我和漂亮妈妈就是他们的“亲妈妈”。
为了更好地加强少儿校外教育,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我们这些代理妈妈提出了“家长放心、孩子开心、我们尽心”的服务口号,同时与社区“五老”成员和大学生成立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为双职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放学后的免费课后托管服务。孩子放学后可以到这里在志愿者的看护下完成家庭作业、开展课外活动。我们代理妈妈根据结对情况,每天孩子放学的时间,我们都要和孩子来到儿童之家,辅导孩子们的学习。周六周日还和孩子们来到户外做运动,接触大自然,每个星期都领着孩子利用亲情电话和视频与远在他乡的父母汇报自己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亲情的交流。慢慢的孩子们的心里接受了代理妈妈这个角色,有什么心里话也和代理妈妈说。
寒、暑假期间,我们这些代理妈妈结合假期和孩子们的爱好,制定了“阳光假期”计划,安排孩子们参加剪纸、绘画、书法、读一本好书、手工制作等活动,由社区“五老”成员和大学生志愿者负责教孩子们。我们这些代理妈妈也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积极鼓励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即培养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自从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以来,爱心“代理妈妈”们无微不至地关怀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她们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今后我们一定会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
以上是我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主要做法,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留守儿童工作行事历】推荐阅读:
留守儿童工作小结专题05-30
留守儿童工作小结文档08-14
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12-01
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12-03
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工作汇报11-04
普洱中学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12-05
梁集中学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10-04
西营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汇报06-11
涟城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06-12
丰坪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