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辩论台》教案设计(精选3篇)
《走上辩论台》教案设计 篇1
《走上辩论台》教案
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3.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重点与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教学准备前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指导与建议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准备,实际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这一过程不可轻视,因为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也是学习方式和习惯养成的过程。3.在学生搜集、筛选资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4.三项活动尽管都是讨论、辩论,但比较而言还是同中有异,各有侧重。下面分别加以说明:上网,在现代人的业余生活中渐渐占有重要地位,成为闲暇娱乐、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网上也确有宝藏与垃圾并存的情况,教师在这一方面加强引导很有必要。“上网利弊谈”,是一项侧重于讨论的活动,双方都承认上网有利有弊,但其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根本分歧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上。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只是考察的着眼点不同而导致结论不一。教师在指导这一活动时,要让双方充分展开讨论,激发双方把自己的观点说透,以利于对上网有个全面而理性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在以后的文化生活中正确对待上网。“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尽管也是一项讨论活动,但和前一项活动有所不教学过程同,这一活动辩论的色彩要浓一些。教师在指导这项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比如,在人文学科中,答案常常是丰富多彩的,而在自然科学中答案有时只有一个,有时也是多种多样的。要引导学生不能固执己见,仅仅停留在“只有一个”或“不止一个”的坚守上,而要摆出文学艺术中、科学中、生活中的道理,以理服人。这样才能广开思路,活跃思维,甲乙双方都可以从对方论辩中得到启发。当然,编者所设置的这两个议题,是有其观点倾向的,希望通过辩论来突破传统思维的单向定势,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求异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关于克隆的争议”,这是关涉到科技发展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正如文《奇妙的克隆》一文所言,“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关于克隆的争议”的主题活动,实质上是涉及到科学和道德的两难问题。因此,要开展好这一活动,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对这门科学(克隆)和由此涉及的道德问题有所了解、认识,了解什么是克隆技术,克隆与人类生命有何关系,什么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所坚持的是什么,克隆在哪些方面涉及伦理道德,等等。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帮助人类逢凶化吉,同时,也有可能招致人类对自我的遗弃,对人类生命伦理、尊严的践踏,“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一问题上得到更为突出而深刻的体现。通过讨论,除了达到口语训练、思维训练的目的外,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推动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科技之剑,让科学技术不仅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为学生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2)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带来深广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意味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会引发一系列价值观包括伦理道德观的重整和转变,因而我们也不能固守传统,僵化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及伦理观念中,不能以传统观念作为唯一正确的标准来衡量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及价值理念,面对现代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必须有所完善和提升。.关于口语与作文的指导。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本次活动对口语交际的指导主要是,在讨论、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等。教材对本次作文的要求是“观点明确,材料充实,条理清楚”,其他未作限定。但是从教材提出的要求来看,以议论性文体为主。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三个问题的讨论中,选取一个议题,在查阅资料、与同学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要注意的是不要淹没在别人的、既有的观点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心得,哪怕这一点心得还比较幼稚。
(二)活动评价1.本次活动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参与的过程;其次,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等,因为,在本次活动中,能够反映学,因为,在本次活动中,能够反映学的思维特点,有的认识问题追求深刻,有的认识问题倾向全面,有的认识问题热衷新颖独特,有的认识问题讲究辩证……这些不同的个性特点都应予以保护,尤其要对那些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要给予理解和尊重,但要防止学生认识问题过于偏激,思考问题走入极端;再次,要注意评价学生在讨论、辩论过程中表现出的文明修养,这是交际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2.要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三项活动都有讨论、辩论意味,因此,也可以用讨论的形式来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既可以在讨论中进行相互评价,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3.教师的评价宜从三个方面展开:(1)评价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进行再评价;(2)对于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积极主动、大胆发言的同学理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但也要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而在活动中也能参与的同学,即使他们表现得并不活跃,只要参与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4.可以把作文讲评与活动评价适当地联系起来。比如,在活动过程中善于搜集材料,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写起作文来也就容易做到内容充实,观点明确。
(三)参考资料1.网络:光明?黑暗?(魏一帆)光明与黑暗本是一对冤家,但“不是冤家不聚头”。“世界上既没有纯粹的黑暗,也没有纯粹的光明,只有在黑暗中才能发现光明的曙光。”2.网络无罪(刘超)自从1946年美国佛罗里达联邦国立大学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年了。在这年里人类利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因计算机的发明而产生的一个比计算机更伟大的产品──不知创造了多少令人难以统计的财富,难怪有人惊呼智能时代的到来。3.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克隆人”的话题近几年一直是科学界的热门研究题,但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争议。教后记
走上辩论台作文 篇2
从前,逛书店是最令我头疼的事情,倒不是因为自己不爱读书,只是其中实在是有太多的酸甜苦辣在心头,不是心仪已久的书因货源不足而购买不到,就是因为囊中羞涩而无法随心所欲。正因为如此,我与其他书迷们不同,从不喜欢徘徊在书店当中。因为这一缘故,我也因此与许多好书失之交臂。
直到有一次,我在逛完深圳书城之后,发现购书小票的最后一栏上印着一行字母。“http://……”噢,原来是个网址,大概是个与书有关的网站吧。那时的我,才刚刚学会上网,完全是个“菜鸟”级的新手,自然也还没有试过在网上读书。于是我照着那个网址在键盘上敲下了一串字母,再用鼠标轻轻一点,激扬的文字便立刻展现于眼前。那绝对是个书的海洋,各类书籍井然有序地出现在屏幕上,再看子目录,就会有许多关于具体书籍的介绍:书籍的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情况一览无余,当然更多的是书中的内容摘要。透过冰冷的电脑屏幕,我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览众山小”是如此神奇和美妙。
这对于我这条“懒惰的蛀书虫”来说,当然是个无可厚非的理想空间。不必再去挤通往书店的公交车,不必再担心遇上买书不够钱的尴尬。只需坐在电脑前面,用手轻轻一点,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知识宝库就可以随着互联网的宽频传输带出现在眼前。
《走上辩论台》教案设计 篇3
走上辩论台作文:天高未必任鸟飞,海阔岂能凭鱼跃
特邀指导:周慧
杭州市青春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全国首届创新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
【概说・指导】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人埃匹门尼德说: “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
公元前3,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说: “白马非马。何哉?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马。”同一个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庄子与其好友惠子游于濠上,庄子感慨“鱼之乐”,惠子讥讽道: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也反问道: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通过古希腊与古中国对于逻辑和悖论的辨析,我们看到了思辨的魅力,感受到了辩论的`精彩。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古希腊人和中国人的老祖宗在逻辑思维方式上还是有着本质不同的。古希腊人的悖论与逻辑思考更纯粹一些,甚至可以说包含着科学的因素,有着严谨的结构;而古中国的辩士们更侧重于文辞之争,以智慧的语言驳倒对方,并且语言中往往包含着“道”与“禅”的意味。
【《走上辩论台》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第四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0-22
走上讲台11-25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05-21
读只要你走上赛场有感06-13
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作文10-03
助你走上成功之路的励志故事12-31
势不可挡,天美仕走上发展茶文化之路06-06
辩论教案两课时教案10-22
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学设计详案11-28
浅析高中政治辩论课的教学设计技巧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