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营经济建议(共9篇)
发展民营经济建议 篇1
发展民营经济建议
1、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和微观政策落实力度。殴债危机以来,国家及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大多停留在顶层要求上,具体落实的措施、责任部门和谁来监督不够明确,政策的“玻璃门”“弹簧门”、问题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特别是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选择性落实事项或层度,折扣率很大。建议由上至下进行制度化调整利益关系,把引导、扶持、激励政策落到实处。
2、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和放大发展空间。在目前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客观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成本高、融资难、税赋重,保生存已成为基本诉求。建议,一是特殊时期采取特别应对措施,阶段性调减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征税率,放水养鱼;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起社会责任,制度性安排较大比重的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盘子,清理贷款搭配项目和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国家、省级财政提高风险补偿,引导和督促银行流动性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园区建设支持力度,按照基础设施投入量,省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补偿;四是为鼓励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孵化发展,对集中投建的标准厂房和入驻的小微企业进行统一打包,享受招商引资项目的政策优惠。
3、落实行政服务的有效作为,减轻“越位”“扰民”现象。目前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应对变化保运行上,政府应尽量减少行政性活动安排。一是开展调研活动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宜点不宜面、宜实地不宜问卷,从感性到理性;二是培训活动尽可能“小班化”,按镇区安排,方便企业主和管理层参加活动,提高效果;三是政务性会议、领导人“下基层”、组织参观、评比活动等,征求企业意见,尊重企业意愿,不做硬性要求;四是认真研究将部分行政职权如评比、认定、推荐、项目审议等下放到行业协会,政府只负责政策的制定和对执行的监管,强化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指导和行业自律作用;五是组织力量开展“巡诊”活动,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投资、财务和流动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企业平稳发展。
发展民营经济建议 篇2
(一) 国际金融资源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
从国际看, 后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动荡程度逐步缓解,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意识有所强化, 但是实体经济复苏缓慢, 新的经济增长点尚不清晰。新兴市场国家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冲击, 实现了金融体系良好发展, 显著增强了自身的金融话语权, 促使更多的国际金融资源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伴随着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不断上升, 在承接国际高端金融要素转移、提升中国金融话语权和软实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亟须金融业加快发展步伐。
从国内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提升了社会各界对金融这一现代经济核心的重视程度, 各个层面发展金融的需求和动力空前加强。未来几年, 经济转型发展的加速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提高对金融服务的要求, 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将不断完善, 金融改革创新将在相关省市深入推进,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职责和体制将会进一步强化。
(三) 金融业发展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注入新动力。
从省内看,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海南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国际旅游岛建设给予海南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创新旅游保险产品、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等政策优惠。未来五年, 国际旅游岛的政策能量将集中释放, 这将极大地推动海南金融业和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等要依靠现代金融体系支撑, 同时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内容的金融业必然也会在服务业大发展战略中获益。
(四) 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海南发展带来新机遇。
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经济新常态可概括为“经济增速适度;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质量较高”, 这对发展相对落后的海南来说, 是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常态”下, 海南可通过“新型工业化”实现“弯道超车”, 不需要付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成本, 直接获得“改革红利”和“生态红利”。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有多项扶持政策, 如航权开发、金融服务等方面可以走在前列, 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
二、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一) 经济结构决定金融结构。
提高社会资金运用效率的关键是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内生增长动力, 金融业的成长壮大有赖于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只有解决经济结构问题, 才能修复和完善金融体系。海南省20多年的历史表明, 经济决定金融, 经济兴, 金融兴;金融稳, 经济稳。实体经济是肌体, 金融是血液,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当前, 世界经济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国内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 金融调控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有新举措。
(二) 金融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参与和支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海南省金融业围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金融调控和监管不断加强, 金融改革和开放不断推进,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整体实力上了一个台阶。
(三) 金融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效果显著。
2011~2014年, 海南GDP分别增长了12.0%、9.1%、9.9%和8.5%, 贷款总量分别增长27.3%、21.8%、19.1%和16.4%, 金融相关率 (存款与贷款之和与GDP相比) 分别为1.8、1.8、1.9和1.8。由此可以看出, 贷款总量增速显著高于GDP增长速度, 金融相关率保持在相对平稳水平, 金融业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11~2014年海南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25.5%、20.4%、17.5%和15.4%, 金融业发展有利于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上升, 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自身实现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是金融业以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对企业扶持力度, 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直接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政策建议
(一) 金融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充分利用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文件的外溢效应, 科学制定金融支持新“海丝”建设方案, 加强海南的顶层设计水平。在现有基础上, 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港口与互联互通合作, 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手段推动旅游服务相关产业链发展。
(二) 搞好投资环境和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政府信用管理, 扩大信用信息覆盖范围, 实现企业资信评估、个人征信信用信息共享。通过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创造公平、安全、竞争、创新的金融发展环境。同时, 可采取政府出资引导, 主要资金向社会筹资和会员入股方式, 加快发展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
(三)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不断改善资产状况, 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争取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设立保障房信托投资基金和公共租赁住房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短期融资券。
(四) 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针对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需要, 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建设。以国有经济为重点, 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管理, 防范金融风险, 避免出现债务危机。
(五)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把强化国有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作为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 逐步规范农业银行的支农行为, 增强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功能, 加强农信社的支农力度, 加快农信社改革步伐。此外, 加快发展农村微型金融, 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鼓励民间资本在各市县设立村镇银行;以农信社为主体,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 加速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摘要: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时期, 海南省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同时也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亟须加强金融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完善地方金融体系, 增强金融组织活力, 走出一条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关键词: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新形势
参考文献
[1]黄群慧.论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J].中国工业经济, 2014.9.
[2]王芳.经济金融化与经济结构调整[J].金融研究, 2014.8.
发展民营经济建议 篇3
一、锦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各行业民营企业齐头并进,上半年继续呈两位数增长势头
工业方面,2007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4.2亿元,比去年增长13.9%,完成工业增加值10.4亿元,比去年增长10.6%,实现利润总额1.98亿元,比去年增长11.8%;2007年上半年企业科技活动投入4492万元,是上年的2.3倍。全部科技项目93个,比上年增加7个;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3.93亿元,比去年增长12.3%。
房地产方面,2007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5亿元,比去年增长19.1%,竣工房屋价值8.19亿元,是上年的19.4倍,实现税金总额7374万元,是上年的2.3倍,本年计划总投资9.41亿元,6月末已经完成了85.5%。
建筑业方面,2007年上半年工程结算收入3029万元,是上年的2.4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3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27.7%。企业签订合同额7143万元,比去年增长了14%,其中:本年新合同6528万元,比去年增长39.4%。
星级住宿和餐饮业方面,2007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5329万元,比去年增长79.7%,其中:客房收入比去年增长67.6%,餐饮收入比去年增长79.8%,其他收入是上年的4.7倍。企业更新改造装饰投入是上年的2.2倍。
(二)民营企业参与科技革新活动趋势增强
在被调查的80户工业企业中,有27户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占工业部分的33.8%。企业技术中心被省级认定有5户,其他认定有12户。
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独立自主研发的有53户,占66.3%,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有19户,占23.8%,与院校、科研等机构联合开发的有18户,占22.5%,接受技术成果转让的有8户,占10%,采用其他方式的有10户,占12.5%,委托开发的有4户,占5%。
调查的民企中,全国名牌产品有6个,省和市名牌产品分别为25个和14个;近三年来有25户企业获得专利申请授权93件,22户企业已经应用专利73件。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使用企业内部积累资金占81.3%,向银行借贷占9.5%,得到政府资助占3.9%,通过民间借贷和其他方式的分别占0.3%和5%。
(三)民营企业信誉度增强,部分企业贷款有所缓解
大多数单位对企业信用评级工作表示理解。在民营企业对信用评级工作了解中,有26.2%的企业完全了解,48.8%的企业基本了解,22.5%的企业了解一些,2.5%的企业不了解。
在工业中,有62户参加过企业资信评估,被评为A级及以上的占87%。民营企业的对外信誉度不断增强,促使民营企业贷款能力不断提高,部分企业贷款得到缓解。在需要贷款的65户民营企业中,能够从银行贷到款的占84.6%,35%的企业银行贷款得到缓解。其中:能够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29.3%,地方商业银行贷款占33.8%,农村信用社贷款占12.8%,城市信用社贷款占12.8%,外资金融机构贷款占5.5%,其他方式贷款占4%,农村合作基金会贷款占1.8%。
由于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扩宽,目前在银行贷款的占30.7%,靠企业或个人积蓄占25.9%,向朋友借占14.3%,其他借贷占9.5%,民间借贷占8.5%,占压其他企业资金占5.3%,财政拨款占3.7%,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占2.1%。
(四)77%的民营企业参加了社会保险
据百户民营企业调查,2006年企业参保人数是10981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2.9%。其中,42户民营企业全部参加了。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是27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2.5%,在参保企业中,能够按时、足额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占80.5%。
企业认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增多。有78%的企业认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74%的企业认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72%的企业认为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69%的企业认为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66%的企业认为有利于企业招聘到需要的员工,60%的企业认为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信任。
(五)农民工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
在民营企业中,67%的企业拥有农民工。近两年,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和合法权益维护有了大幅度提高。86.6%的企业与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100%的企业能够按时兑现农民工工资,88.1%的企业给农民工加班补贴,89.6%的企业做到了农民工上岗前培训,85.1%的企业农民工能够获得工伤补偿,49.3%的企业农民工女性有带薪产假待遇,43.3%的企业农民工可以带薪休假,32.8%的企业农民工有双休日,20.9%的企业暂“不适用”双休日,农民工在企业中待遇明显提高。
民营企业农民工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上占22.4%,600—999元的占58.2%,481—599元的占8.9%,480元及以下占10.5%,农民工收入月总和中,有10.5%的工资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水平。
在调查中,有34.3%的民营企业给农民工缴了养老保险,有20.9%的企业缴了医疗保险,有23.9%的企业缴了失业保险,有17.9%的企业上了其他保险,还有4.5%的企业发给农民工住房补贴和缴纳住房公积金。
当农民工发生工伤时,有68.7%的企业可以提供全部医疗费用,有17.9%的企业可以提供大部分费用,有7.5%的企业可以提供小部分费用,有5.9%的企业不提供费用。
(六)民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凸现,三成企业“三废”排放下降
调查中,百分之百的企业能够做到上岗前安全意识培训,并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95%的企业每年都做安全生产检查,高危行业和建筑单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81%的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80%的企业实现了零事故。但近年来仍有8%的民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安全隐患,12%的企业有小问题不断的现象。84%的企业认为不是高危行业,也有安全意识培训和资金投入必要。
在“废水、废气、废物”排放和达标上。9%的企业超额排放增加,32%的企业持平,27%的企业下降。32%的企业还没有实现达标排放。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锦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尚存不足之处,如:民营企业规模不大,工业总产值不高;产权模式单一,企业活力不足;多数民企的技术层次偏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差;智力资源不足,引进人才阻碍较大;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民营企业难以得到有效的服务;多数民营企业认为经营环境一般和差。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建议
为充分发挥锦州市民营经济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建设的生力军作用,突出民营经济主体地位,整体融入锦州湾开发,在实施锦州振兴方略中大有作为。结合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大力培育和扶持初创型民营企业。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科技人员创办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在电子信息、软件、光伏、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领域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在发展壮大现有的成长势头良好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同时,更要重视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初创民营企业,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初创企业,集中资源,予以倾斜重点培育和扶持,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快速成长,成为锦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
二是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切实贯彻落实锦州市现有的各项有助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引导和鼓励科研力量较强的民营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对于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人才不足的民营企业,政府部门应积极为之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帮助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种渠道的技术合作关系,联合兴办各类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加快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民营企业重视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和经营分离,建立科学高效的企业决策、管理、运营体制和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积极培养和聘用专业管理人才,向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过渡,使企业发展建立在准确的市场预测、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的经营管理之上。政府部门应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家的自身素质。
四是加快政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政府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政策、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和利用锦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为民营企业开展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服务,以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
发展民营经济建议 篇4
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新形式下,民营经济既有机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既有体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困境,也有自身客观原因而导致的缺憾和不足。
(一)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风险和难度增加,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许多民营企业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这些竞争强敌面前,则显得无所适从。
(二)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近些年来,世界能源供求矛盾更加激烈,资源需求日趋紧张,直接波及和影响到国内市场。同时,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资源和能源消费强度不断加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许多能源和资源还要依赖外部购进,但供应的数量和价格又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建设用地供需紧张,生态环境制约加大,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矛盾是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
(三)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待遇有差距。尽管在政策规定上明确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但是在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在经济政策待遇上明显占有优势,在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的行业,民营投资很难进入。
(四)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国有企业在银行融资较为便利,而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从银行借贷资金困难重重,同时只有少数发展规模宏大的企业能够达到金融证券融资的条件,而绝大多数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民营经济在获取资金的支持上一直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
(五)民营企业经营思想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努力发展,民营企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曲折道路,谨小慎微的思想导致产生了稳妥发展的思路,因而缺乏开拓精神,“小富即满”现象比较普遍。
(六)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亟待加强。缺乏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多数民营企业是由个体经营发展起家的,是以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型企业组织,企业产权不明,缺乏制度约束,决策管理不够科学。其次,民营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模糊。再次,民营企业缺少优秀的人力资源。同时,民营企业落后的家族式企业发展观念也是拒绝聚集人才的一个原因。据调查了解,民营企业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严重短缺,是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二、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电力建设、石油天然气建设、电信建设、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
三、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
域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建设。
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发展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
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
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领域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商品批发零售、现代物流领域。
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领域。
八、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促进产权合理流动,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
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
九、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快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产品更新换代。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
十一、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
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安排的政府性资金,要明确规则、统一标准,对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各类金融机构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全面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十二、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
统计部门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统计工作,准确反映民间投资的进展和分布情况。引导民间投资者正确判断形势,减少盲目投资。
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
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切实加强监管。
绿色经济发展实施建议 篇5
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按照属于人类的生活或生存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场形成了经营的新格局,并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职工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阶段,总局、分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既是考验,也是机遇。我们要善于把握机遇,从实际出发,瞄准龙头企业真抓实干,切实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推动农场现代化大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立足当前,正视差距,正确分析我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近年来,农场紧紧围绕种植户增收这一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壮大龙头企业,使全场经济持续发展,职工收入稳定增长,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旱改水”17万亩,使水田总面积达到23万亩。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投资1270万元,新建大棚集中育秧基地18个,大棚2700栋,新打机井1100眼,新购75吨浸种催芽大型设备1套、小型设备190套,投资500万元对农田渠、沟、涵、路、电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投资800万元新建晒场73000平方米;投资750万元新建供搬迁居民使用的仓储库房15000平方米。三是实现了农机装备的进一步更新。投资650万元分别在向阳和城西管理区建设高标准农机服务中心各一个。投资6800万元更新农机具1774台套,其中高性能水稻插秧机195台,气吸式播种机6台,3316联合收割机42台,凯斯6088联合收割机4台,大马力机车6台,全场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6.35万千瓦。四是农业科技推广和认证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推广了大垄密、水稻钵育摆栽、大豆行间覆膜、原垄卡种等新技术13项,完成航化作业53万亩,投入防雹增雨费用16万元,承担的玉米、大豆国家高产攻关项目全部通过验收,51.9万亩作物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万亩作物通过有机认证,10万亩玉米被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五是全面治理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在农时标准化、农机作业标准化、田间管理标准化、“五边”治理标准化等工作上实行跟踪管理,建立了场领导包片、科室包队的管理机制。六是结合通村公路建设,着力打造6条风景线,投资460万元建设观光农业,以增大绿量和常绿树种为核心,完成绿化面积2510亩,绿色通道4条80多公里,绿色城堡2个,绿化畜牧小区1个,加宽绿化带10公里。七是以加强居民组整体拆迁后奶牛、生猪饲养管理为重点,完善规模饲养场建设。
但应该看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龙头企业的发育滞后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产品单一;品牌意识不强,真正称得上名牌、拳头产品的少;受多方因素制约一些企业不具备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的能力,无法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营体系。二是产业布局不合理,规模小。三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很难落实。因此,我们既要正视现实,更要看到我们的成绩和发展优势,增强信心,抢抓机遇,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摆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二、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正确把握龙头企业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农业产业化经营,最根本的是坚持土地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通过扩大职工经营的外部规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从而走出一条具有垦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龙头企业作为连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的关键环节,对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产业化的发展快慢,关键在龙头企业;农产品的不断开发,流通领域进一步廷伸,实现多次增值要靠龙头企业;农产品的不断开发,流通领域进一步延伸,实现多次增值要靠龙头企业;农业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要靠龙头企业。就目前而言,军川军粮酒业不断发挥品牌优势,不断开拓市场,做大做强白酒产业,到2012年,可实现10000吨白酒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4亿元,强有力地推进了农场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龙头企业在农业、垦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这种作用真正发挥好,在现代化大农业中发挥带头作用,在增加职工收入上发挥带动作用。
三、抢先
抓早,把握机遇,在竞争中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在当前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做大做强的良好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龙头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一是要抓市场研究。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点,拥有市场,企业才能生存发展。龙头企业第一要务就是要分析市场形势,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
营销手段,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对于市场的走势,要有宏观的把握和战略的思维,要有前瞻性,特别要重视研究潜在市场。二是抓市场开拓。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龙头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龙头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竞争力。一是要抓技术创新。低层次的产品加工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要通过引进新设备,采取新工艺,推广新技术,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开拓能力。二是要抓质量安全。质量是农产品竞争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三是要抓品牌打造。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产品品质差异的标志。它具有相对的市场垄断优势,对提升企业收益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狠抓产品科技含量,产品质量,以及策划宣传,形成企业品牌、行业名牌。四是要抓资源节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要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节本增效,要发展绿色经济、集约经济、循环经济。
关于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议 篇6
民革温州市委会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挖掘生态潜力,发展生态经济,做好生态文章,走出一条富有温州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是我市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我市生态经济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市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采取了一些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我市在生态经济建设中存在和面临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㈠ 宣传不到位,群众生态意识淡薄
我市生态经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经济”概念模糊。工作实践过程中对牺牲生态平衡为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危机意识。百姓致富愿望强烈,功利心强致使其在发展经济与生态相冲突时,往往注重一时利益,选择保护经济,牺牲生态平衡。
㈡ 长期积累的环境污染与短期治理存在着困境
在经济发展中,长期以来积累了一大笔环境污染的旧账,今天面临各方面的治理压力,出现治理污染中的短期困境。比如温瑞塘河,近年来,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做了大量工作,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容量,整治效果仍不够明显,根治塘河污染仍任重道远。
㈢ 传统产业过度发展,节能压力大
1.节能降耗任务艰巨。我市以传统产业为主,其特点是生产工艺落后、--
劳动力密集、高消耗低效能。
2.要素制约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要素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渐明显。
3.部分工业园区、企业产能不高。由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引入企业标准不够科学,把关不够严格等诸多原因,有些企业取得土地尚未建造厂房或建好厂房用于出租或转让,没有真正生产或产能低,没能发挥最大效益。
㈣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我市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三垟瓯柑、茶山杨梅、丽岙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同时因为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建设还在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阻碍传统产业发展。
㈤ 旅游业亟需生态化发展
旅游项目多头审批,市场促销各自为政,信息资源相互隔绝,旅游主管部门难以协调旅游生产要素的均衡发展,致使项目招商难度大,项目推进乏力,行业管理与协调力度弱化。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尤其是交通设施,致使景区(点)接待能力和景区档次不高。旅游专项资金不能落实到位。我市山水资源丰富,但是一些小水电的无序开发,严重破坏了景区的地形地貌和水体景观。
二、我市生态经济建设建议与对策
近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
--
2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中共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城联创”,是立足温州实际,着眼于促进温州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要实现上述目标,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市的必然选择。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支点,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体系,在政绩考核中不仅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和环境指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定出台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将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加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引导和补助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生态产业重点项目。建立健全约束机制,通过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增强企业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的意识。此外,加强行政监察力度,对违规行为重罚严管,建立建全问责制度,明确划分行政人员的权力与责任,对违反制度、玩忽职守行为进行责任倒查追究。同时做好评先奖优工作,鼓励优秀企业,促进企业参与生态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二)把握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当前,工业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经济并不是简单排除工业化,而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导入生态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新解决方案,使传统工业化成为一种低能耗、低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优先发展环保产业,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并与主导产业相链接,提高产品附加值。按照把污染源控制在有限范围内的原则,在发展空间布局时,将污染严重、资源耗费高的重化工业安排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集中布局。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在特色产品制造集聚的区域,探索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督管理,使节能减排取得实际成效。
(三)发挥特点,着力发展生态农业
我市农业要充分发挥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与城市共融互动的显著特点,从“种养”向“走看”、打造生态“菜篮子”转变。要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在抓好瓯柑、杨梅、花卉等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型、观光型农业。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城乡资本,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推进农业功能开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四)开掘新点,加快发展生态旅游
我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极具发展潜力。当前,要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注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将发展旅游产
--
4业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完整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努力探索新的机制体制,走出一条既保护好环境又能让群众增收的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子。合理布局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建设“美丽乡村,绿色家园”为抓手,打响旅游生态品牌。及时处理好景观用水与小水电开发利用的矛盾。各类生态旅游项目都要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杜绝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发和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行为。推进生态旅游精品建设,开展景点试点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
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篇7
一、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西部农村经济通过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中央扶持, 农业快速综合发展, 农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 产业结构变化显著。截至1999年, 种植业虽占第一位但比重明显下降, 由80%降到57.5%;林业变化不大;牧业、渔业比重上升, 分别由15.5%上升到28.6%, 1.6%上升到10.3%。 (表1)
农村社会保障有序推进, 初步形成“国家扶持—地方补贴—农民补缺”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榆林市神木县已实行全民全额医保) , 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西北地区利用其后地理优势, 找准市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 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使昔日的“洋芋蛋”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豆豆”;西南地区发展水产优势, 农民稳步增收。
二、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西部地区存在很多生态环境问题, 最主要的是水资源短缺。目前,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80%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在西部地区。尽管如此, 部分地方政府迫于财政窘境, 以牺牲环境主动引进沿海高污染企业。总体说来, 西部地区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短缺三个方面。
1、水土流失严重。
据调查显示, 中国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 入海泥沙约20亿吨, 占世界入海泥沙量的1/12。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西北的风蚀和西南的水蚀, 以及青藏高原的冰蚀。同时, 中国有7个省区水力侵蚀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 西部地区占了6个, 水土流失使地表失去有机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无法正常进行农业生产, 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2、土地荒漠化继续蔓延。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西部地区40年来气温波动性上升, 暖冬连年出现加剧了西北干旱化趋势;长期草场过牧、毁林、开荒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也是荒漠化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16, 255.6万公顷, 占中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0%以上, 西北地区有近60万平方公里的戈壁,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80, 560平方公里, 陕北沙化面积21, 686平方公里, 甘肃沙化面积10, 736平方公里, 宁夏沙化面积10, 215平方公里, 青海沙化面积4, 400平方公里。而沙漠化的严重后果是:使草场退化, 破坏植被、湿地, 减少河流, 缩小湖泊, 从而进一步加剧沙漠化进程。
3、水资源短缺再创新高。
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干燥的地区, 也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年降水量仅235毫米, 蒸发量达1, 000~2, 600毫米, 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干旱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不少湖泊水位降低、水面缩小、甚至干涸, 河流断流, 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已缩短300公里, 有“千湖之县”美称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 过去有湖泊4, 077个, 而今锐减到300多个, 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造成绿洲植被枯死、生态功能下降、土地退化。然而,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长、工农业用水消耗量极大, 依靠地下水维持是根本行不通的, 一旦地下水位下降到危机植被生长境地的时候, 西部地区将迎来灭顶之灾。
(二) 西部城乡发展失衡严重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有力无处使。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植下,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速度明显改善。西部开发投资的重点在基础实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而对特色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投入太少。说明工业制造业进一步集中在东部。在产业组织结构方面, 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 产业配套条件不完善, 政府服务不健全, 乡镇企业发展滞后, 区域经济增长缓慢。西部工业以资源能源产业为主导, 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 无法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民为求生计只能外出务工。
2、西部农村工业体系落后, 难以带动农村积极发展。
西部农村工业依附于农村经济并以农民为主体, 有其天然的劣势:布局分散, 资源共享低, 效益不高;家族式管理, 规模小, 缺乏竞争力;资金不足, 无法及时更新技术、品种, 效率低, 质量差, 资源浪费严重。因此, 这样的农村工业化并不具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农民不能获得比农业劳动轻松的非农劳动工作, 也不能享受像城镇那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品供应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 介于农村劳动力素质, 他们进入工厂打工也无非做一些体力活而已。这样, 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是有困难的。
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二元结构突出是西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表现之一。西部12省区在西部大开发和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规划下,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而西部地区城镇化增长率远低于工业增长率, 相差16.2个百分点, 这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全国二元指数为0.43, 西部8个省区二元结构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云南、西藏为0.85, 贵州为0.75, 内蒙古为0.59, 新疆为0.55, 宁夏为0.52, 青海为0.44。这样不平衡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劳动就业差距扩大, 城乡产业发展公共产品差距扩大, 城乡规划建设差距扩大,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三) 西部农村教育贫乏, 导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差。
虽然各级政府都把发展教育提上日程, 但西部农村教育问题依旧亟待解决。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薄弱, 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 思想观念落后, 甚至迷信思想盛行。据2004年调查统计显示, 全国文盲率为8.25%, 西南片区普遍较高, 其中贵州为16.2%, 重庆为8.25%, 四川为8.96%, 云南为13.05%, 广西为4.2%。由于经济落后, 人民的思想观念也落后, 学龄儿童入学率还算可以, 但从小学毕业到高中毕业的人数很少。部分农民因贫困使孩子从小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 没有科技就没有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没有进步西部农村将永远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当中。
农民职业教育更是“囊中羞涩”。大部分农民文化基础较差, 无法接受培训;农民对技术的有用性理解少;还有部分农民缺乏上进心, 不愿意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导致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
三、改善西部农村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 尽管西部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但扭转的契机依然存在
1、进一步加强社会和政府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
为保护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 国务院于2000年1月成立西部地区开发小组, 温家宝指出:西部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要在保护的同时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显示出中央对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视;近十年, 政府加大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对保护工程投入数千亿元;“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以资源开发为基础新建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中央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给予西部政策优惠和人为政策阶梯, 为西部地区资源深度开发创造机会, 引进外资低污染的产业。虽然社会和中央对西部环境有所投入, 但西部环境仍在恶化并有扩大的态势, 所以在加强西部生态环境自身保护的同时, 应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社会的投入。
2、进一步健全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
1979年中国颁布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环境立法的里程碑。1990年以来, 云南、宁夏、贵州、西藏等一系列地方性保护条例相继出台。同时, 规定西部规划也必须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所有项目都必须严格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 完善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相结合, 加强气候系统的动态监测, 逐步完善生态监测体系, 定期对工程建设考核评估。西部地区坚持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措施, 注重推广治理技术, 从源头上治理生态环境。
3、保护恢复植被, 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缓解用水紧张。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人口因素, 使得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率快速下降, 代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降水减少、蒸发量大、地下水位下降,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加大荒山绿化、石山穿衣工程建设;控制垦荒面积, 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发展绿色农业, 缓解地下水矿化等, 这些措施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保护和恢复植被, 这样才能增加空气湿度, 从而增加降水, 缓解西部生态环境。
(二) 改善城乡关系新对策
1、进一步减小工业和农业产品“剪刀差”。
就全世界而言, 大部分以不平等的交换体制为基础, 通过“剪刀差”占取农业剩余, 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就全国而言, 1990年以来, 每年国家以“剪刀差”形式向农民索取1, 000亿元, 总体上是农村支持城市, 如果这种结构不改善, 其结果必然是城乡差距更大, 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2、改善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
城乡分割体制和就业机会权利的不平等已严重影响西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农业户口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46.5%, 第二产业中农业户口从业者占57.6%, 建筑业占到80%。所以, 应放宽农民工就业限制条件, 切实实施好1994年劳动部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暂行规定》中的就业管理办法;进一步搞好证卡服务体系, 严格监督证卡乱收费现象。破除教育体制城乡分割, 提高流动儿童入学率, 加强农民工保障制度建设。
3、发展特色产业, 吸引外出农民工回家, 夯实西部农村劳动力基础。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外出严重, 普遍出现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 农村中的土地、养殖、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农产品价格一片大好的形势下,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 积极发展科技兴农和现代农业, 提高在乡农民收入水平, 吸引外出农民工流回本地, 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保障。
(三) 改善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
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是由于不合理的教育结构引起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难免有赶超战略的实行, 这是很正常的, 但国民发展部门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区域是不同的, 就如同北京的北大清华分数线是何其的低, 而西部农村高中毕业率更低一样。解决西部农村教育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增加对西部农村教育投入, 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状况。
对西部教育的财政援助远比那些捐赠的课本、文具实在。改造教学设施, 建成宽敞明亮的校舍, 才能为提高西部农村教育提供硬件依托, 对农民的教育也是重要的, 应同时加强师资, 开展培训, 提高技能。
2、切实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不仅要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 更重要的是巩固入学率, 提高毕业率, 大力改善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对于确实不能实施继续教育的西部农村学生, 吸纳为职业教育学生, 教他们一技之长, 尽早地投入到西部农村经济建设当中。
4、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学生贫困补助和教师培训补助体系。
各级政府要承认西部农村经济薄弱的事实, 学校只能照顾小部分贫困学生, 大部分学生只能依靠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同时, 在加强师资培训方面也是一样。只有这样, 才能改善西部农村教育的极度匮乏, 从而让科技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反哺农村经济发展, 早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聂华林.中国西部三农问题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7.
[2]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工业出版社, 2000.
发展循环经济的五项建议 篇8
1.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进行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实践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循环经济特别要注意使用经济激励手段,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目前,全国人大正在起草《清洁生产法》。应该说,这是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在法律方面的一个良好开端。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制定《国家绿色消费法》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法》,同时,建立具体资源再生行业(如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容器等)的法律。
循环经济要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该体系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绿色制度环境,包括绿色资源制度、绿色产权制度、绿色市场制度、绿色产业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等;二是绿色规范制度,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回收制度等;三是绿色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
2.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要建立循环经济,关键之一就是要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从企业到国家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包括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政府和企业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核算体系改革的核心是改变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DP)统计的方法,因为这种统计方法没有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是一种不真实、非绿色的统计核算。目前,一些国家已采用了新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扣除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破坏的损失。
在我国,应该加快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点和总结。建议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EDP)概念。EDP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框架。ED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产品资本折扣、自然资源损耗、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之值。通过全国(1999年和1995年)以及三明市和烟台市(1990年、1993年和1996年)的初步核算表明,建议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基本可行。这种核算结果可供各级政府领导部门使用,让他们看到传统国民生产总值和绿色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巨大差异,促使决策部门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道路。
3.开发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这一意义下,“绿色技术”体系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包括用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更包括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
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增产减污”。同时,要把清洁生产的着眼点从目前的单个企业延伸到工业园区,建立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4.以绿色需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绿色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的火车头。通过绿色消费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运动,使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消费引导方面,各级政府要起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消费行为影响事业单位、企业和公众。例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的产品;在使用中,注意节约及多次重复使用,在办公用品等废弃后主动回收等。
5.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的试点
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篇9
目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发展思路,而是发展环境,环境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的竞争已经演化为环境的竞争,环境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环境的整治,以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硬、软环境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而目前反映较强烈、较多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企业的生存发展与软环境息息相关。除目前普遍存在的税费过重,收费门类繁杂,以罚代法,随意性大等现象外,还存在一些突出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部门政策法规不尽合理。目前现有的一些部门政策法规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有的是从本部门本系统的需要来考虑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在实践中难行得通。
执法行政简单粗暴。有的执法行政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法律观念,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滥用职权,动不动就要带人扣物。
优惠政策和承诺不落实。一些地方为招商引资和扶植企业发展,政府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作出了一些具体的承诺。但由于有关职能部门不认真落实,使一些优惠政策和承诺成为一纸空文,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部门服务观念不强。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服务,由于一些职能部门在这方面的工作跟不上,服务意识淡薄,往往是重引进、轻服务,重收费、轻支持,使一些企业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少难题。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并难以克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们思想解放不彻底,缺乏为纳税者服务的思想和观念,颠倒了主仆关系。少数执法和行政人员认为,他们是专司管理和监督的,不存在为企业服务的思想。
二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些部门不研究本系统制定的、本部门执行的各项政策法规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因此在行政过程中出现强迫执行、高压执行,实在执行不通,又采取随意执行或不执行的现象。
三是财政支付上存在矛盾。不少部门和单位不是财政全额负担,都需要从自己部门的各项收费返回中来弥补财政负担或本系统划拨经费的不足。因此,除税务征收应有计划指标外,其他有的部门和单位也给自己的工作人员下达了强令性的收费计划指标,造成了乱收费、多收费的现象。
四是管理体制上的原因。有的部门是垂直领导,有的是双重领导,造成部门权利过大大,对政府统一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特别是优惠政策和承诺不能保证落实,有时出现政令不畅,令行不止;部分执法行政人员自身素质差,不具备代表政府和执法机关行政执法的基本素质,官气和流气十足,滥用职权,称王称霸。
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一是在全体干部特别是执法行政职能部门中,深入开展一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思想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为纳税者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履行职责和尽义务的关系,展开一场优质服务治“卡”、文明礼貌治“粗”、规范收费治“乱”、遏制源头治“本”,为各类经营户和业主营造一方净土、一方乐园的实际行动。
二是统一解决政策法规透明度的问题。将目前清理整顿后保留和修改的各部门政策法规以及应收费的项目汇编成册,发放到相关的工商经营户和投资者手中,明确应该缴纳的收费项目名称、标准、数额以及负责收费的部门单位,做到依法行政,合法经营,按章纳税。
三是党委、政府要强化治理和优化经济环境工作,要由政治责任感强、事业心强的人组成办公室工作班子,要赋予其接受群众举报,负责调查核实、监督执法行政部门和协同纪检、监察查处危害经济环境的人和事的实权。办公室要配置专线电话,并通过媒体公布于众,以便为广大群众举报违法违纪行为和咨询情况开辟更通畅的渠道。
四是切实抓好政府制订的优惠政策和承诺的落实到位,大力改进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服务工作,规范市场经济管理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经营环境。
【发展民营经济建议】推荐阅读:
北海民营经济发展及对策建议09-14
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08-26
县民营经济发展特点、问题和建议10-22
十堰市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及建议12-01
民营银行发展09-06
民营经济发展研究10-20
乡镇民营经济发展07-14
民营经济发展探讨10-15
民营经济发展分析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