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根为题的中考作文(精选15篇)
以根为题的中考作文 篇1
窗外,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母亲点起一柱香,香炉里碧色的轻烟,孤独的飘在空气中,腾成数千缕细雾。窗外的桂花树下尽是花瓣。枝头上只剩零落几瓣,几只燕子拍打着翅膀飞过,留下一串呢喃,我知道这声音又在提醒我“该去读诗了”!
读诗年少的我,发现美的根本
小时候的我跟随父母游玩过许多地方,大多时候只是拍照和购物。长大一点,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开始了读诗。在诗词中,我找到了美的根本。读到了欧阳修的“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时我瞬间想起了随父母游西湖的场景。凤凰山下,微雨初晴,小舟从满是芳草的苏堤下经过。岸上传来隐隐笙歌,或许是笛子吧,也或许是箫,记不真切了。但也已经不重要了。我只记得那时的我才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被自己忽略的美景。从那时起,我开始吵着让父母带我去寻找诗词中的种.种美丽。我们去南京寻找纳兰笔下“燕子矶头红雾月,乌衣巷口绿杨烟”,沧桑的美,去婺源体会蒋杰笔下“江上舟摇,楼上帘招”闲适的美。难怪陈与义写下了“客子光阴诗卷,杏花消息雨声中”。
诗我发现美领悟美,是美之根本,是我发现美的根本。
读诗,让我明白做人的根本,
“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毛主席的诗里,我看到了中华文明的韧性,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第一颗扣子”该怎么扣。从“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中,我明白了在道义面前当挺身而出的担当。从“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中我明白了身为中华儿女的坚毅。
读诗,教我在成长中明白人间道义。读诗,是我做人的根本,是我生活的明亮。在前行路上不忘根,不忘本,方能在风华正茂时,一路前进。
以根为题的中考作文 篇2
一、中考作文选材应遵循的原则
1.真实性
作文要选择一些非常熟悉而且真 实的材料。真 实的材料会给学生带来感触,让学生有感而发。学生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自由表达和抒发,这样的选材不是胡编乱造,才会打动读者 的心。如广西 贵港市2004年中考第二道作文 要求以“寻 找快乐”为题 写一篇文 章。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话题。可这个学生所写的角度很特别,他讲述了妈妈是个非常能干的“女汉子”。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务活、农活妈妈都一个人包了。平时农闲时还会到修路队去干些杂活,在那里学会了开铲车,自己家盖新房时就是她一手拆倒的旧房子。妈妈的乐观、勤劳和能干给孩子带来了很多快乐,使孩子能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这种通过非常具体的细节展现出来的选材会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难忘。
2.典型性
选材要具有典型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材料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读者产生 视觉上的 震撼。如2005年广西贵港市以“不要说放弃”为话题的中考作文,某考生以桑德斯上校在两年时间里走遍美国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镇,被拒绝了整整1008次后,才被第1009间餐馆老板接受,成为“肯德基炸鸡”连锁店创办人的成功历程,道出成功的秘诀:不要说放弃。选材典型而新颖。这是一篇令阅卷老师喜不自胜的满分考场作文。
3.新鲜感
学生的选材要与众不同,让教师看 后感到新 颖、有特色,这样才会毫不犹豫地打高分。很多学生常常写教师深夜还在批改作业、备课,或在风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背着生病的学生走向医院等,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可言。阅卷老师看后会有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没有很大的触动。这样没有新鲜感的作文就如同没有生命力的花朵,并不鲜艳动人。
二、中考作文选材的指导
1.选材着眼于普通人、平凡事,捕捉其闪光点
作文选材并不是非要选择一些高 尚、远大的素 材,其实发生在身边 的一些平 凡事、普通人 就是很好 的选择。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非凡事。2004年浙江丽水市以“感动”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一个学生就写到了他在电视上看到的“感动中国”中一位普通的老师———每天牵着一匹白马,走几十里山路接送每一个孩子上学、回家的故事。故事内容 简单,却饱含着深情,有教师对学生的深情,有学生对教师的深情,从而使读者产生感动。
2.选材着眼于当代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
大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跳动着时代的音符,揭露社会的丑恶,歌颂时代的新风。要选择一些与生活接近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觉到时代的脉搏,从而更容易感受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在进行选材的时候可以把看过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今日说法》《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中的相关内容引入作文,增强文章的时代感,作文自然会得到高分。
3.选材要正反结合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选材的正反对比来进行烘托,让作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情在对比中变得更加鲜明,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让读者产生视觉上的交锋,进而产生情感上的震撼。如2003年广西南宁市 以“亲爱的同学,你曾经有过自立的念头吗?你曾经尝试过自理生活吗?”为话题的中考作文,某考生的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自主、自立、自强,乃中华儿 女必备之精神。”接着摆出了正反事例作为论据。正 面用消息报道甘肃省宁县一个叫巩宏丽的12岁女孩,在家庭遭到天灾人祸后不仅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最终还凭着那股面对不幸遭遇顽强到底、自强不息的精神站起来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然后用一个学习优秀的大学生在即将去日本留学时却得了“出国恐惧症”的高分低能的故事,反面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写使论据显得充分有力,论述更为严密,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总之,优秀的作文应该是内容丰富,让人过目 不忘的,它应该具有新颖独特的选材,流利连贯的语言,精心设计的结构,感人肺腑 的情感。教师 要关注学 生的选材,通过指导学生选材来提升写作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在考场中选取典型、新颖、精要的作文材料相当重要,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材遵循真实性、典型性、新鲜感的原则,善于抓住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善于发掘材料,智取考场作文高分。
以根为题的作文600字 篇3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根为题的作文600字(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以根为题的作文600字1人们喜爱春天,每到初春时节,小树开始萌芽,百花争先开放,鸟儿也结束了自己的避冬生活,回到了自己久别的故乡,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人们也向往夏天,每到盛夏的夜晚,人们常到枝繁叶茂的大树下乘凉,欣赏美丽的荷塘与花朵,聆听蟋蟀在草丛间演唱。人们迷恋大自然,也深深地被大自然的雄伟景致所折服。但是,你可曾想过万物的创造者吗?
其实,真正的造物主,竟然是被我们冷落在一角的“根”。它们本应有美丽的外表,本能在自然众物间炫耀一番。可它却为了茎叶的生存,毅然钻入深深的土壤,永无出头之日。它为了茎叶的生存,只得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吸取着土壤里干涩的养料。但无论春夏秋冬,它那为自然万物之生存而默默工作的恒心,从未动摇。它所做的这一切,除了为实现自我价值外,也是毫无追求。
根之所以能去做这一切,正是由于它的那种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又何尝见不到呢?当你欣赏一部电影时,你也许只在意演员的演技;当你翻阅一部好书时,你也许只会为书中精彩绝伦的内容而赞叹。难道你就不觉得这世界缺少了什么吗?
或许你不晓得,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有那么一类人。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耀、国家的未来,淡薄名利默默地工作着。如果你仍觉不出他们的存在的话,不妨在观影后坐下来看一看演员表,你就会知道一部电影是十几个部门上百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你正在看一本书,不妨浏览一下序之前的内容,你会发现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名字安静地躺在那里,这部书的问世,离不开名单里每一个人的辛苦劳作。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由无数个“根”的共同努力而成的。他们是最伟大的,他们是最可爱的,虽然他们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以根为题的作文600字2鱼儿的根在水中;蝴蝶的根在树上;鸟儿的根在窝里;小树的根在学校。——题记
小树们在学校生活了六年。六年的生活让小树们成长、成人、成才;六年的旅程让小树们留恋、思念、爱恋;六年的学习让小树们快乐、多智、多彩。但明天却要离开,有很多的思念,有很多的不舍。
别了,亲爱的伙伴。六年有你们的陪伴让我感到学校生活的快乐,你们给了我无数的鼓励,无数的帮助,无数的关心。在校园,每天都有变化,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新鲜事,有苦有乐,有酸有甜,有忧有喜。在花坛中我们播下了未来的梦想;在泥泞的小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在热闹的操场上,我们洒下了汗水,今日的挥手,明日的再见。别了,亲爱的同学。
别了,尊敬的老师。在六年中您陪伴着我们,浇灌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我至今还记得:在讲台上您用粉笔书写下了希望;在考试中您用红笔矫正我们的错误;在台灯下的您用一颗孜孜不倦的心为我们批改,敬爱的老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教导。别了,亲爱的老师。
别了,小树的根,在这片知识与纪律交织的地方有太多太多的美好记忆。雄伟的双峰山下孕育了我们的小树,清清的好溪水,流淌着我们的血液;朗朗的读书声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快乐,我们幸福,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小树怎么能忘记根呢?
鱼儿报答溪水而流下了泪,聚成了大海;蝴蝶报答树木传递了花粉,养成果实;鸟儿报答窝,而到处捉虫;小树为了报答根,而努力学习,让我们一起加油,再加油,努力,再努力,一起为母校争光。
以根为题的作文600字3树根,它是极其丑陋的,极其渺小的,但我要赞美树根。
在马路上行走,向远处眺望,道路就像一条丝带,弯弯曲曲,绵延不断。路边,到处是翠绿的小草,在茂盛的小草里,隐隐约约看到一点点红,走近看,原来是几朵艳花在玩躲迷藏的游戏,我不禁笑了起来,这真是“翠绿丛中一点红”。
让我最注意的是一棵长得非常茂盛的大树,它如同巨人一般屹立在那里,这时,我忽然听见了一些对话。
树叶说:“啊!看我长得那么英俊,潇洒,不仅如此,我还特别有用。夏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大汗淋漓的人们一躺在我的树荫下,就感到特别舒服,特别凉爽,还有一点,我可以把二氧化碳吸进来,然后吐出氧气,让空气变得清新,让人们可以呼吸,你看,我是不是很有用呢?”
树枝:“哼,你就吹吧。”树叶:“你,你什么意思。”树枝:“你想想,如果没有我,你能这么威风吗?如果没有我,你还能像这样吹牛吗?如果没有我,你能这么唱歌跳舞吗?如果没有我,难道你还会长出来吗?”树叶:“我,我——哼!”
听完他们的对话,我又感到好笑,又对他们的无知感到惋惜,如果没有树根,那他们也就活不长了。虽然它没有润滑的树皮,美丽的外表,但是它伟岸、正直、质朴,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那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当你从这走过时,难道你一点也没想到它的正直、质朴、无私奉献,至少也象征了我们的.老师,他教导我们,给我们知识,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赞美吗?
我要高声赞美树根!
以根为题的作文600字4那个女人四十出头很爱喝茶,她也叫茶,就连身上的衣服也常是茶色。茶姨一生就靠经营的小店铺过日子。店铺虽小,只有几十平米,但很干净,来买的人也挺多。我也是这儿的常客。
初春,小铺的门早早的就开着了。她就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捧着刚泡好的茶,等着第一个客人的到来。我轻轻走进去,茶姨立即捧着茶杯站起来,笑吟吟地招呼着我。我问她这儿又没有牢固些的橡皮筋。她听后,皱了下眉头,放下手中的杯子对我说:你稍微等下,我找一下。很快的,雪儿。我点了点头,走到一张木椅旁,坐了下来,仔细打量着。茶姨微蹲着身子,乌黑略卷的马尾顺搭在肩上。砰的一声,茶姨撞在储柜上了。我连忙过去扶起茶姨。茶姨拍拍身上的灰,憨厚地笑着对我说:这橡皮筋行不?不行我再找找。说着,她使劲的拉着橡皮筋,验验是否牢固。看她涨红了脸,我连忙止住了她,忙说:茶姨,别试了,您家的东西我信得过。再说,不就几根橡皮筋吗?茶姨将没被拉过的橡皮筋递给我,依旧是那一脸的憨笑:这怎么行呢,不管什么都得让你们用的放心啊。我这店铺虽小,买的都是些小货,值不了多少钱,但可不能卖些次货,来骗你们啊。毕竟诚信是一家店最基本的啊。诚信就像茶的根啊。呵呵。
突然服务员的声音惊醒了我:这位顾客,我们这儿的橡皮筋品种多样,且绝对牢固。真的吗?那我可以拉拉它吗,因为作业上布置要拿它做实验,一定要牢固的。不行,不买的话就不能,不然就不好再卖给别人了。服务员的笑容有些僵硬。哦。在我付钱时,茶姨那憨厚的笑,再次浮现我的眼前。
多么希望再次看到那件茶色装啊,多么希望再次看到那如茶般朴实憨厚的笑容啊,多么希望再次听到如茶般回味无穷的话啊:诚信就像是茶的根啊。
以根为题的作文600字5老屋是我出生后住了很久的地方,自从祖父带着祖母和一家子来到这儿以后,我们就再没回去看过。
绍兴是伟大文人鲁迅的故乡,老屋也就位于鲁迅故居后的那个小弄里。老屋前淌着一条细河,过去十分的清澈,后来被附近的场子搞得又黑又臭,而今又如同魔法般的恢复了清澈。
老屋的门,已经有了岁月的缝隙,透过那小小的洞眼,可以望到室内,那些残损的墙好似勾描着一幅幅画卷,诉说着曾在这儿居住过的人和事,手慢慢的摩擦过老屋早已失色的墙垣,才想起这曾是几代人一次次修砌而成的。也许我的祖辈们也曾在这里象这样留下过掌印。闭上眼,我可以感觉到那些温热的手掌,可以听到那些过往的喧嚣和热闹。
再走进那个已成为杂草天地的院子,就如同走进属于鲁迅的百草园,那种质朴的情感升至鼻腔,一转头,眼前好似出现了祖辈带着我们玩耍的情景,已而泪如雨下……
那颗年久无人照料的银杏树仍然挺直的站在我面前,而它的脚下早已是满地金黄的美丽。正值秋季,一阵微凉的风吹过,那飘落的树叶就像是摇钱树上的金子般下落,那般急切的下落,当触碰到地面时却戛然而止,就像是孩子寻到母亲那般心安。
落叶归根,唯美……
回家之后的那天,父亲问我去了哪儿,我便老实的交待了这次独旅,而那年的春天,父亲便带着母亲与我踏上了归根之旅。拍了许多珍贵的影相,回来之后便送到了病重的祖父床头,病中的祖父只说了一句:“好想回家看看……”便闭上了双眼,离开人世而去了。
之后我们没有为祖父办隆重的悼别会,只是带着祖父的骨灰乘车远行至老屋,带祖父回家,完成他最后的心愿。
惊喜为题的中考作文 篇4
那天,我出门要去同学家,妈妈拦住我:“嘿,今天别出去,欣颖要回来了!”她满脸喜悦。这下我可傻了眼——欣颖是我浙江的表妹,比我小两岁,我一向视她为“敌人”,原因……
还记得她寒假在我家时的画面,那天下午我回到房间,天啊!这是哪儿?布娃娃扔得到处都是,一本本我爱的书被胡乱丢在床上,桌椅上全是墨水和颜料。书架旁的小女孩把头整个伸进去,就差没将身体埋进去了。她突然站起身子,“姐姐,我好无聊,你那本红色的漫画书呢,我想看。”
我咬紧牙关,恨不得教训她一顿,“够了,你给我住手!”
想到这儿,我心头一颤,耳畔又传来妈妈的声音:“这个欣颖宝贝呀……一会儿我们去外婆家接她过来吧。”“啊,那她晚上住哪儿?”“当然是我们家。”我有种预感,以后我不会有几天安宁的日子了。
第二天朋友请我去看电影,《爸爸去哪儿》。到了电影院,朋友买了票,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是妈妈的电话,“喂,你在电影院是吧,跟你同学说说,带欣颖一起看呗,人家一个人在外婆家多不好。”我甚为恼火,为什么我做什么事都要带着她呢,她一个人会怎么样!我敷衍着回答:“没票了,挂了。”
看完电影,我心情无比舒畅,回到外婆家,一进门,妈妈迎上来问:“好看吗?”话语间透着不满。“太赞了……”我装着毫不知情,走到客厅,见欣颖正坐在沙发上啜泣,姨父安慰她说:“不哭了,不就是没带你看电影吗?下次爸爸带你去。”原来是我看电影没带她去呀,这么点小事就哭,我差点儿笑出声。
晚上,妈妈把欣颖带到我家。路上,她和我妈妈说说笑笑,却不理我。回家,妈妈问她:“欣颖你今天睡哪啊?”“我要和姐姐睡!”什么,和我睡?她不是不理我吗?看来她还挺懂事的,不和我计较啊!不过我可不想,我在床上要看书。
在这等小事上,爸爸总是向着我,因此他也严肃地问欣颖:“欣颖,你今天和谁睡啊?和你姨妈睡吧?”“不,我要和姐姐睡。”她天真地回答。“可是我要看书啊!你会影响我的。”我借机插一句,想让爸爸帮我。欣颖连忙说:“不会不会,我也会看书。”爸爸眉毛挤成了一团,“你看什么书!去跟姨妈睡!”忽然,她的眼里涌满了泪水。不知为何,我心里却一阵欣喜,好像只要她不开心,我就高兴。
她噙着泪水默默地回到房间。
第二天,我起床了,发现欣颖和妈妈站在门口,欣颖穿着清秀的小花裙,带着太阳帽,煞是可爱。“她要去哪儿啊?”我问妈妈。“去芳溪,她姑姑家。”太好了,我暗暗自喜,终于能清静了。妈妈带欣颖出门了。第二天早上,我在家里翻捣着早餐,见桌子上放着我最爱吃的糍粑,就大口吃起来。可是,晚上欣颖又回来了,她满心欢喜,“姐姐,早上的糍粑好吃吗?”“好吃,你怎么知道……”“是我昨天在芳溪和姑姑做的,给你带回来的呀!”
这……看着眼前这个小女孩……我无语了,我悄悄转过身去,仰起头……
以目光为题的中考作文 篇5
第二段,他蜷缩在路边的角落里,一身破旧的衣服和蓬松的乱发使得经过的路人不时投来厌恶的目光,寒风中他颤抖着,他的目光一直在对面的一家快餐店里的美味佳肴上。
第三段,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接近正午时期,从他弱小身影前大步跨过去的人越来越多,却没有人施舍给他一分钱。他的目光开始黯淡下去了,似乎明白能吃上一顿热饭只是幻想,而自己连幻想的资格都没有,他低下头,用残旧的衣服挡住自己的脸,不想再看到路人所投射的目光。
第四段,突然!“你很饿了把…来,跟我去对面快餐店吃点吧。”他大吃一惊,猛地抬起头,只见是一位老奶奶,和蔼的目光使得他第一次在寒冬中感到温暖。老奶奶把他扶起来,然后走进了对面的快餐店,一进门,店里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投射来奇异的目光,但谁都没多说什么,只是看了几眼便低头继续进食。“来,你坐吧,看看你想吃什么…”他带着感激的目光连忙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坐下,小心翼翼的拿起了菜单,这时老奶奶的手机响了,“喂?啊…这样啊,好,我现在就回来阿。”老奶奶对他说家里临时有事,得先走了,让他自己在这好好吃,说罢把一张五十的钞票递给他,然后匆匆忙忙地走了。
第五段,老奶奶一走,他就如一只毫无保护的小羊,马上受到一头头野狼的撕咬。“喂!你怎么进来的?你看看你,这么丑,这么脏,我都没胃口吃了,诶!叫你们老板过来!”他对面的一位女士开始反感,便叫来了店长。
第六段,“我说你们店怎么搞的,这样的人也能放进来,和我们一起吃饭?有没有搞错!”女士对着店长抱怨起来,还不时投来厌恶和嫌弃的目光,他似乎被这目光刺中了心,放下了菜单,在位置上低着头一动不动。店长给女士连赔了几句不是,便转身毫无表情向他走来,在咒骂的过程中,他始终低着头,不敢望向店长和周围人的目光。忽然!店长一把把他拧了起来,直朝门口奔去,他的目光越来越黯淡了,开始哭喊起来“我只是来吃顿饭!…我有钱!我有钱…呜呜…。我有钱…。”
第七段,“啪”!,一只手快速的抓住了店长的手,“你不能这么做,他是我的朋友!”全场的目光随着手一望,原来是个老外,老外推开店长的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又说了一遍,“你不能这么做,他是我的朋友,我们是来吃饭的!”然后老外扶着他走向了自己的饭桌上。
第八段,随后老外和他聊了很多,就像老友一般,渐渐地,他的目光开始灵亮起来…
第九段,路上,一个流浪汉蜷缩在角落里,雨侵蚀了他的身躯,这时一个人走到他的面前,用同样乌黑却有力的双手扶起了他,投来的,是同样沧桑但温暖的目光。
浅谈中考作文复习的策略 篇6
一、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科学制订中考作文复习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至九年级的学生作文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 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能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作文要感情真挚, 内容具体, 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 句子通顺, 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 格式正确, 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作文复习的第一节课, 我就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贵港市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 找出差距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做到有的放矢;并且让学生定好自己中考作文的目标———向一类文进军, 要求学生力争能写出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构思新颖、书写美观的作文。我也根据课标和考纲, 从素材积累、专题训练、实战演练、应试技巧等方面制订出系统的复习计划。
二、根据学生实际科学设计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1. 注重素材的积累与整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在中考中写出优秀的作文, 闭门造车是根本不行的, 必须有“源头活水”。“活水”从何而来, 当然要靠平时积累。其实经过初中三年的阅读, 学生积累了很多素材, 但要把这些材料“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还需要进行归纳整理和强化巩固。我的做法如下:在复习阶段, 我让学生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进行积累素材的训练, 同时把自己的阅读积累按不同主题摘记整理, 按亲情、感恩、学习与生活、家庭与社会等分类建立素材库。这样, 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获得的材料来充实自己, 做到读有所得、读有所用。学生有了丰富的材料作基础, 作文时心里才踏实, 利于临场发挥。
2. 强化专题的训练
在作文专题复习课中, 我主要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作文应考的专项训练。
(1) 审准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 审题正确, 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若审题不准便会出现“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的现象。因此, 在这一专题训练中, 我让学生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 了解命题者的意图, 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 明确立意, 并确定文章的体裁。在审题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除了审题目, 还要审要求, 因为要求中隐藏着一些重要的信息, 如不加以重视, 让关键词语在眼皮下滑过去, 就会酿成大错。
(2) 立好意。立意就是要为作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 这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我要求学生放飞思维和独辟蹊径, 避免看问题时思维闭塞, 走入单一的死胡同, 要有超乎常人的思维和眼光。例如我让学生写《那一双手》这篇作文时, 一部分学生就只实写自己的手或别人的手, 但有一部分学生能透过那一双双手, 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帮助, 或是揭露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破坏世界和平的罪恶之手, 从这些角度去立意, 文章的立意就深刻、新颖多了。
(3) 精选材。在完成了审题和立意这一步骤之后, 接下来的便是“选材”。如果说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那么材料便是文章的血肉。在这一专题训练中, 我要求学生在选材时注意两个问题。 (1) 选真实的材料。所谓真实, 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真事, 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胡编乱造的事。要使他人流泪, 先应自己流泪。自身经历的事情最能打动他人。巴金先生曾告诫我们:“习作者应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 写自己最想说的话。”在这一专题训练中, 我要求学生选择最熟悉的材料, 如学校生活、社会风貌、童年时代、家庭状况等进行作文。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而真实的材料易被读者接受和认可, 文章才具有感染力或说服力。 (2) 新颖的材料。所谓新颖, 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与众不同。选材最好选择那些有特色的, 能体现自己的新认识、新感受的事。因此, 我专门用一节课让学生搜集近两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热点时事, 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1年利比亚战事、本·拉登之死、瘦肉精事件等。恰当运用新颖的材料能使人耳目一新,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巧布局。一篇文章要想写得精彩, 新颖的材料固然重要, 而巧妙的构思、合理的布局也是必不可少的。写文章好比建造房子, 词、句和素材好比砖、瓦等建筑材料, 没有合理的结构框架, 再好的材料也建造不出精美的高楼大厦。因此这一专题我让学生根据确定的中心和已有的材料, 从总体上考虑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怎样开头, 怎样结尾, 中间如何过渡照应;哪些材料应详写, 哪些材料应略写。巧妙的布局无疑会化平凡为神奇, 会让美妙的文章锦上添花。所以在复习中我让学生掌握几种考场常用的布局方法: (1) 日记式 (或书信式) 布局法, 就是以连续性日记 (或书信) 作为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一种布局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 (2) 纪录片布局法, 就是采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作为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一种布局方法。这种方法用“镜头+解说词”的巧妙组合来揭示文章主题, 组材方便, 主题强烈。 (3) 数学式布局法。就是采用数学关系式的形式作为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一种布局方法。这种方法简洁直观, 独特新颖。
(5) 炼语言。文章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因此我在复习时特别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如对精彩语段、语句的仿写训练;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美感;把奇特精彩的想象句, 思想深邃、含蓄隽永的哲理句, 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引用句点缀在文章中, 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从而让学生的作文“亮”起来。
3. 做好作文实战的演练
俗话说得好:“三天不练手生”。学生纵有满腹经纶, 如果不经常实战演练, 难免会生疏。因此, 在九年级下学期一开始, 我便订出本班的写作计划:中考前要分别从爱国情怀、父母恩重、师生情真、学海泛舟、人生追求、懂得做人、学会思维这几个主题去进行作文训练。我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篇作文, 规定在50分钟内完成, 统一使用每页800字的稿纸。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快速审题、立意、行文的能力, 更可以让学生在中考前保持考场作文的状态。在这些作文的训练中, 我融合贯穿了几种训练方式。
(1) 进行四种题型的写作训练, 即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训练。
(2) 进行各类文体写作训练, 各种文体都要涉及。特别要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特点和基本的写作规律, 要有自己特别擅长的文体。
(3) 进行写作创新训练。要求学生特别注意从“立意求深”“材料求新”“结构求新”“语言求美”等方面进行写作创新训练, 以收到平中见奇, 同中见异的效果。
(4) 进行写作速度训练。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 复习备考阶段, 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的能力, 要求50分钟完成一篇作文。
(5) 进行作文修改的训练。作文完成后, 采取老师批改、学生自改或学生互改的形式, 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最后, 把每一次评上优秀的作文粘贴在教室的后墙上让学生观摩学习。
(6) 进行考后提升的训练。我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每次测试题中的作文, 考后要认真听老师评讲, 找出自己本次作文的优缺点, 然后再重写本次作文的提纲, 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立意、选材、构思, 用一题多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 把写得比较好的作文汇编成册, 让学生相互传阅, 通过训练,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4. 教会应试的技巧
如何才能让学生的考场作文获得高分呢?在考试前就教会学生一些应试技巧, 避免无谓的失分。书写要注意几点:卷面整洁;标点使用正确规范;不写错别字, 不乱写乱画;尽量把字写得大小适中、工整美观;字数要超过要求达到的字数, 但不能超出试卷给的方格。
我们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7
成长。
对于十四五的我们来说,成长不过只是一个年龄的变化罢了。殊不知,这个叫做成长的东西给过我们多少的安慰,又给过我们多少的借口。
独立。
对于十四五的我们来说,独立就是能够挣脱父母的臂膀罢了。殊不知,这个叫做独立的东西给过我们多少的向往,又给过我们多少的苦涩。
沉着。
对于十四五的我们来说,沉着就是再也不会紧张地发抖罢了。殊不知,这个叫做沉着的东西给过我们多少的优秀,又给过我们多少的嘲笑。
深沉。
对于十四五的我们来说,深沉就是外表上静静的不说话罢了。殊不知,这个叫做深沉的东西给过我们多少的宁静,又给过我们多少的冷漠。
孤独。
对于十四五的我们来说,孤独就是一个人单独的不陪伴罢了。殊不知,这个叫做孤独的东西给过我们多少的冷静,又给过我们多少的寂寞。
选择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8
——题记
愁思,愁思是那留离在倾城美人身后的黄沙,万里;愁思;愁思是那飘荡在冰封江面上雾气,千层;愁思,愁思是那徘徊在滚滚波涛中的高歌,百吟。
黄沙·出塞·思乡泪
“泪眼闪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她满眼的思乡泪扬扬洒洒在漫漫黄沙之中,她将成为历史上流芳千古的英雄,可只有谁知道这过眼烟云般名号的背后,换来是一生的思乡泪,蛮夷之地的西域,因她的到来社会地貌在为改观,她的西出阳关,却也使得边塞长期安定平和。
昭美人,在愁思的影响下,含着满眼的乡思泪,踏上了出使西域,蛮夷之地的古道,轻舞的黄沙在狂风中,且歌且泪,但美犹在,后人几多颂词赞昭君。
沧海·白帆·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潇洒,他放荡,他不羁,天宝三年“贵妃磨墨,力士脱鞋”,在一切风光之后,唐玄宗目光黯淡了,平日里嗜酒如故的太白,面对那“斗十千”的美酒值万值珍馐,却也难以下咽,“停杯箸”拔剑四顾心中太多太多苦与恨,还坚信着我定让那此趋炎附势的小人得到应有惩罚。
李太白,在愁思的寄引下,怀着坚定的信念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沧海的白帆在波涛中,且行且止,但美犹在,后人以诗仙之名冠之。
如何走出中考作文教学的误区 篇9
如何理解题意, 如何看清要求, 选择文体 (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 最后明确题材的取向。
2.学立意。
立意求新, 教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立意求深, 就是文章越深越好, 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完全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去调动自己的想象, 合理虚构。
3.学剪裁。
恰当的安排材料, 选择恰当的角度表达;讲究详略得当。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术:结构上合理编排段落, 做到首尾呼应;语言上巧用修辞添魅力, 多引名言增文采;书写要规范等等。
这些强化训练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时间长了, 学生不必多想, 就可以往框架里填内容, 作文分数提高了, 但写作激情消失了, 由乐此不疲到日渐麻木。我不断反思, 这样的作文教学能否长久, 这样的作文教学意义何在, 清新、纯朴、洁净……这些本应属于少年人的弥足珍贵的文风皆不可见, 取而代之的是过早的世故、圆滑。新异的角度、奇妙的思路、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出乎意料的感知……那些本该属于年轻的创造力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沉沉的暮气、陈旧的感观与令人吃惊的平淡枯燥。为什么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与情思、思考与向往、个性与品位悄然无语。我陷入了迷茫中, 先前的沾沾自喜、信心满满消失殆尽, 我开始反思教学当中的不足。
今年我从初一语文教起, 学生的一篇日记给我很大的触动。她回忆童年的趣事时写到自己在姥姥家骑猪的经历, 描写细致生动, 妙趣横生, 也让我眼前一亮, “生活才是学生创作的源泉”, 我知道如何走出中考作文教学的误区。
首先, 制定出一个长远的写作教学规划, 不仅抓初一到初三, 还要能影响学生一生。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
1. 丰富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 使他们精神饱满的投入其创新写作的摸索中, 让他们去充分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提取创新写作的材料。
2. 充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 让其口、脑、手并用, 多姿多彩的生活才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波澜, 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素材。
3. 教会学生筛选素材, 及时捕捉灵感的方法, 是学生创新作文的土壤越积越肥沃。
4.转变为考试而训练, 为写作而读书的功利化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润物细无声”, 避免急功近利、临阵磨枪。
其次, 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改掉作文的畏难情绪, 把写作当成一次与自己心灵的对话, 一次精神的洗礼。
1.增加阅读量, 激发写作兴趣。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 也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更不可能学到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技巧。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 推荐书目引导、督促学生每天读一些经典、优秀的课外书籍、名人名言等, 丰富自己的知识量, 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大量阅读, 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和信息, 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吸纳精华, 达到“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效果。
2.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 激活写作兴趣。 (1) 充分发挥语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作用, 以听说训练带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爱说是少年人的天性, 教师以此为契机,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读又写的方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 给学生多一些写作的机会, 写作的空间, 以常写去培养“乐写”的习惯。除了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 还可以日记或者作业片段为平台, 给学生一个宽广的舞台来抒发心中的年少情怀。当然批阅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教师批改, 学生互评, 日记还可以拿出来小组交流, 学生的兴趣激活了, 变勤写为“乐写”。
3.积极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挖掘写作兴趣。寻找材料, 激发兴趣, 还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生产劳动、民间采风等方式去获得。
4. 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 培养写作兴趣。学生作文成果的评价反馈, 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能起到不断提高学生作文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发挥语言美感和熟练运用能力, 提高写作效率的作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对作文感到迷惑或失去兴趣, 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 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评价, 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所以如何在评价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值得深思。我认为作文评价要注重激励性评语的使用。
以光为题的中考作文 篇10
在一次次的不平愤慨中,我的世界渐渐变得黯淡无光,我如同走进了死胡同,不曾想过换一种角度去看,去发现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好。
夜很黑,很静。雨轻轻飘落在伞上,淡淡的月光洒落一地,与雨融为一体。可这在我当时的眼里并不是美景。我一手打着伞,一手紧紧握住自行车车把,提心吊胆地在沙石水坑间穿行。
“哒哒!”一声车鸣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自行车跳起了舞。我忙回头看,一边又急忙保持车子的平衡。好一会,才缓过神来。
虽有抱怨,但也窃喜——车灯发出强烈的光,把崎岖的路面照亮了。
路不宽,可是身后的汽车并没有丝毫催促,只是慢慢地跟在我后头。一时间,心中竟漾起一丝丝微微的激动。是呀,有时候,一盏灯也是一种美好。
光照着路,更照着心。许久,出现了一个岔道口,车停了,我回头望了望,叹了口气。唉,世界又将变得黑暗吧。踩动踏板继续前行,车竟也缓缓跟了上来。汽车在跟着我?为什么?一连串问题涌上心头。
不经意间,自行车绊到了一块石头,连车带人我与大地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沙石划破了我的膝盖,泥水浸着伤口,一阵阵刺痛从膝盖向全身蔓延。我倒在那,任由雨水打落在身上,无助无奈。车门开了,一位衣着朴素的妇女打着伞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孩子,你没事吧?”阿姨十分关切地扶起我,把伞移到我头上,又冒着雨回车,拿纸巾擦去我脸上的雨水,给我处理伤口……
在阿姨的关怀中,我也道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抱怨,阿姨看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别灰心丧气,其实你的身边充满了美好,换一个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将变得五彩缤纷。打开你的心,去感受美好,让光驱散你心中的阴霾,照亮你的前路。”
“哦,对了,你家还远吗?”突然的提问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哦,不远了。”我指了指不远处的房屋。我把车子扶到一旁,示意她上车先离开。阿姨坐上车,汽车破天荒地掉了头,绕到另一个岔道口渐渐开远。
我愣了,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夜不再寂寞,这一路,她只为给他人带去一束光!
以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看世界,身边无处不美好,就像那一束光,它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我懂得了要把温暖传递下去!
以拼搏为题的中考语文作文 篇11
我从小就学过舞蹈,父母是因为怕我驼背,才让我学的。舞蹈是一门艺术,所以求学之路异常艰难。
“不行,这个动作不够标准……”这是舞蹈老师喋喋不休的指导。我是班里普通的学生,但是,我每天都被老师留下来补课。经受人生未有的困难,这让我有一个想法,不学了。但是,又想着会被人叫做“缩头乌龟”,这让我又想留下来不被嘲笑。那天,让我无法忘记的日子,老师悄悄在我的耳际说:“加油!你的努力让我深深感动,虽然你的舞蹈并不像别人那么轻盈美丽,但你有一种她们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拼搏,我相信有一天,你会成功的。”这句话像一股暖流一下子冲到我那冰冷的心室里。从此,我决定一定要更拼搏,不放弃。
自从那一次后,我就更加努力,老师也很在意我,经常多费工夫指导我。终于,我取得了在舞台上一展身手的资格了,那是时装表演,这也是一种艺术。
第一次来到舞台,我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开心。表演开始了,我手舞足蹈在台上挥来挥去,那一身闪亮的衣服,给我增添了勇气,我更大胆了,竟然表演起了舞蹈,这让大家目瞪口呆,因为我会两种她们都异想不到的东西。
表演完后,大家都送给我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让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哦!
中考作文揽胜的“六个一工程” 篇12
一个新颖绝妙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是文章内容的一面窗户, 也是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常言说得好, 看文先看题, 题好一半文。题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优劣和中考语文成绩的高低。一个好的标题, 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 让人看到题目就眼睛一亮, 从而使教师带着这种良好印象急切地阅读全文。好的标题, 一般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文体性。所拟标题能表明文章的体裁, 不同体裁文章的标题有不同的要求。二是具体性。即从某一侧面入手, 从某一个具体情景、具体场面、具体人物入手, 让内容实实在在, 不是笼统地泛泛地去写。三是精练性。标题要简明、精练地揭示文章的主体内容, 形式上往往用词、短语和句子, 切忌用长句。四是新颖性。所拟题目要不落俗套, 不人云亦云, 步入后尘, 应独出心裁, 新颖别致。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篇应以明快简洁的语言切中文题, 点出主旨, 引出下文, 最好是有一点魅力, 以期收到“开卷之初, 当以奇句夺目, 使人一见而惊, 不敢弃去”的功效。切忌陈词滥调说套话, 转弯抹角说空话, 病句错字闹笑话, 这样留给阅卷老师的印象就可想而知了。古人曾将文章的开头形象地比喻为“凤头”, 而真正成为“凤头”, 是非进行一番“美容”不可的。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 像故设悬念法, 欲扬先抑法, 误会法, 对比起兴法等都可巧妙运用, 只要能引人入胜即为上乘。如有一个学生写《我欣赏自己》是这样开头的:“犹如太阳欣赏自己的光辉灿烂, 犹如月亮欣赏自己的温柔如水, 我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知错就改的性格!”这个开头既精短, 又点题, 同时语言又极赋特色, 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一个疏密有致的结构一篇文章要注意其结构合理, 层次分明, 让读者一目十行容易读, 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 这就要使段落疏密有致, 长短相间。考场作文一般以五到八段为宜, 切忌冗长拖沓, 每段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句, 特别是段首句的运用, 因为阅卷老师十分“在意”段首句, 通过每一段的段首句就能迅速捕捉到文章的有效信息。因此, 要努力写好文章主体部分各段落的段首句;二是句子要短, 少用修饰过多的长句, 句式要富于变化;三是手法要活, 如伏笔照应, 夹叙夹议, 铺垫衬托, 烘托渲染, 对比象征都可交替运用。
一个亮丽闪光的句段如同广阔无垠的沙滩上有五光十色的贝壳, 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须有一两颗“珍珠”闪光。因为对于长达六七百字的文章而言, 在有限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对全文语言字斟句酌, 只能用片段性、局部性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这时可用风趣幽默的“移用句”:“家里来了客人、那美味佳肴就像兄弟姐妹一大群, 齐刷刷地来到桌子上。客人走了, 你再看‘计划生育’起作用了, 一碗好菜成了独生子女了!”可用句式整齐的骈句:“如果不是耳闻, 我根本不会相信;倘若不是目睹, 定会当成幻境!‘受教’镜头, 我曾为之动情;比赛场面, 我也记忆犹新。”还可用思想深刻、含蓄隽永的哲理句, 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引用句等, 这些句子点缀、穿插其中, 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写文章不可龙头蛇尾, 切忌草草收兵。我们应追求那“回眸一笑百媚生, 一曲终了当奏雅”的艺术境界, 我们要留给阅卷老师那如吃橄榄, 余香满口的真实感觉。古人写文章追求“豹尾”, 也是十分重视结尾的。我国《唐诗纪事》里有一个故事, 说唐中宗有一次在昆明池叫群臣作诗, 请上官昭容评定, 经过一番品评后, 最后集中在沈佺期和宋之问两人所写的诗上, 几经斟酌, 竞选中了宋之问的一首, 何故呢?其实两人的诗, 工力相当, 只是沈佺期的诗结尾两句为“微臣雕配质, 羞睹豫章材”, 其意思已尽, 而宋之问的诗结尾两句是“不愁明月尽, 自有夜珠来”, 真是健鸟高飞, 引人遐思。两位诗人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以结尾论了英雄, 足见结尾之重要了。当然, 不同的文体, 结尾的方式不尽相同。如记叙文可采用悬念式, 反弹式, 抒情式, 画龙点睛式。议论文可采用照应式, 哲理式等。总之, 结尾要能给阅卷老师留一点思考和品味的空间, 以达到“终篇摄魂”之目的。
一个清新悦目的文面文如其人, 字亦如其人, 文面犹如考生送给阅卷老师的一张“名片”, 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应试态度的最直观的反映。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作为写作文, 更是“三分内容七分文面”。因此, 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好好“包装”。如果一个考生写字很差, 龙飞凤舞, 标点不清, 错字连篇, 阅卷老师看起来十分吃力, 那么无论你的内容多好, 也很难获高分。相反, 字迹工整清秀, 卷面整洁清新的作文, 留给阅卷老师的印象是“三伏天喝冰水, 三九天烤碳火”, 这种爽心悦目的试卷带给老师的是一种惬意, 一缕怡情, 这样的作文, 分数怎么会低呢?所以文面左右着老师的情绪, 我们不能不讲究, 特别是现在的中考试卷增加了3分的卷面分, 我们更加要营造好这一“形象工程”。目前复习, 我们虽不可能要求学生花大量精力去练字, 但至少应强调学生临考时字迹工整, 清晰, 卷面干净整洁,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以减少无谓的牺牲, 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以乡情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13
我的故乡在长江边上,这里的人们过着慢生活。乡土上时常飘着鲫鱼和稻米的香气。渔民们撑着船在密密麻麻的河流上高歌。
五千多年前,先民们便在这块土地上成家立业。故乡一直都是那样平和。我以故乡而自豪,因为,故乡为解放中国做出了贡献。
陈毅先生曾在上世界30年代末三进泰州城。与二李谈判,达成了团结抗战的目标。并在随后的黄桥战役中带领故乡人民反对围剿。渡江战役中,故乡人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的人拿出船只,有的人为解放军准备粮食,还有人应征入伍。同时中国海军也在白马寺成立。
故乡还是一座文化名城。中国戏曲一代宗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正是这里。他像无数泰州人一样,热爱着中华民族。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他蓄胡明志,决定退出舞台。后来上海汪伪政府与侵华日军多次登门让他上台演出,都被他拒绝了。日军后来派人威胁他出来演出庆祝侵华战争,但梅兰芳并未退缩。他把故乡人民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计谋体现出来了,他冒着生命危险,一连给自己打了三针伤寒疫苗,让自己高烧不退来推辞演出。
故乡的佛教寺院众多,有“十步一庵堂,百步一寺院”之称。并在数千年宗教与音乐的沉淀下,形成了独特的泰州古乐。
故乡还有许多名人,像创立泰州学派的王艮,著名的棋士黄龙士,烈士杨思根。
凤城河上飘荡着阵阵古乐,故乡的人们走进了一家家茶馆,开始了一天的慢生活。
我很快便要离开故乡,离开这座青砖红瓦的古城。故乡,不知何日才会与你重逢。
以车站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 篇14
我们正准备离开,忽然,只听到爸爸说,那边有一个广场,我们去那里玩一会儿吧!等我走近才发现,广场上早就变得热闹非凡:有的正在等待亲朋好友的到来,有的小朋友正在快乐地玩耍,还有的正提着大包小包往家里跑去。我想,大家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
过了几天,爸爸又要去别的城市工作了,我和妈妈把爸爸送到车站,一起等待列车的到来。列车来了,我问爸爸,你什么时候才回来呀?爸爸告诉我说办完事儿就回来。爸爸刚上列车,列车就开走了。我望着列车远去的身影,拖着沉重的心情回家了。
到了晚上,车站变得鸦雀无声,像一个安静的孩子。我心里想,车站明天又将进入繁忙的一天,这里的工作人员真辛苦啊!
中考话题作文常见的几个误区 篇15
一、误把“话题”当“题目”
“话题”与“题目”, 二者既相关却又有不同。“话题”是所限定的写作范围, 是进行思维的中心点, 往往内容都比较宽泛, 涉及面比较广。因此, 话题作文常常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可是许多考生却直接用话题来命题。如要求以“幸福”为话题, 学生的作文题就是《幸福》。因为材料给的是一个话题, 也就是说, 题目都比较大, 学生不易把握, 往往难以下笔, 写出的作文也就空泛无物。所以, 考生应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一个符合选材内容的更小更新的题目。如以“幸福”为话题, 就可以拟《我和幸福有个约定》、《别让幸福擦肩而过》、《缝在衣服上的爱》、《幸福的滋味》、《拒绝幸福的“侵蚀”》等。
二、误把“文体不限”当“没有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有“文体不限”的要求, 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只是放宽了对文体的限制, 给考生提供了选体的自由。其实, 同一个话题的作文, 学生的生活实践不同, 立意与选材上的不同, 写出来的文章体裁也肯定各不相同, 如同样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有写成议论文的, 有写成记叙文的, 也有写成夹叙夹议的抒情散文, 甚至有的写成了说明文的。但对个体考生而言, 一旦选定了某一种文体, 就必须按这一文体去行文, 不能不管文体, 信马由缰, 切忌写成“四不像”文章。一般来说, 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 如果擅长写记叙文, 在记人叙事中必须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如果擅长写议论文, 在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中, 要有鲜明、正确的观点, 要有充分有力的论据, 如果擅长写说明文, 就要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准确使用语言。总之, 写什么必须是什么, 写什么必须像什么。
三、不扣话题, 若即若离
“围绕话题”是话题作文的唯一限制。能否紧扣话题、突出主旨是评卷老师紧抓不放的。由于有的考生对其置之不理, 考卷中便出现了不少不符话题的离题之作:
1. 任意扩大话题的外延, 写似是而非的内容。如有的考生将“感激”写成“感动”。
2. 整体偏离。指文章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要求, 比如, 题目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 有的考生拟题“要做个诚实的人”, 全文大谈诚实, 忽略了“诚信”中“守信”的意思。
3. 部分脱轨。即行文中出现离心句、离心段, 使得部分内容偏离题旨和文章中心。比如《我关注“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一文, 记叙“我”全天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飞船的情况, 中间写母亲教育“我”不要因此耽误学习, 顺势写“我”以前痴迷于电视导致学习退步的经历, 结尾又写“我”看飞船而感到自豪一事。文中插入“影响学习”的一段就偏离了题旨。
造成偏离题旨的原因, 主要是写作时审题不准, 错误地理解了题意。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 你若将它等同于“任务”, 就会写别人“指定”你担任的工作, 而不是写自己“应尽”的职责。曲解题意, 写作就极容易离题。其次是扣题写作和围绕中心写作的意识不强, 写作时随意性大。特别是话题作文, 不要以为只要把写作内容锁定在话题范围之内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 符合话题理所应当, 扣住自己拟定的文题写作也很重要。三是没有掌握一定的点题方法。比如有的同学重视开头点题而忽视结尾扣题, 结果在中间部分跑了题。
四、选材贪大求全, 内容空泛
考场作文大多有字数限制, 其容量极为有限。有的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 想在自己的作文中装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 尽可能“全面”的观点, 尽可能“充分”的感情, 想要面面俱到, 结果是面面不到。如有关“环保”的话题, 有的同学既想谈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 又想谈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 还想谈环保的措施, 最后还不忘呼吁人们都要提高环保的意识, 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在有限的篇幅内, 怎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谈得清, 谈得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已。平时学生作文的选材常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文章主题集中突出才有“冲击力”, 可有些学生贪大求全, 面面俱到, 搞“多头并进”, 这样反而费力不讨好。例如, 以“朋友”为话题写作, 有的同学把家庭、学校、社会, 人类、物类各种“朋友”, 凡感兴趣的一股脑塞进作文;写“与——对话”, 有些学生则海阔天空, 闲聊瞎侃。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对文体把握随意性大。写成“临界文”或“四不像”。因此,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在命题范围内, 通过对纷繁的生活表征和积淀的审美印象进行盘点, 并与内心的创造冲动印证, 精准地确立自己要表达的主题, 做到心无旁骛, 思绪不外驰, 确保文章主题鲜明、集中、突出。
2. 忌“顺手牵羊”不作深究。
话题作文取材立意空间广。往往想写、可写的东西很多, 不少学生消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 却又容易犯“鱼目混珠”的失误。例如, 以“亲情”话题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能反映亲情的人和事多如牛毛, 有的学生不能从“真、新、深、独”的要求出发, 通过反复比较, 精心思考选取典型材料, 而是信手拈来一个, 以为符合题意就行, 如此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平浅之作。因此, 教师要提醒学生消除这种作文时的懒惰心理和草率态度, 鼓励学生工于构思、勇于创造。
3. 忌“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中学生写话题作文, 提倡“开口”小, 以小见大, 这样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不少学生选材立意时就事论事, 以小见“小”, 不能做到言近而意远, 题浅而旨深。例如, 以“幸福”为话题写作, 不少学生避重就轻, 少惹麻烦, 选取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表现自己对“幸福”的感受, 认为这样稳实可靠, 而忽视对“小事”本身的裁剪与挖掘。这种无视生活的普遍意义、本质意义, 缺少对人类自身深切关注的写作习惯, 断然不足取。
【以根为题的中考作文】推荐阅读:
惊喜为题的中考作文09-05
窗为题的中考优秀作文05-21
我的歌为题的中考作文09-09
以呵护为题的中考优秀作文06-03
中考以爱为题的初中作文10-11
以希望为题的中考优秀作文11-04
关于我的老师为题的中考作文12-09
以古诗伴我成长为题中考作文07-03
以青春的战争为题目的中考散文12-05
我的青春摆渡人为题中考优秀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