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2024-08-02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共12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篇1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 丁国忠

一、对于千米和吨这样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怎样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解答:对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相关的计算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相应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表象以及质量观念、时间观念。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和质量单位(如克和千克),我们经常借助学生身边的物品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例如,一个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枝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厘米,一袋盐大约重500克,一分钟大约能跳绳80下,大拇指的指甲盖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等等。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如本册教材中的千米和吨,虽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见到这样的单位,但无法直接通过用手比一比、用尺量一量、掂一掂等方式来建立相应的表象。因此,要建立这样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需要运用间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像来加以培养。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对千米和吨的间接感受来建立相应的观念。例如,让学生实际步行1千米,数一数走了多少步,看看用了多少时间,体会一下走1000米的疲劳程度。也可以先走100米,再去想像如果走10个100米,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教学吨的时候,可以让几个学生尝试着抬一袋50千克的大米,再想像如果有20袋这样的大米会有多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1吨大米、1吨棉花大约占多大的体积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第二种方式是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观念。例如,告诉学生从学校到附近某一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A城市到B城市大约是多少千米,告诉学生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多少吨,告诉学生像鲸鱼、大象这些大型动物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吨。

需要说明的是,长度观念、质量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也不必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更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体验、感受,逐步地培养。

二、教材第15页主题图表格中的相关概念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此表格?

解答: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编写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教材第15页的主题图以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的题材引入,为后面几个例题的计算问题提供现实素材,主要也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为学生介绍动物种数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现实素材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问题和根据问题列式的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小学生确实不能很好地理解“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地辨析,以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如“已知的哺乳类种数比中国特有的鸟类种数多多少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而不是放在同一个统计表中加以呈现。例如,教学例1时,只呈现“中国特有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教学例2时,只

呈现“已知种数”一列。这样就可避免学生的思维混乱,学生也不至于提出前文所述的无实际意义的问题。

三、为什么教材中要编入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内容?

解答:过去对于周长、面积、体积的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特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公式推导以及利用公式计算这两方面。因此,学生没有形成对这些概念的一般性理解,以至于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虽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却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一般多边形的周长,理由是老师没有教过这些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周长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个概念没有形成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因此,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使学生先充分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知道平面上任一封闭图形都有周长,并可以用绳子、直尺等工具来测量一个一般封闭图形的周长,知道任一多边形的周长即是各边长度之和。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就只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对边相等或四边相等)的过程,具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

同样的道理,在后面学习面积、体积时,也应加强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一般性理解。

四、如何把握“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教学层次?

解答:本单元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借助分实物的过程,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原理。第二层次是脱离实物,计算一个抽象的有余数除法式题。第三层次是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作一具体说明。

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除法。重点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如果平均分后正好分完,利用已学知识“表内除法”写出横式,再把横式改写成竖式,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教师需要介绍竖式中各部分的来源与写法。

2.如果平均分后还有多余的,根据分的过程写出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即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此处横式中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而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3.保持总数不变,改变每份数(或保持每份数不变,改变总数),使学生发现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总是比每份数少,即余数比除数小。

第二层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定商,而定商的原则就是除数和商的积必须小于(或等于)被除数,但同时又必须满足“余数小于除数”这一条件。与第一层次不同,这儿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这一层次的内容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在教学时应作适当补充。

第三层次,利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层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五、“时间的计算”中要求换算,但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怎么处理?

解答:在进行类似于“3时等于多少分”“5分等于多少秒”的换算时,由于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还不会计算60×3、60×5。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注意出题时数据不要太大。此外,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教学第六单元,再教学第五单元,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连加和乘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换算。

六、教材第69页例1第(1)小题在具体情境中把2×10看成2个10进行计算是否会造成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错误?

解答:自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修订后,不再把“几个几相加”和一个乘法算式唯一地对应。“2个3相加”和“3个2相加”都既可以列成“3×2”,也可以列成“2×3”,因此,本例中“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表示“10个2相加”,这一具体含义是固定不变的,但列式可以是“2×10”,也可以是“10×2”。在计算列出的抽象算式“2×10”时,我们可以脱离例题中的具体情境,既可以把它看成“10个2相加”(与情境中的一致),也可以看成“2个10相加”,这样可以达到计算简便的目的。因此,此题中的“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并非指具体情境中的乘法含义变成了“2个10相加”,而仅仅是为了使计算更便捷。

七、教材第70页的29×8估算成30×8,正好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改成32×8,仍然估算成30×8,如果仍用估算值来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怎么处理?

解答: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在估算内容的编排上作了一些改变。

首先,估算的内容大大增加,估算的地位大大提高。从许多角度来讲,估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计算策略,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还可用于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大致合理。例如,我们在购物时,经常只需用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在精确计算325÷51时,一般都是先估算成300÷50进行试商。再如,对于34×6=2004的运算结果,运用估算就可以判断是否正确。

其次,估算的教学重点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过去,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相对固定的估算方法,即先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算式中各项的近似值,再对近似值进行运算。实际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只要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可。用“四舍五入”法先求近似值再进行计算,固然是一种重要的估算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在估算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并能加以解释。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加以判断。应该说,培养估算意识不仅仅是某一节课的目标,而应该将估算教学融于日常的计算教学中。

具体到第70页的例2,要使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需要精确计算,用估算就可以了。但也并不意味着只用估算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所采用的估算策略对于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否合适。估算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之一。如本例中,把29估成30,是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个同学参加,才需要240元,因此带250元肯定是够了。如果把29改成32,把32估成30,估算方法相同,但却还没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少估了2个8,即16元,而240元与250元相差10元,因此钱不够”,这样才算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如果把29改成23,照样可以把23估成30,这里所用的方法就不是“四舍五入”法,但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却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脱离问题情境,孤立地说某种估算方法好或不好,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不同的问题情境,甚至同一问题情境,可以灵活采用多样的估算策略。

八、教材第83页例5“0的乘法”与前后内容的教学难度不太一致,感觉深一脚浅一脚,是否可以放到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是否必须按教材所提供的思路进行?

解答:“0的乘法”一直以来都是编排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学习“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使前后知识的联系更紧密。当然,“0的乘法”的计算难度并不大,如果放到二年级上册学习,学生应该也是能够接

受的。但是因为“表内乘法”主要学习1到9的乘法口诀,而0是没有乘法口诀的,如果生硬地编排在一起,也是不太妥当的。

在编排上,教材采用的是顺向的思路,即通过情境列出7个0连加的算式,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改写成乘法算式7×0=0和0×7=0,再类推出其他的算式。教学时,也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复习0的加法和减法,知道0和任何数相加仍得该数,任何数减去0仍得该数,然后直接从0的乘法算式7×0和0×7入手,让学生猜想这两个算式的得数,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把这两个算式转化为相应的连加算式,求出得数。

九、因为以后还要正式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应该如何把握好本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

解答: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分数的简单加减法。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抽象地学习分数的一般意义和各种性质,并且,所有形式的分数都在研究范围之内。

十、如何让学生理解“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 解答: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一定”“不可能”“可能”是概率论中的术语,与生活用语完全不同,是指当我们多次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后,会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许多事情必然会发生,许多事情必然不会发生,还有许多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因此,我们讨论的事件一般指的是客观事件,同时,又是在我们经验范围内发生的事件。所以,在教学时应避免举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的例子,这里的“一定”是一种生活用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概率论中“概率等于1”的含义截然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超出人类认识经验的说法,如“如果太阳系爆炸了,‘地球每天都在转动’这句话就不是一定的了。”教师也应正确地加以引导。第二,如果有些事件超出了学生的认识范围,教师应提供一些证据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学生无法理解“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教师可以通过本地区或全国、全世界每天有多少婴儿出生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每天一定有人出生,如“中国平均每4.15秒就出生一个孩子,中国每天出生的人口大约是2.08万。”

十一、教材第108页例3中的实验结果如果与理论的发生矛盾怎么处理?

解答: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盒子里有4个红棋子和1个蓝棋子,随机地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棋子,摸出红棋子和蓝棋子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如果把以上过程重复若干次,会发现在一般情况下,摸出红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多,因此,我们说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都是一种理论上的值,与实验的结果有时会不一致,因为在实验中过程,有时小概率事件也有可能会发生,虽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例如,在抽奖活动中,中奖的可能性比较小,不中奖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人们并不会因为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大就不去抽奖了,而是满心期待小概率事件(中奖)的发生。

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的可能性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只能借助实验的结果来加以论证。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小概率事件,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来加以修正。例如,在实验之前,先不限定重复的次数,如果个别小组出现了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第一种方法是继续增加实验的次数,因为从理论上说,实验的次数增加到无穷大,摸出某种颜色棋子的次数所占的比就是摸出该种颜色棋子的概率。第二种方法是把全班所有小组的数据都整合起来,实际上原理与第一种方法也是一样的,都是增加实验的次数。

十二、数学广角的“排列组合”问题与二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如何区分教学层次?

解答:这两册教材中都编入了“排列组合”的内容,但教学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二年级只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排一排,初步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所用的材料数量也比较少,例如,用3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两位数,2件衣服和2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而本册的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如学具操作,画简图、文字形式、字母形式)把排列组合的结果罗列出来,使学生学会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排列组合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以上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结果都呈现出来,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所用的材料数量也有所增加,如,3件衣服和2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用3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三位数。

当然,如果教学实践证明分为这样两个层次进行教学没有太大必要,在下一轮教材修订时我们也可以考虑将这两个层次进行整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篇2

针对上述问题,福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工作室从为教研服务的立场出发,将此作为一个课题,向一线教师广泛征集疑难争议问题,并组织教研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力图给出较为规范、有根据的回答。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通过适当分类,归纳形成了解决类似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策略或原则。以下通过举例说明,与一线教师共享,希望有助于大家据此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一、登高望远,准确把握数学知识

从教师自身来看,很多争议是由于教师自身数学本体性知识的缺陷,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及其产生的背景缺乏深刻的把握,以及小学教师职业带来的思维“童化”——即伴随着体验儿童认知特点的过程,引起数学思维的退化现象。

问题1三角形能叫三边形吗?反之,多边形为什么不叫多角形?

简答:在数学上,多边形是用它的边(线段)来定义的,其定义过程的逻辑顺序是:

线段→折线→封闭折线→平面折线→多边形→n边形

所以,称“多边形”符合它的概念定义特征。另外,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用“×边形”“×面体”来命名相关几何形体也更显得简洁、一致。

三角形的定义也是如此:“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按理叫它“三边形”也无不可。

但是,虽然数学概念的定义要基于它的本质属性,而它的命名却既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刻画概念特征,简洁、系统),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先入为主,沿用生活概念,约定俗成)。

采用“多边形”命名主要源于前一种因素。其实类似于三角形,生活中人们通常称四边形、六边形为“四角形”“六角形”。《中学数学教师手册》中就有“……多边形,又叫多角形”的表述和“多角形,即多边形”的解释,可见两种命名均可,但n≥4时,数学上习惯称之为“n边形”。

至于n=3时,数学上不采用“三边形”这个名称,更多的还是因为现实生活的约定俗成因素,即“三角形”名称在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更强,所以《中学数学教师手册》中特别指.出:“……当n=3时,习惯上称为三角形,而不说三边形。”

所以,如果有学生质疑,可以告诉他:叫“三边形”有道理,但是数学上尊重约定俗成。

由此引申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给数学概念“起名字”是否有意义?—我们认为,关键要看是否指向数学本质,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特征(本质属性;)。比如:有的老师在给三角形分类时,让学生给各类三角形起名字,由此引导学生去关注各类三角形的不同特点,显然很有意义。但如果只是形式上想体现让学生“自主”,那就大可不必了。

问题2“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对吗?0°角与周角有什么区别?

简答:新教材对角的定义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所以,我们要明确:角的图形包括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及它们叉开(旋转过)的角度。那么:

(1)平角是一条射线(始边)绕它的端点旋转180度,使终边和始边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时,所构成的图形。它的要素包括: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及一边转过的角度。平角是可以测量的,它等于180度。而直线是没有端点、无限长、不可测量、没有角度的。

可见平角与直线是不同的概念,平角不是一条直线,但是我们可以说“平角的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2)由上可知,一个角一定有一条始边和一条终边,看一个角不能只看终边或只看始边。所以,周角不是一条射线,而是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360度后所成的图形,这时它的两条边重合。0°角(也称零角)同样要看作是两条边重合,因此不能认为是一条射线。零度角与周角的区别在于:零度角的边没有转动。

可见,对于这类问题,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学科本体知识水平,从更高的视角来分析、把握有关知识,才能拨开迷雾见真理。

二、阶段区别,关注知识后续发展

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但很多数学内容在小学是分阶段、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编排的,往往在一个阶段内只学习某一知识的一部分,在后续的教学中再逐步加深和拓宽。这就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及评价带来了“如何把握教学要求的度”的问题。

问题3二年级上学期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认识锐角和钝角,是以直角为标准,说“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加上“大于0度”“比平角小”这样的补充说明,是不是更严谨?

简答:这是关于整体认识和阶段把握的问题。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即只要学生能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以及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由于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有关角的度量的知识,所以此时只要学生能把一个角与直角进行比较,知道它是哪一种角即可。

第二学段要求: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关系。因此,到了四年级上学期学习“角的分类”时,在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锐角和钝角,这时才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角的度数来区分锐角和钝角,明确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锐角小于直角。

由于小学生直观感知的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所以不宜介入“零度角”这个概念,此时研究零度角也没有意义。而且,认识周角时还是以直观演示的方式来突破“两边重合”这个难点,添上零度角只会给学生增添无谓的干扰。

问题4数平行四边形个数时要不要包括长方形?

简答:这个问题要分学段来看。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对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要求为“能辨认”“会(用它)拼图”,都是直观层面的;第二学段才要求“认识”,即会描述其特征以及与相关对象间的区别和联系。可见,在第二学段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之后,数平行四边形个数时要包括长方形(同样,数长方形个数时要包括正方形),而在第一学段则不应要求学生做这样的联系。

但也有这样的个例:一名三年级学生在数平行四边形个数时包括了长方形,他说:“爸爸告诉我,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我们认为,个别学生在数学上的这种不同发展,是应该允许和肯定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所以,对于不同阶段学习要求上的差异,我们既要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从总体上把握好“度”,也要注意对特殊情况的妥善处理,使之更有利于后续学习的衔接。为此,在评价方面可以灵活掌握,但不必鼓励所有学生都达到那样超前的认识。

三、恰当规范,着重基于数学本质

为了便于数学学习、交流和运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格式等方面的标准要求,我们不妨统称为“规范”。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规范在给数学教学和评价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和不必要的麻烦。对此,我们必须明确:严谨是数学的特征之一,所以“规范”是必要的,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我们认为数学学习主要追求的是数学的本质,而非形式,所以“规范”不应是生硬和一成不变的。从一些数学规定不断被优化、简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数学也是在动态发展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基于数学的本质来看待规范要求,使“规范”与“宽容”相辅相成,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问题5在解答如:“妈妈买了15个苹果,吃了8个,还剩几个?”这样“已知总体求部分”的问题时,学生列成加法算式“8+7=15”是否可以?

简答:低年级学生受“想加算减”习惯的影响,常常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但是对这种做法不应鼓励,否则将不利于减法概念的建立,也不利于逆向思维的培养。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解题的基本规范,那就是:算出的答案必须是题目所要求的。同时,可以引导他们先将所求用括号表示:()+8=15,然后根据逆运算关系列出减法算式,这样更能体现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

问题6对于“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这类题目,解题时有什么具体要求?

简答:计算是比较主观的过程,肯定应该允许学生存在各自的差异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习惯灵活选择的算法、顺序,只要正确都是可以的。

但是,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和学生达成评价共识,从更宽阔的视野予以规范要求。那就是“简便”应当表现为:(1)符合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2)便于口算或简化计算过程。例如:计算125×88,可以有125×8×11,125×80+125×8,125×11×8等不同的计算过程转化。其中第三种先算“125×11”这一步,对于个别人也许觉得简便,但显然没有普遍性。前两种都是先转化成能口算出整十整百的数,对所有人来说都简便。作为平时练习,应该要有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觉地对计算式题进行分析,选择较简便的计算过程,还可以设计较大数字,凸显简便计算的好处,引导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有关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提高运算能力。但在考查时,则可适当地放宽要求,给学生更多的灵活性。

除了可以定论的规范要求之外,更多的是一些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区域”,似乎是A面、B面都有道理,这种情况下只要不会伤及数学的本质,我们就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用太多人为“规矩”框住学生,影响他的数学思考。也就是说,对于规范要求问题,应本着:

确实需要规范的,平时教学要从严;应该规范但无碍数学本质的,考试评价可从宽。

四、严谨命题,联系实际避免歧义

教学中很多争议往往是从对学生答题的评价过程产生的。除了上述各种情况外,有相当部分是由于题目设计时表述不够严谨,条件限定不够明确,或者由于题目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时,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异造成的。

例如:判断题“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虽然是真命题,但是从试题设计的目的性来看却是劣质题,劣在其检测的目的不明确——是要考查学生对正方体概念的理解,还是对正方形和长方形关系的把握?不如改成:(判断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或“有两个相邻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这样检测目的明确,既无歧义,又有思维含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可见,设计题目时要仔细斟酌推敲,尽量避免歧义;一旦出现答题争议,要多从题目自身的严谨性上去分析。另外,还要注意数学学科知识与生活概念、习惯用语之间的差别。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函数教学  对策

前言

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考试中的必考的内容。初中函数涉及范围广、研究角度多、问题深度大,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进步完善。函数与数学中的其它内容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教会学生用动态的、联系的方法看待数学。初中数学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抓住规律和重点,常常模棱两可,因此对初中数学函数的教学难点进行探究对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实际问题意义重大。

一、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存在困难

根据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以及对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了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困难,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首先,缺乏函数意识。由于学生刚刚升入初中,以前的数学知识中没有函数的学习基础,加之受传统数学学习观念思维的作用和影响,学生的函数意识淡薄,多数学习喜欢用方程式表示函数之间的关系,如果问题存在多种解决途径,方程是学生的首选,而函数关系式的使用较少。

其次,对函数概念缺乏理解。函数概念是函数学习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函数概念的了解直至熟悉才能运用自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函数概念及理论理解困难,无法转换思维,用动态的、联系的方法去解决函数实际问题。

最后,数形之间缺乏有机统一。函数是图像与运算的结合,通过数形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函数。但在初中教学中,许多学生缺乏数形结合思想,无法将二者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数学函数教学难点问题的对策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学习兴趣

函数知识较其它数学知识更为抽象,更加难于理解,初中生由于人生经历有限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也是有限的。函数的学习也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函数知识在初中教学中属于教学难点,如果学生对函数学习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就会严重影响数学成绩以以后的学习。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函数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函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挖掘生活实例,变抽象难懂为形象具体,让学生感悟函数的意义,体验函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学生对函数的理解能力。

2.重视函数概念的形成,注重实例的引入

函数概念是函数学习的基础,各种定理公式都建立在对概念的理解基础之上,因此要加强对函数概念教学,加深对函数认识,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案例和素材,列举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让学生对函数变量有感知和意识。如速度V、时间T与路程S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底边长度L、高度H与面积S之间的函数关系等。从身边的具体事物中关系中提取关键属性,增强对变量的对解析式、图像以及表格的表示方法。

3.善用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方式,降低对函数的理解困难。帮助学生克服畏惧苦难的心理,增加自信,坚强意志,根据已知关系弄清变量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逐步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

4.熟悉分解组合,善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要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分解组合以及对比综合的教学方法将问题的难度降低。将复杂问题划分为不同小问题,各个击破。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加强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和拓展,同时还要善用道中渠道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求,发散思维,使学生加深对函数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5.构建立体函数知识网

函数的实质是函数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关系,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给定自变量后可确定因变量,因此,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函数是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的靴子过程,而学生对函数知识掌握困难,因而十分有必要建立函数立体知识网。构建立体函数知识网的重点有:学生不易理解对应与映射的关系,针对自变量对应因变量进行呼应,使学生在亲自计算后理解其中的对应关系;函数有多种表达方式,图像、解析数和表格都能够表示同一个函数。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函数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关键内容,在教学实际中应将生活实例融入到函数教学中,重视函数图象的应用,增强课堂交流互动,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函数。函数教学中的问题仍需要广大数学教师的不断实践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训竹. 试论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有效方法[J]. 学周刊,2013(29):70.

[2] 孙道斌. 对初中数学若干教学疑难问题的思考[J]. 山东教育,2012(29):27-29.

[3] 吴亚敏.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存在的困难及其教学对策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0.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篇4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采取动手操作与计算周长紧密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1.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在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之前,让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中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探究活动,为学生的探究明确了目标。2.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明确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后进行操作,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究,或摆或画,帮助学生拓展想象空间,发展空间观念。

3.回顾反思,总结规律。

通过课堂活动卡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几个不同图形的长、宽、长与宽的差及周长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并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提高了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 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方格纸、直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完成学情检测卡,并展示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讨论拼成的图形的区别。

(1)展示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方法一

周长:(4+1)×2=10(厘米)方法二

周长:2×4=8(厘米)(2)讨论两个图形的区别,全班交流。

区别一 方法一拼成的是长方形,方法二拼成的是正方形。区别二 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2厘米。2.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的拼图完成得非常好,周长计算得也十分准确,尤其是我们发现用同样的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两个图形,不仅形状不同,周长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拼图、计算周长和比较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阅读理解,明确要求(课件出示教材86页例5)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2.汇报交流。数学信息:要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1.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拼一拼,或者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提示: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再进行操作。

2.课件展示学生的拼图结果,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拼法。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明确没有其他的拼法了)3.算一算你拼成的图形的周长,然后全班交流。(大屏幕对应每个图形,展示算式)拼法一(1+16)×2=34(分米)拼法二(2+8)×2=20(分米)拼法三 4×4=16(分米)4.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三个图形形状与周长的不同,全班交流。

区别一 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都是长方形,第三个图形是正方形。

区别二 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最长,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回顾反思,总结规律 1.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2.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课堂活动卡上的数据,思考、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汇报交流。

发现一 这三个图形的长越来越短,宽越来越长。发现二 长与宽的差越来越小。发现三 周长也越来越短。

4.总结规律:用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拼图,拼成图形的长与宽的差越小,周长就越短。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篇5

教学工作情况较好,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改,课前备课除了备教材,也要尽量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考虑学生发展的不平衡。以此来设计课堂提问,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考试情况分析:

期末考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都理解,都会,半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另有部分学生思维不灵活,难以提高成绩。存在较普遍的问题是学生计算能力不乐观,粗心严重,与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还有学生乘法口诀颠三倒四,计算基础薄弱。

今后教学措施:

课堂教学仍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说,多总结,多练。

课堂教学体现分层次,既要考虑优秀学生的能力发展,也要兼顾后进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利用课余时间给后进生必要的辅导,如果确实学不会,也不能强求。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6

计算对孩子来说是干巴巴的,既单调又枯燥。我想怎样创设“购物”这一情境,把学生熟悉并十分感兴趣的“购物”这一生活情境引入课堂。首先,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图书馆需要添置一些物品,淘气作为图书助理员想邀请我们三(6)班的同学一起去,但是有一个小小要求,需要做对他出的口算题,在这儿很自然的对旧知进行了复习,同时也为新课奠定了基础。

教学时,我通过和淘气一起购置柜子,桌子和椅子引入,让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由学生自己理解所给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学生提出的4把椅子多少钱的时候,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交流,去合作,去展示,学生出现了多种算法:(1)12+12+12+12=48,(2)画图(3)口算(4)通过列竖式进行计算12X4=48。根据学生的4种解答,我先鼓励学生的做法,让学生体会哪种算法既简单又不会出现错误,由学生交流后最后得出列竖式,并结合教具来理解竖式计算的算法,让学生了解算理,从而学会了本节的新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篇7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认识,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认识千米

(课件出示二年级小朋友的数学日记)

20xx年9月1日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学校报到。我很高兴,因为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长2分米,宽6厘米,高3厘米的铅笔盒,但是我也累了,那是因为我们来回一共走了2米的路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年级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我们大家来读一读。(齐读)

师:他们来回只走这么长的路程会累吗?

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千米?(高速路牌、表盘等)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看!

(出示课件:千米 km 公里的图标)

师;这是同学们说的高速路牌,说说什么意思?

指着“限速”标志 你认识吗?说说什么意思?(学生说不出,老师解释)

师: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千米可以用km表示,又叫公里)(板书:km 公里)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千米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我们还发现了千米用字母km表示,又时还把它叫做公里。

二、 感受千米

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我们就从100米来研究。(出示千米) 师:你熟悉这个地方吗?猜一猜从新西巷路口到学校的什么位置大约100米?(学生讨论 交流)

师:想知道100米到底在哪吗?看!(播放录像:老师做适当的解释)

师:哦,原来从新西巷口出发,经过操场,还要路过校门口,一直走到体育器材那大约100米

师:想知道走100米大约花多长时间吗?大约花1分半,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100米有多长。(闭眼睛体会)

师:如果走10个这样的长度,你知道走了多少米吗?(1000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10个100米就是1000米)大约多长时间?(十几分钟)

师:原来我们步行1000米要用十几分钟。现在你们对千米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你估一估:从天龙到迎泽桥东走,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学生讨论)

师:老师也做了调查,发现从天龙到迎泽桥东加油站大约1千米,你想说什么?

(1千米很远,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师:如果老师站在天龙,你在加油站,我大声喊你的名字,你能听见吗?

师:通过刚才我们了解到了10个100米就是1千米,步行1千米大约花十几分钟,而且还发现千米是比米大的单位。

师:我们感受了生活中的1千米,现在回到学校里。(出示课件:操场)

师:一圈200米,几圈是1000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写?(板书:1千米=1000米)

师: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单位不同,数字也不同)

师:虽然单位、数字不同,但他们表示的距离?(出示课件:操场250米、400米)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4个250米是1000米,也是1千米)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1000米,你能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出示课件:想想做做1题)

师: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读一读,找找关键字

三、 巩固练习

师:小花参加跑步比赛,体育老师让他绕400米的操场跑5圈,小花一听,5圈?是多少米,多少千米?你知道吗?打开课本45页,你来写写。(汇报)

师:20xx米=2千米,那么(出示课件)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师:现在我们对千米和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考考大家的判断力,认为对的站起来,认为不对坐着不动。(出示课件) 汽车每小时行60米

1千米又叫1公里

跑道长400千米

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师:你们真了不起,那老师到想问问你们,什么时候用千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

师:说得好,(老师做手势)

(出示课件:天安门城楼高、南京长江大桥、长江) 师:你会填吗?追问:为什么?

师:你们太聪明了。(老师表情)

师:这又是什么图呢?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师: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师:第二个问题你要怎么解决?(同桌讨论)

师:你们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四、 欣赏

(鸟类飞行速度、长江长度、地球半径等自然界有关千米这一单位的知识)

五、 小结

今天我们有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它是?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千米 (km)

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教学反思 篇8

1、整节课我都以小猴子的故事贯穿始末,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由故事导入得出“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这一数学规律,然后创设小猴子不会做家庭作业请求帮助这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第二个知识点:探索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由0的除法计算并能正确计算。在处理“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这一难点时,我采取了“学生独立计算——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对错例进行及时纠正)——巩固练习”这一流程,首先我以小猴子遇到难题切入,利用学生的挑战欲望和表现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先让学生结合“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这一数学规律,独立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算法,以同龄人的思维帮助彼此加深对数学规律的理解,然后教师总结计算方法,并强调:在计算时,一定要先对商进行估算。对于错例,我在黑板上板出过程,然后将正确答案也板出,先让学生估算商是几位数,然后将两个答案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的地方,教师着重强调0的占位作用,绝对不可以漏写。最后出几道同一类型的题进行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整节课下来,学生对于“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9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0

1.“时、分、秒”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些内容是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分的认识以及知道了1时=60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的学习二十四时法以及其他时间单位打下良好基础。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有两个单元。

(一)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加、减两位数笔算,以及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二)的主要内容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3.“测量”这个单位主要内容是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做准备。

4.“倍的认识”这个单元主要的内容是倍的认识以及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已经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是学习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习表内乘、除法以及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打基础。

6.“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的内容是学习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基础。

7.“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及简单应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以及整数的计算等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概念的扩展,为今后学习更为复杂的分数计算及应用打基础。

8.“数学广角-集合”的教学内容是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排列、组合、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其他的数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从上学年的考试成绩分析,学生有关计算知识掌握还算牢固,口算以乘除法的计算基本得分都比较高。但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不到位,应用能力比较薄弱。如除法的意义的运用。总体来说,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学习态度端正,虽然其中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做调整,加强培养他们客服钻研的精神。同样的,在对于一些概念性知识的教学得注意学生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经验,构建知识,而不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单纯的计算以及机械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

1、1毫米、1千米、1吨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里面有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中涉及连续进位加和练习退位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3、“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以及能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

4、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进位叠加乘法。

5、分数的意义以及整数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篇11

我们三年级(3)班学生一共有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多数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优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习。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4、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例题和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及数学游戏。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疑难问题解答 篇12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册第7单元

设计理念:数学源于生活,上课注重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感知实践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并在数学生活化过程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情背景:

1、该年龄段学生已充分认识与理解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而个别学生已在生活和实践中找到了分数。这都为本课新知识的认识提供了基础。

2、该班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这也为本课在对新知的意义表述上提供了基础。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分的感知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这一,能结合图像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经历把一个图形通过折、剪、涂与数学语言表达以及观察比较等的生活数学化过程,培养与发展数学数感。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第 1 页 教学重点:几分之一的数学化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叙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准备:图片(饮料、蛋糕、比萨)、磁扣 学具准备:若干个圆形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生:喜欢),双胞胎兄弟淘淘和笑笑的妈妈准备带兄弟俩到北海公园玩。你们猜猜他们的妈妈会为他们兄弟俩准备什么?(生:略)师:妈妈为他们兄弟俩准备了4瓶饮料、2块蛋糕、1个比萨饼(相机出示图片)。请你们帮助兄弟想想,该如何分合理呢?

生:饮料各人2瓶,蛋糕各人一块,比萨饼各人一小块(一个饼分成相等的两份是本课的重点,更是难点,学生道不清、说不明)。

师(故意激疑):是不是这样分(教师出示手中一大、一小图片)?

生(激动地):不对,这样的两份不一样多

二、引导探索,初步建模。

1、引导通过动手操作,建立1/2的数学模型。

师:孩子们,能否用手中的圆纸片当成是比萨饼动手折一折,第 2 页 看看到底怎样分合理? 展示学生的分法:

生1:老师,我是把比萨饼对折(边说边比划),分成相同的两份。

生2:每人分到的也就是比萨饼的一半。

师:那也叫什么分,能否给它起个名称?(生:同样多、平均分)孩子,你真了不起,分的同样多我们把它叫着平均分(相机板书:平均分)。

师:在生活中用什么数来表示一半呢?你会写吗? 生:0.5表示一半。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妈妈告诉的,一元的一半是0.5元。)

师:还有其他的数也表示一半? 生:1/2,我是自己看书知道的?

师:你会写吗?能否是来写写?(生:略)

师:0.5、1/2都是表示一半,而0.5我们以后在研究。介绍分数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分子,表示1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母,表示平均分2份

师:1/2读作二分之一,那1/2是怎样分出来的?(突出平均分)是谁的1/2?把你的想法再与同桌相互说说。

第 3 页 生:把一块比萨饼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1/2。

2、采用素材转变的方法建立并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师(口述):当陶陶、笑笑兄弟正准备出发,他们的妈妈喊到孩子们等等,他们的妈妈要求他们兄弟俩把各自的零再分成两份,一份在路上吃,另一份到达目的再吃。请你们再帮助兄弟想想,该如何分合理呢?

生:把2瓶饮料再平均分成2份,每份1瓶。1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2。

师:我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蛋糕,再来帮助陶陶、笑笑分一分、折一折,再看看第一次吃了蛋糕的多少?第二次吃了蛋糕的多少?(突出平均分)展示学生的分法:

生1:我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1/2。如: 生2:我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1/2。如: 生3:我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1/2。如: 生4:我是从比萨饼的厚度中平均分成2份,一份也是1/2 师:你们太聪明了,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如果把比萨饼的1/2进行分一分,又如何分呢?能否帮助分一分? 展示学生的分法:

生(讨论互相补充):我是把1/2(圆纸片的1/2)再对折,也就是一半的一半,是平均的平均,所以我们认为是1/4。师:是谁的1/4,为什么?(生:比萨饼的1/4)

第 4 页 师:比萨饼的1/4是怎样分出来的?怎么平均分?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

生:就是把一个比萨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1/4。师:说的真好!谁还能象他这样再说一说?(生:略)师:通过同学的动手、动脑得到了1/

2、1/4,象1/

2、1/4都叫什么?(生:分数)师:那1/2和1/4谁大、谁小?

生:1/2比1/4大(即1/21/4);1/4比1/2小(即1/21/4)。

3、创造分数

师:1/

2、1/4都是怎么分的?你们想不想创造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分数? 生(齐答到):想!

师:好!那就用信封里的正方形分一分,并把分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展示学生创造出来的分数:(图略)生:1/

4、1/

2、1/

8、1/3 师:你们是如何得到的?(让学生说说创造过程)生1:我创造的分数是1/3,我是把它(正方形纸)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1/3。

生2:我创造的分数是1/4,我是把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1/4 师:用同一样一张正方形纸创造了这么多的分数,真了不起。

第 5 页 那1/2和1/8比较谁大、谁小? 生:我们可说成1/21/8,或1/81/2 师:看到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横线下的数越大,分数就越小,横线下的数越小,分数就越大。

师:真是了不起的发现。我们看看书上是怎能样说的,与大家想法是否一样。

三、巩固深化,拓展练习。

1、看书P9292

2、P93做一做第1、2题(请认真读题,看看要求我们做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找出几分之一的分数。师(出示一把伞):你们能在伞上找到分数吗? 生1:我找到1/8,黄色的占1/8。

师:你是如何找到的?(生:把伞平均分成8份,黄色的占1/8)

生2:我找到1/4,红色一份、黄色一份,合起来为一份,即伞的1/4

四、课后小结。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上一篇:十大歌手的策划书下一篇:酒店销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