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农业机械化能带来哪些贡献

2024-09-08

稳增长,农业机械化能带来哪些贡献

稳增长,农业机械化能带来哪些贡献 篇1

本文出自农机360网农机新观察栏目转载需注明出处

稳增长,农业机械化能带来哪些贡献

导语:实现十八大“四化”目标,关键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出路是农业机械化,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常态,农业机械化在完成克强总理“稳增长”指示的路上,又会做出哪些贡献?且看行业一枚普通兵的解读。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GDP增长7.0%,较去年同期增速下滑0.4个百分点。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绝不能忽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调控政策既要利长远,也要稳当前,要以稳促进,保住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基本盘。那么,作为农机人,我们不禁反躬自问,保住稳增长的基本盘,农业机械化能有什么贡献?笔者以为,农业机械化至少可以从三个向度为稳增长贡献力量:

一是稳大宗农产品生产供应。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在CPI中占据重要位置,保障大宗农产品生产供应,对稳CPI、稳增长意义重大,机械化在保障粮棉油糖生产供应方面大有可为。首先体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小麦生产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加速推进,为粮食产量“十一连增”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生产还有很多短板。在美国,稻壳用作燃料,米糠生产米糠油或饲料,稻米加工生产精米、预煮米和即食食品,农产品加工能够做到“吃干榨净”,利用非常充分。我国粮食产前的种子加工、产后的干燥处理、加工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每年因为霉变和仓储、运输、加工不当损失的粮食就达6%,而全国每年大约增产100亿斤,增幅还不到1%,因此,粮食高效低损收获、干燥处理、加工机械化提升发展空间还很大,应当成为下一步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着力点。其次体现在保障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上。近3年来,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以每年500万亩的速度大幅下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棉花生产周期长、环节多、机械化程度低,新疆棉花机收水平最高,也仅有12%,山东仅为0.2%,其他省份还是空白。国内外实践都证明,机械化水平是影响农民种植意愿的主要因素。通过加强棉油糖机械研发生产,加快推进棉油糖生产全程机械化,可以为稳定棉油糖种植面积,保障棉油糖 本文出自农机360网农机新观察栏目转载需注明出处

生产供应提供有力支撑。最后体现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上。我国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糖国内价格全面高于国际价格,原因是生产成本过高。近年来,农业生产性服务费用支出以年均8%到9%的幅度快速增加,同时,淡水、化肥、农药、薄膜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每公顷土地使用的化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约为0.50,农药利用率不到30%,塑料薄膜回收率不到60%,这些因素都推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因此,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化肥深施、高效植保、残膜回收等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技术,有效减少柴油、农药、化肥、淡水等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稳农民就业增收。稳增长主要目的在于稳就业,农业机械化在稳定农民就业方面大有可为。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可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力支撑。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显著低于二、三产业,2013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29、11.08、9.31万元/人,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是第一产业的4.84、4.07倍,通过把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就业,可以大幅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家庭收入。截至2013年底,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依然高达31.4%,还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据预测,2016-2030年平均每年需要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540万人。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新生代农民“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现象比较普遍,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田抛荒化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大型高效智能机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以人力为主迈向以机械动力为主,由以机械动力为主迈向机械、电子为主,大幅提高劳动效率,“以机换人、机增人减”,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转得稳。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可以吸纳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增收。2010-2013年,我国农机总动力分别为9.28、9.77、10.26、10.39亿千瓦,乡村从业人员分别为4.14、4.05、3.96、3.87亿人,乡村农机从业人员分别为5028、5206、5335、5375万人,也就是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乡村从业人员在逐年减少,而乡村农机从业人员却在逐年增加,这说明农业机械化吸纳就业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农机作业、维修、租赁、中介等服务业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 本文出自农机360网农机新观察栏目转载需注明出处

底,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6.9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4.2万个,农业机械化经营总收入达到5108亿元。同时,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土地流转,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土地流转达到3.8亿亩,占农户承包土地总面积的28.8%。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打破垄埂分隔、扩大种植面积,也有利于新机械、新品种、新技术普及应用,增加规模效益。据测算,北方旱田100-150亩、南方水田50-80亩土地的年经营收入与进城务工年收入相当。

三是稳农机工业等上游产业增长。农业机械化为农机工业发展提供有效需求和强劲动力。2004-2014年,我国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34%到61%,提高了27个百分点,农机工业产值从780亿元增长到3952.28亿元,增长了4.07倍,跻身“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大国”。虽然自2013年以来,农机工业产值增速有所放缓。但应当看到,目前我们离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棉花、花生、甘蔗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农业产前、产后机械化都才起步,牧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都还没有破题。因此,以向农业机械化提供装备为使命的农机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高端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中低端产品供给相对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我国农机工业就能从“块头大”迈向结构优、从大而不强迈向又大又强,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广阔。同时应当看到,农业机械化不仅能够拉动农机工业发展,而且能进一步带动钢铁、橡胶、能源等上上游产业发展,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对稳定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心,增强使命感,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拓展,为拉动农机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再作新贡献。

56年前,毛泽东在《党内通讯》中首次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光辉论断,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不断为实践所证明。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的今天,农业机械化仍将不仅为农业,而且为工业、服务业发展,为“五化同步”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结束语: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为经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让农业更有价值,让农民更有尊严,一路上,有您,也有我。

上一篇:援疆干部待遇的规定下一篇:教育学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