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大纲

2024-09-08

教育学考试大纲(通用8篇)

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1

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

[来源:()| 作者:()| 时间:2010-10-24 | 浏览: 3296 人次 ]

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 前制度化教育 到 制度化教育 再到 非制度化教育 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群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 代化(简答)

2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空)

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 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足邋 等”,即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章 小学教育 第一节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二、义务教育

1、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2.义务教育的意义

第一 义务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第二 义务教育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第三 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立时间是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发展基础教育 第二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第三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第二节 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据

1、定义: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民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2、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

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具有激励作用 具有评价作用

3、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A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B 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C 人们的教育理想

4、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5、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 A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C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一是心里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任务: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2.外铄论(考点)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及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意义:(作用)

a。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d.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及作用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2.环境对人的作用:

a.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b.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四)学校教育及作用

学校在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其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五)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第三节小学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观察 2.注意 3.记忆 4.思维 5.情感 6.自我意识

(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学习兴趣与习惯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

(三)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1.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2.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第四章 学生与老师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辨析)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儿童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

2.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对于学校和教师,其职责是: 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3.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共同做好校舍维护和防护工作,不得使未成年的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校舍中及教学设施中进行学习和活动

4.对侵犯学生各项人身权的行为应积极予以劝阻、制止或即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第一 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第二 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去精神 第三 心胸开朗,兼容并包 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 课程 1 课程概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选择、填空)课程概念又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进程安排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

1.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作,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问答题:学校课程以及开发形式:

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 发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能接受性 4.课程理论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2.教学大纲一般由一下几个部分组成:说明部分 本文部分 其他 3.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正确使用教科书应该做到: 第一.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的联系

第二.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 第三.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帮助学生理解领会

第四.由于最新的科学成果尚未在教科书中及时得到反映,教师在授课时灵活引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能理解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

第五.能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名族,本地区乡土教材 第六.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第四节 我国小学课程

1.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普及性 基础性 发展性 2.我国小学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第七章 教学(上)1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的统一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任务(简答)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辨析: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简述: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3.掌握知识与发提高思想相结合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A.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C.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第八章

教学(下)1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2.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方法

1.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

第九章教学工作的基本程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一、备课

备课的要求: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单元计划 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1.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1)课的类型:单一课 综合课

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考点)2.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的检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的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了结果。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A考查 B考试 C 考查与考试的结果 3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未为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梅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背景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是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b.有利于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c。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d。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1.对教学策略的理解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第九章 德育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简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三、德育目标

四、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b。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c。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2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2.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填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a。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简答)b。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c。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d。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3.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概念: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2.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二、德育的途径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三、德育的方法

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总和。2.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简答、填空、选择)

a。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使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九章 班级管理 1 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概念: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管理

概念: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管理资源是指: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2.班级管理的功能:(简答)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 马卡连柯

是指班主任级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 德鲁克

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3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融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怎么协调:

a。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b。协调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c。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培养和组织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

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2

一、素质教育下的考试必须坚持现代教育观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鉴定,还是为了育人?为了选拔,还是为了发展?这反映着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从现代教育观看,考试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无论是考试的导向功能、改革功能,还是鉴定功能、激励功能,都是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素质教育不赞成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更不赞成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考试并不是用升学指挥棒、用分数去限制人、压抑人,不是阻碍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恰恰相反,应是运用科学的质量观、发展观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把考试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要改革和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的制度。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考试已不能局限于鉴定、选拔功能,而要冲破传统考试思想的束缚,突出和强化考试的教育功能。

二、素质教育下的考试必须坚持整体性观念

教育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有序列的动态系统,学生也是一个多素质的结合体,学校的考核、评定,则局限于学生的学业与品德,不能完全反映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质量的实际。所以,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不能单纯面向被高一级学校选拔、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学生。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点,也是教育方针的基点。现代考试已从过去单项考核转变为从整体出发,运用多指标的综合,这就要求:首先,确立整体观念,把教育系统看做是一个整体,把学生也看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整体;其次,从整体和部分中研究目标和界定,教育目标的选择、研究、设计和分解等一系列活动都从整体着眼,分解各个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指标体系;再次,从整体出发研究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重视社会的评价;最后,对各个指标的结果,按照“整体———部分———整体”步骤进行综合,把握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绝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整体出发的多指标综合,可以克服过去单项考核把本来是完整的学校或学生对象,分割成孤立的部分所造成的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的弊端,可以克服传统的封闭性所形成的忽视社会开放性的缺陷,改变几个单项成绩优秀而总体并不一定先进的状况。

三、素质教育下的考试必须坚持主体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象的主体性,重视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自我,使被教育者成为主体。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被教育者的自觉参与和主体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就难以实现。在学校里离开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合作,要取得真实可靠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还必须把握住创新的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影响创新的因素很多,但通过对大量科技史料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梳理,人们发现在这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自主性,因而自主性是创新素质的灵魂。歌德说:“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如果教师无视这一点,那么他所从事的将是没有灵魂的育人的事业,是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

四、素质教育不能忽视生活中的考试

生活就像一本书,既然这本书的内容已经开启,那么在这之后,一定会有更多更多的知识等待着你去发现。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都是你必须经历的,而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所以说生活中的考试往往是无形的。教室里的考试是有标准答案的,生活中的考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习惯于标准答案的人必定思想封闭、缺乏创造性、不能容忍多样性。这种人走上社会必定显得呆头呆脑,没有竞争力,缺乏创造性,高分低能。生活中的考试却常常需要自己出题目,各种各样的考试在增加学生知识量的同时,却也可能强化了学生的被动性,使学生只善于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而不善于自己提出任务,提出课题。生活中的考题已知条件是不充分的,需要自己去创造。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这样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考试生活化,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身边有知识。让每位学生把不同的生活体验、看问题的独特视觉带进课堂,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现实敏感度,彼此分享智慧,提升认识水平。所以我们应转变学校的考试思想,走素质教育之路,使学校的考试适当地向社会的、人生的考试靠拢,让学生学会在考试中提高自己。

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3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考试中心表示,本次修订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同时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记者注意到,此次修订具体到9个科目的考试大纲均有调整。其中语文将增加阅读量,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数学强调考查数学文化的要求;思想政治则要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生物引导学生关注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这一次修订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另外,还要优化考试内容,把提升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作为修订工作的核心,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据了解,北京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预计将在明年1月公布。

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4

一、总体的评价目标

1、能了解最初步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

2、能掌握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于中学教育工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

3、结合知识教学,增强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以及研究教育的兴趣和能力。

二、评价目标的说明

1、“了解”是指考生通过学习应知道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理解”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领会基本概念,把握基本规律,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能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三、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30%,填空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20% 认知层次比例:了解30%,理解50%,掌握20%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评价目标】

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3、理解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4、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5、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

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

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 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终身教育的提出;

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教育形态的分类

(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

(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1.家庭教育的特点:

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2.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二)古代社会教育

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2、古代学校教育的六个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保守性、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开始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

(三)现代教育形态 1.现代教育的五个特点; ①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②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③现代教育日益科学化。

④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⑤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现代教育发展的七个趋势。

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中学教师学习的是普通教育学。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理论建设

2、实践应用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墨翟、道家、朱熹等 代表作 :《论语》《学记》等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 代表著 :《理想国》、《论演说家的教育》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独立学科的标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卢梭 代表作《爱弥尔》

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前苏联):《教育学》(1939)

特点: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1930)

特点:我国第一本 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掌握学习” 特点: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1963)特点: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赞可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1975)

特点:强调发展学生智力,系统阐述学生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论” 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 保尔•朗格朗(法国):“终身教育”

(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比较方法和分类方法;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系统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评价目标】

1、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的关系。

2、掌握学校文化、学生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传播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美国)1960年12月“人力资本投资”演讲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是资本的形态,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是人的资本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

(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文化的表现形态: 1.物质形态文化 2.制度形态文化 3.观念形态文化 4.活动形态文化 5.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员或大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全体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守的观念和行为;

2、既可有积极也可有阻碍作用;

3、核心是各郡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很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学生个人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评价目标】

1、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和基本规律;

2、理解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3、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理解基础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基本任务。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

1、身体发展:个体有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增强

2、心理发展: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因素和各种非认知因素)

3、两者关系: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人自身内在需要,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等

2、外烁论:外在力量:环境、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结合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阶段,不同方面)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和心理)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性别、身心构成)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感官互补,心理和生理机能互补—精神和疾病)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1)顺序性 → 循序渐进

(2)阶段性 →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3)不平衡性 → 发展的关键期(4)个别差异性 → 因材施教

(5)互补性 →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遗传的概念: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二)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1、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超常者,弱智;优生)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成熟的概念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环境的概念

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二)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

1、环境为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二)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三)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四)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二)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 情感体验;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二)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评价目标】

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

3、了解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演化的过程,理解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4、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 两种表现形态:

1.以社会教育过程外部确定的目的为教育目的(成文的教育目的)

2.还承认参与教育活动的当事人各有自己的教育目的(不成文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范畴: 1.学生受教育目的;

2.国家、社会、部门、单位等开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设施,发展教育的目的; 3.从教育方针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到各种教学目的与要求; 4.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特点:一般以成文形式表现,通常从哲学高度提出,难以客观测量。优点:有利于国家统一规范、指导和管理全国教育事业; 缺点:容易导致全国教育由于整齐划一而机械单调。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任务不同)社会需求 各类学校

完成任务 制定目标 不同年龄人需求 各层学校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A、普遍(所有人、抽象)与特殊、概括;

B、培养目标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培养目标来落实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1.教学目标: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所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等)。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具体与抽象、可测与不可测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孔子等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马斯洛、罗杰斯、孟子 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要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在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讨论

1、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2、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3、、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评价目标】

1、掌握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地位。

2、掌握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教师的专业化条件。

3、理解了解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传统认识: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明誉权和荣誉权等(2)受教育权,最主要的权利。

3、学生的义务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传递者、工程师、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一)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

3、了解学科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韧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 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 杜威:学生中心说

前苏联、我国:主导主体说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 课程

【评价目标】

1、理解课程定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的主要形式等基本知识的;

2、掌握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3、明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4、如何针对课程上的问题进行课程的改革。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1、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二、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1、国家课程:一级课程

2、地方课程:二级课程

3、学校课程

(二)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根据课程任务)

1.基础性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共同的、必修的

2.拓展性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3.研究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培养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三者关系:

1.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是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基础 2.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是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基础

3.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对基础性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增益促效的作用

(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1.学科课程

亦称“分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辑的课程。如: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 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代表人:杜威和克伯屈 3.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1.显性课程 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为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2.隐性课程

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首次由贾克森提出。

“学校和班级的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 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以目标的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种不同目标

1、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2、培养目标(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2、“过程-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1、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2、课程设计的意义: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2.合科学性。3.合发展性。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泰勒原理”,1949,(美)泰勒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经验)3.如何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实现?(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概念: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应具备的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内容):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设计教学计划的注意事项:

第一.分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考虑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及任务对课程的要求; 第二.研究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调查了解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客观要求,并就将来社会对人的质量、规格的要求作出预测;

第四.分析比较研究国外相关教学计划,总结历史上我们曾有的教学计划的得失,从中吸取有用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

2、课程标准

(1)概念,又称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构成(内容)

说明部分:本学科开设的意义、目的、任务、指导思想、选编教材的原则及教学法的建议。

正文部分:系统章节及要点和时数,并附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践活动的要求等。

3、教科书

(1)教材与教科书(2)教科书的作:(3)教科书编制原则

第四节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认知、情感和技能);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立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教师的特征(参与、态度、能力和交流合作);

3.学校特点(领导与行政部门的态度与工作、支持系统、环境,学生的学习); 4.校外环境(政府机构、社会各界)

二、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目的和功能

1、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2、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修正、决策。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

(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促进课程发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 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二、近年来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课程结构不合理

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课程功能转变 2.课程结构改革 3.课程内容改革 4.课程实施改革 5.课程评价改革 6.课程管理改革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课程体委三级管理;

(二)课程综合化;

(三)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

(四)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五)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七章 教学(上)

【评价目标】

1、理解教学的概念、意义、任务;

2、理解教学过程的特点与结;

3、理解主要的教学原则并掌握其实施的要求;

4、掌握教学环节的操作方法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三、教学的任务(或说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夸美纽斯:从对事物的感知出发展开教学

赫尔巴特:“四阶段”、“五段教学法”

杜威:“从做中学”、“五步教学法”

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间接性

2、引导性

3、简捷性

4、交往性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2、学生是教学教程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动力);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复习);

4、运用知识(通过教学性实践活动);

5、检查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二)中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活动,或运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学生形成所学事物及其过程的清晰表象,获得感性知识,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是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均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记忆,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再现出来。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2)重视组织复习巩固;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如何组织学生复习?P124

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均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导,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概述

(一)概念: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学目的、任务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学生特点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1、师生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自主和合作学习方法增加;

3、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一)发现教学

(二)程序教学

(三)范例教学

(四)暗示教学

第八章 教学(下)

【评价目标】

1、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懂得怎么样备好课与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2、了解教育史上有影响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3、理解教学策略的特征与类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一)钻研教材

(二)了解学生

(三)制定教学方案

1、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

2、课题或单元计划;

3、课时教学方案(课案、教案)

二、上课(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和巩固课

根据一节课完成任务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一般结构

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要求:

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要求;

2、分量适当、难易适度;

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4、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

四、课外辅导(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帮辅)

五、学生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测验与目标

(二)试题类型(供答型和选答型)

(三)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四)评价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一、个别教学制

二、班级授课制

又称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以固定班级为组织,把一定数量的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由教师根据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分科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产生与发展:

最早萌芽于是16世纪的西欧,兴起于乌克兰兄弟会学校,经过夸美纽斯的理论升华,初步形成了班级授课制;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采用。

(二)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分组教学制。

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也属集体教学的一种。

(一)分组教学制的主要类型

1、外部分组(打破传统年龄分班,按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分班教学)

2、内部分组(在传统的按年龄编排的班级中,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教学)

(二)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一)设计教学法(美国杜威首创)

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兴趣,自行组成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二)道尔顿制

1920年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赛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第三节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及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一)内容型策略(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策略)

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具体讲,有两条途径:(1)结构化策略(2)问题化策略

(二)形式型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三)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

(四)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 德育

【评价目标】

1、认识德育的重要意义,理解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2、理解德育过程的主要规律、原则、方法,并能够分析实际现象,掌握运用德育规律、原则和方法的要求。

3、了解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健教育等内容。

特点: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历史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

(一)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二)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概念: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整个活动中)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1.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我国中学德育目标(自学)

四、德育内容

(一)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二)中学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道德知识、审美情操、传统美德、社会公德、道德思维能力及道德观念、良好行为习惯等);

4.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即思想品德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三)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2、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道德认识(基础)情:道德情感(调节)意:道德意志(动力)行:道德行为(关键)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顺序: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和培养品德行为(实践时这种顺序也可适当调整)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是知情意的深化。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时,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3)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工作总任务和德育总目标的要求;

2、正面教育原则

指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贯彻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助;(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3、知行统一原则

指在进行德育时,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和谐发展的德育原则。

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2)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3)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1)尊重、信赖和爱护学生;

(2)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

(3)把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

指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用德育方法和形式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德育原则。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

(2)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

(3)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地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

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二、德育的途径

一、德育的途径(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

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6、班主任工作。

三、德育的方法

(一)说服法(摆事实、讲道理)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二)榜样示范法(通过典范、示范和评优等教育)要求:

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

3、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情感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要求: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

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四)实际锻炼法(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要求: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评价。

(五)品德评价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罚)。要求:

1、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

2、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

3、发扬民主,注重实效。

第四节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组合方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及社会模仿模式等。

一、认知模式

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模式,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发展。

(一)理论假设

1、道德发展论

2、道德教育论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1)了解学生当前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合理的推理方式;

(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实施。

(二)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1、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 道德两难问题的教育意义:

首先,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其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选择能力; 第四,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

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三)简要评论

1、缺陷

2、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二、体谅模式(英国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三、社会模仿模式(美国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 班级管理

【评价目标】

1、能理解班级管理的意义;

2、了解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3、理解班集体的形成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掌握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过程;

4、掌握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班级概述

(一)班级的概念

是一个复杂的、缩小的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导生制:据学生年龄和水平划等,形成班级,系统教学。培养导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

对班级组织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的“导生制”极大地推动班级组织发展。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二、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管理概念

是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采用适当方法,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我国中学班级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一、常规管理(制度管理)

概念: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及贯彻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作用:有章可循、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班风 不足:缺乏灵活动性——柔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

组成: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各种制度;学校制定的制度;班级制定的制度。

二、平行管理

概念: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要求: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之成为真正的教育力量; 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

三、民主管理

概念: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要求

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5

我主要使用的教材

李燕主编《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公共知识.幼儿园部分)》,中国铁道出版社。(华图)《教室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专业知识.幼儿园部分)》,教育科学出版社。考纲要求

第一章 学前教育及其发展(1)学前教育的内涵

(2)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是指出生到6岁前的教育。

学前教育包括婴儿(出生至3岁)的教育、幼儿(3-6岁)的教育两个阶段。(填空题)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填空)

(一)学前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

家庭教育的特征包括: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选择、填空)

(二)学前社会教育(主要是选择题)1.托儿所

托儿所是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目前我国的托儿所主要是为1岁以上的儿童服务的,每个班级儿童的数量较多,往往在30名以上,只有2各保育员。2.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3~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

教养员职业经过专门的幼教师资培训,还要接受在职学历培训和业务培训。3.托幼园所一体化 是将托儿所、幼儿园连在一起的教育机构,招收出生几个月至6周岁儿童。4.幼儿班

也称为学前班。一般建于城镇、农村,或附设在小学,作息时间仿照小学。5.儿童福利院

也称为“儿童教养院”,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

我国儿童福利院由国家或地方民政部门管理。6.SOS国际儿童村

SOS 即(Save Our Soul).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是: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等。(选题、填空)

三、学前教育发展历史

(一)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家庭是教育学前儿童的唯一场所,父母,尤其是母亲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教师。注意:学前教育学中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但是普通教育学中古代教育是不包括原始社会教育的。2.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7世纪后半期发端于英国的贫民婴儿保护和养育措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坯胎。18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19世纪初,欧文为工人子女创办的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

1816年欧文在他的模范区新拉纳克建立了“性格形成新学园”,其中包括2-5岁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最多时有300多名儿童,这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注意:此处都是学前教育机构,而不是幼儿园。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的诞生

1840年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也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增加,机构多样化,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选择题、填空题)

1903年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湖北幼稚园,这是中国第一所由中国人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923年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抗战期间,陈鹤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陶行知积极推动贫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稚师范学校、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会。

张雪门主办北平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和幼稚园。

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增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

1989年颁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使我国学前教育跨入法制化的轨道。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了过渡的桥梁。

练习

1.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对象主要是()的儿童。

A 2~5岁 B 2~6岁 C 3~5岁 D 3~6岁 2.学前教育是指()岁前儿童进行的教育。A 0~6岁 B 2~3岁 C 3~6岁 D 5~7岁

3.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A 乡村幼儿园 B 湖北幼稚园 C 北平香山幼稚园 D蒙养院

4.“幼儿园”一词最早诞生于()。A 1837年 B 1840年 C 1842年 D1903年 5.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A 福禄贝尔创办幼儿园后 B 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 英美幼儿教育的兴起 D 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6.下列不属于学前社会教育特征的是()。A 群体性 B 目标性 C 计划性 D 随意性

7.学前教育的有些内容、任务和方法并不是随着政治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出学前教育具有()。

A 绝对性 B 停滞性 C 长远性 D 相对独立性 8.下列选项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的是()。

A《儿童权利公约》 B 《幼儿园暂时规程(草案)》C 《幼儿园工作规程》D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9.历史上为工人阶级创办第一所学前教育机 构是()。

A 欧文 B 福禄贝尔 C 夸美纽斯 D 柏拉图 10.()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主张儿童公育。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欧文 D 福禄贝尔 11.学前教育实施的形式有 和。

12.1903年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这是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第二章 著名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考纲要求

(1)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2)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3)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福禄贝尔生平福禄贝尔(1782-1852),1782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的一个牧师家庭。

1840年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因此被称为“世界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人的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学》。他系统地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他对于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巨大的贡献。

(二)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目的 福禄培尔认为,“对立融合”是自然万物必须服从的普遍法则,人的发展也不例外。2.关于教育原则(1)发展的原则 福禄培尔将“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他受谢林思想的影响,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在无限地发展着。人在其生命的整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教育应该按照儿童本性,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同样得到发展;应该重视体育、游戏和劳动,重视体育和儿童智力与道德发展的联系。(2)适应自然的原则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为了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必须观察和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二是教育要追随儿童的天性。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福禄培尔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它表现为四种本能,即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3.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

(1)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4中本能,即活动的、认识的、艺术的、宗教的本能。其中活动的本能是最重要的本能,因此,注重幼儿园开展活动,让幼儿身心都得到发展。

(2)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原则。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由内在的动机支配的。通过这些行为,幼儿才可以成长发展。(3)强调游戏的价值。

福禄贝尔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他根据儿童的特点,将玩具、教具、教材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操作物叫“恩物”,至今仍在使用。(选择、填空)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是20世纪初欧洲著名的意大利女教育家。他在幼儿教育和缺陷儿童教育方面卓有成就。

1907年她创办了“儿童之家”,她尝试将适用于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用于教育正常儿童,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09年发表了代表作《蒙台梭利教育法》;1933年出版了《童年的秘密》,较全面地论述了她关于学前教育的独特观点。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蒙台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理论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幼儿自我学习法则(或自我教育)蒙台梭利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受生命本能的驱使,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心理,儿童能够自己教自己。她主张给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让儿童通过作业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即儿童根据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一些活动或感官练习来达到自我教育。她说:“我的教学法就是要培养和保护儿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2.重视教育环境和教师的作用

蒙台梭利认为,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教育的关键。因此,她主张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有秩序的、充满生机的、愉快和自由的,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的环境,那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为儿童设置的,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儿童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师不是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和指导者。

3.强调感觉训练(或称为感官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3~6岁儿童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感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活动奠定基础。

“感觉隔离”是蒙台梭利感觉训练的一个重要技术特点,目的是借助此方法有效地保持儿童的注意,以增强儿童对物体特殊性的感受。感觉隔离主要有两种方法:蒙眼和暗室。

三、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出生于一个败落的小商人家庭。自幼丧父,聪明好学。1911年先入圣约翰大学,秋考入清华学堂高等科。

1914年从清华毕业,公费留学美国。先入霍普金斯大学,得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就学于克伯屈、桑戴克等。1918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并转攻心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尚未完成,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邀请回国。

1923年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并以此作为幼教实验中心,进行课程、故事、设备等实验,探索幼儿教育的规律,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主要有:

(1)他提出“活教育”理论,教育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不是小大人,对儿童的培养与成人不同,不能给他们成人化的东西,杜绝中小学化、成人化。同一年龄段的儿童有其自身的特点,他提倡要了解每个儿童的个性,采用小团体教学法,因材施教,使儿童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教师要热爱儿童,平等地对待儿童,要启发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格,不能恐吓和打骂儿童。(3)他要求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的幼苗。

(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

儿童是在游戏、作业、劳动生活、自然社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成长的。要竭尽全力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并组织幼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随时随地向大自然、社会获取教育资源。他注重室内外、园内外活动。(5)他反对教师中心或儿童中心的倾向,强调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同时,要注意与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幼儿园要与家庭紧密配合。

(6)提出“五指”课程理论,提倡活动中心和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陈鹤琴提出,儿童生活是整个的,在学前和小学阶段,还未形成学科概念,因此主张课程要打破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即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练习

1.德国的学前教育家()被世界誉为“学前教育之父”。1840年他把自己常伴的学前教育机构成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A 欧文 B 福禄贝尔 C 柏拉图 D 蒙台梭利 2.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出现在()。

A 美国 B中国 C 法国 D 德国

3.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是()。A 南京鼓楼幼稚园 B 湖北幼稚园

C 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D 江西幼儿师范学校 4.()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系统阐述游戏加教育价值的学前教育家。A 夸美纽斯 B 福禄贝尔 C 陈鹤琴 D 蒙台梭利 5.福禄贝尔根据儿童的特点,创造了一种操作物成为。

6.简述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7.简述福禄贝尔对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8.简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与教育原则及儿童观

考纲要求

1.我国幼儿园教育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性质;(2)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任务。2.儿童观

(1)儿童观的涵义;(2)当代儿童观。3.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1)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2)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性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就是幼儿园教育的性质。

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学前教育具有为学前儿童和为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其根本任务是“为学前儿童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新增)

1.搞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体)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机体的功能,增强体质,促进幼儿的健康。(体)

3.在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的粗浅知识与技能时,注重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初步的动手能力,学习运用感官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智)

4.培养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自信、好问、友爱等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德)

5.培养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美)

注意:以上观点可以转化为自己的话来记忆。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三、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尊重儿童人格尊严; 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教育必须促进儿童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

(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儿童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协调。(3)儿童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让不同儿童在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3.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教育必须面向每个儿童,使每个儿童都能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同时,要保证每个儿童在学校里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教师要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儿童。(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学前教育必须考虑每个儿童的特殊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使每个儿童都能发挥优点有特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在教育中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教育组织形式。

(二)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重点准备)1.保教结合的原则

(1)保育和教育工作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地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由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对幼儿实施保育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实施有效的影响的过程。保育和教育不是分别孤立进行的,而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实现的。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出现频率最高,对儿童的生存发展最有价值、最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活动。(1)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游戏是以过程为导向,以乐趣为目的,以内部动机为主的活动。

(2)游戏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游戏是内容,又是课程实施的背景,还是课程实施的途径。

3.教育的活动性与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幼儿园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开展教育过程。同时,活动形式多样化,让幼儿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功能的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而且各种活动必须综合为一个整体。

四、儿童观

(一)儿童观的涵义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形式和成因、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二)儿童观的种类(熟悉)1.儿童是“小大人” 认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也只是身高、体重不同而已。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儿童被期待像成人一样去行动,如充当童工。儿童的特点、儿童期的意义完全被忽视。

四、儿童观

2.儿童是“白板”

英国教育洛克认为人出生就像一块白板,什么都没有,后天给他描绘什么就是什么。他是思想集中反映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一书中。3.儿童是“有罪的”

儿童生下来就充满了罪恶,应该对他们严加管束,使儿童不断赎罪。

四、儿童观

5.儿童是“私有财产” 儿童是父母结婚的结晶,产生于母体,归父母所有。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6.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儿童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国家潜力最大的资源、未来的兵源和劳动力。7.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儿童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应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

(三)当代儿童观(重点)1.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每个儿童拥有出生权、姓名权、国籍权、学习权、游戏权、娱乐权、休息权等。2.儿童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1)生物因素是儿童成长的生理基础

遗传素质为一个正常的人提供了生理基础和物质条件。

(2)社会因素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条件

社会因素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儿童的发展有极大的潜力。儿童发展的潜力只有通过适当的环境和教育,才能挖掘出来。4.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儿童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继续,彼此相连,不能分割。5.儿童发展具有差异性 儿童的发展具有各种差异,如性别差异,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等。

6.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在婴儿期,还是在幼儿期均如此。这种活动包括操作活动和交往活动。在操作活动中儿童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逐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交往活动,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思想、情感,掌握交往的技能等。7.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儿童的生理、心理、精神、道德、社会性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它们构成一个整体,互相联系,彼此制约。

练习

1.我国学前教育中特有的一条原则是()。A 独立自主性原则 B 发展适宜性原则 C 保教结合原则 D 综合性原则 2.幼儿园最主要的工作是()。

A 保育 B 保育与教育

C 保护儿童 D 照看孩子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本书中指出:“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强调()

A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家园配合 C 因材施教 D 保教结合

4.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A 《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D 《幼儿园管理条例》 5.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A 安全保育 B 发挥幼儿园一日活动整体功能 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D 保育和教育 6.()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

A幼儿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学教育 D高中教育

7.简述当代儿童观的主要内容。

8.简述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 考纲要求 幼儿园课程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3)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一)幼儿园课程的涵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的课程包括幼儿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不论是专门的教学活动还是幼儿自选或自发的各种游戏活动,以及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等。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1.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2.幼儿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之中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幼儿在幼儿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语、收拾整理、进餐、(3)行为表现的标准:如“能够在团体面前

声音洪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行为目标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盥洗、午睡以及入园(离园)。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为主。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力图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包括三个要点:时限、幼儿在这一阶段最终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社会的期望。

幼儿园课程目标按纵向层次分为总目标、年龄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填空)1.课程总目标

课程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课程目标,可以指国家或地方层面的课程总目标,也可以是某个幼儿园层面的课程总目标。

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课程总目标通常以教育纲要、课程指南、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体现。(填空)

2.年龄段目标

在课程总目标的引领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出每一个年龄段的分目标,年龄段目标又称为学年目标。3.单元目标

从年龄段目标出发,为了使目标更具有指导教育活动方向的作用,使幼儿园加欧亚活动在预定轨道上进行,促进幼儿的预期发展,年龄段目标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单元目标。4.活动目标

课程总目标最终要通过每日的具体活动才能实现,因此便有了教育活动目标。

根据课程目标的内容,可以分为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填空)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核心行为:陈述的时候经常使用“说出”“比较”、“区分”等行为动词。

(2)行为产生的条件:如“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

2.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3.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例如,“能避开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喜欢参加„„活动,有求知欲,情绪愉快“。表现性目标多被用于艺术领域中,它强调的是个性化。

三种课程目标在幼儿园课程中是互补的。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而选择的蕴涵或在组织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1.课程内容即教材 将课程内容看做教材,课程编制者将课程内容重点放在教材上,会较多考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使之成为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基本材料。

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将课程内容看成学习活动,将关注点放在儿童做些什么方面,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 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将课程内容看成是学习经验,认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决定学习质和量的主要方面是儿童而不是教材。换言之,儿童能否真正理解和获得课程内容,主要取决于儿童已有的心理结构,取决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定应能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包括身体、知识、语言、社会性、情感、创造诸方面,并使几方面得到发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展。

在选择和确定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各领域对幼儿某方面发展的特殊教育作用及其对其他方面的作用。

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身心达到的水平和学习的需要等。3.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帮助幼儿学习、理解和应用。

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能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1)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既要考虑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又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心理顺序。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指的是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联为一体。

纵向组织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横向组织强调各种知识的融合。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1)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强调知识内在性质及其内在结构组织课程内容。(2)儿童中心课程

儿童中心课程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内容。如“综合主题教育”、“方案教学”等。

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需要记住标题)(1)关于自己及其周围世界的粗浅的知识经验。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学习关于周围生活的粗浅知识,不仅能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还能适应环境,发展自我。知识对与学前儿童具有教育价值和发展价值。

(2)关于基本的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做事情要掌握好基本的方式和方法,方法对了则会“事半功倍”。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能学习到基本活动方式和方法。

(3)关于发展儿童智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经验。

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幼儿从事游戏、艺术创作、实验观察、交往等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认识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包括让幼儿提问,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内容。

(4)关于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的经验。

在学前期,学习兴趣、自信心、责任感、独立性、合作精神、友好、尊重等都是应该着重培养的情感态度。幼儿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感。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 本部分可能考简答题。1.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 这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安排的系统活动,并且主要由教师组织和指导活动的过程。它需要在活动前做好比较周密计划,目标明确,内容精选,步骤紧凑,属于高结构性的教育活动,如幼儿园的作业教学就属于这一类。

2.日常活动与生活

幼儿园除了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的所有活动都包含在日常活动与生活之中。有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如搭积木、玩过家家等,也有幼儿一日的常规生活等,如进餐、午睡等。

幼儿园的很多教育目标与内容是通过这一途径实现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3.学习环境

在幼儿园里,学习环境不仅仅是在活动室里,凡是幼儿接触的环境都属于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整体文化环境,对于落实幼儿园课程内容有重要意义。4.家园合作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共同起着决定性作用。5.游戏

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爱、最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幼儿园课程评价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课程评价的主体、课程评价的客体、课程评价的标准和课程评价的方法。

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体(由谁来评价)即课程评价的实施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客体(即评价的内容,评价什么)即评价对象,其主要内涵是指评价的内容和范围。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大致可以分为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课程效果评价等。

(1)课程方案评价

该评价主要是指教育主管部门或幼儿园在比较选择课程时,对备选课程方案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资源等要素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便决定是否采用或推广。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2)实施过程评价

实施过程评价主要包括:了解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反应;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师生互动的质量等。

(3)课程效果评价

课程效果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它是对课程实施后在幼儿和教师身上所引起的发展变化做分析和评判,是衡量课程方案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适宜性的最终环节。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3.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怎么评)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具体指标有: 接受该课程的孩子是否放松、愉悦,并积极参与其中。

是否有足够的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

成人对不同年龄和有着不同兴趣的幼儿的期望是否有适当的变化;

教师是否经常在一起讨论设计和评价课程; 是否欢迎家长来园参观,参与讨论课程,提供意见等。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怎么评)(1)量化评价

也称为定量评价,即一种以数字和度量来描述、说明教育现象、课程实践,进而从数量和 比较中推断评价对象成效的方法。(2)质性评价 又称为定性评价,它以自然情境为直接的资料来源,评价者就是评价工具,评价者需要在评价情境中观察、了解和交流。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5.评价的目的(为什么要评价)

(1)促进课程的研究、完善与发展。(2)管理课程的需要。一般以选择、推广课程和鉴定学前教育质量为主要功能。

练习

1.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游戏 B唱歌 C舞蹈 D绘画 2.幼儿园课程的核心是()。

A 学习知识 B 游戏 C 活动 D 学习技能 3.下列关于幼儿园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以幼儿的间接经验为主 B 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C 幼儿园课程融于一日生活之中 D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

4.将课程内容看成是学习活动的取向,是把其关注点放在()方面。

A 儿童做些什么 B 儿童学会什么 C 儿童喜欢什么 D 想儿童传递知识 5.幼儿园课程以()为主。A 教师讲授 B 幼儿自学

C 幼儿的间接性 D 幼儿的直接经验 6.()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

A 福禄贝尔 B 蒙台梭利 C 陈鹤琴 D 张雪门 7.生成性目标的最基本特征是()。A 行为性 B 操作性 C 社会性 D 过程性

8.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午休和点心都属于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 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 重视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原则 C 尊重儿童原则 D 实践性原则

9.活动性原则源自()的“做中学”。A 皮亚杰 B 夸美纽斯 C 福禄贝尔 D 杜威 10.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学习经验的取向,认定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主要方面是。

11.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哪些?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第五章 幼儿园游戏 考纲要求

(1)幼儿园游戏的价值(2)幼儿园游戏的特点(3)幼儿园游戏的类型

(4)幼儿园游戏条件的创设(5)幼儿园游戏的支持与指导

一、幼儿园游戏的价值

本部分可能考简答,或材料分析。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一)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幼儿的许多游戏都含有生理活动,这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游戏有助于幼儿幼儿大小肌肉的发展和躯干肌肉的发展,以及促进幼儿对身体机能的认识。

(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游戏,幼儿开始认识世界,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1)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知识。

(2)游戏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3)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4)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5)游戏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促进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无拘无束地玩耍,产生了许多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行为,激发了创造性的萌生和发展。(1)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心理氛围。(2)游戏激发了幼儿探究行为。(3)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思维。(4)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水平。

(四)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游戏在幼儿的情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而且还能使幼儿的良好情感得到发扬光大,不良情感得到控制和矫正。

(1)游戏使幼儿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2)游戏能使幼儿充分体验到快乐之情。(3)游戏能帮助幼儿克服恐惧情绪。(4)游戏能使幼儿进行情感宣泄。

(五)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并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交往的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了认识自己和同伴,并正确地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加快了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1)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2)游戏培养幼儿合群行为。

(3)游戏提高了幼儿的交往技能。

(4)游戏发展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

(六)发展了幼儿的美感

游戏是幼儿产生美感的重要源泉,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1)游戏的设施有利于幼儿领略美。(2)游戏的内容有利于幼儿欣赏美。(3)游戏的结果有利于幼儿再现美。(4)游戏过程有利于幼儿大胆创造美。

二、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重点准备,简答和材料分析。

(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主动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游戏有动作、有活动、有玩具,游戏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儿童可以自由活动,并且游戏是一种较松散的活动,能适应儿童的需要。

(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的生活

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的种类、内容、玩法都受社会历史的、地理的、习俗的影响。儿童游戏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应。

(三)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游戏适应幼儿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幼儿在游戏中能够积极活动,获得极大的快乐。并且幼儿在游戏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获得愉快体验。

(四)游戏没有社会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游戏不在于外部目的,而在于游戏过程本身。游戏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因而,气氛比较轻松、自由。

(五)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游戏是具体形象的活动。每个游戏都有具体的内容、情节、角色、动作、实际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游戏角色还有对话等。在这些表象的引导下,儿童游戏变得兴趣盎然,其乐无穷。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三、幼儿园游戏的类型 1.角色游戏

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2.结构游戏

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泥巴、沙等),通过手的创作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3.表演游戏

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来进行游戏。4.体育游戏

以发展儿童基本动作,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体健康为主的游戏。5.智力游戏

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6.音乐游戏

儿童在音乐和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

四、幼儿园游戏的条件创设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经验准备)。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映,幼儿的知识和生活印象是角色游戏的内容的源泉。

2.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材料准备)。玩具是幼儿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也是幼儿表演游戏内容的辅助工具。3.保证幼儿玩游戏的时间。

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玩游戏。

4.准备游戏的场地。

幼儿园游戏通常需要一定的场地,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场地。5.保证儿童的自主性。

游戏是幼儿有机体的内在需要,是内发而非外力强加。因此游戏必须是幼儿自由选择的,是以游戏活动本身为目的的愉快活动。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游戏,自主参加游戏的机会和条件。

五、幼儿园游戏的支持与指导

(一)角色游戏的支持与指导 1.组织游戏

(1)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指导幼儿选择游戏的主题。

游戏主题应与幼儿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幼 儿的生活密切联系。

(2)指导幼儿选择角色,分配角色。游戏角色的确定,可采用自报公议的办法。幼儿自己报名,有参加者讨论决定。教师应重视主要角色的选拔,与幼儿一起协商分配角色。(3)指导幼儿构思游戏情结,设计游戏环境。2.丰富游戏内容,提高游戏水平

(1)教师参加游戏,要根据指导的需要去扮演角色。在小班,教师可以扮演游戏中的主要角色,但一般情况下,教师应担任配角。

(2)帮助幼儿准备必要的玩具和材料,实现游戏目的。

(3)指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并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使规则逐渐完善起来。

(4)加强角色之间的自然联系,增强游戏的集体性。

(5)指导幼儿正确反映生活,使游戏更具有教育意义。

(6)注意个别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德。

3.指导游戏结束

(1)游戏应在愉快、自然状态下结束。(2)指导幼儿做好整理工作。(3)评价和总结游戏。

(二)表演游戏的支持与指导 1.协助幼儿选择表演的主题 孩子们的表演游戏,题材主要来自教师在作业中教的故事、儿歌、歌曲等。2.提供表演游戏的物质条件

如简易的舞台与背景、服饰与道具等。3.指导幼儿的表演技能(1)老师示范表演。

(2)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3)对幼儿进行表演技能训练。(4)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演。

(三)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等的支持与指导

1.游戏前介绍游戏 教师应用示范、讲解的方法,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和原则,并对幼儿提出要求。2.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应着重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提高游戏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注意激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3.做好游戏结束工作 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完成教学任务情况和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如何支持和指导幼儿游戏?(新增)1.儿童游戏的激发与引导(1)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儿童的知识经验是游戏的源泉。儿童游戏是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可以使幼儿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变得多姿多彩。

(2)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教师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创设丰富、变化、新颖的环境,在游戏场地置放一些新材料,新设备,引发幼儿动手操作、想象创造的欲望。

五、幼儿园游戏的支持与指导(3)提出启发性问题

教师要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想象和思考,使游戏不断深入,以促进游戏的发展。(4)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幼儿游戏不能向前发展的时候,教师应适当地给予提示、建议,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

(5)平行介入游戏,巧妙扮演角色

当儿童在游戏中经常转换主题,或半途而废时,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平行介入儿童的游戏,激发、鼓励将游戏进行到底,获得成功。

2.儿童游戏的支持与推进

教师应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游戏,尽量满足幼儿游戏的各种需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儿童的游戏予以支持,推动游戏不断地向更高水平迈进。

(1)满足儿童的物质需要。

教师要满足儿童对游戏材料的需要,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应做到丰富、充足且富有变化,从物质上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支持游戏的延伸。

五、幼儿园游戏的支持与指导(2)共同探索游戏奥秘

当儿童碰到困难求助于教师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是介入儿童之中,与其共同探究,用同伴的口吻共同讨论,促进儿童想象力、独立性的发展。

(3)满足幼儿充分游戏的心理需要 教师要满足儿童充分游戏的心理需要,使儿童的游戏到达一个理想的境界,充分地表现,尽情地体验,心满意足地离开游戏区。

(4)关心儿童的游戏意愿

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从儿童的语言、表情、动作来揣摩儿童的游戏心态,帮助他们为顺利开展游戏铺平道路。

(5)关注游戏的发展进程

教师应随着儿童游戏的发展,不断地给予支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游戏的过程,清醒地意识到儿童什么时候可能会需要教师的帮助,及时给儿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刺激游戏活动的进一步展开。

练习

1.“娃娃过家家”、“开公共汽车”属于()。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2.游戏是幼儿()。

A 自发学习B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C 自我学习D 有目的性的学习3.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为前提。A 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B 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 保证游戏的目的性 D 实现游戏的多样化 4.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体育游戏都属于()。

A 表演游戏 B 个人游戏 C有规则游戏 D 创造性游戏 5.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

A 反面评价 B 正面评价 C 正面评价与反面评价相结合 D 消极评价

6.尊重游戏的自主性是()的具体表现。A 尊重儿童独立性 B 保护儿童的积极性 C 尊重儿童人格 D 尊重儿童权利 7.()是幼儿游戏的基础。A教师的指导 B 家长的影响

C 同龄人的经验 D 幼儿的生活经验

8.1989年11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在法国巴黎通过了,规定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9.简述教师应如何对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指导。10.简述教师应如何对幼儿进行表演游戏指导。

11.简述教师应如何对幼儿进行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的指导。

12.如何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设计与指导?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第六章 幼儿园的各种活动 考纲要求

1.幼儿园教学活动

(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2)幼儿教学活动的方法 2.幼儿园主题活动

(1)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涵(2)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 3.幼儿园区域活动

(1)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2)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 考纲要求

4.幼儿园一日生活

(1)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合理安排(按《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内容作答)(2)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 5.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利用的要求

一、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应该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

思想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德育,促进幼儿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加强学习,以保证教给幼儿科学的认识,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的经验;

(2)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科学回答幼儿的提问,帮助幼儿形成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3)注重情感,切忌说教。

2.积极性原则

积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以促进幼儿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选材,精心设计,灵活调整教学活动计划;

(2)加强交流,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多方面地参与和创造。

(3)关注幼儿与众不同的行为,允许幼儿出错。

3.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只有幼儿园教学应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终身可持续发展观念;

(2)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是逐步加深的。

4.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实物或教具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丰富其感性经验,使他们获得直观具体的感知。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的几点:

(1)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幼儿实际恰当选择和运用直观手段;

(2)直观手段要与训练幼儿感官和动作相结合。

(本原则应注意的问题也可答以前背过的中小学教育综合的直观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5.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活动,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实际,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幼儿选择参加。

(2)教师要注意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指导,要放手让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

1.活动法(注意哪些方法属于活动法,主要靠选择题)(1)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和用有规则游戏组织幼儿学习的方法。运用游戏的方法组织教学,符合幼儿喜欢嬉戏的天性,能够激发儿童学习兴趣,集中儿童的注意力,能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玩中学,乐中学。(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教师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事物,获得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知识的方法。(3)操作练习法

操作练习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实践练习而掌握和巩固的方法。

2.直观法(注意哪些方法属于直观法)(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在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所选定的客观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的方法。(2)演示和示范

演示是指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做实验。

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幼儿提供榜样。示范分为语言示范和动作示范两种。

3.口授法(注意哪些方法属于口授法)(1)谈话

谈话就是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一个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方法。(2)讲解和讲述

讲解是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事物或事情。

讲述是运用语言向幼儿叙述事实或描绘所讲的对象。

4.发现法

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是指教师提供给儿童进行发现活动的材料,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问题的方法。

发现法容易引导儿童的兴趣和内部学习动机,有益于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儿童智力、创造力和独立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主题活动

(一)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涵

主题活动是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延伸扩展,进而形成更多的话题和活动,在活动中贯穿语言、数学、空间、运动、音乐、人际等能力的培养目标。主题活动强调,儿童生活中的世界是以具体的事物为主,儿童锁接触的事物通常包括多个学科领域,他们需要的是对事物有一个较全面的、整体的认识。所以主题活动设计的范围和学科领域很宽泛,需要充分调动儿童群体、教 师群体、幼儿园、家庭及社区等多方面资源创

设儿童的学习环境,为主题服务。

(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

1.主题活动贴近日常生活,幼儿兴趣高。幼儿园的主题一般选择季节性、节日性以及幼儿的兴趣点为话题,这样的话题贴近生活,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也会比较感兴趣,而且由于贴近生活,更具有实用性,能够“学以致用”,当幼儿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后,学习的兴趣会更浓。2.主题活动更具系统性。相对于传统的分科教学来说,主题活动更具系统性,它整合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加教育资源。

主题活动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延伸的活动,这些活动仅仅围绕这个话题而进行,这个话题始终贯穿与主题活动的始终,小的活动构成一个小主题,几个小主题就构成最后的大主题。

3.主题活动更具灵活性。相对与传统的分科来说,主题活动更灵活,它可以根据时间、季节、节日以及孩子的兴趣灵活地确定主题的内容,可以定一个大主题,几个月完成,也可以定一个小主题,一个月或半个月完成,计划富有弹性,这样的灵活的教学形式,是传统的分科教学所不具备的。4.主题活动的知识以横向联系为主 主题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将各个方面的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儿童所获得的经验是完整的。

5.主题活动的学习方式生活化、游戏化 主题活动涉及的面广,多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主题活动的许多活动都具有探究性,往往是边玩游戏,边探究,幼儿学习兴趣高。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将教室或活动室划分为功能相对独立的若干区域,目的是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要熟悉)

幼儿园区域活动又称为区角活动、活动区教学等。

幼儿园一般设有有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美工区、音乐区、益智区、角色游戏区、木工区、建构区、阅读区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

(二)区域活动的特点 1.区域活动是差异化教育

区域活动思想起源于19世纪初,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别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区域活动以尊重儿童为前提,儿童自选活动内容,教师直接干预少。这样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机会,满足儿童的个别化的需要。2.区域活动是环境化教育

区域活动思想倡导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和教师相互作用,并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实现自主学习,获得自我发展。

区域活动中幼儿也由以往向教师学习变成了向被教师赋予教育意义和发展意义的区域活动材料学习。

3.区域活动是导师制教育 区域活动思想倡导教师从“准备教案”转向“准备幼儿的活动材料”。可以说,从“教师”到“导师”,从“备课”到“备材料”,从“知识传授者”到“发展支持者”,这是教育史上教师角色的重大变革。

4.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交往中接受教育 区域活动具有交往性,幼儿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受到教育。

5.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不断创造中接受教育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往往不满足于常规的玩法,经常会调集生活经验,以不同的方式来玩,在玩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6.区域活动具有明显的自主性特点 幼儿选择参与什么区域进行活动,以及在区域中怎么活动,都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四、幼儿园一日生活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内容 1.接待;

2.健康检查;

3.作业教学活动; 4.区域和游戏活动;

5.点心和午餐; 6.午睡; 7.离园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合理安排(属于软知识)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要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要做到这一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应注意:

1.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

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原则,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决定的,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需要。

在幼儿园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晨检活动、午餐还是作业教学都要落实保教结合的原则。2.创设良好环境,指导和管理好幼儿的自由活动

自由活动能满足在集体活动中没有满足的需要。教师应创设良好的环境,如安排室内外活动场地、保证自由活动的时间、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材料等,并指导幼儿的自由活动。

3.在作业教学中真正让幼儿做到动手、动脑,发挥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幼儿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4.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过渡。

如在在早操前播放雄壮、激昂的音乐,使幼儿进入精神饱满的情绪状态。在午睡前播放摇篮曲,让幼儿心情平静下来。

(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属于软知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一日活动的安排和组织上,教师直接的指导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应互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空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应做到:

1.精心组织来园区域活动,让幼儿以积极的情绪进入幼儿园一日生活。例如,来园时热情接待每一个孩子,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教室里根据当前的主题摆放一些区域材料,吸引学生参与。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2.组织好晨间锻炼。

晨间锻炼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提高幼儿身体各个机能,是真正以“幼儿为本”的活动,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晨间锻炼开展得好,可以使幼儿一天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

3.组织好幼儿园的作业教学。

作业教学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内容。《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的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从幼儿的生活入手,多给幼儿体验生活的机会,尽量将幼儿园的课程按幼儿的生活经验的顺序来编排。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包括布置教学环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4.组织好午餐和午睡,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帮助幼儿养成饭前洗手、不挑食、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等好习惯。

帮助幼儿安静入睡的习惯。

5.组织好幼儿的离园活动,让幼儿高高兴兴地回家。

五、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利用要求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要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活动场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过程。(熟悉)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并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高活动和表现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1)教育机构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有利于引发、支持儿童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重视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儿童身心发展是通过教师创设环境并引导儿童积极与环境相互作用实现的。教师是环境创设中的重要因素,是环境创设的设计者和实施者。2.营造良好的园内人际环境与精神氛围,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

(2)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对幼儿身心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练习

1.在幼儿园教育中既要确保教给幼儿的知识是科学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又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说明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要贯彻()。

A 直观性原则 B 活动性原则

C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D积极性原则 2.简述应如何贯彻发展性原则。3.简述应幼儿贯彻活动性原则。

4.简述应如何布置和利用幼儿园的环境。5.简述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

6.教师应如何组织好幼儿园一日生活?

第七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及幼小衔接

考纲要求

1.幼儿园与家庭、社区

(1)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2)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形式 2.幼小衔接

(1)幼小衔接的内容

(2)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最直接的微观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1.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最直接的环境,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重要的教育力量。2.社区也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扩大到社区背景下进行,充分利用社区中的文化,如社区的历史、风俗、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革命传统等,有重要意义。

3.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

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形式 1.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通常由有经验的,关心托幼机构工作的家长代表组成,一般由幼儿家长推选或由全体家长大会选举,每班设委员1-2人。2.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对在家庭里承担抚养教育幼儿责任的父母和其他长者进行系统教育和训练的学校。3.家长会

家长会是托幼机构与家庭相互沟通的一种经常而有效的形式。4.家长开放日

托幼机构为了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教育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要求家长参观或参加活动,这一天通常被称为家长开放日。5.家长园地

托幼机构设置的专门的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陈列室等,以展示对家长有益的教育书刊和教育材料,介绍家庭教育小常识,公布托幼机构的作息时间表、食谱等。6.家庭教育咨询

家庭教育咨询是指家庭教育咨询师帮助家长释疑解惑的有效途径。其形式有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宣传咨询、现场咨询等。7.家园联系册

家园联系册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托幼机构与家庭相互沟通的形式,通常由幼儿教师和家长采取书面通讯的形式进行联系。8.家庭访问

家庭访问是托幼机构的教师走出园门深入幼儿家庭了解幼儿各方面的情况,与家长就幼儿教育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形式。

三、幼小衔接的概念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机构在教育工作上做好承续和连接,帮助幼儿顺利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缓解幼儿在过渡期的种种不适应。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 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幼小衔接的内容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

2.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作息制度与生活管理。3.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师生关系。4.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环境和布置。5.帮助幼儿了解社会对小学生的期望。

五、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身心的准备(1)认真完成知识性教育任务。(2)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3)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素质。

(4)培养幼儿独立性和主动性等多方面的能力。

(5)对幼儿进行综合性的生理训练。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练习1.()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A.爷爷奶奶 B.幼儿教师 C.家长 D.小学教师

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关系。

A.领导关系 B.伙伴关系 C.监督关系 D.从属关系 3.()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A.家长学校 B.家长专栏 C.家长座谈会 D.家访

4.与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A.目的性 B.组织性 C.随意性 D.计划性

5.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这发挥了()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A.社区资源 B.社区环境 C.社区习俗 D.社区文化 6.()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A.家访 B.家长接待日 C.电话联系 D.开放日制度

7.我国的()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8.有的教师一谈到有效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识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指导思想。

A 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 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C 多样性 D 均衡化 9.在有效衔接工作中,不应把其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考虑。这体现了有效衔接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A 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 终身性 C 整体性 D 突击性 10.案例分析:

某教师刚从幼儿师范院校毕业,有较强的责任心。她认为为了给幼儿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她给孩子上课的时候,用了大部分时间来教他们认识字幕、拼音和数字,要求尽可能与小学要求相同。虽然她尽量使课堂教学内容形象化、活泼化,但是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不是孩子的思维跟不上,就是大部分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且比较厌学。

请运用幼小衔接和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11.简述幼儿园应为幼儿做好哪些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12.简述幼小衔接的内容。

第八章 幼儿教师

考纲要求

(1)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2)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本部分可能考简答题或选择题。

1.工作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幼儿教师工作对象是0~6岁的幼儿,其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身体各器官还不够成熟,思维形象具体,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模仿性较强,可塑性强,容易受老师的影响。

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有极大的影响,而且这一时期的教育影响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是有主动性的人,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由于幼儿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幼儿教师要全面负责幼儿的整个活动,对他们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给予关心和帮助,从幼儿早晨入园的晨检、问候开始,到下午的离园的叮嘱,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事必躬亲。

幼儿自理能力差,自律性不足,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反复示范,需要老师工作细致有耐心。3.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幼儿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其身心发展迅速,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因而幼儿教育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教师需要机智、灵活地处理和解决问题。4.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幼儿好模仿,对教师无限信任和尊重,这使幼儿教师的言行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和感染力,因此,幼儿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二、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学前教育---教育学课件

本部分内容要重点准备,可能出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

(一)职业道德素养(也可以按职业道德规范的6点作答)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2.热爱幼儿

幼儿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幼小的儿童,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幼儿教师要具备热爱幼儿的职业道德。但对幼儿的爱要理智,既要尊重幼儿,又要严格要求幼儿。

3.尊重教师集体和家长

教育幼儿的任务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完成的,它依赖于幼儿园的教师集体和家长的配合。因此幼儿教师要尊重同事,具有较好的协作精神。同时,要尊重家长,理解家长对幼儿的爱护和关心,虚心听取家长合理的建议,与家长平等、友好相处。

(二)专业能力素养 1.文化知识素养

(1)幼儿教师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2)幼儿教师要有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2.教育技能素养

(1)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2)教育组织的能力。(3)语言表达的能力。(4)艺术表达的能力。(5)设计创造能力(6)自我发展能力。

(三)人格素养

要有健全的人格,对待幼儿要民主、平等、宽容,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富有想象和激励。

练习

1.现代幼儿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A 教育者 B 母亲 C 朋友 D 研究者

2.()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 热爱幼儿 B 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C 品德良好 D 身体健康

3.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而是()。A 用专业化语言 B 蹲下去与孩子对话 C 用点头、抚摸鼓励孩子 D 注意倾听

4.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

A 与家长沟通、交流情感 B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C 检查孩子身体状况 D 提醒孩子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5.试论述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6.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跟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幼儿的姓名,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进行积极的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适中,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方式要友善,如“我很喜欢你的描述,我相信别的小朋友也一定很喜欢的。”“你比上一次说得清楚多了,有进步。”在交流中要注意与幼儿用目光交流。

教育学考试大纲 篇6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重点:

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与杜威

教育的概念:

广义:知识,技能,影响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知识-----心

体力-----身 社会要求

教育者(期望)---------------受教育者(身心)目的 计划 组织

学校教育制度:

1.前制度化:孔子的教育

2.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的形成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 校的围墙之内”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学前教育加强并与小学教育衔接

强化义务教育,延长年限。义务教育的定义 两头扩展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中间加强 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 内外沟通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的发展过程: 古代教育

中国:夏----------校 商----------序 周----------痒

西周:礼,乐,射,御,书,数。隋唐:科举制度

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 佛教:关心大众

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 职官学校:贵族 文士学校:奴隶主

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

雅典:文化修养,政治家,商人。重商主义

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培养军人。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

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教育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 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定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

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老子:一切回归自然

学记

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

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 课业。藏:修。息:游。

君子之教,喻也。-----------------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启发。

学不躐等:超越---------------------------循序渐进。

西方古代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 《理想国》

理性-------智慧--------哲学家 意志-------勇敢--------军人 情感-------节制--------劳动者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

亚里士多得德: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萌芽: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的自然性。卢梭 《爱弥尔》 自然教育思想。康德 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裴斯泰洛齐 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

洛克 白板说 教育漫话,培养绅士。

建立:(标志)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

杜威:(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民本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 以儿童为中心。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章重点:教育相对于政治与经济的独立性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简答)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的领导权

受教育的权利(都与人有关)教育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有自身的规律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人才,舆论力量,促进民主)

教育与生产力

规模和速度,结构的变化,内容和手段(与人无关)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知识: 人力资本理论:(土地,劳动,资本)舒尔茨,提出教育对经济的贡献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动力作用(教育者的观念,数量和质量,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知识再生产,科学的体制化,科学研究的功能,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信息技术与教育:(重点)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学校文化:定义

核心: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具决定作用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学校文化的特性: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的方化,传递文化传统的已任,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定义,分类,核心: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学生文化:成因(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相互作用,家庭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特征(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本章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述,简答)少年时期的年龄特征 个人身心发展

概念:

特殊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 具有能动性

发展动因:内发论:内在需要 外铄论:外在力量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顺序性

阶段性: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 不平衡性:两个方面 互补性 个别差异性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概念: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意义:前提,提供可能性,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不能忽视。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可能与限制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分类:

影响: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不是消极被动的。学校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作用:对个体的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不仅仅有即时价值而且有延时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最近发展区:已达到:未达到 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三个层次;生理,心理,社会实践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对人个性的发展

中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少年时代和初中教育:危险期和心理断乳期-----------帮助少年起飞 青年时代和高中教育:成熟-------------------------理想与未来 两种误区:过分欣赏自己和心理失衡 以自我为中心和只求生存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本章重点

我国教育目的的层次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

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本精神(简答)素质教育思想(简答)

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人们的期望;希望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出发点,落脚点,指导意义 作用:导向,激励,评价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层次和依据

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体现了教育思想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本精神(重点)

《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道德与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脑力和体力和谐发展(脑力和体力)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与创造)素质教育(重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五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本章重点:

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 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的专业素养(简答,论述)

第一节:学生

学生是人生阶段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有可能性和可塑性(转换的现实性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生的社会地位: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节:教师 教师的概念:

教师职业角色特点:(多样化)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教师的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专业素养)(重点)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基础)(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横向)(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纵向)(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深度)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选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 教学内容--------授受关系

人格上-----------平等关系(重点)(师道尊严)社会道德---------相互促进

第六章:课程 本章重点: 课程的分类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 课程具体的三个表现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的概念:广义: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 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课程分类: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按课程任务分类(重点)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角度:

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

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第二节: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高度概括,不具体,要具体化,要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课程目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教学计划:我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计划的构成:(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学大纲的构成)

第四节: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的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第五节: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基础: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 上形成的。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

评价重点由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第七章:教学(上)本章重点:

教学的一般任务(简答)教学的过程的结构(简答)

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简答)教学原则和方法(论述)

第一节:教育工作的意义和工作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意义:

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一般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知识)2 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发展能力)3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培养品德)4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个性)第二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 认识的交往性 认识的教育性 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基础,智力发展是重要条件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1 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教学原则 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实验法

第八章:教学(下)本章重点: 备课

上课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

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二,上课

课的类型:根据教学任务/根据完成任务的类型

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进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 表达清晰 气氛热烈

作业检查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试题类型:供答题与选答题

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和结构。

个别教学法:古代的教学法 班级授课制:仍是基本组织形式

优点:有效,教师主导,集体教学作用 分组教学制:外部分组:按能力或成绩编班 内部分组:在年龄编班内再按能力和成绩分

第三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概念

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主要类型:

内容型策略: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形式化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 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

第九章:德育 德育过程规律 德育原则 德育模式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义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的意义 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

第二节:德育过程 概念

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

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2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 劳动 共青团活动 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基本任务)

德育的方法 说服法 榜样法 锻炼法 陶冶法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四节: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

由皮亚杰提出,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道德问题及其设计 认知模式的评论 二,体谅模式

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的创 特征

理论假设:教育即学会关心

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三,社会模仿模式 由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班级管理 本章重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简答)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简答)设计一个班会(论述)

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 常规管理

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二平行管理

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三 民主管理 四 目标管理

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第四节:班级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明确的目标 一定的组织结构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 3 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谈谈高职教育课程考试的改革 篇7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考试存在的问题

(一) 对考试的功能存在“重评价、轻反馈督促、忽略导向”的认识偏差。

只注重评判学生成绩, 过于夸大分数的能级表现。考试导向功能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 教师教学任务不明, 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偏低。

(二) 考试内容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

考试内容局限于考核教材中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的综合考查, 不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三) 考试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考试方式闭卷多, 开卷少;笔试多, 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 实践能力考察少。与高职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矛盾。

以上问题导致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成绩认可度不高, 社会评价差, 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进而阻碍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措施

(一) 总体设想。

明确考试目的, 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考试理念, 在考试导向和标准上向“国家职业标准”靠拢。

从教育过程上看, 考试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在于“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管”, 调动学生、教师和学校各方面的主动性和规范性, 保证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国部分职业已实行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是与职业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技能、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高职毕业生必须具有“学业证”和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证”, 即“双证书”制。其特点就是以职业资格课程为中心, 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引导和规范职业教育行为, 用职业课程考核标准规范学校“教”、“考”的内客和形式, 通过外部认证方式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可信度。因此, 高职院校应主动构建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 以“能力为中心”的考试评价体系, 尤其是要把职业能力考核放在各种考核的中心位置, 积极探索学生职业能力学业考核新模式。

(二) 具体方案。

1. 确立考试的职业能力导向, 改革考试内容。

改革课程体系, 明确课程标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在专业职业标准中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 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 安排教和学的方法。考试命题严格按照职业标准要求, 考试内容应该体现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和客观评价。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在课程考试改革探索中总结出了两种基本考核模式, 效果较好。模式一是“简单独立型”, 是将独立的职业能力课程的考核内容与课程在职业标准中的考核要求相结合, 进行独立的理论和技能考核。考试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要求学生明确本课程在职业能力中的地位,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各门课程知识、技能灵活转换与基础应用的能力。如机械类学生《机械制图与AUTO CAD》课程的考核, 仅仅局限于识图和AUTO CAD软件的使用。模式二是“综合项目型”, 可突破“简单独立型”考核内容各自为阵的局限性, 根据职业标准对综合技能的要求, 将考核内容设计成类似企业实际生产与服务业务的综合性项目, 强调各职业能力课程之间的联系, 将若干门职业能力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个综合性考核项目之中, 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由于项目本身并无标准答案, 只有合理性要求和科学性的探索, 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机械类学生机械课程设计的考核, 不仅仅局限于识图和AUTO CAD软件的使用, 还包含机械设计理念、原理, 机械制造方法与工艺, 以及CAD/CAM等内容, 进一步健全创新思维。

2. 采取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 体现职教特色。

考试方式要突出职业性、多样性、可操作性。突破笔试答卷的固有模式, 采取口试、试验、参与实习、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考试重点由理论转向技能, 考试地点由教室转向工场, 考试成果由试卷转向产品, 考试过程由两小时转向平时学习,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 通过作业、项目设计、成果报告、问题讨论等考察和评价学生。例如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 “引企入校”, 第一年学生以“学生”身份学习, 考核采用理论加技能;第二年学生以“学徒”身份进入企业学习, 教师和企业专家以“师傅”的身份传授知识和技能, 采用工作实习过程考核方式;第三年学生以“技工”身份学习, 考核以职业技工标准要求。整个考核通过具体职业工作过程进行, 方式灵活多样, 成绩主要依靠对其职业技能达到的程度进行评估, 考试更加贴近职业、贴近岗位, 效果良好。

3. 加强监管, 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发挥考试功能。

根据职业标准, 建立考评体系, 制定考试质量的评价标准, 体现考试的有效度、可信度、区分度, 为课程考试质量的客观、科学、公正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 通过考试结果分析, 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考试导向功能, 体现考试的职业教育特色, 为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文静.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3, (13) .

[2]游韬.高职院校考试形式的改革[J].今日科苑, 2009, (22) .

民国小学教育大纲走红 篇8

民国教育大纲走红呼唤生活教育

为什么这个82年前的小学生教育大纲直至今天仍然受到家长的青睐和热捧?答案很简单,因为其中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教育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有着具体、明确的指导作用。实际上,现在的孩子生活能力普遍欠缺。人们在查找原因时,往往归咎于家长过于溺爱。可从家长们热捧这个小学教育大纲来看,其并不是不想让孩子学习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而是不知道应在何时教会孩子一些什么样的生活技能,更不知道该培养孩子哪些好的生活习惯。既然如此,那么教育部门绝不能再无动于衷,任凭学校教育缺乏生活教育的短板继续存在下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贯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而这份小学生教育大纲正是这种教育思想的生动诠释,也是在小学生中开展生活教育的有益实践。而它的走红本身就是一份很好的“建议书”,说明家长欢迎这种生活教育,教育部门应从善如流,尽快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开设生活课程,把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生活技能作为我们教育的宗旨和目标之一。

民国教育大纲走红也是另一种乡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而这份出自其学生之手的小学教育大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比如,大纲第二部分,也即生活部分,就列举了五项生活目标:康健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以及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这些提法在现在看来或许并不新鲜,其中一些内容也看起来有些呆板,然而比如会制作科学玩具及动植矿物标本十种以上、要认识环境中最易见的动植物各十种以上等等,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依然具有很大的实用性甚至是超前性。通过打捞这样的“历史现场”,既能证明我们并不缺乏素质教育的基因,也为现代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某种传统的资源。

上一篇:稳增长,农业机械化能带来哪些贡献下一篇:读从有效教学走向优效教学有感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