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2024-09-12

中国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共8篇)

中国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篇1

中国慈善事业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善?

经济与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2010052605 叶宝治

指导老师 :徐维群

摘 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中国国情的需要,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热心支持和鼎力相助。”由于我国社会慈善事业起步较晚,自身体制不够完善,人们对社会义务的认识不够明确、缺乏制度保障诸多问题的束缚影响,造成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本文旨在以中国国情出发,简略分析中国当代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并参照慈善事业较发达的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慈善事业;存在问题;法律保障;监督机制

目录

引言

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2

二、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3

(一)慈善意识、慈善文化缺失...............................................3

(二)慈善组织发展不完善......................................................3

(三)慈善事业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4

(四)慈善事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督........................................4

三、郭美美事件.............................................................................5

四、中国慈善事业如何改善...................................6

(一)慈善文化的培养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5

(二)加强和完善慈善组织的建设...........................................6

(三)加强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建设...........................................6

(四)加强慈善事业监督体系的构建........................................7

五、中国慈善事业的展望...............................................................7 总结...............................................................................................8 参考文献........................................................................................8

引言

慈善事业是以善爱之心为道德基础的社会事业,它以民办机构为组织基础,以社会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扶贫济困、服务社会和公共利益为追求目标,在当代社会已经与法定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福利事业融为一体,成为弘扬社会正义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慈善事业在国外的发展历史很长,并在许多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十分发达,对所在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新生与逐渐发展,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然而,现实情形却并不令人乐观,现代慈善理念的欠缺,慈善法制的落后,慈善组织发育的不良,以及政府、企业与个人参与慈善事业的角色定位不准等,均在影响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慈善事业研究,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理论工作者应当承担起的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艰难起步,经过20年的发展,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少严重的问题,其中制度上的缺陷尤为严重。

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是规模小、企业及个人积极性普遍不高、慈善基金运作不透明、慈善事业独立性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慈善机构数量太少,目前我国慈善公益机构仅有100多家,而且绝大多数是“官办”,相当比例的慈善捐款流入了政府税收的专户,这不仅是不合法的而且严重挫伤了民众的捐款积极性;我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资源不到GDP的0.1%(美国慈善机构掌控的慈善资源占美国GDP的8%—9%),且近80%来自港澳台以及海外捐款,内地捐款只占20%;国内工商业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到10万家,说明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慈善捐赠;各个慈善机构的资金运作不透明,资金挪用现象严重,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我国现行税法的相关规定也打击了企业和民众的捐款积极性。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人们的经济收入等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社会对慈善事业的需求凸显出来。特别是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我国慈善组织数量快速发展,慈善组织的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许多方面,成为中国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虽然我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还有2000多万城镇困难人口、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6000万残疾人,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灾民,都需要救助。要解决好这些群体面临的困难,不仅需要政府财政加大投入力度,而且需要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但全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款物总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百分比相当低,2010年全国社会慈善捐赠总额达到700亿元,只占当年GDP的0.179%。而根据美国慈善2008(Giving USA 2008)的统计,2007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为3064亿美元,已占到美国当年GDP的2.2%,我国同期慈善捐赠总额为309亿元,占GDP的0.13%。而且,中国的慈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海外捐赠。中国慈善事业已不能用“经济落后”来解释。这表明,中国的慈善事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在中国发展慈善事业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

(一)慈善意识、慈善文化缺失

中国传统的财富观,不利于形成现代的慈善理念。传统不露富、藏富的封建意识观念和慈善文化要求对财富的乐观态度和积极态度相背离,受“杀富济贫”“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封建意识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不露富守财为中心的财富观。众所周知,慈善事业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的捐赠,而我国传统家族财富遵循“血缘内继替、代际间分配”的继承原则,父死子继,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不二法则,一直延续至今,这就不难理解人们甚少将遗产捐赠社会,而只留给子孙,为子孙奠定一份基业,这种家族财产继承方式也影响了财产的捐赠,这是造成我国慈善参与率低,募集善款少的一个原因。

(二)慈善组织发展不完善

1.缺乏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慈善基金会是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落后的原因。

原美国基金会中心主席安德鲁斯在1956年出版的《慈善基金会》一书中给慈善下了定义:“慈善基金会是一种非政府、非营利的组织,拥有自己的资本金,由自己的受委托人理事会负责管理,其设定的目的是维护和资助那些服务于公共福利的社会、教育、慈善、宗教活动,或者其他类似活动。”按照这一定义我国目前只有100多家。政府主导慈善机构持垄断格局,这是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一个不争事实,目前我国现有的100多家慈善基金会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慈善基金会,现代意义上的慈善组织一般是与政府完全分离的民间组织,而我国的慈善组织与政府或明或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慈善机构组织的机制不健全,致使慈善组织运作不透明,失去民众的信任。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公益事业的运作组织,是没有组织利益的,更没有自我利益,公开与透明是一项铁的原则。”1慈善基金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独立性、中介性和透明性,而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在独立性、中介性和公开透明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基金会制度的缺失使得善款的管理和使用缺乏透明性,也造成了民众对基金会的不信任,影响了善款的募集。由于慈善机构的半官方化造成了慈善机构缺乏必要的行业自律、监督和审计,没有募集和执行的专业分工,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现侵占、挪用、贪污的行为,使其公信力受到质疑。最后慈善

事业专门人才的缺失也严重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现在许多慈善机构与民政部还是“一个部门,两个牌子”。慈善部门的负责人主要来自政府,他们以一种与政府类似的逻辑运作,普遍存在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不高等情况,甚至造成了有的部门把自愿救助转化为变相摊派。

(三)慈善事业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政策的推动。现阶段我国涉及慈善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红十字会法》、《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对规范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和促进作用,单从总体来看,我国有关慈善的法律制度仍滞后于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从法律的层次上看,慈善立法的立法层次比较低,还没有制定出用于鼓励和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慈善法》,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原则性强但缺乏实施细则,与其他法律体系衔接力度不够。抽象性太强难以落实。税法对慈善捐助实际减免率过低,执行标准不一,影响了企业和民众捐赠的积极性。

(四)慈善事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督

政府实际上的重准入,缺监管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册管理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和慈善组织注册资金的要求抬高了慈善事业进入的门槛,使许多非营利机构因为不能合法登记而失去了监督。同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而且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这样高的资金门槛也使得很多热心公益事业的团体对于登记注册无能为力。政府监督由于政出多门,加上没有具体实施细则而使监督落空。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对慈善组织享有监督管理职能的主体包括民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两个条例虽然规定了慈善组织受到多重主体监督,但是却没有具体规定监督主体监督的实施细则,这就造成了多方监督主体之间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和摩擦的尴尬状况。慈善组织内部监督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善款管理使用上的不规范,影响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三、郭美美事件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折射出我国慈善组织管理存在不少漏洞。中国红十字会是公益慈善组织,是国内接受善款最多的慈善机构。政府的拨款主要是用于工作人员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开展社会救助主要还是依赖募捐。这种运行体制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一样。然而,我国的慈善组织在程序公开透明方面与公众期望值还有距离。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7万多个基层组织。是否有人在利用慈善牟利?如何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监管?这是摆在中国红十字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据悉,正在研发的“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信息管理系统”,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系统在网上查询善款的流向,知道用在什么地方、落实到了什么项目。这是慈善组织迈向公开透明的可喜一步。

慈善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捐赠是自愿的。媒体和公众对于红十字会的关注,是一种正常现象。中国红十字会在广泛接受舆论监督的同时,应不断加强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真诚呵护公众的善心。希望中国红十字会能化危为机,推动实质性变革,重新赢得公众支持和信任,推进中国慈善事业整体的进步。

郭美美事件只是一个警钟,但它告诉人们的却是,中国慈善伤不起,中国人民的善心伤不起。“郭美美”事件给我国公益组织提出了考验,它证明了透明才是公益组织的生命力,这需要公益组织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完善制度,重新赢回老百姓的信任。

四、中国慈善事业如何改善

慈善事业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润滑剂,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在认识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不足,了解到国外的一些经验成果后,对我国的慈善事业提出几点建议。

(一)慈善文化的培养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

政府应推动慈善文化建设,在慈善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起到掌舵的作用。要引导规范一些慈善行为,让大众知道什么是利人又利己,将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中华民族的仁爱美德与社会主义新道德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现代慈善理论的研究,使公民的慈善行为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探索中国本土化道德慈善救助模式,提升慈善救助效益等。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参与慈善活动,回报社会的自觉性。慈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检验企业是否具有爱心、善心及博大情怀的职能,企业家应该拥有高尚的社会人格和道德情操,形成开明、开放的社会财富文化心态,在欧美,为富者大都信奉大慈善家卡耐基的名言:“在巨大的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二)加强和完善慈善组织的建设

健全有力的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和保证。建立慈善募捐的长效机制,加大善款使用的透明度。应改变以前那种临时性、突击性的募集方式,改变坐等善款上门的被动局面,把募集善款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开展各种深入基层社区的活动宣传慈善,募集善款。强化财务管理和相关信息的对外公开,引入社会监督也是不可缺少的。

加强慈善机构的人员培养,使其向专业化发展。慈善组织人员应由社会上真正有爱心的人士志愿加入,而不是政府指派或者机构指派,并开展相关的培训。慈善组织要树立慈善事业营销理念,以从社会获取最大的捐赠,要将募集而来的资金合理优化配置,力图将慈善项目作成自己机构的名牌。

(三)加强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建设

“中国慈善机构欠发达,慈善事业发展滞后,根本原因不在于经济发展落后和慈善资源不足,而在于法制的欠完善影响了慈善机构的发育与成长。因此,加快慈善机构与慈善事业的立法,在中国不仅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提高立法的层次,制定系统规范的慈善事业基本法,其中要规范政府的职责范围,改进和完善政府在组织和管理慈善事业方面的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可以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形式,要出台一些实施细则的法规,增强慈善事业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提高慈善捐助税前免税率,在政策上给予慈善行为以税收杠杆的倾斜,消除“公办”慈善机构在免税方面的特权,在全国推行“惠普制”,其次改善慈善捐赠申请退税难的现象,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2

(四)加强慈善事业监督体系的构建

首先明确政府监督管理责任,明确政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政府应该切实解决慈善组织登记管理障碍,降低慈善组织登记管理的门槛,取消业务主管部门,确保慈善机构真正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建立统一的对非营利性部门的监管机构,目前已经设立的全国民间组织评估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的、具有权威性的公益组织的评估体系,设定慈善项目评估标准。

提高公民的意识,加强社会监督是保证慈善事业透明、公开的外部力量,增强公民的意识教育,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和公共责任感,使其拥有主人翁的精神。还应加快推进民间组织的评估工作,及时对各种慈善组织在募集善款、管理善款和使用善款的效果进行质量监督。

还应在慈善行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行业道德体系、职业操守、自律机制,以此实现善款的最大社会效益。在慈善组织内部引入职业化管理运营模式,将筹钱和用钱明确分工,把慈善筹款机构和项目实施机构进行职能划分,做到各司其职。

五、中国慈善事业的展望

慈善组织是民间的组织,从事的事业也是民间的事业,因此中国慈善组织应该被赋予一个合法独立的地位,作为一个非营利部门,独立管理、运作,按照法律和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成为真正的独立的自治组织。从中国转型时期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当前中国更需要广义的慈善组织,而不仅仅是狭义的慈善的组织,因此,正在讨论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事业促进法》应当将慈善定位为广义的慈善。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社区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慈善组织的发展应当重视社区层面的基层慈善组织。而全国性、全省性等高层级的慈善组织在不断发展、不断规范与成熟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支持基层慈善组织的发展,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慈善法律体系以规范慈善事业的管理和运行;政府应当给慈善事业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其发展,并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并依法行使监督权;加强各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方面的协调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自律制度,使其更加专业化;大力普及慈善意识和进行慈善文化宣传,提高我国民众从事慈善事业的积极性。非政府化、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普及化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总结

正如目前中国存在的其他问题一样,慈善事业上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致,慈善事业的规模等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短时间内难以有大的改观,但制度上的缺陷却大有改进的空间。解决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将体制、法制双管齐下,使慈善事业完成从基于道义到基于制度的转变。总之,中国慈善还需要从个人慈善到组织慈善、传统慈善到现代慈善的过度。希望中国慈善事业能够朝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勤禹·慈善意识论[J]·天府新论,2006(2):52-55.[2]黎昕·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98-103.[3]孟天运·发展慈善事业 提高公信力是关键[J]·学习与实践,2006(7):32-34.[4]郑功成·当代中国慈善事业[M]·北京:人民出版社,[5]顾秋静·慈善经济学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31.

中国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篇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归因于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三大要素, 而教育投资又是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原因。换言之,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直接推动作用, 又可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即存在外溢作用。近几年,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经费财政性支出。2012年3月,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提出, 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 2012年末, 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达GDP的4%。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关于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和外溢作用, 各国学者计算方式各不相同, 本文利用菲德模型, 把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同中国教育投资实证分析相结合, 以此具体分析中国教育投资效率和存在的问题, 方便相关部门做出正确决策。

二、菲德模型及实证分析

(一) 菲德模型

1983年, 菲德在研究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时得出的模型。根据GDP的支出法, 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 而菲德认为,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包括间接作用, 即外溢效应。为了估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 菲德将整个经济划分两个部门———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由此便构建出了两部门的口部门菲德模型。基于两部门菲德模型, 可以估计出口对于非出口部门的外溢作用以及出口与非出口部门之间要素生产力的差别。此后菲德模型在军事、投资、贸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像Ram利用菲德模型研究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Biswas和Ram采用菲德模型研究军事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汪立鑫、曹江同样使用菲德模型, 研究上海的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作用。

菲德模型应用的关键, 首先是看能否根据假设将某一测度要素作为研究对象, 据此划为两个部门;其次是这两个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是否存在差异。基于菲德模型理论及应用条件, 在研究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时, 可以把整个经济分为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

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的生产方程分别为:

E和N分别代表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的产出, 而教育部门对非教育部门有外溢作用, 同时有:

L、K分别表示劳动力与资本总量, Y表示国民经济的总产出, 即教育部门 (E) 和非教育部门 (N) 产出之和。对方程 (5) 进行全微分, 并结合上述其他方程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上式中, α 是非教育部门的资本边际产品, β 是非教育部门产出对劳动力的弹性, δ 表示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 γ 代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 即教育的外溢作用和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之和, 其中, d Y/Y, d L/L, d E/E分别是总产出、劳动力和教育产出的增长率, Y代表了教育外溢作用与部门要素生产力差异的两种作用之和, E/Y是教育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 d K为资本存量的增量, 在此, 本文以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I来替代。而I/Y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占总产出的GDP的比重。

同时将一个常数项c和随机误差项u加入方程中, 则得出回归方程:

为了分别估计教育的外溢作用和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 根据菲德模型构建依据, 假设教育对于非教育部门产出的弹性是不变的, 即

方程 (9) 中, θ 就是外溢作用的参数, 求得:

Ge是教育部门对非教育部门的边际贡献, 利用 (9) , (10) , 同时将一个常数项c和随机误差项u加入方程, 则得出回归方程:

在方程 (11) 中, 通过对 γ 的估计, 可以得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值, 即直接贡献率;对方程中 (15) 的 δ、θ 进行估计, 可得到相对边际要素生产力差异和教育的外溢作用。

(二) 实证结果分析

1.数据说明

本文以1992—2011年中国经济为研究样本, 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92—2011年《中国统计局年鉴》。其中, Y表示以当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E表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I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 L表示就业人口。

2.实证结果

利用Eviews7.0分别对方程 (8) 和 (11) 进行回归, 得到如下结果:

注:** 表示p<0.05。

由方程 (12) 可知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为18.54, 即教育投资增加1%, 将拉动经济将增长18.54%。总贡献中教育部门对非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可以通过对方程 (11) 进行回归得到, 结果如下:

方程 (13) 表明 θ=1.52, 说明教育投资对非教育部门的外溢作用1.52, 即教育投资增加1%,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非教育部门将增长1.52%, 换言之, 教育投资对非教育部门具有显著影响。

三、结论

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教育投资效率 (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 高, 对经济影响显著。1992—2011年, 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平均直接贡献率为18.54%, 高于同期美国的10.67%;而外溢作用系数为1.52, 即教育投资增加1%,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非教育部门将增长1.52%, 高于同期美国的0.67。

毋庸置疑, 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既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又可以通过外溢作用间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中国教育仍存在问题, 教育总量上的投资不足和投资分配不合理, 已制约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影响技术进步, 阻碍经济发展。因此, 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 解决教育投资中的问题, 增加教育投资, 合理分配教育经费, 使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Emanuele Baldacei, Benedict Clements, SanjeerGupta, Qiang Cui.Social Spending, Human Capital, and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Development, 2008, (8) .

[2]Jung H S, ThorbeckeE.The Impact of PublicEducation Expenditure on Human Capital, Growth, andPovertyin Tanzania and Zambia:A General EquilibriumApproach.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3, (25) :701-725.

[3]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122-123.

[4]Dennison, E.F.The 80tll’Ce8 of Economic Growth in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M].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1962:69-78.

[5]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 2004, (8) .

[6]Feder.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1982, (01) .

中国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篇3

问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滞后

1.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高。吉安地处江西腹地,山区面积大,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教育发展不平衡,各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别很大,有的学校仍设在祠堂、草房里,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教师视学校为职业谋生之所,学生、家长视教育为谋生之预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都不高。因此,办学者甚至家长都不太愿意把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有限的教育经费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

2.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在访谈中,有些教师表示听说过“心理健康教育”一词,也知道其重要性,然而大多数教师对“何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进行”等问题浑然不知。也有的教师抱怨:“校长看重的是升学率,家长看重的是学习成绩,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定位在教学成绩的排名上,谁会有时间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同时,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持不置可否态度的教师占有很大比例,只有少数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薄弱。在调查中,只遇见一位江西师大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据说也是全市唯一科班出身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其余的或是半路出家改行进修,或是“赶鸭子上架”,尽管如此,还都是兼职的,几乎没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这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勉为其难地落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身上。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这些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缺乏科学的判断,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发现不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或用思想道德问题代替心理问题,这必然会影响该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二、心理健康标准经验化,不科学

1.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判断简单化。心理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一个连续的状态,绝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连续状态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健康。然而,访谈中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却持非此即彼的“二分观”,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截然地划分为“健康”与“不健康”两种情况,如“某某学生好像心理不健康、有问题”。这样势必导致被冠以“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因受到同学的嘲笑、教师的侧目而使心理问题加剧。

2.混淆心理特质与心理状态。特质是事物的特别属性,具有稳定性;状态是事物某段时间出现的暂时特征,具有可变性、暂时性。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因某个事件产生的某种心理状态,会随着该事件的时过境迁而慢慢消失,如考试前后会感到焦虑,但随着考试的结束,这种焦虑状态会消失。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不能说这个人有焦虑性格(焦虑性格是一种心理问题,属特质)。如果这种焦虑状态在考试结束后仍然长期维持,则有可能发展为焦虑特质。但许多教师常常把暂时出现的“心理状态”视为长期存在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并用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如将学生一时的情绪波动视为异常,将学生偶然出现的顶撞现象视为“心理有毛病”。

3.混淆心理发展与心理变异。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暂时的、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心理行为特征。比如,“逆反”心理是处于“断乳期”、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普遍性,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心理变异则是指由于对外部环境的错误反应得不到及时调整,日积月累形成的、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异常现象,是该年龄阶段不一定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中学生的学校恐怖症、人际交往过敏症和初中阶段出现的分离性焦虑。在实际中,有许多被调查的教师将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人际交往过敏”一样看作难以理喻的心理问题,混淆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变异。

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1.分科型、政工型的教育模式。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开设心理课,举办心理讲座,沿袭传统的分科教育模式。这样,一方面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另一方面其他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出现伤害学生心灵的教育行为。显然,这种缺乏全体师生的参与配合以及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分科型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与实践相脱节,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同时,如前所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大多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政工”色彩,工作中“软硬兼施”。表现在操作上,就是倾向于以道德要求和规章制度去度量学生心理行为,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等心理表现;重视逃学、不合群、损坏公物等行为问题,而忽视自卑、敏感、依赖等人格问题。

2.知识型、道德型的内容模式。在调查中,有位校长很自信地与笔者谈起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起步早,细问却是只有课堂讲授、书面作业,没有相应的活动、训练,更没有渗透到学校其他课程之中。虽然每周固定的课时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却与“语、数、外”,一样成为“谋生知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育心”特色,难以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内容要通过各种活动、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而心理课只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能灵活地、及时地顾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3.矫正型、“治疗”型的任务模式。许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放在帮助、矫正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上。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有哪些”时,个别校长倒是爽快:“救火!主要是应付那些莫名奇妙的学生。”但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这种“治疗”型的教育只能适应少数学生,显然与我们的目的不一致。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以预防、教育为主,不仅要关心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要关心所有目前未表现问题的学生;不但要矫正、“治疗”已经出现的心理变异,更要注意早期发现和预防学生心理发展的障碍,尤其注重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不仅要关心学生当前发展障碍的排除和发展任务的解决,而且还要特别关注他们下一阶段发展工作的衔接和发展任务的准备。

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目前要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师范职业素养教育这个“三分之一”中的关键地位。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师范职业素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丰富“准教师”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完善“准教师”的知识结构,树立师范生发展的、个性的、情趣的健康教育观和学生观,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健康的生力军。

2.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升现有心理教师的教育力。一方面在教育系统中进行普及性的、全师性的心理知识更新(甚至是扫盲)教育,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提高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单位,采取请专家进来或者派教师出去的办法,开展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心理技能的特色训练,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激励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由于经济欠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谋生与健康的矛盾突出。因此,要找到一个使谋生与健康统一的策略,在谋生中发展个性,在保持健康中获取经济效益以满足生存需要,从而激发家长和学生、校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建立包括能够全面评估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教师确保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中国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篇4

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学校教育没有把学校与社会真正区分开来,很多时候,学校教育中的一些教育思想被认为是学校与社会是相同的,在学校里是成绩好的学生,将来走进社会也一定是人才,这一点虽然已经被很多教育学家所批驳,因为学校与社会是不容的,学校有自己的规矩而社会也有自己的规矩,学校里的那些评价一个人的观点是不能用在社会上的,学校不是社会,社会也会是学校,很多时候,学校教育只是含糊的把学校教育所传授给学生的思想说成是立足社会的思想,这一点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你用在学校里学到的思想观念来看待社会的话,你注定要失败的。

一:只有国民教育,没有公民教育。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相统一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只有对国家,或者是统治阶级的服从和义务,而一个公民所应该享受的权利,却是缺位的,缺失的,这是一种从老子以来所一脉相传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教育。

二:只有奴才教育,没有人才教育。很简单,人才是有人格、思想和思维的,而奴才却简单的多,只教你如何来服从,却不准你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这就是王小波所说的要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猪的理由。

三:只有应试教育,没有素质教育,只教知识不教方法,这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是戕害最大的一种教育,一种失败的教育,从德国、日本的再度崛起,要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天天要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每年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整天学生是埋首于故纸堆之间,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像山东,以及一些县立高中,只要高考资源不能在全国各地相对平均的分配,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最严重的问题是不能启发式教育,老师一味的面向考试而不是面向能力.四:只有专业教育,没有通才教育。学文科不知道理科,学理科不知道文科,现在学校里,只有学理科失败的才学文,导致了整个国家人文水准的不可逆转的滑坡,整个民族道德水准的堕落。一个本科大学生出来,连最起码的历史知识都不懂,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六:只有精英教育,没有平民教育。本科、硕士、博士连读,屡见不鲜,很怀疑他们的专业水准,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学术剽窃、职称官本位的今天,这些精英能负担起民族复兴的大业吗,大学办得象衙门,经费年年倾斜,而乡村中的草根教育却无人问津,投资不足,最好反读一下马丁、路德、金的文章。

七:只有思想教育,没有伦理教育。教育不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只是为了政治的需要,反而中国传统中的伦理道德,一个人如何来承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使命,如何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却却成为文化断层,如何来处理与国家、民族、家庭、父子、夫妻、朋友却没有定位,造成人心的迷失,造成道德的沙漠。现在很多中国学校都在追求分数,因为一个学校的升学百分比影响着学校的形象,所以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缺乏改革的意识也是有很深的社会根源的,如果国家的升学政策不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话,我想素质教育是可以普及的。

八、只有短视教育,没有战略教育。表现为教育被异化,“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事实上只有教条的、模式的、僵化的、断章取义、不合实际与生活脱节的,一成不变的教育。

九:只有阶级教育,没有和谐教育。这和教育的主导思想有关系,五四以来形成的西化教育,孔子成为过街老鼠,直到现在,整个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没有一个认真的、全盘的反思,对中国的沉沦、体制文化、国民性没有彻底的肃清遗毒。

十:小学生要教共产主义,大学生要教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废纸,把小学生当大人来教育,把大人当小学生来教育,这是教育的错位。

十一: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教育变成了一种产业,尽管国家一直都不承认这个问题,可是教育已经成了一门产业,教育的收费问题真是一大顽疾,西部的许多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农村的许多学生上不起大学,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有高额的择校费,据说,教育曾被评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从法律上来说,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的学杂费全免。实际上,在城市里,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收费,虽然一般普通小学和初中学费很低(约每年200~700人民币左右),但因为学校师资差异问题所产生的教育差别,仍然一些师资较好的学校仍以“赞助费”等为由收取费用。在农村,自2007年以后中小学九年教育为免费,而广大农村地区却很少设立初中,甚至出现一个县只有一所初中的情况。

十二: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教育资源是什么,如师资力量就是一类,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指的的国家分配不公,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的不公,具体上是东西部的不公,农村与城市的不公,省立高中与县立高中的不公等,政策的不公,具体是高考是分省录取、高考有许多的加分政策等,这样,就产生了许多问题,高考大省里的学生们,拼命的学习作题,人数教少的省的学生过的是潇洒有滋味,还有什么高考移民等。

十三:学校和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的价值偏向,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过分强调正规学习作用,忽视非正规学习价值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这既有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教育结构,体系和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还有就业竞争压力巨大的因素,以及社会用人制度过度学历化倾向等外部体制性障碍,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

十四: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教育系统内外之间资源缺乏共享,中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具有很大弹性。其深层次的体制原因是,中国的财政预算内外两笔账、决算必高于预算,经常有超预算收入。由于缺乏财政超收收入等比例追加教育的机制,决算时差距很大。

重点小结:

1. 缺乏素质教育,没有将人力资源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2. 教育目的并非是提高国民素质,而是以政治利益为目的的愚民教育。3. 教知识,不教做人;教知识,不教方法。

4. 一味的应试教育,缺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的配套政治措施和有效的教学模式。

5. 教育不够多元化,缺少通才教育,学生知识片面。

6. 教育成为一种产业,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具体全面落实。

7. 缺乏公平教育,学校以及老师的水平不一,师资力量分配极其不均。8. 腐败教育(如 私立贵族学校)。

中国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篇5

通读了毛泽东同志所著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了解了当时我们党所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能够扎根于广大农村,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10月,当时,正值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秋收起义和周恩来、朱德等同志所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两支队伍会师井冈山,建立了我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从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土地上有了属于人民自己的红色政权。它的诞生,使祖祖辈辈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因为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是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在此之前,由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没有坚决执行无产阶级自己的领导权,一贯向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妥协,结果被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篡夺了领导权,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从广东出发向长江发展的1926年到1927年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被买办豪绅阶级夺取了领导,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事实也正是这样,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就是如此,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如果不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建立属于自己的红色政权,就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那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呢?这里面有它一定的因素和原因,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然伴随另外一种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是啊,正因为当时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实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燃遍南方数省的燎原之火,促使一块块革命根据地得以生存和发展,使得中国革命有了自己的立脚点,也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才使得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说明,没有中国红色政权的存在,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发展。除此之外,“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条件。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是啊,一块块小的革命根据地,好比一颗颗革命的种子,广大人民群众好比一片片广阔无垠的土地,我们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把革命的真理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使那里的人民为之而觉醒,并从此投入到解放他们自己的斗争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革命形势如星星之火,燃遍整个中国大地,使革命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为最终解放全中国积蓄更大的力量。

此外,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存在,不仅要依靠当地的红色赤卫队等地方武装,而且还要拥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作为主要力量,因为,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就不能使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得到巩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一块块革命根据地相继诞生,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

中国家庭教育缺失什么 篇6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

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

中国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篇7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中日两国的发展轨迹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两国都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都在19世纪中叶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 又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始了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日本在战后依托制造业, 通过大力发展出口, 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与日本几乎相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正是由于这种历史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 使得中日两国在众多领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日本目前是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 尤其是在工程科技方面的竞争力更是令人瞠目。而今, 我国也正在努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制造业面临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大量掌握现代先进制造业技术, 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涌现, 将是决定我国制造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日本的工科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并因此支撑了日本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 但也因存在种种问题, 受到日本社会的诟病。

本文通过对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旨在为我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

1. 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

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在工业学校、高等专业学校、大学开展, 另外还有其他的专修学校以及中央各部门设置的大学, 这些专修学校以及中央各部门设置的大学的教学内容相对而言较有特色。

日本工科大学在教育理念上, 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识并不强, 相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 他们更倾向于培养“工程研究人才”, 更倾向于认为“大学工科教育就是教授工程理论”。因此, 大学从企业方面接受委托而实施人才培养的情况并不多, 大学教育的内容也是自己决定, 并不会因为来自社会和企业方面的呼声而有所改变, 甚至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很少受到来自文部科学省的指导。

在这种背景下, 日本的大企业便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 自己开办技术专科学校, 另外还组建职工研修学院, 自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从而开创了日本著名的企业内部培训模式。由于大学入学率的不断提高, 企业开办的技术专科学校的作用被逐渐取代, 但是职工研修学院的培训对象却由新员工扩展到包括企业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 使得新员工可以在不同阶段同上司和老员工一起研究学习, 接受他们的指导。职工研修学院的学习时间一般在数个月到两年之间, 学习方式主要为现场实习。

以上培养模式经过长时间运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发现以下问题: (1) 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规范性; (2) 授课人员自身未必接受过完整系统的工科教育; (3) 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变成员工培训, 其必然受到培训内容狭窄, 企业资源调配、企业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4) 难以适应技术更新加速的现实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 日本更加重视技术人员的企业外学习。如参加学术协会、大学举办的公开研讨会和讲座, 派技术人员到国内外大学留学, 增加面向企业技术人员的研究生招生名额等, 但是从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的角度考虑, 以上措施仍显不足。根据最近的调查, 日本80%以上的公司员工认为自己目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新和增加, 因此希望参加企业外组织的学习。

2. 日本工科院校招生的变化

招生的变化既体现在质的方面, 也体现在量的方面。随着大学升学率的提高, 大学教育已从过去的“接受最高学府学习”的感觉, 改变为仅仅是一种去向的选择。目前, 日本的大学入学率为45%, 即从小学生开始将有近一半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 接受大学教育已成为极其平常的事情, 大多数的大学入学者缺乏明确的目标, 只是因为大家都去上大学, 自己也跟着去了。

在量的方面, 理工科招生的人数在不断下降, 这在发达国家是一个共同的趋势。但是其他发达国家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理工科失去兴趣的人数逐渐增加, 10岁以下的学生对理工科抱有兴趣的比例最高, 日本学生则是在初中毕业进入高中这一期间, 对理工科失去兴趣的学生比例急剧增加, 这可能与日本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有关。近来, 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科目在不断减少, 现在只剩下英语和一门专业课, 如此少的考试科目很难判断考生的素质和能力, 更无法判断考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 一些对机械抱有浓厚兴趣的考生, 却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被拒之于工科大学校门之外。

3.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及工科教育评价的变化

战后, 工程技术人员在日本社会地位很高, 这主要源于政府在战后实施的奖励产业振兴的政策。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 经济主要依赖于进口原料进行加工, 然后出口制成品, 技术人员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评价很高, 报考工科类院校的考生也很多。

但是, 随着社会逐渐安定、富裕, 人们因为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危险性高、工作环境不好、收入与其他工作相比也无明显优势等原因, 逐渐开始对工程技术职业不看好, 报考工科类院校的考生也随之减少。

日本的企业内部现场培训被认为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这一模式也正在受到质疑。一方面是因为这种企业内部培训模式隔离了与工科大学教育的联系, 据调查,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录用的工科毕业的总体满意度只有60%左右, 最低只有40%, 但即使这样, 企业与高校之间也不沟通交流;另一方面, 企业内部培训主要采取上司及有经验的职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 而且这种培训教育又贯穿了特别鲜明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曾经被认为是日本企业的强大精神财富, 被认为是日本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的法宝。但是, 近几年, 对接受这种教育持排斥态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讥讽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为“等待指示的人”、“害怕与别人不一样的人”, “从不敢指出别人问题的人”等。总之,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这种培训模式及其团队精神只能培养出一般化的人才, 只能适应改良型及模仿性的技术开发, 而不能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日本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本战后50年的工科教育奠定了日本在世界制造业的地位, 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的勤劳、好学、具有团队精神等优良品质。但是,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社会思潮越来越显示多元化的趋势, 日本工科教育以及对教育体制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 日本在制订面向未来的, 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产业转型计划时, 要求对现行工科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是, 由于日本对于未来产业如何转型存在着不同意见, 产业转型的方向未能确定, 同时由于日本制造业仍然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普通社会成员对工科教育改革的危机感并不强烈, 因此, 目前在日本国内出现自发性的、大规模的工科教育改革行动还存在困难。

尽管如此, 由于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通过对目前工科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 仍然可以对构建面向未来的, 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工科教育体系有所裨益。通过研究发现, 日本现存的工科教育体系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工科院校教育与企业的互动偏少; (2) 工科大学过分重视科研业绩而偏废教学与人才培养; (3) 具有从事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科教师偏少; (4) 由于升学率的提高以及选拔制度方面的问题, 一些对工科学习无兴趣、自身条件不适合的学生被录取到工科院校; (5) 大学工科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6) 对于中学生出现的厌倦理工科学习的倾向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7) 广义的对于“社会人”的教育仍然缺乏, 终生教育未能有效落实; (8) 学校及教师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未恰当实施等。

对我国工科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日本工科教育体系的分析和研究, 可以对同样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工科教育得出以下启示:

1.社会经济的转型必然带动教育体制的转型。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廉价劳动力形成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必须要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竞争力的发展轨道上来, 这种转型必然会对我国工科院校提出新的要求, 并成为我国工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

2. 大学工科教育必须听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 中国已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高达4200万人, 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工程科技人才约占了三分之一, 在人才数量上我国显然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2002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一项“国内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的调查显示, 在参与排名的49个主要国家中, 中国排在末尾。

这说明当前我国的工程教育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 尤其是我国工程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的弊端, 严重地制约着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

为解决这种弊端, 工科教育必须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 尤其是听取来自实业界的意见, 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不断改进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式。

3. 建立适应技术人才接受终生教育的工科教育体系。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很快, 任何形式的工科教育 (包括大学工科教育) 都不可能具有一劳永逸的效果, 因而技术人员的终生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建立适应技术人才接受终生教育的工科教育体系, 将院校学习、企业内部培训、工程科技人员自学等方式有机结合, 确保工程科技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和提升。

4. 及早动手, 着眼于未来工科人才的培养。

由于工科院校新招录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自身的兴趣、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而且由于大学扩招的因素, 部分并没有准备好成为技术人才或者自身条件并不适合成为技术人才的学生也进入到工科院校学习, 这就要求工科院校首先要帮助新入学者明确进入工科院校学习的目的, 帮助其分析如何成为优秀的技术人才, 唤起其对工科学习的兴趣。对于其他确实对工科学习无兴趣、也不愿成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新入学者, 帮助其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小孩在10岁以前对工科学习产生兴趣的比例最高, 随后逐渐下降。在我国由于经济的发展, 生活条件的改善, 也必然会在未来出现这种趋势。立足于我国特有的国情, 有必要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 持续培养他们对理工科学习的兴趣, 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使他们有志于成为我国未来的工程科技人才。

5. 借鉴日本企业内部培养模式, 加快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教育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工业生产的主力军显然还离不开农民工, 尤其是新生代的农民工。

新生代的农民工相较于他们的父辈, 接受了一定的科学文化教育, 对新事物、新技术有着天然的敏感性, 但是他们其中的大多数和他们的父辈一样,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技术培训, 很难想象如何去依靠这个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性培训的群体来完成产业升级的历史重任。“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 如果能在这个庞大群体中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工程科技人才, 将会极大地促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型。

从实际出发, 借鉴日本的以企业内部培训模式, 同时适当结合院校教育, 将是未来完成对数以亿计的新生农民工培训教育工作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日本与美国白领阶层就业意向调查》 (《日本经济新闻》1998年调查统计) .

[2]《日本工科教育的特点及问题》 (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部2002年) .

[3]《中国科协调查报告》 (来自人民网) .

[4]《国际竞争力报告》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2年发布) .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

美国存在中国最大的资产是什么 篇8

最近参加7深圳卫视联合多家媒体共同推出的《22度观察》节目,对中美企业峰会联合多家媒体推出的“美国人心目中的知名中国品牌”和“中国人心目中的知名美国品牌”的评选结果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中国人对美国的众多品牌不仅耳熟能详,并且还是忠实的拥护者,比方说:微软、可口可乐、迪斯尼、KFC、麦当劳、耐克、沃尔玛这些美国品牌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可口可乐的市值约1500亿美元,而固定资产仅有约150亿美元,其品牌资产约占90%。但众多美国人在被问到熟知的中国品牌时却一脸愕然。很多被国人认为的中国知名品牌对于美国人来说几乎是一无所知。

那么,美国人心目中的5大知名中国品牌会是哪些呢?结果是:姚明、海尔、宏基、联想、宏达。其中,姚明以89%的绝对领先优势,一举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响亮的中国品牌。而除了姚明,其他的品牌优势似乎都不是特别明显。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姚明?那是因为美国人特别喜欢NBA,正是因为姚明的品牌里有NBA的基因,所以才会被美国人记住。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远远大于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美国人_目中的5大知名中国品牌里面有2个是台湾的品牌,分别是手机品牌宏达和电脑品牌宏基。这说明台湾的品牌国际化比大陆做得好。

曾经有个笑话,一个朋友出国旅行,给朋友带回了具有异国风情特色的礼物,结果一翻看标签,发现上面赫然写着:M&de in Chia。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制造“走出去”了,无论走到到哪里Made inChin&的英文标识随处可见,但总是与低价、低质等词语相提并论。中国品牌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国的品牌形象在世界舞台依然模糊且没有概念。究其根本原因,并不是我们中国产品的质量差,景德镇的瓷器、苏杭的织造、同仁堂的医药、全聚德的烤鸭……哪一样不是响当当的好产品、好品牌?就拿橙子来举个例子,素有“中国脐橙之乡”的四川金堂三溪,那里的橙子是很不错的,但是美国加州新奇士橙子sunkist在中国卖的价格却要高出好多倍,难道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其实不是,并不是中国的品牌没有实力,而是缺乏市场化的意识和概念。

如果我们只是认为中国的本土市场是最好的,只着眼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就是窝里横;如果中国品牌不走出去,不去占领更多、更大的市场,那么,迟早有一天不仅保持不了现有的市场,还会落得全部缴械投降的下场;如果中国品牌再不进行国际化,那么,中国的下一代基本上是被洋品牌俘虏掉了。

就拿现在的孩子来说,张口要吃的不是KFC就是麦当劳,伸手要穿的不是耐克就是阿迪,手里玩的不是iphone就是任天堂。国外品牌化扩张的印记已经在中国下一代的身上有明显的体现。

中美品牌的差距,除了中国品牌缺乏市场化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中美对品牌精神的锤炼和锻造。说白了就是,中国一些好的产品缺乏一个良好的“身世背景”,也就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品牌故事。这一点,中国其实深有潜力,但是没有挖掘,美国人在这一点上就利用得非常好。就拿最近热播的《红楼梦》来说,薛宝钗家是皇商,专为皇室打违特贡产品,但却不曾听说过这个皇家特贡商出过哪几件奢侈品。而LV为什么卖的贵,400多块钱的成本能卖到2万多,其实背后支撑点就是强势的文化背景。它讲的故事非常好,从拿破仑时就开始为皇室钉箱子了,而中国的康乾蛊世比拿破仑要早多了,但是我们的品牌精神却没有传承下来。以前中国的品牌一直是精益求精,而这也是奢侈品的价值和内涵所在,可以说真正的奢侈品都来源于中国。

中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手艺,但是却没有叫得响的国际品牌。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中国品牌的未来之路到底在哪里?其实,未来品牌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而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具有深厚传统东方文化底蕴的中国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

上一篇:三年级英语pep下册下一篇: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规范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