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通用8篇)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篇1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全能政府”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政府”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服务型政府是针对传统管制型政府的弊端而提出的新概念。在传统管制型政府模式下,行政权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缺乏自主的空间,政府控制着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和分配权,社会公众对政府产生了绝对依赖性,形成了事实上的“全能政府”运作方式。而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政府责任的有限化。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要的是明确政府行为与市场调节和社会自我调节的边界,政府的行政能力、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社会的自我调和能力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
近年来,在各大中城市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建设工程之一便是城市社区管理在探索之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社区管理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管理”,更涉及到多方面的制度创新,成为再造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一个制度创新过程,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基础平台。社区管理不仅对原有的居委会管理体制进行了创新,同时将政府公共服务的触角引向社区,方便了居民群众,改善了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社区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依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政府发展公共服务需要社区这个平台,需要通过这个平台来延伸自己的服务,也需要这个平台来分担部分政府需要转移的工作职能;另一方面是社区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社区已经在承担着很多公共服务到社区的功能,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也在改变政府一统天下的局面,政府行政功能和社区自治功能正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作用,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一、城市社区体制改革要求政府改变指令型的工作模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倒逼机制
从2000年开始的城市社区管理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原居委会管理体制,建立新的社区居委会,构建社区平台;第二阶段:依托社区平台,推进各项服务和建设事业进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第三阶段: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管理机制,加强各项服务,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水平。贯穿这三个阶段始终的则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时下的社区居委会与2000年以前的居委会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计划经济的理念浸染到政治和社会领域,所有的资源都由政府部门所掌控,居委会实际上成为街道办事处的“下级”,街道办事处与各居委会之间签订工作目标,街道办事处对居委会主任进行考核,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对居委会主任行使任免权、调动权是改革前的惯常现象,城市管理实际上形成了市——区——街——居委会四级架构,而且人们往往将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放在一起来谈,统称为街、居工作。而社区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是真正落实《居委会组织法》,顺应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后加强城市基层管理的需要,将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居委会重新定
位,对城市社区进行重新调整划分、重新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的地域界限得以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相对独立性得以确立,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代言人作用,同时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工作要求逐步成为基本的工作运行机制。
城市社区体制改革的直接成果是社会建设初步独立出来,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以指令性工作为主要方式的居委会管理体制得以改变,社会建设相对独立的意义是巨大的,它使人们逐步摆脱行政管理的依赖性,如果说过去居委会主要是政府的传声筒,现在社区居委会的定位更主要的是当好全体社区居民利益的代表,为了居民的利益向政府部门提出呼声和要求,成为沟通政府与社区居民的桥梁和纽带。
从制度供给视角来考察,社区体制改革正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政府部门适应社会变化,逐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制度创新。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供给是对制度需求的一种回应,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提供法律、伦理或经济的准则或规则的过程。制度的供给是由制度的非均衡状态触发的,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其所以出现了不满意或不满足,是当一个社会在发生剧烈的变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制度短缺问题,当社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新的社会关系时,原有的制度系统难以对新产生的问题加以处理或解决时,就会出现制度供给不足或短缺问题。
这一制度创新的直接后果是将社会与政府的界限逐步明晰,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不仅开始认识到无偿地指挥居委会干属于自身的工作不合法,行动上也在积极探索将自身工作落实到社区的有效途径,政府工作责任主体得以明确。
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制度创新的倒逼机制开始形成,社区自治组织定位明确后要求政府自觉转变职能:政府部门不能直接指挥社区自治组织,自己要想办法服务到社区居民。一方面政府部门的工作需要落实到社区、服务到居民,另一方面,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居委会职能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变,居委会不再是任务的当然承接者。在社区层面购买岗位,用以落实政府部门的工作成为新的选择。全国各大中城市在深化城市社区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出现在社区层面建立“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的现象,把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等公共服务项目通过购买岗位的形式在社区落实。
政府买岗人员直接为社区居民服务,体现了政府服务意识的提升,过去将居委会作为部门派出机构的“泛行政化”局面得以改变,本是自治层的居民委员会角色回归得以完成。制度创新不知不觉已经出现,社区体制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加强社区管理的过程,成为基层社会重构的过程。当一项制度不适合时代发展时就要创造一个新的制度来代替它,社区体制改革带来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激发了政府服务方式的创新,但新的制度又要经过
一定时间的试验阶段来检验它的可行性,比如政府在社区买岗人员的定位、人力资源的整合等问题就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致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公共服务型、有限责任型政府理念也逐步形成。这是一个符合发展规律的一个衍生链条,而且,这个变化还在发展,创新还在继续。
二、社区管理带来基层社会的组织化引致社区功能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可依赖的平台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化社会体制逐渐瓦解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走低,“非组织化”或“去组织化”现象愈益突出。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单位化体制日趋丧失了其组织社会以及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大量的公民游离于社会组织、社会支持和社会福利体系以外。
社区管理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再组织化。在城市基层,通过城市社区管理的推进,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协商议事会等社区内的主体组织进一步健全,社区内的民间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更为有序,居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明显加强。
社区党组织在基层产生了很大作用,在武汉市,不仅大部分社区实现党组织的书记与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而且在开展各类服务居民活动中,往往也是党员在起着重要的倡导作用。武汉市有两个未设街道办事处、人口近10万的百步亭和常青花园社区,社区党委起着联系上级党委、开发商、物业公司、居民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各方力量在社区党委的整合下有序运作,社区居民的各类需求得到了比较好的满足。
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法律上拥有组织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地位,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直接成果是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结构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加强。从武汉市的情况看,社区体制改革后,有4900多名原居委会老群干离开工作岗位,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9岁下降到39岁,平均文化程度由原来64%的群干为初中以下上升为97%的群干为高中以上,此后几届社区居委会换届使社区群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居委会群干得到的培训机会日益增多,市政府还破天荒地组织30名“十佳”社区工作者到新加坡学习培训。社区群干素质提高直接表现在社区管理的绩效上,在武汉市从2003年开始推进的“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创建工作中,社区群干充分领会市政府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服务“四到社区”的决策精神,组织和动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的创建工作,全市20多万个创建项目得以完成,社区破损路、违章建筑、楼道杂乱、污水满溢问题得以解决,极大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依托社区的再就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得以有效开展起来。特别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成功整治了多年未能解决的4万多辆正三轮车问题,都是依靠社区群干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把政策宣讲
清楚才得以完成的。“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推行这个工程中,政府的行政职能和社区的自治功能在社区平台上得以有效整合。
社区民间组织的发育也为社区功能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民间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自组织”,不仅有着与社会成员或居民的天然联系以及组织社会的天然能力,而且可以扮演政府和社会成员之间沟通联系的中介和桥梁,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和专业的手段去服务特定的社会群体并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自武汉市推进社区体制改革,加强社区管理以来,社区内的民间组织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每个社区都建立了至少1个以上的社区民间组织,这些组织形式各异,有的是便民服务社、有的是腰鼓队、有的是吴天祥小组,共同的特点是贴近居民需要,服务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从社区管理的实践看,社区民间组织活跃的社区,社区服务的功能往往也比较强。比较典型的如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李小海志愿服务队”、“关爱小组”、“温馨姐妹”、“阳光姐妹”、“和谐传播小组”、“爱心传递小组”等20多个社区民间组织,改变了过去居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做到了“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营造了一种守望相助的大家园式的温馨和谐氛围。江汉区单洞社区发展得非常好的巾帼家政服务队的成员全部是该社区的腰鼓队成员,文化活动的凝聚力把居民动员组织起来,为社区功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社区的再组织化的成效日益显现:社区内的失业群体、退休人员依托社区也有了相应的服务平台,一改过去失业、退休群体离开岗位之后陷入无所适从的局面,社区的组织化还体现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城市基层有了依托和抓手,在社区平台构建之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要是在宏观上的宣传,社区平台形成之后,社区警务室、社区安保队以及电子监控社区的建设一下子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为一个系统工程,综合治理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公共服务社区化也成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方向和有效途径,武汉市将政府在社区内的买岗人员、社区居委会人员和社区内的各类民间组织通过“社区服务站”的平台加以整合,社区服务站已逐步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提供者,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也在探索当中发展。政府在社区层面买岗提供服务,总体来讲仍然是带有探索性的新生事物,这类人员的身份定位尚处于不够明朗的状态,但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国际上政府“瘦身”的普遍趋势,他们从定位上应脱离政府序列,政府定向购买服务的“民间组织”或许是他们的发展方向。
在社区层面建立公共服务网络,为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服务,为政府转变职能创造提供前提和条件,有利于 “小政府、大社会”目标的实现。从现代治理理念的角度看,只有通过建设和谐社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才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管理机制,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
三、社区管理促进基层民主的深化——政府提高公共服务回应能力的催化剂
服务型政府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行政效率问题。西方国家为改变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推行了“政府再造”,提出要实现政府的“顾客导向”,即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民作为享受政府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要听取“顾客”的意见、反映“顾客”的需求,及时地为“顾客”排忧解难。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依赖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在互信、互通、互惠、互补基础上形成平衡、稳定、协调、和谐的政社关系。
城市社区管理的推进部分地为这一问题找到了实现的途径——通过扩大和深化城市基层民主、畅通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民意沟通渠道,政府的回应能力在提高,公共产品提供的针对性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及时程度在提高。
城市社区管理通过发展基层民主作为核心内容,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居民参与机制。武汉市在推进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将政府计划投建在社区的公共项目在社区内进行公示,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使政府的决策与居民群众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并创造条件扩展社会自主发展的资源和空间,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了市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城市基层民主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政府通过社区建设搭建起利益表达平台,了解居民的利益诉求,使各种利益经过协调整合出公共利益。
基层民主的发展促使政府对公共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应。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和重大事件的听证制度,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机制,建立健全评价和监督机制,社区组织及其居民通过实施监督公共服务质量的活动,促使政府提升对公民需求的回应力。为解决“油烟扰民”问题,武汉市在社区层面推进了“社区社会事务听证会”,把各方面的代表找到一起,共同对社区内的餐饮门点的经营进行评议,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居民评议意见,按照相关法规对问题加以处理,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存在于基层社区的难题,交流与沟通代替了命令与强制的方式,实现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双赢”。社区监督评议功能的发挥促进政府提高服务效率。武汉市在社区管理中广泛开展社区组织评议街道办事处、评议区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居民评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等评议活动,评议活动的开展促进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之间在互信、互通、互惠、互补基础上形成平衡、稳定、协调、和谐的政社关系,建立起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机制,评价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及其居民通过实施监督公共服务质量的活动,促进政府部门转变作风、职责落实、服务到位。充分发挥社区评议作用,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当前,由于评议制度还只是作为工作中的经验在推广,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或比较高层次的制度层面,有的社区组织群干碍于情面,评议工作还不够严肃,评议的制度化建设问题还需要加强。
基于社区平台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初现雏形。基层民主的发展也为社区居民的利益表达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在推进社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社区组织负责人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地方
人民代表,基层民主和国家整体的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融合,政府听取呼声的渠道日益广泛,近年来推进城市社区管理过程中,武汉市不少区政府还与新闻媒体联手开展“社区对话”活动,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人与社区居民代表面对面,在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民之间搭起平等交流的平台和利益表达平台,了解居民的利益诉求,倾听群众意见,现场研究问题,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建立受居民群众欢迎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社区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它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化,社区管理的加强有助于社会自我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提升,有助于政府由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同时,制度创新非一日之功,虽然趋势已经确立,但这种创新还需要不断发展,制度的完善和成熟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篇2
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战略, 中小企业局坚持“突出重点, 整合资源, 纵横结合, 规范运作”的方针, 充分利用现有社会服务资源,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成效明显。
(一) 不断改善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环境
广东省先后出台了《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意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意见》、《小企业创业基地确认管理试行办理》、《中小企业服务推广日指导意见》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等二十多个文件, 使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优化。
(二) 不断营造服务体系建设良好氛围
广东省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从2007年开始, 每年召开一次服务体系经验交流会或现场会。通过经验交流, 学习参观, 典型推广, 各地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服务机构对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 逐渐形成全面推进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 不断整合规范社会优质服务资源
为规范服务机构建设, 专门出台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单位、示范平台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以来, 先后认定了开展综合服务、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创业服务、信用担保、信息化应用服务的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示范单位229家。今年, 评选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十佳单位。
(四) 不断搭建对接服务综合活动平台
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推广日、“强企工程”、信息化推进工程、银河培训工程等品牌活动, 搭建中小企业对接服务平台, 组织各类融资、咨询、技术、培训、信息等专业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 (商会、促进会) 开展与中小企业服务对接。仅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近3年来组织开展的活动就达60场, 服务企业3万多人次。
(五) 初步健全中小企业综合服务网络体系
全省已形成以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广东中小企业在线为骨干, 以地级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为主要枢纽和支撑, 覆盖大部分县 (市、区) 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纵向网络体系。全省142个市、县 (区) 综合服务机构覆盖率超88%, 综合服务机构220家。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成为我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亮点。
(六) 积极推进建立各类专业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中博会平台, 举办各类展销会, 组织参加APEC中小企业技展会, 组织企业赴台采购交流, 探索设立驻外服务点等。中博会平台六届共吸引60多个国家、地区的2.3万家企业参展, 120万客商到会参观、洽谈、采购。不断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扶持和规范管理, 到目前为止共有担保机构815家, 累计为19.6万户中小企业担保融资3000多亿元;完善培训服务网络, 不断健全人才培训平台;推动全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建设, 积极推进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 逐步完善技术支持平台。
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六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服务需求为主线, 不断整合服务资源, 壮大服务队伍, 健全服务网络, 完善服务平台, 推进市场运作, 提升服务能力, 逐步实现服务“六化”:平台网络化、领域扩大化、机制市场化、队伍专业化、产品个性化、机构品牌化, 使服务平台的布局更加合理, 特色更加突出, 功能趋于完善, 服务质量及企业满意度稳步提升, 对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要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一是要与当地产业发展状况相结合, 在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平台建设上重点突破, 错位发展。二是要在政府推动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推动商业性、经营性服务体系的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县、镇、产业集群地、园区等中小企业聚集地的“门户型”综合服务机构的建设。
要求各类综合或专业服务机构:一是面向市场要发展, 要积极通过服务产品的创新、服务手段的提升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二是提升整合资源的能力, 整合服务供应能力和服务渠道。三是创新服务产品, 提高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六个重点”推动下一步工作
一是继续优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舆论环境。
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 出台实施相关的政策文件。
二是抓紧制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做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项目征集, 编制小企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项目方案。
三是积极整合各类资源, 加快推进综合服务机构的建设。
搭建公共服务综合管理平台, 建立服务机构数据库, 逐步整合服务资源;构建专家数据库。
四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有针对性地打造技术支持、融资服务、人才培训、信息化应用服务、管理咨询等支撑平台。5年内扶持1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
五是继续组织开展综合性服务活动。
继续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推广日”、信息化推进工程、“银担企”洽谈会、产学研对接等品牌服务活动, 构建“展览+交流+推介+培训”一站式服务平台。
六是不断规范和提升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篇3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农村 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地,也必须参与承担这一历史使命。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通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一、要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确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界定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实际情况看,这一目标还没有落到实处。这种状况显然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特别是地市举办的高职院校应该真正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面向基层,更必须考虑为农村培养人才的目标,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一客观要求已经越来越迫切。
高职院校要从实际出发,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把服务新农村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二、政府须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适宜的政策机制保障
在目前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要通向农村存在很多障碍和实际困难。这些障碍和困难的解决,关键在于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为高等职业教育通向农村提供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不是喊喊口号的事,归根结底要看实际行动,要看是否有一大批青年学生自觉选择相应专业学习,并愿意到农村从业。学生的择业行为受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内在价值观念取向的制约,是二者协调的结果。为此,除了要通过宣传和思想教育,激励青年一代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外,特别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为他们提供愿下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建立比较完善的保障机制。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无法与城市同日而语,在农村工作必然面临更多的实际困难,必然要作出更多的牺牲。因此,政府应有鼓励政策,至少应该给予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一定的政策倾斜和利益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政府还必须调整办学的经费投入政策。人们普遍认同,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就难以实现。既然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那么它就必须具有最广泛的适应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广大中下阶层子女求学的需要。目前把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转嫁于学生及其家长的做法显然不妥,比普通本科还高的学费难以让广大农村劳动者阶层承受。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新农村,首先就要让农村青年能读得起书。
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农民和基层职业技术人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从农村考入高职的学生,甚至一些学农的高职生也都把就业期望定位在城市。为此,农村工作的一些基本制度、基本政策也迫切需要调整。必须建立能让农村基层职业技术岗位留住人、吸引人,能让职业技术人员长久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三、要切实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确保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社会在迅速发展变化,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其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还取决于所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改革,考虑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应当是社会实际需要,而不能总是热衷于所谓的热门专业。同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真正地放权,让院校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来设置专业,而不是机械地把专业限定在既定的目录中。
在改革专业设置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认真探索人才培养过程与模式,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高等职业院校要研究正在崛起的乡镇企业、农业产业的发展及它们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确立面向农村乡镇企事业及农业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村乡镇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和技术水平层次等,合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现阶段农村需要的依然是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是知识、能力结构能适应农村现状的人才。过去的农校教师很多人都有长期农村工作的经验,而现在,涉农专业教师下乡的时间越来越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评价标准的导向值得商榷,评职称时只承认发表论文、科研项目、课时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职业院校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途径、方式、手段等已迫切需要改革、调整。例如,在涉农专业教师的评价标准中,下乡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业绩和能力应该摆到重要的位置。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三农”密切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专业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增强学校面向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四、创造条件举办农村社区职业学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布局进一步下移
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有限,而且资源配置呈现不合理状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还面临扩充高等教育资源的现实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进程中,需要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要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布局。笔者认为,当前,政府应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农村社区职业学院,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布局下移,巩固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基础结构的地位,也以此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这方面,美国发展社区学院的做法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是全美覆盖面最广、在校就读学生人数最多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约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的近50%),几乎所有的城市或城郊都建立有社区学院,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能走读上社区学院。很多人认为,正是社区学院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直至普及化。
五、积极拓展农村非学历教育,全面引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素质提升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训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通过定单与定向培养、短期培训、网络教育和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基层延伸拓展,送教育下乡、送科技下乡,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培训一大批高素质的实用人才,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学校要密切结合农村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分类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面对面服务,把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带给农村劳动者,不断提升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就目前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新农村建设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广阔天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改造”农民。高等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应当发挥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6号].
[2] 杨庆华.高职教育如何与新农村建设接轨[N].中国教育报,2007-5-18.
[3]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作者为闽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篇4
http://慈溪新闻网2009年6月26日 8:3
4慈溪新闻网讯(记者 朱建炯)昨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建人带领发改、经发、环保、国土、建设、规划、公安、供电等职能部门在逍林镇召开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推进协调会,听取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共同研究解决对策。张建人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抢时间、抓进度,保持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要强化各级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和协作力度,形成强大合力,确保项目建设快速高效推进。
上午,与会人员现场视察了逍林镇北工业园区内的宁波高正电子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台数字配线架生产线技改项目、慈溪市众鑫化纤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涤纶低弹丝生产线技改项目、宁波伟佳鞋业有限公司皮鞋运动鞋生产线技改项目等“会战攻坚年”三项目场地,并听取了逍林镇“339”项目和“会战攻坚年”项目推进情况汇报,提出了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和下步打算,各职能部门重点围绕需要协调解决的项目建设用地、项目审批提速提效、供电设施建设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建议。
自今年以来,逍林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会战攻
坚年”活动的总体部署,把进一步加快工业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作为理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明确思想导向、细化责任分工、强化考核激励等措施,切实加大工业项目推进中的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力度,“339”产业及会战项目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了有序推进。据了解,该镇共有“339”项目40项,共计面积691亩。到目前为止,已有23宗土地进场填塘渣,开工面积424.94亩,剩余未开工项目17宗,面积266.06亩。另涉及市级重点攻坚“339”项目5个,已有3个项目进场。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篇5
新都府发〔2007〕53号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 关于2007年全面深入推进规范化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推进全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就我区2007年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
— 1 — 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翻番调结构,全面建小康,构建和谐新新都”目标,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化规范行政审批,加强事前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二、创新管理,完善服务
(一)培育新的示范典型,推动服务创新。已确定的示范单位要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今年要重点打造区房管局、区工业区管委会、区规划局、新繁镇、龙桥镇、斑竹园镇、木兰镇等六家单位,积极推行政务创新,起好带头作用。
(二)深入推进“三项服务、三个环节”。以区招商局、区家具局、区工业区管委会和区物流中心管委会四家单位为试点,建立和完善针对重点项目的联合服务制度;在镇、村两级推广上门服务,并完善考评机制;以区房管局、区城管局、区国土资源局、区公安分局四家单位为试点,继续完善“三个环节”,努力提高群众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三)区政务中心实行局长值班制度。将进入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相关部门分门别类,每周四天(周二至周五)每天安排两个部门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到政务服务中心接受企业、群众的咨询、投诉,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收集企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互联网上开通“局长坐班讨论区”,在线答复网民问题。— 2 — 通过互联网、新都电视台、新都资讯、海报等方式将每月局长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值班安排情况进行公布,保证群众知情权,提高参与率,搭建起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
(四)完善投资项目联合会审制度。明确召集单位、成员单位、参加人员,搞好组织协调,规定办理时限,优化联审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的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让投资者方便、快捷地办理有关报批手续。
(五)加强中介行业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按照《成都市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定,依法规范中介机构行为,理顺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的关系,建立功能完备、行为规范、责任明确、竞争有序的中介服务体系。区工商局、区司法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房管局等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六)优化完善标准化管理。继续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清理、补充和完善,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对单位的机构设置、服务目标、岗位职责、评价准则、办事程序等设定明确的量化标准,将标准运行情况纳入个人的考核。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能
(一)优化政务中心窗口设置,压缩审批时限。根据“应进必进”的要求,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综合服务窗口,— 3 — 将计生、残联、粮食等部门未进入区政府中心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统一办理。依托“三级联动”电子系统,减少镇、村办事人员在本单位和区级单位之间的往返,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对进入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三个分中心的所有事项进行评估,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时限。民政、计生、残联等部门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事项要进一步缩短工作时限,尽可能将承诺事项变为当即办理。
(二)开通运行网上联动审批系统。在大丰、新繁、龙桥、斑竹园、三河五个镇(街道)率先开通运行区、镇、村“三级联动”系统(其中镇、村两级联网比例不低于20%)。确定计生、民政、残联、劳动保障、建设、城管、农机等部门的《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政策性照顾再生育证明》、《老年优待证》、《低保申请》、《残疾证》、工伤事故调解服务、《农民建设用地许可证》、《临时占道许可证》、《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农业机械使用证》、《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等19项事项为首批联动事项开始运行。同时,搞好区、镇、村联动系统操作人员培训,保证“三级联动”系统的顺利运行。以区卫生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局、区城管局为试点单位,推行前后审批网上协同,提高办事效率。
四、健全服务体系,搞好公共服务
(一)全面建设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平台,加强区政务中心与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代办点的互联 — 4 — 互通,增强基层单位服务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代办点的规范(标准)化建设管理,按照统一的管理办法、统一的服务项目和统一的服务标准,向群众提供一流的政务服务。
(三)认真落实惠民措施,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与开展“惠民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区委“惠民行动”安排,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险办法,健全以实名制管理为基础的就业培训和援助机制,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健全社会化救助体系,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各部门要将工作重心下移,切实下放工作权限到服务窗口,加大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的力度。
(四)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和完善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优化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加强行业服务和监管力度,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运行通畅。
(五)加强服务农村工作力度。做好农村留守人员,特别是留守老人、儿童的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新方法。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政务服务信息平台。
(六)探索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引导和发展社区群众自助、互助能力,探索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
— 5 — 务体系。
五、强化目标管理,抓好责任落实
(一)区规服办、区目督办要结合全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实际,制定出规服工作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将目标进行科学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各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要按照整体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措施,做到人员、费用、时间“三到位”。
(三)充分利用先进的公众评价器系统和监控系统,强化平时考核;完善举报投诉处理机制,保证服务对象满意,提高群众满意度;严格落实绩效考核金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
(四)各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宣传,每月向区规服办报送规服建设动态一次,内容包括规服建设中的新做法、新举措、成果和问题等。每月报送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督查通报一次,反映本部门、本系统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执行情况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成效。新都电视台、新都资讯、区规服办要加强对区级部门和镇(街道)的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区规服办对存在问题的部门要提出具体整改意见,限期改进并及时进行回访检查。
(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企业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监督员,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将检查工作逐步制度化和经常化。
(六)加强目标考核。区目督办、区监察局、区规服办等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建设
意见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级各人民团体,驻区有关单位。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4月25日印发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篇6
浙政发〔2008〕72号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大力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浙委〔2008〕38号)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省是全国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700万,占总人口的15%;预计到2040年前后,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1460万,约占总人口的3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服务问题日趋严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方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各地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我省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
二、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全省养老福利、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逐步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总体目标。以发展老年福利事业为重点,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增强社区照料功能,加强机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机制。到2012年,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机构养老服务床位数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以上。
三、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以建设城乡社区“星光老年之家”为抓手,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结合城乡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配套措施,增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功能,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到2012年,全省城市社区普遍建立“星光老年之家”,农村社区建立“星光老年之家”15000个;城乡“星光老年之家”具备生活服务、文化活动、老年教育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
(二)改善、提升乡镇(街道)敬老院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拓展服务对象,通过改、扩建和建立入院评审制度等方式,在确保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的基础上,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依托乡镇(街道)敬老院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配送餐等服务,开放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完善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集供养、寄养、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到2012年,全省80%以上乡镇(街道)建立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三)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通过建设资金补贴、公建民营、税费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优惠扶持措施,促进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到2012年,全省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占全部床位数的比重力争达到50%。积极扶持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服务企业,培育多种服务方式和不同收费水平的服务行业供给主体,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四)建立健全市、县(市、区)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行业管理和指导。依托现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或构建相应的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具有组织、指导、服务、培训等功能的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的行业管理和指导。到2012年,每个市、县(市、区)建有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并按照社会化示范要求,建立健全低收入老人、高龄老人、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入院评审制度和行业自律守则、行业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提高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四、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扶持力度
(一)大力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的补助力度。新建具备生活服务、文体活动、老年教育等功能的城市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省财政给予每个不少于2万元补助;农村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给予每个不少于1万元补助。市、县(市、区)应按照省财政补助情况给予相应配套补助。县(市、区)、乡镇(街道)财政和村集体经济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星光老年之家”必要的运行经费保障。市、县(市、区)设立的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乡镇(街道)建立的养老服务中心,由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给予资金补助、提供服务场所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积极鼓励“4050”、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户、长期失业人员、低保边缘户人员、需赡养患有重大疾病直系亲属的人员和农村复转军人及被征地农民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再就业。县级以上民政、劳动保障部门应对上述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养老服务开展必要的培训,培训费用补贴按规定渠道列支。
(二)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补助力度。用房自建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50张(含)以上、取得《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置批准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并投入使用后,由省财政按照核定的床位数给予每个床位3000元补助。租用用房且租期5年(含)以上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50张(含)以上,由省财政按照核定的床位数分5年给予每个床位每年500元补助。床位数在50张以内和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是否给予补助及具体补助办法、标准,由所在县(市、区)政府确定。
认真落实对养老服务机构优惠扶持政策。各地要按照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委《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08〕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84号)等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老年服务机构税费扶持政策,对养老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和自用房产、土地、车船使用税。下达给各地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符合规划的,要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非营
利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划拨供地,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可通过公开出让方式供地。
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接收安置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的,各地应按规定标准将其生活、医疗费等补助转入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用于支付其生活、医疗、照料服务等所需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接收需要生活照料的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和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当地政府可根据实际给予适当补助。具体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由市、县(市、区)政府确定。
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开展社会化医疗卫生服务。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并符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条件的,按有关规定申请并经批准后,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三)完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管理。凡以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投资为主体建设的养老服务机构必须用于养老服务,严禁改作宾馆、饭店、写字楼和其他商业用房。在满足当地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的同时,对闲置、空余和暂时住不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床位,允许短期(最长2年)出租,出租经营项目必须是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租金收入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完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收费制度。向社会自费寄养老人服务的收费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根据设施条件、服务项目和标准,通过成本核算后确定收费标准。
五、切实加强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各项养老福利政策,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根据当地老年人口发展速度和养老服务需求状况,认真组织制定养老服务业规划,精心制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和建设标准组织实施。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合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
各级民政部门是机构养老的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养老行业管理,继续把好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组建的条件,主动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并通过老年福利服务相关行业协会,加强全行业规范与业务指导。要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评估、评审制度,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专项资金的落实和使用、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组织的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入住公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对象的资格审核以及政府补助的对象等方面开展评估、评审。省级民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导则等行业管理制度规范和评估、评审实施办法的制定。
要切实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民政厅要会同省人事厅、省劳动保障厅组织制定养老服务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养老服务技术工人职业资格鉴定等政策制度,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要切实加强养老服务专业队伍人员培训,逐步提高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人员素质,确保人员队伍稳定。要积极倡导、发展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义工服务时间储备制,积极探索“义工银行”等自助互助
服务途径。
要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按照建设“数字浙江”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加快老年福利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市、区)各级机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纳入政府职能部门数据库管理,即时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需求和资源供应信息。建立完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网络,依托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在社区普遍建立为老服务热线、居家呼叫系统等便捷有效的求助和服务信息沟通渠道。
加强政府责任积极推进医疗改革 篇7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公共物品属性,问题,政府责任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国内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 对于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 这个关键时期, 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型挑战的时期, 这一时期既充满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我国长期以来的以GDP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建设型模式, 由于忽视了社会协调发展, 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城乡“二元结构”严重, 新生弱势群体日益壮大, 所有这一切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有13亿人口, 占世界总人口的22%, 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由于经济原因, 中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 29.6%应住院而不住院。据对全国综合性医院的统计, 自1990年至2004年, 每人次的住院费用涨幅超过8倍, 每人次的门诊费用涨幅超过10倍, 而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增加不到6倍, 农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增加约3倍;自1993年至2003年, 患病后因经济困难未就诊者的比例由5.2%上升到18.7%。200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6598亿元, 占GDP的5.6%, 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但其中政府投入仅占17%, 企业、社会单位负担占27%, 其余56%由居民个人支付。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成员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 中国仅列144位;在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 中国列188位。
二、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
现代医疗和卫生服务包括了面向大众疾病防御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为个体提供疾病治疗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 其中主要包括安全饮用水的可获得性、传染病与寄生虫的卫生防疫、病菌传播媒介的检测、监视和控制, 以及计划生育教育和卫生知识普及等等。所谓公共物品, 就是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公共产品一般都由政府来提供, 由税收支付费用。具有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是整个医疗卫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就决定了医疗卫生不仅仅会影响到个人, 更会影响到集体、社会, 甚至国家或者整个世界。同时, 具有公益性的医疗卫生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在公共卫生领域, 政府必须为这类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 由政府机构直接提供或向其他机构付费购买以确保这类服务的有效供给。
公共卫生以外的医疗服务, 主要是指医疗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服务, 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服务, 如提供药品、医用材料器具、救护车、病房住宿等, 它们都属于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物品, 会产生外部效应, 具有公共性。其中有一类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 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产品”。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 该物品非竞争, 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 该物品就变成竞争的。因此, 这类物品若一开始就完全靠私人商业性投资来提供, 就会造成物品供给量过低, 导致效率和福利损失。
正是因为医疗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 需要政府来主导生产和供给, 因此, 政府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完善和体制改革中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 承担重要的职能和责任。
三、我国医疗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过去20多年中, 我国在医疗服务的供给主体、融资机制、付费方式、医疗机构治理结构以及政府监督管理体制等主要领域都进行了重要的改革探索, 推动了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但医疗改革的步伐与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措施不配套和体制不协调导致财政供养不足、医疗服务市场扭曲、医疗机构治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等各种弊端同时并存, 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这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 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也使得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据有关部门统计, 医疗改革的结果使得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到了大城市, 其中的30%又集中到了大医院。这使得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差、设备少、技术不配套, 医务人员素质低, 技术不过关, 服务功能不到位, 而大医院又拥进了大量病源, 致使某些专科疾病、疑难疾病得不到很好的救治。市场化导致了卫生服务整体效益不能很好地发挥和不正常的医疗竞争, 社会“乱办医”和“办医乱”的情况屡禁不止, 同时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也大大降低, 一些人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服务。
把医院推向市场, 走单纯的市场化道路, 正是政府在这场改革中没有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的结果。在改革过程中, 政府“抓大放小”的方式正是导致医疗卫生服务出现两级分化的直接原因。市场化的改革, 使得政府淡化了自己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责任。医院产权改革, 使得政府在下放权力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义务。同时, 政府也忽略了对医疗卫生这种本该属于自己社会责任范围的公共品的监管, 更多的是把自己定位在了一个“守夜人”的角色上, 用改革国有企业的方法来改革医疗卫生行业, 将医疗卫生机构视同于一般的企业。
(二) 财政投入不足和投入流向不准确
医疗体制改革以来, 我国卫生总费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占GDP的比重在2003年达5.16%。但是总体来说, 政府投入的比例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我国医疗卫生费用主要不是来源于政府, 而是来源于公民个人的医疗费用, 所以说政府投入的比例是偏低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是, 这些有限的政府投入流向也存在种种问题。我国医疗服务提供主体———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 其中公立医院处于绝对的地位。政府的大部分投入都投向了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理所应当要承担起为全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任务, 但事实并非如此。同时, 由于公立医院处于绝对地位而且享受政府的补贴, 其他的医院无法与其竞争, 公立医院因竞争的缺乏而形成医疗服务的垄断与服务的低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 即使同是公立医院, 享受的政府投入也是相差很大的。目前, 无论是乡镇卫生院, 还是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从政府那里获得的补助很少。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04年, 国家对医疗机构的拨款中, 医院占64%, 妇幼保健院占8%, 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占2%, 专科疾病防治院占3%。可见, 有限的政府投入, 更多的是流向了高端市场, 而没有用到国民的基本医疗保健上。
(三) 政府和社会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定性上存在偏差
在导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众多因素中, 除了上述两点外,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许多医院产权改革的支持者认为, 医院应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主体, 应在国家法律规范的框架下,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实质上也就是把医院看成了一般的营利性企业, 从而削弱了其服务于保护公众基本健康权利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种定位上的偏差, 使得医院为了自己的生存, 不得不把赢利作为其重要目标, 使得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卫生费用迅速攀升, 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20世纪80年代实行财政体制改革后, 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使得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缺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财力, 而不得不采取“放权弃责”的方法, 把医疗卫生机构推向市场, 让其自行发展, 加剧了其营利性的发展步伐。
(四) 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
当前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着一些不正之风。现行管理体制导致医院内部分配不公, 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和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体现, 部分医务人员寻求外来补偿。有些医院为了创收而搞提成, 药品生产和流通行业为了获利而搞回扣, 使很多病人不能做到因病施治、因病施检、因病施药, 无形地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某些技术高、能力强、贡献大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付出和收入不相符导致了部分医务人员收取病人的红包。在农村无证行医、低质材料、伪劣药品、服务质量差、收费价格高等也造成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低下。同时, 在药品生产和流通部门也存在着不正当的营销手段, 无形中抬高了医药价格。政府对医药卫生行业的商业贿赂监管力度不够, 使得医疗卫生行业秩序遭到了破坏, 导致了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
四、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责任分析
市场化的道路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既然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 那么强化政府在这场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政府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 其社会管理职能和责任决定了其在医疗体制改革中的重要职责, 这种职责是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可以说, 只有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让政府承担起其应承担的职责,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国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社会结构和矛盾的分析, 基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在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思路下, 笔者认为,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 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其应有的责任至关重要。政府在医疗服务提供体制的职能应该是:充当购买者, 约束医疗服务的费用上涨;充当规划者或资源配置者, 建立健全初级医疗服务体系;充当监管者, 抑制医疗服务中的市场失灵。
(一)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医疗服务体系
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 要想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医疗卫生投入效率, 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要首先健全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发展中高级医疗服务体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虽然大都已构建起了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 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从中国的情况看, 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一方面, 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筹资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还很难同步建立非常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 同时, 在保障目标上, 也无法做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所有医疗服务需求, 只能是首先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满足更多社会成员的更多医疗需求, 因此, 强化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 应该积极探索使得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 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源投入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 全面规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第一, 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的地域布局。由政府制订统一的区域卫生规划, 避免医疗卫生资源过分向城市及发达地区集中, 以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性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享用医疗资源的公平性。
第二, 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的层级结构。现实的改革中实行的是对医疗服务机构“抓大放小”, 更为适当的做法应该是“抓两头放中间”。抓大医院, 是为了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因为医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投入, 而且其产出具有不确定性和长期性, 需要政府的资助。况且公立医疗机构是非营利性的, 诊疗项目实行政府定价, 高水平的公立医院开展先进的诊疗技术, 可以限制营利性医疗机构获取超额利润。抓基层, 大力扶持城市社区医院、农村乡镇医院等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 可以避免医疗卫生资源过分向高端和中间层次集中,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第三, 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价格, 确保公众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
(三) 加快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 重点解决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
政府是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责任主体, 至少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是制度建设,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二是直接财政投入, 为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购买服务, 对基本医疗定点机构实行项目补助;三是通过间接财政手段予以支持, 如企业和单位的统筹基金、医疗保险实行税前征收, 对基本医疗保险的服务项目和药品价格实行统一定价, 改革与完善对定点医院的支付方式。
政府应建立与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 依据财政情况而不是病人的医疗需求作为救助基本标准, 救助根本目的应是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体现卫生服务公平性;救助方式应以医院直接减免为主;救助内容应包括孕产妇保健、儿童计划免疫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住院减免、合作医疗入保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同时, 应加强救助体系的组织和管理。政府应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鼓励开展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内的多种形式的、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 对所有农民不论参加何种形式的合作医疗, 政府均应同等给以补助, 以真正体现政府卫生筹资的公平性, 并逐渐缩小城乡政府对需方医疗保障补助水平的差异。
(四) 约束和制衡医生和患者双方的关系
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性, 使医生在医疗服务、药品、检查、住院治疗等一系列环节上享有重要的决策权威或者影响力。因此, 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使用各种手段来约束和制衡医生和患者双方的关系。政府通过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估, 考察医疗服务的质量是否得到了保证和提高。政府财税部门必须加强对非营利医院, 特别是政府医院财务收支的监管, 保证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在实质上的非营利性。这样可以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 政府部门应该要求医疗机构和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要公开信息, 从而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性, 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和医生的医疗行为, 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保障患者的知情权。政府部门还要定期通过评估来发布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 从而避免医院向患者提供虚假信息, 欺诈患者, 或者同其他医院进行不正当竞争, 从而促进医疗市场健康有效地发展和竞争。
(五) 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功能
医疗卫生具有高经济风险性和分布不均性, 必须由政府通过直接筹资 (即政府财政收入直接举办政府医疗保险) 和间接筹资 (即由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集资举办社会医疗保险) 的方式, 降低患者个人直接支付现金的比重, 分散经济风险。这是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必由之路。
在分配方面, 首先要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公共卫生事业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 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除此之外, 在一般医疗领域, 基于个人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及个人经济能力的差异, 政府也必须承担筹资与分配责任, 这是实现社会互济和风险分担的前提, 也是实现合理干预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 政府的卫生投入不一定就要投向医疗机构, 也应该投向医疗保险和公共卫生领域, 投向低保人群和贫困人口, 并且要保证政府的投入到位, 这样才能让大多数人享受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并能看得起病, 这应该是政府投入的目的所在。
在一般医疗领域如何发挥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职能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从国际经验看,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通过政府一般性税收筹资, 为国民提供医疗保障;二是政府组织实施社会医疗保险计划, 对国民提供医疗保障。两种筹资和保障方式各有利弊。考虑到中国国情, 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第二、三产业尚不发达, 工薪劳动者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较低, 保险方式不是理想选择。相比之下, 政府直接投入可能更加便于组织和管理。
(六) 监管责任
卫生服务是关系人民生命安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如果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制度, 各行其是, 很难避免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的发生, 也很难使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因此, 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 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 促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健康方向发展。同时, 要制定完善的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健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对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一视同仁, 享受同等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待遇, 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
完整的现代监管体制包括政府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组织和消费者保护组织参与以及公众舆论监督。应该切实加强自律性行业组织的作用, 如医师协会、医疗教育协会等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职业道德和业务审查方面的监管作用, 改变目前行业协会附属于政府主管部门, 缺乏独立性的状况。加强消费者保护组织的力量, 建立合法合理的程序来保证医患冲突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立辉, 马宇.从社会经济学角度浅谈我国医疗改革的方向.财经界, 2007 (1)
[2].甄瑞英, 江琴, 王秀丹.从医疗服务性质分析我国医疗改革.四川大学经济学报, 2007 (8)
[3].秦建华, 李治国.论政府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定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 (4)
[4].曾光.中国公共卫生与健康新思维.人民出版社, 2006
[5].高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北京市委联合主办形势报告》, 2007
[6].王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中国发展评论 (增刊) , 2005 (12)
[7].梁中堂.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探索.中国行政管理, 2006 (4)
[8].宋旭光, 田芊.政府管理的宏观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9].许树强.国有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中国医院管理, 2004 (6)
[10].徐月宾等.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中国社会科学, 2005 (5)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篇8
关键词:建设;服务平台;推进;规模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3-0066-02
一、全力抓好省级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积极构建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全省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2006年3月,经江西省编办正式批复,江西省电教馆增挂“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牌子。为加强资源中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先后投入1300多万元用于设备购置和资源建设,新建了标准化的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机房,购置了40余台专业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配置了100T容量的网络存储设备和100T容量的磁带备份库,接入了一条中国电信300兆和中国移动200兆光纤互联网链路。同时,全省11个设区市电教部门也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加大了网络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共计投入近500万元,相继建立了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分中心,初步形成了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全省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二是积极开发业务应用平台。根据国家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10种应用模式,并结合本省教育资源应用情况,我们先后开发了同步课程、精品课程、名校系列资源、名师空间、学习平台、在线考试、交流平台、在线资源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了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省级基础教育资源网技术支撑平台,包括资源数据库、学校数据库、教师数据库和学生数据库等系统;在中央电教馆的关心指导和技术支持下,开发了江西基础教育资源网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资源搜索进行深度集成插件,使我省教师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的搜索引擎里就可以搜索、浏览和下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精品资源。
二、努力做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一是加强义务教育课程资源建设。2011年省财政厅下达1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我省第一部公益性网络教材——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由省电教馆负责组织制作,该套教材涵盖小学语、数、英和初中语、数、英、理、化、生、史、地、政等主要学科的全部课程,全套教材将于2013年6月底前全部制作完成。目前已完成2810节课程的制作任务,并全部经专家评审通过。其中2296节已上传至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供我省中小学师生免费共享使用。2013年省财政厅又下达了8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美术、音乐、科学、信息技术、思想品德等非主要学科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计划于2014年秋季开学前全部制作完成并投入使用。
二是积极开发高中新课程资源。2008年以来,根据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省电教馆先后组织开发了《高中新课程培训》、《高中新课程名特优教师同步说课及示范》同步辅导教学光盘和《高中新课程网络课堂》、《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示范课》等课程资源。其中,《高中新课程网络课堂》课程资源由省电教馆与江西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发,投入了500多万元,共拍摄了1417节课,总片长达42500余分钟,覆盖了高中年级语文、数学等十门学科,供全省高(完)中学校使用,得到了各使用学校的充分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三是加强名校系列资源建设。2011年开始,省电教馆在全省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成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征集活动。全省共有197所中小学校报送成系列学科课程资源548套,经过江西省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学科专家评审,共计238套成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入选,并上传至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名校系列资源库中向全省师生共享。
三、积极推进规模化应用
一是以督导促进应用。2011年,经省电教馆积极协调,江西省教育厅将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建设纳入专项督导检查,加大了学校参与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资源共建共享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督导力度,以此来提高示范学校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活动。从近两年来专项督导检查的情况来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加大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当地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每年均能安排专项经费和统筹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经费,用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专项督导,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总计投入4.95亿元,专项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改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条件,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保障。
二是以活动带动应用。(1)通过举办优秀教育资源评比、新课程教师资源征集、农村中小学教源应用现场赛课、省级示范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赛课等活动,带动教师使用、整合网络资源,形成适合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据统计,仅“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这一项活动,近两年参与教师参与人数达3万人次。(2)通过承办江西省教育厅全省中小学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网上竞赛活动,带动学生应用。 从2010年到2012年,全省中小学学生参加考试人数累计达到1172.7万余人。
三是以培训推动应用。开发部署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利用这一平台,省电教馆开展了农远工程学校教师全员再培训,2011年至2012年,全省共有18.5万余名教师参加并通过了网络远程培训。据统计,通过远程培训平台网上交流、讨论发贴388827篇,回贴991575篇,完成网上作业799578篇。
截止到目前,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拥有会员数680万人,注册学校1万6千多所(包含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其中我省实名制注册教师会员38万人,实名制学生387万人。拥有中小学各年级各类型教育资源总量达到164万余条,资源容量达到了50T,网站浏览量达到2.64亿人次,网站访问量超过7500多万人次,最高日均浏览量达108万余次,资源下载量达1300多万次。能够向全省师生提供教育资源上传下载、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在线考试、视频互动、教育资源征集网上活动、网上教育研究、名师名校空间服务、交流社区和教育云终端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加大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网络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接口深度,为实现“校校通、人人通”奠定扎实的基础。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荐阅读:
楚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12-03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07-25
莒南大店镇党委政府强化安全积极推进09-29
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05-20
全面落实民生工作积极推进我区建设07-05
东峨镇积极推进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07-04
辽东学院关于加强双语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的意见09-23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11-15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09-12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