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共11篇)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篇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生物体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很多,至少有62种,常见的有29种。这些元素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及其各自具有的生理作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和方法,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不同的名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基本元素和主要元素等。
难点分析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内在联系、根本区别,以及表现出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在以前的生物学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从生物的主要特征了解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现在从元素水平上认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抓住两点来分析,一是“生物界中没有自己特有的化学元素”――表现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二是“各种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的含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表现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差异性。
教法建议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或班级]
可采用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以讨论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以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普通学校]
可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讲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教师列举、展示、讲解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教学设计方案
引言:在绪论中我们知道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共同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大体是相同的,他们共同构成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篇2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的化学组成及生命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涉及到了许多与疾病相关的问题,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疯牛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与临床联系密切,因此它是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文以《酶的组成、分类与特点》这一节为例进行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 课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酶的组成、分类与特点》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正常人体功能》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共安排两个学时。在学习这一章节内容之前,学生在绪论中已经学习了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他们已经知道了新陈代谢包含着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能够在生物体内有序、高效地进行,就离不开生物催化剂—酶。因此,了解酶的组成、分类和特点,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代谢过程井然有序地进行、理解生物化学的重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奠定了基础。
2. 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掌握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熟悉酶的化学本质、分类及组成,维生素概念,维生素的体内活性形式及缺乏症。
( 2)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酶活性的不稳定性及蛋白质变性之间的联系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 3) 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学习态度。
3. 教学重难点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助产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尚未建立一定的专业理论体系,而且大多为文科生,可以说基础很薄弱。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将本次课的重点定为酶促反应的特点,这部分知识不仅仅是酶这一章的关键内容,而且涉及前面学过的蛋白质这一章的相关内容,也是后面学习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基础。教学难点是维生素的体内活性形式及缺乏症,文科背景的学生受已有知识的限制,化学结构及化合物的名称是他们的薄弱环节,而且维生素种类众多,不好记忆且容易混淆。
二、说教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本次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以举例法、启发式教学、比较法为辅。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 1) 突出重点,剖析难点,在重点难点处应适当板书以突出并帮助理解。
( 2) 语言与图文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在课堂上应多与学生交流,调动其积极性。
三、说学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互动过程,只有方法适当,才能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找到一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本次课内容推荐学生以课下查阅资料,课上思考、观察、交流、提问、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馒头图片,提问: 为什么吃馒头时嚼着嚼着就有甜味,引出酶的存在、什么是酶。然后,用一张幻灯片展示课程标准,让学生在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需要掌握什么。
2. 新课教学
本次课的第一部分《酶的本质与分类》主要通过讲授法讲解。简单讲述酶的发现,引起学生兴趣。学生预习后告诉老师酶的本质是什么,联系蛋白质这一章内容让学生思考讨论: 蛋白质都是酶吗? 酶都是蛋白质吗?教师揭示答案,学生恍然大悟。最后详细讲述酶的分类及辅酶、辅基的区别。
第二部分《酶促反应的特点》是重点。“酶的高效性”可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过氧化氢酶与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活性,让学生自己得出酶的高效性这个特点。另外,酶能发挥高效性的原因是它可以降低活化能,但是每年考试都有一部分的学生回答成提高活化能,可见他们并不理解。这部分可以打个比方,假如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680,可能河南省通过的人数只有100个左右,如果把标准降低到600,那么通过的人数可能是几万个,类似的酶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的数目大大增加。“酶的专一性”这块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酶与底物结合的过程,阐明酶的催化机理,并详细讲解“锁钥模型”及“诱导契合模型”。另外,关于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及立体异构特应性可以用“手套和手”的比喻来帮助理解,让学生自己思考哪一种特异性对底物的选择更为严格。“酶活性的不稳定性”这块内容可联系第二章蛋白质的变性的相关内容来帮助理解,这样既讲了新课又回顾了上次课内容,温故而知新。“酶活性的可调节性”这部分不会详细讲解,在讲到后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可举例说明。
第三部分《辅酶与维生素》,这部分可穿插大量图片。比如,在讲到维生素来源的时候可以插入一些食物的图片,在讲到维生素缺乏症的时候可以插入一些病症的图片从而引起学生兴趣,最后可让学生自己列表总结维生素的体内活性形式及其缺乏症以加强记忆。
3. 归纳总结,课堂练习
本次课教学部分结束,教师展示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全员互动。另外,可通过课堂反馈练习来检验教学效果,巩固知识点。
综上,本章节说课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酶的组成、分类与特点》进行了教学设计,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摘要:说课是设计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生物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针对助产专业生物化学《酶的组成、分类与特点》这一节教学内容,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方案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篇3
关键词:说课 生物化学 酶 教学设计 说课是起源于1987年的一种教研活动,是指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同行或专家讲述某章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前预演。通过说课,可以有效调动教师参加教研的积极性,可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也是高校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途径。因此,说课被不少高等学校所重视。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的化学组成及生命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涉及到了许多与疾病相关的问题,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疯牛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与临床联系密切,因此它是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文以《酶的组成、分类与特点》这一节为例进行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课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酶的组成、分类与特点》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正常人体功能》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共安排两个学时。在学习这一章节内容之前,学生在绪论中已经学习了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他们已经知道了新陈代谢包含着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能够在生物体内有序、高效地进行,就离不开生物催化剂—酶。因此,了解酶的组成、分类和特点,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代谢过程井然有序地进行、理解生物化学的重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熟悉酶的化学本质、分类及组成,维生素概念,维生素的体内活性形式及缺乏症。
(2)能力目标。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酶活性的不稳定性及蛋白质变性之间的联系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学习态度。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助产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尚未建立一定的专业理论体系,而且大多为文科生,可以说基础很薄弱。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将本次课的重点定为酶促反应的特点,这部分知识不仅仅是酶这一章的关键内容,而且涉及前面学过的蛋白质这一章的相关内容,也是后面学习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基础。教学难点是维生素的体内活性形式及缺乏症,文科背景的学生受已有知识的限制,化学结构及化合物的名称是他们的薄弱环节,而且维生素种类众多,不好记忆且容易混淆。
二、说教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本次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以举例法、启发式教学、比较法为辅。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重点,剖析难点,在重点难点处应适当板书以突出并帮助理解。
(2)语言与图文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上应多与学生交流,调动其积极性。
三、说学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互动过程,只有方法适当,才能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找到一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本次课内容推荐学生以课下查阅资料,课上思考、观察、交流、提问、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馒头图片,提问:为什么吃馒头时嚼着嚼着就有甜味,引出酶的存在、什么是酶。然后,用一张幻灯片展示课程标准,让学生在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需要掌握什么。
2.新课教学
本次课的第一部分《酶的本质与分类》主要通过讲授法讲解。简单讲述酶的发现,引起学生兴趣。学生预习后告诉老师酶的本质是什么,联系蛋白质这一章内容让学生思考讨论:蛋白质都是酶吗?酶都是蛋白质吗?教师揭示答案,学生恍然大悟。最后详细讲述酶的分类及辅酶、辅基的区别。
第二部分《酶促反应的特点》是重点。“酶的高效性”可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过氧化氢酶与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活性,让学生自己得出酶的高效性这个特点。另外,酶能发挥高效性的原因是它可以降低活化能,但是每年考试都有一部分的学生回答成提高活化能,可见他们并不理解。这部分可以打个比方,假如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680,可能河南省通过的人数只有100个左右,如果把标准降低到600,那么通过的人数可能是几万个,类似的酶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的数目大大增加。“酶的专一性”这块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酶与底物结合的过程,阐明酶的催化机理,并详细讲解“锁钥模型”及“诱导契合模型”。另外,关于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及立体异构特应性可以用“手套和手”的比喻来帮助理解,让学生自己思考哪一种特异性对底物的选择更为严格。“酶活性的不稳定性”这块内容可联系第二章蛋白质的变性的相关内容来帮助理解,这样既讲了新课又回顾了上次课内容,温故而知新。“酶活性的可调节性”这部分不会详细讲解,在讲到后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可举例说明。
第三部分《辅酶与维生素》,这部分可穿插大量图片。比如,在讲到维生素来源的时候可以插入一些食物的图片,在讲到维生素缺乏症的时候可以插入一些病症的图片从而引起学生兴趣,最后可让学生自己列表总结维生素的体内活性形式及其缺乏症以加强记忆。
3.归纳总结,课堂练习
本次课教学部分结束,教师展示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全员互动。另外,可通过课堂反馈练习来检验教学效果,巩固知识点。
综上,本章节说课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酶的组成、分类与特点》进行了教学设计,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积秀.浅谈说课[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01):196.
[2]罗芳玲.关于高职教育说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1,(05):120.
[3]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化学“说课”及其教学反思[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15(02):204-207.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篇4
(一)单纯酶
这类酶完全由氨基酸组成,其活性由蛋白质结构决定。
(二)结合酶
1.组成 这类酶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组成,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助因子。
结合酶(全酶)=酶蛋白+辅助因子 网站整理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活性,只有两者结合组成全酶才有催化活性。决定结合酶特异性的是酶蛋白,而辅助因子起接受或供给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篇5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
二、水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
(3)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结合水(4、5%):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2)自由水(94、5%):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3)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无机盐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离子态
3.生理作用
(1)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维持生命活动
(3)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四、糖类
1.组成元素:C、H、O
2.分类(根据水解情况分类)
(1)单糖:
3.生理作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分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五、脂类
1.组成元素:C、H、O、(N、P)
2.分类及生理作用
(1)脂肪:储能物质、维持体温恒定、减少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
(2)类脂:磷脂(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六、蛋白质--生物大分子
1.相对分子量大
2.分子结构复杂
(4)空间结构:蛋白质--一条或多条多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3.种类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
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不同--多肽链多样
4.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载体蛋白);
(4)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DNA和RNA
1.分子量大 名称 RNA DNA
分子量 104 106
分布 细胞质 细胞核
2.结构复杂
(1)元素组成:C、H、O、N、P
(2)结构单位:核苷酸
(3)化学结构:多核苷酸链
(4)空间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3.种类多样:每种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八、原生质
1.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2.原生质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如自我更新);
3.原生质分化成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
探究目的: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探究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生物组织中的有些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鉴定它的存在。假设生物组织中含有水、无机盐等化合物,通过特定的方法可以鉴定其的存在。
问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先写出实验设计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等),如果条件允许,亲自做一下自己设计的实验。
方案设计示例: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及小麦面粉(或其它植物果实、种子等)、酒精灯、解剖针、火柴、试管架及试管若干支、显微镜、载玻片、斐林试剂、苏丹Ⅲ溶液、双缩脲试剂、碘酒
方法步骤:
(1)取小麦种子,置于干燥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上烘烤,看试管壁上有无水珠出现,证明水的存在。
(2)取烘烤过的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说明有有机物的存在,燃烧后剩下的灰分,证明有无机盐的存在。
(3)取小麦种子的胚,做横切,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染成的红色的透明物质,证明有脂肪的存在。
(4)小麦面粉制成淀粉溶液,用碘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分别进行检验,证明是否有淀粉、还原性糖、蛋白质的存在。
分析讨论:
(1)为了能更有效地证明各种化合物的存在,应采取什么措施处理要检测的实验材料?
(2)不同植物器官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资料:几种化合物与特定试剂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溶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出现紫色反应。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2.明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4.认识碳的燃烧及其产物。
5.了解CO和CO2的性质及CO2的用途。
6.初步学会制取CO2,了解实验室内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7.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8.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9.理解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教学重点
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关注社会与环境责任感的培养。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性质及制法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教学课时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2.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3.理解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教学过程
[听 写]碳与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板 书]六.二氧化碳的用途
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
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阅 读]P.146 知识视窗
温室效应的起因、不良影响、对付策略
[板 书]七.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阅 读]完成P.147 图5-18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
检查站 用线条把彼此相关的性质与功用或危害链接起来 [课堂练习]1.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石灰吟》中所述的物质转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CaCO3CaOCO2
粉身碎骨浑不怕,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Ca(OH)2CO2CaCO3H2O 2.课本P.137/习题5.2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篇7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境内三面环山。洛阳是新中国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以原煤、原油、热力和电力为主。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为SO2、NOx、TSP等,属SO2控制区[1]。从近十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来看,洛阳市出现酸雨的次数较少,酸雨污染状况较轻。作者通过对洛阳市2011~2015年大气降水进行监测,对洛阳市城区降水p H值变化、酸雨频率、降水的时空与季节分布及化学组成和特征等进行了分析。
1基本概述
1.1监测点位的布设
按照国家及河南省有关大气降水监测的相关要求,洛阳市开展了大气降水监测工作。洛阳市城区降水监测点位3个,分别为市监测站、安乐、古墓博物馆,郊区(市)县不设监测点位。
1.2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
大气降水监测逢雨雪必测,连续降水超过24小时,每24小时采样一次。监测因子12个:降水量、p H值、电导率、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氟离子、氯离子、铵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钾离子。
根据环流形势、天气过程和要素变化的特点,洛阳市一年四季的划分标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2月)。
1.3分析方法
p H值采用电极法进行分析;电导率采用电导率仪法;SO42-、NO3-、F-、Cl-采用离子色谱法;Ca2+、Mg2+、K+、Na+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NH4+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降水中各项目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定。
2大气降水分析
2.1大气降水p H值与酸雨频率
从表1可知,洛阳市城区降水年均p H值最小是在2011年,为6.09;最高值是在2015年,为7.15。2011~2015年均降水p H值均大于5.6,高于酸雨标准。酸雨发生频率最高是在2011年,为12.8%;最低是在2014、2015年,无酸雨发生。“十二五”期间全市平均酸雨频率为4.58%,相比“十一五”降低28.9个百分比。从发展趋势上分析,洛阳市降水p H值表现为逐年增大,酸雨发生频率逐年递减。
2.2大气降水时空与季节分布
从图1可知,2015年洛阳市降水春、秋季p H值较低,夏、冬季较高。这是由于夏季温度高、大气层结不稳定,对流运动强烈,污染物迅速扩散,酸性气溶胶不易积累[2]。而秋季为多雨季节,连续性降水较多,长时间降水使得空气中的尘及颗粒物迅速减少,对酸性物质的缓冲作用降低,造成降水p H值较低。
由图2可知,2015年洛阳市大气降水各测点降水p H月均值中,市监测站测点最高、古墓博物馆测点最低,表明大气颗粒物及人为活动的干扰对酸雨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洛阳市3个点位受区域致酸污染物的影响应该是一致的,但降水酸化程度却不同,主要与各点位所处地理位置和局地污染源有关[3]。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北邙山,空气中尘类污染物少,对降水酸度有缓冲作用的主要碱性离子含量较低,对酸雨缓冲能力较小,降水酸化较严重;而市监测站点位人为活动的干扰较多,工业粉尘、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等碱性颗粒物对酸性降水起到缓冲作用。
2.3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和特征分析
洛阳市大气降水中主要包括Ca2+、Mg2+、K+、Na+、NH4+五种阳离子和SO42-、NO3-、F-、Cl-四种阴离子。2011~2015五年的各离子浓度值及离子浓度当量比见表2、表3。
从表2、表3可知,2011~2015年,洛阳市城区降水中阴离子含量基本规律为SO42->NO3->Cl->F-,表明硫氧化物仍是我市降水酸化的主要因素;降水中主要阳离子为Ca2+、NH4+,表明来源于碱性颗粒物中钙对降水的中和作用最大;SO42-/NO3-的比值在2.46~2.92,表明洛阳市大气降水类型为混合型,硫酸盐对降水酸度的贡献仍然最大[4],氮氧化物的贡献增强;降水中钙离子和铵离子当量浓度之比范围在1.07~2.60,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钙离子对酸的中和作用上升。
降水中主要致酸阴离子为硫酸根和硝酸根,对降水酸度有缓冲作用的主要碱性离子为钙离子和铵离子,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总当量越高,越容易形成酸雨,钙离子和铵离子总量越高,对酸雨的缓冲能力越强.用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的总当量与钙离子和铵离子的总当量的比值作为判断降水是否容易酸化的指标[3]。
分析“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降水中(硫酸根+硝酸根)/(钙离子+铵离子)的变化情况,2006~2010年其比值波动较大,2011~2015年其比值呈逐年下降趋势,致酸阴离子下降、碱性离子上升,对降水酸化的缓冲作用加强,酸雨污染减轻,降水酸度下降,与p H年均值的变化趋势吻合。见图3。
3污染原因分析
3.1能源结构的影响
虽然我市能源结构燃煤所占比例下降,但主要能源仍为煤炭,煤烟型污染仍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源解析研究表明,空气中硫酸盐粒子对环境空气颗粒物受体贡献值较大,且是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3.2氮氧化物对降水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持续推进,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削减,但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缓慢增加。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万辆的速度递增,机动车排气污染呈加重趋势,降水中致酸物质硝酸盐对降水酸度的贡献呈加重趋势。通过采取各种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如淘汰黄标车、实施燃油国Ⅳ标准、发放环保标志、限行等措施,洛阳市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较“十一五”期间虽略有增加,但基本保持稳定。
3.3扬尘污染对降水的影响
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道路建设、旧城改造、住宅建设施工量加大以及车流量增加等原因,造成二次扬尘污染,降水中钙离子当量浓度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我市空气颗粒物中的碱性成分较多,对降水的中和能力增强,有效抑制酸雨的发生。
4结论
(1)“十二五”期间,洛阳市大气降水酸性及酸雨发生频率显著下降,2014、2015年无酸雨,酸雨污染大大减轻。
(2)洛阳市降水中主要的致酸物质为硫酸盐和硝酸盐,SO42-/NO3-的比值在2.46~2.92,大气降水表现出硫酸与硝酸混合污染型酸雨的特征。应严格控制SO2排放总量,推广新型能源,加强污染设施的管理。
(3)洛阳市大气中氮氧化物对降水酸度的贡献增强。应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大力推广脱硫脱硝技术,减少二氧化氮排放量。
(4)降水中阳离子组成中钙离子为主要离子。Ca2+/NH4+的比值在1.07~2.60,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我市空气颗粒物中的碱性成分较多,对降水的中和能力增强,有效抑制酸雨的发生。
摘要:通过对洛阳市2011~2015年大气降水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洛阳市酸雨污染状况和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p H值逐年上升,酸雨发生频率显著下降;降水具有混合型污染特征,SO42-/NO3-的比值在2.46~2.92,呈逐年下降趋势,氮氧化物对降水酸度的贡献增强;Ca2+/NH4+的比值在1.07~2.60,呈逐年上升趋势,Ca2+对降水的中和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大气降水,酸雨,p H值,化学组成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张勇慧,陈辉.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5:98-101.
[2]郭连乐,齐飞艳,赵勇,等.郑州市酸雨化学组成的变化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450-453.
[3]赵卫红.福建省主要城市降水离子特征及沉降量现状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22(4):405-410.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篇8
例1 南海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成功打捞,谱写了我国考古工作的新篇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出水的大量瓷器为传统的硅酸盐制品
B.古船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原因之一是沉没后很快被淤泥覆盖
C.随船沉浸在海水中的铜、银等古钱币和铁制品,以铁制品被腐蚀得最厉害
D.据推测,为“南海一号”航海提供动力的是“可燃冰”
解析 “可燃冰”为近几年刚开发的海底能源,不可能作为古沉船的燃料,D项错误。答案:D。
点评 这类试题一般结合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成果等来考查化学常识。因此,平时应注意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考点2 化学式、电子式的规范书写
例2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HClO的电子式[∶][∶][∶][∶][H∶O∶Cl∶]
B.Fe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6] [2 8 8 6]
C.光气COCl2的结构式:Cl-O=C=Cl
D.sp2杂化轨道模型:
解析 O原子一般只形成两个共价单键,所以HClO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电子式为[∶][∶][∶][∶][H∶O∶Cl∶],COCl2的结构式应为 [Cl][O=C-Cl],A、C项均错误;Fe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应为 [+26] [2 8 14],B项错误; D项正确。
点评 化学用语应注意区分微粒的各种表达形式,尤其是微粒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平时通过对比归纳来熟悉并掌握这部分知识,以免混淆。
考点3 方程式的规范书写
例3 化学式是一种描述化学变化的重要语言,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
A.甲醇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CH3OH+8OH-+6e-=CO32-+6H2O
B.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ΔH=-95.6 kJ•mol-1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ΔH=-571 kJ•mol-1
D.碳酸氢铵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
解析 甲醇这一极是燃料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A项错误;据题意知,铁粉反应完全而硫粉剩余,B项正确;氢气的燃烧热是指25℃时,1 mol H2(g)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H2O(l)所释放的能量,故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ΔH=+571 kJ•mol-1,C项错误;因OH-的量少,OH-应优先与HCO3-反应而不是与NH4+反应,故离子反应方程式:HCO3-+OH-=CO32-+H2O,D项错误。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对相关概念的精确理解,而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应抓住关键点:电化学中电极反应的电子得失情况、燃烧热的“1 mol、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中和热的“稀溶液、1 mol水”等。
【专题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
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下列有关微粒之间的关系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微粒&相互关系&特征描述&A&C60、C70、C540&同素异形体&微粒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B&新戊烷、2,2-二甲基丙烷&同分异构体&常温常压下呈气态&C&[20278]Pt、[19878]Pt&同位素&铂作氨催化氧化时的催化剂&D&汽油、植物油&同系物&能发生水解反应&]
3.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NaCl的电子式:[∶][∶][Na∶Cl∶]
B.SiO2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C.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D.CrO5的结构式为 [O O][O][O O] [Cr],该氧化物中Cr为+6价
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NaCl、KCl、Na2CO3、FeCl3、NaOH的性质,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
方案①: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②: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铁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时,将少量铜粉分别投入上述溶液中,按方案①的分类,能完全溶解铜粉的只有酸(H2SO4)溶液和盐(FeCl3)溶液
B.设计方案②的同学取某种溶液,在其中加入上述钾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可能含有Ag+
C.按方案①的分类,属于碱的有Na2CO3、NaOH
D.这两组同学在研究物质时只使用了实验方法、观察法
5.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反应
6.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
2H2O+O2+4e-=4OH-
B.解释Na2S溶液显碱性的离子方程式:
S2-+2H2O ⇌H2S+2OH-
C.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
OH-+HCO3-=H2O+CO32-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7.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重叠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芳香烃与苯及其同系物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8.下列与胶体性质或用途无关的事实是( )
①MgCl2能用于止血 ②硅胶能用作吸附剂 ③明矾用于净水 ④在陶瓷、聚合物等材料中加入固态胶体粒子 ⑤药皂里加苯酚能消毒 ⑥在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⑦KMnO4溶液通电时阴极区溶液颜色变浅,阳极区溶液颜色加深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⑤⑥⑦
9.小军在实验室里做了下列实验:
①分别向盛有稀硫酸和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②向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试液 ③向盛有锌粒的试营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 ④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过一会儿取出
他在纸上记录了以下现象:
a. 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b. 溶液变为黄色; c. 溶液显红色; d. 产生气泡,溶液无色。
下面请你来整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 (填写物质类别)的化学性质;
(2)实验现象:产生a现象的实验所对应的一类反应通常被我们称作 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上题所涉及的这类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举出一个利用该反应的实例:_____________ 。
10.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SO2、SiO2、CaO、MgO、Fe2O3、Na2O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四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分类的依据。(至少要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從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从反应中 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从上述氧化物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溶液组成的表示》化学教学反思 篇9
1、8g 的白糖溶解在 40g 的水中2、10g 的白糖溶解在 50g 的水中
学生有两种结果:一是两个一样甜,二是第二种方法配得的溶液甜。
然后分别让学生进行回答。一样甜是因为白糖与水的比值相等。第二种方法甜是因为白糖比第一种多。然后教师进行了分析。得出化学上不是用白糖与水的比来表示其组成而是用白糖与白糖溶液的比来表示其组成。这时可让学生计算其相应的比值。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说明一样甜。从而说明它的浓度是一样的。
让学生看书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内容。
教师进行了总结。
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及相关的变式。请学生阅读书上的例题。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相应的巩固。
给学生要重点强调的是:计算过程要带单位,要明确每一个数据代表的化学含义是什么。
然后请学生完成在线测试。在这三个题中主要是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了练习,学生对第三题中的第四个选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将ag的水加入ag30%的食盐溶液中。学生对第二个a认为是溶质的质量,所以导致计算上的错误。
在讲溶液的配制中,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配制溶液的四个步骤。
在这里要结合中考中的一些题型,给学生补充配制过程中需要哪些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同时给学生分析:要操作过程中如果称量是物质与砝码放反了、量液体时俯视或仰视、倒液体时有飞溅等几种情况下,所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有怎样的变化。
水的组成初三化学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本节课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 册
第四单元 第四 课题4 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讲了
探究水的组成结构。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丰富与完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化学式的书写 打下了基础,做好了铺垫,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是中考中基础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的考察区域。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以下三个层次
1.知识与技能层面: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与区别,初步认识水的微观构成,进一步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层面;通过对 单质化合物 知识的讨论和归纳小结,培养学生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在解决 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保护环境、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水的组成和水的化学式
教学难点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定水的化学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说学情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同学们已经掌握了 物质的构成,制取氧气实验 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抽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能较可观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来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问题讨论,讲解,多媒体辅助,比较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才是终身教育理念的更好体现,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我将利用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来谈一谈我本次说课的重点,说教学过程
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为主平台”的核心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 生活中水的形态转换的视频 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水是如此的重要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通过这样的导课模式,创设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进入第二环节。
(二)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首先由老师演示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 实验,并向学生提问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了什么?,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得出 氢气+氧气燃烧生成水(板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我将学生分为5-6个小组,小组件合作交流,我会提出问题,然后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我在旁边做适当的点拨,然后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总结出
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二比一最后得到水的化学式H2o。这样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动手操作,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实验探究能力。随后给同学们讲解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请同学们用图标的形式表示出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几个小练习
(三)归纳概括,课后小结
学完本节课后,及时的进行课后小结有利于雪上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这时候我会请一两位同学来谈谈今天的收获,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随后我再向同学们强调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电解水的实验以及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四)当堂训练,学以致用
为了更好的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设定了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检验,力求达到“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吃了”的教学目的。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为了提高对说学知识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生变的现象发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或者上网收集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真正的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篇11
关键词:体长;含水量;化学组成;能量密度;圆口铜鱼
鱼体化学组成是鱼类生态学和生理学上的重要指标,与其摄食情况[1]、体大小[2]、栖息地[3]和生活季节[4]有关。鱼类在各生长阶段消耗的能量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提供,随着鱼体的生长,其化学组成会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能量需求。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的测定较为复杂,工作量大,而鱼体含水量与其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用含水量来估测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5]。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属于鲤形目(Cytcriniformes)、鮈亚科(Gotioniae)、铜鱼属(Coreius),是长江中上游特有经济鱼类[6]。作为洄游性鱼类,圆口铜鱼幼鱼在重庆江段生活3~4年,然后上游600~1 000 km到金沙江,在此完成整个生活史[7]。长距离的洄游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8-9],因此推测圆口铜鱼洄游前储备了大量的能量。本研究测定不同规格圆口铜鱼幼鱼的化学组成,探讨鱼体含水量和体长与其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的关系,为圆口铜鱼洄游的能量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鱼
2014年11-12月在金沙江随机采集实验用23尾圆口铜鱼幼鱼,现场测定体重和体长,体重精确到0.1 g,体长精确到1 mm。实验鱼按体长分为4组,依次为150~170 mm、200~220 mm、220~240 mm、270~290 mm,各组平行样品数分别为3、7、5、8。
1.2 样品测定
每组样品按照AOAC方法[10](1999)进行体成分分析。在105 ℃下烘样品至恒重测定水分含量(WAT);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粗蛋白含量(PRO);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样品粗脂肪含量(FAT);采用马福炉焚烧法(550 ℃,5 h)测定样品粗灰分含量(ASH)。碳水化合物含量占鱼体比重低,约为0.5%,因此在鱼体能量(E)计算中忽略不计[11],采用公式[12]:能量=蛋白×23.6+脂肪×39.5,计算所得。每个样品测2个重复,当重复性不理想时重新测定,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1.3 数据分析
使用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当方差不齐时,数据对数转换后再进行统计分析。若差异显著,则进行Tukey 多重比较(Tukey HSD test),显著水平为P<0.05,并进行回归分析。实验所得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mean ± S.E.)。
2 结果
2.1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不同体长组的体长平均值依次为161.0、209.6、231.4和282.6 mm,鱼体体重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其平均值依次为74.33、170.81、20648和364.80 g(表1)。以体长(L)为自变量,体重(W)为因变量,采用W=a Lb进行回归运算,得W=6.73×10-5 L2.75(R2=0.96,P<005)(图1)。
2.2 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
不同体长组圆口铜鱼幼鱼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见表1,鱼体含水量随体长的增加而降低,而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体长组4的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体长组(P<0.05);体长组2和3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密度显著低于体长组4,而显著高于体长组1(P<0.05);体长组3的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体长组4,而显著高于体长组1和2(P<0.05);体长组4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体长组(P<0.05)。
2.3 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分别与其含水量的相关关系
圆口铜鱼鱼体含水量与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5)。以含水量为自变量,分别以蛋白质、脂肪、灰分和能量密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以下方程:PRO=-0.41 WAT+45.00(R2=0.56,P<0.05)(图2);FAT=-0.72 WAT+60.53(R2=0.64,P<0.05)(图3);ASH=-0.17 WAT+14.53(R2=0.41,P<0.05)(图4);E=-0.39 WAT+34.86(R2=0.66,P<0.05)(图5)。
2.4 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分别与其体长的相关关系
圆口铜鱼鱼体体长与其含水量、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以体长为自变量,分别以含水量、蛋白质、脂肪、灰分和能量密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以下方程:WAT=-0.04 L+7776(R2=0.55,P<0.05)(图6);PRO=0.03 L+10.26(R2=0.88,P<0.05)(图7);FAT=0.05 L+0.62(R2=0.89,P<0.05)(图8);ASH=001 L+0.18(R2=0.73,P<0.05)(图9);E=003 L+2.63(R2=0.91,P<0.05)(图10)。
nlc202309011022
3 讨论
鱼体体长和体重的关系是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目前鱼类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一般用公式W=a Lb描述[13-15]。其中,a表示鱼体单位体长的体重,b值反映鱼类生长的生理学特性,b值等于3表示等速生长,b值大于或小于3则表示异速生长[16]。吴斌等[17](2008)研究体长40~80 mm的圆口铜鱼,发现其b值为2.61,Luo等[18](2013)研究体长46~246 mm的圆口铜鱼,b值为2.93,与本研究结果b值为2.75类似,均小于3,表明圆口铜鱼幼鱼一般呈异速生长。而体长90~320 mm的铜鱼(Coreius heterodon),其b值为3.13,大于3[19]。黄真理等[13](1999)研究发现,长江流域大多鱼类的b值在2.40~3.95之间,本研究结果b值在此范围内。
鱼体含水量的测定相对于鱼体其他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的测定来说,操作简单,工作量小。并且,很多研究表明,鱼体含水量与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之间密切相关[20-22],建议用鱼体含水量来估测其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23-24]。本研究结果显示,圆口铜鱼的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5),即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均降低。这与吴斌等[17](2008)的研究结果一致,而Luo等[18](2013)的研究发现,圆口铜鱼含水量与灰分含量存在正线性关系,与本研究结果相反。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圆口铜鱼幼鱼的含水量粗略估计其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圆口铜鱼的体长与含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5),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线性关系(P<0.05)。因此,也可用圆口铜鱼幼鱼的体长粗略估计其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
脂肪是鱼类主要的供能物质,影响着鱼类的繁殖力和抵御饥饿的能力[25-26]。大多数洄游性鱼类含有较高的脂肪含量,如洄游性鱼类高首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27]和北极红点鲑(Salvelinus alpinus)[28]脂肪含量分别为2.6%~7.5% 和9.57%~11.31%。这是因为鱼类在洄游时进行有氧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脂肪供给能量[29-30]。圆口铜鱼作为一种河流洄游性鱼类,在其生活史中有长距离的繁殖洄游活动,本研究结果,圆口铜鱼幼鱼脂肪含量高达9.95%~1407%,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储备了必要的能量。
参考文献:
[1]Blake, R. W., Inglis, S. D., Chan, K. H. S. Growth, carcass composition and plasma growth hormone levels in cyclically fed rainbow trout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06, 69(3): 807-817
[2] Ali, A., Al-Ogaily, S. M., Al-Asgah, N. A., et al. Effect of feeding different protein to energy (P/E) ratio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ngerlings [J].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2008, 24(1): 31-37
[3] Jonsson, N., Jonsson, B. Energy allocation among developmental stages, age groups, and types of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spawners [J].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2003, 60(5): 506-516
[4] Dempson, J. B., Schwarz, C. J., Shears, M. Comparative proximate body composition of Atlantic salmon with emphasis on parr from fluvial and lacustrine habitats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04, 64(5): 1 257-1 271
[5] Robards, M. D., Anthony, J. A., Rose, G. A., et al. Changes in proximate composition and somatic energy content for Pacific sand lance (Ammodytes hexapterus) from Kachemak Bay, Alaska relative to maturity and season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1999, 242(2): 245-258
[6] Hartman, K. J., Margraf, F. J. Common relationships among proximate composition components in fishes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08, 73(10): 2 352-2 360
[7] Yang, S. R., Gao, X., Li, M. Z., et al.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fish assemblage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persistence and stability [J].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2012, 93(2): 295-304
nlc202309011022
[8] Liu, L. H., Wu, G. X., Wang, Z. L. Reproduction ecology of Coreius heterodon (Bleeker) and Coreius guichenoti (Sauvage et Dabry) in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Gezhouba Dam [J]. Acta Hydrobiological Sinica, 1990, 14(3): 205-215
[9] Kiessling, A., Lindahl-Kiessling, K., Kiessling, K. Energy utilization and metabolism in spawning migrating early start sockeye salmon (Oncorhynchus nerka): the migratory paradox [J].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2004, 61(3): 452-465
[10] Caudill, C. C., Daigle, W. R., Keefer, M. L., et al. Slow dam passage in adult Columbia River salmonids associated with unsuccessful migration: delayed negative effects of passage obstacles or condition-dependent mortality [J]?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2007, 64(7): 979-995
[11] AOAC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 1999. Official Methods of Analysis, 16th edition. AOAC, Washington, DC, USA
[12] Dawson, A. S., Grimm, A. S. Quantitative changes in the protein, lipid and energy content of the carcass ovaries and liver of adult female plaice (Pleuronects platessa L.)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1980, 16(5): 493-504
[13] Brett, J. R., Groves, T. D. D. Physiological energetics in “Fish physiology”[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8): 279-352
[14] Von Bertalanffy, L. Aquantitative theory of organic growth [J]. Hum Biol, 1938, 10: 181-213
[15] 彭姜岚, 曹振东, 付世建. 鲇鱼形态特征参数与体长关系及变异分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4(1): 69-71
[16] 黄真理, 常剑波. 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中的分形特征[J].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23(4): 330-335.
[17] Ricker, W. E. Compu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biological statistics of fish populaions [J]. Bull Fish Res Boad Can, Bulletin of the Fisheries Research Board of Canada, 1975, 191: 1-382
[18] 吴斌, 罗毅平, 谢小军. 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10): 62-67
[19] Luo, Y. P., Huang, Q. D., Zhang, Y. R.,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body proximate compositions of juvenile bronze gudgeon (Coreius heterodon) and largemouth bronze gudgeon (C. guichenoti) in the upstream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J]. SpringerPlus, 2013, 2(1): 75-80
[20] 王倩倩, 罗毅平. 铜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7(4): 21-25
[21] 王军辉, 谢小军. 瓦氏黄颡鱼不同季节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预测模型[J]. 生态学报, 2003, 23(1): 122-129
[22] 雷思佳, 叶世洲, 李德尚, 等. 台湾红罗非鱼幼鱼水分含量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及比能值之间关系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18(4): 367-370
[23] Jonsson, N., Jonsson, B. Body composition and energy allocation in life-history stages of brown trout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1998,53(6): 1306-1316
nlc202309011022
[24] Pangle, K. L., Sutton, T. M. Temporal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dition indices and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Coregonus artedi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05,66(4): 1 060-1 072
[25] Hutchings, J. A., Pickle, C. R., Mcgregor-Shaw, C. R., et al. Influence of sex, body size, and reproduction on over winter lipid depletion in brook trout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1999, 55(5): 1 020-1 028
[26] Simpkins, D. G., Huber, W. A., Martinez, D. R., et al. Constraints of body size and swimming velocity on the ability of juvenile rainbow trout to endure periods without food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04,65(2): 530-544
[27] Cui, Y., Hung, S. S. O., Zhu, X. Effect of ration and body size on the energy budget of juvenile white sturgeon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1996,49(5): 863-876
[28] Adams, C. E., Huntingford, F. A. Growth, maturation and reproductive investment in Arctic charr [J]. 1997,51(4): 750-759
[29] Hinch, S. G., Standen, E. M., Haeley, M. C., et al. Swimming patterns and behavior of upriver-migrating adult pink (Oncorhynchus gorbuscha) and sockege (O. nerka) salmon as assessed by EMG telemetry in the Fraser Riv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J]. Hydrobiologia, 2002,483(1-3):147-160
[30] Bradford, R. G. Differential utilization of storage lipids and storage proteins by Northwest Atlantic herring (Clupea harengus Harengus)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1993,43(6): 811-824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trend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body size in juvenile Coreius guichenoti, 23 specimens whose body length (L) and body weight (W) ranged 150~290 mm and 64.1~422.7 g respectively were collected from Jinsha River in November~December, 2014. The fish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body length.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measured and energy density was 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water (WAT), protein (PRO), lipid (FAT) and ash (ASH) of fish accounted for the wet weight 65.87%~69.99%, 15.65%~18.17%, 9.95%~14.07% and 2.69%~3.80%, respectively. The energy density (E) ranged 7.23~10.06 KJ/g.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displayed that PRO, FAT, ASH and E were in a significant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WAT. In addition, WAT was in a significant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body length. However, PRO, FAT, ASH and E were in a significant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body length.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content of energy density of Coreius guichenoti can be estimated by the water content and the body length. The fish in a high lipid is supposed to b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its long distance migratory breeding.
Key words:Body length; Water content; Chemical composition; Energy density; Coreius guichenoti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推荐阅读: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的教学设计05-16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12-0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11-05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06-21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09-05
化学组成07-13
水的组成05-10
课题一水的组成10-22
顶升系统的组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