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的组成教学反思

2024-10-22

89的组成教学反思(精选7篇)

89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掌握8、9的分合法,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2.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初步的迁移能力,对数的组成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8的分解和组合(2-78),9的分解和组合(2-79)。

2.铅笔,本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6有几种份合法?6能分成1和几?

依次复习6、7的组成。

二、展开

1.复习6、7的组成式

让幼儿观察分析分合号两边数的变化规律和互换规律

2.课件 --学习8、9的组成

(1)提问:8有几种分合法?9有几种分合法?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写出8、9的组成式。

(3)课件展示8的组成式,请幼儿验证自己的答案。

(4)同样方法学习9的组成。

3.将8、9的组成一同出示,给幼儿完整概念

(1)引导幼儿完整朗读8、9的组成,

(2)引导观察部分数的互换、互补规律。

三、讲评结束,

表扬课堂上积极脑筋的幼儿,教师颁发小奖品,引起幼儿下次学习的欲望。

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89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2

本课内容以花岗岩为例, 指导学生认识岩石的组成, 并通过课文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矿物在形态、性质方面的差异。在学习本课之前, 学生已经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初步对岩石的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分类, 对岩石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本课学习, 希望引发学生对岩石的成分———矿物的关注, 为后面两节课观察矿物特性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岗岩的矿物组成;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知道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过程与方法:掌握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的方法, 观察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特征, 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花岗岩, 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花岗岩中三种矿物的形态、并把它们和三种矿物晶体进行比较, 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

本课主导教学方法是“引趣-合作探究”教学法, 并同时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根据材料独立进行探究, 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 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参与课堂教学, 自己去获得信息、经历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种好看的岩石, 我们一起来欣赏。 (用PPT课件展示岩石图片)

师:好看吗?岩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形状和颜色?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岩石的组成》。 (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形态各异、色彩鲜艳、各种各样的岩石, 很自然地激发学生探究岩石组成的欲望, 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 学生自主探究

任务一:观察花岗岩石矿物组成

1.引出探究主题

(用PPT展示花岗石铺的楼梯, 学校花岗岩窗台、地面)

师:这种岩石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你们还在哪里见过?

生1:是花岗岩石。

生2:校园雕塑用的就是花岗岩石雕刻。

……

师:其实,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能见着的花岗岩石。花岗岩石的应用很广, 今天这节课老师也带来些花岗岩, 我们一起研究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好吗?

(设计思路与意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教师在设计学习资源时, 应尽量选取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真实的资源, 才能够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通过第一阶段的导入, 学生已经开始进入学习情境, 在第二阶段, 教师再适时地展示校园的图片, 学生既感到生动有趣又能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为下一步学生自主探究花岗岩做好铺垫。)

2.学生分组探究

师:下面, 同学们分组进行观察, 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分发记录表, 屏幕同步展示记录表)

师:在观察的时候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花岗岩是由几种不同颗粒的颜色组成的?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各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看谁发现得多, 并且边观察边记录下结果 (如表1) 。

3.汇报交流

在此阶段, 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展示成果, 用投影的方式一边解说一边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教师讲解

师:同学们观察到的这些不同的颗粒分别叫石英、长石和云母, 它们都是矿物。黑色的是云母, 肉色的是长石, 白色的叫石英。 (课件播放石英、长石和云母的矿物标本)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 请你仔细观察材料袋中的石英、长石和云母,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1:云母有闪亮的薄片。

生2:石英有白色透明颗粒。

……

师: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 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通过对多种岩石的观察, 得出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这一结论。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利用对照、比较, 学生对矿物的观察更为细致, 这为第二个任务的完成做好了铺垫。)

任务二:观察矿物

1.观察探究

教师提供一些矿物标本, 学生试着观察, 进行描述两块不同的矿物标本。 (描述中要求学生不是比较它们的异同, 而是分别描述他们的特征。)

(这一阶段的观察不是实物观察, 而是通过图片进行观察。屏幕显示煤、硫磺、石膏、赤铁矿、方解石)

师: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 如我们吃的盐, 做铅笔芯的石墨, 中药用的雄黄, 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

2.阅读材料, 自主分析

师:你对矿物知道多少?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描述矿物, 请大家阅读单元资料库《矿物特征卡》, 了解人们是怎样描述矿物特征的。

(学生阅读单元资料库《矿物特征卡》并制作矿物鉴定分析卡。)

3.交流汇报

汇报交流, 教师与学生共同修正。

(三) 课外延伸

课余时间观察其他岩石, 制作岩石矿物鉴定分析卡。

六、板书

岩石的组成

七、教学反思

《岩石的组成》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中第三课, 这节课要让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主要有两个: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 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二是利用工具, 让学生利用多种途径了解岩石的成分, 培养其观察身边矿物的浓厚兴趣。本课以“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所有的岩石都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为主线展开系列观察活动, 在观察中确定岩石鉴定的有关标准。

本节课是在多媒体支持下,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分析总结相关的资料, 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导入、探究、讨论环节提供辅助作用, 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 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 情境导入时选用教师拍摄的校园图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总结交流的环节, 本设计采用了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种分小组交流,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二种学生自由发言, 让每个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3) 实物观察,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分析能力。

89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有机物组成和结构;教学实录;知识价值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3–0044–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教学分析

1.1 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选修5专题1第一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组成和结构问题是化学的基本问题,是进一步研究反应问题的重要基础。毫无疑问,本节课的学习将会涉及有关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可以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方法及其相互联系的了解。分子生物学、天然有机化学、医学以及材料学等领域都要涉及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研究。本节课的学习无疑可以作为这些领域的学习、研究基础,并且跟《实验化学》模块中现代实验方法的学习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第二,促进学生发展的认知价值。本课的内容体现了有机物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研究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基本流程和思想方法,并能将这些思想方法运用于以后的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对学生认识、了解和体会在化学问题解决中灵活应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有着典型的意义,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有关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1.2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通过化学必修2的学习对一些常见而典型的有机物的性质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化学必修1专题1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实验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也初步具备了运用现代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

但同时笔者了解到:学生常常觉得有机化学比无机化学更难学,原因在于方程式更复杂,背起来更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化学就是要背要记很多知识,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学习化学还没入门”。化学学习的门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对学生思想和方法的引领,没有对教学内容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那么教学就只是“知识的堆砌”,学生接受的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散乱的知识,而没有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和核心观念;学生接受的是解题技巧的训练,而没有对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这样的学生永远入不了化学的门。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应从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入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实用价值、学科价值和学习价值,从而实现从具体性知识传授到核心观念建构,从知识解析为本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为本。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和程序,能进行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识别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2.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知道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通过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确定了解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3 教学实录

环节一 设置情境,悬疑激趣

[师]在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中,有许多是有机物,有机物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

[师](出示一种有机物样品R),它是生命代谢产物之一,通过测定它在血液中的含量可以测运动强度。

[投影]新闻:花游姑娘上岸就“扎针”(北青网法制晚报)

[投影]图片展示R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化妆品业、农畜业方面的广泛应用。

[师]如果想知道R是什么物质,你的思路是怎样的?

[生]必须先知道它的组成和结构。

[板书]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未知物R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并将测定未知物R的结构作为一条情境线索贯穿本节课教学始终,并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的认知发展。

环节二 方案探讨,体会方法

[师]课前布置了自主学习的任务,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测定物质R的元素组成和含量。下面请同学汇报设计方案。

[生]

先燃烧得到CO2和水,然后通过一定的物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求得碳和氢的质量,再求得氧的质量。

[师]请同学评价刚才的实验方案。

[生1]方案基本可行,但是我担心燃烧是否充分。

[师]他想到了实验的一个关键点,如果燃烧不充分生成了CO,那么通过该装置测得的元素含量就不准确,显然实验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虑。

[生2]我觉得根据已知事实不能确定R中不含有C、H、O以外的其他元素!

[生3]我觉得这个装置能测定有机物的组成,但是无法测定有机物的结构。

[师]还有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装置(如图2):

请同学评价这两套实验方案。

[生1]这个装置把O2换成了CuO,我觉得可以接触充分,保证有机物完全燃烧。

[生2]差不多,大同小异。

[师]“同”在哪里?“异”在哪里?

[生]原理大致相同,但是细节上有差别。

[师]请大家对比以下三种物质的碳含量:C4H10:82.8%;C5H12:83.3%;C6H14:83.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这个测定实验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元素含量的细微差别将导致分子式测定的差异。

[师]如果有机物中还含有C、H、O以外的其他元素,用什么方法能完成对其他元素的测定呢?

[生]钠熔法、铜丝燃烧法。

[师]燃烧法和钠熔法均采取了怎样的思路完成对有机物组成的确定呢?

[生]转化为易测定的无机物,例如二氧化碳、水。

[师]是的,当遇到难以测定的物质时,应想办法转化为易测定的物质。转化法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评价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和含量的实验方案,让学生体会有机物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转化法和实验法,同时培养学生评价反思的能力和严谨的态度。

环节三 回顾历史,体验成功艰辛

[师]通过讨论我们基本确定了实验方案。虽然方案设计出来了,但还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要将方案付诸实施,还会面临很多问题。其实大家的想法和两百年前的科学家不谋而合,科学家们将方案付诸于实践。下面我们来看几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投影]

设计意图:通过确定有机物R的分子式的计算,让学生总结和体会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一般思路。

环节五 类比思维,确定结构

[师]请每个同学尝试写出分子式为C3H6O3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

[生]书写的结构中原子之间有多种连接顺序和结合方式。

[师]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师]李比希和维勒在19世纪时就已发现同一种分子式出现不同的结构的现象,当时两人各自得到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氰酸和雷酸,但经测定这两种分子组成完全相同,随后由贝采尼乌斯提出了“同分异性”,后改为“同分异构”。

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给确定有机物结构带来了困难。怎样才能快速确定有机物的结构,这是在当时实验手段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科学家面临的又一难题。李比希和维勒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共同提出了基团理论,最早开展了对有机分子结构理论的探索。

[投影]

[师] 1832年李比希和维勒从苦杏仁中得到液态杏仁油(化学名叫苯甲醛C7H6O),由其制备出一系列衍生物,如苯甲酸(C7H6O2)、苯酰氯(C7H5ClO)等。他们分析了这些衍生物,发现其中都存在着起基本主体作用的基团C7H5O。这种基团若加上H、OH、Cl和NH2就能生成上述各种有机物质。这种现象犹如一个氢原子加上H、OH、Cl和NH2就能生成H2、H2O、HCl和NH3分子一样。也就是说,在无机化合物里一个原子所起的作用,在有机化合物方面所不同的是一个基团(或原子团)在起着作用。

由此可见,有机物虽然复杂繁多,然而通过跟简单的无机物的对比之后,就会发现研究工作变得简单明确得多。

[师]从李比希的这项贡献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生1]李比希采用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比的方法。

[生2]可以从基团的角度研究有机物。

[师]是的。李比希提出了基团的概念,由基团衍生出另一个概念叫官能团。从基团和官能团的角度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可以事半功倍。如何将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物的特性挂钩呢?

[生]可以从性质推测有机物中含有的基团或官能团,再将基团拼起来。

[投影]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书写R的结构体会结构的多样性,再对比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得出确定有机物结构的思路。

[师]从你所掌握的信息中,你猜测有机物R中有哪些官能团呢?

[生1] R是酸味剂、调节pH,所以有酸性,具有羧基。

[生2]能发生聚合反应,所以有羟基。

[实验1] R中加石蕊指示剂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

[实验2] R中加金属钠

[实验现象]反应剧烈,产生气体,并发生燃烧。

[师]通过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1] R中有羧基和羟基。

[师]经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确定R中有羟基和羧基,经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可以确定R中有四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1:1:1,结合这两个结构信息,我们最后确定的R是怎样的结构?

[师]原来R就是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之一的乳酸,它同时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认为研究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常用哪些方法?

[生]谈收获和体会。

[投影]

(1)转化法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实验法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类比迁移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4)基团拼接法常用于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5 教学反思

5.1 通过历史的视角凸显学科思维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教授曾经说:我认为化学的教学要把21世纪化学的生动活泼的、立体多维的形象向学生展示出来。他认为:不要只讲静态的当代化学,要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因此本节课以李比希等科学家测定有机物分子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过程为思维主线,通过三组化学史实的介绍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的艰辛,获得研究思路的启发,从而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情感的冲击。

第二组化学史实是李比希提出基团理论。从李比希和维勒发现同分异构现象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尝试从结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类比提出基团理论的全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从中能领会科学家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并从科学家的思路中获得研究思路的启发和灵感,从而学习解决问题的类比迁移法。

第三组化学史实是有机物结构测定在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介绍,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物理方法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兴趣。

5.2 通过情境的设置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这节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中以未知物R(乳酸)的结构测定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从一开始以神奇的有机物R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到R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到课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以“确定R的组成和结构”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将学生的思维始终置于悬疑状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为生成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兴趣基础。

5.3 通过问题的引导突破认知瓶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教师的提问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就是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问题。这堂课将思路性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路性问题:

在讨论学生设计的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案时,追问设计方案的学生,“你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追问评价的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

在完成了未知物R的分子式计算后提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在学生写出了多种R可能的结构式后,追问“对大家写出来的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在介绍了基团理论后,继续让学生思考“既然基团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从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遵循怎样的思路?”、“从李比希的研究过程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高层次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6~127.

[2]孟献华.基于化学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50.

第三组化学史实是有机物结构测定在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介绍,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物理方法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兴趣。

5.2 通过情境的设置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这节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中以未知物R(乳酸)的结构测定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从一开始以神奇的有机物R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到R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到课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以“确定R的组成和结构”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将学生的思维始终置于悬疑状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为生成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兴趣基础。

5.3 通过问题的引导突破认知瓶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教师的提问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就是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问题。这堂课将思路性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路性问题:

在讨论学生设计的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案时,追问设计方案的学生,“你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追问评价的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

在完成了未知物R的分子式计算后提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在学生写出了多种R可能的结构式后,追问“对大家写出来的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在介绍了基团理论后,继续让学生思考“既然基团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从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遵循怎样的思路?”、“从李比希的研究过程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高层次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6~127.

[2]孟献华.基于化学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50.

第三组化学史实是有机物结构测定在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介绍,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物理方法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兴趣。

5.2 通过情境的设置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这节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中以未知物R(乳酸)的结构测定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从一开始以神奇的有机物R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到R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到课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以“确定R的组成和结构”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将学生的思维始终置于悬疑状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为生成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兴趣基础。

5.3 通过问题的引导突破认知瓶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教师的提问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就是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问题。这堂课将思路性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路性问题:

在讨论学生设计的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案时,追问设计方案的学生,“你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追问评价的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

在完成了未知物R的分子式计算后提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在学生写出了多种R可能的结构式后,追问“对大家写出来的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在介绍了基团理论后,继续让学生思考“既然基团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从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遵循怎样的思路?”、“从李比希的研究过程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高层次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6~127.

3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4

这节课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拐弯处数数处理不妥,强调不够,如49数到50的数数。因为在课前的数数训练中,学生基本都能数到100多。因此,在课中就忽视了这一点,以为学生都会了,其实很多学生都在滥竽充数。而事实上,这正是学生的难点。所以,以后每一堂课,都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做到心中有数。

2.在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小结不够。这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5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导入部分创设了“为蓝猫过生日,回答蓝猫的提问”这一有趣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旧知识,还产生了新的疑问。

2、观察操作,解决重难点

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6

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1、教师的评价较少,应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表扬。

2、这节课我讲得过多,留给学生动口动思维的空间不够多,应尽情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积极地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

3、学生的语言表达还需进一步加强训练,让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

4、拐弯处数数强调不够,如49数到50的数数。对29个再加一个是多少?39个再加一个是多少应再多加强调。因为在课前的数数训练中,学生基本都能数到100多,在课中忽视了这一点,而事实上,这正是学生的难点。

所以,今后的每一堂课,我都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落到实处。

89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7

结合新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的直径,通过油膜法实验使学生知道: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3)知道分子的球形模型,明确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4)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分组展示成果,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预习作业:如何测量一颗绿豆的直径?

实验器材:直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量筒。

学生活动:练习使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绿豆的直径,并分组汇报。

方法归纳:1.直接测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间接测量。

累积法:①长度/个数;

②体积/个数;

③体积/面积。

(二)新课教学

1.分子的大小

宏观上一颗绿豆的大小可以如此测量,微观上一个分子的大小如何测量呢?

问题1:分子到底有多大?

介绍:一个直径1μm的水珠,尺寸与细菌差不多,其中分子的个数比地球上的人口的总数还多好几倍。

(1)直接测量——扫描隧道显微镜。

介绍:1982年,人们研制成了能放大几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情况,从此人类实际看到了单个原子、分子。

(2)间接测量——在当前实验室条件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分子大小?

问题2:分子是看不见的,不能直接数出个数,哪种方法是最适合的呢?

难点:分子的个数不能直接数出来,所以油膜方法是最合适的。

总结:如果可以使分子形成单分子薄膜,那么,分子直径=体积/面积,分子并不是球形的,但是这里当做球形来处理,是一种估算方法,所以,只需测出一定量分子的总体积和总面积就可以得到分子的直径。

单分子油膜法是粗略地测量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问题3:(1)如何使分子排列成单层分子薄膜?

(2)怎样能够得到很小的一滴溶液?怎样测出一滴溶液的体积?

(3)如何测得单层分子薄膜的面积?

请同学们参照教材2—3页,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演示实验:用单层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实验目的:学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2)实验器材:略

(3)实验原理:设分子直径为d,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V,油酸薄膜的面积为S,则d=V/S,测出V和S,即可估算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4)实验步骤:略

(5)数据处理:略

方法总结:估算法、类比法、累积法。

注意:(1)用不同方法测量,得出分子的大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数量级是相同的。

(2)把分子看成小球形是一种近似处理,是为了简化问题。在热学中,我们研究的是他们的运动规律,不必区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阿伏伽德罗常数

问题1:在化学课上学过的阿伏伽德罗常数有什么意义?数值是多少?

介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常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用符号Na表示,Na=6.02×1023个/mol,粗略计算可用Na=6×1023个/mol。

3.微观物理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质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

②分子的体积=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

注意:因为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小,而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所以以上两式只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3)几个常用的等式

1)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体积/摩尔体积。

2)分子的个数=摩尔数×阿伏伽德罗常数

(三)课堂小结:略endprint

一、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的直径,通过油膜法实验使学生知道: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3)知道分子的球形模型,明确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4)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分组展示成果,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预习作业:如何测量一颗绿豆的直径?

实验器材:直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量筒。

学生活动:练习使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绿豆的直径,并分组汇报。

方法归纳:1.直接测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间接测量。

累积法:①长度/个数;

②体积/个数;

③体积/面积。

(二)新课教学

1.分子的大小

宏观上一颗绿豆的大小可以如此测量,微观上一个分子的大小如何测量呢?

问题1:分子到底有多大?

介绍:一个直径1μm的水珠,尺寸与细菌差不多,其中分子的个数比地球上的人口的总数还多好几倍。

(1)直接测量——扫描隧道显微镜。

介绍:1982年,人们研制成了能放大几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情况,从此人类实际看到了单个原子、分子。

(2)间接测量——在当前实验室条件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分子大小?

问题2:分子是看不见的,不能直接数出个数,哪种方法是最适合的呢?

难点:分子的个数不能直接数出来,所以油膜方法是最合适的。

总结:如果可以使分子形成单分子薄膜,那么,分子直径=体积/面积,分子并不是球形的,但是这里当做球形来处理,是一种估算方法,所以,只需测出一定量分子的总体积和总面积就可以得到分子的直径。

单分子油膜法是粗略地测量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问题3:(1)如何使分子排列成单层分子薄膜?

(2)怎样能够得到很小的一滴溶液?怎样测出一滴溶液的体积?

(3)如何测得单层分子薄膜的面积?

请同学们参照教材2—3页,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演示实验:用单层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实验目的:学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2)实验器材:略

(3)实验原理:设分子直径为d,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V,油酸薄膜的面积为S,则d=V/S,测出V和S,即可估算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4)实验步骤:略

(5)数据处理:略

方法总结:估算法、类比法、累积法。

注意:(1)用不同方法测量,得出分子的大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数量级是相同的。

(2)把分子看成小球形是一种近似处理,是为了简化问题。在热学中,我们研究的是他们的运动规律,不必区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阿伏伽德罗常数

问题1:在化学课上学过的阿伏伽德罗常数有什么意义?数值是多少?

介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常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用符号Na表示,Na=6.02×1023个/mol,粗略计算可用Na=6×1023个/mol。

3.微观物理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质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

②分子的体积=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

注意:因为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小,而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所以以上两式只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3)几个常用的等式

1)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体积/摩尔体积。

2)分子的个数=摩尔数×阿伏伽德罗常数

(三)课堂小结:略endprint

一、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的直径,通过油膜法实验使学生知道: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3)知道分子的球形模型,明确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4)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分组展示成果,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预习作业:如何测量一颗绿豆的直径?

实验器材:直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量筒。

学生活动:练习使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绿豆的直径,并分组汇报。

方法归纳:1.直接测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间接测量。

累积法:①长度/个数;

②体积/个数;

③体积/面积。

(二)新课教学

1.分子的大小

宏观上一颗绿豆的大小可以如此测量,微观上一个分子的大小如何测量呢?

问题1:分子到底有多大?

介绍:一个直径1μm的水珠,尺寸与细菌差不多,其中分子的个数比地球上的人口的总数还多好几倍。

(1)直接测量——扫描隧道显微镜。

介绍:1982年,人们研制成了能放大几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情况,从此人类实际看到了单个原子、分子。

(2)间接测量——在当前实验室条件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分子大小?

问题2:分子是看不见的,不能直接数出个数,哪种方法是最适合的呢?

难点:分子的个数不能直接数出来,所以油膜方法是最合适的。

总结:如果可以使分子形成单分子薄膜,那么,分子直径=体积/面积,分子并不是球形的,但是这里当做球形来处理,是一种估算方法,所以,只需测出一定量分子的总体积和总面积就可以得到分子的直径。

单分子油膜法是粗略地测量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问题3:(1)如何使分子排列成单层分子薄膜?

(2)怎样能够得到很小的一滴溶液?怎样测出一滴溶液的体积?

(3)如何测得单层分子薄膜的面积?

请同学们参照教材2—3页,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演示实验:用单层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实验目的:学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2)实验器材:略

(3)实验原理:设分子直径为d,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V,油酸薄膜的面积为S,则d=V/S,测出V和S,即可估算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4)实验步骤:略

(5)数据处理:略

方法总结:估算法、类比法、累积法。

注意:(1)用不同方法测量,得出分子的大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数量级是相同的。

(2)把分子看成小球形是一种近似处理,是为了简化问题。在热学中,我们研究的是他们的运动规律,不必区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阿伏伽德罗常数

问题1:在化学课上学过的阿伏伽德罗常数有什么意义?数值是多少?

介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常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用符号Na表示,Na=6.02×1023个/mol,粗略计算可用Na=6×1023个/mol。

3.微观物理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质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

②分子的体积=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

注意:因为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小,而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所以以上两式只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3)几个常用的等式

1)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体积/摩尔体积。

2)分子的个数=摩尔数×阿伏伽德罗常数

上一篇:毕业论文注意事项总结下一篇: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