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

2024-10-22

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精选11篇)

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 篇1

集思广益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处理、决定蜀国的大小政事,成了蜀国政权的实际主持者。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但他并不因此居功自傲,常常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杨是当时丞相府里负责文书事务的主簿官。他对诸葛亮亲自过问每一件事的做法提出了建议,他说:“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上下之间分工应该不同。”他还举出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例子,就是成语集思广益的意思。

劝诸葛亮不必亲自处理一切文书,少过问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该有所分工,自己应主抓军政大事。诸葛亮对于杨的劝告和关心很是感激,但他怕有负刘备所托,仍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后来杨病死,诸葛亮非常难过,哀悼不已。为了鼓励下属踊跃参与政事,诸葛亮特地写了一篇文告,号召文武百官、朝廷内外主动积极地发表政见,反复争议。这篇文告就是《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

他在文中写道:“丞相府里让大家都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议,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 篇2

一天, 他闲躺在床上, 在清苦的境域里想象重阳佳节的到来, 想象亲友团聚的快乐情景, 忽然听到“搅林风雨声”, 屋外秋风乍起, 横扫落叶, 紧接着大雨滂沱风雨交加, 创作灵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他从床上跳起来, 提笔在墙壁上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刚刚写完还没有对第二句进行考虑, 突然催租子的人闯进来, 立刻把他的诗兴冲走了。

以后他想接着写, 谁知再也找不到那样好的灵感了, 这次创作有始无终, 留下了遗憾。

他的朋友向他要诗, 他不得不说明情况, 只将这一句寄去。可是, 即使这一句, 也成为流传后世的名句, 历代受到称誉。吕本中《童蒙诗训》说:“文章之妙, 至此至矣!”成语“满城风雨”就是由这句诗而来。现在人们普遍用来比喻事情传遍各地, 到处议论纷纷, 显然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宋朝吴地人孙山, 素喜滑稽诙谐, 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某年, 他到外地考举人, 同乡托他把自己的儿子也带去同考。同乡的儿子名落金榜, 孙山考中了最末一名, 就先行返回。

同乡问孙山, 他的儿子是否考中, 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 又不便隐瞒, 就仿照欧阳修的《踏莎行》词中“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子, 随口念了这样两句:解名尽处是孙山, 贤郎更在孙山外。

“成语”的由来 篇3

《诗经》中的语句被引用来表达己意者,先秦典籍中不难看到,《诗经》中的一些语句被反复引用,历代沿习,流传至今成为成语的约有150多条,如:“战战兢兢、小心翼翼、高高在上、求之不得、不可救药、有的放矢”等。再如狐假虎威的故事,先秦典籍中多有记载。浓缩这一故事的四个字“狐假虎威”相沿习用,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一条成语。成语这一语言事实,先秦以来就有。而出现“成语”一词则在元朝。元朝以前,用什么来指称成语呢?人们把它同典故混为一谈。“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指常例、典制和故实。大约汉魏以后,“典故”又用来指引用古书中的传说、故事或词语(包括俗语、谚语、格言等)。引用典故来表达己意,我们叫用典,古人叫用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沈侯(约)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意语也。”唐宋时,人们赋诗著文,讲究用典,大力宣传“取古之陈言用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宋·黄庭坚《答洪与驹书》)那时用典相当普遍。

典故的特点之一是语言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源于典故故事的事典即是如此。如“狐假虎威”作为典故,用例所涉语形有“狐假虎威、威假狐虎、虎威狐假、假虎之威、狐虎之威、狐假虎势、假虎张威、假虎树威、威假虎狐、虎威余、狐假、假威”等。源于诗文的语典其语言形式一般没有事典多。我们将此二者作为典故发展的一条路线,都是以“多形、引用”的方式表现的。在一个典故运用的过程中,往往有一条或两条被反复引用、相沿引用,形成习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锤炼,使其形式和意义固化,并为人们所熟知。“狐假虎威”即是。这就形成了典故发展的另一条“定型、习用”的路线。这一条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为成语从典故中分离出来创造了条件,并成为成语的主要来源。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典故的分离,从秦汉时期就开始了。“创造新的语言(词汇)”是“经过语言的新质的要素的逐渐的长期积累”来实现的。(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成语的新质积累了一千多年,到宋元之际约一百二十年间是“成语”由来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

所谓宋元之际,指南宋、金、元交错共存的一个历史时段。这三个阶段正好有三位关注典故俗谚的学者:南宋的洪迈(1123-1203),金朝的王若虚(1174-1243),元朝的刘祁(1203-1250),从洪迈出生到刘祁去世,共约一百二十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语”由来的发展过程中的拐点。先说洪迈,他对典故俗语之类很感兴趣。他的著述《容斋随笔》五集中,尤喜对宋朝人使用的俗语典故考本溯源。如《容斋五笔·狐假虎威》:“谚有狐假虎威语,稚子来扣其义,因示以《战国策》、《新序》所载。”下文叙其故事及含义后说“俗谚盖本此。”大约因为俗谚是通俗的习用的固定语句,为众所知。故洪迈用俗谚去指称“狐假虎威”。后来清人赵翼《郂余从谈·成语·序》说:“洪容斋(迈)渭世俗称引成语,往往习用为常,反不知其所出。”清人用“成语”去取代洪迈的“俗谚“,看来洪迈似有“成语”的概念,但还没出现“成语”一词。

金朝王若虚试图用“成言”去概括指称,他在《滹南遗老集》中有“‘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成言也。”“成言”是先秦就有的一个旧词, 王若虚试将其赋予新义。这个新义词“成言”未被人们接受。洪迈和王若虚同时在世有29年,可惜他们没有研讨过“成言”之类的问题。洪迈还使过金朝,但不去搞学术交流。

金朝的另一位太学生刘祁,和同朝王若虚同时在世40年。王若虚在金朝做官,1234年金亡,王若虚微服北归。1232年,元兵攻打金朝汴京,刘祁逃到乡间,在他的归潜类中写作《归潜志》。入元,刘祁生活在元朝了,与王若虚无缘相交,仍然写作他的《归潜志》。刘祁熟于典故俗谚,他思考对其中习用的固定语句如何指称,于是考虑用一个新词“成语”来概括。今天的《汉语大词典》“成语”条列有二义,其一义:“习用的古语。”首例引:“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用生涩求异。”目前所知,这是使用“成语”一词最早的用例。“成语”一词一出现便被人们接受了,这大约是因为“成言”一词所指是固定的现成话。王若虚所用的例子都是俗语谚语格言之类。“成语”在古代多指现成的诗文语句,也指有出处的习用的固定的词、词组、俗谚等。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谈》和钱大昕的《恒言录》中的“成语”篇所收成语即是。里面收有一般词汇,如“毛病、罪过、便宜、妖精、不中用”;有俗谚,如“快行无好步、急则抱佛脚、远水不救近火、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有诗文句,多是名句;也有今天我们确认的真成语,如“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矫枉过正、大器晚成、数米而炊、不学无术”等。“成语”一词在清朝已普遍使用。

洪迈、王若虚、刘祁等人都看到了这种习用的固定语句,都考虑用一个词儿去指称它。从运用旧词“俗谚”到新义词“成言”,再到新词“成语”;而“成语”这一新词的出现,是成语孕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标志。明人继承,使用开来。清人加以补说,并用实例给以定位,为后人研究成语做了基础性工作。

辛亥革命后,1915年出版的《辞源》和1936年出版的《辞海》,吸收了宋元以来至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相关研究成果,给“成语”下了定义,前者为:“成语”,“谓古语也,凡流行于社会,可以征引来以表己意者皆是。”后者为:“古语常为令人所引用者曰成语。或出自经传或来从谣谚,大抵为社会间口习耳闻,为众所熟知者。”定义着眼于古语、有出处、相沿习用。

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第二讲中提出“成语多数是四个字的……”这就从成语结构格式的特点上把大部分俗谚和习用的一般性词儿区分开来。1957年,王力《汉语史稿》下册“成语和典故”一节中说:运用“成语和典故,统称用典。”并提出“在中国,我们有必要把它们区别开来。”王力先生在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成语”和“典故”从“用典”中分离开来。到六十年代,有学者研究成语和俗语、谚语的区别,成语和熟语的关系等问题。1978年正式出版了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已吸收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了进一步研究,给“成语”下了科学的定义:“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对“成语”从语义、结构、来源、运用四个方面概述了它的定义,帮助我们从共时平面(如当代)认识成语。八十年代是我国成语研究的一个丰收时期。这十年,成语论文、专著、成语词典大量涌现。根据大家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语的特点概括为三句话:一、结构的凝固性,二、意义的整体性,三、运用的沿习性。对这三点,学者们多有论析。1986年至1994年连续出版了十二卷《汉语大词典》,其中“成语”的第二义是:“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多由四字组成。”《汉语大词典》把古代对成语的基本理解列为第一个义项,把上述今人的认识列为第二个义项,这便从历时平面(从古到今)帮助我们对成语的理解。

今天的成语,大部分是从典故中分离出来的。“成语”一词,最早见于元代刘祁的《归潜志》。古代所指成语的对象较为宽泛。《现代汉语词典》为“成语”下了科学的定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成语”一词及其含义的由来。

同流合污的成语由来 篇4

【成语】:同流合污

【拼音】:tóng liú hé wū

【解释】: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的成语由来以及解释 篇5

成语发音:bǎo dāo bù lǎo

成语解释: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成语繁体:寳刀不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老将不减当年勇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集思广益的意思是什么 篇6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英文解释

benefit by mutual discussion;draw on collective wisdom and absorb all useful ideas;draw upon all useful opinions;Four eyes see more than two. ;

【解释】: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示例】: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的意思。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拼音代码】: jsgy

【近义词】:群策群力、广开言路

【反义词】: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歇后语】: 人多主意强

【灯谜】: 诸葛亮会;大家都想做好事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博采有益的意见

【英文】: put/lay heads together

【故事】: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蜀国的大小政事都

中英例句

我们去喝一杯,再集思广益一下?

We could brainstorm more later grab a drink?

想想集思广益下你们觉得怎么样?

Mind bomb. What do you think?

还有一些人集思广益,与老板公开谈判。

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 篇7

与会评审专家充分肯定了北京站在本次选型评审工作中所作的成绩, 介绍了评审的具体把握原则、各组评审结果和本次评审的总体结论, 并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北京市目录选型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听取汇报后, 王振邦副局长做了总结性发言, 本次目录选型工作做得很好, 感谢各位专家对北京农机事业的支持, 对专家提出的开发网上申报系统等问题给予明确的肯定;同时就北京农业的发展形势、北京农机发展方向和专家们进行了探讨, 希望专家多为北京农机事业发展出谋划策, 希望北京的科研院所结合北京市的情况, 研制高科技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并尽快把现有的好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为北京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篇8

关键词:集体备课 自主探究

新教材实施的巨大难度,它包括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而复杂的问题;教学时间少而教学任务繁重的冲突;课程标准要求太高而课程教材版本多样且与课程标准不完全配套的矛盾;探究性课要求高而实际条件又无法开展的矛盾;教辅资料少而教材需要理解多的矛盾等。这些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都让每一个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举步维艰。因此,上述困惑必须解决,而解决的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方法就是强化和改善集体备课。

怎样进行集体备课,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也一直是所有老师共同讨论的话题,但是现在的集体备课又大多流于形式,比如备课组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的“教案之和”。这种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有形无实。还比如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他们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没有取舍,不加选择,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这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定为“梳理探究”模块中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它不在高考考纲之中,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上,因此网上的现成资源不好收集,这就避免我们的备课成为“网络拼盘”。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能不能上好关键要看学生有没有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之中,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轨迹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是不是贯穿整个课堂。

我们先挑选经验丰富的教师,将思路打开:这一课不是考察学生的新词新语到底掌握了多少,也不是探究学生对流行文化有多深的研究,而是以此为基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同时采取“师徒结对”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新同志来当“中心发言人”,谈一谈具体的思路:

第一步,走近新词新语,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每组同学事先去搜集、整理、分类、注解。让学生自主活动,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和评比。

第二步,有一些词语正在隐退或被取代,学生交流、讨论词语隐退或被取代的原因。

第三步,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第四步,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对于此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现在流行的新词新语,并且探究它们来自哪里,流行范围有多大,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在课堂中小组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

然后再集中讨论,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没有条件去搜集资料,这就必然会使我们的课堂走向被动。于是就有老师提议,我们可以帮学生划定搜寻的范围,比如日常生活中说到的,课本里的,市场交易中遇到的等方面,不但锻炼他们的搜集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还有老师提议,我们老师自己手头也应该找一些有趣的资料,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展他们的知识,使得课堂更丰富,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会让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厚。又有老师说,我们的课堂可以向更广的方向延伸,不要让学生停留在课本上,或是上课只图了热闹,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或随感随笔。

讨论结束之后,我们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教案,然后又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一位新教师分别进行了实践。大家听完之后进行了对比,又对课堂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对课堂设计的环节根据个人的特点和自己学生的特点分别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以集体评价的方式发现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专业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收益也不少,老师们的关系更加的融洽,教学热情也更高涨。这堂课不但受到了组内的好评,也成为了高一备课组的经典课堂范例。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尝到了甜头。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但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值得每位教师认真地去思考。

集思广益 开拓创新 篇9

——2010年工作思想汇报

尊敬的省公司领导: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是心怀着对毕节地区分公司的深厚感情而工作的。这种感情来自于省公司对我的培养;来自于毕节地区邮政局领导对我的支持还有全体公司员工对我的信任。我深知带领全体员工促进公司持续长远发展,振兴壮大毕节地区分公司,增加员工收入责任重大。因此,我一直为此而努力工作着。2010年下半年,主要是率领公司全体员工完成省公司制定的各项经营、管理指标,共同提高投递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确立分公司的经营计划、发展规划及经营方针,制定分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指挥实施。现向省公司领导汇报如下:

一、始终坚持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抓发展

1、速递专业: 业务收入完成X 万元,完成省公司计划的 X %,排名全省第 X ;同比增幅 X %,排名全省第 X。其中,鲜花礼仪业务收入完成 X 万元,同比增幅X %。

在速递业务的发展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国内异地寄递业务:一是通过邮政特快专递的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用服务来巩固和扩大用户群;二是大力开发经济快递市场,借助省公司要求开展的经济快递“健康成长”专项营销活动,用价格策略启动经济快递业务。为此,我们组织速递局对市场进行调研,针对性地分析客户需求,网格化地进行市场营销,深入挖掘市场潜力;三是大力开发电子商务速递业务,开展电子商务“新领域、新突破”活动,利用网上购物、电视购物正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成为一种时尚的时机,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开发e邮宝业务,挖掘电子商务市场。指定专人开展网络搜索营销,推行网上找客户、网下揽业务的运作模式,深入物流配送市场。电子商务速递业务收入完成计划的X。

2、代收货款类业务:业务的核心和重点是提高邮件的及时妥投率,我们通过当日到货当是投递,从而提高妥投率,使客户增加信任感而增加邮政速递收入。

3、单证照类业务:业务重点是做项目。已开发出高考录取通知书、公安局二代证类寄递业务,我们的重点放在考试类特快寄递、交警罚款通知单、驾驶证、车牌照寄递、中石化票据寄递项目上,靠项目的拉动作用促进业务的增长。

4、国际业务:我们走出去找市场,开发出了一些国际业务,了解了更多的市场信息,使国际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X%。

5、礼仪业务:围绕节日营销做文章,节日营销围绕“五节联送”、“中秋节”营销等节日,开发重点产品和市场,确保“巩固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端午节、思乡月的阶段性营销活动均圆满完成省公司收入计划。

6、物流专业实现收入X 万元,完成省公司计划的X %,排名全省第 X,同比增幅X %,排名全省第 X。中邮快货采取走出去找市场的策略,上门营销,拓展市场,实现收入稳步。手机快货以质优价廉抢占同城 X%以上市场,年收入X 万余元。

二、始终坚持统筹兼顾这个基本方法,立足长远抓管理 在管理工作中,坚持着手当前,着眼长远,从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速递专业管理:速递投递能力由于业务的迅速增长,进口邮件量的剧增,投递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

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我以为,解决能力不足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增人增车。二是提高车辆、人员的利用效率,深挖内部潜力。第一条途径,增人增车,在目前降本增效的大形势下,显然走不通。第二条途径,经去年酝酿,今年元月份对速递投递试行了计件工资改革,按量计酬,多劳多得。一举打破了分配上的大锅饭,也带来了积极的效果。原先干多干少一个样,动力不足,现在干多干少不一样,你不干就没有收入。这就充分调动了投递员的积极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为了使这项改革能够持续推进,巩固下去。我们提出了“四个公开化、四个一目了解、四个平台展示”的思路:具体为:①投递量公开化,谁送的多谁送的少一目了解。②分配公开化,谁挣的多谁挣的少一目了解。③投诉公开化,谁服务的好谁服务的差一目了然。④车辆费用公开化,谁的车维护的好谁的车维护的差一目了然。“四个平台展示”:①说在嘴上;②记在心上;③挂在墙上;④评在榜上。利用邮政班组会、局务公开栏、讲评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奖惩公示,使好的坏的大家都能看见,真正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改革的效果在实际中切实得到了体现,邮政的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2、质量质效挂钩考核

去年以来,邮政速递质量方面共设置10大项31小项指标,把速递从营业到投递整个过程和全部环节按照指标明确出来,我们通过明确职责,上下互动,狠抓考核等措施,实现了质量指标大幅提升,目前除国内次日递和隔日递率、及时投递率、及时妥投率和上门揽收率4小项指标因客观原因排名靠后外,其余指27项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

3、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谁对安全工作不负责任,我们就对谁不负责任”的态度,站在为邮政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高度抓安全。我局的要求是:抓业务发展不忘安全,始终如一;抓隐患排查不走过场,一丝不苟;抓责任追究动真碰硬,一抓到底;抓长效机制脚踏实地,一刻不松。

4、服务管理:健全了服务工作目标、组织、制度、监督四大体系,完善了三级检查体系,狠抓两岗履职,确保为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邮政服务。一是健全三级服务检查体系,用制度的执行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二是高度关注服务质量指标,确保各项质量指标排名全省前列。三是开展星级服务试点工作。四是加大投诉处理力量,举一反三,从流程上进行完善,增强用户满意度。五是开展两岗互查,增强检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

5、网运指挥调度:以“围绕大局、服务经营”为原则,在邮运指挥调度、成本控制等方面做文章。一是邮运指挥调度,在初特快邮件量剧增,面临春节,仍有大量邮件积压的情况下,综合调度车辆进行集中投递,有效缓解了邮件积压的压力。二是车辆成本控制。从核实邮路里程入手,对邮路里程进行了核实,促使车辆油耗持续下降,保持在核定范围之内。

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注重实践抓学习在我任职以来,工作的范围广、涉及面也更多,因此,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种使命,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一)抓自身的学习。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的态度,首先,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其次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客观务实地对待工作,做好工作。

(二)抓队伍的学习。对分管单位的干部职工,要求大家明确“为谁干、如何干、怎么干、干得好”四个问题。要求大家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带着问题学,用学习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发展中运用和检验学习的知识。

四、始终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懈抓廉政 一是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学习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做到警钟常鸣。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坚决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刻认识到邮政速递物流发展仍处于创业期和爬坡期,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在职责范围内,注重从自身做起,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提倡勤俭节约。

总之,通过以上努力,保持了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省公司正确领导的结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决策,得益于班子团结和认真执行省公司的各项决策,得益于各级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勇于实践。

但发展和管理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为:

1、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与市场营销能力的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目前所做的业务,市场竞争的压力在不断增加,但市场营销组织中,信息收集、筛选立项、项目策划、市场攻关、成果转化几个环节的有效组织和保障措施不多,比如我们定出了一个项目,但对于项目的立项、计划、组织、时限、监督、落实,这个过程由谁来管,怎么管,什么时间进展到什么程度,没有一系列有效的组织措施作保障。下一步将从市场营销机制、体系建设入手,对确立的项目建立监督落实体系,进一步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达到什么效果,切实提升营销能力和营销效果。

2、在业务发展的上规模和调结构中,如何上规模、如何调结构,存在不明朗、不确定因素。下一步将通过细分业务种类、细化营销项目、确保项目实施来实现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在安全工作中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安全生产中的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下一步将通过三个活动来完善: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②网点达标升级活动;③安全评估活动。

4、服务工作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邮件延误、服务态度、硬化设施等问题,下一步将围绕“优质服务杯”竞赛活动这条主线,以客户投诉为切入点,切实改善服务质量。

同时,我常感自己在改革发展中仍存在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学习,坚持学以致用,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对市场开发、企业管理的各项规律的把握仍需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对新项目的开发、新市场的拓展,薄弱环节的管理上,需进一步开拓视野,思发展之策,谋管理之道,逐步提升,谋求实效。

三是对部室专业管理能力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养成仍要付诸努力。要和大家一道,共同探讨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的办法,提升执行力的办法,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以达到培养人、锻炼人、塑造人的目的。

对标金坛找差距集思广益谋发展 篇10

——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暑期学习培训会圆满结束

2018年8月29—30日,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全体行政人员与研训员在孔小军主任带领下,赴常州市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对口考察学习活动。

29日中午,阳光灿烂,一行人来到了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大家首先参观了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校园、设施,感受了中心浓郁的文化氛围。

其后,曹少华主任作主题报告《研训一体,和合谐融,开创教科研训新局面》,同考察组成员分享了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一体”的经验与特色做法。然后,进入第二个研训学习环节,由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研训员交流先进工作经验:《我在,故我思》,语文研训员万君仙老师用哲学视角与大家交流了自己“在的姿态”,为我们打开一扇扇美丽的窗;《初中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数学研训员赵凯主任对初中数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思考,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对我区学校体育工作的理性认识》,体育研训员赵海滨老师从评价引领、项目抓手与活动载体等三个维度,为我区学校体育工作建言献策;《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电教处汪晓勇老师表达了年轻教师立足本职敢担当、不断学习求卓越的教育情怀和境界。

在四位研训员发言后,史联盟副主任以“拓宽了视野 发现了差距 打造优秀团队 创新研训工作”为主题和大家交流了学习感受。

最后,孔小军主任就29日的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移植的不一定成活,借鉴的更有生命力。知行有路,教育无尽。研习反思,内化经验,我们还在路上。

8月30日上午,根据计划安排,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体行政人员和研训员,在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6楼报告厅,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学习活动。活动由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姜楚鸣同志主持。南京市委党校胡宝平教授应邀为全体成员作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主题学习报告。胡教授通过一张张图片、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故事,为大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内涵、形成和重要意义,深度解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胡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开启心智,语言风趣幽默,大家听得十分投入,感到受益匪浅。

30日下午,孔小军主任主持召开了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2018-2019学第一学期开学工作会议。首先,教师发展中心的四位分管主任分别围绕党建、教学、教科研、电教、教师发展和后勤管理等,交流了对新学期工作的思考。其后,孔小军主任作了《区教师发展中心推动高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孔主任认真传达了市、区局的三个重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职能与分工、质量管理举措、“研训一体”工作机制创新及新学期发展中心全局性重点工作等,做了详实的部署,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与方向。

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 篇11

9月22日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其中,“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是后两个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是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步骤。为切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走形式,确保活动有针对性,科技大学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意见的征求,开展了“71111”活动,对学院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为后两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71111”活动是通过举行7场座谈会,开展1次调研活动,发放1份问卷调查,举办1次“1+1”式征询会,设立1个意见箱和电子邮箱等方式,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一、举行7场座谈会

7个座谈会均由学院的班子成员负责主持,专人记录。根据师生反映的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归类,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决不推诿,立马给出解决措施。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提交给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针对问题逐一确定解决措施,责任到人。

座谈会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覆盖面广,基本涵盖了学院发展的方方面面;二是参与面广,参加座谈会的师生分别达到了学院师生数的51%、10%;三是积极性高,参加座谈的师生普遍关心学院的发展,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四是满意度高,广大师生普遍认为,这种零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好、效果好,这种倾听师生心声的做法值得肯定。

通过一系列座谈会,基本摸清了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表示,大家一定会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克己奉公,起带头模范作用,带头抵制“四风”,带头解决学院存在的问题,带头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譬如,针对学院教师工作室空间不足问题,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第一时间带头腾出休息室用于教师工作室,解决了8位老师的工作室空间。

二、开展1次调研活动

1次调研活动的主题是:油画系的建设问题,包含油画专业建设,三个方向工作室建设,以及如何突出师范特色等问题。

油画系是学院最早建立的系科,该专业师资最强、成果最多、办学历史最悠久,亦是江西现代科技大学教育史上最早的油画专业。此次调研的目的就是要发现、解决该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集全院之力做大做强油画专业,扩大该专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突显该专业的特色,力争把该专业打造成科技大学学院的品牌。

通过此次调研,大家形成了共识,油画专业基础好、底子厚,是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发展潜力大、前景好,是学院重点扶持专业;学院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力争用5—8年时间,把该专业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三、发放1份问卷调查

学院在全院教职工范围中就科技大学学院外省艺术类招生考试工作方案的调整进行问卷调查。

外省艺术类招生考试是学院招生工作的重头戏,既涉及到学院的生源质量,又涉及到学院和老师的切身利益,教师的关注度高,同时,历年的招生过程或多或少也存在“四风”问题,稍有不慎,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学院的和谐稳定。因此,为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更好的做好学院外省艺术类招生考试工作,学院向全体老师发放了92份问卷调查,收回86份。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为我们下一步进行外省艺术类招生考试工作方案的调整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四、举办1次“1+1”式征询会

1次“1+1”式征询会的主题是:学院师生工作、学习、生活面临的困难,主要内容是:了解师生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和资助。

“1+1”式征询会的前一个“1”的主体是学院班子成员、学部主任、系主任,共22人;后一个“1”的主体是学院比较困难的师生代表22人,其中老师代表4人、学生代表18人。通过前一个“1”和后一个“1”直接面对面、一对一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这些师生的实际困难。对于师生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困惑给予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师生生活等方面的困难,采取老师赞助一点、师生自筹一点、学院资助一点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五、设立1个意见箱和电子邮箱

学院在一楼大厅设立了科技大学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箱,用于收集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方便外出进修、学习,外出艺术考察、顶岗实习的师生提意见和建议,学院还专门设臵电子箱(@qq.com);通过这种方式,广泛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89的组成教学反思下一篇:对外汉语教学:儿化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