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儿化韵问题

2024-10-22

对外汉语教学:儿化韵问题(共3篇)

对外汉语教学:儿化韵问题 篇1

来源:儒森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儿化韵问题

汉语的儿化韵,实际上也有相当的方言色彩。儿化韵特别丰富主要是北京方言的特点。某些儿化韵虽然被当作标准汉语而标准化了,但方言地区民众说普通话并不用。

不妨把儿化韵同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别作比较。美国英语保留韵尾-r,而英国英语中韵尾-r 都消失了。比较而言,美国英语象大量使用儿化韵的北京方言,而英国英语象不用儿化韵的其他汉语方言。

不过,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相比较,是美国英语比较容易学,因为比起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发音和拼写更趋一致。但是汉语的儿化韵方言和非儿化韵方言,是非儿化韵比较容易学,原因有几个。

一、书面语很少标示儿化韵,也就是说,没有儿化韵的方言中,文字和口语更一致。

二、外国人除非去北京学汉语,他们接触的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常用儿化韵。

三、就语音体系本身来说,儿化韵比起相应非儿化韵,或者是多了一个音位,或者虽然音位数目没增加,从非儿化韵变为儿化韵,要经过那么简单的转换过程,从心理上看,运作过程比较复杂。

儿化韵,不少方言地区的人也感到难学,难把握,我们在教外国人学汉语时,是否要教儿化韵,是很值得探讨的。其实在汉语中,儿化韵真正有辨词功能的,常用词只有“这儿、哪儿、那儿”等。而这三个词,没有儿化韵的方言地区,都用“这里、哪里、那里”去代替了。此外,象“盖儿、帽儿”等等中的“儿”音在没有儿化韵的地区则换成了“子”,如“盖子、帽子”。总之,儿化韵在汉语中,其地位并不如我们以前强调的那样重要,不妨当作一种方言变体处理。

对外汉语教学:儿化韵问题 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语教学;“儿化”问题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儿化”虽然不是汉语学习的核心内容,但通过必须学习的部分。由于“儿化”本身的规律有限,难以掌握,每当在教学中说出“儿化” 音时,留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另外,留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在运用“儿化”时经常会出现错误;所以说,“儿化”问题虽小,却同样是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一,理应提高对“儿化”教学的重视。

1对外汉语教学中儿化教学的现状

1.1教材选用方面

目前,我国北方与南方在教材选用不同,尤其是在儿化词的收录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总数的差异;(2) 前后用法不一致数量的差异;(3) 必读“儿化”词的差异。另外就是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儿化”词随意性较大,且过于冷僻,甚至出现一些明显的错误。

1.2教学效果方面

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未将“儿化 ”作为重点,而且留学生对汉语的学生更多的是重视语言的实用性,对于声、韵 、调等细节并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导致教学效果普遍教差。尤其是我国粤、闽 等方言地区的“儿化”教学,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的原因

2.1“儿化”发音无规律

“儿化”本身无规律是造成目前教材儿化词收录混乱的重要因素。在汉语中哪些词语应读儿化,哪些词语无需儿化,基本上都无规律可循,人们多数根据口语的习惯来确定,从而导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的出现。

2.2实用性有限

汉语中有特定词汇、语法作用的“儿化”词非常少,对于留学生而言,哪怕不掌握“儿化”,也不会影响到汉语口语交际。由于留学生学习汉语多数考虑到实用性,而“儿化”的实用性较差,导致留学生对“儿化”学习的热情不高。

2.3难以掌握儿化发音

留学生学习儿化的最大障碍是难以掌握正确的发音。普通话的“儿化”是表示一种卷舌作用,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儿化 ”,其有区别于自成音节、前一个音节的韵尾等。大部分“儿化韵 ”需要改变原韵母的结构,方与卷舌共存。通过合并,普通话39个韵母将会变为26个儿化韵。实质上,“非儿化”与“儿化 ”是一种不同的韵母系统,非是简单的“原韵母 +儿”,因为必须涉及到各种音变现象,使留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

3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3.1词汇教学

“儿化”的词汇教学也就是在词汇教学中纳入以往作为语音教学的内容,“儿化”的词汇教学通过融入儿化这种发音特征与特定的词,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通过加强“儿化”处理,不但有利于避免声韵调对语音部分的影响,还相当符合语言的自然学习法。首先,声韵调作为语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者在课堂上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逐一讲解,学生也需要逐一操练方能掌握。当掌握声韵调后可能会认为熟悉了语音部分的学习,导致很难在儿化的学习上集中精力,且具体词语会分离儿化韵,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信心,难以确保最佳的学习效果。其次,“儿化”作为语音的小部分,其变化多端的特征,可能不能获取学习者的好感,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闽、粤 等方言地区的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况且要求外国学生来掌握,更是不切实际。因此,不如有意识地在生词中体现出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儿化”词汇的教学。到了高级阶段,再总结归纳语音内容,效果甚佳。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儿化词,均通过以上的途径获取的。

3.2定量教学

儿化的定量教学主要是指明确“必须儿化 ”的词数量。定量教学的标准为:区别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及常用性等,从而制定出一批必须“儿化”的“儿化”词系统,且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儿化”词的表达可通过书面语形式、口语形式。定量学习中的“儿化”词都给出附录词表,且具备举例说明。以上的做法,有利于明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使学习到的“儿化”词均有依据,加深对“儿化”词的认识与理解,确保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增强学生对“儿化”的学习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儿化”词丰富的感性认识。

3.3模仿教学

模仿法是第二语言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技巧,具有操作简单、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多个“儿化”音词汇,如“这儿” 、“那儿”、“一会儿”等,先由教师示范发音,再根据理论指导学生规范发音,让学生掌握“儿化”发音时的细节,并向学生讲解发音的部位及技巧,让学生进行模仿及练习,通过多练习,使学生掌握发音的技巧。而对于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发音,特别是学生在模仿多次后还存在问题的音,教师应考虑改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教习。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应在课前搜集好关于“儿化”的教学视频,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反复播放“儿化”音,并进行发音的部位及技巧的讲解,使学生能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跟着视频发音,不仅能改善课堂氛围,还能更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儿化”音学习的技巧及发音部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4结束语

“儿化”及其教学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语音”“词汇”语法交错复杂。作为外汉语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征,采取可行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儿化的学习兴趣,在有趣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汉语儿化现象的感性认识。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形成规范化的“儿化”词读音,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徐越.对外汉语教学中儿化的标音问题[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5):124-128.

[2]吴迪.探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J]. 金田,2013,12(3):188.

[3]刘颂浩.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样性问题[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22(4):1-10.

[4]张文联.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学教学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6(5):179-183.

对外汉语教学:儿化韵问题 篇3

资料收藏 2010-06-22 17:10:37 阅读1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六有”

即课前有准备,课上有讲解分析,有重点,有变化,有交流,课后有要求。

1、课前有准备,即备课

不一定要写出很详细、很正式的教案,但一定要熟悉教材,有心中有数。(1)接受某一个课型时,要浏览一遍教材,包括编写说明、体例、教学量的多少、教学时间的安排、(2)接手某一课时,至少了解前一课的内容,做到知识的连贯性。(3)了解主打课,即读写课平行课数的内容(对系列教材而言),特别是语法点,掌握教学的主动(4)熟悉当课的教学内容,做好安排。(5)对练习项目、练习题也要过一遍,在其中会发现一些问题,讲课中有针对性的解决。(6)是否需要补充材料,补充练习项目。

2、课上有讲解分析,有重点,有变化,有交流有讲解分析:听力课也应该讲解分析(这个上面已有例子说明)。不能在课上教师没话讲,只是放有重点:哪一种听力微技能、哪一种句型、哪一个语言练习项目(如听记数字、听记时间、听记方有变化: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不要每节课、每课书都一样,要让学生有新鲜感。①可以根据教材编有交流:不唱独角戏。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不同,语言技能课也与专业课不同,应多实践多操练,3遍,有时只有1200~300“听懂了吗?(”语料、教师讲解)“会不会太快/太慢?”“有什么想法?什么要求?”……

……教师要心中有数,课上有/分)或接近正常语速,不能一位”“这方面的内容有意思吗?编者的意图、编写该教材的原则,重点、难点。性。

带子,对答案。

位词等),要有一个安排;语料中哪一段较难,习题中哪些要多练多花时间重点地改进。

排先上生词,再上课文、练习;也可以先听课文,再讨论、说大意、回答问题,最后再回头学生词等。基础班,中级班都可以这么灵活掌握。②做练习的方法可以一题题对答案,也可以一下子把答案全板书,再逐题讲解。③上课节奏有变化、有紧有松,如果学生精神不佳,可以考虑多一些输出的练习,多开口,如快速回答问题,模仿操练。④有时也可以一个问题说遍。语速也一样,该慢时慢,该快时快。不少研究者赞成中级听力教学应让学生接触正常语速(字迁就学生。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只听得懂自己老师说话,走出教室或入系学习就感到很困难的问题。

随时与学生对话。①做选择题时选出某项,可以提问其依据。一人回答不出,其他人补充。②判断题答案为否定时,要求把错的地方标出来,或加以说明哪儿错,为什么错。③学生做错了,要讲解说明清楚,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可用统计的方法,多人错的题重点讲解分析。④让学生提问题,别的学生回答问题。⑤课后征求学生的意见:”“上节课的方法还是这节课?

3、课后有要求

要求落实购买录音磁带,要求课后复听语料,再听不懂看课文。有时布置预习生词。

(二)“三忌”

1、忌单调刺激。

单调刺激,学生容易打瞌睡。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小班上课很有优越性,应该以听为主,听说、听写、听做结合(初级班还可以边听边做动作)。

2、忌反复死听,只对答案。

(1)有的新老师不懂得怎么启发引导,怎么讲解,主要是切入口选择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自己用心琢磨,二是要多听课,三是要多实践。

(2)录音带子不是每次都从头至尾播放,中间什么地方不动了,就该重播什么地方。(3)做了练习要检查,有了检查就有讲解的契机,有与学生对话的机会,课堂就不会冷清。

3、忌放羊式上课,要因人施教,调动尽可能多的人积极性。(1)程度高者回答难题,低者回答容易的题。

(2)了解各个学生的长短处,让各人回答有针对性的问题。

(3)个别程度较差的学生课前布置预习生词,甚而先读语料,使他们在课堂上也可以听懂一些,帮助学生树立学生信心,课后多加询问,了解情况。

上一篇:集思广益的成语由来下一篇: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