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

2024-09-11

音乐学院(共13篇)

音乐学院 篇1

纵观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 其目标都是围绕如何培养有素质、高能力的教育人才。如何使课程建设更加合理、科学、符合我国高等音乐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是个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国外的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跟国内有较大的差别, 他们的培养目标已不再仅仅为音乐教育的本身, 而是针对音乐教育所带来的价值和如何科学定位教学管理的探索和开拓。国外在音乐教育专业领域格外的重视, 这对我的音乐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国外关于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印地安那大学、印地安那大学共同编著的《音乐教育基础》, 陶森州立大学编著的《现代音乐教育》 (第二版) 等书目, 被译为中文并出版的主要有《美国音乐教育概况》《德国音乐教育概况》《日本音乐教育概况》和《柯达依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等著作。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不仅要总结我国的学科建设经验, 还要吸取国外本专业的科研成果, 促使音乐教育专业更加符合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需要。我国音乐教育事业要面向世界, 也必须研究和分析国外的相关经验和教训。本文希望能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以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为基础, 与国外相关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进项对比分析,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和办学特色, 并吸取国内外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优秀成果, 从而为我国中小学培养音乐教师输送优秀的人才。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大体如下:

由图表可见, 我国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 专业主课所占比例较少, 专业基础课占有的比例较大, 两部分不够均衡。在必修课的设置中,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加上一定范围的专业选修课, 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比较均衡的。专业主课设置存在单一性, 使学生们缺乏对专业技能的全面了解以及对实际表演技能的操练能力。

由于国家间文化的差别, 英国的音乐教育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程所具有的价值和理念不尽相同。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音乐教育专业就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英国作为世界教育强国的代表, 教育理念曾被世界各国引用, 教育体制被东南亚、澳洲多地区沿袭。在英国, 音乐教育不仅仅涉及音乐和教育领域, 还包括哲学、历史、语言等多门学科, 他们学习的兴趣极为热烈, 教学效果显著。英国作为流行音乐的发源地, 也是古典音乐的殿堂, 在英国, 到处洋溢着艺术的气息。音乐教育是英国教育事业中璀璨的明珠。

英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大体如下:

(1) 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论知识相关课程。

(2) 认识和创新教学及评估方法相关课程。

(3) 介绍一系列来自不同时代和文化生活, 包括来自不列颠群岛, 西方古典、民间、爵士乐和流行等类型的相关课程。

(4) 课程理解和当前教学实践的相关课程。

(5) 学术研究、小组讨论及音乐反思的相关课程。

英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专业的学习, 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 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 能够胜任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工作。其主要课程有:影视创作技术、音乐表演哲学、音乐教育理论、音乐心理学、音乐工作室、爵士乐研究、音乐工作室等课程。除此之外, 他们还具有一些品牌的课程, 如当代音乐教育、比较国际音乐教育、音乐心理学、沟通和表达、音乐教育在英国。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充分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英国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以实践为基础, 尽可能的给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创造性的和创新型的音乐教育者,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 但由于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 我国音乐教育与世界教育强国的培养思想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英国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对人潜力的开发, 音乐教育是众多教育门类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部分, 如果不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 其教育过程就不算完整, 更谈不上全面的发展教育。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 对于一切, 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 而是精神的探讨。”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 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 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由此可知, 音乐教育在英国是精神生活的需要, 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 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然而, 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以学科中心主义的指导思想造成了普通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与需要。音乐教育的重点放在以识谱为中心的技术操练上, 音乐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成了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造成了一些学生喜爱音乐, 但害怕上音乐课的不正常现象。

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 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学任务的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英国在课程设置的重要特点打破各系各专业的分割状态实现彼此交叉良性互补的学术氛围。英国的高等教育本科段课程由三大类构成, 既普通教育课程、主修课程、选修课程。而普通教育课是教育设置的核心课程, 课程的设置范围极广紧密相连, 课程多数是跨学科的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他们的培养目的重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提倡一专多能。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应以实践能力为准绳, 既要重视理论的培养, 又要加强实践的锻炼。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 吸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成果, 同时对我国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总结, 不断完善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黄威著.教师教育体制:国际比较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Z].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3]李其龙, 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浙江音乐学院 篇2

学院概况

浙江音乐学院(Zheji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称浙音,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文化厅主管;是浙江第一所音乐艺术本科院校,也是中国第十所独立设置的专门音乐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为省部共建,由教育部于2016年3月1日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艺术类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

浙江音乐学院座落于浙江杭州西湖区,截至2016年4月,占地面积602亩,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49亿元,共有纸质图书25.3万册,并逐步建设现代电子图书系统、信息平台系统和数据中心;拥有大剧院1个、音乐厅3个、剧场3个、排练厅102个、琴房842间和录音棚6个;5个本科专业;共有专任教师283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44人。在校生1 676人,其中研究生173人。

成立背景

浙江省一直在提倡建设文化大省,然而,浙江却有一个与历史上的文化繁盛和现实里的经济发达不相称的实际窘境,高校数量明显偏少,特别是艺术类院校。之前,浙江没有独立的音乐学院,只有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部分专业、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温州大学音乐学院、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和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12年7月,省委省政府决策筹建浙江音乐学院,希望改变浙江省“戏剧、美术不错,音乐教育软弱”的现状。

为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好浙江音乐学院,2013年11月28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建制划转浙江音乐学院(筹),作为筹建主体基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浙江音乐学院按全日制在校生5 000人规模进行规划建设,以校园、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建设为重点,“硬件”和“软件”同步推进。2015年9月新校区落成并投入使用。

院系及学科体系

浙江音乐学院办学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促进教学、科研创作和艺术实践有机结合。

学院下设:作曲与指挥系、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系、钢琴系、声乐歌剧系、国乐系、管弦系、流行音乐系、舞蹈系、戏剧系、音乐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附属音乐学校(筹)、创业学院(筹)、继续教育学院(筹)、国际教育学院(筹)。

根据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建构学科专业体系,首批拟设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等5个专业。现有3个一级学科中,音乐与舞蹈学为省级一流学科A类,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为省级一流学科B类。音乐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为省级新兴特色专业。

学院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音乐院校、省属文艺院团等合作办学,建立若干附属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高质量音乐艺术专门人才。学院将以本科教育为主,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开放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

到2020年,努力建成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艺术本科高校。

师资队伍

筹建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通过“整合一批、引进一批、招聘一批、共享一批”等“四个一批”办法,已初步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优良、满足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教师队伍。

截至2015年12月底,学院正式在编专任教师283人,其中具有正高职务44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2%;具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才,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0余人,和一批获得过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青歌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奖项的青年教师群体。

办学目标及校训

浙江音乐学院秉承李叔同先生倡导的“学堂乐歌”精神,以“事必尽善”为校训,以“高水平音乐学院”为办学目标定位,以“专业基础厚实,实践适应能力较强,个性特色鲜明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办学,努力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编辑 杜 青)

四川音乐学院绵羊艺术学院校徽 篇3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一般指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Sichuan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Arts)简称“川文艺”,位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一所以“文化艺术”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培训部、建有中国当代作家体量最大的王蒙文学艺术馆。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前身为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2006年,升格为面向全国招生的本科高校;2012年,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并与四川音乐学院等联合设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截止2017年5月,学校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绵阳校区、梓潼校区、成都校区;现已使用地1500余亩,梓潼校区占地2773亩(在建),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室近百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亿元。学校设置有5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历史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

历史沿革

2001年,四川音乐学院创办四川音乐学院绵阳校区(川音绵阳艺术学院),隶属川音二级教学机构;同时成立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川音国际演艺学院、川音通俗音乐学院等二级教学点,毕业证统一由四川音乐学院颁发。

2004年,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川音国际演艺学院、川音通俗音乐学院、川音舞蹈学院统一迁至新都校区。

2006年,四川音乐学院绵阳校区(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面向全国招生的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2012年,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并与四川音乐学院联合设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2013年,先后通过四川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严格转设评估,并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上以高票通过转设;同时撤销四川音乐学院管理下的二级学院(教学机构)建制。

201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校区(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资源整体转设更名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2015年10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正式开工建设。[5]

2016年6月,学校被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系“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训

立本、务实、创新

立本:立足于本质,本分做人,不虚无空洞。

务实: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做学问与做人、做事一样,均要以诚信为本,脚踏实地,立足现实, 求真务实。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注重掌握实务知识、实际本领与实战才干,经世致用,强国富民。

创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 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原来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 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校歌

《开创美好明天》

花儿依着画板,风儿撩动琴弦,小鸟伴我歌唱,青春放歌校园。

推敲时代音符,审视历史曲线,弘扬大禹精神,续写太白诗篇。

我们志存高远,彩绘祖国河山,留下今日辉煌,开创美好明天。

我们志存高远,彩绘祖国河山,留下今日辉煌,开创美好明天。

我们志存高远,彩绘祖国河山,留下今日辉煌,开创美好明天。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艺术学院求职简历封面

2.艺术学院毕业生简历表格

3.艺术学院个人简历下载

4.艺术学院简历封面

5.山东艺术学院校徽

6.云南艺术学院校徽

★ 四川高考作文

★ 四川考察报告范文

★ 英文简历-四川女生

★ 四川简单旅游导游词

★ 四川普通话说话范文

★ 四川大地震作文

★ 四川初中英语作文

★ 四川作文650字

★ 四川日则沟导游词

专著 -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 篇4

马元龙,男,汉族,出生于1980年,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讲师二级,音乐学院舞蹈表演系主任。

本人于1995年考入济南师范学校,1998年学校推荐考入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毕业来到临沂师范学院工作。几年来经历了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的起步与发展,一直承担舞蹈学主干课程的讲授工作,如《中国古典舞基训》《素质技术》《舞蹈剧目》等,还担任过舞蹈理论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现为创新课程负责人,承担着四门创新课程的课程建设工作。曾任舞蹈教研室副主任,现任舞蹈表演系主任。

2003年协助音乐学院院长陈建国教授建立舞蹈学专业,制订了舞蹈学专业教学大纲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先后担任《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技术技巧》、《舞蹈剧目》、《民族民间舞》等课程的主讲工作。现担任创新课程《中国古典舞基训》、《舞蹈剧目》、《舞蹈排练与表演》、《舞蹈演出与实践》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及其它数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多次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2008年被评为“师德建设先进个人”。

音乐学院考前动员大会 篇5

6月7日下午两点整,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艺术楼301演播厅召开了2011级音乐学院考前动员大会。

音乐学院副院长赵明给大家主持了这次会议,赵院长首先向同学们传达了学校关于抓好考风考纪的相关精神,着重强调了严格考风考纪与考试的相关制度。赵院长说:考试挂科,说明了能力的问题,但考试作弊,就是诚信问题!号召同学们“诚信考试,杜绝作弊”。希望同学们发挥真实的考试水平,端正考试观念,严于律己。音乐学院党组织副书记李广说:考试多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对学习情况的测评,对个人的考核,所以,同学们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音乐学院 篇6

关键词:入学教学,感恩教学,学风建设

1 做好感恩教育工作

每一个都应该心存感恩之心, 我们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阳光雨露, 感恩所有帮助我们的人, 一个会感恩的人必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我们应该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懂得回报父母、社会, 报效祖国的人。

2 做好新生学风建设工作

2.1 实施“学风建设结对子”工作

公共课:由本班或本学院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本班成绩比较差的同学, 给具体的目标, 并签订目标责任书。

专业课:由学院团委负责聘请本学院的老师对成绩比较拔尖同学进行专业辅导, 要求每学期排练至少2个精品节目。通过专业老师的培训和指导, 培养一批可以指导其他学生的准教师, 通过他们与专业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进行结对子,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2 抓好两项重点工作

(1) 抓好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工作。

专业技能大赛总体上由学院统筹规划, 教研室负责组织, 学院团委学生会负责具体落实各项工作 (舞台背景的制作, 后勤保障、节目单制作、比赛人员的召集和抽签、统计分数等工作) 。

(2) 抓好班级音乐会工作。

班级音乐会由学院团委负责统筹规划, 学生会文娱部负责组织各班文娱委员将学院的要求和意图落实到班里, 学院团委将邀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对各班的节目进行审查, 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 以达到保证质量的目的。

2.3 抓好四个课堂管理工作

(1) 抓好早读课或晨练工作。

学院早读或晨练 (专业的练功, 比如舞蹈等) 的考勤由学生会纪检部负责牵头, 各班负责考勤的班干部配合学院对本班的出勤进行考勤工作, 对屡教不改的同学要进行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

(2) 抓好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的出勤工作。

由辅导员统筹, 学院学习部和纪检部、各班考勤班干部共同参与, 要抓好这些公共课的学习, 为将来就业和顺利拿到学士学位证做好准备。

(3) 抓好第二课堂即专业社团建设工作。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 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的广阔舞台, 从而反过来促进对专业的学习。目前我院共由专业社团6个:声乐协会、钢琴协会、舞蹈协会、管乐协会、民乐协会、理论协会 (由各班理论能力较强同学组成)

(4) 每年邀请校外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四场以上的学术讲座或专场音乐会, 通过这两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他们有着开拓视野, 增长见识的重要作用。

3 做好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们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 针对音乐学院同学的专业特点, 我们加大了教育的力度。我们将邀请学院党委书记和学生处, 给同学上了思想品德课、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和毕业生就业指导课, 使各年级的同学都明白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做事以及做学问。

4 做好职业规划教育工作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这里所谓的“预”实际上就是计划、规划的意思。事实也证明, 有很多人由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规划, 人生的每一步都没有明确的目标, 最终导致了事业的失败。而失败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们没知识、没才能, 而是他们没有设计和采用最适合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 有了目标才会激励一个人努力奋斗, 去创造条件实现目标, 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 浪费青春。好的职业规划还可以帮助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实力和专业技能, 以便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计划, 更好的自我控制前途和命运。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协助个人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 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地了解自己, 并在详细评估了内外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5 做好人身安全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他们的人身安全关系千家万户, 关系到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所以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音乐学院历来都比较重视安全工作, 学院党政领导亲自过问, 我们准备继续邀请学院领导给2009级新生上安全教育课。由于领导重视, 辅导员、班主任密切配合, 安全教育工作能够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实处, 到目前为止音乐学院没有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 因此学院从2005年以来, 连续四年被评为“韶关学院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6 做好党团知识教育工作

辅导员在学院领导的指示下认真制定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计划, 务必做到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按照“民主集中, 个别酝酿, 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好党建工作, 我们计划从2009级的学生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力争“低年级有党小组, 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得以实现, 及早发现苗子予以培养, 把党建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发展党员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注重工作方式的“创新”, 比如在发展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入党时, 我们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的征求同学、老师、班主任的意见, 形成“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发展新机制。

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我们在做好党建工作的同时也认真做好团建工作。还应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团建工作, 特别是要加强团支部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以及作风建设。刚入学的新生大部分都是共青团员, 他们都有入党的愿望, 但他们往往不够主动, 入党的目的不是很明确, 入党的动机也不是很纯正, 所以团支部担当起协助责任区党员认真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培养考察工作, 积极向学生党支部推荐优秀团员成为党的发展对象。

7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了能更加准确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学院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2) 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给新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3) 构建“学生——班干部——学生党员——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党委书记”五级维稳工作网络, 学院要求班主任助理和责任区的党员要定期下到所联系同学的宿舍与他们谈心,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 如果发现问题在采取必要措施后及时向学院领导和辅导员汇报, 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8 做好奖学金、助学金工作

为了使这项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学院将在新生各班中成立奖助学金评定小组, 负责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上报等相关工作, 评定小组成员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 对学院和全部同学负责, 并接受同学和学院领导的监督。学院也制定了各类奖助学金评选的程序, 要求各班评定小组必须严格按照评选程序进行评选, 评选的时候要邀请本班班主任助理和负责本责任区的党员参加, 党员和班主任助理要对评选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确保结果“公平、公正、公开”。

9 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

音乐学院 篇7

第八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将于12月19日至2009年1月3日隆重举行,其间共将举办16场音乐会以及各类学术活动,演出场所分布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奏厅、附中音乐厅和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一年一度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是学院教学、演出和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展示教学和学术水平、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学术交流的舞台,音乐节在社会上已经产生广泛的影响,受到师生的欢迎。据音乐节音乐总监韩小明教授介绍,开幕音乐会将在12月19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由青年教师、小提琴家刘霄与来自美国的指挥家史蒂夫·戴维斯教授指挥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北京首演作曲家陈怡的《小提琴协奏曲》和美国著名作曲家、普利策奖获得者斯塔齐的《生命之光》。

参加演出者还包括长号教授赵瑞林、小提琴教授徐惟聆、小号教授戴中晖、钢琴教授盛原、声乐教授王宪林、青年教师高参、袁莎、孙媛媛、黄亚蒙、李青、朱牧、李凌和校友居觐、王笑寒、方明等,以及刚刚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获得第一名的青年女高音柯绿娃、男高音谢天和男低音冯国栋等都将参加演出。12月22日晚,沈凡秀教授将在该院附中音乐厅举办管风琴室内乐音乐会。随后,“国际校友音乐会”、“附中中提琴国际获奖者汇报音乐会”、“未来之星——中国少年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铜管乐师生音乐会”、“中国青年作曲家电子音乐新作品首演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志·龙古典吉他室内乐团首演音乐会”,以及2009年1月2日晚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校友联袂新年音乐会等同样值得期待。

音乐学院 篇8

专业(方向):电子音乐制作专业、影视音乐创作专业、现代器乐演奏专业

一、电子音乐制作专业、影视音乐创作专业

(一)初试:专业综合面试【20%】

1.器乐演奏能力考查(钢琴或其他乐器均可)曲目要求:练习曲、大中型乐曲各一首;

2.歌曲演唱:演唱歌曲一首,风格不限;

☆ 广东考生无须参加此面试,采用省统考主、副考项成绩。

(二)复试【80%】

1.专业笔试【55%】

(1)音乐感知听辨【15%】

现场播放音响,完成单项选择题。

(2)音乐分析与写作【40%】

1)分析并标出所给音乐片段的和弦;

2)续写所给的音乐片段,曲式结构不限。

☆ 题型示例请登录我院招生网查询。

2.基本乐科(按比例算入总分并划定资格线)【25%】

(1)乐理【10%】;

(2)视唱练耳(笔试与面试)【15%】。

参见《附录三:星海音乐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基本乐科考试大纲》

★ 录取说明

考生若同时兼报电子音乐制作和影视音乐创作两个专业,仅需参加一个专业的笔试及面试,录取时按照成绩排名及考生 志愿分专业。

二、现代器乐演奏专业

专业包括:爵士钢琴,爵士萨克斯,爵士长号,爵士小号,爵士鼓与现代流行打击乐,爵士贝斯(包括电贝斯、古典低音提琴),吉他(包括爵士电吉他、木吉他、古典吉他)。

(一)考试形式

1.网上报名时,广东省考生须在规定曲目范围内选择初、复试曲目;非广东省考生按要求填写初、复试曲目(亦可在规定曲目范围内选曲),初、复试曲目不得重复。

2.爵士钢琴、萨克斯、长号、小号、电吉他、贝斯、爵士鼓与现代流行打击乐专业的考生复试所演奏的即兴旋律 风格由现场抽签决定;考场播放两遍伴奏音乐,考生须在第二遍播放时跟随伴奏音乐即兴演奏;考场提供参考和弦谱或结构谱,考生可根据乐谱提供的信息即兴演奏。

(二)专业初试

1.爵士钢琴、爵士萨克斯、爵士长号、爵士小号、爵士贝斯、爵士电吉他、木吉他

(1)练习曲一首(曲目自选,爵士钢琴不低于车尔尼740程度);(2)乐曲一首(风格不限);

2.爵士鼓与现代流行打击乐(1)以爵士鼓为主考

1)小军鼓乐曲一首;

2)爵士鼓乐曲一首;

(2)以电颤音琴为主考

1)练习曲一首;

2)乐曲一首(风格不限);

3.古典吉他

(1)演奏三个八度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各一条;

(2)维拉-洛博斯练习曲或其他高级音乐会练习曲一首(维拉-洛博斯练习曲应在 NO.1,NO.2,NO.3,NO.7,NO.10,NO.11,NO.1 2 中选择)

(3)自选大、中型乐曲一首。

(三)专业复试

1.古典吉他

(1)自选乐曲一首(大、中型乐曲或协奏曲一个乐章,不得重复初试曲目);

(2)巴赫乐曲一首;

(3)音乐作品片段视奏。

2.木吉他

(1)自选大中型乐曲两首(不得重复初试曲目);

(2)音乐作品片段视奏。

3.其他专业

(1)自选大、中型乐曲一首(不得重复初试曲目);

(2)即兴演奏,现场按要求完成一种音乐风格的演奏;

(3)音乐作品片段视奏。

☆ 即兴演奏范围

(1)音乐风格范围

爵士钢琴、爵士萨克斯、爵士长号、爵士小号、爵士电吉他专业在以下两种风格抽取一种演奏: ① Swing;② Bossa nova;

爵士鼓与现代流行打击乐、爵士贝斯专业在以下四种风格抽取一种演奏: ① Swing;② Shuffle;③ Funk;④ Latin(包括 Bossa nova、Songo、Chacha、Manbo);

(2)即兴和弦范围:大小七和弦、属七和弦、小七和弦。

(四)基本乐科(成绩不计入总分,但划定资格线)

1.乐理;

2.视唱练耳(笔试与面试)。

参见《附录三:星海音乐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基本乐科考试大纲》

音乐学院就业工作计划 篇9

为更好的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制定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1、建立全程就业指导的工作思路。主要包括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创业技能指导、就业技能指导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教育,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形式。

2、持续有序地进行日常就业指导工作,经常通过主题班、团会、座谈的形式对在校生进行就业专题教育;采取报告、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3、加强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的日常指导。组织拟写自荐材料并进行检查、评价、修改与评比;通过三分钟自我介绍演讲比赛、模拟招聘等系列活动加强求职技巧的培养;定期不定期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观摩、参与人才招聘,认清就业形势,体验求职。达到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的培养与提高。

4、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设计大赛活动,积极宣传往届毕业生自主创业典范等形式激发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5、认真完成毕业生就业及离校工作。密切关注毕业生的思想动态,注重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毕业生要立足岗位、诚信就业、艰苦创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和就业,并及时为毕业生就业

提供帮助和信息服务,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用讲座、报告会、咨询等多种形式,使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环境与形势,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如人才代理政策、就业协议签订要求;了解就业流程中推荐表、协议书的填写,以及与就业相关的各项手续办理程序。

6、以评选校优秀毕业生工作为契机,做好毕业生思想品德鉴定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安全离校。

7、有计划的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加大毕业生见习力度。

二、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1、在系里开设 “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栏”,及时发布各类信息,让毕业生能及时地了解就业动态。

2、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力争新建3-5个就业实训基地,并签订合作协议书。

3、组织好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各种小型招聘会。搜集相关就业招聘信息,及时通知毕业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

4、发动全系教职员工,利用他们在相关专业、行业的联系及影响力,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5、加强对毕业生择业的合理引导,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优化就业市场结构。鼓励毕业生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和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就业;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发动与组织工作;鼓励大学生到偏远贫困地区工作。

6、积极组织就业服务人员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质量和数量。有效为毕业提供满意的就业单位及就业岗位。

7、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与学生专业特点,鼓励并引导学生向浙江、广东地区拓展就业市场。

三、加强就业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1、有计划地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外出学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修养与工作能力。

2、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研讨或座谈会,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就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利用假期等空闲时间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加强沟通与合作,取长补短。

4、成立以学院党支书记、学院党政领导、毕业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就业指导小组。

5、将就业任务与下发至每位专业教师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6、联系我校毕业的优秀校友,将其就业或创业宝贵经验拍成宣传片,以鼓励毕业生就业或自主创业。

四、认真细致地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

1、做好与毕业生的通讯联系工作,建立班级联系人制度,建立毕业生个人跟踪档案,多渠道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并通过飞信、微信、班级邮箱等途径,做好学生在校内外的联系工作。

2、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登记工作和离校后的联系工作, 与毕业生建立良好的通讯渠道以便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最新工作情况,保证就业率等统计工作能顺利进行。

音乐学院 篇10

此次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乐律知识、《先秦简犊文笔与音乐史料的解读》、乐器学角度观察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联系、中国民族乐队的发展轨迹以及广播音乐专题的制作与配乐,讲座内容充实,学术气氛浓厚,在场听众均觉受益匪浅。

青年教师孙红杰博士参与聆听了这次讲座,听完之后深受触动,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精彩的记录: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素有“谱连器、律、调”之说,广大音乐学子在研读乐谱、习练乐器、揣摩乐调的同时,往往对“乐律”这一音乐的根本大法漠不关心。由于律学原理牵涉物理学、数理学和历史学知识,玄妙而深奥,故令许多乐人望而生畏。孙克仁先生做客师大音乐学院,为民乐系学生开办乐律学专题讲座,他高谈阔论,挥袖抚琴,旁征博引,亘古通今,使我们对几种主要律制(三分损益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的原则、方法、差异,以及相关领域的重要文献和代表人物有了初步认识。当然,乐律学本身学源悠久、学说众多,论题中不乏千古谜团,文献中亦难免误讹夹杂、歧见迭出,想要察其肌理、窥其堂奥,恐非一场讲演所能胜任。因此,对于有头脑的听众来说,本场讲座在发人深省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疑问。对此,孙先生寄望于“下回分解”,他言必有据的治学态度令人感佩于心,他干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音乐学院 篇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全球文化一体化将是必然的趋势。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 也将逐渐走向一体化。在当今的世界音乐文化中, 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关注各地音乐文化相融合的现象。随着人们对音乐的更多认识和理解, 音乐文化融合也将更加走向成熟, 那么, 如何使得中西方音乐文化在融合的同时又不失各自的个性所在,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 首先要分析中西方音乐文化中的异同点。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异同

1、相同点:

目的性相同:无论是西方的古典音乐, 爵士乐, 还是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 其目的都是为了反应本民族本地域 (部落) 的文化, 只是用音乐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而已。

都具有共同的本质即:情感的外化。也许你听不懂他们的语言, 理解不了他们的音乐, 但只要他们的音乐里有着浓厚的情感, 就能打动人心。所以判定一个音乐作品是否是好的作品, 不单单是要看作曲及表演技法是否精湛, 更重要的是要看音乐是否能感人。

都能给人以美感。一段好的音乐, 不管他表现的是凄苦还是欢乐, 是丑陋还是美好, 只要是好的音乐都会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这也是音乐评判应该具有的普遍标准。

2、不同点:

音乐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此我们暂不去追溯中西方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上的不同之处, 单就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之现象就足以说明了二者文化上的差异性。我们时常会看到在国内的一些音乐会进行中, 时常会出现手机的响声, 小孩的叫声, 甚至随意走动的人, 而西方国家在欣赏音乐会时是绝不允许出现上述情景的, 甚至不以正装出席都会被拒绝观看。中国古书上很早便有关于西方音乐文化的记载“……园规:凡看戏者, 无茶酒, 戒吸烟与喧哗。若唱时, 有彼此聚谈, 则别者作‘思思’之声以止之……”从这则话中便可以清晰反映出西方音乐文化中那种严肃、庄重的氛围。而与此同时, 大家可以联想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氛围。提起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茶馆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在老北京有许多说书唱戏的茶馆, 在这样的茶馆里, 饮茶只是媒介, 听评书才是主要内容。开书以后, 茶客们边听书, 边品饮, 台上演得起劲, 台下议论的更起劲, 茶友们以茶提神助兴, 待看到出彩的演出时, 叫好声便会连连不断, 因此, 在西方“音乐厅文化”中演员是主角, 相反, “茶馆文化”中观众则是主角, 所以, 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音乐文化的不同态度。

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拿歌唱来说, 西方的歌唱演员在表达音乐情感上更加夸张, 外在, 真实。他们不会太在意自己的长相是否漂亮, 自己的声音是否完美。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情感的充分表达。中国的歌唱演员则更加注重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讲究的是整体的美感。我们在媒体上也时常看到, 很多中国的歌唱演员在演唱时无论从手势、歌声还是从出入场姿态都落落大方, 但明显看得出是经过修饰过的动作, 过于千篇一律, 一点不人性化。也即我们时常所说的“徦”。而国外的歌唱演员, 大多都是挺着胖胖的大肚子, 却能表现得非常随意, 手势与肢体语言都非常丰富, 其手势与体势顺歌声而起伏, 这其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抒发。也许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 表达音乐也追求的是“规矩”, 而西方则不然, “闹热者以西国为最”, 西方的音乐文化中, 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所以他们表现出的音乐往往更真实更外在, 更自然。

音乐结构上的不同:中西音乐结构的比较, 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曲式、“曲式结构”的差异。西方音乐的结构具有逻辑性, 是建立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 中国音乐一般说是一种散体性的结构, 它不追求内在的一种张力, 而更多考虑的是一种自然的融入。西方“和声”学很早, 十七、十八世纪就有“和声”学的专著, 而中国音乐, 可以说没有一种“和声”倾向的概念, 所以中国和声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单声结构”。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的合唱声音总是很和谐很靠拢, 而我们的合唱总是个性张扬, 很难达到像国外的那种教堂合唱的和谐程度。

二、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

以上我们重点分析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点, 接下来针对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做以简要分析

1. 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现状分析。

事实上,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都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成果, 如我们所熟悉的歌曲《送别》。这种音乐文化融合的现象在现代社会里更是普遍的存在着, 如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音乐作品《桥》的作曲手法, 就是西洋和中国作曲技法相融合的经典例证。在歌曲创作方面也有很多经典例子, 如作曲家罗忠镕先生所创作的声乐作品《涉江采芙蓉》就是西方十二音作曲技法和中国古典诗词元素相融合的典型代表。再比如音乐剧这一形式的创作, 也是融入了美声, 通俗, 民族, 等多种音乐因素的表演形式。还有现在很流行的民美唱法, 美通唱法, 以及北京2 0 0 8奥运会上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的《我和你》, 宋祖英和多明戈演唱的《爱的火焰》都表明了在当今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 中西音乐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一种流行, 一种新的表现音乐的方法, 一条连接中国与西方音乐文化的纽带。

2. 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正确发展方向

然而, 在中西文化大融合的同时, 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 诸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成份继承不够, 对西方音乐的思想与技法消化不够等等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同时, 我们一定要植根传统, 面向世界。一方面要努力搜集、整理、学习、研究中国传统音乐, 另一方面还要全面了解世界各国音乐及文化。2 1世纪的今天, 如果我们不能认真地学习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 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长处, 广泛地吸收养料, 发展自己, 中国音乐便没有出路。植根传统, 面向世界, 积极梳理, 努力创新, 这才是中国音乐发展的正确方向。不同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向我们展示了无比丰富的创造可能性和广阔的利用前景。提倡民族音乐是很必要的, 但是在继承传统, 借鉴外来文化时, 也必须贯彻批判的态度。中西音乐的交流对于吸取西方音乐成果要注意度的把握。即以我们的音乐文化传统为基点, 适当地与西方音乐文化相融合, 以更好地促进我们对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总之,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一定要在立足于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只有这样才不断涌现出跟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才能使得中西方音乐文化犹如维多利亚, 邦德女士的作品《桥》中所表现的那样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长河上搭起一座完美而坚固的“桥”。

参考文献

[1]《音乐人类学“历史的思潮与方法论”》汤亚汀著译

[2]《中西合壁走向多元化》孟史娜

北京音乐学院是几本 篇12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即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或北京音乐学院)简称:北音。位于中国北京,是一所以现代音乐为主教学的.高等艺术学府。中国内地最顶尖的音乐学院之一,也是亚洲建校时间最长且师资规模最大的现代音乐艺术学院,在音乐学界内享有着“东方的伯克利音乐学院”之美誉。

学院于1996年开始全日制教学。建校以来,学院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包括“九棵树数字音乐节”、“北京现代流行音乐节”、“北京国际鼓手节”、“中国音乐剧发展国际论坛”等北京市级乃至国家级的艺术交流活动。学院下设流行音乐研究所、音乐传媒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北京现代音乐艺术团。

开设专业

音乐学院 篇13

王景彬,男低音歌唱家。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198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留学,学习期间,连续7年获得密苏里大学最佳研究生奖和大学校长最高奖学金;获得美国法尔夫声乐国际基金奖。1994研究生毕业后和世界众多知名歌剧院合作,主演了大量的世界经典歌剧。2001年作为引进人才担任青岛大学声乐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先后灌制了多张DVD和CD个人演唱专辑,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了多篇大型学术论文。所教授学生获得了国际比赛一等奖和国家级比赛一、二、三等奖。担任各种大型国内和国际声乐比赛评委。

王丽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应邀担任全国“第五届武汉樱花杯声乐比赛”和俄罗斯海参威“远东国际声乐比赛”等多项大赛的复赛、决赛评委;主持及参与省级社科项目4项,并荣获省社科联和教育厅颁发的一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王洛宾民歌的艺术价值》、《浅谈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艺术歌曲创作》等论文多篇;4次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所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获奖。目前在青岛大学音乐学院从事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声乐教学工作。

王文俐,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钢琴硕士。一九九○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钢琴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二○○一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伴奏专业,获硕士学位;一九九○年至今,青岛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师。科研及学术论文:《中国钢琴作品在高师教学中的现状与思考》发表于2000年《人民音乐》第11期;《江文也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的现代化技法》发表于2001年《黄钟》第2期;《谈即兴伴奏课的改革》发表于一九九七年《钢琴艺术》第6期;《针对不同性格类型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发表于2000年《中国音乐教育》第1期;《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发表于2000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第2期;《我们生活在美的中间》发表于2000年《艺术乐园》第1期;《唱儿歌,学画画》一书,由希望出版社出版;主持国家科技部科研项目“互动钢琴教学软件”教案的编写和音像的录制工作;山东省重点课题《钢琴伴奏的理论与应用》的研发。获奖情况:科研论文《中国钢琴曲的现代化技法简析》获全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谈即兴伴奏课的改革》获得山东省教委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校内、外任职:青大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副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青岛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张旭冬,博士,教授,硕士导师。现任作曲系主任、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成员。1998年—200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选派、教育部公派赴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调研复调音乐与俄国当代音乐创作。主要学术领域:复调音乐、音乐创作研究。论文曾连续三年(2005 —2007)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获“山东省第2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创作各类体裁音乐作品百余部(首),曾分别在济南、青岛和美国成功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

刘玉霞,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副主任、特聘青岛交响乐团首席,硕士研究生导师。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演奏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委员,山东省第九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第九届青联委员和第十届青联常委。曾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多项表彰及奖励,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03年10月作为艺术类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留学,并获得演奏专业最高学位——小提琴演奏专业演奏博士。先后在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舒瓦洛夫”音乐厅成功举行了三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是国家公派艺术类留俄学生在莫斯科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第一人。2005年4月,作为唯一的外国人,入选参加了俄罗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莫斯科著名的“格林卡”音乐厅举办的大型演出。

邓列加,中国歌剧舞剧交响乐团首席,青岛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黑龙江省交响乐团客座首席。出生于音乐世家,深受家庭音乐熏陶,自幼随父学习小提琴,12岁起开始小提琴演奏生涯。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1990年赴德国国立特劳森根音乐大学深造,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巴耶诺夫,获得艺术家证书。在德学习期间,深入学习了国外优秀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演奏技巧得到大幅度提高,将自己对乐曲的深入理解融入到演奏之中。1995年在埃斯林根市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及好评。在旅德期间,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荷兰举办音乐会。回国后,曾执教于西安音乐学院。之后,任职于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活跃于中国舞台上,先后参与音乐剧、大型歌剧在中国的首演,多次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大型音乐会。与丹麦室内乐团的先锋――阿萨莱斯室内乐团及来自挪威、德国、荷兰的优秀演奏家同台演出,以自己对音乐的深邃理解,独特诠释深受多方媒体好评。并多次出访香港、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董文华,现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1到200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研修声乐。多次参加全省声乐比赛两次获得一等奖。在1991年参加全省高校声乐教师比赛获得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山东省教育厅、文化厅获奖,如《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获山东省教育委员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唱歌语言的处理》获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有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保存。先后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声乐艺术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声乐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发表于《中国音乐》核心期刊。《黄河三角洲的民歌挖掘与演唱》获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研立项。多名学生考取国内外声乐研究生。如学生王维莲等考取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并有多名学生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获奖,学生马晓娟获首届维也纳国际声乐大赛银奖和最佳音色奖,翟鹏,王莹莹等多名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声乐大赛中获奖。

苏勇生,青岛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键盘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入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修钢琴,1986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9年调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1991年在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声乐钢琴比赛中获钢琴比赛一等奖、声乐比赛优秀伴奏奖。199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进修钢琴演奏一年。1999年被任命为音乐教育系键盘教研室主任。2007年所担任的钢琴课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课程。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种音乐期刊上及获山东省、青岛大学的优秀科研成果奖。

王爱琴,音乐教育系副教授,声乐专业。1984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表演专业;1992—1994年于上海音乐学院干进班进修,师从留学意大利博士、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胡明健教授学习声乐;1984年进入青岛大学任教至今。曾获1980年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省专业歌舞剧院、艺术学院、师范院校声乐比赛二等奖,1991年省教委主办的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声乐、钢琴比赛声乐一等奖等奖项。发表优秀论文数篇,其中《哼鸣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一文在首届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宋艺闻,199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钢琴演奏专业,同年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2002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钢琴演奏与教学专业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评委,青岛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理事,青岛市教育局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入选山东省学校艺术教育专家人才库。曾获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艺术院校音乐舞蹈大赛中获伴奏一等奖。并多次参加了青岛市新年音乐会、青岛大学新年音乐会的演出。并在省市各个艺术水平考级及音乐比赛中担任评委。先后在《艺术教育》《齐鲁艺苑》《中华学术论坛》《艺术教育》《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中国教育改革》等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教学之余,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攻关,作为主创人员研发的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互动钢琴教学软件”。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曾先后荣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二00七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课题、青岛市文化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立项、山东省教育厅第二批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2010年获第四届山东省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两项、山东省艺术考级青少年音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珠江.恺撒堡杯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山东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多次获青岛市青少年音乐大赛(器乐)最佳指导教师奖。

王琳,美籍华人小提琴教授。十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附属小学跟随王振山教授学习小提琴直至附中毕业。1983年获约克•史都克基金会奖学金赴瑞士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小提琴演奏艺术教育之父卡尔•弗莱什的继承人,前任欧洲弦乐协会主席Max Rostal大师学习,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伯尔尼音乐学院高等小提琴演奏艺术文凭。1988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跟随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国际各大比赛评委Roman Totenberg继续深造小提琴,在校期间连年荣获希诺托院长奖学金,1991年获得音乐硕士小提琴演奏学位。在欧美二十余年期间,担任许多交响乐团、室内乐团的演出及学校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国际著名音乐节,曾与世界上有着极高声望的指挥家Sir Georg Solti、C•Eschenbach,Itzak Perlman,M•L•Rostropovich等合作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演奏及教学经验。从2002年至今,担任中国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教授本科小提琴表演、研究生小提琴演奏与教学、MFA艺术硕士的专业课程。担任各种专业大赛比赛评委,并多次获最佳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生们在参加省内外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多名学生在国内外知名院校、乐团继续深造和工作。

张夏琴,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主任,1981年,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师专音乐专业,从师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声乐系主任金华德教授,并以声乐专业成绩第一名毕业;1990年--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课程班,先后从师于著名歌唱家叶佩英副教授和声乐教育家周美玉教授以及钢琴教授沈灿,并获声乐歌剧系专业结业证书;2000年--200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本科),并获中央音乐学院学士学位,在读本科期间仍从师于声乐教育家周美玉教授,钢琴教授张式谷,合唱指挥家杨鸿年教授,以及音乐学教授宋瑾等;1981--1986年,任青岛十六中音乐教师;1986--1993年,任青岛七中音乐教师;1993--至今任青岛大学艺术学院声乐教师

张琳仙,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舞蹈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1978年参加工作,任山西省歌舞剧院主要演员,曾获文艺界最高奖——“文华奖”,两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舞蹈《看秧歌》被评为歌舞类一等奖。著作有《舞蹈艺术心理学》等余部;主持两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三项省级科研课题;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30余篇。被授予省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出访意大利、日本等国。创作的舞蹈获得省级大奖共计30余项,国家级大奖共计10余项,如《社鼓》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中获得专业组创作一等奖,创作舞蹈《心之翼》获全国第六届“荷花杯”校园舞蹈大赛作品铜奖等。并于2006年被邀请赴韩国讲学,教授中华民族民间舞,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朴春艳,韩国Seoul国立大学音乐大学院硕士,韩国建国大学交换教授,韩中亲善协会文化副会长现,中国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曾与上海交响乐团、韩国KBS等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唱,曾参加北朝鲜举办的“世界艺术节”,韩国KBS电视台举办“民族统一音乐会”等,在北京、上海、广州及韩国、日本、香港等地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及国际性音乐活动,曾在艺术世界发表“中韩近现代音乐研究”,松花江月刊发表“朴春艳教授的音乐家故事”等,中央电台举办“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中韩歌曲大赛”评委。

张宝莉,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现从事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视唱练耳教学法。本人多次参加中、美、俄、意、法、德的国际视唱练耳大师班及教育部主办的“高等学校高级教师视唱练耳研修班”。在国家与省市级发表论文多篇及多项立项与课题,所指导学生在参加全国视唱练耳记谱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中在人民音乐发表《首调听觉的分析与训练》;中国音乐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国成人教育《谈成人钢琴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成人教育《成人如何学习首调唱名法》等文章;多部课题获得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等;获得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在省级立项两个个;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立项三个;校级一个;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大学公共鉴赏课教材》;参与编写《青岛文化建设研究》;《艺术鉴赏通论》等书籍。张志红,1996年以声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同年进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声乐教师至今。现在是副教授,音乐专业学位(MFA)研究生导师。任教期间,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过数篇论文,获数项科研奖励,培养过大量的声乐学生,其中多人获省、市级声乐比赛奖励。张志红本人2009、2010年获得两次省级声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孟雷,男,1963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音乐系,现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民乐系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竹笛专业教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2007-2011年先后四次代表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赴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及周边地区进行民乐教学、讲座及系列音乐会等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并被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音乐系特聘为中国民乐专业教授,担任竹笛、葫芦丝、巴乌等中华民族管乐教学工作,使中华民族乐器演奏这一课程第一次作为有学分的专业课进入了美国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课堂。在美期间成功举办了多场中国民乐音乐会。并因出色地完成教学及演出任务而多次受到密苏里州立大学校长的特殊表彰。主要演出及创作:

1、2007年受中奥音乐教育学会邀请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担任独奏演员,演奏了笛子独奏曲《春到湘江》,获得巨大成功。

2、2008年获山东省第三届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获教师演奏(民乐)一等奖;2010年获山东省第四届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创作组(器乐作品)二等奖。

3、创作多首声乐、器乐作品,其中笛子独奏曲《美丽的密苏里》在美国密苏里首演并在当地电视台多次播出,这一作品及音像资料被密苏里州立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管弦乐作品琵琶协奏曲《沂蒙岁月》作为献礼建党90周年音乐作品首演。

4、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省级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如《齐鲁民间笛子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在美国推广普及的典型案例研究》、《多元文化视角下对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的中国音乐项目研究》等。在国内、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韩迺舜,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男高音歌唱家,全国音乐考级声乐评委,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第七、八、九届省政协委员,第十届市政协常委,省文联委员,省音协理事,青岛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全国声乐比赛中多次获奖,多次出国访问演出,在多部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应邀在上海音院周小燕歌剧中心与美国旧金山歌剧院合拍歌剧任中方男主角,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多次获省精品工程奖,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获奖,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多次参加中外教授音乐会和讲座。

上一篇:疫情过后的感悟心得下一篇:湖南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