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实录与反思(精选11篇)
《穷人》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1
收获在“生成”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课改也进行得轰轰烈烈,我们在教研教改中不断地学习、探索。我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穷人》这篇课文已熟练成诵,执教也不少于十次了。直至最近的一次执教使我意识到:只有教师的观念彻底改变了,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回想以前《穷人》这一课的教学,我从教学要求出发,紧扣教学目标,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分析桑娜、西蒙两家的贫穷,以及品析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的内心活动,由此赞美渔夫、桑娜善良的品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一段一段地分析,虽然也有分角色朗读,也只不过蜻蜓点水,图个形式罢了。结果因课文篇幅长,不但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学得很累,整个课堂索然无味。随着新课程改革,最近我又执教这一课,这次我另辟蹊径,调整教学策略。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感悟人物性格品质。在学习8-27自然段,我先让学生画出最能体现桑娜矛盾心理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交流,要求他们思考桑娜当时是怎样的心理感受。学生在合作中读读、说说、议议,体会到桑娜当时担忧、害怕、坚定的心理。而后,我又抓住句中的省略号,引发学生联系当时情景进行想像,让学生设想自己如果是桑娜,当时会担忧什么?害怕什么?后来为什么那么坚定?结果沉寂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请看实录
(一):
生1:假如我是桑娜,我会担心丈夫负担太重,把身体累垮,以 1
后的日子会更加贫困。
生2:我会担心丈夫不理解,不同意我这样做。
生3:我害怕自己未曾得到他的同意,把孩子抱过来,会揍我一顿的。
生4:只要能帮助西蒙,就算挨一顿打也值得!
生5:既然孩子已抱过来了,他们那么小,真可怜,做人要有良心,挨打也要这样做!
„„
在分析人物品质时,学生非常踊跃,争论不休,请看实录
(二): 生1:桑娜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宁可挨打,也要把邻居西蒙的孩子抱过来抚养。
生2:桑娜非常勤劳,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把食具洗得闪闪发亮,把屋子收拾得温暖而舒适。
生3:我觉得桑娜很知足,她说没什么可抱怨的。
生4:我觉得桑娜胆小怕事,把孩子抱回来后里总是忐忑不安,怕丈夫打她。
生5:我不同意桑娜胆小的说法,反而觉得她很勇敢,明知道丈夫会揍她,她也坚持这么做,多勇敢呀!
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感悟很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桑娜和渔夫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齐答:乐于助人
师:我们的同学也是乐于助人,如以前的捐款活动就让老师深刻
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可桑娜和渔夫的乐于助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是拿零用钱捐款,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而桑娜和渔夫收养西蒙的孩子,就要受一辈子的苦。
生: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师:对这一点你们的看法呢?
生:同意。
在这节课里,整个课堂活跃、生动、有趣,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神采飞扬。
这次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师,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经过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而前几次的教学,教师仍没有摆正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关系。教师是主宰,主宰着学生和文本。师生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的关系。没有平等、真正的对话。因此教师教得非常辛苦,收效却不大。但最近的一次教学,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师能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还能鼓励学生超越教师,敢于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实现创造性阅读。
二、学习方式从“他主”向“自主”转变。
在最近一次的教学中,教师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允许学生随时站起来回答或向老师、同学质疑、评价,所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体现更多的是“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问题设计,细化的章法讲解。”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教师则“顺乎其天性”,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进行教学。让学生耳听、眼看、口诵、手写、脑想„„“全频道”地参与,“立体式”地感悟。只有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自己的人,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师生对话的平等。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反应迟缓、心灵封闭,毫无创造性言。因此,在课堂上,改变教师的“话语霸权”,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的教育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如在以上品析桑娜、渔夫人物的品质时,师生的对话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而是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在平等的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在这里,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通过老师的点拨,让学生触发情感,既促进了学
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体会,又促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
在不断的教学尝试中,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情感性朗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
《穷人》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2
2014年12月12日,我校成功举行苏州市对外公开课交流活动,笔者所在教研组的一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为此,展示前一个星期,笔者作为教研组核心成员参与了课堂的打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表现无不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但也有一些环节设置值得商榷,其中一道例题的处理过程让笔者感触颇深.现将教学实录与课后反思写出来,供同仁们参考.
2 课堂实录
这是一节高一“三角函数应用”的新授课,在讲解完例1简谐振动的问题后,教师出示例2:
一半径为3m的水轮如图1所示,水轮圆心O距离水面1.5 m,已知水轮每分钟逆时针转动4圈,如果当水轮上点P从水中浮现时(图中点P0)开始计算时间.
(1)将点P距离水面的高度z(m)表示为时间t(s)的函数;
(2)点P第1次到达最高点大约要多长时间?
(3)在水轮转动的1周内,有多长时间点P距离水面超过3m.
(几分钟后,教师开始提问)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水轮问题,先请生1说说,水轮每分钟逆时针转动4圈是什么意思.
生1:我觉得转1圈需要秒,旋转的速度是.
师:很好,水轮旋转1圈的时间就是周期T=15s,这里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物理中的角速度,所以t秒后点P旋转.
师:本题所要求的是什么?你能在图中画出来吗?
生2:过点P作水面的垂线PH,则高度z=PH即为所求.
师:如何求PH呢?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
生3:以O为原点,平行于水面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我认为这儿的PH应看作一个有向线段,它可取正也可取负,这样当点P转到水面以下时距离水面的高度就是一个负值了,接下来我就不会了.
(还未等生3坐下,生4就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教师面带微笑的示意她发表看法)
生4:我觉得可以先取一些特殊点(t,z)如表1所示,然后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大致图像,如图2所示,根据图像确定解析式的形式,再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出解析式中的参数.
师:好!生4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接下来请大家动手做做看.
在生生、师生互动的基础上,10分钟后展示了大家的劳动成果:
师:生4你来说说,根据图像能得出高度z和时间t应满足怎样的函数关系式.
生4:因为这是一个类似正弦函数的图像,所以我认为
师:生4的回答有道理吗?是否有错,错在那里?
生5:没有道理,连接这些特殊点的不一定是曲线,也有可能是直线,或者既有曲线也有直线,所以画不出高度z和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像.
师:生5的说法对吗?(教师略显紧张)
学生(齐,包括生4):对!
师:看来我们还得寻找其它解题途径了.
………(此时离下课仅剩几分钟了)
课后,与上课教师的交流让笔者感到很惊讶.他说:例2的整个分析过程完全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的,原本以为生4的思路可以快速解决本题,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些学生欠灵活,本节课是三角函数的应用,因此,本题肯定也是三角函数模型了,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参数就行了,看来只能等下节课“炒冷饭”了.
教师的课堂表现及内心的真情流露,让笔者陷入了深思.
3 课后反思
3.1 课堂中教师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然而真实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会常常过界,教师会将整个课堂完全教给学生,任由其天马行空,自由发挥,自己却作为旁观者站在一边,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如上所述,例题出示后整个课堂是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稳步向前推进的,当生4说出自己的思路后,其实教师只要将展示图表后的问题前置于此,引导学生判断思路的可行性,生4的思路自然被否定,于是师生便可节约这宝贵的10分钟去另寻解题的其它途径.然而教师却顺着生4的思路,不加干预地将整个课堂交给学生任其发展,这种看上去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是教师的不作为,没有准确定位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引导者和调控者.我们知道,学生由于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和生活阅历都比较缺乏,课堂上难免出现思路和运算上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不及时调控,我们的课堂将会走入歧途、后患无穷.正如文[1]所说,教师要全程参与其中,时刻关注事态的发展,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去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成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品尝到成功解题后的喜悦.
3.2 课堂中教师要主动践行三个“理解”
“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课改的三大基石,是文[2]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它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只有真正落实好这三点,才能谈得上课堂的“三效”.因此教师首先要理解数学,才能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预设和精心设计,从而实现双方的发展.本节课由于教师对数学理解的缺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导致例2在建模过程中出现了教学事故.教师受例1已知数学模型逆求参数问题的影响,认为例2亦如此(殊不知物理中简谐振动的数学模型就是形如y=Asin(ωt+φ)的函数),从而造成了问题处理的简单化.理解学生的缺失是本题处理的另一大败笔,一线教师都知道,例2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三角函数模型是学生的难点,高度z=PH与时间t的关系更是学生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能将这个探索过程完全交给学生来处理,而应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串来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过程去突破难点.为此在例题出示之前,有经验的教师会帮助学生先回忆一下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为学生建系和找到P点纵坐标与时间t的关系提供先行组织者,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等活动让学生参与整个解题过程得出z与t的函数关系,从而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探究数学本真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真正的践行了三个“理解”,才能对如何将课堂教给学生,课堂交给学生后如何进行调控等一系列问题的处理做到心中有数.
3.3 课堂中教师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新课程数学课堂内容的组织形式为: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运用→回顾反思,学生活动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案例中学生活动是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有序展开的,对于如何求PH,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难度,教师给足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教师在生4发言后的表现和当其意识到生4方法是错误后的表情,可见其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数学题目出示后,教师不必急着让学生去做,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分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帮助学生养成做题的前瞻性,克服其做题的盲目性,当学生给出解决方案后首先自己要迅速判断其可行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以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自我决定其可行性,随即展开解题活动;若学生同时呈现多种解法,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多种方法的比对,确定最优解法以此来优化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底气,使自己的教学更娴熟、更自然、更给力.在信息化高速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订阅数学杂志、观看名师授课视频和参加名师讲座等途径来学习和品味名师、专家们的优秀教学案例,零距离走进他们的课堂去感受他们驾驭课堂的大师风范,为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渠东剑.启发思维重于诱导结果[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3,(10):5-8.
《雷雨》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3
一、 记者导入,激发兴趣
记者(教师):道德电视台,道德电视台,各位观众,我是记者良心,我现在是在道德法院,今天将在这里公开审判大家关心的周朴园一案。到底结果怎么样,我们将拭目以待。下面请导播把信号切入现场。
二、 历史再现,寻找证据
法官(学生):现在开庭。为了便于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本法庭通过时空技术追寻历史。下面当庭再现。(学生表演话剧《雷雨》)
三、 法庭辩论,各执一词
法官(学生):现在是法庭辩论阶段,请控方发言。
控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各位观众,今天站在这里,我心情很激动。刚才法庭再现历史,让我们看到了被告人性最丑陋、最阴暗的一面。如果这样的人不受到惩罚,那么,天理何在,情理何在,法理何在?
辩方(学生):我反对,法官大人。我反对控方对我的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法律讲究的是证据,而不是无端的攻击。
法官(学生):反对有效,请控方注意措词。
控方(学生):是,法官大人,我只是太激动了。我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罪行的确令人发指。
请大家来思考一下30年前,我的当事人为什么会在大年三十风雪交加之夜离开周公馆?这是被迫的,完全是拜被告所赐。被告引诱欺骗在前,抛弃在后,而被告为了金钱、地位而视血浓于水的亲情于不顾。仅从这一点看,被告难道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德败坏、无情无义之徒吗?
辩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各位观众,我不得不佩服控方声情并茂的陈述,但我很遗憾,控方的认识有失偏颇,认为我的当事人无情无义,这是不公道的。
在这里,我也想向在场的观众朋友提个问题:30年前,我的当事人和原告是真心相爱的。我的当事人虽然出身封建家庭,但他出洋留学,受过新式教育,和一个下人丫鬟相爱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是我的当事人纯洁的初恋,岂是控方所说的“引诱欺骗在前”? 恰恰相反,我的当事人对被告却是真心的,30年前的两位小公子即是最好的证明!
控方(学生):请问辩方,如果如你所言,那么,被告为什么会在大年三十之夜、风雪之中将原告无情地赶出公馆,逼迫我的当事人无奈之下投河自尽?
辩方(学生):问得好!其实这是世人对我的当事人的误解。究竟是谁将原告赶出去的?让我们来看一个证据:“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诸位,请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原告说是“你们”而不是“你”?这说明连原告也承认不是我的当事人赶她出去的。其实我的当事人并非同意这样做,只是家教严厉,父母之命不敢违抗,这说明了我的当事人也是被逼迫的,被告和原告同是天涯沦落人!
其实我的当事人一直没有忘记原告。30年来,派人寻找原告的坟墓,当年房间的摆设没有改变,仍然摆着原告的照片,就连原告的生日也铭记在心。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不是有极深的感情,一个人能30年、一万多天如一日吗?
控方(学生):精彩,巧舌如簧!是否真如辩方所讲的被告对原告是真情实意的?让我们再来见识一下被告30年后的种种情态。
控方(学生)出示投影仪。
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责问)
周: 谁指使你来的?
周:(冷冷地) 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稳住)
周: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哄骗)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习惯关窗。
拿出支票(平息)
由此可见,周朴园的怀念是虚假的,他只是怀念过去那个跟他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鲁侍萍,因为原告活着的事实本身潜伏着毁坏他的名誉和家庭的危险。怀念带来的欣慰,毕竟远远比不上切身利益的分量。于是,他又一次斩情绝爱,想用钱来打发侍萍,并规定“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回到周家来”。怀念之所以能转化为绝情,动力就在于他内心极端的自私。
法官(学生):法庭辩论阶段结束,下面请控辩双方作总结陈词。
控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今天,我们心情沉重,因为在被告身上折射出我们人性中不该有的东西:残忍、冷酷、虚伪、极端自私。为了还我当事人一个公道,我请求法庭判被告罪名成立。谢谢。
辩方(学生):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对我的当事人存在误解,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情深义重的周朴园。希望法庭能还我的当事人一个清白。谢谢。
四、 休庭合议,随机采访
法官(学生):下面请陪审员退席合议!
(趁合议时间,记者进行随机采访)
法官(学生):各位陪审员有结果了吗?
陪审员代表:对不起,法官大人,我们还没有结果。
法官(学生):鉴于陪审团没有结果,本法官宣布,周朴园一案择日再审。退庭。
记者(教师):各位观众朋友,今天的“道德在线”就为您直播到这里,我们会继续关注周朴园一案,谢谢您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五、 作业布置:深入探讨
试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剖析周朴园人物形象。要求:1. 观点新颖;2. 论证有理有据;3. 不少于1000字。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省级公开课,同学们在“历史再现”这块,能够把握戏剧人物身份和性格,精彩的表演让人宛若走进了那个时代;当进入“法庭辩论”时段,小辩手们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让所有的听课老师交口称赞。
1.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而不充当“饲养员”,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角色能否扮演得好,是决定课堂能否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关键。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不敢完全彻底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也无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习型组织的威力。只有将“学权”还给学生,才能从“自主、合作、探究”中收获更多启迪,才能培养素质过硬的人才。只有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表演课本剧和法庭辩论是课堂的重要形式,首先,课本剧表演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无形中促使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其次,为了在辩论赛中取胜,辩论双方还必须从文本中挖掘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些都建立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这样就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把课堂的任务延伸到课外,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 以教师为主导,灵动地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并不代表“放羊式”教学,没有教师的参与整个课堂将会乱成一锅粥,将会毫无秩序可言。以教师为主导,就要求教师扮演好课堂“导演”这个重要角色,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我扮演善识良驹的“伯乐”,寻找在戏剧表演和法庭辩论方面有兴趣和专长的学生,并聘请他们担任戏剧表演的策划者和法庭辩论的“顾问”。准备阶段,我没有越俎代庖,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和辩论智慧,只在关键的时候对表演技巧和辩论的注意点进行必要的点拨。课中,我巧妙地扮演电视台记者这个角色, 就如一根红线灵动地贯穿课堂的始终。在休庭时段,我和学生进行深入对话,引导学生从情感、道德的角度,一分为二地认识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课后,我邀请参加表演和辩论的选手畅谈个人体会,并组织全班学生对整堂课的组织及个别细节的处理进行总结,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认知大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又有利于教学相长。
3. 教学形式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如果教师不注意改革课堂教学形式,那么他的课堂就如吃腻的菜肴,很难吊起学生听的“胃口”,更不用说打造高效课堂。但是,教学形式的创新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是为教学这个中心服务的,不能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而忽视了教学实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戏剧《雷雨》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设计为通过表演课本剧和法庭辩论,来实现辩证认识周朴园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辩论能力,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意识。实践证明,这堂课的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怎样深入、辩证地认识事物。虽然在戏剧表演和法庭辩论方面仍有瑕疵,但是,我相信这将是学生不断追求完美的动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经常是教师一言堂,学生的发言只是课堂的点缀,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渐渐地被扼杀。本堂课一改传统教学的模式,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方面作了有益尝试。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而且艺术地处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中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拳脚”的擂台。
《穷人》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4
终于冷了,苏州的天灰沉沉的,就更像冬天了。
太阳好像出来过,薄薄的,很快就急闪闪地遁去,没有风,寒气却真实地包裹你。这样的天,上《卖白菜》是最好的了,我站在苏州园区一中的报告厅前,仿佛就是置身在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间。
1
“都读过莫言的文章了,你来说说文章都写了什么内容?”
我大多数的课都是这样进入的,我很少有导语,不是不用,而是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大家都知道要学习的篇目了,再来说一番煽情力十足的导语引入课题,我觉得怪怪的。简洁些吧,就像那颗鲜嫩、洁白的白菜,在清冽的寒风中,只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
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开始支支吾吾地说:“写的是莫言和母亲去卖白菜的故事。”
简单如此,对也对,但多少你得有点血肉吧。
“概括不等于血肉全无,文章必要的情节还是要有个一二三的,你重新来说说那个冬天的故事,好吗?”
男生想了一下,低着头,嘴里嗫嚅无声,然后,他摇摇头,说不会。
刚一上课就遇险了,这才刚开始。
“好,那你先坐下,认真听听你后面的女同学是怎么回答的。”我拍拍他的肩,动作中隐隐有一种力量,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能感知到这种期待。
“1967年的冬天,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卖掉仅剩下的三棵白菜。在卖菜过程中,一个老太太特别挑剔,撕扯着白菜,莫言很生气,算账的时候就多算了她一毛钱,后来,老太太把菜退了回来,母亲感到很丢脸,第一次流下了悲伤的眼泪。”女孩说得比较完整。我注意到她说话中一会“莫言”一会“我”,可能也在犹豫“我”是不是“莫言”。
小说还是散文?莫言也没说清。也许这不重要,只要你用心进入了这个故事,你就是那个12岁的“我”。
“你看,这女同学说的就比较好,你想想,她是怎么说出《卖白菜》的故事梗概的?”我转过身来,又一次问先前的男生。
“她是把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都大约地说了出来。”男孩依旧低头,但眼睛里不再黯淡。
“对的,掌握了方法,我们就学会了概括,读书,要做个有心人。来,我们一次来说说那个遥远的冬天发生的故事。1967年的冬天……”
男孩竟然很主动地跟着我说,那个寒荒的冬天仿佛就在窗外。
2
我读了无数次《卖白菜》,我找到了好多个教学的切入点,比如母子话语中的省略号,比如那多次闪烁的泪花,比如“最坏的事情”,比如就那标题“卖白菜”,比如最后一句“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等等。它们都能很巧妙地剖开文本教学的切口,引导我们走进文章深处,去感知,去思索。
可是,我还是喜欢这最朴素的提问:“那个严寒的冬天,那段沉痛的往事,我读读都觉得内心感慨感动,很多语段,老师是一读再读。字字句句都是那个冬天的泪,令人不忍卒读。同学们,猜猜看,老师一读再读的语段会是哪个?”
走进这篇文章深处,走进那个悲戚的冬天,我们实在有太多感动。学生一定也会有。那么,就从我们的阅读感受走起,路,从来都是要你们的双脚踏出。
“老师,我觉得会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里写出了母亲的坚强,其实她也舍不得。”
“其实文章第一段,我就觉得很感动,母亲心事重重,内心焦虑纠结,写得很感动。”
“母亲和我的对话,要决定去卖白菜的对话。”
孩子们迅速走到了文章的开头部分,确实,那是让人热泪潸然的文字。
“那就认真地读读这部分。”
一位同学读了,很快速,母亲的疾苦愁悲都在这样的语调中蒸发了。
“同学们想想,写母亲内心的愁苦,应该怎么读?”
“读得慢一点,忧伤一点。”
这样,课堂上传来了那个冬天最悲戚的声音,孩子们很努力。
“我觉得回忆那第三棵白菜的种植过程很感动,写出了我对白菜的热爱与珍惜。”
“母亲打我一巴掌,然后我哭了,母亲温暖说话的部分也很感动。”
“老太太撕扯白菜,你会很细致地读,写出了我对白菜的心疼。”
“最后我和母亲流泪了,尤其母亲的流泪,我读了特别感动。”
……
慢慢的,《卖白菜》里最感动的语段都如一棵棵白菜一样站到了这个寒冷的冬天,学生们猜着我的阅读感动,其实也在搜寻着这篇文章最摧人泪下的情节。
我们读着,不做深究,文章却在不知不觉中重温了一遍。
课堂上,当我学会退了,学生就懂得站了出来。不要遮挡他们的阳光,你只要给他们开上一扇窗,他们就能试着灿烂。
3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找出来的这些个语段,都是--?”
“细节描写!”角落里,好多个声音传来。
“这就是这篇文章打动我们心灵的原因之一,细腻的细节描写,让那个冬天的故事那些挣扎在冬天的人物都鲜活生动了起来,有着很强的感染力。那你们再想想,这些细节描写又都写出了什么?”
课堂的推进还是很自然,我已经充分进入了那个冬天,孩子们,你们呢?
“温暖。我觉得这些细节都写出那个冬天的温暖。”
“哦?你能具体说说吗?”
女孩子继续说,声音不高:“从我们卖白菜的过程中,母亲打我一巴掌,后来又安抚我,我觉得他们很温暖。”
“是的,很多细节我们都可以这样感受到。你呢,你有什么发现?”
“都写出了爱!我爱这些白菜,母亲也很爱我。卖白菜的时候那种痛苦,其实都是爱。”男孩说得很真诚,声音还是低,他们都像冬天里最弱小的白菜,但细微的声音里有他们的理解。
“都写出了那个寒冷的冬天,寒风吹来,感到特别可怜,我们卖白菜,很不容易。”
这个问题,我是想归结到“穷”,穷苦,不错,这些细节,无论是开始母亲的愁苦,还是我对白菜的恋恋不舍,还是一路上的风吹地冻,老太太的计较不宽容,以及最后母亲忧伤的哭泣,我读到最深的是那个时代的“穷”,那个时代的“苦”。实在是太苦了,实在是穷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今天的孩子,是怎么也想象不到那个物资严重匮乏、那个处处饥荒的年代的。
但学生没有就说“穷”,而是说了“温暖”说了“爱”,我觉得也是很好的理解。读书,就是读出自己的感受,慢慢地,深入文本的骨髓与血液,触摸文字的灵魂。
“是的,寒冷,寒风,卖白菜,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我慢了下来,等待着。
“穷!”“苦!”声音流淌出来,汇成一道水流,这寒荒的冬天,穷苦成哽咽。
“是的,极其的穷,可怜的苦。”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穷”字,这个字写得也很可怜,笔画瘦弱,“也正是这凄惨的穷苦,爱与温暖就显得极其可贵,温暖一个珍爱白菜的孩子,疼爱一棵即将离去的白菜,是爱,是心,背后也都能感受‘我’家的穷,母亲的苦!”
开始朝向我的教学思路了。
“我们一起读读文章开始部分,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我家的穷?”
“写母亲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那几个‘时而’,写母亲锁定白菜的眼神,还有母子的对话。”
“那你觉得这些时而的句子去掉可以吗?”“直接写目光‘锁定’白菜,你觉得怎么样?”“还有哪个句子你觉得很不符合常理,可是就能写出我家的穷?”我慢慢追问,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读尽那个冬天无限穷苦。
“数量词,我们都种了104棵白菜,卖了101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这个孩子的发现,最让我感动。我们能记得我们吃过的白菜吗?
“我们说话中的省略号,断断续续的,还有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
“这个‘只剩下’,这个‘说好了’,我觉得也能读出我家特别的穷,我对白菜很不舍。”
真穷,还有哪个地方也能写穷?
“母亲打我一巴掌,一棵白菜掉地上,母亲打了孩子,孩子甚至觉得是闯大祸。”
“母亲摘下三棵白菜,写得很难受,心疼。”
“那个老太太也很穷,她手帕脏,点钱是一张张的,还有手指是枯柴。老太太也是一个很可怜的穷人,穷了才会这样计较。”
……
“穷”尽,“穷”形“尽”相,穷的背景下,人性的光辉,人性的促狭。
4
穷苦以外,我们还可以清晰地读到,这些不同语段里的细节描写多与“泪”有关。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涌”,“我”的悲伤多浓多重。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穷苦的母亲,内心无比坚强。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
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摘了下来。多么伤心多么无奈的痛。
去集市的路上,白菜跌落在水沟里。闯大祸了,母亲打了我一巴掌,我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而到了文章最后,母亲的白菜因我多算了老太太一毛钱而被退了回来,这时,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用一种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责备我,母子俩更是留下辛酸的热泪。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让我永远沉痛的眼泪。
可以说,沾在白菜上的不仅是母亲等人的汗水,更有他们的血泪。《卖白菜》,浸润在血泪中的那个冬天的往事,怎么读都是眼泪。
“读读这些眼泪的文字,想想,这沾在白菜上,融进冬天的风雪里的眼泪,除了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穷,还能写出什么?”
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上“泪”字。
课堂安静了,孩子们开始亲吻眼泪。
“泪中有母亲的爱,有我对白菜的爱。”我写上一个“爱”字。
“泪,母亲对我的失望。”
“母亲的失望源自什么?”我追问一句。
“因为我对老太太做了不诚实的事情,多算了一毛钱,这是很丢脸的。”
“也就是说,母亲用眼泪教育了我,不能多算别人一毛钱。”我说着,又写了一个“教”,眼泪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泪水,说明母亲做人是讲诚信的。”我写了一个“诚”字。
“流泪,说明母亲做人很有尊严。”
我写了一个“尊”字,说:“穷不失去诚信,苦不丢失自尊,这就是伟大的母亲。”
“第一次流泪,也说明在穷苦的环境下母亲很坚强。”
……
母亲的泪水,是爱,是坚强,是诚信,是尊严,是教育,是善良……母亲,用眼泪告诉我们怎么做人!我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这样,“穷”“人”“泪”三个最大的字闪耀在黑板上:“所以,这是一篇写穷人的文章,也是一篇写在穷的年代里怎么做人的文章,而这一切,都在白菜上,更在泪水中。”
5
我们再来读读文章最感人的让我一辈子忘却不了的镜头。读读他们母子在冬天的寒风中落下的热泪。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
读段话中,我说的“我……”这个省略号究竟省略了什么,你们来补充补充。
“娘,我错了!”
“娘,我不该这样多算一毛钱!”
“娘,我只是气不过那个老太太,她太过分了。”
“娘,你别生气,娘!”
莫言写文章,该详则详,能略则略,该忍则忍,我们读书,更要进入那个冬天,心,只有在文字里浮沉,我们才能读懂“穷”“人”“泪”!
“我的心猛地网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这句话中“最坏的事情”是什么?还有比这更坏的事情吗?
学生陷入了沉思,这个冬天,我们要走到心灵深处。
“在母亲眼里,丢失诚信,失去自尊,才是最坏的事情!”
人!
穷人!
“没有什么能毁灭你的灵魂,包括贫穷。”简奥斯汀说。生活也许会给我们穷苦,但只要有爱,有善,有诚信,有自尊,有坚强,有宽容,我们都能像那株在漫漫风雪中站立的小白菜一样,活出生命的气味来。
“你看看它,你看看它……”母亲守望的不正是苦寒日子里最不能泯灭的希望吗?
沾满穷人泪的白菜呀,你摇曳着谁的心!
课堂戛然而止。
窗外依旧冬天,可远远的天际,一线亮色正顽强地刺穿那片苍茫……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5
师:这是一个晾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老师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把它晾上去?
生抢着要上台夹。师让一位学生上台夹。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块手帕,再给你一个夹子,你能像这样晾上去吗?
生思考片刻,马上积极举手要求上台夹。
生:用夹子夹在第二块手帕的中间,其余学生立刻举手要求帮忙。生夹对了。
师:刚才我们玩的是有关“手帕”与“夹子”的游戏(板书并出示小黑板)
(1)块手帕用了(2)个夹子
(2)块手帕用了(3)个夹子
师再拿出两块手帕
师:老师现在一共有四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生齐答7个
师:小兔子乐园也像我们这样晾了手帕,它们一共晾了9块手帕,你猜它们用了多少夹子?
生齐答10个
活动二:观察挂图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走进兔子乐
园就知道了。
出示挂图,生验证是10个夹子。
师:你在这幅图上还发现哪两种事物间也有类似的规律?
生1:兔子与蘑菇1个隔1个排列,有7个篱笆8只兔子。
生2:篱笆与木桩也是间隔排列的,有12个篱笆和13个木桩,篱笆的个数比木桩少1。
师:这一组组事物都是间隔排列的那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我发现它们开头一个和结尾一个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开头和结尾一样的`事物我们叫它“两端事物”,而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在中间的叫“中间事物”。你能表述一下“两端事物”与“中间事物”之间的关系吗?
生1:“两端事物”比“中间事物”多1。
生2:“中间事物”比“两端事物”少1。
生齐说规律。
活动三:摆小棒和圆片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的小棒和圆片,你能摆出这样的规律吗?
生动手操作。
师让先摆好的同学把摆的图形画在小黑板上。
生1:我摆的是∣○∣○∣○∣,两端的是小棒,中间的是圆片,小棒比圆片多1,圆片比小棒少1。
生2:我摆的是○—○—○,两端的是圆片,中间的是小棒,圆片比小棒多1,小棒比圆片少1。
……
活动四:寻找事例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规律的事物,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1:地面铺的地砖与地砖之间有一条缝隙。
生2:手指上一截一条线。
生3:衣服上的扣子。
师:开头一粒扣子,结尾是一粒扣子吗?
生3:不是,这个例子不是。
生4:我的同桌衣服上的条纹是这种规律。
生5:拳头上有高有低,也是这种规律。
……
活动五:实际运用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例子需要大家帮忙解决。打开书到49页,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生独立思考完成。
生1:广告牌有24个,因为电线杆是“两端事物”,广告牌是“中间事物”,广告牌比电线杆多1。
生2:桃树有74个,因为柳树是“两端事物”,桃树是“中间事物”,桃树比柳树少1。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第2题,图中小男孩在干什么?(锯木头)这儿有我们所学的规律吗?(有)
师演示截粉笔。
“统计”教学实录与反思教案篇 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把收集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实录:
一、激趣引入、自主探索
1.创设情境,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师:老师今天很高兴,带了点礼物想送给大家,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礼物?(出示动物卡片)
生:是一些小动物。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喜欢哪种动物吗?
生1:我最喜欢猴子。
生2:我最喜欢熊猫。
生3:我也最喜欢熊猫。
生4:我最喜欢马。
生5:我最喜欢鸭子。
……师:那你们能说说我们班上喜欢什么动物的人最多?
生1:我认为是喜欢猴子的人数量最多。
生2:我觉得是喜欢熊猫的人数最多。
生3:我猜测应该是喜欢马的人数最多。
师:有的同学说喜欢猴子的人数最多,有的同学说喜欢熊猫的人数更多,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哪能种动物的人数最多呢?
生1:我建议喜欢熊猫的同学站一排,喜欢猴子的同学站一排,喜欢马的同学站一排,喜欢鸭子的同学站一排。
生2:我认为这种办法很麻烦,我们可以在纸上写出这四种动物,然后用画正字的方法去统计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怎么样?
生:很好。
师:这个同学聪明,提出这么好的一个办法,那我们就以画正字的方式去记录本班同学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①小组长统计各喜欢动物的人数。
②老师收集数据,老师报学生以画正字的形式记录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2.小组合作,自主搜索,完成统计图。(1格表示工作单位)
①学生报统计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喜欢的动物人数猴子12熊猫14马8鸭子4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生1:可以知道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喜欢猴子的有12人,喜欢熊猫的有14人,喜欢马的有8人,喜欢鸭子的有4人。
生2:我还知道喜欢熊猫的人数最多,喜欢鸭子的人数最少。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所收集的数据除了在统计表中表示出来,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来?
生1:用统计图表示。
生2:用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师:你们能教教老师怎样涂吗?(出示统计图)猴子 熊猫 马 鸭子
生:一个格子表示1个人,喜欢猴子的有12人就要涂12格;喜欢熊猫的有14人,就涂14个格子;喜欢鸭子的有4人,就涂4个格子;喜欢马的有8人,就涂8个格子。(教师在黑板上涂,涂到第7格。)
师:现在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呢?小组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学生小组交流)
②学生合作交流尝试多种方法。
组1:我们组认为在马旁边的格子再涂5个格子,合起来刚好是12个格子。
组2:我们组认为现在格子不够了,就在上面再画5个格子合起来刚好是12个格子。
组3:我们组认为在图的下面画5个格子,这样合起来也是12个格子。组4:我们组觉得一个格子表示1个人不够,就用1个格子表示2个人,涂6个格子就是12人,这样更方便一些。
师:你们觉得哪种办法好?
生1:我们认为组4的方法好,这样不用涂那么多格子,可以节省时间。
生2:我也喜欢组4的方法,这样很方便。生:……
师:既然你们都喜欢组4的办法,那我们就以这种办法去完成统计图。
③学生合作,动手操作完成统计图,并选有代表性的上台展示,学生评论。
④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涂得非常好,当我们在遇到数据比较大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或者是更大的数子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统计(板书课题)
⑤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师:刚才我们把统计图完成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喜欢猴子的人数比喜欢熊猫的人数少2人。
生2:我知道喜欢鸭子的人数最少。
生3.我知道喜欢猴子的和喜欢熊猫的一共有26人。
生4:我知道喜欢熊猫的人数最多。
生5:我知道喜欢熊猫的比喜欢鸭子的人数少6人。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学习得可认真啦!你们喜欢参加些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师:谁来告诉老师喜欢参加些什么体育运动?
生1:我最喜欢跑步。
生2:跳绳。
生3:我喜欢打球。
生4:我也喜欢参加跑步这项运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板书体育运动名称)
师:老师把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板书在黑板上,下面我们推举一位统计员上台以画正字形式统计我们班上喜欢各种体育运动的人数。
①学生自己报,统计员统计。
②汇报统结果。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人数跑步12跳绳16打球10
③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师:同学们画得真好,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喜欢跑步的有12人,就涂6个格子;喜欢跳绳的有16人,就涂8个格子;喜欢打球的有10人,就涂5个格子。这样又好涂又好看。
生2:我也是按这样的方法来涂的。师:你们能说说你从统计图中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1:我从图中可以知道喜欢跑步的比喜欢跳绳的少4人。
生2:我从图中可以知道喜欢打球的比喜欢跳绳的少6人。
生3:我从图中可以看出喜欢跑步的和喜欢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4:我知道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打球的多6人。
生5:我知道喜欢跳绳的和喜欢打球的一共有26人。
生6:我从图中可以看出喜欢这三种体育运动的一共有多少人?12+16+10=38人。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统计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一种重要的数学知识,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统计到的数据。通过看同时也可以依据统计出的数据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如果收集的数据过大,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或更大的数去制作统计图。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课后请同学们调查每个同学家一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把数据填写入统计表中,并把数据大小制作统计图。丢弃塑料袋个数7891011其它户 数
反思:统计在生活随处可见,本节课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信息来自生活,并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切入口,激起学生统计的欲望,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知识的程序就越高,课中教师就从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导入新课,从“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数最多”来切入主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2.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数据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如在这节课中,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很自然地引入统计,然后学生又根据数据制作统计图,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得出当数据比较大时为了方便,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整个统计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充分展现出来。
《穷人》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7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星期一给四(2)班上了一堂复习课,内容是四年级下册Unit 6 Shopping。目的在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能听懂、会说本课时重点句型“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熟练运用“Can I try them on?”并能在情景中进行运用。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小球。
2.教师准备句子的卡片。
3.教师准备各种衣服鞋帽图片(部分实物)和价格挂卡。
4.教师制作PPT及相关配乐。
三、教学过程
课堂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
1.数字接龙。由老师说一个数字开始,然后扔一个球给某位学生,接到球的学生立刻说出下一个数字,并把球扔给下一位学生,那位学生再接着说出下一个数字。
2.句子接龙。由第一排学生开始,
A.Can I help you?
B.Yes.These shoes are nice.Can I try them on?Can I help you?
C.Yes.These…are nice.Can I try them on?Can I help you?
3.购物。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学生先填写一张价目表,然后再派一名选手出去根据采购单询价购物。
在进行第二个活动时,正当学生们热火朝天地练习句型的时候,突然有位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一定要回答yes吗?不能说no吗?”我怔了一下,是啊,为什么到商店里,售货员问你要买什么的时候,一定要说是呢?我们不也是经常只是到店里逛一逛而不想买什么吗?我迟疑了一下,说:“我们先练习这个句型,等下一个活动,你们就可以用到No了。”孩子没有再追问,但我明显能感到他对此句型的理解运用仍然存在疑惑。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英语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学习能力的过程。情境教学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我也经常在教学中采用。但是在设计情境时,如何做到真实并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却是情境教学的一个难点。
本课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数字接龙的游戏,既复习了数字,为后面购物活动的展开进行语言准备,又通过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活动进行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第二个活动也是为购物活动作语言准备,练习购物常用语。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先熟悉这个句型,然后再进行购物的活动。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我的活动明显让学生产生了误解和歧异。为什么一定要回答yes呢?不可以不买东西吗?看似学生的一个简单疑问,反映出的是我对情境教学真实性的疏忽。我采用了情境教学和任务型教学,却忽视了情境教学方法最核心的本质:真实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语言产生于交际。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在交际中习得语言能力。因此这种交际环境必须是尽可能接近真实环境的,否则学生学到的语言是没有实践性可言的,是无法运用的。曾经听到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品学兼优的中国大学生,以优异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去留学。有一天不小心掉到马路上的一个下水坑里。正在无助的时候,来了一位美国人,问道:“How are you?”该留学生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I’m fi ne,thank you.”然后等待美国人来救他。可是左等没人来,右等还是没人来。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忽然反应过来。你都说:“我很好,谢谢”了,谁还会来理睬你。
看似一个简单的笑话,反应的却是中国人学英语的真实现状。我自己的班上,不也是这样互相问候的吗?这样的问候有意义吗?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为什么要同样的回答呢?今天我的教学活动不也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吗?今天我很庆幸,有一位爱思考的学生提出了质疑。让我得以发现这个问题。我相信还有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们只是在按照老师的安排去“学”英语。他们当中有不少是考试得高分的好学生。可是他们真的学会了英语吗?就今天这个内容,他们是没有真正学会的。没有学会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老师设计的情境缺乏真实性。学生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到实际情境,从而无法有效的运用所学的语言能力。
《穷人》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教学反思;《穷人》;想象的翅膀
在本文的教学上,首先我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猜想,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算穷人?”学生的回答大多都是以经济来判定贫穷与否,有一个学生却回答:“我认为没有梦想的人是贫穷的人。”这让我很惊喜,显然,已有学生将贫穷与否上升到了精神层面,这就给了其他同学启示,为接下来的课文作了铺垫。接着,我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课文用穷人作题目?”学生几乎都回答,因为桑娜家条件艰苦。
在了解了课文大概内容后,我让学生自己品读句子,从寒风呼啸的夜晚和汹涌澎湃的海浪,学生看到了渔夫的辛苦和这一家人的不易,从小屋的温暖和舒适,学生看到了桑娜的勤劳和持家有道,我让学生自己学习第二段,一位学生说:“从钟敲的次数和省略号可以看出桑娜等待的时候感觉时间漫长,看出桑娜的焦虑和对丈夫的担心。”还有一个学生说:“从她在胸前画十字可以看出她的无奈,把丈夫的生死寄托给了神明。”这个答案让我很是诧异,同时也很欣慰,学生正在用心灵去接近桑娜。
重点在于桑娜抱回已故邻居西蒙的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我引导学生,让他们猜测一下省略的内容,一位学生说:“如果他不同意,我就和他离婚,因为他太残忍了。”全班不禁大笑起来,其实我很满意这个答案,我看到了孩子幼小心灵中满满的爱,孩子们各抒己见,突然意识到,不是我给他们上课,而是他们给我上课……
课文最后,戛然而止,我布置学生去续写。但无一例外,都有着完美的结局,其中一个孩子写道:“渔夫起早贪黑去集市卖鱼,因为他从不缺斤少两,有时甚至会把剩的小鱼送给路边的拾荒者,他却忘了,也许这些小鱼便是一家人的晚餐。”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感动,所有的结局都是幸福而温暖的,孩子们用他们纯净的心灵给了我一片明媚的蓝天。
其实,到了这里的时候本该结束的,但是,课文不得不提沙俄统治的黑暗和劳动人民暗无天日的生活,这让我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讲,如果不讲,孩子们可能会缺失考试的重点,要是讲了,孩子们对于整篇课文的想象也许会大打折扣。当然,我还是做了讲解,我给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加了锁……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马坡学区)
实验小组合作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9
本节课设计理念,“先做后学,先学后教”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进步,在合作中体验收获,在合作中成长。
学生已有知识:收集气体的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催化剂的有关知识,简单的基本实验操作等…,同时课前预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氧气的性质。
[教学片段实录]
环节一:
教师:氧气对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你知道怎样制取氧气吗?
学生踊跃回答:光合作用!电解水!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
教师:那么在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学生齐答: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制取一瓶氧气。
环节二:
教师:你来试一试,利用用你桌子上的一些仪器组装实验装置,看能不能制取一瓶氧气。老师给你个温馨小提示,加药品时双氧水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二氧化锰只需四分之一钥匙就好了,双氧水具有腐蚀性,亲爱的同学们可得注意啊!现在开始分组实验……
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十五分钟后……
教师:哪组同学制得氧气了?
部分组学生:举手。
教师:你能介绍你是怎么得到氧气的吗?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装置,介绍他们的操作过程。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这是氧气并收集到一满瓶的。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呢?
学生: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教师:真了不起!其他组的同学没有得到氧气吗?能分析分析原因吗?
听了制取到氧气组的同学的发言,学生争先恐后
学生1:我觉得我们的装置可能漏气了。
学生2;长颈漏斗下面没堵住。
学生3:药品加的.太少了
学生4:反应太快了,我们没来得及
学生5:......
教师:说得真好,那么快就知道原因了,你们也是最棒的!
环节三:
教师:那么,我们能不能一起来讨论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呢!(装置书上有,再补充就行了!)
学生争先恐后讨论,发言,在老师的引导下水到渠成的归纳了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师:大家还想制取吗?让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时力争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把思想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也把快乐还给了孩子。真正培养了学生主动体验、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会学、乐学,并学会沿着科学家的思路去探究、去学习……
整个课堂,孩子们都没有闲着,不断迸发出思想的小火花,是老师没有想到的,此时,老师心里也是甜蜜蜜的。
大胆放手,我们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10
综观当今小学语文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同时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我们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一、无节制地合作学习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珍贵的纪念》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合作学习。
第一次: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亭子是谁建的?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小刺猬为什么站着不动?
第二次:请同学们齐读课文3-4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亭子周围的景色怎样?花是谁种的?为什么“这才是珍贵的纪念”?
课堂上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可之后的交流却颇令人失望,学生照本宣科,答案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怎么了,难道不愿意展示自己?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笔者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笔者还看到有些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拆开来让两个学生合作读,如:读《看花灯》一文时,“(一生)元宵节,(一生)看花灯,(一生)大街小巷(一生)人欢腾。(一生)纸糊的金鱼(一生)吐泡泡,(一生)纱做的猴子(一生)眨眼睛。(一生)„„”这是何等地残忍,优美的诗句被拦腰截断,语感怎么培养?
二、无限度地收集资料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元宵节》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却说不出几句话来,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来几张资料开始讲解,效果可想而知。反思:“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拿到《语文课程标准》看到这段话时,只注意了“运用现代
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忽视了“公民”这个极为重要的词语。“公民”并不是“儿童”的同义语!要一个六七岁的学生就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确有些为难。可想而知,学生手中大段陌生的文字资料并非他们亲自动手所得,经历学习过程的并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家长,难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收集检索大量的信息固然重要,但能否以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不容忽视。当然,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是逐步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就写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是第三学段(5-6年级)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图片资料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具吸引力。我们不如明确要求:去搜集相关图片,再请教一下家人,听他们讲一讲相关的信息,这样会更具实效性。谨记:搜集资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成为“资料展示厅”。
三、无目的地整合学科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老树的故事》时是这样进行学科整合的:
(1)“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当一次音乐家,用你喜欢的曲子唱一唱《老树的故事》。”
(2)“小朋友们,‘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一画他们的样子。”
可以想象《老树的故事》这么抒情的诗歌配上学生所熟悉的欢快的乐曲会何等滑稽!诗人柯岩如果能够听到,不知会做何感想?还不如配上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天鹅》,让学生多读一读,背一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
《梵高》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11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创作了很多影响后人深远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通过本课梵高的麦田、鞋子等油画作品的欣赏,不仅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作为普通人的再现,还可以从他的内心深处去探讨,从而认识到梵高极其艺术成就。从而也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此学段学生已积累了丰富的视觉经验。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和看法,并且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来客观的评价事物。但是他们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大多数人对于梵高的一个固象,往往只停留在他的自杀、他的非常著名的《向日葵》上,而更要全面并且具体的了解其人及其作品,更应该从生活上、经历上,才能对他的艺术成就产生全面的理解与共鸣。
教学目标:
1.对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主要画家凡高及作品有所了解和认识。提高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2.能以美术术语来解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
3.通过体验、图解、评述,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作品欣赏,解析凡高艺术精神以及后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
难点:学生对凡高艺术人生和作品的理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油画棒 作业纸
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初识作者
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我们的同龄人,他13岁,荷兰人。
师:过了6年,他19岁成了一个小伙子,你再来仔细观察一下,他变化大吗?你猜想他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变化比较大。好像很忧郁。固执。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
生:眼睛
师:我们来放大他的眼睛仔细观察下。
师:那么他是不是大家心里认为的那个人呢?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作品?请你猜猜,大概是他什么时候画的?
生:25岁……30岁……18岁……
师:那一年他才9岁。怪不得有人说他是个天才。
师: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大富翁,这张名叫《加歇医生》的画曾经在1990年三分钟内高价被一个日本商人买走,位居世界名画拍卖价的第二位。(8250万美元)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名画前十位中他占了四席!
师:但是也有人说他的一生称得上山穷水尽。没有工作,只有贫困和饥饿伴随着他。甚至在很长时间里他的生活中只有黑面包和白开水。
设计构思:带着悬念和设疑认识这位画家,充满矛盾的介绍,让孩子们心中的谜团增大,也更加有兴趣想去认识和了解这位画家的一切。
二、走近画家?初识印象
师:尽管生活这么恶劣,但是他说过这么一句话让我难以忘却:生来就高贵的灵魂与贫困无关。他依然那么生活得很潇洒。他特别喜欢麦子。所以我特意找来了一张麦田的照片,我们今天也来找一找画麦子的感觉。请大家拿起油画棒用三分钟时间画一画。
师:因为喜欢麦田,所以他创作了很多关于麦田题材的作品,就象一个执着的麦田守望者。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感受过了他画的麦田,你觉得他画的麦田有什么不一样?
生:特别朦胧……颜色很亮……有一股特别的感觉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
生:线条?颜色
师:你觉得他为什么喜欢麦田?
生:因为饥饿和贫穷,麦子就是食物,可以做成面包,解决生活问题。
设计构思:从画家喜欢的麦田切入,也从中学生不太熟悉的作品入手,筛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麦田作品,初步感知印象画风。
三、图解作品 共同探讨
师:这位画家还有一张麦田的作品,你觉得这块麦田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很亮……很强烈的感觉……
生:好像有暴风雨要来了……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块真实的麦田。经过艺术处理后的作品和现实有何不同?
生:颜色更加鲜艳
生:这条路好像斜得更加厉害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画家的用色
生:这是比较强烈的对比色,有冲突的感觉。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画面中的那条小路,和真实的麦田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生活中的麦田很平稳的伸向远方,梵高画的麦田好像要竖起来了,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看起来很激动的样子。
师:那旁边的乌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看起来受了什么惊吓,突然之间飞了起来,还是四处乱窜的样子。
师:你能感受当时画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生:肯定是非常激动的样子,心里充满了一种别样的激情。
师:再看看整块麦田,你觉得画家想要说什么呢?
生:我想改变世界。
师:是啊,大家都体会到了画家不一样的心情,因为这是他画的最后一块麦田,也是他的最后一张画,就是在这片麦田里面,我听到了一声枪响,子弹射进他的胸膛,他37岁。
师:现在你知道这位画家了吗?
生窃窃私语:梵高。
师: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主要画家梵高。
师:这么有成就为什么生活得这么艰难困苦呢?
生:可能他的画卖不出去吧。
生:没人买他的画,他的生活出了问题。
师:是的。凡高强烈的个性与绘画风格在当时不被认同,更多的是讥笑和嘲讽。在他生前仅仅卖出了一张画。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当时的两种的绘画风格,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你感觉差异在哪里?
生:印象主义的画跟生活中物象的颜色非常像。后印象主义的这张画颜色特别鲜艳。也就是说前者很逼真,后者很强烈……
师:印象主义比较注重光影再现真实, 后印象主义比较注重主观感受,画面带有强烈感情,非常注重个性表达。
【《穷人》教学实录与反思】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穷人教学实录12-22
穷人教学反思免费08-13
9 穷人 教学设计07-09
六上穷人教学设计05-13
《穷人》三课时教学设计12-11
穷人课文教学片断赏析09-22
《穷人》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0-04
人教版穷人的教学设计10-20
《穷人》公开课教学设计底稿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