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报告体会

2024-07-26

党代会报告体会(共6篇)

党代会报告体会 篇1

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务点虚

——读党代会报告体会兼工作建议

一、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即伴随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虚拟经济的成功,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更加具有战略意义的盈利点,而且盈利能力非常强,从而使产业经济学高度关注该方面的研究。

受虚拟经济为支撑的服务业高速发展的影响,一时间,区域发展中提高GDP中服务业的比重成为衡量经济发达与否的标志。很多发达国家均先后出台重大战略举措,设法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促进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至21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基本上全部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服务化,现代服务业成为GDP的中坚力量。

在跨国公司发展中,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中,提高公司服务业占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也成为竞相发展的热点。像美国GE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努力,在“数一数二战略”框架内,把原有没有在全球做到前两名的分支机构全部逐步出售或整合,而把整个公司发展的重点由著名制造业巨头转移到服务业为主的状态,实现了所谓“服务化”的整体转型。受其影响,很多公司发起企业兼并浪潮,企图通过兼并,实现低成本扩张和高收益化,加快发展步伐,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其实,企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确实有部分企业在实现服务化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每一个企业家在拥有独特优势的同时,往往也有自己的劣势,而且事业成功者,往往由于舆论的关系,会放大自己的优势,掩盖自己的劣势,所以不少企业在实现服务化的路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有很多企业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没有成功。特别是美国2007年10月爆发金融危机以后,过分追求虚拟经济的不少企业,由于泡沫吹得太多,遇到资金链条困难时,就无法运转,导致一批原来世界著名的企业先后倒闭,或者濒临破产。因此,这一次世界金融危机为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发出了警钟,以虚拟经济为支撑的发达国家的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重新审视。

发展中国家,一直都以实现现代化为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现代化在产业方面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核心是服务业占GDP得比重和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因此,发展中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甚至模仿发达国家的做法,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至21世纪初期,发展中国家中,有一批特大型城市进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服务业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全球化的市场支持,也为经济全球化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2007年,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之深出乎意料,为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以虚拟经济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蒙上了阴影。因此,当代产业经济学开始高度重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平衡问题。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则从制度的角度研究建立新的体制架构问题,包括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发展中国家发言权等敏感问题。去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现代产业体系特征作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科学界定。其后我国开始比较普遍使用“现代产业体系”这一表述方法,但是结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定义并不明确,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讨论之中,研究类文献还比较少。而是在有关领导讲话中使用相对比较频繁,但是讲话中多只是提到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并没有论述清楚什么是其科学内涵。

因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现代产业体系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实际涵义。在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就是现代服务业占GDP70%左右份额的产业体系,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农业基础比较稳固,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提升比较快,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大。也有人解释得更加细致,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步成为第二产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显著,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明显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次产业比例合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个人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确定其内涵、目标以及实现的路径。这一概念主要侧重于经济发展综合性素质上的现代性品质,因为其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具有研讨的价值。

二、我县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

提出时间:

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构建议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为:“着力构建结构优化、绿色安全、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前的表述方式:

去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转型升级为目标,在培育千亿级产业中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去年七月份县委工作会议:“以更大的力度聚集资源、聚焦政策、聚合力量,促进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把确保经济高开稳走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三、本次党代会的阐述

新征程“七大战役”的第一战“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的第一条:“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其后阐述了“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主导产业高端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的五大措施,与年初两大文件有不少调整。个人认为,在去年底今年初提出这一目标是基于对我县发展阶段和发展现状科学判断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四、提出这一目标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有利于解放思想,厘清认识。产业层次、企业档次要提升。敢于发展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新型业态。其次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引导转型。加大对代表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扶持力度。第三是利于在发展要素逐步趋紧的总体形势下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第四是有利于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五是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五、工作建议

从几份材料对比看,我县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及实现路径还相当模糊,甚至连提法都没有相对固定。个人认为政协可以做一些探索。

1、探讨方向:第一,我县产业体系中的现代性是什么;第二,我县产业体系本身有什么特点,演化趋势是什么; 第三,我县现代产业体系的生长点是什么,如何在未来形成新的战略支撑产业,如何提升本地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如何科学表述并提出响亮的口号。

2、活动方式:讲座;调研;研讨会;委员论坛。

各地提法参考:

江苏: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常州:构建分工专业、价值高端、空间集聚、龙头支撑、低碳节约的现代产业体系。

张家港:着力实施“产业升级四大计划”,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杭州: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杭州特色“3+1”现代产业体系。

临潼:加快构建以旅游文化、先进制造、现代物流、都市农业四个核心领域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资料:

山西多方位打量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由哪几类产业组成?

什么是现代产业体系?省委书记张云川指出,所谓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能够通过有效条件、支撑和保障,研发、制造、经营比较普遍的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体系。这一概括深刻揭示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指出了其核心要素和主要标志,符合产业的发展规律,也符合河北实际。深刻理解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对于构建符合河 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产业体系与传统产业体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两个方面。这里的生产是广义概念,包括研发、制造、营销等各个环节。产业是同类产品的集合,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现代产业体系最终要体现在有竞争力的产品上,即体现在优质或高附加值的产品上。高附加值的产品,则是那些包含着较高的技术含量或文化底蕴,从而质量和效益均较高的产品。一般来说,高附加值来自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智力劳动,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这是决定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

现代产业体系由两大类产业组成:一类是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它们具有科技含量高、生产率上升快、需求收入弹性大、资源耗用少等特征,是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另一类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了的传统产业。特定的产品总有其生命周期,而产业则不然,那些满足生产和生活基本需要的产业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升级而不断扩展产品种类、改进产品性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与我省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并不冲突。只要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升级进程,大幅度提高企业装备技术水平,大面积实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就能在新的技术平台上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这些产业也将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企业的龙头地位、少数行业的领先性,都不能代表现代产业体系,只有将优质或高附加值的产品普遍化,才能称得上是现代产业体系。我省经济大而不强,说到底是因为产业技术水平低,大多数企业生产的是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处在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要打牢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抓好科技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塑造具有核心价值的品牌,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服务)。离开了这一中心环节,其他任何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做法都是舍本逐末。

对现代产业体系来说,研发、制造、营销三大环节缺一不可。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我们在制造环节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较大的增长空间。瞄准前沿,弥补差距,打造先进制造基地,是我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之一。同时也要看到,产业微笑曲线中,研发和营销是附加值较高的两端,中端的制造环节利润最少。单纯的加工制造不但赢利能力较低,而且容易在技术和营销渠道上受制于人。应该努力向上游研发和下游营销环节延伸产业链,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有科技支撑,有人才、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保障。如果说传统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那么现代产业就是在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现代服务、发达基础设施等现代生产要素支撑下的发展。对我省来说,当前最为紧迫的,一是加强金融服务,解决资金供求双方的衔接问题,多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难题;二是加强物流服务,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效率,加强供应链的竞争力。此外,还必须完善招才引智机制,充分利用京津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提高产业层次;加快交通、通讯、市政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产业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提升融资、会计、法律、咨询、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党代会报告体会 篇2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法 (制) 治观念的产生, 则需要从1949年建国之后, 更或者要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说起。如果我们借用美国宪法学家阿克曼的“宪法时刻”理论, 1949年前后和1978年作为两个重要的“宪法时刻” (或者“法治時刻”) , 主要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从革命政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这种转变, 不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要适应和掌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建设的基本规律, 更重要的是要完成法治化的转型。

一、对于“法律”与“法制”认识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对于以法律开展政治斗争早有认识。这是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中继受和推导出来的。列宁的“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3) 等说法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法律的认识, 即形成了“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的工具主义法律观。于是, “废除旧法统”和建立“人民民主法制”, 便不仅是革命时期的斗争需要, 更是某种程度上建国合法性和政治治理的体现。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历史使命完成的阶段性标志, 也是从革命到建设的历史转折点。董必武在八大的分组讨论中, 着重谈了法制建设问题, 提出必须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群众运动是不完全依靠法律的, 这可能带来一种副作用, 主张人们轻视一切法制的心理 (4) 。1956年, 中共八大报告中就正式提出要“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 健全法制”。也就是说, 中共八大对于法律与法制的认识, 已经由单纯的革命法制观转变为工具理性的秩序法律观。但是, 这种认识还没来得及转化为现实, 就被1957年反右运动及其后来持续发展的极左运动破坏了。从脆弱的法制共识基础反向发展出法律虚无主义, 是这个时期党对法律及法制认识的基本现实。

也正是由于这段时间法制逆流导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悲剧的产生, 促使党中央开始思考人治与法治的关系。邓小平明确指出“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之上, 并不很健康”, 要实现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作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在决议中指出, “必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十二次党代会, 胡耀邦代表中央作的报告中, 进一步指出“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982年, 中国的法治建设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当年, 十二大通过新党章, 明确写入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同年, 新的宪法通过, 全面规定了国家建设各方面的总体框架, 也突出了民主法制的重要性,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共产党对于法律和法制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建国初期的法制呼声在短短几十年的历史浮沉中几近消失, 但这段历史却给日后形成“法制建设极端重要”的共识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论证。尽管如此, “法制极端重要”的共识还是仅仅停留在静态的法律制度建立上, 或仅仅是还停留在纸面上, 要真正使得这些法律制度成为规范社会生活、保障基本权利的有力武器, 以及继续反求诸己地探究法律制度本身的内在合法性和合理性的问题, 则有赖于走向更加实质的“法治”论述的实现。

二、从“法制”到“法治”的用语转换

从“法制”到“法治”的用语转换, 发生在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期间, 由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确定。

十三大报告, 已经开始将包含民主法治建设的政治改革部分进行专章论述。“一手抓改革, 一手抓法制”、“通过改革, 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步一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已经形成一种基本的共识。1992年的十四大, 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在报告中, 继续指出民主法制建设是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次大会报告中, 进一步细化了法制建设的内容, 不仅继续强调立法, 还提出了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把民主法制实践和民主法制教育结合起来等内容。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 不仅增加了部分上述内容, 还正式写入“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 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的表述。实际上, 从“法制”到“法制化轨道”, 从“立法”到同时强调“法律实施”、“法律监督”, 已经在为“法治”的提出奠定理论和认识基础。

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使用“依法治国”的概念, 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 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指出“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随后, 发生在1999年的宪法第三次修正, 就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载入宪法。十六大报告继续强化法治论述, 并通过了党章修改, 第一次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党章, 成为“党法”。

“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法治国家”, 这就意味着“法治”的提出, 其实是过去工具主义的法制观开始让位给价值主义的法治观。法律, 不再仅仅是一种实现政治治理的手段, 而也是一种基本的目标、价值和理念。由此, “法治”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治理国家的方略, 日益从其他方略中独立出来, 获得更高的价值地位。

三、“法治”内涵的现代性解读

从党代会报告对“法治”的基本理解来看, 它应该包含如下的内容:

(一) 宪法至高无上、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并在宪法与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并实现“依法治党”等 (5) 。

(二) “法治”, 意味着宪法、法律的内在品质必须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认识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在这种基本认识之下, 继续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民权和民生。1993年修宪, “市场经济”的宪法地位得到正式确立, 改革开放获得前所未有的活力。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在第四次宪法修正中写入宪法, 成为中国法治建设里程碑标志。2007年, 《物权法》高票通过, 更是进一步体现了人权保障的法治精神。

(三) “法治”, 最基本的要求是政府权力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精神, 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在政府层面上将执政党的法治观具体化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纲领和行动方案。法治政府的建设, 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四) “法治”, 最终意味着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和基本价值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 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 (6) 。十五大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都指出, “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十八大报告中更是深刻地指出,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

如可以看出, 十四大, 特别是十五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对于“法治”的基本认识不仅在逐步发展和深入, 而且似乎也正在酝酿形成某种全党、全国性的“法治共识”, 并且在不断结合时代发展和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对“法治”的现代性内涵进行科学、合理的诠释。

四、“依宪治国”的提出与“宪政理念”的晨光初现

其实,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毛泽东就旗帜鲜明地提出, “宪政, 就是民主政治”。在这种认识下, 过去中国共产党也基本上将宪政等同于民主, 着重强调“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法治, 也是从“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起步而来。但是, 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于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入, 党对于宪政的理解也在发展。

宪政和法治是密不可分的, 宪政必然是法治的政治, 宪政之下的政府必须是遵守宪法和法治的有限政府 (7) 。更进一步来说, 宪法和法律至上, 其实就是法治的核心要素。“法治”之所以和静态的法律制度描述的用语“法制”不一样, 就在于“法治”本身包含了“宪政”的基本内容, 并以“宪政”作为其最高价值。这种最高价值, 简单来说, 就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政治与人权保障。同时, 如果说法治包含着“政治上的法治”与一般经济、社会生活的法治等几个层次的话, 宪政就是“政治上适用法治的状态”, 可谓“政治法治”, 其核心就是解决“民主的法治化”, 用“好制度”来避免“坏制度下好人变坏”的情形 (8) 。

中国共产党“依宪治国”的正式提出, 就是发生在“法治共识”形成的关键时期。2004年9月15日, 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代表党中央首次正式提出了“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的提法, 强调“依法治国, 首先要依宪治国, 依法执政, 首先要依宪执政”。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继续强调“在宪法和法律下活动”, 深化“法治”的论述。而在随后举行的纪念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 习近平作为党的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更是将宪法实施上升到战略地位, 宣示了实施宪法的极端重要性, 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和“宪法的全面实施”的提出是对“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深化, 对应着从“法制”认识到“法治”共识的发展过程。这种提法的变化, 不仅反映和有赖于这些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法治建设的持续深入, 更反映和依存于这个过程中从党到国家、人民的宪法、法治观念的发展进步。1982年宪法制定颁布及其四次修正, 就是党的历史上几次关键的党代会报告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宪法、法治理念的变迁所引发的。可以说, 我国宪法的变迁, 不仅体现和落实着党代会对于法治的基本理解和决策, 还是这些理解和决策得以实现的最高保障。

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法治论述的变迁, 反映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完善、人权保护观念的更新, 全党、全国的法治共识正在逐步形成。与此同时, 中国共产党的宪政理念也在法治共识的形成中晨光出现。

历史发展到今天,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 下一个也是最具挑战性和关键性的课题, 就是在实现法治化的过程中, 如何将党的依法执政与宪法的全面实施结合起来, 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

摘要:作为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法治建设的基本认识决定了国家法治的发展程度。党代会, 是党内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和党实现国家领导的基本方式之一。本文梳理自八大以来, 特别是十二大以后历次党代会对于法制 (治) 论述的变迁, 从文本出发, 试图建构起中国共产党对于法制 (治) 认识不断深入、法治共识逐步形成、宪法理念晨光出现的现实图景。

关键词:党代会,法治理念,社会主义宪政

注释

1参见中国共产党宣言 (1920年11月) :“共产主义者主张废除政权, 如同现在所有的国家机关和政府, 是当然不能存在的。因为政权, 军队和法庭是保护少数人的利益.”

2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M].1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123-134.

3列宁全集 (第13卷) [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304.

4李君如主编.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M].1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7:189.

5俞可平主编.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M].1版.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66-68、133-134.

6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1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19.

7王振民.关于民主与宪政关系的再思考[J].中国法学, 2009 (5) .

党代会报告体会 篇3

[关键词]党代会政治报告;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D22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08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向前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是指导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载体和部署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及方针的主要文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把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放在改革开放历程中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政治报告以理论形式指导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而改革开放以实践形式为政治报告制定战略方针提供了依据;既可以看到某一个战略是如何在几个政治报告中逐渐形成完善的过程,也可以看到政治报告是如何系统回应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反映出党是如何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对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是从战略高度上进行的,着重解决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确保其政治方向不变。对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比如从它的主题、结构、新意、词语、结束语、人大制度、文化、党内民主、改革开放的经验等,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拟从宏观上说明,党代会政治报告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定位和战略部署,推进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这三大成果正是改革开放历史的脊梁。

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对改革开放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理解,有时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政策、总方针,有时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观念、时间节点和实践过程,有时还可以把它理解为具体的战略。而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对改革开放是从历史高度来定位的。

1.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增长和人民得到的实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最多的。9年的实践成效增强了中央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信念。面对后来艰巨的建设任务,需要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和坚持改革开放,确保它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基于此,中共十三大报告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中,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起构成了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此后的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都重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邓小平也多次强调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变。另外,“坚持改革开放”还写进了宪法序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昭示国人和世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思想上、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当代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2.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自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社会结构,甚至于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是基于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深刻变革,中共十三大报告认为它是“一次革命”,中共十四大报告在此基础上确认它是“一场新的革命”,中共十七大报告则直接称之为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把改革开放层层递进地表述为“革命”“新的革命”“新的伟大革命”,这表明,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绝不是停留在表面、不是停留在具体事物上、也不是停留在当前,而是把它放到社会历史长河中来进行观察和定位的。中共十五大报告总结了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而导致这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三大事件,一是辛亥革命,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是改革开放。毫无疑问,在20世纪中国巨变史上,改革开放的“革命”之位绝不是什么人强加给它的,而是改革开放自身的伟力所致。在今天和未来,改革开放还要承担“新的伟大革命”的使命,继续推进中国在21世纪发生巨变,不断提升其历史地位。

3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不断追求的目标,洋务运动、实业救国、赶英超美等方案不断试验,但都未能实现这一目标。“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1](P6),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P22)。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共十七大报告高瞻远瞩,认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共十八大报告则再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不难看出,改革开放缔造了一条“振兴中国—中国现代化—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之路。之所以作出这样铿锵有力充满自信的回答,也是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探索强国之路的智慧结晶,符合党心民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其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二、回答指导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党没有经验,因此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必须正确回答,认真解决。而完整、准确地回答和解决常常是通过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来完成的,因为它代表了全党统一的意志和思想,从而确保了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

1.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力求做到符合客观实际。但是,我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究竟处于什么历史阶段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许多政策都无法制定。经过深入的理论探讨,该问题在中共十三大之前曾三次出现在党的文献中。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提“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中共十二大报告再提“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3],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这三次均未作详细阐述。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全面阐述的是中共十三大报告,并明确宣布“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P7)。中共十三大报告据此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从此更加明确。从此此后的几届中共党代会政治报告完善并坚持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成为改革开放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也是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的武器,更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走老路、不走邪路的基本保证。

2.回答了改革开放中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必须打破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中共十二大报告首先提出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的两个原则:第一,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允许个体经济有适当发展;第二,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个体”和“市场”的出现,引起党内外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争论。对此,中共十三大报告从更高角度给以回答和澄清:第一,“我们已经进行的改革……都是由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都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的,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1](P25),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第二,指出过去的许多做法,尤其是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做法,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求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必须认真审视那些做法是否仍需被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第三,强调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不能将二者划等号,市场只是经济手段;第四,指出新出现的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而公有制经济本身也应该有多种形式。尽管这些论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新认识、新定位,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党内外关于计划与市场性质的激烈争论。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报告果断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随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时期,但随即出现的新问题——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我们党再次予以回答。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给予了明确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30多年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探索,通过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的回答和确认,我国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成功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了改革开放历程中最重要的现实课题。

3.回答了改革开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问题

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对我国原有的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理论有所触动,实践的困境和理论的困惑迎面而来。但是,农村的改革、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价格的适当放开、个体私营经济的活跃、劳动力的转移、外资的引进及就业的扩大等变化,为党认识社会主义、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了现实依据。我们党深深认识到:社会主义应是发展着的、鲜活的,而不是书本上的,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必须进行理论创新,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等。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从十二个方面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用以指导改革开放实践。中共十四大报告又提练总结为九个基本理论问题,最终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深刻变革,党自身也面临能否与时俱进的考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考验着全党的智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得到完整阐述,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党以更高层次和历史责任感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任务。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是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第三个重大理论问题。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最终科学发展观被写进中共十七大报告。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解决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三大理论问题,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回答了怎样加强党的建设问题

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党内。习近平也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那么,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首先,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要改革党的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各级党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正常化;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党等,这些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政治保证。其次,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要求,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再次,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党要成为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面对考验和危险,要把党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如果说改革开放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那么党的建设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以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来回应改革开放的新特征、新要求,为改革开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三、部署了推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主要战略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用一系列战略、方针、措施来具体推进,没有这些战略方针的部署与实施,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历史。

1.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强民富,是每份政治报告的中心内容,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体现。中共十二大报告以战略眼光制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用时20年,分两步走。中共十三大报告又接着规划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用时50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共十四大报告将能不能加快发展这个经济问题,提升为重大政治问题来看待,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以促进经济加速发展,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中共十五大报告则在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提出要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原则激活市场经济活力,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经济高速发展的“含金量”。2000年,我国成功完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社会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因此,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规划了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用时20年,在具体措施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镇化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下,科学发展成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是中共十七大以来的主要部署。事实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但是围绕这个中心所制定的措施部署却不大一样,呈递进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共十二、十三大报告,突出强调战略规划及实施一些较容易的改革;第二层次是中共十四大至十五大报告,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实施配套改革;第三层次是中共十六大至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主线深化改革,攻坚特点明显。特别是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后,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品质和效益。

2.提出了积极稳步有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使民主政治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中共十二大报告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立题,提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民主的法制化,将民主推向制度化建设方向,为民主政治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共十三大报告以“政治体制改革”立题,确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远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1](P35),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1](P36),并为政治体制改革设置八大任务,其中实行党政分开的举措最突出,开了党政关系改革的先河。此外,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1](P34)的论断也影响深远。中共十四大报告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立题,确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4](P33),即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P13),强调要在法制的框架中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思路。这个思路此后一直被延续和完善。中共十五大报告以“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立题,确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为: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2](P24),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中共十六大报告以“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立题,从九方面部署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举措,有不少新内容,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等[5]。中共十七大报告以“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立题,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反映出党进一步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规律[6]。中共十八大报告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立题,提出要完善民主协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7]。

7份政治报告的立题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30多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线图: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民主法制建设—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发展道路。从建设民主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路走来确实不易,在此过程中我们抓住了以下几个关键:一是确定了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方向;二是注重基层民主实践,并进行了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民主政治顶层设计;三是民主政治建设措施越来越尊重中国国情和政治发展自身的规律,并致力于实现政治文明;四是党始终以积极、稳妥、有序的方式去认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

3.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

在中共十二大以来的政治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部分前后变化很大。中共十二大、十四大报告将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归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中共十五大报告专门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立题,将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进行部署,政治、经济、文化开始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布局,这是文化建设第一次走进顶层设计。由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共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升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着手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内容,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等。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升文化建设战略地位,即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要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特别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6]。当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共十八大报告又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认为缺少文化支撑的经济大国不等于强国。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不断显示自身的软实力作用,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分支到文化强国战略,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步伐,步步推进的。可以预见,文化强国战略必将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提出了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推进初期,生态问题和社会建设常被忽略,直到中共十六大才开始重视。因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五大更高目标之中,单列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并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具体部署,将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一起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布局。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虽加快了经济发展,但社会建设依然很落后,形成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跛足局面,同时,原有的社会管理系统也需要整合和创新。鉴于这种紧迫的形势,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强调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中共十八大报告单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分,并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布局[7]。至此,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战略终于形成。

5.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

新中国成立后,法制建设几乎是白手起家,面临重大的立法任务。在法制建设初见成效后又受到“文革”十年法制虚无主义的破坏。改革开放后,法学界鉴于法制被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对“法制”和“法治”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为法制建设和法治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学理基础。在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推动下,1996年依法治国专题进入中央领导层的法制讲座,最终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上首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等重大方针。从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得以部署推进,如: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让人民监督权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和推行1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为依法治国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中国人治思想的影响不能低估,依法治国的建设将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四、结语

全国党代会及其政治报告,是党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最重要的文献,集中了全党意志,代表了人民利益。它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解决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部署了重大战略方针,书写了改革开放历史。我们相信,未来它仍将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主要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 本书编写组.跨入新世纪的行动纲领——十五大文件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7.

[3]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9.

[4]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2.

[6]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党代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4

一、更加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这里面陈书记提到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是我们高新区求突破、大发展的一年,今年5月18日创建成省级高新区,在戴书记带领下迅速转入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一流高新区”为奋斗目标的各项工作中去,这也是顺应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第二是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作用和效应一步步显现,服务业的转型提速、水平提升,才能实现与各种产业的配套服务、共促共进、抱团发展、集聚发展。报告提出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生活性服务和新兴服务齐头并举发展。第三十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业基础地位。重视工业的同时,重视现代农业,依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报告充满了时代感、创新感,科技新词、智慧亮点、文化创意、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助力“创客”“五链”“政产学研用金介”“深废联合”“新型特色小镇”这些词语风暴、科技洗脑也给我们敲响了学习的警钟。老办法、旧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工作的要求、世界悄然无息的改变着,我们也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与之相适应,否则就会被淘汰。

党代会报告体会 篇5

赵凡

2021年9月,在李伟峰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在计算机教室共同学习了李湛书记认清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努力开创召陵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漯河市召陵区第五次代大会上的报告(草案)。

五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四届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二次创业”为统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新时代召陵经济社会发展“一三五”工作布局,顺利完成区四次党代会主要目标任务。4次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连续13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全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县(区)”等一批含金量高的荣誉。

五年召陵变化有目共睹,五年发展成就由衷自豪。面对脱贫攻坚艰巨任务,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始终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千方百计育产业、坚持不

懈促增收,贫困村变了样、贫困户脱了贫,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面对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区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分包社区路段,开展志愿服务、城市清洁活动,在风雨中坚守岗位、在酷暑中挥洒汗水、在严寒中默默耕耘,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的精神面貌。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凝聚着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汇聚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召陵50万人民发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不畏风雨、不畏艰险,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400多个基层党组织、1.4万多名党员,冲锋在一线、战斗在前沿,扎紧防控篱笆、织密防控网络,守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五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五年实践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牢牢抓住党的领导这个关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必须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化项目、要素、环境保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城乡统筹发展这个重点,注重打基础管长远,完善功能补短板,建设生态宜居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必须牢牢抓住执政为民这个根本,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不懈办好民生实事、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保障,扛牢党建第一责任,转作风、树正气、激活力、促担当,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性、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在总结成绩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困难和问题:我区产业规模小、结构不优,在全省、全市发展还不够快。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未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与食品产业“三链同构”适配性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党的建设还有薄弱环节,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干部队伍精神状态、攻坚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这些问题,区委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党代会报告体会 篇6

——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的体会

总体战略新拓展

富民强省新目标 基本路径新提升 区域发展新布局 “三化”协调新引领

卢展工同志代表八届省委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全面地总结了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对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了充分部署,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通过认真学习,深感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贯彻了中央的要求,突出了河南特色,反映了人民意愿,是一个通篇充满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报告,是一个通篇贯穿着科学发展、着力为民的报告,是一个通篇体现着加快转变、务实发展的报告,是指导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纲领性文件。具体说,报告有十大亮点。

1、总体战略新拓展

这次党代会,是在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报告开宗明义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大会的主题,概括起来说,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报告五个部分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来展开,特别是在第二部分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集中阐述,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摆到了全省各级党组织中心任务的新高度。这是这次党代会的最大历史贡献。去年,结合谋划“十二五”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制定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一年来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上进行了积极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出台使我们思路更清、方向更明。这次党代会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明晰了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和战略定位,进一步完善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思路和阶段性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布局和主要任务,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什么样的中原经济区、怎样建设中原经济区等重大问题。

2、富民强省新目标

报告把富民强省摆在突出位置,这是报告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我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上看我省人均发展水平、人均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等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实现富民强省,是全省上下的共同心声和强烈期盼。报告紧紧围绕富民强省,提出了今后五年“五个明显提升”的发展目标,即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三化”发展协调性明显提升,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撑作用明显提升。“五个明显提升”体现了持续和提升的统一,既与国务院《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十二五规划纲要等确定的目标有机衔接,又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体现了发展和为民的统一,既坚持发展为要,提出了“两高一低”等目标,又坚持为民是本,提出了“两个同步”等目标。体现了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对经济发展速度指标、总量指标和结构优化、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等质量指标同安排、同部署。体现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在壮大综合经济实力的同时,明确提出了文化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目标。文化强省、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是我省的三大战略,发展状况决定着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把这些方面的目标摆在突出位置,是这次目标设定的一大特点,实现这些目标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体现了发展自身和服务大局的统一,既注重我省发展的要求,又凸显了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作用。

3、基本路径新提升

报告对“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作出了新概括,明确指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走好这条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提出“三个新型”并对三个新型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明确界定,赋予了这条路子新的内涵,是报告的最大亮点,具有鲜明的河南特色。这是把国务院《指导意见》与我省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对我省过去多年实践积累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升华,是对我省进入发展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准确把握,是对发展规律的自觉遵循和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积极顺应。

4、区域发展新布局

报告提出,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努力构建放射状、网络化、板块式发展格局,并确定了四大板块,对每个板块的发展进行了合理定位。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是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顺利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确立这样的布局,有利于各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进来,各有其位、各尽所能,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内部的联动互动、与周边地区的对接协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步伐;有利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出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充分调动各个区域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板块优势充分彰显,形成核心带动、多极发展的态势。

5、“三化”协调新引领

报告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报告在部署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时,首先部署的是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这就把新型城镇化引领摆在了“三化”协调首要任务的突出位置。报告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科学概括,对为什么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进行了充分阐述,深刻指明了新型城镇化引领的必然性、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最重要的是抓住两个关键词,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这是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着眼点,是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关键所在。理解为什么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需要我们深刻认识两个根本性问题,即人的问题和地的问题。从人的问题看,我省有一亿人口,其中有600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要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过上和城里人相差不大的生活,必须积极探索加快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拓宽农民转移渠道。从地的问题看,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建设用地需求比较大,据测算年均在80万亩左右;而我省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严守耕地红线不能动摇,目前每年用地指标只有20万到25万亩,土地供需矛盾非常尖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强化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用地。总之,学习报告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在“三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切合我省实际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6、“三农”工作新举措

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繁荣,对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作了界定,对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行了部署。提出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在我省历史上没有过,在全国也不多见,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关切。正确认识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把握好“一个前提、两个主要标志”。一个前提,就是粮食优质高产。解决好一亿人口吃饭问题,同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是我们必须担负的责任。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仍然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完善政策机制,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比较效益。两个主要标志,就是绿色生态安全和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从发展趋势看,绿色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从我国和我省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质量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已成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着能够吃得更放心、更健康。我们必须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发展潮流,把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我省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不足,农业分散经营、粗放经营的状况还比较严重,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

7、加快转变新部署

报告在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并在党的建设部分对加快领导方式转变作了全面部署。去年,省委从河南实际出发,提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随后各省辖市和有关省直单位的学习研究成果“九论十八谈”等系列谈相继在媒体上刊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围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学习交流和创新实践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学习之风、创新之风、务实之风、为民之风日益浓厚。实践表明,这项关键举措完全切合我省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同时要看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报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用“五个体现在”对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有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

8、务实发展新形象

报告响亮地提出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明确了务实发展四个方面的要求,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了把务实发展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品格、作为一种责任,以务实发展树立务实河南形象的号召。推动务实发展,体现了中央的要求。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江泽民同志强调,“所有领导干部都要求真务实,少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推动务实发展,是对我省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回顾过去可以看到,什么时候务实,发展就顺利;什么时候不务实,就会贻误发展。近年来,我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加快发展自身与服务全国大局有机统一起来,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就是最大的务实。推动务实发展,是我省在谋划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建设中原经济区能够迅速在全省上下达成共识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关键就在于我们解放思想、遵循规律,注重运作、科学运作。围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各级各部门积极融入、真抓实干,全省上下推动务实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在党代会报告中强调务实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转变,有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进程。

9、着力为民新要求

报告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全省人民合力推进的事业,也是造福全省人民的事业,并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着力为民,从切实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民主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谋划发展、推动发展,真正把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报告充分体现了发展依靠人民。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促进创业,无论是推进人才大省建设还是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无论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创新社会管理等都有新的举措,必将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报告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平安河南建设等方面提出大量实实在在的措施,有些实现新的突破,有些显著加大工作力度,必将有力促进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享受到更大成果,推动形成中原经济区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10、清醒忧患新姿态

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明确指出我省还存在“三个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需要破解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并用“四个依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即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依然不足,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任务依然繁重,党的建设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同时,报告还在阶段性特征中,对今后五年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进行了深刻分析,与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起构成了清醒忧患的内容。报告对困难和问题着墨较多,在我省往届党代会报告中是少见的,在外省党代会报告中也不多见,是这次党代会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充分体现了省委强烈的忧患意识,表明了对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表现出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有利于带动各级各部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于正视问题、高度重视问题,更多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上一篇:大学学号是按高考成绩排吗下一篇:美术活动漂亮的花布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