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教育局文件

2024-07-27

鞍山市教育局文件(精选8篇)

鞍山市教育局文件 篇1

平顶山市教育局文件

平教普〔2010〕26号

平顶山市教育局

关于组织申报平顶山市2010--2011学年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体局、局属各学校、有关社会力量办学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繁荣教育科研事业,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市教育局决定开展平顶山市2010~2011学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研究为主,探索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事业服务的功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和决策咨询作用。

二、选题要体现出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现实性、时代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特点;要注意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方面要选择一些对解决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点课题,同时也要针对本地区、本学校、本学科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深入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提高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严谨性。

三、对《选题指南》的有关说明

1.《选题指南》(附件1)针对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申报课题时应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既可原题申报,也可申报《选题指南》中未涉及到的、经认真论证后认为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课题立项研究。

2.鼓励广大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长期、深入地研究,鼓励研究者把较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分阶段开展研究,以便能够在较短周期内完成研究任务。同时,也鼓励理论研究者和广大基层教师合作开展研究,鼓励研究方式与方法的创新。

四、课题申报要求

1.申报工作由所在县(市)区教体局教科所(教研室)统一组织,局属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在对报送课题进行严格评审的同时,兼顾到各学段、各学科,确保报送课题的质量。

2.课题申报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须是正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含教育行政、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辅助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方案设计、调研论证、研究实施、总结评价、实践应用等工作;课题主持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3.每个项目,主持人仅限1人,参研人员限6人以内(不含主持人)。项目主持人只能主持一个立项项目,参研人员不得同时参与超过两个立项项目。两个以上(含两个)单位联合申报的要明确申报主体。项目组成员原则上不能变更,对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能继续参与研究者,需经各县(市)区教科所或局属学校同意,报市教科所审批。

4.本立项课题原则上在两年内完成,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算起。在立项课题实施期内,无故不能完成研究任务或自行终止的项目,将予以撤销,所在学校下次申请立项时申报数量予以核减。所有立项项目结项时,均应提交规范的研究报告和相关附属材料。研究报告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产生明显效果。对严重抄袭的成果不予结项。

5.报送数量要求:汝州、鲁山、叶县限报20项;舞钢、宝丰、郏县限报15项;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限报10项;石龙区限报5项;局属各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限报3项,其他学校限报2项。每项申报课题须报送《平顶山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评书》一式二份。各单位报送时要交《平顶山市2010~2011学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汇总表》,并将电子稿(须用Excel格式制作,表格可直接从教科所网站上下载)发送至教科所邮箱:pdsjiaokesuo@163.com。申报时间:2010年9月15日前。报送地点:平顶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教育局北楼602室),联系人:张艳平,电话:2629913。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发动,认真组织此次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确保课题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立项课题质量。

附件:1.平顶山市教育科学2010~2011学年规划课题指南 2.平顶山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评书

3.平顶山市2010~2011学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汇总表

二○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鞍山市教育局文件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鞍山海地连大酒店、鞍山恒泰酒店、鞍山华世博际餐饮部等6家饮食行业新雇佣的、未接受过卫生知识培训的从业人员350名。本次共调查新员工350名, 其中男145名, 女205名, 年龄17~27岁, 其中16~19岁106名 (占30.3%) , 20~24岁147名 (占42.0%) , 25~27名97例 (占27.7%) ;文化程度为初中129名 (占36.9%) 、高中 (中专) 206名 (占58.9%) 、大专15名 (占4.3%) 。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调查分2次进行, 由鞍山市健康教育所培训部设计制定统一的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岗位、文化程度等一般项目和对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等掌握情况 (测试得分) 。首次调查前, 由培训教师将调查表分发到参加培训的350名员工手中, 详细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要求等, 采取闭卷形式, 由调查对象独立、真实地填写调查表后, 在课堂上统一回收;首次调查结束后, 将调查表中各题目按统一标准评分, 并对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及测试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然后对新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 并依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培训, 选用鞍山市健康教育所编写的《2011年卫生监督防疫培训教材》, 培训20学时;培训结束后再次进行调查 (测试) , 就参加培训的员工对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和重点培训内容等掌握情况进行测试, 按统一标准评分及评价。

2 结果

2.1 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前情况

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前, 共测试与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有关的卫生知识题20道, 与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有关的卫生知识题30道;按标准答案和判分标准评定, 平均得分49.4分, 其中<39分70名 (占20.0%) , 40~59分165名 (占47.1%) , 60~79分81名 (占23.1%) , ≥80分34名 (占9.7%) ;文化程度和年龄偏低的男性员工其卫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更差。见表1。

2.2 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后情况

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后, 共测试与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有关的卫生知识题40道, 与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有关的卫生知识题60道;按标准答案和判分标准评定, 平均得分79.7分, 其中<39分21名 (占6.0%) , 40~59分66名 (占18.9%) , 60~79分159名 (占45.4%) , ≥80分104名 (占29.7%)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员工掌握卫生知识的程度均显著提高, 与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前比较有显著变化。见表2。

3 讨论

3.1 开展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的意义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甚至生命安全, 有针对性地开展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上岗前和定期的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 不仅可以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卫生素质, 而且对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减少食源性疾病, 可起到重要作用[2], 也是帮助食品从业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行为准则、贯彻《食品安全法》[3]、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有效方法。

本调查结果表明, 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在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前, 对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等掌握情况很差, 测试平均得分仅49.4分, 不及格者占67.1%、优秀者仅占9.7%, 尤其文化程度和年龄偏低的男性员工其卫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更差, 提示开展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非常有必要。实施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后, 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等卫生知识有了充分了解, 测试平均得分为79.7分, 不及格者仅占24.8%、优秀者占29.7%, 而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员工掌握卫生知识的程度均显著提高;此外, 新员工们对留长发、留指甲、带戒指、不穿工作衣帽上岗等不良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在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的错误操作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食品安全法》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也有了深入了解。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对饮食行业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知识, 建立正确的卫生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3.2 建议

(1) 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教育有关规定, 确保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形成常态化、制度化。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2011-2015年) 》的明确要求[4], 对食品行业和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 h, 每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年也要接受不少于40 h的集中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达到基本掌握与本人工作有关的食品卫生法规、标准和卫生知识。在职食品从业人员每年要进行复训, 采用定期举办培训班的形式, 以保证现有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每年都轮训到, 新招员工必须在上岗前进行培训。 (2) 在确保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全员参加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抓好重点人群的培训。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或单位的法人、厂长、经理等负责人是培训的重点, 只有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领导提高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水平, 才能带动其单位整体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 才能让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自觉执行食品安全法规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行为。 (3) 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手段, 努力提高培训效果。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 以讲课、录像、挂图、图片、幻灯、案例、具体操作来进行直观的培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贴近现实, 使从业人员通过观看影碟、图片、照片及实物等达到一定的视听刺激, 加深印象, 从而更多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提高培训质量。

总之, 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健康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以提高鞍山地区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

摘要:目的:评价笔者所在所培训部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鞍山市6家酒店新雇佣的350名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 并就员工接受健康教育培训前后对有关食品卫生知识和卫生法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350名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卫生知识的程度与培训前相比均显著提高。结论: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效果显著, 是帮助食品从业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行为及贯彻《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孙琳, 范苏芸, 周洁.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1 (9) :216.

[2]吴坤, 孙秀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出版社, 2007:442.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GB14938-2009.

鞍山市教育局文件 篇3

摘 要 本文对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局限下武術教育教学受到了影响,武术教育制度不完善;武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武术师资匮乏,武术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调查分析旨在提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设想,为促进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蓬勃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武术教育 教学现状 对策

一、前言

学校是最重要、最广泛的武术传承阵地,将武术置于学校能更好的履行武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学习武术能使身心修养得到调节,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和谐发展;而且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崇礼尚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推动“阳光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本文旨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通过对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设想,为促进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蓬勃发展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每区抽取初中、小学各一)8所中小学学生和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据研究需要,查阅国内外体育期刊、著作、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思路。

2.问卷调查法

对抽取的鞍山市8所中小学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为每所学校抽取20名学生和3名负责体育工作的教师,共184份问卷,其中学生问卷160份,发放160份,回收160份,有效问卷160份。教师问卷24份,发放24份,回收24份,有效问卷24份。问卷有效率均为100%。

3.访谈法

走访多位体育专家及教育、体育管理部门官员、校长和学生家长,了解他们对武术教学的意见和希望。

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调查资料和数据,分析反映的现象及问题,为研究提供实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的情况

1.中小学是否开设武术课

鞍山市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的较少,如下表所示。

据表1知,鞍山市中小学按照《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武术课的学校占0%,偶尔上武术课但不系统的学校占12.5%,从未上武术课的学校占87.5%。开课情况初中略好于小学,主要原因是初中师资力量和场馆器械优于小学,开课情况相对较好的学校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铁东区学校。调查表明,鞍山市中小学武术教育整体形式不容乐观,武术被设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但鞍山市中小学武术的总开课率却只有12.5%,制约了武术的普及与发展。

2.中小学武术课授课形式

通过调查,鞍山市初中的武术课教学以复合型授课(一节课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学内容)为主。由图 1 知,开课学校中,采用复合型授课的占 96%,采用单一型授课(一节课只上一个教学内容)的占4%。通过走访又了解到,复合型授课中武术内容也因种种原因得不到保证,武术课在中小学的授课时数太少,学生对武术课教学内容不能熟练掌握,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

(二)中小学武术器材场馆情况

对鞍山市中小学武术器材供应和场馆的建设的调查中,得到了以下结果。

武术器械和训练场所是实施教学大纲和完成武术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表2 显示,没有一所学校有完整的武术器械和训练场馆。无训练场馆但有部分武术器材的学校占12.5%,但这些武术器械几乎没有在体育课中出现过,极少数学校只是在体育课中偶尔教授一些武术基本功、少年拳等。87.5%的学校没有任何武术器械,更不用说武术训练场馆。

(三)中小学武术师资情况

体育教师的素质也影响武术教学,让非专业教师承担武术教学任务,可知对武术教学的忽视。

由表3知,抽样调查的2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中, 专业武术教师很少, 只占 4.2%,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业武术教师。这给鞍山市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增加了难度。教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在 45 分钟的课堂上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上好课, 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鞍山市中小学, 武术师资的不足和水平不高影响着武术教学, 影响着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效果。

(四)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识调查

1.中小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

由图 2知:中小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主要是影视网络(58%)和武侠小说(30%),而通过学校体育教师认识武术的只占6%。可知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是影视传媒、武侠小说而非学校体育,侧面反映了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不足。受影视作品中武打特技的影响,学生对武术产生错误认识,过于幻想化,一旦发现现实情况,易导致情绪低落、厌学,直至逃避、放弃学习的情况出现。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当前影视作品对中小学生的错误诱导,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来认识和研究,并利用现代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武术。

2.中小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

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有所区别。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最多的是娱乐玩耍,其次是防身自卫、强身健体,选择了解传统文化较少,这与小学生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相符。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层次的提高,心理日趋成熟,中学生学习武术以娱乐为目的的虽较小学生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主要目的,选择强身健体的逐渐增多,选择防身自卫的有所下降,选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逐步增多。这说明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还是正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以“了解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学生人数相对较低,说明将学习武术看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仍然不足。

3.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30%的小学生和28%初中生分别选择武术为最喜爱的运动,这符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中小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对武术有所偏爱。另外,社会上各种武侠影视、书籍等的影响,使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所以学生对武术多抱有向往的心理,这种心理又移植到武术课上。因此总体来看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还较高。

4.中小学生喜爱的武术内容

通过对16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图 5),小学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散打,其次是段位制套路和搏击操;初中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搏击操,其次是散打和段位制套路。两者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同一教材的喜爱程度有所区别,在编排和选用教材时须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由于搏击操攻防特点鲜明,配合动感现代的音乐,符合中小学生喜爱娱乐、追求时尚的特性。相比之下学生对武术操和武术器械则没有多大兴趣,原因可能是武术操过于体操化,动作枯燥,缺乏韵味。

5.中小学武术教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由图 6 知,学生对武术课教学方法表示满意的占 29%,基本满意的占 42%,不满意的占 29%,调查结果并不乐观。调查发现,武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问题,不少教师停留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再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过分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而武术的攻防本质往往被忽略,教师未讲清动作内涵及运用,学生也没有领会动作的精妙。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尴尬局面。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鞍山市没有一所学校具有完整的武术器械和训练场馆。无训练场馆但是有部分武术器材的学校占12.5%,87.5%的学校没有任何武术器械。

2.鞍山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武术专项毕业的体育教师很少, 只占 4.2%。95.8%的武术课由一般体育教师担任,武术师资不足、武术教学水平不高。

3.鞍山市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较田径高,但不如趣味性、对抗性强的球类项目。我市小学生与初中学生对武术项目的喜爱有明显差异,小学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散打,其次是段位制套路和搏击操;初中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搏击操,其次是散打和段位制套路。

4.中小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是影视传媒和武侠小说而并非学校体育;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主要是娱乐玩耍,其次是防身自卫,选择了解传统文化较少;中学生学习武术以娱乐为目的的虽然比小学生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主要目的,选择强身健体的逐渐增多,选择防身自卫的有下降的趋势,选择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逐步增多。

(二)建议

1.建立和完善鞍山市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努力将武术中最容易普及和评分的一个项目列入我市升学体育考试内容,这对鞍山市武术运动的发展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教学方法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终身体育观出发,把现代教育技术引进中小学武术课堂,让游戏贯穿中小学武术课堂。

3.加强中小学武术师资建设,通过各类体育学院和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大量符合中小学武术教育需要的武术教师。

4.教师进修学校应注重对体育教师武术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掌握武术的教学技巧和要点,从而真正的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慧丽.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体育学刊.2OO3(1):95~97.

[2]曾世华.论武术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贯彻途径[J].湖北体育科技.2003 .6(第 22 卷 2 期).

[3]龚良新,易子斌.学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设想[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3).

[4]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舟山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篇4

舟地税发„2007‟38号

舟山市地方税务局

关于贯彻落实《个体工商户 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岱山、嵊泗县地方税务局,定海、普陀地方税务局,局属各处(室)、单位:

为规范和加强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管,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关于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6]183号),省局也制定了•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市局根据我市个体税收管理工作实际,就贯彻实施上述文件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各单位应以贯彻落实•办法‣为契机,规范和加强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征管效率,推进定期定

额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充分发挥个体税收在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增加政府财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市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为保证个体税收定期定额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市局成立由王志杰副局长任组长,段光华、竺群力、周士光、沈红雅、林挺、王俊强、夏爱江、史久岳、王盛为成员的“舟山市地方税务局定期定额工作领导小组”,对税务分局提交的定额方案、行业指标设置和测评标准、定期定额户定额的等级划分、计算方法、指标设置等标准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将通过局外网或办税服务厅向社会公示。各地税局也应成立由局领导、征管、监察、计财、规费、法规、税政和税务分局、稽查局负责人组成的“定期定额工作领导小组”。

税务分局应切实加强定期定额的民主评议工作,成立由有关分局领导、科(股)室负责人、日常税源管理岗、审核监督岗和业户代表等组成的“定期定额民主评议工作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定期定额民主评议会议。对调查取得的定期定额户的生产经营要素指标值是否真实、合理,调整系数运用得是否合理、恰当,制定的定额指标参数方案是否合理等内容进行评议。

三、执行中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从文到之日起,各单位应当根据定期定额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按照“参数定税法”核定定额,现行各种定额核定办法可以执行到今年年底。

(二)定期定额户定额执行期一般为1年,遇有国家税收政策变动等特殊情况可缩短,但不得延长。

(三)市属各分局在定额核定过程中涉及市局审批的各项权限委托各分局执行,但各分局应采取召开分局局长办公会议的形

式,对相关事宜进行集中讨论、审批,并有相应的会议记录。对审批的结果交市局备案。

各县局,定海、普陀局是否授权各税务分局由各地自定。

(四)同一行业典型调查户数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五)各税务分局应将核定定额的初步结果在办税服务厅进行公示,同时明确公示意见可通过意见征求箱、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地税网站等告知主管税务机关。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

(六)各税务分局应将最终确定的定额和应纳税额情况在原公示范围内通过办税服务厅等进行公布。

(七)税务分局发现一定时期(连续3个月或6个月平均)实际经营额、所得额超过定额20%(含)以上的纳税人信息或同级国税机关的核定情况、税源管理过程中调查的纳税人经营收入变化超过规定20%(含)等信息的,应填制•税务机关变更纳税人纳税定额审批表‣,对纳税人应纳税收入额进行调整。

(八)稽查局通过税务检查,发现定期定额户应纳税收入额连续3个纳税期超过定额20%(含)以上的而又未自行申报的,除应当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按规定予以处理外,还应填制•工作联系单‣,建议税务分局对该纳税人应纳税收入额进行调整。

(九)纳税人对核定定额有争议提出重新核定定额申请,应由纳税人提供收支凭证粘贴簿、进销货登记簿等足以说明其生产、经营真实情况的依据,经核实后予以调整。

四、因地制宜,强化个体税源管理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加强对个体税收的税源调研、分析和监控,针对薄弱环节,健全、完善具体的征管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一要加强税务登记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国税和工商等部门的共享信息,认真做好数据信息的比对工作,加大对漏征漏管户的打击和处罚力度,扫除征管死角和盲区。

二要加强发票管理,以票控税。要大力推广应用机打发票,通过推广使用税务机关统一开发或认可的开票软件、推行税控器具、开展发票专项检查、完善发票验旧售新工作等措施,提高纳税人依法使用发票的自觉性。一旦发现有非法买卖、转借、代开发票行为的,应予严肃处理,以维护正常的发票使用管理秩序。

三要大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税。个体税收税源零星分散,各单位要大力组织实施和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社会综合治税的工作制度和机制,防止税费流失。

五、•舟山市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管理暂行办法‣(舟地税征[1998]180号)停止执行。

二○○七年八月十六日

主题词:税务个体工商户税收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浙江省地方税务局。

黄山市黄山区林业局文件 篇5

林计[2011]224号

关于申报2011年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的通知 各乡镇林业站、公益林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林业服务中心:

为充分发挥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在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拓宽林业融资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安徽省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2011年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贴息政策规定

㈠申报财政贴息范围。财政贴息资金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林业贷款予以贴息:

1、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带动林区、沙区经济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

2、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经济林以及有利于改善沙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种植业贷款项目。

3、国有林场(苗圃)、集体林场(苗圃)、国有森工企业为保护森林资源,缓解经济压力开展的多种经营贷款项目,以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

4、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营造林、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

㈡贴息年限

林业项目贷款期限3年以上(含3年)的,贴息期限为3年;贷款期限不足3年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

对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小额贷款,适当延长贴息期限。贷款期限5年以上(含5年)的,贴息期限为5年;贷款期限不足5年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

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小额贷款是指在贴息内(上年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下同)累计额小于30万元(含30万元)的营造林贷款。

㈢贴息标准

对符合规定的林业贷款,中央财政年贴息率为3%,省财政另给予定额贴息(2010年为0.2%)。

二、2011年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申报

㈠林业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申报

1、年初余额申报:2009年申报的林业贴息贷款项目,今年仍可申报财政贴息,但需提供以下材料:①贷款经办行出具的林业贷款余额证明②银行结息单③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报告(对照申

报的项目规模及内容,阐述项目建设情况、产生的效益等)④项目实施情况表(附件5表)⑤2011年贴息资金申请表。

2、新增贷款申报:经国家林业局批复计划的项目单位,需提供以下材料:①借款合同②借款凭证和银行进帐单③贷款经办行出具的贷款余额证明④银行结息单⑤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报告⑥项目实施情况表(附件5表)⑦2011年贴息资金申请表。

3、调整计划申报:对于调整林业贷款项目建设内容和计划外落实贷款的,均需按规定程序上报林业贷款项目计划调整报告。项目单位除按新增贷款提供材料外,还需按区林业局林计[2010]306号文件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4、以上所需材料请带原件审查,另请复印7份交存。㈡林业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申报

1、林业小额贷款年初余额申报。

08年贷款(期限4年以上)、09年贷款(期限3年以上)、2010年贷款(期限2年以上)且已享受过财政贴息的单位(个人),今年仍可申报财政贴息,但需提供以下材料:①贷款经办行出具的林业贷款余额证明②银行结息单③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报告④项目实施情况表(附件6表)。

2、2011年新增林业小额贷款申报。

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营造林、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贷款额度为30万元(含)以下,贷款起始期限必须是2010年10月1日以后的贷款,贷款合同的贷款用途必须是营造林等林业投资,需提供材料为:①借款合同②借款凭证和银行进帐单(或转入贷款的存折)③贷款经办行出具的贷款余额证明④

银行结息单⑤身份证⑥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报告⑦项目实施情况表(附件6表)⑧2011年林业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申请表。

3、以上所需材料请带原件审查,另请复印2份交存。年初余额项目不需填报贴息资金申请表。

三、贴息项目管理

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基层林业部门负责检查验收,在项目单位上报的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报告、贴息资金申请表、项目实施情况表上签署意见(签字、盖章)。区林业局、财政局将对乡镇检查验收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四、申报要求

请各单位广泛宣传,通知到符合申报贷款贴息条件的单位(个人),于2011年9月13-16日到区林业局计财科报送申报材料(联系电话8510007),逾期不报,视为放弃。

附:

一、2011年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申请表及实施情况表

二、2011年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申请表及实施情况表

二○一一年九月六日

乐山市房地产管理局(汇报文件) 篇6

关于2006年1—3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汇报

乐山市规划和建设局:

我局收到你局下发的《关于报送2006年1—3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通知》后,立即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2006年1—3季度 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6年1—3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为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11%;商品住房销售面积为50.9903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7.96%;商品住房施工面积为71.5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351%;商品住房空置面积为3.45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45%;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1910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商品住房交易在住房结构、税收、信贷、土地、拆迁等市场调控政策和加大规范整顿市场的影响下,显现出健康有序、平稳增长的态势,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得到了抑制。

二、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66号)文等政策精神,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指定合理的住房消费标准,合理引导住房销售和投资。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草拟了《关于乐山中心城区普通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标准》,严格规定了高档住房,普通住房的标准,并通过税收政策对不同标准征收不同税金,于今年7月经市规划和建设局批准向社会公开告示。从近期实施情况看,住房消费者摆正了消费理念,追求大户型住房需求得到缓减,户型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普通受到购房者青睐,如领地集团公司开发的国际公寓、新开元置业公司开发的紫藤花园、国众房开司开发的青果园、建安房开司开发的岷河商住楼等一大批小户型楼盘,有的楼盘一开盘就达到销售总额的60%以上。市场需求引导投资,投资必须适应市场。房地产开发投资商也积极瞄准市场机会,调整加大小户型住房供应结构,近期将有一批小户型住房投入市场,从而保证了中小户型住房的需求,使住房消费更趋于合理。

(二)加大住房价格的监管,抑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为加大住房价格的监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了住房价格监管力度。

1、在办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中,主动给房地产开发企业介绍市场行情并提出合理的参考价格,对过高的销售价格提出修改建议,对有哄抬价格,恶意抄作价格行为予以制止,直至改正。

2、通过房地产市场定期和不定期的市场巡回检查和公开在嘉州信息网上公布投诉电话及认真听取购房者投诉等方式,严厉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虚假价格信息,哄抬炒作房价行为,并严格执行禁止购买未竣工预售商品住房再进行转让的行为。

3、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登记备案中,认真查处房价销售的波动情况,是否存在价格偏高,是否有影响市场价格态势等不合理因素,有上述情况时,立即向开发企业提出建议,调整房价。

4、公开在嘉州信息网上公示各楼盘的销售价格,使群众充分了解市场价格走势,合理定价。今年1—3季度价格呈现健康平稳增长的趋势。今年1月均价为1933。73/平方米,2月均价为2086.91/平方米,3月均价为1933.73/平方米,4月均价为2013.48/平方米,5月均价为1926.00/平方米,6月均价为1831/平方米,7月均价为2013/平方米,8月均价为1702.99/平方米。

(三)成功举办商品房销售人员培训班,坚决实行销售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今年元月份我们成功举办两期销售人员培训班,培训人数约400人。开设法律政策、按揭抵押、面积的测绘、合同示范文本的填写和解释、销售人员礼仪等共5个课程,经严格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并颁发商品房销售人员上岗证,全面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

(四)保证购买住房安全,公开住房信息透明度,建立网上签约和合同备案制度。今年七月我局率先在全国建立网上签约和合同备案制度,采用建设厅推荐的西安必特思维公司的软件,动用资金50多万元,制定了《关于实行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签约和登记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举办了商品房预(销)售网上签约预售登记备案管理工作会议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培训班,受到省建设厅和开发企业的好评,并在今年9月我市举办房地产交易会上向全省各地

市州同时推荐。

(五)保障经济实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我们已拟定了《乐山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并在本(包括上续建工程)计划建设15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控制在900元/平方米以内。户型面积分小户型60平方米左右,中户型80平方米左右,严格控制大户型面积。在廉租住房方面,已享受廉租房保障的住户达1146户,其中租凭补贴达81户,实物配租276户,在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上迈出可喜一步。

(六)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住房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我们通过严格预售许可证审批、市场检查、接待投诉、公示市场信息等手段,对欺诈购房者乱收费用,不履行合同约定签约,用解除自己责任加重购房人责任等行为予以查处,并与工商、发改委、物价等成立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办公室。今年协调解决纠纷120多件,接待投诉电话和来访600多件,共查处多起为违法行为,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上述商品住房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住房供应结构趋于合理,市场健康有序,投资价格平稳增长,住房保障得到进一步落实。特别是在市政府加大市政建设,改善投资居住环境的举措下,我们相信乐山的房地产市场将会走得更好。

三、乐山市中心城区从地理位置、气候变化、交通条件、风景旅游、人文传统等方面看是人们居家的理想之地,就目前住房价格1910元/平方米,我们认为房价涨幅不算过快,是稳中有进,符合国务院倡导的平稳较快增长要求,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基本住房消费需求,在住房供应结构上,大批中小型商品投放市场,供需结果趋于合理。

四、明年房地产市场工作的建议。

(一)住房建设目标。全市建设商品住房180万平方米,其中乐山中心城区完成100万平方米。全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5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完成10万平方米。全市建设廉租用住房3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完成2万平方米。

(二)继续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住房调控政策,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非法预售商品房,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欺诈消费者、虚假信息,炒卖哄抬房价、乱收费用等行为。

(三)规范完善商品房销售行为,再次举办商品房销售人员培训班,统一实行销售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规范商品房合同示范合同正确填写,倡导诚信。

(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重点发展适应中低收入者价位的商品房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安排不低于当年住宅建设规模10%经济适用房建设,将土地的净收益的3%用于廉租房建设。

鞍山市教育局文件 篇7

一一、整体规划, 融合共通

1. 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立山区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得到了十七所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 各个共同体在启动仪式之前分别由四个核心校校长组织召开了共同体的联席会议,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了“校长——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教师”的共同体工作链。

为顺利推进共同体工作的开展, 联席会议制度得到了有效实施, 共同体在每个月定期开联席会议, 共同确定月工作内容。

2.相辅相成, 平台共建。

教育局公布教育发展共同体实施方案以后, 四个共同体分别在中华、通山、晨光、光明四所核心小学开展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 各个共同体根据工作实际, 制定并颁布了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 明确了共同体组织分工。具体研究安排了每月活动内容及其各个参与学校的责任分工。在启动仪式上, 各个共同体还根据自身特点组织开展了青年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五校的校长与副校长参加的校长论坛活动、“青蓝工程”教师结对子活动、“红烛颂”优秀教师事迹演讲活动等等。

二二、校际合作, 优势互补

1.教师集备, 共同培训。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 如何在共同体中开展好集备教研活动是四个共同体一直探讨的话题。第一教育共同体率先开展了以“备课改革后该如何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应用效果”为主题的两次高年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来自第一共同体内的四校教师们在备课中畅所欲言, 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区小学教研员刘晓梅以如何上好六年复习课为切入点, 从知识的梳理、教学设计的预设、问题的提出等方面给予了点评和指导。

第二教育共同体适时组织了六年组教师集备活动。会上, 深南小学陈老师就《空间与图形》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及每一课时的知识点归纳做了具体讲解, 随后, 与会老师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对本单元的教学达成了共识。共同体教师共同备课, 共同研讨, 打破了学校与学校的界限, 教师们的空间更为广阔, 教师们的沟通更为顺畅。

2. 学科观摩, 共同成长。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各个共同体非常注重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二教育共同体举行了优秀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优秀青年教师与省级骨干教师分别进行了《燕子飞回来了》《野草》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展示。两节课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课后, 进修学校的陈老师做了恰当到位、引领结合的点评, 使听课教师获益匪浅。

第四教育共同体举行了“牵手课堂”精品课例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打造高效课堂, 彰显教学风格”, 共同体成员校五名教师精心准备, 展示精彩的课堂, 课后, 晨光小学副校长主持开展了评课交流活动, 在听取了五位执教教师的说课后, 来自共同体各成员校的学科教师以及数学名师指导团的名师们对研讨课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3. 同课异构, 共同提升。

同课异构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利手段。第一教育发展共同体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中华小学如期举行。这次活动, 共同体的四所学校共同参与, 中华、深东的教师教授四年级《跳水》一课的第二课时;前沙、北星的教师教授三年级《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第一课时。此次活动的开展, 既为执教者提供了展示个人业务技能的机会, 同时也为共同体内的其他教师搭建了互学的平台, 提供了学人所长、补己所短的机会。

第三教育共同体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红拖小学如期举行。这次活动主题式的教学研讨模式, 规范的听课评课流程, 真诚的交流与互动, 充分彰显了共同体运作机制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体现了共同体活动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一致性。

4. 走进中学, 共同研究。

为做好中小学衔接,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四个教育发展共同体分别走进了14中学、51中学、27中学、东方中学。我们的校长、教学校长及班主任教师走进课堂, 深入对应学科听课学习。同时, 还就中小学教育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小学衔接教研活动的开展, 搭建了中小学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同时也推动各个教育共同体教研活动持久、有效、健康发展。

5. 质量监测, 共同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缩短学校间差距是共同体建设工作的目标。第一教育共同体、第二教育共同体分别进行了共同体内学校联考监测工作。各校在监测活动中做到了有效沟通、合理分工、科学命题、认真批卷、及时分析。共同体内的质量监测工作, 对各校教学质量提升、对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对学校教学过程调控, 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都起到了极大作用。

6. 资源整合, 利益共享。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保证“阳光体育一小时”的有效手段, 更是展示校风、校貌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发展, 第四教育共同体开展了大课间校际学习观摩活动。第四共同体学校校长、教学校长、主任及体育教师观摩了孟泰小学、晨光小学两所学校的大课间活动, 学校领导还就“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进行经验交流。此次大课间现场观摩活动, 为“共同体”的教育同仁提供了观摩交流的平台, 也展示了第四教育共同体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第三教育共同体在双山小学举办了亲子阅读阶段观摩活动。学校领导及教师真正看到了书籍对孩子和家庭产生的巨大影响, 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书籍的热爱, 在第三教育发展共同体掀起了“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热潮。

三三、共同发展促进均衡

鞍山市教育局文件 篇8

关键词:佛山市三水区;培育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1-0022-04

近年来,佛山市三水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来抓,不断提升农业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和组织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三水农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畜牧、水产、种植是本区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全区已实施农业园区建设近10万亩,建成农业园(片)区17个,全区有农业龙头企业21个(市级:4个、区级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2个,规模种养户9897户(种植户743户、养殖户9071户)。由于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大批农业企业进驻园区集聚发展。而“十三五”规划期间,全区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发展水产业,提升农业效益。但是三水与广东许多地方一样,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将分析农民基本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需求情况,并提出发展三水农村职业教育、培育职业农民的建议。

一、三水区职业农民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三水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状况,分析农民基本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需求情况,课题组于2014年7月-8月进行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

(一)被调查农民基本情况

1.性别比例。本次调查发放16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41份,占总问卷的87%;无效问卷21份,占总问卷的13%。被调查农民按性别分,男性80人,占56.7%;女性61人,占43.3%。

2.年龄结构。调查中,填了年龄栏目的有139人,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6人,占4.3%;20-30岁有22人,占15.8%;30-40岁有26人,占18.7%;40-50岁有53人,占38.1%;50-60岁有29人,占20.9%;60岁以上有3人,占2.2%。

3.学历结构。调查中,填了学历的有130人,农民学历在小学以下的有40人占30.8%,初中的有53人占40.8%,高中(中专)的有24人占18.5%,大专的有7人占5.4%,本科及以上的有6人占4.6%。

4.从事农业时间。填了从事农业时间栏目的为127人,从事农业10年以下的有29人占22.8%,10-20年的有49人占38.6%,20-30年的有30人占23.6%,30年以上的有19人占15%。

(二)被调查农民农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1.农业经营主要业务。在农业经营主要业务中,选种植业的有77人占54.6%,畜牧业的有19人占13.4%,水产业的有39人占27.7%,其他的有6人占4.3%。

2.农业劳动力来源。在农户农业劳动力来源中,主要是家庭内成员的有103人占73%,聘用本地人的有20人占14.2%,聘用外地人的有15人占10.6%,其他的有3人占2.1%。

3.农业用地规模。在农户农业用地规模中,5亩以下的有51人占36.2%,5-10亩的有49人占34.8%,10-50亩的有28人占19.9%,50-100亩的有8人占5.7%,100亩以上的有5人占3.5%。

4.农业经营配套服务来源。在农户农业经营需要的配套服务来源中,选合作社的有40人占28.4%,中介组织的有22人占15.6%,龙头企业的有17人占12.1%,供销社的有17占12.1,村或经济社的有15人占10.6%,基层政府的为0人,其他的有34人占24.1%。

5.农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在农户农业经营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中,选天气差的为33人占23.%,选销路与价格的有74人占52.3%,不懂技术的有27人占19.1%,土地少的有4人占2.8%,缺劳动力的有7人占5%,缺资金26人的占18.4%,其他的有7占5%。

(三)农民教育需求情况分析

1.最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在农户农业经营最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中,技术培训的有45人占31.9%,信息服务的有27人占19.1%,协助贷款的有36人占25.5%,完善基础设施的有22人占15.6%,其他的有18人占12.8%。

2.农民对职业教育必要性认识。在农民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必要性认识方面,认为非常必要的有57人占40.4%,认为有必要的有52人占36.9%,认为无所谓的有18人占12.8%,认为不必要的有13人占9.2%,认为麻烦的有1人占0.7%。

3.农民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在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满意程度方面,认为非常满意的有19人占13.5%,认为满意的有39人占27.7%,认为一般的有61人占43.2%,认为不满意的有20人占14.2%,认为非常不满意的有2人占1.4%。

4.农民获得职业教育渠道。在获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渠道方面,合作社的有31人占22%,政府部门的有23人占16.3%,龙头企业的有17人占12.1%,社会培训组织的有14人占10%,村的有26人占18.4%,学校的有7人占5%,其他的有38人占27%。

5.农民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农民在职业教育内容需要方面,提高学历的有47人占33.3%,技术知识的有97人占68.8%,电子信息技术的有30人占21.3%,市场营销的有49人占34.8%,农业经济管理的有47人占33.3%,会计的有8人占5.7%,法律与政策知识的有26人占18.4%,创业的有31人占22%,其他的有18人占12.8%。

nlc202309032141

6.农民对职业教育方式的要求。农民对职业教育方式的要求方面,选脱产学习的有24人占17%,不影响生产的有101人占71.6%,送教上门的有48人占34%,一对一指导的有48人占34%,分散教学的有25人占17.7%,考操作不要笔试的有26人占18.4%,要技能证的有26人占18.4%,要学历证的有19人占13.5%,其他的有14人占9.9%。

7.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要求。农民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要求方面,愿意个人承担的有7人占5%,政府承担的有43人占30.5%,个人和政府共同承担的有40人占28.4%,选不但政府应该资助,还需要发误工补贴的有48人占34%,其他的有3人占2.1%。

二、对三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三水农业种地兼业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供需对接不足;种地主体以兼业农户为主、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单位以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规模效益有限。亟待通过“农民职业化”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等多举并下,破解种地难题。这些,都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三水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尚未健全,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尚有差距。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国家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建设,三水区应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广大农民终身学习需要、与农村“四化”建设需要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要建立以服务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为基础, 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发挥县职教中心骨干作用,统筹整合资源,政府主导,企业行业支持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产学研结合,形式多样,灵活开放,有序规范,结构合理(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初职教育与培训等多层次相结合),协调发展,能充分满足农村居民对终身教育需求和“三农”工作对人才需求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络体系,促进 “农科教”结合。

(二)三水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政策措施

1.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投入资金,培育一批职业农民。要重点培训培养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带头人:包括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产业联盟、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小微型农业专业公司业主、集约规模经营大户、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等发展现代农业的投资和生产经营主体。要培养一批专业服务人才和一批一线生产能人,使职业农民充满务农热情、掌握专业技能、拥有资源资料、具备投资能力、提高经营水平。使职业农民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全面进步的主导力量。要培育一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示范主体;要重视农民培训示范基地的作用,按照布局合理、资源共享、适应需求、保证质量的要求,着力构建以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引领,以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以农广校(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各类农技推广单位、职教中心、社会培训机构为基础的职业农民培育基地。要转变科研机构服务职能。要紧密结合培育职业农民的迫切需求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相配套的服务体系。积极主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系,借脑引智、为我所用,组建现代农业专家团队,发挥高端规划、研发、引领、指导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改革成果,转变职能定位、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建立科技服务人员投身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带项目、带信息与农业产业化组织结对子,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履行农技服务推广机构在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科技支撑作用。要扩大信息网络服务效果。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推进信息进厂(场)、进园、进户,建立交流研讨、在线咨询、信息共享等机制。要紧紧抓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机遇,切实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升区、镇、村级平台的信息接受、加工转化和传播辐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等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在做好大面积全覆盖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同时,发挥其为职业农民培育服务的重要作用。要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作用。支持帮助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开展科技服务、经营管理、产品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协作、扶弱帮困、提供服务、领跑带动,充分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经营的各个环节上对职业培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兴办种苗繁育公司、植保服务队、农机水电服务组织、农经网信息服务组织、农资连锁企业、农产品经纪人等专业性农技服务实体,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服务职业农民培育。

2.打造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建设工程(简称“建网工程”)

要三水区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要创新教育培训组织形式,建立公办民办多元化主体,可以启动“六个一建网工程”:

(1)制定1个“三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要研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为导向需求发展农村职成教育,要着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要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办好1个县级职教中心。县级政府要整合县域职成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1个县级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

(3)每个乡镇办好1所示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乡镇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1所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使其成为乡镇多功能的教育培训服务平台。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实行“上挂、横联、下辐射”管理,发挥网络骨干作用,独立或横向联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指导村民文化技术学校(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县级、乡镇政府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帮助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教科研及职业培训的多功能实习实训基地。基地有满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需要的设施设备,基地开展培训项目推动新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4)农业专业村要办好1个示范村民文化技术学校(教学点),夯实三级培训网络基础。试点村村委会(居委会)负责村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5)办好1个示范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要创新教育培训组织形式,建立公办、民办多元化主体。可以尝试在农业大镇或者农业现代化农业园培育扶持建设一个民办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学校要立足于三水区自身特有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现状、农耕文化、生产历史传统以及区位状况;以农村成人农业职业培训、农村成人专项技能职业培训、农村妇女自我提升职业培训以及农村成人创业项目孵化等内容为学校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农村成人教育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打造三水首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品牌。

(6)农业园区建立1个农业应用协同技术创新基地。要依托农业现代化农业园,加强与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建立一个农业协同创新基地,促进农业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万忠,康艺之,梁俊芬,等.关于广东“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的问题探讨[J].南方农村,2014(05):4-10.

(责任编辑:陈爱军)

上一篇:坚持我的目标作文600字左右下一篇:识字教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