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

2024-10-23

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共8篇)

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 篇1

招标工作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心招标工作,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国家电力公司招标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电力公司招标活动管理办法》、《陕西省电力公司招标工作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培训中心各部门、公司组织的各种招标活动。

第三条 中心所有招标活动必须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 中心监察部门行使对招标活动的监督职能,受理对招标活动的投诉举报,查处招标活动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五条 特殊或重大的招标活动应邀请上一级监察部门参加监督。

第二章 监督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培训中心监察室作为中心综合监督的职能部门,负责对中心内招标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享有知情权、调查权和对违纪行为的处分权,但不参与具体评标业务。其主要职责是:

1、建立和完善招标工作监督约束的管理机制和办法;

2、协调解决招标监督工作重大问题;

3、组织查处招标活动中的重大违纪案件;

4、督促有关部门在招标活动中履行工作职责。

第七条 具体招标项目,应当成立监督小组,对招标活动实行全过程监督。监督小组可由纪检监察、审计、招标办等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三人,组长由监督部门派出的人员担任。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招标工作纪律;

2、监督对投标单位的资质预审,考察和入围审定工作的情况;

3、监督开标、评标、汇总统计评标结果情况;

4、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现场投诉,对招标工作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提出纠正和处理意见;

5、监督评标、排序、定标程序执行情况;

6、监督招投标领导小组决定的执行情况;

7、其他需要参与监督的招标活动。

第三章 监督方式和范围

第八条 监察部门对招标活动的监督可采取现场监督、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进行。

第九条 中心各部门、公司的招标活动达到《西北电力职工培训中心招标活动管理办法》规定范围标准的,监察部门原则上实行全过程监督。达到上级规定范围标准的移交上级部门。

第十条 虽在规定范围标准之外,但与培训、教学、经营及职工利益密切相关或有较大影响的招标活动,监察部门亦必须实行全过程监督。

第四章 监督内容

第十一条 招标监督

1、对达到招标标准的项目拆分支解,规避招标的行为进行监督;

2、对招标活动中是否存在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限制投标人之间竞争的行为进行监督;

3、法定公开招标的项目是否对外公示,邀请招标的项目是否按规定程序推荐入围单位等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二条 开标监督

1、监督人员应当在开标现场当众宣布招投标纪律,公布投诉举报电话;

2、对承办招标部门按招标文件要求接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情况进行监督;

3、对招标人、投标人签定的廉政公约进行确认,督导所有参加评标的人员填写招标人廉政保证书;

4、对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时间、地点公开开标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 评标监督

1、对招标委员会组成和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情况进行监督;

2、对评标过程中执行保密规定、措施情况进行监督;

3、对评标过程中执行评标程序、评标办法细则情况进行监督;

4、对评委打分情况进行监督。评委出现异常打分,监督小组可责令打分人进行说明,理由不充分的,该打分无效,不记入总分汇总。

第十四条 定标监督

1、对是否依据评标报告推荐顺序进行定标,是否有在评委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情况进行监督;

2、对有无招标领导小组以外人员干扰定标情况进行监督;

3、对是否充分听取成员意见,按既定表决方式进行定标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 其他监督

1、重大招标项目需要实地考察的,监督部门可派员参加;

2、对招标活动中有无违反“推荐、评标、定标三分离”原则的行为进行监督;

3、对有无与投标人串通,搞虚假招标,影响招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行为进行监督;

4、对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招标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了回避制度进行监督;

5、对定标后是否按规定时间通知中标人以及合同签定情况进行监督;

6、对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五章 惩处和奖励

第十六条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西北电力职工培训中心招标活动有关规定的行为,监察部门应做出监察决定或提出书面监察建议。

第十七条 对违反《西北电力职工培训中心招标活动管理办法》的行为,监察部门可直接或责成有关部门调查、处理,调查处理结果纳入该部门负责人业绩考核。

1、项目部门将必须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监察部门可以提出警告并责令改正,已造成事实,违规产生的结果无效,情节严重的,追究项目部门负责人和招标主管人的相关责任;

2、承办招标部门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擅自取消投标人的投标资格,或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致使投标人之间不公平竞争的,监察部门可以提出警告并责令改正,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对承办招标部门主管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3、招标领导小组违反规定,在评标委员会依程序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定标无效,对招标

领导小组负责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4、监督人员未履行职责,对招标活动出现违规违纪问题不查不问,致使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5、评标委员成员在评标过程中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的,经现场监督小组认定可取消评委资格,并不得参加今后任何评标工作;情节严重的,建议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6、参与招标工作人员发生索贿、受贿行为,泄露评标活动秘密的,对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没收其非法所得;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对认真履行职责,招标工作监督约束到位,受理投诉举报及时,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有力,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对招标活动中,为单位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突出贡献者,可报请培训中心批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监督管理办法由西北电力职工培训中心监察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监督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招标监督,策略

监督策略需要落实于国有企业的招标中, 适应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为其提供可靠的监督方式。国有企业的招标方式比较多, 降低招标过程的规范性, 直接干扰招标质量, 为解决招标问题, 国有企业利用监督策略, 管控实际招标, 提升国有企业的招标标准, 发挥招标监督策略的强制特性, 进而提高招标的效益水平。

一、国有企业招标监督中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招标确实存在缺陷问题, 由此对国有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这正是由于监督不力所致。汇总招标监督中的问题并做如下分析:

1. 招标监督意识不足

国有企业缺乏招标监督意识, 直接影响招标过程的责任分配, 无法落实各项招标内容, 淡化招标单位的信任。例如:某国有企业没有意识到招标监督的意义, 导致招标人员自行操作, 其中多项行为违反招标规定, 不能正确划分招标工作, 影响该国有企业后期招标的效率, 导致招标活动被迫暂停, 干扰到企业内部的招标体系。

2. 招标文件不合理

国有企业比较特殊, 内部人员在拟定招标文件时, 容易出现细节遗漏, 妨碍公平招标。招标文件的所有内容均具有法律效应, 但是文件拟定人员随意修改文件内容, 没有结合国有企业的招标实际, 导致招标文件存在诸多矛盾点, 或者拟定人员在同一项招标内容上给出两种解释, 促使招标文件潜在使用风险, 制约招标监督的实施, 一旦招标文件投入使用, 国有企业自身也无法挽回经济损失, 可见招标监督策略在招标文件中的重要意义。

3. 缺乏招标监督力度

国有企业部门层次划分明确, 部门之间虽然联系密切, 但是互不参与对方事务, 导致招标环节缺乏监督力度。例如:某工程类国有企业, 偏重于生产、投资等方面的监督, 在招标方面缺乏监督力度, 该企业在招标监督方面, 没有分配专业的人员, 影响相关部门的监督水平, 企业无法在招标过程中发挥强化的监督力度, 降低招标过程的控制能力, 该企业在后期招标中, 直接采用内定的方式, 更是忽略招标监督的作用, 企业在某施工项目上, 投入成本,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国有企业招标监督的策略分析

根据国有企业招标中的问题, 提出有效的监督策略, 发挥监督策略的约束作用, 有效监督国有企业的招标环节, 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规划提升招标监督能力的策略, 如下:

1. 树立招标监督意识

国有企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大, 招标项目的内容相对丰富, 如果忽视招标监督, 则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问题, 干预企业的稳定发展。国有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树立招标监督意识, 正确认识招标监督。例如:某国有企业组织与招标工作相关的员工, 参加招标培训, 主要培训招标监督的具体策略, 规范该企业的招标环节, 该企业一部分业务来自国外, 应加强招标过程的监督管理, 严格防止国外企业不良的竞标手段, 该企业将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促使人员认识到招标监督的作用, 严谨执行招标监督策略。

2. 规范招标文件

国有企业在规范招标文件时, 深化监督策略的应用, 约束文件拟定及应用的过程。国有企业在分配招标文件拟定任务时, 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干预监督, 针对招标文件实行二次审核, 监督招标文件是否符合国有企业的规范标准, 监督人一旦发现文件问题, 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体现招标文件的缜密特性。招标文件监督的过程中, 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 杜绝招标人员恶意泄漏文件内容, 影响国有企业的招标环境, 还需监督招标文件的制度效益, 确保其符合国家的招标规定, 控制国有企业的招标问题, 提升企业招标文件的拟定水平。

3. 强化招标监督

国有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在招标监督方面的号召, 设立纪检部门, 将招标监督的事务交由纪检部门掌握。纪检部门站在国有企业的角度上, 强化招标监督, 管控企业招标的全过程, 根据招标的制度、条例, 监督企业招标, 适当时可采取审计监督的方式, 严格把控招标的内容项目。纪检部门要明确招标监督人员的责任, 实际落实招标的监督工作, 同时监督人员完整记录招标内容, 为招标监督提供真实依据, 避免招标监督的盲目性, 加强招标监督的力度, 保障国有企业的招标效益。

三、结束语

招标监督不仅为国有企业提供优质的合作单位, 而且促使国有企业与合作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对方信任, 招标监督对国有企业的意义不可忽视。国有企业针对招标过程, 提出策略性的监督方式, 推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满足其在招标项目上的需求, 充分利用监督策略, 改善国有企业原有的招标方式, 优化招标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红.加强国有企业招标监督的几点思考[J].企业导报, 2011 (12) .

[2]董德全.论国有企业的招投标监督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07) .

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石化企业;招标工作;监督管理

巴陵石化公司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非乙烯精细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十二五”期间总投资200亿元进行“六改六建”,项目建設速度加快,投资规模扩大,工程建设项目、物资设备采购等招标活动也越来越多,如何做好招投标工作监督,保证招投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真正发挥招标采购方式的优越性,作为招投标活动的最后一道防线,招投标的监督行为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招投标活动的健康发展。

一、招标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

招投标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国有企业在招标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规避招标、违规招标、串通招标,有的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承包、利用职权搞权钱交易等,从一些揭露出来的大案要案来看,不少问题都与招标不规范有关,很大程度上在于监督失效,因此,需要构建健全的招投标监督体系,有效的遏制招投标工作中的腐败行为。

二、招标工作监督存在的问题

(1)招标监督缺乏制度的有力保障。尽管巴陵公司、各事业部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招投标管理制度,但是对招投标监督管理规定只是作了原则性规定,在开标、评标及定标过程中由审计、监察部门监督,没有具体的可执行的细则及明确的监督程序和内容,缺乏科学、严密、完整的制度设计,制度上的先天不足,造成了专门的监督机构无从下手,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形成对监督对象的有效监督。容易产生监督形式上公正合格,内涵上的监督缺失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无法可依,互相推脱职责。(2)监督人员专业素质欠缺,监督工作流于形式。石化企业招标工作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可能涉及法律法规、建筑工程预算、工艺流程、科研项目、设备维修等。招标工作监督常由纪检、审计、财务部门人员担任,这些人员缺乏一线现场工作经历,不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隔行如隔山,常常出现监督人员看不懂招投标文件的情况,就要求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掌握一些相关的政策,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工艺流程、管理流程、装置设备,以及市场发展状况等。制定招标文件、评标等过程中虽然有现场监督,但监督人员只能依赖评标专家及招标人。特别是一些专业技术性强的议标项目,监督者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对市场行情又不熟悉,一旦招标人和投标人出现利益交易,给暗箱操作留下空间,监督工作就容易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制衡的作用。(3)招标监督行为不规范。按照招投标活动“发布招标信息→编制招标文件→投标企业资格审查→抽取专家→投标、开标、评标、决标→签订工程合同”的基本程序,监督从“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事前监督,即招标阶段的监督。包括招标文件的审核备案和招标公告的发布。对招标条件、招标方式、招标程序及招标文件的确定等。二是事中监督,即开标过程的监督。包括主体的管理和行为的监督。主体的管理表现在评标专家的抽取。行为的监督主要是评标过程的监督及中标信息的发布。三是事后监督,即中标人确定后的合同履行阶段的监督。包括合同签订前的考察监督、合同书的备案以及验收监督。但是很多情况下,监督人员并没有参与所有程序的监督,当招标程序运行到某一阶段时才邀请监督人员参与或只邀请监督人员参与某一阶段的监督。最常见的是监督人员只参与开标及评标等事中监督,事前、事后很难介入监督。开标及评标过程中,监督人员一般是临时通知到场,对招标项目并不了解,招标文件内容较多,较短时间内难以作出判断。

三、招标监督的重点内容环节

(1)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依法监督,纪检监察机构参与招标活动的运作方式是:依法规,盯程序,把环节,不参加评委会,但有一票否决权,重点监督招标活动是否公开、公平、公正。(2)招标活动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会议议程、评标办法、评标专家组成、见证到场情况。(3)重点对招标程序的合法性和投标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进行监督。(4)发现违规操作,及时督促纠正,确保招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和健康有序进行。

四、完善对招标工作监督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电信建设的统筹规划和行业管理,促进电信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信息产业部依法对全国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建设实施监督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在信息产业部领导下,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建设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全国性电信网络工程和国际电信建设项目是电信建设管理的重点。本办法所称全国性电信网络工程是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以及其组成部分的建设工程。

第五条 电信网络和电信设施建设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符合电信网体制标准及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建设规范。

第六条 电信建设管理应维护国家通信主权,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维护通信建设市场秩序,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第二章 规划编制与管理

第七条 信息产业部负责编制电信行业发展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编制所辖行政区电信行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公用电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企业(或单位),必须根据行业规划的要求,编制本企业(或单位)五年规划(含传输网五年专题规划),并逐年编制滚动规划(含传输网滚动专题规划)。投资建设专用电信网的企业(或单位),应根据本企业(或单位)对通信传输线路及带宽的需求编制本企业(或单位)传输网五年专题规划,并根据实际建设和发展情况逐年编制传输网滚动专题规划(含自建、购买、租用等)。企业(或单位)可以根据情况确定滚动规划期限为三年或五年。

第八条 企业(或单位)五年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企业(或单位)电信网现状;

(二)本企业(或单位)五年发展思路、目标、重点;

(三)本企业(或单位)建设资金估算和资金筹措计划;

(四)本企业(或单位)五年重点建设项目框架等。

第九条 企业(或单位)滚动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企业(或单位)电信网现状及上完成情况;

(二)本企业(或单位)当年发展目标、重点及建设项目框架、资金估算和资金筹措计划;

(三)本企业(或单位)滚动期末发展思路、目标。

第十条 传输网五年专题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企业(或单位)传输网现状(含路由图);

(二)本企业(或单位)传输网五年需求、发展目标、重点及规划路由图;

(三)本企业(或单位)传输网五年建设项目框架(含路由、距离、容量、投资等)。

第十一条 传输网滚动专题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企业(或单位)传输网现状(含路由图、上一传输网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二)本传输网项目建设计划(含项目路由、距离、容量、投资以及资金来源等);

(三)本传输网建设路由图;

(四)滚动期末传输网发展思路、目标及建设项目框架。

第十二条 企业(或单位)五年规划、传输网五年专题规划和滚动规划实行备案制度。企业(或单位)五年规划、传输网五年专题规划应于国家每个五年规划期开始前上报备案,滚动规划应于每年一月底前上报备案。拥有全国性电信网络的非计划单列企业(或单位)的规划,报信息产业部。拥有全国性电信网络的计划单列企业的规划,同时报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公用电信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专用电信网建设企业(或单位)的规划,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在收到上报备案规划30个工作日内未提出不同意见的,该规划即自动生效,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企业(或单位)传输网滚动专题规划实行审批制度。企业(或单位)传输网滚动专题规划应于当年一月底前报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行业主管部门应在收到上报规划的4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企业(或单位)上报的传输网滚动专题规划组织专家咨询、评审,并在此基础上出具批复意见。

第十四条 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其重点专项规划、电信行业规划,指导各相关企业(或单位)规划、传输网五年专题规划和滚动规划、传输网滚动专题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第三章 项目审批

第十五条 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其建设程序应包括编制和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进行竣工验收等。其中:利用外资的电信建设项目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报批手续;自筹资金的电信建设项目可由业主单位自行进行初步设计和竣工验收,限额以下项目可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一并审批。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将整体项目化整为零,规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项目应以业主单位的电信业务许可证范围为依据。

第十七条 国内传输网新建或改建、扩建项目在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审批前,须经相应通信主管部门初审,行业初审同意的项目方可获得批准。项目审批部门对行业初审结果有不同意见的,由项目审批部门和出具初审意见的部门协商解决。

第十八条 申报国内传输网跨省建设项目或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项目,应同时抄报信息产业部;申报国内传输网省内限额以下建设项目,应同时抄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计划单列企业按照项目审批权限自行审批的限额以下国内传输网项目,应抄报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申报项目单位应提供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材料。行业主管部门在收到抄报文件20个工作日内,向项目审批部门出具行业初审意见。

第十九条 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企业(或单位)当年传输网滚动专题规划的批复同意意见,视同对该滚动规划中国内传输网当年建设项目的行业初审同意。未列入企业(或单位)当年滚动规划内的项目,在审批前必须报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初审。

第二十条 国际传输网、国际通信出入口等国际电信建设项目由国家统一审批。其中,限额以上基本建设项目或限额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经信息产业部初审同意后,由国家计委或国家经贸委审批或核报国务院审批;限额以下项目由信息产业部审批,其他部门(或单位)无权审批国际电信建设项目。投资建设或参与投资建设国际电信项目的单位必须拥有国际通信基础设施经营权。信息产业部在受理国际电信建设项目行业初审申请后,应在3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限额以下国际电信建设项目审批应在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

第二十一条 国家鼓励有权建设传输网的电信运营企业和有关单位联合建设国内传输网络。联合建设项目应依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按一个项目联合报批。申报联合建设项目除规定内容外,还应注明合建方及牵头单位,并补充各自的建设规模和出资额。参与军民合建项目的地方企业或单位必须与经总参通信部批准的军队项目联合建设。

第二十二条 参与联合建设国内传输网的各投资方必须事先签署联合建设协议,并明确联合建设的牵头单位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全国性网络联合建设协议报信息产业部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网络联合建设协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备案。

第二十三条 项目审批或初审应采取专家咨询、专家评审等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批复或出具行业初审意见。

第四章 电信建设市场管理

第二十四条 信息产业部对全国电信建设市场、电信建设工程质量、招标投标等电信建设活动以及通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电信建设市场、电信建设工程质量、招标投标等电信建设活动,以及通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在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投资建设和经营电信设施。任何企业(或单位)不得从无网络元素出租、出售业务许可证的企业(或单位)购买、租用网络资源。

第二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内电信管道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将电信管道建设规划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电信管道的建设规模、容量应当满足电信业务发展的需要。

第二十七条 公共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者有义务协助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在该场所内从事电信设施建设,不得阻止或者妨碍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电信用户提供公共电信服务。

第二十八条 在民用建筑物上设置小型天线、移动通信基站等公用电信设施时,必须满足建筑物荷载等条件,不得破坏建筑物的安全性。

第二十九条 建设地下、水底等隐蔽电信设施,应当设置标志并注明产权人。其中光缆线路建设应当按照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设置光缆线路标石和水线标志牌;海缆登陆点处应设置明显的海缆登陆标志,海缆路由应向国家海洋管理部门和港监部门备案。产权人发现标志受损或丢失的,应及时修复、补齐,并有权依法追究破坏电信设施标志的单位或个人的责任。在已设置标志或备案的情况下电信设施损坏所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承担;因无标志或未备案而发生的电信设施损坏造成的损失由产权人自行承担。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动或者迁移他人的电信线路及其他电信设施;遇有特殊情况必须迁改的,应当征得该电信设施产权人的同意,并签订协议。在迁改过程中,双方应采取措施尽量保证通信不中断。迁改费用、保证通信不中断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中断通信造成的损失,由提出迁改要求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或赔偿,割接期间的中断除外。

第三十一条 从事施工、生产、种植树木等活动,应与电信线路或者其他电信设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得危及电信线路等电信设施的安全或者妨碍线路畅通。可能危及电信安全时,应当事先通知有关电信业务经营者,并由从事该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负责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筑物、其他设施、树木等与电信线路及其他电信设施的最小安全距离应根据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十二条 从事电信线路建设,在路由选择时应尽量避开已建电信线路,并根据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与已建的电信线路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避免同路由、近距离敷设。受地形限制必须近距离甚至同沟敷设或者线路必须交越的,电信线路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与已建电信线路的产权人协商并签订协议,制定安全措施,在双方监督下进行施工,确保已建电信线路的畅通。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根据电信线路建设情况,跨省线路由信息产业部协调解决,省内线路由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协调解决。

第三十三条 从事微波通信建设,应按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到当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设台手续,其微波传输通道应向当地城市规划部门备案。建设微波通信设施、移动通信基站等无线通信设施不得妨碍已建通信设施的通信畅通。妨碍已建无线通信设施的通信畅通的,由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

第三十四条 信息产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可委托经信息产业部考核合格的通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电信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参与电信建设的各方主体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对其承接的项目质量和安全负责。

第三十五条 按有关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电信建设项目实行招标备案制。电信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在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填写“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情况备案表”,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的项目报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备案,其他建设项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备案。涉及机电设备的国际招标项目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六条 参与电信网络建设的单位应经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建设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资质审批和年检手续,未经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建设管理部门审查同意的,不得承接电信建设项目。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和通信用户管线建设企业,应当按信息产业部有关规定取得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资质或通信用户管线建设许可证书。否则不得承接电信建设项目。

第三十七条 电信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不得选择未经通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或未取得相应电信建设资质证书的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系统集成、用户管线建设、招投标代理单位承担电信建设项目。

第三十八条 信息产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电信建设进行监督检查时,被检查单位应当按要求提供有关电信建设的文件和资料,配合有关人员进入工作现场进行检查,并接受信息产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违规行为作出的处理。妨碍监督检查工作,或拒不接受处理的,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有关规定审批的项目,审批无效。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进行电信建设的,在建项目一律停止建设、整顿,并由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依据职责查处,对建设单位及审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已建成的项目暂不允许投入运营。造成国家资源浪费、扰乱电信市场秩序、危害电信安全等后果的,对建设单位和审批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企业(或单位)没有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超出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规定范围进行电信建设活动的,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危及电信线路等电信设施的安全或者妨碍线路畅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当责令其恢复原状或者予以修复,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断电信业务给电信业务经营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电信企业采取临时措施疏通电信业务的费用以及因中断电信业务而向用户支付的损失赔偿费。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 篇5

(2013年4月修订)

(2002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8号发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保证招标投标活动依法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54号、2000年国家计委令第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组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以下简称稽察人员),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是指国家出资融资的,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或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项目。

第四条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招标范围、规模标准及评标方法,按《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2000年国家计委令第3号)、《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2001年国家计委、经贸委、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令第12号)执行。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公告的发布,按《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2000年国家计委令第4号)执行。

依法必须招标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资金申请报告中增加有关招标内容,具体办法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2001年国家计委令第9号)执行。

招标人自行招标的,必须符合《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2000年国家计委令第5号)有关规定。

第五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确定的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合同价格必须控制在批准的设计及概算文件范围内。

第六条 通过招标节省的概算投资,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第七条 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诉。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自受理投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处理决定;需要检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

对受理的投诉和举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核查处理或者转请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八条 稽察人员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经常性稽察和专项性稽察的方式。经常性稽察方式是对建设项目所有招标投标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控;专项性稽察方式是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实施抽查。经常性稽察项目名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

第九条 列入经常性稽察的项目,招标人应当根据核准的招标事项编制招标文件,并在发售前15日将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情况和时间安排及相关文件一式三份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招标投标情况报告。报告内容依照《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2001年国家计委、经贸委、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令第12号)第四十二条规定执行。

第十条 稽察人员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以及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检查招标投标当事人和其他行政监督部门有关招标投标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程序;

(二)监督检查招标投标的有关文件、资料,对其合法性、真实性进行核实;

(三)监督检查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定标过程是否合法以及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规定,并可进行相关的调查核实;(四)监督检查招标投标结果的执行情况。

第十一条 稽察人员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一)检查项目审批程序、资金拨付等资料和文件;

(二)检查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核查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和资信等情况;

(三)监督开标、评标,并可以旁听与招标投标事项有关的重要会议;

(四)向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公证机构调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五)审阅招标投标情况报告、合同及其有关文件;(六)现场查验,调查、核实招标结果执行情况。

根据需要,可以联合国务院其他行政监督部门、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开展工作,并可以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检查。

稽察人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不得泄漏知悉的保密事项,不得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评标。第十二条 稽察人员与被监督单位的权力、义务,依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国办发〔2000〕54号、2000年国家计委令第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对招标投标活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视情节依法给予以下处罚:

(一)警告;(二)责令限期改正;(三)罚款;(四)没收违法所得;

(五)取消在一定时期参加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投标、评标资格;(六)暂停安排国家建设资金或暂停审批有关地区、部门建设项目。

第十四条 对需要暂停或取消招标代理资质、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业整顿、给予行政处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移交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 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也可以依据职责分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重大处理决定,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部门做出处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当事人对处罚有异议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其他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予核实。

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招标投标监督办法。

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 篇6

为进一步加强宁波市水利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管理,规范招投标各方主体的行为,维护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了《宁波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宁波市水利局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宁波市监察局

宁波市招投标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二ОО七年四月十一日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规范招标投标当事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浙水建〔2002〕54号)、《宁波市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17号)、市政府《关于加强市招投标统一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5〕38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以及与水利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的招标投标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本细则所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指政府或国有资金参与投资的并由水行政部门管辖的防洪、排涝、灌溉、水力发电、引(供)水、河道整治、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的新建、扩建、改建、加固及其配套工程。

第三条 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

1、市审批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工程所在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配合监督;

其中列入市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由市发展和改革行政部门负责监督;

2、县(市)、区审批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或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有关招投标监管机构负责监督。

第四条 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第五条 招标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当依法接受监督管理。

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应当加强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及时认定、制止、纠正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并依法查处。

各级招投标综合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执法活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对情况复杂、难以协调的事项,应当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处理。

各级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

第六条 达到下列规模之一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标。

(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三)勘察、设计、监理、咨询、项目管理等服务招标,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一)、(二)、(三)项规定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1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施工项目分包的招投标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下列项目经批准可以不招标。

1、应急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项目;

2、项目中经批准使用农民投工、投劳施工的部分(不包括该部分中勘察设计、监理和重要设备、材料采购);

3、不具备招标条件的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采用特定专利技术或特有技术的;

5、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的其他项目。

前款规定的项目,属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申请不招标的,经市发展改革部门初审后,报市重点工程领导小组批准;其他项目,申请不招标应当经项目审批部门核准。

第八条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勘察设计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1、勘察设计项目已经确定;

2、勘察设计所需资金已落实;

3、必需的勘察设计基础资料已收集完成。

(二)监理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1、可研报告或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监理所需资金已落实;

3、项目已列入计划。

(三)施工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建设资金来源已落实;

3、监理单位已确定;

4、具备满足招标要求的设计文件,已与设计单位签订适应施工进度要求的图纸交付合同或协议;

5、有关建设项目征地和移民搬迁已落实或已有明确安排。

(四)重要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重要设备、材料技术经济指标已基本确定;

3、采购设备、材料所需资金已落实。

第九条 依法必须招标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达到以上条件的,招标人应到招投标统一平台交易服务机构办理项目招投标交易事项。

市直管项目及海曙、江东、江北、市科技园区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事项纳入市招投标统一平台集中交易。

第十条 招标组织形式(自行招标和委托招标)

(一)当招标人具备以下条件时,经项目审批部门核准可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并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1、具有项目法人资格(或法人资格);

2、具有3名以上在本单位工作的中级以上职称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经济人员,其中至少包括1名水利造价工程师;

3、具有从事同类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经验。

(二)招标人不具备自行招标条件的,不得自行办理招标,应当委托符合相应

条件的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并与招标代理机构签订书面代理合同。

第十一条 招标代理机构管理

(一)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依法代理招标事宜。未经招标人同意,招标代理机构不得转让代理业务。

(二)招标代理机构不得为投标人提供其代理招标项目的投标咨询服务。

第十二条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批准可以采用邀请招标:

1、项目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涉及专利权保护,或受自然资源或环境限制,新技术或技术规格事先难以确定的项目,只有少数几家具备资格的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

2、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和应急度汛项目,适宜招标但不适宜公开招标的;

3、属于第六条第(四)项规定的招标项目;

4、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公开招标的其他情形。

前款规定的项目,属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其邀请招标应当经市发展改革部门初审后,报市重点工程领导小组批准;其他项目,其邀请招标应当经项目审批部门核准(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级项目审批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三条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工作程序

(一)招标人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提交招标报告;

(二)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并报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三)在招投标统一平台交易服务机构办理招标登记;

(四)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

(五)发售资格预审文件,组织资格预审;(仅指有资格预审要求的)

(六)发售招标文件;

(七)组织现场踏勘,对招标文件进行书面澄清,并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八)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

(九)组织开标和评标,确定中标候选人;

(十)中标候选人公示,确定中标人;

(十一)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提交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

(十二)发出中标通知书,与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并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招标人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招标报告和备案的,应当先经项目实施所在地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第十四条 招标报告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人在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前,应当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提交该项目的招标报告。招标报告应当包括招标已具备的条件、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分标方案、招标计划安排、投标人资质(资格)条件、评标方法、评标委员会组建方案以及开标、评标工作的具体安排等内容。

第十五条 潜在投标人的资格审查

招标人负责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投标人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

(一)招标人对潜在投标人实行资格预审的,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资信、技术设施条件、施工能力和业绩等进行评审。

招标公告或资格预审公告应当载明资格预审的条件、方式和入围投标申请人的数量,并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二)除技术特别复杂、专业技术要求特别高的特殊项目可以采用评分排名方式外,招标人应当使用合格制的方式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

(三)当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过多时,招标人拟限制投标人数量的,应当根据资格预审文件规定选择投标人。但限制后的投标人数量不得少于10家。招标公告或资格预审公告中没有载明预审后投标人数量的,招标人不得限制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四)实行资格后审的,招标文件应当设置专门的章节,明确合格投标人的条件、后审的评审标准和方法。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其投标文件作废标处理。

(五)招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提出与招标项目实际要求不符的资质、资格和以往业绩等要求。

招标人对潜在投标人有以往业绩要求的,不得限制业绩的地域范围,业绩要求不得超出本招标项目的规模标准。

第十六条 招标文件

(一)招标人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工程施工的招标文件应基本按照省水利厅与省工商局联合发布的《浙江省水利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合同示范文本》编制。

招标人应当在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五个工作日前将编制的招标文件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二)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提出以下要求:

1、潜在投标人及其参与投标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和监理总监(指在投标文件中出现的,下同)已经市(或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投标文件相关内容与登记内容不符的,招标人应作为无效标处理。

2、中标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和监理总监在项目实施期间的现场到位率和相应处罚条款。

3、中标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和监理总监在项目实施期间不得擅自更换。4、5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中标单位必须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的执业资格证书在项目实施期间暂交项目招标人封存保管,至完成合同价款的75%时可以归还。

5、投标人不得在开标之日前二年至中标公示结束时期内有不良行为记录。

(三)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废标情形外,招标文件对其它必须废标的情形应当单独列章并明确表述。

(四)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期的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已购招标文件的投标人。澄清或者修改的补充文件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招标人应报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五)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自开始出售之日至停止出售之日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招标文件自开始发售之日至投标截止时间不得少于20日。

第十七条 评标标准和方法

(一)招标人可按现行水利工程造价依据编制标底,标底编制及审查人员应具有水利工程造价执业资格。招标人的标底只作为参考或确定有效标范围的标准,不得在评标标底中占有权重。

(二)河道整治、城防工程、标准海塘、小型水闸、常规施工的围涂工程、不涉及基础处理的水库维修加固等技术成熟项目应实行合理低价法或综合评分法(技

术标合格制)评标。

技术复杂或专业性强的项目可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技术标评审采用打分制的,专家主观打分部分不得超过评标总分的20%,并且应明确每项评审标准的最底限额。

(三)评标标准和方法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任何人不得在评标时另行制定、修改或补充任何评标标准和方法。

第十八条 招标公告

(一)招标人应当对招标公告的真实性负责。招标人在相关媒介上发布的招标公告内容必须与经备案的招标文件内容一致,在指定网站和招投标统一平台现场发布招标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

(二)合格的投标申请人不足3个的,应重新发布公告。重新发布的招标公告应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重新发布信息后,合格的投标申请人仍不足3个的,招标人报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批准后可以不再进行招标。

第十九条 投标人管理

(一)建立潜在投标人登记管理制度,即有意向参加本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招投标活动的潜在投标人及其参与投标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监理总监必须在市(或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市(或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将登记情况在宁波市水利网站上公布。潜在投标人登记时应提供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拟参与投标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监理总监的名册及相应执业资格证书的复印件和彩色扫描电子文档,复印件须加盖潜在投标人的公章。如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潜在投标人应及时申请变更。

(二)投标人参与投标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监理总监应当是本单位的正式职工。工作单位应以执业资格证书上登记的单位为准,执业资格证书上没有登记工作单位的,以养老保险缴纳凭证上登记的单位为准。

(三)中标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监理总监应在施工期内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现场到位率。对未按规定到位的,招标人应根据合同约定作出相应处罚,并抄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情况作为不良行为进行通报和处罚。

(四)中标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监理总监因工作单位调动、职务晋升、疾病治疗、司法处理等特殊情况需要更换的,经项目招标人同意可以更换,但更换人员在该项目完工前不得参加该单位在宁波市其他项目的投标,接替人员应是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登记过的该单位的人员。

第二十条 投标人不良行为的认定和查询

(一)本细则所述的投标人不良行为是指投标人或其从业人员在参与建设市场活动中,有行贿、受贿、渎职、弄虚作假、串标以及不履行有效承诺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投标人不良行为应以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宁波市重点工程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的处理通报或网上公示,以及检察机关的有关记录为依据进行认定。投标人不良行为的发生日期以处理通报或公示的日期为准。

(三)招标人在资格审查前应当从以下途径进行投标申请人不良行为查询:

(1)向市检察机关查询有无行贿记录。

(2)国家、浙江省、宁波市和工程所在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宁波市重点工程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的网站。

(3)对本市以外的投标人,应当查询该投标人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市水利网站。

(4)招标人认为有必要查询的其它途径。

(四)招标人应当接受有关当事人的举报。举报人须同时提供本条第(二)款规定的认定依据。

第二十一条 投标

(一)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写投标文件,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之前密封送达招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投标人可以撤回、更正或补充已递交的投标文件。

投标人对递交的投标文件中有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到投标截止时间,投标人少于3个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三)两个以上单位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联合体资质等级;不同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各单位只能承担各自资质类别及等级范围内的工程。

(四)投标保证金应当采用电汇、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全国或华东三省一市)的方式提交。电汇汇款人(本票、汇票的申请人)均应当与投标人相一致,且票据出票地或电汇汇款地应当是投标人工商注册所在地的行政区域范围内。投标保证金采用现金、转账支票方式提交的,招标人可以不予收取。

第二十二条 开标

(一)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

(二)开标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开标人员应由主持人、监标人、唱标人、记录人组成。

(三)开标主持人应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停止接收投标文件,确认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是否到场,在监标人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并宣布检查结果后启封投标文件。

(四)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到场。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未按规定到场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可以作为无效标处理。

(五)招标记录人应对开标过程进行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二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

(一)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依法负责组建。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评标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二)招标人的代表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评标专家的相应资格条件,并在评标前将相应资格条件资料报送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

(三)评标专家应当从市政府建立的综合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从市综合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的专家难以胜任评标工作的,经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批准,招标人可以从国家、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的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因工程项目特殊需要,经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批准,也可以指定部分评标专家,但不得超过专家人数的三分之一。

评标专家抽取工作应当在招投标统一平台交易办理服务机构内进行。

(四)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下列人员应该回避:

1、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2、项目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督部门的人员;

3、近5年内与投标人有工作关系,或有其他经济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对投标公正评审的;

(五)评标委员会成员在招标人告知该招标工程的投标人后,属应回避的,应

当主动向招标人和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提出回避。回避后,招标人应在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的监督下按就近选聘的原则,重新调整评标委员会成员。

(六)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招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第二十四条 评标

(一)评标工作由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主任由评标委员会成员推荐产生。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评标前应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了解评标项目的相关情况,客观、独立、公正地完成评标,并对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评标工作包括投标文件的符合性鉴定,未通过符合性鉴定的投标文件作为无效标处理,不再进行详细评审。

(二)评标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除评标委员会成员和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监督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评标室。特殊情况确需进入的,需经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同意。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严格遵守评标工作纪律,并接受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的依法监管。

(三)评标委员会经二分之一以上成员同意,可以向投标人提出需澄清的问题,并以书面形式送达投标人。投标人对投标文件的澄清必须以书面形式并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签字,作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四)评标报告应当在评标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签字的情况下通过,并及时报招标人。评标报告应包括评标委员会的要求书面澄清函和投标人的答复函、评标有关资料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情况等。

(五)评标委员会应当在评标报告中确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顺序。

(六)经评审,有效投标不足三个且投标报价明显超过平均报价和基准价,使得投标明显缺乏竞争的,评标委员会可以否决所有投标,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对已参加本次投标的单位,招标人不应再向重新参加投标的单位收取招标文件费用。

第二十五条 定标

(一)中标候选人应在指定网站和招投标统一平台现场公示3个工作日。

(二)招标人可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也可根据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依顺序确定中标人。

(三)招标人应当在评标委员会提交评标报告后15日之内确定中标人。

第二十六条 中标通知书和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备案

(一)招标人在确定中标人后,应当在15日之内签发经备案的中标通知书,并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提交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

(二)招标人应当将发出的中标通知书抄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由县(市)、区负责监督的项目则抄送项目实施所在地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

(三)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其网站上设立“信誉档案”专栏,将中标单位及其项目主要负责人等内容进行公示。

第二十七条 合同签订和备案

(一)招标人应当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并在签订合同之日起15日内将合同报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中标单位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换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总监等项目管理主要人员或变更其他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必须经项目招标人同意,并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二)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的合同内容必须与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内容保持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另行订立背离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 的其他协议。

(三)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四)中标人因自身原因拒绝签订合同的,招标人可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并可与确定的候补中标人签订合同,招标人因自身原因不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应经项目审批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并向中标人双倍返还投标保证金。

招标人和中标人未及时签订合同的,应当向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备案。

(五)招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收取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五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第二十八条 合同履行和监督

(一)合同双方应严格按合同要求履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禁止发生中标后转包、违法分包、任意变更合同内容、不合理地增加合同价款、拖延支付工程款、拖延竣工结算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有关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应当对中标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合同双方的不良行为及时载入履约信用档案,并在本部门和市招投标中心网站上予以通报。

第二十九条 监督管理责任

(一)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应当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时认定、制止、纠正和查处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设立审批、核准等涉及招标投标的事项;不得非法干涉招标人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投标资格审查、组织评标、确定中标人等;不得向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招标代理机构收取费用。

(二)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依法执法,对实施的监督行为承担相应的监督责任。

(三)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应当及时调查处理有关举报,将处理情况告知举报人,并为举报人保密。

(四)招投标监督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未依法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以及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由有关部门或监察机关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贷款方、资金提供方对招投标的具体条件和程序有不同规定的,可以适用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 招投标当事人必须切实履行登记、备案、核准制度,未按要求程序进行登记、备案、核准的文书无效。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由宁波市水利局为主负责解释。

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 篇7

关键词:招标投标,监督管理,体制建设

凡是利用国有资产投资建设的项目, 都应该进行招标投标工作。它既可以通过招标文件的编制确定项目的标的, 合理控制投资成本;又能够通过投标工作对承包企业进行资质审查和方案比选, 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工期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运行当中, 仍然存在着较多的漏洞, 本文从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如何完善招标投标工作的正常运行。

一、招标投标法律体系的完善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是1998年第九届人大会议上通过, 2000年1月份开始正式实施的。距今已经有15年的时间, 这些年中, 建筑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很多的法律条文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建筑市场。且很多招标机构和广大的投标承包企业, 已经对改法律有了充分的熟悉和了解。大量的漏洞被他们深入的挖掘, 并应用到了具体的招标投标工作中。导致了法律体系与社会活动的脱节, 体制的不完善, 造成具体工作的不规范。

因此, 要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首先应该从法律体系上进行完善, 更深入的结合市场现状进行修改, 做到有法可依是基本的前提。

二、制定专业的监督管理机构

目前的招标投标工作, 大多采取的是业主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执行的模式。而很多的地区招标代理机构都是受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的独家经营, 形成了社会经济体制的机构。广大承包企业在长期的市场活动中, 已经与招标代理机构的相关人员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甚至与该机构的评委专家库中部分人员交往甚密。在投标的和评标的过程中, 都能提前获悉相关的信息, 甚至在评标过程中, 主管更改评标分数, 倾向于某一个特定的企业, 导致结果的变化。

因此, 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招标投标监督管理部门, 对各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落实招标投标法的具体实施。

三、加大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在很多地区, 每年也会查处一些招标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但是惩处的力度都不大, 很多都是走个形式, 给予一些行政处罚或者处分, 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处理作用。这样不作为的工作方式, 更加助长了违规行为的滋生, 大家都没有任何的恐惧感和紧迫感, 更加肆无忌惮的违规操作着, 使得市场更加混乱。

在实际工作中, 相关执法部门应该严格执法, 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文, 对违规违法主体责任人和单位, 根据事实行为, 进行严厉的查处。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违法行为可以依法撤销相关责任人, 并处罚金;对投标企业的违法行为, 可以降其单位资质, 处理相关责任人, 并在一定时期内禁止投标工作等。只有通过严厉的执法、公正的作风, 才能将法律落实到实处, 让广大的企业自觉遵守, 维护市场和谐风气。

四、加强招标行为的管理

招投标工作的开始阶段就是要编制招标文件, 合理的编制标底是控制国有成本和后期良性投标竞争行为的前提。但是很多国有部门在进行某个项目的招标工作的时候, 都没有细致的去编制标底, 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相关指标来估计, 导致价格不合理。过低的价格导致承包企业没有利润, 只有通过偷工减料来完成工程项目, 这就直接导致工程质量的降低, 过高的价格让国有资金形成大量的流失和浪费。

因此, 在项目招标开始之前, 一定要委托专业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 合理确定标底和各种商务条件, 并对投标企业范围和条件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 才能保障后期的投标过程满足法律法规和业主的要求。

五、加强投标过程的管理

投标过程中是整个流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常见的为挂靠、串标、围标和恶意低价中标。很多企业或是个人在没有满足投标资格的条件下, 采取挂靠其他企业资质来进行投标, 从而中标。这种企业没有承担该项目的能力, 管理不够规范, 对后期的工程建设形成了较大的安全和质量隐患。

串标是指投标企业和招标代理机构甚至是业主的某些人员串通, 私自泄露招标文件的内容甚至是标底。这就无疑让某些更好的承包企业丧失了中标的可能, 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

围标是一家企业为了中标, 而与其他投标企业商议, 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其投标书, 让他们来参与投标, 从而以自己的最低价格进行中标。由于其他标书都是一家企业完成, 所以根本就不具备竞争力, 业主的选择也就成了形式而已。

恶意低价中标是企业不择手段的以超常规的低价中标, 而在后期通过大量的签证和索赔来获取利润的行为。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投标过程中常见的行为, 也是频率最高的行为。完善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 重点应该放在此过程中。从开始的企业资质审查, 必须到投标企业具体考察, 确定是企业本身投标, 严格杜绝挂靠现象的产生;一旦发生投标企业与业主或代理机构人员有联系, 立即取消其投标资格, 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查处;在评标过程中, 如果发现投标价格非常接近, 标书文本样式相同或相近等情况, 最好重新投标, 确保其公正公平性。

六、结语

招标投标是确保国有资金和人民利益的最佳途径, 法律体制和监督部门是确保其顺畅进行的有效保障, 依法治理、以人为本、全程监督才能保证市场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朱雪.浅论我国招投标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j].招投标与管理, 2009, (10) :15.

企业招标监督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农电企业;招标管理;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2-0083-02

规范招标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法定的要求。当前,招标已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对于省公司系统的电力改造与建设息息相关。按照省公司系统发展规划,2004年至2010年我省电力将投入422亿元建设现代化电网,另外还有大量的技改、大修、维护工程和固定资产购置,需要招标的项目将不断增多,招标管理工作已成为公司电力建设、生产运行维护以及科技、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开展时间进度、安全质量和效率效益。对于提升电网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降本增效,提高公司经济效益,规范关联交易,增强辅业、多经企业市场竞争力将产生深远的意义。规范招投标不仅有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防止交易中的“暗箱操作”,而且也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效地提高企业投资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

1农电企业招标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不足

农电体制改革前,县供电公司因供电企业体制和自身规模等条件的限制,招标管理工作存在不规范,部分电力公司依法招标的观念仍旧比较欠缺,对招标工作还存在抵触情绪。

2007年3月南平局组织有关专家历时半个月对九个县级供电公司的招标管理工作进行调研。经过几年的农电两改工作,各电力公司已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革,招标管理工作也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国网公司及省公司招标管理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对比,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①没有建立统一领导机制。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招标工作或是多头管理或是管理松懈;有的单位虽成立了招标办,却没有真正履行招标管理职能,招标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职能部门;工作分散,难于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②没有制定统一的招标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许多单位没有制定招标管理规定,有的招标管理规定存在着与国网及省公司管理规定相违背;招标需求不按规定上报,或上报没有考虑招标所需的法定程序和时间;对管理规定和程序提出种种非议,对权限范围内的竞争性谈判随意操作等。

③招标与技术协议产生偏差。签订的技术协议与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存在偏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如:招标结果出来以后,签订的技术协议中往往会增加许多新的要求,随意增加招标范围以外的设备,造成签订的技术协议与招标文件存在偏差,而引起中标价格变更,且价格变更、技术参数的修改等报送审批环节太多,流程很大,工作效率较低,影响合同签订,物资供应乃至工程建设。

④没有建立统一监督体系,中标结果执行缺乏严格的监督。没有形成相互制约机制,难于实现全程的闭环监督。推荐、评标、定标没有按规定“三分离”。企业推荐的评标专家虽熟悉专业知识但对招标法律法规知识较为欠缺,影响了评标质量;有的评标专家违反保密规定等。企业应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和管理。

根据物流体制改革精神,省公司定标后由各级物资公进行分层经营采购。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中标结果与合同履行结果不同的情况。

2农电企业招标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①规范设置组织机构。供电公司设立招标领导小组,并按专业分设电力工程建设招标专业小组、物资采购招标专业小组和招标监督小组等专业管理、监督组织。招标领导小组在供电公司职能部门下设招标管理办公室,明确公司分管领导,配备专(兼)职人员。

招标专业小组在招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职责;招标管理办公室在招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

通过规范招标组织机构,为实施招标集约化、专业化管理创造条件,为实招司法职权分离制、多级审核制、集体讨论审批制,建立相互制约机制提供了组织保障。

②转变观念,切实提高招标管理工作的认识,把工作落在实处。招标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协调面广、复杂而又敏感的工作。公司系统招标管理工作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为了掌握最新的知识动态,有关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招标法律法规知识,查阅配套法规及案例。并将学到的理论带到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对策。为了让各县电力公司及有关人员充分认识规范招标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认真执行招投标规范工作的要求,基层局还应通过组织培训以及召开宣贯会等多种形式增强有关部门及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首先注重从思想认识层面强化招标管理人员的招标法制化管理观念:一是举办招标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学习省公司招标及非招标的有关文件精神,并加强对实际工作及流程的技术指导。二是利用纪检监察会、物资管理工作会的机会,宣贯招投标法及招标体制改革精神,解释非招标管理相关规定和流程,提高广大员工对招标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到各县电力公司座谈、调研、指导各县电力公司规范开展招标管理工作。

③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推动招标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为强化招标法制化管理,规范招标管理工作的流程,县供电公司应在省公司、电业局招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实际,制订、完善、补充,逐步建立起适合本公司的招标管理工作制度,明确招标及管理工作的标准、权限划分、工作程序、纪律约束等。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招标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招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流程不清等问题,供电公司应规范招标管理流程和表单形式,使有关人员一目了然其工作、管理内容及要求。

一是对达到省公司招标金额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在一定的期限内上报。二是对供电公司生产急需、量少且未达到招标金额的项目,省公司及电业局应及时给予批复,协调解决招标时限与生产需要的予盾。三是省公司针对招标管理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举行招标管理制度研讨会,对招标需求申报流程等有关规定进行修订完善。

为了有效地防止招标与技术协议产生偏差的问题,供电企业在提供招标文件的技术标部分时应按不同物资的不同技术要求确定不同商务、技术权重及不同的计价评分标准,技术要求高的设备设定均价为基准价,同时技术分权重也大;技术要求一般的设备设定最低价为基准价,同时商务分权重也大,有效地利用招标这一市场的手段让投标人进行竞争,实现招标结果物美价廉。同时技术规范应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把关,有利于增强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④加强自身廉政建设,规范执行中标结果。招标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协调面广、复杂而又敏感的工作。要求招标管理工作人员正视招标工作存在的问题,寻找易产生腐败的土壤和空间,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注重自身道德、法纪观念的修养,提高防腐意识,自觉接受监督,从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要在头脑中时刻绷紧廉洁守纪的弦,在思想上牢筑廉政防线。通过招标实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对策,切实从制度上依法规范招标活动,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3 结 语

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各级招标结果执行人应规范执行招标结果。在执行招标结果过程中,各单位、部门应加合同、协议的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各有关部门、人员的权限责任。对于违反规定和程序的应对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严厉地处罚,以确保招标结果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 林善谋.招标投标法适用与案例评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关于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下一篇:中国会计学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