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故事总结

2024-10-01

数学家的故事总结(精选8篇)

数学家的故事总结 篇1

数学家的故事(一)

陈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1日),字业成,浙江绍兴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杭州大学教授。

1893年9月8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1913、19陈建功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1923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工业专门学校、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1926年,第三次东渡日本留学,深入研究三角级数论,尤其精研函数论,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举世瞩目的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1年4月11日逝世。

毕生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在函数论,特别是三角级数方面卓有成就,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函数论学派(陈苏学派),享有国际声誉。

1893年9月8日,陈建功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今浙江省绍兴市)。

18,5岁时开始附读于邻家私塾。他聪颖好学,几年后就进了绍兴有名的蕺山书院。

19,考入绍兴府中学堂,鲁迅先生当年就在那里执教。

19,进入杭州两级师范的高级师范求学。3年中他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

19毕业后,陈建功为了以科学富国强民,选择东渡日本深造的道路。

19,陈建功取得官费待遇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染色工艺,然其数学志趣不减,故同时又考进了一所夜校——东京物理学校。于是,他白天学化工,晚上念数学、物理,日以继夜地在两校辛勤学习。5年中,他不仅学业突飞猛进,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养成了珍惜时间的习惯。

19,他毕业于高等工业学校,翌年春天又毕业于物理学校,满载学习成果回到祖国,任教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陈建功对数学的爱好有增无减;教学之余,全用力钻研数学,并指导着一个数学兴趣小组。

1920年,陈建功再度赴日求学。他告别新婚之妻李国英(宁波人,1930年病故),来到日本仙台,考入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从此他开始了近代数学的研究。

19,陈建功的第一篇论文《Some theorems on infinite products》在《东北数学杂志》发表了。这是中国学者在国外最早发表的一批数学论文之一。

1923年,陈建功在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任教于浙江工业专门学校 [2]  ,次年应聘为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教授,从此开始了他的大学教学生涯。

1926年,陈建功第三次东渡,考入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藤原松三郎先生指导他专攻三角级数论。当时,作为傅里叶(Fourier)分析主要部分的三角级数论,在国际上处于全盛时期。陈建功在两年多的研究中获得许多创造性成果。

1929年,他通过答辩取得在日本极为难得的理学博士学位,这是在日本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个外国学者。日本各报纸都在首版刊登了这一新闻。为感谢恩师的教诲,陈建功在自己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当时国际上最新成果,用日文撰写了专著《三角级数论》,著名的岩波书店出版了这本书。该书不仅内容丰富,数十年后仍被列为日本基础数学之参考文献。

1929年,陈建功婉言谢绝了导师留他在日本工作的美意,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众多大学争相延聘。浙江大学邵裴之校长请到了这位雄才,并委以数学系主任之职。

1931年,在陈建功建议下校长请来了中国的第二位日本理学博士苏步青,接着又请苏步青担任数学系主任。从此两位教授密切合作积20余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国际上广为称道的“浙大学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从杭州出发,不断西迁,历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辗转跋涉五千里,于1940年2月先后抵达贵州遵义、湄潭,并在两地分别建立起浙江大学工学院与浙江大学理学院。陈建功把家眷送往绍兴老家,自己只身随校西行,沿途日机轰炸,生活极端困苦,但他的数学研究与教学仍然弦歌不辍。他表示“决不留在沦陷区”,“一定要把数学系办下去,不使其中断”。

1945年,抗战胜利,浙江大学迁回杭州。生物学家罗宗洛邀请陈建功同去接收台湾大学,临行前陈建功对同事说:“我们是临时去的。”次年春天,他果然辞去台湾大学代理校长兼教务长之职,又回到浙江大学任教,并在当时由陈省身教授主持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1947年,他应邀去美国普林斯顿研究所任研究员。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并没有打动他的心,一年后他又回到浙江大学。杭州一解放,陈建功便意识到与苏联的学术交流将日益频繁,当年夏天便率先学习俄文,不久即带领学生深入对苏联数学之研究。正当他全力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研究生时,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卫祖国,于是送子参军。

1952年,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陈建功、苏步青等教授都调至上海,而且科研成果和专著不断问世。

1956年5月,陈建功和程民德、吴文俊代表中国出席罗马尼亚“国际函数论”会议。

1958年

,浙江新建杭州大学,请陈建功担任副校长。古稀之年的陈建功应上海科技出版社之约,将自己数十年在三角级数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国际上之最高成就,写成巨著《三角级数论》,1964年12月该书的上册出版。正当陈建功送出《三角级数论》下册手稿时,1966开始了,专家学者在劫难逃。

1962年,他参加了广州会议,当他听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肯定他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时,非常高兴。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杭州大学党委认为他历史清白,事业心强,应该吸收他为党员,省委也表示同意。次年支部大会通过了他的申请,上级党委也批准了,后来又不知何故被搁置了下来,但他一如既往,呕心沥血为国家培养新一代数学家。

1971年初,陈建功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胃出血严重,心肺等方面的并发症同时出现。

1971年4月11日20时28分, 陈建功教授与世长辞,享年78岁。

数学家的故事(二)

熊庆来(1893年9月11日—1969年2月3日),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息宰村 [1]  ,无党派民主人士 [2]  ,中国数学家 [1]  、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3]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云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函数论研究室主任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4]  。

熊庆来于1920年获得马赛大学理科硕学位;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1934年至1937年,回国后任国立清华大学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7年至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1957年至1969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函数论研究室主任 [2]  ;1969年2月3日逝世,享年76岁;1978年被列入第一批平反昭雪的名单。

熊庆来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个人家庭

熊庆来16岁奉父母之命与妻子(姜菊缘)结婚后,两人几十年一直相敬如宾 [5]  ,百年偕老,堪为家庭楷模 [8]  。

父亲熊国栋为清末文库,先后任巧家、赵州县儒学训导。熊庆来幼年读书死啃硬背,叔伯皆以为不能成器,父亲则爱他这股钻劲 [8]  。

庆来子女

熊庆来四个儿子:熊秉信、熊秉明、熊秉衡、熊秉群,女儿:熊秉慧 [3]  [15]  。

熊庆来一共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都学有成就。除四子早年夭折外,长子是开发云南矿业的功臣,知名的矿业地质学家熊秉信,次子熊秉明在法国从事中文、艺术教育(长子熊秉信留学美国,次子熊秉明和次孙女熊有德皆在法国获博士学位) [8]  ,二子一女都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 [3]  。

熊庆来对子女的要求很严格,他刚任云大校长时,不让次子熊秉明考云大,以避泄题之嫌;他的女儿熊秉慧在南菁中学念书,一天因病怕迟到,想坐他的人力车去学校,他严格地制止了并很严肃地说:这是学校的车,你不能坐 [3]  。

一九五九年夏,熊秉信到北京开会,熊秉慧暑假来北京度假,熊庆来夫妇与家人合影。后排左起:熊秉慧、熊秉群、熊秉信、熊有德;前排小孩是熊有毅、熊有莉 [15]  。

师生轶事

1921年,熊庆来在东南大学当教授时,发现一个叫刘光的学生很有才华,经常指点他读书、研究。后来共同资助家境贫寒的刘光出国深造,并且按时给他寄生活费。有一次,熊庆来甚至卖掉自己身上穿的皮袍子,给刘光寄钱。刘光成后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

1930年他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在他的培育下,华罗庚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家

数学家的故事(三)

朱世杰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消未知数方法,称为四元消法.这种方法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直到18世纪,法国数学家贝祖(Bezout)提出一般的高次方程组解法,才超过朱世杰。除了四元术以外,《四元玉鉴》中还有两项重要成就,即创立了一般的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公式及等间距四次内插法公式,后者通常称为招差术.此书代表着宋元数学的最高水平,美国科学史家萨顿(G.Sarton)称赞它“是中国数学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同时也是中世纪的杰出数学著作之一”。朱世杰处于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社会上“尊崇算学,科目渐兴”,数学著作广为传播。

对多元高次方程组解法、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高次内插法都有深入研究,他著有《算学启蒙》(12)、《四元玉鉴》(13)各3卷,在后者中讨论了多达四元的高次联立方程组解法,联系在一起的多项式的表达和运算以及消去法,已接近近世代数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通晓高次招差法公式,比西方早四百年,中外数学史家都高度评价朱世杰和他的名著《四元玉鉴》。

从天元术推广到二元、三元和四元的高次联立方程组,是宋元数学家的又一项杰出的创造。留传至今,并对这一杰出创造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朱世杰的《四元玉鉴》。《四元玉鉴》成书于1303年。全书共3卷,24门,288问,主要论述高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也是朱世杰的最大贡献)、高阶等差级数求和以及高次内插法等内容。是流传至今且对四元术进行系统论述的重要代表作。

在天元术的基础上,朱世杰建立了“四元高次方程理论”,他把常数项放在中央(即“太”),然后“立天元一于下,地元一于左,人元一于右,物元一于上”,“天、地、人、物”这四“元”代表未知数,(即相当于如今的x、y、z、w,)四元的各次幂放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其它各项放在四个象限中。如果用现代的x、y、z、w表示天、地、人、物,那我们可以把朱世杰列高次多元方程的方法表示:而上面的两个图形“四元一次筹式”与“四元二次筹式”所表示的方程分别为:x+y+z+w=0

用上述方法列出四元高次方程后,再联立方程组进行解方程组,方法是用消元方法解答,先择一元为未知数,其它元组成的多项式作为这未知数的系数,然后把四元四式消去一元,变成三元三式,再消去一元变二元二式,再消去一元,就得到只含一元的天元开方式,然后用增乘开方法求得正根。这是线性方法组解法的重大发展,在西方,较有系统地研究多元方程组要等到16世纪。高阶等差级数求和与高次内插法也是《四元玉鉴》的重要内容。由许多求和问题中的一系列三角垛公式可归纳得公式。朱世杰给出了上式中当p=1,2,……6时的公式。此外,还有其它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公式。在招差法方面,朱世杰相当于给出了招差公式,这比西方要早400多年。

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评论说:“朱世杰是他所生存时代的,同时也是贯穿古今的一位最杰出的数学家”,《四元玉鉴》是“中国数学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同时也是整个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朱世杰不仅是一名杰出的数学家,他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曾周游四方各地,教授生徒20余年。并亲自编著数学入门书,称为《算学启蒙》。在《算学启蒙》卷下中,朱世杰提出已知勾弦和、股弦和求解勾股形的方法,补充了《九章算术》的不足。

数学家的故事(四)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1]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主持西书七千部翻译运动 [2]  。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光启受聘韶州任教,在韶州首次接触传教士郭居静(L.Cattaneo)。在郭居静那儿,他第一次见到一幅世界地图,知道在中国之外竟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又第一次听说地球是圆的,有个叫麦哲伦的西洋人乘船绕地球环行了一周,还第一次听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能清楚地观测天上星体的运行。所有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之事。从此,他又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 [27]

为官清廉

徐光启先生为官清廉、生活简朴,这在当时的官宦之家,是难以想象的。徐光启官做得越大,为人处事越低调。徐光启70岁生日时,按习惯,大小官员、亲戚朋友都得送贺礼。徐光启早已写信叮嘱自己在家乡上海的小辈,所有送来的礼物,一概辞谢不受。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送来的贺礼,也婉言谢绝。上海的儿孙辈知道老爷子的脾气性格,照办不误。

生活简朴

徐光启早年在翰林院学习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有一天,他早晨起来穿衣服时,发现一条袜带找不着了,他没有惊动同学们,暗自用一根布条替代。如此一个多月的时间,直到自己的夫人发现,笑着说:“翰林院薪水再少,还不至于添不起一付袜带呀!你这么节俭,别人见了,一定会认为你在装模作样。”徐光启答道:“你呀!你知道世上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冬衣夏衫,样样俱全,只是少了一条袜带,就当作一个小小的缺陷,我觉得正合适,哪里是在装模作样呢?”徐光启表面看起来有点迂憨,但体会他的内心思想,就会感受到他内在的崇高人格魅力。

数学家的故事(五)

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模型,提出了数学为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方法论,对后世的哲学。数学和自然科Х⒄蛊鸬搅司薮蟮淖饔谩?

笛卡儿分析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寻求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解析几何,《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儿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思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以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笛卡儿还改进了韦达的符号记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创造了“=”,“”等符号,延用至今。

笛卡儿在物理学,生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数学家的故事总结 篇2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就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2. 一个故事成就的数学家

陈景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家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炫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中学辅导书,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3. 为科学而疯的人

在1874—1876年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有人说,康托尔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1918年1月6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4. 华罗庚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篇3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的时候就自己学计算。

他8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给自己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处罚学生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2+3+……+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2=3,3+3=6,6+4=10……”有些孩子的小脸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还渗出了汗水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有答案的。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后来在数学上做了一些重要的研究。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四小学五(5)班

数学家的故事 篇4

数学家的故事

陈景润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他不爱逛公园,不爱遛马路,就爱学习。他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有一天,陈景润在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发现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大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得牌子是三十八号。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他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喊三十八号吗?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时发现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于是他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什么用呢,这个号码早过时了。陈景润就是这样忘我的工作。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篇5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出一道数学题,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学生肯定是要算很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说他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后来,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小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妈妈笑了。

﹤、﹥和﹦的本领

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

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

﹦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从此,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任何人不会违反。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爷爷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凭的世界一流数学家。他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小时候学习很刻苦,初中毕业升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后,由于缴不起学费而失学,失学后他在小杂货店做记账员。与此同时,他坚持自学数学,到处借书、抄书,并养成了“啃”数学难题的习惯。他用五年时间自学了高中的课程,又用两年时间自学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他先后在国内外几所大学任教,19岁时开始发表论文,先后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于1985年6月在访问日本时不幸逝世。日记本引他走向成才路

雅各布·伯努利是欧洲著名的数学家,他于1654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

从13岁开始,雅各布悄悄地写起了日记,他把自己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收获及遇到的难题,统统记了下来。翻开他的日记,有阅读书报杂志的体会,有与别人讨论数学问题时得到的启发,有解决数学难题突发的奇想„„日记成了雅各布学习数学的问题集,解决问题的思路集、办法集,研究数学问题的收获集、成果集。

雅各布对数学的执著追求,终于使他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他33岁就成为巴塞尔大学数学教授。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1933年出生于福建。在高中时,他的老师讲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之后说:“科学的皇冠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

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青年学生陈景润的心,他下定决心要学数学。1956年底,已先后写了四十多篇论文的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1966年5月,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数学的天空,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1973年,关于(1+2)的简化证明发表了,他的论文轰动了整个数学界。(1+2)即“大偶数都能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超过二个素数的积之和”,被国际公认为“陈景润定理”。数学博士的“错误”

时间王国的全体国民刚刚举行完一次数学考试,时间博士邀请数学王国的对对博士来做阅卷指导。对对博士高兴地拿起一份试卷,可是他越看越生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在检查试卷的时候,发现所有人的试题都做错了,例如:

7+6=1;6+6=0;3-7=8

对对博士把问题反映给时间博士,时间博士看着试卷,笑着对他说:“博士,他们做的并没有错误。因为在时间王国中晚上12点就是0点,所以6=6=0;7点钟再过6小时是13点,也就是1点,即7+6=1;3-7就是表示3点钟前7个小时是8点钟”

对对博士一拍脑袋,说:“对呀!哎,看来我这个博士还得继续学习啊。”

事故讲完了,小朋友们,你认识钟表吗?你会计算时间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

有用的“×”

我的名字叫“乘号”。

我是数学符号王国中的一员猛将,大家都离不开我。

对了,我可不是“+”,你们要看清楚,我的方向跟他不一样。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如果“+”两边的数字是一样的,我就可以减轻他的负担,很容易的得到结果,著名数学家高斯在小的时候,就是用我来解决问题的。

在乘法竖式中,我的位置和“+”、“-”一样,但是我的运算方式却不一样。我是分级运算的,我的准则就是乘法口诀。

除法虽然表面上和我处处做对,但是我们之间互相协助,他可以帮助我发现运算中的错误,相反我也可以帮助他。

“0”的故事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数字之间的故事。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

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终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儿歌比赛

数学学校举行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聪聪第一个举手。聪聪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诵道:“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聪聪刚刚说完,小狗佳佳兴起手,说:“我的儿歌和聪聪的很相似。”大象老师说:“好!那我们听听你的儿歌。”佳佳大方地走上台,朗诵道:“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为他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他们的儿歌主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所以,我们觉得他们两个人都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老师的意见,高兴的鼓掌祝贺他们俩。

找零钱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猴子捞帽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

蜗牛何时爬上井?

数学家的故事总结 篇6

一、在有情趣的故事中练就捕捉问题的慧眼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利用富有情趣的小故事可以启迪学生思维,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富有情趣的小故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处在一种乐学、愿学的状态之中, 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小故事蕴含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循循善诱, 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捕捉数学问题的慧眼,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我为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 有个老财主给两个儿子分地。他根据平日收成及地的大小, 把一块地分给大儿子, 另一块地分给二儿子。但是, 两个儿子都认为分给自己的那块地小, 都说老财主偏心。这可把老财主气坏了, 可他又说不明白, 只知道这两块地的面积和收成是相同的。所以, 老财主就想找一个聪明人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能帮帮他吗?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 创设了激情场景, 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学习, 让他们在故事中捕捉到数学问题, 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了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此时教师以参与者、促进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经历“数学故事———数学问题———探索解决”的探究全过程, 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发现自我的宽阔舞台,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在愉悦的故事中发现问题构思的精巧

创新思维的培养, 就是要让学生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对一些问题提出具有独特性、富有说服力的新观点和新境界, 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发现问题构思的精巧。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 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水箱, 从里面量长40厘米, 宽25厘米, 高20厘米, 箱中水面高10厘米。如果在长方形水箱中放入一个长和高都为20厘米, 宽为10厘米的长方体铁块, 那么水面将上升多少厘米?”这道题大部分同学都只想到将20×20作为铁块的底面放进水箱中, 这时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 水面上升的高度为20×20×10÷ (40×25) =4 (厘米) 。而对另一种情况却忽略了, 即如果以20×10作为铁块的底面放进水箱中, 这时候铁块没有全部浸没在水中, 水面上升的高度应该为40×25×10÷ (40×25-20×10) -10=2.5 (厘米) 。在不同的情况下, 水面上升的高度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记忆深刻, 不妨给同学们讲一个“泰勒斯训驴”的故事, 提醒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千万不要看到几个具体例子具有某一性质或得出某一结论, 就认为任何一个类似的例子都会有这样性质或这样结论。

三、在自编故事中提高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

数学对故事的邀请 篇7

一、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资源协和:小学数学需要引入“匹配故事课程”

1.数学课程的引力下降。当下,数学学习对于儿童的吸引力越来越弱,这不仅仅是数学课程本身的问题,外界影响尤其是网络对儿童的诱惑太大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儿童在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时心静不下,思维难以触发,情趣无从生根。如何创造出一个让儿童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数学课程,是摆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2.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曾经看了一部印度的教育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影片讲述了一个患有先天性读写障碍的男孩伊桑在美术教师尼克的关心、影响下,逐步克服自身障碍,重新获得自信和快乐的感人故事。可见,好的故事能给人一种感染——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能给人一种唤醒——一种生命潜能的唤醒。成尚荣先生的《故事中的儿童立场》一文也认为:“儿童喜欢听故事、编故事。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识、概念、道理,而往往是故事。把知识、概念、道理寓于故事中,更易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把隐含方法、蕴含思想、富含哲理的儿童感兴趣的故事,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既符合儿童兴趣发展的需要,又具有兴趣导引的作用。于是,我们确立了“匹配型数学故事课程开发研究”这一课题。

3.其他学科的故事化研究。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名家就开始尝试建构故事课程。比如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就曾合作撰写过一本书——《文心》,这本书不同于一般同类教科书的一个特色是用故事来经营全书,具有戏剧性和情景教学的优点。陈望道先生在序言里称此书“把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融成了一片。写得生动又周到,而且深入浅出”。虽然《文心》讨论的是上世纪30年代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但今天我们回头重看,依然不失现实意义,作者的思路、方法对我们依然有益。

近年来,一批教育学者也开始关注教师“故事素养”的培养问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李振村老师。他提出“故事素养”是教师最为重要、最应着力培养的“非正式素养”之一,他从教师要有故事储备,要有讲故事的能力,要善于用故事激励情感,要能够用故事的方式解决问题,要经营“故事文化”五个方面明确了教师“故事素养”的基本要求。这些举措对于提升教师素质、实现理想教育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以上这些教育理论和创新实践,虽然多聚焦于人文学科领域,但对于小学数学故事课程建设研究仍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4.小学数学需要建设匹配型故事课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匹配型数学故事课程的定位开始逐渐明晰:从课程层面看,“匹配型数学故事课程建设”是数学课程发展的一种方式,通过课程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建设数学故事课程;从教学层面看,“匹配型数学故事课程建设”是数学教学存在的一种状态,通过数学教学行为或数学发展史料建设数学故事课程;从人的层面看,“匹配型数学故事课程建设”是发展儿童生命的一种途径,通过儿童的经验建设数学故事课程。“匹配型数学故事课程建设”的宗旨是:借助教师的经历和儿童的经验,以数学故事的形式阐述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帮助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儿童发现自身潜能,建构个体数学学习经验,创造数学故事资源,彰显个体生命活力。

二、真善美的自然融合:小学数学匹配故事课程的“人文化开发”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柔性的,它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好的数学故事,它糅合了多种人文因素。如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则必然能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使学生徜徉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形成一定的人文修养。

1.比较型的数学故事,彰显数学的“善”。比较经典的故事有“‘×在代数式中的使用”“列科尔德创造‘=”等。

比如我们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一个长方形的长为x厘米,宽为y厘米,让学生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 x×y),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即“x”与“×”很容易混淆。在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过程中,相机引入一位数学爱好者探索追求数学知识的故事:有一个人也发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他整日想啊想,不停地进行试验,把“×”写得小一些,发现不行,再写得小一些,再小一些,最后把“×”写成了小圆点。这个人认为自己的发明非常有价值,于是就给世界数学家大会写了封信,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但是却没有被世界数学家大会承认……然后再调整,干脆把小圆点去掉,又再次被拒;但是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进一步完善,在前面加上了一定的前提条件,最终他的想法在全世界得以推广……

随着故事的展开,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在代数式中的使用”这一知识的理解,还在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位数学爱好者为了研究、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朝思暮想、反复试验、永不放弃的历史画卷。学生不只是掌握了一条数学规则,更催生出了一种败而不馁、锲而不舍的可贵的人文情怀。

数学有着强大的教化功能,有着较浓的“善”的品质,如数学探索过程中的执著与坚韧,论证过程中的务实与严谨,数学规则推导过程中的理智与自律,数学创造过程中的拓展与超越……好的数学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力量。教学中有机地穿插一些数学故事,能很好地彰显数学的至善特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所赋予的精神力量。

2.经典型的数学故事,折射数学的“美”。比较经典的故事有“佛希纳评选最美长方形”“奇妙的黄金数”等,适合的教学内容有”比的认识”“奇妙的图形密铺”等。

比如我们在教学“比的认识”时,向学生呈现了五角星、维纳斯雕像、古希腊神庙等三种不同的事物,并引发学生思考:这看似不相干的三种事物,它们有没有什么共性特征呢?与我们所学的比有什么密切联系呢?进而向学生介绍“黄金比”的有关史料:毕达哥拉斯学派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一个学派,他们把数学看得至高无上,认为五角星是最神圣、最美丽的图形,并用它作为自己的派徽。他们为什么如此崇拜五角星呢?原因是五角星中藏着一个神秘的数字——0.618……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慢慢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按照0.618这个比例制造出来的东西,看上去就很舒服、很美。0.618这个数太珍贵了,人们把它叫做黄金数,而比值约等于0.618的比就叫做黄金比……

我们借助数学故事这一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潜在的理性美,并期待在这样的体验中能主动地去寻觅、去发现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美的风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并在自己身上确立这种美,美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3.探索型的数学故事,启迪数学的“真”。比较经典的探索型故事有“阿基米德金冠之谜”“爱迪生考助手”等,适合的教学内容有“圆柱和圆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

比如我们在教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通过创设“参观玻璃制品车间”情境,让学生思考测量玻璃瓶容积的方法。在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尝试、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大发明家爱迪生考验助手的史话,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悟到了知识与智慧的差别所在。

我们将科学家的故事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在模拟情境中,经历与科学家同样的思考,感受科学家神奇的数学智慧和人格魅力。在情感的激发下,思维的激荡下,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心智得以觉醒,智慧得以萌发。

以下是马晨鹏同学创作的一则数学故事《我的数学创造》——在世界的商品舞台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中国制造”,却很少看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成为所有中国人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就让“中国创造”从我们的数学学习开始吧……

在学习“分数化百分数”时,大家对于分母是7的真分数化成小数究竟是多少总记不住,碰到这样的数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列竖式。其实分母是7的真分数化成的小数都是有规律的:它们都是循环小数,而且循环节都是由“1、4、2、8、5、7”这六个数字组成的。虽然老师早就带我们发现并归纳出了这些规律,可真要用来解决上面的问题却绝非易事。能不能想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来帮助我们记忆呢?

一次在公园春游时,我看到不少同学在玩旋转木马。我最好的朋友小龙坐在一匹黑色的骏马上,笑着跟我打招呼。我还没来得及说话,马儿就载着他转走了。不一会儿,马儿旋转了一圈,小龙又出现在我眼前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猛然想到:如果把“1、4、2、8、5、7”这六个数字围成一个圈,让它动起来,不是就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分母是7的真分数化成小数的有关规律了吗?

回到学校后,我马上行动起来。我先裁好一张小纸片,从左往右依次写上1、4、2、8、5、7这六个数字,然后把它围成一圈套在我的笔管上。要把“■”化成百分数时,我只要把纸圈上的“2”对准我的笔挂,然后把纸圈逆时针旋转一圈,这样“2、8、5、7、1、4”这六个数字就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再改写成百分数就轻而易举了。我把我的“小发明”向老师作了汇报,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老师还准备把我的“发明”在全年级进行推广,让全体六年级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我的这一创新成果……

讲述、创编数学故事,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型数学作业,学生从中不仅亲身经历了数学学习、思考、内化的过程,还增添了对数学学科的亲和力,增强了主动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更从中获得了较高层次的数学素养。

数学故事在启发儿童思考的同时,更散发出浓郁的人情味。它是传统数学教学有益的补充,为我们打开了数学教学的另一个世界。如果数学在儿童的眼里能成为一个个美妙的有趣故事,每一个儿童都能生动且深刻地理解数学,都能体验到活泼的、独特的思维活动,那么数学一定能成为儿童的至爱。

三、故事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小学数学故事课程的“智慧化演绎”

1.从“启迪型故事”中学习“数学思想”。要发展儿童的智慧,必须善于揭示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一旦掌握了它,将终生受益。很多传统的数学故事中常蕴含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数学家当消防员》的故事中蕴含了一种转化思想,即把不熟悉的、陌生的问题(如果后院没有起火,该怎么办?)转化成熟悉的、已解决过的问题(把后院点着火,然后接上消防软管,打开消防栓,再灭火);《鲁班造锯》中蕴含了类比的思想(根据小草叶子的结构进行类比联想,发明了锯子);《王永志研制中国中近程火箭》中蕴含了逆向思维方法(由火箭射程不够,考虑增加推进剂,到反其道而行之,卸出推进剂,结果射程反而变远了);《朝山进香》故事中揭示了一种模拟的数学思想方法(把一个人上山、下山想象成两个人同时上山、下山)等等。

有资料表明:英、美等国的小学数学,不是以知识为结构的,而是以方法为结构的。他们不注重知识的完整性,而是注重思维方式。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的小学数学故事课程,作为国家教材、地方课程的补充,恰好能弥补以往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体验的不足,最终实现儿童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改变。

2.从“勾连式故事”中学会“智慧阅读”。数学阅读是以数学材料为对象的阅读活动,数学阅读的心理过程分为内化、理解、推理和反省等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的实施都离不开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支撑。针对相关教材内容,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与儿童现实生活相关的有趣味、有意义的背景材料或引申材料,以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整体性。比如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在课尾阶段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作一些延伸: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那么用这种方法能否表示出生活中任何一个事物的位置呢?比如地球上的某一个城市,悬挂在天花板上的一只蜘蛛……在学生思已启而未明、口欲言而不能时,教师再布置学生课后阅读补充教材中的“坐标系与蜘蛛”以及《数学》教科书中的“经纬线的建立”,这样学生就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主动阅读拓展材料。这样的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已有认知,更能让学生从中体会阅读后的满足感。这样的跟进、补充型数学阅读,不失为一条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的现实之路。

为了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效率,在阅读的开始训练阶段,教师要结合阅读材料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设置一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数学阅读水平。在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后,再鼓励学生自己设置阅读思考题,逐步过渡到自主进行阅读。在设置数学阅读的思考题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启发性原则。设置的问题要能体现阅读材料的重、难点,要能起到浓缩材料、概括主旨的作用;二是多样性原则。设置的问题形式应多样,可以是问答式的、填空式的,也可以是图形式、表格式的;三是层次性原则。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坡度和层次,如说明层次、理解层次、创造层次等。以“经纬线的建立”阅读材料为例,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读懂、读透:(1)在用经纬线描述地球上各点的位置时,其实是把一个平面分成了几个部分?(2)在表示某一个区域内的一点的位置时,“经度”相当于数对中的什么数?“纬度”相当于数对中的什么数?(3)选择一两个喜欢的城市,试着用经纬度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不仅能很好地理解阅读材料,还能建立起直角坐标系的雏形,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确定位置”知识的发展序列。

有专家概括出智慧学习的几个关键要素,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链接。无论是阅读数学学习材料还是引申材料,一旦“读”出了味道,“读”出了创意,就毫不犹豫地记录在卡片上,为属于自己的智慧库增添储备,是实现智慧学习的一项“基本建设”。仍以“确定位置”方面的数学阅读为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相关的阅读材料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专题阅读序列。除了《数学》教科书上的“经纬线的建立”“用计算机制作表格”外,我们还可以把“坐标系与蜘蛛”“三维空间的老鹰让二维空间的羊不知所措”等材料链接起来,使原本孤立的学习内容由于有了丰富背景的支撑变得更为立体、更加清晰。这种链接式的数学阅读,能让学生从中悟得各种学习方法并应用于各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并逐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世界四大数学家的故事 篇8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高斯(1777~1855)是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也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称呼他为“数学王子”。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幼年时,他在数学方面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3岁能纠正父亲计算中的错误。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小欧拉智改羊圈

欧拉,瑞士人,是世界数学史上与高斯、阿基米德、牛顿齐名的四大著名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数学界的莎士比亚”,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事情是因为星星而引起的。当时,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无限的。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天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他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212年)——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

阿基米德的父亲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喜爱数学。有一次,国王请他去测定金匠刚刚为其做好的王冠是纯金的还是掺有银子的混合物,并且告诫他不得毁坏王冠。起初,阿基米德茫然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当自己泡在一满盆洗澡水里时,溢出水量的体积等于他身体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那么,如果把王冠浸入水中,根据水面上升的情况算出王冠的体积与等重量金子的体积相等,就说明王冠是纯金的;假如掺有银子的话,王冠的体积就会大一些。他兴奋地从浴盆中跃出,全身赤条条地奔向皇宫,大喊着:”我找到了!找到了!“他为此而发明了浮力原理。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原理。伴随着这一发明,还产生了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在阿基米德的老年岁月里,他的祖国与罗马发生战争,当他住的城市遭劫掠时,阿基米德还专心地研究他在沙地上画的几何图形,凶残的罗马士兵刺倒了这位75岁的老人,伟大的科学家扑倒在鲜血染红了的几何图形上„„阿基米德死后,人们整理出版了《阿基米德遗著全集》,以永远缅怀这位科学巨匠的伟大业绩。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上一篇:研究生教育实践报告下一篇:可爱的孔雀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