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岗位职责范围

2024-10-14

会计岗位职责范围(通用8篇)

会计岗位职责范围 篇1

一、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

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 在会计理论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可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流派, 即“受托责任派”和“决策有用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 会计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依据是, 资源所有者将资源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 同时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受托人的行为, 受托人接受委托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经营并通过向资源提供者如实报告资源的受托情况来解除其受托责任。受托责任学派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 它在重视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格外重视损益表;决策有用学派认为, 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有用学派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即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 更关注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是互有关联的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是实质, 决策有用是形式。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 我国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应定位于决策有用。

二、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范围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 在结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情况下只能从力所能及的范围 (从其固有的职能) 方面来谈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或财务会计目标, 脱离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力所能及的范围或说其固有的职能来谈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或者会计目标, 最终只能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成为金融风险、投资风险、决策风险的受过人。因为影响金融、影响投资、影响决策的因素是很多的, 会计信息只是众多因素的其中之一, 而且也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因素。就目前而言,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 其所具有的职能一般被认为有反映、控制、评价、预测、决策等五项职能。其中, 会计信息系统的反映职能是指“财务会计通过其一系列程序和方法, 把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数据记录下来, 并经过必要的计算、分析、综合, 加工成为全面、系统的财务信息,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的信息, 费用发生的信息, 收入取得和利润实现及其分配的信息等, 这些财务信息主要反映企业已经形成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的变化和经营成果。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职能则表现为“会计信息系统对经济活动的控制, 其目的主要在于引导经济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 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职能主要体现于财务会计监督方面, 会计监督通常是通过会计确认来实现的。在我国, 国家财经政策、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计划或预算等是实施会计监督的依据, 财务会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有关数据进行会计确认, 把符合会计确认标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提供反映计划或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财务信息。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评价、预测、决策等职能, 由于都要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基础上通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比较, 综合运用才能进行、才能发挥, 这实际上是涉及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运用和驾驭能力问题。因此, 我们认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反映和控制, 就是对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实施或执行了反映和监督职能, 将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数据加工成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

三、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尽管财务会计目标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一种主观愿望, 它体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观需求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客观职能的辩证统一, 并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客观职能所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或执行了反映和监督职能以后会计信息就能有用, 财务会计目标就能实现, 因为这里还有一个会计信息加工出来以后是否“适销对路”和“价廉物美”的问题。“适销对路”指的是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 而“价廉物美”指的是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情况下, 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如果具备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和重要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就可以认为是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提供了有用的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目标已经实现。由于任何事物都有其绝对性和相对性, 因而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则体现为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和重要性等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备程度。

会计岗位职责范围 篇2

一、企业环境资产观念的讨论

企业环境会计产生以后,专家和学者也开展了环境会计要素的研究,其中,尤以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费用(成本)最受关注。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有关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企业环境资产的界定并不一致,而且出入较大。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企业环境资产在表现状态上应和宏观环境会计中的环境资产保持性质上的同质性,即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也有人认为,企业环境资产仅应该限于企业实际拥有和控制的环境保护专用的实物性资产和相关权利。

(一)徐泓教授认为:环境资产“是特定会计主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够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她认为,按照企业资产的定义,拥有控制权的自然资源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她同时指出:环境资产不是通过交换取得的,而是通过某种权力取得的,因此确认环境资产时,不是以交换时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来确认,也不能以交易时的价格来计量。她还对资源进行了划分:广义的资源包括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要素,通常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中观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物质资源;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而微观环境资产所指的是狭义的资源概念,企业环境资产仅表现为本企业所使用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之所以不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范围,是因为它是各项自然资源组合发挥间接效用的环境资产,它能为某一区域带来效用而不局限于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对其实行控制,因此也就无法确认为任何一家企业的环境资产。由此可见,徐泓教授认为,企业的环境资产仅指自然资源,不包括人造资产(如环保设施、资本化的环境成本等)。(徐泓,1998)

(二)蒋梅博士原则上同意上述观点,但她认为环境资产还应当包括环境保护投资(资本性环保支出)。(蒋梅,2000)

(三)蔡岩兵博士则基本同意徐泓教授的观点,他还明确反对将环保性资本支出(资本化环境成本)从企业的一般性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作环境资产核算的做法。(蔡岩兵,2001)换句话说,他不主张将环保设备支出、环保专利技术等视为环境资产,而是仍将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性资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故无须单独核算。

(四)陈毓圭博士则认为:环境资产是指由于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

(五)李连华博士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未来经济利益”学说比较符合会计的目的,认为资产是“作为过去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而被特定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说法是比较可取的。尽管他讨论了环境资产包括共享性环境资产和专属性环境资产,但他在环境资产确认的研究中,实际上仅仅涉及了环保专项基金、环保赔款、环境专利技术、环境许可权、环保设备和存储性环境资产(为特定企业所控制或拥有的矿山、水库、森林等)等专属性环境资产,对于共享性环境资产基本没有涉猎。(李连华,2001)

(六)乔世震教授认为,可以将环境资产划分为广义环境资产和狭义环境资产。狭义环境资产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环境活动发挥有效作用的环境资产,是企业的会计要素之一;广义的环境资产除了包括狭义环境资产外,还包括对本企业不构成特别影响的其他环境优势,可以作为城市环境会计的要素,应纳入城市经济的学科范畴。同时,他将环境资产区分为自然环境资产和人造环境资产,认为自然环境资产属于宏观环境管理的范畴,应当纳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环保部门的行政管理范畴,企事业单位应当无条件遵守政府部门的法规制度,服从国家的统一管理;人造环境资产是指通过人们有目的地建设而形成的环境资产。人造环境资产既是企业环境会计的要素,也是社会环境会计的要素。(乔世震,2002)

以上各家看法都是在对国内外各种观点总结基础上得出的研究结论,其中的差异很大。对环境资产范围的界定大到广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小到企业环保用资产和环保费用的资本化,有的甚至包括相应的流动性环保资产。这些分歧和争论对于科学认识环境资产的本质、内涵和外延无疑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在讨论中合理确定企业环境资产的范围。但是,对于任何一位研究企业环境会计的人来说,必须选择一个在他看来是科学合理的限定,以明确企业环境会计所要论及的环境资产。

二、关于企业环境资产观念的选择

从上述研究的直接成果来看,有这样的倾向:理论研究涉及的企业环境资产范围非常广,包括企业本身可以控制的和不能够控制的物质及存在状态,从可能的应收环境赔偿,到环境保护设施;从有形的矿产资源,到捉摸不定的生态环境。但在会计实务上,普遍感觉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不对称,切实体会到了对于企业这样的微观经济实体而言,虽然明知与生态环境资源的相互影响,可是却找不到可以把两者合理联系起来,对相互影响的经济后果进行确认、计量的合理方式。因此,不得不在企业环境会计领域放弃对此类环境资源的核算与报告。

如何科学地确定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境资产范围,首先必须解决企业环境会计中的资产观念问题。从前述的讨论中似乎应该有所认识: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应当在环境资产会计中给予考虑的问题。

(一)资产观念的选择

笔者认为,目前的最佳选择还是遵从现行会计准则的定义,将环境资产纳入企业资产范畴,以保持企业资产的性质、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性。我国新会计准则以前的会计制度中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美国FASB的《概念公报第六号》(SFAC NO.6)对资产的定义是:“作为过去的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而被特定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会计准则也使用了这种定义模式。前者强调从静态和存量的角度界定资产范围;后者则更注重从动态和流量的角度确定资产范围。但“未来经济利益”是一个不太好解释的概念,有人认为主要指的是未来的现金流入,但“经济利益”更强调效益的思想,是对现金流入的增量的考虑。换句话说,未来现金净流量才对会计主体有意义。因为在现实生产经营中,资产是作为资本的载体在发挥作用,求利是资本的本性,而事实上很多会计主体持有的资产未必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导致这种期望与现实的背离。在未来事项或交易结果没有确定之前,事实上还是作为资产进行处理的。因此,“未来经济利益”的观点有时会与现实发生偏差。

(二)资源与资产的界定

毫无疑问,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种资源具有资产的性质,但它强调一个前提: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或者说是独占或部分独占。生态环境资源从一定角度来说,也会构成企业的经济资源,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良好的卫生环境、清洁的生产过程和优质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会改善经营场所的生态环境质量,会吸引较多的顾客而扩大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甚至还可能开发厂区旅游项目(远大中央空调的生产基地已经开始类似的经营业务;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也有类似的业务开展),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这种改善是通过生产经营资金的运用换来的,表面上看是良好环境带来的收益,而实际上仍然是企业资产运用的投资回报。自然矿产资源在未确定其潜在价值之前,不可能单独作为一种交易的目的物参与经济交易;如果某一地域(后来发现矿产资源)被用于交易,也不是以未发现的埋藏于地下的矿产资源的价格作为交易计价基础,而是以其他目的进行的交易。后来发现的矿产资源,在未开发之前,虽然主体已经取得该地域的使用权及控制权,也不可能对其尚未发现的矿产资源予以单独计价,确认为该主体的资产。如果该主体改变该地域的使用用途,还必须重新申请、勘察、建立矿山,这些开矿前的前期成本,可以作为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予以资本化。我国过去大部分矿产资源直接授权矿产开发企业开采,不收取任何矿产资源调查、勘测等补偿费用,主要是由于找矿支出是由国家财政全额负担的,开矿企业也是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收益权和支出负担都是国家。上述开展厂区环境旅游的企业,其厂区环境的形成是企业自身开展环境保护和改进的成果,是可以确认和计量其花费的,也就是说可以确定其厂区环境开发成本,并可以资本化为厂区环境资产,因为这种环境资源是企业自身所拥有和控制的。至于其他自然生态环境则很难判断企业对其控制的能力,即使这些资源可能为企业的未来收益做出贡献,也无法量化为企业的资产。因此,在企业环境资产的确认方面,必须合理地区分资源与资产。可为企业提供各种资源的渠道和状况是很多的,并不仅限于自然生态环境。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都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种经济资源,但在企业没有购买或通过法律程序取得交易物的所用权、控制权和使用权之前,仅仅是一种可选择经济资源,不可能构成企业资产。

我国不承认任何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土地及其所埋藏的矿产资源的个体私有权。这一方面,世界其他私有制国家与我国不同,他们首先承认土地(包括土地所埋藏的自然资源)的私有权,任何社会群体要进入私有领地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只要不是被所有者允许,就必须以交易的形式获得某项活动的权利,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因此,也就必须将取得某项活动权利的代价作为该项活动的前期成本,或者予以资本化,或者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三)作为会计核算的企业环境资产,一定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企业资产是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是通过交易获得所有权或控制权、使用权的,自然可以通过交易价格和相关费用确定其成本,比如购入的生产设备、环保设备、原材料等实物资产和应收他人欠款的权利以及购入的版权、专利权等;有些资产不是通过交易方式获得其所有权、控制权和使用权,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创造、接收捐赠或积累形成的,也可以通过对其形成过程中发生成本的追溯计算而获得该类资产的成本,作为该类资产的入账价值;对于其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由于其主体的控制性不确定、未来收益能力估计的不确定性及其共同影响和共同被影响性的原因,一般不应作为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资产纳入企业环境会计的核算范围,一旦发生与其相关的非经常性的利益损失或收益,可以作为非经常项目处理。

同时,笔者也注意到: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但不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并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资源。社会文化、道德水准、教育发展状况、政治背景、市场发育程度、资源供给关系等等,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形成企业的资源,并对企业的未来利益产生影响,这些企业发展环境因素同样很难确认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也不可能作为企业的任何一种资产入账。这也说明,企业会计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的各种因素的确认与计量确实存在不完备的方面,同时还说明企业会计可能并不需要对任何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的所有资源因素都在一一加以单独地确认和计量。对于某些难以确定明确对应关系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相对简洁、简单的处理方式,即在发生时以适当的方式和金额作为临时性、偶发性事件处理。

(四)一般企业环境资产的构成

按照上述讨论的基本思想,笔者认为,可以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环境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会计岗位职责范围 篇3

“司法会计” (J u d i c i a l accounting) 一词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我国实务界从前苏联引进借鉴其已有制度和模式结合中国特色不断发展, 在涉及财务会计事项的调查和法律支持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工作范围的现状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 司法会计活动被限定于法律诉讼范围内

传统的司法会计起源于司法活动的需求, 是诉讼调查的组成部分。司法会计人员接受诉讼机关的委托和指派, 实施与案件侦查和审理相关的调查和鉴定活动, 收集、固定和提取诉讼证据, 为庭审提供结论性的专家意见和专家证言。于朝 (2008) 从“司法会计”的组成界定出司法会计的社会属性是一种法律诉讼活动。使司法会计与会计、审计中具有近似内容的非诉讼活动以及讯问、询问搜查等其他法律诉讼活动区别开来。由此划定目前我国司法会计的活动范围开始于案件的诉讼程序启动, 而结束于法庭判决和执行。

司法会计活动包含司法会计检查、司法会计鉴定、司法会计检验、司法会计文证审查。这四种活动并非在案件调查中同时存在并逐一进行, 很多情况下, 可能只需要其中两到三项活动。然而, 他们无一例外的与法律诉讼过程有着密切关系, 是在法律程序控制下展开的一系列工作。这种严格的属性限制无形中将非诉讼活动的会计检查和鉴定刨除在司法会计学科体系之外, 忽略了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可能存在的承接关系。

(二) 偏重会计为法律提供支持

现阶段所公认的司法会计活动是在涉及财务会计业务案件的调查、审理中, 为了查明案情, 对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财物数量进行专门检查或对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专门鉴定的法律诉讼活动。所谓涉及财务会计业务案件, 并不仅指财务类诉讼案件, 也包含需要调查财务会计事实的其他种类案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在司法会计活动中, 会计纯粹是为了推进案件审理的进程, 查清法律事实, 明确审判结果和量刑而行使的一项工具。诉讼的需要成为会计检查和鉴定存在的前提。显著体现了会计为法律服务的偏向性。

二、活动范围限定所产生的影响

从以上对我国司法会计工作范围的现状分析看来, 目前司法会计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对该学科体系完整性的构建造成一定影响。

非诉讼业务, 是指司法会计人员利用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 接受相关公民、法人、诉讼机关或其他组织的委托, 办理诉讼以外与财务管理、舞弊调查等有关的会计服务业务。对于非诉讼业务, 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和聘请进行调查和处理, 但由于与法律诉讼程序无关, 因此, 很多学者认为在此业务中的会计活动只是一种单纯的会计检查和鉴定, 不包含任何法律意义和效力。

事实上, “司法会计”一词中的司法, 其内涵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司法程序, 从而将所有与法律诉讼程序无关的会计活动统统抛开。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会计活动都是司法会计活动。从涵义上而言, 对司法会计活动更贴切的理解应当是与法律相关的会计活动。例如, 司法会计人员参与经济事务, 起草拟定经济合同以及非诉讼状态下的调解活动就是典型的非诉讼业务, 它与法律诉讼程序无关, 但在经济事务不能正确履行或调解从而进入诉讼程序时, 非诉讼与诉讼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承接关系, 非诉讼环节下司法会计人员收集整理的资料将有可能成为诉讼程序启动的依据。舞弊调查和诊断也是如此, 司法会计人员接受委托对企业相关财务资料的舞弊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其委托人的差异也可能形成与诉讼程序相关和无关的两种业务情形。但这些业务中, 执行主体都是司法会计人员。调查程序, 检查鉴定手段和方式几乎相同。在接受委托后, 都需要分析受托案件的性质, 调查, 鉴定, 出具书面结论。诉讼与非诉讼的会计活动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 诉讼环节中司法会计人员出具的书面结论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必要的口头论述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效力。

因此, 如果只将司法会计活动看作是一种诉讼活动, 把范围严格的限制在法律诉讼程序内, 忽视两个环节之间可能存在的承接关系, 对非诉讼业务和环节不予重视、不加规范, 在案件处理中可能会形成双重标准, 重复工作, 从而不利于案件处理效率的提高和公正性的体现。

在案件的侦查取证过程中, 司法会计人员更多的是从法律的角度以法律的态度收集、提取和固定证据, 只调查和鉴定与诉讼有关, 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当案件审判结果宣布并执行, 就意味着与此相关的所有司法会计活动宣告结束, 无论该案件涉及的财务会计事项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是否因为财务制度、内部控制方面的弊端可能埋下隐患。因此在司法会计活动中法律的体现要比会计浓重。会计仅仅作为一种执行工具运用其方法为法律服务, 几乎感觉不到法律为会计服务, 为会计监督职能发挥作用, 促进经济秩序健康运行的层面。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并不利于企业财务机制的良性发展。也对司法会计学科体系在理论与实务运用的完整性构建造成影响。司法会计学建立并逐渐兴盛起来, 代表了一种边缘性交叉学科的独立发展方向, 它是法学与会计学两门学科体系的相互融合。既然是学科体系的融合, 那就应该是从理论到实务方方面面的渗透。它的未来发展并不能仅体现在深入研究如何利用会计为法律服务, 促进法律活动更客观、更公正。反过来, 法律同样要为会计学服务, 要能利用法律促进会计更好的发挥监督职能, 要能够通过制定完善的司法会计学制度和规范有效的控制和遏制会计造假与财务舞弊行为。提高企业财务体系运行的顺畅和有效,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我国司法会计工作范围的改革

针对目前我国司法会计工作现状和造成的影响, 笔者认为该学科体系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拓展和完善的空间:

(一) 扩大司法会计工作范围

扩大司法会计工作范围意味着司法会计活动作为诉讼活动的社会属性要发生改变, 不能仅与法律诉讼相联系, 应该将非诉讼与诉讼的会计检查和鉴定统统归属于司法会计工作范畴。事实上, 这就与英美法系下法务会计相趋同, 即依据会计、审计原理和法学理论作为行为基础, 以法律法规及其相关财经制度作为行为标准, 通过对经济业务运行过程中涉及会计纠纷、法律诉讼的会计证据实施专业判断和对会计事件进行专业鉴定, 并依据专业判断, 专业鉴定结果发表专家性意见和提供诉讼证据支持, 强调为法律服务而非只为诉讼服务。

我国现阶段理论界与实务界一直强化和规范诉讼活动中司法会计检查、鉴定的相关内容。而非诉讼环节涉及法律性质的会计活动的执行较为自由和灵活, 只是按照所处理业务的属性适用各自相应的学科制度和规定。由于学科差异, 地区差异, 执行力度和效果必然产生一定的差别。这与不断趋于完善的诉讼环节下司法会计活动形成落差。不利于非诉讼与诉讼环节的衔接和顺承。也不利于非诉讼环节处理经济业务的客观公正。因此, 尽管司法会计的非诉讼环节包含很多各不相同的业务, 并且不与直接诉讼发生密切联系, 也应当重视受理这些业务标准化水平的研究, 制定统一的法规和准则约束执行人员、程序、方式, 减少因口径不统一影响执业质量, 从而损害司法公信力。以保证不诉诸法律诉讼的经济纠纷行为, 其运用会计专业知识进行的检查和鉴定也有法律标尺作为衡量依据和为之参照的基础。这样一来, 对于非诉讼经济纠纷的处理也可以尽可能的做到中立公正, 有法可依。而且, 一旦非诉讼的经济纠纷超越了不通过法律诉讼就能解决的情形而进入诉讼程序, 两个环节的衔接以及调查取证活动也会更为紧密、简捷和准确, 避免重复调查, 保证检材的有用性和可靠性,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 应当重视法律对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促进作用

财务舞弊和造假行为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一直被众所周知且深恶痛绝。如果企业或个人已经出现舞弊后, 利用司法会计活动查实、提交诉讼、判决、虽然可以起到惩戒作用, 但这种亡羊补牢的行为使司法会计活动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能有效控制和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司法会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 其“司法”与“会计”之间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 除了需要我们不能仅将这门学科的发展道路限制在很好的利用会计知识和技术为法律服务的单一层面上。司法会计学也应当深入研究如何利用法律对会计监督职能提高发挥作用, 这其实也是将司法会计活动范围扩大到诉后支持和完善会计工作的领域。

用法律服务会计主要被运用于对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方面。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司法会计人员通过诊断—披露—惩罚—督促等一系列行为在舞弊调查时, 从法律的角度对企业财务舞弊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深刻认识和剖析, 在查清舞弊事实和具体金额提交法院审理并落实惩戒措施的同时, 关注舞弊的线索和征兆, 突出财务系统易受袭击环节, 依据财务法律法规分析和制定相应的对策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和操作环节可能存在的薄弱之处, 并监督纠正, 使财务系统的运转更为健康有序, 更好的发挥会计准确有效监督企业运营的职能。而且, 财务舞弊被查出并通过法律诉讼量刑定罪, 可以使会计舞弊的实施者受到惩罚, 清醒的了解到舞弊问题的所在和严重性, 对舞弊的再次发生也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因此行使法律为会计服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司法会计人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或法庭审判的结果总结原因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企业改善财务运行机制的过程。司法会计人员也可以从积累的关于查错纠弊的经验中发现和关注类似的舞弊苗头, 从而防微杜渐, 以维护企业财务制度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顺畅运行。除此之外, 还必须培养和加强会计、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培养具有法律和财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使他们执法、懂法, 并能自觉的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执业过程。

司法会计学在我国兴盛起来只有短短几十年, 在这过程中面临过很多困难, 也有太多的挫折和困惑。但作为一门实用的交叉性学科, 它连接的是两类维护经济稳定和健康运转的学科。因此, 它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只要我们加深在法律和会计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司法会计学便一定能成为一门系统、完整且具指导性的科学, 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立, 张苏彤, 《法务 (司法) 会计前沿问题》,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9

[2]、于朝, 《司法会计学》,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8

[3]、杨全照, “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异同辨析”, 财会月刊 (综合) , 2008.9

[4]、黎仁华, 《法务会计概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会计岗位职责范围 篇4

【关键词】 合并理论 合并会计报表范围 确定分析

1. 个别会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的区别

1.1反映的内容及对象不同。个别会计报表反映的是独立的法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反映对象是独立的法人企业,既是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合并会计报表反映的是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反映对象是由若干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是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

1.2编报单位不同。个别会计报表由独立的法人编制,每家企业都有义务编制个别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由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编制,并不是企业集团内所有企业都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在多层控股的情况下,往往由最终的母公司编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中层控股的公司才可能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1.3编制基础不同。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从设置账簿、编制分录、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遵循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合并会计报表并不遵循这套程序,相反,它从这套程序得出的结果开始,以纳入合并范围内的企业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抵销集团内部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来编制。

1.4编制方法不同。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平行登记、试算平衡、结账、账项调整等一系列方法。合并会计报表则是对纳入合并范围的母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相应项目的加总,然后编制抵销分录将集团内部会计事项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予以抵销,最后合并各项目的数额。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有编制抵销分录、运用合并工作底稿等方法。

2. 合并理论

2.1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延续了权益理论中的业主权观念,它是业主权观念在合并报表上的具体运用。所有权理论认为,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编制合并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根据所有权理论,企业合并范围是所有为母公司所拥有,对其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司。

根据这一理论,当母公司合并非全资子公司时,应当按照母公司实际拥有子公司的股权比例,合并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等,即应采用比例合并法来编制合并报表。

2.2主体理论

合并中的主体理论源自权益理论中的主体观念。主体观念认为,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运用到合并报表中,主体理论认为,母公司与子公司通过投资控股关系形成了一个整体,它同样独立于其终极所有者,这一整体就是合并主体。因此,编制合并报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也是为了满足子公司少数股东的要求。少数股权股东(即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同多数股权股东(即母公司的股东)都是企业集团的终极所有者,他们的地位同等重要。

根据这一理论,合并报表是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构成的经济联合体的会计报表,它强调企业集团是单一经济主体这一概念。因此,当母公司合并非全资子公司时,应当将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收入等全部予以合并,即应采用全面合并法来合并会计报表。

2.3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并没有独立、逻辑一致的理论基础,而是所有权理论和主体理论的折衷。在合并报表日的的确定上,母公司理论针对主体理论的不足,采纳了所有权理论的看法,认为合并报表是为母公司的股东编制和提供信息的,否决了主体理论广泛的服务对象(少数股东和多数股东)的观点。在报表要素的合并范围和合并方法上,母公司理论又针对所有权理论的缺陷,采取和主体理论一致的看法,认为应采用控制的观点而不是狭隘的所有权的观点来合并,应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100%予以合并,即采用全面合并法来合并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尽管同,样采用全面合并法,但相对于主体理论,母公司理论采用更稳健的方式来处理少数股东的权益,将其视为普通负债,与此相对应,对于子公司理论少数股东当期享有的损益,母公司理论将其视为费用。

3.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

3.1母公司拥有其超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包括直接拥有、间接拥有和直接与间接拥有超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3.2其他被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企业。主要指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虽没有持有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但通过其他方式统驭被投资企业的经营、财务决策并以此获利,即实际已拥有了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3.2.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如A公司直接拥有C公司60%的股份,这种情况下,C公司就成为A公司的子公司,这时A公司就应把C公司纳入其合并会计报表范围。

3.2.2母公司間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间接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是指通过子公司而对子公司的子公司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例如A公司拥有C公司60%的股份,而C公司又拥有D公司60%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C公司就是A公司的子公司 ,A公司作为母公司通过C公司,间接拥有和控制D公司60%的股份,从而D公司也是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也应当将D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

3.2.3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和控制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和控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是指母公司以直接方式拥有和控制某一被 投资企业半数以下的权益性资本,同时又通过其他方式如通过子公司拥有和控制该被投资企业一定数量的权益性资本,两者合计拥有和控制该被投资企业超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例如,A公司拥有C公司60%的股份,拥有B公司35%的股份,C公司拥有B公司30%的股份。这种情况下,C公司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通过C公司间接拥有和控制B公司30%的股份,从而A公司共拥有和控制B公司65%的股份,因而A公司应将B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

总之,在我国会计实务工作中,确定合并范围时,应考虑一个基本前提: 即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尤其当实质上的控制权和形式上的持股比例产生矛盾时,应首先考虑实质上拥有的对企业经营、财务决策和获利的权利,从而决定是否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参考文献:

会计岗位职责范围 篇5

一、原制度适用范围的相关情况

(一) 原制度适应范围规定的背景

原《医院会计制度》是财政部、卫生部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运行规律和行业特点于1998年11月17日颁布, 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

当时制度制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能够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工作。实践也证明, 该制度自颁布实施以来, 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制度第一部分“总说明”的第2条中明确了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即“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这一规定主要是从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 (非公立医院几乎没有) 的所有制形式来考虑的, 并没有考虑到非公立医院的制度适用问题。

(二) 原制度适用范围狭窄造成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 尤其是近几年来, 一大批非公立医疗机构应运而生, 而在新医改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部分公立医院改制, 鼓励、支持和引导国内外自然人、法人, 通过投入资金、技术、管理等不同方式举办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参与到公立医院的改革进程中来。这项政策的推进必将加快非公立医院发展的步伐。

按照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国家计委四部门于2000年7月18日联合颁布的《关于印发<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卫医发[2000]233号) 规定, 营利性医疗机构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从现实执行效果来看, 目前营利性医疗机构已普遍采用企业会计准则, 但民办非营利性医院执行什么样的会计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尚未给出明确规定。财政部2004年印发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制度规定, 按说民办非营利性医院可以参照执行, 但由于该制度根本无法体现医院自身的行业特点及其医疗成本特性, 因此实践中基本不被采用, 而由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本身的成本意识不强、行政事业色彩过于浓厚等客观原因, 也无法参照执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单一性提出了挑战。

二、新制度的修订情况

(一) 调整制度适应范围的必要性

新医改提出了公立医院改革和多元化办医的要求, 将社会资本引入医疗卫生事业,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入竞争机制,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层次多样、种类众多的医疗服务, 也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寻找一个突破口。因此, 在发展非公立医院的政策背景下, 加强对非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和操作规范是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应有之义。

(二) 新制度调整适用范围的创新性分析

此次颁布的新制度除适用公立医疗机构之外, 还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可参照本制度执行。由于新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 科目体系设计上统筹兼顾了不同类型医院特点, 这就为其他非营利性医院的参照执行铺平了道路。

此外, 新制度适用范围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排除在外, 而是专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财务、会计制度, 主要是考虑到新医改意见及具体实施方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提出了不同要求, 以及新形势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在政策和管理上存在的较大差异。

此次新制度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及管理的需要, 对其适应范围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进一步理顺了关系, 提高了医院的横向可比性。但我们应该看到, 并非所有的医院都纳入了新制度的适用范围, 随着社会资本对医疗领域的逐步开放, 盈利性医院或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如何设计一套体现医疗行业整体特点、横向可比的医院会计制度体系, 会在不久的将来摆在决策者的面前。

参考文献

[1]罗晶晶, 谢小红.新出台的《医院会计制度》亮点纷呈[N].中国会计报, 2011-01-31.

[2]吴积耀.医院会计制度在新医改背景下的改革[J].卫生财会通讯, 2010 (03) .

[3]那丽, 于润吉.《医院会计制度》修订应体现行业特点[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08) .

[4]李瑞君.医院会计制度的变革环境与措施分析[J].会计之友, 2009 (06) .

出纳会计工作职责范围 篇6

2、负责银行业务的办理工作,包括开户、取款、转账、结算等工作。

3、负责保管现金、空白支票、有价证券、重要空白凭证等,办理银行账号的年审。

4、负责整理付款单据,确保付款单据、发票及凭证齐全,审批手续完整后转交会计入账。

5、负责每月员工工资及提成的发放。

6、各公司新增贷款材料准备,每月利息、还贷、续贷、银行承兑等银行授信相关工作。

会计岗位职责范围 篇7

目前,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审计业务, 此种服务结构不仅没有带来审计的高独立性, 而且也不利于事务所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中国加入WTO后,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企业为求得生存与发展, 必然要进行中长期战略管理、成本业绩管理、价值管理以及企业重组、大型固定资产投资、对外投资、跨国投资与等重大决策, 这样就会带来企业对非审计业务的需求。就事务所来说, 随着规模扩大, 人力资源日益丰富, 经验积累更多, 也将具备为企业提供非审计业务的条件。

(一) 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拓展的必要性

1. 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规范化

2. 有利于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结构, 增强竞争实力

3. 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本积累

4. 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准确评估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5. 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降低成本, 实现双赢。

(二) 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拓展的可行性

1.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市场的开放, 为开展非审计业务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

2. 会计教育的发展, 为开展非审计业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3. 新准则的颁布实施, 为开展非审计业务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拓展原因的具体分析

1、受托经济责任内容不断拓展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拓展的根本原因。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 受托经济责任内容的不断拓展是推动审计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内在依据。任何审计活动都是以特定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 审计的本质目标在于促进特定主体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 而特定种类的审计是适应监控特定的受托经济责任内容而产生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特定的要求或原则在不断地发展, 具体表现为保全性、合法性、经济节约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性、环保性和控制性等。与之相对应, 形成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内容, 包括保全责任、遵纪守法责任、经济节约责任、效率责任、效果责任、社会责任、环保责任和控制责任等。

2、市场需求的变化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拓展的直接动因。

审计鉴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的传统业务。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大, 除竞争激烈、风险较大的传统审计业务之外, 其他鉴证性业务, 如簿记服务、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资产评估、精算服务、内部审计、经营决策、人力资源管理、经纪人或者投资顾问服务、法律服务或者其他类型的专家服务等纷纷兴起,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注册会计师咨询服务逐渐成为最具潜力的增值服务, 咨询业务收入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就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来说, 审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70%下降到近年来的30%, 而咨询业务收入则从不到15%跃升为40%。这些业务相对于传统的审计业务而言, 风险相对较小, 边际利润较大, 负担的审计责任较轻, 也更受客户欢迎。现阶段, 非审计服务的收入要比审计服务的收入高出数倍。竞争及利益促使会计师事务所纷纷将业务范围从审计鉴证业务拓展到非鉴证的管理咨询等业务。

3、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拓展的外在动力。

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业务重心发生了转移, 企业着重发展诸如研究与开发、企业战略设计和信息技术开发等核心业务, 而将其他部分业务分包给专业公司, 即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从企业角度看,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管理咨询及其他服务也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之一, 当企业购买“外部资源”的成本低于自己配备机构人员所需要的成本时, 企业就会倾向于从外部购买。因此许多企业将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甚至资本运作等业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办理, 以削减企业的经营费用。

到20世纪90年代, 注册会计师传统的审计业务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入出现了难以增长甚至下滑的局面。边际利润的日益减少迫使注册会计师不得不另辟蹊径, 拓展其业务范围。但注册会计师业务的纵向拓展 (即提高审计的有效性) 很难大幅度地增加其收益, 因此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拓展更多地转向了横向, 即拓展到新的业务, 以开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新空间。

4、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自身优势成为其业务拓展的重要保证。

传统审计鉴证业务是高风险业务, 遭受诉讼的可能性极大。近年来, 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诉讼爆炸”就是最好的说明。如果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仅仅局限于审计业务, 无论对扩大事务所规模还是对于分散业务风险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 客观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拓展业务领域, 从审计鉴证业务拓展到风险低收益高的非鉴证的管理咨询等业务。

注册会计师在长期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具备了一些自身优势, 这为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

(1)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为其客观、公正的地开展业务提供了保证。不管注册会计师提供何种鉴证业务, 其目的都是增强信息的可信性, 因此注册会计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使其客观、公正地对鉴证对象发表意见提供了可能。也正是因为独立性的存在, 才使得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服务被社会公众所信赖。

(2) 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取得有严格的限制条件, 为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提供了一定保证,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提供服务的质量。

(3) 注册会计师通过传统的审计服务与客户之间形成的良好关系, 使其易于获取新的服务机会, 也为其业务的拓展提供了途径。

“一站式”或“一步到位”式服务即由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从传统审计业务到管理咨询等多种服务的形式。管理咨询业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能给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受到企业的欢迎。过去的几年里, “一站式”或“一步到位”式服务日渐成为常规而非例外情况, 从而促使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杜兴强.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的利与弊[J].审计理论与实践, 2010 (12)

[2]王可玲.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监管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 2009 (2)

[3]唐华.独立性视角下的非审计服务探析[J].财会通讯, 2009 (8)

[4]沈利刚.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业务的一些体会[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 (3)

会计岗位职责范围 篇8

关键词:律员,概念,性质,特点,形式,任务,意义

0 引言

翻开古今中外的含及法律和法学的专著、全书、汇编、词典、大辞典等等, 可以这样说, 可能从未有人听过或者见过“律员”一词。那么, “律员”一词究竟是什么概念呢?在此, 笔者觉得很有必要作一番比较详细的阐述。因为, 律员一词毕竟乃笔者所创, 毕竟在本文中首次面诸于世。

1 律员的法律性质

律员一词, 由二字构成, 一为律, 一为员。毫无疑问, 律员一词与律和员二字紧密关联。与律或员紧密相联的词还有许多, 如律师、文员、技术员、业务员等等。那么, 律员一词与它们有何异同呢?换句话说, 律员的工作特点及法律性质如何呢?———这个问题提得好, 因为如此比较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律员一词的内涵。下面, 我们来试着进行分析。

1.1 律员与律师律员与律师两词同有一个律字, 很明

显, 律员与律师都涉及法律, 涉及法律的专业和范畴。是的, 律员与律师同是从事法律专业的专门工作人员, 或者说律员与律师同属于专门从事法律行业或事务的工作人员。

但是, 律员与律师并非同一概念。因为它们毕竟有着显著的区别:第一, 两者身份不同, 律员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行政机关中专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内部人员;而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 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第二, 服务基础不同。律员的服务基础是具有主体资格或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行政机关依法与其建立的劳动合同关系、聘用合同关系或录用关系;而律师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是基于当事人的委托或聘请,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法院指定。第三、我们可以发现, 律员的被聘用与律师的受聘请, 其工作性质并不相同。律员处理法律事务是基于本职, 或曰基于单位分配;而律师从事法律服务是基于委托, 或者聘请 (有聘任、邀请、请求的涵义) , 或者指定。第四, 两者的法律地位不同, 或者说, 律员、律师两者与各自的服务对象的地位不同。律员是服务单位中的一名普通职员, 其地位是由服务单位给予, 从属于服务单位, 亦就是说, 从工作的范畴和角度来说, 他 (它) 们之间的地位是不等的, 律员受工作单位主管人员的领导;而律师的地位恰恰就在于他与服务对象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律师的特点之一便在于他的独立性。

以上是从本质上将律员与律师所进行比较, 此外, 他们之间还有一些非本质的区别。比如:第一, 律员的收入来自服务单位所支付的工资等, 而律师的收入来自服务报酬。第二, 前者工作及其报酬具有相对稳定性, 后者则不然。第三, 律员与其单位的关系主要受劳动法或公务员法调整, 律师与其服务对象的关系主要受合同法和律师法调整。第四, 律员对外对内进行法律工作, 一般都可以代表其单位, 因为其是自身单位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职员, 律员在单位内部的工作性质最大特点便是依法性和合法性, 因此, 从维护单位的根本利益出发依法所处理的事务的行为自然可以代表本单位, 自然可以以本单位名义进行, 但律员的代表性还受授权性制约。这里的意思是说, 律员的代表性首先得具有合法资格的主管人员或部门的授予或者是同意, 至少是默许才有效, 其次还体现在单位主管人员随时可以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审查律员代表性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尤其是合理性。如果律员处理单位内外部法律关系的行为侵害了单位的根本利益, 那么, 律员的代表性就必须予以撤销;而律师的代理活动只有在委托权限内进行才有效力, 而且即使律师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委托书, 可以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 进行和解, 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但对于案件事实的承认和否认权仍然不能完全拥有, 其充其量只能依据法律、逻辑、事物发展规律及行为规律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和反驳的权利, 这是由案件或诉讼当事人的人身性质决定的。第五, 律员必须是专门学习或研究过法律或法学的人, 但他不一定具有律师资格, 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拥有律师执业证书, 不过一般而言, 律员的法律水准应在普通高校法律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层次以上, 否则, 其将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要求;而律师则必须具有律师资格并拥有合法有效的律师执业证书, 等等。

1.2 律员与文员、技术员、业务员等律员与文员、技

术员、业务员等词同有一个员字, 顾名思义, 律员与文员等同属于自身工作单位的内部人员, 同受自身单位主管人员的领导。只不过, 律员是单位内部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 而文员则是单位内部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职员, 技术员是单位内部从事专业技术活动的职员, 业务员是单位内部从事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原材料的采购和产成品的销售等工作的人员, 另外技术员在特定场合下还是一种技术职称。

2 律员的工作特点

通过以上比较, 我们可以粗略地发现, 律员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2.1 职务性律员首先是本单位的普通职员, 其与本

单位的工作关系是基于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者录用而产生的。律员的工作是由单位分派、分配或者指令给予的。因此律员从事法律业务是自身职务使然。

2.2 法律性和专业性律员是本单位中专门从事法律

工作的职员。他首先必须具有相当的法律专业水平和处理法律事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其次, 律员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有时还得依据合法有效的行业规范, 惯例或地方政策等进行法律工作;最后, 律员必须维护本单位的合法利益和根本利益。

2.3 代表性律员从事法律工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也就是说律员处理具体法律事务可以以本单位的名义进行, 可以代表本单位, 这是由于他的依法性、合法性或法律性决定, 更是由他的职务性和维护本单位的根本利益的本质决定的。因此, 无论处理内部法律关系和外部法律关系, 律员的代表性一般总是相对地确定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经过单位主管尤其是法人代表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授权, 律员还可以成为本单位的全权代理人, 比如, 代表单位进行诉讼等。但必须指出的是, 律员的代表性并不表示律员具有决定权。相反, 律员的代表性或代表权必须受本单位有权主管的决定权制约。这便是律员之所以为员的道理。当然其身份发生重合又是另一回事, 其决定权仍属另一身份的职权范畴, 而非律员。

2.4 从属性这是从律员的法律身份角度进行分析的。

由律员工作的职务性和代表性, 我们可以知道, 律员是本单位的内部职员, 律员与单位的工作关系或身份具有不平等性与不对等性, 更明确地说, 律员的工作从属于单位事务, 律员必须服从单位主管的合法合理的分配和调遣, 律员必须为单位尽心尽力尽职地工作。另一层含义是, 律员的身份性质从属于单位性质, 律员的工作单位性质如果是企业或事业单位性质的, 那么, 律员的身份便是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职员;律员的工作单位如果是社会团体性质的, 那么, 律员的身份便是社会团体的从业人员;律员的工作单位如果是行政机关性质, 那么, 律员的身份便是国家公务员。

由上, 可以进一步得出律员的性质, 是具有相当法律专业水准的, 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行政机关内部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

3 律员的表现形式

由其性质决定, 律员的表现形式亦有多种。

3.1 在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内部在企业、事业

单位或社会团体内部, 律员的工作形式可以为本单位的内部法律顾问 (这是相对于律师可以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外部法律顾问而言) , 或者是法律工作部门的组成人员, 如法律工作部、法律事务科或法律业务办公室等内的工作人员, 有时亦可以与其它身份相重合, 如律员的身份可以和副经理、经理助理、监事或董事等身份相重合, 亦可以和部门如安全科、保卫科、职工调解委员会、人事科、企管科等主管及其成员发生重合, 甚至还可以和妇女委员、工会委员、青年委员等成员及其负责人发生重合。律员身份的重合,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 要具有相当的法律水准。第二, 要专门 (至少占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的绝大部分) 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第三, 要能够代表本单位, 以本单位名义进行工作。否则, 他的身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2 律员在行政机关律员在行政机关, 则是政府部

门的法制工作机关和监察机关等内的组成人员, 但他并不包括人事部门和审计机关等一般组成人员。因为律员具有法律性和专门性, 而即使是法律专业性、法律专门性或专门的法律事务性, 亦并不能动摇法律事务的综合性, 需知律员还有一个特性是他的代表性, 代表性又可以分为对内代表性与对外代表性, 所以, 其它不具有综合性质的政府职能部门内的组成人员一般是不属于律员范畴的。但是, 这些政府职能机关内设置的综合法律事务部门, 如行政科、综合科、法制科或监察科等内的组成人员, 因为由本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可以拥有直接的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监察尤其是具有行政复议等职能部门的组成人员可以划入该政府职能机关律员的范畴。当然, 他们所作出的法律文件的程序性审查、审核和批准, 以及法律行为的被监察和认可等行政内部行为, 并不影响和妨碍这些人员在该行政机关内的律员性质。

3.3 律员与政党政党是代表某一个阶级、阶层或集

团, 并为维护其利益, 实现其政治主张, 而结合成立的政治组织。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党,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其执政地位由宪法予以确认和赋予。其它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的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它们是中国近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或同盟军。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它们的工作机构中并没有专门从事具体法律事务的职业人员, 它们的工作形式是会议与书面文件, 它们的工作内容总是涉及政策、政治, 因此, 律员在政党中是不存在的。当然, 这并不影响每一个政党的组成人员都必须依法办事、依法从政、依法参政或依法议政。

3.4 律员与人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以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们国家组织机构中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它们在我国民主政治和法制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们依法从人民中选举产生, 代表人民决定内外大政方针, 并受人民监督。它们内部也设立法律综合工作部门, 但是应注意, 它们的法律综合工作部门无论对内对外都不具有代表性, 亦即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制委员会, 一般地, 并不能代表人大及其委员会, 因此其组成人员相应地不具备律员的性质。因此, 律员的工作单位范围也未将人大及其常设机构包括进来。

3.5 律员与司法机关在我国, 司法机关包括国家的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还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及司法行政机关等。因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及司法行政机关属于政府组成部分和行政机关序列, 而律员的工作单位范围含及行政机关, 因此, 这里所谓的在司法机关中并不论及它们, 而主要涉论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要知道,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内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在依法从事对内对外法律活动, 无不是代表本级审判机关或检察机关进行的, 甚至可以说, 他们无不是代表国家进行审判或检察活动的, 因此,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 将律员的工作单位范围包括进审判机关或检察机关内的审判人员或检察人员, 并非没有道理。但是, 将律员的工作单位范围含及审判机关或检察机关内的审判人员或检察人员, 在理论上毫无意义, 相反, 只能带来概念上的混淆和紊乱。

因此, 律员的涵义将以上单位的组成人员排斥在外是必要的和理所当然的。故, 本文在论述律员一词的工作单位时, 也未将司法机关包含进来。

4 律员的基本任务

律员的基本任务, 亦可称为律员的职能或职责, 这是由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律员自身所在的工作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因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行政机关的性质各不相同, 因此, 相关单位的律员的基本任务也相应地各不相同。由于从社会广泛程度的原因考虑, 在这里, 笔者择要就企业和行政机关两者各自律员的基本任务作一简要分析。

4.1 企业律员的基本任务企业内的律员, 其基本任务

大抵是:第一, 依法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法性是律员行为的第一特性。维护本企业的利益是律员理所应当的基本任务, 但这项任务受合法性的限制。不具有合法性的利益即使再大, 律员也不能去维护, 恰恰相反, 不合法利益越大, 其违法性也就越大, 而这与律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是格格不入的。第二, 维护本企业的根本利益。在企业律员的具体法律事务中难免会遇到企业的局部利益与社会的整体利益、本企业内的局部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企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冲突的情形。这时的律员就应依法权衡利弊, 通盘考虑, 把利益的最大化与损失的最小化, 以及利益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等结合起来衡量, 从根本上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合法地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第三, 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由于企业的本质决定, 企业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往往总是从本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 进行相应的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而本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国家法律法规可能会发生一些抵触。这时企业的律员应及时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和所掌握的法律知识, 或者提请企业单位有权主管部门及人员将企业的经济行为或经营管理行为纳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轨道上来。简而言之, 律员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合法性。这也是维护企业根本利益要求所决定的, 同时也是律员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第四, 依法建立和健全企业内的规章制度。现代国家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法治化, 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制度化。因此, 律员的首要任务是依法建立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其次应在此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这当然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充分和有效的配合, 尤其是涉及某些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部门规章制度, 更离不开相应部门的大力协助和广泛参与。但由于工作侧重点的不同, 律员对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尤其要把握其合法性。否则, 律员的身份将混同于文员或企业内部其他行政管理人员。

4.2 企业律员的工作方式企业律员的工作方式或工作

范围是:第一, 解答法律咨询, 就本企业单位主管人员业务上的问题提供法律意见。第二, 草拟、审查本企业单位的法律事务文件。第三, 参与本企业单位的重大经济合同及重要经济活动的谈判。第四, 代表本企业单位参加诉讼, 参与纠纷的调解或仲裁。第五, 参与本企业单位的决策, 就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进行可行性论证。第六, 组织并且代表本企业单位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 注意培养和提高本企业单位主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等等。

4.3 行政机关律员的工作任务行政机关的律员, 因为

隶属行政机关领导, 从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 因此, 其任务和职责基本是由法律、法规规定的和具体工作需要分配和确定的。但由律员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 律员在行政机关中应着重于下列法律事务:第一, 就本行政机关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方面的意见, 或者应本行政机关领导的要求, 对决策进行法律论证。第二, 为本行政机关草拟、发布规范性文件, 或者对本行政机关正在进行草拟的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补充建议。第三, 依法依职代表本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调解、行政处分, 尤其是进行行政监察和行政复议等具体行政行为。第四, 代表本行政机关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第五, 向本行政机关领导及时提供国家有关法律信息, 就本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中提供法律建议。第六, 接受本行政机关领导指派, 代表本行政机关参加诉讼, 维护政府合法权益, 等等。

5“律员”一词的辨析及其现实意义

5.1 律员一词的概念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试着给律员

一词下这样的定义:律员, 是具有相当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准, 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行政机关内部依法依职权代表本单位专门处理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以上律员概念中的“相当的”一词, 是相对于律员所在单位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法律水平而言的, 即在律员所在单位中, 律员的法律水平应该是“相当的”高。比如, 某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法律水准为中等专业层次, 那么, 该单位的律员就应该具备法律专业大学专科层次以上;如果某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法律水平为法律专业大专层次, 那么, 该单位的律员就应该具备法律专业本科层次以上, 依此类推。另外, 有人可能会问:用人单位内部法律职员、单位内部法律顾问、单位法律工作者或单位内部律师代替律员一词, 行不行?笔者认为, 在某种场合下, 可以暂时替代, 因为它们都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律员的实质和性质,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但是, 它们毕竟仍然都缺乏概括性、严谨性和完整性, 因此, 用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词完全代替律员一词则是完全或绝对不行的。

5.2 律员一词的现实意义律员一词概念的界定与律

员职业的形成, 准确地说是对律员职业现实存在的明朗化, 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 可以更加有利于清楚地认识到律员职业的现实存在, 了解其特点及其基本任务。第二, 可以更加有利于律员充分发挥其法律专业所长, 以更好地更充分地更全面地维护本单位的合法权益。第三, 可以更加有利于企业单位的经济建设, 更加有利于行政机关的民主法制建设, 更加有利于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部的规章制度建设, 更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律员所在单位主管人员及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

上一篇:考研英语暑期复习常见五大误区下一篇:成功推销的九大金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