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专题教案

2024-08-13

成语专题教案(通用6篇)

成语专题教案 篇1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共6课时)

一、成语略解: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成语

二、考纲解读

过去怎么考(命题特点)

真题引路:解析《步步高》p1_2第1——7题

(1)成语题属容易题。中华成语虽多,但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

(2)语料取自生活,鲜活生动。

(3)2010——2013: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大家辨析句中的成语是否使用恰当。);

(4)2014——2015:近义成语辨析(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近义成语的使用)将会怎么考:

极可能继续考查近义成语辨析

三、同学们存在的问题

1.积累的量不够大,存在盲区

2.积累时未形成体系,似是而非不扎实 3.容易受报刊、电视等媒体成语误用的影响

4、语境意识不够,对所记成语不能灵活应用。四:如何复习备考:

1、积累是前提,是根本。

①坚持记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②要多要素并重而有侧重。即意义、色彩、对象、搭配等兼顾,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③不可死记,要结合语境识记。要在理解中,在运用中识记,并及时地把它们用到作文中。④近义成语。1.联想记忆;2.不但要记清楚各自的意思,还要理解彼此的差别。积累的四大途径:

随时记忆,积少成多追本溯源,了解出处 合理联想,举一反三课外训练,巩固落实

2、把握语境是关键。知道了成语的意义,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把握语境。要能根据语义找照应,划分关系看搭配。

3、灵活使用做题技巧。考场上要避难就易,灵活使用排除法。

4、灵活运用一些推断成语意思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是王道)

分项一:如何理解和推断成语含义

1、了解一词多义现象,理解成语中关键词的义项。依据语言环境进行正确推断。例如:

“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应解作“削除”; “文不加点”中的“点”不能理解为“标点”,而是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 “不易之论”中的“易”不可理解为“容易”,而应解作“更改”; “不足为训”中的“训”应理解为“法则”,跟“教训”无关; “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座名,不能误解为“烈火”; “不速之客”中的“速”应解作“邀请”,不能理解为“迅速”; “言归于好”中的“言”,“羌如故实”中的“羌”都是语首助词,与“语言”“羌族”无关等等。

火中取栗: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2、抓住古今异义词语,紧扣关键语素进行合理推断。例如:

“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而今义只是指“一般行走”; 解释: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感激涕零”中的“涕”应理解为“眼泪”,而今义是指“鼻涕”; “兵不血刃”中的“兵”应解作“兵器”,而今义是指“士兵”; 解释: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苟且偷安”中的“偷”是“苟且”之义,今指“盗窃”; “如汤沃雪”中的“汤”应解作“热水”,今多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解释:形容事情很容易解决。

“细大不捐”中的“捐”是“舍弃”义,今义是指“捐助”。解释:大的小的都不舍弃。形容收集详尽或搜罗净尽。

3、弄清活用词语用法,根据内部结构进行有效推断(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粉墨登场”中的“粉墨”,“袖手旁观”中的“袖”,“百年树人”中的“树”,“生灵涂炭”中的“涂炭”,“一鼓作气”中的“鼓”,“不衫不履”中的“衫”和“履”,“衣锦还乡”中的“衣”,“苗而不秀”中的“苗”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如“洞若观火”中的“洞”应理解为“透彻”。(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驾轻就熟”中的“轻”和“熟”,“去伪存真”中的“伪”和“真”,“除暴安良”中“暴”和“良”等,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坚壁清野”中的“坚”和“清”等。⑤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和“北”,本义为“逃跑”“败逃”,这里应解作“败逃的敌人”。⑥使动用法。如:“生死肉骨”中的“生”是指“使„„复生”,“肉”是指“使„„长肉”;“沉鱼落雁”中的“沉”和“落”分别是指“使„„沉”,“使„„落”;“息事宁人”中的“息”和“宁”分别是指“使„„平息”,“使„„安定”;“汗牛充栋”中“汗”是指“使„„出汗”。等等。

⑦意动用法。如“鱼肉百姓”中的“鱼肉”,“幕天席地”中的“幕”和“席”等。⑧名词作状语。例如:“狼奔豕突”中的“狼”和“豕”是指“像狼那样”,“像猪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风餐露宿”中的“风”“露”则是指“在风里”“在露天里”,“风雨同舟”中的“风雨”是指“在暴风雨中”,都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旁敲侧击”中的“旁”“侧”是指“从旁边”“从侧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4、把握文言句式特点,联系语法功能进行恰当推断(宾语前置:

A、“唯„是„”是成语中常见的提宾格式。如“唯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

B、单用一个“是”字提宾。如“马首是瞻”中的“是”即为这种用法。

C、表示否定的成语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不我待”中的宾语“我”即放到了动词谓语“待”之前,“人莫予毒”正常语序应为“人莫毒予”。D、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成语中,宾语往往前置。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的“焉”即为“附”的宾语。

E、用“之”字作为提宾标志。如“不此之图”即“不图此”,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状语后置:如“嗤之以鼻”即“以鼻嗤之”,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式。

5、关注各种修辞手法,回归已读文本进行准确推断 如,“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代)“红粉青蛾”(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借代)“行将就木”中的“木”是以原料代成品,借代棺木。等等。(借代)“投鞭断流”“一日三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夸张)分项

二、弄清常考的成语误用形式:

词义理解方面:望文生义、轻重失当、理解片面

词语运用方面: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谦敬颠倒搭配不当、不合语境、重复或矛盾等,概括起来有8大误区。成语使用中的8大误区

一、误区1:望文生义,内涵不清

【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典型举例、如:屡试不爽(差错)犯而不校(计较)细大不捐(抛弃)江河日下(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如坐春风(受到良师教诲和熏陶)

登高自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久假不归不赞一词差强人意 空穴来风自顾不暇文不加点七月流火罪不容诛等

2、当堂练习:“望文生义”题组

3、积累p2“积累小贴士”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二、误区2:张冠李戴,对象误用

【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1典型举例、【例】(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近义词:改过自新、痛改前非、脱胎换骨、金盆洗手 反义词:顽固不化、死不改悔冥顽不化

③考生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

“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的委婉语,用来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

④对于郴洲人来说,目前可谓多事之秋,洪魔刚刚从身边离开,人们惊魂未定,政坛又大起**,158名官商相继落马。

“多事之秋”指事情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这里不合语境,范围把握不对。⑤大家休息时,小金还在割稻子。他挥汗如雨,身上衣服全湿透了。“挥汗如雨”只能用于指很多人。一个人应为“汗流浃背”。

2、当堂练习p2_3“张冠李戴”题组

3、记住p3 “积累小贴士”成语的适用对象。

三、误区3:误用褒贬色彩颠倒 【解读】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感情色彩)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典型举例、例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例②陇东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也不妥。

例③刘翔继今年5月破世界纪录之后,又以12秒88的成绩获世界冠军,消息传来,国人弹冠相庆。这确实是中华民族之大喜,也是黄色人种之大喜。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贬义)近义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额手称庆(褒)反义词:如丧考妣(贬义)

例④汪锦元长期打入汪伪内部做情报工作,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东窗事发:罪行暴露。贬义,不指正面人物。

例⑤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追逐某种东西,就像成群的野鸭一起去逐食一般,贬义。例⑥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形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义)

2、当堂练习:完成p3“感情色彩”题组;

3、记住P3“积累小贴士”成语的感情色彩

四、误区3:重复矛盾,不合语境

【解读】与成语意思相同或相反的语词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或前后矛盾。典型举例、【例1】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解析】“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解析】“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例3】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解析】“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例4】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

【例5】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解析】生灵涂炭:涂炭,烂泥和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也指生物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例6】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 【解析】“心有余悸”应针对已经过去的事而言,这高考是八个月后的事,用在句中不合逻辑。

【例7】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解析】有条不紊:指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典型的还有:真知灼见的意见被人贻笑大方 忽然恍然大悟现在当务之急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独自孓然一身 我对自己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不能忘记 小小的弹丸之地各自分道扬镳了

难言之隐的苦衷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劳苦大众民不聊生。(“大众”与“民”重复)自然的水到渠成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览无余地看到。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日臻zhēn完善。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不虞之誉:没有预料到的赞扬。)广大灾民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与“灾民”重复。)

2、当堂练习p3第4题“不合语境,重复矛盾题”组;

3、记忆并理解p4“积累小贴士”成语的语境和用法。

五、误区5:搭配不当,功能混乱。1典型举例

【例1】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当充当谓语,而该句误把它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

【例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例2中的错误是把“龙飞凤舞”这一形容词性的成语误作及物动词使用。其他容易搭配不当的成语:

无时无刻不:意思为时时刻刻都。例如:“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空气一样。”

同日而语:相提并论;常说成“不可(能)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例如:“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走的道路不能同日而语。” 一概而论: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例如:“学校的情况不同,处理办法也应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 例如:“这件事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望其项背:“望其项背”,其意思是指:赶得上或比得上。“难以望其项背”或“无法望其项背”

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一般说“不可(怎可)等量齐观”。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一般说“不能(怎能)混为一谈”。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放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一般说“不能(怎能)相提并论”。

善罢甘休:好好地;甘:情愿,乐意;罢、休:停止,了结。心甘情愿地罢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一般说“岂(怎,不)肯善罢甘休。

尽如人意:尽:全;如:依照,符合。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一般说“不(岂能)尽如人意”。

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一般说,“不可妄自菲薄。” 不能带宾语的成语: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出奇制胜:指用奇兵、奇技制服敌人,夺取胜利。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淡,一点也不关心。“对„„漠不关心”。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对„„司空见惯”。求全责备:指对人或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对„„求全责备“。

2、当堂练习:完成p4第5题;

3、积累p4“积累小贴士”列举的典型成语。

六、误区6:不分尊卑,谦敬错位

【解读】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1典型举例

【例1】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级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解析】“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是谦辞词,误用为敬辞了。【例2】在这里,我就不吝赐教,谈点看法,跟你商榷。【解析】“不吝赐教”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话,是敬词,误用为谦辞了

【例3】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解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谦辞)

【例4】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解析】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敬辞)

2、当堂练习p4第6题;

3、记住p4“积累小贴士”典型的谦、敬成语

七、误区7:多义成语,顾此失彼

【解读】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认为它用错了。

1、典型举例

【例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解析】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例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解析】原意是指死得凄惨,肝血脑浆涂抹满地。后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例3】五月的大明湖,华天丽日,宫殿巍峨,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郁,秀色可餐。【解析】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也形容花木、山林的秀丽。

2、当堂练习p4_5第7题;

3、记住资料上的常见多义成语意思。

不翼而飞、淋漓尽致、左右逢源、暗送秋波、一针见血、平铺直叙、粉墨登场、不绝如缕、走马观花、指手画脚、曲高和寡。

八、误区8:音形相近,混淆致误。

【解说】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语音、字形相似,意思接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孚众望——不负众望”“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等。对这些易混成语,一要辨其“形异”,看“异”在哪; 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分项三:如何辨析近义成语

一、辨析近义成语的依据

1、形近义不同——据义判断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例如:

①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能使众人信服,而①句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混淆了;

②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②句却把它与其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义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类似的成语还有:

“一发而不可收”与“一发而不可收拾”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无微不至:说明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褒义)无所不能:指什么事都能做(褒义);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一钱不值”与“一钱(文)不名” 一钱不值: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贬义);一钱不名:形容贫困(中性)。不以为意:重在不放在心上;

不以为然:重在不同意别人的意见。百无一失:形容绝对不会出差错; 百无一是: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2、义近

①义相近而用法有别——区别用法

某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不同,又造成了它们的用法有细微差别。例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因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一句只能选择“应接不暇”。类似的还有“独树一帜”与“匠心独运”、“不落窠臼”与“别出心裁”等。②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注意范围 例如:“狼狈为奸”和“朋比为奸”,二者都指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但前者适用范围一些,指几个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因此“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了坏事”一句中“狼狈为奸”换成“朋比为奸”更恰当。

前者可用于人或组织,后者只适用于人。类似的成语还有

“生机勃勃”与“生气勃勃”:前者指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后者还可形容人。苟且偷安”与“苟且偷生”:苟且偷安偏重在贪图安逸;苟且偷生偏重在贪图生存。“坚苦卓绝”与“艰苦卓绝”坚苦卓绝:(在艰难困苦中)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很不平凡。“如虎添翼”与“为虎添翼”

③义相近而适用程度有别——注意程度

例如: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闻过则喜—从谏如流 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含沙射影—暗箭伤人 匪夷所思—惊世骇俗无可厚非—无可非议 称斤掂两—斤斤计较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自以为是—自命不凡闪烁其词—振振有词 有所耳闻—如雷贯耳声名鹊起—大名鼎鼎

除此而外,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词义的细微差别等等都是辨析近义成语的依据

二、练习p5第8、9题

三、时,如何突破近义成语辨析题

1、成语意思与语境的契合度

例如: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到底该选哪一个呢?原语境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前一个分句强调的是“响亮”语义,下一个分句也应如此,据此可选与语境契合度高的“如雷贯耳”(强调“名声大”),而不用与语境契合度不高的“大名鼎鼎”(强调“很出名”)。练习:即时巩固1

2、检验语感法和分析法相结合。

把要选的词语代入原文中读一读,通过语感审读其不妥、拗口之项,再用分析语境与该词语的契合度。

3、巧用排除法

避生就熟、以熟带生是应当遵循的原则。(选出正确答案是王道)

四、课堂小结:成语使用时需要注意: 1.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

2.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词生义”; 3.看成语是否“一语多用”;

4.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 5.看成语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6、形近、义近混淆。附录一:《现汉》第6版有变化的成语

【居高临下】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七窍生烟】形容气愤、焦急或干渴之极,好像耳目口鼻都冒火。【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呼之欲出】①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鸡鸣狗盗】借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泛指小偷小摸的行为。

【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请君入瓮】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也借指设计好圈套引人上当。【穷极无聊】①困窘到极点,无所依托。②无事可做,非常无聊。【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形容人没有名声或事情没有消息。【改弦易辙】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第5版说“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希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第5版说“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半老徐娘】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第5版说“色衰”)【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去掉了第5版“或办事”的意义)【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去掉了第5版“比喻克服创业中种种艰难”的意义)

附录二:多义成语

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3.不绝如缕: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危急。

4.灯红酒绿:既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5.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两用的成语

6.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7.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8.高山流水:既比喻知音或者知己,也比喻乐曲高妙。9.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10.指手画脚:既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的指点、批评。两用的成语

11.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12.左右逢源:既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

13.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14.平易近人:既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15.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两用的成语

16.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搭。

17.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18.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9.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20.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两用的成语

21.秀色可餐:既可形容女性容貌漂亮,也可形容景色优美,让人迷忘饥。22.穷形尽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23.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势力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力量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24.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小,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25.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两用的成语

26.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7.想入非非:既指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中性),也指胡思乱想(贬义)28.洋洋洒洒:既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成语专题教案 篇2

一.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价值

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

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一.孔子和他的《论语》

(一) 孔子其人

先看几段文字: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2. 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3.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 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5. 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6.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展示了一个理想人格的形成过程。而这种完满人格与他个人的遭际与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 孔子早年丧父, 历经磨难。但他发愤忘食, 敏以求之, 择善而从。做人做事, 适得其时, 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理想人格, 也成就了中华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尽管他一生饱经磨难, 但他痴心不改。面对春秋晚期礼乐崩坏的时代, 他希望挽颓势于既倒, 重建社会道德、礼乐秩序, 使人心归“仁”。先是做过一段低贱的小官, 推行自己的主张;后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思想。但由于那是一个没有是非对错的年代, 可想而知, 这种理想主义只能回到象牙塔中。所以他退而布道, 专心教育, 潜心教学。孰料无心插柳, 在“三千弟子, 七十二贤生”的大力推动与传播下, 儒家学派终于修成正果, 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五大学派之首。到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后, 儒家思想一家独尊, 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文化, 影响着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文化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结晶。

(二) 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 孔子应答弟子, 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清代赵翼也说过:“语者, 圣人之语言也;论者, 诸儒之讨论也。”可见, 《论语》既是一部孔子及弟子交谈的语录体散文集, 也是一部集中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思想文化的力作。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儒家学派的思想, 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二.《论语》的思想价值

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可谓宋朝的第一文臣。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 诚不出此, 昔以其半辅太祖 (赵匡胤) 定天下, 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论语》何以有这么大的作用?

1988年1月,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结束时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答案。”那么, 《论语》又何以有这么大的魔力?

要了解论语的魔力, 就必须了解《论语》的思想价值。

孔子以治平为本, 以仁为核心, 以和为贵。他的思想, 是礼乐文化的重要依据, 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 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透视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智慧。概括起来,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 仁———内心道德 (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说, “仁者, 心也。”“仁是心之用, 心是仁之体。”他又说, “仁者, 爱人。”就是有仁心。仁, 首先表现为“不忍”, 鸿门宴中项羽准备杀刘邦, 但碍于刘邦的甜言蜜语, 下不了决心, 范增出而召项庄, 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这“不忍”就是仁心, 是楚汉相争中的一种道德力量占了上峰的体现。后人对此也有“妇人之仁”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说, 这“不忍”是一种“仁心”是用不着争议的。其次, “仁者”, 应该是珍爱生命, 推而广之, 平等对待他人。

因此, 孔子的“仁”首先是“有仁心”。他要求每个人约束自己, 将“仁”变成一种内心道德。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舍生取义成仁”。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关键在己, 而不在于他人或环境。他说, “为仁由己, 而由乎人哉!”“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他还说, “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 就是要平等对待他人,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坚守内心道德, 做一个有仁心的人, 并作为人一生的行为准则。

其次, 要“怀仁志”。孔子与弟子有一段对话, 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这段言志的对话, 很好地诠释了孔子一生的志向。子路是要做一个懂得和别人分享的人, 颜渊是要做一个道德自我完善的人。而孔子, 是想成为一个让年长者达其所安, 朋友信任, 年轻人感念的人。做到这一点, 不仅说明孔子有仁心, 而且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善待天下苍生, 善待所有人。并将之作为一生的目标来追求。活着, 就是让天下人活得更好, 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一种济世情怀, 也是一种“兼济天下”, 治国平天下, 以天下苍生为本的普世情怀!

再次, “行仁政”。仁心、仁志, 最终落脚点是要回到“仁政”上。孔子十分推崇“仁政”思想, 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是要人各得其所, 尽好本分, 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社会就和谐了。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角色, 尽到自己的礼节和责任, 国君也不例外。他还说:“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尽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以仁德来进行统治, 就会像北极星一样, 自己居住在一定的方位, 而众星环绕在自己的周围。他要求为政者要重教化而轻刑罚,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他认为, 在同样可以达到目的的情况下, 道德所收到的效果比刑罚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他还要求为政者要正身正己, 用人格魅力治理国家, 告诫统治者“其身正, 不令而从;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二) 礼———社会规范 (社会政治范畴)

“礼”即规则、规范、秩序。它是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礼”与“仁”密切相连, 如果说“仁”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境界, 那么它有赖于“礼”去约束和规范。社会和谐, 离不开“礼制”;而要实现“礼制”, 需要“仁心”的滋养。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就是约束自己, 使言语行动合乎规范, 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也只有“克己复礼”, 才能天下太平,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因此, 孔子要求, 一切人、一切事都要合乎规范, 遵守秩序。无论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纲常、秩序、品德, 还是社会政治范畴的政治制度、宗法观念、社会规范等, 都要服从于“礼法”的要求, 由“礼”来节制。所谓“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 就是要求我们的一切都要符合“礼”的规范, 受“礼”的节制。

(三) 中庸———处世哲学 (认识方法论范畴)

中庸是一种系统方法, 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孔子的中庸思想, 首先表现为人的学习态度。人要善于学习, 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要“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做人不能满足)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做人的道理, 要向比自己地位低的学习) ;要经常反省自己, 才会有新的收获 (“温故而知新”) , 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才能成就完美人格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我个人认为孔子的“学”, 主要是学做人, 做人要保持一种谦卑的姿态, 经常反省成败得失, 见贤思齐, 学习他人的长处, 改进自己的不足。

其次, 中庸表现为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一是要顺应自然, “天命之谓‘性’, 性之谓‘道’, 修道则谓‘教’ (人的自然禀性叫做“性”, 顺应本性做事叫“道”, 按照道的原则提高修养叫做“教”) ;这句话就是要求人要遵从自然禀性, 顺应自然做人做事, 加强自我修养。

二是要注重“慎独”。“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也是谨慎的,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慎独”观念, 君子要自我约束, 坚守自己的人格理想, 努力形成完美的人格。

三是守“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 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 被称作和。中, 是稳定天下之本;和, 是为人处世之道。他还说, “君子而时中, 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做事有分寸的适中之人方为君子, 小人却专走极端, 无所顾忌。

四是讲“诚信”。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在《论语》中, “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 二是对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 与人相处, 信任别人并得到他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五是要“善结友”。孔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大意是说,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 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我们要善结有益的朋友, 远离有害的朋友。

六是享“自由”。“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孔子渴望精神的自由, 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 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所以他才发出“吾与点也”的感慨。

三.《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著作, 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其思想博大而精微, 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 又能够为现实所用。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以及“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人格理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兼济”天下的情怀, “慎独”的观念, 道德自律的追求在举世纷扰、功利至上的当今尤其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并弘扬。善待他人、与人为善、诚恳待人、推己及人的人生态度更是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守的行动准则。孔子的创造一种和谐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社会理想, 也为我们今天处理纷繁复杂的当今世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实际的思路。而他的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和独善自身的人格理想也是塑造完美人格的价值追求。

作为当代中学生, 我们既要从《论语》中汲取精神的养料, 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 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还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 做一个旨趣高尚、情感丰富、精神自由的人。同时, 要严守《中学生行为规范》, 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并将道德规范上升为道德自律, 达到“慎独”的精神境界。

成语专题教案 篇3

笔者以为,身处新课程一线的教师,要将国家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并让前者引领后者,离不开基于课程标准的三项设计——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课时教案。继拙作《新课程教学:从制订“模块学程纲要”开始》后,就连接“模块学程纲要”与“课时教案”的桥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单元设计)作论述,以期为读者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一、专题计划:设计的必要性

1,从“单元”的性质看

根据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在《Curriculum inquiry》(课程探究)的五种课程理论和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的课程运作系统(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教师理解的课程、师一生运作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各地开发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材属于“正式的课程”。单元(专题)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匠心”,不管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都有必要尊重“正式的课程”的组元方式。不同的单元组织方式,往往体现着教材编写者的不同学科思想和编辑理念。即使是变革所采用的教材架构,重建新的组元方式,可以超越“正式的课程”却无法回避“单元”自成为系统的性质。教学设计就不能无视“单元”(系统)的存在,不能从“模块学程纲要”直奔“课时教案”。这对语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

2,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如数学、政治等)比较,内在缺乏逻辑性。语文教材的最小单位是选文及相关学习资料,但其编写不是将几篇文章简单排列在一起,而是有结构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依循,语文教材和教学都必将流于无序状态。语文教材组织单元的方式有多种,或按文体/流派组织单元,或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组织单元,或按能力(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等)组织单元,或按主题组织单元,每一种组织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无法回避语文学科和教材的“单元”存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就不能逃离“单元设计”,否则语文教学永远走不出“脚踩西瓜皮式”的孤立地教单篇课文的教学困境,也无助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等课程价值的实现。

3,从“苏教版”教材结构看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5套高中语文实验必修教材(苏教版、人教版、广人版、鲁人版、语文版),使用最多的是“人教版”和“苏教版”。“人教版”偏重于范文的语体和体裁形式,白话文和文言文分开单元编排,相同的文体编在一个单元,可称之为“文体单元”。“苏教版”以范文的主题内容为依据编排,只要主题内容大致相同,不论古今中外,也不论什么体裁,都可以编在一个单元中,可称之为“主题单元”,但编写者和使用者习惯称之为“专题”。

“苏教版”采用“选文及相关学习资料一学习板块一专题一模块”的结构方式,突出“整合”这一编写理念。实施这种“整合”的关键便是选文及学习资料的人文内涵。编者注重对文本及学习资料的人文性挖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归纳,最终以“专题”和“学习板块”的形式有机地呈现到教师和学生面前。

4,从基本的教学现象看

无需借助宏观教学理论的分析,乔治J.波斯纳《学程设计》说得好:“教学不是独立的、日复一日的活动或任务的集合。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些教师,他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的前一个晚上制订目标和设计活动。这样的教学过于简单化了。学生的学习不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如果我们的意图包括认知在内的话,这点就尤其重要。日常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来做,但是这些日常方案必须来自于一个一般性的、基于对课程广泛综合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教学策略。”这个“来自于一个一般性的、基于对课程广泛综合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教学策略”,可以指“专题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文指出,从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必须经过多重转换:课程标准(一个学段结束后要达到的结果)——学年,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既然“目标”要经多重转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又何尝不需要多重体现,我们不仅需要“模块学程纲要”和“课时教案”,也需要连接两者的桥梁,即单元(专题)计划。

中学语文学科是如此,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二、专题计划:基本框架

解决了“为什么”要设计专题计划的问题,自然要追问“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传统教学的一般程序通常是教师根据经验或教科书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付诸实施。然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教学应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美国非营利性教育组织CLASS主席格兰特·威金斯博士提出的源于目标和评价的“反向设计”可以参考,引录如下:

1,确定所期望的结果(标准)。

学生应该理解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2,规定该结果的适当证据(评价)。

我们怎样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

我们应把什么作为表明学生理解力和熟练程度的证据?

3,详细规定有效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达到预期的结果,完成特定的任务,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有效知识”(事实、概念、原理)?

为了有效果表现,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有效技能”(步骤、策略、方法)?

4,设计有效的工作(活动和经验)的适当顺序。

什么样的“有效活动”可能发展学生实现目的的有效理解力和技能?

什么样的设计方法将使该有效的工作最能吸引人,反映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

设计怎样为学生提供机会,以便他们更深地探究、修正思想,使表现臻于完美?

5,详细规定所需要的教学和辅导。

为了确保有效的表现,我需要传授或辅导什么?

为了确保最好的表现,需要收集或提供什么资料?

上述五个方面,相应于教学领域的五大问题:“为什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需要什么条件”,为简明起见,我们归纳为“专题目标”“专题评价”“专题内容”“专题实施”“专题资源”,在“专题目标”前加上“引言”和“相关标准陈述”,就构成专题计划的基本框架。

(一)引言——专题简单的描述

也可以称之为导言、导论、导语,对专题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苏教版”中每个专题都有专题名称和导语。专题名称对专题内容起标识性作用,如“和平的祈祷”这个专题名称,一眼便知这个专题

是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话题展开。专题的命名很有讲究,纵观20个专题名称,大都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如“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此情可待成追忆”等等。在专题的前面,还有百字导语,用简练概括而又精彩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各专题的名称和导语可以作为“引言”的参考,但仅此还不够。我们以为,引言可以介绍专题的内涵、板块的构成、重要性何在、怎样依托于模块、与上下专题的关系(如果需要的话),字数在三五百字,让教师同行和学生能快速抓住专题的概貌。

(二)相关标准陈述——专题内容像现标准的表述

这里的标准指内容标准、表现标准,标准要解决“为什么教/学”的问题,需要在《语文课程标准》和专题信息之间寻找依据。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必须解读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一方面,专题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都要依托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要保持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必须在专题目标之前明确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陈述相关标准,为教师同行观摩和学生执行提供“最高指示”,也为检验专题计划品质好坏提供依据。

标准的陈述应该是具体的,然而在语文学科很难。《语文课程标准》只有理念标准、目标标准,没有清晰具体的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其内容标准是通过语文目标领域直接表达,必修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领域表达,选修则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领域表达。

当然“难”不意味着放弃,可以对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选择与年段基准、专题文选、编者意图相关的条文尽可能明确地陈述。

(三)专题目标——专题的任务,结果/表现

专题目标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问题,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目标。何谓“预期的学习结果”?波斯纳解释为“就是对学生要学习的东西所进行的一种陈述。它可以是一种关于事实、观点、原则、能力、技能、技巧、价值观或情感的陈述”。如何确定专题目标?确定目标,就是明确学生应该理解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好的专题目标必须具体到陈述可以观察的行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达到这些目标。因为强调行为,我们把满足这一要求的具体目标称为行为目标(或表现目标)。行为目标应是可以被观察的,但鉴于目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某些内隐的目标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不能被直接观察。即使如此,目标就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因此目标的陈述应以学生为出发点,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要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这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难点。

(四)专题评价——任务,结果/表现的证据和评分

专题评价解决“教/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当确定了预期的学习结果后,就应该思考评价问题。传统的考试是一种评价,然而“学会掌握某种东西需要接受和利用反馈,只是在讲授教学内容后举行一次单元测试或期终考试,是不可能有效地改进学生的表现的。因此,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借助评估设计指导教学,如能够指导课的内容设计,指导课的计划和节奏,指导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

如何评价?格兰特·威金斯主张教育性评价,即提供给学生真实性任务(有价值的成人工作),提供有意义的、有用的、及时连续的反馈推进学习,即“表现—反馈—修改—表现”,智力可以通过口头、书面和展示等表现。波斯纳则提出真实性评价的三种基本方式:纸笔形式、演示、档案袋。其演示可以围绕多种媒体来表现,包括口头呈示(如演说和辩论)、表演艺术、多媒体呈示、示范等。这些理论,对语文的专题评价设计颇有价值,我们可以设计专题的任务/作业(如朗诵比赛、课本剧的创作和表演等),制订评分标准,很符合语文实践性特点。

在成文的专题计划中,“评价反馈”应列具哪些内容?参照多家说法,我们以为作为专题评价的设计,包括:(1)评价什么(证明学生达到标准的途径);(2)收集哪些证据(表现/任务/作品/作业);(3)怎么评价(评价准则/评价标准解分规则);(4)预设的修正措施(即预想对学生的表现证据作出评估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若干补充措施)。

(五)专题内容——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专题内容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有了目标与评价,就要设计课程以支持所有的学生做出出色的表现(助学生成功),因此,理想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怎样选择和组织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表现突出”。对于语文学科,我们要从教材角度思考。作为语文必修模块的专题教学,是有教材资源的。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用教材教”。怎样才能正确定位于“用教材教”呢?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为达成上述目标与评价,如何处理教材的内容?还需要哪些可利用的资源?

前一问解决“用教材”问题,即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即增(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删(删除重复的、不符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换(更换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合(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立(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开发全新的内容)等五种组织策略。后一问解决资源的延伸和拓展(本模板在“专题资源”项目中体现)。这样的操作,是很合适于语文教学的专题设计的。

语文专题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最大的方法是“整合”。苏教版本身已突出“整合”这一编写理念,但还需要教师运用难易,主次整合、求同/求异整合、活动/问题/学法整合等多种整合手段,对教材做二次开发。如此,通过标准、教材、评价、资源等的勾连,“专题内容”就不再是教材目录的简单呈现。

(六)专题实施——教学活动/策略,时序

学习犹如旅行,学生在进行旅行,教师则充当旅行的向导,教育目的和预期学习结果就是目的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就相当于确定出具体的交通方式和日程,准备解决旅途问题的“锦囊妙计”。“专题实施”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教/学”和“按什么顺序教/学”等问题。

如同“专题内容”的设计,“专题实施”也需要勾连目标与评价来思考;围绕目标与评价,思考怎样组织适当的教学和活动、必要的方法和策略、单元学习的时序等,使“专题实施”成为课时教案的总规划(总目),发挥模块学程纲要和课时教案之间的桥梁作用。要注意苏教版各专题不同呈现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特点,特别不要把“问题探讨”“活动体验”都设计成为文本研习,设计要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空间。

从文本操作角度看,可以包括:(1)有哪些有效活动/训练(书面/口头/展示、课内,课外、个人/小组);(2)有哪些方法和策略(怎样的设计使活动更

有效更有趣);(3)提供怎样的机会,情境/氛围;(4)每课时安排的任务(课时教案的总目)。

(七)专题资源——教师,学生可用资源

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教材、语文读本都是学生手头现有的资源。在有限的师一生互动课堂时间内,语文不可能实现语文素养的最终提高。因此,如何用好教材资源?如何做好语文读本?如何做好名著导读?如何实现“精读于课内,略读于课外”?如何将课内外的读写听说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此等等,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基于专题,拟列与专题相关的教师可用的资源、学生可用的资源、网上资源,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以上框架内七个元素,也可以整合体现,如“专题目标”与“专题评价”整合为“专题目标与评价”,“专题内容”与“专题实施”整合为“专题内容与实施”,甚至可以将专题计划用表格式呈现。下面的案例未采用整合,以便读者理解专题计划的基本框架。

三、一个案例:“和平的祈祷”专题计划

引言

苏教版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围绕“战争与和平”主题,借助两篇小说、一组日记、两组图片等学习材料,告诉我们要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本专题分三个板块,综合三种学习方式,这在苏教版必修20个专题中是唯一的。第一板块“遭遇战争”,对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做文本研习;第二板块“黑暗中的心迹”选读《安妮日记》9则,用问题探讨;第三板块“历史画外音”品评记录战争主题的两组6张图片,开展活动体验。

本专题学习材料丰富,呈现方式多样,人文内涵突出,表达的“珍爱和平环境”主题,与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珍视历史)、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欣赏文学作品)共铸“大爱”的主题。

相关标准陈述

《课程标准》“总目标”最相接近的表述: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思考·领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应用·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最相接近的表述: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11,……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最相接近的表述:

3,……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9,……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

专题目标

1,阅读作品,认识作品中的“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2,将作品阅读的成果外化,根据要求写作故事概要、人物描述、颁奖词、内容提要、解说词、墓志铭,总字数不超过1000字。

3,选择朗读精彩段落,摘出重要字词并注音,搜集作者、现代小说常用手法做交流。

4,选择一幅图片写20字以内的说明和800字左右的故事,班级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

专题评价

1,评价项目:独立阅读/小组讨论的表现,作品完成的质量。

2,证据内容:(1)教师的课堂观察、学习小组长的反应;(2)作品包括故事概要从物描述、颁奖词、内容提要、解说词、图片说明,图片故事、墓志铭;(3)用以体现基础知识积累的“语文园地”(语文基础专用本)。

3,评价准则:表现欠缺点名的,扣减1分/次;每件书面作品按时参与小组交流2分,推荐全班交流的加1分;“语文园地”按其日常标准执行。

4,修正措施:在学习期内及时修订,有困难的小组帮助、教师辅导。

专题内容

贯穿专题的学习内容

1,认识“索科洛夫”、《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我”、安妮和图片中的“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2,摘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做好注音,搜集有关作者、现代小说常用的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反讽等)的资料,写在“语文园地”上,在小组内交流。

第一板块:文本研习

1,单篇研习,独立、快速阅读后,写150字左右的故事概要从物描述。

2,整体研习,个人评点/小组交流,写200字的颁奖词,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身份。

第二板块:问题探讨

1,课前阅读9则安妮日记,为每则日记写一句话(20字内)的内容提要,课堂抽查。

2,围绕“让我敬佩的安妮”“战争的罪过”等问题,小组讨论并形成总结在班级交流。

3,参考“名人墓志铭”撰写安妮或自己的墓志铭,班级交流欣赏或课外评选。

第三板块:活动体验

1,就读图感受、图片评论、取材和画面艺术等小组讨论;

2,选择一幅图片,写150字左右的解说词,并加一个小标题。

积累与应用:朗读品味,图片展览

1,选择朗读《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安妮日记(节选)》你认为最有感染力的段落;

2,每人搜集1张“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并做20字以内的说明,小组选择推荐2张图片由活动策划组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

3,选择教科书或图片展中一幅图片,展开合理想像,自选叙述角度,写一个800字左右的故事,在小组内分享,然后每个小组选出最佳作品1件,交由活动策划组纳入图片展;

4,教科书其他活动:(1)搜集数据并报告、战乱灾荒大事记、仿诗加节等3题删除;(2)读图感受与第三板块整合。

专题实施

教师要提供的有关帮助

1,文体知识:小说、现代小说的常用手法;故事概要、人物描述、颁奖词、内容提要、解说词、图片说明、图片故事、墓志铭等文体写作范本。

2,初读问题导引:如《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索科洛夫”有什么样的遭遇?他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从其平静的语气和质朴的语言中,你认为他具有怎样的内心世界?

3,精读评点指导:如整体研习两篇小说时,个人开放式评点有困难的,教师提示叙述角度、叙述语言、悬念运用、环境描写、精彩细节、主题深刻性、巧妙构思等。

4,平台搭建:个人阅读和撰写、小组交流、班级分享。

教学时序:六课时

第一课时:《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初读

第二课时:《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初读

第三课时:《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对比研读

第四课时:《安妮日记(节选)》的问题探讨

第五课时:图片两组的活动体验

第六课时:积累与应用

专题资源

1,辅助学习资料:(1)有关作者、现代小说的常用手法等;(2)“二战”人口损失情况;(3)李德藻《纳粹为什么疯狂迫害犹太人》;(4)故事概要、人物描述、颁奖词、内容提要、解说词、图片说明、图片故事、墓志铭等写作范本。

成语专题复习 篇4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过成语的类型、意义及运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成语专题复习,使学生懂得成语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3、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一、复习、积累成语。

1、前几天我们学了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想到20天后我们也将分别,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慨。是啊,这六年的时光过得太快,转眼间我们就要毕业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时光的飞逝吗?(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光阴似箭,白驹过隙……)

2、用这些成语来形容时光的短暂是多么恰当啊!成语是祖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本学期我们就学习了许多,课文中有,每个单元的练习中也罗列了不少。老师让你们回去归类、整理了。谁来介绍一下你把哪些成语归为一类?请你来教大家怎样记住它们。

3、请学生介绍自己归类的成语,教大家记住它们。

(1)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2)含有重叠词的成语

(3)含有数字的成语 词语构成(4)含有方位词的成语

(5)含有动物的成语

……

(6)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成语

表意方式

(7)运用了夸张手法的成语

……

(8)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9)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源途径

(10)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

(11)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12)描写注意力集中的成语

(13)描写四季美景的成语 文化内涵

(14)褒义的成语

情感色彩

(15)贬义的成语

……

4、小结:

通过归类、整理,我们发现了成语有很多有趣的特点,它的词语构成、表意方式、来源途径、文化内涵、情感色彩等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课后,大家还可以通过其他有利于自己记忆的方法归类、整理成语,达到积累的目的。

当然,注重积累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有才华的人会恰当使用它们。只有运用才能使它们历经千年积淀依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使祖国这一文化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二、运用、巩固成语。

1、我来看看你们是不是有才华呢?老师这儿有几组题目,你们每一个小组将通过选择序号来决定你们答题的类型。

A组:请你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⑴滥芋充数 ⑵神彩奕奕 ⑶老生长谈 ⑷尺壁寸阴 ⑸两败具伤 ⑹宾客迎门 ⑺高朋满坐 ⑻浮想连翩 ⑼奋不顾生(10)司空见惯 ⑾温文而雅(12)猝不及防

你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

B组:运用一个恰当的成语,评价下列人物。

通过学习,在本册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有()的孔子,()的巴金,()的莫泊桑,()的福楼拜,()的彭得怀,()的海伦•凯勒,()的哈尔威船长,()的牛郎,()的织女,()的皇母娘娘。

C组:根据下列情景,写出你想到的成语。

1、周和光和曹文鑫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彼此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2、“2006德国世界杯”足球竞技开战在即,一谈起这话题,球迷们就兴奋话多。()()

3、临近毕业考试了,同学们学习更勤奋了,中午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安静,大家都在专心地做作业。()()

D组:

1、照样子,给下列成语对对子。

例:锦上添花——(雪上加霜)

“悲欢离合”对()“桃红柳绿”对()

锦上添花——(雪上加霜)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瓜熟蒂落——(藕断丝连)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2、选用其中一个成语作开头,完成成语接龙。

()—()—()—()—()—()—()—()—()—()

E组:

1、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词语表达的意思填空。

(1)目不转()赏心()目 应接不()

(2)这三个成语都有“看”的意思,只是表达的侧重有所不同。其中()表示可看的东西多得看不过来;()表示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表示看得认真专心。

2、按要求填空,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万古长青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1)这三个成语中都有一个表示绿色的词,它们是()、()、()。

(2)这三个成语不同的地方是“万古长青”表示绿的();“一碧千里”表示绿的();“翠色欲流” 表示绿的()。

3、至少选用其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话。

F组:读下面一段话,看看什么地方能换上成语。

“六•一”儿童节学校放假半天,妈妈说要带我到恐龙园放风筝,这个意外的消息让我高兴得快要发狂了。妈妈平时总是天未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工作很辛苦,常常累得一点劲都没了,哪有时间陪我出去玩。我盼呀盼,恨不得立刻长出翅膀飞到恐龙园。到那时,我拽着风筝,一路奔跑,看着它忽而上,忽而下,和满天各色的风筝融合在一起,那该多美呀!可“六•一”到了,天却下起了雨,我们去不成了。这下,我耷拉了脑袋,再也提不起精神来了。

G组:

请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空格,连成一段话。

想到即将要与母校、老师和同学们分别,我真有些()。回想起刚入学时,我们是一群()的儿童,是老师()地工作,把我们培养成了()的人。还记得课堂上我们(),常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还记得绿茵场上我们(),每年的运动会我们全班同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六年的(),我们已经成了()的好朋友。在临别前,我想祝福每一位同学()。

H组:请你真诚地为你的好友写一段临别赠言,或用一些成语来赞扬他的为人,祝福他有美好前程;或用一些成语来表达离别之情;或写上一些能与他共勉的成语。

2、小组合作完成练习,按顺序全班交流。

3、总结:成语不仅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创新,如许多口头俗语中有大量的生动形象富有意味的语言,也进入到成语宝库中,成语也就越来越丰富,可以说是生生不息,富有生命力。希同学们今后在畅游这既丰富而又璀璨的成语世界中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从而提升自己的表情达意的能力。

四、语言积累的运用,写临别赠言。

小学六年级语文成语总结(形容某方面的成语)

发布日期:2010-8-14

作者:本站

1.表示人物品质的: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不屈不挠 2.表示人物外貌的: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老态龙钟、西装革履、婀娜多姿 3.表示人物动作的: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4.表示人物神态的:扬眉吐气、怒目而视、火眼金睛、面红耳赤、热泪盈眶 5.表示“哭”的词语:泪流满面、泪如雨下、泪眼汪汪、泪如泉涌、嚎啕大哭、6.表示“笑”的词语:喜笑颜开、眉开眼笑、哈哈大笑、嫣然一笑、微微一笑 7.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激动人心、焦急万分 8.表示喜悦的:笑容可掬、微微一笑、开怀大笑、喜出望外、乐不可支 9.表示愤怒的:火冒三丈、怒发冲冠、勃然大怒、怒气冲冲、咬牙切齿 10.表示憎恶的:可憎可恶、十分可恶、深恶痛绝、疾恶如仇、恨之入骨 11.表示悲哀的:伤心落泪、欲哭无泪、失声痛哭、泣不成声、潸然泪下 12.表示忧愁的:无精打采、顾虑重重、忧愁不安、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13.表示激动的:激动不已、激动人心、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感慨万分 14.表示舒畅的:舒舒服服、高枕无忧、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心旷神怡 15.表示着急的:迫不及待、急急忙忙、急不可待、操之过急、焦急万分 16.表示愧疚的:追悔莫及、悔恨交加、于心不安、深感内疚、羞愧难言 17.表示失望的:心灰意冷、大失所望、灰心丧气、毫无希望、黯然神伤 18.表示害怕的:惊弓之鸟、提心吊胆、惊惶失措、惊恐万状、惶惶不安

19.表示反义词:上行下效、深入浅出、借尸还魂、买空卖空、内忧外患、前呼后拥、异口同声、声东击西:三长两短、凶多吉少、不进则退、大同小异、大公无私、承上启下

20.表示近反义词:天崩地裂、天老地荒、理直气壮、云开日出、粗细各异、长短不同、黑白相间、表里如

一、是非曲直:喜怒哀乐、安危冷暖、生死存亡

21.月光似水:茫雾似轻、枫叶似火、骄阳似火、秋月似钩

日月如梭:雪花如席、雪飘如絮、细雨如烟、星月如钩、碧空如洗、暴雨如注、吉祥如意、视死如归、挥金如土、疾走如飞、一见如故、和好如初

22.山清水秀:早出晚归、眉清目秀、月圆花好、李白桃红、心直口快、水落石出、月白风清、字正腔圆、口蜜腹剑、雨打风吹、虎啸龙吟、龙争虎斗、23.载歌载舞:难舍难分、能屈能伸、蹑手蹑脚、有始有终、若即若离、古色古香、24.摇摇摆摆:恍恍惚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飘飘洒洒、顺顺利利、25.整理整理:(动作)打扫打扫、清扫清扫、舒活舒活、清理清理、忽闪忽闪 雪白雪白:(颜色)碧绿碧绿、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瓦蓝瓦蓝

26.闪闪发光: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滔滔不绝、翩翩起舞 神采奕奕:星光熠熠、小心翼翼、炊烟袅袅、白雪皑皑、烈日灼灼、赤日炎炎 27.绿浪滚滚:波浪滚滚、云浪滚滚、麦浪滚滚、热浪滚滚、江水滚滚、车轮滚滚 果实累累:秋实累累、硕果累累、果实累累、尸骨累累、弹孔累累、白骨累累 生气勃勃:生机勃勃、生气勃勃、朝气勃勃、兴致勃勃、雄心勃勃、野心勃勃 28.无影无踪:无牵无挂、无边无际、无情无义、无忧无虑、无缘无故、无穷无尽 不干不净: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闻不问、不伦不类、不吵不闹、不理不睬 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给自足 时隐时现:时高时低、时明时暗、时上时下 半信半疑:半明半昧、半梦半醒、半推半就

29.千辛万苦: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变万化、千山万水、千秋万代 千奇百怪: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疮百孔、千姿百态、千丝万缕 30.表示形势紧急的成语:迫在眉睫、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 31.表示声音极响的词语:震耳欲聋、惊天动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32.表示“团结一致”的四字词: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万众一心 33.表示“钻研精神”的四字词: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争分夺秒、精益求精 34.表示思想集中的四字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心一意 35.描写课堂上讨论场面的四字词: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36.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37.描写体育运动比赛场面的四字词:生龙活虎、人流如潮、振奋人心、异常激烈 38.描写洁白纯洁的成语:洁白无瑕、白璧无瑕、冰清玉洁、洁白如玉 39.表示“诚信”的成语: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守诺言 40.表示“做事果断”的四字词:毅然决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斩钉截铁

41、表示“从没有过的”词语: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史无前例、42.表示“做事犹豫”的四字词:犹豫不决、出尔反尔、优柔寡断、狐疑不决、43.形容“气势雄伟”的四字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气势恢弘、气势非凡、44.形容“植物长势很好”的四字词:枝繁叶茂、绿树成阴、绿阴如盖、45.表示“有名”的词语:闻名于世、举世闻名、闻名天下、大名鼎鼎、人尽知、46.表示与“足”有关的词语: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手舞足蹈、足下生辉 47.表示“赞扬”的词语:赞不绝口、赞叹不已、连连称赞、叹为观止、交口称赞 48.表示“豪言壮语”的词语:慷慨激昂、壮志凌云、铿锵有力、语气坚定、49.描写“日寇罪行”的词语:令人发指、丧失人性、灭绝人性、毛骨悚然 50.描写波浪巨大的词语: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惊涛骇浪、浪花飞溅 51.描写湖面平静的词语:风平浪静、水平如镜、波光粼粼、微波粼粼、碧波荡漾 52.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旭日东升、绵绵细雨、桃红柳绿、艳阳高照

53.描写“山岳”的词语:山河壮丽、高山峻岭、危峰兀立、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54.描写“瀑布”的词语: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万丈瀑布、水帘悬挂 55.描写“晨”的词语:雄鸡报晓、红日东升、朝霞辉映、金光万道 56.描写“午”的词语:中午时分、丽日当空、艳阳高照、当午日明

57.描写“暮”的词语:暮色苍茫、夕阳西下、天色模糊、晚风习习、华灯初上 58.描写“夜”的词语:月明星稀、灯火通明、漫漫长夜、万家灯火、夜幕降临 59.描写“大雨”的词语:狂风暴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淋漓、暴风骤雨 描写“雨”的词语:秋雨绵绵、绵绵细雨、细雨如烟、淅淅沥沥、暴雨如注、60.表示“天气晴朗”词语:风和日丽、天高云淡、万里无云、秋高气爽、艳阳高照 61.描写“风”的词语:和风拂面、风狂雨猛、秋风凉爽、北风呼啸、狂风暴雨 62.描写“雪”的词语:纷纷扬扬、粉妆玉砌、银妆素裹、白雪皑皑、冰雪消融 带有“雪”字的词语: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雪花飞舞、大雪封门、雪中送炭 63.形容刻苦学习的:专心致志 如饥似渴 孜孜不倦 全神贯注 锲而不舍 程门立雪 埋头苦干 夜以继日 手不释卷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争分夺秒 夜以继日 凿壁借光(匡衡)悬梁刺骨(苏秦)囊萤映雪(车胤)64.形容气势大的:浩浩荡荡 万马奔腾 地动山摇 千军万马 风起云涌 65.形容人物外貌的:一表人才 炯炯有神 仪表堂堂 白发苍苍 身材魁梧 眉清目秀

66.形容人物神态的:愁容满面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眉飞色舞 神采飞扬 笑容满面

67.形容有毅力的: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滴水穿石 持之以恒 坚韧不拔

68.描写人物语言的:斩钉截铁 一诺千金 语重心长 吞吞吐吐 信口开河 夸夸其谈 69.表示处境危险的成语: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 四面楚歌 千钧一发 火烧眉毛 危急存亡 岌岌可危 危机四伏 兵临城下

70.表示人物高尚品格的成语:一身正气 高风亮节 临危不惧 大公无私 光明磊落 铁面无私 见义勇为 拾金不昧 两袖清风 舍己为人 视死如归 71.表示人多场面热闹的成语:车水马龙 门庭若市 人山人海 座无虚席 摩肩接踵 济济一堂 万人空巷 熙熙攘攘 72.表示神话故事的成语

开天辟地 愚公移山 牛郎织女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精卫填海 73.寓言故事的成语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 拔苗助长 惊弓之鸟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南辕北辙 买椟还珠 坐井观天 叶公好龙 鱼目混珠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杯弓蛇影 狐假虎威 郑人买履 74.表示历史故事的成语

负荆请罪(廉颇)三顾茅庐(刘备)纸上谈兵(赵括)手不释卷(吕蒙)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卧薪尝胆(勾践)闻鸡起舞(祖逖)75.形容注意力(精神)集中的成语

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 目不窥园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77.表示心情紧张的成语

心惊胆战 忐忑不安 心神不定 心烦意乱 心急如焚 惴惴不安 78.出自诗句的成语: 柳暗花明 万马齐喑 万紫千红 寸草春晖 79.形容海面起伏不定、风浪大的成语

汹涌澎湃 波浪滔天 波峰浪谷 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 波涛滚滚 波涛起伏 风急浪高 80.春天的成语

春风得意 春风化雨 春风满面 春花烂漫 春兰秋菊春华秋实 春意盎然 春露秋霜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花秋月 春雨如油 阳春白雪 阳春三月 雨后春笋 满面春风 满园春风 如坐春风 一场春梦

81.夏天的成语: 夏日炎炎 骄阳如火(骄阳似火)烈日炎炎 炎炎夏日 炎阳炙人 烈日当空 火伞高张 82.秋天的成语

考前成语专题小练 篇5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牢不可破的真理,同时也宣告了....近一个时期以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彻底破产。

B、《江淮晨报》改版后与民生相关的新闻资讯明显增多,人文精神溢满纸面,服务意识力.透纸背。例如今年酷暑盛夏,“今日焦点”把视角对准民间百姓,反映民间疾苦,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C、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如果美联储不采取行动,美国失业率可能会蒸蒸日上,而通胀....率则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D、广州亚运会吉祥物构思新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它体现了时代感和艺术性的完美融....合,其人性化和亲和力将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普遍认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市数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经过数夜蹲守,终于抓获了这起枪杀案的犯罪嫌疑人。....B、他是一位乐于助人的青年,只是因为欠缺某种能力,以致有时有劲使不上,感到爱莫能...助。.C、本来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让你们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D、初中毕业时你送我的那只钢笔,样子虽不太好看,但很好使,这么多年来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房主赵女士指着阁楼的“上人孔”,无奈地对记者说:“这个阁楼是我花10多万元买的,与平层的单价是一样的。但是,阁楼却根本上不去、用不了,成了空中楼阁。” ....B、在十一运会期间,青岛赛区组委会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魏刚和他的同事们以无所不至的....服务和尽善尽美的工作,令来青岛参加、观摩比赛的各类客户群宾至如归。

C、为了对应日益增长的在日华文教育事业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横滨山手中华学园决定重建新校舍。该校法人表示他将鼎力相助,捐出五亿日元。....D、许灵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涌泉奖助学基金会承担了我读大学的所有开支,为我的爸妈减轻一些生活负担。对于你们的无私爱心,我敬谢不敏。”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夏日的南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B、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士李一利用已有的社会地位,办“养生班”使多人受害。北碚区民宗局、税务局、法院等已开始对他清查或审理,真可谓墙倒众人推。.....C、全区人民行动起来,一首高亢雄壮的“热爱丰南、建设丰南、美化丰南”的建设之歌响彻丰南大地,一座生态水城将在嘹亮的建设号角声中呼之欲出。....D、候机大厅里的乘客已经形单影只,只有清洁工在角落里做保洁,大多数服务部门和会讲汉....语的职员都下班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B、本届亚运会上,大学城体育场馆片区云集了大大小小21个可以进行世界级比赛的竞赛场馆,其中新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以其独特的外观标新立异。....C、11月23日朝鲜突然炮击延坪岛使得本已不平静的朝鲜半岛的局势更是不绝如缕。....D、2011年1月12日晚,在印巴边境,巴基斯坦军队使用重炮和榴弹向印军前方阵地发动袭 ....击,印度军队马上反戈一击,交火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B、不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只是照搬列举说明,还自以为找到了古代文化遗产的精髓,这就是我们说的食古不化。....C、老太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模式范畴,因而具有很多的感染力。

D、正因为现当代小说数量多,流行广,必然存在鱼目混珠、高下难辨的现象。所以,什么....才是好小说,怎样鉴赏现当代小说,很值得讨论。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岁时对那些不纯洁的爱情观,我们侧目而视,那些爱情悲观论调我们嗤之以鼻。....B、岁月行云流水般静静流逝,白发悄悄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C、和这群家伙相处,我说话常常一言九鼎,算是非常讲信用的,因此他们都非常信任我。....D、巴金先生对许多重大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识,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义。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实生活中,面对功名、地位、金钱这些让人利令智昏的东西,一些腐败分子,毫不自....律,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B、记者在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如何确保“秒杀”的高成功率三缄其口,有的甚至以....为遇到了来探底的同行而将记者的淘宝账号拉入“黑名单”。

C、北大一直是张恒同学梦寐以求的学校,为了走入这理想的象牙之塔,他始终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得非常优秀。

D、长春市发布的房屋“限购令”被业内人士称为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这将使市民对投资房产一事敬而远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细节决定成败,质量重于泰山,这是航天界的金科玉律等。

B、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共有7308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入园参观,单日最大客流达到103.28万人,世博园内游客摩肩接踵,人山人海。....C、在特价书市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高定价低折扣”的伪劣图书。这些图书往往粗制滥造,胡拼乱凑,错误百出,使人不忍卒读。....D、据央视市场调研,81.92%的家庭给今年春晚打了高分;但据民间进行的在线调查,多达59%的人对今年春晚感到失望。央视民调与民间在线调查的结果可谓大相径庭。....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足球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从高层到俱乐部、从裁判员到运动员涉及面很广,只有司法部门介入才能从根本上正本清源。....B、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华民族一如既往地以追求文明的生动实践,展现了礼仪之邦的....风采,推动着文明中国铿锵前行。

C、在修订我国现行《国家安全法》时,把名与实的问题考虑进去,做到实至名归,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D、国庆节期间,徜徉于各大广场、公园的市民们在欣赏不同造型的美景时,不由地感叹,如今的园艺师真有着着手成春的本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贺岁大片《让子弹飞》即将创造岁末票房新高,在影片中葛优和姜文的搞笑表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赢得了观众掌声。...... B、腾讯公司宣布很可能于近期在装有360杀毒软件的电脑上暂停提供QQ聊天的服务,消息一出如石破天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担忧。....C、笔者认为,面对急剧升温且呈盲目发展状况的房地产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应高屋建瓴,....全面加强市场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

D、在排球比赛中,十六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平儿明知是谁偷了茯苓霜,但投鼠忌器,怕伤了那主人探春的体面,所以不愿去起赃。....B、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 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

C、为了改变落后的局面,一些高三学子踌躇满志,开始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D、各位营员从哪所学校来,又实际编排在哪一兴趣班,他都洞若观火,一清二楚。....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傅雷当年翻译《高老头》时,极其负责,力求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B、当年有学校打算为他父亲钱基博百年诞辰开纪念会,钱钟书就致函不以为意,认为这是....在“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讲谈不痛不痒之话”。

C、中国足球涉赌的领队、裁判一个接一个被处理,主管足协的官员谢亚龙等人已被公安部立案侦查,大批网民弹冠相庆。....D、删改后的阅读文本,读起来使人感到情节突兀,因为原作的伏笔文字都被命题人删除了,只有看了原作,这困惑之处才冰释前嫌。....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B、这个唐诗选本做到了披沙拣金,使读者能用很少的时间领略唐代诗歌的精华。....C、山下虽零星分布着几户人家,但这里林深树茂,环境幽静,游人到此,如入无人之境。.......D、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20个月的九轮磋商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和,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B、QQ与360已不仅仅是所谓的口水战了,在360推出扣扣保镖之后,彻底把温顺的企鹅激怒了,QQ祭出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狠招,强行让QQ与360不兼容,让用户别无选择的二选其一。QQ和360商业纷争行为不得不让所有网络用户叹为观止。....C、《山楂树之恋》这部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深受观众好评。

D、明园古柏,恬静幽雅,却弄得遍地垃圾,污水横流,大杀风景,实在是焚琴煮鹤。....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四月,张爱玲的《小团圆》出版甚嚣尘上,某杂志借此推出张爱玲的附册一本。....B、在比尔·盖茨等世界名人的影响下,中国许多富裕人也纷纷向慈善机构解囊,可只有他铁板一块,分文不捐。....C、很多同学在这次以“劳动为光荣”为主题的班会课上,谈起劳动的意义不以为意。在最后总结时,班主任的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使许多同学对劳动意义有了新的认识。....D、10月16日,上海世博会参观人员如过江之鲫,创下了103万的新纪录。....

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素材 篇6

一、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生活。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常见的,也是高考(Q吧)常考的。如:

1、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全国卷Ⅰ)

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全国卷Ⅱ)

例3: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安徽卷)

“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该句意思是“为节目叫好”。例2的成语的意思是不能当作效法的经典或法则。该句误用为“不足以拿来教训”的意思。例3也因为望文生义而致误了,“不容分说”不是“不用说,肯定是”的意思,而是“不容许别人讲话就直接做某事”。

二、褒贬误用

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如:

例4: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安徽卷)

例5: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广东卷)

例6: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年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重庆卷)

例7: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江苏卷)

“巧立名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是个贬义词,不能运用于该句的“光彩事业”。“睚眦必报”是个贬义词,意思指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这里所用的感情色彩刚好相反了。“无所不至”多含贬义,多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和句中的“关心”感情色彩刚相反。“品头论足”是贬义词,用到该句明显属于褒贬不当

三、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是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如:

例8: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山东卷)

例9: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湖北卷)

例10: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辽宁卷)

例: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江苏卷)

“潜移默化”所用的对象是人的思想性格,而该句的对象是人气、环境,因此属于对象用错致误。“绘声绘色”所形容的对象是文艺或作品,而该句却用于话剧表演,明显用错对象。“珠圆玉润”形容的对象是歌声优美或文字的流畅,不形容人的穿戴。“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受到一样,一般用于代别人向对方表示感激和谢意

四、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不恰当。

例11: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广东卷)

例12: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广东卷)

“不堪设想”指预料的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该句强调说“这种做法是不要得的”,不符合该句的语境。例12的这个熟语比喻人多力量大的意思,而该句只强调向别人请教,与该句的语境不符合。

五、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和其他成语在字型、读音较为相近,或者说有相同的语素,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混淆而出现误用。如:

例13: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浙江卷)

例14: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全国卷Ⅰ)

“不胜其烦”是不能忍受烦琐的事物,这里应该改为“不厌其烦”。“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受失败,含惋惜之意,而该句成败未定。这里应和“成败与否”形近混淆了。

六、不明典故

有些成语是有典故或来源的,如果我们不明白典故的含义的话,使用此类成语时就容易产生误用。

例15: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浙江卷)

例16: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安徽卷)

例15这沉成语是涉及到一个典故,传说人中最武勇的是吕布,马中最好的是赤兔马,比喻人才出众,了解了此典故,就可以判断此例是误用。“洛阳纸贵”有一个典故: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该句指的是著作出版热卖,正好符合此成语的意思,此成语用于这,正好!

七、前后矛盾

有些成语,就其本身的意义来看尽管准确,但还要看它在整个句子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

例17: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四川卷)

例18: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浙江卷)

“熟视无睹”针对的是多次看到某现象漠不关心,句子里才“一次”,前后矛盾。“宛然在目”是仿佛在眼前,是一种回忆。而句子已说一切就在眼前,所以属于前后矛盾。

八、词义用错

成语是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的含义也相对固定。因此,成语在使用时要求也较高,如果句子和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有出入,我们称其为“词义用错”。

例19: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重庆卷)

例20: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全国卷Ⅰ)

“投桃报李”的意思指他送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赠东西,而从该句看,有“报答”的意思,用“投桃报李”是不能表达的。“一念之差”常指因一时疏忽或考虑不周引起严重后果,而本句却是“变废为宝”的巧妙之举,用“一念之差”来表达,词义用错了。

九、重复

如:令人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素材:常见易误解成语100例

1、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2.、胸无城府: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训,准则。

4、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5、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6、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7、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极贫穷。

8、在劫难逃: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9、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0、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11、三人成虎:三人谎传市上有

12、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13、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是天气转凉之意。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15、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8、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17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18、差强人意: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19、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20、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21、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22、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23、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24、坐地分赃:指不亲自偷窃却坐在家里分取财物。

25、红男绿女:形容衣着华丽的男女。

26、.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27、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迫签订的条约。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

2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29、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3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31、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32、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33、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对簿:受审问。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 解决问题。

34、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3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36、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37、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38、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39、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40、借箸代筹:指代人策划。

41、米珠薪桂:形容物价奇贵。

42、不为己甚:对人的处罚或责备适可而止。

43、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 改行。

44、人面桃花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45、间不容发:间:中间,间隙。发:头发。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

46、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

47、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48、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49、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50、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51、侃侃而谈:。谈得理直气壮。

52、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指特别重视。

53、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54、十室九空:因灾荒、战乱或暴政使人民破产、流亡。

55、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56、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贬义。

57、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常被错误地形容美好事物。

58、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59、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60、目无全牛: 技艺十分纯熟。

61、焚琴煮鹤:比喻做煞风景的事情。

62、罚不当罪:处罚与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当。63、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很健康。

64、目光如炬:眼睛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

65、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66、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67、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常常错用为形容客观情况之危急。68、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69、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70、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缄,闭。

71、万人空巷:大家都 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 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72、涣然冰释:涣然:也作“焕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像冰融化一 样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74、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75、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76、暴虎冯河:暴:空手搏斗。冯河,冯,同“凭”。不用舟楫趟水过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77、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78、有口皆碑:碑:纪功的石碑。引申为颂赞。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79、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80、罪不容诛:诛:杀死,判处死刑。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81、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含贬义三长两短安然无恙,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含褒义。82、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83、众矢之的:形容触犯众怒例。

84、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含贬义。

85、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86、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深度的作品。87、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89、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犹豫,进退两难。90、计日程功:形容收效快。91、诛求无已:无休止的索取。

92、一树而获:比喻培育人才的好处多。93、名山事业:称著书立说。94、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95、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96、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97、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98、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99、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

100、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含贬义。

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40例,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成语知识二]:易混淆的成语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近义成语辨析 1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养痈遗患 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无所不能 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披肝沥胆 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貌合神离 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11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12 色厉内茬 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13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15 涣然冰释 烟消云散 化为乌有 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18 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19 步履维艰 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21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22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不堪设想 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25 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褒贬两用成语小辑

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4、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5、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6、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7、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8、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9、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11、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12、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13、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4、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15、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16、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17、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19、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20、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21、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2、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3、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上一篇:在校中小学生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下一篇:采购术语中英文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