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的诗词

2024-06-13

方孝孺的诗词(共5篇)

方孝孺的诗词 篇1

有关方孝孺的诗词

指喻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色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於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後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於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足深畏;惟萌於不必忧之地,而寓於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於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於医,而几至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馀,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於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於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方孝孺的诗词 篇2

一、宋濂与方孝孺的师徒关系概述

宋濂的弟子中,最杰出的是方孝孺。“宋濂门下的知名人士都是在方孝孺之下的,方孝孺的师兄胡翰、苏伯衡也曾自叹不如。”

方孝孺于洪武九年初春游京师,拜宋濂为师,时年二十岁。他第一次拜谒宋濂,曾“以文为贽”,送上一篇自己作的文章。宋濂一看便直呼叫绝,与其谈论儒家经典,足足有好长时间方孝孺才离去。方孝孺这次随宋濂学习不到一年,当年十月,方父克勤因“空印案”殁于京师,方孝孺扶着父亲的灵柩向东归去,暂别宋濂。第二年的正月,宋濂致仕归还浦江。六月,方孝孺又来到了宋家,继续师从宋濂;直至十三年秋归省其祖母,才离开浦江。

方孝孺前后向宋濂学了四年后,宋濂评价说,就诗文而言,除了宋人欧阳修、苏轼以外,至唐朝以后就没有人超过方孝孺了。他说:“……方孝孺的文章义理森茂蔚然,形态千万,不为常规所约束,其中的辞论清新常变,如滔滔江水,没有用完的样子。……以从唐朝以后来看,除了欧阳修、苏轼不论之外,其余的文章之家与他比起来,那都是属于在其之下的。我今天这样说,有的人肯定怀疑我是过于感性;但过了二十年之后,人们就会相信我所说的并非虚言,我夸奖他不是过分的。而且,我所褒奖的方孝孺,难道其才能只在做文章的这方面吗?(言下之意,说方孝孺是个不多得的全方位之才)……”宋濂是怀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来教导方孝孺的。这不仅是因为方孝孺乃可造之材,而且还因为方父克勤乃受属吏诬告、含愤而死的循吏。宋濂在《故愚庵先生方公墓版文》一文中详叙方克勤的生平事迹、道德风范、治绩政声,并为他辩诬。对于方孝孺父亲的遭遇,宋濂寄予无限同情;并将对方父的痛悼,变为对方孝孺的爱怜。

宋濂如此褒奖门生方孝孺,不是出于偏爱,也不是无原则地吹嘘,他自信对这位得意门生不会看走眼,二十年后,人们将会相信,他对方孝孺的评论一点也不过头。宋濂还认为,方孝孺不仅是一个文才。“予之所许于生者,宁独文哉?”宋濂推许方孝孺多方面的才能,期望他成为国之栋梁。二十余年以后,方孝孺果然以其舍生取义的惊天动地之举,成为千古不朽的英雄人物。这一事实,足以正明宋濂言之不虚。同时,看到宋濂对方孝孺教育影响之深。

二、重视德育教育而方孝孺为“忠义”献身

宋濂曾说:“教书育人的职责,是用儒家的经典著作里的道义来训导学生,通过课堂教与授来掌握学生的思想形成,老是去纠正学生的错误,还不如给学生事先定下一个规矩。”负责教育行政的官员,其首要职责是以儒家思想及伦理道德教导学生,时时督责考核,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符合儒家规范。宋濂强调儒家的思想行为规范,强调分清善与恶、是与非的界限。在德育教育中,突出“忠义”思想的教育,强调“鞠躬尽瘁以报国”,“以忠贞之志辅佐国家”,忠于国家,为国效力。这实际上是那个时代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燕王朱棣欲取代朱允炆而即帝位已经很久,朱棣率领燕兵到达长江北岸,朱允炆下诏到处征集四方的兵卒前来应战。方孝孺说:“现在形势已经非常紧急。要先派人答应割地予燕王,为我们争取备战的时间,待东南的招兵事结束后会集结很多士兵。而朱棣的北方军队不擅长水上的舟船,到那时候我们再与他们于江上决战,到底谁赢谁输还不知道。”朱允炆派遣陈其去游说燕王。朱棣不听从。朱允炆下令将领们集结战船在江上。但是叛将陈瑄用所有的战舰向燕王投降,燕军于是渡过了长江。眼看江山就要由他人来坐,皇帝恐惧忧虑,有的人劝说朱允炆帝逃往其他地方,日后再图兴复。而方孝孺却力谏守住南京以等待援兵的到来,如果事情不成,将愿与社稷同死。不久,燕兵破都成,皇帝自焚。第二天,方孝孺被燕兵抓去大牢,要求他为朱棣起草登极诏。

明成祖的高级参谋姚广孝曾给方孝孺以“读书种子”的美誉。姚广孝最为了解方孝孺的性格,在南京被破之前,曾经对朱棣说,称为了保存身上的气节,方孝孺是绝对不会那么轻易投降的,希望朱棣不要加害方孝孺,手下留情,留他性命,不然的话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天下读书种子就没有了。当初朱棣是答应了姚广孝的建议,但由于方孝孺刚正不阿,拒不为朱棣起草登基诏文,最后朱棣违背了诺言,嗜杀之性还是指向了方孝孺的人头,并且残暴地诛杀了方孝孺十族之人。

可见,宋濂的学生中出现方孝孺这样的舍生取义、威武不屈的忠义之士,绝非偶然,这是他强调“忠义”教育的结果。至于楼琏,虽然为朱棣起草了登极诏,但事后羞而自杀,说明良心没有泯灭,在他身上仍可看出宋濂“忠义”教育的效果。

三、主张因材施教

宋濂说:“教育的传授之道,贵在于要变通。譬如木头,要看它的大小而用不同的锯子来锯开它;如铁块,要检查它的质地硬度来决定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它进行陶熔。用一样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的对象,那是错误的。……”就像木材、铁器,要根据其大小、材质进行加工,不可“一概视之”。对学生也是这样,要根据“材之清浊、学之浅深”,即不同禀赋、资质、基础等进行教育,讲得过深或过浅,要求过严或过宽,都是不行的。宋濂注重研究教育对象,了解教育对象,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方孝孺是宋濂高足,他思维敏捷,禀赋过人,资质超常,宋濂在他的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面对方孝孺这么一块优质的教育材料,宋濂也是因材施教。宋濂这样记述对方孝孺的讲授内容、方法及效果:“……于明年丁巳时,我蒙受皇帝的恩德离开朝廷而归还浦阳,方孝孺重新拿着经书来与我探讨学问,我内心感到非常的欣喜。凡是理学的渊源,世上文章之人的绝作,世道盛衰的微妙道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我是毫无保留的授予方孝孺。离析世上的万事万物,最后将其综合起来。方孝孺聪明敏锐绝伦,每当我稍微指点,他都能逆推与揣测出其中的深奥义理,本与末同时兼顾,小处与大处都不丢弃。看他的文章,文章的义理森茂蔚然,变化万态……”可见,宋濂对方孝孺讲授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理学的创立、发展,礼乐教化的传承,朝代的兴衰更迭,制度名物的变化,等等。对此,宋濂“无不肆言之”。上下古今,议论纵横。讲得是那样充分,那样透彻。所用方法是从分析到综合,“离析于一丝而会归于大通”。而分析又是那样精微细致,发扬了宋元以来理学家的传统。教学效果很理想,方孝孺一点就明:“每粗发其端,即能逆推而匠(底)于极。”

四、长期从学于宋濂,方孝孺的思想与学术有以下特点

1. 以道为文。

方孝孺以为“文不足为也”。他“末视文艺”,是因为他把注意力放到了平治天下方面,“始终将明王道、致使天下太平作为自己的志向”。方孝孺的这个观点,明显是受了宋濂的影响。宋濂说,他最不喜欢别人将他视为“文士”:“我最忌讳别人对我以文人看待,堂堂大丈夫七尺之身,所学的难道就只有如何去挥洒墨水吗?”又说:“大抵写文章的人,是向用自己的辞章来使王道明了罢了。我的王道之说已经明了,还疑问其他的做什么呢?即使王道不容易被道明,也必须让自己所知的蓄养起来,这样才算是得道了。”其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单纯做一个只会“操觚遣辞”的“文章家”,而要做一个懂得儒家学说,有很高道德修养,能够行“内圣王外”之道,有济世之才的儒者。就是学做文章,也要首先“明道”,要求自己的学生“以道为文”,“日进于道”。宋濂的这些主张,对方孝孺影响甚深。

2. 主静。

方孝孺认为,主静,不是说心如木石,毫不活动,而是指心中有主;“主于仁义中正”,则心自然静。他不同意周敦颐“静虚无欲”的“主静”说。而宋濂对周敦颐的“主静”说也是有保留的,他欣赏诸葛亮的“静”的方法,欣赏他以“德义”为先。在这方面,方孝孺的思想与宋濂有相似之处。

3. 主张行“仁政”。

方孝孺主张行“仁政”,“用王道治理国家要崇尚道德而对刑罚要轻缓慎重”。宋濂也是“仁政”、“德治”的积极提倡者。他给明太祖讲《大学衍义》时,说了这样的一番话:“国家的皇帝要诚心用礼义来治理民众的内心,这样歪门邪道之说就不会乱来;用学校来教育老百姓,则祸乱就不会兴起。要刑罚来统治那不是首选的。”当朱元璋问到夏、商、周三代历史长短及版图广狭时,宋濂说:“古时的三代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的,所以能历时好多年。”宋濂主“仁政”,重教化,对方孝孺显然是有直接影响的。

参考文献

[1]余起声.浙江省教育志[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李泉.明代人物故事上[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蔚华.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方孝孺身后的权力博弈 篇3

朱棣起兵“靖难”,夺得天下之后,请“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不屑,掷笔于地,骂曰:“死就死,诏书堅决不写!”朱棣大声质问:“你要求死,难道就不顾及九族吗?”“就是灭十族,又能把我怎么样?”谈判就这么破裂了,接下来是史书中都不忍记载的残酷虐杀。

朱棣勃然大怒,命卫士用刀割破方孝孺的嘴,一直割到耳根上,再把他关在监狱中。而后缇骑出动,四处捕捉方孝孺的亲属故友和门生,每逮来一人,都先送来让方孝孺看个清楚。等方孝孺全看明白之后,人就被拉出去碎剐。临刑之前,方孝孺用那张咧到耳根子上的嘴,慨然赋诗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临死前,用手指醮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一连写下几个“惨”字。

的确很惨!

但如果有谁认为这就已经够惨的了,那他就错了。还有更惨的——方孝孺女眷的悲惨遭遇,更让人不忍卒视。朱棣亲自手书,将方孝孺的妻子女儿全部送入妓院,每个女性每天被40名粗壮的军汉轮番奸淫,并严令隔一天就要换一批士兵——这实是突破人类想象极限的酷毒。朱棣阴暗的心理,令整个民族为之蒙羞。

这样一来,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面对如此的酷毒与惨烈,方孝孺何以坚持抗命?一个人不顾自己的性命倒也罢了,忍看自己的妻子女儿因为自己的选择遭受到如此残酷的虐待,他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士林评之:“自古节义之盛无过此一时者。”

“节义”又被称之为士大夫的气节、节操,是一种强烈的人格尊严。但是,什么样的人格节操或是气节,需要用自己的妻子女儿遭受禽兽不如的折磨为代价?

事实上,历史在这个方面表现得令人极度困惑,单纯“节义”二字不足以说服我们接受方孝孺的行为选择。不单是方孝孺,整个明朝的大臣们在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带有一种不可理解的怪异色彩。

嘉靖三年(1524)曾发生过一件怪异离奇之事。嘉靖皇帝想给他死去的生父上封号,群臣莫名其妙地为这事跟皇帝抬起了杠。无非是给皇帝的爹封个号,关天下苍生甚事?可是杨慎却如临大敌,谓群臣曰:“仗义死节,正在今日!”群臣纷纷称然。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这样一幕奇景:数百大臣不为苍生请命,不为百姓抗争,就为了这么芝麻大一点的小事,竟然齐聚左顺门,跪在地上一起放声大哭,那哭声惊天动地,震得宫殿来回晃荡……

这哭声激怒了嘉靖皇帝,当即逮捕134名大臣下狱,另有180名大臣直接被剥了官服打屁股,其中竟有16人被活活打死。至于带头闹事的杨慎,处理的方案是“窜杨慎等于边荒”,充军发配到前线去了……

这同样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难以开解的怪谜:这些大臣们心里到底是怎么琢磨的?

于方孝孺,朱棣曾明确告诉他,由谁即位“是我们的家事”,意思是说横竖不都是由我们朱氏子孙当皇帝吗?是建文帝来当还是他朱棣来当,关你方孝孺屁事?嘉靖这边带给我们的困惑也一样,皇帝封不封他的爹,说到底只不过是皇家的私事,可是大臣们无视天下苍生蹈死于路,却为了这些莫名其妙的小节前仆后继地一味赴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节义说”根本不足以服人心,对于大臣们来说,是为民仗义执言而死有气节,还是搅和皇帝的家事而死更有气节?孰大孰小,孰是孰非,这是不言自明的。

事实上,大明时代的群臣不争大义却计较小节,其中掩盖的是大明时代政权博弈的黑暗均衡。

在中国历史上,从最早推翻禅让制的夏朝开始,到后来的清政权,都严格恪守着这样一条博弈法则:皇帝坐拥天下,依靠士大夫治理万民。因为皇帝个人的能力太有限了。譬如盛唐,李世民的本事够大了,但他也必须依靠魏征;譬如大宋,赵匡胤的本事够大了,但他也必须依靠宰相赵普。

既然皇帝一个人顾不过来,那就必须让渡一部分权力给士大夫。可到了朱元璋这里,他偏偏不信,非要跟客观规律较较劲儿。

要知道,帝制本身已经是权力高度集中的产物,可是朱元璋仍不满足,非要把这种集中推至极限:他要让所有参与到权力活动的人全都一无所获,除了他朱元璋一个人之外,任何人也别想从中得到丝毫的东西!

蓝玉也好,胡惟庸也好,刘伯温也好,早年一起起事的时候,每个人的付出不见得比朱元璋少,之所以奉朱元璋为皇帝,只是希望他能以无上的君权为仲裁,让大家感受到最后的利益分配是合理的。可是,朱元璋偏不。这就好比一个摘果果游戏,大家辛辛苦苦摘了果子送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却说:“这些果子都归我,统统归我,你们一个也没有!”这样一来,冲突也就无可避免了。

然而,这种话不能直接从嘴里说出,那就只好另找事由制造冲突。于是,方孝孺宁不惜全家身入虐狱,也要抗争到底;于是,嘉靖三年的群臣为了芝麻大的小事闹得血流满地。

方孝孺们或可不死,但他们必须要告诉朱棣:我们不同意你现有的利益分配方案,我们士大夫是有权参与利益分配的,因为这个国家是由我们在治理!

之所以士林之人对方孝孺之死表现出了莫大的尊崇与敬意,是因为他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在抗争,而是为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游戏规则在抗争!

整个大明朝的历史,始终贯穿着士大夫阶层与皇权的博弈,后来锦衣卫的滥觞与阉党患乱,究其本质,都只不过是皇帝寻求能够与士大夫阶层抗衡的同盟者而已。

方孝孺的诗词 篇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空印”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每见,陈说道德。王尊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镛与其弟铭,检遗骸瘗聚宝门外山上。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选自《明史》,有删改)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人目为“小韩子” 目:示意B.父克勤坐“空印”事诛 坐:由„„而获罪C.此庄士,当老其才 老:用„„到老D.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尤:怪罪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礼遣还”中的“礼”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B.读书日盈寸C.当死社稷 D.成祖颔之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孝孺自幼聪颖,读书特别多,被称作“小韩愈”。B.宋濂门下有名的人后来都向方孝孺学习,以他为师。C.因为姚广孝的求情,成祖也认为方孝孺是著名的才子,所以没打算杀他。D.方孝孺的文章很好,但在明朝永乐年间,他的文章被官方禁止。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下划线的部分断句。(3分)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人性质长短,岂责具美于六途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1)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3分)(2)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4分)参考答案:16.(3分)参考答案:A、目,看作17.(3分)参考答案:B都是名作状。其他都作动词。18.(3分)参考答案:B.“皆出其下”,即都不如方孝孺。19.(3分)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每错一处扣0.5分,扣完3分为止。)译文:士人君子立身处世,贵在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仅仅蚊帐谈阔论,左边摆着琴,右边放着书,虚耗君主赐给他的俸禄职位,国家要用的人才,大约不过六个方面„„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做好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意,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没有惭愧的事了。(暑假作业十八)20.(1)(3分)参考答案:方孝孺却轻视文辞写作的技巧,常常把阐明王道、获得天下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重点词:顾,却;末视,轻视;恒,常常)(2)(4分)参考答案:方孝孺竭力请求守住京城来等待救兵,假如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国家而死。(重点词:即,假如;济,成功;死,为„„而死;社稷,国家)

方孝孺和布鲁诺之死 篇5

方孝孺和布鲁诺相隔千万里,时差两百年,却都遭受了惨绝人寰的极刑:方孝孺被“磔于市”,也就是当众分裂肢体;布鲁诺则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烧死。虽然两人皆为威武不屈的殉道者,但所殉的“道”大不相同,中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也由此显现。

方孝孺是明朝初年最德高望重的儒生,为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为皇太孙允炆的老师。由于皇太子早逝,明太祖死后由皇太孙继位,就是短命的建文帝(明惠帝),方孝孺理所当然地成为顾命老臣之一,尽管他年龄并不老(死时才45岁)。建文四年,朱元璋的弟弟燕王棣打到南京,即帝位,是为明成祖,就是使明朝从此定都北京的有名的永乐帝,惠帝则“不知所终”。当时的大臣有投到新皇帝一边的,有死保旧皇帝的,后者当然都被杀或自杀,有名有姓的大臣在明史上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灭族”的不计其数。到那时为止,最重的刑律是灭九族。方孝孺“名垂青史”的特殊处是“灭十族”,那第“十”族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学生。据史书载,仅方一案,受株连而死的有87人。我至今记得当年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一段时激昂慷慨的神情,使我们都对方孝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由衷敬佩。这也是传统气节教育的一部分。

方孝孺死难的年代是1402年,是15世纪的开始。斯时也,文艺复兴的朝阳升起在欧洲上空,驱赶着中世纪的黑暗。布鲁诺的一生既坎坷又丰富,既是诗人又是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才华横溢,著述甚丰。他的宇宙观与库萨和哥白尼一脉相承,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提出了宇宙无限论。在当时,他所坚持的宇宙观,既不容于旧的天主教,也不容于坚持亚里士多德教条的新教。

与方孝孺株连学生相反,布鲁诺是被他的学生出卖的。学生对老师产生种种不满,向宗教法庭告发他传播异端邪说,布鲁诺遂于1592年被威尼斯教廷收审。他受到严厉得多的罗马教廷的注意,把他引渡到了罗马。他在罗马狱中受审讯长达7年,罗马教廷给他的唯一出路是公开、无条件否定自己的学说,这点他坚决拒绝,最后终于被判处烙刑,临刑前舌头给夹住。在向他宣读判决书时,布鲁诺有一句名言:“也许你们判决我时比我收到判决时更感到恐惧。”不过布鲁诺只一人殉难,未见株连到其他人。

就抽象的个人道德而言,方孝孺和布鲁诺都是铮铮铁汉,为捍卫自己认定的“死理”宁死不屈。但是他们各自捍卫的“道”和“理”却有天壤之别。对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来说,地球就是围着太阳转,这是他们已经发现而坚信不疑的事实,国王、教皇都无法改变,这就是科学。

方孝孺维护的是什么呢?是朱元璋的孙子还是儿子当皇帝,这里面有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吗?于国于民究竟有什么区别?何况这甚至不是改朝换代,明朝还是朱家天下。朱棣说得坦率:“此本朕家事。”就是说你姓方的管不着。可是至少从秦统一中国的两千年中,一代一代的中国士大夫为帝王的“家事”操心,献出理想、忠诚,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自从与西方邂逅吃了大亏之后,中国人一直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落后,以及从何时开始落后的。许多人不甘心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科学精神这一事实,总是举出四大发明,还有古代诸多精湛技术的创造。事实上早已有人指出,技术不等于科学,因为没有理论,不能举一反三,无法普及。技术只是手段。印刷术和纸的发明确实伟大,但更重要的是用它印出来的书传播什么思想。古代欧洲哲人着迷于探索自然和宇宙的奥秘,不惜为与人间利害无关的真知而献身,中国人缺的就是这种求真知。不论是一国之内还是国家之间,都有许多钩心斗角的“谋略”,也出现形形色色的“谋士”,中外皆然。

上一篇:入党征求党内外群众座谈意见记录范文下一篇:《诗经》中桃意象及其后世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