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共12篇)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北京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从而培养学生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与教学有关的影像资料、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祖国的首都北京吗?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的同学说一说你印象中的北京。可以结合照片和收集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说一说。
(此环节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积累,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2、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马路上车流和人流不息,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教师浸润着丰厚文化气息的描述,使学生心中的北京更加丰满、神秘。)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
找出生字,自主认记。边读文边圈画出文中的生字,反复认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二)汇报交流识字成果
1、认读生字。
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你认识这个字吗?在哪见过它,是怎么认识的?
(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他们的识字积累,给学生搭设展示自我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2、自主汇报,读出字音,说出自己记的方法,组词、说话。
熟字加偏旁:
优(尤)、阴(月)、坛(云)、城(成)、图(冬)
熟字减偏旁:
央(英)、旁(膀)、交(校)
形近字:巾——市
偏旁相同的字:
坛、城国、图
3、教师强调字音的重点,认清字形的方法。
翘舌音:庄、周、厦
前鼻音:严、拼、坛
后鼻音:央、庄
多音字:似:似乎(sì) 似的(shì)
(三)巩固检测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测:开火车读、指名读。
2、出示词语和句子检测。
词语:瓦房、姓周、张庄、拼音、拼图、图案、案件、花坛、大厦、中央电视台、英雄纪念碑
句子: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
城楼和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地矗立在广场上。
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以及新建的中华世纪坛。
三、指导写字
1、巩固“央、交、市、旁、国、图”六个字的读音,组词、说话。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
3、结合学生的发现,重点指导写“央、旁、图”三个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2
1.看谁先到家。
2.拉拉小车。
3.跳跳蹦床。
二、知识园
3.找一找,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在上面的图形中,有直角的图形是(),有锐角的图形是(),有钝角的图形是()。
5.○○○ ○○○ ○○○ ○○○ ○○○
□□□
○的个数是□的()倍。算式是()。
如果○的个数是□的7倍,○应有()个,还要再画上()个○。
三、百花园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汽车行进是(),车轮运动是()。
A.平移B.旋转
(2)下面的角中是钝角的是()。
A. B.C.
(3)今年豆豆5岁,妈妈35岁。到了明年,妈妈的年龄是豆豆的()倍。
A.8 B.7 C.6D.5
(4)下面的变化过程中,“平移”的有()次。
A.1 B.2C.3D.4
2.应飘到哪儿呢?
使计算结果最大:7791
使计算结果最小:8266
四、操作园
1.画出向左平移8格后的图形。
2.在下图中画一条直线,使图中有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五、生活园
(1) 20元钱可以买多少只?
(2)50元钱买1只 和1只,还剩多少元?
(3)请你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六、智慧园
(1)在圆和正方形中,但不在长方形中的数是(),它是()的()倍。
(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外的一个数是(),它是()的()倍。
(3)既在长方形与正方形中,又在圆中的一个数是(),它是()的()倍。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3
大约有()个长。
大约有()个长。
大约有()个长。
大约有()个长。
2.细心的师傅,粗心的徒弟。
你认为徒弟为书生做的衣服穿起来合适吗?在正确解答下面画“✔”。
3.想一想,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测量。
(2)我们食指指甲的宽大约是()厘米,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是1()。
(3)说一说,尺子上从0刻度到6刻度是()厘米;从0刻度到3刻度是()厘米。
答案提示 1.6 2 5 4 2.不合适下面打✔ 3.(1)尺子(2)1 厘米(3)6 3 1.2 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1.下面的物体各有多长? 剪刀长()厘米邮票长()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
(1)①号铅笔大约有()个长,实际测量长()厘米。
(2)②号铅笔大约有()个长,实际测量长()厘米。
(3)③号铅笔大约有()个长,实际测量长()厘米。
3.看一看,填一填。
(1)一支铅笔长约10厘米,一张桌子的一条边有5支铅笔长,这张桌子的这条边长约()厘米。
(2)一个鞋底长约20厘米,两个挡板之间有3个鞋底长,挡板间长约()厘米。
4.看一看下面哪根绳子长。
答案提示 1.6 4 2.(1)3 6(2)2 4(3)5 10 3.(1)50(2)60 4.11 9 第一根绳子长 1.3 认识米 1.想一想,连一连。
2.圈出合适的长度单位。
3.算一算。
3米=()厘米1米-40厘米=()厘米 48米-8米=()米 35厘米-7厘米=()厘米 4.在里填上“>”“<”或“=”。
99厘米1米6厘米6米2米60厘米3米 2米80厘米 60厘米4米 1米40厘米140厘米 答案提示 1.桌子连1米30厘米、小刀连10厘米、篮球场连28米。
2.厘米 厘米 米 米 3.300 60 40 28 4.< < < > < = 1.4 认识、测量线段 1.动手量一量。
2.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1)线段有1个端点。
()(2)线段不能测量出长度。
()(3)凡是有2个端点的线都是线段。
()(4)数学课本封面上的4条边都可以看作线段。
()3.小巧手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4.连接下面的任意两点,可以画()条线段,动手画一画。
5.算一算。
27厘米-9厘米=()厘米 1米-80厘米=()厘米 60米+5米=()米 78厘米-70厘米=()厘米 答案提示 1.1 3 1 3 2.(1)✕(2)✕(3)✕(4)✔ 3.(1)用尺子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即可。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即可。4.6 5.18 20 65 8 1.5练习一 一、想一想,填一填。
1.2.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5刻度是()厘米,从4刻度到10刻度是()厘米。
3.把一条线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
4.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尺子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刻度的地方。
5.50米+7米=()米 1米-40厘米=()厘米 72厘米-6厘米=()厘米 30厘米+70厘米=()厘米 6.左图中有()条线段。
7.乐乐身高80厘米,再长()厘米就到1米了。
二、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1.60厘米与6米一样长。
()2.方桌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
()3.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4.操场一圈的长大约是400米。
()5.左图中有3条线段。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的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①文具盒 ②电视机 ③数学书 2.下面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3.下面的物体中,()的高度最接近1米。
①台灯 ②写字台 ③教室的门 4.一支铅笔大约长()。
①15米 ②15厘米 ③51厘米 5.右图中线段的长度是()。
①5厘米 ②4厘米 ③3厘米 四、火眼金睛辨一辨。
1.下图中哪些是线段?在下面的()里画“✔”。
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五、量出下面图形中每条边的长度。
答案提示 一、1.6 4 2.5 6 3.线段 4.答案不唯一,如:0 8 5.57 60 66 100 6.3 7.20 二、1.✕ 2.✔ 3.✕ 4.✔ 5.✕ 三、1.③ 2.① 3.② 4.② 5.② 四、1.(✔)()()(✔)2.5 10 五、3 3 1 2 4 1.6身上的“尺子” 1.蚯蚓有大地的“犁耙”和“耕耘者”、大自然的“化学家”和“肥料”、植物营养的“供应者”和“环保的功臣”等美称。
2.选一选,填一填。
95厘米 1米25厘米 1米30厘米 3米(1)妞妞的身高是(),小军的身高是(),丫丫的身高是(),小树的高度是()。
(2)把小树的高度、丫丫、妞妞、小军的身高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一排: 3.用尺子量一量自己的手掌有多长,自己的中指有多长。
答案提示 1.15+10=25(厘米)2.(1)95厘米 1米25厘米 1米30厘米 3米(2)95厘米<1米25厘米<1米30厘米<3米 3.略 2.1.1 乘法的初步认识 1.看一看,填一填。
(1)4+4+4+4+4=20 这是()个4相加。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或(2)3+3+3+3=12 这是()个3相加。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或 2.看图写算式。
(1)++= ×=或×=(2)+= ×=或 ×= 3.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2+2+2+2+2=()×()=()8+8=()×()=()5+5+5+5=()×()=()1+1+1+1+1+1+1+1+1=()×()=()答案提示 1.(1)5 5×4=20 4×5=20(2)4 3×4=12 4×3=12 2.(1)3 2+2+2=6 2×3=6 3×2=6(2)2 5+5=10 2×5=10 5×2=10 3.6×3=18 或 3×6=18 5×2=10 或 2×5=10 8×2=16 或 2×8=16 5×4=20 或 4×5=20 9×1=9 或 1×9=9 2.1.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1.看图填一填。
(1)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下棋?(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加法算式:()个()相加,其中相同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 3.苹果的个数与梨的个数一样多吗? 4.想一想,接着画。
答案提示 1.(1)4 2 2×4=8或4×2=8(2)5 4 5×4=20或4×5=20 2.3+3+3+3+3=15 5 3 3 5 5×3=15 或 3×5=15 3.一样多。
4.提示:每组2个○,画4组或每组4个○画2组。每组5个△,画3组或每组3个△,画5组。
2.1.3 练习二 1.一共有多少个玉米?(1)每行有()个玉米,有()行。
加法算式:,这是()个()相加。(2)每列有()个玉米,有()列。
加法算式:,这是()个()相加。(3)3个5的和与5个3的和都是()。
乘法算式: 2.想一想,填一填。
(1)在算式6×4=24中,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积是()。
(2)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
(3)3与 2的和是();3和2相乘的积是()。
3.说图意,写算式。
×=×= 答案提示 1.(1)5 3 5+5+5=15 3 5(2)3 5 3+3+3+3+3=15 5 3(3)15 3×5=15或5×3=15 2.(1)6 4 24(2)8(3)5 6 3.答案不唯一,如: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绳? 4×3=12(个)或 3×4=12(个)2.2.1 2的乘法口诀 1.计算并写出用到的口诀。
1×2=()6×2=()9×2=()口诀: 口诀: 口诀: 5×2=()8×2=()3×2=()口诀: 口诀: 口诀: 2.按要求做一做。
(1)把1,2,3,…,9各数与2相乘的积圈出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把圈出来的这些数写在下面的框里,仔细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至少写出2条)3.“小火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答案提示 1.2 一二得二 12 二六十二 18 二九十八 10 二五一十 16 二八十六 6 二三得六 2.(1)提示:圈2、4、6、8、10、12、14、16、18。
(2)2 4 6 8 10 12 14 16 18 答案不唯一,如:(1)这些数都是双数;(2)2的乘法口诀中相邻的两句的积相差2。
3.4×2=8(人)或2×4=8(人) 2.2.2 练习三 1.连一连。
2.龟兔赛跑。
3.算一算,填一填。
车子辆数 1 2 3 4 5 6 车轮个数 2 4.兔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 5.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答案提示 1.提示:分别连二九十八、二四得八、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五一十。连线略。
2.14 6 18 10 2 4 8 12 16 3.4 6 8 10 12 4.2×6=12(个)或 6×2=12(个)5.2×5=10(只)或 5×2=10(只)2.2.3 5的乘法口诀 1.算一算,填一填。
2.猴妈妈和3只小猴去摘桃,每只摘了5个。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 3.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答案提示 1.25 45 35 30 16 8 12 18 10 2.4×5=20(个)或5×4=20(个)3.方法一:9+6=15(个)方法二:3×5=15(个)或5×3=15(个)2.2.4练习四 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比一比,算一算。
5+6= 6×5= 9+5= 9×5= 5+4= 5×4= 8+5= 8×5= 3.把1、2、3、4……9分别与5相乘的积圈出来。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4.1块巧克力2元,1盒果汁5元。
(1)买8盒果汁需要多少元?(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解答出来。
答案提示 1.4×5=20(个)或 5×4=20(个)2.11 30 14 45 9 20 13 40 3.提示:圈5、10、15、20、25、30、35、40、45。
4.(1)8×5=40(元)或 5×8=40(元)(2)答案不唯一,如:买4块巧克力需要多少元? 4×2=8(元)或 2×4=8(元)2.2.5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5个苹果。需要多少个苹果? 2.每家3口人,一共有5家结伴出游。一共有多少人? 3.答案提示 1.5×5=25(个)2.3×5=15(人)或5×3=15(人)3.(1)5×2=10或 2×5=10(2)5×6=30或 6×5=30 2.2.6 3的乘法口诀 1.照样子,填一填。
2.细心算一算。
5×3=9×3=2×3=7×3=6×3=3×5= 3.(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解答出来。
答案提示 1.三 3×6 6×3 三七二十一 3×7 二十七 3×9 9×3 三五十五 3×5 2.15 27 6 21 18 15 3.(1)4×3=12(只)或3×4=12(只)口答:一共有12只小鸟。
(2)一共有多少片荷叶? 5×2=10(片)或2×5=10(片)口答:一共有10片荷叶。
2.2.7 练习五 1.连一连。
2.想口诀,算一算。
3×4= 3×6=3×2= 3×7=3×9= 5×3=3×1= 3×8= 3.表演杂技的一共有多少人? 4.2片树叶上一共有多少只虫子?6片呢? 5.买文具。
(1)乐乐的钱可以买5本日记本,乐乐有多少元?(2)买7支自动铅笔需要多少元? 答案提示 1.分别连15、21、27、24、18。连线略。
2.12 18 6 21 27 15 3 24 3.3×5=15(人)或 5×3=15(人)4.3×2=6(只)或2×3=6(只)3×6=18(只)或6×3=18(只)5.(1)5×3=15(元)或 3×5=15(元)(2)7×2=14(元)或 2×7=14(元)2.2.8乘加、乘减 1.想一想,算一算。
5×3+3=4×2+5=5×5-4=5×2+6=3×4+4= 5×4-7= 4×2-5= 5×5+4= 3×5-5= 3×5-4= 2.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3.看图列式计算。
(1)一共有多少个碗? =(个)(2)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个)4.一个“正”字代表5票,下面是统计的票数:(1)李红得了多少票?(2)王星得了多少票? 5.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你能想出几道不同的算式? 答案提示 1.18 13 21 16 16 13 3 29 10 11 2.方法不唯一,如:5×3+4=19(只)3.(1)4×3+3=15(只)(2)4×3+1=13(个)或3×5-2=13(个)4.(1)5×2+2=12(票)或5×3-3=12(票)(2)5×4+3=23(票)或5×5-2=23(票)5.答案不唯一,如:5×3+4=19(只)5×4-1=19(只)4×5-1=19(只)2.2.9 4的乘法口诀 1.1辆汽车有4个轮子,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
车子辆数 1 2 3 4 5 6 7 8 9 轮子个数 4 2.计算并写出口诀。
3×4=()9×4=()4×6=()口诀: 口诀: 口诀: 3.一共有多少盆花? 答案提示 1.8 12 16 20 24 28 32 36 2.12 三四十二 36 四九三十六 24 四六二十四 3.1×4=4(盆)或4×1=4(盆)2.2.10 练习六 1.细心算一算。
3×4=5×4=2×4=7×4=4×9= 4×4=4×2=8×4=5×8=9×5=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186×()=305×()=10()×5=15()×6=6()×4=36()×2=18 8×()=16 3.羊圈里一共有多少只小羊? 4.看表演。
(1)一共有多少个小丑在表演?(2)一共有多少朵花?(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解答出来。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4
1、聆听歌曲(旋律是萧演奏的),看大海的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怎样的大海?)
2、 声势模仿
(师提问:大海妈妈有很多的孩子,看这是什么?“出示小海螺的图片”)
(我们来模仿小海螺的声音 “呜~~“)
3、 低声部进入
1)(师:远处传来了小海螺的歌声,一起来听)老师唱”呜“低声部,伴奏配乐
2)带着学生首调视唱
3)用小螺号的声音来演唱“呜“
4)小螺号的声音中每四小节有一个大连线,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尽量不换气、声音圆滑点)
5)边唱边用胳膊画圆,尽量不换气
二、新歌教学
1、聆听全曲
(师导语:同学们用小海螺为大海妈妈奏出了美丽的和声。大海有时候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有时候风平浪静、海天一色,那今天的大海将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平静的海、慢速)
2、解决节拍
(师:为何这首歌表现了平静的大海?这和什么有关系?)
(生:和速度、节拍有关系)
3、 解决韵律
(师:你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强弱弱?)生自己体验,可拍手跺脚等
老师揭示另一种表现强弱弱的方法(晃身体手交叉打肩膀)
(师:这首歌曲更适合强弱分明的拍手拍腿方法还是适合用老师这种连贯的方式表现呢?)后者,听音乐律动
4、 朗读歌词
5、 唱全曲(师:怎样唱出大海摇曳的感觉呢?)(生:用身体带动声音)
6、 小海螺加入合唱
1) 师唱小海螺部分,生唱歌(师:小海螺的加入给你什么感觉?生:音乐丰富了,小海螺也是大海的一部分)
2) 生唱小海螺,放原唱
3) 生全唱
4) 学生提小意见,师:怎样才能唱的好听?团队协作
三、 拓展
欣赏童声合唱(大海啊故乡)
总结(长出了对大海和故乡的深深热爱,眷恋之情。今天的大海之旅,咱们感受到了大海的宽广美丽,博大神奇,也用你们的协作努力,唱出了优美和谐的歌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孩子们有机会多去亲近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神奇美好的声音吧。)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知: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理解.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学习课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淳朴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叙述重点事情的重点词,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想:课文中主要写的是谁?看图说话(在金色的沙滩上,画家遇到了一位拾贝壳的小姑娘。)
三、读这篇课文要带着什么问题呢?
1.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2.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
四、带着问题再次读书分段:第一段(1~6)第二段(7~12)第三段(13~21)
五、认准以下这些词语的音(见板书。)
六、齐读课文。
七、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词或句子。)
八、作业:读书,想一想,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
第二课时
导言:
你到过海边吗?你喜欢海滩上那些奇形怪状、五光十色的贝壳吗?但是在海滩上还有比贝壳更美好的东西,是什么呢?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一、读全文: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发生在金色的海滩上的事情是一件什么事?指名三人各读一大段。
二、深入理解内容。
(一)读第一大段,说一说主要内容。(第一件事是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
(二)当小姑娘捧着贝壳让画家看时,画家“笑了笑”,画家心里可能想什么?(画家看到小姑娘喜欢贝壳,又发现小姑娘在海滩上捡的贝壳不是很好看。心里想我去给她捡点漂亮的贝壳。)
(三)画家游向礁石,是给谁拾贝壳去了?小姑娘知道吗?她怎样做的?(画家是给小姑娘拾贝壳去了,小姑娘并不知道。她给画家看着衣服。)
(四)找出描写海滩美丽的句子,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望无际”的意思。
(五)总结学法。(出示投影片。)
1.读文知内容。
2.抓重点词句。
3.分析与概括。
(六)用上述方法学习第2、3大段。
1.第二大段主要讲什么?(主要讲小姑娘给画家看衣服的经过。)要抓的词语是“焦急”、“紧紧地”。
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课文通过天热,时间长,老伯伯的劝说,体现了小姑娘的什么品质?(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的好品质。)小姑娘开始是焦急,当海水轻轻地漫上海滩时,她为什么要紧紧地抱?
2.第3大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两件事来。(分成两层。)画家捡来的贝壳怎么样?为什么小姑娘不要?抓词语“灿烂夺目”什么意思?(她给画家看衣服,帮助别人不图回报。)画家感动之极,他怎样做的?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怎样?(故意丢壳,回报姑娘。)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被小姑娘淳朴、诚实的行为所感动。)
三、总结全文说说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四、创设情境,配乐朗诵。
(一)文中有几个角色?
(二)分角色朗读。
(三)读出感情。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学以致用,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表达中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与教者的情相互交融,达到一致的境地。
三、设计理念
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朗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喜读、爱学。接着,通过角色转换,感悟真爱,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意识,进行小练笔,学写诗歌,发挥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结,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却不能实现太多的愿望,这需要孩子从身边做起,关爱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的大自然会更美,小动物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会远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认识9个生字,能背誦课文,渗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思想。
六、课前准备
收集《神笔马良》的故事。
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有用相机拍过照吗?假如,现在给你一个照相机,你最想拍什么呢?
师:孩子们,虽然只是假如(师板假如),可都是你们美好的心愿呀!
(出示题目:假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分节检查课文,正音。教师指导读准“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等难读的词语。
3.学习最后一段。
4.生自由读课文:书上的小朋友用这枝神笔给谁画什么了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愿望用心读一读。
2.交流(以下教学依情况而定):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小树在冬天里是怎样的?
现在你就是冬天里的小树,你站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最想要什么?
自由读第一小节,理解“缩”、“缩着身子”并做做动作。
3.说说“缩”的反义词,并积累词语“伸缩”。重点落在: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带着自己的感情读第一小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小朋友,小鸟在家里等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指名说。
(2)理解“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五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天黑了,饿呀,怕呀,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重点落在: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这上面。
(3)带着感受去读第二小节(自由读、男女生读)。
八、教后反思
1.紧抓训练主线。通过紧抓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以读为主,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有食物和没食物、健康与不幸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从情出发,喷发爱心。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
1、师:小朋友,这是我们宁波的甬江大桥,看,桥面上无数根拉索与桥面形成了许许多
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让学生用手指一指找出来的角。
提问:有关角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角。
二、教学新授
1、(出示刚才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这些角分分类吗?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各组讨论情况(学生一般会有两种分类结果1、根据是不是直角分2、根据角的大小分为三类: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3、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师: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可以把角的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把刚才找出的角分三类显示)
4、练习:书P39(1)
直角、锐角、钝角生活中处处都有,请你找一找,说一说。
除了书上的,你还能举个例子吗?
5、师:刚才我找了直角、钝角和锐角,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来创造直角、钝角和锐角。
(纸片、小棒、活动角等材料)
6、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创造的直角、钝角和锐角。
7、练习:书P39(2)连线
1)全体独立完成
2)校对
8、画角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锐角、钝角,那么怎么来画锐角和钝角呢?你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试一试。
9、让学生自由尝试
10、汇报,展示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得是什么角?
2)说说你是怎样画钝角和锐角的?
三、课堂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揭题:锐角和钝角)
你有什么收获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这个数表示的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出示计数器:拨数9999)。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一万。
2、数一数
(1)出示问题: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并汇报。
3、认识“一万”
课件出示:出示正方体图。出示10个正方体,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 十个呢?
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
4、课件出示问题: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大家一起数一数。
还可以怎么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学生小组内数数,师巡视了解情况。
5、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从计数器上拨数,从“八千九百”到“一万”
2、第2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四题
板书设计:
数一数(二)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就是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认计数器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千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千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正方体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件)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请把你找到的大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数。生自由发言。
二、认一认
1、师拨数,学生认。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拨,下面学生认。
3、同桌之间一人拨数,一人认读。
4、请几组同学到台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计数器9)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师:也就是我们学过的10个一是10,或1个十是10(板书)。
师拨99,这个数是多少?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100。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出100怎么表示吗。
生:100个一是100,也可以是10个十是100(板书)
师指名展示。(学生边讲解边展示)再添一个珠子个位就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9加进位的一又满十了,再向百位进一。所以是100。
师:999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数是多少?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拨一拨,说一说。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拨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今天我们认识了“千”请同学们看一下计数器,千位数是一个四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书)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制。
(二)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
1、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讨论数的方法。(如果学具不够,可以借助附页二中的图片摆一摆)
3、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小正方体。
总结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一片一片地数,数10片有10个100,10个100加起来是1000。也就是说10个百是一千。(板书)
四、数一数
(一)同桌互相数一数,从887数到1000。方法不限。
师:如果一百一百地数,下一数是什么?生:987。(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计数器)
(二)游戏开火车数数
1、师说一个数,一个一个地数每个同学数一个。一直数到一千。
2、从750开始,5个5个地数,数到一千。
3、从500开始,10个10个地数,数到一千。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体?多大是一千?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
10个 一是十
10个 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 0 0 0
千 百 十 个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3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3、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数位顺序表: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新课
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拨一拨、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㈠教学拨数
第(1)题,教师板书“二千九百三十二”
① 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学,拨好的同学请举手。
② 学生举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为什么是这样拨?然后提问学生怎样读这个数。
③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十二。整百整百的数数到九百 接着整千的数数到二千
④说一说2392中有几个千,几个百 几个十 几个一
⑤要求学生先4人一组一起数,一起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⑹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第24页自学拨数,(九千零四十)(一千零一)自习后,教师请学生到教坛前当小老师指导大家拨。
㈡。教学读数、写数
学生试着读拨出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⑴拨出书上 看一看上的数 并试着写一写
⑵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1)每位是几就写几。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三、强化训练
1.书24页认一认 拨一拨 简单介绍算盘
2.书26页 第3题
(1)指导学生观察图,让学生发现这里有100块糖一袋,有10块糖一袋。
(2)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3)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来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检测
975、( )、995、1005、( )、1025
997、( )、( )、1000、1001、( )
3800、( )、4000、4100、( )、( )
板书设计:
读数时
(1)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2)中间有一个或两个、三个零,只读一个零
(3)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时
(1)每位是几就写几。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容易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全单元包括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练习一。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强化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和计算,为初步认识乘法作比较充分的准备。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备继续学习乘法的条件。在已学过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相对陌生。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对几个相同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让学生充分体会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材没有把乘法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既用加法也用乘法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意义的两个主要内涵:在几个相同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是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
3、把理解乘法意义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的过程。乘法意义属于运算概念,小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拓展概念”,可见概念的形成始终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的数学教材先教学乘法意义再教学乘法应用题的内容结构,从蕴含乘法意义的例题起,就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第一课时、认识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内容。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
(2)例1,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3)例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4)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 × 2 = 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
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3、完成“想想做做”3
(1) 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4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 认识时分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面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 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时针、分针的计时原理,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形成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和时间进率,感受1分的时间长短。教学难点: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概念。教学准备:时钟、PPT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小猪一起去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出示并板书课题)
二、认识整时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认识分针、时针。
(2)认识整时。
初步认识7时,让学生介绍7时钟面上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几?知道7时的写法。
(3)巩固训练。
认识8时、1时、5时,通过比较3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4)再次巩固认识整时。
“想想做做”第1题,说出几时,小朋友们平时在做什么呢?
(5)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在钟面上拨出3时,9时、12时。指名学生上前拨出整时并交流自己的想法(6)想想做做第3题“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吗?”
同桌交流补画时的注意点,自己尝试补画,展示学生作业,并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认识时、分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让学生动手数一数,认识大格、小格。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数一数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是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以及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
2.认识时针、分针各是怎样计时的。
初步建立时针走1个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3.实物拨钟,引导观察,感知1时=60分。
引:刚才通过观看动画演示我们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那如果分针走一圈,你知道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吗?
让学生分男生、女生分别观察分针、时针走之前、走之后的变化。交流反馈得出结论:(板书:1时=60分)
4.感受1分的长短。
1分钟倒计时,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第1组写字训练、1 分钟跳绳、1分钟拍球。
四、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6、7两题。巩固1时=60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读题,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反馈。指名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五、自我总结,深化认识
1.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谁能说说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播放视频《你知道吗》,简单了解时钟由古到今的的变化。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1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2.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学会按要求的长度画线段.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点
用直观、描述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弯弯的)
2.再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直直的)
3.问:这两根线有什么不同?(这两根线的形状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4.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向这样的的线.(指着直的线段说)
5.分别用一本厚书、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比着,在黑板上各画一条线段.
6.将黑板上的几条线段圈起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几何图形,这种图形叫做线段.”(板书课题:线段)
二、新授与操练
1.问:谁来说说,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还见过线段?(桌子的任意一条边,都是一条线段;我们数学书的任意一条边也都是一条线段;生活中许多直的物体的边都是线段.)
2.师:大家说得都很好,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的线段,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量一量数学书上P14最上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
3.练习
①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一个是线段.
②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4.师:大家已经认识了线段,会测量线段了,如果让你画一条线段,你会吗?
5.讲解画线段的方法:
在尺子的0刻度上点一个点,要画的线段是几厘米,就再在几厘米的刻度上点一个点,然后再把两个点用一条直直的线连起来.
6.练习: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练习四1,2)
(1)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2)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2.操作性练习
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题做.
画出长5厘米的线段.
3.思考性练习
右面给出五个点,在两个点之间画线段.
你能画出几种不同的图形?每种图形画了几条线段?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2
1、初步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弄清“余数”概念。
难点:理解余数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国庆节,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飞行表演(课件演示)
师:飞行员叔叔的表演精彩吗?
师:飞行员员除了有强健的身体,还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他们知道二(3)班的同学个个
都非常聪明,出了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
二、自主探究
出示第一个问题。
同学们能独立列式计算吗?
教师指名列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出示第二个问题。
请同学们用小棒表示飞机摆一摆,看看可以分成几组?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出示第三个问题。
请同学们把15根小棒分成5组,看看每组有几架飞机?
教师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出示第四小题。
请同学们继续用小棒来摆一
摆,老师看看谁能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
完成后,教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交代写法,帮助学生认识余数。交代读法。
议一议:
剩下的3架飞机还能再分吗?余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实践应用
今天,飞行员叔叔出的四道难题,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同学们能不能用解答这四道题的方法来解答其它的题呢?
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
出示第二道练习题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教案】推荐阅读: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08-03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1-14
新版北京版三年级数学08-27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1-08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方向北京版09-27
一年级数学上册 位置与顺序教案 北京版07-10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05-12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卷05-18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北京大学)10-20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