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工作总结

2024-06-24

小学思品工作总结(共10篇)

小学思品工作总结 篇1

2015---2016学教师工作总结

新华小学 陈娟

一年来,我把爱岗敬业,认真研修《课程标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服从领导的安排,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作为我的天职,具体的工作情况如下:

一、我的思想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学校各活动,并及时做到反思和小结。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我不断研究、探索和学习政治理论,同时从课外读本中汲取营养,让自己不断成长。我踏实工作、拼搏进取、为人师表,在学生当中做出了典范。

二、我的纪律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我的教学 我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并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我的课堂

我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五、我的作业

根据学期开始的计划,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中,今天也算告一个句号,过去成了历史,这历史在我的回忆中永远年轻,永远微笑,也永远刻入心底,但愿我的付出能浇艳出美丽的花朵。

小学思品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兴趣,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啊, 兴趣是最佳的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方面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尊重、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 你尊重别人, 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师生间的关系亦如此。我们尊重理解学生, 学生才会尊重信任我们, 才能对你敞开心扉、无话不谈, 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你。所以,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尊重、热爱、理解学生, 努力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魅力, 进而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感受到教师热切的希望而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师生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教学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善用时事热点——激活思品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 寻求乐趣是孩子的天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是最主要的, 对小学生而言, 了解一些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新闻可以开阔视野,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每节课课前我都会在前两张幻灯片上选择对他们有意义的时事热点进行报道, 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 特别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 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 孩子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大爱。

三、丰富教学形式——让思品课多姿多彩

在单调重复对象的刺激下, 人的注意力常常会变得迟钝起来, 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快乐竞答”“挑战自我”“案例教学”“社会调查”“角色体验”等, 这些形式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学习《伸出爱的手》时, 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感受残疾人行动的不便, 采用让学生蒙住眼睛找座位或者玩贴鼻子的游戏, 用一只手穿衣服、系鞋带等, 这种体验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使体验的过程成为学生投入的过程, 并由此产生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四、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 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形象的感知材料, 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启发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如我在上《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时, 播放动画《地球妈妈伤痕累累》, 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与浪费。如水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乱砍滥伐森林等,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整节课学生都在感慨, 积极思考, 发表自己的看法。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还沉浸其中, 提出建议。

五、学科整合——深化课堂内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非常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应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 如学习《我的家乡在哪里》这课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家乡的轮廓画下来,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加强了对家乡地图的记忆。又如《中秋节》这一课教学, 结合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 孩子们知道了在中秋节的时候不论是我们, 还是外地的小朋友, 都要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团圆饭, 赏月、吃月饼。也很自然的引出很多伟大的诗人用月亮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这样, 语文学科的知识很自然地融入到品德课中。总之, 自然巧妙地对各学科进行整合, 会使课堂取得显著的成效。

六、巧用幽默语言——让思品课轻松愉快

语言幽默风趣、诙谐生动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 还易于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 赢得他们的喜爱。正像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 语言“不是蜜, 但是却能粘住一切”。巧妙地引用经典语言、广告、名言警句、典故等表达教学内容, 比较新鲜风趣, 学生也喜闻乐见。如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我会调侃道:“这是常识性问题, 地球人都知道。”学生答得很棒时我会表扬说:“你太有才了。”使用学生自己的语言他们会觉得亲切, 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七、注重课堂结尾——使学生情感升华

常言道:“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尾, 我校“1355”工程中, 五要度之一就是强调课堂总结要高浓度, 可见结尾时课堂总结的重要性。我常用的方法有练习式结尾——巩固知识、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以及趣味游戏式结尾:如讲《今天你安全吗》结束时附了一首交通方面的拍手歌,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何上好小学思品课 篇3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引;听;说;评;做

一、引

引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上《与邻居和睦相处》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老师这儿也要贴对联,说着出示上联,“远水难救近火”,下联呢?指名学生回答,(远亲不如近邻),接着再请同学们想想横联应贴什么?(与邻居和睦相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对这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有的放矢,给了学生一个思想准备。

二、听

听就是要认真听讲,听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听一些这方面的小故事。从而使学生通过听,能够认真的思考问题,从一些小故事中汲取教训经验,从而纠正自己的思想。我教《与邻居和睦相处》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出示了湘江居委会6户居民和睦相处的幻灯画面,并播放录音。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画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明白与邻居和睦相处应做到“敬”、“助”、“让”又具体是指什么,应怎么去做,这样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思想政治课,不会使学生困乏、烦躁,反之这样效果很好,在鲜活的例子,具体的事实面前,对学生更有主服力,感触更深。

三、说

听完别人的故事之后,就要说说自己。这时已形成理性认识,对凡事都有一些感受,对自己身边的事,也都有一个说法。于是,此时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时,很多同学都举起了小手,有的说:与邻居和睦相处很重要。有的说:与邻居和睦相处有很多好处,可以为我们幸福的家庭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还有的感触深切地说:以前,我总是以为与邻居相处的好不好,没什么关系,不重要,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所以总是为了一些小事与邻居斤斤计较,闹得很不愉快,大家见了面也不打招呼,都像见了仇人似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首先得从自己做起,而后要求爸爸、妈妈与邻居和睦相处,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了……小小年纪,通过学习之后,竟能懂得这么多,说出这样大的道理来,可真不简单,但这些可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行的通的。接着我重点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经历过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事来,大家一起来议一议。很多同学都大胆地说起来,毫不顾忌。通过这些自己所经历过的事,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让学生更能从中受到教育,使学生更清楚自己在平时应该怎样去做,用自己所学的东西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行动。

四、评

为了更加巩固加深学生的知识,接着就要让学生评。评一评。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首先,老师可举出一些有关的例子。

如:邻居在家里来了很多客人,谈笑声影响了小强做作业,小强就在楼道上大喊大叫。然后可让学生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拿出来评一评。通过评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深一层,思想程度更加深一层,使学生有事理,更加懂道理,从而把理论已应证于实际。而不只是浮在空洞说理上,而能把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紧密结合联系在一起了,思想上有了一个明确高度的认识,那么行动上也就更为“有理”了。

五、做

一节课下来,“做”才是最终目的,开始的“引”、“听”、“说”、“评”都是为最后的“做”服务的,“引”、“听”、“说”、“评”是在思想上下功夫,”做”是在行动上下功夫,但”良好的行动”是在”良好的思想意识”上产生的,只有有了一个良好的”思想意识”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行动。在前面四步的奠定下,此时,学生的思想意识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基本的框架,现在就是要怎样把这个意识概念拿出来,用于实际之中,这时我先是让学生查查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哪些做得好,继续发扬,哪些做得不够,立即改正。今后又打算怎么去做,接着老师举出一些例子,让大家说说,你遇到这些事会怎么办,如:见邻居家小宝跌倒了,你连忙过去扶他,可小宝哭着不肯起来,小宝妈妈跑出来一看,说你怎么欺负小宝呢?”让学生讨论发言。这样使学生的思想、行动都更进一步,从而很好的达到这堂课的教学目的,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而育人的目的。

小学五年级思品教学总结 篇4

本学期,本人承担了五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求真务实,严格按照教学常规教学

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初有教学计划,学期末有教学总结。

二、严谨教学,尝试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勤于实践,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结合教学中把思品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真、善、美,何谓假、恶、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

四、言传身教,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

在课堂上,我关注言行不良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小学思品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篇5

本学期本教研组严格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湖北省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为依据,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并以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为根本出发点,全面细致的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的改革问题,国内外大事融入思品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全体教师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思想,优化课堂的结构,顺利的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二、基本的情况

我校是鄂西北农村山区的一所优秀完全小学,几年来,我校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进步很快,先后被评为“农村师范小学”我校的教师,他们的素质过硬、工作扎实、教育学生耐心,这些教师在许多教研活动中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大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都比较新,业务能力都很高,课改作风都比较扎实。但由于地处山区,信息闭塞,学生的自学能力力较差,自主探究的习惯未能养成。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足够的上进心和进取心,不够主动学习,相信经过这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帮全体的学生并取得进步。

三、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灵活运用多种教法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质量。

2、加大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特别中一二年级要加强新课标的落实力度,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中高年级要严格按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布置逐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凭借,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加强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力度,认真组织几次以低年级落实新课标为目的的听评课活动。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和现实生活来教育规范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5、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以课本为内容,在全校开展动手剪、积累收集的活动,认真落实每一节课。

6、联系周围典型事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7、积极响应学校教导处开展的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8、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

2、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3、组织教师多看、多听、多学。充分发挥学校的网络设备。看就是观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学科的相关录像,听就是多外出听专家讲课,多学就是学习外地先进教学方法,并能把学到的方法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

4、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一致。

6、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各种不良习气的调查。

7、开展一些活动,小检测,对他们进行督促。

8、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他们到社会中,生活中体会

小学思品工作总结 篇6

曹 明

思品科组全体教师将在学校行政的大力领导和支持下,在全校老师的关注和帮助下,发挥强大团队的力量,团结协作,奋发作战,共同完成一系列非凡的任务。

一、工作目标

1、规范品德学科教研基地工作,促进品德科组建设。

2、促进品德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工作内容

1、科组活动每月两次,一次大科组集中活动,有明确的活动目的或研讨主题,有中心发言人,科组长作会议记录;一次年级组集备活动,有时间有地点有具体内容及记录人。

2、开展区域开放活动,公开课可以自选主题,结合学校班级特点,结合经典教育进行设计教学,建议与资源包建设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上完公开课,资源包建设也完成了。思路:设计教案——年级集备——课堂实施——研讨反思——资源打包。随后完成教研工作阶段汇报。

3、主动积极地学习,带着目的地学习。本学期要并做好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共享。真正做到以学促教,以学促思。

4、做好品德小课题、开题会工作,继续深入文献调研。

5、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配合学校的各种主题教育及班级特点、新情况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三、工作安排表

月份 具体内容

9月 学习新课标,了解新教材。

10月 小课题开题。

11月 区域开放活动、公开课、阶段小结。

12月 资源包建设。

新中国小学思品教材之发展 篇7

新中国成立以来, 小学思品教材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在不同时期具体称谓不一。1949年到1957年间多称为“政治常识”;1957~1959年间个别地方称为“社会主义教育课”;1959年起改称“政治”;1968~1971年间有多种称谓, 有些依旧叫“政治”, 多数叫“毛泽东思想课”或“毛泽东思想教育课”, 甚至有叫“政文”的;1972~1981年间, 一般叫政治;1982~2000年期间, 改称“思想品德”;2001年开始推进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 (1至6年级) 以综合课程为主, 将原“思想政治”改为“品德与生活” (1~2年级) 和“品德与社会” (3~6年级) 两门课程。

一、起伏不定17年 (1949~1965)

解放后至文革前的17年 (1949~1965年) 是一个振荡式社会剧变过程, 政治风云波澜起伏。小学思品教材建设也随之变化不定。

新中国成立之初, 国民党统治时期小学开设的“公民”“童子军”“军训”等课程被废除, 代之以培养儿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国民公德的政治思想教育。1950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规定:“小学五、六年级开设国语、算术、体育、音乐、美术、政治常识、历史、地理、自然、劳作十科。”[1]同年7月, 教育部和出版总署《关于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用书的决定》规定, 在小学高年级使用高级小学政治课本。同年9月, 政务院出版总署确定中小学教材由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 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共同组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 重编中小学课本, 并于1951年秋季起陆续供应, 始称“统编本”。[2]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借鉴解放区的教材编制经验的基础上, 出版了小学政治 (1~4册) 。教材中的内容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政治性内容, 特别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服从集体以及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政治伦理压制了个体道德自主, 阶级利益抑制了个人利益, 表现出浓厚的伦理政治化色彩。该套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 比如第一册18课中有6课涉及。

1949~1951年间, 除了人民教育出版社, 还有一些地方出版社在解放区旧“政治课本”的基础上修订出版新的“政治课本”。如东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东北版小学《政治常识》 (1~4册) , 供东北和广东等地使用;华北联合出版社、新华书店、上海联合出版社等机构出版了改编的、武纡生编写的《政治常识》;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厅编审室编辑, 山东新华书店出版了高级小学用《政治常识》 (1~4册) 。

1952年3月《小学暂行规程 (草案) 》颁布后, 小学不再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 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务”的国民公德教育。自1953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起, 学校教育更是脱离生产实际, 甚至照搬苏联模式, 小学一度取消了政治课。此后的13年里, 全国没有统编的小学思品教材, 只有少数地方, 如甘肃、上海、江苏等, 零星出版过小学用政治课本。

学校轻视思想政治课的倾向很快引起毛泽东的注意。1957年2月他很不满意地指出:“最近一个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 出现了一些偏向……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 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 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 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外, 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 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而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在这里, 毛泽东把“政治”上升至人的灵魂的高度并视之为共和国教育方针的首要方面。同年6月, 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引下, 中小学德育的重心逐步转移到政治教育上来, 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小学高年级相继开设了政治课。此时的小学政治课全国没有统一要求, 没有统编教材, 上课内容都是依据当时国内政治形势而定。

1957年8月, 教育部和团中央发出《关于对中学和师范学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联合通知》;同年11月, 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中学和师范学校社会主义教育课教材目录》的规定, 对于社会主义教育课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做了详细的说明。这些文件虽然是针对中学和师范的, 但很多地区停开政治课已久的小学也陆续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小学用社会主义教育课本, 比如上海。社会主义教育课仅存在一年左右时间, 即被1959年颁布的《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取代, 小学重新恢复政治课。

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草案) 》中规定增设政治课, 将第二个《小学生守则 (草案) 》内容与“五爱”国民公德一致, 把“五爱”教育具体化, 并作为小学周会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之一, 帮助培养小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66年“文革”。

这17年的小学政治教材建设具有如下特征:第一, 种类少。主要在1949~1952年间出版了几种政治常识, 此后仅有少数地方出版过政治课本。第二, 突出政治性。内容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 凸显阶级斗争, 充满着革命的话语。第三, 以文选和对话为主要体裁, 插图少, 逻辑性差, 不利于教学。不过, 这个时期的小学政治教材建设为日后的小学思品教材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严重异化10年 (1966~1976)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中小学德育被卷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中。学校的一切德育工作均被无条件地纳入到当时既定的政治运作框架, 强调无论是小学, 还是中学, 都必须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进行斗、批、改;要求中小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以及“文革”相关文件。[4]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己完全被政治斗争所替代, 政治教育又被窄化为毛泽东思想教育。

1967年3月,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社论, 号召中小学革命师生复课闹革命, 这是文革时期教育政治化的第一个关节点。社论提出:“复课闹革命, 复的是毛泽东思想的课, 上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课。”[5]此后全国性的复课闹革命渐渐成为社会运动的主流。同年10月1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布通知《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 要求学生返校复课, 并提出“在教学的实践中, 贯彻实行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次年春天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热潮, 深刻影响了学校教育。

在这种背景下, 几乎全国各地, 差不多每个省、市、县, 甚至是学校出版了种类繁多的思政教材, 小学思品教材的名称大部分命名为《毛泽东思想教育》或《毛泽东思想教育课》, 个别地方称为《政治》或《政文》。小学《毛泽东思想教育 (课) 》的内容与其名相称, 几乎全是阶级斗争方面的内容, 大多数课文为毛泽东和林彪的语录。“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 毛语录还是作为中小学生课文的重要内容。”[6]

《毛泽东思想教育课》课本的政治功能被无限放大和极度强调, 形成选文简单、体裁单一的编排形式, 成为教科书发展史上一个刺眼的符号。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 随着全国批林整风运动的全面展开, 原来所谓“黑色专政”的教育路线有点峰回路转 (即后来批判的“回潮”) 。各级各类学校率先开始了教育整顿, 而且整顿的第一炮就是对准文化课教学、基础理论教育等教育质量方面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毛泽东思想教育课》课本也很快就停止了出版和使用。

停止出版和使用《毛泽东思想教育课》以后, 多数省市自治区又编写小学政治教材。如北京、上海等地组织专业工作者编写并正式出版了小学政治教材, 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教材结构包括课文、思考题、辅助读物和单元教学建议等几个部分;以两报一刊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红旗》杂志) 为依据, 以毛泽东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六个条件组织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可读性和可学性较差, 形式呆板。

纵观这10年, 小学思品教材种类繁多, 都沦为政治运动的附属品。教材内容大多是联系现实的政治性知识, 革命的话语始终是小学思品教材的主旋律, 而道德教育几乎是空白。教材成了国家领导人语录 (主要是毛泽东和林彪的语录) 、马列著作选段、“最新指示”、最新形势介绍的大杂烩, “批斗”“打倒”等情绪色彩强烈的词汇充斥其中。这套政治话语体系, 在术语构成、表达方式和语义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这是为了保证社会、个人与国家权力话语的高度一致, 以适应国家在经济上的高度集权管理和在思想文化上的严格控制。另外, 这个时期的小学思品教材对传统的“孝”“信”“义”等伦理规范进行批判的同时, 把亲情、友情等都一笔抹杀。伦理资源的亏空, 也造成人性的荒漠。[7]这一点, 甚至对现在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恢复与转型的24年 (1977~2000)

19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结束, “四人帮”被“粉碎”, 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大事。“文革”刚结束的1977年至1978年间, 因为全国适用的教科书还没有编写出来, 全国大多数省市, 甚至是地区和县仍然延续以前的做法, 自己编写出版小学政治课本, 而且大都是在对前几年当地出版的相应课本修改补充而编成的, 作为临时性的过渡课本使用。各地的小学政治教材虽然进行了重编, 但当时的观念深受“两个凡是”的禁锢, 教材政治化、成人化、概念化依然如故, “左倾”色彩依旧十分明显, 严重缺乏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在以肃清“四人帮”流毒为主要政治任务的气候里, 根据教育部1978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了一套小学高年级用的《政治》 (共4册) 。该套教材很多内容涉及揭批“四人帮”, 全套共64课, 有11课涉及了揭批“四人帮”, 占总课数的16%。总体看, 这套教材比此前各地出版的《政治》教材进步了不少, 但内容偏深偏难, 政治味极浓, 形式呆板, 不利于学生学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革命的话语逐渐淡出, 建设的话语占据了主流。随着政治话语的变化, 小学思品教材的话语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并实现了与时俱进的转型。

1979年4、5月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会后, 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该《纪要》指出, “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从实际出发, 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 有的放矢, 讲求实效”, “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 多种多样, 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8]随后, 一些地方 (如上海等) 以开设道德课等形式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

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修订草案) 》, 在修订说明中指出, “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 效果不好。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 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 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进行生动活泼的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同年秋季, 各地小学根据该教学计划开设思想品德课。1982年5月, 教育部正式颁发了新中国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随后, 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根据该大纲开始出版小学思品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前四册和语文合在一起, 称为“语文·思想品德”。这些教材低年级以图为主, 而且多为彩图, 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高年级则主要以故事的形式, 夹叙夹议地摆事实, 讲道理, 通俗易懂。

在对1982年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进行修订的基础上, 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根据1986年的大纲, 北京市教育局、人民教育出版社、天津市教育局、辽宁省教委、黑龙江省教委、上海市教育局、广东省教育厅、四川省教委等编写,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了全国通用的全日制小学课本《思想品德》。该套教材总体强调一般性的道德教育, 这是小学思品教材的一次飞跃。在强调道德教育的同时, 该套教材仍有很多政治性话语, 但这些政治性话语突出假设性, 如“劳动不分贵贱”“富了不忘他人”等等。由于历史的原因, 这套教科书依然以动员式话语为基本的话语方式;名人榜样比例很大, 占榜样总数的90%以上;宏大主题远远多于日常主题;集体本位色彩显著;规训意味浓烈, 忽视道德的生成性和主体性, 如第一册的前四课依次为:我要做个好学生、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课间游戏守规则。到2001年间的其他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在内容和风格上跟这一套比较接近。

为适应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国家教委于1990年和1992年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初审稿) 》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试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机构据此出版了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套《思想品德》到1998年才出齐。这些教材较此前的更加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内容更加丰富, 形式更加活泼。

从82大纲到92大纲,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性质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 均强调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倾向较强。依据这些大纲编写的教科书当然同样有着泛政治化倾向。

1997年3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试行) 》颁布, 该《课程标准》首次出现了“公民”二字, 开始重视公民教育, 关注个体的生命发展, 是过渡性大纲。根据该大纲, 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内的多家出版机构出版了小学思想品德教材。这些教材的道德内容较以前的同类教材有增加, 成人榜样较之前的同类教材有减少, 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时代要求。

这个时期的小学思品教材逐步摆脱了“泛政治化”的藩篱, 实现了由“政治”向“思想品德”的转型。教材在内容上日渐淡化阶级斗争, 突出道德教育, 并开始注意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 日益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最终走向了关注公民教育。在编排和呈现形式上, 开始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体例渐渐丰富, 插图和话语方式逐步走向优化。但是, 这个时期的小学思品教材知性德育色彩依然浓厚, 规训意味强烈, 对学生的道德活动关注不够, 并非十分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发展。

四、活泼明艳12年 (2001~2012)

2001年正式启动的新课改规定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要求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 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基础上, 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同年5月, 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新课标强调小学德育课程围绕儿童生活展开, 在热爱生活、学会生活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共15家出版机构编写出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这个时期的小学思品教材从编写理念到实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教材的形象转为活泼明艳。

新教材的内容及其组织强调贴近儿童生活, 呈现儿童文化;强调道德体验, 注重道德践行;重视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突出生成性;首要任务定位为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为其今后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学会过道德的、有意义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版式设计有较大突破。首次全部采取16开本设计, 封面色彩鲜艳、形式活泼。教材内页大部分都采用彩页, 绚丽多姿, 形象鲜活, 赏心悦目。此外内容呈现活泼大胆, 极富趣味性。首次将卡通形象大量引进教材, 书内常会设计一个类似小精灵的角色, 以此引导该书内容。有的教材采用小蜜蜂的形象, 有的采用小老虎的形象, 还有的是同龄小朋友的形象, 这种设计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与以往的成人化的语气不同, 新教材文中常出现童真的口吻, 大量的采取对话形式或卡通式自我独白的形式讲述每课内容, 突出儿童主体, 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符合儿童心理特征,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主题上的转变也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新教材中, 快乐、健康、参与、关爱等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主题。教材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共同分享学生的快乐, 引导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 关爱自然、环境、社会与他人, 与学生共同成长。与此相配合, 教材一改以前的家长式道德说教, 增加了很多说明性、引导性的文字, 模糊了正文和练习的界限, 采取“小文本”的课文方式, 围绕主题组织内容。这些改变对于增加教科书的自身魅力和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虽然新教材中也存在着内容过于城市化、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内容过于花哨等缺点, 但是历经修编, 逐渐走向成熟。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颁布后, 出版机构都积极修订相应课本, 人们有理由相信, 新一代小学思品教材会更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小学思品教科书发展几经波折, 发展之路虽然坎坷, 但在跌宕的道路上日趋成熟。新世纪、新形势, 新课标给小学思品教材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 同时也使之面临诸多挑战。我们期待它不断完善、日臻完美, 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更大助益。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印发.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1950.

[2]丁尧清.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210.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 见袁振国编.中国当代教育思潮1949~1998[C].上海:三联书店, 1991:36.

[4]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1971年8月13日) [A], 见瞿葆奎主编, 雷尧珠等选编: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539.

[5]人民日报社.中小学复课闹革命[N].人民日报, 1967-3-7: (1) .

[6][7]刘铁芳.从规训到引导:试论传统道德教化过程的现代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6) .

小学思品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8

设置巧妙的课堂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品德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欲,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德素养。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对课堂进行提问,浅谈几点:

一、激趣性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有兴趣才能克服困难,执着追求。品德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例如《浓浓乡土情》一课,让学生理解“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表达的情感,教师用不同的方言向大家问好。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从哪些方面让我们倍感亲切?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一课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群:①你们家换过电视机吗?为什么换电视机的呢?

②大家可知道我们最早用的电视机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家里有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③观察、调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出示课件,黑白电视机的图片)你们觉得以前人们看着这种电视机会怎么想呀?④把电视机换成彩色的,这下大家该满足了吧?⑤现在更多的人换上了环保的低辐射电视机,液晶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三、启发性提问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品德学习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一节课提问多名学生,但都是一对一的,也就是说当这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是没有责任的,因为老师没提问我,他回答完后也不需要我做什么,学生回答完后,老师自己进行评价对还是错。这样的提问看似很多,实际上参与度是很低的,尽管这些个问题可能个个精彩。其实有些问题不一定让一个学生一讲到底,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换人,而且在问题完成后,一般不应该老师评价,要把评价的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这样一来,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评价的义务,所以当别人回答讲解问题的时候,他就必须认真倾听和思考。这样不同的学生都会参与进来。所以课堂问题的提出不能局限于局部,需要注重全体同学的思维开拓。

四、铺垫性提问

品德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的过程是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都贯串着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演变,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能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提问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把学生的思维从旧知识引导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实现思维的迁移。例如教学《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一课时,教师实际了如下铺垫性问题:我们都到公园或郊外玩儿过,那么我们是怎么去的呢?(坐汽车、坐火车、坐船、坐飞机)那么大家都知道哪些这种交通设施呢,你仔细观察过它们没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你熟悉的交通运输设施呢?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交通运输?你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五、设疑性提问

小学思品 篇9

一、设计理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思品教学中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没有情感作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而现今思品课教育教学的现状看,却有过分重视空泛的、抽象的认识与理性说教而忽视真切的、具体的、生动的情感体验,致使许多学生道德认识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而道德行为仍很低下,从而导致思品教学的实效性难以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教育者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生品德内化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

对与《孝敬父母》一课的设计,我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整课体验次数达5次,占总时间的二分之一,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二、设计思路

小学思想品德课第十册《孝敬父母》教材选用的是“陈毅探母”的事例。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我这样设计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课前、课中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激发学生热爱父母、报达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通过表演、辨析和方案的设计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乐于帮助父母的好习惯。

3、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说、评、演等体验父母的辛劳,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中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关心父母的生活,做个好孩子。

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体验父母的辛劳,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

(一)、课前摸清情况

学生在以往生活中已产生了不少情感体验,这些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发展学生道德情感的基础。因而,我根据教学内容的情感目标,从家长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对学生原有的道德情感状况进行研究,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我设计了一份对家长的调查问卷来把握学生原有的情感。还组织学生设计了一张《成长卡》,在卡上贴上照片、用文字或图形记录成长中与父母之间难忘、有趣的事。调查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梳理,从而捕捉学生情感体验

中的火花,察觉其原有的情感体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从课前就开始了情感的体验过程。

(二)、课始入境入情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情感波动、不同体验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作用的结果,人产生的“情感波”的大小是由外在客体的“情势”及内在主体的“需要和期望”所决定的。因此,新课伊始,教师应营造一种体会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波动学生内心的“情弦”,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我在课始设计了学生自己介绍成长卡说一说体会,介绍自己的成长卡,找一找成长的变化,忆一忆成长中难忘的事,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之中,对新课学习有了情感上的初步体验。

(三)、课中情通而理达

良好的开端只是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打下一定的基础,而课中是一堂课的主体阶段。教师应该以教材所体现的情感因素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情感从“接受层”引向“体验层”,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充分发挥情感的能动作用,从而达到“情通而理达”的目的。

1、以情激情

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一个典型事例或是一个学生的情感有时候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情感。我在选用了《母亲》这首歌的MTV片段,把一些父母关心子女的行动与子女孝敬父母的细微之处呈现出来,再请学生来谈谈他的感想,以身边的事例感染其他同学、,达到引起共鸣的目的。

2、以境激情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情境是其产生情感体验的土壤。因此,教师应注重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动情”。我在本课采用角色换位,让学生说一句话、唱一首歌、朗诵一首诗或演一演,从中表达自己的心声。又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会常碰到的两个情景:A说一说:晚饭后,小丽争着为妈妈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妈妈说:“你看,我说我来洗,你不听,这下好了!”小丽很生气说:“我再也不洗碗了!”B演一演:晚上,你正做完作业开始看动画片,妈妈加班回来了……在看了这样的情景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父母想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再来演一演通过创设情境,达到以境引情、入境动情的目的。

(四)、课后将情转化为行

学生在课中动情,情感的浪花在心头涌动。到了课末,教师应把握契机,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通过外显,再次获得深化体验。我在课末,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孝敬方案》。我们常说,思品课教学要坚持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得注重课外的延伸,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不能出现课堂里群情激昂,下了课就抛之脑后的现象。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课外的实践体验,将情感转化为品行。设计《孝敬方案》,让学生把要为父母做的事列在卡上,并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在家亲自做一做,从中感受“孝”的愉悦及劳动的愉悦。让学生在课后更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从而多维度地进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在其中起者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内化,必然伴随着情感体验。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有、也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因此,思品课教学,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我在教学设计中,试图走出思品课一味传授道理的,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发生、升华,让他们去体验生活,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

三、活动过程:

一、走近生活,体验疼爱

1、导入,生展示《成长卡》

师导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无尽的关爱,有很多事情让我们难以忘怀。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成长卡》。

生介绍《成长卡》并说说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背景音乐声

2、欣赏歌曲《母亲》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父母关爱我们的画面,感受到那冒着雨顶着风送到学校的小雨伞是爱,每一句谆谆教导是爱……父母无时无刻不想着我们,无处不牵挂着我们。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母亲》

二、表达心声,激发情感。

1、导入

师:听了这首歌,我非常感动,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这首歌唱出了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也唱出了我们作子女的心声!歌唱家用深情的歌声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呢?可以说一句话,唱一首歌,或者朗诵一首诗都可以。谁先来?

2、生反馈。

三、借助材料,提高认识,指导行为。

1、导言: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爱,虽然形式不同,但我们表达的心声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出示课题)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流传出许多动人的故事。你能用几句简短的话说说你知道的故事吗?

2、联系自身说说孝敬父母的事迹。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甚至在我们同学中也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同学们能说一说吗?可以说别人也可以说自己。先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3、看故事《该把礼物送给谁》,谈看法。的确,在生活中,一句舒心的话、一杯热茶、一块毛巾都能让父母感到子女的爱。孝敬父母应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体现。接下来我们来看个故事。

4、说说怎样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心动不如行动。只有将孝心转化为行动了,才是真正的孝顺。

5、角色体验

师:可说说容易,做做难。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了解到有的同学却常忽略对父母的关心,有时甚至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我这里有两个情景,同学们来看一看,你遇到了会怎样处理?辨析题

(1)、说一说:晚饭后,小丽争着为妈妈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妈妈说:“你看,我说我来洗,你不听,这下好了!”小丽很生气说:“我再也不洗碗了!”

(2)、演一演:晚上,你正做完作业开始看动画片,妈妈加班回来了……

四、设计方案,指导行为。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孝敬方案》。

2、发布方案

五、签订合同,指导生活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 篇10

一、宽松和谐、快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思品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开放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要敢于把学生从传统的“做听话守规矩的好孩子”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在保证身体健康发育、举止规范文雅的前提下,创设“三多”的宽松学习环境,让学生愿学、乐学。

1.多设计学生自由活动的环节。如《待人接物有礼节》一课,教师不宜多讲,让学生在自主表演、相互评价中学习待人接物的一些基本礼节,从中懂得待人处事要文明、要礼貌的规范要求。

2.多采用激励措施。激励也是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的一种形式,低年级可多使用“你真勇敢”“你真棒”“你真聪明”等激励性语言或发“小红花”“小金杯”等正面激励措施激励的方法。高年级学生这种激励方式就失去了作用,应将激励点放在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才能加以赏识上,如:“你回答问题总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真了不起!”“你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佩服你。”这样,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才能,言而有信地去肯定,鼓舞了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都积极想得到老师的赏识,给课堂气氛注入了活力。

3.多给学生自我表现机会。如学生发言可变举手点名式为不举手的自由式,有些行为规范可由语言表述式改为动作演示式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受身心约束,有更多的自由发表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既可活跃学生身心,表现学生内心世界,保持学生积极乐学的情绪,又可活跃思维,深化道德认识。

二、灵活多样、充满情趣的教学方法。

要让课堂充满生机就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内容,遵循认知规律,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避免单纯的背诵、机械的记忆、枯燥的抄写,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分组讨论、知识竞赛、辩论活动等多种形式,供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分析,使之在兴趣盎然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1.擂台竞赛

如上《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时,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就会使课堂毫无生气,如果进行一次“动手能力大比拼”比赛,让学生自己洗手帕、系红领巾、穿衣服,看谁的书包收拾得又快又好;看谁的衣服叠得又快又整齐,看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通过这一系列比赛,使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行为。

2、模仿表演

《听父母的话》是一出童话剧,教学中分别让学生扮演鸭妈妈、小鸭亮亮和贝贝,在角色扮演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听父母的话,办好事情进步大”。再如《做诚实的孩子》一课,可安排表演小品《我错了》。让学生亲历“主人公”做错事后,在同学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一简单、具体的场景,明白人并不是生来就“诚实”,也不是生来就“不诚实”的,从中受到做人应诚实的教育。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融入课堂教学,他们才会积极表现,主动发展。

3.多媒体参与

例如:《爱惜学习用品》一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情感的需要,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请出”了孙悟空,于是同学们各个瞪大眼睛,迫切地等待着下一个环节的出现。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要,我调了一下同学们的胃口:“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勇敢、机智……)今天谁能向孙悟空一样勇敢机智就可以到花果山摘个仙桃”出示花果山的背景。同学用鼠标摘仙桃的同时还能听到孙大圣一句鼓励的话。整堂课以”摘仙桃”为明线,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为暗线,上得是有声有色、同学们情绪高涨、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引发讨论

有这样一个片段:教学《做个小小发明家》时,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生活中的不方便”的问题讨论,从个人→小组→自由组合(几个人)→再回到小组,讨论出生活、学习、交通、通讯等诸方面的种种方法。此时,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学习的欲望格外高涨,深刻领悟到“爱科学”的内涵。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

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5.开放场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一课,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

三、转换教学角色,让学生自由驾驭教材。

教师要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配角”与“主角”的关系。课堂上,师生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教师不应该是驾驭学生、驾驭教材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服务者。通过巧“导”,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的配角身份调整为主动探究的主角身份,把驾驭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热心“服务”,为学生学习教材铺路搭桥,解疑排难。一般来讲可分这样三大步:课首,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揭示教学目标;课中,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实施教学目标;课尾,总结收获谈感受,再次质疑,以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

如《尊敬老人》一课,开课揭题让学生质疑揭标:同学们,你们想通过本课的学习弄清与课题相关的哪些问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我想弄明白为什么要尊敬老人?”有的说:“我想知道怎样尊敬老人?”……学生以教材主人的身份,带着问题和学习目标很快进入到主体教材的学习之中。课中教师借助教材的典型人物与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引导学生育情明理。课尾导行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难或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讨论解决的呢?一名学生说:“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做晚辈的都要孝敬老人,让老人晚年幸福,可我的妈妈总和奶奶吵架,有时我替奶奶说几句话,妈妈就要说我、骂我,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让妈妈也尊敬奶奶?”这是一个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二难问题,教师没有正面作答,而是启发学生们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解决这个疑难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

上一篇:谈谈初中生入学教育下一篇:《浓浓母爱》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