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

2024-10-05

小学思品(精选12篇)

小学思品 篇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及社会对人们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大多数学生认为思品课枯燥、无味,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上这门课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上下工夫。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兴趣,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啊, 兴趣是最佳的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方面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尊重、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 你尊重别人, 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师生间的关系亦如此。我们尊重理解学生, 学生才会尊重信任我们, 才能对你敞开心扉、无话不谈, 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你。所以,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尊重、热爱、理解学生, 努力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魅力, 进而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感受到教师热切的希望而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师生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教学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善用时事热点——激活思品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 寻求乐趣是孩子的天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是最主要的, 对小学生而言, 了解一些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新闻可以开阔视野,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每节课课前我都会在前两张幻灯片上选择对他们有意义的时事热点进行报道, 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 特别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 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 孩子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大爱。

三、丰富教学形式——让思品课多姿多彩

在单调重复对象的刺激下, 人的注意力常常会变得迟钝起来, 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快乐竞答”“挑战自我”“案例教学”“社会调查”“角色体验”等, 这些形式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学习《伸出爱的手》时, 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感受残疾人行动的不便, 采用让学生蒙住眼睛找座位或者玩贴鼻子的游戏, 用一只手穿衣服、系鞋带等, 这种体验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使体验的过程成为学生投入的过程, 并由此产生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四、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 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形象的感知材料, 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启发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如我在上《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时, 播放动画《地球妈妈伤痕累累》, 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与浪费。如水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乱砍滥伐森林等,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整节课学生都在感慨, 积极思考, 发表自己的看法。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还沉浸其中, 提出建议。

五、学科整合——深化课堂内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非常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应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 如学习《我的家乡在哪里》这课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家乡的轮廓画下来,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加强了对家乡地图的记忆。又如《中秋节》这一课教学, 结合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 孩子们知道了在中秋节的时候不论是我们, 还是外地的小朋友, 都要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团圆饭, 赏月、吃月饼。也很自然的引出很多伟大的诗人用月亮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这样, 语文学科的知识很自然地融入到品德课中。总之, 自然巧妙地对各学科进行整合, 会使课堂取得显著的成效。

六、巧用幽默语言——让思品课轻松愉快

语言幽默风趣、诙谐生动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 还易于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 赢得他们的喜爱。正像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 语言“不是蜜, 但是却能粘住一切”。巧妙地引用经典语言、广告、名言警句、典故等表达教学内容, 比较新鲜风趣, 学生也喜闻乐见。如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我会调侃道:“这是常识性问题, 地球人都知道。”学生答得很棒时我会表扬说:“你太有才了。”使用学生自己的语言他们会觉得亲切, 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七、注重课堂结尾——使学生情感升华

常言道:“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尾, 我校“1355”工程中, 五要度之一就是强调课堂总结要高浓度, 可见结尾时课堂总结的重要性。我常用的方法有练习式结尾——巩固知识、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以及趣味游戏式结尾:如讲《今天你安全吗》结束时附了一首交通方面的拍手歌,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 在思品课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遵从新课标理念, 认真钻研教材, 勇于实践, 敢于创新, 不断总结归纳, 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加生动、精彩。

小学思品 篇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参与中成长,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获取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的品德培养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真实世界。

一、变“虚”为“实”,活用教材,贴近儿童

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内容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在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教材是很难实现的。虽然我们的教材在编写时,已经注意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但毕竟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敢于跳出课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造性地活用教材。

山东人民版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故事》一课的“家乡山水美如画”小节中,教材提供的是济南、沂蒙山等地的图片和故事,离我们威海学生的距离比较远,学生不熟悉,就很难有深刻的爱家乡的感受。如何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家乡的美丽可爱,从而生出一种由衷的热爱家乡的感情呢?我决定用我们的家乡――威海的一些真实资料打动学生的心。于是,课前,我精心挑选了一些威海山水的图片、录象,比如仙姑顶、海水浴场、正棋山等;汇总了威海获得的种种美誉――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最早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等等。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山水,因为年龄的局限,学生的交流终究不够全面,我神秘地告诉学生:“老师也搜集到了自己家乡的一些资料,想看吗?”学生兴奋地大喊“想”,当他们在课堂上亲眼看到自己熟悉的威海的山水图片和录象时,开心地喊着“海水浴场”“古陌岭”时,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已经溢于言表。此时,我引导学生:“正是因为咱们威海山美水美人更美,所以先后获得多项美誉,让我们一起看着屏幕喊出来!”学生的放声齐呼中洋溢着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此时,我问学生:“生活在威海,你有什么感觉?”“幸福!”学生脱口而出的话里饱含真情实感。

熟悉的景物,恰当地出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看起来“虚”的品德教育落在了“实”处。活用教材,用活的教材,建立起了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二、变“静”为“动”,创设活动,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交流与撞击中实现的,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多给学生提供碰撞的机会,让学生到活动中去体验、实践,获得真切感受,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

1、快乐游戏。

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共性,因此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将枯燥的说服教育转化为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感悟,促使他们的道德认识不断到位、升华。

例如,教学山东人民版四年级上册《做守规则的小学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与合理性,我故意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游戏的情境:一上课,我就宣布做个游戏。尽管不明白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学生还是欢呼起来。于是我边拿出两个大小不一的玩具,边宣布游戏规则:“北边一排(共14人)为1组,传这个大熊;南边2排(共28人)为2组,传这个小狗。看谁先传完。”我故意先把小狗给了2组,等2组传了一会,才把大熊给了1组。结果,还是1组先传完,于是我就宣布:“获胜组是1组!”1组的学生兴奋地欢呼起来,可是2组的学生群情激奋,大喊:“不公平!”我没有批评压抑他们,顺势利导,“怎么不公平?说出理由来!”“我们这组人数多!”“那你们还先开始传的呢!”两组争论起来。

待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摆出一幅和事佬的姿态:“好了,看来是老师的错,老师刚才制定规则的时候考虑得不够周全。那么大家能不能帮助老师把规则制定的周密一些呢?”因为有了刚才的游戏体验和争论,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同时开始,人数相等,不准站起来,传递的东西要一样”等细致的规则。

按照学生制定的规则,我们又一次进行了这个游戏,这次,输的小组也服气了。这时,我请学生根据刚才的游戏,谈谈对“规则”的认识,学生就深有感触地说出了“遵守规则很重要”“规则的制定要周密”等道理。自我教育起到了相当有效的成果。

在亲身参与游戏中,学生体验到了合理公正的规则的重要性;修订规则这一个活动,既为下面的活动――为自己的游戏制定规则做了铺垫,又让学生认识到制定规则要周密,细致。游戏,使品德教育在活动中进行,学生的认识更加到位,印象也更深刻。

2、合作探究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注重认识社会的方法引导和技能的培养,追求学习方法的多样化。要尽可能的给学生留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以便让学生参与其中,每一个单元可以构成一个有人物、有场景、有事件的大情境。在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上册《一山一水一圣人》单元中,我采取了单元授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了解祖国的壮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更主要的是在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的方法和技能。

执教“泰山的自然景观”小节前,我进行了精心备课,搜集了大量资料,制作了一个集图片、音乐、录象、动画、配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深深地陶醉在这壮美的景色之中。我因势利导:“同学们,泰山荣膺五岳之首,不仅是因为他壮美的自然景观,更因为他深厚的文化遗产。咱们五年级同学已经非常熟悉实践活动了,课后,就请大家自由结合小组,选择古建筑、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等任意一种泰山文化研究,广泛搜集,进行整理,准备汇报,下节课,我们看哪个小组的汇报最吸引我们。”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尤其是几个信息技术“高手”,更是得意地东张西望,大有舍我其谁的架势。

第二节的展示交流课上,只有几个小组拿出了几张打印下来的枯燥的文字。面对这意料之中的结局,我没有过多地责备,而是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原因,总结出了“分工要细致,落实要到位,搜集的材料要整理分析,汇报形式要灵活有趣吸引人”等实践探索中的注意事项,孩子们若有所思,第二次探索活动开始了。

第二周的展示交流课上,那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有的小组编排了一个小品,用“导游”的嘴把自己搜集到的文化资料展现出来;有的小组自编自演双簧,一个同学在讲台上装模作样地介绍,另一个则在讲桌下面照整理好的稿子读;有的小组举行了图片展览,将家长协助打印出来的图片资料制作成一个大刊板,给大家介绍;最吸引人的是郝晨小组做的投影片,有配音有动画,形式新颖,内容还很丰富多彩,被大家一致评为一等奖。

活动后,我引导学生总结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七嘴八舌,谈自己小组活动中的教训和经验。“大家想不想继续进行这样的探索实践活动呢?”学生异口同声,“想!”“那么,本课余下的内容――我国其他名山,本单元的其他课文――《来到黄河岸边》和《寻迹孔子故里》,咱们仍然开展实践活动,各小组任意选择一个主题,自行探索交流展示。下次上课时,我当学生,你们是老师,看哪个小组老师的讲解更吸引人。”就在这种反复的亲身实践中,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更主要的是,锻炼了实践探索合作竞争等诸方面的能力,树立了从社会生活中学习的概念。

3、情境渲染

教学山东人民版四年级下册《珍惜劳动果实》一课时,针对城市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不知节约的实际情况,我决定通过文字、图片、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来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影响、教育的目的。

在学生交流了自己调查的浪费现象之后,我说:“课前,老师也进行了调查,大家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自己搜集到的一些食堂、饭店里浪费粮食、剩菜剩饭等的照片,学生深受触动,默默无言。

接着我又出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并将数字变成红色放大,请学生重读这些红色的数字:“目前,世界上约有8.5亿人缺少粮食,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七分之一!”学生读着,表情惊讶着,他们显然没有想到这个数字竟然这么庞大!

接下来,我逐张出示自己精心挑选的一组非洲儿童骨瘦如柴、濒临死亡、饿死人骨堆积的图片,伴随着低缓的音乐,语气沉重地介绍:“这是一个饿了多天的小朋友在珍惜地舔食着手上的最后一粒粮食。这是一个因为饥饿濒临死亡马上要落入鹰口的儿童。地上到处堆满了因饥饿而死的人的骨头!”教室里安静、沉重,学生惊讶、悲伤、自责。

几幅图片,几串数字,几句话语,几段音乐,渲染出的气氛和情境足以令学生终身难忘。节约,应该成为他们深深铭刻在内心深处的文字。

三、变“小”为“大”,走进社会,实践成长

学生对社会的认识,道德人格《在生活实践中放飞心灵》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的形成是靠接触社会和人际交往来中实现的,因此,我非常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小课堂引入大社会,给学生架起了一架梯子----让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教学山东人民版四年级下册《参观食品加工厂》一课前,为了让学生对食品加工有初步了解,我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月饼加工厂参观。学生看到了月饼制作的流程――称重、制馅、做面皮、包皮、成形、烘烤,感受到了工人师傅艰苦的劳动环境,领教了面点师傅纯熟的制作技巧和工艺,欣赏到了一个个刚出炉的精致可爱的月饼。

课堂上,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自己的参观收获。学生七嘴八舌,畅谈感受,有的谈面包的制作流程,有的谈对工人师傅的同情和理解,还有的对师傅们配合的默契非常佩服。一次参观,多重收获,社会实践,育人无痕。

教学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上册《为了地球的明天》一课前,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引导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后认真填写。

我身边的环境调查

调查人: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发现问题解决措施

通过本次调查,我想说:

课堂上,我请学生交流他们的调查结果,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然后我又设计了体验活动――铲除小广告,利用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清理白色垃圾,铲除小广告。不少学生在调查活动、社会实践的体验过程中发现,其实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因此,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小学思品生态课堂的建构 篇3

一、探索——思品生态课堂的基石

每进行一个章节的教学,教师应向学生提出该课时的探索目标,安排时间自读教材。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习目标的制定和阅读时间的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思品课本中编排了大量的图画,没有大段的文字。这些图画和只言片语既是学习的引子,也是学习的内容。学生在阅读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或回忆,或思考,同时进行自我知识体系的初次建构。

例如,在教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这一课时中,我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写的过程是学生再体验当时情景的过程,在回顾的过程中可能自己已经能够接受当时的情景。完成之后,我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将刚才写的内容进行口头交流,说说生活中与父母之间产生的不愉快的事。要求学生说说当时的想法,然后让组员有秩序地谈谈自己的体会,并且出谋划策。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与父母交往的策略:想与父母交流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让父母感觉到自己学习的主动,避免父母给自己加作业;有事和父母商量,征得同意后方可去做。

二、真情——思品生态课堂的本源

建构生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就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明确好一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之后,就要从中充分地挖掘出教材背后蕴含的情感背景,并通过教学方法的设计,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会,引发学生对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心认同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摆脱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的桎梏,将生态课堂与社会的大背景有机地集合在一起,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

例如,在进行“我的成长与家庭”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体现家庭亲情的事例,以便于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法,到了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就会积极踊跃地进行交流,有的列举出女孩火海救母的感人事迹;也有人列举出父母感情破裂,影响到子女正常成长的悲剧故事。这些发生在社会上的真实故事,在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身边的亲情的宝贵。在学生的感情流露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自然地投入到对学习的探索过程中来,为提升学习效果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生活——思品生态课堂的回归

在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失去思想品德教育的应有之义。采用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吸取生活元素之中的有效内容。

例如,在进行“我要安全地成长”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活动的开展——调查“你居住的小区周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根据调查的情况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出你的解决方案。”等。学生完成调查工作之后,就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并筛选出可行性高的方案来。例如,“充分利用小区物业的宣传栏进行对安全知识的普及”“学校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活动”“给主管部门写信”等,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上,进行对生态课堂的构建需要充分地激发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并在课堂上融入丰富的生活元素,增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实验小学)

小学思品 篇4

一、正确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的年龄阶段,在小学阶段,如果学生对于所参与的学习活动不感兴趣,那么,教学的实效性就很难得到有效发挥。将多媒体教学有效地应用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一个个视频故事的讲述,通过感人画面的展示,以及那些充满感恩与正义气息的文字展示,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爱和感恩、珍惜和包容、善良和勇敢、奉献和无私等美好思想在小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地发芽。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我生活的地方》单元“发现家乡的美景和特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视频,向学生展示风景如画的家乡景点和让人垂涎三尺的家乡特产,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专心致志地观看图片。当然,利用多媒体仅播放家乡一部分景色和特产,随后,可以通过提问:“除了老师展示出来的以外,同学们还认识我们家乡其他的自然景点和特产吗?快来告诉大家吧。”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进行扩散性思维,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应用,将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让机械刻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而充满活力,通过多种媒体的交叉运用,极大地激发小学生探究社会现象,体悟生活的热情,这样,思品课一定能成为小学生喜欢的课堂。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应该看到多媒体教学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多种媒体的运用,可以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原本通过单纯语言讲述的教学内容,似乎变得那样的亲切,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声声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卷。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巧妙运用,让孩子们不易理解的问题变得清晰可见,让一些生硬的说教变得活起来,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对促进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一些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故事情境,让同学们通过思品故事的多媒体展示,在愉快的故事情境中受到了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同学们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受到健康向上的思想影响,这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健康生活每一天》单元的“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尝试找出夏天里,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小心蚊虫叮咬、多喝水、不要长时间暴晒在太阳底下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更好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三、挖掘多媒体教学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明白更多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课文所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学习中,挖掘更多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小学生活泼好动,往往注意力不能够过于持久,如果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单纯运用讲述式的教学,学生可能过一段时间注意力就分散,难以集中到现有的思品教学内容中。久而久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小学生思维特点来看,过于枯燥的讲述,会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失去期待,尤其是一些重点与难点的小学思品教学内容,如果只是采用上述的教学手段来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往往收到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例如,教师在讲交通安全相关的教学内容时,这部分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生硬地将交通安全相关知识讲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很难对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学习产生兴趣,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重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展示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出来,能够将本来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化的多媒体展示变得充满情趣,更加容易理解,由此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笔者会在网上搜索人类的进化史,还有我们国家一些珍贵的文物、遗产,让学生在多媒体的作用下,深入了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也让思品课充满了乐趣,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又如,在教学《劳动光荣》一课时,教师通过播放《劳动光荣》方面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跟着唱,在学生受到美妙的歌曲感染后,揭示课题进入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了就被调动起来了。可见,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应用,将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让机械刻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而充满活力,通过多种媒体的交叉运用,极大地激发小学生探究社会现象,体悟生活的热情。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 篇5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倮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如果觉得这节课有兴奋点也记下。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记得有一次,社会实践时,要求学生走路,我一直与学生在一起。学校要求师生说普通话,我一直坚持说,有学生当第一次听我说地方话时都觉得别扭.当我有错别字时,学生能立即帮助我改正.当我说普通话发音不准时,学生能及时指出.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我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提建议,凡是学生提意见的我评作业时,写一句“谢谢你给我提出这么好的建议。”学生有什么意见才会直接说。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范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一次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有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小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小学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我的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走进社会,知行合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再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也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中的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我们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 活动前,我向学生提出调查活动的目标:①查找有关反映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故事、传说、资料。②以“走进远古时代”为主题,全班将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故事进行表演、交流。③出示图片,刀更火种,人拉犁,车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时怎样一步一步进步的,也可以以此为研讨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探究。④让学生结合本地情况,了解本地人们还有那些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经验总结。⑤学生以小组或自由结合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所调查和查找的资料,共同研讨应怎样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试四食文化,推荐哪些食品,讲解那些食品中的事故等。⑥查找中西方食文化进行比较;活动中,学生置身与具体的场景,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有的学生试着用石块敲打制作石器工具;用木棍试着模仿古人钻木取火;用一些旧牛皮纸,报纸等试着做远古人类穿的衣服等;有的当“小记者”与周边居民进行“焦点访谈”;有的当“摄影记者”,拍下了一张张照片,进行分析。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缩短了大社会与小课堂的距离,缩短了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认识的距离。活动后,学生们纷纷就自己的调查活动进行了汇报,展示交流自己经过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收获,既与同学分享,也让大家互相学习。

三、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小学思品 篇7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

从参加工作以来, 我一直从事小学品德教学工作。在品德课堂上, 我经历了从刚开始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到随着新课改的热潮, 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 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再到新课标修订之后, 我对品德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通过学习新课标, 让我认识到品德课堂教学要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 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 通过“增补—删减—拓展”等方式, 重组教学内容, 力争使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以活动为主线、以育人为主旨、重视道德行为的践行、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寓教育于活动中, 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感悟做人的道理。

基于此, 我在平时的品德课堂教学中, 积极研究、努力探求一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道路。课堂中我紧紧围绕“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教学, 使之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生活, 引领和发展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充分发掘本地区的教育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学习。

一、源于生活

在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 我不拘泥于教材, 而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 从而沟通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已有生活经验的联系, 使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 在教学《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 教材第二版块中提到各种商品包装袋上的学问很多。 (出示电子书) 如果让学生———分析每一类商品的包装, 那么学生会混淆不清, 更何况有的商品, 学生并不熟悉, 为了能更好地教学本版块内容, 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购物经验, 我了解到学生对食品包装袋最熟悉, 所以在教学中我以食品包装袋为例, 让学生充分了解包装袋上的信息及用途。然后“以点带面”, 辐射到了解其他包装袋上的学问, 这个知识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二、引领生活

小组合作学习, 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中以一个个活动串联起整个课堂,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交流中学习。

例如, 《规则有什么用》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重点了解学校规则,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了解规则的意义及作用, 并能学以致用。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准备时, 用相机拍下了平时学生在校的生活照片, 有正面题材的, 也有反面题材的, 在上课的时候, 我没有一味地以本为本, 而是充分利用了现有学校的资源, 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 从生活实际中找到规则, 然后小组合作学会给规则分类, 了解每条规则的制定都是有其作用的, 因为是从学生身边找到的规则, 所以学生接受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事实证明, 通过本课的教学, 学生开始意识到在学校应该积极遵守学校制定的各类规则, 这样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快地养成, 从而引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能做遵德守礼的好公民。

三、深入生活

让学生亲历生活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通过探究性活动,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 使学生获得知识, 提升能力, 突出“做中学”的目的。

在教学《走进盲人》时, 上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体验活动:把学生分为两组, 一部分学生观看, 然后找11个学生上台体验, 其中6个学生蒙眼, 5个学生分别搀扶着蒙眼学生, 剩余1个蒙眼学生没有人搀扶, 请所有上台学生绕教室走一圈后, 我分别采访了被蒙眼的学生、搀扶的学生、自己蒙眼走的学生和观看的学生, 通过亲身体验, 我们听到了学生最真实的心声:被蒙眼的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不便, 心里很恐慌;搀扶的学生感受到当引路人也不容易;自己蒙眼走的那位学生在谈感受时说着说着竟然哭了, 因为他害怕、无助。而观看的学生的感受是很想去帮他们一把。

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体验活动, 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达成了, 没有过多的语言, 学生的内心自然形成了对盲人的同情, 真心愿意去帮助生活中的残疾人。

四、回归生活

以生活为本, 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平时的生活实践中,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使品德教学回归日常生活。

在教学《通信连万家》一课时, 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 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了关于通信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 我主要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展开, 活动中我采用了递进式、分层次的教学方式。

首先, “简单文件的传递”, 同一份文件, 在不同的条件下, 为了突出一个“实效性”, 也就是本着花最少的钱办高效事的原则, 让学生快速、恰当、合理地做出选择。

其次, 从生活中列举了三个事例:第一个突出电信通信的快。第二个突出邮政的便利, 弥补了电信通信的不足。第三个是突出在面对可以同时有多种选择的通信方式时, 教给学生高效办事的方法。———突出方便、实用、快捷的特点。

最后, 设计了一个拓展, 那就是从个人事到国家事的选择。联系生活实例, 当大家同时面对一件国家大事时, 我们应如何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之联系。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做出恰当的选择。

课堂最后师生互留联系方式, 也是想让学生回到生活中, 让学生感觉到这些通信方式就在我们身边, 它一直被我们使用着, 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

新中国小学思品教材之发展 篇8

新中国成立以来, 小学思品教材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在不同时期具体称谓不一。1949年到1957年间多称为“政治常识”;1957~1959年间个别地方称为“社会主义教育课”;1959年起改称“政治”;1968~1971年间有多种称谓, 有些依旧叫“政治”, 多数叫“毛泽东思想课”或“毛泽东思想教育课”, 甚至有叫“政文”的;1972~1981年间, 一般叫政治;1982~2000年期间, 改称“思想品德”;2001年开始推进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 (1至6年级) 以综合课程为主, 将原“思想政治”改为“品德与生活” (1~2年级) 和“品德与社会” (3~6年级) 两门课程。

一、起伏不定17年 (1949~1965)

解放后至文革前的17年 (1949~1965年) 是一个振荡式社会剧变过程, 政治风云波澜起伏。小学思品教材建设也随之变化不定。

新中国成立之初, 国民党统治时期小学开设的“公民”“童子军”“军训”等课程被废除, 代之以培养儿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国民公德的政治思想教育。1950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规定:“小学五、六年级开设国语、算术、体育、音乐、美术、政治常识、历史、地理、自然、劳作十科。”[1]同年7月, 教育部和出版总署《关于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用书的决定》规定, 在小学高年级使用高级小学政治课本。同年9月, 政务院出版总署确定中小学教材由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 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共同组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 重编中小学课本, 并于1951年秋季起陆续供应, 始称“统编本”。[2]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借鉴解放区的教材编制经验的基础上, 出版了小学政治 (1~4册) 。教材中的内容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政治性内容, 特别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服从集体以及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政治伦理压制了个体道德自主, 阶级利益抑制了个人利益, 表现出浓厚的伦理政治化色彩。该套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 比如第一册18课中有6课涉及。

1949~1951年间, 除了人民教育出版社, 还有一些地方出版社在解放区旧“政治课本”的基础上修订出版新的“政治课本”。如东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东北版小学《政治常识》 (1~4册) , 供东北和广东等地使用;华北联合出版社、新华书店、上海联合出版社等机构出版了改编的、武纡生编写的《政治常识》;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厅编审室编辑, 山东新华书店出版了高级小学用《政治常识》 (1~4册) 。

1952年3月《小学暂行规程 (草案) 》颁布后, 小学不再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 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务”的国民公德教育。自1953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起, 学校教育更是脱离生产实际, 甚至照搬苏联模式, 小学一度取消了政治课。此后的13年里, 全国没有统编的小学思品教材, 只有少数地方, 如甘肃、上海、江苏等, 零星出版过小学用政治课本。

学校轻视思想政治课的倾向很快引起毛泽东的注意。1957年2月他很不满意地指出:“最近一个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 出现了一些偏向……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 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 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 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外, 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 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而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在这里, 毛泽东把“政治”上升至人的灵魂的高度并视之为共和国教育方针的首要方面。同年6月, 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引下, 中小学德育的重心逐步转移到政治教育上来, 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小学高年级相继开设了政治课。此时的小学政治课全国没有统一要求, 没有统编教材, 上课内容都是依据当时国内政治形势而定。

1957年8月, 教育部和团中央发出《关于对中学和师范学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联合通知》;同年11月, 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中学和师范学校社会主义教育课教材目录》的规定, 对于社会主义教育课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做了详细的说明。这些文件虽然是针对中学和师范的, 但很多地区停开政治课已久的小学也陆续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小学用社会主义教育课本, 比如上海。社会主义教育课仅存在一年左右时间, 即被1959年颁布的《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取代, 小学重新恢复政治课。

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草案) 》中规定增设政治课, 将第二个《小学生守则 (草案) 》内容与“五爱”国民公德一致, 把“五爱”教育具体化, 并作为小学周会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之一, 帮助培养小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66年“文革”。

这17年的小学政治教材建设具有如下特征:第一, 种类少。主要在1949~1952年间出版了几种政治常识, 此后仅有少数地方出版过政治课本。第二, 突出政治性。内容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 凸显阶级斗争, 充满着革命的话语。第三, 以文选和对话为主要体裁, 插图少, 逻辑性差, 不利于教学。不过, 这个时期的小学政治教材建设为日后的小学思品教材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严重异化10年 (1966~1976)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中小学德育被卷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中。学校的一切德育工作均被无条件地纳入到当时既定的政治运作框架, 强调无论是小学, 还是中学, 都必须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进行斗、批、改;要求中小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以及“文革”相关文件。[4]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己完全被政治斗争所替代, 政治教育又被窄化为毛泽东思想教育。

1967年3月,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社论, 号召中小学革命师生复课闹革命, 这是文革时期教育政治化的第一个关节点。社论提出:“复课闹革命, 复的是毛泽东思想的课, 上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课。”[5]此后全国性的复课闹革命渐渐成为社会运动的主流。同年10月1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布通知《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 要求学生返校复课, 并提出“在教学的实践中, 贯彻实行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次年春天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热潮, 深刻影响了学校教育。

在这种背景下, 几乎全国各地, 差不多每个省、市、县, 甚至是学校出版了种类繁多的思政教材, 小学思品教材的名称大部分命名为《毛泽东思想教育》或《毛泽东思想教育课》, 个别地方称为《政治》或《政文》。小学《毛泽东思想教育 (课) 》的内容与其名相称, 几乎全是阶级斗争方面的内容, 大多数课文为毛泽东和林彪的语录。“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 毛语录还是作为中小学生课文的重要内容。”[6]

《毛泽东思想教育课》课本的政治功能被无限放大和极度强调, 形成选文简单、体裁单一的编排形式, 成为教科书发展史上一个刺眼的符号。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 随着全国批林整风运动的全面展开, 原来所谓“黑色专政”的教育路线有点峰回路转 (即后来批判的“回潮”) 。各级各类学校率先开始了教育整顿, 而且整顿的第一炮就是对准文化课教学、基础理论教育等教育质量方面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毛泽东思想教育课》课本也很快就停止了出版和使用。

停止出版和使用《毛泽东思想教育课》以后, 多数省市自治区又编写小学政治教材。如北京、上海等地组织专业工作者编写并正式出版了小学政治教材, 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教材结构包括课文、思考题、辅助读物和单元教学建议等几个部分;以两报一刊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红旗》杂志) 为依据, 以毛泽东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六个条件组织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可读性和可学性较差, 形式呆板。

纵观这10年, 小学思品教材种类繁多, 都沦为政治运动的附属品。教材内容大多是联系现实的政治性知识, 革命的话语始终是小学思品教材的主旋律, 而道德教育几乎是空白。教材成了国家领导人语录 (主要是毛泽东和林彪的语录) 、马列著作选段、“最新指示”、最新形势介绍的大杂烩, “批斗”“打倒”等情绪色彩强烈的词汇充斥其中。这套政治话语体系, 在术语构成、表达方式和语义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这是为了保证社会、个人与国家权力话语的高度一致, 以适应国家在经济上的高度集权管理和在思想文化上的严格控制。另外, 这个时期的小学思品教材对传统的“孝”“信”“义”等伦理规范进行批判的同时, 把亲情、友情等都一笔抹杀。伦理资源的亏空, 也造成人性的荒漠。[7]这一点, 甚至对现在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恢复与转型的24年 (1977~2000)

19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结束, “四人帮”被“粉碎”, 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大事。“文革”刚结束的1977年至1978年间, 因为全国适用的教科书还没有编写出来, 全国大多数省市, 甚至是地区和县仍然延续以前的做法, 自己编写出版小学政治课本, 而且大都是在对前几年当地出版的相应课本修改补充而编成的, 作为临时性的过渡课本使用。各地的小学政治教材虽然进行了重编, 但当时的观念深受“两个凡是”的禁锢, 教材政治化、成人化、概念化依然如故, “左倾”色彩依旧十分明显, 严重缺乏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在以肃清“四人帮”流毒为主要政治任务的气候里, 根据教育部1978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了一套小学高年级用的《政治》 (共4册) 。该套教材很多内容涉及揭批“四人帮”, 全套共64课, 有11课涉及了揭批“四人帮”, 占总课数的16%。总体看, 这套教材比此前各地出版的《政治》教材进步了不少, 但内容偏深偏难, 政治味极浓, 形式呆板, 不利于学生学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革命的话语逐渐淡出, 建设的话语占据了主流。随着政治话语的变化, 小学思品教材的话语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并实现了与时俱进的转型。

1979年4、5月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会后, 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该《纪要》指出, “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从实际出发, 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 有的放矢, 讲求实效”, “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 多种多样, 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8]随后, 一些地方 (如上海等) 以开设道德课等形式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

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修订草案) 》, 在修订说明中指出, “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 效果不好。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 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 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进行生动活泼的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同年秋季, 各地小学根据该教学计划开设思想品德课。1982年5月, 教育部正式颁发了新中国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随后, 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根据该大纲开始出版小学思品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前四册和语文合在一起, 称为“语文·思想品德”。这些教材低年级以图为主, 而且多为彩图, 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高年级则主要以故事的形式, 夹叙夹议地摆事实, 讲道理, 通俗易懂。

在对1982年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进行修订的基础上, 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根据1986年的大纲, 北京市教育局、人民教育出版社、天津市教育局、辽宁省教委、黑龙江省教委、上海市教育局、广东省教育厅、四川省教委等编写,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了全国通用的全日制小学课本《思想品德》。该套教材总体强调一般性的道德教育, 这是小学思品教材的一次飞跃。在强调道德教育的同时, 该套教材仍有很多政治性话语, 但这些政治性话语突出假设性, 如“劳动不分贵贱”“富了不忘他人”等等。由于历史的原因, 这套教科书依然以动员式话语为基本的话语方式;名人榜样比例很大, 占榜样总数的90%以上;宏大主题远远多于日常主题;集体本位色彩显著;规训意味浓烈, 忽视道德的生成性和主体性, 如第一册的前四课依次为:我要做个好学生、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课间游戏守规则。到2001年间的其他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在内容和风格上跟这一套比较接近。

为适应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国家教委于1990年和1992年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初审稿) 》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 (试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机构据此出版了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套《思想品德》到1998年才出齐。这些教材较此前的更加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内容更加丰富, 形式更加活泼。

从82大纲到92大纲,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性质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 均强调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倾向较强。依据这些大纲编写的教科书当然同样有着泛政治化倾向。

1997年3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试行) 》颁布, 该《课程标准》首次出现了“公民”二字, 开始重视公民教育, 关注个体的生命发展, 是过渡性大纲。根据该大纲, 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内的多家出版机构出版了小学思想品德教材。这些教材的道德内容较以前的同类教材有增加, 成人榜样较之前的同类教材有减少, 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时代要求。

这个时期的小学思品教材逐步摆脱了“泛政治化”的藩篱, 实现了由“政治”向“思想品德”的转型。教材在内容上日渐淡化阶级斗争, 突出道德教育, 并开始注意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 日益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最终走向了关注公民教育。在编排和呈现形式上, 开始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体例渐渐丰富, 插图和话语方式逐步走向优化。但是, 这个时期的小学思品教材知性德育色彩依然浓厚, 规训意味强烈, 对学生的道德活动关注不够, 并非十分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发展。

四、活泼明艳12年 (2001~2012)

2001年正式启动的新课改规定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要求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 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基础上, 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同年5月, 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新课标强调小学德育课程围绕儿童生活展开, 在热爱生活、学会生活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共15家出版机构编写出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这个时期的小学思品教材从编写理念到实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教材的形象转为活泼明艳。

新教材的内容及其组织强调贴近儿童生活, 呈现儿童文化;强调道德体验, 注重道德践行;重视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突出生成性;首要任务定位为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为其今后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学会过道德的、有意义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版式设计有较大突破。首次全部采取16开本设计, 封面色彩鲜艳、形式活泼。教材内页大部分都采用彩页, 绚丽多姿, 形象鲜活, 赏心悦目。此外内容呈现活泼大胆, 极富趣味性。首次将卡通形象大量引进教材, 书内常会设计一个类似小精灵的角色, 以此引导该书内容。有的教材采用小蜜蜂的形象, 有的采用小老虎的形象, 还有的是同龄小朋友的形象, 这种设计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与以往的成人化的语气不同, 新教材文中常出现童真的口吻, 大量的采取对话形式或卡通式自我独白的形式讲述每课内容, 突出儿童主体, 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符合儿童心理特征,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主题上的转变也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新教材中, 快乐、健康、参与、关爱等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主题。教材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共同分享学生的快乐, 引导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 关爱自然、环境、社会与他人, 与学生共同成长。与此相配合, 教材一改以前的家长式道德说教, 增加了很多说明性、引导性的文字, 模糊了正文和练习的界限, 采取“小文本”的课文方式, 围绕主题组织内容。这些改变对于增加教科书的自身魅力和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虽然新教材中也存在着内容过于城市化、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内容过于花哨等缺点, 但是历经修编, 逐渐走向成熟。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颁布后, 出版机构都积极修订相应课本, 人们有理由相信, 新一代小学思品教材会更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小学思品教科书发展几经波折, 发展之路虽然坎坷, 但在跌宕的道路上日趋成熟。新世纪、新形势, 新课标给小学思品教材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 同时也使之面临诸多挑战。我们期待它不断完善、日臻完美, 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更大助益。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印发.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1950.

[2]丁尧清.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210.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 见袁振国编.中国当代教育思潮1949~1998[C].上海:三联书店, 1991:36.

[4]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1971年8月13日) [A], 见瞿葆奎主编, 雷尧珠等选编: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539.

[5]人民日报社.中小学复课闹革命[N].人民日报, 1967-3-7: (1) .

[6][7]刘铁芳.从规训到引导:试论传统道德教化过程的现代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6) .

小学思品课实施主体性教学的思考 篇9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课堂上组织哪些活动,如何分步实施,都在教师的设计和控制之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老师下达的一个又一个学习指令的状态。在思品课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几乎成为一种模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变成了老师的单向灌输和传递,学生缺少思考和自我内化,思想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被老师包办代替。这种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品德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思品课教学必须全面贯注“人”的发展,实施主体性教学,将老师注意力从单纯的道德意志的传递转化到道德主体的培养与发展上来。

一、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要实施主体教学,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是强调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仓库、被动的认知体,而要把学生看作是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把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全的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围绕人的发展来进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引起、展开、参与和评价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角,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当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实施主体性教学,核心问题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新模式。

学生在课堂上能多大程度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而这种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只能在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这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明理”、“导航”是课堂结构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活动形式,以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使人人都有参与学习、实践的机会,采取小组讨论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在教学中,教者可以把主要问题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这样一方面,每个人都可以在小组内获得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人人动脑、动口,充分地表现自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里同学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启发,互相帮助,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努力让学生尝试成功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自觉能动的活动而获得的,是在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处于发展过程之中,他们的知识、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不完善,主体性还比较弱,需要通过教育者加以唤醒、引导和培育,促使其主体性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直到成为一个成熟完善的主体,成为自身生命活动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及社会发展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欣赏自己的学习效果,对所有的学生都是适用的。因为一旦他们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产生继续求知的欲望。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成功的机会。凡是学生做出的反应,应及时给予评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要多肯定、多鼓励,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学设计的多层面,使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这样,既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有学生参与的可能性,才能使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进去,使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求得主体性的不断发展,实现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主体的目的。

四、建立民族平等的教学氛围

研究表明: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生活是主体性教育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要把学生看作是和自己一样有人格尊严的人,是能发展自己的人。要摒弃教师是绝对权威的道德法官意识,努力营造一种民族平等、坦诚、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师生在课堂上要平等地交流思想、交流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对学生因思想单纯或认识事物稚嫩而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应给予宽容、谅解,使他们始终能以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

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际上就不是道德教育。思想品德的教学,应从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进行最具针对性、现实性的自我感知,然后再通过事理的揭示,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激情,最终导之以行,回到生活中,成为学生自身拥有的美德。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出的人才是有本之本;这样学习的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才会根深蒂固;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会自然实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才会无斧凿之痕。

小学思品 篇10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收录了不少感人的故事和生活意境。在教学中合情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会让故事情节、生活意境更加生动逼真地反映出来,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容易,从而真正达到让学生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

如,在教授《保持环境卫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先欣赏美丽的公园、绿油油的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活泼乱跳的小动物,在平静、清亮见底的小河里面,小鱼儿自由的游来游去等情境。慢慢地公园发生了变化,小草、小花不见了;小动物们兴奋不起来了;河水变成了黑色的,里面的小鱼儿死了;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小河哭了,这时屏幕上出现几个字:“救救小河”。这种情境让学生对保护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触动,深切感到保持环境卫生每个人都有责任。

●人机交互,主动参与

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然而,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多,仅有的课堂发言也是少数学生的事,多数学生在上课时习惯于被动地听老师讲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而多媒体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教《交通规则要牢记》一课时,我虚拟了“通过十字路口”的情境,由学生自主操作、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遇到红灯时要怎么办,遇到绿灯时要怎么办……通过这种让学生自主操作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交通规则,以后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便能严守交通规则,顺利通过十字路口。

●形象展示,晓之以理

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对道理的认识总是要以一定的具体形象为基础,需要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如果老师只局限于教材中一些相对独立的人物、事件、现象进行口头说教,硬贴标签很难奏效,而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间断为连续,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降低明理的坡度,就能使学生容易准确地理解掌握道理。

如,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理解“他为什么不去扑火而大声呼救”这一难点,利用多媒体模拟了人从浓烟滚滚的失火现场爬出来大喊“救命”的场景,在视听效果的渲染下,让学生们自己总结不盲目救火的原因。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原因,我进行了分析,在肯定学生做法的同时对照图像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随后让学生配乐演唱《热爱生命》的儿歌。这样,课堂气氛自然就会充分调动出来,学生也学得主动、轻松,对主要观点理解较深刻,使整个讲道理的过程生动而丰富。

●多方探讨,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很难设想,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人云亦云,从来不敢或不会发表一点与众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会有什么独立创造的能力。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多方设法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求异、不因循守旧。在具体训练方法上,则应在平时课堂上从培养思维的创新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

鉴于此,我在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设计了这么一个行为分辨解析的课件:双休日,小华一个人在家时,来了一个自称是他家“远方亲戚”的人朝着小华家敲门。小华想:不接待嘛,不对,对客人得热情有礼貌;接待嘛,又怕自己不认识他,万一是坏人,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小华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文明而又不上当受骗?此时,学生都进入了积极思考、探讨,然后纷纷发言。有的说,利用猫眼进行观察,在开门前,打电话告诉楼下邻居的叔叔阿姨;有的说,请你等一下,门被反锁了,锁匙我没有,只有我妈妈有,我马上打电话告诉妈妈……通过多方探讨,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而且也记住了一个道理:当一个人在家时,不能随随便便给陌生人开门。

浅谈小学思品课的活动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思品;活动教学;精髓;特性;模式

小学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小学思品课的活动教学是倡导以人为本、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参与具有實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整体性和变序性的教学活动,使之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得以综合发展。下面就来谈谈小学思品课的活动教学的精髓和特性及教学模式。

一、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精髓

质教育明确要求小学思品课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此外,科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增强感悟能力和提高自己的主体性。活动教学正是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科学研究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模式。它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本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活动,在活动中自觉感受、体验、感悟,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协调地发展。

活动教学倡导以人为本。活动教学认为,教师的本质任务就是为学生服务,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实现价值,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明白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发展快慢之别的道理。在相信学生的基础上,活动教学倡导的以人为本就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活动教学倡导“到活动中去”。小学思品以德育为主,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真情实感的体验,体验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自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是形成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实现体验,活动教学正是主张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它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它倡导“到活动中去”,并且学生的发展就“从活动中来”。

活动教学倡导“从活动中来”。“从活动中来”的就是学生的发展。发展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要想有发展,就必须用活动来获得。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能力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来实现的。由此可见,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精髓就是倡导以人为本、“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

二、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的特性

1.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情感性知识和问题性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开放、创造性的实践性活动进行主体感受、体验、感悟,从而不断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我教育和评价的能力,实现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具有区别于其他教学的特殊性。

2.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活动就涉及到参与,参与就是一种实践,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就是以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活动,它冲破了传统的强调知识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牢笼,倡导以人为本,使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之上,促进了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3.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总所周知,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直接干预和控制下进行的,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一个个逆来顺受的听命者,他们的自主性很低。活动教学则不然。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变革,从而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因而,教师要注意变换活动方式,明确活动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调动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自主活动,自我发展。

4.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时空方面,活动教学中的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室内,根据教育需要,还可延伸到课外、校外;内容方面,活动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其来源广泛的新信息和新观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主体方面,活动教学中,课堂的主体不再是“唱独角戏”的教师,而转变为了形形色色的学生……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可见一斑。

5.小学思品课活动教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活动教学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结构具有整体性。完整的活动由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两个部分构成。就思品活动教学而言,其外部活动主要是感性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是指心理活动,即对外部活动的情绪体验和理性升华。二是活动的过程具有整体性。就教学活动的内在进行机制来看,教学过程正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物质活动与思想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内化和外化的统一。

该教学模式主要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选择研究“课题”,即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所选择的课题必须要与当前课程的教育主题相关联,例如学生可以针对《相信科学,不迷信》一课选择“封建迷信的危害”之类的课题进行研究;第二步是制定研究方案,即指导学生依照科学研究的方法,制定简明扼要的研究方案,以解决课题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第三步是开展研究活动,即指导学生依据课题的研究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活动,如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科学实验等,以期达成课题的研究目标——解决课题问题;第四步是撰写研究报告,即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将研究方法、过程和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第五步是交流研究成果,即指导学生升华认识,将研究结果和内心感受通过谈话的方式表达出来。

小学思品 篇12

一、了解思想实际, 突出针对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当今的少年儿童, 思想解放, 思维敏捷, 勇于探索, 其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个别突出的高年级生的道德追求甚至呈世俗化倾向。比如, 有的学生喜欢交往却不看对象, 有的学生追求时尚却不辨美丑, 有的学生爱打抱不平却不讲策略, 有的学生憎恶社会不良现象却随波逐流, 有的学生安分守己却不乐于助人……但是, 蕴藏在少年儿童内心世界的真善美却主宰着他们潜在价值观念, 这是他们在道德情感上所表现出来的共性。由此, 教师应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当代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 既要善于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善良纯洁的一面, 又要正确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信念, 只有切实了解学生千姿百态的思想实际, 摸清他们的思想脉搏, 并结合实际在教学中给以理论知识的分析、指导, 引导他们明辨是非, 崇尚美善, 才能将真理的阳光撒播在学生的心灵, 让知识的火焰点燃其思想的火花, 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联系客观现实, 体现时代性

思想品德教学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教条式的理解和经验式的注解与生活在现代的学生很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学生接收各类社会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 这无疑起到了开阔视野和增长知识的作用, 但由于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 其间良莠混杂, 少年儿童思想单纯, 认识肤浅, 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力, 对各类信息往往不加取舍, 可能对健康的信息持怀疑的态度, 过来却去追求一些不健康的思想, 特别是受传统僵化的品德教育影响颇深的学生, 由于不能辩证地认识客观世界, 一旦将自己亲眼目睹到的社会“阴暗面”与从学校、老师那里所接受的教育联系起来, 定会对其所接受的正面教育持怀疑甚至抵触情绪。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不仅本身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以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正确理解去影响学生, 并且要有对各类社会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的能力。一方面将教材内容与改革开放的现实中生动的、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的好思想、好风格作为教育学生的素材有机集合起来, 以有益身心的信息去排斥不良思潮的侵蚀, 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导学生的世界观。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 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 充满了光明与黑暗, 正义与邪恶, 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关键是要分清主流。

三、拓宽教学空间, 增强趣味性

教育目标追求的核心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是其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在现代教育中, 学生首先是作为生活着的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 只有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中, 其优良的个性的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所抵制。”而且“凡是被受试者认为不愉快的事, 总不如被他们认为愉快的事记得牢。”而传统僵化式的品德教学仅凭一间教室、一张嘴巴和一本薄薄的教材是难以达到理想的寓教于乐的效果的。

为此, 教师要有灵活使用并驾驭教材的能力, 通过把教材中典型的事理进行延伸和扩充, 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发展德育内容, 达到寓教于乐。实践证明, 拓展德育教学的空间, 沟通课内外、校内外, 使课堂、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 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德育内容,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四、改进育人方法, 提高实效性

德育学科的育人方法丰富多彩, 说服教育法、榜样感召法、比较对照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如不加选择, 不合理使用便会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效力。那种对学生进行简单而又空洞的讲解和说教, 那种无视师生间情感交流, 无视学生自身的道德认识、评价, 一味强制学生服从的教育, 是难以激发学生感情, 拨动学生心弦, 产生满意的教育效果的。

在教学中, 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 灵活地综合使用各种育人方法, 能使“教书”和“育人”达到最佳效果,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如对于班内一起学生帮朋友打架的事件, 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教育: (1) 打抱不平, 帮助朋友本是件好事, 但要讲道德和策略, 这是正面教育法中的“表扬”策略; (2) 教师说出自己的个人评论, 帮助学生明白打架是一种伤害他人的错误行为, 并让其设想自己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被伤害的切身感受, 教导他重视尊重他人的美德。这是说服教育法和比较对照法的结合使用; (3) 创设道德方面进退两难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写一份书面答卷, 告诉他不是写检查, 让其回答三个问题:你在这次事件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去解决好这些问题?这是价值辨认法和自我教育法结合使用;对待学生交上一份较满意的答卷时, 教师及时在答卷写上评语赞扬学生, 并讲述古今中外的名人如何珍惜友谊的故事, 这又是正面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故事启迪法的结合使用。

以上事件的处理, 综合使用了育人的多种方法, 避免了教育方法的单一, 增强了说服力, 其教育实效不言而喻。综上所述, 改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将课堂、教材与新时期儿童的思想实际, 与客观现实有机结合,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拓宽育人空间, 改进教育方法, 定能提高教育效果, 促进儿童良好品格的形成。

摘要:作为摆在素质教育首位的思想道德教育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那种以思想品德学科、教材为中心, 以掌握品德知识为目的的德育, 忽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使知情分离, 知行脱节, 既无针对性又无趣味性, 很难将外化的知识转为内在品格的行为, 因其耗时低效而日渐受到现实的抨击和冷落。

关键词:以生为本,良好品格,教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转炉干法除尘系统下一篇:传统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