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字诗歌

2024-11-07

千年文字诗歌(精选9篇)

千年文字诗歌 篇1

梦回千年,文字结缘散文

隔着千年的距离,多少次梦里曾与你促膝长谈,秉烛言欢。在我的心里面,你不仅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更像是一个忘年的老友。长须冉冉,纶巾飘飘。痴爱你的文字,隔着浓浓的墨香,可以领略着你的豪放、旷达的胸襟,可以欣赏着你的婉约、真挚的情感。

你的诗集,总会被我置于床头,每每睡前喜欢拿来翻看,方可安眠于梦间.你的词赋,常常安放在我的桌案,闲暇之余捧来品读,一些光阴因此显得丰盈完满。

追寻着历史的足印,我一步步走进你的世界。探寻你这样一个旷世奇才给世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怎样的厚重.

你,因为欣赏推崇唐朝前辈白居易的闲适散淡的诗风,便自称“东坡居士”,熟不知,这一雅号千古留名,至今仍被世人仰慕。宋时风,明时雨,清时的硝烟战火,都不能淹没世人对你的喜爱。你的诗、词、赋、散文,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面对情感。即便看惯了今人的快餐爱情,读你对亡妻的缅怀之词句,仍不能不为之动容。那一份重情重义之情,令我辈汗颜。红尘俗世的来来往往,聚聚散散。已然成为了今人的一种习惯。只是面对你的那份执念,内心除了敬仰,更多的是一种惭愧之情。

面对仕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你为人的标签。屡次遭受降职贬谪,却不能让你这样精神世界饱满的人,萎靡消沉。无论黄州亦或是杭州都留下了你显赫的政绩,为当地百姓所拍手称道。你可以毫无身价的俯身与家人开垦耕种,你可以不辞辛苦为杭州百姓大型水利,那条著名的“苏堤”便是你留给后世今人对你的念念不忘。

面对生活。人生虽然坎坷,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在你的眼里,都是惬意悠然,都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恬淡释然.乱蝉衰草的小池塘不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是满眼飞翔的鸟儿和阵阵飘散的`荷香。昨夜的一场骤雨不能更你平添一丝闲愁,只能让你窃喜,有了难得的一日清凉。日落西山的晚景,不是夕阳无限好的感慨,而是“斜照江天一抹红”的点睛之美。暴风疾雨当前,你却淡定坦然,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是世人可见无人可及的豪情。

踏着瑟瑟的清冷,街边枯瘦的杨柳树梢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显得格外的清亮。如同娇媚的姑娘,面对世人的遥望,痴痴的笑着。亘古不变的一轮月亮,圆了缺,缺了又圆。悠然想起你的那句睿智的诗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仿佛你一眼便看穿了这千古的变与不变。随后你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美好夙愿,留给人间一份圆满。

江山如画,人生如梦。东坡,吾之老友,岁月的罡风吹不散我对你的那份迷恋,喜欢枕着你的文字,邀你梦里谈笑风生。

千年文字诗歌 篇2

关键词:文字怨生,诗可以怨

一、“文字怨生说”诗歌理论的源流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老子之言亦不纯一, 戒多言而时有愤辞, 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1]《老子》中的“愤辞”由怨而生。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 演周易;孔子戹陈蔡, 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1]同时在《报任安书》也提到了这一点。“发愤著书”即为“文字怨生说”的一个方面。

《孔子·阳货篇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1]关于“怨”, 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朱熹《论语集注》“怨而不怒”[1]。不管是“怨刺上政”还是“怨而不怒”都包含在“文字怨生”之中。

《毛诗序》“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故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1]《诗品序》“嘉会奇诗以亲, 离群托诗以怨”。[1]“逮楚国讽怨, 则《离骚》为刺”。白居易《与元九书》“志在兼济, 行在独善”“释恨佐欢”。[2]这些论述, 都与“文字怨生”说的理论密切相关, 尤其是在孔子说出“诗可以怨”, 这一理论在诗歌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诗可以怨”诗歌理论的发展

(一) “诗可以怨”的发展与兴盛

最初“诗可以怨”的诗歌理论多用于《诗经》, 直至后来的乐府与古诗。《诗经》有相当一部分“怨刺上政”的作品。一部分诗经的写作既是源于“文字怨生”。大雅主歌颂, 小雅主怨诽。国风更犀利的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大雅《民劳》《荡》小雅《节南山》等作品讽刺不劳而获, 厚颜无耻的剥削者。正是因为这些来源于“怨”作品, 才有了“诗可以怨”的诗歌理论传统。

继《诗经》之后, 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最明显的继承了“诗可以怨”的传统。古诗的创作缘起也更明显地体现了“文字怨生”。《诗品·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 文闻以丽, 意悲而远。”[1]注意到了古诗对国风“怨”的继承。汉乐府《东门行》《病妇行》等篇带有劝谏和批判。这种情感的流露就是“文字怨生”。《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代、赵之讴, 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1]。这种“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精神就是“文字怨生”的一个方面。《诗品·汉都尉李陵》“其源出于《楚辞》, 文多凄怆怨者之流。”[1]《汉婕妤班姬》“其源出于李陵”“词旨清捷, 怨深文绮”。[1]在汉代时诗文继承了“诗可以怨”的传统。魏晋时期, 继续传承着“诗可以怨”的诗歌传统。从建安风骨, 到正始之音, 再到尚繁复的太康。钟嵘《诗品》在三品论诗中多处用到了“怨”字。《魏陈思王植》“骨气奇高, 辞采华茂, 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2]《晋步兵阮籍》“其源出于《小雅》”, “厥旨渊放, 归趣难求”。[3]《小雅》主怨诽, 再者阮籍之诗, 有怨隐发。《晋记室左思》“文典以怨, 颇为精切, 得讽喻之致。”[3]《诗品》中品评诗人用到“怨”的还有一些。

“文字怨生”在诗歌中的“诗可以怨”这一理论, 在汉魏时期有着较大的发展, 诗歌创作也有很多的实例。

(二) “诗可以怨”的冲淡

“诗可以怨”的传统它是伴随着诗歌创作的发展而发展的, 《诗经》是这一理论最初产生的载体。而后影响到其他诗歌创作。随着诗歌创作对“诗可以怨”的慢慢远离, 这一理论便慢慢地在诗歌理论中冲淡。

《汉书·艺文志》“春秋之后, 周道渐坏, 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 学诗之士逸在布衣, 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 皆作以风, 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 汉兴枚乘、司马相如, 下及扬子云, 竞为侈丽宏衍之词, 没其风谕之义。”[3]从“没其风谕之义”看, “诗可以怨”的“怨”的因素在诗歌创作中已经开始减弱。这种减弱的声音从汉代便开始出现, 到了唐代, 这种声音渐渐增多。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 晋宋莫传”“风雅不作, 以耿耿也”[1]风雅的诗歌传统和汉魏风骨与“诗可以怨”这一理论关系十分密切。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陈子昂与李白都认为诗经以来的诗歌传统到此不作已久, “诗可以怨”的这种传统在没有了具体作品支撑的时候自然也在消淡。白居易《与元九书》“泊周襄秦兴, 采诗官废, 上不以诗补察时政, 下不以歌泄导人情”。按照白居易的说法, 能够“怨刺上政”的诗在周秦的时候就很少了;而他的《新乐府》称为讽喻诗, 也在于其“怨刺上政”的功能。此时还有比较明显的“诗可以怨”的诗论存在。自唐白居易“新乐府运动”之后“诗可以怨”在诗歌理论中渐渐淡出, 当然这种淡出不是指后代诗歌完全没有“诗可以怨”的精神, 而是它不再成为诗歌理论的主流。老庄的“大音希声”, 钟嵘《诗品》“滋味说”, 司空图的“味外味”, 严羽《沧浪诗话》别趣说, 袁枚“性灵”, 王渔洋“神韵说”等等诗歌理论。这些诗歌理论更突出诗歌的“意”与“境”。从而“诗可以怨”的文字怨生说诗歌理论的声音渐渐冲淡。

三、结语

“文字怨生说”下的“诗可以怨”的诗歌理论源远流长, 它产生于先秦的论诗中, 发展于俩汉魏晋, 而到了唐后期, “诗可以怨”的理论对诗歌的影响渐渐淡化。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九卷.汉文学史纲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2]、《论语译注》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09年10月第三版

[3]、《中国历代文论.毛诗序》郭绍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

[4]、《诗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中华书局, 2011年3月第五次印刷

[5]、《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著, 中华书局, 2009年第12次印刷

千年文字会说话 篇3

藏学是国际性的显学,涉及到西藏历史、政治、宗教、民族、文化等“西藏问题”。但是西方学者和媒体看待西藏历史和现实长期存在支持“藏独”的一边倒的舆论,以及近年来境内外分裂势力编造的民国以后“西藏独立”的种种谬论,使西藏问题备受关注。

从历史上讲,西方人有关我国西藏的认知深深地植根于民族主义知识之中,20世纪初欧洲民族一国家的理论呈现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简单的政治原则,那种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明统一的国家,反而被看成是帝国式的。当西方的民族、国家、主权领土观念“弘扬”之时,那些存在中国千百年的传统的政治模式就被强行“异化”。例如,西方界定明清中央王朝与西藏的臣属朝贡模式为“供施关系”,西藏仅是中华帝国的藩属,中国与西藏是名义上的“宗主”关系,而不是主权关系。这是建立在汉族、藏族种族区分的民族主义基础之上,扭曲了中国与西藏的传统政治隶属关系。这是一种人为塑造的理论体系,由此形成了西方的中国观和西藏观:中国不是正常的“民族国家”,“西藏自古就是独立的”。

从现实上讲,随着中国的强大,当今所有西方国家均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国际法上,西藏地位是明确的。但是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西方国家在或明或暗中,始终想否定中国拥有西藏主权这个事实。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早已过时,当今世界政治主流话语是民主、人权、和平、自由、环保等。但是,打着“人权”、“民主”等旗号,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实施“西化”、“分化”中华民族的政治图谋,破坏中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西方一些大国的惯用手段。海外“藏独”分子投西方所好,不仅在历史上打出“民族主义”旗号,还以宗教自由、文化传统、人权、非暴力、慈悲、与世隔绝表述西藏的历史,激起西方社会的共鸣,闭口不谈西藏农奴的悲惨。由此,西方社会想象西藏是一个和平、自由、平等、慈悲,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乌托邦,中国是一个不讲人权,破坏西藏文化传统、宗教自由的“很坏”的国家。这就从历史和现实上塑造了一个“与生俱来”就“独立”的“西藏国”。

不管西方人了解西藏有多少,却表现出非理性的认知和热情,政治立场颇为坚定。这与其说是西方人关心西藏,倒不如说他们是在关心自己的利益,由某些大国的政治力量操纵舆论和组织活动,支持西藏分裂主义,使得西藏问题“国际化”,构成了中、西方社会理性对话的巨大障碍。

回击不公正的最好方法是用事实说话。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必须清醒地找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学界利用丰富的汉文档案文献史料,是西方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回击西方“神话”西藏历史的强有力证据。作者编著这本书的目的也在于此。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和文献中,作者选辑近二干种(条),参照我国传统史书“会要”体裁,而多有变通,为了适应现代读者需要,采用了一些书刊编撰惯例,以朝代为序,分为元、明、清、民国四章,大体囊括了近七百年间历代中央政权治藏政策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元代尊奉和保护藏传佛教;建立帝师制度,以教辅政;联姻封王;蒙古宗王受命领吐蕃;设立宣政院作为管理吐蕃及全国佛教事务的中央机构;中央政府直接处理吐蕃重大事务;设治建政,委派官吏;帅臣以下,僧俗并用,军民通摄;清查编户纳入国家统一管理。明代“多封众建”,册封三大法王和五王;建立朝贡制度、“差发”制度;设置僧录司、四夷馆、驿传,分别掌理涉藏事宜。清代订立《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藏内善后二十九条章程》,强化行政立法;法定西藏行政区划;设置理藩院主管藏政;钦差驻藏办事大臣主持藏政;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整顿并法定官制;建立朝贡与赏赐制度;敕封达赖和班禅;创立金瓶掣签制度,中央政府掌控西藏宗教首领的选任权;派驻官兵,整编藏军;辟治交通和加强台站建设;整顿和加强财政经济管理;减轻乌拉与租赋;严守国门与加强边政建设等等。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些治藏政策法规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承下来,它的产生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治藏政策法规能够产生的历史渊源。作者忠实地辑录这些档案文献,以此雄辩地说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以来对西藏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这一基本事实。千年文字会说话,这正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所在。

“知识”可以控制人类的思维、行动,成为影响他人的力量。作者正是积极地、建设性地参与知识的构建,不仅原汁原味地辑录档案,还根据多年研究心得体会,概述各章主要内容及政策法规的得失和历史意义,按问题分类编选,阐发观点。世间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历史研究就是找出这些规律并加以记述。研究,需要尽可能掌握全部资料,了解全过程,找出规律。而记述则是要首尾俱备,条分缕析,脉络清楚,这样才能让人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作者现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事。

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的意义并不仅限于藏传佛教。我们不仅仅要解决现实的西藏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要解决西方人心中“过去的西藏”问题,解构他们理想中“神话西藏”。西方学者在面对这些基本的档案文献时,应该正视它们的存在,理性地思考“西藏问题”,听听中国知识分子建设性的声音,这也有助于中西方就当前现实的“西藏问题”展开冷静的对话。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编辑陈娜)

新词海

防癌密码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去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12种主要癌症中,有39%的病例是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增加锻炼和减少饮酒得以预防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将癌症几率降低1/3。这个防癌“密码”是13072512545。“1”:每天1斤果蔬;“30”:30分钟有氧运动;“7”:睡够7小时;“25”:体重指数≤25;“1”:1年体检1次;“2”:远离二手烟;避免“5”类家装误区:少用人造板材、小房间少放新家具、少用大理石和花岗岩、少用油性漆、卫生间少放消毒液;“4”种方式最减压:倾诉(大哭、大笑、大喊),大嚼,听音乐,逛街购物;克服“5”懒:懒得晾晒干洗衣服、懒得关灯、懒得刮胡子、懒得刷牙、懒得出门晒太阳。

心态老龄化

中国45至54岁人群中,约有54%把自己看成是老人;28%想到自己变老时会心情沮丧;26%对变老有恐惧感;30%对晚年生活表示担忧;91%认为政府需提高对老年人的关怀。这是英国保柏(BUPA)健康小组发布的国际健康医疗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该机构今年6月至7月对包括中国等12个国家的12,262名公众进行在线调查显示:72%的65岁以上的人不感觉自己老,67%仍感觉健康。而65%的中国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60岁前就已老了,有60%担心晚年生活。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最担心的是年老时得癌症(34%)或痴呆症(23%)。

一醉千年的诗歌 篇4

我若为你沉醉

可是玉兰花开了满园

锁不住那春心弥漫

我若为你沉醉

可是一帘幽梦尽是沉香

风推醒窗,不怕……

鸟惊了梦,不怕……

我若为你沉醉

可是细雨油伞撑起了浪漫

每一石阶都婉约出深情

尽是丹青墨画

我若为你沉醉

可是秋水含情

月弯月圆记忆最美的年华

连我的夜色都飘逸着长发

若我为你沉醉

可是前世相知相惜

梅开一树的等待

唤醒五百年的情缘

我若为你沉醉

可是那荒原陌上

你播撒细雨之后的滋养

至此没有干旱与枯萎的凄凉

我若为你沉醉

可是四季回望

一眸一笑织起的臂膀

心无一丝灼伤

若这般沉醉,这般情长……

等我追寻你的.湖光

随你一起荡漾

等我开一片莲香,飞入你的心房

若这般欢喜醉在心上……

等我执笔诗行,

让眉间,发梢,每一处心角,

蹦跳出微笑

至此

那些韵脚溢满最美的心跳

跨过千年来爱你诗歌 篇5

我把思绪挤进树林里,只为了你说的那片漂亮的脉络清晰的落叶!

我把岁月埋在土里,只为了长出幼嫩的`细芽!

我把记忆藏在盒子里,只为了安葬好昨日的忧伤!

我把痛苦掖入怀里,只为了去找你时脸上眼角不挂着泪滴……

我跨过丛林去找你,风儿说你跟蒲公英去了远方,不会回来了!

我跨过沙漠去找你,

骆驼说你跟绿洲一起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可是一会儿的功夫就消失不见了。

我跨过天空去找你,

云朵说你跟闪电一起就在眼前晃了几晃就不见了!可是大地都被你瞬间照亮……

我跨过大海去找你,鱼儿在水里冒泡说你被漩涡卷走了!

我跨过冰天雪地到北极去找你,

北极熊说你已经学会了隐身术,连它都很难遇见你!

我跨过荒野去找你啊,野花说你已经去流浪了十个月了!

厌厌红尘叹千年诗歌 篇6

伴着漫漫人生路,踏上寻爱的征途

一朵血色澜花,开在你途经的人间

满城黄金甲,缤纷前缘今生的爱恨

命中注定的相逢,莫道是南柯梦一场

挑开相思的珠帘,我以爱为名

铺一池月色,歃血为盟

等,你从夜色中归来,身披月光

为我折叠忧伤,让我心事如莲

风中的情语,醉成伤

谁在清唱,今生的朝花夕拾

惜取来生的

一生一代一双人

谁的枝头

洒落月光满屋

铭记,前世的夙愿

今生的缘聚

来生的相濡以沫

雪花纷纷,一朵桃靥寄来生

血染诗稿,荒芜了来世的勿忘

我用灵魂写就一段曾经

渐晚的黄昏不见你的身影

伊的泪痕,温热了今生的断肠

血色澜花,漂泊了一程又一程

轻掬一池月光

诵前缘今生的因果

恨长天,爱与山棱绝

昨夜星辰昨夜风,今晨闲赋清平乐

一首被误读了千年的诗歌 篇7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主题商榷 甘肃泾川一中 史靖宝 邮编:744300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被赐金放还,由长安返回东鲁家园,次年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在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下越中时所做。诗题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这首诗的“解题”部分,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是这样表述的:表现了作者鄙弃尘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在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对这首诗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解读是:梦境的自由美好,更加强了他对现实中权贵人物的憎恶和反抗。餐霞饮露的求仙生活是他所神往的,但是他也很明白这种生活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排遣忧愁的手段。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把这首诗的主题概述为:诗中表现了诗人耻事权贵,向往仙境,以求解脱的思想感情。马茂元、赵昌平选注的《唐诗三百首新编》在对这首诗的注解中写道:篇末揭示诗旨,表现了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中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李白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综合以上诸家观点,比较一致的看法都是这首诗表达了李白蔑视权贵的思想。

我认为,这首诗并非表达了李白蔑视权贵的思想。把“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看作是李白直抒胸臆的蔑视权贵,是大错特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的是李白仕途的失意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是挤不进仕途的遮羞布。

仔细分析,凡是持李白“蔑视权贵”观点的人的依据无非有二:一是篇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是认为诗中梦境象征了李白三年的长安朝廷生活。

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看作是李白直抒胸臆的内心独白,必须要明确的是,这“权贵”指什么人?是地方官僚、朝中大臣,还是唐玄宗及其身边人?自然,地方官僚在李白眼里是不屑一顾的,他们也不可能让李白“摧眉折腰”,因为连唐玄宗对李白都是恩爱有加的。说到朝中大臣对李白的排挤,散见于各类文选注释和文学史评述,但是均不得佐实。李白是经道士吴筠引荐于唐玄宗的,贺知章读了他的诗称李白为“谪仙人”,唐玄宗因而授予李白供奉翰林。按理说,翰林一职在朝廷中与权臣们是没有大的政治利害纷争的,李白受朝廷大臣的排挤应属无稽之谈。更何况李白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只有他瞧不起人,没有人瞧不起他。关于李白在长安的生活,民间野史倒是记载了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种种故事。即使传闻李白惹恼了杨贵妃,那也需要她向唐玄宗吹风才能报复李白。可以说,除了唐玄宗,没有人能让李白“摧眉折腰”。

可见,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针对唐玄宗的,就是专为他被逐出长安而言的。毋庸臵疑,李白是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逐出长安的。这“权贵”指的就是唐玄宗。“折腰”系陶渊明“吾岂能为五

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典故。难道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指的是他不肯依从唐玄宗?古代皇帝贵为天子,相信在李白心中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然而,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的愤懑不平之气显而易见,名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实则为“安能摧眉折腰事皇帝”。李白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来,但是矛头还是直接对准了唐玄宗。可是李白即使胆子再大,他也不敢造反。无奈之下,他不得已才唱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被逐出长安,对年逾不惑的李白而言,失望乃至绝望,痛苦自不待言。就好比今天被炒了鱿鱼的工人,背起铺盖卷,跺跺脚,咬牙切齿地朝着老板恶狠狠地吼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样,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完全是出于一种任侠使气的行为。

原因是李白怎样才能“开心颜”呢?众所周知,真正能使李白“开心颜”的或许就是他那不着边际的梦想,即辅佐帝王,建功立业,成就威名。因此,不难理解,李白对唐玄宗的不满也就在于自己的才干未能施展,而被逐出长安,也就意味着李白的人生理想化为了永远的泡影,因为这毕竟是他同唐代最高统治者之间的最高级别的对话。

以上是就诗句进行的分析,下面结合诗篇进行剖析。首章诗人就拿传说中的海外仙山瀛洲的虚无缥缈来衬托天姥山的真实可见,天姥山的高大雄伟超过了五岳、赤城山和天台山。不过这些都是越人的传言,而越地就是李白将要造访的目的地。奇怪的是,李白此时身在东

鲁,还未进入越地。所谓越人的传闻,要么是以前的道听途说,要么是越中有人传信邀请李白了。也就是说,本诗是李白还未到越地就事先对越地进行的一次梦中的漫游。因此,首章诗既可看作是诗人入梦的缘由,还可看作是对诗题“别东鲁诸公”的解释。为什么离开东鲁?按诗中李白的说法,应该是越中有人邀请他了。第二章诗人叙述、描写了梦游的经历。

梦境的开始部分,诗人写了从东鲁夜里飞渡镜湖,到达剡溪,攀登天姥山的情景。静谧的月夜,雄伟的山景,诗人的感受却是“渌水荡漾清猿啼”“迷花倚石忽已暝”。“猿啼”使人忧。从“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到“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可见时间的跨度相当大。有人甚至不能接受刚写了黎明就写傍晚,故此把“瞑”理解为诗人因看山景时间长而眼花、昏暗。我认为大谬特谬。诗人此时已是登临山巅,而且他眼里所见的是自然风光,自然风光是怡神养眼的,不可能会像细如蚊足的汉字,使人看久了会眼花缭乱的。我认为时间上的大起大落,恰好表明诗人感情上的大喜大悲,与“渌水荡漾清猿啼”的矛盾是一致的。诗中提到的谢灵运是一位贵族后代,早年热衷于政治权势,后来被贬为永嘉太守,为了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情绪,他到处寻奇访胜,沉迷于山水,最终被杀。有意思的还有李白梦中登天姥山时所穿的谢灵运的木屐。据《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这是谢灵运特制的登山木鞋。鞋底装有活动的锯齿,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故此我认为,梦境就是对越中山色所做的一次谢灵运式的漫游,是诗人长安失败生活之后所做的退隐举措。“半壁见海日,空中

闻天鸡”,除了点明时间,写出天姥山的高峻之外,“天鸡”在《述异记》中是这样记载的:“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日”,在古代多被用来比喻天子。这种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景象也正是李白心中固有的夙愿。

在梦境的发展部分,诗人写了山景幻为仙境。山景幻为仙境的过程分上下两个层次。下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水澹澹兮生烟”“丘峦崩摧”,上有“云青青兮欲雨”“裂缺霹雳”,犹如盘古开天辟地,在山崩地裂、电闪雷鸣中,仙境出现了。与前一部分登山时的宁静轻快不同,这一部分气氛异常激烈紧张,使人目眩神迷,惊讶莫测。有人认为这一部分写得阴森恐怖,象征朝廷的黑暗,或暗示了李白在朝廷中遭排挤和伴君如伴虎的痛苦经历。对此,我不敢苟同。象征朝廷,那应该是天府仙境才行,此时“洞天石扉”还未开启。我认为,这部分激烈紧张的抒情,恰好是李白对自己被逐出长安不满情绪的酣畅淋漓的宣泄,就好比人们登山到旷野里抒发压抑之气时的怒吼一样。感情的波澜起伏,梦境的瑰丽雄奇,正是李白浪漫诗歌的精华所在。

在梦境的高潮部分,诗人写了神仙的到来。天空是且深且远,宫阙是日月照耀,众神仙腾云驾雾,驱虎逐鸾,纷至沓来,可是高潮就此戛然而止,留给人无尽的遐想:众神仙都到了,接下来出场的应该是天帝,他为什么没有到场?为什么欢乐的聚会没有了?给人感觉美梦刚刚开始,在好梦还想继续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是梦境突然结束了。

这种巨大的失落感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核心。在第二章的结尾部分,诗人写了梦醒的现实。

诗的第三章,诗人写了梦醒后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世间行乐亦如此”是承接梦游发出的,这与首章越人口中神奇的天姥山大相径庭,与第二章梦境中与仙人相会的戛然而止则是一致的。“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慨,是诗人对四十年人生尤其是三年长安生活的失意慨叹,还是诗人对即将南下越中及今后渺茫人生的不可预知的无奈?抑或都有吧。“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既让我们想到诗题中的“吟留别”,又让我们想到诗人梦中见到的谢灵运与他的木屐,难怪“渌水荡漾清猿啼”呢?三年的长安经历,谢灵运的前车之鉴,使得诗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在彷徨与无奈中犹豫不定。虽然他已过了游玩的年纪,但他还是选择了南下越中的漫游之路。此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并非是他在权贵与山水之间做出的一个简单的选择,这分明是痛苦的呐喊。李白的生活中离不开权贵,梦境中群仙列队等候玉帝的幻灭,正是李白渴望再次见到皇帝可是又不可能的心结所在。这个心愿的不能实现,使他选择了南下而不是北上,选择了山水而不是权贵。好比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一样,李白此时求的也是一种心理的解脱与平衡。

综合以上分析,虽然李白在诗中将自己个性化的情绪宣扬到了极致,但是全诗的感情基调仍是忧郁低沉的。长安失意,对李白的打击是沉重的。梦境中不光有他长安生活的阴影,也有他此番南下越中时 的深重的忧虑。因此,把梦境单纯理解成对李白长安朝廷生活的象征是极不准确的。

再结合诗题“梦游天姥”来看,李白梦游天姥山是对未来南下越中退隐生活的预测,退隐对李白而言是痛苦的,是不得已的选择。梦境中的长安朝廷生活,则是李白对过去刻骨铭心的记忆,成为了他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在人的生活中,未来比过去更重要。所以,把“梦游天姥”理解成“梦游长安”既不现实,也不切合题目。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抒感慨,没有叙别意,是有诗人的难言之隐的。这也正是本诗采用梦游写法的根本原因所在。人,始终处于过去与未来的现实交汇点上。作为人,必须要向人澄清的是自己“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东鲁作为李白的第二故乡,亲人的关怀自在情理之中。可是,李白如何向好心人提及自己被逐出长安的伤心往事,就地谋个一官半职又不是他的所愿,南下越中又前途渺茫,无奈之下,为了安慰东鲁父老,李白只能托梦明志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梦游天姥吟留别》并非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的思想,梦境中有他过去长安朝廷生活的影子和对未来南下越中日子的忧虑,是在继续依附权贵与退隐山水之间做出的无奈选择,是英雄末路、怀才不遇、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无助,是抱负落空、退一步“海阔天空”时的怅惘与迷茫,是失意时痛苦绝望的呐喊。

沱江,我那相思千年的美人诗歌 篇8

风清清依水

水淡淡浮云

吃过三碗

醇醇的过门酒

表过一席

绵绵的相思情

来不及

揭开你那害羞的面纱

趁着岸上霓虹的.温柔

我们,我们一起去

悄悄共游一叶扁舟

惬意缓缓

划过漓漓的江面

微风轻抚

悸动而畅漾的心

凝眸着你

那流光幻影的眼神

尽是尽是

摄人心魄的嫣然纯情

情不自禁轻吻你的眉睫

无声胜却万语千言

思念,盛开,心有灵犀

斟满

一阙喜相逢

畅饮畅饮

醉了诗篇醉流年

沱江啊,我的美人

靠满我的心口,

静听心弦知音

矜吟一词痴念,

许我一世真情

醉了星月醉了梦境

哦,沱江

我那思念千年的美人呀

紧紧牵住我的手心

共履那丹桂温馨的芳迹

踏着片片风云

一路上有你相亲

诗歌:与文字邂逅 篇9

不是享受

但却胜过享受

有时候,会写下:

时光流逝,而我该做什么呢?

窗外的落叶,一层又一层

教室墙上的倒计时,一天又一天

无知无觉间,岁月已在我自以为是和不以为意间沉淀生长。

如烟的往事,散落的记忆

从来处经过,从去散去

无声无息

有时候,我会一边走着一边

大胆的感慨着

人生

有时候,想起即将分别的兄弟姐妹

滚烫的泪珠跟着我

伴随着婆娑的叶子

一路慢慢流下

慢慢感伤

有时候

走在夜色美丽的街市

一边迈着步子一边轻哼着小曲

满足的喜悦

赏心的气氛

与这繁华的夜景

与我的歌声相得益彰

眼里

华灯那么绚丽多彩

美丽的夜色那么让人留恋

一切

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

因为文字

我变得喜欢思考、喜欢安静

当凡世的尘埃落下

当满足的心情溢满心田

所有的欢欣与美好在心中漂浮

伴着宁静的心境

于清甜的日子

静默的坐在桌前

上一篇: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之我见下一篇:初一月考分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