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美丽

2024-10-15

千年的美丽(通用6篇)

千年的美丽 篇1

黑陶的制作一般采用快轮, 其器型匀称、规整, 作工精细, 火候极高, 质地坚硬。由于其应用范围大多为礼器, 很少用于日用器皿, 所以产量较少, 却因此而弥足珍贵。龙山黑陶作为原始礼仪的载体和精致的艺术品, 永远具有黑色珍珠的神秘而诱人的魅力。

宋应星在其所著的《天工开物·陶埏》, 对陶器工艺有这样一段概括:“水火既济而土合”。陶器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象征, 她伴随着华夏民族的成长历程, 不论是在农业还是精神文化上都起到推动整个早期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是人类革命性的产物。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随着距今7000年以上的仰韶半坡彩陶艺术的衰落, 中国文化历史上孕育出了"黑陶文化"。黑陶文化的发现, 标志着中国制陶工艺得到了空前发展, 也向后人展示了制陶由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人在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认识了美, 人类意识的逐渐觉醒使人类在进化的道路上越来越清晰的用“人”的眼光来看世界, 他们开始知道欣赏光彩绚丽的夕阳, 深邃悠远的群星, 一望无边的草原;更开始清楚的认识到美丽是可以由自己的双手造就的, 实用的陶器开始出现装饰的花纹。原始的审美源自对大自然的敬畏而衍生出的祭祀活动, 在先民的意识里, 人对美的追求变成了“神”对人类的垂青。执着的人类将自己意念中的美表象化在他们能实现的一切事物上。

千佛山脚下的山东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蛋壳黑陶高柄杯, 它那别致典雅的造型使人叹为观止。整件器物上部大敞口, 侈沿, 深腹, 腹底圆缓平坦, 下加细长的柄, 柄中部凸起一段作鼓腹状, 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竖向细小镂孔, 但仍显整齐而匀和。柄下端呈圈足形座。通体透射着黑色光泽, 质感细腻温润, 轮制而成, 火候较高, 胎骨坚硬, 不宜渗水, 造型灵巧, 显得高贵大方。此杯装饰简洁, 器壁瘠薄, 厚仅0.2-0.3毫米, 可比蛋壳, 到达19.5厘米的器物重量却只有40克, 还不到一两。他的黑色光泽之美是令人陶醉的。那种细腻润泽的质感, 透射出高雅的气质, 散发着沁人、诱人的黑色魅力。

考古学家认为, 蛋壳陶杯属于礼器性质, 可能是在祭祀等礼仪上使用的特殊酒器, 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里。从出土的墓葬看, 均是大墓, 随葬品丰富, 相当讲究, 说明地位显赫。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原始社会, 要制作如此精巧的作品, 如不是作为礼器和神器的话, 先民们又怎会花费如此精力?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对人类而言具有本体论的地位, 其与世界物质本体共同构建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 为我们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理解美的途经。美开启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原始黑陶是先民们实践活动的巅峰之作。它的制作工艺融合五行之三 (水、火、土) , 加之注水烟熏渗碳法, 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 从窑顶徐徐加水, 使木炭熄灭, 产生浓烟, 有意让浓烟熏黑, 而成其惊世的黑色。此种让现代人半个世纪感觉高不可攀的工艺流程造就的不仅仅是黑陶的深沉典雅之美, 宁静致远的背后是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 对神灵顶礼膜拜的物质实践极致, 这种极致应叫做工艺之美。

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情况下, 先民们轮制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胎体;在不懂得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情况下, 他们这种烟熏渗碳法甚至完全是错误的巧合而促成的……这一切衍生出的这黑色深沉的美丽让先民们供奉给了他们心中的神。那是他们对大自然力量的敬仰……

当你看着这“黑如漆、亮如镜、硬如姿、声如磬、薄如纸”的黑陶时, 除了它散发着的高雅气质和诱人的魅力外, 是否感受到四千多年前, 那质朴的艺人, 怀着对神的虔诚体验着烧制它时的艰难呢?这工艺之美沉浸在这黑色当中, 使人感觉稳重、神秘、高贵、大方、典雅、内涵深沉。原始黑陶的壮美与崇高是先民们的虔诚和执着带来的, 让我们感觉到的是心灵震撼, 宁静而致远。

雕琢多少个同样的器皿才能烧制出一件完美来表达匠人内心的审美追求?表达整个族群对他们所信奉的神灵的敬仰爱戴?这种过分追求外观过分追求工艺所达到的极致甚至使匠人们忽略了实用, 违背了坚固, 无视了经济, 最终导致青铜器的出现迅速代替了黑陶作为礼器的地位, 而使这深邃的黑色之美在先民们对工艺的追求到达极致时被无情的生产力的发展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摘要:以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代表原始黑陶至高成就的龙山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时期, 那时候生产工具的落后可想而知) , 先民们制作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蛋壳黑陶。美开启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原始黑陶是先民们实践活动的巅峰之作。它的制作工艺融合五行之三 (水、火、土) , 加之注水烟熏渗碳法, 此种让现代人半个世纪感觉高不可攀的工艺流程造就的不仅仅是黑陶的深沉典雅之美, 宁静致远的背后是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 对神灵顶礼膜拜的物质实践极致, 这种极致应叫做工艺之美。

关键词:工艺流程,实践活动,贵族气质,工艺之美,千年“遗技”

参考文献

[1]程耀:《关于建设有民族特色陶艺教育的思考》,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程耀:《关于建设有民族特色陶艺教育的思考》,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2]程耀:《陶之语意——对陶艺意境的探讨》, 《雕塑》, 2008年第3期。[2]程耀:《陶之语意——对陶艺意境的探讨》, 《雕塑》, 2008年第3期。

[3]岑春娥:《论生活陶艺的符号价值》, 《大舞台》 (双月号) , 2008年第6期。[3]岑春娥:《论生活陶艺的符号价值》, 《大舞台》 (双月号) , 2008年第6期。

[4]李学静、许世虎、梁瑜:《中国荣昌陶艺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 《民族艺术研究》, 2008年第3期。[4]李学静、许世虎、梁瑜:《中国荣昌陶艺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 《民族艺术研究》, 2008年第3期。

千年的美丽 篇2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强调培养学生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结果与评价也更能体现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化。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学科整合;水调歌头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营造了一种自主、协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协作,利用网络收集、整理资料,探究问题根源,制作学生自己的作品在平台上共享。同时,组织并指导学生互问互答,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还一定要上成语文课而不是电脑课,是对自己语文教学的自我挑战,笔者尝试用苏轼天下第一中秋词《水调歌头》完成了一堂网络语文课。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穿越近千年的一次美丽的“邂逅”。

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优秀篇章穿越历史,历久弥香,已经超越了诗歌本身,超越了时空限制,成为人们共同的语言财富,成为人们共同的思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中秋词之绝唱,应该说句句都是经典。我希望学生们能在这一堂课上至少要有这样的收获:能欢词人之欢畅,能怀词人之思怀,能醉词人之醉。体验词人的欢畅,书写词人之犹豫、无奈,抒发词人美好之愿望。能与词人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产生情与情的共鸣。感悟深沉浓郁的亲情,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品味,获取人生的智慧。让中秋词的绝美厚泽每一个学子,涵养每一个灵魂。

但是,如何跨越近千年的时空走近苏轼,穿越宋词时代的言语走进苏轼?网络教学让一节课实现了近千年的时空转换,给课堂一个亦真亦幻的情境。音画交融,锤炼词句,对话苏轼,达到了与文本与人物与文化的深入交流。

首先,利用PPT图片情境创设“阅读”的念想。图片情境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欣赏过程中,师生内心慢慢沉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优美的情智氛围。欣赏就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在“看”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取舍等活动,获得审美满足。这样十分自然地过渡到阅读目标的提出上。

因此课件既要有实用性也要有美感,天下第一中秋词从PPT上也要有美感与之相搭。比如,我设计《水调歌头》的第一张PPT显示课题时,就是一张经过光影魔术手软件处理过的月影,理解的人会发现其光影与文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亦真亦幻之景相呼应,加上缓如静水深流的古筝伴奏,视觉听觉上营造了一份月色空明以澄澈心灵,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次,教学步骤分为“诵读字正腔圆”、“研读声情并茂”“精读咬文嚼字”和“拓读探究品析”阅读四个板块。

1.诵读字正腔圆。第一次朗读,读得字正腔圆达到以声传情。

bǐngchén

què

shèng先在屏幕上梳理出词中的生词、多音词的正确读音,如:丙 辰 宫 阙 不 胜 寒

qǐchánjuān绮 户 婵 娟等等;以动态画面展示词的朗读节奏,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通过鲜明的动态节奏,触踫词的情感,读出文言的味道。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研读声情并茂。第二次朗读,读得声情并茂达到以声求义。

PPT展示研究的问题:词中哪些内容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一边在文中画出相关内容,一边欣赏笔者制作的《水调歌头》课件中的滚动文字,课件搜集大量能表现词作内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视听效果。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平移、旋转、翻转等方式呈现出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并能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学双方始终保持昂扬、亢奋的心理状态

3、精读如醉如痴:第三次朗读,读得如醉如痴达到以声品味。“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学生在《但愿人长久》古筝音乐伴奏下诵读,能够有所感知,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如屏幕逐一展示: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弄字的妙处何在? PPT展示 .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比较阅读,中秋之月和承天寺之月你欣赏哪一轮明月。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传统教学非常重视对课文的精读,锤炼词句,咬文嚼字。分析欣赏,深入细读。在网络环境下同样不可忽视,因为精读可强化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在这种阅读中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

4、拓读探究品析。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展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从“兼怀子由”的“兼”字可以发现词不只是怀想子由祝福亲人,还有其它的缘由?那么这个缘由是什么?

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搜索苏轼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此时的作词背景。在论坛上发表,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拓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情此景”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产生灵魂与灵魂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最后,在教师诵读方法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既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又通过课件欣赏、诵读。课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学生可选择配图朗诵欣赏(有画面、音乐和朗诵)或对照朗诵(有诗词内容、音乐,有朗诵)。

课后学生饶有兴趣地进一步研究积累有关描写“月”、“酒”的古诗句。积累能表现生活和人生哲理的古诗句,并写出其深刻的内涵。完善学习结果,将积累与感想发表在论坛上,有学生还在课后将结果制成网页,交给教师链接到个人主页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他们通过分工合作,获得共同进步,不仅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且在过程与方法上获得收益。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与近千年的词作、词人有零距离的相遇,给学生学习带来全新的视、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真像是一次美丽的穿越。

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学生的听觉、视觉都参与感知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从而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信息技术课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中学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以此来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将促进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阿依河千年不变的美丽 篇3

怀揣一份闲适的心情,我们信步走入景区大门,穿过富有苗族与土家族气息的民俗风情小镇,一座蓝白相间的玻璃天梯凛然出现在两面峭壁的夹缝之间,游客便是乘坐它直达148米深的青龙谷底,透过天梯往下看其深不见底,令人腿脚发软。

从天梯出来,仿佛时空转移般,瞬间置身青龙谷,刚才还是春光明媚、阁楼林立,此刻却已是遮天蔽日、河水潺潺,抬头仰望谷顶,只见千仞峭壁以势不可挡之力向彼此逼近,时而有飞珠碎玉从谷顶坠落,与阳光碰撞成五彩斑斓的珠帘。

探险爱好者一定不要错过青龙谷的黑洞,黑洞全长约1000米,伸手不见五指,看不到一丝光亮,游客需乘船在黑暗中穿行,洞中遍布条状石笋,貌似固体水流。走出黑洞后,两边的悬崖几乎合拢,形成独特的一线天景观。据说,此“一线天”只有到了每天中午12点15分的时候,太阳才能照射进来,到那时配合着谷底升腾起的雾气,幻化成一条神奇的光线帘幕。

七里塘:竹筏放歌声声慢

青龙谷的尽头是七里塘,站在竹板桥上,只见翡翠绿的河面静静的停泊着几只竹筏,没有一丝波澜,倒影清晰可见,那模样像极了莫奈笔下的油画。我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跳上竹筏,船工一声“开船咯”,竹筏轻轻一点便离开码头,飘入了这青山碧水的画卷深处。河水绿得出奇,竹林也浓密的出奇,转过一湾一湾的翠竹,河面时而开阔时而狭窄。两岸的岩壁由于水的侵蚀,被强烈切割,鬼斧神工般形成了层次分明的阶梯状岩层,抬眼望去,时而看见苗家姑娘娇阿依幻化在岩壁上的婀娜身影,时而又与印在岩石上的大佛神像相遇。

坐在竹筏上,我们都没有出声,静静的听着风吹竹叶的沙沙声、鸟儿婉转的歌谣,和一下一下慵懒的划浆声,突然幽谷深处飘来苗家人动听的歌喉“山歌不唱不开怀,娇阿依......”歌声拖着长长的尾音穿透竹林和岩壁,回荡在碧潭幽谷中,美哉!壮哉!我忍不住学了首《木叶情歌》,声音经过七里塘山和水的润色,居然变得比平时通透清亮,胜过所有KTV的音效!

浪遏飞舟:心跳天下第一漂

除了美景,阿依河还拥有惊心魂魄的漂流河段,漂流全程13公里,一般耗时4小时左右,分上、下两段漂流。上段从竹板桥开始,漂流3.5千米,河水平缓,两岸翠竹飞瀑、壁如刀削。下段9.8千米,水势湍急、变化多端,长滩、新滩、石板滩三处险滩最为刺激,其中新滩水位落差高达3米,每每到此浪花飞溅、激流奔涌,令人胆战心惊却又欲罢不能,而石板滩则是乱石丛生、水急弯多,稍有不慎便会搁浅。

据了解,4月26日阿依河将正式开漂,不知到时该是怎样一翻激情澎湃的情景!

牛角寨:竹林深处炊烟起

在两个漂流河段之间,牛角寨仿佛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最爱沿河而建的那片双层吊脚楼,纯木的结构散发着原始质朴的气息,踩着吱呀响的木梯子上楼,举目四望,翠竹欲滴、水气弥漫,山野中散发的草木香也不断抚慰着我的鼻子。

傍晚,炊烟升起,脑海里便是“一点炊烟时起,鸡犬往来林外”的农家田舍画面。

青龙洞:别有洞天异时空

从牛角寨往下徒步3.3千米,便是青龙洞,溶洞环线总长1590千米。晶莹剔透的石钟乳造型各异,有的如柱,有的如帘,有的如庙内恶煞,有的如菩萨端坐,加上镭射灯光的精巧布局,让人恍若进入阿凡达的魔幻星球。上万年形成的片状钙化层石梯田,表面圆润如玉。大规模的石幔、石笋、石旗更是纤巧美妙,薄如纸片。

最后更有“洞天飞瀑”精彩绝伦。只见一练狂瀑从洞顶飞泻而下,似蓝色脱缰的野马,以万米冲刺之势迎头撞向地面巨大的牛形玉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溅起冲天万丈的水雾。我不禁感叹,终于有幸领略“银河落九天”的旷古绝景!

走出阿依河,已是日暮时分,回首张望,阿依河你有千年不变的美丽!

TIPS

酒店推荐:

乌江画廊彭水两江假日酒店

在彭水本土打造的精品高星级酒店!背山面江,环境清幽,大写之景气势磅礴,细微之处独具匠心。拥有精品客房234间,中餐宴会厅、西餐厅(咖啡吧)、豪华包厢4个,大小会议室3个,可接纳180人的多功能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名厨汇聚,提供精致川菜、粤菜以及地方特色的小吃。

地址:重庆市彭水县汉葭街道黔中大道30号

电话:023-78831111

千年城千年事 篇4

50年前浙江为修建新安江水库大坝所付出的代价是:足有三千个西湖那么大的水库,将始于汉唐年间的“狮城”、“贺城”一夜间被淹没在这片碧波之下。

毫不夸张地说,当年淳安人口集中的富裕村,都在水库底下了。

淳安古城又称贺城,始建于公元208年。古钱币状精工细琢的“商”字形门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昭示着这个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枢纽的繁华富庶。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硕儒都曾到过这里,名篇佳作群集,人文古迹遍地。

遂安的历史比淳安晚一些。据载,遂安县城于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迁至今遂安地界,因背依五狮山,故又称狮城。

狮城水陆交通便利,乃浙西重镇,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军驻军北门。狮城城内多名胜古迹,有明清时期古塔、牌坊及岳庙、城隍庙、忠烈桥、五狮书院等古建筑,还有历代古墓葬。

解放初期,华东电力极度缺乏,当时上海的全部电力是30万千瓦,浙江电力仅仅4.1万千瓦。新安江水电站上马,每年能平均发电18亿度,相当于当时14个浙江省的发电容量。

建水库必须先移民。在当时,除了远离新安江畔、生活在高山峻岭上的贫困山民,11万多户、44万多淳安人,50%以上离开了故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最大的水库移民迁徙行动。

特殊背景下的特殊国家行动,时称“移民工作突击放卫星”。而今的年轻的我们始终体会不到那时搬迁人的辛酸,但我们确很想知道那古城的面貌和故事!

水下千年古城保存完好的消息,让淳安人兴奋了起来。各种方案渐次提出,而根据目前的情况,管理部门应该把水下古城区域圈起来,标注界限,区域内严禁行船、捕鱼、挖沙,以免对水下的古城造成影响。而要知道原貌,我想只能是深入湖底记录了!

第一次的下水探摸古城,是在2001年9月18日。时任县旅游局规划科科长的仇峰从县地名办找来老地图,几名潜水员带上装备,乘2艘快艇向着茅头尖水域驶去。“运气很好,一下去就摸到了城墙,还捡起一块砖头。”这是一块城墙砖,上面清楚地刻着“民国二十三年”、“县长张宝琛”等字样。

之后2005年的水下勘查发现,两座古城的位置现处于水下约25米深处,水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水下古城遗址文物较多,城墙等建筑保存较完整。此外,千岛湖水底还发现了威坪、港口、茶园3个大型古集镇,原先发现的狮城和贺城2座水下古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下古建筑群。

在古狮城里,潜水员们发现,城里部分民房木梁、楼梯、砖墙依然耸立,并未腐烂,有的大宅院围墙完好无损,房内仍是雕梁画栋。

拂去墙上的淤泥,城墙石缝里的石灰保存完好;气势宏伟的拱形西城门也完好地耸立在水中,并且可以开合。推开木制城门,上面的铆钉和铁环仍清晰可见……其间,潜水员们还在湖底的淤泥中发现了雕刻着“光绪十五年制”字样的瓦当以及一块明代石碑。我们只能感叹那时候的房屋构架和用料是如此的扎实!

恢复原貌的工作,本身是一个繁琐和耗费时间的事情!可淳安县城一位已年过七旬的余老为了尽可能真实、完整地重现古城风貌,穷尽13年的光阴,连续走访了600多名当年的原居民,回忆确认两座古城的每一处细节。

他所绘制的3幅装帧细致的手工画:《新安江水库淹没村落图》、《淳安老县城 (贺城) 示意图》和《遂安老县城狮城示意图》,每幅长近2米,宽1米左右。尽管是纯手工绘制,图卷却精美、细致到了极点,山川、河流、城墙、村落、街道、庙宇尽收其中。细致处,就连哪里有一口水井,都能在图上找到标注。令人称奇的是,沿着城内的街巷,还密密麻麻清晰的标注当时居住其间的户主名字及其后代姓名。这3幅地图也并非一日之间完成,“贺城地图画了24次,狮城地图画了15次,都在2004年完成;村落淹没图画了3次,2005年完成。”

听人讲,余老原先根本不懂绘画,甚至连起码的基本功都不具备,“为了画这幅图才慢慢锻炼出来的”。

美丽·千年作文 篇5

缠绵的雨轻吻着大地,交织出轻柔的乐音。玉碎流苏窣窣作响,映着女子绝色的容颜,平添了几分哀愁;女子眼中的泪与雨水交融,怀中的琵琶寂寞地躺着,再发不出任何声音。远去了古角争鸣,昭君独自抱着琵琶看雨,她多么希望她也是一个雨滴,能够永远留在这片土地;可是她不能,天下的太平需要她用容颜去换,百姓的安定需要她用青春去换,她只能在这里最后一次听着家乡的雨,然后走向大漠深处。

窗外的雨仍是不停,千年之前,那个为天下苍生走入大漠的女子,是否还能听得见?

风声

风呼啸着,不肯停滞一秒,像是一曲哀歌。疯狂的风高唱着卷走了茅草,卷走了杜甫平静的生活;他年老无力,一腔忧国忧民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如今终于安定下来,一场秋风却又撒裂了平静生活的面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支离破碎的茅屋,支离破碎的山河,冰冷似铁的衣被,冰冷似铁的现实,杜甫无奈地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壮志为现实所破,风声之中杜甫仍高呼着理想,高呼着命运。

风不停地奔跑喘息,千年之前,那个一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呼喊山河的男子,是否能听得见?

水声

水静静地流淌,重复着自己虽单调却动人的音律。青山拥着抚琴人躲开尘世的喧闹,扔下繁华三千,独享幽静。伯牙抚着琴,内心却也寂寞着,无人懂得的志向吞噬他的心,他无奈地再次抚上素琴,飞扬出一曲《高山流水》。钟子期听见了,感慨着“峨峨兮若泰山!”惊喜地相见,颂出一曲千古知音的佳曲。水声急促,伴随了古琴破碎的声音,钟子期已死,伯牙之琴何人听?

水依旧静默地流淌,千年之前,那破琴绝弦只为知己的伯牙与钟子期,是否能听得见?

千年的美丽

穿越千年的“寻觅” 篇6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 (国风·秦风

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情境。

很早就听过一首歌《秋水伊人》:“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漏尽更残,孤雁两三声……”还有一首叫《在水一方》,在读了《蒹葭》后才知道都与《蒹葭》有关。

诗三百中,《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大都采用比兴手法来抒发感情。而《蒹葭》没有通常的那种比兴,是直接的叙说,是叙说中的抒情,是一种独自的按捺不住的向往、寻觅和无奈。

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出现这样的境况。……清晨,河水拖着雾流过来再流走。秋芦摆动着,白露结成了霜,苍茫一地……她在那儿了,在河水的那方,水在她身体的周围旋转着,流走,无声且无情。……想逆水洄流接近她,向那个方向跑……是她刚刚站过的地方,她不在……她在河水的中央了。……又找,她在水中更高的地方了。……再找,她到了河水中间的小洲上了……

这是一个永远可看见、要不断地追寻、最终无法接近的人与理想、人与世界、人与爱情的悲剧写照。相应的诗句有兰波的:生活在他方———生活永远在他方,生活太容易与你捉迷藏,当你以为已经找到了时,抬眼看它其实在另一个地方。贾岛的一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更道出了它的真谛———这世界就在你的面前,你天天看见她,就在这儿。但你又不知道,你无法了解。一遍一遍地显现,一遍一遍地接近,一遍一遍地逃离。你跑,趟水,裤子湿了,人累了,她永远在你的视野中又远离。太阳出来了,白露慢慢地化了,晨雾散了,她在那洲沚之中孤傲地消失。流水淌着,你满腹的惆怅郁结在心。你看到过,但从没有接近。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永远是伊人睥睨的一瞥,注定了人生是个大悲剧。

《蒹葭》这首诗叙述的是一种感觉,是穿透千百年都不大会有什么改变的一种寻觅的感觉,这种寻觅是多么坚定而虚妄。一生能保持寻觅该是知识分子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我曾读到伟大棋圣吴清源的一句话:“我一生探求的不仅是棋道。我一直追问的一个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这话一出,那些只把下棋当成下棋的人只能是棋士了。一生能保持寻觅也该是知识分子面对这个世界的责任。“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的一生披荆斩棘,寻寻觅觅,为知识分子开创了一条独特的人生道路。无论吴清源先生还是鲁迅先生,他们的一生从没有停止过寻觅,即使他们知道那寻找是没有结果的。这“寻觅”之音穿越千年而更加响亮,今天的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们,听到这“寻觅”的呼唤了吗?

一个自认为成功的人他再看不到“伊人”了。他在水边把芦苇都割了拿到集市上去卖钱,他数完钱后买酒,逛青楼,他的心像一块石头,拿锤子也敲不出声音来了。保持探寻的感觉,这个人也许一辈子不得安生,但他的一生绝对会发出孤寂和疑问的冷光。他高悬的位置使群星暗淡,穿越时空而不衰。

《蒹葭》是一首有关人类寻觅的诗,那种无奈是人类在宇宙中亘古不变的无奈,那种执着是人类永不改变的执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另一种人的感觉。他们以为找到了,其实这诗的结尾只落到了《蒹葭》的开头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人”是看见了,遥遥看见也就算了,我不动,不再趟着水跑过去,再趟着水跑过来,超然了。后世人失去了先秦的那种淳朴、单纯,尤其是力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四句怎么念怎么动人,高高低低,行行转转,汉语组合好了是多么动听。

诗歌句子短,只四个字一句,更有那种欲说还休的感觉。古诗大多句子短,以后的诗句倒是长了,话也说得多了,但读出的东西却少了。这也许就是《诗经》的迷人之处吧。

这首诗如果按白话翻译,可能什么味道也没有了。这是一首想象着写出来的诗,你破译的方法也只有去想。如果用现代的什么MTV手段,飘来飘去地拍出一段视频,那伊人就绝对不是你的那个伊人,谁还会为她跑湿裤子。想吧!闭眼就能看见。

上一篇:无线传感网技术下一篇:农机化新技术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