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基本情况、问题、困难、建议

2024-11-09

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基本情况、问题、困难、建议(共7篇)

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基本情况、问题、困难、建议 篇1

近年来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建议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加强应急管理,不仅是政府抓好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一个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XXXX应急管理工作在上级领导正确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抓基础、强管理、保安全”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应急管理工作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宣传为契机,突出抓好了机构组建、预案修编、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由于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尚处于试运行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近年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应急管理工作面临形势日趋严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健全各种预测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员工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件风险和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一、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并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流程图;公司办公室、后勤部、业务部、生产车间电子部、金工车间也组建了相应组织。不断完善应急指挥机构,分工明确。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防震救灾、气象灾害预警、地质灾害监控等,分类管理、指定人员负责,并以编修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预案。

二、队伍建设:以公司为一个单位,分为通讯联络队、保安队、救护队、抢修队、消防队、抢险队、后勤队,队长、队员分工明确。

三、隐患整改措施有效:近年来公司组织人员定时排查隐患,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能制止的立即制止,不能制止的限时完成整改,有效的把事故化为零。

四、存在问题

虽然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础弱、管理粗、形势紧的现状依然突出,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1、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生产安全仍时有发生,影响生产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突发生产安全事件发生风险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2、应急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应急联动机制不尽健全,部门、条块之间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衔接尚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管理工作

正常开展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效果;

3、目前在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公司对开展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培训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有效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安全知识和现场逃生能力,安全防护装备不全。相关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工作滞后,应急队伍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对策及建议

当前,区域经济正处于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率先突破,基本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按照“应急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管理要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急管理工作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 “一岗双责”责任制,坚持实行例会制度,真正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要加强办事机构建设。各部门要明确机构职能,落实专职人员,充分履行职责,确定相关责任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2、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要切实做好预案修编管理。加快预案修订,加强预案编制质量,增强预案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积极组织实战演练,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进一步明确预案修订、备案、升级与更新制度,加强对预案动态管理,提高预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要强化应急防范和预警。要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整改。同时要加强评估和统计分析。要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进一步充实应急救援队伍,落

实后勤保障,改善技术装备,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应急的处置能力。

3、大力宣传应急知识:要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大力开展有关应急防护知识教育,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要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四进五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增强员工忧患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基本情况、问题、困难、建议 篇2

1 草原监理工作开展情况

1.1 草原违法案件特点分析

2008~2010年全省草原违法案件类型见表1。

辽宁省草原执法工作开展较晚, 但重视程度逐年加大, 查处案件2008年7起、2009年17起、2010年8起。总体表现为查处草原违法案件的力度加大, 查处案件效率较高, 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是草原执法监督的形势还很严峻, 任务还很繁重。开垦草原案件急剧增加且破坏面积加大;违反草原禁牧休牧规定案件时有发生;破坏草原保护建设设施严重。主要特点是: (1) 开垦草原案件屡禁不止, 占历年草原违法案件66%。主要是辽宁省自2005年草原确权工作开展以来, 草原权属明晰, 各地依据农业部《关于禁止开垦和非法征占用草原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 全面清查非法破坏草原的行为, 重点查处开垦草原案件, 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但受利益驱使, 私自开垦草原案件时有发生, 执法工作任重道远。 (2) 违反草原防火法律法规案件急剧增加。随着修订的《草原防火条例》的颁布实施, 辽宁省加大了对违反草原防火案件的惩处力度, 建立了完善的防火应急预案和值班电话等相关制度, 对清明节、种地前等重点防火期的用火严加查处。由于辽宁省近几年加大了生态建设, 尤其对草原保护建设投入巨大, 植被等状况逐年改善, 很容易引发草原火灾, 今后的草原防火和执法工作任务重大。 (3) 违反禁牧休牧规定案件有所增加。一方面, 辽宁省为保护生态, 逐年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各项工程的投入, 禁牧休牧的草原面积逐年增加;另一方面, 草原可承载饲养量缺口巨大, 草原超载率20%, 主要草原区超载率高达40%。农牧民为了个人利益, 过牧或禁牧区放牧情况难以避免, 极大地增加了草原执法工作的任务量。 (4) 未经法定程序批准占用草原的案件有增多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经济建设的增长, 非法征占用草原事件有增加趋势。有些单位不了解《草原法》的有关规定, 擅自占地, 甚至为了自身经济利益, 不按相应程序审批。

1.2 大力宣传《草原法》及配套法律法规

为了深入宣传贯彻落实《草原法》, 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科学建设、合理利用草原的意识, 切实提高对草原监理工作的认知程度, 全省不断加大《草原法》的宣传贯彻和执法培训工作力度。通过电视电台讲座、普法大集、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不同层次的宣传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累计举办电视专题讲座15期, 发放宣传资料12万册以上, 拓宽了《草原法》宣传面, 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使草原监理工作的开展有了前提保障, 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提高, 并能自觉接受法律约束, 使开展草原监理工作有了群众基础。

1.3 全面加强监理机构建设, 完善草原执法体系

根据辽宁省草原工作实际, 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大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工作力度, 本着先易后难、由点到面、形式灵活、逐步推进的工作原则, 分别采取成立草原监理机构和加挂草原监理牌子等形式, 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和完善。在省局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全省草原监理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到2009年末, 除了省级草原监理站外, 全省14个地级市共建立市级草原监理站12个、县级草原监理站35个、全省草原监理人员达到687人, 基本形成了省及重要草原区的市县三级具有草原监理职能的监理机构, 为全面开展草原监理工作、依法保护、管理、建设草原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工作基础。

1.4 科学有效地推进全省草原确权工作

明确草原权属是解决草原无主、使用无偿、破坏无罪的基础性工作。2008年8月省政府出台了《辽宁省草原权属确定工作指导意见》, 按照公开公正、程序规范、四至明晰、权责明确的原则, 全省依法推进草原权属确定工作, 目前已累积完成确权面积1 300多万亩;并在权属明确的草原上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 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承包经营草原。通过落实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 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利益直接的草原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为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和执法能力建设, 严格草原资源管理, 大力查处各种侵占、破坏草原的违法违纪行为, 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2 草原执法存在的问题

2.1 普法宣传不到位, 法制意识淡薄

虽然《草原法》颁布实施多年, 但草原部门对草原法律法规宣传不够, 许多群众和一些单位不知道在草原上从事征占用活动, 还要依法通过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 甚至有些领导和部门认为农区的荒山荒坡不属于草原, 并以此阻碍草原监理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开展草原监理工作阻力重重。由于征占用草原、开垦草原、草原上植树以及在草原上开采矿藏等行为很多是因为地方政府行为, 这就给隶属于地方政府的草原监理部门开展草原执法带来很大难度。各种“干预”或是直接抵制, 阻止草原监理部门查处、或是消极对待, 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不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也不对破坏的草原进行恢复, 草原保护的法制观念非常淡薄。

2.2 草原专职监理人员少, 执法力量薄弱

目前, 全省草原普遍存在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执法人员少, 仅有的业务人员既要从事草原监督工作, 又要担任畜牧技术推广服务等工作, 无法全力以赴开展草原执法工作, 工作上顾此失彼、力不从心。加上执法时行政干预、执法人员心存顾虑, 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执法环境不适应要求, 特别是基层草原监理部门难以适应草原保护工作的需要, 法制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虽有法可依, 但执法主体相对薄弱, 难以有效保护草原资源。加上执法经费缺乏、执法手段落后, 致使草原执法工作不能有效进行。

2.3 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工作滞后

随着《草原法》和《草原防火条例》的颁布施行, 农业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和政策文件, 我省依据《草原法》于2009年颁布了《辽宁省草原管理实施办法》, 但相关实施细则尚未出台, 草原执法裁量依据较宽松, 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工作急待解决。

3 对策及建议

在已取得的经验基础上, 根据草原违法案件发生情况及其特点应当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进一步加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不断提高草原执法监督上作的水平。

3.1以查处开垦草原案件为重点, 进一步强化草原执法监督

针对当前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案件有所抬头的情况, 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严肃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在辽西部开垦草原案件的高发区, 集中人力、时间查处一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开垦草原违法案件, 依法追究违法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强化执法力度, 改善执法环境。

3.2完善法律法规, 理顺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程序

转变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实行执法关口前移, 加大执法巡查力度, 切实防范和及时制止草原违法行为。上级部门要尽快制定下发统一的草原植被恢复费收费标准等, 制订完善相关制度。国土部门依据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同意书》, 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变被动为主动。部门配合、上下联动, 是搞好草原监理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草原违法行为的监督举报机制, 设立举报电话, 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的监督作用, 努力将草原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和初始阶段。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进一步规范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程序, 努力减少非法征占用草原行为的发生。

3.3规范执法程序, 政务公开

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基本情况、问题、困难、建议 篇3

关键词: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 总体设计 离岸人民币业务

当前我国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开展情况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近年来,伴随人民币跨境贸易业务的发展,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也快速推进。2011年,《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1〕第1号)的发布,开启了境外投资人民币结算的征程;《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1〕145号)进一步规范了业务操作。2012年发改委等十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和机构成立涉外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发行银行间债券及境外人民币债券,促进境外流动性返回国内。2013年5月份,为规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工作,央行发布了《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就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问题给予了进一步明确。央行在2013年度工作会议上,列出八大主要工作,其中特别提到要推进跨境个人人民币业务,稳妥推进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积极做好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试点相关准备工作,完善人民币跨境循环路径。同时,继续推进中国香港等境外人民币市场发展,鼓励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和循环。此外,央行还积极鼓励贸易融资及项目融资试点,为在岸流动性流向海外提供渠道,支持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转向投资货币。

政策的推动有力地促进了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截至2012年末,我国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和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海外直接投资)的人民币结算总计达到1746亿元,约占外国直接投资及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7.6%,大约有65%的对外直接投资以香港作为渠道。同期,已有106个国家的1158家金融机构进行人民币金融交易,香港和伦敦成为主要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此外,QFII、RQFII、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发行人民币贷款等人民币离岸业务也取得了积极效果。截至2013年6月末,通过QFII渠道流入的资本已达到435亿美元,RQFII总额度增至1049亿元,已有29家境外机构获得RQFII资格;QDII获批总额度达851亿美元;我国已同20个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累计总金额超过2.2万亿元人民币,提高了人民币在境外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对开展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的总体设计

(一)国际经验

一国货币国际化,在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后,资本项下本币业务的快速推进和国际化是关键环节。受制于人民币境外流动性不足、投资渠道少、回流渠道不畅等因素,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临一定困难。部分学者以美元本位经验提出,应通过贸易逆差形式扩大人民币境外流通,并健全回流机制,以丰富人民币各项国际化职能。然而,我国贸易顺差是由资源禀赋、储蓄率、投资率等诸多结构性因素共同决定的,短期内难以改变,以贸易逆差方式扩大人民币输出恐难实现。

纵观历史上英镑、马克和日元的国际化路径,都是在持续贸易顺差条件下,由政府推动本币资本输出入,继而带动产业资本输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生产资源,通过提升本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来强化本国货币的国际交易、结算、储备地位,形成本币的境外自我循环,最终实现国际化。这些经验对于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的快速推进大有裨益。

(二)开展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步骤

1.总体原则

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开展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应以放松资本项目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根据交易主体、交易性质、交易地域等采取分类管理的策略,采取先局部试点后全国统一、先个案审批后全面推开、先额度限制后取消数量限制的思路。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逐步推出资本项目开放措施。在顺序方面应是先放开流入、后放开流出;先放开长期资本流动,后放开短期资本流动;先放开有真实背景的交易,后放开无真实背景的交易;先开放机构交易,后放开个人交易的原则;先放开居民国外交易,后开放非居民国内交易。

2.具体步骤

按照交易性质,资本项下人民币跨境交易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投资项下的人民币跨境交易;第二类是债权债务项下的人民币跨境交易;第三类是证券投资项下的人民币跨境交易。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类型

类型内 容

直接投资项下境外人民币境内直接投资

人民币境外投资

债权债务项下人民币对外债权人民币金融债权

人民币贸易债权

人民币对外负债人民币直接外债

外商投资企业外方留存利润

人民币贸易负债

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货币与存款

证券投资项下QFII机构在境内持有人民币证券产品

境内金融机构在港发行的有价证券

国际开发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2012年2月,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领衔的课题组撰写的一份报告公布,将我国资本项目人民币业务开放步骤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

短期安排(2010-2013年),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管理,鼓励企业“走出去”。直接投资本身较为稳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实证表明,放松直接投资管制的风险最小。雄厚的外汇储备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充足的外汇资金,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成本的优势,西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收缩为中国投资腾出了空间。目前,短期安排已基本实现。

中期安排(2013-2016年),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人民币商业信贷、人民币对外债权、人民币对外负债的管理。这三者的稳定性较强,风险相对较小。放宽对这三者的管理,有助于人民币跨境结算和香港离岸市场建设,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同时,有利于改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长期安排(2016-2018年),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开放人民币证券投资项下投资,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一般开放原则是,按照市场完善程度“先高后低”,降低开放风险。总体看,市场完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当然,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和期限安排是相对而言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成熟一项开放一项。在部分地区试点可兑换程度较低的项目,如国家支持深圳前海构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探索试点跨境贷款这一可兑换程度较低的项目等。这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先试点、后推广,将改革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之中。

当前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本外币监管标准不一致,存在政策疏漏

由于目前本外币监管政策存在一定冲突,同一类交易主体不同币种的跨境交易采取不同的监管政策,为市场参与者利用政策差异牟取利益提供了空间。目前,资本项目外汇资金的结汇管理原则是支付结汇制,即涉汇主体资本项目结汇必须具备真实的交易用途背景。银行在审核结汇资金用途的真实性和一致性后才能办理结汇手续。然而对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资本金专用存款账户,监督管理方式相对较为宽松,为企业利用人民币结算规避外汇管理政策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催生了大量“规避监管型”人民币业务。

(二)人民币或有债务的管理政策不统一,银行执行难

根据规定,境内机构(含金融机构)提供人民币对外担保,原则上按现行对外担保管理规定操作,即人民币融资性对外担保应纳入融资性担保额度管理范围。但是根据银发〔2011〕145号文的规定,银行可以为客户出具境外项目建设和跨境融资等人民币保函,银行的人民币保函业务不纳入现行外债管理。政策管理的不统一,给银行办理短债业务带来了执行困难。

(三)跨境人民币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监测分工不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关于跨境人民币业务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银发[2012]103号),明确了在按币种划分的原则下,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负责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并就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政策制定、监测数据统计、协调机制建设等事项作了规定,明确外汇局负责国际收支相关统计工作以及全口径外债统计监测,但未明确外商投资业务、境外投资业务以及其他资本项下业务的统计监测分工。

二是外汇局难以掌握准确完整的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收付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2011〕第23号公告)规定,境外投资者以跨境人民币履行出资业务,以及境内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境外投资,只要在注册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办理企业信息登记后即可办理资金流出入。由于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与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尚未实现数据共享,如果银行将跨境人民币收付信息不及时或漏录入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外汇局将难以掌握准确完整的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收付信息,使管理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

(四)加剧跨境收支波动

在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存在利差、汇差,企业可以相机抉择结、购汇的时间和地点以获取价差收益,从而使得人民币跨境收支的流向调整加快。

发展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的建议

(一)推进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积极稳妥地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和投资业务。逐步转变存贷款利率为市场定价,促进本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加快国内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完善交易机制和治理结构,加快培育国内外投融资主体, 丰富交易品种。适时推出以人民币计价发行的国际板,从而开辟海外存量人民币投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增强市场筹融资能力和资本配置功能,提高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后的资源配置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二)扩大资本项目人民币业务额度,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

放宽对个人和企业换汇限制和对人民币汇出的管制。将境内个人购汇额度提高到每年50万美元,企业额度提高到1000万美元。允许境内个人和企业在同样的额度内将境内人民币汇出境外。逐步增加境外机构向人民币银行间市场的投资额,同时提高QFII额度。

允许非居民在境内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三种方式融入人民币,并同时允许这些资金兑换成外汇。逐步向非居民账户开放人民币投资市场,包括理财产品、基金和债券等,其开放的步伐应与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的发展协调。

(三)改进资本项目管理手段,促进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化

尽快研究制定人民币资本项下跨境交易管理办法。跨境资金管理法规应突破币种限制,以跨境资金的流出入为出发点,搭建完整的制度体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支持本外币跨境业务的发展。淡化人民币资本项目管理行政审批限制,最大化地实现人民币投资便利化。对外商投资实行总额管理,商务主管部门只审批现汇和跨境人民币出资总额,不审批各币种具体金额和比例。加强人民币外债流入及运用的监管,提高我国对外负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加快制定人民币或有债务的管理办法与操作规程,便于银行办理短债业务,加强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防范。加强政策协调,对涉及人民银行和外汇局交叉监管的业务,拟订业务操作规程,确保不出现管理重复与监管盲点。

(四)发展离岸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提升境外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

在离岸市场(如香港)发展多元化的人民币投资工具,吸引国际投资者使用、积存人民币。在境外发行不同期限的人民币债券,建立离岸人民币收益率曲线,为相关的金融产品提供一个高透明度的定价基准,降低金融工具交易成本。开发各种人民币衍生工具,为对冲交易提供更多选择,大幅降低对冲成本,提高使用及持有人民币的需求。允许境外参加行通过境内代理行从境内银行间同业市场上拆借人民币,并汇出境外。对已获得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额度的银行,允许其用持有的境内债券进行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并可汇出境外。允许境外行用所持有的点心债到境内银行间市场进行一定比例的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并允许将借入的人民币资金汇出境外。鼓励境外银行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一定数量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和熊猫债。允许中资国有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保险公司等机构将一定比例的人民币资金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

(五)改革开放金融市场,开辟人民币境内外进出的缓冲区

货币国际化必须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发展及完善国内的金融市场,确保足够的透明度、流动性和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使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吸引力。加快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使其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场,形成一个资金进出境内市场的缓冲区。逐步扩大企业跨境人民币贷款的试点范围。增加北京、深圳、天津等城市(上海已试点),对跨国公司试行在一定额度内,允许向境外关联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机构应扩大到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允许同一行下的分支机构之间提供跨境人民币贷款,贷款额度由央行制定管理办法。

(六)建立国内国际多部门交流机制,强化部门间的联动与协作

与有关国家和地区金融管理当局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对人民币跨境交易流量和滞留境外存量定期交流,及时准确掌握境外国家和地区接受和使用人民币的状况,共同对人民币非法和突发性流动加强监测和限制。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人民币资本项下交易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监管。加强“一行三会一局”等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及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强化本外币、机构和产品等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减少监管重叠,填补监管真空,形成一体化监管格局。明确外汇管理局对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监督管理和资金使用的延伸检查权。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监管口径与外汇管理政策的监管标准有效衔接。按照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原则统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账户开立、资金使用、清算退出和利润汇出等各方面的标准,形成一体化监管格局,促进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七)建立健全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体系,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监测

建立高度灵敏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监测体系,树立本外币联合监管的理念,对本外币账户系统进行连接,加大事后核查力度,实现本外币协同监测。及时掌握跨境人民币大额资金流动状况,能有效防范异常流动资金的冲击,防止和减少资本项目可兑换风险和负面影响。一是统一产品业务口径和会计核算方法,要求各银行分支机构定期、分类报告主要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产品的交易信息,在完善统计体系基础上形成有效的主体监管和非现场监测制度。二是人民银行与外汇局要统一人民币资本项下结算数据统计口径,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人民银行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和外汇局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系统每日互相传送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防止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监管数据失真。三是外汇局业务办理后,按照人民银行对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信息需求,制定具体信息采集办法,将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流动相关信息和数据定期、及时、准确上报给人民银行,由人民银行开展宏观的统计监测分析。四是对本外币账户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本外币协同监测。同时,加强数据综合利用分析工作,摸清异常资金流动渠道和方式,加大事后核查力度,不断完善对人民币跨境流动情况的监测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 篇4

近年来,我司法所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镇人大、镇政协的监督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撮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调处矛盾纠纷,在创新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和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但一些本来可以通过内部解决的矛盾纠纷,当事人动不动就报公安处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一来,一是很容易使矛盾激化升级,使矛盾双方仇怨更深;二是增加治安行政调解和法院诉讼的压力。为此,我们建立健全调解机制,在全镇启动了“大调解”工作格局。

(一)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村(社区)及辖区座落单位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0个,并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及名册、台帐。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统一制作标牌和印章;建立健全了学习例会、矛盾纠纷排查分析报告、纠纷调解督办、跟踪回访、人民调解组织岗位责任和考评制度、优秀人民调解员考评办法等各项制度。

三是加强人民调解业务规范化建设。建立了矛盾纠纷登记簿,并按照司法部关于人民调解文书的格式要求,统一印制下发了 “人民调解档案卷宗”。注重加强业务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人民调解业务规范化建设。

四是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工作。每年举办了一期基层人

民调解业务培训班,除授课外还推介外地人民调解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举办调解业务培训班,使一大批调解人员学到了人民调解工作原则、纪律、程序、经验和方法。

五是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作用,积极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一方面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摸底工作。坚持每两个月一排查,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做好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实施积极及时的调处工作。坚持一般矛盾不上交,重大纠纷边上报、边调处的原则,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本级,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且调解成功率均在98%以上。

(二)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机制。

为了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我们与镇法院密切配合,制定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联动制度》,明确了司法所、法院在诉前调解联动机制中的职责分工,并探索形成镇法院与司法所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各自受理民事案件和民间纠纷的情况,把握纠纷发展变化规律,共同加强人民调解和诉前调解工作。

(三)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联动机制。

为实现行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联动,我们在公安派出所设立调解室。这使得法人与法人之间、法人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重大疑难纠纷都得到了及时化解,缓解了法院民事诉讼和治安调解的压力,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

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基本情况、问题、困难、建议 篇5

尊敬的自治区、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在百忙之中莅临公司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研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自治区、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各位领导多年来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过完善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机制,提高劳动争议处理的能力,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公司实际,现将公司调委会工作情况向调研组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雪莲公司是1975年组建成的地直国有企业之一。三十多年来,公司经历了一个以汽车、农机修理、机械加工为主营到以水泥生产经营为主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从1994年以来,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公司职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跨行业建起了以水泥生产为主营的经营格局,企业从此逐渐步入了赢利的发展轨道,并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各项经济指标成倍增涨。资产从1993年前的50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9810万元,并且从1996年至2010年连续十五实现盈利,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7696万元,创税8143.5万元,实现利润6033万元,职工工资也逐年递增。

二、建立健全调解组织

为了确实加强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公司于2012年4月 15日成立了以党、政、工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简称调委会),以加强对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主任由总支成员、工会负责人栾建担任;副主任由总务政工人事部副经理陈永忠和安保部经理普欧珠担任;成员有妇女代表措姆、企业代表普布扎西、职工代表米玛平措、职工代表米玛扎西;一线调解员有拉巴顿珠、李建、次仁潘多。随着调委会的成立,基本上实现了把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企业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坚持工会组织源头参与,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利益,从源头上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在公司制订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企业改制、工资分配、生活福利等各方面的政策过程中,组织职代会、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积极参与,均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经总经理办公会议集体讨论确定,经过公示再具体组织实施。让广大员工知企情,议企事,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维护经济利益,广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2011年8月2日,按照日国资发[2011]44号文件精神,经公司经营层、中层管理人员及工、青、妇、职代会代表近一个月多次协商,通过了新的《绩效成本工资分配制度》,公司经营层、中层管理人员工资下调,后勤人员工资接近一线工资,生产一线员工工资提高30%左右。

2、坚持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公司始终坚持企业各项大事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做到民主公开。凡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规 章制度和重大事项都要提交广大职工讨论,提交职代会审议,按大多数职工的意愿办。

3、公司以规范劳动用工合同为重点,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固定工、合同工和季节工劳动合同的签订,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规范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工会、职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形成“双向选择、依法签约、接受监督、有效维护”的用工机制。

4、加大用工监察力度,由预防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开展《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履行情况检查,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以确保企业和职工的合法利益。按照《劳动合同》规定及时给职工发放工资,从2002年至今先后五次对职工的档案工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平均增资达3000多元。职工的“五险一金”公司都按时足额缴纳。公司分三批派遣职工到内地培训学习,费用达70多万元。一次性兑现职工住房补贴400多万元。目前公司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多年来我公司未发生因劳资问题产生的上访等情况,职工内部矛盾的调解率也明显提高。

5、公司制订了《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劳资双方沟通协商制度》、《劳动争议应急处臵预案》等,在劳动争议的预防控制、协商调解等各个环节中不断提高调解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有关记录、台账和资料,完善调解工作文书和调解工作程序,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协调纠纷,维护职工权益。因生产经营发生变化,公司经过多次研究,多方联系己无力安排所有季节工及临时工的工作。为减轻公司负担,公司从2011年 12月30日解除当时在公司上班的所有季节工、临时工的劳动关系,并做一次性清退,由于准备充分、依法操作,因而没有发生一起劳动争议。

6、为职工提供劳动法律咨询,为职工答疑解惑。在调解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接待咨询工作;另一方面认真解答职工提出的问题,主动进行思想疏导,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平时注重在工作中加大职工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知识,使广大职工知法、懂法、守法。

7、将预防调解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使公司在凝聚职工人心、鼓舞职工士气上找到了新的支点。近年来,公司积极宣传表彰劳模先进,每年总结会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树立典型。通过调委会与工会沟通,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对住院职工、退休职工进行及时慰问,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并发给经济补助。历年公司探望慰问困难和住院职工的总费用都在7-8万元,每年中秋节、春节为在职及退休职工发放福利在20万元左右,此外,每年的夏季公司都会为退休职工列支3万多元座谈会费用等。

8、调委会信访工作。充分发挥调委会组织健全、联系职工群众紧密的优势,充分利用职代会、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平台和手段,主动依法科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切实做好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公司、解决在基层,不把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推向社会。通过多种措施使需要帮扶救助的困难职工得到法律援助,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调委会信访工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调委会自成立以来,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下,尽管没有发生大的劳动纠纷,但工作中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一是我们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有的职工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性质、作用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二是职工对劳动争议调解的意识还有待提高,现在职工有问题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其他途径加以解决;三是由于调解人员绝大多数为兼职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掌握运用还不够熟练,调节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对调解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上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五、下一步的打算

1、加大对《工会法》、《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宣传,让广大职工真正认识到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作用,让员工清楚调委会是解决他们合理诉求的有效渠道。同时应明确调委会在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调委会参与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要像重视厂务公开、集体合同、劳动合同那样重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调委会劳动争议处理给予支持。

2、强化规范运作,充分发挥调委会的作用。要在抓好调解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在建机制、抓规范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修订完善《调解委员会学习制度》、《调解工作须知》、《调解登记、回访、档案管理、统计分析、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加强 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调委会在重点抓好事前的预防、预警机制和事后的调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同时,强化调解组织规范运作,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3、要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调解工作的认识和调解能力。首先,劳动争议调解员应有一颗热爱调解工作的心和良好的品质,公道正派,联系群众,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其次,协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劳动争议调解员进行《工会法》、《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劳动调解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

4、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预警机制,构筑劳动争议预防体系。依法建立调委会的同时,要大力推动完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从源头维护职工权益。通过调委会沟通协调,预测难点、热点问题,弱化不稳定因素,对处在萌芽状态的争议案件、可能引发矛盾激化的事件进行疏导,提出解决办法,避免劳动关系矛盾扩大。

各位领导,虽然我们公司在劳动争议调解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但和自治区、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诚恳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加以落实改进,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维护企业及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共同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日喀则地区雪莲工业贸易公司

对工作开展情况初步意见和建议 篇6

(李秉恒)

为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进展顺利,规范办公环境,增强职工团结凝聚力,便于日后工作开展,现将对工作开展情况的初步意见和建议发表如下:

一、加大培训力度,增强业务水平

日前去长春进行了一次有关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相关培训,在今后开展工作过程中,应加大培训力度,通过面授教学式培训,增强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系统的学习实验室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规程,通过外出培训和交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和方法,运用到日后工作中。

二、提高职工待遇,增强凝聚力

在办公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规范食堂管理,聘用专门做菜的阿姨料理午餐,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更免于职工为做午餐而影响正常工作。

为保证职工饮水健康、改善食用水,建议在卫生间或厨房安设过滤水装置,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加强公司员工的优越感及归属感。在办公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办公区安设窗户帘,窗是东侧,每天上午直晒办公桌和电脑,不便于办公,影响工作。

走廊尽头办公区的设立,建议办公桌直接改成乒乓球桌子,因检测中心暂无任何娱乐设施和娱乐场所,仅有的一块空地应予充分利用,在不影响开会和工作的情况下,平时可以当作乒乓球娱乐场所,在办公开会、看投影仪的时候直接变成当成办公长桌,搬凳子围城圆桌开会。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更丰富了职工业余爱好,保障职工锻炼强健体魄,提高职工待遇,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转变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

根据检测中心工作职责,结合切身实际工作,在全市近2000家企业中,覆盖层面较广,工作任务较重,在职工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建议在各个行业层面上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联合本局内相关处室共同执法现场检测,在掌握全市企业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突出重点企业的专项检查检测,对已经检测过的企业明确分析做出检测报告并备案。

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基本情况、问题、困难、建议 篇7

法〔2008〕129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开展《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

试点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云南、山东、吉林、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根据院领导指示,委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起草了《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立足人民法院审判实践,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有益经验,努力做到科学、严谨,为我国建立统一的证据制度作了有益经验,为人民法院制定并实施统一证据规范提供了基础性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范本。

为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定》,使之更加适应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需要,特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四个中级人民法院和三个基层人民法院开展试点工作。经研究,确定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及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东城区人民法院为试点法院。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证据是保证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有的证据立法比较原则,有关证据问题的司法解释也不够健全完善。开展试点工作,修改制定好《规定》,有利于从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和基础领域着手,进一步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人民法院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同时,也可为我国今后的证据立法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司法实践经验。

二、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做好试点工作

有关高级人民法院要密切关注试点法院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切实加以指导,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试点法院要加强组织领导,配备精干力量,采取得力措施,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依法办案

开展试点工作,是为了让《规定》的内容在审判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充分发现问题,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定》。在审判工作中,综合案件具体情况,要充分参照适用《规定》的相关内容。但是,《规定》毕竟不属于司法解释或者司法解释性文件。在制作裁判文书时,不宜将《规定》作为依据。必要时,可以将《规定》的内容转化为对现有法律、司法解释的理解和解释而加以应用。

(二)积极争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的支持

试点工作头绪繁多,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内容敏感,有关法院要结合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当地党委、人大汇报,主动争取政府等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有关方面在协调、资金方面的支持,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三)妥善处理与公、检、司之间的关系

人民法院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机关之间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承担不同的诉讼职能,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共同服从于依法惩治犯罪、依法保障人权的需要。为此,试点法院要从大局出发,主动与有关机关沟通,协调好与上述机关之间的关系,确保《规定》的内容在试点工作中得到全面检验。

(四)妥善处理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

在审判工作中,上级法院承担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职能。为搞好试点工作,上级法院要了解、掌握《规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支持并指导下级法院准确理解并试点执行好《规定》的基本要求,工作中要相互通气,确保《规定》的内容得到正确试点适用。下级法院要及时就适用《规定》的情况向上级法院请示和汇报,争取上级法院的指导和支持。上级法院对于下级法院适用《规定》裁判的案件,要全面审查,有争议的问题要及时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或者与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协商,避免简单生硬地处理,既影响有关案件依法裁判,也影响对《规定》的修改与完善。

(五)边试边改,不断完善

《规定》的内容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各试点法院要注意发现、积累问题,及时加以分析总结,正确有效的妥善适用,对不当、疏漏、不足的方面要提出增补完善的建议。总之,要通过试点进一步修改完善好《规定》的基本内容,努力增强《规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证据制度,为促进审判工作更加公正高效奠定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与试点法院协商后确定,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试点指导工作联系人: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祝二军

010-85257232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王进喜

010-58908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院印)

二〇〇八年四月十一日

主题词:审判工作

证据

通知

(共印30份)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秘书一处

2004年4月14日印发 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条(宗旨)

为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实现司法公正,保障人权,规范证据的运用,提高诉讼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实践经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人民法院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第三条(证据裁判原则)

认定案件事实,应当依据证据

第四条(证据程序法定原则)

诉讼证明活动,应当遵循法律和本规定所规定的程序。

第五条(直接言词原则)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应当在法庭上直接调查核实。

举证、质证应当以口头的方式进行,但法律和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证据裁判主体)

审判人员是案件事实的认定者,在举证、质证和认证程序中,有权依法采纳和排除特定证据。

第七条(审判人员的释明)

在审判过程中,审判人员应当公正地阐释、说明本证据规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要求。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对于当事人无争议但不明确、不充分的事实主张,审判人员应当通过发问、提醒或告知的形式帮助当事人予以澄清,并保持中立性。

第八条(证据裁判的效力)

只有被审判人员实际采纳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被排除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第九条(错误认证的后果)

审判人员采纳和排除证据的错误认证,可以成为当事人上诉和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主要理由,以及第二审人民法院改判或者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主要理由,但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该错误认证影响到当事人的实质权利,从而使审判结果造成了明显差别;

(二)对于排除证据的错误认证,其主张方已在审判过程中对审判人员的证据裁定提出了异议,或者在判决作出之前以书面方式提出了异议,以提醒审判人员注意被排除证据的要旨。

一项关于证据的认证,如果存在审判人员本应注意到的显见错误,并可能影响当事人的实质权利和审判结果,即使当事人在审判过程中未提出异议,上级法院也可改判或者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十条(证据认证理由的说明)

判决书、裁定书中应当写明诉讼各方对证据提出的异议,以及审判人员予以支持或者驳回的认证及理由。

第二节

相关性与可采性

第十一条(证据的相关性)

相关证据,是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具有证明力、有助于审判人员审查判断案件事实存在可能性的证据。

第十二条(证据的可采性)所有相关证据均具有可采性,法律和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具有相关性的证据不可采纳。

第十三条(相关证据的一般排除规则)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证据,审判人员可以酌情排除:

(一)如果采纳,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不公正伤害或者对判决结果造成不公正的影响,并且这种伤害或者影响将在实质上超过其证明价值;

(二)与已有证据明显重复,为采纳该证据所进行的举证和质证活动将不必要地浪费诉讼资源、拖延审判时间。

第二章

证据种类和规格

第一节

证据种类

第十四条(证据及其种类)

证据是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任何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一)当事人陈述,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自诉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以及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就有关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二)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在本案开庭审判时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案件事实陈述;

(三)鉴定意见和专家辅助人意见,是指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或者专家辅助人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所作的结论性或者倾向性意见;

(四)物证,是指以外形、质量、规格、特征等形式载有案件事实信息的物质和痕迹;

(五)书证,是指以纸张为主要载体,以文字、数字或者图形为主要形式,记录有关案件事实内容或者信息的文件;

(六)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是指有关人员依职权对现场、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活动所作的记载;

(七)音像、电子证据,是指以磁带、光盘、胶片或者电子芯片等储存的信息,记述有关案件事实的资料。

第十五条(示意证据)

为辅助说明本规定第十四条所列证据的内容,可以使用复制或者描绘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物、物体或者场景的模型、图表、素描、照片、电子图像等形式的示意证据。

审判人员对诉讼各方提交的示意证据,应当进行下列必要性审查:

(一)物证、书证是否因数量、体积等原因不便在法庭上出示,而应当提供该示意证据;

(二)物证、书证是否存在下列不宜提交的情形,而应当提供该示意证据:

1、易腐烂、霉变,不易保管;

2、违禁品、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或者其他危险品;

3、珍贵文物、物品等。

(三)示意证据的提供是否有助于审判人员理解和认定有关争议事项。

第二节

证据规格

第十六条(原始证据优先)

调查人员调查收集的物证、书证和音像、电子证据,应当是原物、原件、原始载体,提取原物、原件、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在下列情形下,也可以是经核对无误的复制品或者照片、副本或者复制件,但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来源和取证情况:

(一)原物、原件已经灭失、毁损的;

(二)原物、原件难以获得的;

(三)原物、原件不宜搬运、保存的;

(四)原物、原件应当依法返还其所有人的。

第十七条(鉴定意见的规格)

鉴定人向人民法院出具的鉴定意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载明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

(二)载明委托鉴定的材料;

(三)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四)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五)结论性或倾向性的鉴定意见;

(六)对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七)鉴定人及鉴定机构的签名盖章。

第十八条(书面陈述的规格)

证人向人民法院提供书面陈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载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

(二)有证人亲笔签名并注明出具日期;

(三)有证人签署的如实作证的保证书;

(四)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人身份的文件。

第十九条(书证的规格)

每件书证,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音像、电子证据以及鉴定意见,应当具有完整性。

如无正当理由而残缺不全,应当要求证据提出者补充齐全,行政诉讼的勘验、现场笔录除外。

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符合法律要求的中文译本。第二十条(音像、电子证据的规格)

音像、电子证据,应当注明作者或者收集人的姓名,制作或者收集时间、地点、过程;

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电子证据应当附有提取、复制过程的有关文字说明,注明提取和复制的时间、地点,电子数据的规格、类别、文件格式,提取、复制电子数据的提取人、持有人和保管人。

第二十一条(证据登记)

诉讼各方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逐一分类编号,制作《证据目录》,对证据的来源、内容和所要证明的事项作出简要说明,签名或者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供副本。

人民法院收到诉讼各方提交的证据,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名称、收到时间、件数和页数以及是否原物、原件等,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三章

证据排除及其例外

第一节

非法证据的排除

第二十二条(刑事非法证据的绝对排除)

以下列方式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不得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

(一)刑讯、虐待、折磨或者其他蓄意使人在肉体或精神上遭受剧烈疼痛或痛苦的任何行为;

(二)服用药物、催眠;

(三)采取其他残忍、不人道或者有辱人格的方法。

第二十三条(刑事非法证据的相对排除)

对于通过非法手段或者非法证据而直接或者间接取得的实物证据,审判人员应当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违法的严重程度、待证事项的重要性以及是否可能导致严重不公正的后果进行权衡,决定其是否可以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

第二十四条(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如果对公诉方证据的合法性提出有根据的异议,公诉机关应当对该证据的合法性予以证明,审判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决定其是否可以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

第二十五条(民事、行政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

在民事、行政诉讼中,如果证据的取得严重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审判人员应当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违法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可能导致严重不公正的后果进行权衡,决定其是否可以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

行政诉讼被告通过上述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采纳。

第二十六条(不能用以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

下列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

(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或者在诉讼程序中自行收集的证据;

(二)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非法剥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利所收集的证据;

(三)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被告在行政程序中未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证据;

(四)复议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或者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未向复议机关提交的证据。

第二十七条(非法证据的有限使用)

被排除的非法证据可以用来证明取得证据的非法行为的存在。

第二节

传闻证据的排除

第二十八条(定义)

传闻,是指陈述人在庭审外作出的用以证明所主张事项之真实性的陈述。

传闻不得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但法律或者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九条(传闻排除的必要性例外)

存在下列证人不能到庭情形的,可以提供其书面陈述:

(一)证人已经死亡的;

(二)证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作证的;

(三)证人下落不明的;

(四)证人不在中国境内,不便出庭作证的;

(五)证人路途遥远,交通十分不便的。

第三十条(传闻排除的可靠性例外)

具有下列可靠性保障的传闻,可以采纳:

(一)陈述人在记忆清新时制作的记录,该记录正确反映了陈述人的知识,而该陈述人在法庭上不能充分回忆该记录的内容;

(二)就有关行为、事件、状况、意见或者诊断,根据日常业务活动惯例,在当时或者其后不久制作并保存的备忘录、报告或者数据汇编等记录;

(三)为医学诊断或者治疗目的而作出的陈述;

(四)已保存二十年以上且其真实性得到确认的文件中的传闻。

第三十一条(传闻排除的其他例外)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他传闻,也可以采纳:

(一)庭审前在对人身、物品进行感知辨认后,当即作出的陈述;

(二)为反驳对证人可信性的质疑,提供的与证人证言一致的先前陈述;

(三)经开庭前证据开示,诉讼各方均未表示异议的传闻;

(四)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自认:

1、当事人以个人或者代理人身份作出的陈述;

2、当事人已明确表示相信其真实性的陈述;

3、得到当事人授权的某人就该主题所作的陈述;

4、当事人的代理人或者雇员在代理或者雇佣关系存续期间,就代理或者雇佣范围内的事项所作的陈述;

5、共同犯罪人对其他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为实施犯罪所作的陈述。

第三十二条(传闻排除的自由裁量权)

审判人员在综合考虑下列全部因素后,可予以采纳:

(一)该传闻是关于案件重要事实的证据;

(二)该传闻是证据提出者通过合理努力所能获得的最有证明力的证据;

(三)如果排除该传闻,将对案件的公正判决产生严重的影响。

第三节

品性和倾向证据的排除

第三十三条(品性证据不能证明行为)

品性证据不得用来证明某人在具体场合下的行为与其品性具有一致性;但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人首先提出有关其良好品性或者被害人不良品性的证据,控诉方可提供用以反驳有关被告人、被害人同一品性的证据。

第三十四条(倾向证据不能证明品性及其行为的一贯性)

有关犯罪前科或者类似行为的倾向证据,不得用以证明品性及其行为的一贯性;但在刑事诉讼中,下列为证明犯罪预备的倾向证据,可以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

(一)证明被告人所从事的其他犯罪手法,与被告人的行为方式在特征上相同或者高度相似;

(二)以类似行为证明争议中的行为系明知或者并非偶然。

第四节

不能用以证明过错或责任的证据

第三十五条(事后补救措施)

在伤害或者损害发生后,行为人采取了如果事先采取将降低该伤害或者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的措施,这些事后补救措施不得采纳作为证明过错、产品瑕疵、产品设计瑕疵或者未尽警示义务的证据。

当事后补救措施证据旨在为争议情况下证明所有权、经营权或者预防措施的可行性或者为了弹劾证人可信性等其他目的而提出时,不适用本条规定。

第三十六条(和解和要求和解)

在赔偿责任或者数额问题上,当事人先前为达成和解而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诉讼中采纳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第三十七条(支付医疗或类似费用)

有关支付或者承诺支付因伤害而引起的医药、住院或者类似费用,不得采纳作为支付者或者承诺支付者对该伤害负有责任的证据。

第三十八条(为达成调解协议而作出的自认)

在民事和行政赔偿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的自认,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而被采纳,但当事人主动放弃该权利的除外。

第四章

证据开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九条(证据开示的主持)

证据开示由人民法院主持,但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条(证据开示的时间)

证据开示的时间应当由诉讼各方协商一致,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并及时通知诉讼各方。

举证时限不计入办案期限。

第四十一条(不进行证据开示的案件)

事实清楚的简单轻微案件或者适用于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无须进行证据开示。

第四十二条(证据开示笔录)

证据开示应当由书记员制作笔录,详细记明案由、证据开示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开示证据的种类和内容、有争议的证据及理由,并制作《无争议证据清单》,由参加证据开示的诉讼各方签字确认。

《无争议证据清单》中的证据,庭审时经简要说明后,可不经过举证和质证程序,直接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

第四十三条(证据开示的效力)

未经开示的证据,不得在法庭上出示,人民法院审理时也不得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或者属于“新的证据”的除外。

“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三)再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和二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第四十四条(新证据的提出)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不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应当作出合理的说明;需要组织质证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者举证。

第四十五条(新证据的效力)

对于当事人在二审程序或者再审程序中提出的新的证据,人民法院认为可能导致改判的,应当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

第四十条六(辩护人阅卷与证据开示)

人民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在提起公诉前通知辩护人阅卷,并组织证据开示。

对于经过证据开示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仍可以组织控辩双方进行证据开示。

第四十七条(证据开示的范围)

公诉人应当向辩护人开示与案件事实相关的全部证据。辩护人应当向公诉人开示其拟在法庭上出示的用以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证据。

第四十八条(被告人对证据清单的确认)

辩护人应当将按本规定第四十二条制作的《无争议证据清单》交予被告人阅读,由被告人签字确认后提交人民法院。

第四十九条(自诉案件的证据开示)

自诉案件的证据开示由人民法院主持。

自诉案件的证据开示参照公诉案件证据开示的程序进行。

第三节

民事、行政诉讼证据开示

第五十条(举证通知)

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

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第五十一条(举证时限)

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庭前证据开示之日或者开庭前提供证据,有正当理由不能提供的,经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阶段提供。

第五十二条(证据开示的权利和次数)

应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在答辩期限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举行证据开示。证据开示的次数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两次,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开示的除外。第五十三条(当事人异议)

在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如果对证据开示的《无争议证据清单》中的事实及证据提出异议,应当作为有争议的事实及证据进行法庭调查。

第五十四条(逾期举证的后果)

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行政被告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第五十五条(诉求变更的提出期限)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是人民法院没有进行证据开示的案件,不受此限制。

第五十六条(举证期限的延长)

民事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民事当事人未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也未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的,人民法院不予以采纳有关证据;但当事人能向法庭说明迟延提交证据不是故意或不致于严重导致诉讼拖延的除外。

行政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不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通过证据开示程序提交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交证据的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交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日内举行证据开示提交证据。逾期提交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第五章

证据的提出

第一节

当事人陈述

第五十七条(当事人陈述和询问当事人)

当事人进行陈述之前,应当在如实陈述保证书上签字并朗读,但刑事被告人除外。

当事人进行陈述的其他事项,参照证人作证程序。

第五十八条(当事人自认)

在诉讼过程中,诉讼各方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审判人员应当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其自认的;

(二)当事人的自认,受到暴力、威胁、不人道或者有损人的尊严行为的影响;

(三)涉及身份关系的自认;

(四)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自认。

第五十九条(自认的效力)

在共同诉讼中,共同被告一人或者数人的自认,仅对本人产生自认效力,对不予认可上述自认的其他共同被告不产生自认效力。

除刑事被告人外,当事人在各种答辩中对指控或者起诉的事实既未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解释并询问后,当事人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可以视为对该事实的自认。

第六十条(撤销自认)

下列撤销自认的证据不得用来反对做过该自认的当事人:

(一)当事人在各种答辩中自认,但在审判中又撤回自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

(二)当事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其自认是在受到胁迫或者重大误解的情况下作出的;

(三)当事人依法定程序提供了推翻其自认的充分的相反证据;

(四)当事人自认与事实明显不合,或者损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证人作证

第六十一条(证人资格)

任何人都有作证资格,但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的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除外。

在对证人辨别是非或者正确表达的能力存在争议时,人民法院可进行必要的审查,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进行鉴定,但审判人员听取该证人证言不受该审查或者鉴定结果的制约。

第六十二条(作证义务)

凡是了解案件事实的人均有出庭作证的义务,对于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者,人民法院可依法强制其出庭作证。

经依法传唤,侦查人员应当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

第六十三条(审判人员的作证义务)

不得强制审判人员就其参与的诉讼作证,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该诉讼所在人民法院同意审判人员作证;

(二)追究刑法第六章第二节犯罪程序中需要作证的,但第三百一十五条至三百一十七条除外;

(三)追究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四百条和第四百零一条犯罪程序中需要作证的。

第六十四条(情报人员的作证义务)

对于涉及侦查机关情报人员身份的事项,不得要求情报人员作证;但因此对公正审判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形除外。

第六十五条(行政执法人员的作证义务)

对行政诉讼中的下列情形,原告或者第三人可以要求相关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一)对现场笔录的合法性或者真实性有异议的;

(二)对扣押财产的品种或者数量有异议的;

(三)对检验的物品取样或者保管有异议的;

(四)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的合法性有异议的;

(五)需要出庭作证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六条(公务人员作证义务例外)

国家领导人不受强制出庭作证。如需调取其证言,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在其行使职务的住地接受询问,但须有诉讼各方在场。

第六十七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证义务例外)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不受强制出庭作证。

第六十八条(律师免于作证的权利)

现任和曾任律师,对其在执业活动中与委托人进行的秘密交流事项享有免于作证的权利,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正在实施或者预谋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二)正在实施或者预谋实施的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六十九条(精神诊疗师免于作证的权利)

现任和曾任精神医师、心理治疗执业人员,对其以诊疗目的与患者进行的秘密交流事项享有免于作证的权利。

第七十条(夫子女之间免于作证的权利)

证人对可能致使其配偶、父母或者子女受到刑事追诉,或者受到有罪判决的事项享有免于作证的权利。

第七十一条(公共利益豁免)

未经国家保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部门书面同意,证人有权拒绝对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作证。

证人就有关国家秘密事项而拒绝作证时,审判人员应当对此进行不公开调查,以确定是否需要征得有关保密部门书面同意。如果上述保密部门在得到人民法院通知后三十日内未作出书面同意,证人应当就该事项出庭作证。

第七十二条(证人权利)

任何证人都享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隐私权保护和正常生活不受打扰的权利。

第七十三条(证人的经济补偿)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付的交通费和食突费以及承担的误工费等费用,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但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证言的除外。

第七十四条(证人保护)

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保护证人隐私。

人民法院应当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共同保证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经证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对证人及其近亲属提供,或者通知、协助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供如下保护措施:

(一)签发书面决定禁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对证人构成威胁的人接触证人及其近亲属;

(二)派员对证人及其近亲属提供保护;

(三)为证人及其近亲属提供安全的临时住所;

(四)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第七十五条(通知要求)

人民法院传唤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送达出庭作证通知书。

第七十六条(证人身份的确认)

证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言前,审判人员应当首先确认其身份,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与作证事项的关系等基本情况。

如果当庭说明上述基本情况有可能使证人或者他人遭受危险,在就该情况当庭说明后,可以允许证人书面回答或者以其他适当的不公开方式回答。

第七十七条(证人保证书)

证人作证前,应当朗读并签署如实作证保证书,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不能阅读或者朗读者,应当由书记员或者翻译人员代为朗读,并使其理解保证书的含义;

(二)十四周岁以上十六周岁以下的证人可不签署该保证书,但审判人员应当使其理解如实作证的义务;

(三)十四周岁以下儿童,可不进行上述程序而直接作证。

在同一审级中,已签署过上述保证书的证人被再次询问时,不需要再次签署该保证书,但审判人员应当令其朗读以前的如实作证保证书。

第七十八条(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聋哑证人)

对聋、哑证人,应当以适当方式进行询问。

不能以口头方式充分表达的证人,可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证据。

第八十条(询问证人的顺序)

对证人的询问,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提请传唤证人的一方先进行询问;对方、第三方进行交叉询问;

(二)提请传唤证人的一方进行再询问;对方、第三方进行再交叉询问;

(三)审判人员对依职权传唤的证人先进行询问,诉讼各方进行交叉询问。

在审判人员认为必要时,可以对诉讼各方传唤的证人进行询问。

第八十一条(诱导性问题)

提请传唤证人的一方在对该证人的询问中不得提出诱导性问题,但在交叉询问中,允许提出诱导性问题。

诱导性问题,是指直接或者间接暗示了特定答案的问题,或者假设了某待证事项存在的问题。

第八十二条(对本方证人的交叉询问)

对于下列情况,经审判人员许可,提请传唤证人的一方可以对本方证人进行交叉询问,但应当在他方对该证人进行交叉询问之前进行:

(一)证人提供了严重不利于本方的证言;

(二)可以合理地认为该证人了解某事项,但其在直接询问时拒绝提供证言;

(三)证人证言与其先前陈述明显不一致。

第八十三条(对刷新记忆的限制)

未经审判人员许可,证人在作证过程中不得使用书证或者音像、电子证据来恢复和代替其对某事实或者意见的记忆。审判人员作出上述许可决定时,可以考虑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一)在不使用书证或者音像、电子证据的情况下,证人能否回忆起有关事实或者意见;

(二)证人证言是否涉及难于记忆的数字或者其他事项;

(三)证人准备使用的书证或者音像、电子证据是否为下列文件或者其副本:

1、该文件是由该证人在对所记载的事件记忆清新时书写或者制作的;

2、该证人认为该文件当时是记录准确的文件。

经审判人员许可,证人在作证时如果使用某文件来唤醒其关于某事实或者意见的记忆,可以将该文件中与该事实或者意见有关的部分在法庭上朗读,作为证言。

诉讼对方及第三人有权要求审阅上述文件。

第八十四条(亲身经历要求)

对案件事实没有亲身经历的证人,不得以转述他人的陈述来证明未曾亲身感知的事实。

第八十五条(证人意见)

证人的个人意见或者推测,不得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但以其实际经验为基础的除外。

第八十六条(证人的隔离和退庭)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作证后应当令其退庭。

第八十七条(再次作证和禁止庭外询问)

在同一法院审理中,证人已经出庭接受过询问的,审判人员认为必要时,可以再次通知该证人出庭作证。

在审判过程中,证人已经出庭接受询问的,诉讼各方不得在庭外对证人再行询问。

第三节

物证、书证等证据的出示

第八十八条(一般规定)

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或者现场笔录,音像、电子证据及其示意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向审判人员和诉讼各方出示,并说明所要证明的事项。

第八十九条(物证出示)

物证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证据提出者就其来源、内容、特征及所要证明的事项等作出说明。

多个物证,应当分别进行出示和说明;如果多个物证之间相互关联,分别出示将影响其效果的,应当作为一组物证同时出示。

第九十条(书证出示)

书证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宣读,并由证据提出者就其来源、内容、特征及所要证明的事项等作出说明。

第九十一条(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出示)

勘验、检查笔录或者现场笔录,都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负有证明责任的诉讼各方说明其所要证明的事项。第九十二条(音像、电子证据的出示)

音像证据应当以播放的形式在法庭上出示,并说明所要证明的事项。根据辨别音像证据内容的需要,可以播放音像证据的片段和经过处理的声音、图像。

电子证据应当通过屏幕播放、打印输出、文字说明等可以感知的方式出示,并说明所要证明的事项。

音像、电子证据播放时,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稳私的,经权利人申请,应当以不公开的方式出示。

第九十三条(示意证据的出示)

诉讼各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有关示意证据的出示,包括演示、试验,并就其有助于审判人员理解和认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予以说明。

在决定是否准许示意证据出示时,审判人员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一)示意证据的证明力;

(二)对公正判决的影响;

(三)是否可能导致不合理地拖延审判时间;

(四)演示、试验的条件。

审判人员准许示意证据出示的,应当确定是否所有当事人都有必要在场。

第四节

物证、书证等证据的辨认和鉴真

第九十四条(定义)

物证,书证,音像、电子证据及其示意证据在出示之后、被采纳之前,如果对方提出异议,应当由证据提出者提供有关制作者、提取者和保管者出庭作证,通过辨认确定其同一性,或者通过鉴真确定其真实性。

辨认,是指由制作者、提取者和保管者等具有亲身知识的证人,辨别物证、书证或者示意证据的来源和保管链条,包括下列事项:

(一)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是否足以支持证据提出者的主张;

(二)是否原物、原件;

(三)复制品、复印件与原物、原件是否相符;

(四)是否保持原来的性状,是否被掺假或者篡改。

鉴真,是指鉴别真伪,确定物证,书证,音像、电子证据及其示意证据与案件特定事实之间联系的真实性。

第九十五条(自我鉴真)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要求提供具有真实性的旁证作为可采性的先决条件,可以自动认定其真实性,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其真实性的情况除外:

(一)公证机关公证的文件;

(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事业单位依职权制作的盖有公章、编有文号的国内公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有关公文,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三)中国驻外使领馆或者外国驻中国使领馆认证的外国公文;

(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编辑的书刊、手册或者其他官方出版物;

(五)国家或者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或者期刊。

第九十六条(物证的辨认和鉴真)

需要辨认或者鉴真的物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一)物证的特征,包括外部形态、内在属性,在对方提出异议时,由其制作者、提取者和保管者辨认和鉴真。

(二)原始物证的复制品、照片、录制品与原物、原件是否相符,在对方提出异议时,由其制作者、提取者和保管者辨认和鉴真。

(三)因原物遗失或者毁灭而无法与之核对的复制件、照片、录制品,在对方提出异议时,由其制作者、提取者和保管者辨认和鉴真。

第九十七条(书证的辨认和鉴真)

需要辨认或者鉴真的书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一)书面文件(包括证人不能到庭的书面陈述)的真实性,在对方提出异议时,由制作者、提取者和保管者就包括作者、来源、内容、存放地点或者其独特内容等进行辨认和鉴真。

(二)公共记录或者业务档案的真实性,在对方提出异议时,由保管者辨认和鉴真,证明其处于不容置疑的状态,存放于理所当然的地点,或者检索系统的操作方式以及该文件从特定案卷中或者以一定方法检索得来的过程。

第九十八条(勘验、检查或现场笔录的辨认和鉴真)

对于下列勘验、检查笔录或者现场笔录的真实性,在一方提出异议时,由其制作者及其见证人和保管人,就勘验、检查过程和笔录制作、保管和移交过程进行辨认和鉴真:

(一)证明从犯罪现场、犯罪工具、被害人肢体上查获犯罪嫌疑人痕迹的勘验、检查笔录的制作过程和保管链条;

(二)证明从犯罪现场查获犯罪嫌疑人所有物品的勘验、检查笔录的制作过程和保管链条;

(三)证明从犯罪嫌疑人或者其他关联人员处查获被害人所有物品、被劫物品的搜查笔录、扣押清单和被害人辨认笔录的制作过程和保管链条;

(四)证明从犯罪嫌疑人供述犯罪动机、目的、时间、地点、手段、过程细节、对象特征、所得及去向、后果等事实要素及确认犯罪工具的笔录和亲笔供词的制作过程和保管链条;必要时,包括全程同步录制品;

(五)证明以案件当事人身份参与查扣毒品的侦查人员和警方情报人员确认犯罪嫌疑人的笔录的制作过程和保管链条,或者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毒品犯罪行为的录制品;

(六)证明从犯罪嫌疑人处查获毒品的搜查笔录、扣押清单,或者证明毒品包装物或者容器上留有犯罪嫌疑人指纹等痕迹的鉴定意见的制作过程和保管链条;

(七)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明勘验经过和结果、执法人员、当事人或者在场人签名的现场笔录或者现场图的制作过程和保管链条。

第九十九条(音像证据的辨认与鉴真)

音像证据的真实性,在对方提出异议时,由制作人、持有人、提取人、见证人和保管人以及其他了解该音像证据制作、保管过程的证人辨认和鉴真。

辨认和鉴真的内容包括:

(一)来源:确定音像证据的制作主体、制作方式、时间、地点、条件及周边环境;

(二)内容的可靠性:内容是否清晰可辨,是否伪造或者经过拼接,是原件还是复制件;

(三)保管过程:有无影响信息真实性的不当情形,制作设备和制作技术是否正常、科学等。

第一百条(电子证据的辨认与鉴真)

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在对方提出异议时,由制作人、见证人和保管人以及其他了解该电子证据制作、保管过程的人辨认和鉴真。

电子证据的辨认和鉴真包括不限于以下因素:

(一)生成、存储、传递和保存方法的可靠性;

(二)生成、存储、传递和保存环境要素及相关协议;

(三)电子文件的属性和品质;

(四)可能进入信息交流系统的人及其对该系统的熟悉程度;

(五)设立密码、电子签名、用户名、账号的电子证据,其密码、电子签名、账号的设立人、使用人、所有人以及该用户名或者账号的使用情况;

(六)传输过程中的解密性;

(七)系统硬件是否完好,软件是否可靠,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受到过病毒等侵袭;存储的资料是否存在被编辑、修改的可能性;

(八)复制件制作的方法是否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原件记载的内容。

第一百零一条(示意证据的辨认和鉴真)

示意证据的真实性,在对方提出异议时,应当由制作人或者熟知其所描绘对象的人进行辨认和鉴真。

第五节

鉴 定

第一百零二条(启动鉴定)对于专门性问题,当事人诉前可以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机构或鉴定人进行鉴定。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进行鉴定:

(一)诉讼一方提出鉴定申请;

(二)通过辨认和鉴真程序仍不能确定证据的同一性和真实性。人民法院决定进行鉴定的,在启动鉴定程序之前,诉讼各方应当对鉴定材料和鉴定目的进行确认。

第一百零三条(刑事诉讼中鉴定的必要性)

在刑事诉讼中,对下列专门性问题,应当进行鉴定:

(一)因精神病不能辨别或控制自己行为;

(二)人身伤害程度;

(三)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四)是否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五)证人能否辨别是非、正确表达;

(六)物品的价格、文物的等级;

(七)珍稀动植物品种、违禁品、危险品;

(八)法律规定和人民法院认为必须鉴定的其他事项。

第一百零四条(鉴定人选任)

诉讼各方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由各方协商确定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承担,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第一百零五条(鉴定人出庭作证)

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不得以书面鉴定意见代替出庭作证,但诉讼各方对书面鉴定意见无实质性争议或均同意鉴定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除外。

鉴定人出庭作证适用本规定证人作证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零六条(鉴定意见的效力)

鉴定意见对人民法院没有预定的效力。

在对同一争议事项存在多份鉴定意见的情况下,审判人员经过质证程序可以采纳或排除某项鉴定意见,但应当在判决书中说明理由。

第一百零七条(专家辅助人)

诉讼各方可以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作为专家辅助人,经人民法院许可,出庭就案件专门性问题发表意见。

专家辅助人只能就专门性问题发表意见,不得涉及法律适用问题。

本案鉴定人及其同一鉴定机构的其他专家不得同时担任本案专家辅助人。

聘请专家辅助人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诉讼一方负担。

第六章 法院取证与证据保全

第一节

法院取证

第一百零八条(申请取证的权利)

当事人因客观原在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但能够提供必要线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第一百零九条(依申请取证的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根据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可以调查收集证据:

(一)由有关单位保存并需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

(三)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不得依被告申请调取证据。

第一百一十条(依职权取证的范围)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二)涉及身份关系的事实;

(三)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止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实。

人民法院为审核对案件事实有重要作用的证据,或者有重大疑点的证据,需要进行勘验等取证活动,不受前述规定的限制。

人民法院不得为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第一百一十一条(申请取证的要求)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七日前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申请理由、取证目的、证据线索、证据内容和待证事项。

一方当事人在证据开示或者审判过程中提出新的证据时,他方当事人需要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立即提出申请。

第一百一十二条(对申请取证的处理)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及时调查取证;不符合规定条件,应当在接到当事人申请后三日内书面驳回。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收到通知书次日起三日内,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

第一百一十三条(调查取证的方式)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时,可以采用勘验、检查、扣押、查询、冻结和委托鉴定以及其他适当的方式进行,并应当提前通知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到场。被通知的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不到场的,不影响调查核实证据活动的继续进行。

人民法院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的证据,应当由证据提供者和在场的诉讼各方在调查笔录上签名,单位应当加盖公章。

第一百一十四条(勘验现场)

人民法院可以依当事人申请或者依职权勘验现场。勘验现场时,勘验人应当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通知当事人到场。当事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但应当在勘验笔录中予以说明。

勘验人员应当制作勘验笔录,记载勘验的时间、地点、勘验人、在场人、勘验的经过和结果,由勘验人、当事人、在场人签名。勘验现场时绘制的现场图,应当注明绘制的时间、方位、绘制人姓名和身份等内容。

当事人对勘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内申请重新勘验,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一十五条(委托调查)

人民法院异地调取证据,可以书面委托证据所在地人民法院调取。受托人民法院在收到委托后,应当按照委托要求及时调取证据;不能完成任务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民法院并说明原因。

第一百一十六条(刑事诉讼庭外调查核实证据)

在法庭调查中,审判人员如果对证据存有疑问,可以宣布休庭,进行调查核实。

审判人员调查核实证据时,应当通知公诉人、辩护人到场,但公诉人、辩护人不到场的,不影响调查核实的进行。

审判人员依职权或者根据辩护人、被告人的申请,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中收集的有关被告人无罪和罪轻的证据时,应当通知其在收到调取证据决定书后三日内移交。

第一百一十七条(调取证据的使用)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收集、调取的证据,应当由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在法庭上出示、宣读,并听取他方当事人的意见。在对方当事人提出就新证据需作必要准备时,可以宣布休庭,并根据具体情形确定必要的准备时间。

在庭外调查获得的新证据,只有经过质证并查证属实后,才能采纳作为定案的证据。

第二节

证据保全

第一百一十八条(申请证据保全的权利)在诉讼之前,或者诉讼进行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主动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第一百一十九条(证据保全申请的提出)

证据保全申请,在提起诉讼前,应当向证据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在审判过程中,应当向管辖人民法院提出,遇有紧急情况,也可以向证据所在地或者申请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

诉讼前证据保全,申请人在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证据保全。

保全证据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但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保全除外。

第一百二十条(对证据保全申请的处理)

人民法院收到证据保全申请后,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执行;对不符合证据保全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

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三日内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如果其他利害关系人对证据保全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具有正当理由的,应当裁定撤销证据保全措施;已经执行的,应当将保全的证据返还该利害关系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时,应当通知申请人或者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到场。被通知的申请人或者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不到场的,不影响调查核实证据活动的继续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时,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制、复制、勘验、制作笔录和委托鉴定等措施。

证据的所有人或者持有人妨碍证据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二条(保全证据的使用)

经人民法院许可,诉讼各方可以查阅、摘抄和复制被保全的证据。

第七章

第一节

证明对象

第一百二十三条(刑事证明对象)

在刑事诉讼中,需要证明的与定罪量刑有关的案件实体事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犯罪事实是否存在;

(二)被告人的身份;

(三)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

(四)被告人有无责任能力;

(五)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

(六)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和其他情节;

(七)是否为共同犯罪以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

(八)有关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事实;

(九)有无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第一百二十四条(民事证明对象)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或者民事争议发生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证明。

第一百二十五条(行政诉讼证明对象)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当证明以下事实:

(一)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

(二)有关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的事实。

第一百二十六条(程序性事实的证明)需要证明的案件程序事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关于管辖的事实;

(二)关于回避的事实;

(三)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的事实;

(四)影响采取强制性措施的事实;

(五)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

(六)影响执行的事实。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和标准

第一百二十七条(无罪推定原则)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生效裁判确定有罪,任何人应当被推定为无罪。

经过法定举证、质证和认证程序,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应当按无罪处理;不能认定被告人罪重或罪轻的,按罪轻处理。

第一百二十八条(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任何人不得被强迫承认自己有罪或者作出对自己不利的证言。

第一百二十九条(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

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是:

上一篇:市餐饮业发展情况下一篇:《辞退,与能力无关》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