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2024-10-08

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精选9篇)

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篇1

锦屏县安置帮教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锦屏县司法局安帮办

(2011年)

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问题一直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自199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把这项工作列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以来,中央及各省市为做好这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我县根据中央及省、州综治委、司法局的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按安置帮教工作的“四化”要求切实开展相关工作,并对安置帮教工作做了一些探索,有效的解决了一系列刑释解教人员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县的安置帮教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工作部门的重视。

一、我县安置帮教工作的现状

(一)组织机构的情况

我县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全盘工作;综治委下设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司法局,负责日常的工作。全县15个乡镇均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均设立在司法所,负责乡镇安置帮教日常工作。

(二)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

目前我区2009—2011年11月共有刑释解教人员262人,其中:2009年安置帮教工作对象86人,2010年有 96人,2011年有80人。我县农村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家均落实了责任田(山);城镇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通过政府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帮助联系工作单位及自主择业,安置率86%,帮教率达92%,符合低保条件的,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

二、我县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各级安置帮教组织紧紧围绕综合治理、“平安锦屏”、“和谐锦屏”创建目标,拓展安置渠道,丰富帮教形式,积极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努力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安置帮教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部分党委政府工作上支持不力,对安帮工作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工作经费上没有给予保障。安帮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基本上是靠司法行政机关“单兵作战”,难以抓出成效。

(2)司法所人员欠缺,安置帮教工作缺乏人力保障。因编制所限,县安帮办没有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各司法所均是一人,有2人编制的三江镇司法所也是有编无人,目前全县有4个乡镇司法所无人工作,相关乡镇政法委、综治委未能搞好安置帮教工作衔接,使安置帮教工作的正常性受到影响。

(3)政策法规不明。尚未立法或出台统一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扶持有特殊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缺乏低保、就业、教育、培训、工商、税务等“硬性”优惠政策依据;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报到和流动管理没有强制性规定,使有关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无法管控帮教,导致脱管、失控现象严重。

(4)安置帮教对象流动性大,帮教和管控工作难度大,压力大。由于社会形势的影响和刑释解教人员本人及其家庭生活的实际需求,很多刑释解教人员外出打工谋生,且流动频繁,使安置帮教工作无法跟踪衔接,无力且无法管控和帮教。据调查,我县的安置帮教对象约60%在外流动打工,很大程度的影响安置帮教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安置帮教工作经常陷于被动状态。

(5)部分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现在的安置帮教工作既涉及电脑及相关工作软件的操作,也涉及工作方法方式、协调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但部分工作人员存在主观认识和工作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安帮工作的开展。

三、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解决,否则我县的安置帮教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巩固性成果。

一是要加强立法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实现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安置帮教工作当前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法律规定,虽然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但这一决定太原则,不具备执行力,也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不符。而中央综治委和各省综治委所下达的通知、决定等,因为综治委本身就是一个协调机构,无权制订有统一约束力的法律法规,这也是中央综治委及各地综治委下发的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规定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的原因之一。第一,通过立法,明确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及安置帮教工作成员单位和各职能部门、的职权、职责,可确保安置帮教工作措施能落到实处,可以确保各职能部门按法律规定履行职责,做到相互配合,使安置帮教工作由原来的各职能部门友情协作变成法定的职责,不履行职责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此,能有效地解决部门推诿、扯皮问题,减少脱管、失管问题和安置帮教工作中解决就业、帮扶等问题。第二,通过立法把这几年各地通过实践证明可行的各种优惠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使安置帮教工作的各种优惠政策能落到实处。虽然我县为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低保问题、再就业问题制订了一些好的办法和措施,但因为不是法律规定,没有强制执行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靠司法行政部门去协调,协调好能落实,协调不好,司法行政机关也无可奈何。如果上升为法律规定,只要依法办理即可,使安置帮教工作有依据,有保障。第三,通过立法,明确安置帮教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列入预算,确保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得到保障,从而促进和保障安置帮教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监督机制,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难点最大的,也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是心理矫治问题。长期以来,在监狱、劳教场所重监管安全,但由于人才缺乏等原因,对于心理矫治大部分监狱及劳教场所都重视不够,加上分类关押也才刚刚推行,所以在监狱服刑时还存在交叉感染问题,有的服刑人员甚至比入监时更强化了罪错观。加上我国对服刑人员只有刑期的规定,没有心理矫正的硬约束,也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所以在刑释和解教时,对这两类人员的罪错矫正情况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估,更谈不上对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提供重点帮教建议了。实际上,安置帮教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心理矫正上,综合分析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可以发现这部分人大多是在监狱服刑期间本身的罪错就没有得到矫正,回归社会后,没有得到科学的心理矫治,加上社会上的歧视,生活、就业上遇到困难,强化了其仇视社会、自暴自弃的犯罪心理,导致其重新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认为,当前安置帮教工作重点应放在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工作体系和监督评估体系上。具体地来说,应当重视过去被忽视的心理矫正工作,监狱、劳教场所除做到分类关押外,还应重点做好心理矫治及评估工作,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工作重点,安置帮教工作机构的帮教工作应当向前延伸,定期到监狱及劳教场所开展帮教活动,协助监狱做好改造工作,同时了解服刑在教人员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而监狱和劳教场所在刑释解教时,应当对刑释解教人员有一个评估报告提交给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向他们提出该对象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建议。监狱和劳教场所还可定期走访刑释解教人员,了解他们回归社会后的现状、出现的问题,从中找出监管改造工作中应当改进的地方,这样监狱劳教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机构,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的一系列实际问题。

(三)优化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当前刑释解教人员出现脱管、失管、漏管问题主要是信息不畅、不准,各职能部门没有做到资源共享。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法院制作的生效判决应当抄送司法行政机关,监狱、劳教场所应当提前把服刑在教人员的情况告知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应该把在其工作内网上签收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及时转送司法行政机关。但是这些有效解决失管、脱管、漏管的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尤其是现在农村人口流动性大,而公安机关的信息网是全国最全、最准的,如果公安机关的信息能够同司法行政机关共享,可以解决人口流动及户口迁移导致的地址不明无法管理的问题。如果法院系统把生效判决及时抄送司法行政机关,让司法行政机关提前建立辖区服刑在教人员的档案,对于解决脱管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相关政法部门的资源共享,各安置帮教机构利用信息化管理安置帮教工作,如此,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出现失管、脱管、漏管现象。

(四)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齐抓共管,提高安帮成员单位参与率。各级党委、政府及综治委应把安帮工作摆上位置,纳入综合治理的目标考核之中,作为“一票否决”的重要内容,层层签定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格局。在县安帮办的机构设立、人员编制及待遇和基层司法所的人员编制、待遇等方面应该给予充分的保障,避免工作人员办事无名或者无人办事的情况发生,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保障安置帮教工作的正确、正常开展。在工作领导和协调上,要由县、乡镇政法委、综治办牵头,加大协调力度,安帮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职能部门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县综治委应及时对安帮工作各成员单位提出指导性意见,明确各自职责,激活成员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安帮工作有机地融入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完善考核和奖惩制度,细化量化安置帮教工作,列入综治目标考核,对履职不能或履职不全的成员单位应予严惩并与“一把手”的政绩挂钩。充分依靠公安、劳动、民政、财政、工商、税务及工、青、妇等安帮工作成员单位,迅速形成综合治理的整体合力,共同做好安帮工作,力争给刑释解教人员更多的优惠,扶持有特殊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真正做到和谐成果人人共享。

(五)强化衔接管理,丰富帮教形式,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各乡镇及其安帮工作站要坚持走社会化道路,依靠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参与帮教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使安置帮教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1)向前延伸,及时衔接。将安帮工作向监、所延伸,掌握本地籍将要刑释解教的人员情况,提前做好接茬准备工作;重大节日组织探监探所,鼓励服刑在教人员迷途知返,重新做人;动员刑释解教人员的亲友及时去监所接人,以减少出了监所门就游荡社会的现象。(2)多措并举,感化教育。依托村民自治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力量,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慰问信等形式,教育、感化和挽救刑释解教人员。在帮教方法上,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满腔热情地引导刑释解教人员把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变为自觉行动。(3)排忧解难,依法维权。避免单纯和空洞说教,将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与思想教育、普法宣传等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生产、生活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实施法律援助等,并为确有特殊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解决复学、就业、养老等生产、生活难题。

(六)强化就业指导,拓展安置渠道,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各级政府部门要鼓励刑释解教人员在社区服务业的岗位就业,特别是政府开发的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绿化、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就业。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工商、人民银行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为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提供服务。(1)强化就业指导。从实际出发,引导刑释解教人员转变就业理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2)分类落实安置。把城市籍有特殊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视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逐步纳入下岗再就业扶助工程;对农村籍的,则协调村民委员会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落实其承包田、宅基地,并提供必要的农业技术服务,帮助他们发展多种经营,解决生活困难。与此同时,可引导刑释解教人员参加集体外出务工,使其自食其力,安居乐业。(3)争取优惠政策。按照中央八部委《意见》,为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提供便利条件,在技能培训、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指导。(4)创办安帮基地。司法行政机关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共同扶持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地,以重点解决刑释解教人员中有特殊困难的“三无”人员就业前的过渡性安置,并积极帮助其就业。

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需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才能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有效管理,减少他们重新违法犯罪的念头和行为发生。

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篇2

一、我县农机教育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我县农机教育培训的特点

1、培训对象的广泛性。我县农机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全县农村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与使用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被培训的农机人员数量多、分布广, 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2、培训任务的长期性。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农机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新式农机具不断被推广使用, 农机驾驶和销售人员新老更替加快, 因此, 它具有长期性。

3、是具有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成人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义务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 教学中要求侧重于实际能力、实际技能的培养, 由于农机手主要来自于农村, 文化层次差距大, 自由散漫惯了, 难以教育, 所以, 它具有成人教育的特殊性。

(二) 我县农机教育培训的现状

目前我县有农业人口80万人, 农村劳动力36万人, 农机户93947户, 拥有各类拖拉机、农用车149678台 (辆) , 各类农机具259687 (套) 件, 农机总动力达1196789k W。长期以来, 我县农机教育培训部门一直在承担着全县农机驾驶和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承担着全县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的培训, 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机安全生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 随着我县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农机拥有量快速增加, 农机手持证率还不到30%, 急待加强培训。

(三) 我县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生源组织困难依然是学校最大的问题。由于部门管制问题, 一些一直由农机监理部门管理的如农用运输车、三轮车交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失去了管理权、培训权, 培训生源缺乏强有力地组织手段, 步履蹒跚、困难重重, 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另外, 农机监理部门监督跟不上, 路检路查少, 使很多机手觉得办不办证无所谓, 所以, 造成主动参加学习培训农机手较少, 持证率低。

2、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科技素质较低, 法律意识不强, 安全观念淡薄。不原意参加技术培训, 办理驾驶执照。更有甚者, 在农忙季节, 无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违章载人、载物, 人货混载, 无牌行驶, 把安全问题当儿戏。

3、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从目前我县农机校情况看, 虽然人员工资现在仍由县财政支付, 但是办公经费严重不足, 只保“吃饭”, 无力在培训上、教学上, 投入先进实用的电教设备和教学直观的实物教具和教学挂图, 不能及时更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4、农机主管部门领导重视不够, 重心偏离。受市场经济冲击, 一些农机主管部门领导淡化了服务意识, 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机监理和农机推广这些形象工程上, 认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可有可无, 从而导致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停止不前, 也阻碍了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对策和具体措施

(一) 农机教育培训要坚持为大农业服务的观念

1、是要树立坚定的为大农业服务, 为广大农机户服务的信念。农机手盼望有人教他们掌握新技术、新机具、新知识。作为农机培训教育部门,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想他们所想, 急他们所急, 教会他们正确使用。

2、是要明确认识农机培训教育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通过农机培训教育部门组织广大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 才能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3、是清醒地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培训的必然联系。不仅要教会他们懂得必要的机械常识, 掌握娴熟的驾驶操作技术, 还要教会他们懂得交通安全, 避免事故的发生, 从源头上起到预防作用。

(二) 县级农机化学校要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要立足农机, 面向市场, 注重效益, 增强活力, 开拓创新, 这是农机培训工作的基本方向。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农机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搭台工作。三是全面开展各类农机驾驶和修理的培训工作。农机校要在主管局的领导下, 积极与外界交流和沟通, 开拓更广阔的培训渠道, 比如与当地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办学, 与农机推广部门合作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 结合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开展农机购机补贴户和农机大户的培训。

(三) 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要积极争取农机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重视。因此, 农机教育培训部门要经常与农机主管部门联系, 取得农机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2009年, 国家有关部委已经高度认识到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年初以来连续出台了一些列文件和措施要求各地农机主管部门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 农业部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还下达了各项农机教育培训任务, 农机教育培训部门要以此为契机, 加强与农机主管部门沟通, 加快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进程。同时, 要不断加强与农机监理部门联系, 加大路检路查力度, 督促无证机手尽早尽快来学习培训, 提高办证率, 减少各种农机事故的发生, 切实维护广大农机手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保障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县鲜切花检疫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篇3

【关键词】鲜切花;检疫;现状;对策

我县虽然是一个只有43.8万人口的山区小县,但城关镇人口达10万以上,县城消费水平较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鲜切花的需要也日益增大。鲜花经营户也从1998年的2家,到2008年增加到25家。鲜切花的频繁调运,必然导致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增大。如何搞好鲜切花的检疫工作,是检疫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现结合本人十年来从事检疫工作的实际,对我县鲜切花检疫的现状和对策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一、我县鲜切花检疫的现状

1.需求的季节性导致经营户数量的季节性增减

鲜花是具有生命力的鲜活动植物,鲜是鲜花区别其他商品的最大特性。由于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鲜切花的保鲜期,因此,鲜切花的需求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我县6—9月份气温较高,鲜切花的保鲜期较短,需求量较少,此期间有几家鲜切花经营户就改行经营别的商品。而10月份——次年5月份期间气温较低,鲜花保鲜期相对较长,需求量亦随着增大,此期属于旺季,鲜切花经营户也就增多。最高时能达到30家,而最小时只剩下15家左右。

2.经营地址变动大

由于城市建设的房屋拆迁、鲜切花需求的淡旺季变化、临街门面房租赁易主等多种原因,每年有10家左右的鲜切花经营户需变换经营地址,因此给检疫管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

3.调运检疫难度大

我县的鲜切花95%以上都是直接从昆明发货的,通过航空发到萧山、宁波机场,然后从机场通过客车带到新昌。从我们对当地经营户的检查情况看,所进鲜花通过昆明当地检疫的,还不到10%,受检率非常低。一旦昆明鲜花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就会通过鲜切花传到我县。而我们只有通过对调进我县的鲜切花进行补检,才可能查到疫情,鉴于目前我县的仪器设备和检疫技术人员,是很难每批补检,并及时发现疫情的。

4.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欠密切

昆明的鲜切花调运到我县,需经过航空、汽运才能到达。根据我们调查,机场对托运的鲜切花从未要求提供植物检疫证书,汽运客车更是如此。而我县邮政局对所承邮的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严格要求检疫部门出具植物检疫证书才予以邮寄,配合非常好。这反映出部门之间配合所存在的问题。

二、对鲜切花检疫对策的几点思考

1.要经常性地对鲜花经营户进行检查、抽样,特别是容易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品种,尤其是调运旺季,要增加抽样次数和数量

重点是对几家长年经营批发业务的经营户,要加强监督检查。

2.建立起经营户调运月报制度

以对经营户要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要求每家经营户将当月调进的鲜切花的数量、品种进行报送,统一在次月5日前报给植物检疫站,以便存档备查。植检站可以根据报送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地某些品种进行跟踪检查。

3.节日抽檢

对每年的情人节、七夕节、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期间供应的鲜切花要加强抽检,以防可能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品种扩散。

4.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

民航、铁路、汽运等部门要加强配合,从各个环节阻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扩散、蔓延。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氛围,构筑起杜绝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的严密防线。

5.建议加强产地检疫

建议云南省各级植物检疫机构要加强鲜切花的产地检疫,从源头上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扩散。对鲜切花生产单位(农户)要进行登记造册,不准带有病虫杂草的鲜花出圃,建立起可追溯制度。

我县城市市容市貌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4

镇联合工会主席 陆涛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澧源镇政府作为这次城市建设与管理大调研的责任单位,配合调研牵头单位县城管办就市容市貌等调研课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对我县城市市容市貌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措施提出以下建议,供领导和相关部门参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的频繁以及其它各种因素,对城市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就我县而言,由于城乡规划滞后,下岗失业人口增多、市民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原因,致使城市秩序较乱,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违章占道经营、城市牛皮癣等市容市貌问题,是城市“脏乱差”产生的重要原因,更是城市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我县城市管理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一)违法占道经营行为严重。根源:

1、流动人口增多,1

严峻的就业压力,使违章占道经营成为弱势群体的生存和获利的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岗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等人员不断增多,县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一些下岗、失业人员便将违章占道摆卖、擦鞋作为谋生的渠道和手段。他们多数文化程度低,法制意识淡薄,对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了解甚少,没有意识到自己占道经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加上违章占道摆卖经营成本低,受眼前直接经济利益的驱使,成为弱势群体谋生的手段。

2、集贸市场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使得流动摊贩的存在拥有一定的消费市场空间。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剧增,社区居民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无集贸市场,群众就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场所极度缺乏,造成了市场建设与居民需求比例失调,而流动摊贩以其物品价格便宜、经营方式灵活、购买方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人员的消费需求,因而占有一定的消费市场空间,城区较为严重的有朱家台、何家坪、澧水商场和南门市场等。

3、管理体制不清,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无人管理与多头管理并存,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不健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配合不密切,执法工作力度不够强,依法行政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有待提高,为占道经营留下死角。

危害:

1、蚕食道路,影响交通安全。违章占道经营现

象的出现妨碍了城市道路通行,给行人过往造成不便,带来了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2、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活。流动摊贩经营的商品卫生、质量、安全等问题均没有保障,存在严重的健康、安全隐患,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

3、显失公平,影响市场秩序。由于无需铺面经营和逃避税收等,违章占道经营的成本较低,货品价格比较低廉,这给正当经营者造成很大冲击,破坏了公平竞争规则,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给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带来困难,难以达到高档次、规范化、规模化经营。

4、破坏市容,影响城市形象。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城市环境越来越优美。但是无处不在的违章占道经营制造了“城市垃圾”,产生了城市“脏乱差”现象,使城市形象严重受损。

(二)临街面违章建筑物多。根源:

1、城市规划滞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思想不统一,口径不一致,让某些居心不良者、钻了空子。

2、在城市扩容提质的工作中受利益的趋势,相关部门对部分拆迁尖子户有畏难情绪,听之任之造成。

3、县委县政府在行政执法中对违章建筑行为缺乏打击力度,参与单位有推诿扯皮现象。

危害:影响城市科学健康发展,造成更多群众规划意识淡薄,违规建筑行为越演越烈,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激化干群矛盾。

(三)城市户外广告不规范。根源:

1、城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缺乏科学管理理念;

2、经商者为追求最大化利益不惜使出各式各样的招数,用语粗俗,过于夸张,言不符实,尺寸超标等。

危害:影响城市形象,误导群众消费,有悖于市民诚实守信道德纲要。

(四)城区流浪犬、放养犬管理不到位,随意燃放鞭炮,各种城市噪音干扰城市正常工作生活。根源:

1、城区有部分社区由“城中村”演变而来,农民变市民后素质没有相应的提高;

2、政府主管部门对城区养犬长期缺乏管理;

3、前几年虽然制定了城区禁止燃放鞭炮的规定,但执法未形成合力和震慑力,主管部门很少有精力管城市噪音,基层社区干部更是无权过问。

危害:

1、大量流浪犬的存在,是狂犬病的传播源,对城市居民具有人身安全威胁,据调查,去年城区就发生8起流浪犬伤人事故。

2、以燃放鞭炮为首的城市噪音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

二、加强我县城市管理的对策

(一)对于占道经营,马路市场问题:针对我县城市管理现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全县上下务必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管城”原则,转变观念,坚持超前规划,强化分类管理,认真实施“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管城方式(“堵”

就是坚持依法治理,对主次干道管死、管好、管得住,使其不能影响城市的市容环境和道路畅通;“疏”即疏导、规范,在背街小巷建立临时市场,划定摊位,将小贩融入市场规范经营,也就是实行确定的“管死主干道,管好次干道,管活小巷道”的治理基本原则),构建和谐城管新格局。具体措施为:将原三建公司北门停车场规划为夜市一条街,尽快启动朱家台、高家坪、何家坪三个农贸市场建设,以解决朱家台、新城两个城市组团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县政府要下大力气,实行划行归市、行业划块经营的办法,将小商品市场全部划到南门大市场内经营,将五金、钢材等建材全部划到尚家坪建材大市场内经营,修车、洗车行业全部划到城郊经营,鞭炮行业划到八斗溪、高桥、长征路、宝塔落经营。

二、关于临街面临时建筑和“牛皮癣”问题:一是建议县政府制定《县城规划区内临时建筑管理办法》,规划、国土部门严格审批程序,严禁临街面乱搭乱建行为,对于现行乱搭乱建的临时构筑物要强行拆除。二是设置免费信息广告栏,提供给单位(个人)免费张贴,解决信息广告张贴的出路问题。三是坚持文明执法,实施人性化管理,定期开展治“癣” 清“癣”行动,采用覆盖、铲除、药剂清洗等办法清理各种癣迹,做好市场保洁工作。

三、关于城区流浪犬和放养犬的管理问题:为加强我县城区居民养犬管理,消除犬类流浪街头给广大人民群众人身

安全带来的隐患,对市容市貌及环境卫生的严重影响,建议县政府出台养犬管理办法,所有养犬人必须到公安机关登记备案,领取犬证犬牌。养犬人必须管好自己的犬,上街必须用手牵行,不得任犬自行游走。凡无证、未挂犬牌放养以及无人管理的犬,一律视为流浪犬,由公安机关进行捕杀。动物检验检疫部门要在公安机关办证时对犬只进行防疫处理。

四、关于城市噪音和燃放鞭炮扰民问题:一是加大《桑植县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宣传教育广大群众不在禁止的时间和禁放的地点燃放。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加强燃放烟花爆竹的执法力度,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严肃执法,避免“一家喜庆,全城遭殃”的局面出现。二是建议出台《城区环境噪声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城市噪音污染源的排查,对工业噪音、建筑噪音、各类商业场所等噪音污染源分门别类地建立台账,签订噪音污染防治责任状,对各类商贩、商家促销、汽车喇叭造成的噪音,环保、公安、城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三是通过电视台、公益广告、各级会议,以及与村居干部签订责任状或者村居民公约等形式加以约束制造城市噪音和燃放鞭炮扰民行为。

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现状及思考 篇5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全面建设小康XX,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经济民营化建设是强县富民的必由之路,而招商引资则是引凤筑巢、实现“四化”战略的快捷之路,招商引资在弥补经济建设资金不足、调整产业结构、参与国企改制、扩大劳务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县作为贫困地区,如何进一步为招商引资打造优良的环境,引进更多的资金,已经成为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各部门关注的焦点。

一、招商引资成绩显著,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我县招商引资工作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本世纪后由过去的缓慢发展逐渐进入快速增长、质量提高的新阶段,招商引资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1、招商引资规模在逐年扩大,增长速度在逐年加快。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奋发图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吸引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搭建了发展平台。1998--2000年,全县共引进县外资金1.8亿元,年均6000万元。特别是近年来招商引资规模在迅速扩张,2003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突破了2亿元,2004年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突破了3亿元,达到3.69亿元(其中外资6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1.2%,2001-2004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7.82亿元,年均1.96亿元,年均额比1998-2000年三年的总和还要多。

1998--2004年XX县招商引资情况(万元)

年份 ***120022003200

4利用外资 4000 5230 8800 8921 12000 20379 369002、招商引资促进了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四化”进程。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的大踏步前进,我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与引进资金速度一样飙升,投资总量占全市比重逐年提高。

2001-2004年XX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万元)

指标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8106 22850 36450 5319

2同比增长(%)-23.426.259.545.9

XX县投资占全市比重% 2.63.53.84.7

我县的明珠工业园、绿色工业基地,商业广场、文化广场及其他旧城改造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通过招商引资来实现的,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城镇化建设。招商引资还引进了三鑫木业、双隆木业、大自然木业、华兴竹地板厂等10多家竹木加工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引进了以阳明山二级电站为代表的一大批小水电。利用XX水电站的电力优势引进了铝厂、钢厂、氯酸钾厂、隆威化工等一大批高耗电企业。基本形成了竹木加工、冶炼、小水电为主体的支柱工业,加快了我县工业化进程。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了阳明山旅游开发的进程,带动了全县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3、招商引资有效地盘活了国有资产,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财政收入。我县国有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启动搞活,或租赁、或改制、或拍卖,盘活了现存国有资产,提供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华兴水泥厂、刨花板厂、自来水公司、商业系统企业等等都是通过招商引资买断了原有企业产权而组建了新的企业。由于体制的改变,企业投入的加大,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员工积极性的提高,生产经营得以快速发展,出现产销两旺、利税大增的崭新局面,成为了具有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随着外来先进企业的进入,为我县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经营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随着一批批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一批批企业的新办和对原有企业的改制救活,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职工收入,同时也使得财政收入得到快速地增加,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7885万元,比上年增长28.2%,比2001年增长73.8%,年均增长21.9%。

4、招商引资环境逐步宽松,方式得以创新,程序趋于规范。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政策逐步趋于完善,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兴办工业企业的若干意见》、《XX县招商引资工作奖励办法》、《XX县招商引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等文件,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健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定向、定位、定点、定人招商,小分队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完善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和积极性,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乡镇(场)、各科局党政一把手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范围,全县形成了“领导带头,部门参与,企业为主,社会推动”的格局,全县各乡镇(场)、县直各单位落实了招商引资任务。对招商引资的程序和服务监督机制规范化,并作为治理优化经济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县里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外商投资通道正向快捷、透明、诚信、务实转变。此外,县里还重视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交通设施及城镇形象等硬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

二、招商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虽然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外地、周边县区比较差距仍很大,尤其是引进外资这一块差距更大。我县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招商引资环境仍然不优。从硬环境看:XX不具备区位优势,交通欠发达,招商资源有限,信息不畅,吸引力不强,城市的形象特点不突出,策划、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从软环境看:环境和服务还需进一步优化,个别职能部门权力意识强烈,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作怪,大局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办事程序复杂且缺少透明度。市场准入政策、公平竞争原则等法制政策环境,被某些公职人员依据个人、小团体的利益随意调整更改,或有法不依或执法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查看更多文章不公,服务承诺不到位。由于体制性等多种原因,条管单位的配合协作、银行贷款扶持未能到位,优惠政策不能兑现落实。由于县政府在宏观管理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自主权小、灵活性不强,尤其是与招商引资联系紧密的外资审批、土地政策、外汇管理、金融信贷等管理权有限,受制较多,而大的招商项目配套政策要求高,审批周期相对较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

2、招商引资整体质量不高。一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少。招商引资项目门槛过低,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二产业中绝大多数的招商项目特别是竹木加工、金属冶炼项目是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项目,终端产品企业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少;三产业招商项目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旅游业,包括物流业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缺乏。二是大企业、大项目少,产业带动效应不强。招商引资项目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比重低,上亿的项目非常少,并且以基础产业为主,产业带动效应强的大型制造企业仍然是空白。三是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尤其是小冶炼项目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对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招商履约率不高,服务工作不到位,安商工作有待加强。一方面我县招商引资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合同、轻履约,重审批、轻到位的现象,每次招商成绩巨大,但履约率不高,资金到位率低。另一方面招商企业的项目成功率不高。同时存在重引进,轻服务的做法,引进之后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职能部门不去主动想办法帮助解决,而是任其自然,有的甚至予以刁难。个别职能部门的安商意识不强,部分投资企业反映,有些部门执行政策时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唯钱是图,企业尚未有效益,各种费用就接踵而至,使投资者丧失信心,更谈不上再投资了。

4、招商引资后续项目不多,前景不容乐观。一是由于我县招商引资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前景好吸引力大的优势项目越来越少,招商引资的两大优势资源竹木和水能终究是有限的,加上项目库的开发和招商引资领域拓展方面进展缓慢,导致招商引资后续项目难以跟上。二是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在银行贷款和土地的审批方面变得非常严格,不但新的申请难以批准,连过去一些贷款意向和用地计划也被撤消或削减,导致招商引资的用地和配套资金越来越紧张。三是地价优惠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土地出让金是按土地实际评估价交纳的,由于县财政实力不强,解决配套资金的能力弱,将导致一些引资项目因此而迟迟不能动工。

三、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XX是贫困地区,生产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仅仅依靠国家投资和自身活力来推动地方经济已越来越不现实,必须借助外力,通过招商引资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项目建设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实行对外开放、加强投资是我们贫困地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资金困难的有效手段,是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建设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理性地把握和对待,既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又不能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应把招商引资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认识,改变观念,整合力量,不断创新,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抓经济建设工作第一要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按照规划和布局,完善思路,确定重点,营造环境,加大力度,突出主体,加快步伐,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

2、夯实基础,优化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硬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发展平台和项目入驻的载体,势必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进度。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县乡道路改造,完善运输、仓储、物流等配套功能,努力做到物流畅通。在搞好明珠工业园和绿色工业基地规划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和招商引资提供良好载体。打造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严格治理污染,抓好城市建设。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抓软环境建设就是抓发展生产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营造和优化:一是政策环境。对已制定的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贯彻和落实。同时,应根据绿色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单独的园区招商的优惠政策。二是服务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从建立阳光、效能、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出发,创造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创业环境。条管单位要切实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全力为企业服务。同时要强化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服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水平。三是法制环境。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发展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和侵害投资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客商能安心、放心地创业发展。四是人文环境。要在全县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要树立人人关心招商,人人都来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氛围。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管理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营造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工作,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民工程和社会工程,只有从人人做起,持之以恒,才能抓出成效。

3、多元并举,促使招商引资工作稳步发展。面对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的竞争,在贫困地区处于相对的竞争劣势情况下,我们必须紧贴我县实际,突破传统思维,改变传统招商方式,以招来商、引来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契而不舍的精神,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一要围绕重点项目抓招商。健全和完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建立项目发布、推介的有效形式,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实施项目跟踪落实制度,完善协调服务机制。二要依托主导产业抓招商。根据我县现有资源抓招商,把资源优势和市场资源配置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宣传与推介本地资源和优势。三要创新方式抓招商。采取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查看更多文章以商招商、上门招商、代理招商、小分队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实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目标、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在招商引资寻找合作伙伴中抢抓机遇,在双赢的基础上求得共同发展。四要充分调动在外工作的XX籍老乡的积极性,让老乡在招商引资中牵线搭桥,并回乡投资兴业。五要积极发挥驻外办事处的窗口桥梁作用。县驻外机构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要围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积极推介项目,掌握搜集信息,邀请重点客商,做好与驻地的牵线搭桥,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驻地企业扩张提供准确及时的投资信息。

4、筛选项目,搞好论证,努力提高招商项目的质量。把招商引资与发展优势产业、地方特色结合起来,找准项目切入点,对招商项目进行认真筛选,决不能来者不拒,要尽可能多地引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带动效应强,在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促进作用明显的、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引进要慎之又慎。要结合国企改革放开一批条件成熟的资产,以产权和经营权转让项目招商引资,对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要认真进行可行性论证,真正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对产业开发与资产转让类项目、要切实做好市场调查与风险预测等工作。在招商领域上要注重向现代服务业拓展,进一步扩大旅游交通领域的招商引资。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努力吸引国内上市公司、著名民营企业的投资。要认真吸取过去招商引资成功率不高的经验教训,切实解决现有招商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招商引资树立良好的形象。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篇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之后的重要战略举措。从根本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实现城

乡统筹发展。重庆市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的“千百工程”,我县于今年三月十日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确立了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四工程”。现就这段时间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认真贯切落实市“千百工程”启动会议精神

四月七日,我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例会,各成员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千百工程启动会议精神,并专题研究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安排部署了今年上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理清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一是明确了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切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带动农村”和“多与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用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倡导乡风文明为重点,以改变农村面貌为关键,以扩大基层民主为保障,以启动实施“二四工程”为载体,整合全县各方力量和资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确立了总体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加大“二四工程”建设的重点,从优势产业、建基本农田、建公共设施、改进乡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改善农民房舍、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公民素质、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提高乡风文明程度、宣传规划督查工作等13个方面提出了新村建设重点任务、重点目标、重点工作。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把丰都建成为三峡库区的经济强县。

(三)、研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一是组建了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分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分管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县级22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在农办,办公地点设在农业局挂牌办公。二是公布了市县级示范村、推进村。结合市上分配我县1个示范村、20个推进村的任务,提出了“二四工程”,即2个示范村(其中市级1个、县级1个)、40个推进村(市级、县级各20个)。在市级示范村标准的基础上,分别细化了市、县级示范村标准和市、县级推进村标准,并将这些标准分解落实到年份,现在正在组织规划编制。

(四)、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工作

一是初步完成了指导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待发文件

二是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以新农组办发[2006]1号文《关于印发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调研提纲的通知》、以新农组发[2006]3号《关于转发市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下发到各乡镇和部门,指导全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实施二四工程的规划调研编制工作。并成立了规划编制指导组。

三是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日常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统一,各级领导重视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

一是部门配合不协调;

二是乡镇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例事日程;

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全县上下没有热起来;

(二)、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落实困难

一是常委会研究定的今年安排投入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100万元落实困难;

二是部门的项目资金打捆难以落实;

三是社会筹资建设新农村工作没有启动;

四是工作机构没有办公经费,工作开展困难。

(三)、新农村建设行动不积极,进度迟缓

目前,只有两个示范村在着手搞规划,其余的乡镇都在等待观望,基本没有什么行动。

(四)、新农村建设采取分级规划的方式难以保证规划质量

三、新农村建设下一步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一是县上开好二四工程启动会;

二是利用各种媒体及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

三是各乡镇要开好基层干部群众动员会,把市、县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传达贯切到广大农民中去。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是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分管领导专职抓,上下一班人共同抓;

人民调解的现状及对策 篇7

人民调解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人民调解依靠的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 人民调解是通过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来解决一系列群众内部纠纷的自治方法。人民调解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矛盾化解能力, 增强人民内部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为社会稳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人民调解虽然具有极强的优越性, 但是目前而言, 人民调解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尤其是近年来, 人民调解案件数量相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来而言, 出现了数量上的大幅度下滑, 于此同时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数量急剧上升, 这种现象的出现让人民调解的作用大大减弱, 也让民事纠纷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大大增加。

一、人民调解

所谓人民调解, 就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 根据相关的国家法律、政策以及道德标准进行民间纠纷的劝解与疏导。让民事纠纷的当事人能够相互体谅与谦让, 实现纠纷顺利解决。人民调解显示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治理原则, 凸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地位。人民调解要高举预防矛盾为主、调解防盾为辅的旗帜。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首先是了解矛盾原委, 其次是防止矛盾激化, 再次是加强道德与法制教育宣传力度, 再次是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行人民调解工作要符合平等自愿、合情合理合法、不限制当事人提请法律诉讼原则。

二、人民调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手段陈旧、公信力不足

人民调解当中所签署的契约和文书如果想使之具备相应的强制执行力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繁琐的法院确认和批准,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它仅仅是一种民间约定。过去这种民间约定能够起到很强的约束作用, 但是近年来, 由于社会道德建设出现疲软现象, 使得民间约定在许多纠纷当事人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受到巨大冲击。加之人民调解在手段上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社会公信力逐渐弱化, 使得许多纠纷当事人更加倾向于将纠纷提请法律仲裁, 这也是法律审理民事案件数量增多的原因之一。

(二) 调解人员素质偏低

人民调解的主要工作人员是由志愿者与当地相关工作人员担任, 工作也没有什么酬劳, 主要是处于自愿无偿服务原则。这些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调解技能培训, 对于调解工作的热情也不太高。调解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造成了人民调解工作进展缓慢, 无法达到调解矛盾纠纷的要求, 而且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元化发展, 民间纠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在调解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法律知识也越来越多, 这给调解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调解人员素质无法得到及时提升将更难很好的处理这些新问题和新矛盾, 无法实现人民调解的积极作用。

(三) 宣传工作不到位

人民调解工作想要得到切实开展, 必须要以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为前提, 但是目前而言, 人民调解工作在调解范围、调解作用、调解组织机构的宣传引导方面所做的工作还非常不足, 群众对于人民调解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了解不充分, 甚至完全不了解。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人民调解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求调解。这种环境非常不利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序展开。

(四) 缺少规范化的管理保障

人民调解法第十六条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 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 生活发生困难的,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 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但由于目前人民调解工作往往出于自发行为, 在管理方面没有提供切实的保障, 如调解活动经费不到位、调解人员培训经费、工作经费等等, 还有在人员安排方面没有切实的制度进行约束, 许多调解人员名誉上是专职, 但实际上是身兼数职。这些都让调解人员无心踏实工作, 无法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人民调解的规范化办事印象, 无法让群众对人民调解产生信赖感。

三、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效力发挥的措施及建议

(一) 加强领导与指导工作力度

人民调解工作想要切实开展并发挥效力就需要当地执政部门的大力研究与推动, 要逐步规范人民调解的相关制度与政策, 创新调解工作程序等。要让人民调解工作走上法制化发展轨道。加强人民调解的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人民调解的权威性与科学性。人民法院也要积极促进人民调解的工作开展,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重视调解的积极作用, 不可用法律审判替代人民调解。司法部门也要把人民调解作为基层司法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 要建立律师、法政、法律救援、人民调解多位一体的人民调解新模式。让人民调解工作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 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效力。

(二) 努力加强人民调解作用发挥

人民调解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首先是解决民间矛盾纠纷的作用, 在这一方面, 要努力营造和谐的矛盾调解氛围, 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意见, 要根据纠纷当事人的特点、纠纷特点、矛盾性质等进行认真分析, 展开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 努力促使纠纷当事人化解矛盾、达成协议,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其次是人民调解具有防止矛盾发生、防止矛盾被无谓激化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发挥人民调解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遏制矛盾激化, 防止单纯民事纠纷演变为恶性的刑事案件。在调解过程中要积极化解矛盾, 让矛盾得到有效控制, 妥善处理可能会引起群体性矛盾民间纠纷, 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在人民调解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建立防控网络, 让矛盾的苗头能够被及时发现, 要通过科学的调解方式让矛盾不扩散、不加深, 要建立矛盾纠纷的控制机制, 让调解人员能够掌握矛盾调解的主动性。

再次是要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教育及宣传工作的作用。要在调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提升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要通过与老百姓的亲切接触, 让人民调解的影响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 引导老百姓成长为知法、懂法、用法的新时代公民。这样能够从源头上降低民间纠纷产生几率, 从而最大限度的稳定社会环境。

(三) 建立健全工作网络

人民调解在民间, 想要切实提升人民调解的工作效力就离不开组织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在农村要建立乡镇、村委为工作点的组织网络, 将农村群众的简单纠纷和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城市要建立街道、社区、当地行政部门的组织网络, 特别是对于人口流动性强的集市、物流集散地、旅游景区以及流动人口较多的居民区要建立起立体化的组织网络, 消除人民调解工作的空白区域和盲区。让人民调解渗透到每一个有人居住和流动的地方, 对民间纠纷进行有效调解与控制。

(四) 加强人员队伍素质建设

调解人员自身素质过硬、相关法律知识、业务常识精通才能进行有效调解而不会让当事人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加强人员队伍素质建设对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至关重要。在人员选择上面要注意严格把关, 优先选择具有司法工作经验的离退休司法人员、律师、及法律专业学生等, 以充实人才队伍结构。另外对于在职调解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学习, 要让他们的思维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不断更新调解观念与思想意识, 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民调解工作队伍。

(五) 加强相关经费落实

没有钱只凭着志愿者的一腔热血, 虽然能够维持工作的开展, 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同时也不利于人民调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所以工作经费问题必须得到落实, 要把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作为必须财政支出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当中, 让工作人员不再陷入出人出力又出钱的窘境。通过对工作经费划拨、人员办事补贴等, 让工作人员对工作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促使人民调解工作顺利开展。

摘要:人民调解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人民调解依靠的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力量, 人民调解是通过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来解决一系列群众内部纠纷的自治方法。人民调解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矛盾化解能力, 增强人民内部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为社会稳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通过对人民调解的概念阐释, 结合当前人民调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若干加强人民调解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民调解,现状及问题,措施与建议

参考文献

[1]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

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篇8

目前,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还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学生体质大幅度下滑,运动能力下降,考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的现状和我们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学生是不是喜欢这种体育课,初中体育课有没有达到真正的实效性?本文就我县新课标的执行情况,对“初中生在三年的体育课中最不满意的是什么、造成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农村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的思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来自全县13所农村初中260名七、八、九年级的学生,这些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数据处理采用汇总法,将调查表逐项汇总统计进行分析。调查问卷自设了“初中体育内容的调查”包括:对学校名称、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器材、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中考项目练习时间、初中体育课你最不满意的是什么等20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在对13所学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初中体育与健康具体教材的20个项目,体育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总结如下4个表。

(1)从以上四表中的情况分析

田径教材学习情况最好,10个项目内容有8个超过50%,体操和武术类的学习情况比较差,没有一项超过50%,反映出多数学生在初中没有学习过体操或武术,球类运动除了篮球和羽毛球情况好一点外,其他的几项球类很多教师没有在课堂上教过,让学生自己玩的占多数。

(2)从调查的教、学习率高的教材分析

从全部调查的20个项目中,挑出学习率最高的5名是短跑、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篮球,这前5名全部是中考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在初中体育课中以中考体育项目学习为主是主流,应试教育、应试学习是多数学校和多数体育教师的主选课,教学内容单一是学生厌倦体育课的主要因素。

表5对初中体育课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

有效反馈人数 满意 百分率 不满意 百分率 不知道 百分率257 40 15.6% 156 60.7% 61 23.7%结果归因:学生在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上学的东西少,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应试教育和只练中考考试项目是造成学生对体育课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3)从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

①无故占用学生活动时间,有的学校临近中考、期考时,体育课和三操全部取消,其他主课挤占体育课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

②课外体育活动徒有虚名,没有人组织和管理,没有人发放运动器材,学生便放任自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没有落到实处。

③学校体育器材严重缺乏和器材使用率不高,由于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个别学校害怕学生发生意外事故,把一些体育器材尘封于库房,使学生缺少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对修建体育场地、购置体育器材不积极,学校没有任何体育经费开支,导致器材的严重不足。在“普九”验收期间,各学校自制了一些器材,如沙包、毽子、铁环、棍一类的体育用具,这些东西几乎尘封在器材室,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根本没有起到教学的作用。

④早操、课间操常年不变,听同样的音乐做同样的操,年年如此,学生毫无兴趣,只是勉强应付,没有起到锻炼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①我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教师思想过于落后,接受新知识较慢,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②反映出农村初中在教学上教的内容比较少,学生课堂上学的运动技能不足,学生普遍对体育课不满意,对应试教育和只注重中考考试项目练习反感。

③上级体育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领导不重视农村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上课同工不同酬现象存在,造成农村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在这种现象下实施新课程改革,远远达不到效果。

2.建议

①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场所,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应完善学校体育评估标准,加强执行的力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②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从思想上转变体育课堂观念,重视体育课堂教学,把体育课和其他课程放在同等位置上,开好、开足体育课,做到教学有计划,上课有教案,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公开教学和观摩教学,定期召开体育研讨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③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学生体质,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组织形式上,灵活多变,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以班级活动为主,不断更新活动内容,增强学生的锻炼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定期举办学生体育运动会和各种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④关心体育教师,为农村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的服务。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真正从农村体育教师的利益出发,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使他们的工作得到承认,人格得到尊重,努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⑤加强教研活动检查,确保严格按计划正常教学,克服体育教学的随意性。

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篇9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范元德1,何秀玲2,陈 睿1,向兴余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教育、传播和行为干预,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社会行动,不等同于一般工作层面上的卫生宣传,在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中发挥者重要作用。

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健康教育能够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有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对于控制疫情扩散,消除群众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迅速上升,成为广大居民群众疾病和医疗卫生开支的主要负担。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主要靠预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通过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促进个人生活方式的转变,推进健康政策的实施,创建支持性环境,将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是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公共卫生策略。目前,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起步较晚,基础工作薄弱[1],为了提高广大民众的健康水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本人对此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还是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只注重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相关信息管理,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对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年初计划,年终考核都没有纳入主要工作内容[2]。

1.2 网络不健全:疾控中心虽设有健康教育所,但无专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此项工作在基层疾控机构多有办公室或疾控科兼任,社区没有分管健康教育的机构或人员[3],辖区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处于自发状态,学校健康教育归属教育部门管辖,没有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各乡镇卫生院防疫专干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处于应付状态。1.3 能力建设尚待加强: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不足,经费保障不够,健康教育专门设备缺乏,人员专业技能知识更新欠缺。

1.4 健康教育资源统筹协调不够,利用不足:县级、基层可供使用的健康教育资源有:爱委会、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县、乡、村三级防疫网,医疗机构,教育部门,学校幼儿园,社区居委会,新闻媒体,家庭等。但现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几乎是卫生部门在独自承担。

1.5 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由于创新不够、形式单一,健康教育规范设计、执行与评价的全过程没有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2 应对策略

2.1 开发领导层:要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层转变观念,将健康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政策上对健康教育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重视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教育的政策[4]。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使领导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经常向领导宣传、提供有关健康教育的理论、政策、动态等 信息,汇报工作情况,主要问题和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等。邀请领导主持或出席有关讲座,会议、调研、考察及社会宣传等大型健康教育活动,使领导不断加深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了解和支持。二是以工作实绩使领导信服。以事实说话,通过扎实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说服领导,使领导真正感受到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三是寻找健康教育与其他工作的契合点,把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政府的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其中,从而列入政府的整体规划,使健康教育找到有力的支撑点,充分利用创建卫生县城,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等各项政府中心工作的契机,取得领导重视,趁势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发展健康教育事业,使之在搞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也有利的促进了当地工作的发展,使领导进一步深切感受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2 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进行科学的设计,以明确目标,合理科学的安排工作程序,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的进行健康教育。分别制定经常性健康教育,应急性健康教育,社区的健康教育,农村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戒除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的详细计划和方案,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

2.3 建立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一是建立起以卫生系统为主的纵向网络,即卫生 2 行政机构—专业健康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是整合卫生、教育、广电、媒体、社会团体等单位协同工作的横向网络体系。这样基本上就可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同执行健康教育规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加强基层健康教育能力建设:一是必须设置专业科室,配备专职人员,并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以适应现代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二是给予必要的经费保证,健康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公共卫生的健康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理应加大投入。三是添置必要的设施,摄影、摄像、计算机、彩色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投影仪以及各种制作软件,满足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2.5 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手段,创新形式:

2.5.1 语言教育:可以采用口头交谈、健康咨询、专业讲座、小组座谈和大会报告、演讲等形式。口头交谈:通过面对面谈话,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进行行为指导,是入户家访和个别教育的基本形式。健康咨询:以单独或现场咨询的形式解答咨询者提出的有关健康问题,帮助他们解除疑虑,做出行为决策,保持或促进身心健康。专题讲座:通过组织集体听课或办培训班的形式,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进行讲课,是社区健康教育常用的一种群体教育方式,适用于社区重点人群的系统教育和基层专兼职人员的培训。小组座谈:由健康教育者组织、引导与协调,小组成员集体讨论,互帮互学,适用于技能训练和行为改变,如戒烟支持小组等。

2.5.2 文字教育:可以采用张贴卫生标语:具有形式简单,制做方便,语言精炼,易于记忆,号召力、鼓动性强的特点,对大造舆论和创造气氛有突出作用。卫生传单:针对社区某个中心任务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事一议,应急性强,内容详细,可大量印刷,广泛散发。卫生小册子: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内容系统,针对性和知识性强,并便于保存,可反复使用,是卫生科普教育的好教材。折页: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简单明了,直观性,吸引力强,并便于发放和保存,适用于低文化水平以及空闲时间少的人群阅读使用,也可作为对某项操作技能的具体指导。卫生报刊:定期出版发行,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是广大群众学习卫生保健知识和积累信息的健康之友。卫生墙报:包括黑板报和卫生墙报,设在单位、街头显眼处的相对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制作简便,更新内容易,可结合时令和卫生中心工作编排内容,能起到传播信息,宣教鼓动和普及知识的作用。卫生专栏:文字为主,图文并茂,或以图片、宣传画为主,直观性强,制作精良,坚固耐用,设在社区居民主要活动区,较具吸引力和教育性。卫生宣传画:是文字和形象艺术的结合,极具感染力,能起到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5.3 形象化教育:采用图片、照片、标本、模型、示范、演示等形象化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式直观、真实、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2.5.4 电化教育:利用媒体机构的广播、电视、电影等传媒手段,以及投影,幻灯,VCD、录音带、录像带等电化教材开展健康教育。

2.6 整合辖区各种健康教育资源:整合所辖区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充分发动专业健康教育人员,工青妇社团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家庭作用,充分动员大众参与,实现相互合作,互惠互利,有效整合和利用资源,才能使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持续发展,使广大群众把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变成自觉行动,促使人群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健康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维护和促进健康不仅是卫生部门的事,更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这个目标,为实现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望全社会共同参与,不断开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林琳.仁学锋.对2003年全国健康教育机构业务工作现况调查的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563-567.[2] 张世勇.刘淑君.张娟等.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做法和体会[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3):236.[3]胡亚飞.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2008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论文集.96.[4]于广龙.王伟明.浅谈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C].2008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论文集.102.作者简介:

范元德,男,汉族,1963年生,甘肃省高台县人,高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 4 心检验科科长,副主任检验师,本科学历,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主持、参与完成科研课题四项,分别获得张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高台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在国家级、省部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主要从事卫生检验及健康教育工作。

通讯地址:高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政编码:734300 电子邮箱:fydd.my265@yahoo.com.cn 电

话:***

0936-6628604

上一篇:体贴他人关爱自己作文下一篇:贵州铜仁科目三考试详细操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