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共12篇)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 篇1
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前言:
学业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学业能力的一种觉知,是个体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比较稳定法。Shavelson等人最早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业自我概念,随后进一步把学业自我概念分为数学自我概念和语文自我概念,从而建构了概念的层级模型。80年代初,Marsh等人以Shavelson的自我概念理论模型为指导,编制了用以测量自我概念的自我描述问卷(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es,简称SDQ)。该问卷共有3种,分别测量学前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自我概念,其中自我描述问卷Ⅱ可测量大中小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描述问卷Ⅱ共有11个分量表,其中3个分量表用来测量学业自我概念,即一般学业自我概念、语文自我概念和数学自我概念。我国学者陈国鹏等人最早对自我描述问卷Ⅱ进行了修订。王桂平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自我描述问卷Ⅱ进行了结构效度的检验,表明自我描述问卷Ⅱ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关于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有很多,但所得结果不很一致。Marsh等人(1983)研究发现,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一般自我概念的相关却不显著。因此,采用学业自我概念甚至文科或理科的自我概念来研究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更有意义。有人对早期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数学成绩与数学自我概念的相关为0.3~0.6,阅读成绩与语文自我概念的相关为0.25~0.7,成绩总分与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为0.4~0.5。这些研究都证实了Marsh等的发现。自我概念是伴随着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经验而一起发展起来的,必然会受到他所成长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我国中学生受的教育不同于国外,这必然会影响到学业自我概念,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作细致的调查研究。
实验假设:
本研究拟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进行问卷调查,探索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假设:(1)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具体学科相互影响;(2)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存在性别及年级差异。
实验目的:
探索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1)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具体学科是否相互影响;(2)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是否存在性别及年级差异。实验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南昌市普通中学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120人,初一40人,初二40人,初三40人, 其中男生65人,女生55人。工具:
使用Marsh等人编制的自我描述问卷Ⅱ,陈国鹏等人在1997年对该问卷进行了修订。本研究选取自我描述问卷Ⅱ中的3个分量表(一般学业自我概念、语文自我概念和数学自我概念),每个分量表包括10个条目,总共30个条目。本问卷采用5级评分,对否定陈述题采用反向记分。学业成绩指标为被试上一学期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成绩。
程序:
将自我描述问卷Ⅱ分班级集体施测于120名被试,答题严格按指导语进行,答案统一写于答题纸上。当场做完当场收回,收回问卷120份,有效卷120份。获得学生上学期考试成绩,为了将不同年级学习成绩直接比较,首先将各科成绩转化成z分数,为了保持原始分数的特点,再将其转换成以50分为平均分的百分制分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各学习风格学生的各科成绩平均数,所有数据均在spss8.0统计软件上处理。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 篇2
1 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个体在从事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对所获得的信息不断认知和加工的结果, 它的形成是大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中对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行判断和评价的过程[1]。从这一概念出发, 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开展的: (1) 亲身获得的成就: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好的成绩和教师的赞赏都会提高自我效能的评估, 而失败次数的增加就会降低自我效能的评价。此时, 如果大学生将失败归结为学习方法的不足时, 这种失败是不会降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 而教师只要对其进行鼓励, 大学生就可以通过付出更大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2) 替代性经验:自身英语学习的经验并不是大学生对自身英语学习能力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 在大学生想象或看到和自己相似的学生获得成功时, 这种替代性的经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 然后转接成自己学习的动力, 而源源不断的应用到学习之中。 (3) 言语说服: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家长、朋友、教师等观点的影响, 在他们采用言语说服的能力来使自身相信有能力获得成功时, 学生就会在艰苦的付出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是, 此过程在实施中, 大学生切忌将自我效能感提高到一个不切实际的水平, 这样不仅不会取得成功, 还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进而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4) 生理状态: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其不由自主的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进而在这种依赖心理下对自己英语学习的能力作出评价。很多情况下, 学生在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下, 其获得成功的心理会比较大, 所收获的学习效果也比较好。而不良心理在大学生心中的建立, 很容易唤起学生对过去失败的思考, 进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2 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的策略
2.1 通过任务设置将学生的个人优势得以发挥
在新课标中,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定位进行新的审视。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而存在的, 此时,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标可循。同时, 兼顾每一个大学生在学习中个体的差异, 从发挥大学生个人长处的角度, 对学生的学习任务有目的安排, 这样学生在享受自主学习的成功时, 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能力也更具信心。借此, 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目标主动性就得到了有效的调动。
2.2 转换教学模式
自我效能感是每个人在获得成功后的必然情感体验[2]。在这一情感体验中, 学生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感受和自身潜能的发挥无形之中都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肯定性提供了一定的平台。从这一角度出发, 转变教学的模式, 依照大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度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 然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确保每一小组的整体水平都保持在一个相等的水平。这种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模式, 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 而在这个氛围中, 学生的学习焦虑感就会减轻, 同时小组式的学习模式, 使每一组的成员在自己去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的过程中, 可以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样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就得到了加强, 并支撑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 使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一种良性的循环。
2.3 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能力、努力、运气和学习难度所造成的[3]。而学生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后, 这些因素就会成为学生后期学习行为的动力。对于积极归因的学生来讲, 其对自己学习的成绩失败会从努力不够上出发, 在得到原因后努力的提高自我效能感;对于消极归因的学生来讲, 他们会认为自己成绩不足是由外部不可控因素和不稳定因素所造成的, 这种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是在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 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自身成功和失败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思考, 给予客观性的评价, 使失败的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 使成功的学生继续的努力, 消除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 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这一语言的过程中, 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自我体验学习的过程, 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的掌握。同时, 从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出发, 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这对大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有着良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余琳.大学生外语学习风格与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09.
[2]李玉升.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 (2) :67-68.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学业成绩评价 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杨银梅(1965- ),女,河南南阳人,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陕西西安710048)
[中图分类号]G64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69-01
最近几年,大学年年扩招,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7%,2004年为19%,2005年为2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总量持续攀升,增幅较大,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40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已从过去的“统包统揽”转变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面临新的形势,用人单位需要能尽快胜任工作的劳动者,强调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与当今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相适应,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导致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就业竞争力不强,综合素质能力欠佳。
一、传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1.脱离现代人才观和教育观。“人才”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内涵也有所不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考试制度的国家,始于公元606年的科举考试,历经1300年才废除。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才标准不仅要求学有专长、知识广博,更要求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人才培养一直贯彻“应试教育”,在大学强调“专业教育”,学业成绩评价强调标准性和规范性,用统一的试卷来评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因考施教,学生因考而学,导致学生把追求高分数作为目标,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眼高手低,竞争力不强,缺乏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
2.评价目的滞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测量和鉴定,即通过评价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做出鉴定,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类:评价为“优”的学生归入表扬、奖励一类;其他则归入不能受奖或批评、受罚的一类,形成选拔—淘汰—再选拔—再淘汰的简单化评价机制,结果使学生的情感和信心受到极大伤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形成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良性教育环境,忽视了最基本的教育性。学业成绩评价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检验并帮助学生进步,达不到提高目的的评价不如不要。因此,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必须重新审视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转变观念,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不同水平、不同智能、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在大学生涯中找到发展自己的最佳契机。
3.评价标准强调统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评价学业成绩的内容和尺度统一。围绕教师、教材和课堂,将知识技能作为评价内容,用统一的内容和尺度评价所有的学生,全然不顾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有用无用的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考试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大学生正值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学业成绩评价完全采用统一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扼杀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第二,评价学业成绩的方式统一。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重知识轻能力,导致闭卷考试、书面考试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侧重知识,轻视实践;多测书面表达,少测动手实践;重测概念,轻测创新,直接导致了学生重书本、轻实践,重理论、轻动手,重答案、轻创新。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产生了消极影响,大部分学生只听课,不读书,考前匆忙突击,有的甚至寄希望于考场作弊。
4.片面强调学习结果。长期以来,学业成绩评价都很重视学习结果,当然学习结果是重要的,但它只是学习的既成事实,片面强调结果导致了学习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目的。学生上课只带教材,不做笔记,甚至有的学生连教材也不愿意买,课堂也去不了几次,60分万岁。课下若没有作业就不看书,更不用说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了。在新的形势下,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实践和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检验与培养,使评价同时成为继续学习的过程。
二、转变学业成绩评价理念,尽快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1.以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为核心,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业成绩评价要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重视考核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同时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相关内容。改变以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卷面分数评价学生的简单化做法,要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学业成绩评价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摒弃以往一个标准要求、面面俱到、题题必做的题海战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知识掌握情况自由选题,独立完成。在学生心中,树立考试的自主意识,形成自尊自爱、自觉自律的考试态度,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改进学业成绩评价方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1.确定师生共同认可的评价目标。目标是指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设置评价目标要找好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结合点,达到评价目标与实际需求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课程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由教师根据市场需求拟定讲解本课程的评价目标,然后听取学生意见修改完善,达成师生对评价目标的共识,从而内化为共同努力的行为对象;或者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商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和兴趣爱好,提出评价建议,师生共同探讨论证。评价目标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有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使教师进一步了解不同学生对评价目标的要求,以及不同的兴趣与爱好,为有效的教学提供依据。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标准的内容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确定评价的内容,甚至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命题,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充分肯定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标准的题型多样化,少出只用一种方法、只有一个答案的题目,多出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和应用题,题目设计应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和融会贯通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标准的尺度可以多样,建立个性品质评价标准,把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拼搏精神以及价值观等纳入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用开放性思维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个性和能力的培养,使评价标准成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
面临新的就业形势,高校的学业成绩评价必须转变理念,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把学生从机械、教条、揣摩课本内容的应答模式中解脱出来,让学生通过成绩评价得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学业成绩评价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力求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从心态、素质、能力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1998~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06.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 篇4
【摘要】长期以来,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gdp”。笔者通过查阅文献,选取了与学业成绩有重要关系的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并探讨它们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本研究建立在班杜拉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假设不同年级、性别、班级类型、不同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生源地的初中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业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生在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本研究运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保山市隆阳区88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习动机量表(maat)、学业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seis)两个标准心理学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对学生进行测量,收集被测试学生2011语文、数学、英语的期末考试成绩,在各学校、各年级内部,分别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标准分数并相加,以此来度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为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学业绩效和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学业自我评价 篇5
我就读于青云学府。三年里,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中,在自己的认真学习下,我学习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了自我品德修养。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
我成绩优秀,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我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先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刻准备为祖国奉献一分力量。在课外,我和同学一起参加研究性学习,探讨时事课题。这使我更充分的了解社会,体验社会。三年里,而我从一个懵懂的中学生逐步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四有”新人。
学业情感自我评价 篇6
家长期望
我一直都不认为学习是衡量孩子的唯一砝码,我很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一学期,我发现孩子懂事多了,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以后会更加努力
学期结束的我
这一学期,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热情主动地帮助同学,并积极与同学合作,在学习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令我高兴的是体育方面,我在体育方面一向很差,但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我在体育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后我会坚持体育锻炼
我的发展目标
学习上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在生活中,希望和同学们相处融洽,希望和老师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今后得到日子里我想做得更加完美希望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我会加油、努力的!
家长评语
我比较满意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学习成绩令我满意而且在锻炼了她自强、独立的精神,我觉得她比以前懂事多了,学会关心、爱护别人了我很欣慰看到她这样的改变很棒! 家长期望
我希望她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更加努力地好好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希望她可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希望她在生活上好好照顾自己,变得更加独立,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和我们心中的好女儿
学业成就
我一直对学习抱着严谨的态度,并且每天按时认真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在我心中,我一直把学习看做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有的科目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我问心无愧因为我曾经为它努力过了但我也不会气馁,因为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难得到我,希望我可以做一个各科都很优秀的好学生
思想(他评)
在平凡中体现他们不平凡,从不与同学斤斤计较,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待人真诚友好,和每一位同学真诚的交流,在同学失意的时候,她给予鼓励,在同学忧伤的时候,她给予安慰,在同学困难的时候她给予帮助,在她那里总会看到真诚的微笑,看到七色的彩虹
学业(他评)
虽然他们成绩一般但他们努力拼搏,感动着我们,她努力学习刻苦,尽管她们成绩没有什么突飞猛进,但是她永不言弃,因为她坚信“天道酬勤”因为她相信,愈挫愈勇“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合作与交流(他评)
你的表达能力很强,在语文方面表现的更加显著,你与同学和谐相处合作也是你的强项,在一次合作中你的合理分工领导着组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说明你的领导了很强,愿你能在以后做的更好,更出色!
思想道德(他评)
你是一个文静有内涵的`女孩,在生活中你大方、慷慨、热情,你的朋友很多,在生活中,你也能主动帮助别人,给人以亲和感,和你相处的日子,是我很快乐,希望你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相信你以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学习成就(他评)
你在学习方面很努力,学习中的每一秒都走的踏踏实实,尤其是语文方面,你博览群书,有丰富的内涵,你的朗诵水平也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在班里首屈一指,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更加优秀,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合作与交流(他评)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 篇7
关键词:考试成绩,学业自我效能感,时间提醒
一、引言
在影响大学生考试成绩的众多动机因素中, 学业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教育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理论在学习领域的具体化, 有学者将学业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 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和主观感受。
尽管已有研究证明了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然而未有研究探讨时间因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考试成绩的共同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究时间提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考试成绩是否具有预测作用, 以及预测的方向和程度。实验假设包括: (1) 时间提醒对大学生考试成绩存在影响; (2)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考试成绩存在影响; (3) 时间提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交互作用。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
经过筛选后自愿参加实验大学生28名, 14男
14女, 智力正常, 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疾病, 此前未参加过公务员考试或类似实验。
2. 实验设计。
采用2×2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 被试间变量为学业自我效能感, 分为高和低两个水平;被试内变量为时间提醒, 分为提醒和不提醒两个水平。因变量是大学生考试成绩。
3. 实验材料。
(1)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王振宏 (2000) 根据Pintrich和De root (1990) 编制的自我效能问卷发展而成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问卷共24题, 总分越高代表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强。该问卷共有五个等级, A代表完全不符合, B代表基本不符合, C代表难以确定, D代表代表基本符合, E代表完全符合。计分规则是9~13题为反向记分, 依次记5、4、3、2、1, 其余都是正向记分, 依次记1、2、3、4、5。最后将学生在所有题目上的得分加在一起, 即为该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9, 内容效度良好。本实验条件下, 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73, 分半信度0.861。 (2) 自编行政能力测试模拟题。将两份国家行政能力测试真题等量缩减后, 整理成两份试卷, 这两份试卷在难度、区分度上基本一致, 用以测量大学生被试的考试成绩。满分100分, 共50道题, 每题2分, 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推理判断、基础常识、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每个部分各10题。 (3) 计时器一个, 并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 实验步骤。
(1) 初选被试。经过调查是否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后, 对未参加者发放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28份, 并全部回收。计算问卷总分, 从高到低排列, 将14个被试作为高自我效能组, 后14个被试作为低自我效能组。 (2) 情景实验。每个被试都参加两次考试, 中间休息30分钟避免疲劳效应。第一次考试, 被试在50分钟内需完成行政能力测试题1, 考试过程中主试分别在考试进行20分钟、30分钟、40分钟时, 提醒被试已经过了多长时间。第二次考试, 主试不进行任何时间提醒活动, 考试结束立即回收试卷。两个实验情景的照明、监考员人数、教室大小、指导语、评卷人员完全一致。 (3) 数据整理。将实验数据汇总整理, 结合性别、年级数据,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时间提醒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否存在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三、结果分析
首先, 进行描述性统计。在无时间提醒条件下, 高学业自我效能组均值为77.5、标准差为5, 低学业自我效能组均值为65, 标准差为5.29, 总体均值为71.25、标准差为8.21;在有时间提醒条件下, 高学业自我效能组均值为78、标准差为7.83, 低学业自我效能组均值为77、标准差为5.29, 总体均值为77.5、标准差为6.21。其次, 对学业自我效能感两个水平 (高、低) 的鉴别力进行t检验, t (6) =4.021, p<0.01。对考试成绩进行2 (时间提醒) ×2 (学业自我效能感) 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提醒的主效应显著, F (1, 6) =12.097, p<0.05;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主效应不显著, F (1, 6) =3.129, p>0.05;时间提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显著, F (1, 6) =10.239, p<0.05。再次,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有时间提醒条件下, 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t (6) =-0.212, p>0.0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无时间提醒条件下, 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t (7) =-1.145, 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有时间提醒的条件下, 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F (3, 4) =2.821, p>0.05;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有时间提醒条件下, 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F (3, 4) =1.941, p>0.05。
四、讨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 时间提醒的主效应显著, 即实验假设1成立, 时间提醒对大学生考试成绩存在显著影响, 大学生在有时间提醒条件下比无时间提醒条件下考试成绩好。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主效应不显著, 即实验假设2不成立,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不显著。时间提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显著, 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 有无时间提醒对其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影响, 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 有时间提醒时的考试成绩显著好于无时间提醒时的考试成绩。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正向影响, 本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即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不显著, 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过小、对因变量 (考试成绩) 的测量试题副本信度不高造成的。有关时间提醒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较少, 研究者初步证明了时间提醒对大学生学业成绩有正向影响, 本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根据罗特控制点理论, 分析时间提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 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更可能具有内控型的人格特质, 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故时间提醒对这类被试没有显著性影响;相反, 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则可能具有外控型的人格特质,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直接影响, 时间提醒与否能影响被试的考试成绩。
未来研究一方面可以补充被试数量, 严密控制实验, 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时间提醒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更准确、全面的评价方式测量学业成绩, 提高实验的效度, 发现其他中介和调节变量对学业成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有智, 王淑珍, 欧阳仑.贫困地区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内部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28) :826-829.
[2]岑翠.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3]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4]刘盛敏.中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5]胡桂英, 许百华.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 2003, (30) :477-499.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 篇8
对上述问题,全国科学教育专家路培琦老师曾不假思索地回答,“模糊好”。我们都知道,要想清晰准确地评价学生是多么困难,而评价结果给学生带来的又是多么复杂的感受!总是企望着我们给学生的期末评价能给他们带来前进的动力,而模糊的评价可能最有利于形成这种力量。
过去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即学生的期终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
《科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的“评价建议”中指出:“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科学教学的调控者”“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由这一系列的“新建议”可以看出,新课程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期望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课程标准》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教学相长。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考试功能,强化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强调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将评价机制融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
在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针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制定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围绕“三种形式”“四个方法”“三大任务”来开展。通过评价方法的改革,摒弃过去单一评价的弊端。这在现今全国部分《科学》课程实验地区,编制和使用的《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也都体现了崭新的评价方案。
三种形式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1.学生自评侧重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完成本册安排的一系列活动任务,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此项活动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2.学生互评主要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特别是听取批评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诚恳友善对待学习伙伴的品质。本项活动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自主完成。
3.教师评价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和观察。通过日常观察、阶段评价的做法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
以上三种形式的评价主要围绕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块内容来展开,根据三块内容的具体标准进行评价,当然,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我们也不必拘泥于上述三种形式,如可以附加家长评价等其他形式的评价。(见教科版《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四个方法即:评议法、杰出表现记录、平时活动记录和教师观察
1.评议法即先由学生按指标要求自评,然后组成四人小组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结论,参照观察记录等情况,做出综合评定。
2.杰出表现记录即根据平时上课中提问、发现、精彩回答、突发奇想、带活动材料等方面有星级记录的学生,记入最后评定成绩。
3.平时活动记录即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活动前准备记录、活动中发现记录、活动后的延伸记录等进行评定。
4.教师观察即在平时上课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科学学习表现,询问一些涉及推理和理解的问题,关注课堂学习事件,布置实践性作业收集信息,科学探究活动的参与积极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三大任务即:评价科学探究能力任务、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务和评价科学知识任务
评价科学探究能力任务主要方法已经渗透到平时每个探究活动中,根据活动记录情况完成评价。
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务主要方法采用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
评价科学知识任务主要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上课的表现及提问、回答,教师观察进行。
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贯穿于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并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在期末阶段,我们主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阶段评价进行综合,统计。如平时每项活动记录星级情况进行综合有几颗星;平时记在封面上的杰出表现星有几颗;平时在小组活动,上课表现方面互评有几颗星(五星制)等,综合评定就是对这些方面进行综合给出学业成绩(见教科版《科学》教材同步辅导用书)。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 篇9
上海交通大学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2014年在试点学院中探索在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面试考核,选拔具有创新和发展潜质的优秀考生。
试点学院自主招生要求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一本线以上。综合素质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与认知的能力、逻辑分析和创新潜力、理想抱负与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考核中,每位考生分别和3位面试专家进行1对1的交流。在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5省,高考成绩占70%,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占30%。在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西、辽宁、重庆、四川等8个省(市),试点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其中高考成绩占60%,综合素质考核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学校根据考生的综合评价结果,择优在第一批次前进行录取。
学业奖学金的自我评价 篇10
学业奖学金的自我评价(一)
在思想上,要求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上期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在党校学习结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考研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通过我的刻苦努力,在上期荣获院设一等奖学金,并被院列为了冒尖生培养对象。
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在担任分团委宣传部委员期间,工作塌实,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多次、配合部长出色的完成了院团委的宣传活动和系内的各项宣传活动。我结合自身的特长,积极为系增光,曾在院团委举办的海报制作大赛及手抄报比赛中多次获奖。由于工作积极努力,成绩突出,被评为院“优秀共青团员”,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曾在寒假社会实践中被评为“先进个人”的称号,并在各项文娱体育活动中多次获奖,三年的大学校园生活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于xxxx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xx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不断的挑战自、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应用软件和硬件的研究。因此在第四学期开始就被老师信任为计算机房的负责人。
有广泛爱好的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至x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x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
身为学生的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xxxx年暑假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入揭阳市凌先电脑公司技术部任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xxxx年暑假在惠东县亿鹏印刷公司学习名片和小型广告、商标设计,自身对这方面有坚实基础和浓厚兴趣的用一周时间就熟练了各样设计软件,之后做出了大量出色的设计方案,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学业奖学金的自我评价(二)
光阴荏苒,岁月如梳。转眼间,大20xx年就过去了。回首这一年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充实快乐。
在班里,我做到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如班里的趣味运动会和联谊活动等,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这一年,我担任班里的文娱委员。
这一年,我在学院学生会艺术团的街舞队担任队长一职,主要工作是管理队伍,排舞,训练队员和筹备节目。身为队长,要作出工作安排,并监督好各项工作的进度,这锻炼了我的统筹和管理能力。排舞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对于身为工科生的我来说,这恰恰开发了我缺少的感性思维和创造力。训练队员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因为我想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他们。街舞队10级的队员是一帮很有活力和创造力并好学的学生,和他们一起我很开心,在这一年里,我们参与到学院迎新晚会的筹备和表演中,为学院出了一分力。在XX年x月x日,我们代表学院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之街舞大赛,获得了第6名,三等奖的成绩,为学院争光。下学期,凭借艺术团和文娱部的努力,我们举办了艺术团专场show,证明了我们的创造力。作为街舞队队长和艺术团的一员,我感到自豪。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 篇11
摘 要:文章假设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关系。利用教育统计分析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方法,探究大学生上网时间、目的、内容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而对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力求从多维度探究其内在的关系,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上网情况;学业成绩;信息处理;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0-0028-03
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学生做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其学习和生活方式更易受网络影响。本文通过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及调查问卷获取数据信息,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相关性进行研究,并通过研究得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获取
根据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相关理论,在假设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存在关系的前提下,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并在某高校选取1-3年级学生为被试,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9份,有效问卷191份。经计算,问卷信度系数为0.72,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了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偏相关分析等描述性统计方法[1]。统计调查对象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关联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1.上网时间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1)上网时间的描述性统计
对大学生上网时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191名被调查者中网龄为1年左右及2-3年的所占比例仅为4.7%和18.8%;而网龄为3-5年和5年以上的百分比高达38.7%和37.7%。此外,每天上网时间2小时以内的所占比例为18.8%,2-5小时比例最高,为47.6%;其次每天上网5-8小时所占比例为26.7%,甚至有6.8%的被调查者每天上网超过8小时。
(2)上网时间与学业平均成绩的相关分析
将大学生对学业成绩的主观认识作为控制变量,对每天上网时间、网龄和学业平均成绩进行偏相关分析,网龄与平均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74,表现为低度负相关;每天上网时间与学业平均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54,表现为高度负相关;而网龄与每天上网时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3,表现为正相关。因此,大学生学业平均成绩随着网龄和每天上网时间的增加表现为降低的趋势。
(3)上网时间、学业成绩与性别及年级的差异性分析
分别对性别、年级与每天上网时间、成绩之间的差异性水平进行交叉表和卡方检验分析。性别与每天上网时间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earson卡方值为44.834,P值为0.006,小于0.01。因此,男女生在每天上网时间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结合表2,每天上网时间女生明显少于男生。再对学业平均成绩与性别进行交叉表分析(表2),女生的平均学业成绩明显高于男生。因此,男、女生在每天上网时间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且女生的上网时间短,学业成绩普遍较好,男生则反之。
利用相同的方法,对年级与上网时间进行卡方检验,其Pearson卡方值为13.145,P值为0.041,小于0.05且大于0.01,其不同年级在每天上网时间上有差异性存在,且上网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缩短,平均学业成绩则有提高的趋势。
2.上网目的、内容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1)上网目的、内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对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中,有38.2%的大学生认为上网是工作学习需要,并且有很大帮助;有近5成的大学生认为上网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
此外,对大学生主要上网内容进行统计计算,并制作出相应的雷达图(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用网络“看新闻、学习、查资料”所占的比重最低,进行休闲(聊天、看电影、听歌)的选择率高达92.1%,也有超过5成的大学生认为玩游戏是主要的上网内容,进行网络购物的大学生也有45.5%之多。通过网络获取新鲜资讯、查阅资料和进行学习等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内容使用率不高。
(2)上网目的与学业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对大学生上网目的与学业平均成绩进行方差检验[2],F值为71.585,p值为0.003,小于0.01。因此,大学生上网目的与学业平均成绩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上网目的是以学习和查阅资料为主,其学业平均成绩也越高。
(3)上网内容与学业平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上网的每个内容与学业平均成绩的相关数据的统计计算,得出如下结果,上网活动为休闲和玩游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0.627,表现为低度负相关和高度负相关,即网络活动为休闲和玩游戏的大学生在总体趋势上其学业成绩偏低;而获取新鲜资讯、进行学习与学业平均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578,表现为中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获取资讯的大学生其学业成绩普遍比较高;网络购物与学业平均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71,其相关程度极其微弱,不具有分析和参考价值。
3.上网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调查中,有2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上网时间在自己可控范围之内;18.8%的大学生偶尔会有“上瘾”的现象发生;41.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主观控制上网时间的意愿,但控制能力不强,经常“一上网就忘了时间”;甚至有16.8%的大学生毫无时间概念,任其发展。
此外,对大学生上网自我控制行为与平均学业成绩进行描述分析,只有两成的大学生对自己上网时间能做出行之有效的控制,而这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更为出色。当沉迷网络的情况出现时,有66.5%的大学生可以做出减少上网时间的有效控制行为;而在这些大学生中,学业成绩的及格率高达96%,优秀率为26%;而没有任何有效控制行为发生的大学生中,其学业成绩低于60分的比例高达40.6%。因此,在总体趋势上,上网控制能力越好的大学生,其平均学业成绩越出色。根据结果数据画出相应的对比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控制行为越有效,其平均学业成绩越好;同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自我控制行为与学业平均成绩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因此,大学生沉迷网络时,越能做出行之有效的自我控制行为,其学业成绩越有好转的趋势,学业平均成绩相对较高。
4.上网情况与学生的学习主观认知的分析
大学生对学业成绩的主观认知上,55%的大学生认为考试及格即可;甚至有6.3%的大学生并不在乎考试的及格;仅有30.9%的学生认为学业知识非常重要,主观学习意识强烈。可见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学习观念扭曲。因此,对上网时间、自我控制情况与学生的学习主观认知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382、-0.272,均表现为负相关。可见上网时间长、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其学习意识愈不强。而对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与主观学习意识进行交叉表分析,得出结论:上网的目的为学习和工作需要、查找资料的学生,相比娱乐、游戏的学生其学习意识更强。再结合上述对学习主观认知和学业成绩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意识越好,学业成绩也趋向更优秀。
因此,大学生上网时间合理、自我控制能力强、上网目的以学习为主的学生,其学习意识更强烈,学业成绩也更突出[3]。
三、结束语
尽管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有局限性,但研究方法较为科学,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反映问题。
通过研究分析可得出下述结论:首先,大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认知不够,学习意识淡薄。其次,大学上网时间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大学生的每天上网时间、网龄与学业成绩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在性别和年级差异上,男生的平均上网时间长于女生,而女生的学业成绩在平均统计上要高于男生;上网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弱,而学习平均成绩在逐渐升高。上网时间的减少是学习成绩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大学生上网目的、内容影响学业成绩。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和主要网络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休闲和玩游戏中;利用网络学习与学业平均成绩的相关系数是诸多因素中唯一呈正相关联系。最后,在总体趋势上,上网自我控制能力越好的大学生其学业成绩越好。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有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反之则负面影响也非常之大。因此如何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大学生使用网络,应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晓东,韩玲玲,刘丽丹.教育信息处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118-136.
[2]王辉,付晓.大学生科研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0):97-100.
[3]汤林春,傅禄林.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32-36.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 篇12
一、何为多元智能理论
20世纪80年代,加德纳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随后,加德纳归纳整理出他多年来对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艺术教育研究的成果,提出人类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观察分析及心理学实验数据,认为每个人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并对人的七种思维方式作了明确的定义。从此,“多元智能”理论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
加德纳认为人们过去对智力的理解过于狭窄,不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加他将“多元智能”理论定义为包含八种智能的智力,即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数理逻辑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身体-运动智力(Bodily/Kinesthetic)、音乐智力(Musical/Rhythmic)、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Social)、内省智力(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自然探索智力(Naturalist)。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他强调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智力通常是以复杂的组合方式进行运作的;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从以上可见,与传统智力理论相比,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突出了差异性,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尽管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由以上八种智力组合而成,但其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展程度、表现形式各有差异,所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图式。在现实生活中亦然,没有一件事情靠一种智能就能办到,因此,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离开学校后是否仍然有良好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拥有数理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之外的其他智能。综上可述,“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天资有多么聪慧,而在于教师怎样发掘学生智力的不同优势,使学生变得聪明。
二、构建多元智能理论的运动训练专业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在学业评价目标上体现“发展性”
传统的教育评价目标以“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为主要价值体现,它提倡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制定的选拔标准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而学校教育是为少数优秀学生提供服务的选拔性教育,但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来看,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确定每个学生最合适的发展道路。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存在不同的差异,学业评价的功能和目标不能在于通过片面化的选拔考试来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更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提倡给每位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其及时的掌握和发掘所有学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做到使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因此,在针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业评价时,应主张以发展、激励、改进为评价目标的主导功能,促使教育者及评价者通过不间断的地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的强项、弱项及其发展情况,并针对其发展状况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与评价,从而保证所有学生的潜在智能在不同阶段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在学业评价内容上展现“多维性”
2002年8月6日,在教育部所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就规定:评价大学生的体育成绩时,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按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评价的状况,应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特点和国际课程发展趋势,将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内容拓宽为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5个方面。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智能是由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构成的,其构成结构各具差异,纵使是同一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也是各具特色,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针对具有运动特长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来说,学业评价的内容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和学习方式体现多维性的评价内容,如在评价内容中融入对学生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自我认识能力等的考查,这些方面的评价在体育运动教学中是特别重要的。
(三)在学业评价的主体方式上实现“多元化”
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中处于权威的地位,而学生在评价中则被动接受评估,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因评价主体参与的单一性,其激励功能很难体现,学生无法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自我,甚至某些单一的评价结果给部分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一些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至于厌恶学习、放弃学习。评价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改进和激励,并不是评判事物的好坏,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来看,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相互评价以及自我评价中,在评价主体上实现“多元化”。
只有让学生真实的参与到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习惯,通过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及策略,自觉调控、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尤其是运动训练的学生,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另外,还应提倡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如小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沟通交流、相互激励及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四)在学业评价的方法技术上贯彻“多样化”
每个人的智能和心理结构都是多层面、多要素构成,仅用单一的纸笔工具无法合理地测量出来。而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过多采用单纯的纸和笔测验方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难以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因此,传统的评价指标是片面的、局限的,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注重对不同学生不同智能的培养。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是当前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趋势。过去我们所使用的标准化考试的评估方法,对于个性化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来说,抹煞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很难真正反映每个学生的真实能力。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看,要想合理的测量学生的各项智能,应该对学生在情景化的环境中进行评估,即在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对学生的各项知识、品德、技能等进行考核,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要求对学生的考核应是日常性的,应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教育教学评价只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各门学科均应建立个人日常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学生及家长从档案中便可清楚的知道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进而更好的指导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
2.渗透情景化考试:情景化考试对传统的评价方式提出强烈的批判,它将学生从纸笔测验中解救出来,批评一张试卷论输赢的评价方式,提倡在日常真实的学习情景中进行测试。学生由于受到外界干扰较少,因而心理压力较小,故能发挥出较为理想的水平,如采用开卷式笔试和口试。
3.活动中考查:大学生的活动丰富多彩,涵盖学生日常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以有效的反映学生各种智力的不同发展情况,如辩论、演讲、运动会等,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较为真实的运用与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技能,因此,可以通过活动来衡量学生的技能。
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上还不够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补充,并且在其基础上构建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机制更需要不断完善。然而,多元智能理论本身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我们应在中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构建顺应时代精神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及发展观。
摘要:西方学者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区别并不是才能的高下,而是才情的差异。本文在深入分析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入手,希望通过对学业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来检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试图在评价目标的“发展性”上、评价内容的“多维性”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上、评价方法“多样化”的上探索运动训练专业学业成绩评价的新路径。
【大学学业成绩自我评价】推荐阅读:
学业成绩评价06-02
学业成绩评价体系11-02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11-03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08-08
高中英语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的探索与反思07-04
小学业成就自我评价08-25
高中生学业的自我评价09-16
大学生学业规划05-23
大学生学业指导07-10
英语学业成绩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