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全文

2024-07-18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全文(共7篇)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全文 篇1

诉讼费用, 是指当事人为进行诉讼活动, 依照法律规定应向人民法院交纳和支付各类费用的总称。交纳诉讼费用是世界各国司法审判实践中通行的做法, 我国在立法中也对此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其中, 在行政诉讼领域, 该法第74条就是对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之义务的界定, 但由于其规定较为宏观和原则, 故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相关的司法解释予以细化, 从而增强其实操性。作为其主要的配套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于1989年颁布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简称《收费办法》, 1999年施行的《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办法》及2000年发布的《关于司法救助的规定》等, 而上述法律文件中又尤以《收费办法》的最为关键并且使用频次最高, 在此办法中对于行政诉讼的收费内容、收费标准以及收费程序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其中, 诉讼收费的内容包括:

(1) 案件受理费;

(2) 勘察鉴定、公告、翻译费;

(3)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费;

(4) 保金申请费和实际支出费用;

(5) 执行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实际支出的费用; (后还在《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补充规定) 中增加的交纳申请执行费;

(6)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其它诉讼费用。

上述诉讼收费范围的明确界定, 对于健全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 推进行政审判活动的顺利展开, 以及合理地减轻国家的公共财政负担, 培养诉讼当事人的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都是大有裨益的。然而, 在司法实践中, 该制度的法律价值却往往由于一些因素的阻滞而难以充分的发挥, 行政诉讼当事人往往不交纳相关的诉讼费用, 导致行政审判活动难以正常进行。对此, 作者认为应当通过调查研究, 分类剖析费用交纳制度实施中的受阻根源, 并且针对各种情形的具体问题和特殊点, 找寻相关的问题解决之道。

在行政诉讼的运行架构中,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恒定, 其中作为原告方的行政相对人和作为被告方的行政主体在费用交纳中都会出现不交纳的状况, 对此我们应当进行分类列举和原因分析。

2 行政相对人不交纳诉讼费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行政诉讼中, 作为原告的行政相对人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的非法侵犯, 故将行政争议告诉至有管辖权人民法院, 从而使得行政诉讼的程序得以启动和实施。法律对原告诉讼费用的交纳义务有明确的规定, 即行政相对人应当首先预交诉讼费用, 而作为诉讼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 行政相对人不交纳诉讼费用的情形却时有发生,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当事人愿意交纳却无力交纳, 即行政相对人在费用交纳上存在着客观的困难;二是有原告具有交纳能力而不愿交纳, 即相对人在主观上对费用交纳存在拒绝和抵触。

对于行政相对人愿意交纳却无力交纳之情形, 我们认为其重要源于客观障碍, 即当事人主观上愿意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行政争议, 而达到维权之目标, 但由于客观经济的困难和条件所限, 确实无法、无力支付高额的诉讼费用, 最终是“有心无力”。对于此种状况, 我们应当依据行政诉讼的立法宗旨和实施目标的基础上, 在制度设计和完善上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行政诉讼的制度构建的核心目标在于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一种救济机制从而最大限度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确保当事人的诉权, 在制度设计和完善上必须要消除那些阻滞行政相对人诉讼维权的因素, 给予上述当事人相应的法律帮助和照顾, 不使一个因为客观原因 (主要是经济原因) 的行政相对人失去法律救济的机会。尽管在立法中我国已确立了诉讼费用缓、减、免的制度, 即当事人在确有困难交纳诉讼费用时, 有向人民法院申请缓、减、免交的权利。但该制度由于规定的过于原则和宏观, 又缺乏相关的配套解释和实操说明, 尤其是在当事人困难状况的认定和缓减免标准的评估上, 赋予了法院过大的自由裁权, 因而造成了制度执行方面的重重困难。作者认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对于该项制度的应当朝着更加简化、便民的方向设计, 在缓减免的认定标准上应当更加合理与宽松, 即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消费水平制定细化的缓减免审批标准, 在当事人能够依法证明自己经济困难的情形下, 结合相应的标准遵循相关的程序给予及时地批准, 确保该项制度落到实处。此外, 我们在立法上还应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制度和经验, 特别是诉讼费用援助计划, 即对那些没有资力支付诉讼费的人或群体, 国家或社会长效化、规范化地给予其经济帮助的法律制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 (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社会捐助等等) 用于资助、支持由于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人, 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法律援助的范围, 保障当事人有效地行使各项诉讼权利。

而对于当事人有能力而拒不交纳诉讼费用的情形, 究其原因则源于主观。作者认为其与现行诉讼法中规定的费用项目和数额过繁、过多不无关系。在增加了相对人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引发了其强烈的抵触情绪, 导致很多当事人自然将诉讼费用交纳与“民告官”困难及国家机关“官官相卫”等诸多不良因素联系起来, 甚至于“不交钱、不办事”的错误认知。此外, 司法实践中, 法院审判水平和断案质量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当事人费用交纳的自觉性, 一旦当事人获悉法院在审判出现审判不公的情形, 他便会心存忧虑, 同时对法院信任度大大降低, 而在自己诉讼时对于费用也便是能拖则拖、能少便少、甚至拒绝交纳。针对上述情况, 首先, 我们应本着便民诉讼的根本原则, 对诉讼收费种类和标准进行简化, 取消和减少一些不合理的收费, 使各种收费透明化、规范化, 不得随意增加相应的收费项目, 并且从制度上保障当事人异议权、监督权和知情权。另外, 人民法院应当强化当事人诉讼费用交纳意识, 即让当事人领悟“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实际上是由整个社会来为少数人进行诉讼负担开支, 是不合理的”的原理, 从而促使当事人谨慎行使权利, 自觉为国家减少经济负担。而针对当事人不满法院审判而以不予交纳诉讼费的对抗行为, 人民法院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针对庭审方式不明确, 审查范围不明确, 审查标准不明确造成了审理质量低下的客观现状, 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和审判机制创新, 包括“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改变庭审方式, 充分保障相对人的行政诉权”;等等, 寻求公共利益与相对人权利的平衡点, 排除行政案件审理中的不公状况, 提高审判透明度及审判人员素质等从而促使当事人心服口服地接受司法裁决, 达到表本兼治之目标。

3 行政机关不交纳诉讼费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行政诉讼的制度设置的本意便是通过司法权的介入促使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处于同等的诉讼地位之中, 通过二者在诉讼中平等地享受权利、分担责任、承担风险, 从而依法对争议进行解决。其中, 由败诉方交纳诉讼费用是基本诉讼惯例和法律义务, 然而在实践中上述正常之要求却在履行中却往往出现着反常之情况, 而行政机关基于其优势地位拒不交纳诉讼费用之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对此我们应当认真加以分析。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加强行政权的需要。公共事务复杂化和社会利益多元化使得行政权力不断膨胀并对社会进行着全面而深刻的干预, 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量。然而, 行政权力的过分膨胀也必然伴随着被滥用的风险, 而对其进行法律的限制和约束, 就显得一场重要。行政诉讼正式基于此目标而设计的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行政主导和管制意识的浓厚, 以及现实中权力的分配的不均衡格局, 导致弱小的司法权无力与强大的行政权进行平等地博弈, 反映到实践层面便集中表现在行政机关往往对法院的审判结果不以为然, 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情形时有发生。此外, 由于行政机关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法院的审判工作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资源的供给和支持, 在这种体制约束下, 司法机关自然也难于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最后, 行政机关长期形成的统治习惯和管理思维, 也是诉讼费用不交纳的根源所在。我国是典型的行政主导国家, 行政机关至今仍然存在着浓重的权力意识和管制理念, 习惯于将自身定位为统治者和管理者, 在公共事务的处理中始终处于主导、优益和命令的一方, 而将行政相对人作为支配和统治的对象, 对其合法权利采取无视或蔑视之态度, 表现在诉讼中, 往往享受特权和免责, 拒不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 其中也包括了诉讼费用的不交纳。

基于上述原因的剖析, 作者认为难题的攻克应当从制度和观念两个层面上下功夫。就其制度而言, 行政机关拒不交纳诉讼费用这一现象影射的是行政权强大, 司法权制约乏力的问题, 这便要进一步强化司法控制的作用和完善监督制约体制。鉴于目前我国司法权力不独立的现状, 我们应当从法律制度方面进行规范和调整, 进一步加大司法体制改革的力度, 探索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 不断提升司法机关的监督效度, 合理分配社会权力之格局。而在具体制度的构建上, 则应在法律的跟进下, 切实解决司法机关财政依附于行政机关的状况, 消除法院无法监督的困境, 对我国现行体制进行改革, 实现“全国法院一盘棋”, 消除地方行政机关对法院的制约力, 即实现法院系统自行运作的模式, 由最高人民法院配置办案资源, 财政款项在司法系统内部逐级下拨, 从而充分发挥司法控制行政的作用, 体现法律的权威。对行政机关轻视司法权, 藐视司法判决和妨碍行政诉讼进行的行为给予有效地纠正和惩处, 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制衡和监督。制度设计只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外部的监督模式, 而要真正地消除行政诉讼费用交纳的难题, 其根本还在于行政机关管理观念的革新。行政机关要切实进行理念的转变, 即从“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 从“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转变, 不断强化其依法行政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的执法和管理实践中要遵循法律的规定, 依法办事, 在行政诉讼中, 遵守实体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安排, 自觉接受司法的监督和审判, 依据法院的审判结果认真地进行行为纠正和义务履行, 及时、足额地交纳诉讼费用, 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在公共治理中树立一个守法、诚信和敢于担当的政府形象, 从而有效地维护诉讼秩序和构建和谐的政民关系。

摘要:行政诉讼费用收取是世界通行的法律制度。然而在司法实践中, 这一制度在具体的落实中却并不尽如人意, 各种不缴纳诉讼费用的情况时常发生。通过对各种诉讼费用拒缴情形的分类列举, 力图探寻其中的深层次原因, 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攻克上述的矛盾和难题, 从而在制度和法律层面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的费用缴纳关系。

关键词:行政诉讼,费用,拒交,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周丽娜, 董文彬.浅议行政诉讼费用征收制度[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15 (5) .

[2]陈国庆, 何秉群主编.中国诉讼制度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259.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全文 篇2

第二条 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用于支付房屋租赁费用:

(一)享受本市廉租住房政策的;

(二)承租经济适用住房的;

(三)通过市场租赁方式依法租用住房,月房屋租赁费用超出家庭月工资收入20%的。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职工,在申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不足时,可以提取其配偶或同户直系血亲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中的存储余额,但须征得被提取人的书面同意。

第三条 职工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除提供本人的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外,还应根据情况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一)项的,应提供由区(县)廉租住房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配租通知》和《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协议》;

2、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二)项的,应提供由区(县)住房保障机构登记备案的租赁合同;

3、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三)项的,应根据不同的就业状况提供家庭所有成员的收入证明、经市、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登记的房屋租赁合同(或《公有住房租用凭证》)和有效房屋租赁付款凭证。上述家庭成员收入证明包括以下几种:

(1)对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职工,应提供其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2)对于个体工商户及其雇佣人员或自由职业者,应提供当年度的纳税凭证;

(3)对于处于失业状态的职工,应提供其户口所在街道出具的职工家庭收入证明。

职工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不足,申请提取配偶或同户直系血亲的住房公积金时,还需提供相互之间的关系证明(结婚证、户口簿或能够证明相互之间关系的户籍证明)和配偶或同户直系血亲出具的同意提取确认书。

职工本人无法亲自办理申请手续的,可以委托其配偶或直系血亲代办。代办人除提供上述证明材料外,还应提供本人的身份证、社会保障卡、与提取申请人之间的关系证明(结婚证、户口簿或户籍证明)以及提取申请人的书面委托。

第四条 职工符合支付房租提取条件的,可每半年一次向租赁房屋所在地的区、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提出申请,并按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各区、县公积金管理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准提取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准予提取的,申请人凭审核单到指定的建设银行办理提取和支付手续;不准提取的,受理机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五条 提取金额以职工当时住房公积金账户实际存储余额按十元倍数取整(账户保留十元以下)。

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一)项的职工,每月可提取的住房公积金额度不应超过租赁房屋的月租赁费用与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的差额部分;

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二)项的职工,每月可提取的住房公积金额度不应超过租赁房屋的月租赁费用;

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三)项的,每月可申请提取的住房公积金额度不应超过租赁房屋的月租赁费用扣除家庭月工资收入20%后的差额部分,且每月最高可提取额度不超过1000元。

第六条 受理机构有权对申请人申报的证明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对和审核。

申请人有义务事实提供并应接受受理机构的相关调查、核对和审核。

第七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鉴定费用是否属于诉讼费用呢? 篇3

唐 山

(宜兴市南方法律服务所)

最近,本人代理的案件中涉及到个比较有趣的程序性问题,那就是“鉴定费用是否属于诉讼费用?”,进而是“鉴定费用由谁负担?”

笔者的观点是:鉴定费用属于诉讼费用之一,它首先由负有举证义务方预交,最后由败诉方负担。具体理由如下:

一、鉴定费用肯定属于诉讼费用之一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第二章诉讼费用交纳范围”把属于诉讼费用范畴的内容,一一作出了明确的列举式的规定。同时,《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还把诉讼费用分成二类:一类是当事人应当直接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即第六条所规定的“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和“证人等人员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另一类是当事人不直接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如第十二条所规定的“因鉴定等发生的费用”。既然“鉴定费用”列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尤其是把“鉴定费用”规定在“第二章诉讼费用交纳范围”中,那么“鉴定费用”肯定属于诉讼费用之一的!

二、鉴定费用由谁负担 这个问题应当分成二个子问题,即“鉴定费用先由谁负担预付责任?”和“鉴定费用后由谁负担终付责任?”

⒈鉴定费用先由谁负担预付责任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二条关于“诉讼过程中因鉴定等发生的依法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费用,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决定由当事人直接支付给有关机构或者单位”的规定,鉴定费用应当依照举证责任的分配,来确定鉴定费用先由谁负担预付责任。

离婚诉讼费用是如何收取的? 篇4

答:根据《人民法院诉讼费收费办法》的规定,诉讼收费的原则是原告预交,判决作出后由败诉者承担。

1、诉讼费收取标准

离婚案件受理费,每件交纳50-30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20万元的,超过部分按0.5%交纳。

申请执行案件,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500元。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吵过500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被告提出反诉,案件受理费根据不同的诉讼请求分别计算。

2、诉讼费用如何交纳?

受理费由原告预交。被告提出反诉的,根据反诉金额或者价额计算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按照前述标准预交。申请执行费,有申请人按照前述标准预交。其他诉讼费用,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预交的金额。

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通知的次日起7日内预交;反诉案件,有反诉当事人在提出反诉的同时预交案件受理费。预交确有困难的,可在预交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当事人在预交期内未预交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上诉案件的诉讼费用,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申请执行等费用由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预交。

3、诉讼费用由谁承担?

领事认证办法全文 篇5

第一条 为了规范领事认证工作,维护领事认证公信力,促进对外交往,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内出具的需送往国外使用的文书和国外出具的需送至国内使用的文书的领事认证。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领事认证,是指领事认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对国内涉外公证书、其他证明文书或者国外有关文书上的最后一个印鉴、签名的真实性予以确认的活动。

前款所称领事认证机构,是指依照本办法办理领事认证的机构,包括外交部、外交部委托的地方政府外事部门(以下称地方外办)和驻外使馆、领馆以及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

领事认证机构委托代办接件、录入、咨询等服务性事务的单位,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从事相关活动。

第四条 领事认证机构办理领事认证,应当遵守法律,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 外交部负责国家领事认证工作。

第六条 领事认证分为国内文书的领事认证和国外文书的领事认证。

外交部和地方外办负责办理国内文书的领事认证。

驻外使馆、领馆以及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负责办理国外文书的领事认证。

第七条 领事认证人员包括领事认证签署人员和领事认证协助人员。

领事认证签署人员负责审核、签署工作。

领事认证协助人员负责受理、制证、收费等事务性工作。

第八条 外交部和驻外使馆、领馆以及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的领事认证签署人员应当为随员及以上外交职务或者领事随员及以上领事职务。

地方外办的领事认证签署人员应当为主任科员及以上职务。

领事认证签署人员应当具有3年以上外交或者外事工作经历,具备领事认证签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参加外交部组织的相应培训。

驻外使馆、领馆以及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和地方外办的领事认证签署人员应当报外交部备案,特殊情况应当报外交部批准。

第九条 领事认证人员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为本人及其近亲属办理领事认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领事认证;

(二)未按规定程序出具领事认证书;

(三)故意毁损、篡改领事认证书或者领事认证档案;

(四)侵占、盗窃领事认证防伪纸张、印章等专用物品;

(五)利用办理领事认证的职务便利索取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行为。

第十条 领事认证的申请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利用领事认证书从事非法活动;

(二)伪造、变造领事认证书;

(三)伪造或者擅自变动、改动经领事认证的公证书或者其他证明文书。

第二章 印鉴和签名式样的备案

第十一条 领事认证机构在办理领事认证前应当依照本章规定对相应印鉴和签名式样进行备案。

第十二条 国内公证机构以及其他证明机构应当将相应印鉴以及公证员、签署人的签名式样向外交部、地方外办进行备案。

第十三条 地方外办应当将用于领事认证的印鉴以及领事认证签署人员的姓名、职务、签名式样送有关国家驻华领事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 外交部应当将用于领事认证的印鉴以及领事认证签署人员的姓名、衔级、签名式样送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备案。

第十五条 驻外使馆、领馆以及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应当对驻在国认证机构的印鉴和签署人员的姓名、职务和签名式样进行备案。

第十六条 驻外使馆、领馆以及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地方外办应当将领事认证签署人员的姓名、衔级(职务)、签名式样报外交部备案。

第十七条 印鉴、签名式样自备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后生效。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全文 篇6

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工业节能,是指在工业领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工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工业领域各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业领域的用能及节能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工业能源战略和规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节能政策和标准,组织协调工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和组织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工业企业是工业节能主体,应当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完善节能管理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接受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节能监督管理。

第六条 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工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章 节能管理

第七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规划或者行动方案。

第八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工业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阶梯电价、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价格政策,以及财税支持、绿色金融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节能产业发展。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推动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纳入政府采购名录,在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招标中优先采用。

第九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工业节能技术、产品的遴选、评价及推广机制,发布先进适用工业节能技术、高效节能设备(产品)推荐目录,以及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淘汰目录。加快先进工业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强工业领域能源需求侧管理,培育工业行业能效评估中心,推进工业企业节能技术进步。

鼓励关键节能技术攻关和重大节能装备研发,组织实施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促进节能装备制造业发展。

第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工业用能设备(产品)能源利用效率等相关标准以及节能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鼓励地方和工业企业依法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工业节能标准和企业节能标准。

引导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根据本行业特点制定团体节能标准。

第十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工业能效指南,发布主要耗能行业产品(工序)等工业能效相关指标,建立行业能效水平指标体系并实行动态调整。

第十二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工业能源消费状况和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研究提出本行政区域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节能目标,实行目标管理。

第十三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对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开展有关节能审查工作。对通过审查的项目,应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分析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节能形势,建立工业节能形势研判和工业能耗预警机制。

第十五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工业节能管理岗位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机制,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大纲,组织开展专项教育和岗位培训。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工业节能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工业节能政策法规、节能技术和先进经验等。

第十六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培育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工业节能咨询、设计、评估、计量、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机制。科学确立用能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开展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

第三章 节能监察

第十七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全国的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全国工业节能监察年度工作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本地区工业节能监察工作。

第十八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节能监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监察体系。

节能监察机构所需经费依法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支持完善硬件设施、加强能力建设、开展业务培训。实施节能监察不得向监察对象收取费用。

第十九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节能监察机构,对工业企业执行节能法律法规情况、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其他强制性节能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落后用能工艺技术设备(产品)淘汰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节能服务机构执行节能法律法规情况等开展节能监察。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年度工业节能监察重点任务,并根据需要组织节能监察机构开展联合监察、异地监察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以根据需要委托地方节能监察机构执行有关专项监察任务。

第二十条 工业节能监察应当主要采取现场监察方式,必要时可以采取书面监察等方式。现场监察应当由两名以上节能监察人员进行,可以采取勘察、采样、拍照、录像、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和账目,约见和询问有关人员,对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价等措施。

第二十一条 节能监察机构应当建立工业节能监察情况公布制度,定期公开工业节能监察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工业企业节能

第二十二条 工业企业应当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企业节能计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十三条 工业企业应当设立可测量、可考核的年度节能指标,完善节能目标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岗位目标责任,加强激励约束。

第二十四条 工业企业对各类能源消耗实行分级分类计量,合理配备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能源计量器具,提高能源计量基础能力,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五条 工业企业应当明确能源统计人员,建立健全能源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加强能源数据采集管理,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统计数据和资料。

第二十六条 工业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用能设备(产品)能效标准及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等强制性标准,禁止购买、使用和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产品),不得将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工艺、设备(产品)转让或者租借他人使用。

第二十七条 鼓励工业企业加强节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开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开发节能关键技术,促进节能技术成果转化,采用高效的节能工艺、技术、设备(产品)。

鼓励工业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开发应用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余热余压利用和绿色照明等技术,发展和使用绿色清洁低碳能源。

第二十八条 工业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节能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

第五章 重点用能工业企业节能

第二十九条 加强对重点用能工业企业的节能管理。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包括: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分别折合8000万千瓦时用电、6800吨柴油或者760万立方米天然气)以上的工业企业;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确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标准煤(分别折合4000万千瓦时用电、3400吨柴油或者380万立方米天然气)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工业企业。

第三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对全国重点用能工业企业节能管理的指导、监督。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用能工业企业节能实施监督管理。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上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实施属地管理,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用能工业企业以外的工业企业开展节能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应当根据能源消费总量和生产场所集中程度、生产工艺复杂程度,设立能源统计、计量、技术和综合管理岗位,任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形成有岗、有责、全员参与的能源管理组织体系。

重点用能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和能源管理负责人任用情况应当报送有关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 鼓励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制定企业节能规划和节能技术改造方案,跟踪、落实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

第三十三条 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应当每年向有关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包括能源购入、加工、转换与消费情况,单位产品能耗、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能耗、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节能措施、节能效益分析、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以及能源消费预测等内容。

第三十四条 重点用能工业企业不能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由有关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予以通报。

第三十五条 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定期发布包含能源利用、节能管理、员工关怀等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第三十六条 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应当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确立能效标杆,制定实施方案,完善节能管理,实施重大节能技术改造工程,争创能效“领跑者”。

第三十七条 鼓励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建设能源管控中心系统,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三十八条 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应当建立能源管理体系,采用先进节能管理方法与技术,完善能源利用全过程管理,促进企业节能文化建设。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依据职权,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业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予以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用相关设备、警告、罚款等,并向社会公开:

(一)用能不符合强制性能耗限额和能效标准的.;

(二)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

(三)能源数据弄虚作假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用能产品、设备和工艺的;

(五)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节能监察机构工作人员,在工业节能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泄露企业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非法利益的;

(三)违法收取费用的;

(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和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全文内容 篇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律师执业许可,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律师应当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从业的基本要求。

律师通过执业活动,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第三条 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律师的合法权益。

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应当依法维护律师的执业权利。

第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依照《律师法》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律师执业进行监督、指导。

律师协会依照《律师法》、协会章程和行业规范对律师执业实行行业自律。

第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应当建立健全律师表彰奖励制度,根据有关规定设立综合性和单项表彰项目,对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法治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律师进行表彰奖励。

第二章 律师执业条件

第六条 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三)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

(四)品行良好。

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前取得的律师资格证书,在申请律师执业时,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享受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有关报名条件、考试合格优惠措施,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其申请律师执业的地域限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申请律师执业的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律师协会组织的实习活动,并经律师协会考核合格。

第七条 申请兼职律师执业,除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

(二)经所在单位同意。

第八条 申请特许律师执业,应当符合《律师法》和国务院有关条例规定的条件。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

第三章 律师执业许可程序

第十条 律师执业许可,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受理执业申请并进行初审,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审核,作出是否准予执业的决定。

第十一条 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向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执业申请书;

(二)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资格证书;

(三)律师协会出具的申请人实习考核合格的材料;

(四)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五)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请人的证明。

申请执业许可时,申请人应当如实填报《律师执业申请登记表》。

第十二条 申请兼职律师执业,除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经历及证明材料;

(二)所在单位同意申请人兼职律师执业的证明。

第十三条 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律师执业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按要求补正的,予以受理;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事项明显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申请人拒绝补正、无法补正有关材料的,不予受理,并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受理申请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决定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查。

在审查过程中,可以征求申请执业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对于需要调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有关的证明材料,也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核实。

经审查,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齐全出具审查意见,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

第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受理申请机关报送的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十日内予以审核,作出是否准予执业的决定。

准予执业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律师执业证书。

不准予执业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申请特许律师执业,需要提交的材料以及受理、考核、批准的程序,依照国务院有关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申请人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不得准予其律师执业。

第十八条 律师执业证书是律师依法获准执业的有效证件。

律师执业证书应当载明的内容、制作的规格、证号编制办法,由司法部规定。执业证书由司法部统一制作。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作出准予该申请人执业决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撤销原准予执业的决定:

(一)申请人以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准予执业决定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执业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执业决定的。

第二十条 律师变更执业机构,应当向拟变更的执业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原执业机构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出具的申请人不具有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的证明;

(二)与原执业机构解除聘用关系或者合伙关系以及办结业务、档案、财务等交接手续的证明;

(三)拟变更的执业机构同意接收申请人的证明;

(四)申请人的执业经历证明材料。

受理机关应当对变更申请及提交的材料出具审查意见,并连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对准予变更的,由审核机关为申请人换发律师执业证书;对不准予变更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有关审查、核准、换证的程序和期限,参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办理。

准予变更的,申请人在领取新的执业证书前,应当将原执业证书上交原审核颁证机关。

律师跨设区的市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执业机构的,原执业机构所在地和变更的执业机构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机关之间应当交接该律师执业档案。

第二十一条 律师受到停止执业处罚期间或者受到投诉正在调查处理的,不得申请变更执业机构;律师事务所受到停业整顿处罚期限未满的,该所负责人、合伙人和对律师事务所受到停业整顿处罚负有直接责任的律师不得申请变更执业机构;律师事务所应当终止的.,在完成清算、办理注销前,该所负责人、合伙人和对律师事务所被吊销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律师不得申请变更执业机构。

第二十二条 律师被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派驻分所执业的,其律师执业证书的换发及管理办法,按照司法部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 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执业地的原审核颁证机关收回、注销其律师执业证书:

(一)受到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处罚的;

(二)原准予执业的决定被依法撤销的;

(三)因本人不再从事律师职业申请注销的;

(四)因与所在律师事务所解除聘用合同或者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被注销,在六个月内未被其他律师事务所聘用的;

(五)因其他原因终止律师执业的。

因前款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被注销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重新申请律师执业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申请律师执业。

律师正在接受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立案调查期间,不得申请注销执业证书。

第四章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第二十四条 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做到依法执业、诚信执业、规范执业。

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律师执业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

第二十五条 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第二十六条 律师承办业务,应当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并服从律师事务所对受理业务进行的利益冲突审查及其决定。

第二十七条 律师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职期间不得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律师明知当事人已经委托两名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不得再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第二十八条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或者代理与本人及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不得接受同一案件或者未同案处理但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的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担任辩护人。

曾经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不得担任原任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律师不得担任所在律师事务所其他律师担任仲裁员的案件的代理人。曾经或者仍在担任仲裁员的律师,不得承办与本人担任仲裁员办理过的案件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第二十九条 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应当按照约定为委托人就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意见,草拟、审查法律文书,代理参加诉讼、调解或者仲裁活动,办理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律师担任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人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人的,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内代理法律事务,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一条 律师担任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律师担任辩护人的,其所在律师事务所应当在接受委托后三日以内,向办案机关提交接受委托告知函,告知委托事项、承办律师及联系方式。

第三十二条 律师出具法律意见,应当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保证其所出具意见的真实性、合法性。

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并符合法律咨询规则和法律文书体例、格式的要求。

第三十三条 律师承办业务,应当告知委托人该委托事项办理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不得用明示或者暗示方式对办理结果向委托人作出不当承诺。

律师承办业务,应当及时向委托人通报委托事项办理进展情况;需要变更委托事项、权限的,应当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和授权。

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但是,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

第三十四条 律师承办业务,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或者不当利益。

第三十五条 律师承办业务,应当诚实守信,不得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及其他利益,与对方当事人、第三人恶意串通,向对方当事人、第三人提供不利于委托人的信息、证据材料,侵害委托人的权益。

第三十六条 律师与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接触交往,应当遵守法律及相关规定,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向其行`贿、许诺提供利益、介绍贿赂,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或者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打探办案机关内部对案件的办理意见、承办其介绍的案件,利用与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的特殊关系,影响依法办理案件。

第三十七条 律师承办业务,应当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的途径、方式解决争议,不得采取煽动、教唆和组织当事人或者其他人员到司法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静坐、举牌、打横幅、喊口号、声援、围观等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非法手段,聚众滋事,制造影响,向有关部门施加压力。

第三十八条 律师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不得以下列不正当方式影响依法办理案件:

(一)未经当事人委托或者法律援助机构指派,以律师名义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介入案件,干扰依法办理案件;

(二)对本人或者其他律师正在办理的案件进行歪曲、有误导性的宣传和评论,恶意炒作案件;

(三)以串联组团、联署签名、发表公开信、组织网上聚集、声援等方式或者借个案研讨之名,制造舆论压力,攻击、诋毁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四)违反规定披露、散布不公开审理案件的信息、材料,或者本人、其他律师在办案过程中获悉的有关案件重要信息、证据材料。

第三十九条 律师代理参与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庭、仲裁庭纪律和监管场所规定、行政处理规则,不得有下列妨碍、干扰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一)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违反有关规定,携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会见,将通讯工具提供给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或者传递物品、文件;

(二)无正当理由,拒不按照人民法院通知出庭参与诉讼,或者违反法庭规则,擅自退庭;

(三)聚众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否定国家认定的邪教组织的性质,或者有其他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四)故意向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五)法律规定的妨碍、干扰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条 律师对案件公开发表言论,应当依法、客观、公正、审慎,不得发表、散布否定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原则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不得利用网络、媒体挑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发起、参与危害国家安全的组织或者支持、参与、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不得以歪曲事实真相、明显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方式,发表恶意诽谤他人的言论,或者发表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

第四十一条 律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接受业务,不得为争揽业务哄骗、唆使当事人提起诉讼,制造、扩大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十二条 律师应当尊重同行,公平竞争,不得以诋毁其他律师事务所、律师,支付介绍费,向当事人明示或者暗示与办案机关、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特殊关系,或者在司法机关、监管场所周边违规设立办公场所、散发广告、举牌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

第四十三条 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和其他人的个人隐私。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第四十四条 律师承办业务,应当按照规定由律师事务所向委托人统一收取律师费和有关办案费用,不得私自收费,不得接受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第四十五条 律师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拖延、懈怠履行或者擅自停止履行法律援助职责,或者未经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同意,擅自将法律援助案件转交其他人员办理。

第四十六条 律师承办业务,应当妥善保管与承办事项有关的法律文书、证据材料、业务文件和工作记录。在法律事务办结后,按照有关规定立卷建档,上交律师事务所保管。

第四十七条 律师只能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

律师在从业期间应当专职执业,但兼职律师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律师执业,应当遵守所在律师事务所的执业管理制度,接受律师事务所的指导和监督,参加律师执业年度考核。

第四十八条 律师应当妥善使用和保管律师执业证书,不得变造、抵押、出借、出租。如有遗失或者损毁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向原审核颁证机关申请补发或者换发。律师执业证书遗失的,应当在省级以上报刊或者发证机关指定网站上刊登遗失声明。

律师受到停止执业处罚的,应当自处罚决定生效后至处罚期限届满前,将律师执业证书缴存其执业机构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四十九条 律师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组织的职业培训。

第五章 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其执业机构在本行政区域的律师的执业活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检查、监督律师在执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的情况;

(二)受理对律师的举报和投诉;

(三)监督律师履行行政处罚和实行整改的情况;

(四)掌握律师事务所对律师执业年度考核的情况;

(五)司法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开展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查实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应当对其进行警示谈话,责令改正,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对律师的违法行为认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向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处罚建议;认为需要给予行业惩戒的,移送律师协会处理。

第五十一条 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掌握本行政区域律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情况,制定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办法;

(二)指导、监督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执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对律师执业的专项检查或者专项考核工作,指导对律师重大投诉案件的查处工作;

(三)对律师进行表彰;

(四)依法定职权对律师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依法应当给予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处罚的,向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处罚建议;

(五)对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执业年度考核结果实行备案监督;

(六)受理、审查律师执业、变更执业机构、执业证书注销申请事项;

(七)建立律师执业档案,负责有关律师执业许可、变更、注销等信息的公开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负有前款规定的有关职责。

第五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掌握、评估本行政区域律师队伍建设情况和总体执业水平,制定律师队伍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加强律师执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二)监督、指导下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对律师执业的专项检查或者专项考核工作;

(三)组织对律师的表彰活动;

(四)依法对律师的严重违法行为实施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处罚,监督、指导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工作,办理有关行政复议和申诉案件;

(五)办理律师执业核准、变更执业机构核准和执业证书注销事项;

(六)负责有关本行政区域律师队伍、执业情况、管理事务等重大信息的公开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十三条 律师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依照《律师法》和有关法规、规章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律师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依照《律师法》第四十七条予以行政处罚;违反第三十四条规定的,依照《律师法》第四十八条予以行政处罚;违反第三十五条至第四十条规定的,依照《律师法》第四十九条予以行政处罚。

第五十四条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律师执业实施监督管理,不得妨碍律师依法执业,不得侵害律师的合法权益,不得索取或者收受律师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五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实施律师执业许可和日常监督管理活动的层级监督,按照规定建立有关工作的统计、请示、报告、督办等制度。

负责律师执业许可实施、律师执业年度考核结果备案或者奖励、处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有关许可决定、备案情况、奖惩情况通报下级司法行政机关,并报送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五十六条 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应当建立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律师基本信息和年度考核结果、奖惩情况。

第五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律师协会的指导、监督,支持律师协会依照《律师法》和协会章程、行业规范对律师执业活动实行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协调、协作机制。

第五十八条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定期将本行政区域律师队伍建设、执业活动情况的统计资料、年度管理工作总结报送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五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律师的违法违规行为向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提出予以处罚、处分建议的,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应当自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7日内通报建议机关。

第六十条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律师执业许可和实施监督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军队律师的执业管理,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

上一篇:云南电大保山分校2013年网上教学检查自查报告下一篇:杨震廉政教育基地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