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共8篇)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篇1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摘要]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主要强调发现学习,强化学习内部动机,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在解读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该理论对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的重要意义。最后,以人教版“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为例,提出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项策略,以期对中学地理教学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布鲁纳学习理论高中地理教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19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学习理论思想是认知学习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认为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倡导知识的发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获得发现的方法与经验。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问题性和体验性,侧重知识获得的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达成。布鲁纳学习理论指明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发现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该理论体现生本理念,对推进新课程深化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一、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强调学生发现学习
布鲁纳指出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1]。体现布鲁纳把人的认识过程,看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在“自学”中学生潜能得以发挥,能更好地独立解决问题,是个人获得真知的重要途径。
2.强化学习内部动机
布鲁纳强调对学科本身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机,学习动机包括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部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2]。认为利用奖励、竞争或惩罚等外部动机的方法,对学生的刺激和引诱效果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认知需要与认知结构有了一定的发展,内部动机变得更为重要。他提倡学习尽可能建立在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上,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3.注重学科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3]。学习包括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这一过程运行好坏取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者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4]。学科知识的概括性水平越高,基本结构越清晰,就越容易被学习者理解、迁移和应用。
二、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布鲁纳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探索,强调激发学习动机及对知识结构的注重,汲取布鲁纳学习理论有益
和可行性的观点指导我国地理教学,改变过去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为例,提出布鲁纳学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采取的几项策略。
1.创设情境,吸引发现
求知是主动性的活动历程,而非单纯被动地接受前人研究的成果[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属于自然地理知识,内容较为抽象。高一学生较难于揭示事物的表象特征来发现其内在联系。发现学习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它们的共同本质是创设问题情境,在教与学的最佳时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火候”,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6]。在课堂教学中可运用形象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自主发现的兴趣。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直接或间接经验相关的情境(见表1)。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出发,结合他们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创造此教学情境,学生先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学习资料,得知燃烧玉米秸,能驱烟抗霜。由此激发他们发现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并得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并获得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新知识。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唤起学生主动发现知识、探究课文内容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2.激发动机,引导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节课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正如布鲁纳强调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分数、竞争等外在强化。学习主要受内部动机的影响,比如好奇心、上进心、欲望等的激发、指引、促进。地理知识与生活休戚相关,教师不妨将课本中重点、难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本节中教师在讲解热力环流知识时,可以在新课中引导学生做热力环流实验(见表2),引导他们参与教学的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1.将一盆烧开的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钢的两端;2.用平整的塑料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3.在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盆的上方)开一个小洞:4.指导两位学生将点燃的一束香,伸入已开好的小洞内;5.请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通过小组活动,得出结论:1.垂直方向上。冰块上方的烟雾向下运动,是因为这一范围的空气遇冷后收缩,密度增大,浮力小于重力,因而空气下沉运动;反之,热水上方烟雾则向上运动。2.同一平面上。热水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形成低气压,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烟雾由冰块处吹向热水处,形成空气环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获得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热力环流的重难点知识。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他们较之过去盲目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更乐于接受参与式学习方式。因此教师不仅应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和领导者,更应是学生求知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应找好切入点,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把所教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想学的学科知识,变被动的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
3.总结概括,掌握结构
好的学科结构是尽量简约化,迁移使之拥有活力。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懂得基本原理后更容易理解学科知识。教材的知识是载体,地理教材的编制符合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教材也有内在的结构,但一般是隐性的。必修一内容,规律原理很多,学生掌握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教师应结合学科内容的性质与学生原有知识进行分析,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学习,学生已理解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在此基础上,结合两张白天长发女孩海边的照片,后引出课文海陆风的案例,引导学生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见表3)。
学生探讨得出,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压),海上增温慢(形成高压),陆上吹海风。所以,长发女孩面朝大海拍的效果更唯美。学生总结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便可以迁移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见图1)。理解学科知识结构中最上层的概念、观念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的概括性越高,对学生迁移知识越有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和知识推理,掌握并记牢知识。
教学案例海陆风→
基本原理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概括迁移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季风
图1热力环流教学案例、基本原理及概括迁移的关系
在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创设有意义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地理新知识;注重学科基本结构,教会学生迁移知识。这样的教学策略立足我国地理课堂教学实际,体现“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它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获取对其生活及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适应新课程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59-160.[2]钟启泉,黄志成主编.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1.[3]王丕.学校教育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95-96.[4]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12.[5]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2.[6]张占元.应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谈教学中点拨时机的把握[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111-112.(责任编辑韦淑红)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篇2
一、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强调学生发现学习
布鲁纳指出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 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1]。体现布鲁纳把人的认识过程, 看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在“自学”中学生潜能得以发挥, 能更好地独立解决问题, 是个人获得真知的重要途径。
2.强化学习内部动机
布鲁纳强调对学科本身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机, 学习动机包括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部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2]。认为利用奖励、竞争或惩罚等外部动机的方法, 对学生的刺激和引诱效果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认知需要与认知结构有了一定的发展, 内部动机变得更为重要。他提倡学习尽可能建立在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上, 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3.注重学科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 (掌握) 该学科的基本结构[3]。学习包括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 这一过程运行好坏取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者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 几乎归结为定义, 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4]。学科知识的概括性水平越高, 基本结构越清晰, 就越容易被学习者理解、迁移和应用。
二、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布鲁纳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探索, 强调激发学习动机及对知识结构的注重, 汲取布鲁纳学习理论有益和可行性的观点指导我国地理教学, 改变过去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 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为例, 提出布鲁纳学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采取的几项策略。
1.创设情境, 吸引发现
求知是主动性的活动历程, 而非单纯被动地接受前人研究的成果[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属于自然地理知识, 内容较为抽象。高一学生较难于揭示事物的表象特征来发现其内在联系。发现学习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 它们的共同本质是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与学的最佳时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火候”, 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6]。在课堂教学中可运用形象生动的场景, 激起学生自主发现的兴趣。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新课导入环节, 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直接或间接经验相关的情境 (见表1) 。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出发, 结合他们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创造此教学情境, 学生先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学习资料, 得知燃烧玉米秸, 能驱烟抗霜。由此激发他们发现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并得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并获得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 大地暖大气 → 大气还大地) 的新知识。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 唤起学生主动发现知识、探究课文内容的求知欲望, 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2.激发动机, 引导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这节课的内容感兴趣, 才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正如布鲁纳强调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而不是分数、竞争等外在强化。学习主要受内部动机的影响, 比如好奇心、上进心、欲望等的激发、指引、促进。地理知识与生活休戚相关, 教师不妨将课本中重点、难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本节中教师在讲解热力环流知识时, 可以在新课中引导学生做热力环流实验 (见表2) , 引导他们参与教学的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1.将一盆烧开的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钢的两端;2.用平整的塑料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3.在塑料薄膜的一侧 (装冰块盆的上方) 开一个小洞:4.指导两位学生将点燃的一束香, 伸入已开好的小洞内;5.请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通过小组活动, 得出结论:1.垂直方向上。冰块上方的烟雾向下运动, 是因为这一范围的空气遇冷后收缩, 密度增大, 浮力小于重力, 因而空气下沉运动;反之, 热水上方烟雾则向上运动。2.同一平面上。热水处形成高气压, 冰块处形成低气压, 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 烟雾由冰块处吹向热水处, 形成空气环流。通过实验, 引导学生获得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热力环流的重难点知识。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他们较之过去盲目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更乐于接受参与式学习方式。因此教师不仅应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和领导者, 更应是学生求知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应找好切入点, 激发学生内部动机, 把所教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想学的学科知识, 变被动的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
3.总结概括, 掌握结构
好的学科结构是尽量简约化, 迁移使之拥有活力。按照布鲁纳的观点, 懂得基本原理后更容易理解学科知识。教材的知识是载体, 地理教材的编制符合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 教材也有内在的结构, 但一般是隐性的。必修一内容, 规律原理很多, 学生掌握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教师应结合学科内容的性质与学生原有知识进行分析, 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学习, 学生已理解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在此基础上, 结合两张白天长发女孩海边的照片, 后引出课文海陆风的案例, 引导学生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见表3) 。
学生探讨得出, 白天陆地增温快 (形成低压) , 海上增温慢 (形成高压) , 陆上吹海风。所以, 长发女孩面朝大海拍的效果更唯美。学生总结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便可以迁移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见图1) 。理解学科知识结构中最上层的概念、观念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知识的概括性越高, 对学生迁移知识越有用。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和知识推理, 掌握并记牢知识。
在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教师创设有意义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获取地理新知识;注重学科基本结构, 教会学生迁移知识。这样的教学策略立足我国地理课堂教学实际, 体现“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它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 有助于学生获取对其生活及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 适应新课程发展的理念。
摘要: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主要强调发现学习, 强化学习内部动机, 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在解读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该理论对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的重要意义。最后, 以人教版“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为例, 提出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项策略, 以期对中学地理教学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布鲁纳学习理论,高中地理教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参考文献
[1]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59-160.
[2]钟启泉, 黄志成主编.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21.
[3]王丕.学校教育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95-96.
[4]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2:12.
[5]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62.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篇3
[摘要]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主要强调发现学习,强化学习内部动机,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在解读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该理论对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的重要意义。最后,以人教版“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为例,提出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项策略,以期对中学地理教学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布鲁纳学习理论高中地理教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19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学习理论思想是认知学习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认为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倡导知识的发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获得发现的方法与经验。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问题性和体验性,侧重知识获得的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达成。布鲁纳学习理论指明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发现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该理论体现生本理念,对推进新课程深化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一、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强调学生发现学习
布鲁纳指出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1]。体现布鲁纳把人的认识过程,看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在“自学”中学生潜能得以发挥,能更好地独立解决问题,是个人获得真知的重要途径。
2.强化学习内部动机
布鲁纳强调对学科本身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机,学习动机包括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部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2]。认为利用奖励、竞争或惩罚等外部动机的方法,对学生的刺激和引诱效果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认知需要与认知结构有了一定的发展,内部动机变得更为重要。他提倡学习尽可能建立在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上,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3.注重学科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3]。学习包括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这一过程运行好坏取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者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4]。学科知识的概括性水平越高,基本结构越清晰,就越容易被学习者理解、迁移和应用。
二、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布鲁纳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探索,强调激发学习动机及对知识结构的注重,汲取布鲁纳学习理论有益
和可行性的观点指导我国地理教学,改变过去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为例,提出布鲁纳学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采取的几项策略。
1.创设情境,吸引发现
求知是主动性的活动历程,而非单纯被动地接受前人研究的成果[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属于自然地理知识,内容较为抽象。高一学生较难于揭示事物的表象特征来发现其内在联系。发现学习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它们的共同本质是创设问题情境,在教与学的最佳时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火候”,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6]。在课堂教学中可运用形象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自主发现的兴趣。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直接或间接经验相关的情境(见表1)。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出发,结合他们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创造此教学情境,学生先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学习资料,得知燃烧玉米秸,能驱烟抗霜。由此激发他们发现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并得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并获得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新知识。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唤起学生主动发现知识、探究课文内容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2.激发动机,引导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节课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正如布鲁纳强调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分数、竞争等外在强化。学习主要受内部动机的影响,比如好奇心、上进心、欲望等的激发、指引、促进。地理知识与生活休戚相关,教师不妨将课本中重点、难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本节中教师在讲解热力环流知识时,可以在新课中引导学生做热力环流实验(见表2),引导他们参与教学的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1.将一盆烧开的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钢的两端;2.用平整的塑料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3.在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盆的上方)开一个小洞:4.指导两位学生将点燃的一束香,伸入已开好的小洞内;5.请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通过小组活动,得出结论:1.垂直方向上。冰块上方的烟雾向下运动,是因为这一范围的空气遇冷后收缩,密度增大,浮力小于重力,因而空气下沉运动;反之,热水上方烟雾则向上运动。2.同一平面上。热水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形成低气压,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烟雾由冰块处吹向热水处,形成空气环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获得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热力环流的重难点知识。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他们较之过去盲目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更乐于接受参与式学习方式。因此教师不仅应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和领导者,更应是学生求知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应找好切入点,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把所教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想学的学科知识,变被动的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
3.总结概括,掌握结构
好的学科结构是尽量简约化,迁移使之拥有活力。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懂得基本原理后更容易理解学科知识。教材的知识是载体,地理教材的编制符合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教材也有内在的结构,但一般是隐性的。必修一内容,规律原理很多,学生掌握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教师应结合学科内容的性质与学生原有知识进行分析,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学习,学生已理解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在此基础上,结合两张白天长发女孩海边的照片,后引出课文海陆风的案例,引导学生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见表3)。
学生探讨得出,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压),海上增温慢(形成高压),陆上吹海风。所以,长发女孩面朝大海拍的效果更唯美。学生总结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便可以迁移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见图1)。理解学科知识结构中最上层的概念、观念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的概括性越高,对学生迁移知识越有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和知识推理,掌握并记牢知识。
教学案例海陆风→
基本原理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概括迁移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季风
图1热力环流教学案例、基本原理及概括迁移的关系
在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创设有意义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地理新知识;注重学科基本结构,教会学生迁移知识。这样的教学策略立足我国地理课堂教学实际,体现“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它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获取对其生活及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适应新课程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59-160.
[2]钟启泉,黄志成主编.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1.
[3]王丕.学校教育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95-96.
[4]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12.
[5]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2.
[6]张占元.应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谈教学中点拨时机的把握[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111-112.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篇4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基础学科,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学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学习内容应当现实、有意义。布鲁纳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认知理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即创设情境、重视学习过程、发展直接思维、延伸课堂、强调结构和原理的学习。
【关键词】中职数学 布鲁纳 发现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26-02
数学作为现代技术的通用语言,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地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社会人员涌入中职学校,这些学生共同的特点就是基础知识薄弱,特别是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中以布鲁纳的认知理论作为指导的效果较好。
布鲁纳是西方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他的研究内容是人们主动选择知识、记忆知识和改造知识的手段,并认为这就是学习的实质。在研究的后期,他提出了发现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手段,因此学习的实质在于发现,所以人们又把他的理论称为认知发现说。
目前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动手实践、自主探讨与合作交流逐渐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不同于记忆性知识,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计算、验证、证明等活动过程,体会逻辑演变的进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考虑到学生现有水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考数学发展过程,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利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实际应用上,笔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展开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数学平台
就中职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富于幻想,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也正逐渐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这阶段的学习往往是“直接兴趣”,即“第一印象”能否吸引“我”。中职学生,特别是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为薄弱,很多新生看到学校仍然开设数学课时,第一感觉就是想逃,数学厌学情绪很高。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若开始就将抽象的数学化符号、概念和公式等纯数学的学习素材直接介绍给学生,学生十分容易放弃,丧失学习积极性。在“数学化”“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搭建真实有趣的学习环境,搜集形象化信息、展示事物的结构域运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展现数学的抽象和逻辑,从而淡化数学的抽象性,实现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实验与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与自身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是很感兴趣的,因此适当加入一些带有职业色彩的素材,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角的概念的推广”时,可以从护士打针时的注射角度引入,请两位学生上场直接进行演示,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学前教育中的医院见习,对于一些简单的工作已有所了解,让她们实际动手操作时,不仅是演示的学生,台下观察的学生也十分投入。然后再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度。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利用教室的时钟里的指针旋转的角度进一步提问,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可以深入思考,将角度的范围进行了扩展。这样的引入不仅形象,而且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思考的状态,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自己发现数学、学习数学,不自觉地将数学应用到了生活中,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扮演的是一个发现者的角色。教师则是要创建一种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情景,而不是直接将知识呈现到学生面前。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学生机械地记忆住教师和课本上所教授的内容和知识,而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建立中去。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让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在参与和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以往的数学评价往往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改变和进步,仅仅以能否得到所谓的正确答案作为衡量标准,不仅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给予点拨,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集合的运算”这一部分,单独学习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时,学生往往可以很快掌握运算法则,但是把这些运算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算时,就出现了较多问题。很多学生不清楚运算的优先级,特别是加入了括号以后,因此没有办法顺利解决集合的混合运算。那些不能得到最后正确答案的学生心情当时是十分沮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之前的学习成果也进行了否认,觉得自己这一部分根本就没有懂,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这个时候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在上个阶段的学习,集合的混合运算其实与以前所学习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类似的,而有括号始终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进行这样一番点拨后,学生求解的正确率有了显著提升。
三、发展直觉思维,积累数学能力
布鲁纳认为,大量事实表明,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就如人们常常说的“灵光乍现”。直觉思维不同于分析思维,它没有细致、规范的具体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跳级和都走捷径的方式来思考的。不论是数学家还是小学生都可以实用直觉思维,只是思维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学生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少让学生去感觉、去猜测。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严谨性、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掩盖了直觉思维的存在和作用。同时,数学教师由于长期受演绎论证的训练,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容易忽视直觉思维的存在和作用,反而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当然,数学的学习不能光靠直觉,数学里的直觉思维其实是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对数的感觉,只有扎扎实实地一步步从基础开始学习,数学的直觉思维准确性和命中率才能稳步提高。
四、延伸课堂,放飞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让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知识传授的一小部分。《中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外的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思路,有效解决问题,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发现数学、放飞思维、学习数学、享受数学,让数学的课堂扩展到学生的身边。作为医学专业中职学生,数学课堂的延伸不仅在生活中,同样出现在专业课堂,不少专业技术学科都涉及和应用到数学知识。如PH值的计算、药剂分析、化学分析等。
五、强调结构和原理的学习,促进有效数学学习迁移
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学习基本原理可以更简单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数学思想和理论时,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是将新旧知识进行了链接学习,能够有效、稳定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总之,作为中职卫校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为了将来继续深造、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对数学学习效果加强重视。利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体验数学、享受数学。
【参考文献】
[1]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华丽,代钦.布鲁纳数学教育思想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
【基金项目】2015年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B类《基于数学信念的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丁维敏(1984―),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市卫生学校讲师。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篇5
作者:林秀銮张贤金吴新建
中小学教学研究 08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但现状不容乐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课堂低效的现象。很多教师忽视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记忆某些概念、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等知识,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模式的学习中,学生外在认知负荷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化学就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学科,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减轻学生外在认知负荷的角度来改进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笔者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尝试在教学中巧用生活化“打比方”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认知负荷理论简介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 Swdler)于1988年首先提出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roy,简称CLT)。认知是指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负荷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所需要的认知资源的总和。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实践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认知负荷的生成因素有两类,一类是由学习材料本身的复杂性所引起的,称为内在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的高低取决于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和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另一类是由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形式所引起的,可分为无效认知负荷和有效认知负荷。无效认知负荷不利于信息加工与获得,也称为外在认知负荷;有效认知负荷有利于信息加工与获得,促进图式构建和图式自动化过程,也称为相关认知负荷[3]。
对于特定的学生个体而言,其认知负荷总量是一定的,三种认知负荷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优化教学设计,在相同的内在认知负荷情况下,尽量减少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提升相关认知负荷。
二、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巧用“打比方”的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1:强酸、弱酸溶液中的行为
强酸、弱酸分别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速率的大小关系的比较,是很多学生认识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教学中笔者把强酸与弱酸比作“两个不一样的大富翁”,就是他们所拥有的“货币”。强酸是一个把所有的货币都带在身上的富翁,相当于强酸完全电离;而弱酸是一个只把极少数货币带在身上,而绝大部分都存在银行的富翁,相当于弱酸部分电离。
当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与醋酸分别与足量的表面积相等的锌粒完全反应时,由于盐酸、醋酸都是一元酸,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相当于盐酸与醋酸这两个富翁所拥有的货币总量一样。因为盐酸把所有的货币都带在身上,所以他想买东西时,可以直接付款,更方便,因而反应速率更快;而醋酸只带极少量的货币在身上,而且每次只能从银行里取出一小部分,因此想要买更多东西时,就要多次提取,需要更多的程序,因而反应速率更慢。但是由于两个富翁的货币总量一样多,因此当把全部货币都用来买相同产品时,买到的产品数量应是一样多,即反应中产生的氢气总量相等。
通过这个生活化比方,原来对这个问题毫无头绪的学生有了顿悟的喜悦,一下子理解了醋酸溶液中由于存在电离平衡而与盐酸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接着笔者又提出下面的问题:当等pH等体积的盐酸与醋酸分别与足量的表面积相等的锌粒完全反应时,二者反应的速率与产生氢气的总量关系如何?这个问题既可作为当前学习的一种巩固,也是一个提升。
短暂的思考之后,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一个个显得胸有成竹,纷纷地说出各自的见解。当然,一部分对pH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的学生还在犹豫之中。我们可以让已经领悟的同学,用刚才的比方来分析它们的反应过程。很快他们就做出如下的分析:两种酸的pH相同,即二者电离出来的浓度相同。此时,相当于盐酸与醋酸这两个富翁带在身上的货币一样多,但是盐酸没有储蓄,而醋酸还有很多的储蓄,这就意味着醋酸货币总量要比盐酸多得多。当带在身上的钱用完时,醋酸还可以再去银行取,可以在相对一段时间内都能保持比较旺盛的购买力,而且由于资产雄厚,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而盐酸所有的家当都带在身上,购买力明显比醋酸小。即等pH等体积的盐酸与醋酸分别与足量的表面积相等的锌粒完全反应时,醋酸的反应速率比盐酸大,并且产生的氢气的量也更多。此时,原先还在疑惑中的学生一听,也都会心地点着头,表示理解。
通过这个生活化比方,把一个内在认知负荷非常高的知识点轻易地突破了。很多学生在高中毕业多年后告诉笔者,已经好几年没有接触化学了,但是当时关于“两个不一样的富翁”的比方,现在还记忆犹新。显然通过这个方式处理教材,已让学生真正地领悟了知识。
在案例1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准备的前知识有:电离、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溶液pH的含义、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电离平衡等,其中任何一个前知识的缺失或是不清晰都会影响对案例1的学习。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前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这些因素是造成学生内在认知负荷高的主要原因,我们应在课前多与学生沟通,以适当控制内在认知负荷。富翁是否有存款,把强弱电解质的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存款的量与身上的现金的比例体现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学生一旦认可、接受这个比方,外在认知负荷明显降低。
案例2:加聚反应
加聚反应是有机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必修2的学习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有机化学,对于加聚反应如何能形成高分子存在认识上的障碍。在对加聚反应概念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互动来实现。先让同桌的两个学生面对面手牵手坐好,每个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碳原子,紧紧牵住的双手,就像是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双键,一对学生就是一个乙烯分子。现在我们松开牵着的一只手,另一只仍紧握对方,这就好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烯分子断开双键中的一个键。现在邻桌之间的两个学生牵起手,这样全班学生都可以牵起手来了,如果有更多的学生,我们也可以一起牵起手来。这就好比乙烯分子断键后重新连接形成高分子聚乙烯的过程。通过这个互动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让学生对加聚反应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
案例2教学的亮点是通过肢体活动体会加聚反应的实质,这些肢体活动不仅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稳固的图示,而且可以唤醒学生对学习的美好回忆,极大地提高了相关认知负荷。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以下几个对应关系:学生与碳原子、牵手与化学键、分手与断键、同桌数与聚合度……在学生领悟了加聚反应的实质之后,根据必修模块的有机知识的阶段性,引导学生构建常见有机化学反应,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聚合反应,并能根据反应特点初步判断反应类型。选修阶段的学习中,可以在已建构好的体系中进行补充,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随时提取。
案例3:核外电子的跃迁
在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第一章“原子结构”的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中,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中有这样的描述: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即轨道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能连续变化而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教材中的这些描述很晦涩,尤其是“量子化”“一份一份”“跃迁”这些词更是让学生不知所云。如何在教学中减轻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呢?经过一番实践,笔者用爬梯子来“打比方”,以上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
我们把电子的跃迁比作电子在爬梯子[4]。原子中的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运动就像在爬梯子。如果你要上下梯子,就必须一档一档地爬。爬的时候,你的脚只能落在梯子的横档上,这就好比电子只能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并具有一定的能量,而不能处于两个能级之间。当电子吸收了一定能量后,就可以跃迁到较高能级上,这个能量就是这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当电子返回到较低能级时,就以光的形式将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释放出来。
在教学中,分别对两个平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另一个班级为实验组,采用“打比方”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对焰色反应、霓虹灯发光现象的解释中,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这也说明采用“打比方”进行教学,减轻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使学生通过“打比方”产生联想,从而建构知识网络,提高教学效率。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特殊性,我们无法用感官来感知它的存在和运动,教材也没有一目了然地描述电子的跃迁过程,这就造成学生内在认知负荷强度高。通过“打比方”把这个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正确地进行信息转换和推理形成图式,减少外在认知负荷的同时增加了相关认知负荷。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个核心点进行对比分析:梯子横档与能级、横档的高度与能级所具有的能量、上下梯子与电子跃迁、梯子横档的高度差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当学生真正地领悟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就能顺着这把“梯子”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如果分析过程中对应关系混乱、或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梯子的其他特征方面,学生就会被这个“梯子”绊倒。
三、基于认知负荷理论进行“打比方”教学的建议
(一)课前调查、研究教材,控制内在认知负荷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与学习材料的数量和交互性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决定作用[5]。教师在进行“打比方”教学前应从课前调查与研究教材两个方面入手,以控制内在认知负荷。
课前调查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即将学习的材料需要学生准备好的一些前知识。例如,在案例1的教学前笔者了解到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已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对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理解却很模糊。所谓部分电离,是电离90%,50%,10%,还是小于1%?很多学生并不理解。我们就要敏锐地抓住这些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课前调查可以采用访谈式、问卷调查式、试卷分析式……对学生的前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形成的原因,尽可能在学习之前得到解决,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在认知负荷。
每个教师教学时所用的`教材版本是固定的,因此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体系、内容线索、知识密度、前后知识的对应关系、教材的图表等已经固定,它对学生引起的内在认知负荷已确定,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对以上因素进行调整,以控制学生的内在认知负荷。如果材料数量较多,应精选教材中已有的学习材料,适当进行删减,必要时可以借鉴其他版本的学习材料。对于交互性比较强的学习材料,可以考虑分阶段或分块呈现。这些措施都可以适当调控由于教学材料引起的内在认知负荷。其实,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是以“打比方”的形式呈现的,教学中要予以充分利用。例如,在鲁科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中关于反应焓变的描述用登山来“打比方”。用“山的高度与登山途径无关”来说明“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再如,在原子结构模型中提到汤姆逊的“葡萄干布丁”模型,介绍“碰撞理论”时,可以采用课改前人教版的“投篮”来“打比方”。
(二)贴近生活、启迪思考,减少外在认知负荷
教师一定要选用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打比方”素材,它能丰富想象、引起联想、启发思考。当学生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从这个生活化比方中获得灵感,有所领悟,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量?这些问题都会困扰学生,具有较高的内在和外在认知负荷。我们可以选用生活中熟悉的物理量来“打比方”,如一箱啤酒、一瓶药片、一盒粉笔、一袋米……当在生活中引入这些表示含有一定数量集体的概念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这就顺理成章地说明引入“物质的量”的重要性,使学生对“物质的量”这个陌生又带有几分拗口的概念有了几分感性的认识。
又如,在分析“相同状况下,不同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为什么相同?”时,我们可以用100位相扑运动员与幼儿园小朋友在操场上排队来“打比方”。当要求排成紧密方阵时,由于相扑运动员体型肥硕,所占的空间明显要大得多。如果按照每两个人之间间距10米散开,则所占的空间几乎相当。学生对相扑运动员比较感兴趣,这样可以激起他们参与思考的热情。通过“打比方”,学生深刻体会到对于固体、液体来说,构成它们的微粒间的距离非常小,它们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对于气体,分子间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因此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相同状况下,由于1mo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之间平均距离相同,所以它们的体积基本相同。
(三)把握核心、对比分析,降低外在认知负荷
教师在进行“打比方”分析时一定要抓住核心点,即知识点与“打比方”素材间的对应关系。分析时语言要精练,避免因为描述的繁复或是重点缺失造成外在认知负荷增大,影响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用“投篮”来“打比方”进行“碰撞理论”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核心点进行对比分析:篮球与原子、篮球的高度与原子所具有的能量、投篮的方向与碰撞的角度、投篮成功与原子间发生反应……学生在教师的对比分析中,回顾曾经的投篮经验,发现并不是每次的投篮都能成功,只有当篮球具有一定的高度、适当的角度才能进球,赢得喝彩。这时学生就能领会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成功,要想发生有效碰撞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分析时教师不能为了渲染课堂气氛而侃侃而谈篮球的球技、篮球的魅力等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认知负荷资源浪费,教学效率降低。
(四)拓展提升、形成图式,提高相关认知负荷
图式的建构与自动化可以增加相关认知负荷。通过“打比方”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打比方”的素材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起到的支架作用,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应趁热打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提升,归纳出本质特点,纳入已建构好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图式。
例如,在案例1的分析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等物质的量浓度(或等pH)等体积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盐酸中和时,消耗盐酸的量。
(2)等物质的量浓度(或等pH)等体积的硫酸与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表面积相等的锌粒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量与速率的关系。
这两个问题似曾相识,处于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这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两个问题讨论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归纳出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并把它纳入“化学平衡”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深奥的知识,可通过巧用生活常识“打比方”,从而化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深刻、转沟堑为通途,减轻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提升教学质量,值得广大的一线化学教师不断地研究探索。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篇6
05级教硕 刘洪凯
[摘 要] 什么才是真正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这种困惑已成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对此,笔者尝试着借助现代学习和教学理论,特别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探讨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希望形成一套能让学生较轻松接受知识的数学教学模式,并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可操作的做法与经验。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理论 高中数学 课堂 有效教学 研究
引 言
什么才是真正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对此,笔者尝试着借助现代学习和教学理论,特别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探讨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希望形成一套能让学生较轻松接受知识的数学教学模式,并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可操作的做法与经验。
一、课题提出及其实际意义
在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很清楚,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从中央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再到学校,都有落实为学生减负的措施。可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未减轻,在某些地方的学校,还有负担越减越重的趋势,因为课业负担过重,致使学生辍学案例仍然不断发生。我常常想,学生的课业负担究竟与教学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当教师都 1 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只是哪个教师的责任,但是我们当教师有没有一部分责任呢?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没有问题呢?我们能不能为此有所作为呢?答案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教学改革的进步深入,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仍有不少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甚至片面地认为:课堂上基础知识越少讲或不讲、设计的探究问题越多、课堂上越热闹、运用的教学于段越多、提供的资料素材越丰富,也就越是新课程下的教学。显然,这样的教学只是在追求形式上的像“新课程”,在教学工作也就出现了大量的无效的课堂教学。
什么才是真正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这种困惑已成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我们教学课堂,教师必须着眼于解决两方面的问题———我应如何去触动(或者说唤醒)我的学生;活化知识,实现知识的个人化。无论解决这两方面问题中的哪一个,我们都要涉及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是说也需要教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开展的、实施的课堂教学。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入了现代学习和教学理论,特别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包括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学生活动,通过案例或教学片断,希望能形成一整套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相关的现代学习理论的教学处理方式,学生能较轻松地接受知识,构建一种有效的教学教学模式,并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些可操作的做法与经验,这是这个课题的意义所在。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1、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概述
维果茨基(1896—1934)是前苏联早期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维果茨基理论的影响波及全世界。维果茨基理论在教育中最重要的运用莫过于他的“最近发展区”理 2 论。这一理论在他去世20年之后受到各国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而享誉世界,维果茨基的思想也由此受到苏俄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推崇。
(1)两种发展水平
维果茨基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就是首先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在他看来,明确这种关系是教育发挥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这种水平下学生需要借助成人的引导、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维果茨基把儿童的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定义为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曲
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概念
维果茨基另一重大贡献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儿童对于某种技能的掌握都有一个最佳期限。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识别出学生某一技能的最佳期限,以便在学生学习的技能开始形成的时候,就让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对其施加最佳影响,获得最佳效果。
图一
最近发展区是个隐喻性的概念,其思想蕴含是模糊的。我们可以用图示来形象地说明,图1所示,坐标轴的方向表示思维水平的层次,区间[O,A]即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间[A,B]就是该生之最近发展区。当要解决的问题处于[O,A]间时,他可以独立解决;当问题处于[A,B]范围时,他需要同伴或教师的帮助;当问题的思维水平要求在B以远,则即使有帮助,该生也 3 不能解决这问题。从坐标轴上看,我们可以说,教学过程就是最近发展区AB的移动过程。正是由于这样的移动,使得原本处于最近发展区里的问题,被置于现有发展水平(区)里。
建构主义者发展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Scaffolding的原意为“脚手架”,支架式教学就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学习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改提供给学生的支持的内容和形式,以最好地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学生更加有效学习。
另外,对最近发展区的“文化”性解读。达维多夫指出,最近发展区是社会历史环境所提供的文化知识和个体的日常经历之间的差距。“文化”性解读启发并发展了合作型教学。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都普遍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所看到的讨论,常常只是一个形式,是“为讨论而讨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讨论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解决他们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中国台湾的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认为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并进一步指出,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要达到的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别,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是教学的最有效的途径。
在中国大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最广为人知的理论之一,几乎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材中都提到了该理论,但大多只局限于非常简单的介绍。在事实上,我国有关该理论的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但这里我们要特别提一下顾泠沅的变式教学——概念性变式与过程式变式。变式教学是最具中国教育特点的数学教学理论,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开创性发展,是解决所谓的“中国学习者悖论”一把钥匙。有的学者认为变式教学概括了中国数学教学的特征(顾泠沅、黄荣金、Marton Ference 2002)。
由于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上的多维分析就更有意义 图
2、图3分别表现了二维、三维空间时的情形,在这里,现有发展水平(区)、最近发展区都被多维化了。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新课程的目标正是多元的。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习惯于从两个甚至三个维度思考问题,应当认识到,只有当教学内容(P)处于矩形OBB1(或长方体OBB1B2)之内,教学才可能进行;只有当内容(P0)处于矩形OAA1(或长方体OAA1A2)之内,教学才是完全没有价值(效益)的。
某问题在知识技能维度上对于学生甲来说处于最近发展区,对于乙则可能是处于现有发展水平;但同时或许在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上,这问题对于学生乙来说处于最近发展区,对于甲却处于现有发展水平,-----。更概括地表述,就是:不同的学生可能在不同维度的目标上需要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不同的学生可能在同一节课里得到不同方向的发展。
在实际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时要考虑三个问题:(1)最近发展区指可能的发展水平而非实际的发展水平,那么可能发展区用什么来界定?(2)不同学科的最近发展区如何界定?(3)学生实际水平存在个别差异,如何认定他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进行适当的辅导?
2、有效教学的含义与认识
广义上的“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指: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 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包含着三种意思:(1)有效果,(2)有效率(3)有效益,。新课程核心组成员余文森认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美国鲍里奇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五种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的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
目前,国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专题很多,文章更是不计其数。现阶段的有效教学, 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 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决不是以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 也决不是以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来作为有效教学的依据。任何有效教学总意 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发展有效的发展。本人试图从最近发展区的理念作为切入点,去寻找有希望能形成一整套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相关的现代学习理论的教学处理方式,教案和教学片断,为课堂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做法与经验
三、当前课堂有效性缺失分析
1、忽视动机,唱独角戏
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激励人去达到行为目标的一种内驱力。动机对人的活动具有3种功能:发动、指向和激励。教师的任务就是识别激发学生的动机,并将这些动机引导到教学活动中去。如果学生没有心理渴求和内在驱动,即使有功能强大的情境条件,也不可能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因为外因必须作用于内因方可发挥作用。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看到有的教师由于忽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和激发,不顾学生的反应如何,我行我素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进行,虽然教师引经据典讲得深入浅出有条有理,但学生却满脸茫然,这种将讲坛变“经坛”,将课堂变成“一言堂”,大唱“独角戏”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课堂教学只有只有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在学生的发展起着协作,帮助作用。
2、刺激庞杂,主次不分
在当前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教学设计中的刺激方式和强度做出了一些片面的处理,尤其在一些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肆意扩增信息量,并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修饰性画面做得过于华丽奇特,严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阻绕学生从现实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转化。
3、练习过繁、过难、过多,效率低下
比较难的或者思维链比较长的例题,学生往往难以思考或理解,超出了学生最近发展区,这就有必要考虑作怎样的铺垫,使学生比较好懂易做,这个 过程就是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阶梯的过程。
4、为讨论而讨论
讨论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解快问题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能把讨论当成摆设,为了讨论而讨论。
5、情境、设问单一,迁移艰难
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实际中设计的教学情境.设问缺乏新颖性,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心理疲惫,或者设计的教学情境缺乏铺垫和过渡,使学生感到难以实现向现实水平的转化
6、反馈延时,强化不力
反馈是学习活动学习的最后阶段与引发学习行为紧密相关,最近发展区有层次性,只要及时反馈才会使学生从现实水平到发展水平再到现实水平的不断转化。
四、解决当前课堂有效性缺失初探
1、研究的内容框架
2、有效教学备课层面研究初探
(1)如何界定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研究
(2)如何铺设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重难点研究
(3)如何合理整合课本知识,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认知规律研究
3、有效教学上课层面研究初探
(1)如何导入更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能激发学生动机研究
(2)如何设问才能更符合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研究
(3)如何应用如何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例题和习题的教学
4、学生课外活动研究初探
(1)分别研究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后作业
总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性格之所以延宕,除了从角色所处的位置出发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外,还可以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出发去寻找答案。作者莎士比亚采用了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戏剧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自身的真实感受,通过哈姆莱特这一角色表达出来。而哈姆莱特性格的延宕正是那个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一种映像。
[参考文献]
[1] 范良火.华人如何学习数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2;
[3] 陈军涛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 教育评论,2007,9; [4] 麻彦坤 最近发展区理论影响下的同伴合作研究[J] 心理探索,2005,7; [5] 杜亚丽 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认识[J];
[6] 毛建国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篇7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创设语境, 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地理概念、规律等都是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基本要素。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 给学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其次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而且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让学生多渠道地参与进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 把相应的内容表述出来。
指导学生写学习心得、学习体会、学习小论文, 对某一概念、规律、原理的理解, 对某一问题的分析, 某一地理事件的原因分析, 以及本质规律和外在的联系的阐述, 都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些方法。
二、不断创新, 培养学生数理的逻辑智能
数理的逻辑智能在地理学科中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方面的能力, 包括推理和概括能力。在地理教学中, 任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活动, 都有利于学生数理的逻辑智能的发展。培养思维能力, 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教材,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教学中时区的换算, 地方时的计算等。再如培养学生利用比例尺熟练地计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地理表面现象入手, 揭示深层的地理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的地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又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总之, 实施历史新课标, 转变理念是前提, 兴趣和方法是成功的捷径。面对新课程, 教师只有结合实际, 深入研究教材, 不断探索, 才能完成教改任务, 实现教改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震, 梁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2]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10.
体 (如善于用双手来解决问题) 的人, 就有高度发展的身体运动智能。
例如在学习“矿产”的分类时, 让学生用手去摸不同的矿物, 以此感受不同矿物在硬度、质地方面的差异, 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又如在讲解方位时, 可以带学生到学校校园里去认知方位, 在学习“天气和气候”时, 可让一些学生模拟电视台播报员播报“城市天气预报”、“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等;讲地球的公转时, 请学生分别扮演地球、太阳, 来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从而把这一知识点直观化, 达到理解的目的。
四、开展合作, 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所谓人际关系智能, 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并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一智能的核心在于与他人之间的“理解与交往”, 善于听取他人的观点, 善于与人合作。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 这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新课改的教材中, 自主学习的内容占了很大部分, 由于每位学生的智能有差异, 让学生单独完成这部分任务, 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发挥组员各自的智能优势, 互帮互学、分工协作、智能互补。如网络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负责上网收集资料, 课件制作在行的学生负责把相应的内容用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语言智能较高的学生负责作专题汇报, 在分组和设计任务时要顾及到学生现有智能水平的差异, 要尽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领域, 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 这样每位学生就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智能, 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3]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
[4]李景华.思想政治教学艺术散论.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12.
[5]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1.
[7]余文森, 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2004.6.
[8]余文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9.
例如完成一项研究性课题《城市河流水污染成因分析》, 可以根据人类智能的特点, 在班级里让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特长, 采用智能强弱搭配编组, 各自发挥智能强项, 分工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如由善于交际的学生担任课题负责人, 统领整组人的行动, 由空间智能发达的学生设计整个研究。
课题的流程:1.到校内、外查资料;2.网上查询;3.访问校内、外专家、老师;4.实地考察;5.编印问卷;6.分析问题;7.结题报告的编写。
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对专家进行访谈以获得相关信息;运动智能占优势的学生与自然观察智能强的学生担任实地考察的任务;编印问卷、分析问题由数学逻辑智能强的学生完成;具有语言智能天分的学生担任课题报告的最后编写。整个研究课题就在学生们的共同合作学习中完成,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五、直观教学, 培养学生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主要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 视觉艺术亦是空间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核心成分包括精确知觉物体或形状的能力, 对感觉到的物体或形状进行操作, 或在心中进行空间旋转的能力。
采用电影、电视、投影片、多媒体、挂图、图解、图表等形象化教具辅助教学, 有助于激活视觉空间智能。多媒体有利于将运动变化的题型用动态的形式展现, 如宇宙运动规律等。视觉———空间智能还表现为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观察对地理学的研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魏格纳通过对《世界地图》上大陆轮廓的观察,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欣赏, 通过观察和欣赏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
六、总结心得,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体现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 找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 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归纳、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小结。
高中地理学习中的自我认识能力表现为:了解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学习地理的状态, 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习地理的潜能。对于每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 学生进行阶段性学习的反思和再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过程可以由阶段性考试的试卷作为切入点, 但不应定位为自我批评与再批评。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性的过程, 而反思则应作为学习的必要延伸, 是对阶段性学习过程的再认识。在这一阶段中, 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如何, 知识结构有何不足, 学习过程中方法、态度与相应掌握程度的得失……无论是对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 还是对学生健康、健全地发展, 都是至关重要的。
七、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音乐智能
古代的很多哲学家都把音乐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主张:“节奏与和声蕴藏于灵魂深处, 并在那里掌握着最强有力的支配权, 滋润身心, 这些只有从受过良好教养的人身上才能发现。”亚里士多德也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倡导者, 他说:“音乐使我们显示出更有情调的个性。”音乐是一种聆听的语言, 音乐智能拥有独特的规律和思维结构, 与其他智能没有必然联系。20世纪音乐的领头羊史特拉文斯基曾经评论说:“音乐就是表现它自己。”这一点正是强调了人类音乐才能的独特性。具体到地理教学中, 音乐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音乐智能是指对声音、节奏的感知及迁移能力, 可以选择一种音乐用于某一单元或某一节课, 以创造出愉悦的心情或氛围。加德纳指出:音乐智能的主要特征是理解、欣赏、制作、表现音乐节奏和旋律。已有的尝试和研究表明:在课堂中使用音乐, 既是可能的, 更是必要的。这是因为: (1) 音乐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音乐改变了记忆和学习的方式, 创造了超强记忆; (3) 音乐调节了通常学习时的紧张空气:它创设了积极愉快的心理氛围, 使课堂学习充满了愉悦、自信和友爱。
如在预备铃响后的两分钟, 播放一首旋律悠扬的曲子, 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准备接受新知识。在地理课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配以不同的音乐背景, 如学习《长江》时, 配首《长江之歌》;讲《日本》时, 配首《拉网小调》或《樱花》;讲《青藏高原地区》时, 配以歌曲《青藏高原》, 如此教学, 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下, 自然事半功倍。
八、实践体验, 培养学生自然观察者智能
自然观察者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 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 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 以及学会欣赏大自然并与之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 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专家竺可桢等都在这方面有杰出的能力。在高中地理学习中, 学习者对地理对象表征和特征的观察是最直接、最可贵的感性认识, 是形成地理概念、掌握地理技能、进行科学推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源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许多学生对地理现象很感兴趣, 觉得好奇, 但在观察时不够仔细和深入, 甚至于停留在看热闹的低级阶段, 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多观察。当学生观察时, 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不断设疑、引发想象, 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发现深层的问题。如, 在讲解“月相”前, 应该让学生充分观察, 再设问:为什么不同的日期会有不同的月相?各月相有何特征?进而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钟祖荣, 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开明出版社, 2003.
[2]白艳红.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辽宁师范大学, 2004.
[3]任蔚.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潘红星.运用多元智能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地理教学, 2006, (1) .
[5]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6]王民.国外地理教育动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篇8
关键词:结构主义;思想政治课;改革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一种西方教育思潮,曾对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产生背景和主要观点
1.产生背景
结构主义课理程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争霸开始,美国极力想要改变教育质量低下的状态。1959年底,全美科学院召开了各领域专家会议,布鲁纳担任主席。布鲁纳在大会结束时做总结报告,该报告的中心问题是教育课程编制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2.布鲁纳的主要观点
(1)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布鲁纳认为,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公式等理论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门学科;只有把具体的事物放到知识结构中去,才容易记忆和运用;只有掌握了基本知识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除此之外,这种课程编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帮助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的沟通。
(2)螺旋式课程编制。在课程编制上,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螺旋式课程是把一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原理,在不同年级重复安排,逐渐扩大范围,循环加深程度。关于螺旋式课程编排,他提出了三个具体要求:一是教材能适当地加以转换;二是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三是要采用适合于促进儿童智慧成长的教学方式。
(3)提倡发现学习法。发现学习是指人通过独立思考、自己掌握原理原则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优点主要在于有利于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自主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四是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二、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因此,高中政治课的定位也不能背离这一属性。但是,作为高考文综中的一门课程,它已完完全全变成一门智育性的课程。思想政治课已经变成了“洗脑”和“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学生学起来痛苦,教师教起来无奈。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也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特殊地位,它不像其他科目那样,界限清晰,属性明朗。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为例,它分为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四册。在这四册课本当中,似乎只有《政治生活》比较贴近课程的实质,而且不像数学由易到难的编排,也不像历史以时间为轴编排。高中政治这四册课本之间的关联并不大,难以将它们有机串联起来。因此,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比较迷茫,学习难度也会相应加大。
2007年课程改革之后,新加入的《文化生活》这册课本原本以无时、无处不在的文化现象为切入点,为学生介绍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趣的教学内容变成了死记硬背的考点,学生很难不产生厌烦情绪。
三、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高中思政课改革的启示
基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适时对高中思政课程设置加以变革,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1.打破现有的课程设置结构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还是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按照布鲁纳的观点,这种按照不同知识的性质划分不同学科的做法有以下四个价值:一是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二是有利于课本知识点的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记;三是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四是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或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这样的价值,但是对于高中政治学科来说却不一定。
笔者认为,与其将高中政治课分为这样几大板块,倒不如按照课本特点,将其融入其他学科之中。例如,《经济生活》这本书里面涉及许多生活当中的经济常识,有时候还会涉及一系列的数学公式和演算。如果能将《经济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中,既能更好讲解这些经济常识,又能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再比如《生活与哲学》可以融入语文教学当中,高中语文文言文在讲解孔子、孟子、老庄的哲学思想时,完全可以将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西方哲学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和碰撞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哲学的基本理论,辩证的取舍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生活》完全可以融入历史和地理学科当中,《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识来源于历史和地理,专业的地理和历史教师能更好地讲解出其中的渊源。
除了将这样几门核心课程融入其他学科之外,思想政治课还可以做一个更大的调整,就是改变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按照布鲁纳的另一主要观点,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便做出这种配合”。它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课程实施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德育本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应该由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完成。在学校环境中,德育也并不仅仅只是思政课教师或思政课这一门课的责任和义务,它需要各科教师以及各个岗位的教职工通力完成。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德育效果的提升需要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与课程实施的方式加以配合,以一种正确合理的方式,是完全可以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的。
在这一点上,纵观我们的思政课程设置,小学时期的思想品德,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学生学起来是比较有趣的。在这一时期,思品课教师应更多结合当地实际,开发课程资源,研发校本课程。例如,湖北省孝感市的小学生都会学习《可爱的孝感》这样的一门课程。学生表示,这门课有利于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他们对优秀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依此,可以开发类似的《可爱的湖北》《可爱的中国》这样的课程,增加思品课的趣味性。按照布鲁纳螺旋式课程理论,此类课程还可以在初高中思政课中重复安排,逐渐加深难度。
我国思政课程设置还可以借鉴美国的公民教育和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们把思政课的属性明确划为德育的课程和教学生做合格公民的课程,淡化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增强其实用性。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对思政课的反感,提升思政课德育的教学效果。
2.推广发现式教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主张“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对学生是一种学习方法,叫发现学习;对教师则是一种教学方法,叫发现教学。他认为,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运用发现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发现式学习法,自己去发现和探究思政课学习中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和思政课的特殊性质相互作用下,导致思政课教师经常运用“灌输法”进行教学。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的应试课程。思政课教师在落实思政课教学目标时,把完成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放在首位,甚至当作唯一的目标。过分地强调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忽略了思政课的德育本质。
“灌输法”有利有弊,其最大弊端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发现式教学法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发现式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拥有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以后,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这远比思政课教师的灌输法效果更好。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实现学习目标有重大意义,因此要帮助他们实现合适的自我需求,也就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不是变得更轻松而是更加重要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关照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学生,采取鼓励的方法,先易后难,让他们逐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长此以往,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就会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认真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索学习中的问题。
3.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布鲁纳的观点,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当前社会上“重理轻文”的现状,思想政治课本来就是不受重视的科目。长期不受重视,使得许多思政课教师安于现状,一门心思当教书匠,认为只要落实好知识点,让学生考高分就是完成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和心理是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德育目标的实现的。
2016年2月23日,江苏省宣布秋季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从2018年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开启“3+3”高考模式,也就是学生除了必考的三门基础课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取三门进行考试。作为未来高考的一种趋势,它对思政课的要求变得更高了。如果思政课再不改变其“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常态,学生只会越加反感,不去选择政治课作为高考科目,那么日常学习中就更加不会重视政治课,如此反复,恶性循环,思政课的地位只会一降再降。这个趋势给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挑战。
思政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师。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抓好教学常规以外,还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例如,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式教学法。
综上所述,高中思政课改革可以借鉴布鲁纳的相关理论,但要综合考量各方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卷)·课程改革国别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秀梅.结构主义课程的简析[J].科技信息,2006(1).
[3]杨红萍,薛红霞.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与新课程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基于布鲁纳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推荐阅读: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05-13
布鲁纳学习理论08-11
第七章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1-06
基于学习策略的教学09-05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论文11-05
布鲁姆教育分类理论论文09-23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学习网站设计-以《声声慢》为例05-10
布鲁姆教学法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