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

2024-09-17

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共12篇)

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 篇1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画中线

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二学期 第三课 教材分析

线条是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语言。单方面讲,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本中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丰富表现力 设计思路

线条是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线条的魅力》一课是要通过使学生认识线条的作用力和表现力,充分地感受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无穷魅力。线条的韵律、节奏感,决定了它与音乐的紧密关系,而新课程下,美术、音乐课的综合,两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演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对这节课来说,音乐对线条的想象,是学生感受线条表现力的一大途径。因此我安排了两个地方的音乐联系。一个是在欣赏线条作品时,不同线条配合了不同的背景音乐,首先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对线条和音乐建立一种连接;另外一个是,听音乐画线,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线条表现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美术与音乐的艺术魅力之中,为下一步教与学奠定体验基础。

成功的创作离不开欣赏学习他人的作品,教学中,不仅安排了大自然美丽线条的欣赏,还有许多老师、学生、画家的范作欣赏,在欣赏中一起探讨一张完整漂亮的线条画,应该具备的因素。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很少画过完整线条画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线条画有一定认识,并且引导接下来的自主创作。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教学难点

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课前准备

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学生老师画家范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课件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 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点击课件,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

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部分欣赏自然物:

花地——(平静、宽阔)——直线、水平线

梯田——(柔和、舒畅)——曲线

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

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

爆炸——(危险)——放射线

等等

二、尝试画线

一.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二.尝试练习任选 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 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三.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²

三、欣赏学习

1,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学生的线条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2,小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

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出现黑灰白的层次变化,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深浅变化、长短变化以及有疏有密的变化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四、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在欣赏中评价学生作业中的优劣之处,对他们作业中的线条安排和画面完整性,作出评价。

五、总结

许多同学刚才都有用线条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们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

教学反思:美术课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一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现在的实物情况,说说树是什么样子的,它会长哪些叶子,你想把你的名字挂在上面吗,怎么挂?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叶子应挂在什么地方,请他们发挥想像力想想树的结构。问他们如何画出来美丽的大树?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树做好后,我们又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树叶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我叫他们都把自己名字挂上去,有童趣一点的语言,原来以为相互认识会很麻烦,但我的顾虑却是多余的了,一堂课,既轻松快乐又严谨地完成了,同学们很快教到了新朋友。

二、课前的准备。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三、增加练习的趣味性。三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面具”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非常认真,积极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这个话题是不仅美术课堂上要解决的,还包括在作业本上,和美术创作活动有关的作品上都是与之探究的。记得在上学期的教学反思上都曾经写到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精美的邮票》一课,我的轻描淡写让学生如何体会到那令人向往的想象空间去啊!茅塞顿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应该在相关书籍的相应理论指导下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起来,通过师生讨论交流,真正做到这方面的收获,以便促进教学进展 其次让学生在自信和赏识中产生创作的欲望。这对我们教师的素质也是一种长期考验,在学生的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自我存在的价值,并感受到创造性劳动的喜悦,这时的孩子是多么的自信,当然归功于教师。可想而知,尤其当独特的构思与新颖的作品受到表扬获得赞美的时候,更有可能增强他们创造的自信心与创作的欲望。所以,这是能够给学生从小奠定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观念的心理基础,大而言之可以树立他们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理想与信念,甚至影响其一生。这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幸福的事情,何乐不为!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成果再现。比如绘画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想象通过绘画或手工的形式完成,虽比不上那些成年人的作品老练、精致,但他们在这其中会得到很大收获,如自信心、动手动脑能力、鉴赏能力„„眼、脑、手协调合作的训练,加之使学生不断完成具有创意、新颖的作品时,就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做好了准备。总之,美术贵在创新,创造是美术的生命,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 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 篇2

一、开展“诗画合一”教学的理论基础

首先,诗歌与美术具有共通性。一方面,诗歌和美术具有共同的来源,古语有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写诗和作画的最高境界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者心声,画者心画”,也就是说诗歌和美术的来源都是意境,也就是情与景的结合,都是人的思想感情的外在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二者的思维模式相通,对诗歌和美术的鉴赏都可以归于审美活动的范畴,并且对二者作品的理解与创作都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作者掌握一定的技术来进行表达,而二者最终的上乘作品中都是对作者感情的表达。

其次,“诗画合一”教学符合教育心理的要求。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小学这个特殊阶段决定了小学生存在着好奇心重、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结合了诗歌的美术课程更能够运用想象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学习美术和诗歌的兴趣,从而强化学生的认知、感悟和体验能力。

再次,“诗画合一”符合美术与语文的学科特点。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美术教学应与其他学科相综合,“诗画合一”教学就是跨学科教学的一个有益实践。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术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美,并逐渐有自己对美的认识,从而能够创造美。对诗歌的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一部分,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优美意境很难在语文课堂中独立展示,如果能够与美术课程结合,则能够使诗歌和美术的双重教学很好的完成。

二、“诗画合一”教学的作用

“诗画合一”的美术教学方式对课程的重大改革试验,对美术课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现近的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教学活动形式非常单调,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利用的只是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不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达到教学目标,而“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尝试釆用“引+教+赏”模式,通过诗歌引发学生兴趣,再通过解构构思、色彩、线条等内容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文化内涵,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另一方面,每一种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可以通过学习融会贯通的,学校实行分科促进了对学科的深入,但是知识需要融会贯通,诗画同源为两科知识的掌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诗画合一”教学,诗歌与美术互相促进,使学生自发地思考,自主调节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诗画合一”教学的设计

1.营造诗画合一的教学氛围。对诗歌和美术的学习均需要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只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该项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师生共同在美好的意境中感悟艺术的心境。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很大,营造一个“诗画合一”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熏陶,为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基础。因为小学生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无法理解和感受古诗中的意境,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古诗中的意境呈现在他们面前,在视觉和听觉上的影响下,自然能够体会古人的思想。

2.身临其境借画品诗。诗歌就是作者通过特定的方式对生活进行再现,因为经验不足的原因,部分小学生可能对诗歌中的景致不能想象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安排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景致,从而通过形象直观的感受,借着自然之画的美妙,充分领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 小学美术 诗画合一 教学模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所谓诗画合一就是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美术教学与诗词教学结合起来。在诗词插图与意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达到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实现手段,一是诗配画,二是画配诗。本文针对这两种手段进行分析。

一、美术教学中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内容作用

近年来,小学美术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如何强化美术教学效果,在传授给小学生知识的同时带给他们震撼,是每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根据课改要求,美术教学一定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开展,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尝试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使诗画合一的形式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从而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及探索意识进行培养,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所谓诗画合一并不是单纯地以文配图或者以图配文,它是从根本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最大化利用学科资源,使诗和画达到再创作。所以,小学美术教师除了有专业的美术功底,还要具有古典文学功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对诗画的学习兴趣,使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第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新课改提出,一定要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其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进行培养。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小学美术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建立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在良好氛围中进行美术创作,从而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以后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二、小学美术中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诗画合一

诗画合一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在一定教学氛围中,使学生将诗词与美术结合起来,完成美术创作。诗画合一是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教学意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开发美术课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诗画能力逐渐增强,从而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想象力有直接影响,而且能使美术教学课堂轻负高效,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诗配画

在诗画合一的美术教学模式中,所谓诗配画就是在诗词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对诗词建立一个整体概念,最终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把不同学科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记忆,而且能使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得到激发,充分显示出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学生绘画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人身安全,避免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或者被一些器材刮伤,保证學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时可以与语文教师进行沟通和配合,引导学生对自己学过的诗词进行配画。例如,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春雨》为例,在学完这一课时,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给这首诗配画,使学生在配画过程中对《春雨》有进一步理解。学生完成之后,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可以一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并且给学生一定反馈。

(三)画配诗

诗画合一中的画配诗,就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题诗,以此表达学生创作时的情感和创作思路,对学生的绘画创作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小学美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带领学生根据美术教材进行绘画,然后根据学生的创作思路及情感,让学生给自己的绘画作品配上诗歌,使学生感受到诗情画意的美妙。在美术课上,画配诗是落实诗画合一的重要手段,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神奇的口袋》一课时,在带领学生进行绘画之前,可以先给学生做示范,采用自编的一首儿歌“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剪和画笔,我们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示范过后,让学生为自己的作品配上诗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如教师在教授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我爱树木》一课时,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各样的树木,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并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指导,然后通过自编的诗歌“栽小树春风吹,花儿笑,植树节,来到了。栽好树,把水浇,爸爸对我微微笑,等到明年再来看,谁栽的小树长得高!”引导学生,让学生给自己的绘画作品配上诗歌。画配诗可以增强绘画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有一定帮助。小学美术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不仅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很好地体现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三、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实行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时,要具有整体意识,也就是说把诗歌与绘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使其成为绘画的一部分。不仅如此,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诗画合一训练,培养学生创作能力,使学生人文修养不断提高,使美术教学走向更加广阔的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1]郏云.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建构——以小学中年级美术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72.

[2]王圆圆.试论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实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8:228.

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 篇4

1、游戏:组装汽车。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几何图形纸片进行汽车组装竞赛,看哪个汽车厂设计的种类最多。

小组汇报说说设计了哪几种汽车?

设计一辆车,在探究性学习里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来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使每位同学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有一次创作的机会,为后来的大胆想象,特别是为造型上的创新提供了较好的舞台。从实践结果看,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绘画活动:汽车设计师

教师:就让我们充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哪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利大于弊?

提示:

(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虽然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就包含了教学内容的拓展,使学生不会再局限于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汽车,创作的余地就更大了。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共同探究,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学生的.作业中,就出现了苹果汽车、兔子汽车、西瓜车、长翅膀的车、鱼车…….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已有的奇特形状或功能的汽车图片,学生的想象会更加精彩。

3、欣赏讲评作品“汽车展览会”。

(1)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汽车展览会”。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来评出奖项。

“迷你车”: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美观大方。

“多功能车”:要求多功能,用途广。

“皇冠车”:要求既美观大方,又功能齐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动的设计。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

反思:在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生的一个促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后要奖励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小学美术《画自己》说课稿 篇5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八课《画自己》。本课属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凸显了新课标的精神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生活中的我就是美的塑造者。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独特之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今天我主要从绘画层面,从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提高审美表现力和观察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心中的“我”,可能是类似童话故事中主人公,也可能是现实的“我”。绘画偏重于主观的感受因此如何用具体绘画的形式语言去展现出来却抓不住特点。而且本课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创作人物画。好在一年级学生从上学期开始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勾线、涂色、剪贴、撕画的技能,他们敢动手、爱提问,喜欢想象,大多数同学能自信、大胆、自由地用美术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自己的外形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学会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并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并加以装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自己、夸自己,提高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难点: 初步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能够用绘画表现方式提取生活经验进行情趣化、个性化的表现。

五、教学准备

上好本节课,课前师生需作如下的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大信封、镜子、画纸、油画棒、大相框 学生:小镜子、画纸、勾线笔、照片、油画棒或彩笔(蜡笔)等

六、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观察法、发现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己的外貌特点,激发学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愿望。演示法:演示法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基础技法,由于学生年龄小,又是初次对人物进行写生,演示是必要的。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本课还采用了游戏法、合作交流法、互动评价法等,突出教法学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努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游戏活动更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合理的情境创设又使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小有所获。特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中巫师问魔镜的一段视频,谈话激趣,孩子们童话故事中谁最漂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皇后是怎么问魔镜的?

生: 设悬疑

师:在童话故事中就是白雪公主最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在我们的世界里到底谁最漂亮呢? 生:回答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问问魔镜好吗?(出示课件——魔镜)

生:一起念咒语,魔镜魔镜,我们的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⑷猜一猜

师:(利用课件制作的魔镜先生说话)魔镜给了两张画图给我们,答案就是,(课前老师先准备好画本班两个学生的画)

生:

⑸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也想像他们俩一样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我们一起来问问魔镜,魔镜魔镜,我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课件出示——魔镜提出的要求:如果小朋友也想成为最漂亮的人,那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样子亲手画下来,寄给我,让我挑一挑吧!)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可是你们会把自己的样子画下来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画自己》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景的创设中,参与游戏活动,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调动积极性。齐读课题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主题与内容】

2、深入探究 感受特点 明确绘画方法

(1)、刚才同学们为什么一下猜出同学的名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此时教师再出示一孩子自画像与本人让孩子作比较,让孩子说一说在孩子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课件时机出示人物五官、脸型的分类、与各种不同表情的认识,以及装饰的独特。

总结: 表现好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像特征,突出人物的主题特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

(2)、接着小组合作

照一照、说一说、演一演、想一想

① 照一照: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型、发型与五官的特点。② 说一说: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脸部特征。③ 演一演:小组间互相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④ 想一想:怎样用画笔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看,说,演,想分段分步步骤的寻找脸部特征,捕捉人物的形象的主要特点,遵循儿童注意的广度与深度的规律,初步从感觉向造型表现转化】

(出示课件——欣赏作品)

(3)、欣赏作品:欣赏大师与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画自己的。【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师与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从感觉向造型表现进一步转化,同时抓住一年级孩子善于模仿的特点,模仿绘画的方法,做到润物细无声。】

(4)、了解画自己的方法与步骤(让学生自己排序)① 脸型(明确自己的脸型)

②添画头发和五官(抓住特点,添表情)⑤ 色(装扮自己)

3、教师演示 领悟技巧

请小朋友帮助老师,让你们的眼睛做老师的镜子,你说我画,可以吗?说说老师的脸型是什么样的?再观察老师的发型和五官有什么特征呀?

②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画纸上按步骤分步画自己的样子。【设计意图:通过这样讲解与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具象化,为学生的下一步创作提供“拐杖”】。

4、自由创作,体现个性。

⑸学生创作:作画前要求小朋友再照一照镜子,可以对着镜子做表情的欣赏,看看哪个表情是最漂亮的,再开始作画。

要求:

①再仔细观察自己脸部的特征,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表情)

②可以给自己添画漂亮的服装,装扮自己。【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

5、剪贴“大合影”感受友谊与集体感

把自己的自画像剪出来,贴到“大镜框”里,做成一个“大合影”寄给魔镜先生。猜一猜魔镜先生会说什么?(再一次出示魔镜以及魔镜的回答:你就是最美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真正体现课程标准:“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本课的学习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给长相不佳的学生以自信,使学生体会到“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存在就是一种美。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集体感,有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6、拓展延伸

课后,让学生根据画出的自画像,用简单的一两句话介绍自己,让同学评一评。

【设计意图:将课堂加以延伸,并将语言表达与绘画相结合加强学科间联系,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八、教学反思

在导入的时候我利用童话故事创设情境贯穿整堂课,在创设的轻松氛围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活动中了解自我外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然后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整堂课以学生为本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这时让我意识到不再是老师身份而是成了学生的合作伙伴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

命题画植树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画出植树时的感人情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力。

3、进行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如何生动地表现出植树时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

植树时的人物动态描绘及构图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两幅、图钉、幻灯机、投影片、录音机及磁带等。

学具:白纸、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课题。

1、课前教师在教室四周摆些绿色植物。铃声响,学生人教室,感觉空气特别清新。

2、教师按下录音机,播放(百鸟争鸣》的轻音乐。

3、播放音乐的同时,打开两幅森林挂图,幻灯映出树林灯片。

4、教师用轻柔的声音导入课题:同学们,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因为有了枝繁叶茂的树林。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我们不要错过了这个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我们国家还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画一画植树时的感人场面好吗?

板书课题:命题画植树

二、新授。

1、启发回忆:

(1)同学们上星期到植物园开展了植树活动,还记得当时的热闹场面吗?

学生各抒己见,描述当时植树的情景:

“有的扛树苗、有的`培土、有的浇水……除了你们小学生外,还有什么人也在植树?”

学生记起还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别是一部分省市领导同志也在那里植树,大家都在为绿化祖国出一份力。

2、讲解难点:

(1)植树时的动态是怎样的?请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人物画速记。

(2)为生动地表现植树时的感人情景,同学们最好将人物表现得更充分。比如:充分仔细地描绘人物的表情、服饰、发型等。教师打幻灯,提供一些具体的人物形象,同时,选择黑板上的一个动态进行具体描绘。(板书:人物动态生动)

(3)欣赏第10页的三幅学生作品:

教材左上图描绘的是小朋友植树时的热闹场面,人物动态各异,造型简练,构图饱满。

右图画的是去植树的情景,人物动态、表情生动,服饰描绘仔细,构图有主有次,用色大胆。

下图是一幅想象画,主题是:“把绿色洒向地球”,表达了作者绿化环境的美好愿望。

小结:要使画面生动、耐看,除了注意人物形象的描绘外,还要特别注意构图饱满、完整,因此,可添画周围环境、植树工具等,也可进行想象,表达自己绿化祖国的美好愿望。

板书:构图饱满完整

3、指导画法:(教师继续范画)

(1)构思:可根据记忆进行描绘,也可根据平时的感受进行想象创作。

(2)构图:先确定主体物的位置,合理安排人物及场景,注意人物之间的前后关系及内在联系。

(3)描绘: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及植树场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1、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画一幅表现植树情景的命题画,注意人物动态生动,场面热闹感人,可进行想象创作,工具材料不限。

2、教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进行集体评议。

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 篇7

一、设置情境, 营造诗画合一的教学氛围

营造轻松、活泼的诗画教学氛围是开展诗画一体教学的重要前提, 没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交流或共同参与的氛围, 也就不能取得诗画一体教学的理想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教学情境, 形成各种趣味诗画游戏, 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 以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画面予以呈现, 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共同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好意境,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画鉴赏能力。

例如, 教“水墨画动物”时, 我向学生出示了明代徐渭的《黄甲传胪图》, 配上《题画蟹》的诗句:“稻熟江村蟹正肥, 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 应见团团董卓脐”。读着诗句, 学生开始理解了诗句中的含义:秋高稻熟, 江村蟹肥。虽然画中螃蟹双螯如戟, 挺立在青泥之上, 一副凶猛的样子, 但是如果把它翻过身来, 画到纸上, 却见到了圆圆的、鼓鼓的像董卓一般的脐。再结合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 学生也就能明白作者是指桑骂槐, 意为讽刺权贵。因而也就能理解作者为何以浓淡参化的水墨凸出蟹壳, 以干笔焦黑画出坚硬而锋锐的蟹腿和双螯。

二、依诗作画,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古人云:“诗堪入画乃称妙。”中国的诗与画关系是极其密切的, 王维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 诗配画和画配诗及画上题诗、自画自题, 收到了很好的画龙点睛的效果, 已成为普遍的诗画创作的美的形式和标准。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 把诗变成一幅画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所学的诗词进行自主建构, 随着诗歌情节的发展, 把语言文字变为自己心中的美景, 这不仅实现了学科领域间的整合, 也能育情感、增智能、练思维、学本领。

例如, 在学习了小学语文第六册“古诗两首”之后, 我在班上以小组形式开展了“我为古诗作画”的教学活动。黄鹂、白鹭、翠柳、青天、雪峰、船只, 以及画中人物的凭窗远眺, 都得到了一一展示, 学生们用缤纷的色彩将对诗句的理解绘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用线条、颜色来表现出一派愉悦的景象。

通过依照古诗作画,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体会诗歌内在的结构美, 也在课程的整合间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了美术, 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用线条、颜色再现了古诗的画面美, 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这也正是《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要重视课内、课外多种学习途径的结合, 重视学校课程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的结合”的要求。

三、为画题诗,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画、读画, 看明白画所表达的意义后为画题诗, 不仅可以表现出画面静止的瞬间, 也可以走出画面的限制, 结合原画作的创作背景, 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以诗的语言表意抒情。学生只要能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画就行。教师也可以适当给予点拨, 做到为画选恰当的诗, 整体上做到画中意, 笔端情。

例如, 在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时, 我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有关“马”的诗句, 并选择一首合适的诗句。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李白的《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等朗朗上口的诗句都被一一提及。同时, 我也让根据自己的作品配诗, 如画春天美景的时候, 就有学生画了一幅雨后桃花, 并配上诗句:“桃花依旧笑春风, 嫩蕊商量细细开”。通过为画题诗,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诗画合一”的教学方法中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鉴赏能力, 有效催生了学生的诗意和绘画的灵感。

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 篇8

小学美术沙画艺术独特性趣味性美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术课是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又热爱生活懂得欣赏美的一门学科。为了让教育创新能够很好地进入美术课堂,为了让美术基础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高尚情操能够完美地结合起来,我尝试把近几年出现在文艺晚会、文化节等活动的现场创意节目——沙画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

沙画,顾名思义,就是用沙子作画。在一个透明的表演台上,以手为“画笔”,以沙子为“颜料”,绘画过程通过投影投射在大屏幕上供人欣赏,如同一场光影盛宴。仅仅用几捧沙子,在一个装饰有灯光的箱子上用手涂涂抹抹,日月星辰、风土人情都能“画出来”,惟妙惟肖,这就是时下最流行的沙画表演。如此,新型的绘画技法我们为什么不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呢?

一、儿童沙画的产生

沙画现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景泰蓝嵌丝沙画,主要用于装饰收藏;一种是影响范围比较广的儿童沙画。比如,炫彩沙画是属于精品沙画,主要在国内各大公园、百货商场、儿童游乐场等场所销售,在各个公园经常看到广受欢迎的那种沙画,就是精品沙画。

二、沙画的艺术独特性

沙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就是艺术家在特制灯光沙画台上用一掬细沙、一双妙手,瞬间变化出种种图案,惟妙惟肖,绘出美丽动人的画面,一朝入画、梦回千年的沙画不仅仅是作画,更是一种洒脱、自信的表达,使美术这种静态艺术变成动态的表演呈现,使沙画更富生命力。

儿童沙画在继承传统意义绘画的精华之外,还有很多新的突破。首先,在作画的原料上,中国画、水彩画、油画采用的都是需要用水或者油来稀释的液体颜料,作画方法比较复杂,限制条件多,而沙画用的是固体颜料—沙子,随处可见,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其次,沙画与雕塑又可以完美地结合,它具有雕塑的严谨造型能力要求,与沙雕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一点使沙画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再次,沙画的颜色掌握与调色过度方面,比国画水彩油画更容易掌握,小孩子学习起来入门很快。

三、沙画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是被迫的,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沙画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它以“快乐”为主线,通过选择趣味课题板块,创设开心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树立了创作的目标以及自信心。通过师生之间的趣味体验活动,运用快乐交流点评作品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美术创作与学习的持久兴趣。在沙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與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始终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为前提,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创作的乐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沙画的易操作性

当今美术大体分为纯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纯美术学分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以造型基础为主导的专业,艺术设计分为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动画设计等以服务生活的设计理念为主导的专业。当然,这些东西对于小学生来讲,太过抽象、复杂、难学,但对于小学生来讲,沙画就有些与众不同了。沙画操作上简单、有趣、富有变化,受到所有孩子们的欢迎。它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把平面的构想立体化,锻炼了学生对形体的把握,培植了学生创新的实践力,并在创作中感到了快乐。

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家》的录像片断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的录像片断,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

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

5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o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

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

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设计 篇10

成画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2课洒水成画 [分析]洒水成画

一、教材分析

洒水成画是小学生在生活和卫生劳动中熟知的事情,本课洒水成画正是选用洒水作为绘画的表现内容,让学生感悟美术造型表现乐趣,进行情趣盎然的集体美术绘画学习的载体形式。

通过洒水成画参与游戏,滴水连线,洒水作画,使学生从儿童天性的需要满足中引发学习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教学内容侧重对线条的认识,通过随意洒水成画的尽情表现,为学生提供新颖的“玩中学”的途径,获得改变美术课程学习方式的崭新体验。

本课洒水成画学习形式是于生活体验,洒水成画的效果像水墨画但又没有水墨画工具材料的诸多限制,很适宜本年级小学生,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众多的学习收益和愉快体验。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2课洒水成画

二、教学目标

增进美术学习的自信心,获得绘画学习的愉快体验,促进集体协作精神的形成。

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设计

本课应从不知到知,从无意到有意,从参与到讨论,从发现到审美的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使本课的美术教学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过程一般可考虑洒水游戏——发现学习——合作表现——赏析交流等环节。先让学生参与自由洒水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洒水所留下的痕迹中去发现、找到有趣的形象,明白水瓶可当画笔,洒水可作画。以学生发现有趣的形象为契机,深入探讨“以瓶为笔、滴水连线”的技巧。瓶口与地应保持较近的距离,使画出的线条清晰,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均可画出较粗的线条。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师生的互动参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获得心灵感悟。合作表现应与开始的自由洒水游戏有学习层次上的提升,并开展有主题的集体绘画练习。主题性集体绘画,应将内容设计得广泛一些,避免内容题材过于单一的现象,以免束缚学生的自主发挥。

评价可以组织集体观赏,评析对集体作品的感受,交流在学习活动中的感想体会。

作业要求:玩一玩洒水的游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大家齐心协力,用清水或颜色水在地上画一幅大画。

四、教学建议

课前准备时场地规划是较重要的,它既是教学活动的空间,也是学生完成和呈现作业的必要条件。尽可能选择一块能先尝试体验,后集体创作的空地,使洒水痕迹清晰可见。由于洒水痕迹需要保持一段时间,因此应注意考虑天气的因素,宜选湿度适中的晴天。

分组作业是相对的,教师要注意调动整体的合作行为,随时进行作业整体上的协调。

(彭海鳌)

[教案]长沙燕山小学陈丫欢老师的教案

洒水成画

教学目的:、通过洒水游戏,让学生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2、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

3、培养兴趣,体验学习的愉快。

教学重点:

对线条的认识。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塑料瓶、并在瓶盖上中央处用钉打个小洞。上课前装满水。

2.选定教学场地(最好是操场)。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你们看!

2、“变魔术”,往地上洒水。

3、提问:同学们,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师:同学们也来变一变小魔术,把水洒一洒,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5、洒水游戏: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洒,要求边洒边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巡视。

6、集中,汇报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对!我们通过往地上洒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师这里还有更加有趣的!你们看!

二、讲授新课、师以瓶为笔,滴水作画。

提问: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试一试?你想画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来试一试!

2、生以瓶为笔,滴水作画,师巡回辅导。

3、师:同学们画得非常的不错,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师:听了其他同学的介绍,你一定学到了新的方法,赶快找到

你的小伙伴,再来合作画一画!

7、生小组合作作画

三、小结

[心得]深圳市南山区大新小学陈燕老师的心得体会

一节没准备的课(教学案例)

思考问题:

.如何在旧有教育模式的不断扬弃中转变教学观念?

2.如何寻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途径和方式?

案例描述:

一.背景:

刚加入美术教师行列的我经常抱怨学生上美术课不带齐美术用具,也为此多次教育甚至批评学生,我一向认为学生不带工具,课就没法上了,可是自从上了那一节课以后,我的观点改变了。

二.实录: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第二课,课程内容是以刺孔的瓶为笔,滴水连线,洒水成画,愉快体验用其它工具作画的乐趣,我提前来到教室,准备组织学生排队到操场上课。

“老师,我没带水瓶。”

“我也没带,”几个学生也争先恐后地叫喊着。

“老师,我俩能不能共用一个水瓶?”------

我眼见全班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带工具来,心里着急而且生气,“上节课布置同学们这节课一定要带一个瓶子来,我们要用瓶子做一支特别的笔来画画,现在那么多同学没带‘笔’来,那么我们就不用上课了。”我责备道。

课室一片沉默。

“老师,我有一支毛笔。”

“除了毛笔,铅笔、圆珠笔,你们现在还能找到什么东西来当笔画画呢?”

又是一片沉默。

“拖把。”学生的声音很小,可是我听到了。

“真聪明的学生,”我马上肯定并表扬了学生,心里暗暗地感谢学生提醒了我。

似乎有人开了个头,学生们马上就热闹起来。

“老师,我想到了,我用扫把做笔。”

“抹布也可以。”

“浇花的水壶也可以。”

“我的鞋子。我用鞋印画画。”

--------

在我和学生仍在讨论着可用什么东西来上课的时候,这节课开始了。

或许,我应该感谢这次没按要求带东西来上课的学生。就是他们使这一节课不仅仅局限于人手一个瓶子洒水成画,而是呈现了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自由地创作的空间。由于学生的工具多样,手法不一,因而得出了丰富有趣的效果:

有的学生用水瓶滴出粗细不一的线条,还不时用脚涂抹一下。

有的学生拉着地拖在操场跑,画出了长城,甚至以自己圆心,以拖把为半径画圆。

有几个学生用自己的鞋印、手印合作创作。

有学生把湿抹布展平或弄皱在地面上印出各种肌理,而这些好看的纹理又成为她画的小女孩的花裙子。

有的学生用圆桶底印月亮,利用从天而降的一阵小雨点作星星------

反思与研究:

应该说这是学生给我上了一节课,一节很有启发的课,使我在课后有深刻的教学反思。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就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提升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已随着时代的发展被整个社会所认识,原有的美术教育课程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需要改革,如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课程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偏高,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例如上文提到的这一节课,整节课学生的纪律很“松散”,有的学生拿着湿拖把到处跑;有的学生拿着水瓶向天射水;有的学生把湿抹布向墙壁掷去;有的学生把一大桶水全倒在地上,留下汪洋一片,甚至所有的学生根本来不及听老师想提出的一些建议。可是,最后我发现,那湿拖把经过的地面出现了长城;那向天射的水就是地面的星星雨点;那湿抹布在墙上留下了斑驳的水痕;那一片汪洋上面出现了一只小帆船-----我想要求学生做的,虽然没说出来,但学生都做到了;我所想不到的学生却想到了。像这种课改的新课,学生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在自由自在的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自己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学生通过这一节课,不仅仅学到了用各种能携水的水工具作画,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美术不单纯是一支笔和一本图画本里的事,而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普遍得像自己的鞋印、屋顶的漏水痕迹,周围地面的任何纹理等等,都是美术。美术就在每个学生自己拥有的生活里,在每个学生心中。他们会因此而觉得自己与美术没有距离。久而久之,这种感觉会转化成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继而再升华为学生终生对美术的热爱。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这节课的课前,学生没带指定工具,教师着急,可是学生提议用其它同样可以携水的东西代替,这又何尝不可呢,这正体现了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灵活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这提供了适宜创造活动的环境。这一节可以说原本没准备而成了最好的准备的课,使得学生懂得其实美术不一定需要特定的工具,可以毫无束缚地从自己的身边选取任何媒材进行美术创作。这样美术课程赋予学生一个美好、快乐、完整的艺术印象,一改以往美术课程单纯地把学生看成受教育者,上课只是要求学生按老师做,学生属于被动的学习操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满足感。通过这样的美术课程培养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现代的文明与进步,要求美术教育趋于综合和整体,希望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理解美术教育具有的审美价值、智力价值、专业价值和创造价值,在对现代人才实施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展现着其巨大的育人潜力。

关于美术色彩画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11

一、做好风景画的学习和风景创作

风景画是把自然环境或人工景物作为描绘对象的绘画。在生活中,自然界的美已被人们认识、掌握并得之发展。古代埃及墓穴的墙壁上画有大量的鸟、动物、花草、树木等形象。显示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已相当深入。自然界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说是幽美的欣赏对象,是生活艺术的升华。今天,中等专业学校美术学生学习风景画主要是把它作为色彩画写生训练的一个方面、一个组成部分来探讨,作为习作来绘制。不必要强调风景画的创作表现,更不能借题发挥,模仿古今中外的大作而大讲特讲,高谈阔论。学习风景画时,一定要进行室外景物写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解决一些室内无法解决的色彩课题。更不能关门自究,想当然去绘制风景画。外景写生有独特的色彩训练效果,首先室外的太阳光和天空光交相辉映,此中的树木、花草、远山近林、田野河流等景物上所形成的色彩极为丰富,变化细腻,明快鲜亮。而室内光线条件一般光源比较稳定集中,环境反射光微弱,景物明暗对比因素较重,色彩效果偏于柔和、微妙。室外风景中色彩因素更为鲜明,超过了明暗因素的分量,便于学习和研究色彩。另外,大自然的景色幽美、柔和,多姿多彩,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感受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室外风景写生中要抓住景物的质感、色感、光感,运用自然景物触及心灵的真实感受来描绘景象。另外要培养学生的捉景能力和绘景能力。我们还应应注意到,室外风景写生环境条件复杂,光线变化快,难度较大,表现色彩技法方面也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一些。此时要引导学生在把握光影变化规律对自然景物色彩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运用生动的笔触,鲜明的色彩,细微的光影变化在画纸上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以此来调动观众的审美情趣。

二、狠抓静物写生的基本功

一般情况下,学习色彩画应从静物画入手,这是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的。景物的描绘对象可简可繁,时间可长可短,光线相对稳定。它适于初学者作为入门的第一步,较成熟的美术生也要经常通过畫静物画做各种技法和构图的研究,或进行静物画创作。

静物画一般以描绘室内的物体为主,作画时通常把生活中常见的器皿、花卉、植物、水果、蔬菜、用具、书籍等放在一个水平的台面上画。表现形式可以是水粉、水彩,也可以表现为油画等。作为色彩画学习的静物画习作,要与进行静物画创作区别开来。静物画应从解决特定的色彩课题来提出要求,这也是习作不同于创作的关键所在。画静物画时不可能每次都完成一幅完整的画,而要看在画中有没有解决好特定的研究课题。教师一味地追求静物画整体成效是不符合静物画写生的要求的。静物画写生练习要有明确要求,通过对静物的描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研究色彩语言,学习以色彩语言来塑造形体,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为进入复杂的色彩画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静物写生可以分为摆静物、安排构图、起稿子、铺大体色、深入塑造、整体调整等几个步骤来锻炼学生的静物画写生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静物画构想创意能力。也可以用数不胜数的景物摆出别致的、有自己独特感受的静物组合。静物画教学应占中等专业美术学生学习时间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以此来打好色彩基础,为以后的风景画学习做好准备。

三、抓好学生人像画的习作

在学生基本掌握风景写生的技法运用、创意效果后,可以对学生进行人像画的表现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人像画是用艺术手法表现人的相貌、姿态、性格、职业等。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的传播,使画家自身的价值日益显示出来,达芬奇的名字响彻历史,《蒙娜丽莎》的肖像画流传百世。人像写生时,应要求学生注意以下三点:

1.头部五官比例合适,解剖关系正确,动态明确,中心突出。

2.注意表达头部动势、透视变化。

3.用色彩塑造出头部的形体和空间关系,表现和处理好不同肤色在特定光线下的冷暖、鲜灰、明暗变化及关系。

这些要求并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可以熟练掌握的,教师要逐步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入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人像写生的技法。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起单色稿、铺色彩调子、深入刻画、整理等几个过程的培养,决不能一步登云而造成事倍功半。

四、引导学生画好人体画

人体画作为色彩教学的最后一环,对于中等学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仅要求其了解、加深认识,为高层次深造打下基础。教师决不能故意发挥,形成误导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中专学生身心发育不健全,人体认识浅薄,所以在人体教学时,应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身心健康、道德情感的教育,提高审美意识,明白艺术再现的作用,正确认识人体画具有的传播美的意义以免出现低级趣味的意识形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学生进行人体写生的要求、步骤、方法等方面的培养。

中专美术色彩画教学应循序渐进 篇12

一、静物写生是整个色彩教学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 学习色彩画应从静物画入手, 这是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的。景物的描绘对象可简可繁, 时间可长可短, 光线相对稳定。它适于初学者作为入门的第一步, 较成熟的美术生也要经常通过画静物画做各种技法和构图的研究, 或进行静物画创作。

静物画一般以描绘室内的物体为主, 作画时通常把生活中常见的器皿、花卉、植物、水果、蔬菜、用具、书籍等放在一个水平的台面上画。表现形式可以是水粉、水彩, 也可以表现为油画等。作为色彩画学习的静物画习作, 要与进行静物画创作区别开来。静物画应从解决特定的色彩课题来提出要求, 这也是习作不同于创作的关键所在。画静物画时不可能每次都完成一幅完整的画, 而要看在画中有没有解决好特定的研究课题。教师一味地追求静物画整体成效是不符合静物画写生的要求的。静物画写生练习要有明确要求, 通过对静物的描绘,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研究色彩语言, 学习以色彩语言来塑造形体, 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为进入复杂的色彩画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静物写生可以分为摆静物、安排构图、起稿子、铺大体色、深入塑造、整体调整等几个步骤来锻炼学生的静物画写生能力, 特别是训练学生静物画构想创意能力。也可以用数不胜数的景物摆出别致的、有自己独特感受的静物组合。静物画教学应占中等专业美术学生学习时间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以此来打好色彩基础, 为以后的风景画学习做好准备。

二、把握好风景画的学习和风景创作

风景画是应静物画之后一重要的色彩教学课程。它是把自然环境或人工景物作为描绘对象的绘画。在生活中, 自然界的美已被人们认识、掌握并得之发展。古代埃及墓穴的墙壁上画有大量的鸟、动物、花草、树木等形象。显示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已相当深入。自然界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说是幽美的欣赏对象, 是生活艺术的升华。今天, 中等专业学校美术学生学习风景画主要是把它作为色彩画写生训练的一个方面、一个组成部分来探讨, 作为习作来绘制。不必要强调风景画的创作表现, 更不能借题发挥, 模仿古今中外的大作而大讲特讲, 高谈阔论。学习风景画时, 一定要进行室外景物写生, 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解决一些室内无法解决的色彩课题。更不能关门自究, 想当然去绘制风景画。外景写生有独特的色彩训练效果, 首先室外的太阳光和天空光交相辉映, 此中的树木、花草、远山近林、田野河流等景物上所形成的色彩极为丰富, 变化细腻, 明快鲜亮。而室内光线条件一般光源比较稳定集中, 环境反射光微弱, 景物明暗对比因素较重, 色彩效果偏于柔和、微妙。室外风景中色彩因素更为鲜明, 超过了明暗因素的分量, 便于学习和研究色彩。另外, 大自然的景色幽美、柔和, 多姿多彩, 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 感受更加深刻。所以, 教师在引导学生室外风景写生中要抓住景物的质感、色感、光感, 运用自然景物触及心灵的真实感受来描绘景象。另外要培养学生的捉景能力和绘景能力。我们还应应注意到, 室外风景写生环境条件复杂, 光线变化快, 难度较大, 表现色彩技法方面也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一些。此时要引导学生在把握光影变化规律对自然景物色彩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 运用生动的笔触, 鲜明的色彩, 细微的光影变化在画纸上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以此来调动观众的审美情趣。

三、人像画习作是继风景写生之后又一重要绘画技能培养

在学生基本掌握风景写生的技法运用、创意效果后, 可以对学生进行人像画的表现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人像画是用艺术手法表现人的相貌、姿态、性格、职业等。众所周知,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的传播, 使画家自身的价值日益显示出来, 达芬奇的名字响彻历史, 《蒙娜丽莎》的肖像画流传百世。人像写生时, 应要求学生注意以下三点:

1.头部五官比例合适, 解剖关系正确, 动态明确, 中心突出。

2.注意表达头部动势、透视变化。

3.用色彩塑造出头部的形体和空间关系, 表现和处理好不同肤色在特定光线下的冷暖、鲜灰、明暗变化及关系。

这些要求并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可以熟练掌握的, 教师要逐步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入手,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人像写生的技法。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起单色稿、铺色彩调子、深入刻画、整理等几个过程的培养, 决不能一步登云而造成事倍功半。

四、人体画作为色彩教学的最后一环, 应引导学生认识了解

人体画作为色彩教学的最后一环, 对于中等学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仅要求其了解、加深认识, 为高层次深造打下基础。教师决不能故意发挥, 形成误导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中专学生身心发育不健全, 人体认识浅薄, 所以在人体教学时, 应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身心健康、道德情感的教育, 提高审美意识, 明白艺术再现的作用, 正确认识人体画具有的传播美的意义以免出现低级趣味的意识形态。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对学生进行人体写生的要求、步骤、方法等方面的培养。

上一篇:总支部党建工作上半年自检自查报告下一篇: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