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2024-11-17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精选12篇)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1

我在美术教学领域工作了近十八个年头了,我也在一直思考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全面发展,那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效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在美的享受,插上美的联想,实现美的创作。

那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针对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教学,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授课。教师只要用心进行组织教学,学生很容易投入教学情境中来。例如在教低年级学生画人物时,要引导观察、认识人物的动态。在《猜猜我是谁》一课里我先让两名同学和大家打招呼,然后让他们在教室外面戴上面具,回到教室。同学们都好奇地想猜一猜谁是谁?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被面具、猜测而激发,更激起了创作的欲望和学习兴趣。“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巧妙提问、发挥想象、利用多媒体教学

如果一个教师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喜欢她的讲课方式、风格或某种讲课的细节,那么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就会是有效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讲授方法,以达到最大的效率。例如对于低年段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一些。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每句话每个问题都能听懂,自然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也就流畅起来,教学的效率也随之提高。学生们喜欢活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后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近些年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走进了课堂。学生们喜欢活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

三、形式多样、激发创作、感受美、欣赏美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小学生阶段的美术教学我想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授课。如在《狮子王》教学中我先提前布置收集有关狮子资料的任务,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评选出资料最丰富准备最充足的学生,请他给大家介绍有关的知识,这样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保持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信、大胆地通过美术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同时学生把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剪、贴、撕、画的基本技能,激发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我大胆放手,帮助学生更加细腻、准确地感受美术和欣赏美术,也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有效评价、讲究赏识、保持学习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的言行,评价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教师的评价,激励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盾牌》教学中学生做的盾牌五花八门的,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上就不能泛泛而论,什么画得真好,做得真漂亮等等,注意避免这样简单的话语评价,学生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创意,只要自己动手制作出来都是好的作品,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就需要老师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受、观察、思考、体验、发现、讨论、反思等,让他们有兴趣继续加工做出更好的美术作品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美术的天地里展开联想的翅膀。美术课堂评价经常会出现只有个别学生作品得以展示和评价,全面性不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因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他的作品,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作品,“画了些什么”“你怎么想的”等等。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取长补短,用学生的眼光欣赏学生作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教学过程中几个关键点,让每位学生学得快乐、记得深刻、收获成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每一堂课,尽力带给学生一份获取新本领后的成功感、一份开阔视野后的新惊喜,这个过程让我在教育实践与生成智慧中成熟、发展。

总之,我想要尽可能的做到有效的教学,实现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我想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有一种向往期待,有一种焕然一新的吸引力,那么这就是十分有效的教学。让学生感悟到美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之中处处有美术。要让学生明白,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少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勇敢的体验,将会有能力创作出更多、更奇妙的五彩世界,可以用美术知识把我们的生活装饰得更美!更精彩!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2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要求的直接指向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有这样的几点看法:

一、在游戏中学习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在比较中发现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通过不同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在讨论中感受

记得赫钦斯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评价中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美术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启迪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术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提高美术素养、融入艺术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取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前,教师的学习、备课的质量;课堂教学中,授课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后,深刻的反思等,对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从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备课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小学美术的教学目的比较单纯,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画家。小学美术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美,进而学会去创造美,还要学会去保护美。因此,小学美术不仅需要在课堂中,更要让学生去户外,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他们感受美的能力,产生对美的强烈追求欲望。

二、精心设计备课

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是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美术的知识点不多,并且比较分散,这就要求老师认真查阅资料,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并进行拓展。其次是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对于上好美术课也是比较重要的。也决定着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再次是情景的预设。情景预设,决定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现,当然也有过程中突变生成[1]。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从而能迅速地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富有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课堂教学环境。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比如在《春天来了》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的文章或者小诗,让学生想象其中的画面,再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见过的春天的景象,在心中描绘出一副春天的画面,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激发起他们想要绘画春天的欲望。

2、情景教学法

美术是自然和社会生活客观反映到人的大脑,经过主观思维产生的。因此,美术总是和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所以,美术教学活动应重视美术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在小学美术的教學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来实施情景教学,让美术教学同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有趣情境,让学生感知联想,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学习的目标才能实现。所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巧设情境,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富有灵性的作品来。例如,低年级美术课,我的做法是:绘画课,引导学生多进行形体添画,小组合作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制作课,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变活,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实践。

3、评价教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非常在乎,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要充分理解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与创造后,不一定必须要求每个学生的作品一定要获得成功。应注重鼓励,引导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于创作。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应采用审美的眼光来讲述与评价,在婉转地找出不满意的地方后,更应多找出作品中的闪光点,给它适当的评价与肯定。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求知欲就会越来越强烈,美术的表现欲望会越来越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凸显无疑。

4、引导教学法

美术作品中要表达的情绪、内容、内涵,需要美术教师用美术语言巧妙地设计导向性问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很强,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教师通过环环相扣式的追问,或幽默的设问,多提开放性问题,如围绕一中心话题引出多个问题,它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提出挑战[3],激励学生必须就问题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也应该贴合实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生活中找“问题”,到想象中找“问题”,到书本中找“问题”。例如,在绘画课《欢乐的动物园》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你都见过哪些动物?他们长什么样子?你知道水里有什么动物?天上飞的有什么动物?地上跑的有什么动物?”等等,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接下来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这种追问的思维方式,给自己提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随着创作的深入问题的解决,又有了新问题,进而创作了一张完整的作品。

结语:

总之,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创新的精神,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学习、实践和反思才能掌握美术教学的真谛。真正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绘画的魅力,创造出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曹培敏.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4,16:95-96+98.

[2]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53-54+69.

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新课程标准之后, 对课堂结构安排上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 激发兴趣, 增强信心, 明确任务

教无定法, 重在激发兴趣和增强信心。例如《形体的组合》一课中, 我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 把课堂变成学生互动的娱乐活动的形式。上课伊始, 我把课堂交给学生, 请一学生和我合作同台主持这节课学习活动。在“主持人”的引导下, 开始了摸一摸、猜一猜、抢一抢, 赛一赛等一系列的竞赛娱乐活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玩玩学学、激励探索、开拓求新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 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学会学习, 掌握知识。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我大胆创新, 努力为学生创薪一个轻松愉快的“玩”的环境, 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 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 达到想学、爱学。例如在《手形的联想》这课中, 我准备了四种基本型“圆形、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 课堂中我把学生分成四小组, 各小组派一代表上台抽签 (袋子里装着四个签:A、圆形B、方形C、三角形D、不规则形) , 如抽到的圆形, 你这组任何活动都和圆形相联系, 让学生思考交流后, 主持人以“小火车”接力的形式开始第一关的比赛——说基本形。说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 不规则形的……第二关:画基本形组合, 第三关:说画创意……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又如:《水墨游戏》。对于中国传统的绘画品种, 在许多人眼里还有一些神秘, 一支毛笔, 水与墨, 就能描绘出丰富、生动的形象。亲手拿起这样的笔描一描、画一画, 让很多孩子期待。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在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了解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的基础上感受水墨的墨韵淋漓之美。学习过程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因此我对整节课的设计在围绕用笔、用墨的基础上, 还开发其他的带有游戏性质的表现方法, 比如:对印法、点染法、喷水 (色) 法、吸附法, 这些方法随意、简便, 适合小学生操作。学生在横涂竖抹、点、洒、印、染的过程中, 感受水墨在宣纸上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再让学生根据墨痕想象, 进行添画, 通过对笔痕的自由联想,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亲近水墨, 感受水墨的魅力, 在自由的涂抹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二、巧用媒体,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时, 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进入求知、探索的学习活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 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 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 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 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 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 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 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我们的社区》一课, 通过欣赏图片和动画, 更直观的了解“社区”的地形, 色彩, 材料等让学生明白“家”不仅对人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动物也同样的重要。启发引导学生想象创造小鸟的家时, 充分拓展学生现有的材料进行创作。同时,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 一边欣赏, 一边赞叹, 很快产生了愉悦韵学习氛围。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 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的更清楚, 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 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 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三、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学

有一节认识邻近色的课。我和学生在拾到的叶子上去发现渐渐变化的色彩, 无须过多的讲解, 秋天的落叶对于这节课要讲的色彩知识是最好的图示。数师长期有意识地引导训练, 使学生们渐渐地发现周围事物中还蕴含着许多这样的学问和自然美。我在课上常常对我的学生讲, 大自然是最出色的色彩大师, 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四、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学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 受同伴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会激发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 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激发学生大胆的创意。对待一些课题, 我积极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要求人人都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去,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学会做辅助工作, 在合作中探究, 在交流中发现, 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让每个学生有所得。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能力,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5

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这篇论文是原创 [摘要]:

美术教学评价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引导作用,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可发展的方向,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肯定。如何设计更多更合理的美术教学评价方式,使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功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从评价内容和操作方法方面谈一下我的做法与体会。[关键词]:

有效

课堂教学 评价

近几年来,国际美术教育界有关进行美术教学评价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评价是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也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活泼、灵动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去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一、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情感的评价

教师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多个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杜威曾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知教师的期望和评价,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呢?

我在执教《我们的双手会表演》一课时,先带领大家玩了手形游戏,用手变出小孔雀、小狗、小兔子等动物。这时,一位男孩子举手说道:“手指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传递信息,如一至十的数字、OK等手势,中国人拜年时做的恭喜的手势。”说着,他还淘气地做了个“V”的手势。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为小男孩的精彩发言而暗暗喝彩。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手势。小男孩看了看老师,兴奋的坐下,眼神中充满了自豪的表情。《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 要途径。”人文性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美术课以画为载体,承载人的情与意,是学生、教师二者感情碰撞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二、评价结果具有激励性

具有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和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学中,教师关注个体差异,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的动力。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评价要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我在美术教学评价中,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发展个性。在上《秋天来了》一课时,我以“秋天的礼物”作为整堂课激励学生的评价手段。课上只要善于倾听或者积极发言、补充的,画的有创意、构图饱满、色彩运用恰当的,都能获得一件老师准备的秋天的礼物:一片红色的枫叶、一朵黄色的菊花、一支金色的麦穗、一只诱人的苹果„„这种生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给学生美好的遐想,既激发了他们表达与交流的欲望,又给他们一种艺术的享受,还再一次突现秋天景物的特点,可谓生动有效,拉近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距离。

三、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注重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同时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体现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甄别,体现以多维性和多级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现代评价观。

1、肯定性评价

美术课堂中的评价就是在教育孩子怎样做最好,肯定孩子的方法、能力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肯定性。不能模棱两可,否则这样的评价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取舍。否定的评价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委婉,因此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当然不是说不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给孩子指明方向的。肯定优点就是放大优点,让缺点自动萎缩。

2、肢体语言评价:

教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3、技巧性评价

教师注重以多样的评价方法和技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发挥了评价的促进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和评价活动的兴趣。

⑴ 我在执教《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首先营造了很宽松的作画氛围,孩子们兴趣很浓,表现得无拘无束,有的学生创作出扎小辫的太阳,有的带帽子,有的瞪着大大的眼睛,有的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充满了儿童特有的气息。他们表现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可能会看不懂,不理解,甚至无法定出高低。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张贴在作业展示台上,然后提问,一是:“你认为哪位同学画的太阳既神奇又美丽?”这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去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发现创造的价值。其评述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并且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使绘画者发现崭新的角度。二是:“说说自己的小太阳有多美丽和可爱。”这个问题我提供给动手能力相对落后一些的学生,让他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去表现太阳。通过学生说,教师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师能够了解他们绘画时的心理过程,以引导其心理向健康的方面发展,使作品的客观评价阐发出深刻的内涵,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从中可以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

⑵ 同桌间交换作业,先对对方的美术作业在心里作一个大致的评估,并找出对方作业中的优、缺点,教师适当选出几对有代表性作业的在课堂的小结部分进行交流。这样的作业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在过了把“小老师瘾”的同时,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加深对本堂课教学要求的理解。

4、优化作品评价:

在作业评价的环节中,用我的面部表情“

”“

”“

”“

”“

”等评价作品的方式来代替传统“优,良,差”的等级评价方式,并把这些表情画在学生作品中最与众不同并值得一提的地方。老师喜怒哀乐的脸是种有趣并富有人情味的评价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大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每个表情代表作品中表现优秀的一个方面和需要努力的地方,每一个表情都是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的评价。

6、立体动态化评价:

通过建立“美术档案袋”的方式,收集起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作品,最满意的作业、失败的作品、自画像、与各科学习相关的资料、小制作、学习感受、家 长反馈卡、小组评议等,让学生体会自己的进步。而“作品集”、学习成果展览更是从情感、态度、能力等多方面展示学生的成绩,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6

一、学生主体分层,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

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处于一种长期发展的阶段。这对于学生而言,对周边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美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可以将学生主体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即为优等生,学生对新知识有很好的接受能力,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自主探索;B层学生为学习成绩较好的中等生,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接受能力;C层学生即为后进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被动。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优等生充分信赖,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对中等生采取鼓励方法,努力向优等生靠近,对于后进生要充分关注,以肯定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让这些学生逐步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教师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后,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追求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中秋节即将来临时,教学生设计贺卡赠送朋友,教师要引导学生画上月亮、月饼等。教师布置好课堂任务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除了月亮、月饼之外,贺卡上还应该要有什么东西呢?A层的学生会想到将古代写中秋节的诗词写在贺卡上,表达思念之情;B层学生可能会想到对朋友说一些知心话,表达自己的祝福;C层学生一般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画出固定的月亮、月饼。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班级内的每位学生,从A、B、C三层的学生各选5幅优秀作品,给予表扬鼓励。

二、教学目标分层,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美术教师在具体实行分层教学的基础上,一定要按照教材及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还要针对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美术基础知识。对于A层的学生而言,在全面掌握教材上的美术基础知识以外,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B层的学生,要保证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逐步向优等生的趋势发展;C层次的学生,一般都是教师最头疼的学生,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求这些学生掌握好美术基础知识,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任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山水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C层学生要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画法,B层学生在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画法后,充分感受山水画中的意境美,A层学生在B层学生的基础上,要根据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去了解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上著名的山水派画家。教师设置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必须要严格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掌握好课堂教学知识,不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当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时,美术教师必须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产生强烈的美术学习欲望。

三、教学方法分层,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师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时间内学到有效的知识,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对于A层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好,美术教师要适当对学生指导,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要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对于B层的学生,美术教师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辅导学生。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给学生做好示范,解决学生学习美术过程中的重难点。对于C层的学生,美术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充满信心,对这部分的学生降低要求,教师必须要亲自示范,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美术技能,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例如,在《人物素描》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差异合作学习的模式。从A、B、C三个层次的学生中各抽取一名,C层学生扮演模特的角色,让B层学生画,A层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对B层学生进行指导。最后在班级中,评出表现做好的一组,对这组学生的作品、协作能力给予高度评价,让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对美术产生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细心发现并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教学模式,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实行分层教学,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7

一、转变美术教育观念

传统美术教育观念是以临摹为基础, 提高学生绘画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体系。学生绘画作业临摹的米老鼠、唐老鸭、迈克等形象与动画片中的形象别无两样。看到这些近乎“完美”的作业, 让人感到悲哀。未来需要我们培养的是美术设计人才, 而不是离开画稿大脑一片空白的“复印机”。所以, 现代美术教育观念应以美术理论知识为基础,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作能力为目的。

二、科学有效地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上得成功, 新课导入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好的导入方法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导入新课才有效呢?

1. 导入要有针对性。

导入新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能力基础、兴趣爱好来设计。比如,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听故事, 可以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导入;而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比较强, 可以采用联想类比、启发谈话等方法导入。同样的教材, 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导入要有启发性。

在课堂上, 教师要经常性地采用设问和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倡他们大胆、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探索, 让学生主动地分析、比较、动脑、动手实践, 表达自己的见解, 寻找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教师还可适当引进竞争机制, 如“看谁想法妙”“谁的想法更精彩”, 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 导入要有新颖性。

新颖的导入往往能出奇制胜, 这样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 强化他们的感知能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可结合其他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美术元素, 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在美术课中, 制造出“新鲜”的氛围。

三、明确教师自身职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 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 以及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明确自己的劳动对象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而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的人, 学生是受教育者, 是教育过程的主体, 自身有很强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特性, 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手段, 完成教育目的。

四、灵活运用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对教材的简单处理和传授, 而应该将教材作为一种范例, 把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作为教师要能独具慧眼, 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中与教材有关的重要资源, 并进行收集和整理。再根据自身和学校的条件, 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处理, 有选择地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 来不断丰富和拓展以现有教材为依托的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 就能很好地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 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据了解, 目前我们美术教师一般都会“忠实”地履行教材, 按教材编排课序、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 在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还要具备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

过分依赖教材, 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或是不理会教材意图, 随意调换, 甚至自行增删教材内容的做法, 都是不可取的。较好的做法是:在理解新课程标准、教材编排意图的前提下, 进行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 科学地调整课序, 安排授课内容, 达到灵活运用教材, 优化单元教学设计与优化课时教学设计相统一。

五、适当选用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为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或操作体系的总称。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还包括教师行为活动的顺序。美术教学方法极其丰富多样, 教师能否依据教学实际正确、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 是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的各有关因素 (教学内容、学习领域、教学目标等) , 按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做出合理选择, 并能根据最优化的原则加以组合。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 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丰富, 容量更大, 资料演示“集成化”, 一改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手工板书耗时低效的现状。学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 作为视觉艺术, 强调形象性,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 可以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七、改变评价模式, 提高创造能力

过去评价一个学生画得好坏的标准是像不像。这“像不像”就无形地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对同一个事物进行表达, 因为个体的不同, 所表达出的感受也就不尽相同。美术是一门感性的教学, 没有对与错的分别, 只有情感激发的深与浅。这个就需要我们教师转变自己的评判观念, 努力去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 对其闪光的地方进行好的评价, 让这个光点迸发出更夺目的光彩。也只有让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 他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美术中去, 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能力。

在改变我们的评价模式的同时, 我们应该多让学生离开课本, 离开图片, 对自然、对实物进行写生绘画, 少一点临摹, 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同时, 我们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写生训练。比如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就要进行一些简单的线和块组成的物体的写生, 到了高年级, 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就可以让他们对一些难度比较大的, 或是实物比较多的场景进行写生, 循序渐进, 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 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导入

美术教学主要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的课堂活动。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制作, 从而获取知识, 提高技能与审美能力, 体验情感与价值观, 享受个中的乐趣和成功。所以, 充满创意的引导, 能使学生和教师在心灵与情感的交流上产生共鸣, 达到人文、情感和精神上的沟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 驱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与欲望去完成美术作品。

一、激活美术课堂气氛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1.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 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时,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个性特点、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 对课堂设计进行协调统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旺盛的情感态度, 保持这种高昂的情感态度进行激情创作。

2.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和事物的一种手法

事物、情感, 是时时不同的, 所以树立创新意识, 开拓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是很必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美术课堂中的创意, 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 将对学生的表现力和掌握技能产生影响。同时, 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 由师长转向朋友, 由“传授型”向“互动型”转变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 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 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完善人格。”

2.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 突破课本的局限性

教师应善于把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相联系, 教学中更应注重研究学生的行为和兴趣, 灵活把握课堂教与学的节奏, “对症下药”, 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改变课堂导入形式, 传统的导入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讲, 并非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导入。

3.美术课堂中创意导入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 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导入, 好的课堂教学导入形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在课堂教学导入这个环节中, 美术学科的方法应别具一格、灵活多变、形式多样。

四、创新的美术教学导入方法

1.利用音乐导入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 笔者就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进行了美术、音乐交替互补的探索, 并实施。如执教广东岭南版三年级《春天的消息》为题的美术课时, 一开始,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带着问题“请同学听听春天在哪里?”欣赏儿歌《春天在哪里》, 在欣赏的过程中回味、思考, 由于音乐的感染力, 学生们此时心情轻松愉快, 联想不断——“春天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校园里的树木长出嫩芽、小鸟在唧唧喳喳地歌唱、微风轻拂、还飘着小雨……”因此, 在美术教学导入中实施音乐内容的注入, 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情景氛围, 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情操的陶冶,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作。

2.利用游戏导入

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 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 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好玩、好奇的心境可以活跃大脑的联想, 思维敏捷, 增强表达欲。积极有效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游戏过程中学习, 学生精神放松, 课堂气氛活跃, 在愉快中得到知识, 提高技能。

如执教广东岭南版二年级《大家爱吃的瓜果》一课时, 笔者采用游戏导入方式, 我预先准备一些形状和表皮特征比较明显的水果, 分别藏在密封的袋子里, 请学生上讲台摸一摸, 然后说出形状特征和表皮特征, 再让台下的学生猜一猜, 是什么水果。学生们都十分兴奋, 各抒己见。由此一来, 学生对水果的形状和表皮特征的印象非常深刻, 同时对本课充满了兴趣, 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我本课预设的教学重难点随之被孩子们的主动学习高潮所击破, 从而轻而易举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把玩游戏时高昂的情绪都迁移到画纸里, 95%的同学都能运用点、线、色描绘出水果表皮特征……一幅幅的好作品逐渐呈现出来。

3.利用师生互动, 转变自身角色导入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中央电视台《大风车》中的“奇思妙想”节目, 在快乐的游戏活动过程中, 主持人董浩之所以成功, 是他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感受、体验、需求和愿望, 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孩子的选择与情感, 了解并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的方向。如执教广东岭南版四年级《自己做镇纸》时, 笔者一开始先拿出一把折扇, 边摇边说:“唉!这天气也真够热的……”其实, 我扇扇子的时候, 刻意把讲台上的纸张扇得到处乱飞。这时, 我把话题一转:“哎呀, 这纸怎么吹得到处都是, 真麻烦, 怎么办呢?同学们来帮我想想办法吧?可以自己想办法, 也可以小组讨论。”这时, 学生的心理反应是老师就像自己的老朋友似的, 一定要帮帮她。所以积极举手给老师出主意, 如拿杯子压呀、拿尺子压呀, 等等。再小结学生们提出的办法, 带出今天的课题《自己做镇纸》, 这时学生们对镇纸有了初步的了解, 就是利用分量较沉的材料做的, 再让学生自主探索制作镇纸的方法。以上的设计体现了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 改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弊端, 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甚至笔者用过“一人分演几个角色”表演进行导入, 孩子们就像在看话剧一样, 气氛乐融融的。在这课堂上, 笔者就是一位表演者, 孩子们完全投入到教师创设的课堂情景中, 甚至笔者倡议学生们把自己完成的作品和老师的作品来个比赛, 看谁做得既漂亮又有创意。到后来, 学生完成的作品一个比一个漂亮, 创意无限, 因为他们又把老师当成他们的竞争对象……这节课的导入部分, 既有创意又生动, 连听课的领导和同行们都被笔者的表演感染了, 有的还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激活了课堂气氛, 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气氛, 得到了一致好评。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有机整体。“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一堂课乃至学科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 利用层出不穷的各种形式导入新课,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实现有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新课程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旭远, 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少儿美术.2002.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9

一、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前半部分”, 让学生爱上美术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美术课的前半部分即前二十分钟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这关系到学生能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以及通过美术课从而喜欢上美术教师。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一段时间内, 学生通常对最早出现的刺激在情绪与记忆方面反应效果最好, 其次是最后出现的刺激, 较弱的是中间的时间段。由此可见, 前二十分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这一特征, 现提出几点策略:

1. 利用“导入”时段,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有经验的美术教师都感到一节课中最难、最重要的就是“导入”阶段, 一个好的开头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 直接对这节课有个主观的、自我的理解。导入新课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如情境导入、儿歌导入、录像导入、谈话直接导入等众多方法。但切记导入部分不可离开本课的主题, 不能繁复冗长。如初中《漫画》一课, 教师先课件展示自己的照片, 学生们都很好奇, 正想发问, 突然教师课件又变成了自己的漫画, 很形象生动, 学生惊叹于教师的漫画技巧, 很快对这节课有了浓厚的兴趣。而有的美术老师喜欢用游戏、唱歌甚至舞台剧的方式导入新课, 乍一看, 师生互动性很强, 课堂效果很好。但就是这样“有效果”、“很豪华”的导入方式有时会严重影响整个课程的完整性, 导致整节课“头重脚轻”, 重点不突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 利用“新授”环节,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新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的技能技巧, 欣赏感悟、老师示范、学生创作等环节要坐做到简洁明了、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如《流动的线条》一课, 老师对艺术大师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进行描述后, 示范并鼓励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勾勒“流动的、活跃的”线条, 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将大师的作画方式带入课堂, 让大师与学生的距离消弭于无形。在多次的尝试和反复的训练中, 每个学生都能拿出自己独特而满意的“向日葵”。心理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这也是美术课堂应该达到的效果之一。

二、利用教学资源条件, 丰富课堂教学的“后半部分”, 让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研究表明, 如果人脑感到情景中的刺激可以预期或复出 (就想每天课堂上课一样) , 大脑对环境刺激的兴奋度就会降低, 既而转向其他更新颖的感觉刺激,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用新颖的方式呈现新知识。在此提出几点策略:

1.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许多美好的东西都来自于大自然, 我们应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发现美, 从而到生活中来“创造美”。新课标提出:“……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或开发“教学题材”,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如笔者在一次外出参观学习过程中, 看到展示单位利用麦秸制作各种“雕塑”造型, 倍受启发, 对该校师生的创意十分钦佩。于是, 在教学设计中, 先要求学生在创作前要先设计一个小样, 然后再进行大型“雕塑”的整体创作, 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工艺则请当地的农村居民帮助指导完成。最后, 利用学校的废旧桌椅等材料创作出了各类栩栩如生的造型, 如小马过河、大熊猫、凉亭, 等等。

2. 带领学生走进民间艺术的“殿堂”。

如全国中小学优课评比一等奖《做花馍》一课, 老师将民间各种花馍造型带入课堂, 让学生利用面粉尝试制作各类花馍, 学生在课堂上“玩”面粉, 一个个都兴致盎然, 不亦乐乎。这一形式既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增进了他们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改变传统评价方式, 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的“结尾部分”,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以往的美术教学评价通常是简单地对学生美术作品的优劣进行单一的肯定或否定, 很少关注作品背后学生的创作动机与思维过程, 特别是很可能压抑了很多美术技能较差而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空间, 继而使这部分学生对美术课逐渐失去兴趣。所以, 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作品画面的好坏, 更多的应注重对学生求知、探索和努力的过程, 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多种作业评价方式使学生肯定自我、激发潜能, 完成美术课堂的结尾部分, 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织部分。

首先, 评价活动要全员参与, 着力寻找作品的闪光点。从心理上看, 每位小学生都希望参与评价过程并获得认可, 单纯的计划与安排, 很多学生会失去参与评价的机会, 产生失望情绪。老师科学设计情境, 会让学生充分的投入到评价中去。例如, 在课堂上, 让每一位学生都把作品摆到指定区域, 让大家来参观评论, 让学生自由地去评价别人的作品, 给自己满意的作品投上神圣的一票。根据评比结果, 分层次给学生发放“评价星”。这样, 学生就能强烈地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 增添浓郁的学习兴趣。

其次, 评价活动要紧扣教学内容, 切合重点、难点。教师多和学生对话, 引导学生正确的参与评价活动, 比如多采用询问的形式“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对这件作品有如此的评价?”等等, 使学生正确的参与进评价之中, 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命名一些创新奖、勇敢奖、想象奖等, 使学生乐意评价。进而细化评价的过程, 使评价内容更具体、生动, 切合本节课的重难点, 如:“这件作品什么地方很特别?”“你为什么用这种颜色作为主体色?”“这件作品的材料用得好不好?”等, 使评价内容落到实处, 而不是简单的“我觉得谁的作品最好, 因为它很好看”, 就算完成了评价。

一节高效的小学美术课承载着所有美术教育工作者厚重的社会责任。小学美术老师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扩展视野, 为课堂教学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情境, 让学生更能在美术课中体会到“自由、自主、自创”, 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更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摘要: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直是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话题, 美术课堂中可以采取种类繁多的策略来丰富教学, 但往往尺度很难把握, 一不小心, 顾此失彼, 偏离了教学目标。文章从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 简单剖析了教学流程, 把课堂教学简单分为三个部分, 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和谐配合, 达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10

1 有效导、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小学生阶段的美术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 根据学生的特点, 用新颖实用和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授课。一节“好课”, 一节有效率的课应该从导入新课开始就能紧紧的“抓住”学生。对于低年段的学生可以多采用谜语, 故事, 游戏等创设情境的方法, 到了中高年级则可以采用直接, 明确的方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在教授《猜猜我是谁》一课时, 先让两名个头、胖瘦差不多的同学和大家打招呼, 然后让他们在教室外面戴上面具, 回到教室。同学们都好奇地想猜一猜谁是谁?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被面具、猜测而激发, 更激起了创作的欲望。又如在教《泡泡飞呀飞》一课时, 我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吹泡泡”。学生非常高兴, 一遍一遍反复地蘸肥皂皂液, 为的是一次比一次吹得大, 吹得多。他们努力地扇起泡泡, 希望泡泡在空中存在的时间长一些。欣赏着透明的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 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不断变幻的色彩。全班同学在尽情的游戏中, 体验到蘸肥皂液、吹、扇等生动的人物动态。感受游戏, 画游戏场面, 学生从开始游戏到选材、构思、以至无拘无束的完成作业, 整个课堂活泼自由, 激发了他们表现形象的灵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情感, 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 有效讲授、巧妙提问、发挥想象

古人有云:亲其师, 信其道。如果一个教师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 喜欢她的讲课方式、风格或某种讲课的细节, 那么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就会是有效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讲授方法, 以达到最大的效率。例如对于低年段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讲授要尽可能的浅显, 语言要儿童化一些。在讲授《大师画, 我也画》教学中我考虑到对于刚跨入小学大门的一年级学生而言, 绘画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如果在让他们欣赏美术作品时使用“块面, 构图, 色彩”等术语, 肯定是生涩难懂的。所以我尽量用他们能听明白的语言进行教学:这张画画漂亮吗?什么地方让你记得最牢?他们用的颜色真大胆, 眼睫毛化成了红色, 真是好看又好玩, 我们也可以学一学, 等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每句话每个问题都能听懂, 自然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也就流畅起来, 教学的效率也随之提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和回应, 让学生想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同时教师的有效提问还要体现在倾听学生发言和等待他们思考上。教师的提问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被问而产生自问, 从而转向主动学习。学生一旦主动学习, 教师的角色就应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 把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等待学生思考则能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是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是实现平等有效教学的表现。

3 有效方法、形式多样、激发创作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小学生阶段的美术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 根据学生的特点, 用新颖实用和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授课。台上的学生讲得头头是道, 底下的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这样做既避免了教师的满堂讲, 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保持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生兴趣易转移的特点, 采用少练、精练、勤练的方法来达到有效教学。在小学阶段中人物造型一直是让大多数学生头痛的问题, 如果仅仅是靠教材上几课有限的人物造型学习, 是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所以, 在平时的美术课上我都会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画不同姿态的人, 每次只学画一种姿态的人, 等到需要的时候画人就再也不是让学生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了。

4 有效评价、讲究赏识、保持兴趣

有人这样说过:在孩子的最初阶段, 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评价是他们最初形成自我评价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教师的言行, 评价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有的家长甚至戏称教师的话对他的孩子来说就是圣旨。所以教师的评价, 激励也一定要有效。例如在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上就不能泛泛而论, 什么画得真好, 做得真漂亮等等, 一定要注意避免。我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喜欢当堂面批和课下批阅相结合, 对于作业速度快的学生我在课堂上就进行口头表扬, 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继续努力, 另一方面又能刺激那些缓慢的学生加紧速度。能力强的学生作业多在本班平行班里展示, 能力差一些的就设法找到他们作业中的某一个闪光点:构图大小合适, 色彩搭配和谐或者涂色均匀等等, 总之要让每个受到表扬的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于他们的作品是不分彼此, 真心赞美的,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励学生, 保持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 没有教师心灵的参与, 课堂就象没有雨水的春日, 同样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 也就是波纹不起的死水潭。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愿有效教学能开启教师更多的教学机智, 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放飞师生共同的心愿。美术教学的内容丰富, 涵盖面广,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教学方法的拓展、教学内容的创新等方式, 对学生的人文素质、鉴赏能力等进行提升, 让学生可以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11

在当前,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随之更新着。不仅美术的教育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而且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因此,作为战斗在美术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做些什么,明确学生该学些什么。那么,美术课堂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美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自主、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填鸭式”“培训式”,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游戏是他们最习惯的活动,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果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玩中学”,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地研究并挖掘教材中潜藏的游戏内容和成分,利用并放大这些趣味内容,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的任务。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游戏的实际内容,设置一个既有趣,有特色,又充满吸引力的游戏名称。

二、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提高观察能力

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作品比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及其艺术形式的认识和掌握,还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和看待作品,加深认识的同时,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要想让比较教学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要精心地选择和准备美术作品,作品本身需要具备典型性和艺术性;在教学期间,适时地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引导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赫钦斯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我们这里所说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就是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学会并得到自己思考、探索、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好组织工作,分好小组,并提出具体的讨论问题,期间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控。绝不能让小组讨论沦为“聚堆的小话时间”,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此外,通过讨论,不仅能在深入感受作品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判断,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的评价,要求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的评价观念,而是更加注重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教学手段。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通过学生自评活动,能够引发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从而能自主寻找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多元的评价模式,能够有效弱化传统单一评价模式中的甄别和选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是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的。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12

现如今, 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团队的合作精神。做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 应认识到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 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可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呢? 在2014年5月—2016年4月中, 我申报了课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建立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现将成果分享如下:

一、初级阶段。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兴趣、性别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确定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明确职责

如在《认识恐龙》这课, 在课前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 兴趣、性别组成4人合作学习小组, 确定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明确职责。到美术室后就按小组就座。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1.恐龙的种类、特点;2.恐龙的动态、基本形;3.恐龙的安逸生活、防御场面, 恐龙的亲情。小组长组织同组人员共同参与, 每人担任一项工作, 这样小组合作中在课前就有分工合作。在课堂实践环节, 让学生每个小组确定自己小组的表现形式、方法。

再如橡皮泥课《好吃的点心》中, 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 在学习制作环节, 学看图案小组研究中, 我请各组在展品中选一种点心, 讨论是用什么工具和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怎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小组讨论时, 由小组长记录,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一条, 铺开学生的参与度, 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 小组长一个月换一次, 轮流当, 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 得到煅炼。在学生制作环节, 以小组为单位, 组员说说自己做什么、做哪个部分。同时加强团结合作, 培养团队意识, 每个孩子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长处, 敢于推荐自己。在展示作品环节, 将小组作品摆放在画板上, 由组长装扮店员, 向全班介绍本组做了哪些点心, 有什么特色, 用什么材料做的, 哪些地方做得最诱人。

二、提升阶段。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后, 我让学生上课时快速自由组合小组, 培养学生学会和不同的同学沟通, 合作学习

如我在上《大家一起画》时, 在上课初让孩子在2分钟内以最快的速度以自愿为原则分成6人一小组, 并推荐小组长。说明上课内容让全班同学了解一起画的含义, 并提出任务:今天我们全班用粉笔在操场上合作画一列长长的火车, 每个组画一节车厢。明确各小组任务:1.你们各组怎样画?2. 哪个组画车头?3.小组讨论:准备让自己小组的车厢运什么? 每个人如何分工?这样6个一小组是一个小团队, 全班又形成一个大团队。在小结阶段, 我提出, 通过今天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在学校, 我们每个人就像是每一节车厢的一部分, 每个小组就像是一节车厢, 如果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我们班这列火车就能跑到年段前面, 学校前面, 我们国家就像一列大火车, 如果每个人都能加倍努力, 我们国家就能跑到世界的前面。

再如我在上《穿串链》时, 上课初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以自愿为原则分成6人一小组, 并推荐小组长。在授新课环节, 学生分组研究组内作品的制作步骤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是怎样做成的?在制作时有什么问题吗?通过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 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高问题意识, 扩大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学生汇报培养小组长的总结能力。在评价环节, 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 并互相说说作品美在哪?送给谁?并给自己的作品打分, 让全班每个同学都能参与。

三、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当孩子在与人合作有一定经验后, 平常上课经常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合作学习

如集体交流式合作学习《心愿树》。让学生每人剪、撕一片树叶, 写上自己的名字、兴趣、爱好贴在树枝上, 全班同学共同完成一棵大树的造型, 要求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首先我要求学生学会善于倾听、述说。全班观察教材中学生的图片, 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赏析“大树”作品, 说一说大树的形、色是什么样的?树上有什么?在评价环节,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名字兴趣、爱好和心愿, 增加全员的参与度。再让小组长代表小组说, 并说说上这节课的感受。

每个美术老师, 在9月份新学期课程安排中, 至少要带班任教一年, 那么我们至少有一年的时间可以用以此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让学生能快速的组合小组, 进行分工, 找出自己的优点为小组出力。要注意, 每节课合作学习有一个重点, 不能贪多走过场。合作学习的次数和时间要合理, 程序要清晰。经过实验, 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的机会是传统课的几倍, 在小组活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主题和创意。而且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 学会了宽容, 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 提高孩子与他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白彬华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教学参考用书, 一年级上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6

上一篇: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下一篇:六步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