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探究

2024-08-21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探究(精选9篇)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探究 篇1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教师有着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缺乏的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如果上了一堂好课,但并不清楚这堂课为什么能成功;如果这堂课效果不佳,教师也需要知道改进的地方。我们能提供给教师的是告诉他们思考问题的视角。即思考问题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出路。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检验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收获。教学有没有效益,不一定是指教师不认真负责,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到有效教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建立在本学科的特性基础之上。

美术教育中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学习了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审美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及其所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是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注重内省和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具体到美术教育上来,就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是否感受关怀和尊重。如果得到关怀和尊重,学生就能够产生爱、快乐、欢喜与骄傲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恨、厌恶和悔恨的情感。事实证明,缺乏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态度是指个体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成分。要让一个学生形成对美术学科的积极态度,那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喜欢这门课,进而在意向上 形成认真学习美术的倾向性。

2、强化欣赏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指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3、摆正美与术的关系,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文化的学习,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改变过去过于关注并不是不关注。美术是视觉艺术,也是造型艺术,没有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美术的学科本位还能体现吗?在教学中强化美术的美育功能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术”,把必要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落到实处。

4、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每周仅有两节课的学习时间,我们认为在美术课上的学习是有限的,仅凭课内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是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举办画展、组织学生参加美术竞赛等形式延伸美术学习,开发好课程资源。

5、体验过程,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美术课程是人文学科,美术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现代社会科学迅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让学生感知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情操,通过绘画练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习惯,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协作精神。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强化与落实,重视体验,达到培养情感与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未来的人生做好储备。

绘画习惯,怎能熟视无睹?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对每一学科来说都非常重要,美术学科是一 门综合性的学科,每节课所带的材料繁杂,创作形式也非常多样,学生有着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美术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范画,是对是错?

教师范画是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它是教师通过形象的作画(制作)演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将要学习绘画(手工)内容的表象,以了解作画的步骤、要领的方法。因此,美术教学中的教师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观感受,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美术的效率。

“热闹”之后你看到什么?

教学评价一直扮演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指挥和向导的角色,因此有人形象的将教学评价称作教学改革的“牛鼻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价问题已日益凸现,并一直困扰着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用什么标准去评价新课程的教学,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传统的评价机制已成了课改的障碍。

以上仅为对小学美术问题与对策一些个人想法及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探究 篇2

想要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有所收获,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我们美术教师就需要运用自己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来改善和创新出新颖的、适宜的教学方式。例如, 小学生天性就活泼好动, 喜欢自己动手绘制或是制作一些东西, 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就极力为学生创造自己亲自实践的学习氛围。如在学习《家乡的水果》时, 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来说说家乡盛产的水果。它的外形、色泽、味道以及种植方法, 让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 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然后,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手中的工具来制作这种水果, 体验创作的快乐。这样整堂课下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都未尽。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如何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玩”的兴趣

1.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需要参与美术学习的学生对美术知识以及美术课堂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正因为如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要重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兴趣的激发和加深。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能够让教师轻松地优化美术教学课堂。而在教学中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又能够轻而易举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让学生拥有源源不断的学习激情。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以其教学优势能够帮助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创设出色彩丰富、生动可感的情景, 使美术教材中的静态教学内容得到升华, 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即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将教材中蕴涵的意境美、音乐美和艺术美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这样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就可以全方位地来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 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学习力量得到强烈的爆发, 瞬间对美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带来的优美画面和音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为美术课堂带来清新悦耳的音乐, 色彩鲜艳的画面, 能够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让学生体验到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效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这时教师再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让学生拥有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方式, 打破知识的时空界限, 从而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让学生学习知识, 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整个美术教学过程拥有活跃、和谐的学习氛围, 大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确保我们美术教学课堂更加和谐、形象、生动和富有感染能力。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到“我要学”, 从而乐于学习美术知识, 不但优化了我们的美术教学过程也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效率。

3. 有效组织学生在玩中学, 提高学习效率。

玩是学生的天性, 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专家研究表明: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对于小学与中学的学生来说, 玩便是他们最适宜的实践活动形式。因此, 我们在美术课堂中要积极调动及组织学生“玩”起来。例如, 在各种手工剪纸课堂中, 我们不要苛刻地要求学生剪出多么美丽的图案, 给学生压力, 而是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 给学生做出轻松的示范, 并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那些剪纸艺术以及剪纸的过程。然后, 教师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书本及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设计和裁剪。这样学生便会从简单的模仿过渡到深入思考与动手的相结合, 让学生在看似轻松的玩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促进美术课堂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二、美术教学课堂中重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的创设

美术教学是否取得优异的效果, 能否达到教师的教学期望, 除了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美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是否适合教师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是否新颖、独特, 决定着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否能够提升。因此, 美术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直接关系着美术教学效率。因此, 我们一定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 努力创造新颖的、能够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需要靠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完成。因为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学生短暂地掌握这些知识, 而是要让学生在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以便走出校园之后能够自己探索和学习知识。也就是说, 我们并不是要将现有的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思维的发散和迁移, 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多为学生营造一些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 在学习《让我的飞机飞向蓝天》这节课时, 我让学生先凭借自己对飞机的印象动手制作一架飞机, 并且亲自试验它能够飞上蓝天, 且停留的时间是多久, 然后再组织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观察各种飞机的造型, 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总结, 探究飞机的制造方法和过程, 并且利用现有的资源来亲手改善自己的纸飞机, 提升它的“飞行”能力。这样就能够在课堂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集思广益动手制作出性能比较好的纸飞机。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使美术教学课堂得到优化, 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创建高效率的美术教学课堂。

三、提供给学生情感转移及体验的机会

美术学习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相应的情感及智慧的投入。也就是说,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 教师的教学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逐渐变为了指引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情境和氛围。

例如, 在学习《大的和小的》这节知识时, 我首先制作了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 如圆形、三角形、心形或是叠了一些大小不等的纸鹤、星星等事物, 在教学的开端就将相同的大小不等的事物展现在学生眼前, 启发学生去观察和发现其中的异同。当学生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之后, 我及时鼓励学生, 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索和发现, 最终顺利解决问题, 达到教学目标。

四、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之后, 靠自己的努力来探索和学习知识,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美术课堂中我们要建立交互式的学习平台, 不仅教师可以评价和测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和鼓励, 争取把评价的权利也由教师转向学生, 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例如,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 发现有一位学生总是很胆怯,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不会主动提问或是和教师打招呼。她表现得非常听话, 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很准时地完成, 但似乎她的潜力怎么也挖掘不出来。见此情况, 我就主动和她接触, 在课堂中用鼓励的话语来提问她, 课下也积极与她谈心。这样坚持了不到一个学期, 这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非常积极和活跃了, 她的美术作品成绩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总之, 高效率的美术教学课堂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不断努力。我们要通过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创新新颖、适宜的教学方式来推进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4-0075-03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就应该以学生学会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为目标。

一、精心备课,有效预设

美术课本身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小学,虽然有新课标,但我们的教材是面对广泛的基本群体设计的,所以对于具体的课程,具体的学生就需要美术教师进行专业性的适当调整,在遵从教材的大的逻辑关系前提下,精心选择,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将知识点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而要让学生把枯燥的专业知识快乐地学会,教师就要精心备课。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深入了解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了解在美术知识技能、人文情感等方面达到的标准,根据授课各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而有实效地制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设计,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的。所以教师心中这个标准一定要清晰,这是有效教学的根、主线,只要教师这个思路很清晰,那么美术教学的环节从情境创设导入到感知欣赏,从探究学习方法到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具体创作,以及美术成果作品的评价与拓展活动等,这些环节就会很顺畅。这种有效备课为上好课做了充足的准备,显示出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寓教于乐、于趣、于奇,学生在不断地激励、寻美、探奇的过程中真正得到美育的熏陶和眼界的开阔提升。北师大美术教育专家尹少淳教授讲的“药丸子”理论用在美术课的备课设计上,很受赞同。就是给“药丸子”裹上糖衣,儿童就容易接受。怎样把美术知识等“药丸子”美化呢?就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理解加上创意,拓展课的内涵,巧妙精当的设计。

例如,冀教版一年级《画彩蛋》一课,教学目的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鸡蛋壳,进行美化创作并制成彩蛋工艺品,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双手的协调能力。围绕着这个目标,本课的设计就从鸡蛋变彩蛋开始,很神奇又自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之后的彩蛋欣赏、技巧方法的掌握一环扣一环,学生在盼望中,听故事看示范,不知不觉中领会了线条、色彩、纹样(图案)的运用,解决了课程的难点。评价环节设计是这节课的高潮,设计了游戏活动评价——彩蛋拍卖会。运用了自制教具——废瓶子做的竞拍槌和10面色彩亮丽并带有数字的竞拍牌、设计了带有评价性的游戏规则,分4~5组完成,对于全班每个学生来说机会均等,学生的评价广泛而全面,拍卖场面激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为自己的创作给别人带来的快乐而自豪,下课了,大家意犹未尽,体会到了美术课的愉悦和收获。所以,美术课程的专业而巧妙的有效设计对上好课、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喜欢上美术课至关重要,也是教师上好有效美术课的前提。

二、创意引领,情境激趣

教师是教的主导者和课堂环节的调控者,实现有效课堂,教师只有通过设置一定的有趣情境,让学生感知联想,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学习的目标才能实现。所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巧设情境,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富有灵性的作品来。

例如,低年级美术课,我的做法是:绘画课,引导学生多进行形体添画,小组合作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制作课,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变活,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实践。

三、画言巧语,引导探究

美术作品中要表达的情绪、内容、内涵,需要美术教师用美术语言巧妙地设计导向性问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很强,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那么,老师如何在提问上发掘潜力,让学生在“提问”中进行思考,发展思维的宽度呢?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巧”字,或环环相扣式的追问,或幽默的设问……多提开放性问题,如围绕一中心话题引出多个问题,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就问题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问题”,到想象中找“问题”,到书本中找“问题”。

例如,我上冀教版一年级《快乐的动物园》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主题问题的,“你知道的动物有哪些?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从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角度去想吗?”等,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兴趣高涨,接下来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这种追问的思维方式,给自己提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随着创作的深入问题的解决,又有了新问题,进而创作了一张完整的作品。下课了,同学还在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不断地告诉我他的新构想,“老师我还要做……”意犹未尽。

四、开启思路,激发灵性

美术学习本身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个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得自信心。美术学习更倾向体验式学习,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积极动手活动体验,积极带动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动中发掘创造的灵感与智慧。

例如,我教一年级上册《小小船》和《摇啊摇》这样的课时,就引导学生先自学,小组探究书中步骤图的折纸方法,分三组汇报,效果是基本方法掌握,个别图示在小组交流中互问互学解决,还剩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有困难,这是难点的突破,采用策略可以个别手把手教、再结组集中讲解技巧,直到真正学会。这种分层次的引导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也逐步形成了强与弱、快与慢不同性格学生的合理合作效果;培养了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动手又善于合作互动的能力。

五、机智赏评,让心飞翔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积极的赏析、评价的发展激励作用。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作为渗透于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评价,也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美术课堂应该灵动地运用充满诗意的评价使课堂熠熠生辉,触人心灵,以真实打动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诚引导学生,让美术课堂评价更加精彩起来,真正做到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教师要改变评价的裁判者形象,努力成为交换意见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不要急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学生发表言论和尝试练习的机会,重视释放学生个性的自评,倾听他人心声的互评。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从被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幽默作为一种机智的课堂语言,不仅能搏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在笑声中给人以启迪,特别是童趣式的幽默,更能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在教学中,我总是不断捕捉来自学生、来自生活的各种教学资源,渐渐地,那些紧扣时代脉搏的评价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推动力,鲜活的生活用语成为学生思维的润滑剂,还有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歇后语、成语更成为增添课堂趣味的法宝。教师课堂评价语看似即兴而为,其实内涵丰富,它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读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用充满诗一般美的语言真诚地激励学生。万般评价总关情!教师多一份宽容、多一点等待,发自内心、真诚恰当的课堂评价,使后进生迎头跟上,能让优秀生迈开大步引领大家,使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地投入美术学习创作,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悦。

教育是艺术,美术教育是艺术中的艺术。美术的教学就是以激情激发激情;美术的创作活动就是激情体验的集中迸发。所以,能够唤醒学生学习激情的有效课堂,贵在得法、得当、得时,没有巧妙的教学预设、情境体验烘托激趣、精心引导主动探究、灵活的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就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我们的美术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实现美术课堂有效教学呼唤有创新精神的课,美术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掌握美术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教研的路无止境,让我们继续探索: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心飞翔,创造出美的作品、美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S].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尹少淳.何谓教学策略[J].中国美术教育,2010,(04).

[3]徐 健,成 剑.有效教学——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新课程小学版)[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1.

[4]韩立福.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5]孔凡哲.课堂教学技能知与行[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6]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8-01.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篇4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要求的直接指向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有这样的几点看法:

一、在游戏中学习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在比较中发现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通过不同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在讨论中感受

记得赫钦斯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评价中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探究 篇5

美术作为一门极富艺术性的学科,是当前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比如,受教师观念和教师自身水平的影响,美术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课堂上缺乏因材施教,忽视师生课堂互动交流。虽然相关部门和大多数小学开始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但是仍将大量资金投入语数英等学科及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尤其是在农村学校,这些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学校以及教师三方通力合作,认识到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美术是一门极富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美术涵养以及审美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小學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次,小学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发现生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最后,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

三、新时期促进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策略

1.教师应完善教学方式,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完善的教学方式和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完善教学方式,加强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根据教学内容的设定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或者分组学习的方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2.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完善美术基础教育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是改善美术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小学来说。充足的资金有利于学校对优秀美术教师人才的引进,并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组建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同时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完善美术教育基础设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学习工具,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3.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立足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想解决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转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立足于生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课堂师生互动交流,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立足教材,进行合理教学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和思维还不够成熟,随其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变化,因而对知识的认识与掌握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立足教材,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鉴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鉴赏课教学时就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选取学生这个年龄段易于接受与理解的内容进行鉴赏教学,并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内容讲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拓展教学渠道,加强美术教学活动

美术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美术经常局限于课堂教学,忽视了小学生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而这恰恰阻碍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需拓展教学渠道,进行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如多带学生进行野外采风,感受大自然的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浅析小学美术的有效性教学方法 篇6

(伊甸园小学

杨雨熊)

【摘 要】在教育越来越发达的当下,任何一门科目都追求高效的教学实施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美术这门“边缘化”的科学同样不断地追求有效性教学。本文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来论述如何实现小学美术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 有效性教学 方法 能力

美术这门课程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艺术性学科。甚至可以说美术这门学科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完善学科的设置,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且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培养起学生的立体思维空间以及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但是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性的美术教学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教学经历进行论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都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该门科目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那么学生就会自觉地投入到该门科目的学习之中,学习的热情是高涨的,课堂参与度是高的。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首先应该要注意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更好地实施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多媒体设备协助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也对任何新鲜的呈现方式充满了兴趣。这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教学中应该抓住的一大特点。所以,教师完全可以依照学生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设备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海洋生物》这个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海洋中的各种生物的图片、纪录片。此外,还可以在动态的画面中欣赏海洋生物的形状,海洋生物独特的美感。借助这样的一种声、形、像多种方式结合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海洋生物这个部分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继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2.实物呈现开展教学。

美术这门学科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实物教学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物来展现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罐与壶》这个部分的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将“罐”和“壶”等实物带入课堂,然后依照实物来开展教学。这种借助实物呈现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教学实施的方式将有效地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助推小学美术有效性教学的实现。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美术这门科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科目,与此同时,开展美术教学更是实现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科目。人文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能够不断发展学生内在品质的教育,而美术这门科目从本质上来说可以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审美内涵。所以,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有效性必将推进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深化发展。而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但可以实现小学美术的有效性教学,也将很好地推进人文教育的实践。因此,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不仅包含了对具体的授课内容的设计,也包含了对教学实施方式的设计。主要分为这样两种情形: 1.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所谓教学方式多样化是指教师不仅可以采取以往的“教师教、学生画”的方式实施教学,还可以借助实物实施教学,也可以借助自然环境开展教学,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实施教学。例如:在《汽车》这个部分的教学之中,教师首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布置小组任务,让学生按照小组对马路上的汽车进行观察。随后让小组对如何画汽车开展讨论,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绘画任务。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事物,在讨论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在绘画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2.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小学美术的教学实施不是为了在应试体制下获得一个高分,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推动学生的进步。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实施中以教材为纲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并且尽可能地带入些新鲜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水墨变体画》这个部分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该部分的内容,也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所以,在这个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油画、沙画内容引入其中。并且在引入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带入一些画作引导学生进行欣赏。通过丰富教学的表现方式和教学的内容之后,教学的过程将更加地充满吸引力,而学生的视野也将得到开阔,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也将获得提升。

三、积极正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崇拜心理,甚至将老师的话奉为“真理”。正因为这样,很多学生尽管心理不成熟,学生非常重视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在笔者多年的教学之中也发现,受到教师表扬的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对该科目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将不断地激发,同时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的自觉性也将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则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学生的进步和教学效率的双重提高。所以,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实施正面、积极的评价,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这样,学生受到了鼓励,学生也会争着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表现以赢得教师的认可。长此以往,必然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篇7

一、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教师对美术理论知识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手法单一而枯燥,极大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美术鉴赏课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例如,教师在讲述《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时,为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中国的年画、剪纸、皮影等,这样很好地优化了教学手段,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次美的享受,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还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性,为美术鉴赏课堂赋予了勃勃生机,有利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观的形成。

二、教学过程互动性

互动性教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美术鉴赏课堂上,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述《清明上河图》时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看的这幅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一副风俗画,通过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景物呢?”学生回答:“我看到了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还有赶集的、买卖的、闲逛的、饮酒的、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还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这样,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了热烈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意见集中在一起,把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特点一一讲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清明上河图的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非常具有欣赏价值。”可见,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学生视野拓展化

教师要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就必须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必须立足于美术理论,正确引导学生去欣赏更多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名家作品,如克劳德 · 莫奈的画。莫奈生于巴黎,是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注重人对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尊重自然和人的感觉印象,其影响力极为深远,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的画描绘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散涂的笔触急剧地涌上画布,使得绘画面上即便是最暗的阴影区也带上色彩,主要代表作 《塞纳河畔》、《绿衣女子》、《印象 · 日出》、《圣 · 拉扎尔火车站》、《睡莲》。学生在欣赏莫奈的画作时,会被这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多多参观画展,使其对各大画家不同的表现手法都有所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形成。

四、课堂氛围立体化

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有一定的影响,在美术鉴赏课堂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一个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受作品的美。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这一作品时,可以将《黄河号子》这首旋律应用其中,一来,为该作品的鉴赏营造了情感氛围,二来,让学生的感受能加立体。这样,学生在鉴赏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时,就能充分感受到纤夫在俄罗斯河上的痛苦呻吟,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充分融入作品中去。音乐与美术都是艺术的体现,将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到美术鉴赏课堂中,不仅能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实现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

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中阶段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教师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选择各种名家画作供学生欣赏,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欣赏美术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美术的世界里徜徉。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审美能力对高中阶段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探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性策略,为高中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探究 篇8

【关键词】美术鉴赏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55-02

美术鉴赏,即结合视觉观察和大脑的记忆对所看到或接触的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并且根据日常积累的实际经验对作品产生鉴别和感悟,从而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增长相关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能使人的情操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的缺失也逐渐引起重视。美术鉴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高中学校开设美术鉴赏课程十分必要。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鉴赏课程的不足不断浮现出来,本文就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进行探究。

一、美术鉴赏课程现今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美术鉴赏课程内容方面

目前美术鉴赏课程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美术鉴赏课程由于任课老师知识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多元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于任课老师来说,美术鉴赏要求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也应当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知识,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音乐哲学都应当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比较常见的中外文化知识更应该有所掌握,因为美术鉴赏教学课上引用一些相关的文化或历史等知识会增加其趣味性,学生感兴趣了,课堂效果就会更好。但是,需要教学人员注意的是,美术鉴赏课并不是美术史,不能在课上针对某个艺术作品进行大量的史论分析,因为过于强调史论会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产生弱化,应当有所侧重,在课上分轻重,不能将课堂性质扭曲。

(二)关于美术鉴赏课程周期安排方面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正进行着大范围的改革,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一些课程安排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多年来,学校在对学生的考核上仅仅是注重考试成绩,并且考核的结果也是以考试的最终成绩作为参考依据。美术鉴赏等课程在学校得不到重视,以致于学生在美术鉴赏课程上无法得到全面、专业的教育。实际上,美术鉴赏课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开发和拓展。但美术鉴赏等课程的考核更不能依据考试成绩来确定,因为如果只依靠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那么将很难得到准确的考核结果。正是由于学校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学生和家长也对成绩过于重视而忽视了对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样很难达到美术鉴赏的真正要求,也无法让学生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三)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上的缺陷

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目的的鉴赏活动,其具有较多层次的鉴赏内容,也可以称为鉴赏内容的多元化,因此,也就要求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鉴赏内容的多元化。然而,目前的教学方法却呈现出单一化的特征。现存的教学方式只有比较鉴赏和分类鉴赏两种鉴赏方式,比较鉴赏是把中西方的美术作品或不同族群、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鉴赏的方式;分类鉴赏则是将作品按照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不同的美术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单独门类进行单独的分析鉴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和解读作品,而且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对于美术文化丧失兴趣,对于美术鉴赏课程失去积极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效果。

二、对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建议

(一)美术鉴赏课程内容方面的改进

许多学者和专家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层次性,美术鉴赏的内容也应当可以划分为多个部分,目前随着美术鉴赏多元化特征的提出,学校的美术鉴赏课程的改革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美术鉴赏课程内容的多元化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高中也应当加快美术鉴赏课程多元化改革的速度,重视起美术鉴赏内容的多元化。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可以将上课要讲的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图片和视频讲解的使用以及实物展示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地鉴赏美术作品,有画面、声音、图片和文字以及引入的大量实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融入到课程的讲解和学习中。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个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对课程的内容记忆深刻,具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2.可以适当安排户外课程,走到大自然中去,只有真正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才能切实感悟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谛,大自然是许多美术作品的灵感来源,走到自然中去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作者的感受,而且适当的户外课程也能增加美术鉴赏的趣味性。

3.美术鉴赏课程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可以联系到一起,并且结为互动链,不仅可以使课程的教学更加方便、有趣,还有利于更加多元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

4.美术鉴赏也可以与本校的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一个校园的环境是校园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优美的环境不仅能够净化心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一定的雕塑、美术作品展览或广播播放优美的旋律来丰富校园文化,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美术鉴赏课程周期安排方面的改进

首先,在美术鉴赏等课程上,学校应当加大重视程度和关注度,应当积极推动美术鉴赏课程的顺利开展,并且要保证课程的准时进行,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专业全面的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课程的老师素质对于课程效率的高低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培养一个专业的、有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保证美术鉴赏课程的质量。此外,学校也应当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比如图书馆或者网络需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教学资料,以满足教师的备课需求或者课堂使用。

其次,所有的课程时间都是有限的,对于课时安排较少的美术鉴赏课程来说,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也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让学生掌握更加专业的鉴赏方法、形成成熟的鉴赏思维、获得足够的鉴赏能力是美术鉴赏课程的出发点,因此应当重视鉴赏思维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具有了鉴赏思维,掌握了鉴赏方法,能够进行独立的品鉴才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才能使学生成为能够进行独立的艺术感知的个体。

(三)有关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

美术鉴赏内容的多元化不仅仅要求课程内容的多元化,还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多元化,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水平的鉴赏内容教学。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让学生对于美术鉴赏从各种感官角度和层次上产生刺激,并且保证了课程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

三、结论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关注文化课的学习,还应该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健康成长,因此美术鉴赏等相关课程的改革显得十分重要。教育的改革需要时间,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体会,只有设身处地地关心和了解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学会充分利用更加现代化的方法和设备,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逐步完善美术鉴赏等课程教学,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与鉴赏,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迎峰,肖钢.关于高中美术鉴赏课学生自主课堂实施策略的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1)

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探究 篇9

【论文摘要】:

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利用极具的创意导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善学„„

【关键词】:

创意引导、激活课堂、兴趣、主观能动性、导入、愉悦身心、【正文】:

美术教学是主要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的课堂活动。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制作,从而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与审美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享受个中的乐趣和成功。所以,充满创意的引导,能使学生和教师在心灵与情感的交流上产生共鸣,达到人文、情感和精神上的沟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驱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与欲望去完成美术作品。

1、激活美术课堂气氛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1.1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个性特点、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对课堂设计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旺盛的情感态度,保持这种高昂的情感态度进行激情创作。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在这种乐趣中逐渐增强运用美术的基本能力。

1.2 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和事物的一种手法。

事物、情感,是时时不同的,所以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是很必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美术课堂中的创意,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对学生的表现力和掌握技能产生影响。同时,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2、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1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由师长转向朋友,由“传授型”向“互动型”转变。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教师要承担推行新课程实施的使命,必然要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突破课本的局限性。

教师应善于把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教学中更应注重研究学生的行为和兴趣,灵活把握课堂教与学的节奏,“对症下药”,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改变课堂导入形式,传统的导入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讲,并非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导入。有效性教学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来进行创设和引导。

3、美术课堂中创意导入的重要性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巧妙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导入,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教学的对象、内容、氛围和主题等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首先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导入,好的课堂教学导入形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这个环节中,美术学科的方法应别具一格、灵活多变、形式多样。极具创意的导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创新的美术教学导入方法

4.1 利用音乐导入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笔者就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进行了美术、音乐交替互补的探索,并实施。早在1970年,美国音乐教育家乔治,罗曼诺夫经过反复实践试验证明,得出结论:不管在任何时候,音乐都能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引起兴奋,并由此产生创造灵感。这样设计,旨在通过音乐所引起的听觉刺激,激发学生更形象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执教广东岭南版三年级《春天的消息》为题的美术课时,一开始,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带着问题“请同学听听春天在哪里?”欣赏儿歌《春天在哪里》,在欣赏的过程中回味、思考,由于音乐的感染力,学生们此时心情轻松愉快,联想不断——“春天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校园里的树木长出嫩芽、小鸟在唧唧喳喳地歌唱、微风轻拂、还飘着小雨„„”更有的学生运用古诗《春晓》和《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形容春天的景色,富有感情的背诵,让学生们展开更多的联想,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经过一系列的引导点拨,大约98%的学生都能画出春天的特点,找出春天的色彩„„由此,我认为,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固有的单调气氛;音乐更能打开孩子的心扉,激发创想。因此,在美术教学导入中实施音乐内容的注入,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情景氛围,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情操的陶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作。

4.2 利用游戏导入

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好玩、好奇的心境可以活跃大脑的联想,思维敏捷,增强表达欲。积极的有效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根据这点,游戏渗入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特征。”过去传统的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以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猛塞硬灌,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喜好,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提高技能。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的导入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如:执教广东岭南版二年级《大家爱吃的瓜果》一课时,笔者采用游戏导入方式,我预先准备一些形状和表皮特征比较明显的水果,分别藏在密封的袋子里,请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然后说出形状特征和表皮特征,再让台下的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各抒己见。由此一来,学生对水果的形状和表皮特征的印象非常深刻,同时对本课充满了兴趣,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我本课预设的教学重难点随之被孩子们的主动学习高潮所击破。从而轻而易举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把玩游戏时高昂的情绪都迁移到画纸里,95%的同学都能运用点、线、色描绘出水果表皮特征„„一幅幅的好作品逐渐呈现出来。2004年天河区教育局进行全区的教学督导检查工作中,这节课被评为优质课,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我还采取了猜谜语的游戏方式导入,如:脱了袍子,是个白胖子;去了白胖子,剩下黑圆子(打一水果 荔枝)。还有,看看圆,摸摸麻,包着一肚小月牙(打一水果 桔子),等等。这些游戏谜语都是学生喜欢的,既能激发课堂的趣味性又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谜语里已经充分掌握不同的水果的特征;我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在纸张上生动地描绘出来。美术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通过游戏导入不但提高学习兴趣,还可让学生联系课外知识,提高接受效率,是促使学习成功的源动力。

4.3 利用师生互动,转变自身角色导入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中央电视台《大风车》中的“奇思妙想”节目,在快乐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主持人董浩之所以成功,是他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感受、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孩子的选择与情感,了解并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的方向。如:执教广东岭南版四年级《自己做镇纸》时,笔者一开始先拿出一把折扇,边摇边说:“唉!这天气也真够热的„„”其实边扇的时候刻意把讲台上的纸张扇得到处乱飞。这时把话题一转:“哎呀,这纸怎么吹得到处都是,真麻烦,怎么办呢?同学们来帮我想想办法吧?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小组讨论。”这时学生的心理反应是老师就像自己的老朋友似的,一定要帮帮她。所以积极举手给老师出主意,如:拿杯子压呀、拿尺子压呀等等。再小结学生们提出的办法,带出今天的课题《自己做镇纸》,这时学生们对镇纸有了初步的了解,就是利用分量较沉的材料做的。再让学生自主探索制作镇纸的方法。以上的设计体现了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改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弊端,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甚至笔者用过“一人分演几个角色”表演进行导入,孩子们就像在看话剧一样,气氛乐融融的。在这课堂上,笔者就是一位表演者,孩子们完全投入到教师创设的课堂情景中,甚至笔者倡议学生们把自己完成的作品和比老师的作品来个比赛,看谁做得既漂亮又有创意。到后来学生完成的作品一个比一个漂亮,创意无限,因为他们又把老师当成他们的竞争对象„„。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既有创意又生动,连听课的领导和同行们都被笔者的表演感染了,有的还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气氛,得到了一致好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长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学生要尊重老师;其实,尊重是相互的,以朋友的方式对待学生,并设计教学手段,学生才能信任你,理解你,喜欢你,知识的传播才能更快更灵活,效果更显著,同时学生才会善学、乐学。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有机整体。“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乃至学科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利用层出不穷的各种形式导入新课,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有效性教学。以上所提到的主要几种导入方法,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来交替使用,这一切都要根据教学对象的情感特点、个性特点、认知特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和把握而定。同样一个内容,各人观点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总而言之,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学会学习就是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纪检部部员关于2012~2013学年工作计划下一篇:迎元旦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