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共10篇)
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篇1
从事美术教学一年多了,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我们没有艺术细胞,不会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更直观的传授绘画技巧----示范,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达到一定的绘画水平,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美术的爱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把美术课设计的直观形象,除了大量的图片冲击以外示范更是举足轻重,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凝聚力、提高学习效率等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半个孩子,他们也许已经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动手能力还是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因此需要老师的示范引导其进行绘画是必须的,而美术课的教学示范是指在美术课中,利用多种手段、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或制作地方法和步骤或原理,提高鉴赏水平,为实践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东西是“不画不知道”。如《古镇风情》一课是水彩淡描课,我试着只讲理论,如何构图如何上色,结果学生在画完初稿后出现了诸多问题:涂水彩时,水分把握不好,颜色涂的不匀;主题不突出等等,不仅作业效果很不理想,有的学生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如果教师如果能够边讲解边示范制作版画的过程,便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
二、美术课堂上的教学示范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美术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教学中重讲解,轻示范;重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却忽略了学生美术技能的扎实掌握和绘画方法的学习运用,造成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缺失。所以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应认识到示范教学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很多技能技法的传授需要教学示范。
1、因材示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示范教学过频或过淡,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步骤演示讲解,学生观看熟记,这就带来了相对的缺陷:部分学生在创作时容易受教师示范的“定势”,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没有很强的“原创性”,更多的是教师作品的“影子”。这样过频的示范只会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形成思维的惰性,而且也会让学生的作品风格单调划一。
学生缺乏运用迁移的方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就无法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气质,创造新的作品。美术课虽然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合理的示范,但它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2、示范教学流于形式,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
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操作的动作要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术教材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是静态的,无论教材的解说多么仔细,步骤多么详细,都不如教师的示范能解决技法学习上的难点。通过示范,使其产生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最后掌握知识技能。《水墨画—动物》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些笔墨技巧,而这最为一目了然的方式是示范,学生通过示范的学习,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笔墨技巧,并跃跃欲试。这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到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美术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建立起来。
3、示范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讲究一定的量和度
示范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用。示范是教学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滥用示范,只能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它时,才恰到好处的选用示范手段。对于低年级,如果有较难的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学习内容,教师不妨试着带领学生学习。例如初学水墨画,教师可以从构图开始,对造型,对线条、墨色的处理方法一一示范讲解,学生看的明白,学的真实,能较快的掌握技法。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创造美的活动。高年级的学生无论质疑,解疑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思考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只需根据教学目的,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设计,构图等方面略做点拨即可。
“教有法而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示范的创设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示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学习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4、示范教学应具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示范的范围应该确定为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示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不宜做完整的示范。在一节剪纸课上,课堂中有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的折剪,展开后变成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是教师快速的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第一次的示范是揭示课题,引起兴趣;第二次的示范是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示范简单而典型,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作用。这堂课的示范就完整的融汇于整节课中。
美术课堂示范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关键处示范,千方百计的把拟订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找到了结合点。适量适度的示范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曲径通幽”的效果。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方为上品。
5、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误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习,那就削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总之,新课程下美术课的示范教学仍然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匠心独具的示范设计及精心演绎的示范过程对学生来说弥足珍贵。“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教师如果抓好这一环节,便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篇2
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 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教学”是传统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 示范过多或是忽视示范都是不适宜的。这些现象将直接影响到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而通过教师的有效课堂示范, 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达到学习目标, 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美术创作的技能、技巧, 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从而更好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学示范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教学示范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美术示范教学中, 笔者倾向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从如何提高教学示范的有效性出发, 精心设计教学示范的过程, 并综合采用多种示范方法, 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努力为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创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服务, 并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几点探索:
1.示范教学要有层次性, 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由于学生在理解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 在美术课堂中, 教学示范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计示范的方法与时机, 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真正做到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
例如:执教苏教版二年级《动物朋友》这一课,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抓住动物的形象特征, 生动的描绘出动物的形象。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重点, 本次教学我设计了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把握好时机, 面向全体学生的示范;第二次就是在巡回指导作业过程中的, 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做到有针对性地示范与指导。让孩子在自己的绘画能力和特长的基础上, 通过示范使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素养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与发展。
2.示范教学要有针对性, 有效的解决教学重难点
教学示范是美术课堂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是为了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因此, 教师的示范过程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 有针对性。而如何来设计示范, 我认为首先要考虑的是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目标地理解, 以此为基础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相同图样排排队》一课时, 我的示范设计思路是: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相同图样排队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设计为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 来完成相同图样的排队。实践证明, 这一做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我设计示范的思路主要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第一次示范是为解决教学重点服务的, 主要是通过示范好的图样排队的作品创设情境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具体的思路是通过创设海洋运动会的情境, 让学生欣赏小动物入场的队形, 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激发孩子们对作业的兴趣, 接着引导孩子们给没有上场的小动物排列出更多更有趣的队形。在一次示范完成后, 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展评, 运用儿童化的点评方式与孩子们互动欣赏和交流。
片段一:
师:瞧, 小鱼和龙虾聚在一起做好朋友呢!
师:这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 变成花的造型来排队也很有趣哦。
师:小海豚们在跳舞呢, 来, 伸出小手, 跟老师一起比划一下他们优美的队形吧。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运用范画把教学任务的重心下移,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引导孩子发现探索出更多的美。
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第二次示范地尝试。第二次示范, 我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这一部分我主要是把握住三个节点:方法、材料和美感。主要是通过示范引领和师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的。
片段二:
师:小朋友们刚刚是用什么方法和材料给小鱼排列队形的?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方法和材料吗?
生: (自己来总结方法) 。
师:把剪好的圣诞树图形, 分别搭配在不同的背景上, 引导孩子运用比较的方法来体会如何搭配色彩才具有美感。)
师:拿出废弃的白菜头, 考考孩子们怎么做, 与孩子共同完成印的方法。 (在学到方法的同时, 也让孩子感受到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普通的材料也可以变得如此美丽。)
在教学过程中, 我时常会运用这样层层递进的, 富有针对性的示范方式来有效地解决课堂的重难点。
3.示范教学要有启发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美术新课程教学的特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各种能力, 如:空间想象力, 创造力, 观察力, 审美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 关键在于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笔者作为工作在一线的美术教师, 时常会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困惑, 示范了一张作品, 学生就会仿造, 依葫芦画瓢, 学生的画作千篇一律。针对这一现象, 我尝试着运用启发性的示范方法。
例如, 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动物面具》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学会制作的方法, 我给学生展示了用卡纸制作狮子面具的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 结果, 整节课下来, 全班变成了狮子王国。在孩子的眼中, 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学生极易模仿, 甚至临摹。因此, 课堂示范要具有启发性。所以, 随后的教学中, 我改变了教学策略, 只示范了制作动物面具的技巧和方法, 而具体制作什么动物全由学生自己去想象创造, 课后的作业也丰富多了, 变成了一场热闹的动物聚会。
又如:在苏教版二年级《虫虫虫》 (手工制作) 教学中,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为引导学生学会用泥塑的方法来创作昆虫。我先向学生示范了捏泥的几种基本技法, 学生掌握了压、揉、捏、刻等方法后, 再按虫的不同形状来创作各种昆虫的小泥塑。本课的示范教学, 教师只给予技法层面地指导, 如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 把更多的创作空间留给学生去探索。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经验, 并通过丰富地想象和表现能力来完成一件作品。
这样的尝试经验证明, 示范要有所保留, 保留得恰到好处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好地启发, 此为授之于渔而非鱼也。
4.示范教学要有灵活性,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美术课是技术性很强的课程之一, 教师的教学示范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重难点。因此, 教学示范必须灵活运用, 以点带面, 从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地提升。
例如: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会变的花、树、叶》一课时, 我首先示范出花的各种基本外形, 随后出示准备的花的图案作品, 让学生相互比较, 找找后者进行了怎样地变形。 (教师示范变形过程, 强调运用了哪些点、线、面, 这些点线面又具有什么样的美感) 。随即让学生举一反三, 想想还可以把花进行怎样地变形装饰。随后我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变形的方法, 并让学生尝试设计。在这样的示范活动中, 学生体验和感受到了设计的方法, 由此,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树和叶的装饰学生就能够自主地尝试创作了。
“教有法而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 美术教学示范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 良好的教学示范设计,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拓展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逐步掌握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 除了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 老师地示范也是美术课堂中最重要的活动环节之一, 同时也是让学生直接感受美术神奇魅力的最佳途径。本文中提出的关于有效示范方法的若干意见, 既来源于实践, 也需要回馈到实践中再次检验, 从而使其更加有效。因此, 我们应该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示范的方法, 并不断在实践中学习与完善, 真正的发挥出美术课堂的美育功能。
摘要: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 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教学”是传统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为依托, 简要地介绍了“示范教学”的产生背景和重要意义, 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有效示范的四种方法, 即示范教学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示范教学,美术,教师,学生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2]尹少淳.《中小学美术教学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示范
美术课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于数学、语文等课程,它是一种动手课程,更准确地说是一门技能学科。所以在课堂上,除了教师的授课讲解外,更多地需要学生的领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课堂示范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要把握住示范教学的有效性。
一、美术教学“有效示范”的意义
有效示范的含义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要角度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关注示范的实际效果。有效示范是凸显美术学科教学特征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有效示范,可以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启发引导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感知和理解,最后将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人文性和愉悦性融于一体。
二、美术教学“有效示范”的重要性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人文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如果恰当地运用一些教具、模具或者实物等具体的、直观的手段,通过教师的有效示范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出来。也许有人说,美术课堂教学动手性很强,教师只对要点进行讲解和引导,然后让学生去大胆想象。但是,作为多年来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的一名教师,笔者认为,美术教学课堂上的游戏、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示范具体的形象和构图方式。所以说,示范教学在美术课堂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最直观的东西往往能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首先,示范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怎么去做,而不是对教师的一种单纯模仿。其次,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通过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从而达到一定的绘画水平。第三,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有效地给学生进行示范,可以使自己在教学中和学生同步提高,也可以更多地积累一些扎实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三、美术教育“有效示范”方法探析
1.黑板直观技能示范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示范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力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技能示范,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把思维方法通过演示传授给学生,引发学生模仿、产生立即动手投入练习的欲望。例如,在学画中国画的教学中,笔者从执笔方法、坐姿、站姿、笔墨技法等方面给学生进行直观示范,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非常高,课堂教学氛围也很活跃。教师的示范越清晰、越准确,学生越容易掌握。也可以边示范边提出问题边让学生讨论,在讨论得出初步结论时,教师再示范。例如,在写生教学中,教师运用熟练的线条和笔法的变化,很快地在纸上表现出立体物象的形象,教师以正确的用笔姿势,准确地描绘物体的结构,认真地观察物象在光线照射下产生的明暗色调变化等,都可引起学生学习写生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教师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的作画姿势、用笔方法、观察方法、思维方法都体现出教师示范的影响作用。
2.分步讲解示范
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就很有必要示范每一个步骤。例如,低年级教学中要示范如何画线,如何涂色,如何正确使用剪刀、美术工具等等;在中年级讲到色彩知识时,学生好奇心重,急于涂色,但不会使用画笔上色、调色,教师就有必要分步示范讲授;讲授色彩知识,演示调色技巧。还有剪纸、手工等这样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程内容,都离不开教师的分步示范讲解。教师要把握好示范的“度”,如果示范过度,学生受到过度的暗示,就会照教师的范画临摹,缺少创新;如果示范不够,学生没掌握知识技巧就画不出来。
3.实物教具直观示范
美术教育是视觉艺术的教育,而恰当地使用实物教具,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美术教师如能在教学实践中,巧妙演示教具就会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例如,欣赏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只是通过观看PPT是无法感知作品的特色的,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绘画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亲历触摸来感知区别,特别是在讲述陶艺时,让学生触摸更能直观地感受作品的质感等。
4.教师范作进行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多数教师可能会选用一些教材中精选的美术作品,去给学生进行示范讲解,但是教材中提供的名家经典毕竟量少,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一名好的美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范画或者将学生中的优秀绘画作品在课堂上进行示范,这样更接近学生真实的生活,也比较接地气,学生更容易接受。也可以带学生去参观一些画展,让学生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让学生全身心地真实地体验美术的魅力。
5.实物投影多媒体示范
随着多媒体的出现,一线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如在绘画、彩泥、剪纸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物投影这种新型教学手段,把步骤、过程及最终的效果都很清晰地给学生展现出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弥补黑板直板教学的不足,比如色彩演示、手指间操作、作品对比等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很直观地给学生进行回放演示。例如,“手形的联想”的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手影、人物剪影等方式给学生示范。又如,在“影子游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幕布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自根据自己的影子进行绘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示范的过程步骤拍成过程图,做成直观的课件或视频给学生进行播放。
6.激励学生参与示范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在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参与示范。具体做法是:让绘画或制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给其他学生进行示范,有的时候还可以师生同时做示范。比如,在“中华龙”一课的教学中,先给学生示范一种最基本的制作方法,然后让表现欲望强的学生到前台示范,启发学生改变方法进行制作。最后,笔者惊喜地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从某种角度上反而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画出更具个性的形象。
7.针对个体进行示范
学生在创作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在教授“快乐的节日”一课时,学生问道:“老师,怎么画一个人吹蜡烛啊?嘴怎么画呢?”笔者首先请同桌学生做了一个吹蜡烛的表情,摆了一个这样的动态,给这个学生观察,然后边讲解边给学生示范吹蜡烛的表情动态画法。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完成这幅作品。因此学生练习时应该仔细观察他们,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掌握美术技能。
总之,有效示范教学作为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能使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体现。所以,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大胆地进行新教学方法的探索。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要通过有效示范这种新型教育方法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终达到“不示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薇娜.基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示范的探究[J].教育研究,2013(2).
[2]郝莉霞.如何实现小学美术课堂上的有效示范[J].内蒙古教育,2015(4).
[3]叶红娜.适性 适时 适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示范方法设计[J].浙江教学研究,2012(2).
[4]王昌标.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有效示范的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2009(9).
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篇4
——“四小”研究之小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一个有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引领学生探索新知,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当堂的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不足之处,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思维受阻,造成课堂“冷场”。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因此,创设出一个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时机准确、抓住核心和难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关注的是如何对教材重难点的化解,化解的过程即是通过问题的设定、展示来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问一答、一问多答等常规形式,看似热闹的探讨氛围,实际上却只是浮于表面,而没有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所以,我们在问题设计上必须找准切入点,课堂教学中抓准时机有效提问,因势利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教材时,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核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深入探索,真切地体会和掌握重难点,更好地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学生自主地对所识所感进行理论总结,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去对创作推陈出新,这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分散思维,创新思维有积极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导向明确、注意层次和难度
教学过程无论是启迪式、善思式教学,还是拓展式、快乐式教学,教与学能够很好的互融。有效的提问更能引导学生勤思乐学、明确思路、各抒己见。在提问时要注意深挖问题核心并适时延伸,导向明确。所提问题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把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决,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既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三、学习设疑,体现趣味和快乐
学生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当外界创设了有利的因素后,学生原本活泼聪颖,活跃的思维就会激发起勇于探索事物的动力。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适时趣味地设疑的。问题的趣味性能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设疑提问,互相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使教与学成为一种互动,教得广泛,学得主动,趣味性提问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从而使学生达到一种真正快乐学习的状态。
四、角色扮演,再现情景与画面
童趣的情境,生动的语言,打破了一般绘画课的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热情。整个课堂在趣味无穷的情景体验和浓厚的情境氛围中达到高潮,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既张扬了个性,又轻松愉快地消化了本课的知识。通过有意创设一定的情境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探究与创造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这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快乐的学习通道。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思索,巧妙提问,为学生找到一个“撬动地球”的支点。让我们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不断总结,让有效提问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功效,引领学生在探索的海洋中收获更多!
荣成21中学区崂山完小 张茹
关于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感想 篇5
利州区北街小学:蒋海霞
德国有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事,而在于鼓励唤醒和激励。”还记得刚当美术教师时,对于如何上好美术课我很困惑、很迷茫;总是认为孩子们太顽皮,总是把颜色涂到线外面了,总是把线条画的太乱了......对于孩子们的那些随意随心的绘画作品,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式给予评价,往往错误的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所用颜色与实物一致为标准,而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等因素。一段时间后,感觉孩子们绘画兴趣减弱了,而作为教师也感到本应该快乐的美术课堂显得呆板了,孩子们的画成了千篇一律的“复印”件,有些孩子渐渐开始习惯了老师的“黑板画”。这让我感到深深的自责;于是,我开始反思美术课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是最有效的?通过回顾、反思,我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儿童的美术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美的教育,是情的浸透,是爱的吐露。所以我在当代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融入了美术的无痕教学的理论中得到启发,把大自然的无穷美妙,社会生活的丰盛 1 多彩,通过诗一样语言的描写或场景的设置,让孩子置身其中,萌动感情,引起心灵的共识与震撼,在情感的驱动下启动想像,激发灵感,调动潜能,去点燃智慧的火花,去发明丰硕新奇的世界。我在上小学美术人美版第三册《我和昆虫》与《奇妙的爬行》这两课时,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欣赏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理解他们的生长环境、结构、爬行动作的特点;激发孩子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其次欣赏动画片《虫虫特工队》,让孩子通过影片去感受小昆虫们他们的奇妙世界,体验就算是“一片树叶”、“一个小水洼”也可以成为他们的天地!再次就是观察身边的一个小昆虫--《蜗牛》,把你见到的样子“写生”出来;最后一起来画一画蜗牛,再说一说我们画的蜗牛。通过观察、欣赏、学习、画一画、评一评,这一堂课,教师上得生动、学生学得有趣。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小昆虫的“魅力”,不仅是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想象力得到锻炼,更使他们学会爱护自然、尊重生命。这堂课孩子们的作品也丰富起来了,把蜗牛画得动态万千、色彩艳丽,大胆、粗犷的线条里充满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通过这课的教学,让我领悟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结果与过程哪个更重要?学生画蜗牛很容易,而要画出赋予感 2 情和生命的蜗牛,孩子们理解与感受更重要.孩子们画的是"大自然的蜗牛"还是"黑板上的蜗牛"全在与教学过程中孩子们教师的引导、启迪、领悟!
二、自由开放的教学更有效
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们的课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体验和独立创造精神的主体.教学思想的民主,课堂教学要以自由和开放为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积极地说、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其次在教学中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不断调整自己的课堂情绪,尽力做到和学生的思路一致,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题思维,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策略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策略形式的多样化,是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
首先,美术课堂教学由于其资源的丰富、画面的多样化,特别适合与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还可以增强其视觉艺术和形象性,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小学美术人美版第三册《雄伟的塔》这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地不同时期、不同材料建造的塔 3 的图片,并与学生从塔的历史、塔的结构、塔的造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想法,让塔的造型不断地变化,通过点击鼠标作拼图比赛,将“塔”的图片分割后随意摆放,学生通过记忆把塔还原成原来的样子。通过点击鼠标作“画塔”比赛,请学生直接用鼠标在课件蓝色区域内点画出塔的轮廓线,比一比谁画的塔最好!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带着好奇的心态进行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美术课堂与音乐结合。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又能营造一个好的艺术氛围,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全面开放,思考能力更广更宽,并能从中吸取到新的艺术营养。
美术课堂中教学示范的研究 篇6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刘文军
内容提要: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被经常使用。但是在课改进程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示范的认识和行为发生了诸多偏差,或弱化了示范基本功,或淡化了示范的重要性,或规避教学示范„„。笔者从事美术教师培训工作多年,长期关注美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示范行为,颇有一些心得。本文针对教学示范这一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思考,立足于理论,并引用典型案例加以阐释。
主题词:示范、美术教学、教师 正文: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被经常使用。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部分教师对教学示范的认识和行为发生了诸多偏差,对教学示范难以科学把握。本文试图立足于美术课堂从整体上对“示范”这一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做一些个人思考。
一.示范的定义
何为示范?只要作为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对学科的理解都能说出一些个人的观点,鉴于美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术科”的特点,可能美术教师更有发言权,描述得更准确一些。它和演示有区别吗?面对这个问题,老师们要么将其混为一谈,要么模棱两可、莫衷一是。因此,必须界定它们各自的涵义和辨别两者之间的区别以扫除部分教师认识上的障碍。
示范(现代汉语字典: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是教师或示范者实际地操作工具和材料,显示完成一项工作和制作一件东西的过程和方法。①示范在技法的运用和材料的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美术技能学习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扎染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材料的处理和加工以及制作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必要的示范。(如图1-3)
图1
图2
图3
示范的基本要求:
1.示范要做到程序清晰、方法明确、要点突出,让全体学生看到示范的全过程。
2.教师或示范者在进行示范时,往往需要语言的讲述来配合。但由于示范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和介绍操作的程序和方法,因此讲述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要喧宾夺主。讲述起提示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说明程序和方法。
在美术示范教学中,应该突出方法的要领和方法的程序性。如学习木刻版画时,要按照“起稿-木版染墨-刻版-印刷”这一顺序进行,而不能颠倒顺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述加以强调,同时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方法,可以采用重复示范的方法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
演示(现代汉语字典: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和理解)与示范十分接近,是教师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运用板书、板画或数字化媒体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行为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演示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更积极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演示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因此,演示应该经常与讲述结合起来运用,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示范与演示在概念阐释上十分接近,实施的要求上也大同小异。不过两者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⑴、目的不同:示范的主要目的是教师的展示,便于学生模仿。如学习木刻版画时,教师示范是呈现整个制作过程,需要学生模仿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即制作版画作品。演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书本与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各种原理、法则。如教师用分别盛着红、黄、蓝三原色的水的玻璃被演示间色是如何调配的,学生了解此现象而无必要模仿。⑵、语言运用程度不同:虽然两者都离不开讲述,但讲述在两者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完全相同。教师或示范者在进行示范时,一般都需要语言的讲述来配合。但由于示范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和介绍操作的程序和方法,因此讲述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示范是主,讲述为宾,不要喧宾夺主,用过多、冗余的讲述去淡化和抵消示范的作用。如果讲述成为主要方面,实物或其他的直观因素成为辅助手段,那么我们可视其为演示,因为重点已经转向对原理和法则的理解了。
由于美术教学具有形象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示范还是演示,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倡教师多运用。
二.教学示范遵循的原则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熟练、生动的示范,能增强教学的魅力和感染力,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导向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每一次不经意的教学示范,学生都有可能模仿。因此,对教师的示范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答疑解惑、铺路搭桥。
1、示范要科学正确。②教师的示范与演示是要解决学生学习当中遇到的学习障碍,因此教师的实际操作和语言表达等行为要慎重,示范的正确和科学是最基本的要求。笔者曾经观摩了这样一节课,课题为《我们戴上红领巾》。授课教师首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少先队的各项重要
图4
图5 的活动,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仪式的四个重要环节,即出旗、授巾、宣誓、敬礼。之后,教师通过拼摆基本型示范人物的出旗动态,如图4-5。上图表明,教师的拼摆示范是有误的,双手的动作组合是不科学的,对学生后续的创作活动有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2、示范要照顾全体。教师的示范就是使学生通过观摩教师的具体直观的操作来掌握某种技能、过程或程序等,当学生了解教师示范过程出现困难或障碍时,它的功效必然被大大降低甚至为零。类似的现象诸如教师身体遮挡范画、范画过小等。如图6
3、示范要熟练流畅、口手并用。教师示范时,要求辅以一定的语言,使学生对过程和现
图7
图8 图6 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刺激视觉与听觉感官,丰富内容。同时也要求教师能熟练流畅的进行示范,这样,既能展示教师的专业能力,展现教师个人魅力,又能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与流畅性。笔者曾经观摩了这样一节课,课题为《画门神》。
适当的讲授后,教师开始示范,“长方大脸画中间„„”教师根据口诀诗熟练地完成示范画(如图7-8),学生十分叹服。
4、示范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教学示范有如一把双刃剑,即可促成教学活动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挤压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必须在课前要有所预见、在课后要有所反思,找到两者的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某教师讲授《我设计的车》一课,本课要求学生的作品在保证汽车合理结构的前提下能展现个人的创造性。教师画了一辆外形像苹果的房车,内部有会议室、厨房、卧室等等。③由于教师的示范过于具体,学生在看了教师的示范之后,思维并没有得到教师的进一步引导而发散,大部分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式,最后导致作品大量雷同,有悖于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基本理念④。
5、示范后有要求、鼓励求异。示范要有适当的拓展。在创作或作业之前,对学生要有思维上的引导,要求学生不要照搬教师的范画,鼓励学生有创新、表现自己的个性,甚至可以将其列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教师讲授《适合纹样》一课,示范了一幅以方形为外形的花卉造型的适合纹样,先画出纹样的骨架,然后在骨架上添花纹。教师画完后,让小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形状来进行适合纹样的设计?比比谁有创意。”最后,教师提示:“大家还要注意,当外形发生变化后,要适当调整纹样的形状或寻找更适合外形的纹样”。结果,学生的作业中呈现不同外形的适合纹样,如矩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等,同时纹样也随着外形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的姿态,学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案例中的教师示范之后,及时给学生提出要求、并且用激励的方式去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三.美术课堂中常见现象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确定了美术课程的学科性质为人文性和工具性,工具性更多的涉及到表现和应用,而对技能的掌握则是实现工具性的主要途径,技能的学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更直接的、更主要的还是要依赖教师的传授,很多技能需要教师言传身教,而身教则更有效。通过示范,学生可以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比较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从而提高表现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
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美术的爱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就要把美术课设计得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又耐人寻味。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示范举足轻重,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凝聚力及提高学习效率等作用。
然而,在我们的一线课堂上,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教师的教学示范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缺少必要的示范
某教师讲授《画玩具》一课,本课要求学生在观察不同材质玩具的基础上总结各自的特点,并合理使用各种线条表现其特征。在课堂上,教师用了大量时间带领学生分析玩具造型、概括材质特点。如何在画面中用线条这种美术语言去具体表现不同材质的玩具?教师并没有加以正面引导。此时,示范应是最好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教师的示范与讲述去解决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如构图、比例、线条的长短、曲直、粗细的变化等等。鉴于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教师要克服心理障碍,敢于示范,同时着力练好专业基本功。
2、示范存在问题
笔者曾观摩《老茶馆》的录像课,本课为了使学生达成表现人物喝茶姿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上要求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不同动态人物造型困难的问题。人物是造型对象中最难以驾驭和掌握的,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使只是剪影似的造型,也要处理好人物比例、人体结构、部位衔接等基本问题。本案例中,不管教师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将脖子直接与下巴前端衔接,这种做法是欠妥的。鉴于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充分,同时提高专业素养,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3、示范缺少必要的讲解
《汽车站》一课要求学生回忆汽车站的场景,并观察教师提供的相关信息,以“汽车站”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教师的示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场景表现的难题,还能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思维方式,诸如,如何用绘画的语言组织画面?如何把握创作过程的条理性(表现不同物象的前后关系)?在示范过程中,这些都没有得到教师充分的启发和引导,从而导致学生的作业难以达成设定的目标。学生作业也验证了这一点:由于没有考虑到遮挡关系,部分画面线条穿插凌乱;近大远小的简单透视现象没有体现,画面没有层次感;缺乏想象力,学生作品模仿现象严重。鉴于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加强示范过程的研究。
4、示范重复累赘
《我们身边的植物》一课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常见植物,并用绘画的艺术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此课安排在四年级,本学段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造型及构图
能力。在示范环节中,教师先做了一个竖构图的示范,绘画过程中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画面构图、叶子的穿插、大小疏密变化等要点。之后,教师又做了一个横构图的示范,如图9。课堂最后,教师只给学生留下较少的艺术实践时间,教师的横构图示范有多此一举之嫌,这一示范并没有给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仅仅“解决”横构图问题而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示范
图9 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或即将遇到的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包括认知水平、思维状况等,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高效率的示范。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观察美术课堂所领悟到的有关美术教师课堂示范的一些粗浅观点和心得,权当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广大美术教师更深层次的思考,碰撞出智慧的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篇7
由此可见,中学美术教学是能分享人类美术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
一、中学美术教学是人文性质的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把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从而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中学美术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应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技能;通过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创造力,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是因为其处处以人为本,优秀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我国著名教育家钟启泉教授认为,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许多优秀的中外美术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
二、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中学美术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任务,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优秀的艺术作品给其带来的艺术熏陶,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思想上不断积极向上摆脱现实社会物质和金钱利益的诱惑,使中学生能够具备完善的三观和文明感、使命感、归属感。根据以上表述中学美术教师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各不相同,总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
2. 肯定人的价值,对神和神学对人的束缚的否定。
3. 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在肯定人欲的合理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反对人性在物欲中的泯没。
4. 坚持理性,反对迷信、盲从和认识领域的强制服从。
5. 个性解放,建立同学间的自由、平等。
6. 学生的精神文化品格。
7. 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8. 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可见,人们对人文精神理解各有不同,但始终要明确美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追求,能够主观上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并具有一定文明感和历史感,在现实中不断追求人文精神。
三、中学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现实关系
1. 美术教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培养学生人文涵养和审美素养方面是无可替代的,对不同时代和国家的优秀美术作品的学习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汲取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让其在不自觉和自觉的欣赏过程中逐渐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性体系。在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能使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精神情操,其人文素养也得以培养。在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从而提升个人审美水准,在美术课堂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人格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文化素质,这就是人文精神。
2. 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是灵魂。
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类的一切智慧都是文明的结晶。而美术作为人文核心学科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需要中学美术教师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改进旧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性关注,是对美术教学的重新认识,实现“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改变教学方式。
1. 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改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讨研究。新的教育模式体现了更高的教育目标,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美术教学过程中培育人格、塑造人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修养。
2. 提高教师素质。
任何艺术活动的发生及其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并能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文化情景的熏陶下认识美术,发挥美术独特的魅力。同时,美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要自觉和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本身对学生来说是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文榜样。
3. 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不只是一个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的人,而是一个启迪学生思想的,学生创新与实践的指导者,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多角度思考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完善学生人格。
4. 完善自我人文意识。
逐渐完善自我的人文意识,丰富自我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五、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应注意事项
1. 不能单纯讲技能,更要从美术文化上进行分析,把美术作品放到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区学习。
2. 引导学生欣赏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和身边的一些典型的现象。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
4. 分析美术作品的技能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作品是怎样表达的这种思想情感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特征、代表作品。
5. 美术学习不能摆脱文化情景,在保持民族独特文化基础上接纳世界多元文化。
6. 汲取古今中外的优秀的美术作品,自编人文美术课外材料和课件。优秀美术作品中往往隐含许多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这是人文精神的反射。美术教学能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7. 通过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中人文精神的再认识。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关系到民族文明和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学生在学习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时能够使其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并在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绘制作品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情操,更加热爱自己、热爱生活,使其有较强的责任心,逐渐养成尊师重道和努力奋斗以及主观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愿望和主观能动力,并将种高尚的情操在“蝴蝶效应”下扩散给其他的学生,共建平等、和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最终实现完美品格的塑造。
摘要: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是因为其处处以人为本,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中学美术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任务,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思想不断得以净化,在实际生活中摆脱现实社会物质和金钱利益的诱惑,使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具有文明感、使命感、归属感。
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篇8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美术教育中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特点,导致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作业的技法是不重要的。这种思想是矫枉过正的表现,认为“儿童是天才的画家”,却忽视了美术专业知识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技能技巧的必要指导。
小学生的美术发展需要教师从审美、技法等多个方面加以必要引导。缺乏必要示范的美术教学,会制约学生持续学习美术的兴趣,加速学生“美术学习危机期”的到来。笔者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交流、教学案例分析、师生观察访谈等教研实践,探索出了几种美术教学的示范方法。
一、提示示范法
提示示范法是指,在教学重要知识点时给予必要的图示提醒。将一幅想象画的完整创作过程直接展示给学生,容易使他们个性丰富的想象受限于教师的示范之中。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以技法层面的指导,少给内容层面的指导,只在重点环节给予提示,想象创作的空间则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如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五册《我熟悉的动物》中关于动物的想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出自己熟悉的动物的基本形状,然后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选取部分作品给予简单添画,提示重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就能较容易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无意”示范法
“无意”示范是指,教师课前充分备课,精心设置,在教学中表现出“无意”的状态,达到“有意”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一种方法。如教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五册《水墨的趣味》一课,可以先在黑板的宣纸上,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侧锋、逆锋,泼墨、破墨等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纸上画的是一些零散的点、线和墨团,学生感觉不出是什么具体形象,但在课堂快要结束时,教师对学生说:“老师这节课其实是节魔术课,你们信吗?”接下来教师就运用不同的笔法、墨法以及色彩,对宣纸上那些零散的点、线和墨团进行简单勾勒,将一幅生动的中国画展现于学生眼前。教师的这种“无意”示范,却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回味无穷,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难点示范法
难点示范法是指在学生难以理解的疑惑处给予必要的引导。每个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在手工课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对于一些手工作业,当大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时候,总有少数几个学生不会制作,此时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辅导示范。教师可以分别到这些学生面前进行示范辅导,也可以把几个不会制作的学生叫到一起示范给他们看,还可以让会制作的学生帮助不会制作的同学,采取一帮一的方式示范。如教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五册《新颖的眼镜》一课,“如何让眼镜能戴起来”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通过示范,教学生如何将眼镜的两条腿剪到合适的弧度,如何将眼镜腿粘牢。另外,如何把眼镜的两个小洞剪对称,也是操作的难点,可以通过对称剪法,但要注意剪的位置,要高低适合。这些难点需要教师边示范边提醒,让学生逐渐理解。
四、反面示范法
反面示范在教学中适当应用,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剪纸教学过程中,少数学生剪手拉手的小人时,会把人剪断,在这种状况下,在学生动手之前教师需要做一些反面示范。教师示范剪一条断了的花边,让学生讨论原因,找寻正确的剪法,这就能保证学生剪出手拉手的小人。通过示范错误的技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前预防学生错误的操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五、比较示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比较示范很有必要。如在讲解中国古代花鸟画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现场挥毫,让学生面对面地感受一下写意画挥洒自如、虚实相生、酣畅淋漓的画风。然后对所作水墨写意画的情趣美、意蕴美和形式美等与名作进行比较评析,利用存在的差距让学生欣赏到名作的各种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当堂操作实践,让他们体验在宣纸上作画的感觉。通过互动,真正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到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教学示范仍然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示范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在进行教学示范时,应根据教学目标,从如何提高教学示范的有效性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示范过程;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遵循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原则进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综合采用多种示范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使教学示范更有效地服务于美术课堂教学,达到发展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篇9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要求的直接指向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有这样的几点看法:
一、在游戏中学习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在比较中发现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通过不同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在讨论中感受
记得赫钦斯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评价中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0
目前,中小学教育都在讨论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学习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与小学相互衔接”,这表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思考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新课程以“幼儿体验、探究在先,教师推动、提升在后”的实施策略,在幼儿园掀起了新的课程改革热潮,老师们把这种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主题区域性教学手段慢慢被老师们接受与撑握。随着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下面是我在提高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中的几点浅见。
一、选择有效性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中介要素、内容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内容的选择应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谨严和视野。也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幼儿 的发展需要并与幼儿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才能为取得最佳效果提供保障。例如:在小班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绘画活动《小鱼吹泡泡》,从活动的一开始幼儿就好无兴趣,整个活动下来让人感觉活动氛围较冷清,内容过于简单、、、、、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我对本班的孩子的绘画发展水平还不够了解,由于我是刚接手我班的孩子,不知道我班孩子的绘画水平不错,圆的学习对于他们已经会了,最糟糕的是《小鱼吹泡泡》这个活动他们在小小班就已经上过了,所以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已经不适合他们现有的水平,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挑战性了。这也正是我这个活动失败的原因。所以说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对于美术课堂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二、创设有效性的情境
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依据具体的形象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靠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幼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主要培养他们的悟性和兴趣。而幼儿思维具有形象直观特点,所以幼儿园美术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十分重要的。如以下几种情境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1、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及其存储与传输的技术,可以分为多媒体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部分。多媒体的应用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其审美素质、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幼儿美术教学中利用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形象、生动,直观展现情景,培养幼儿兴趣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可以提高课堂中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在小班的一次美术活动《圆的组合》中,我先利用多媒体情境设计出一只小鱼游来,吹出许多圆形的泡泡,演变出课题,导入课题。然后演示圆的组合。(1)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只毛毛虫。(2)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只蝴蝶。(3)小鱼吹出许多泡泡,然后一个一个组合在一起,提问像什么,演变成一串串葡萄。再讨论探究,让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圆的组合,组合成和老师不一样的物体。最后全屏显示,幼儿欣赏作画。演示由圆组合成的小娃娃、小鸡、花、云、蝴蝶等完整地一幅幅画面。通过欣赏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感知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然后添画成各种物体使它变得更形象。在活动中,以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最大优势就是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课件符合启发性原则,努力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激起了幼
儿再操作的愿望。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课堂学习积极性也改善了教学的环境。
2、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
创作源自生活,幼儿美术不强调画对现实文娱的相似性,而是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物体的颜色、形状,更要注意引导其观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与其它物体之间的联系。如开展“各种各样的房子”的美术绘画活动:活动之前让幼儿观看有关录像、模型和马路上形形色色的房子。教师边让幼儿观察边提问,如:“马路上都有哪些房子,它们长什么模样呢?”“它们身上都有什么图案、花纹和颜色?”等等问题。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除了你们家附近常见的房子之外,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房子,如:庙里的房子、美式房子、欧式房子、、、、、、让幼儿体验不断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乐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了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
3、联系幼儿实际,展示故事情境。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情
境设计一定要联系学习实际,但要杜绝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找到合理的现实“支架”,帮助幼儿不断沿“支架”爬升。如《拔萝卜》这节主题画,就需要老师首先让幼儿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人物次序和对话情景。引导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边讲边画:(1)、教师:“谁来拔萝卜呢?”幼儿:“老爷爷来拔萝卜”(2)、教师:“老爷爷拔不动萝卜,该怎么办呢?”幼儿:“老爷爷请老婆婆来帮忙。”就这样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直到把萝卜拔起来。然后请儿童把具体画面描绘下来,儿童会结合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各种各样的萝卜、人物和动物。这样可以避免作品的雷同,提高幼儿的想象创作能力。且故事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可以提高幼儿的情趣,增加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4、开展课堂活动,表演体会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开展,情境表演。让幼儿进行体会表演,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吹泡泡”一课:教师可在课前组织一次“吹泡泡比赛”,或是由在上课的时候,由老师带材料到班上,现场为幼儿演示吹泡泡的情景,若是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也可以为幼儿提供相关图片或是录像带。总之,应尽量为幼儿提供直观、具体、形象的教具、学具,让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真实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影像。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吹泡泡”的情景已有了一定 的影像,但仅限于那一基本画面,幼儿的思维没有活起来,画面也仅仅停留在那一刻,此时,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让画面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泡泡越来越大,慢慢地变得比小朋友的脸还大„”,随着老师的谈话,幼儿的思维一步步前进,头脑中的画面也越来越鲜明。这样的描述,不但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吹泡泡的印象,同时也对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有很大的作用。又如开展先描画《做早操》这一活动时,首先让幼儿让幼儿欣赏《早操》演示画面,然后展开讨论: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做操呢?然后请个别幼儿来做早操中的某一动作,如:侧手举,手上举、手叉腰等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做操的不同姿态。手、胳膊和腿各部位所处的位置,整个身体的姿态挺直或弯腰,然后让幼儿画出各种动作。本节课通过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人做操时的不同姿态。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绘画活动之前仔细地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并起到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拓展想象思维的最终目的。从以上两个例子子可以是说明表演体会情境在幼儿园美术课堂中开展,可以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性的问题与引导
“教师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老师都会设置一些
问题来让幼儿回答,来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理解内容,或使活动深入下去,活动的有效发展又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因为只有效的提问和恰到好处的引导,才能使活动有效的开展,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每个问题的提出是经过认真思考并做出预测。如中班美术活动《画螃蟹》。有位小朋友只画了些很小的螃蟹,比较均匀的分布着,主题不突出。老师说:“请你再些大只的螃蟹好吗?”,然后老师就走开了,这位小朋友看了看画面,没有画大只的螃蟹的空间呀,他不知所措,直到教学活动结束还是原来的画面。假如老师这样引导:小螃蟹如果看见妈妈来了它们会怎么样呢?幼儿可能会说亲亲妈妈,让妈妈到身边来,“那你让螃蟹妈妈游到身边来吧”并示意可以在小螃蟹中间叠画一条大螃蟹,同时,再引导幼儿怎样把螃蟹妈妈和小螃蟹分区分开(如用粗黑线或颜色来区分),画面自然就会丰富了。
【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教学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05-26
美术教学中的有效示范10-22
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05-10
美术课堂有效教学12-08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11-17
有效的美术课堂09-20
关于美术有效课堂论文12-18
美术课堂中的魅力评价12-17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2-23
探索有效美术课堂教育论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