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8篇)
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轻声。了解同样的词,词尾读不读轻声所产生的意思就不相同。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通过口语训练学会有所侧重地介绍一个民族。
4、继续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有些词语尽管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样,在句子中必须结合上下文先理解意思,才能进行正确朗读。
教学准备:搜集一民族的居住地、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审题。
(2)学生分角色演示题中的生活场景。
(3)学生回答题中的“妻子”该怎么读,为什么。
(4)学生说答案。
(5)师生一起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小结的基础上学生读题。
(2)学生得出结论:由于词尾或不读轻声而各自产生两个词义或不同的一组词。
(3)学生说说每组词的意思的不同。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目中的四个句子,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
(2)读每个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里的不同读音,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词义和词性的不同。
(3)再次让学生仔细阅读四个句子,尝试选择正确的读音。(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4)共同评议,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学生读《爱我中华》,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朗读全文,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背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说出歌词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理解歌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找出歌词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爱我中华),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祖国的情感来说说自己读过歌词后的体会。
(注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领会、欣赏把感情融入到具体描写中去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口语交际
(一)审题
1、启发谈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注意搜集有关的知识,并向别的同学介绍。
2、指名读题目,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好说话的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民族用几分种的时间做准备。(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的介绍内容。(各组学生对介绍情况互相提出意见,进行交流。)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三)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师生共同评议演讲者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口语表达的语气、语速、语调等是否得当)
2评议小结。
二、写好钢笔字《示儿》
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2
【1】“昨日重现”——一般过去时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如yesterday, last week, in 2008, two years ago等 .
★一般过去时也表示过去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此时常和often,always等表示频度的时间状语连用。
1. 包含be动词过去式的句式
(1)陈述句句式:主语 +was或were+ 其他成分 . 如:
They were at home last Sunday. 上周日他们在家里。
(2)否定句句式:主语 +wasn’t/weren’t+ 其他成分,如:
I wasn’t on the Internet when my father came into the room. 当我父亲进入房间时,我没在上网。
(3)一般疑问句句式:Was/Were+ 主语 + 其他成分?
(4)特殊疑问句句式: 疑问词 +was/were+ 主语 + 其他成分?如:Where were you last Sunday? 上周日你在哪儿?
2. 包含实义动词过去式的句式
(1)肯定句句式:主语 + 动词的过去式 + 其他成分,如:He stayed at home last night. 他昨晚待在家里了。
(2)否定句句式:主语 +did not(didn’t)+ 动词原形 + 其他成分 . 如:They didn’t go shopping last week. 上周他们没有去购物。
(3)一般疑问句句式:Did+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他成分?肯定回答:Yes, 主语 +did, 否定回答:No, 主语 +didn’t. 如:
—Did he go to Guangzhou yesterday? 昨天他去广州了吗?
—Yes, he did./No, he didn’t. 是的,他去了。/ 不,他没去。
(4)特殊疑问句句式:特殊疑问词 +did+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他成分?如:
What time did he get to school this morning? 今天上午他是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
【实战演练】:
( ) 1.——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evening,Gina?
——I ____Titanic in the City Cinema.
A. watch B.watched C. am watching D.will watch
( ) 2.——You look very nice in your new dress today.
____ Oh,really?I ____it when it when it was on sale.
A. buy B.bought C. have bought D.will buy
【2】怎样表示频度?——频率副词
频率副词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率,常见的频度副词有always, usually,often, sometimes, hardly, never等。但是程度上有所不同,频率由高到低,如下所示:
1、频率副词的用法
★always频率最高,表示动作重复、状态继续,意为“一直、总是”,其反义词为never. always与not连用时,表示部分否定。
★usually“通常”,表示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中间有间断。
★often“经常,时常”,表示反复性的动作或状态,中间有间断。
★sometimes“有时”, 表示动作偶尔发生,间断时间较长。其位置比较灵活,放在句首、句中、句末都可。
★hardly“几乎不、简直不”,本身具有否定意义。
★never“从不”,本身含有否定意义。
2. 对上述频率副词提问时,常用how often。
I often play basketball. → How often do you play basketball?
3. 常见的表示频率的短语还有:every day/ week/month/year, once/twice a day/week/month/year, five times a week/month等。
【注:三次或三次以上一般用“基数词 +times”来表示】。
【3】形容词的原级和比较级
1. 形容词的原级即形容词原形形式,常用于very, so, quite, too之后。还用于句型as…as(和……一样……),以及not as/so…as(不如……)中。例如:
The coat is too expensive.
The boy isn’t as/so old as the girl.
2. 形容词的比较级常用于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后用连词than连接另一个所比较的人或物。在上下文明确的情况下,形容词比较级也可单独使用。例如: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This book is old. Can you give me a newer one.
3. 形容词比较级形式的构成:
形容词比较级规则变化口诀:
比较级,有变化,一般词尾加er;词尾不发音e简单化,之后另把 -r加。
辅音字母 +y型,改y为i,加er; 一辅重读闭音节,词尾字母应双写后再加er。
多音节更容易,之前加more;“俩多”(many/much)是more
“坏 / 病”(bad/ill) 是worse;“老 / 远”(old/far)变化有两个。
注意:*far的两个比较级有所不同:farther强调距离的远;further强调程度的深。
例如:We can’t go any farther steps.
Let’s have a further study.
*old的两个比较级的不同:
older指年龄的大小;elder指亲兄弟、姐妹间的长幼关系。例如:
My elder brother is two years older than I.
4. 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实战演练】
( ) 1. The boy is ____than the girl.
A. older 2 years B.2 years older
C. 2 years elder D. elder 2 years
( ) 2. You can get____ more water if you go there.
A. much B. many C. little D. few
( ) 3. This book is_____ .
A. more interesting and more interesting
B. much interesting and much interesting
C. more and more interesting
D. much and much interesting
( ) 4. Shanghai is bigger than___ city in Australia.
A. any B. any other C. other D. another
【4】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
三者或三者以上(人或事物)作比较时,应用最高级。含有最高级的句型可用of/in短语来引出比较的范围。形容词最高级前一般要加定冠词the,副词最高级前的the可以省去。
1. 最高级的句型
(1)A+be+the+ 形容词最高级 + 表示范围的介词词组
Dream Clothes is the worst store in town.(in后接表示地点或范围的名词)梦想服装店是镇上最差的。
(2)A+ 动词 +(the)+ 副词最高级(+ 表示范围的介词词组)He does his work(the)most carefully of the three.(of后接表示比较对象的复数名词或数词)这三个人当中他工作最认真。
2.最高级的特殊用法
(1)“one of+the+ 形容词最高级 + 名词复数”表示“最……之一”。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achers is Mr Green. 格林先生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Shanghai is one of the largest cities in the world. 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最高级前可加序数词表示“第几最……”。
Mike is the third strongest boy in his class. 迈克是他班里第三强壮的男孩。
Taiwan Island is the first largest island in China.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3)Which/Who+is+the+ 形容词最 高级,A,B or C? 或Which/Who+ 动词 +(the)+ 副词最高级,A,B or C? 如:
—Which is the smallest,the sun,the moon or the earth?
—Of course the moon is.
“哪个最小,太阳,月亮还是地球 ?”
“当然是月亮。”
【注意】
1.比较级形式可以表达最高级的含义。如:
Tom is the tallest in his class.汤姆是他班上最高的。
此句可用比较级结构来表达:
Tom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his class.=Tom is taller than the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Tom is taller than anybody else in his class.=Nobody else is taller than Tom in his class.
2.形容词最高级前如有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名词所有格等修饰时,其前不用the。如:
He is my best friend.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This is Zhang Yimou’s latest movie. 这是张艺谋最新的电影。
【实战演练】
1、单项选择:
1. Of all the subjects.English is ____for me.
A.interesting B.more interesting
C.the most interesting D.much more interesting
2. Tony is only shorter than Jim.He is ____in his class.
A.two tallest B.the two tallest
C.the second tallest D.second tallest
3.Nanjing isn’t so large ___Shanghai,however,it’s the second ___city in East china.
A.1ike;largest B.as;largest
C.1ike;large D.as;large
【5】动词不定式作宾语
1. 动词不定式做宾语的形式有两种,带to的动词不定式和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其否定形式为直接在不定式符号to之前直接加not。以write为例,动词不定式的肯定形式为to write,否定形式为not towrite。
2. 动词不定式的语法功能
动词不定式具有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在句中可作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下面主要讲解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用法。
(1)动词不定式可以作及物动词的宾语。
I hope to see you tomorrow. 我希望明天见到你。
I don’t know what to do next. 我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He doesn’t know how to do it. 他不知道怎样做这件事情。
(2)动词不定式可以作介词的宾语。动词不定式作介词的宾语时,一般情况下要加上特殊疑问词。
We are talking about what to do next. 我们正在讨论下一步干什么。
注意: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时,如果其后有宾语补足语,常用it作形式宾语,其真正的宾语即动词不定式要放在宾语补足语的后面。
I found it easy to make a model ship.
【实战演练】
1.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ina decided _____(work)in Shanghai.
2. We planned _____(make)a school radio program.
3. Does Mary agree _____(visit)the new museum with you this weekend?
4. Remember_____ (take)your bag.
5. He wants____ (go)to study in Beijing University.
【6】(1-5单元 ) 知识点能力提升
( ) 1. This English newspaper is very easy for the students becausethere are ____new words in it.
A. littleB. a littleC. fewD. a few
( ) 2. My host family tried to cook ____for me when I studied inNew Zealand.
A. different somethingB. different anything
C. something different D. anything different
( ) 3. Last Sunday we didn’t go out____ the rain.
A. because of B. because
C. on front of D. before
( ) 4.—It snowed heavily last night.Is everyone in our class here today?
— Yes, and____ of us was late for school this morning.
A. none B. neither C. all D. either
( ) 5. — Many boy students think math is___ English.
— I agree. I’m weak in English.
A. much difficult thanB. so difficult as
C. less difficult thanD. more difficult than
( ) 6. The volunteer spoke as ____as she could to make the visitorsunderstand her.
A. clearlyB. more clearly
C. most clearlyD. the most clearly
( ) 7. Li Tao, my best friend, is ___more outgoing than any otherstudent in his class.
A. very B. a little C. too D. quite
( ) 8. I had no money and I couldn’t buy___ for my parents.
A. nothing B. anyone C. anything D. something
( ) 9. He asked us___ in the river. It’s too dangerous is serious.
A. to swim B. not to swim C. to not swim D. don’t to swim
( ) 10. ____it was raining, we went there.
A. But B. Though C. Because D. So
( )11. Our life is getting ______now.
A. good and good B. better and better
C. well and well D. more and more
( ) 12. —What happened ____you yesterday?
—I happened ____meet my old friend, Lucy.
A.to, to B. with, to C. to, with D. with, with
( ) 13. Mickey Mouse was the first cartoon_____ sound and music.
A.and B. with C. in D. of
( ) 14. We should eat many fruits ___apples and oranges.
A.for example B. such as C. so as D. such like
( ) 15. —I think Boonie Bears ( 熊出没 )isn’t as ____as Pleasant Goat( 喜羊羊 ).
—I agree with you. Boonie Bears is ____than Pleasant Goat.
A. famous, more famous B. famous, less famous
C. more famous, less famous D. less famous, more famous
参考答案:
【1】“昨日重现”——一般过去时
【实战演练】答案:
1.B解析:根据问句“did,yesterday”可知是一般过去时。
2.B解析:when引导一个过去时态的从句,主句的动作也发生在过去,故用一般过去时。
【2】怎样表示频度?——频率副词
【3】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实战演练】答案:1.B 2.A 3.C 4.B
【4】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
答案:1.C 2.C 3.B
【5】动词不定式作宾语
答案:1.to work 2.to make 3.to visit 4.to take 5.to go
【6】(1-5单元 ) 知识点能力提升解析及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a little表示有点,little几乎没有。修饰不可数名词 ;a few表示一些,few表示几乎没有。修饰可数名词。
2.C解析:本题考查不定代词和形容词,副词的位置。形容词、副词修饰不定代词应放不定代词后。
3.A解析;because of后接短语,名词及名词词组。Because后接句子。
4.A。
5.C解析:考查多音节的词的比较级在前面加more/less。
6.A解析:as...as中间用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
7.B解析:修饰比较级的词,a little /much /far/even/still等。
8.C解析:anything用于否定和疑问句中。
9.B解析:本题考查固定搭配ask ab to do sth和不定式的否定即在to前加not。
10.B。
11.B解析:比较级 +and+ 比较级,表示“越来越”。
12.A解析:sth. happen to sb, 表示“某人发生某事”,sb happen to do sth, 表示“某人碰巧做某事”。
13.B解析:with除了表示“和”,还有“具有、带有”“使用……”。
14.B解析:for example与所接成分常用逗号隔开,而such as则不用。另外,for example用来举例说明某一论点或情况时,一般只举同类人或物中的一个为例;such as用来列举事物时,一般列举同类人或物中的几个为例。
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3
1. 小朋友,秋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给江南水乡换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你们想去看看吗?
2. (播放金秋江南的图片)看,这就是金秋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配以轻音乐,学生静静地欣赏)
二、 初读词串,认读生字
1. 在金秋的水乡,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卡)
金秋烟波水乡
芦苇菱藕荷塘
夕阳归舟渔歌
枫叶灯火月光
3. 小朋友们看得可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乘着想象的小舟到水乡游一游、看一看。你能把这课的生字朋友都读好吗?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 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承载的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生字的任务,词与词之间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犹如一首音韵和谐的小诗。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有滋有味……就在学生一遍遍琅琅上口的诵读中,传达出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
三、 想象画面,感悟诵读
1. 想一个好名
小朋友们,如果给《识字1》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儿?(“金秋水乡”“水乡的秋天”“水乡真美”等等)
2. 展一幅画卷(指导学习第一行词串)
(1) 我们坐上小船,乘着秋风来到了绿水荡漾的水乡。瞧,一望无垠的湖面在微风中荡起了粼粼的波纹,远远望去,湖面烟雾茫茫,是那么辽阔。(出示图画:水乡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生字的对应)
(2)(出示:金秋 烟波 水乡) 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
(3) (出示“秋”的古文字)教师讲述“秋”的造字规律:小朋友,你们看,“秋”的左边是个“禾”,它表示是庄稼。秋天,庄稼成熟了,变成金灿灿的,就像火烤过一样,所以,古人在“禾”的右边加了一个“火”字。当庄稼像被火烤过,黄灿灿的时候,秋天就到了。
(4) 教师有感情范读第一行词语。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一边诵读词语,一边想象水乡秋天美丽的画面)
[设计意图:一个古文字“秋”字,是中国几千年汉字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就在孩子们追本溯源,探寻汉字的造字规律时,我们的情感与古人的精神世界也就贯通了。教学时要发挥汉字表音、表形、表义的优势,变机械识记为明字理、悟结构的文化熏染。]
3. 赏一池秋色(指导学习第二行词串)
(1) 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小朋友想不想去荷塘找一找秋天?多媒体播放荷塘的秋景,展示一组画面,让学生说说芦苇、菱藕的样子。随着学生的描述,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荷塘的简笔画。
(2) 在一个碧绿的荷塘上,一片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洁白的苇花随风飘舞,一节节莲藕嫩生生的,多美的荷塘啊!(出示:一片芦苇、一节莲藕、一个荷塘、几个菱角)刚才我们看到的像“一片、一节、一个”这些词,我们叫它数量词。数量词与后面的事物一定要搭配得当,否则会出笑话的。现在,谁想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小组间赛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美丽、富饶)
(4) 把水乡的美丽景色读出来,齐读第二行词串。
4. 听一曲渔歌(指导学习第三行词串)
(1) (多媒体播放一段渔歌)听,这是什么声音?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湖面,一只只小舟从远处归来,渔民们唱着欢快的渔歌满载而归了。
(2) (出示:一轮夕阳 一只只小舟 渔歌)同桌练读,汇报朗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忙碌、富饶、幸福)
(4) 把你对水乡的赞美加进去,齐读第三行词串。
[设计意图:不同的量词和名词巧妙组合,构成了一幅有色彩的图画,奏响了一支有旋律的乐曲。内涵丰富的识字课,既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紧相连;又活学活用,在积累中简单运用语言,加强了字词的综合训练。]
5. 赏一湖夜景(指导学习第四行词串)
(1) 夕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在皎洁的月光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枫叶 灯火)
(2) 你能在“枫叶”前面加上一个词吗?(火红火红的、红艳艳的)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的颜色、形状、姿态等。
(3) 想一想,在“灯火”的前面,可以加个什么词呢?(星星点点的、若明若暗的)
(4)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水乡的秋夜怎么样?(宁静迷人)把你的感觉带进去,齐读第四行词串。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中,一行词串就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四行词串连起来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迷人的秋景。“读到这一行词串,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教师用语言激活了一个个词语背后的画面、情感,虽是同一个问题,但每一行的回答却不相同,或悠远、或清新、或富饶、或宁静,水乡的金秋就在这一次次的叠加中越来越丰厚、有意蕴。]
四、 回归整体,赏读全文
1. 小朋友,这篇识字课文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指黑板上字卡“乡”“塘”“光”三个字红色的韵母)哈哈,原来它们都押韵呢!(教师范读,强调韵尾。同桌连读,汇报朗读)
2.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虽然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但每一行词语串起来读就觉得很美,像一首优美的小诗,像一幅美丽的画面,四幅图连起来就是金秋水乡美丽、富饶的场景。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
3. 金秋,我们摇着小舟来到碧波荡漾的水乡,首先看到了——(引读)金秋 烟波 水乡。我们来到了清凌凌的荷塘,看到——(引读)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西下,渔民们满载而归,我们看到了——(引读)夕阳 小舟,听到了——(引读)渔歌。夜幕降临,水乡变得格外宁静,只见——(引读)枫叶 灯火 月光。
4. 学完课文,你对金秋的水乡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5. 带着对美丽水乡的热爱之情诵读《识字1》。
五、 共同探究,巧记生字
1. 现在,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这些汉字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头脑中。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记的办法最奇妙!
2.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3. 指导书写,引导实践。
(1)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新偏旁:“火”和“欠”。
(2) 重点指导:“歌”和“烟”。
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提土旁”。2.能用“能”说一句话。
3.了解词句的意思,能照样子说出其他动物的脚印像什么;产生观察事物的兴趣。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课时安排:2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十一个字,学会写“会”这个生字,并用它说一句话。
3.了解小鸡、小狗两种小动物脚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借助汉语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难点:了解“我会画梅花”、“我会画竹叶”这两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雪景图)教室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学习。2.学习生字:脚印 3.出示课题:20、脚印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1.看动画,想象雪地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板书:小鸡、小狗
2.小组自学 自读小贴士:
用心 爱心 专心 1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2)给课文编小节号。3)检查识字情况。困 3.反馈学习情况
三、重点学习小动物的话,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想象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2.(理解:齐声说)同桌合作读小鸡和小狗一起说的话。3.组合作朗读全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4.小结全文,读全文。
四、课后拓展,说话训练。
1.猜一猜动物的脚印?(出示:小猫、小马、小猪、小鹿、兔子等动物的脚印)2.说话训练。
1)展开想象,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2)同桌合作说(出示句式)
3.读句子:雪地上的小动物们个个都像小画家,它们的画儿真有趣!
五、写字 会 1.怎样记这个字 2.观察占格位置
3.在我们把这两个字请进田字格之前你想要对大家提醒什么吗?
描两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
教学反思:在知识的拓展中,由于学生对动物脚掌的形状不是很清楚,所以对于象什么说不准确。其次“会”字字形的有争议。
板书:
脚印 小鸡 竹叶
会
小狗 梅花
第二课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提土旁”。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
1利用生字表认读,同学间认读。2.说说记字方法
3.学习“土字旁”和“足字旁”,与“土”和“足”有什么区别? 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1)“地”为什么有“土字旁”?“跑”为什么有“足字旁”?(2)“竹”,实物竹叶的样子的勾勒。
“叶”,实物叶子的样子。
4.利用方法识字、记字,卡片认读生字,词语 困
二、指导书写生字
三、完成生字书写练习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指导汉字的书写,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数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学生在书写时能够认真观察,个别的学生观察不认真,写字的姿势还需要纠正。
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5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窗花范作,学生欣赏。问:猜猜老师是怎样完成它的?
介绍下民族特色的窗花艺术。
2.出示课题,剪窗花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课伊始,引导学生看美丽的作品,猜作品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拓展思维
1.引导学生剪纸,随意剪,
2.拿出一生剪的纸,问:你们看,它像什么?还像什么?
转一个方向,又像什么?
反过来瞧瞧,还像什么?
3.剪出四张色彩不同,形状一致的纸,看一看,想一想,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分别想象成什么,像什么,根据它的不同颜色,重叠折剪后以外出现的效果,看就像你说的物体呢?
4.指导或请学发表不同见解,引导学生注意剪纸出现的不同效果,特别是有不成功的,教师顺便把真确的方法展示下。
5.展示剪纸作品,开阔学生思维。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拓展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更充分地发展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教师和课本作品展示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艺术想象的天空中驰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既可发现学生在初步尝试中的不足,相机指导,又可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如学习复杂的民间剪纸艺术),开启创造的意识。同时还可突破重点,难点。)
三、合作探究
1.互说。和你身边的同学谈谈,你剪的纸像什么?
看看别人的纸又像什么?还可把两张纸拼在一起看,像什么?
2.小组合作,把自己剪的贴纸贴在本子上,然后进行添画,可单独成画,也可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画。
(设计意图:营造同学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是意外的剪纸效果启发的想像,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加强信息交流,取长补短。)
四、展示评价
1.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谁来夸夸自己的画?或把你的画编一个故事告诉大家
3.你喜欢谁的画?(欣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学生的视觉能力,培养自信心,注重学科的整合融汇,掌握运用语言、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五、小结延伸
1.今天学会了什么?
2.动动脑,我们还可把这些剪纸画用在哪?(衣服、墙壁……)
3.小结:美术无处不在,你看,小小一张纸,通过剪、贴、想、画,大家能把它变得那么漂亮。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制作成图画?讨论总结出:布、线、壳等,课后请大家去试试。
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钻出(zuān)嫩绿(nèn)眨眼(zhǎ)酝酿(yùn niàng)鸟巢(cháo)宛转(wǎn)蓑衣(suō)稀疏(shū)抖擞(sǒu)水涨起来了(zhǎng)应和(hè)他涨红了脸(zhàng)和平(hé)躲藏(cáng)和牌(hú)宝藏(zàng)和药(huò)黄晕(yùn)和泥(huó)头晕(yūn)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2)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3)炫耀。(卖弄)(4)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5)原意是酿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酝酿)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4.背景链接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勃的春天,对春天进行了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它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交流点拨】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盼春,第二部分(第3-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交流点拨】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二)深层探究 1.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它们分别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 【交流点拨】示例:(1)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2)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可配“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古诗。
(3)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
(4)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可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古诗。
(5)迎春图:这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画面。可配“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句古诗。
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
【交流点拨】(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
(2)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
四、板书设计 盼春 山:朗润 总体轮廓 水:涨 太阳:红 绘春 春草图:草报春 春 春花图:花争春 局部描绘 春风图:风唱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娃娃:新 赞春 三个比喻句 姑娘:美 青年:力 五、拓展延伸 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春天的图画。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式地描绘春山、春水、春日。(任选一种)【交流】生甲:我为春山写了一首诗:“刺骨的寒气已被东风吹去,迎来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美丽。那可爱的花儿争着展示自己,给翠绿的山们披上了一件花衣。啊,亲爱的山儿!你们被打扮得如仙女一般有魅力。啊,美丽的山儿!你们手拉手又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生乙:我选春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它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
那忽大忽小的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那碰着岸边的丁冬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生丙:我选春日。春姑娘来了。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中,慵懒地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红红的光束射过来,像年轻的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你。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映照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一起领略了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春景。朱自清是绘景的大师,他有条不紊地对春天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使各种图景跃然纸上。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这篇美文,感受一下它的语言美和手法美。当我们进入《春》的艺术境界中,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被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品析 品读课文,寻找文章的语言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语言优美的字、词、句、段,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提示:你可以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1.修辞美。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语言美。
(1)盼望着,盼望着…… 【交流点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6)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交流点拨】“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了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8)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密。
(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交流点拨】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刚落地的娃娃”表现了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
“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这三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了它的“新”“美”“充满活力”。
2.炼字美。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交流点拨】用“朗润”写春山光泽;
用“涨”写春水涣涣;
用“红”写春日暖人。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交流点拨】“偷偷”二字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
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交流点拨】“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交流点拨】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却已含蓄地写出了春风。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5)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交流点拨】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得青。
(6)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交流点拨】“城里乡下”,说范围之广;
“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
“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也赶趟儿似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的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3.韵律美。
阅读文章后,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如何体现韵律美的吗? 【交流点拨】(1)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
(2)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增添了音乐美感;
(3)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词,轻盈优美;
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韵味,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二)写法探究 1.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图画,完成下面的表格。
【交流点拨】 图画 名称 景物特征 描写角度(顺序)写作手法 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 结合 春花图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春风图 和悦 触觉、嗅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迎春图 春到人欢 由景及人 与开头呼应 2.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 【交流点拨】其他四幅图层层铺垫,很好地烘托了迎春图。
(三)体验与反思 《春》是我们学过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之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交流点拨】①观察细致,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征。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
③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使难写的事物形象突出。
④在平日学习中,要勤观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练笔、多读书、活运用。
三、板书设计 图景美——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景物情状 结构美——“总分总”式;
巧妙的构思 情感美——盼-爱-赞 修辞美 语言美 炼字美 韵律美 春 烘托 呼应 正面与侧面结合 手法美 动静结合 写景方法灵活 虚实结合 感官结合 远近结合 四、拓展延伸 请从你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中搜集描写“春”的诗句。
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7
一、关于“编写理念”的对比分析
编写理念是教科书的灵魂, 规定着“教什么”、“如何教”以及“怎样教”等基础性命题。
从人教版编写理念来看, 侧重宏观性、基础性与系统性。教材贯彻《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的精神,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需要, 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处理好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数学的逻辑顺序与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力求使教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适应我国城乡广大地区对教育发展的需要。[1]
从翰林版编写来看, 侧重生活化中领悟数学知识。翰林版在编辑大意中指出, 本教材之编辑理念, 以生活及故事为中心, 配合儿童身心的发展, 并透过观察、思考、探索、执行与检验, 激发其潜能,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于“编写体例”的对比分析
教材体例是一本书的组织架构, 直接影响着教材的质量与教学的有效性。
(一) 翰林版教科书的编写体例
1.单元故事页:依单元能力指标, 结合童话故事, 设计相关情境, 并搭配动画, 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1-1:标明各节的学习主题。
3.练习:例题的类似题, 即时练习。
4.动动脑:培养观察能力与活用思考题型。
5.注意事项:给亲师的建议或教学时的提醒。
6.练习园地:各单元之后的练习。
7.综合与应用:期中与期末之跨单元统整练习。
8.配合附件:配合附件之使用, 以利学习。
(二) 人教版教科书编写体例
1.单元主题图页:教材的编写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框架起来, 在单元前都有一副贴近生活的主题图。
2.例题:例题与主题图联系紧密, 学生结合实际场景学习知识点。:
3.做一做:是连接例题与习题的桥梁, 与练习题既适当分工, 又互相联系与配合。
4.练习:“做一做”后面的练习题, 帮助学生巩固强化知识。
5.“整理复习”是以本册书各单元为单位编排的一套将各单元知识点以习题的方式出现的练习集, 以方便期末的总结和规划。
6.“数学广角”作为独立的一个单元, 编排思维拓展内容。
三、关于“例题·习题”的对比分析
(一) 例题的选取
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例题都是在一个大情境后安排的, 主要选择与数学有关的生活情境和儿童熟悉的场景, 对于每个例题中的问题, 教材都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
相比之下, 翰林版例题的选择更加丰富。除了生活情境和儿童熟悉的场景, 还有童话故事, 也有通过实验和操作活动, 折纸和游戏, 引导观察等来巧妙引出数学例题。
(二) 题量和习题类型
1.两版教科书的习题类型比较相似。人教版教科书的习题主要有三种类型:每个例题后编排“做一做”, 每小节后有“单元练习”, 在较长的单元后还有一个整理与复习, 每册最后编排有“总复习”。
翰林版与之相似, 例题后有“练习”, 每一单元后有“练习园地”, 每册有2个综合与应用给学生归纳和整理。
2.从题量上看, 人教版教科书中的题量远远多于翰林版, 见下表:
从表中分明的对比看出, 人教版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强化和训练。翰林版教科书则比较注重理解和掌握。
四、关于二版教科书的特点分析
基于“理念·编写·例题·习题”三个维度, 二版教科书各有千秋, 相得益彰, 各自特点总结如下。
(一) 人教版教科书的特点
1.与生活联系密切。例题、习题的形式多样、所选素材较多来自生活,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 学习数学。
2.符合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材提供了很多插图, 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 为教师上课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例如, 小猪帮小兔盖房、野生动物园、小猴吃水果、叠纸鹤、喂小鸡、郊游、等等。
3.图文并茂, 版式多样, 风格活泼, 色彩明丽, 能吸引学生阅读, 激发学习兴趣。
(二) 翰林版教科书的特点
相对比人教版而言, 翰林版教科书更加丰富多彩, 生动有趣, 较吻合儿童学习悦读心理。
其一, 文字力求易读易懂, 使学生充分了解书中的内容。所以本书在编写时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词藻, 并以短句的方式呈现。同时, 全书文字部分均用韦氏拼音标注, 帮助学生理解字意。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2]
其二, 呈现方式新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材采用十六开, 大开本, 平装全彩, 图片精美, 并采用了大量卡通形象,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三, 重视故事的运用。学习单元以童话故事为起点, 配合多元又有趣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喜欢数学、建立数学概念。
其四, 重视服务导向。每套教科书在目录前都编排了“编辑大意”和“给小朋友的话”。其中“编辑大意”内容为介绍本册教材的编写概况。“给小朋友的话”则用简练亲切的语言告诉小读者数学是很有用的知识, 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摘要:基于台湾翰林版和大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围绕“理念”, “体例”“例题”与“习题”展开比较研究, 进而分析两种教材的特色, 期望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和实施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理念,体例,例题,习题,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http://www.pep.com.cn/.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1~6年级) 简介.2006-08-09.
[2]迟晓禹.海峡两岸小学数学教科书对比研究——以台湾康轩版和大陆人教版1-3年级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 2009:12.
[2]《教育部字国审第1411号国民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 (1上) .翰林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版.
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8
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 )。
2.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3.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叉开得()角越大,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 )关系。
4.周角的一半是( )度,是( )角;平角的一半是( )度,是( )角。
5.小于90€暗慕墙凶觯ā?);大于90€岸∮?80€暗慕墙校?);等于90€暗慕墙凶觯ā?)。
6. 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夹角是( )角;6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夹角是( )角。
7.下图中最多有( )条线段,( )条射线。
8.请你把学过的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角<()角<()角<( )角<()角
二、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住保?分)
1.可以读作线段AB,也可以读作线段BA。
()
2.探照灯射出来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成直线。 ()
3.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4.大于90€靶∮?80€暗慕墙凶龆劢恰?()
5.直线一定比射线长。()
6.所有的直线都相等,所有的平角也相等。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过一点能画( )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条直线。
A.1 B.2C.3D.无数
2.线段()。
A.没有端点B.只有一个端点C.有两个端点
3.一条( )长10厘米。
A.线段B.直线C.射线
4.如果∠1+∠2=∠2+∠3,∠1=55度,那么∠3=( )度。
A.55B.90C.35
5.窗户门上的角一般都是()角。
A.锐B.直C.钝D.平
6.下图中,直线a与直线b平行,线段AC和BD的关系是( )。
A.互相垂直B.长度相等 C.互相平行
四、量一量(8分)
五、画一画(共15分)
1.过等边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A、B、C分别画对边的垂线和平行线。
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
120€? 15€? 90€? 105€? 65€?
六、数一数(共8分)
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七、做一做(每题7分,共35分)
1.光明村要修一条路和省道相连,连接点修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你能把这条路在图上画出来吗?
2.已知∠1=45€埃?=?∠3=? ∠4=?
3.已知∠1=25€埃?=?∠3=? ∠4=?
4.写出下面角中有几个锐角、几个直角和几个钝角?
5.当钟面上分针指着12,而分针与时针形成90€敖鞘保闭胫傅氖鞘裁词郑糠终氪?2时走到5时,它走过的角度是多少度?所成的角是什么角?
八、挑战自我(做对奖10分)
【1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推荐阅读: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玩皮球1 沪教版05-23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中国的花1 鄂教版08-23
六年级上册教案语文07-06
五年级上册教案语文07-25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记1到8单元作文范文10-17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教案07-31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教学反思08-14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