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的经典古诗

2024-07-17

一儿童的经典古诗(共12篇)

一儿童的经典古诗 篇1

一关于儿童的经典古诗

1、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4、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5、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6、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7、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8、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9、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0、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11、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白居易《观游鱼》

12、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1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吕岩《牧童》

14、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5、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词》

1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7、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18、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19、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20、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22、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杜甫《赠卫八处士》

23、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24、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东飞伯劳歌》

25、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2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7、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9、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0、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李白《公无渡河》

31、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渭川田家》

32、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诗》

33、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34、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5、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6、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37、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38、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陶渊明《酬刘柴桑》

39、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40、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41、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42、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3、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44、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45、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李涉《牧童词》

一儿童的经典古诗 篇2

一、结合写作背景, 挖掘主旨

诗必有感而发, 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 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

白居易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 写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抒发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之情;而李白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反映了诗人在长安受排挤被放逐后东游齐鲁时追求自由的心情。这一类诗歌教学, 需要比较详细地介绍写作背景, 引导儿童理解诗歌的内容, 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

二、抓住诗眼, 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 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诗, 诗眼就在“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抓住这两句诱导, 可以提挈全篇, 领悟诗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极其完美地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三、引导儿童发挥想象, 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 必须启发儿童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 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要教师根据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 引发儿童体验、感受、联想和想象, 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 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 如鱼之江海中, 自有无穷乐趣, 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如“古道西风瘦马”、“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等都是富有情致理趣的句子, 都可用来激发儿童审美的兴趣, 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反复吟咏, 从感性意象到达理性领悟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儿童对诗歌充分感知, 通过诵读, 在头脑中想象, 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道理就在于此。感知阶段过后, 则要使情景完美统一,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上升到对诗歌的理性认识。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兼及写景与记事两个方面, 前十句重在咏雪, 后十句重在送别, 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雪景。全诗用了四个“雪”字:送别前的雪, 饯行时的雪, 送别时的雪, 送别后的雪。一幅幅鲜明的画面, 犹如电影的远镜头、中镜头、特写镜头, 交替使用, 错综多变, 波澜起伏, 点染出塞外风光的绮丽, 为读者熔铸了美好的意境。为了启发儿童想象, 不妨设计如下提问:“北风卷地百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下子抓住了什么特点?一个“卷”字刻画了什么景象?一个“折”字使我们看到了什么情景?一个“即”字则又道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一连串的问题, 打开了儿童想象的翅膀, 使他们看到了一幅边地漫天大雪的壮丽景象……通过这些形象, 感性认识就由此及彼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教师可根据诗中的“胡裘”、“锦衾”、“角弓”、“铁衣”皆军幕中实有事物, 展开问题提问:诗中是通过胡裘、锦衾这些高级御寒品似乎失去防寒作用, 角弓被冻硬以至无法控制, 都护的铁衣冷得难以着身来表现边地的奇寒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明了什么?只有这样, 儿童才能对诗中的描写加以补充扩展, 渐入诗的意境, 从对自然景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悟出哲理。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 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 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 对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1、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 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 精心引发儿童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 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 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 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 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 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 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 便欣然前访。见面后, 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 只是桃花潭, 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 只是店名, 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 饮万家酒, 会汪豪士, 此亦人生快事!”于是, 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 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儿童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 激疑设趣, 从而引导儿童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 促使学生兴趣倍增, 情感激荡, 再引导他们儿童全诗, 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2、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 兼以“文约而意丰”, 课堂教学时间一长, 多数儿童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 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 重在陶冶性情, 扩展想象。”此时, 教师如果注意儿童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 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 努力扩展儿童的想象, 维持儿童的兴趣, 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当儿童了解全诗大意后, 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 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 (如果指导细一点, 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 哪些景, 什么样的人, 等等。”) 待儿童各抒己见后, 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儿童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 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 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 以延续儿童的兴趣。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 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 就能使儿童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 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3、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儿童毕竟不是成年人, 抽象思维尚不成熟, 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 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 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 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 采取演小品 (多用于写人类的) 、编故事 (多用于叙事类的) 、打擂台 (多用于哲理性的) 、改原作 (多用于抒情性的) 、拼字词 (多用于绘景类的) 等手段, 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 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 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 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 可征得学生同意, 引导全体儿童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 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 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 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 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 就可引导儿童做“考官”, 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 一种是拼字法, 一种是嵌字法, 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 可引导儿童改编原诗, 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课末“增趣”主要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 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 所以不宜轻视。

总之, 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儿童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 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 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 使之充满生机。

摘要:古诗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 使古诗教学充满生机。

永恒的经典古诗 篇3

为什么几百年甚至千年前的古诗,时至今日仍然散发魅力,让人常读常新?

因为,它承载的东西,从来不止吟风弄月伤春悲秋这么简单。

《诗经》登场:不学《诗》,无以言

诗有什么用?

《论语》中讲了著名的“过庭训”故事,孔子教育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好好学诗,连话都说不好。

这里的“诗”,特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视为现实主义诗歌源头的经典著作——《诗经》。关于《诗经》的重要作用,《左传》《庄子》等有“《诗》以言志”“《诗》以道志”之类的论断。春秋时期诸侯士大夫常在各种社交场合引用《诗经》,借以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感情。如《左传》中记载的秦穆公与晋文公之间的一次对话。

当时晋文公尚未成为国君,仍是惶惶然寄秦人篱下的公子重耳。秦穆公设宴款待重耳,重耳为秦穆公吟了一首《河水》,原句目前尚不可知,姑且推测为感恩诗;秦穆公随即回以《诗经》中的《六月》,这是一首称扬周宣王臣子战功的诗歌。陪同赴宴的重耳谋臣赵衰一听,赶紧提醒重耳拜谢秦穆公。秦穆公表示不敢接受大礼,赵衰解释:“您用贤臣辅佐天子的诗篇教导重耳,重耳岂敢不拜?”言下之意,既然对重耳寄予厚望,则扶助他成为一方诸侯的重任,请君一肩担起。宏远志向隐藏在典雅文句背后。

还有一次,将领孟明视打了败仗回来,秦国公卿纷纷劝秦穆公杀掉他。秦穆公果断引用《诗经》中讽刺治国者贪迷心窍的《桑柔》,把问题揽到自己身上,没有杀孟明视。此时的《诗经》,变成了他的一面自省镜子,也是他说服众人的工具。

以上事件,都在借《诗经》之句,表今人之志,即所谓“赋《诗》言志”。随着诗歌的发展,“诗言志”的说法更为普遍,诗不再特指《诗经》,历代诗人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和愿望。

诗章之美:走心的句子最动人

屈原是先驱者,同时也为中国传统诗词艺术定下了意象相生、情理相和的调子。比如我们熟知的“香草美人”,喻指美政嘉德。单方面吟詠芳草或陈说道德,不免流于空洞;唯有将物性与人情相似之处加以沟通,用诗性语言适当表达,才能引发长久不衰的心灵共鸣。试读“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草木凋零,美人迟暮,遭谗见妒,使我们产生探究的意愿:诗人当时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而当自己也有类似遭遇时,则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起那些遥远的吟咏。

自屈原起,真正的诗人将诗格与人格浑融一体,从此,读诗,也是读人;时代有异,人心却可以共鸣。我们从诗句中了解诗人对一时一事的观感,也可领悟诗人经半世浮沉后的哲思。诗的片断潜入国人的集体记忆,如同“文化密码”,编织成内心深处共有的梦。现实机关触发,则密码自动弹出,说者听者,会心一笑。

于是古诗十九首的无名诗人说“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后人附议:是的是的,粉丝那么多,却难得一个懂你的人。

于是曹操说“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少年人想表白而不敢,大可以借此自我开解。

于是陶渊明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低头读,平平无奇;抬头见窗外青山,豁然开朗。

……

中国古代诗歌,有《诗经》的现世担当为骨,屈骚的灵思飞动为翼,一路吸纳各种思想的精华,艺术形式上日臻成熟,终于,行至唐代。

“唐诗”在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地位毋庸多言。唐朝的诗,也成就了诗的唐朝。唐诗之美(确切地说,盛唐诗歌之美),在于“大”:大手笔,大气象,大胸怀。

李白是集“大”成者。与山川相比,人何其渺小,然而他敢以俯瞰或远视的角度,来一个全景展示,“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与宇宙相较,人恍若微尘,然而他满不在乎,银河日月统统可以揽作友邻,“日出东方隅,似从地底来”;至于权贵显宦大人先生,则更放不到他眼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为后世留下的是浊世高蹈的无拘灵魂,每当前景未知、山水阻隔,何妨一拍大腿,从他那里借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管去做。

杜甫是仁之“大”者。挚友李白振翅冲天,直达诗艺顶峰;他明明也天赋过人,偏要高挽裤腿,于砂石藤蔓间艰难登攀。他的“大”,能够大到“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然而他的“大”,更体现在无数的“小”:邻居老妇打不到枣子要饿肚子,他操心;房上茅草被风卷跑了,他操心;恶竹长得快过小松树了,他操心……自己愁苦多病,不忘关怀他人乃至全天下,所以,他被称为“圣”——既指人格也指诗格。路途艰危时,自能体会“潦倒新停浊酒杯”。

外向与内敛,浪漫与现实,踌躇与坚定……人生的永恒话题,被以“李杜”为代表的盛唐诗人们反复咏唱。他们把情怀感悟哲思胸襟凝结在新鲜感性的形象中,用凝练优美的字句来表现,后人念来,极易上口入心,频频征引并赋以新意;无意说教,落地自生花。

诗中哲思:诗歌不只是风花雪月

与唐人相比,宋人的气质发生了变化;就如鲜衣怒马的青年时代过去,人到中年,要坐下来想些事情。

从大环境看,宋代经济文化发达,但内忧外患的阴云,始终挥之不去。有识之士对此忧心不已,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以栋梁自居,发表政见,激烈争辩。加之,宋代理学的勃兴,使得诗人们自觉地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读史观事品物,总希望找到“道理透彻处”。唐诗重性情、宋诗重理趣的整体形象,就这样建立了。

北宋时期的一对政敌兼文友——王安石与苏轼,将“理”“趣”二者平衡得很好。

王安石实在无愧朱熹对江西士人“好为奇论,耻于人同”的评价,登飞来峰,则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唱反调;读王昭君,评曰“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与杜甫的“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看法迥异……状似奇谈怪论,实则出自性子中的执拗与识见上的锐利,他的人同他的诗一般,喜也罢,憎也罢,都令人一见难忘。

苏轼给人的印象则和蔼得多,他特别擅长从平凡事物出发来讲道理。比如他的名作《琴诗》,先设问,后反诘,让读者共同为“琴声来自何处”纠结,进而破除偏执,悟到主客观统一的哲理;再比如《泗州僧伽塔》,幽默地探讨了一下“神仙很忙”的问题:“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人人愿望都满足,那造物主得忙成啥样?这是在劝告大家:世事难两全,不要太自私。

有不少理论家批评宋诗的哲理化倾向,觉得它违背了“一唱三叹”的诗歌要旨,其实,宋诗的哲理化,既与时代脉搏吻合,也适应诗歌自身出新求变的需要,更有大量成功作品,今人仍在各种场合提起。

讲学习的时候,朱熹告诉我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讲实践的时候,陆游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讲坚持的时候,张孝祥告诉我们:“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

一儿童的经典古诗 篇4

——励志篇

主持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主持女:诵读古今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主持人合)大家好!

主持男:今天,我们一年二班的小朋友将与大家一道缅怀历史,立志兴邦。

主持女:让我们共读经典,在诗海中徜徉(chàng/yàng)主持男:让我们共读经典,在书香中成长。(主持人合)让五千年文化瑰宝永远传承!

主持男:唐朝,山西太原的一个小山村。傍晚时分,王之涣正在家中读书,忽闻邻居家中传来哭泣之声,忙前去探问,原来邻居父子均为戍(shù)边将士,在今晨的战斗中双双战死,为国捐躯(juān/qū),家中只剩老妻弱女,十分凄惨(qī/cǎn)。回到家中王之涣非常难过,提笔作诗一首,寄与有人王翰,告知边关疾(jí)苦。主持女: 凉州词(王之涣)齐颂: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主持女:王翰看过友人王之涣的信后,非常伤心,连年的战争,遭殃的都是老百姓,但保家卫国又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于是他也作诗一首,回信给王之涣。主持男:信的内容依然是凉州词,作者王翰 齐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主持男:王之涣、王翰二人作的诗不知道怎么被王昌龄知道了,王昌龄非常愤怒,男子汉大丈夫,在国家有难时不应该悲天悯人,不知作为,而应当上马杀敌,为国效力。于是他即刻作诗两首,分别寄给了王之涣和王翰,批评了他们的软弱,鼓励他们奋起抗争,保家卫国。

主持女:某日,王翰收到一封信,拆开来念到: 齐颂: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主持男:王翰正在邻居家中帮着张罗丧事,书童跑进来递给他一封信,他拆开看后,不禁羞愧难当,于是把村中人喊来,将王昌龄写给他的信大声的读给他们听。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主持女:公元760年,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已经风雨飘摇,走向衰败。一天,著名诗人杜甫在家中听见街上的人相互告知说,国家军队打了大胜仗,收复了许多失地,高兴地手舞足蹈,又哭又笑,即兴作诗一首。齐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主持男: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主持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立志成才、勇挑重担、奋斗一生!

齐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描写儿童的古诗 篇5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4、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施肩吾《幼女词》

5、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

6、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7、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8、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匡一师》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一儿童的经典古诗 篇6

一.巧用绘画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 情景交融, 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画。在诵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的情景, 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 便于诵读和记忆。如寇准的《咏华山》, 引导学生诵读“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一句, 简笔画勾出———一座高高耸立在群山之中的华山;诵读“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时, 一边在华山之上添画太阳, 一边在华山山腰画上朵朵白云。简单明快的线条, 留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 学生读起来一定有滋有味。又如骆宾王的《鹅》一诗, 图画背景是一个两边长满绿树的小池塘, 一只雪白的鹅正在水面上弯着长脖子朝天空叫, 水下是清晰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 “绿”“白”“红”色彩艳丽, 煞是好看。

二.借助故事法。古诗中, 有许多是诗人所经历的一些事情, 如果在教学时加以改编成一个富有情趣的故事, 那么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 一定能理解古诗背后的道理。如在诵读《游子吟》一诗时, 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 孟郊要出远门, 夜已很深, 母亲还在油灯下为儿子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衣裳, 衣裳千针万线, 缝得密密的, 生怕儿子回来太晚, 衣服穿破没人补。第二天, 孟郊上路了, 他看到路边的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心想: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通过一边讲故事, 一边诵读古诗, 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

三.再现情景法。古诗词都有一定的情景, 教学中, 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 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 引起共鸣。如教学《锄禾》一诗时, 我给学生播放了这样一段录像:农民伯伯起早摸黑地播种、插秧, 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最后画面定格在“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上, 无需过多解释, 学生便能深深地体会到农民劳动时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然后又播放几个生活小镜头:一个学生将吃不完的馒头随手扔到垃圾桶里;一个学生将一大碗白米饭倒进垃圾箱;几个学生在田间放风筝, 踩坏麦苗……看了这几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镜头, 有的学生低下头露出羞愧之色, 有的学生露出生气愤怒的神色。我说:看了这些情景, 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将这样两个生活情景带进课堂, 学生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无需太多时间, 学生既能很快熟记古诗, 又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问题引领法。不管懂不懂,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 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紧接着采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来快速地理解。如教学《小儿垂钓》时, 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 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再如《登鹳雀楼》,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学生读“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诗人看到此情此景, 又想到了什么?学生读“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五.反复吟诵法。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 因为古诗内涵丰富,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词句优美, 韵律和谐, 节奏性强, 易读易记, 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 或快或慢, 或吟或唱, 或配乐读, 或加手势表演读, 或范读领读, 或齐读默读, 或个别朗读背诵, 或提问征答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其实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 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 如停顿、重音、语速等, 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 如停顿“/”, 重音用“.”, 延长用“-”等。比如旧版音乐教材中有一首歌《春晓》, 旋律优美, 便于吟唱。学完这首歌, 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别的古诗也拿来唱, 唱得不亦乐乎。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 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要利用儿童时期的特别记忆力, 引导学生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 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受益的文化准备。

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古诗学习 篇7

[关键词]古诗 儿童 方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25

诗,是不可解的,但要真正读进古诗词,又是不得不解的。一方面,因为古诗的整体意韵,容不得我们去拆解诗词,蒸发诗意;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解、析、赏等策略将含蓄、隐蔽、凝练的诗句化解成可见、可感的意象,从而获得诗性的建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古诗的教学中,要设计出既呵护“诗情”,又适合“童心”的学习活动,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自然进入古诗文的学习场。

一、猜读古诗文

好问、好动、好学是儿童的天性。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教学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学习者显然是与此相呼应的。古诗文毕竟是母语,离儿童较近,不像外国语言一般陌生;但又毕竟不是当下语言,又稍有些距离。若即若离的古诗文吊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愿意亲手揭开古诗的神秘面纱。诚然,对一个已有一定古诗文积累的儿童,则更有猜读古诗的自信与冲动。这是一位教师执教《清平乐 村居》(人教版第十册,苏教版第九册)的片段:

师:读了这么多遍词,相信有些句子你已经读懂了,还有哪些读不懂的,提出来大家帮着解决解决。

生:“醉里吴音相媚好”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着解决解决呢?(学生都不能帮忙)

师:看来有点难度,没关系,让我们来猜猜,先连着下句猜,“醉里吴音相媚好”说的是谁?

生: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师:就是词中的——

生:翁媪。

师:让我们接着猜,给你点帮助(出示:吴音:吴地的方言。相媚好:彼此间很亲热)想想: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1:他们俩在用吴地的方言亲热地聊天。

生2:他们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亲热地聊着天呢。

师:来,将他们俩亲热样读出来。(学生大声齐读)

师:怎样读才能读出他俩的亲热样子?谁来试试?(一个学生放低声音,深情朗读)

师:看,这么一读,更有韵味了。有时候读书并不在声音高。让我们再读一遍。

(学生有韵味地齐读)

师:你看,我们猜着猜着就将意思猜出来了!还有哪些不懂的?

……

五年级学生已学过不少古诗,对一般诗句中的字词理解已有一定的基础。《清平乐 村居》整首词没有一句是浓笔艳墨,基本是白描手法,大部分语句学生一读即会。即便有一些字词磕磕碰碰,学生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注解、联想情境等方式努力自解,终于在猜”的方式下走进了诗句。“翁媪”的理解来得半推半就,“相媚好”的情境朗读来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正是这位教师具有舍得让学生“猜”的耐心与信任,学生也没有辜负教师的教学期待。这样的教学温馨,得益于教师尊重了儿童喜“猜”的天性。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诗与词的区别(《清平乐 村居》属于苏教版中出现的第一首词),出示了同题诗《村居》,让学生继续在“读读——猜猜”中明晰了词牌名、词的题目、词的上下阕、词的行数、每行字数等特点。

遇到不会的字词提示着“猜”,碰到不懂的文体对比着“猜”……“猜读”,显然是儿童推开古诗文学习的必由之门。

二、画说古诗文

诗歌的语言以凝练著称,与散文、小说等其他体裁相比,诗歌的语言更具张力。因此,诗歌更能给读者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其蕴涵的“无言之美”(朱光潜语)尤具优势。由此,一首首古诗词就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一段段精彩的叙述,一支支美妙的乐曲。教学古诗词最终要带领学生感受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等,这是文本内容所确定的。

诚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偏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勾勒的是辽阔苍茫的塞外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是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江图;“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又是那么富有生活气息。教学中,应根据古诗词的这一特点带领学生感受画面美、意境美等,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描绘出属于自己心中的一幅图画,从而达到“文我一体”的个性阅读效果。张志和的好朋友颜真卿曾夸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青山、碧水、红桃、绿柳、白鹭、肥鱼、斜风、细雨……似一幅水墨丹青展现在我们面前。本首词的语言清丽自然,不需要逐句讲解、分析,孩子们就能想象画面,并用语言较为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一位教师在教学这首词时,以“张志和是一位画家”为由,让学生们对这里的青山绿水、红桃绿柳、斜风细雨的如诗画面进行充分描述。古乐响起,轻轻诵读全词,课堂流淌出那份美好与惬意。课堂中,看似在进行讨论,其实是在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完成了对词中画面的勾勒。在讨论中,学生完成了画面呈现,让看似静止、黑白的画面变得动态、多彩起来,他们的确言语能力也自然提升。

当然,不是每一首古诗都有鲜明画面的,有不少叙述情节的古诗。教学中,让学生以讲述的方式,讲出一个个富有情趣的故事,那故事背后蕴含的意义也就自然显现。一位教师教学古诗《游子吟》时,让学生讲述那个感动了多少代人的亲情故事——

有一天,孟郊就要远行了。夜已很深,母亲还在油灯下为儿子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衣裳。她生怕远行的儿子回来晚,衣服破了没人缝补。第二天,孟郊上路了,他看到路边的小草,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心想: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这样一边讲故事,一边诵读古诗,学习古诗虽平实但生动,有趣更有意义。

三、直感古诗文

文本解读常常是语文教师最为得意,甚至于最为卖弄的绝活儿。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出现“越位”的现象,不适当地拔高、挖深、拓展,忘记了坐在我们课堂中的孩子的年龄以及他们应知应会、能知能会的内容。古诗词教学中的“越位”解读现象尤为普遍。因为,几乎每一篇古诗文都充满着哲理味,不同年龄、不同学识、不同阅历的人读了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因此,古诗词教学中的哲理感悟就得区别于一般阅读,不能由着我们教师的性子去盲目拔高或片面感悟诗理。儿童阅读诗词时的感悟得由儿童自己说了算。这是一位教师执教《池上》(苏教版第八册、西师大版第五册)的片段:

师:猜猜小娃他为什么“偷”来着?

生1:可能为父母治病熬药的。

生2:家里可能真的很苦,没吃的了。

师:呵呵,生活所迫就偷?

生1:我想小娃偷莲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喜欢白莲。

生2:我认为小娃还是特喜欢莲蓬的可爱,不是存心偷东西的,要不他会藏好的。

师:这也是!所以他才——“偷”而不藏(板书),也就不在乎浮萍的打开了。看着这一道打开的浮萍,估计一下白居易的心情。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再汇报)

生1:我们认为诗人他一定感觉好可笑,笑小娃的天真!

生2:我们想诗人一定很羡慕小娃的自由,无拘无束!

师:是啊!有人说:拥有童心的人是最快乐的,是永远年轻的。这也许就是诗人白居易。

好一个“偷而不藏”,道出了小娃天真可爱、喜欢嬉戏的童年本质。管它浮萍的打开是否会让人发现,因为小娃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发现。在他看来,“偷采”压根儿就不是偷盗的行为,纯属玩耍之举,取乐之为。教者透过“一道”打开的浮萍,让学生揣摩诗人看到此情景的心情,实在高妙。这样的内心体验符合当时的情境。白居易的写诗意图在场景体验中像墨染宣纸一般,在学生内心渐渐化开。显然,将“偷”或“开”某一个字理解为诗眼都是不够准确的,但似乎又都离不开。“偷”“开”两个字在品读诗境的言语实践过程中不断闪烁,“偷”而公“开”“偷”而不藏或许是对诗眼的更好表述。多么直观的感受,多么美好的学习过程,欣赏这样的教学片断。

儿童的方式,当然不止于这些。唱诗、吟诗、舞诗都是儿童的擅长。因为,儿童对古诗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有着天然的亲切。在儿童的眼里,它们会鲜活起来,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儿童投入进去了,诗中的人、景、事便会如墨滴宣纸一样在儿童的心理化开。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篇8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清]袁枚

一儿童的经典古诗 篇9

关键词: 博大精深;多形式诵读;巧方法激励;游戏激情趣;多念多背

古诗文凝聚着广大人民智慧,博大精深而且魅力无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优美的诗词文赋无疑是这条璀璨星河中无数闪耀的明星。千百年来,古诗文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小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必然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为丰富一生的文化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有利于改变当前学生存在“课上背教条,课后背广告,满口出脏话,开口流行歌”的不良现象。尤其是选入课本的古诗,蕴涵丰富,启人深思,语句优美,值得玩味,洋溢着亲和力,焕发着生命活力。所以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喜爱我们的古诗文,并把它记忆积累下来。在提倡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可以根据自己所任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记忆特征,学习态度,文化层次等,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同理心的、充满童趣、富含深意的诗文让学生去读、去记、去运用,创设相应的情境,改变古诗文的练习模式,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积累诗文词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只要学生的文化底蕴深厚了,那诗文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相应的学生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也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抓紧时间鼓励学生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不要让学生错过了积累的黄金时段。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读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为帮助学生抢回失去的时间,我和其他语文老师在班上开展“晨读”和“课前”活动,即每天利用早读前10分钟和语文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在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学生积累了30多首古诗词,相当于常规教学状态下两年的古诗积累。也许有些教师会认为,学生仅仅会背诵古诗词,对诗词的意思和意境理解不深,不值得提倡。但是,我们不妨这样来看,当学生的诗文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那些经典诗文烂熟于学生胸中的时候,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将它信手拈来,脱口诵出,就相当不错了。至于他们现在还不能深刻体悟诗文中蕴含的道理及意境,我们可以不必过于奢求,因为随着学生人生阅历的不断增长、知识的不断丰富,他自然就能领会。

结合我校“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赞美家乡阳朔古诗文诵读也成了学生学习中的一篇“精美小品”。在诗歌诵读活动中,让孩子们收集赞美家乡阳朔的美文美诗,如沈彬的诗:“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脍炙人口;吴迈的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陈毅的诗:“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等等。我尝试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快快乐乐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诵读提出了明确地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由此可见,对古诗文的教学中,理解学习古诗文时可以采取最基本的的诵读指导。

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加快背诵的速度,可以引导学生编玩一些别开生面的游戏,其中的编“谜”、猜“谜”游戏,就特别富有情趣。学生把依据诗意想象的画面,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在卡片上,这就是一个谜语,这叫“观画猜诗”。出示这个画面,让别人猜想是哪首诗,诗文内容是什么。如李白的《静夜思》、柳宗元的《江雪》、白居易的《草》……均可设计成精美的谜面。还有的在卡片上只写诗文的其中一句,让同学猜说诗题和作者,并对出下句,这叫“诗句接龙”。还有诗句的续背、听诗猜诗名等游戏学生都非常感兴趣。虽然这种方法需要多一些时间的准备,但效果也是很好的。

小学生好胜心强,集体荣誉感更强。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竞赛活动。如男女双方对垒竞赛,或分组比赛,以一方背不出者为败方,以此来检查是否背诵,这样一来,学生们惟恐因自己的过失影响了集体的荣誉,都暗暗较劲,主动背诵。利用班队活动举行“我是背诗小能手”的选拔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进一步提高其古诗诵读能力。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想象能力时,还要引导他们在“练”字下工夫。如再教到一些古诗,可以让学生描述当时情境,孟浩然的《春晓》是他在什么情境下写的?杜甫的《春雨》跟我们眼中看到的春雨比比是否恰当?你能演一演袁枚诗中那个骑着黄牛的小牧童吗?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喜欢的美诗美文抄在笔记本上,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些相应图画映衬古诗。美化自己的摘抄本。一个学期分两次进行摘抄本比赛,比比谁的漂亮,谁积累的古诗多。

在指导学生的诵读实践中,我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是:诵读古诗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学生爱上了古诗文,中华文化宝库中这一枝奇葩自然会散发出芬芳而持久的清香。我希望在老师的宣传和培育下,经典古诗文能代代传承到永远。

一儿童的经典古诗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拓展

中华古诗文经典包容之广博, 辞章之精华, 内涵之丰富, 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 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学校的教育, 很重要的一点就使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 可以在各方面达到育人的目的。

现阶段, 不少学生对古诗知之甚少, 或仅能吟诵几首, 而对于诗中那优美的意境,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古诗的喜爱却谈不上。因此, 加强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与同步拓展的研究, 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明确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意义

1.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的需要。

少年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少年时期学习记忆的内容往往是终生不忘的。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 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 更沉积着一个民族的精魂。虽然目前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 但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因此, 在小学阶段, 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 很有必要。

2. 为孩子们奠定人生的文化根基。

汉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当中, 中国优秀的古诗文意存高远, 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 还蕴涵着美学、哲学,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 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 接受这样的熏陶, 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拾遗补缺, 重要的是要补上人文教育这一课, 为孩子奠定人生根基。

3.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诵读古诗词, 不仅能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 而且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长期的古诗词诵读, 使学生记诵能力不断增强。那些名篇名段, 学生背诵后, 对靠积累来提高的语文学习来说, 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落实有效措施, 开展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

1. 轻松有韵律地重复念唱。

古诗文诵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文化积淀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诵读诗文的过程类似念唱, 整个诵读的过程, 恰好动用了左右脑功能, 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同时, 让孩子在念唱过程中体验意境, 可以在诵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 不断创新形式, 实行寓教于乐。

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实行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 解诗题”, 第二步“抓字眼, 晓诗意”, 第三步“入诗境, 悟诗情”。在此基础上, 老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推荐古诗名句, 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热情, 将诵读古诗文转化为自愿的行为。

3. 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

佳文古韵香满路, 名篇美文育新人。要让学生对诵读诗文产生兴趣, 变成积极主动的行为, 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每学期定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三、同步拓展经典古诗词诵读

1. 阅读中外经典。

把诵读内容拓展到课本外, 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组织学生阅读。除学校阅览室外, 还可以组建“红领巾书屋”。各年级、班级通过开展“亲子阅读”、“同诵一本书”等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好诗、会读诗, 让经典古诗词诵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

2. 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天地, 领略古诗文的魅力, 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可以将每个班级原来的学生手工作品制作改为经典诗词作品制作, 在班级中增设诗词学习园地, 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拓宽小学生的古诗文知识视野。

3. 建设古诗词诵读的活动载体。

学校可以成立诗词文学社, 以“诗词文学社”为阵地, 吸收小学生中的诗歌爱好者, 定期进行诗教辅导。以诗词文学社为载体, 重点培养一批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 使得活动正常化, 让社团活动渗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总之, 只要我们认识到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意义, 开展多种活动, 不断拓展诵读内容, 就一定让经典古诗词扎根于小学生心中,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林丽.古诗词诵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2].黄德新.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实践.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5月.

应用数字资源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 篇11

一、创设诵读情境,激发诵读情感

德国一位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几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这几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这几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更需要情境的支持,仅靠教师的语言,学生很难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有效创设身临其境的画面。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学生仅从诗句表面很难想象诗人描绘的诗情画意,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资源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集中起来,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柔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情感,使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很好地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理解诗文的内涵美、韵律美。

二、利用数字资源,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诵读的方法,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应于抒情诗文。古诗文诵读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使用课程资源中媒体资源上的朗读资源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通过轻柔、舒缓、恬美的语言范读古诗,再配上资源中的音乐与动画,创设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先入为主”的情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诗的声韵之美。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己大声朗读、低声吟诵、指名读、齐声诵读和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采用七巧板拼图,深刻理解古诗文意境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其中颇具影响的便是诗词,或气势磅礴,或以言壮志,或寄情山水。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利用七巧板可以“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通过学生笔端构画出来,使之想象力得到发展,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并用七巧板的形式把图画意境表现出来。笔者用网络数字资源提供的音频诵读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应用七巧板拼图。如运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两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学生的拼图与数字资源上的动态画面相对照,学生兴趣浓厚,诗意理解深刻。

四、创新诵读方式,推动学校古诗文阅读

我们运用数字资源在课内让学生理解古诗,感悟古诗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积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赛诗会、诵读表演、古诗文情节剧等开展经典诵读。同时还根据季节的变换,让学生收集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有关的诗句,遇到节假日,让学生收集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关的诗句。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古诗文活动方案,如个体活动方案:收集喜欢的古诗文,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立志篇等;集体活动方案:中秋朗诵与“月”有关的诗文内容,对对联,走进古诗意境等。每年学校都开展“经典诵读节”, 大力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 同时还开展中华书法和绘画活动。在体育课上, 有的学生在跳皮筋、踢毽子的时候背诵古诗, 有的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背诵, 课间活动玩“丢手绢”“切西瓜”等游戏时用古诗配合表演。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进一步激发了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深受学生喜爱。在经典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诵读。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们整合相关的数字资源,建立了“琵琶行专题”学习网站,并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和学习。学生通过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对《琵琶行》中的经典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描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通过动画模拟视频资源,学生有了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在网络中自我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六、结束语

古诗鉴赏备考经典材料(下) 篇12

选取“枫叶”、“荻花”、“江月”等意象,描绘一幅暗淡、萧瑟的秋夜图,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即将与朋友分离的凄凉、愁苦之情。

3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通过对听众寂静无言和江心秋月的描写,烘托琵琶曲的艺术魅力,留给读者涵泳回味的空间。

37黄埃散漫风萧索旌旗无光日色薄(白居易《长恨歌》)

以“黄埃”“风”、“日色”等意象,描绘灰暗、萧瑟的画面,寓情于景,表达唐玄宗对杨贵妃离世的痛惜。

38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基于对贵妃离世的痛惜之情,移情于景,设置月色、铃声也仿佛为此“伤心”、“断肠”的哀伤画面。

39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

唐玄宗回返长安,再次见到“如面芙蓉”、“如眉柳”的美景,不禁触景生情泪流满面,勾起了物是人非、佳人不再的感伤之情。

4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

以山“在”、潮“回”的不变,反衬六朝古都繁华逝去已为“空城:的沧桑巨变,清冷寥落的画面中,蕴含着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

4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选取当年车水马龙的乌雀桥和豪门聚居的乌衣巷,描绘其如今却野草遍布、夕阳斜照的荒凉画面,现在的荒凉与曾经的繁盛形成鲜明的反差,寓情于景,传达出沧海桑田、盛袭无常的深沉感慨。

42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描绘箜篌的音响效果,侧面烘托了乐曲的魅力和李凭琴艺的高超;“老”、“瘦”更反衬出箜篌的魔力之大。

4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清明”的特殊时节和“雨纷纷”的凄清环境,使行人触景生情,引发远行思乡的伤感情怀。

4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写“银烛秋光冷画屏”、“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凄清环境和“扑流萤”、“坐看星”的无聊举动,寓情于景,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抒发了女主人公的寂寞、哀怨之情。

4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诗人基于对歌女的依依不舍之情,移情于景,设置了蜡烛若也惜别垂泪的哀伤画面。

4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丝”与“思”谐音双关,喻浓烈的相思如春蚕吐丝到死方止,又把蜡烛燃烧时流下的油喻为相思之“泪”,表现了缠绵炽热的相思、生死与共的执著。

47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住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看到锦瑟的五十弦,听到哀婉的锦瑟声,触景生情,引发了诗人对似水年华、美好时光的追忆。

4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月明”、“珠泪”写高旷皓净而又凄寒孤寂的境界,“日暖”、“玉烟”写温馨美好而文难以触及的图景,渲染了凄美圣洁的意境,寓情于景。抒发诗人的无限追怀与感伤。

49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本是良辰美景,词人却盼着它早点结束,以乐景写哀,反衬亡国之痛。

50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词人昨夜登上小楼,感受到“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触景生情,引发不堪回首的亡国之悲。

5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描写残月、梧桐、深院等意象,渲染染秋夜的凄清氛围,寓情于景,抒发了词人心中的孤独寂寞。

5,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描写“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充满边地特征的意象,渲染壮阔、荒凉、萧瑟的氛围,寓情于景,表现了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和不尽的乡愁。

5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描绘凄切的蝉鸣、送别的长亭、初歇的骤雨等意象,渲染了一幅凄清、冷落的黄昏送别图,寓情于景,抒发词人浓重的离愁别绪。

5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虚笔设想一别千里之外的景象。“烟波”、“暮霭”、“楚天阔”渲染沉郁寥阔的意境。抒发浓重无边的离愁。

5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虚笔设想酒醒之后的场景,“杨柳”、“晓风”、“残月”等饱含离愁的意象,渲染凄清冷落的氛围,抒发别后的孤独寂寞。

56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

词人倚楼远望,见到“细风”、“草色”、“烟光”、“残照”等冷落萧瑟的景象,不禁触景生情,愁从中来。

57想佳人妆楼颐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

不写自己思念佳人,而虚写悬想佳人思念自己却不知我“正恁凝愁”,巧妙表现词人伤离别的悲凉情怀。

5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繪赤壁景观:山崖高插云霄,浪涛搏击江岸,卷起千万堆澎湃的浪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壮阔景象。

59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虚笔推想与亡故十年的妻子再相逢的情景,“尘满面,鬓如霜”的白描之笔,写出十年来宦海浮沉,词人饱经忧患身心衰老,即使与妻子相见也会不相识的感慨。

60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五月渔郎相忆否”,不写自己思念家乡朋友,而虚笔推想渔郎是否想念自己。“小楫轻舟,入芙蓉浦”虚构回家的梦景,传神地写出了思乡之情。

61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岳飞《小重山》)

描写寒蛩鸣叫、帘外明月等凄清、寂静的意象和词人“惊梦”、“独行”的举动,寓情于景与事中,抒写词人内心的孤寂、愁苦。

62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

描写花落香残的景色和枕席生凉的触觉,透露着秋意的冷落、萧条,寓情于景,蕴含词人独处的落寞。

63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

描写自落之花与独逝之水的萧瑟景色,喻指夫妻聚少离多、华年流逝,寓情于景,传达了女词人的凄消落寞之感,两个“自”更流露出一丝无奈。

6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三组叠词层层递进,由词人“寻寻觅觅”的举动,写到环境“冷冷清清”的悲凉,再到内心“凄凄惨惨戚戚”的巨大伤痛,直抒词人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无一“愁”字,却声声泣泪,字字含愁。

6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以菊花盛开之乐景,反衬词人身心憔悴无心采摘的郁闷愁苦之情。

6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些带军事色彩的意象,渲染宏大的境界,寓情于景,表现南宋军民的抗金斗志。

67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用孙权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典故,“英雄”、“风流”表达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与缅怀,“无觅”、“雨打风吹”写孙权功业的余韵现已无存,表达对英雄的热切呼唤、对宋室昏聩的讽刺。

68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

用佛狸祠的典故。写出对民众安于异族统治的隐忧,抒发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强烈愤懑。

69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虚写扬州过去的繁盛,乐景写哀;“荠麦青青”实写现在的荒凉,虚实对比,寄寓昔盛今衰、繁华不再的黍离之悲。

70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上一篇:锁作文850字下一篇:贴对联周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