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益智的儿童故事

2024-10-26

经典益智的儿童故事(精选7篇)

经典益智的儿童故事 篇1

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上午,在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发现一个黑影往松鸡太太的窝悄悄地走去。

松鸡太太现在正在外面找虫子吃,一点也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当找到虫子的松鸡太太回家一看,自己未出世的小宝宝都不见了,只剩下几个破碎的蛋壳。松鸡太太伤心得嚎啕大哭。松鸡太太的哭声让散步的小兔禾禾听到了。

小兔禾禾急忙问:“松鸡太太,你怎么了?”松鸡太太边擦眼泪边说:“今天早上,我早早的去地里找虫子,可我一回家,就发现我的宝宝不见了,只剩下几个破碎的蛋壳……”松鸡太太越说越难过。“不要着急。”小兔说,“我们去公安局报警吧。”松鸡太太点点头。于是,它们就到公安局报了警。

黑猫警长迅速地对这个案子进行了分析,没什么可疑的地方便想去请教臭鼬老弟,听听它有什么意见。黑猫警长往臭鼬家走去。

这时,臭鼬正在床上睡大觉呢!听黑猫警长讲完松鸡太太的不幸遭遇,他揉了揉眼睛,打着哈欠说:“我非常愿意帮松鸡太太的忙,把那个干坏事的家伙找出来。只不过我今天有急是要办,改天我一定跟你们去。”

离开臭鼬家,黑猫警长决定去找自然老人。

自然老人二话不说,就吩咐微风发出通知,让森林里所有的小动物都到大松树下集合。

不大功夫,小动物们都到齐了。自然老人让他们挨个说说自己今天早上都干了些什么。

大家都把自己今天早上干的事情讲了一遍,没有什么让人怀疑的地方。于是自然老人就向微风问道:“每天早上你起得最早,一大早,你看见了什么?”

微风说:“我看见黑熊从玉米地回来,兔子呆在浆果地里,猫头鹰从农场飞回家。还看见一个黑乎乎的影子直奔臭鼬家。”

自然老人向黑猫警长吩咐道:“你去仔细看看那些破碎的蛋壳,兴许能有一些发现。”过了一会,黑猫警长就回来了,他把三根黑亮黑亮的毛放在自然老人的手上:“这几根毛是在蛋壳上找到的。”

自然老人问:“你们当中谁穿黑衣服?”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臭鼬!”自然老人非常生气,就扒掉了臭鼬的黑衣服。

从此,臭鼬就换上了一身带条纹的衣服,使别人老远就能看到他。

经典益智的儿童故事 篇2

关键词:故事教学,小学英语,中年级课堂,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基础教育阶段, 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文化的差异, 拓展视野,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运用故事进行铺垫教学, 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

各年龄层的孩子都爱听故事, 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 而且故事中充满了令孩子向往的童话世界。在课堂中引入学生熟知的经典故事,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抵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在教授4B Unit 9 Breakfast一课时就引入了Snow White的故事, 选用白雪公主进入七个小矮人家中的那段情节, 巧妙地插入fork, knife, plate等新授单词和What’s for breakfast?等Part A的句型。在一起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新的单词、短语及句型, 由“Snow White is so kind and helpful.Seven dwarfs are so lovely.Do you like them?And Helen likes them, too.”导入文本教学。学生在掌握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基础上, 再去学习A部分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所以, 运用故事进行铺垫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 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运用故事进行情境教学, 带领学生体验身临其境

任务型教学理论指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目标, 感受成功。我们在学生理解故事的前提下, 恰当地联系教材进行新授, 对降低小学英语遗忘率是个十分有效的方法。例如, 哈利波特这个人物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们都梦想成为哈利波特, 拥有各种神奇的魔法, 小学生更是不例外。在教授4B Unit 8 Open Day一课时, 就全部围绕哈利的魔法学校、魔力教室等展开教学,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带领学生和哈利一起闯关, 连闯关的名字也都是“魔力眼”“魔力耳”等。在学习的过程中, 许多单词的重复都表现得非常自然, 而且令人印象深刻, 语言方面的困难也随之迎刃而解, 最终也就达到了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目的。

三、运用故事进行实践教学,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小学英语课是实践活动课, 而不只是知识课。小学英语课堂中每一个教学步骤, 都是一个活动, 整节课就是由各种不同的活动组成的“活动包”。因此, 在设计课时, 要围绕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将各项活动与故事有机整合, 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授3B Unit 11 A good idea一课时, 我选用了羊羊运动会的故事, 贯穿猜谜的活动, 分别引出喜羊羊、懒羊羊等爱好的运动项目:swimming, r unning, jogging, skating, skiing和重点句型: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在新授和巩固的环节中, 我都采用了实践活动的原则, 让学生一边说唱单词或歌谣, 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学生都投入了无与伦比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 我强调运动的重要性,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 强身健体, 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四、运用故事进行情感教学,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提高人文素养。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要根据德育工作的特点, 重视德育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 有始有终地坚持教育渗透, 在教学的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知识是抽象的,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以学生喜爱的故事为基石, 创设具有移情效应的气氛, 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五、运用故事进行趣味教学, 提高学生学英语的信心

童话故事对小学生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 故事中的人物性格鲜明, 情节曲折生动, 将故事融入教学中, 可以把枯燥的语言知识变成有趣的英语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表演故事的欲望, 并且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它是根据儿童的特点,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故事的美, 不仅体现于生动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 更体现于故事所蕴含的意义当中。总之, 故事教学有着非凡的魅力, 引人入胜的故事可以为小学生提供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输入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而不倦, 从而达到提高整个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儿童益智节目的流行演绎 篇3

造成这些现象的,当然有时代和代沟的原因,但儿童节目本身需要一些新面貌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在变、社会心理在变、儿童在变、节目样态在变,当“变”成为时代发展关键词的时候,儿童节目如果依旧固守在原有的套路和模式之中,不是怯懦便是无能的表现。

儿童节目本应成为最有活力的一个群落,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总是充满色彩与魔力,而这个世界同样是被世事所纷扰的大人们所渴望和追逐的。为孩子和大人们共同塑造一个真诚不造作的童话故事和梦想空间,这是儿童节目的高境界。

《疯狂的麦咭》将益智答题、闯关竞技融为一体,游戏感与趣味性兼备,知识性和娱乐性并存,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们对于儿童节目的刻板印象,似乎更主流、更大众、也更真实。仔细观察,它所做到的不过是拓展了儿童节目本应有的内涵和外延而已。

一、形式:益智节目与亲子秀等流行题材的有效嫁接 寓教于乐一直是儿童节目的一个不变的内核,于是益智就成为其最直接便利的一种选择,《疯狂的麦咭》同样以益智为主线,通过答题环节的设置达到启迪智慧、增长见闻的目的。但益智之外,节目也用更多的元素加以丰富与拓展,亲子、真人秀、明星等在节目中不断激荡出不一样的火花与光彩,看上去既新鲜又充满魅力。

亲子节目显然是2014年电视荧屏上少不了的一种主流类型,契合当下的社会心理,是亲子节目能够广受追捧的社会基础,儿童节目的基因决定了加入亲子元素是其必然的一种选择。《疯狂的麦咭》依托湖南广电的资源整合能力,将《爸爸,去哪儿》中的张亮、天天父子,郭涛、石头父子,以及村长李锐和他的女儿跳跳请到了节目中,这一次,爸爸们带着孩子们去经历充满刺激的冒险和挑战,延续亲子节目人气和话题热度的同时,也让儿童节目的亲子内涵得到有效释放。

与《爸爸,去哪儿》相比,《疯狂的麦咭》虽然任务不同,表现方式不同,但真人秀同样是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在既定的规则与任务之中,参与者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表现和行动,他们的动作、表情、行为、互动都被多机位的摄像机捕捉下来,后期剪辑中也充分发挥了电视的叙事功能,观众在其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游戏和益智本身,也是伴随嘉宾们完成一个个冒险故事:有克服胆怯后的勇往直前、也有顾全大局的自我牺牲……人物塑造鲜活有个性,故事表达流畅且充满看点,这正是真人秀节目的魅力和精髓所在。

同时,诸如汪东城、韩庚、李晟、李佳航等偶像明星与贾玲、白凯南、虎虎等喜剧明星的加入,也让这档节目与同类节目相比,显得更加别具一格,对于拓展收视人群、丰富节目内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明星在这里不再是以光鲜亮丽的舞台形象示人,而是尽量还原其作为普通人的形象和性格,他们的智慧与勇气或者笨拙和怯懦在游戏和冒险中得以展现和释放,看明星在不一样的环境下的真实表现,这是节目的看点之一。另一方面,偶像明星和笑星的搭配,也让节目兼具了正剧和喜剧的特征和效果,正谐分工在节目中担负不同的功能,恰到好处同时也让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而一些小童星的加入也让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产生很好的共鸣和代入感,他们在节目中的积极表现也起到了很强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用流行的电视元素对传统儿童节目进行拓展,这是《疯狂的麦咭》最具颠覆性的尝试,也是其达到寓教于乐终极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

·博士论坛罗姣姣:儿童益智节目的流行演绎二、内核:成人童话与造梦空间

然而《疯狂的麦咭》却不仅仅是一个儿童节目,从具体的收视表现和网上的话题热度等来看,它的边界都超远远超出了传统儿童节目的范畴,爸爸妈妈们也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和小孩子们产生诸多共鸣的节目,而普通的电视观众们也在《爸爸,去哪儿》之后寻到了另外一个同样令人着迷却也充满新鲜感的明星亲子真人秀。

这种对传统的对象性节目的突破,一方面是源于节目本身在表现形式方面的尝试和探索,诸如真人秀、亲子、明星等元素的加入为这档节目受众的拓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在这种形式表象之下,真正蕴藏着的奥秘是它所采用的平视的视角。面对少年儿童,中国的大人们的姿态和视角总是错位与不合时宜。真正尊重小孩的独立人格——这才是成年人应该从心态到行动上采取的准则,作为影响广泛的电视节目更应该如此。但做到真正的平等和尊重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生态之下却显得非常困难。我们看过太多在关爱和教育名义下行使着自私扭曲的作秀行为,孩子在成人主宰的世界里很容易成为没有个性的集体代名词或者哗众取宠的玩物,这是一种危险的现象。

在《疯狂的麦咭》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别样的世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符合主流价值观对新时期儿童的想象,同时也极具个性和想法;他们与大人的互动是主动、平等与双向的,在这里,没有不切实际的鼓励与称赞,也没有妄自尊大的俯视,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在一次次历险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节目用引人注目的大型实景道具为儿童营造了一个童话世界和造梦空间,“石壁密室”、“怪兽密室”、“石像密室”、“石板密室”等不一而足。在神秘而又充满刺激的环境中进行冒险与探秘,相信这是每一个人在童年时代都曾有过的梦境,在这里却变成了现实。这是对体力、智力、协作能力等的综合考验,为扭曲的素质教育现状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孩子的世界当应如此,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个美妙的成人童话呢?

好节目的内核在于价值观是否切合了时代需求,是否引领了时代风尚,真诚、向上的力量显然是我们这个多少有些浮躁、速食的时代所亟需的,在关乎下一代的问题时更是如此。《疯狂的麦咭》能够受到欢迎,最本质的核心还在于其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观——智慧与勇气并存、责任与担当并重,这才是新一代少年儿童的特质所在。同时这种价值观的传达是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的,不刻意也不造作,真诚亲切,让人信服,实际上是深入到了从台前到幕后的每一个人的骨子里。

勇敢或者畏惧、牺牲或者前进,在这里得以真实的方式得以汇聚,感动有之、爆笑亦有之,摆脱了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沉重,却同样能够收获知识、道德、人性……

儿童益智经典题目 篇4

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在田里劳作的人们都纷纷避雨,却有一个人依然在原处不动。

问为什么?

2.半篮鸡蛋

往一只篮子里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一倍,一小时后,篮子满了。

请问:在什么时候是半篮子鸡蛋?

3、猜拳技巧

猜拳是一个很有技巧性的游戏。假设规定双方出的相同拳法不能连续出2次,连猜10次决定胜负。你该怎么做才能取胜?

4、火车与大风

在铁轨上,有辆电动机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向前正常行驶。迎面的大风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刮过来。现在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你知道从车头冒出的浓烟会以什么速度飘向哪个方向?

5、找的钱少了

汤姆拿了10元钱去买东西,买了8元5角钱的东西,找回的零钱总共是5角钱,这是怎么回事?

儿童益智童话故事 篇5

这一天,他照常把羊儿赶到草地放牧。突然,一只狼窜出来,叼起一只小羊跑了,小孩子不敢追狼吓的直哭。正好被路过的神仙听见,神仙可怜孩子哭的凄惨,变化成为一位老婆婆出现在孩子面前。她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走到小孩面前说:“小伙子你哭什么呀?”

小孩抬头一看是位老婆婆,于是他哭着说:“婆婆我的羊被狼叼跑了,回去财主一定会打死我的,呜呜……”

老婆婆用拐棍敲着敲草地说:“你真没用不去追狼,却蹲在这里哭。”

小孩脸露惧色说:“狼会吃了我的。”

老婆婆生气的继续用拐棍敲着地说:“真没出息,因为怕就不敢去面对比你强大的对手,就算财主不打死你,你以后还敢来放牧吗?狼再来吃你的羊怎么办?”

小孩红着脸低下头说:“婆婆……那我该怎么办?”

老婆婆说:“愣着干嘛!还不拿着你手里的鞭子去追狼把羊夺回来呀。”

小孩犹豫了一下真的追狼去了,这时候土地公公从地里冒出头来说:“我说神仙你这不是害了那个孩子吗?他那小身体就算是追上狼也会被狼吃了的。”

神仙说:“我也知道,但是如果他一辈子都这么懦弱,就只能一辈子躲起来哭,不敢面对困难,而我只是在教他迈出人生勇敢的第一步。”

她的话音刚落小孩又跑了回来,他气喘吁吁地说:“婆婆,狼跑远了我……没追上。”

神仙拍拍他的头说:“今天追不上不要紧,现在你已经迈出了你人生勇敢的第一步,接下来你只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强壮起来,就不会害怕比你强大的敌人了。好吧!让我们再来数数你的羊。”

小孩听完点点头,急忙去数羊,他反复数了很多遍,发现羊一只也没少,他惊讶地回头,老婆婆却不见了,他高兴得想“一定是遇见神仙了,要不丢失的羊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冒出来?”

从那以后,他谨记老婆婆的话,每天把羊赶到草原后,不再坐在一边看羊吃草无所事事,而是认真的锻炼身体,有事没事的甩着他手里的鞭子。

有一天,狼又来了。小孩有些害怕,可他还是扬起手中的鞭子,“啪……啪……”鞭子打在狼的脑袋上、屁股上,狼抵挡不住,抱头拼命地逃跑了。

让家庭成为儿童经典教育的摇篮 篇6

关键词:儿童发展,经典教育,家庭教育

儿童经典教育即抓住儿童(0-13岁)发展的关键期,主要以诵读的方式,让儿童读背大量优秀的文化典籍,以达到开启心智、启迪智慧、培养美德的目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现代社会道德水平急剧下滑,学生的人文素质急剧下降,说明现代只重知识和科技的教育是不行的,我们还应当加强德育教育。文化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将文化植根教育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让儿童学习民族文化经典,以及经过历史沉淀而广受流传的民间故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吸纳高层次的文化营养,培养儿童气概、品德、智力及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本性、潜能及潜在价值,启发人追寻生命的智慧,明白生存的意义,而不单是教给人谋生的技能。现今教育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一方面,儿童(0-13岁)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品行和智慧决定了其一生的生活质量、人生走向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纵观古今,最根本的教育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 这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 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远比培养一个智商超群的孩子重要。另一方面,受社会利益驱使、物质文明高度膨胀,现行的教育仅仅是对智力的高度开发,培养了一批批“高智商”的人同时创造了一批批毒胶囊、毒奶粉、地沟油等产品,人们愤慨世风日下,批判道德虚无、价值观颠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教育的失误,现今的教育忽略了教育本质,忽视了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把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深深坠入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的泥潭无法自拔。

二、让家庭成为儿童经典教育摇篮的必要性

(一 )经典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

1.经典的定义。

所谓经典,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遗留并沉淀下来为绝大多数人们所认同、理解、学习和赋予永恒价值的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 》等 ,但是对于儿童教育来说 ,经典的定义应该被扩大,还可以包括流传千古而不衰的古诗词,像唐诗宋词楚辞及经过历史沉淀、在民间广受流传的民间故事,如孔融让梨、井底之蛙、仓颉造字等,甚至包括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这些皆能堪称经典,都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颂扬了美好崇高的道德品质,能给人无尽的智慧和启迪,这对当今儿童的发展教育有重大意义。

2.经典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

从思想性看,首先,经典虽文字简洁,但其正确的思想能给儿童最深刻的思维启发。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颇富韵味,朗朗上口。其次,读诵古诗词有利于儿童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品德,杜甫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屈原的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这些诗句富含哲理。此外,从小读孔融让梨的故事使儿童明白谦虚礼让;读凿壁偷光的故事使其悟出在现在美好的生活条件下要好好学习、发愤图强的道理,等等。总之,儿童从小诵读经典,其内容会烙印在潜意识里根深蒂固,只要加以环境的刺激,便能直接地、自然地影响儿童的思维和行为[2]。

从文化熏陶看,让儿童学习国学,读诵经典能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孔子的礼仁、孟子的仁义,以及庄子的逍遥游等思想,对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重要意义[3]。如果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不注重品德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患[4]。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进行能让一个孩子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从实践效果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界对儿童经典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央3频道《向幸福出发》这个综艺节目曾采访了一个6岁的天才宝宝李尚容,她通读四书五经,5岁就认识4000多字,能古文、善歌词、会做诗,当主持人考验她对古诗词的背诵与理解时,对答如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经典造就了这位心思灵巧、览闻辩见的天才宝宝,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才宝宝也证明了经典的教育价值。所以, 让儿童从小熟读《笠翁对韵》、《弟子规》等蒙学教材 ,以及《大学》、 《中庸》等国学经典,可以增加儿童的识字量,明显提高儿童的读写能力和记忆力,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从儿童发展看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

1.以儿童认知和思维的特点为依据。

儿童认知发展表明,0至13岁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选择四书五经等经典给儿童反复诵读,能丰富大脑知识储存量,有利于训练记忆力。0至3岁阶段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快、学习效果最好的时期,所以诵读经典也能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儿童右脑思维模式的特点, 其思维发展有别于成人左脑思维模式,儿童读书不要求理解,只需要机械地输入大量信息,其理解能力发展随着年龄和阅历不断增长[5]。因此,儿童没有难易的概念,于他们而言,无论是学习国学经典、民间故事还是儿歌童谣,都如出一辙,就是熟读成诵。因此,在儿童时期让孩子读经不仅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而且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抓住儿童敏感期 。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对儿童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儿童发展存在敏感期。在此时期内,儿童对某些事物会很敏感,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兴趣爱好,并很容易学会一些事情[6]。在儿童发展敏感期的不同阶段, 诵读经典能让儿童不断接受经典信息的刺激,吸收大量语言词汇,从而建立日后发展所需的语料库,满足儿童旺盛的求知欲。随着大脑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这些记忆的东西在大脑的潜意识里不断反应、发酵、配套,在无意识中就促进了理解力的形成, 加以适当情境的刺激最终变成创造力[7]。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我们对待儿童语言、记忆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要抓住时机,而且需要静待花开。

(三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

家庭教育是儿童最早期接受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和人格发展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终身老师,其人格修养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没有高素质的父母,很难有高素质的孩子;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可是现今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教育方式不当,已经在孩子身上酿造了太多悲剧,青少年厌学、叛逆,道德品质低下、礼义廉耻之心尽失,甚至价值观颠覆而导致犯罪、自杀,等等。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家庭教育,探索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新方法。

三、儿童经典教育在家庭中实施的有效措施

(一 )科学定位家庭教育 ,树立明确经典教育理念 。

父母应该科学地对家庭教育进行定位, 树立明确的经典教育意识和理念,对经典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儿童经典教育,明确经典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思考并探索如何通过学习经典培养一个德智双全、人格健全孩子的方法,从而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并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严格将经典学习落实到每天的生活中。

(二 )重视榜样的作用 ,重视潜教育 。

育人先育己,想要孩子学习经典,必须自己先学,感受经典里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教育和做人的智慧, 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在儿童心中,父母都是高大的形象,他们会有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这要求父母做好行为表率。同时父母对经典内涵的理解与实践对儿童在意志品德、气概方面的潜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三 )以儿童本位为原则 。

儿童经典教育必须以儿童本位为原则,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学习经典要因人而异,父母不可揠苗助长或施加太大压力,应根据儿童的求知兴趣和发展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和赏识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应站在儿童的角度,创新学习形式,可以通过读、背、语句接龙、记忆比赛等方式,尽可能参与亲子共读,并在生活中践行经典,陪儿童一同成长。比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培养儿童的孝心、感恩之心;生活中,积极帮助别人,乐于分享;对待长辈,要谦恭守礼,等等,甚至可以通过扮演经典角色、品读经典故事等方式,培养儿童学习经典的兴趣。总之,一切为了儿童发展。

(四 )营造学习经典的家庭环境 。

现今国学教育培训越来越多, 但是受社会利益的驱使,经典教育培训成了从商者暴利的手段, 即使读经教育这么火热儿童走出课堂后接触的还是一个没有经典的环境。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经典学习氛围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开设家庭课堂每天规定一小时为经典学习时间, 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参与,并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和启蒙教育的特点,注重性情和审美趣味,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经典教材。除了可以由父母坚持陪读,还可以利用经典音频,像《弟子规》,带领儿童读唱,既能让儿童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又能在美妙的音乐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最重要的是能刺激儿童保持不断的学习兴趣。

(五 )创新学习形式 。

儿童活泼好动,善于变化,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不像成人会理性思考,而是热衷于语言表达生动有趣、故事性强、情节起伏大、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作品,所以要求父母注重经典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 在自己充分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创新学习形式,可以通过开展童谣游戏、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等系列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父母不仅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儿童讲述经典, 还可以通过开展童谣游戏让儿童亲身体验,父母讲述故事,儿童角色扮演,有条件支持的家庭可以购买或定做古代书童的服装、帽子及儿童适用的竹木简书,这样更能吸引儿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或者以听说游戏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如学习《笠翁对韵》时,父母读“天对地”,儿童读“雨对风”,父母读“山花对海树”,儿童读“赤日对苍穹”,通过创新形式的亲子共读,可以极大提高儿童学习兴趣,加深对故事的印象和理解。

(六 )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

儿童的素质更多取决于家庭而不是学校, 没有高素质的父母,很难有高素质的儿童,所以最根本在于父母热爱学习甚至在胎儿时期,父母就要学习经典,做好国学胎教。尤其是母亲,通过意念传导,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出生后结合早期经典教育,这样能更好地开发潜能,培养良好品德和人格。父母对经典的理解与解读直接决定了儿童对经典的认知只有父母坚持学习经典,接受经典的熏陶,孩子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热爱学习。

(七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

古代文化典籍虽然极具教育价值, 但是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从习主席在十八大会上号召全民族学习《弟子规》起,就掀起了全民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但是《弟子规》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如“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有疾,药先尝”、“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等,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已经脱离了现实,并不是父母喜好的,我们不要为他们去做,而是要分情况、挑场合、辨善恶也不是父母病了,子女就要去亲自尝药,这是错误甚至很危险的做法;更不是父母去世了,子女定要常悲咽,而是教导我们常感恩敬畏之心,牢记父母在心中。因此,经典的思想内容并非完全正确,甚至有的部分是错误的、毒害人心灵的。儿童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有限,所以父母作为间接引导者,对经典应该有正确解读和践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八 )莫让经典学习成为孩子的负担 。

现今应试教育下的儿童不仅要学习课堂知识, 更被要求参与各种培训班、辅导班。他们本就已经课业繁重,甚至超过儿童自身的承受能力,如果再强迫儿童学习经典,加之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反而会引发儿童的厌学心理,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父母和学校应及时沟通,时刻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不要让经典学习成为孩子的负担。

(九 )经典教育贵在坚持 。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逆也不可提前。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典籍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所以对儿童进行经典教育绝非一日之功, 唯有坚持不懈用经典之水浇灌儿童求知的心灵,用怀爱之心培育祖国的花朵,才能让儿童这株稚嫩的幼苗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结语

经典益智的儿童故事 篇7

关键词:交互设计 学龄前儿 童益智玩具

中国分类号:TS958.5+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011—02

近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多现代家庭开始重视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随之,学龄前儿童的消费市场购买力正日益加强,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也因其具有的巨大潜力而越发受到设计师的关注。一益智玩具的概述

益智玩具是指能够开发玩家智力的玩具,因对其概念中的“智力”的理解相对模糊,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理解益智玩具。从狭义面来讲,益智玩具是指能够开发玩家逻辑能力的玩具,如霍德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数理逻辑智能等。相对狭义面而言,广义面上的益智玩具是指能够开发玩家各方面智能的玩具。益智玩具可以从功能、形式、时间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从功能上分类,将益智玩具按照智能开发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以下七类:①数理逻辑类益智玩具;②空间智能类益智玩具;⑧语言智能类益智玩具;④音乐智能类益智玩具;⑤运动智能类益智玩具;⑥自然智能类益智玩具;⑦人际、内省智能类益智玩具;其中,数理逻辑类益智玩具因其涵盖度量衡、分类、集合、组序、排列分析、推理、因果关系及解决事情的思路与能力的智能,且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是整个益智玩具设计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从形式上分类,益智玩具又可分为积木类、迷宫类、可塑泥类、魔方类、拼图类、解套类、棋牌类、电子类、声光类等。同时伴随现代科技的进步,从时间轴上分类,益智玩具的发展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阶段。在传统阶段,益智玩具作为玩具功能分类中的一支,主要以传统手工艺为技术基础,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而成。其主要功能是用来开发人类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而较少开发人类的节奏智力、空间智力、视觉智力、语言能力等,如我国著名的华容道。玩家在力图把移动的步数减到最少的时候,推理、思维、创造、观察能力已经开始效力,但节奏、空间、视觉、语言等方面都是欠缺的。华容道只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的一种,常见的还有九连环、鲁班锁、七巧板等,这些玩具的历史都颇为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益智玩具也渐渐于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其发展也进入了现代阶段。在现代阶段,人们充分利用人类取得的科技成果,并不断地和新材料与新工艺相结合,设计出许多优秀的益智玩具,现在市面上主流益智玩具有声光学习机、积木玩具、智力拼装玩具、遥控玩具、拼图玩具、木制仿真玩具模型、DIY系列、孔明锁、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百变魔尺、魔方、单身贵族棋等,其中大部分已经突破仅仅只对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开发,对节奏智力、空间智力、视觉智力研发力度加大。而体验经济的到来,推动了益智玩具的发展,且一般性益智儿童玩具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儿童成长的需要,现代益智玩具的发展一部分是在我国传统益智玩具基础上进行改良,另一部分益智玩具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朝人性化、科技化、交互化方面发展。现代交互式益智玩具指玩具,可以和玩者进行交互,广义的来说几乎所有的玩具都是可以和玩家进行交互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龄前益智玩具也加入了科技元素,玩具的形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现在的益智玩具大多都包含了声控、光控技术,使得玩具操作简单兼具趣味,而交互互动也随之丰富,目前交互式益智玩具主要分成四大类:语音发声类、早教机器、趣味游戏、智能机器人。交互式益智玩具的优点主要在于图文并茂地刺激了学龄前儿童视觉、听觉感官等,建立起不同方面的体验。结合交互设计理念的益智玩具设计从关注儿童体验的角度提升益智玩具的价值,使益智玩具更具功能性、易用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愉悦性。

二 掌龄前儿童益智玩具交互设计系统分析

通过对大量儿童教育和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相关文献和数据的研究,可将学龄前儿童智能玩具交互系统归纳为五个基本元素:①学龄前儿童成长阶段区分;②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③学龄前儿童玩具互动体验环境;④交互技术支持;⑤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益智玩具价值。这五个元素相依相存,紧密联系,是一个不分割的整体。下面分析上述五个基本元素:

1 学龄前儿童成长阶段区分

学龄前期是指3周岁到6周岁这一被称为儿童发展黄金时期,也是儿童心智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学龄前初期(3~4岁)、学龄前中期(4~5岁)、学龄前后期(5~6岁)。初期是儿童形成基本感知觉的阶段,虽然儿童身体各方面发展迅速,但其兴奋和抑制神经核系统尚不平衡,认知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初入校园,社交范围扩展,不再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移情能力有了相应的发展,但尚不懂得如何去理解别人的感受。中期,儿童大脑的发育已经接近于成人,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校园为儿童提供了一种有原则、有秩序的社会生活环境,儿童也逐渐意识到他们应该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后期儿童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愈加丰富,但记忆力仍然不够集中。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更加亲密,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形成主动性,谋求自我管理。但此阶段的儿童仍有从父母那里获得舒适和安全的需要,以此来保持对自己的控制和责任。

2 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

由于现代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与过去相比产生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①过去家庭孩子数量多,低龄儿童可以从年长儿童中得到游戏经验;相对而言,现代家庭多数儿童只与同龄儿童接触,缺少从年长儿童处吸取游戏经验的机会,必须独立探索玩具玩法是现在的主要现状。②在游戏方式上与过去户外身体运动类游戏相比,现代儿童对电子类游戏更加痴迷。特别是随着iPad的出现,儿童更钟情于有声、光、电等酷炫效果的玩具。另一方面,由于过度的炫酷效果对学龄前儿童的生理成长有影响,同时部分游戏内容娱乐性过强,家长对玩具的选择将更趋向于智力或教育方面。

nlc202309040922

3 学龄前儿童玩具互动体验环境

体验环境有效影响儿童的行为,学龄前儿童在玩益智玩具时与环境的互动组成了这一过程。这里所指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环绕儿童周围的物质世界,如日光、空气、树木、花草、房屋等。社会环境是指对儿童有直接、间接影响的人际关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思想、信念、社会文化等。周围的环境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给学龄前儿童创造出不同的玩乐环境、玩乐情境,儿童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的、自发的认识环境。传统的儿童游戏环境包括场地、玩具和简单的空间布局,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环境往往是一成不变的。益智玩具可以通过创造环境的变化让儿童与周围环境互动,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对环境的更多体验和认知,将儿童与环境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4 交互技术支持

交互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增强学龄前儿童与益智玩具产品之间的互动行为,使得益智玩具和学龄前儿童得到更好的交流,提供更多的体验的可能性。交互技术支持学龄前儿童与玩具的互动交流,具体的技术可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其中语音识别、图像和文字识别、多媒体、信息可视化、虚拟现实、网络、移动通信、各种传感器、光控和声控等是最主要的交互技术。

5 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益智玩具价值

将交互设计理论具体运用到玩具设计过程中,使得儿童与玩具之间,或儿童、同伴、玩具之间,又或是儿童、家长、玩具之间能够有效、更好的进行互动。交互式益智玩具从关注儿童体验、信息交流的角度提升益智玩具的价值,使益智玩具更具功能性、易用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愉悦性。儿童获得了相应的使用目的,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拓展了儿童的交流范围,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和同伴、家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上述五点是目前学龄前益智玩具开发的基本元素,充分发挥益智玩具在游戏过程与学龄前儿童产生最大程度的互动,帮助儿童获得体验并提高认知是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的关键。其中第三点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儿童的社会环境与以前相比有的巨大的变化,少年宫、文化宫、科技观、海底世界等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公共场所为孩子建立更多的学习、娱乐场所,形成互动性的游戏区、娱乐区,现代儿童益智玩具利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变化,同时互动式玩具可以通过技术改变环境,创造一种氛围,结合环境的真实性和儿童的动作参与共同营造一个有助于儿童情感体验的情景。环境的丰富就等于刺激了儿童的各种体验,锻炼了儿童的各项技能,增加了儿童的知识技能。

三 基于交互设计理论的益智玩具设计要素总结

基于交互设计理论的益智玩具设计要素包括四个方面:①互动性;②娱乐性;③益智性;④情感化。

1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互动性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他人: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环境。这三方面互动都包含三个层次动作互动、感官互动及情感互动。传统益智玩具以动作互动为主,现代益智玩具要求结合视听效果达到感官层次的互动,进而增加情感体验,互动式益智玩具重视儿童的经历、体验,让儿童在游戏中锻炼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娱乐性

玩具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儿童创造欢乐,对于儿童来说,益智玩具可以用来学习和玩乐,尽管益智玩具是以启发儿童智力为目的,但在设计中必须保持他的娱乐性,如果玩具让儿童感到无趣,单纯变为辅助学习的工具,儿童很快就会舍弃它。互动设计下的益智玩具应创造更多的乐趣,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题上贴近流行趋势,玩法上包括想象、探索、学习、交际,为儿童创造更多变、新颖、独特的方式,让儿童百玩不厌,让儿童沉浸在快乐之中,潜移默化中锻炼各方面能力,达到益智作用。

3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益智性

益智玩具与普通玩具的区别主要在于可以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多动脑筋、锻炼和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提供给儿童良好的视、听、触觉体验。互动式益智玩具的益智性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符合儿童认识方面的要求,包括对语言、文字、音乐、数学、图形等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符合生长发育特点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儿童思维的独立性、逻辑性和创造性。

4 儿童益智玩具的情感化

互动式益智玩具应该让不同的儿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关怀,提供给儿童个性化的反馈,让儿童在玩的过程拥有独特的感受。对于儿童来说玩具已经超越了单纯玩具产品层面的意义,他们眼中的益智玩具可以作为自己的伙伴与他们形影不离。儿童可以从玩具里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达到更高层次的情感上的交流。

四 结语

本文运用交互设计研究方法,对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进行探讨。目的是设计出既有益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又能激发智力、增加互动体验的益智玩具,并以此,搭建让学龄前儿童与玩具、伙伴、父母之间进行更深层次互动与交流的平台,并对未来儿童玩具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技术的革新推动玩具的革新,同时也是顺应时代需求,互动性、娱乐性、益智性、情感化的儿童玩具必将取代传统儿童益智玩具。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师应当具有创新精神,即要有新的设计理念、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设计过程中遵守玩具设计的基本策略,通过自主开发、强调创意、创造品牌,促进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益智玩具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丁玲及其《莎菲女士的日记》下一篇: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