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及其《莎菲女士的日记》

2024-10-26

丁玲及其《莎菲女士的日记》(共7篇)

丁玲及其《莎菲女士的日记》 篇1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1918年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次年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1922年初赴上海,曾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1923年经瞿秋白等介绍,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次年夏转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1925年与胡也频结婚,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处女作《梦珂》于同年年底发表于《小说月报》,不久又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28年10月,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在黑暗中》。1929年冬,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期她创作的《水》《母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1933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转至南京幽禁三年。1936年9月须党的营救下逃离南京,经上海潜赴西安,不久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在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并先后创作《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1948年完成了反映土改运

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新中国成立后,丁玲曾任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文协(后改为作协)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在繁忙工作之余,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和评论文章。1955年和1957年被错误地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并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迫害并被投入监狱。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出访欧美诸国。丁玲一生著作丰富,有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丁玲文集》五卷。晚年的丁玲被骂成“左”,丁玲晚年曾说道::“我不管它‘左’还是右,我也不晓得什么叫‘左’和右,我只晓得现在骂我‘左’的人,都是当年打我右的人!”丁玲与沈从文的恩恩怨怨

内容简介】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者于1927年写的。它是一篇日记体裁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后几年北京城里的几个青年的生活。作者用大胆的毫不遮掩的笔触,细腻真实地刻划出女方角莎菲倔强的个性和反叛精神,同时明确地表露出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者的反抗带来的悲剧结果。莎菲这种女性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她追求真正的爱情,追求自己,希望人们真正地了解她,她要同

旧势力决裂,但新东西又找不到。她的不满是对着当时的社会的。丁玲在20年代时就以其大胆的女性意识、敏锐的文学感觉和细腻的叙述风格闻名文坛,其中《莎菲女士的日记》反映了当时知识少女的苦闷与追求,成为文坛不朽之作,写于40年代中后期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她创作生涯的高峰,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的一种。

《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描写一个痛苦的女性为主,让人看到一个卑微,痛苦,没有自主性的女性形象,这也是当时的女性形象的真实写照.莎菲生活在痛苦和无边无际的挣扎之中,有意塑造女性的软弱,不自立,也符合当时社会给女性的定位.小说通过身患肺病的莎菲写日记的方式,细致地刻画了莎菲的心理,叙述了莎菲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莎菲身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五四”后一些青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其大胆的女性意识、敏锐的文学感觉和细腻的叙述风格和毫不遮掩的笔触,细腻真实地刻划出女方角莎菲倔强的个性和反叛精神,同时明确地表露出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者的反抗带来的悲剧结果。莎菲这种女性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她的不满是对着当时的社会的。反映了当时知识少女的苦闷与追求.这部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具有特殊的文学魅力,更由于作者在小说里使用了对疾病及有病的身体的描写这一独特手法深刻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控制小说情节的展开,并进而界定了小说女主人公莎菲的内心世界及其个人身份认同.本文从挖掘《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为前人忽视而又极富暗示意义的一个关键性细节入手,剖析女主人公本我、自我与超我间激烈的较量与冲突,力图揭示这篇小说女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挣扎.

丁玲及其《莎菲女士的日记》 篇2

中国的现代文学, 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而受到多重文艺思潮与艺术方法影响的作家们, 显示出不同的创作倾向和个人风格, 他们纷纷寻找自己的同路人, 组建文学社团, 创办体现自己追求的文艺刊物, 宣扬文学新思想, 求新求变、振兴中华文学。作家丁玲就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中国文坛, 《莎》的横空出世, 奠定了她在中国新女性作家的地位。作品中展现了丁玲女士的个人写作风格, 以及强烈的时代印记, 流露在小说字里行间的, 是丁玲细腻敏感的笔触, 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更加令人惊叹。

一、中国女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觉醒

中国的女性作家自古以来就不多见, 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根深蒂固。然而到了中国近现代时期, 洋枪大炮打开了我国的国门, 西方的思想、外来的文化, 汹涌澎湃地一股脑冲击着当时的社会。西方女性的独立精神, 也随之传遍了中国。导致这一时期的女性渴望着打破苛刻的封建礼法, 追求自由恋爱及合理的婚嫁制度。生活在思潮之中的女作家丁玲, 在《莎》中塑造的莎菲女士, 是一个很好的新女性典型形象。

(一) 渴望被爱的女人

丁玲笔下的莎菲是一个在外独居的年轻女子, 她在寂寞无聊生活中, 渴望被关爱、被宠爱。在作品《莎》中写道:“吃过午饭, 苇弟 (莎菲的追求者) 便来了, 我一听到那特有的急遽的皮鞋声从走廊的那端传来时, 我的心似乎便从一种窒息中透出一口来感到舒适。但我却不会表示, 所以当苇弟进来时, 我只默默地望着他。”[1]明明是欢喜, 但却装作漠不在乎, 期待追求者出现, 然后故作镇定。这一点, 可以看出作家丁玲身上所具有的新女性作家的特征, 也可以感受到作家和小说人物的个性重叠。

(二) 渴望被懂的女人

莎菲是一个自由的女性, 一个被宠爱的小女人, 但这和西方女性独立的标准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 时至今日, 这种精神的独立和平等, 依旧没有达到。“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 如若不懂得我, 我要那些爱, 那些体贴做什么?”[1]这是中国女性的心声, 她们呼唤纯粹的理解, 一种平等的对话, 而不是一味的好。所以, 丁玲写到莎菲的这样心理, 不是显示莎菲的娇气敏感, 而且在心里希望女性的被理解, 被懂, 这样才是有独立思想的人。

(三) 迷惘困惑的女人

鲁迅曾经在《娜拉出走后怎样》中写道, 娜拉的命运只有两个, 堕落和回来。当时的中国女性, 内心都是很迷惘的。在希望得到平等独立的待遇的同时, 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出路在哪。丁玲在《莎》中没有写到这一点, 因为她也面临着困惑和无助。找不到出路的中国女性, 就像一月三号的莎菲一样, “我, 我能说得出我真实的需要是些什么呢”。[1]脑海里, 没有关于自己需求的任何答案。

二、走进心灵深处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创作中作为再现客观现实所遵循的艺术原则, 是属于现实主义潮流倾向的作家, 在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过程所采取的原则。艺术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精确地进行描写,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莎》诞生的时期, 写作内容大多有着浓厚的女学生气息, 她们尚未全面接触社会。因为阅历有着明显的不足, 所以《莎》中表达出的对社会、对他人命运的关注, 有着鲜明的“青春”“幼稚”的气息。[2]

与此同时, 私小说、日记体小说的盛行, 受到影响的丁玲写了《莎》, 放弃了大型场面的史诗叙写, 而选择从小入手, 写贴近生活, 描绘人生的中国女性小说。在这个早期尝试中, 小说中反映时代精神的典型小说人物也层出不穷。不但有仍然恪守着封建礼教的毓芳, 还有被压抑身亡的蕴姊, 虽是寥寥几笔, 但是特色鲜明, 印象深刻。作为女主人公的莎菲, 则属于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 本身没有谋生能力也没有过于出众的外表, 却向往着更为自由、自主的恋爱。全篇的自述, 大量丰富真实的女性心理描写, 都能看出她身上所闪耀出的时代精神, 新时期女性知识分子的困惑、迷惘还有一丝坚持。在故事的最后, 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前路仍然是未知, 但不愿意继续浪费生命, 选择了离开。“悄悄地活下来, 悄悄地死去, 啊!我可怜你, 莎菲!”这是莎菲的独白, 也是作家的内心慨叹。

三、由社会问题剧到中国问题小说的风行

提到社会问题剧不得不提的就是易卜生, 作为该文学概念的创始者, 其对20世纪的中国作家群, 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若从头开始追溯的话, 在20世纪初, 鲁迅就谈到过易卜生:“瑰才卓识, 以契开迦尔之诠释者称”, 他赞扬易卜生《人民公敌》一剧中的斯多克芒医生“死守真理, 以拒庸愚”的精神。这是中国最早介绍易卜生的记载。这样过了几年, 1914年陆镜若在《俳优杂志》中发表《易卜生之剧》, 称易卜生为:“莎翁之劲敌”“剧界革命之健将”, 并介绍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11部戏剧。[3]随之而来的, 是在1918年6月15日, 《新青年》第4卷6号刊出“易卜生专号”, 登载了易卜生的《娜拉》 (即《玩偶之家》) 全剧和《国民公敌》《卜爱尔夫》的选幕, 并刊出了胡适的著名论文《易卜生主义》。继《新青年》之后, 《新潮》和《小说月报》先后登出了易卜生的译作《群鬼》和《社会柱石》, 伴随着当时国内这些重要刊物大量详实的译介, 易卜生的名字在中国知识界和戏剧界春雷一般炸响, “易卜生主义”成为知识分子和戏剧家高举的思想火炬。

在小说莎菲的自述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无奈、无助, 蕴姊的死给了她很大的打击。“今天接到蕴姊从上海来的信, 更把我引到百无渴望的境地。我哪里还能找得几句话去安慰她呢?”因为自己也是女子, 弱小卑微的中国女人, 无力拯救自己, 更何谈帮助其他姐妹呢?蕴姊的信悲观地预示她的结局——死亡。因爱在一起, 却随着时间的推移, 爱意锐减, 失去了爱。丁玲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林林总总, 通过弱女子莎菲, 痛斥这个社会强压给女性的不公, 呼唤平等自由、互敬互爱的爱情。爱情, 不是玩弄, 不是始乱终弃, 不是厌倦无趣。

四、时代的回音

作家的使命是什么?萨特的主张是介入, 是真正的进入社会, 为人民说话, 说出人民的心声。《莎》的作者丁玲, 就是一个有时代使命感的有良心的作家。小说虽然是她早期的作品, 但是已经可以看出作家的才华和创作特色。女性作家的敏锐和细腻、强烈的时代感, 都一一在作品中体现。西方文艺思潮的强势入侵, 给了20世纪初中国文学界发展的新契机。作家就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 呼吸时代, 反映时代。这一点, 丁玲做得很好。简短的故事, 一篇篇的日记, 勾勒出人物丰满形象的同时, 也从自述中听到了时代的回音。

参考文献

[1]丁玲著.丁玲文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2]张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丁玲及其《莎菲女士的日记》 篇3

关键词: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日记体小说;女性主义

作为丁玲的代表性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里程碑似的意义。从历史直到现在,每一个女性都可以在莎菲的日记中找到共鸣。直白、真实地道出女性心事,是这部小说震撼力所在。笔者认为,《莎菲女士的日记》有三大亮点,分别是日记体小说体裁、丁玲的女性主义和爱情观,值得大家重点关注,反复品读。

一、开创性体裁:日记体小说

丁玲没有一开始就急急地交代莎菲身世背景,而是零星地以极短甚至隐晦的方式交待了她以前的生活。丁玲在动笔之前,在心中应当对莎菲身世背景有所构建。这里举一些例子。一是她的父母,二是她的姨父母,见《一月十二》,三是她的童年一些遭遇,见《三月八号》,四是蕴姐,见《一月十六》、《三月四号》、《三月二十一》。丁玲应当先在心中安排好了莎菲的背景,然后才逐渐在日记中慢慢透露她的身世背景。

日记虽然直白且真实,但不是毫无保留并且絮絮叨叨说出所有心事。就像莎菲在日记写的——“这只能表现我万分之一的日记”、“来泄愤和安慰”。丁玲在写作中也证实了这句话。如在莎菲心情极糟糕时,她只写下飘忽的只言片语。最明显的是一月十六日蕴姐来信后,莎菲突然就对生活绝望,喝很多酒想结束生命。她绝望的心路历程并不出现在日记里,读者只能突兀接受这个事实。又如《一月十八》到《三月四号》这段时间的日记是空白,丁玲在《三月四号》中解释“近来在医院把我自己的心医转了”,“觉得这宇宙还充满着爱呢”,因此莎菲才开始写日记。又如《三月十三》,“好几天又不提笔……更哪能捉住一管笔去详细写出自怨和自恨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举例。我们只能从断裂的情绪和记忆中,推测她的故事和她完整的心境。“断裂”与“空白”带来阅读挑战和想象空间,趣味横生。但是,丁玲没有为了真实而把日记写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关键情节还是交代了。

试想,什么时候人会在日记中不厌其烦地回忆并记录生活中的细节呢?莎菲所记录的细节,大多是和凌吉士有关,是暗恋中的女性的心悸。日记里的思绪大部分经过沉淀的,但也会有激情。带着这种假设读小说,有一点收获。

如此细微与贴切的描写,让我极欲了解丁玲女士。她是多大程度上在写自己的故事与心境呢?现实中的丁玲,身世上和莎菲有很多相似之处。父爱稀薄,寄人篱下。早熟、好强。

二、女性视角:丁玲的女性主义

孤独,渴望被理解与爱护。

《十二月二十四日》“假使他这时再掉过头来望我一下,我想他一定可以从我的眼睛里得些不快活去。为什么他不可以再多的懂我些呢?”“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我真愿意这时候会有人懂得我,便骂我,我也可以快乐而骄傲了。”

《三月十三》“但所谓朋友皆如是,我能告谁以我的不屑流泪,而又无力笑出的痴呆心境?因我看清了自己在人间的种种不愿意舍弃的热望以及每次追求而得来的懊丧,所以连自己也不愿再同情这未能悟彻所引起的伤心。”

《三月二十八晨三时》“莎菲生活在世上,要人们了解她体会她的心太热太恳切了,所以长远的沉溺在失望的苦恼中,但除了自己,谁能够知道她所流出的眼泪的分量?”

日记中不止这几处写她的孤独,我只选择几段提供材料而已。莎菲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更高的需求,她希望的是灵魂伴侣,而不是相对低层次的一般爱护。莎菲有过这样一位挚友——蕴姐,可她因为婚姻的痛苦而死去,打击之大已让莎菲崩溃。为什么她不直接告诉别人?此后,她两次尝试倾诉自己,一次是向毓芳,一次是向苇弟,都以失败告终。灵魂的触碰无法强求,两个灵魂能在同一频率上思考亦属难得。莎菲无法接受孤独,那就只能永远失望。

敏感多思,心志不坚。《三月八日》写完对苇弟的感受后,就开始反省自己而自伤了,“或者因为我的心生来就是如此的硬,那我种种之不惬于人意而得来烦恼和伤心,也是应该的”又如《三月八日》中“至于男女间的小动作,似乎我又看得太明白了,也许因为我懂得的了这些小动作,于‘爱才反而迷糊,才没有勇气鼓吹恋爱,才不敢相信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够人爱的小女子,并且才会怀疑到世人所接受的‘爱,以及我所接受的‘爱。”除却莎菲童年对她的影响,患病也是她敏感原因之一。患病意味着,大量空闲的时间供你乱想,脆弱感带来的无助、自怜、自弃。此外,莎菲思考时,极易将一般现实抽象到深层人生思考,例子随处可见,如《三月二十八晨三时》的第一段,本应是她纠结于凌吉士的时候。

这份孤独感,来自于她的早熟和强烈自尊。

三、爱情书写:丁玲的爱情观

《三月六日》“在这上面,不是我爱自夸,我所受的训练至少也有我几个朋友们的相加或相乘。”以及她认同婚前同居。大胆,自以为成熟。

莎菲为什么不喜欢苇弟而对凌吉士倾心呢?先看几段话:

《十二月二十四日》“反只能让我更觉得他太容易支使,或竟更可怜他的太不会爱的技巧了。”

《三月八日》“这种表示,也许是称为狂热的,真率的爱的表现吧,但苇弟却不假思索的用在我面前,自然只会失败。”“我只觉得想靠这种小孩般的举动来打动我的心,全是无用”。

而凌吉士却是“那一种温柔的,大方的,坦白而又多情的态度上去,光这态度已够人欣赏得像吃醉一般的感到那融融的蜜意”。

年轻的莎菲,向往的是“爱情”而不是婚姻与责任。莎菲心里明白,苇弟的真诚和强烈的爱会让他对自己负责,但他不会是一个好情人。男性对女性的吸引力在于“领导力”,况且莎菲是一个自幼缺乏父母之爱的独立女性(书中莎菲家有很多孩子,父母顾不上她;现实中的丁玲早年丧父),她在挑选伴侣时,会倾向于选择童年里所缺少的,自然不会选择怯懦、爱哭、没有男子气的苇弟。一个一直独自努力支撑的女性,会愿意嫁给一个儿子一样的丈夫,然后再独自努力支撑下半生?苇弟的一再哭泣和表白,也只能让莎菲内疚甚至厌恶。

反观凌吉士,这种男人最可恨。帅气,大方,温柔,对谁都温柔,对谁都若有情意,以此来达到社交目的。暧昧,可以极大满足女子对爱情的遐想。(瞧别人把凌当做她男友时她的羞涩,只是不好意思在日记里直写快乐,而废一堆笔墨回忆情形罢了。)相比之下,苇弟的直白实在太弱。不过,莎菲纠结最多的不是他喜不喜欢我,而是他品性与外貌上的极大反差。莎菲期望一个灵魂伴侣,这也是她自以为她不接受苇弟的原因。结果呢?她爱上一个长相美丽的男人,不懂她并且灵魂丑陋。这是莎菲肉体对灵魂的背叛。可是,如果不是凌吉士内在如此不堪,莎菲是不会发现她爱恋的是男人的外貌,她会一直自欺:她爱上的是完整的凌吉士。文学上,这种戏剧性的反差很必要。

一个高傲并有追求的女子,却只迷恋男子的外表,发现这个事实的莎菲该多么痛苦,而她还要在爱、不能爱里挣扎。就像莎菲一向所做的,她将现实的矛盾上升到了哲学上对自我的反思,在认定了自己的软弱和生活的无奈后,她心如死灰,即便凌吉士向她疯狂地示爱,她的内心也无动于衷。结束这一段迷狂吧,她逃走了。不接受孤独,那她只能永远逃避。懦弱的人啊。丁玲似乎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莎菲没有意识到。

参考文献:

[1]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9.

[2]王明丽.生态女性主义与现代中国文学女性形象[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4.

莎菲女士的日记 篇4

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并且一刮风,就不能出去玩,关在屋子里没有书看,还能做些什么?一个人能呆呆的坐着,等时间的过去吗?我是每天都在等着,挨着,只想这冬天快点过去;天气一暖和,我咳嗽总可好些,那时候,要回南便回南,要进学校便进学校,但这冬天可太长了。

太阳照到纸窗上时,我在煨第三次的牛奶。昨天煨了四次。次数虽煨得多,却不定是要吃,这只不过是一个人在刮风天为免除烦恼的养气法子。这固然可以混去一小点时间,但有时却又不能不令人更加生气,所以上星期整整的有七天没玩它,不过在没想出别的法子时,又不能不借重它来象一个老年人耐心着消磨时间。

报来了,便看报,顺着次序看那大号字标题的国内新闻,然后又看国外要闻,本埠琐闻……把教育界,党化教育,经济界,九六公债盘价……全看完,还要再去温习一次昨天前天已看熟了的那些招男女编级新生的广告,那些为分家产起诉的启事,连那些什么六○六,百零机,美容药水,开明戏,真光电影……都熟习了过后才懒懒的丢开报纸。自然,有时会发现点新的广告,但也除不了是些绸缎铺五年六年纪念的减价,恕讣不周的讣闻之类。

报看完,想不出能找点什么事做,只好一人坐在火炉旁生气。气的事,也是天天气惯了的。天天一听到从窗外走廊上传来的那些住客们喊伙计的声音,便头痛,那声音真是又粗,又大,又嗄,又单调;“伙计,开壶!”或是“脸水,伙计!”这是谁也可以想象出来的一种难听的声音。还有,那楼下电话也不断的有人在电机旁大声的说话。没有一些声息时,又会感到寂沉沉的可怕,尤其是那四堵粉垩的墙。它们呆呆的把你眼睛挡住,无论你坐在哪方:逃到床上躺着吧,那同样的白垩的天花板,便沉沉地把你压住。真找不出一件事是能令人不生嫌厌的心的;如那麻脸伙计,那有抹布味的饭菜,那扫不干净的窗格上的沙土,那洗脸台上的镜子——这是一面可以把你的脸拖到一尺多长的镜子,不过只要你肯稍微一偏你的头,那你的脸又会扁的使你自己也害怕……这都可以令人生气了又生气。也许只我一人如是。但我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只是新的,无论好坏,似乎都隔我太远了。

吃过午饭,苇弟便来了,我一听到那特有的急遽的皮鞋声从走廊的那端传来时,我的心似乎便从一种窒息中透出一口气来感到舒适。但我却不会表示,所以当苇弟进来时,我只默默的望着他;他以为我又在烦恼,握紧我一双手,“姊姊,姊姊,”那样不断的叫着。我,我自然笑了!我笑的什么呢,我知道!在那两颗只望到我眼睛下面的跳动的眸子中,我准懂得那收藏在眼睑下面,不愿给人知道的是些什么东西!这有多么久了,你,苇弟,你在爱我!但他捉住过我吗?自然,我是不能负一点责,一个女人应当这样。其实,我算够忠厚了;我不相信会有第二个女人这样不捉弄他的,并且我还确确实实地可怜他,竟有时忍不住想指点他;“苇弟,你不可以换个方法吗?这样只能反使我不高兴的……”对的,假使苇弟能够再聪明一点,我是可以比较喜欢他些,但他却只能如此忠实地去表现他的真挚!

苇弟看见我笑了,便很满足。跳过床头去脱大氅,还脱下他那顶大皮帽。假使他这时再掉过头来望我一下,我想他一定可以从我的眼睛里得些不快活去。为什么他不可以再多的懂得我些呢?

我总愿意有那末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偏偏我的父亲,我的姊姊,我的朋友都如此盲目的爱惜我,我真不知他们爱惜我的什么;爱我的骄纵,爱我的脾气,爱我的肺病吗?有时我为这些生气,伤心,但他们却都更容让我,更爱我,说一些错到更使我想打他们的一些安慰话。我真愿意在这种时候会有人懂得我,便骂我,我也可以快乐而骄傲了。

没有人来理我,看我,我会想念人家,或恼恨人家,但有人来后,我不觉得又会给人一些难堪,这也是无法的事。近来为要磨练自己,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竟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因为如此,所以可以想象出来,我是拿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陪苇弟坐。但苇弟若站起身来喊走时,我又会因怕寂寞而感到怅惘,而恨起他来。这个,苇弟是早就知道的,所以他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才回去。不过我却不骗人,并不骗自己,我清白,苇弟不走,不特于他没有益处,反只能让我更觉得他太容易支使,或竟更可怜他的太不会爱的技巧了。

十二月二十八

今天我请毓芳同云霖看电影。毓芳却邀了剑如来。我气得只想哭,但我却纵声的笑了。剑如,她是多么可以损害我自尊之心的;因为她的容貌,举止,无一不象我幼时所最投洽的一个朋友,所以我不觉的时常在追随她,她又特意给了我许多敢于亲近她的勇气。但后来,我却遭受了一种不可忍耐的待遇,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我都会痛恨我那过去的,不可追悔的无赖行为:在一个星期中我曾足足的给了她八封长信,而未被人理睬过。毓芳真不知想的哪一股劲,明知我不愿再提起从前的事,却故意邀着她来,象有心要挑逗我的愤恨一样,我真气了。

我的笑,毓芳和云霖不会留意这有什么变异,但剑如,她能感觉到;可是她会装,装糊涂,同我毫无芥蒂的说话。我预备骂她几句,不过话到口边便想到我为自己定下的戒条。并且做得太认真,反令人越得意。所以我又忍下心去同她们玩。

到真光时,还很早,在门口遇着一群同乡的小姐们,我真厌恶那些惯做的笑靥,我不去理她们,并且我无缘无故地生气到那许多去看电影的人。我乘毓芳同她们说到热闹中,丢下我所请的客,悄悄回来了。

除了我自己,没有人会原谅我的。谁也在批评我,谁也不知道我在人前所忍受的一些人们给我的感触。别人说我怪僻,他们哪里知道我却时常在讨人好,讨人欢喜。不过人们太不肯鼓励我说那太违心的话,常常给我机会,让我反省我自己的行为,让我离人们却更远了。

夜深时,全公寓都静静的,我躺在床上好久了。我清清白白的想透了一些事,我还能伤心什么呢?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2)

十二月二十九

一早毓芳就来电话。毓芳是好人,她不会扯谎,大约剑如是真病。毓芳说,起病是为我,要我去,剑如将向我解释。毓芳错了,剑如也错了,莎菲不是欢喜听人解释的人。根本我就否认宇宙间要解释。朋友们好,便好;合不来时,给别人点苦头吃,也是正大光明的事。我还以为我够大量,太没报复人了。剑如既为我病,我倒快活,我不会拒绝听别人为我而病的消息。并且剑如病,还可以减少点我从前自怨自艾的烦恼。

我真不知应怎样才能分析我自己。有时为一朵被风吹散了的白云,会感到一种渺茫的,不可捉摸的难过;但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苇弟其实还大我四岁)把眼泪一颗一颗掉到我手背时,却象野人一样在得意的笑了。苇弟从东城买了许多信纸信封来我这里玩,为了他很快乐,在笑,我便故意去捉弄,看到他哭了,我却快意起来,并且说“请珍重点你的眼泪吧,不要以为姊姊象别的女人一样脆弱得受不起一颗眼泪……”“还要哭,请你转家去哭,我看见眼泪就讨厌……”自然,他不走,不分辩,不负气,只蜷在椅角边老老实实无声的去流那不知从哪里得来的那末多的眼泪。我,自然,得意够了,又会惭愧起来,于是用着姊姊的态度去喊他洗脸,抚摩他的头发。他镶着泪珠又笑了。

在一个老实人面前,我已尽自己的残酷天性去磨折他,但当他走后,我真想能抓回他来,只请求他:“我知道自己的罪过,请不要再爱这样一个不配承受那真挚的爱的女人了吧!”

一月一号

我不知道那些热闹的人们是怎样的过年,我只在牛奶中加了一个鸡子,鸡子是昨天苇弟拿来的,一共二十个,昨天煨了七个茶卤蛋,剩下十三个,大约够我两星期吃。若吃午饭时,苇弟会来,则一定有两个罐头的希望。我真希望他来。因为想到苇弟来,我便上单牌楼去买了四合糖,两包点心,一篓橘子和苹果,预备他来时给他吃。我断定今天只有他才能来。

但午饭吃过了,苇弟却没来。

我一共写了五封信,都是用前几天苇弟买来的好纸好笔。我想能接得几个美丽的画片,却不能。连几个最爱弄这个玩艺儿的姊姊们都把我这应得的一份儿忘了。不得画片,不希罕,单单只忘了我,却是可气的事。不过自己从不曾给人拜过一次年,算了,这也是应该的。

晚饭还是我一人独吃,我烦恼透了。

夜晚毓芳云霖来了,还引来一个高个儿少年,我想他们才真算幸福;毓芳有云霖爱她,她满意,他也满意。幸福不是在有爱人,是在两人都无更大的欲望,商商量量平平和和地过日子。自然,有人将不屑于这平庸。但那只是另外人的,与我的毓芳无关。

毓芳是好人,因为她有云霖,所以她“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她去年曾替玛丽作过一次恋爱婚姻的介绍。她又希望我能同苇弟好,她一来便问苇弟。但她却和云霖及那高个儿把我给苇弟买的东西吃完了。

那高个儿可真漂亮,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男人的美,从来我还没有留心到。只以为一个男人的本行是会说话,会看眼色,会小心就够了。今天我看了这高个儿,才懂得男人是另铸有一种高贵的模型,我看出在他面前的云霖显得多么委琐,多么呆拙……我真要可怜云霖,假使他知道他在这个人前所衬出的不幸时,他将怎样伤心他那些所有的粗丑的眼神,举止。我更不知,当毓芳拿这一高一矮的男人相比时,会起一种什么情感!

他,这生人,我将怎样去形容他的美呢?固然,他的颀长的身躯,白嫩的面庞,薄薄的小嘴唇,柔软的头发,都足以闪耀人的眼睛,但他还另外有一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来煽动你的心。比如,当我请问他的名字时,他会用那种我想不到的不急遽的态度递过那只擎有名片的手来。我抬起头去,呀,我看见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的嘴角了。我能告诉人吗,我是用一种小儿要糖果的心情在望着那惹人的两个小东西。但我知道在这个社会里面是不准许任我去取得我所要的来满足我的冲动,我的欲望,无论这于人并没有损害的事,我只得忍耐着,低下头去,默默地念那名片上的字:

“凌吉士,新加坡……”

凌吉士,他能那样毫无拘束的在我这儿谈话,象是在一个很熟的朋友处,难道我能说他这是有意来捉弄一个胆小的人?我为要强迫地拒绝引诱,不敢把眼光抬平去一望那可爱慕的火炉的一角。两只不知羞惭的破烂拖鞋,也逼着我不准走到桌前的灯光处。我气我自己:怎么会那样拘束,不会调皮的应对?平日看不起别人的交际,今天才知道自己是显得又呆,又傻气。唉,他一定以为我是一个乡下才出来的姑娘了!

云霖同毓芳两人看见我木木的,以为我不欢喜这生人,常常去打断他的话,不久带着他走了。这个我也感激他们的好意吗?我望着那一高两矮的影子在楼下院子中消失时,我真不愿再回到这留得有那人的靴印,那人的声音,和那人吃剩的饼屑的屋子。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3)

一月三号

这两夜通宵通宵地咳嗽。对于药,简直就不会有信仰,药与病不是已毫无关系吗?我明明厌烦那苦水,但却又按时去吃它,假使连药也不吃,我能拿什么来希望我的病呢?神要人忍耐着生活,安排许多痛苦在死的前面,使人不敢走近死亡。我呢,我是更为了我这短促的不久的生,我越求生得厉害;不是我怕死,是我总觉得我还没享有我生的一切。我要,我要使我快乐。无论在白天,在夜晚,我都在梦想可以使我没有什么遗憾在我死的时候的一些事情。我想能睡在一间极精致的卧房的睡榻上,有我的姊姊们跪在榻前的熊皮毡子上为我祈祷,父亲悄悄的朝着窗外叹息,我读着许多封从那些爱我的人儿们寄来的长信,朋友们都纪念我流着忠实的眼泪……我迫切的需要这人间的感情,想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但人们给我的是什么呢?整整两天,又一人幽囚在公寓里,没有一个人来,也没有一封信来,我躺在床上咳嗽、坐在火炉旁咳嗽,走到桌子前也咳嗽,还想念这些可恨的人们……其实还是收到一封信的,不过这除了更加我一些不快外,也只不过是加我不快。这是一年前曾骚扰过我的一个安徽粗壮男人寄来的,我没有看完就扯了。我真肉麻那满纸的“爱呀爱的”!我厌恨我不喜欢的人们的殷勤……

我,我能说得出我真实的需要是些什么呢?

一月四号

事情不知错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为什么会想到搬家,并且在糊里糊涂中欺骗了云霖,好象扯谎也是本能一样,所以在今天能毫不费力的便使用了。假使云霖知道莎菲也会骗他,他不知应如何伤心,莎菲是他们那样爱惜的一个小妹妹。自然我不是安心的,并且我现在在后悔。但我能决定吗,搬呢,还是不搬?

我不能不向我自己说:“你是在想念那高个儿的影子呢!”是的,这几天几夜我无时不神往到那些足以诱惑我的。为什么他不在这几天中单独来会我呢?他应当知道他不该让我如此的去思慕他。他应当来看我,说他也想念我才对。假使他来,我不会拒绝去听他所说的一些爱慕我的话,我还将令他知道我所要的是些什么。但他却不来。我估定这象传奇中的事是难实现了。难道我去找他吗?一个女人这样放肆,是不会得好结果的。何况还要别人能尊敬我呢。我想不出好法子,只好先到云霖处试一试,所以吃过午饭,我便冒风向东城去。

云霖是京都大学的学生,他租的住房在京都大学一院和二院之间的青年胡同里。我到他那里时,幸好他没有出去,毓芳也没有来。云霖当然很诧异我在大风天出来,我说是到德国医院看病,顺便来这里。他就毫不疑惑,问我的病状,我却把话头故意引到那天晚上。不费一点气力,我便打探得那人儿住在第四寄宿舍,在京都大学二院隔壁。不久,我又叹起气来,我用许多言辞把在西城公寓里的生活,描摹得寂寞,暗淡。我又扯谎,说我唯一只想能贴近毓芳(我知道毓芳已预备搬来云霖处)。我要求云霖同我在近处找房。云霖当然高兴这差事,不会迟疑的。

在找房的时候,凑巧竟碰着了凌吉士。他也陪着我们。我真高兴,高兴使我胆大了,我狠狠的望了他几次,他没有觉得。他问我的病,我说全好了,他不信似的在笑。

我看上一间又低,又小,又霉的东房,在云霖的隔壁一家大元公寓里。他和云霖都说太湿,我却执意要在第二天便搬来,理由是那边太使我厌倦,而我急切的要依着毓芳。云霖无法,就答应了,还说好第二天一早他和毓芳过来替我帮忙。

我能告诉人,我单单选上这房子的用意吗?它位置在第四寄宿舍和云霖住所之间。

他不曾向我告别,我又转到云霖处,尽我所有的大胆在谈笑。我把他什么细小处都审视遍了,我觉得都有我嘴唇放上去的需要。他不会也想到我在打量他,盘算他吗?后来我特意说我想请他替我补英文,云霖笑,他却受窘了,不好意思的含含糊糊的问答,于是我向心里说,这还不是一个坏蛋呢,那样高大的一个男人还会红脸?因此我的狂热更炎炽了。但我不愿让人懂得我,看得我太容易,所以我驱遣我自己,很早就回来了。

现在仔细一想,我唯恐我的任性,将把我送到更坏的地方去,暂时且住在这有洋炉的房里吧,难道我能说得上是爱上了那南洋人吗?我还一丝一毫都不知道他呢。什么那嘴唇,那眉梢,那眼角,那指尖……多无意识,这并不是一个人所应需的,我着魔了,会想到那上面。我决计不搬,一心一意来养病。

我决定了,我懊悔,懊悔我白天所做的一些不是,一个正经女人所做不出来的。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4)

一月六号

都奇怪我,听说我搬了家,南城的金英,西城的江周,都来到我这低湿的小屋里。我笑着,有时在床上打滚,她们都说我越小孩气了,我更大笑起来。我只想告诉她们我想的是什么。下午苇弟也来了。苇弟最不快活我搬家,因为我未曾同他商量,并且离他更远了。他见着云霖时,竟不理他。云霖摸不着他为什么生气。望着他。他更板起脸孔。我好笑,我向自己说“可怜,冤枉他了,一个好人!”

毓芳不再向我说剑如。她决定两三天便搬来云霖处,因为她觉得我既这样想傍着她住,她不能让我一人寂寂寞寞的住在这里。她和云霖待我比以前更亲热。

一月十号

这几天我都见着凌吉士,但我从没同他多说几句话,我决不先提补英文事。我看见他一天两次往云霖处跑,我发笑,我断定他以前一定不会同云霖如此亲密的。我没有一次邀请他来我那儿玩,虽说他问了几次搬了家如何,我都装出不懂的样儿笑一下便算回答。我把所有的心计都放在这上面,好象同什么东西搏斗一样。我要那样东西,我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让他自己送来。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的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的吻呢。我简直癫了,反反复复的只想着我所要施行的手段的步骤,我简直癫了!

毓芳云霖看不出我的兴奋,只说我病快好了。我也正不愿他们知道,说我病好,我就装着高兴。

一月十二

毓芳已搬来,云霖却搬走了。宇宙间竟会生出这样一对人来,为怕生小孩,便不肯住在一起,我猜想他们连自己也不敢断定:当两人抱在一床时是不会另外干出些别的事来,所以只好预先防范,不给那肉体接触的机会。至于那单独在一房时的拥抱和亲嘴,是不会发生危险,所以悄悄表演几次,便不在禁止之列。我忍不住嘲笑他们了,这禁欲主义者!为什么会不需要拥抱那爱人的裸露的身体?为什么要压制住这爱的表现?为什么在两人还没睡在一个被窝里以前,会想到那些不相干足以担心的事?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

他俩不生气我的嘲笑,他俩还骄傲着他们的纯洁,而笑我小孩气呢。我体会得出他们的心情,但我不能解释宇宙间所发生的许许多多奇怪的事。

这夜我在云霖处(现在要说毓芳处了)坐到夜晚十点钟才回来,说了许多关于鬼怪的故事。

鬼怪这东西,我在一点点大的时候就听惯了,坐在姨妈怀里听姨爹讲《聊斋》是常事,并且一到夜里就爱听。至于怕,又是另外一件不愿告人的。因为一说怕,准就听不成,姨爹便会踱过对面书房去,小孩就不准下床了。到进了学校,又从先生口里得知点科学常识,为了信服那位周麻子二先生,所以连书本也信服,从此鬼怪便不屑于害怕了。近来人更在长高长大,说起来,总是否认有鬼怪的,但鸡粟却不肯因为不信便不出来,毫毛一根根也会竖起的。不过每次同人说到鬼怪时,别人不知道我想拗开说到别的闲话上去,为的怕夜里一个人睡在被窝里时想到死去了的姨爹姨妈就伤心。

回来时,看到那黑魆魆的小胡同,真有点胆悸。我想,假使在哪个角落里露出一个大黄脸,或伸来一只毛手,在这样象冻住了的冷巷里,我不会以为是意外。但看到身边的这高大汉子(凌吉士)做镖手,大约总可靠,所以当毓芳问我时,我只答应“不怕,不怕”。

云霖也同我们出来,他回他的新房子去,他向南,我们向北,所以只走了三四步,便听不清那橡皮鞋底在泥板上发出的声音。

他伸来一只手,拢住了我的腰:

“莎菲,你一定怕哟!”

我想挣,但挣不掉。

我的头停在他的胁前,我想,如若在亮处,看起来,我会象个什么东西,被挟在比我高一个头还多的人的腕中。

我把身一蹲,便窜出来了,他也松了手陪我站在大门边打门。

小胡同里黑极了,但他的眼睛望到何处,我却能很清楚的看见。心微微有点跳,等着开门。

“莎菲,你怕哟!”

门闩已在响,是伙计在问谁。我朝他说:

“再——”

他猛的握住我的手,我无力再说下去。

伙计看到我身后的大人,露着诧异。

到单独只剩两人在一房时,我的大胆,已经变得毫无用处了,想故意说几句客套话,也不会,只说:“请坐吧!”自己便去洗脸。

鬼怪的事,已不知忘到什么地方去了。

“莎菲!你还高兴读英文吗?”他忽然问。

这是他来找我,提到英文,自然他未必欢喜白白牺牲时间去替人补课,这意思,在一个二十岁的女人面前,怎能瞒过,我笑了(这是只在心里笑)。我说:

“蠢得很,怕读不好,丢人。”

他不说话,把我桌上摆的照片拿来玩弄着,这照片是我姊姊的一个刚满一岁的女儿。

我洗完脸,坐在桌子那头。

他望望我,又去望那小女孩,然后又望我。是的,这小女孩长的真象我。于是我问他:

“好玩吗?你说象我不象?”

“她,谁呀!”显然,这声音表示着非常认真。

“你说可爱不可爱?”

他只追问着是谁。

忽的,我明白了他意思,我又想扯谎了。

“我的,”于是我把像片抢过来吻着。

他信了。我竟愚弄了他,我得意我的不诚实。

这得意,似乎便能减少他的妩媚,他的英爽。要不,为什么当他显出那天真的诧愕时,我会忽略了他那眼睛,我会忘掉了他那嘴唇?否则,这得意一定将冷淡下我的热情。

然而当他走后,我却懊悔了。那不是明明安放着许多机会吗?我只要在他按住我手的当儿,另做出一种眼色,让他懂得他是不会遭拒绝,那他一定可以做出一些比较大胆的事。这种两性间的大胆,我想只要不厌烦那人,会象把肉体融化了的感到快乐无疑。但我为什么要给人一些严厉,一些端庄呢?唉,我搬到这破房子里来,到底为的是什么呢?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5)

一月十五

近来我是不算寂寞了,白天在隔壁玩,晚上又有一个新鲜的朋友陪我谈话。但我的病却越深了。这真不能不令我灰心,我要什么呢,什么也于我无益。难道我有所眷恋吗?一切又是多么的可笑,但死却不期然的会让我一想到便伤心。每次看见那克利大夫的脸色,我便想:是的,我懂得,你尽管说吧,是不是我已没希望了?但我却拿笑代替了我的哭。谁能知道我在夜深流出的眼泪的分量!

几夜,凌吉士都接着接着来,他告人说是在替我补英文,云霖问我,我只好不答应。晚上我拿一本“PoorPeople”放在他面前,他真个便教起我来。我只好又把书丢开,我说:“以后你不要再向人说在替我补英文吧,我病,谁也不会相信这事的。”他赶忙便说:“莎菲,我不可以等你病好些教你吗?莎菲,只要你喜欢。”

这新朋友似乎是来得如此够人爱,但我却不知怎的,反而懒于注意到这些事。我每夜看到他丝毫得不着高兴的出去,心里总觉得有点歉仄,我只好在他穿大氅的当儿向他说:“原谅我吧,我有病!”他会错了我的意思,以为我同他客气。“病有什么要紧呢,我是不怕传染的。”后来我仔细一想,也许这话含得有别的意思,我真不敢断定人的所作所为象可以想象出来的那样单纯。

一月十六

今天接到蕴姊从上海来的信,更把我引到百无可望的境地。我哪里还能找得几句话去安慰她呢?她信里说:“我的生命,我的爱,都于我无益了……”那她是更不需要我的安慰,我为她而流的眼泪了。唉!从她信中,我可以揣想得出她婚后的生活,虽说她未肯明明的表白出来。神为什么要去捉弄这些在爱中的人儿?蕴姊是最神经质,最热情的人,自然她更受不住那渐渐的冷淡,那遮饰不住的虚情……我想要蕴姊来北京,不过这是做得到的吗?这还是疑问。

苇弟来的时候,我把蕴姊的信给他看:他真难过,因为那使我蕴姊感到生之无趣的人,不幸便是苇弟的哥哥。于是我向他说了我许多新得的“人生哲学”的意义:他又尽他唯一的本能在哭。我只是很冷静的去看他怎样使眼睛变红,怎样拿手去擦干,并且我在他那些举动中,加上许多残酷的解释。我未曾想到在人世中,他是一个例外的老实人,不久,我一个人悄悄的跑出去了。

为要躲避一切的熟人,深夜我才独自从冷寂寂的公园里转来,我不知怎样度过那些时间,我只想:“多无意义啊!倒不如早死了干净……”

一月十七

我想:也许我是发狂了!假使是真发狂,我倒愿意。我想,能够得到那地步,我总可以不会再感到这人生的麻烦了吧……

足足有半年为病而禁了的酒,今天又开始痛饮了。明明看到那吐出来的是比酒还红的血。但我心却象被什么别的东西主宰一样,似乎这酒便可在今晚致死我一样,我不愿再去细想那些纠纠葛葛的事……

一月十八

现在我还睡在这床上,但不久就将与这屋分别了,也许是永别,我断得定我还能再亲我这枕头,这棉被……的幸福吗?毓芳,云霖,苇弟,金夏都守着一种沉默围绕着我坐着,焦急的等着天明了好送我进医院去。我是在他们忧愁的低语中醒来的,我不愿说话,我细想昨天上午的事,我闻到屋子中遗留下来的酒气和腥气,才觉得心正在剧烈的痛,于是眼泪便汹涌了。因了他们的沉默,因了他们脸上所显现出来的凄惨和暗淡,我似乎感到这便是我死的预兆。假设我便如此长睡不醒了呢,是不是他们也将如此沉默的围绕着我僵硬的尸体?他们看见我醒了,便都走拢来问我。这时我真感到了那可怕的死别!我握着他们,仔细望着他们每个的脸,似乎要将这记忆永远保存着。他们都把眼泪滴到我手上,好象我就要长远离开他们走向死之国一样。尤其是苇弟,哭得现出丑脸。唉,我想:朋友呵,请给我一点快乐吧……于是我反而笑了。我请他们替我清理一下东西,他们便在床铺底下拖出那口大藤箱来,箱子里有几捆花手绢的小包,我说:“这我要的,随着我进协和吧。”他们便递给我,我给他们看,原来都满满是信札,我又向他们笑:“这,你们的也在内!”他们才似乎也快乐些了。苇弟又忙着从抽屉里递给我一本照片,是要我也带去的样子,我更笑了。这里面有七八张是苇弟的单像,我又容许苇弟吻我的手,并握着我的手在他脸上摩擦,于是这屋子才不象真有个僵尸停着的一样,天这时也慢慢显出了鱼肚白。他们忙乱了,慌着在各处找洋车。于是我病院的生活便开始了。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6)

三月四号

接蕴姊死电是二十天以前的事,我的病却一天好一天。一号又由送我进院的几人把我送转公寓来,房子已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怕我冷,特生了一个小小的洋炉,我真不知怎样才能表示我的感谢,尤其是苇弟和毓芳。金和周在我这儿住了两夜才走,都充当我的看护,我每日都躺着,舒服得不象住公寓,同在家里也差不了什么了!毓芳决定再陪我住几天,等天气暖和点便替我上西山找房子,我好专去养病,我也真想能离开北京,可恨阳历三月了,还如是之冷!毓芳硬要住在这儿,我也不好十分拒绝,所以前两天为金和周搭的一个小铺又不能撤了。

近来在病院把我自己的心又医转了,实实在在是这些朋友们的温情把它重暖了起来,觉得这宇宙还充满着爱呢。尤其是凌吉士,当他到医院看我时,我觉得很骄傲,他那种丰仪才够去看一个在病院的女友的病,并且我也懂得,那些看护妇都在羡慕着我呢。有一天,那个很漂亮的密司杨问我:

“那高个儿,是你的什么人呢?”

“朋友!”我忽略了她问的无礼。

“同乡吗?”

“不,他是南洋的华侨。”

“那末是同学?”

“也不是。”

于是她狡猾的笑了,“就仅是朋友吗?”

自然,我可以不必脸红,并且还可以警诫她几句,但我却惭愧了。她看到我闭着眼装要睡的狼狈样儿,便得意的笑着走去。后来我一直都恼着她。并且为了躲避麻烦,有人问起苇弟时,我便扯谎说是我的哥哥。有一个同周很好的小伙子,我便说是同乡,或是亲戚的乱扯。

当毓芳上课去,我一个人留在房里时,我就去翻在一月多中所收到的信,我又很快活,很满足,还有许多人在纪念我呢。我是需要别人纪念的,总觉得能多得点好意就好。父亲是更不必说,又寄了一张像来,只有白头发似乎又多了几根。姊姊们都好,可惜就为小孩们忙得很,不能多替我写信。

信还没有看完,凌吉士又来了。我想站起来,但他却把我按住。他握着我的手时,我快活得真想哭了。我说:

“你想没想到我又会回转这屋子呢?”

他只瞅着那侧面的小铺,表示不高兴的样子,于是我告诉他从前的那两位客已走了,这是特为毓芳预备的。

他听了便向我说他今晚不愿再来,怕毓芳厌烦他。于是我心里更充满乐意了,便说:

“难道你就不怕我厌烦吗?”

他坐在床头更长篇的述说他这一个多月中的生活,怎样和云霖冲突,闹意见,因为他赞成我早些出院,而云霖执着说不能出来。毓芳也附着云霖,他懂得他认识我的时间太短,说话自然不会起影响,所以以后他不管这事了,并且在院中一和云霖碰见,自己便先回来。

我懂得他的意思,但我却装着说:

“你还说云霖,不是云霖我还不会出院呢,住在里面舒服多了。”

于是我又看见他默默地把头掉到一边去,不答我的话。

他算着毓芳快来时,便走了,悄悄告诉我说等明天再来。果然,不久毓芳便回来了。毓芳不曾问,我也不告她,并且她为我的病,不愿同我多说话,怕我费神,我更乐得藉此可以多去想些另外的小闲事。

三月六号

506莎菲女士的日记(大全) 篇5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是20年代即开始文学创作的著名女作家。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

小说表现了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年轻一代知识女性主体意识的抬头和现代性爱意识的觉醒,以及与守旧社会的剧烈冲突。

1.简析《莎菲女士的日记》主人公莎菲的思想性格及悲剧命运。答:《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者的成名之作。莎菲是丁玲笔下的20年代充满感情苦

恼、性格矛盾甚至变态心理的时代女性的典型形象。作为时代女性,莎菲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追求个人解放,追求最完美的婚姻,追求尽善尽美的爱。但莎菲又是一个个人主义者,把美和爱看成是个人的事情,所以她又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游戏生活、游戏感情,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巨大痛苦之中。小说描写了两种不完满的爱情。苇弟爱着莎菲,莎菲却认为他不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加以蔑视,并尽情的嘲笑他,捉弄他,但同时又不免感到自愧和内疚。她追求一种完满的爱,要求所爱的对象既有美好的外表,又有真挚感情的爱,但她爱着的凌吉士,却只有漂亮的外表,而内心则十分卑劣。莎菲既不能征服他又不甘心向他屈服,经受了痛苦的感情与理智的考验,最后终于十分艰难地摆脱了凌吉士。莎菲的悲剧命运深刻地表明,“五四”以后相当一批时代青年毅然地冲出封建旧家庭,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但冲出来之后怎么办?如何真正找到理想和爱,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等等,依然是十分严峻的时代主题。

2.简析《莎菲女士的日记》运用日记体形式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答:《莎菲女士的日记》成功地运用了日记体的形式,突出地揭示了作品主人公莎菲

形象矛盾痛苦的内心世界。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莎菲的情感矛盾展开的,以莎菲女士在爱情方面的种种痛苦来反映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的。莎菲的内心痛苦既有时代社会的情绪,又有个人情感深处的难言之隐;从其感情和性格的内涵和表现来看,既有空虚、寂寞,又有焦急、狂躁;既有情绪的冲动,又有理智的思虑„„对于这样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表征,再也没有比用日记体的形式来表达更为合适的了,或倾诉,或低吟,或发泄,或沉思,日记体的形式在作品中的运用贴切自如,与作品的内容相得益彰。《莎菲女士的日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是成功运用日记体形式的典范。

1、简析莎菲女士形象及其意义。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者的成名作。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莎菲女士。《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主人公莎菲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子,她尽情舒展自己的个性,享受青春的快乐,幻想着热烈而刺激的爱情与痛快的生活。但是,她患病而又贫困,在那个荒颓的古城里,生活是如此灰暗惨淡,接近的人又是如此怯弱与卑琐,一切都令她厌烦。于是,沮丧代替了憧憬,狂放代替了娴雅,刺激代替了慰藉。她反抗而不免病态,鄙视世俗却时觉为声色所惑,只是徒然地在性爱角逐中浪费着宝贵的青春。

意义:作品留下了“五四”后冲出旧家庭,大胆追求爱情的青年女性的辛酸而痛苦的足迹。它也告诉我们,以男女必爱的满足作为生活幸福的主要标志的人,她的内心是寂寞的、空虚的,而为要摆脱追求失败后的更深的寂寞和空虚,步履就显得更为沉重。

2、简析小说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的特点。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其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物心理的真实生动的剖析和刻画。主要表现在:作品采取日记体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莎菲女士的形象,把这个受过“五四”洗礼的青年知识女性追求爱情的心理,大胆直率细致入微地揭示出来,笔力极其雄健。在作品上,作者通篇采取心理独白手法,以直率的性格语言,将人物所经历的事,所交往的人,以及所想所感,包括内心的隐秘,都充分吐露出来,行文流畅自然,从而构成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真实而大胆的特色。

《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 篇6

十二月二十四至三月二十八日,一段不长的时间,却让我看到了一位女士的内心。

她美吗?或许不是。她值得赞扬吗?似乎作者也并没有给我任何答复。但我能够确定,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

莎菲是个复杂的女性,起码她令我捉摸不透。也许这就是女性的心思。她受不了孤独,在受肺病打扰时,无聊让她无法独自在房间忍受一分一秒,所以她缠着苇弟,陪她消磨时光。尽管她心里乐意有人陪伴,但她总是口是心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话一说出她又懊恼。她的朋友我看到的.并不多,毓芳应该是她亲密的朋友,或许她并没有完全将这种友谊看得深重,但当毓芳和云霖悉心照料莎菲时,她又感受到了朋友的深情。

而莎菲的爱情,朦胧又迷茫。她迷恋那个南洋人凌吉士,可当她听到他浑噩的生活,看到他丑陋的内心时,她又矛盾了。她热心地想拥吻他,而当他对她施吻时,她的内心又一阵恶心。她一次次的盼望他的到来,可她在他面前又冷淡起来。这种矛盾的心里更极力的表现了莎菲复杂的性格。所以我说捉摸不透。

莎菲是叛逆的的女性。是的,她有着一种叛逆女性的倔强,她是背叛封建礼教又惩罚市侩魂恶的叛逆女性。

莎菲女士一见到有着丰仪的南洋公子凌吉士便倾倒,便想投入他的怀抱,甚至还想到搬到离他近的地方去住,期许能与他有过多的交集。这时的莎菲女士似乎失去了理智,只是一味的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勇敢的追寻自己所想要的。我们看到的莎菲是勇敢的,尽管被现实欺瞒,没有看清真实面目,可是她身上有难能可贵的大胆。而当她发现凌吉士的灵魂充满着铜臭,他所要的生活萎糜又让人鄙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市侩嘴脸,她便毅然决然地踢开了凌吉士。这也是莎菲最了不起的地方。不被感情蒙蔽,有自己的主张,对于那些不能接受的事物她可以对此厌恶反叛。所以她是叛逆的,而这种叛逆是骨子里与生具来,无比强大无法憾动。

总而言之,她的骨子里是独特的气息,不得不承认莎菲是一位满怀个性主义,对旧礼教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叛逆者。她热爱着而又蔑视她的怯弱的、矛盾的、灰色的求爱者,然而在游戏式的恋爱过程中,在一度吻了那青年学生富于诱惑性的红唇以后,她就一脚踢开了她的不值得恋爱的卑琐的青年。

她或许对爱并没有透彻的了解和认识,仅凭自己的感觉去追寻,可是在最后她能够斩断一段被自己看不起的感情。应该说她是女性的表率。不屈服于自己的感性,对于那些唾弃的卑微的低贱的感情能放弃,而不是委曲求全。我喜欢这样的莎菲,离开这里,也许孤独,可她仍然有自己的坚持,没有因此改变自己。

丁玲的“莎菲”形象之我见 篇7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女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奠定了丁玲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该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悲剧女性形象——莎菲。

从文学价值角度讲,我认为最重要的就在于本文的自我意识所强调的个人主义。从封建伦理道德中初得解放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常把个性解放作为与传统斗争的利刃,这次亦不例外,但是,丁玲在这里体现出的女权主义却是前人所不可及的。作者巧妙地采用了日记这一形式,从而正大光明又不会令人感到突兀地进行着自我剖析,“我”是全文最多见的主语,这种第一人称与日记的结合使个人思想意识得到了空前广阔的表达空间。首先来看,丁玲女权主义的表达,看到爱着莎菲的苇弟哭,莎菲的第一反应是快感,她说“自然,我是不能付一点责,一个女人应当这样。”;吻了心爱的凌吉士富于诱惑的红唇后,莎菲会因其内心的猥琐将其一脚踢开。“我要那样东西,我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法让他自己送来。是的,我了解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身上。”这应该说是当时女性主义的一个有力宣言。虽然如果以现在的眼光看待,不得不说莎菲所体现的女权是一种不完全的女权主义,她还没有亦舒笔下那些世俗却不庸俗的女子们强有力的女性意识,一方面,她依旧将男性,而不是自己的修养、事业和生存作为大部分目标。当然,这同时也是当时时代特色的一个体现,刚从三纲五常中渐渐解脱的女性自然无法完全摆脱千年来迫不得已对于男性的依赖,莎菲能提出征服代替服从讨好,已是丁玲进步思想的一大体现了,是恋爱观解放的呼吁和显现。另一方面,对于苇弟的爱和带给苇弟的痛苦,她采取的事不关己的态度,虽说谁喜欢自己与自己无关,但是,苇弟对她的感情总是维系在她的不表明心境不愿脱离关系的基础上,这种女权又似乎有些过分压榨,不过,莎菲所表现的对自己的维护其实就是对女权的维护,其中的时代进步意义不可抹杀。另外再来看自我意识中的悲观与理想化的交织结合,“我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她把寻找新的不快活当成生活中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透露着一种深刻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绝望,莎菲的悲观,是具体化的,但其实也是抽象化的,这是人物人格与时代的悲观融合了的大悲。莎菲的表面是笑,那是演给别人看的,内心是纠结与悲观,这是演给自己看的。她期待别人的了解,但她同时说过,我不愿让人懂得我,看得我太容易。这些矛盾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悲观。莎菲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追求着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情,她不畏惧对爱情的渴望,实际这是对自我,对现实超越的渴望,对期待的美好的渴望。她的爱情观“不是家庭,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也是她的人生观,这是对现实的叛逆,对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追求。或许悲观造就了她生活的空虚,所以她又用理想来填充空虚,但是回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不是能得到光明与未来的力量。所以,最后,在告诉自己胜利了的同时,她还会说“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这种自怜不是无意义的,实际上,莎菲没有真正接纳过自己以外的人,她用悲观和理想主义筑造了自己的城堡,保护了自我又幽囚了自己。可是在那个她无能为力的时代里,她的苦闷是艺术性的意识反抗,她的理想是对未来的呼喊。丁玲用大胆的女性亦舒、敏锐的文学感觉、细腻的叙述方式、毫不遮盖的笔触刻画了这一倔强形象的叛逆个性。

从历史意义来讲,首先,本文展现着现代发展上女性觉醒的一个重要片段,其鲜明的自我意识,个人主义,个性解放是对传统封建强有力的反抗。另外,我认为该小说的意义在于它的跨时代性,即使是今天,莎菲仍能以相似的心境引发读者的心理共鸣,每一个略带悲观同时又不曾放弃的人都会懂得莎菲并不是“卑微痛苦没有自主性”的女性形象。那个时代造就了没有安全感的莎菲,正启示着我们今日的安全感该如何找寻。

上一篇:批复写作格式下一篇:经典益智的儿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