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共8篇)
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篇1
实践科学发展 确保员工安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安监保卫部党支部 仝世渝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国家电公司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在公司党组的统一部署安排下,通过近期参加发动、学习、听辅导及自学,自己对这次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更加深刻感受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不仅仅是我党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理解为,是“我党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富强,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必须遵循科学发展原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才能实现。我做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电公司安全监督体系的一员。必须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周围,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人为本,做好本职安全监督工作,确保国家资产不受损失、确保员工人身安全,这是一名普通党员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做人的准则。暂短的学习,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些初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在真学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武装头脑、增强党性、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增强本领、提高能力、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一要联系实际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万众一心战胜08年雨雪冰冻、“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完满完成百年奥运梦想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意义重大。重庆市电力公司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受历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目前在国家电公司系统内同业对标尚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追赶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紧密联系重庆市电力公司这一实情,带着责任学、带着使命学;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员工,尤其要深入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大、尚未扭亏的供电公司去,同当地管理干部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为一线员工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发展难事;认真思考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作风、机制方面的障碍,不断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规划。二要带着问题学。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确实还存在着不少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迫切需要认真研究解决。我们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检查公司本部门、公司所属各单位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和差距,以科学发展观为坐标,反思我们在发展中走过的路程,分析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对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明确、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只有把学习和实践并举,把学习和应用相连,带着问题来学习,来求证,把学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带着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学,带着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学,才能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上有新突破。三要进入工作学。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确保员工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确保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确保不发生特大设备事故、确保不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供电不安全事件的目标至关重要。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分管工作,学中干,干中学,边学边干,举一反三,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蕴涵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做到把握精髓,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必须立足重庆市电力公司实际,突出重点任务,抓住活动载体,在谋发展、抓经济、促和谐上下功夫,真正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谋求发展、推进跨越的过程,成为提高管理、促进和谐的过程,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落实工作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把握才能更准确,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理解才能更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才能更自觉更坚定。
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在真信科学发展观蕴涵着深刻的唯物论观点和辩证法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金钥匙”,也是走好人生之路、忠实履行历史使命的“方向盘”。值得高度注意的是,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逐渐弱化。党员干部如果对党的理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甚至产生怀疑和动摇,对党忠诚就失去了根基。因此,强化忠诚意识,就必须深入持久地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当前特别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含义领会深了,把握准了,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了,就会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念,强化对党忠诚的自觉意识,就会真正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的旗帜。一要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坚信不疑。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对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上都有新的飞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对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它不是一般的方针政策,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不是管一时的,而是管长远的;不是管一般的,而是管根本的;不是管局部的,而是管全局的,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引,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要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地位坚信不疑。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所展示的理论魅力和实践魅力表明,它是真正顺应时代大势、合乎人心的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确立起来,就是要把它作为一面旗帜举起来,在全党全国人民中间自觉用这面旗帜来统一思想和意志、凝聚智慧和力量、激发创造热情和活力,形成一种和衷共济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局面。我们要求的发展,也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三要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坚信不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时代所需,形势所迫,民意所盼,党心所向。胡锦涛同志也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结论,更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举目之纲、解题之法,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有用的法宝。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善于统筹,善于协调,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力。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以长远的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三、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贵在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我党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谋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这次学习中,要深刻理解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三个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内涵是关键所在。作为负责任的国家电公司,我理解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电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各区域的电建设,适度超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与保障,实践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具体而言就是要统筹公司直属供电企业与控股供电企业发展、统筹重庆主城与偏远县的电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电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电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大力发展绿色电力的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久持续的健康发展。只有认真的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才能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永不迷失方向,在处理、协调各类问题和矛盾中,坚持党的原则,一切从党的事业,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安全工作。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风险控制,完善应急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无违章年”活动,健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安全保障机制,确保电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全面提升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的能力与水平。二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真正得其要旨,指导实践。重点应做好以下12条工作,第一条是落实各级安全工作责任。第二条是开展安全生产“无违章年”活动。第三条是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第四条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第五条是加强电安全管理。第六条是加强供用电安全管理。第七条是加强基建安全管理。第八条是加强农电安全管理。第九条是加强发电、辅业等安全管理。第十条是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是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第十二条是严格安全监督和事故调查。三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我们一定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各级管理人员正确处理以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安全与经济效益关系、安全与进度关系,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以人为本,超前防范,严格管理。强化以各级行政正职为核心的安全责任制,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来谋划和推动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打开新局面。准确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尤其是当前随着多经回归主业,存在一系列需要我们认真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准确把握一线员工期待家庭和睦、和谐的愿景,立足实际,把握发展规律,明确发展重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看着别人被伤害”。要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于围绕国家电公司发展战略,以“反违章”为主要抓手,把“真学”作为前提,把握“真信”这一关键,实现“实践”的最终目的。
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篇2
1 加强临床见习管理
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特点, 以“早期导入临床, 后期强化技能”为主线, 采用“早临床、多临床、不断线、零接轨”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要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 在中医内科学讲授期间, 留出1/10的课时作为临床见习时间, 了解临床中医内科就诊的基本流程、医患沟通技巧、应诊基本常识、中医“四诊”要点、方药运用观察、辨证施治过程等内容, 培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实践技能, 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习的零接轨。同时, 根据见习情况确定考核成绩, 参与中医内科学考试成绩的评定。
2 重视临床实习前的实训教学
中医内科学实训教学是我们为学生搭建起的由中医内科理论学习到中医内科临床实践间的桥梁, 此阶段安排在学生系统学习内科理论知识1年后、临床实习前, 共计24学时。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学校实训中心的临床模拟设备及条件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医院医疗环境, 学生在内科教研室教师的指导下, 以实训教材和实训教学大纲为蓝本, 对临床最常用、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 通过对诊法、辨证论治、医疗文件书写、仪器诊断、急症救治等5部分内容的技能进行强化, 学生既巩固了已学的内科理论知识, 对中医内科临床建立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为其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该阶段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核方式建立了多站式实训考核方法, 实行实训合格、实习准入制度, 强化了该阶段在中医内科全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3 注重临床实习教学
学生经实训考核后, 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该阶段学生以分组转科的形式直接接触患者, 进一步印证前2个阶段所学的知识。实行以带教教师临床科室为划分单位、内科教研室教师分科带教负责的制度, 保证传授知识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3.1 加强毕业实习管理
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使教学的组织领导、教师职责、教学工作、学生实习行为等有章可循, 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
3.2 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对临床教师的培训、考核和管理, 不断提高临床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临床教学水平。为了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 评选为优秀的带教教师在职称晋升、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3.3 强化毕业实习岗前培训
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前, 安排为期1周的临床基本操作训练和中医临诊技巧训练, 以强化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 并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对病历书写与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培训结束后要求学生书写一份完整的住院病历, 纳入实习考核。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后, 由教学秘书介绍科室情况, 如科室环境、床位情况、专业设置、科室设备使用操作要求等, 便于实习医师尽快对本科室有比较具体的了解。然后, 介绍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要求实习医师认真遵照执行, 并提出相关实习要求和考核要求, 使学生明确实习任务和职责。
4 注重实习医师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4.1 病史采集技巧的培训
重点培训如何使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询问病史;如何判断病史的可靠性, 并从采集到的病史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讲授如何在体格检查时采用适宜的手法技巧以获得患者的配合等。这样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4.2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带教过程中, 教师主要通过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组织规范的教学查房以及专题小讲座等方式培养实习医师严谨的临床思维。
病例讨论以学生为主体, 先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给学生, 让他们预先查找资料、思考相关问题, 讨论时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发表各自的见解, 带教教师进行引导、梳理、总结。也可选择疑难病例, 让实习医师独立完成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通过辅助检查、查阅资料, 提出诊断结果以及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充分展示每位实习医师准备的内容, 再由各级医师进行点评、补充或修正。通过病例讨论, 能够培养学生的中、西医临床辨证思维, 很好地将课堂知识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能力, 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查房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重要形式, 每周1次, 由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主持, 选择典型病种作为教学查房的病例。查房前教师应认真备课, 学生详细了解病例情况, 复习相关的基本知识。查房时首先由主管实习医师汇报病例, 总结特点, 完成体格检查;然后, 学生共同讨论诊断结果、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等, 教师适时进行点评, 指出不足之处, 并纠正示范;最后, 总结应当掌握的内容。通过教学查房, 使学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认识更全面、更透彻[3]。
专题小讲座由各科根据情况每周举办1~2次, 由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主讲, 针对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诊疗常规、临床上易出错的问题等开展专题讲座, 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面。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包括独立完成规范的体格检查、常规诊疗操作, 这是实习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4.3 发挥中医优势, 培养优秀中医人才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院名老中医的医德、医术, 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中医学人才, 我们利用医院设立“国医堂”的有利条件, 遴选一部分基础知识扎实、能力较强、素质较好的优秀医学生跟随名医出诊, 让医学生接触名老中医, 以名老中医深厚的医学功底、丰富而高超的诊治经验、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医学生, 为其成长为优秀的医学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和锻炼平台。
5 制订严格的出科考试制度
在一个科室实习结束前1~2天, 由教学秘书组织出科考试, 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病历书写、体格检查、诊疗操作、思维能力, 具体考核内容抽签决定。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级。考核成绩及格者方可进入另外科室实习, 不及格者须在实习结束后继续实习, 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另外科室实习, 时间较长者延迟毕业。通过出科考核, 提高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助于促进实习医师认真完成本科室的临床实习, 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燕, 廖雅琪, 都宾宾, 等.中医实习医师临床实践能力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12) :1550.
[2]李卫平.加强毕业实习管理的有效实践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 27 (3) :71.
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篇3
关键词: 学习 实践 科学发展观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85-02
人民的科学素质高低,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步伐和兴衰起落,世界各国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二十世纪,发达国家的情况更是如此,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发动大战的德国被苏美英等国打得尸横遍野,一片废墟,苏美英法等国还占领并把德国瓜分成两半。德国虽然比中国的四川省小,战前却是世界科技中心,国民的科学素质高,尽管在战争中遭受惨重损失,国家也被劈成两半,但战后人民痛定思痛,抛弃了法西斯主义,全国人民努力工作,遵纪守法,大力创新;到1965年,他们用20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单是被美英法占领的德国西部――联邦德国,又恢复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今天,德国的名牌产品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气的,德国人的严谨科学态度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
再看我们中国,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之所以能灭掉六大诸侯国统一中国取代周朝,除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外,秦国的国民也具备了比其它各诸侯国民众更多的科学素养。从丰富的史料和秦始皇陵附近兵马俑坑出土的大量文物也能充分证明,秦国的科技在当时很先进,它制造兵器的冶金水平领先世界两千多年。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蕴含着较为浓厚的科学素养,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为世界文明史创造了辉煌伟绩,并引导中华民族战胜了无数的灾难。1945年夏天,中国还在抗日战争的尸山血海中鏖战时,斯大林就对中国的外交官说:“只要你们中国统一,比任何国家进步都快”。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统治者像十九世纪初西方最伟大的统帅拿破仑一样,也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潜力。这个潜力用当代的说法就是科学素养,这个素养经过一定努力就会变成科学素质,就会推动国家的各项建设突破种种困难走向成功。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前面走了三十年弯路,不但生产力发展缓慢,还搞了多次政治运动,让人们互相斗争,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伤害。
但正如当年拿破仑说的,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总会醒过来的。改革开放后,它终于真正的醒过来了。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近百倍。现在中国一个星期生产的东西就超过改革开放前的一年。三十年来,中国发展的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也应验了斯大林说的话。现在,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中国一百多年以来受到的伤害太多太深,加上国家大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大,但人均数值仍很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我们还有上千万的贫困同胞待脱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骄傲。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赶上发达国家仍需七、八十年以上,我们国家还需要持续快速发展,而要保障国家持续快速发展首先就要保证国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为此,国务院颁布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要》。要贯彻《纲要》就必须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要做到:
1 学习科学发展观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我们要不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这个问题很重要。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经常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发展理论弄得晕头转向,折腾了三十年,最后才转入发展正轨。直到今天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还对一些概念上的分歧没有最后界定。而二十多年前,睿智的邓小平就果断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中国摆脱了耗时耗力的争论,抢得了发展时间。其实国家的发展就像一个小孩的成长,要先让孩子正常生长发育,至于给他穿什么颜色衣服是次要的,有问题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今天,我们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的地方,比如制度缺陷、决策失误、贪污腐化、环境污染、虚报政绩、权力寻租等等。这些缺点的害处非同小可,它像癌症一样可怕,必须尽力清除,要通过执法部门坚决打击。但仅仅通过法律的手段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来抵制清除打击各种丑恶现象,促使我们的民主法治制度建设尽快完善。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科学发展来加快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步伐。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
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如今已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学习,历史上,不管是平民百姓达官贵人乃至国王和皇帝,对学习都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对自己子女、下属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如中国的清朝,皇子们读书也很刻苦,从五岁起,每天天还没亮就要到书房去念书,天黑后还要再读一阵子,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假期,学习过程老师要求很严,比现在的重点小学还严。但他们却没几个成才,特别在治理国家方面。如满腹经纶的乾隆皇帝也是差强人意。十八世纪末英国特使万里迢迢到中国进贡,带来大量有科技含量的新东西,但乾隆皇帝竟对人家的东西不屑一顾,照单退回。他认为域外蛮夷落后愚昧,不可能有什么好东西,只有我们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美;大清乃天朝,没必要接受蛮夷这些无用的贡礼。为了显示天子大度,他还反送了人家不少东西。中国的科技从上古一直到公元十七世纪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但此时已是十八世纪九十年代末了,英国人赶上来了,整个欧洲也要赶上来了,乾隆皇还自诩自己天下第一;他骄傲了,看不见先进的东西,不认识先进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他忽视了发展,当然也更不去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合理性及科学性,实际上,他变得不会学习了。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比他更差,只会战战兢兢守成,不会学习创新发展,国势也日益衰落。到了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在位时,内忧外患来了;1840年,拥有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四亿人口的庞大帝国竟被一个从万里之外而来的小国打败了,这个小国就是四十年前乾隆懒得正眼看一下的只有二十四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域外蛮夷――英国!可见学习重要,学什么,如何学更重要。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学习科学发展观,主要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树立科学精神。
1.1 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门学问,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错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然后才决定应该怎么学。
学什么?人们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需要学习的内容,当前,我们该学的是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学习能推动我们国家、地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先进工作方式方法。
怎么学?如何学习是一门需要聪明、智慧和汗水的科学。多少年来,许多仁人志士为探索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教育家、哲学家和社会实践家们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终于把这个方法找到了,它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学习内容,采用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进度,按学习的客观规律去学,避开盲目性,扬长避短,争取最大效果。
1.2 树立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的关键成分,它不是某种具体的科学知识,它是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的结晶。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已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许多国家都掌握了核能、宇宙飞船、基因工程等尖端科技。但我们生活的宇宙里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现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跟宇宙未知的领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不说地球以外的东西,就是我们周围偶尔发生的一些奇怪自然现象科学界有时也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如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领导干部由于工作环境、生活心态等原因,对工作、生活上一些难以预见的变化无法把握时,便寄希望于运气或人际关系;这两者也不好把握时,便逐渐转向神灵,渴望那些未解自然现象真的如人们传说的一样有神灵作用,并祈盼它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所以当今社会上迷信神鬼的现象不少。如果是普通老百姓还不有太大副作用,可他们是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干部,这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会造成危害。所以不只是普通百姓,具有高学历的人同样也需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
人类探索宇宙的路将是极其漫长的,目前我们只走了很短的一段路,如在我们身边运动着的光子、电子这些基本的东西到底是波状还是粒子?二十世纪时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波尔等人研究、争论了一辈子也没有结果,何况还有众多更为艰深的领域。所以大自然中存在许多未解现象是正常的、客观的。有个别人,为了出名,矢口否认一些未解自然现象的存在;表面上看,他们是为国家为政府分忧、引导舆论,实际上是帮倒忙。对此,我们还是听一下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说的一句话吧:“对‘神鬼’敬而远之”。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对“神鬼”这些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要尊重承认其存在,不要去盲目崇信,离它远点。为什么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浓厚科学素养,孔子这句话就含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素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
何为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干事要有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就是对事物既要观察其表象,又要研究其内在客观规律;科学方法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2 实践科学发展观
我们认识理解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后,就要在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中努力实践,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加强爱国敬业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是一项长期复杂、需要无私奉献的工作,它的效益蕴藏在国家民族能力的核心,不易检测。比如到科技馆参观学习,科技馆上个月接待了三万人,这个月接待了六万人,两者数量虽然有不小差别,但近期社会效益大小却分不出。所以为了保障工作质量,就要选择素质优秀的人负责这项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检查,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操和工作能力。
(2)要认识把握工作特点,这项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长期性、艰苦性;二是涉及的范围广,对象多、内容杂。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要先把工作的对象、工作的伙伴和对承担这项工作部门的要求划定。
1)工作的对象应分为普通民众、高学历群体和未成年人三大部分,要根据他们的工作性质、工作类别、文化层次、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等再进行细化,制定出适合不同群体需要的科普科技学习内容。
2)工作的伙伴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工作范围寛、对象多、时间长,只靠一个主管部门操作效益是不佳的,具体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要联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经济战线的各个部门,利用他们可以共享的资源来为这项工作服务。这项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要尽量多和相关部门沟通,让它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进行配合。
3)对负责这项工作部门的要求 要求它的职工干部更加努力学习,树立敬业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率先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社会进步起到先行作用。
(3)要探索认识工作规律,我们把握了工作特点以后,就要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认识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然后便可规避风险扬长避短,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大胆创新,创建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保障国家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得更快更稳更合理。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新以一个科学文明富强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
世界各国概况(欧洲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
普通党员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篇4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对于一名的党员我而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内涵中,对“发展”两字触动颇深,每一阶段发展的成果都是为下一阶段的进一步突破而做好准备。作为一名党员的我,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政策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内容的学习等,都是我必须而且应该为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我坚信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才不会被社会、被环境所淘汰。从历史背景看,一代代皇朝的更替现状无不体现了其发展历程。其次,从外部条件看,整个社会形势、外围环境不得不逼迫我们发展,物竞天择,适则生存。再看自身情况,唯发展自身才会进步,才会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认为:一是增强政治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素质的高低是鉴定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处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从政治上把握方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统揽各项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要和党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熟悉党的方针政策,通晓单位的“上下情”,掌握领导与职工共同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做到献策不决策、服从不盲从。
二是增强学习意识。学习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必须要坚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本部门的基本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学习,处处留心,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做个能干事、干成事的有心人。要经常地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和层面上,多思考、多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和品位。我们不仅要从书本中、从媒介上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且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从日常工作实践中获取营养,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是增强效率意识。当前,新思想、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只有牢固树立效率意识,才能够适应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效率意识,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善于在工作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善于把表面现象上升为本质规律进行把握,善于在复杂情况下挖掘问题的本质,做到见事早,主动出击,抢占先机。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效率最大化,在职责范围内,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讲明给予答复的时间,做事不拖泥带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超前意识,尽可能地考虑在前,谋事在前,真正把学习实践科。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发展,自身也要求发展。要站科学发展观内涵中指出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表明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所以足见发展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是每一位个人而言都极为重要。
“不进则退”、“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作为独立的个人也好,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也好,都要求自身必须勤学习、求发展。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中、工作中各方面都以求进步,争取在每一件事、每一时段都有所进步。日积月累、从量变最终达到质的飞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5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灵魂和核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丰富实践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校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专家做报告和集中学习讨论交流,使我们对科学发展推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以及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国家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更美好、更富裕、更舒适。体现了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命、人的价值这个核心。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民生。科学发展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这一发展战略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范畴。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因为,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每位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长远发展。
通过认真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明晰更加深刻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从我们学校发展的微观角度,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教育以育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就是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党员教师,我们义不容辞。育人为本,就是我们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要始终坚持育人原则。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是育人,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是育人,学校出台的每一种规章制度每一项措施都是育人,育人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指针。
育人为本,首先要考虑育什么样的人。一言以蔽之,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我们学校提出要培养学生经营未来幸福人生的能力,其具体内涵,就是让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健康的身心素质。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研究教育科学,讲究教育规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办学以人才为本,要以教师为主体,以服务教师,引领教师师德、专业发展为己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主体。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育管理者必须全心全意依靠教师,为教师服务,努力建设好教师队伍。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务。教育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有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意思。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是三位一体的。这是对教育全面发展的科学完整的理解。而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各教育因素、各教育环节的协调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不断发展的教师队伍。
我们今后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尽其所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平台、搭建舞台,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让骨干教师尽快成长为名师,让唐四小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我的理解就是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我们有自己学校的校情,各班有各自的班情,每一位学生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我们要看到差异,看到特点,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讲究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策略、方式、方法,对症下药,唯其如此,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科学发展之路,这就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当今世界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当代中国也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是一个全面开放的世界,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我们党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从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 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制定出新的应付方针和政策。从国内的发展来看,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更加剧烈,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要协调好各种利益的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应当看到,改革和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我国的发展方向是要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样的时代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担当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的重要使命。
我们的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我们党是从来不回避矛盾掩盖缺点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理论水平还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老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名学校领导,我深知知己的责任重大。因此,要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中,以身作则,做学习的表率,把学习当成一种追求,一种责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要搞好调研,为改进工作打好基础,在这次学习教育中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违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克服我校党员队伍中的不和谐因素,进而制定符合校情实际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入开展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我们要进一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观念,探索和健全科学发展的机制,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实践中去,在更高的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建设增添新的发展动力。通过认真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明晰、更加深刻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学习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求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浅显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今后我在教学工作中应力求做到:
一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因为无论教育规模如何发展,但最终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是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首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完善育人体制,在学生管理上做好大与小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堵与疏的结合,逐步形成管理的纵横网络,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管理育人模式,使得育人环境没有死角,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是要明确责任,开拓性地作好本职工作。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性目标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新的任务。特别是把教育工作作为民生问题之首,用较大的篇幅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基础教育事业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努力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体现在新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局面中。
三是要振奋精神,脚踏实地做好教学工作。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教育的全面改革,是对“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它既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更是一种文化的重建,目的是培植一种富有时代气息,体现现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根据我校自身特点,学校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各项课改制度。目的是引领教师更好地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高起点地实施新课程。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经历,促进学生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基本素质。减轻教师、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恐慌感,减少行动的盲目性,为教师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学校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构建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新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教学质量提高是个动态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握学生的成长流程;密切关注每位教师每一天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计划的调控;密切关注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产出率;密切关注每一次质量检测,抓好教学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只有把“视质量为生命”的承诺落实于行动,不断追求卓越,学校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要想打造天小教育品牌,就必须扎扎实实抓质量,以过硬的质量赢得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保障、保持学校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党和政府、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是教育工作者自身责任心的体现和追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等,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标准,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校教师科学发展观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
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着。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6
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当看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发展;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靠发展;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 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因此,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又做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决策。明确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每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的光荣使命。通过参加乡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交流讨论,集中学习、自学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现结合学习和自己所从事的基层工作,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了我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是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体现出的鲜明特点概括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学习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我感到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成为学习和实 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只有把科学发展观学深学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有的放矢;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做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教育事业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思考,以科学的态度去实践。
三、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建设实践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既指导宏观,也指导微观,既指导我们基层工作为创办人民满意做好本职工作,更能指导我们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其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方面都包含着人本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从这些年的实际工作看,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如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不深,科学发展观与实际工作的融合不够,以实际行动促进科学发展的能 力有待提高等。进一步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通过学习,感到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坚 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党员干部必须 3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自身职能定位,切实增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指导思想上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到实践上,都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始终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自觉地把工作纳入到乡党委确定的“三牢记四突破五带头”总体工作思路中去,与经济运行协调服务的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努力防止和克服单纯就业务抓业务的倾向。
2、工作思路上要贯穿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战略全局来找准本职工作的侧重点和着力点,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本职工作的全过程,主动深入到村组调查了解,重视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从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
二、认真履行职能,不断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立足实际,认真履行职责,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我们感到: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各种矛盾,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博 学善思,开阔视野,追求进步,增长见识,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着力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作为党员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统筹兼顾,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在当前受金融风暴影响,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形势下,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我们更要做到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如何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四要提高自律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行业自律制度,形成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监管体系。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篇7
科学发展观为这次党章修改注入了新意。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企业的发展, 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企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 是承担和完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任务的主体, 因此也面临着如何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问题。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微观主体, 在“十一五”时期, 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认真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一, 科学发展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导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 各个企业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角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为我国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 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 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偏离, 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 企业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市场经济生力军的角色。
第三, 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不断实现创新。创新是企业诸多职能中最核心的职能,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 还必须在坚持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同时, 改变企业发展中不完善的机制和不合理的制度, 通过创新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海尔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开放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 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如今, 海尔集团已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 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 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200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
1、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 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要以人为发展动力。海尔集团从开始至今一直贯穿以人为本、提高人员素质的培训思路, 实施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建立了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从而使企业保持了高速稳定发展。
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观念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 不仅使个人而且使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这都充分体现了其科学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
2、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企业发展的全面性
坚持企业全面发展, 就要求企业不仅仅局限于单一领域小规模的发展, 他更要求企业通过制定各种有效的战略和措施, 充分发挥企业的各项职能进行多发面的发展。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创立了海尔的名牌形象后, 海尔已不满足于单一产品和小规模生产的局面, 海尔知道:品牌加规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因此, 从1992年开始, 海尔从一种产品开始向多种产品扩张, 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
随着发展进程的深入, 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愈演愈益复杂化, 其分工愈益明显。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层面或环节如若脱离其他层面或环节的有效支持就无法存在与发展, 因此, 不存在单方面突进、单方面长足发展的可能性。发展是企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并进, 发展是整体有机的推进。企业中任何一个层面、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都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
3、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企业发展的协调性
科学发展观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海尔发展20多年来, 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指导下, 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带领海尔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向社会奉献了真诚。海尔累计上缴约198亿元税金, 2006年上缴约22亿元税金, 平均每天上交602万元税金;海尔自己的职工发展到53996人, 社会上直接为海尔服务的人员达到18万人。
海尔在快速不断发展的同时, 时刻不忘社会, 把企业与社会紧密的结合起来, 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我国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企业发展的开放性
发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要想有效地推进发展进程, 就必须对外开放。对此, 主要有两点解释:其一, 开放能提供必要的压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一个企业的原动力。每一个企业, 其内部都存在着确保本企业得以正常运转与发展的能量, 这是一个企业的原动力。这些能量有现实的, 也有潜在的。其二, 通过开放, 企业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照, 从而尽可能地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海尔将自己置于世界各大企业的面前, 造成本企业奋进赶超的势头, 从而使本企业的现实能量及潜在能量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 而且是持续不断地生成与释放。海尔又通过对各个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比较, 寻找消费者的需求, 进而开发新的产品, 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些举措也都充分体现了海尔发展的开放性。
5、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企业发展的创新性
创新——企业发展的常青之道。海尔将创新看做企业成长的基因,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说, “企业文化时时赋予员工新的观念, 激发起他们无穷的创造力。海尔的核心理念是不断创新, 创新是为了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创新客户的需求, 创新员工的素质, 创新股东的回报, 实现各个方面的最大满意。”在创新实践中, 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的高度重视。
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 创新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6、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发展的可持续性,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企业发展与自然的和谐, 保证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海尔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 并不以追求近期利益而不顾将来甚至以牺牲将来的发展为代价。海尔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 也在努力开发绿色环保产品, 海尔打出“世界多一个海尔, 地球多一份安全”的口号。海尔通过不断推出绿色环保产品, 正引领着我国企业朝着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从海尔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 她无不体现着科学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如果说海尔的发展是一个奇迹, 那是因为海尔一直走着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道路。
四、海尔留给企业经营者的教益与启示
回顾海尔的发展历程, 我们深感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企业改革、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指针。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各种机遇和竞争不断的向我们的各个企业发起了挑战, 面对当下的各种机遇和竞争, 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正确的面对呢?
第一, 必须始终坚定搞好本企业的信念。关键是要立足国家发展需要和市场竞争, 明确发展战略, 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体系, 并能有效运行。
第二, 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道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污染情况令人担忧。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如果片面地追求企业利益的不断扩大, 而不考虑资源、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不为长远目标作打算, 企业的价值就不可能得到真正提升, 企业就不可能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三,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必须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 建立各种创新机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 站在第一线和外国企业面对面交锋的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企业是否有创新能力, 不仅关系到企业存亡, 更关系到民族产业的存亡。
第四,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打造自主品牌。一个企业创立品牌的过程是实现梦想、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 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 企业大了, 就是国家的、社会的、人民的。打造自主品牌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战略, 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为国争光。现在, 中国企业特别是大部分民营企业, 与世界名牌企业相比在各方面都有明显差距。我们必须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推动实现产品开发、技术装备和市场开拓的国际化, 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这是提高国家竞争力, 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的重要途径。
第五, 必须在国家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寻找企业价值定位。企业除了要充分发挥国家立法、政策引导、行业协调的作用外, 还要紧扣国民经济发展脉搏, 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把公司发展与国家、社会、市场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集中资源发展主业, 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
第六, 必须始终坚持学习和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 坚持变革创新, 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不断的创新, 只有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够发展, 没有创新企业将停滞不前, 从而最终被市场所淘汰。但是如果没有结合自身特点的自主创新, 没有大力改善管理、推动业务转型, 企业就不可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大环境下得以生存, 更不可能在实现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甚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和发展。
五、结束语
企业只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发展的指针,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中国企业就一定能够与海尔一样, 走上一条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开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海尔的今天就是中国企业的明天, 而海尔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1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 (修正案) 》, 并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而十七大之后召开的首次两会, 正是一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会议。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 海尔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微观主体, 在“十一五”时期, 海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认真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给企业经营者留下了深刻的教益。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海尔,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峰,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意义深远, 和讯新闻, 2007
[2]、黎丹 柯盛华, 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企业发展战略, 新世纪论丛, 2006 (1) :62
[3]、牛桂敏, 科学发展观与民营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4]、鲍宗豪 张华金, 科学发展观论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丰子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孙健, 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
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教育公平 篇8
一、非常态编班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是发展得既快又好,其落实途径是统筹兼顾、优化结构。学校的管理必须要以学校的发展为前提,“以人为本”的管理才有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其目的是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非常态编班正好与这一精神背道而驰。
近年来。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各种借口办起了各类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等。学校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将成绩好的学生编到尖子班、实验班,并配备较强的师资力量,而将成绩一般或差的编到普通班或慢班,有人甚至把尖子班戏称为“御林军”。像这样进行非常态编班,无形中剥夺了大多数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非常态编班的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重点班、实验班的学生。肩负着为学校“创优”的担子,寄托着家长文/云浮市第一小学榻国强“成龙、成风”的殷切希望。他们心中都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另有部分学生。在原普通班中是尖子生,倍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心理上有一种优越感,但进了重点班以后就成了班中的普通一员,甚至在班中排到倒数的位置,失落感由此而产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同学甚至无法承受:而在普通班学习的学生则认为自己进入了“垃圾”班,觉得低人一等,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心理暗示:“我笨”,“是差生”等等,从而产生了自卑感。容易自暴自弃,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绪,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非常态编班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2不利于学校的管理。非常态编班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普通班的教师厌教。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其业务能力并无非常明显的差距。但学生知识基础的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成绩。普通班的老师无论教学水平多好、工作多努力,教学效果也难跟重点班相比,在成绩至上的传统观念面前,难以创造应有的社会认可度、赞誉度。个别责任心不强的老师甚至以“我带的是差班”为由而将有关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不但工作热情提不高,而且常消极怠工,敷衍塞责。非常态编班因其公平工作环境和良性竞争机制的缺失,会引发教师之间的诸多矛盾。致使学校的各项管理举步维艰。
3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严重污染了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重点班学生精英云集,其知识基础远好于普通班学生,故重点班的老师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他们甚至不用发力,其教学成绩便可遥遥领先。而普通班的老师无论怎样努力,其教学成绩也无法与重点班的老师相比,因而在教学管理上难以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无法调动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自然就无法提高。这方面,我校曾有过深刻的教训:在2007—2008学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校大多数年级都存在着“御林军”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滑坡。
二、常态编班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对于学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本,但首先要以教师为本,尊重信任教师,为广大教师创设公平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常态编班正好与此一脉相承。
我校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学校发展”这一方针,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日常教育管理的实践中。2008年秋,我校对全校三千多名学生进行常态编班。常态编班以“四个均等”为原则,即优生人数均等、男女比例均等、师资力量均等、学生知识基础均等。采用电脑录入、随机派位及公开抽签的方式,将师生编为完整、相对均衡的班级。这是我校结合实际,以常态编班为切入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举措。
常态编班给我校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1克服和消除了非常态编班带来的弊端。以人为本的管理得以实施。常态编班给师生营造了一个公平的学习、工作环境,使他们有了一个在良性竞争机制下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校园里少了猜忌和怨气,多了信任与和谐,学校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调动。
2学生的发展更全面。常态编班使每个班级学生的性格多样化、特长多元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班级的原生态。这有利于学生在互相交往、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孩子健全人格养成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实施常态编班以来,我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书画、运动、艺术等方面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苗子。学校成功举办了“师生健步与阳光体育”、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庆祝元旦文艺汇演、校运会、艺术节、书画展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学校田径队在云城区中小学生第十三届田径运动会上勇夺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学校被评为“云浮市青少年书法教育先进学校”,“质优艺长”的办学特色初露端倪。
3学校事业进一步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公平工作环境和良性竞争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学校各项管理上新台阶。教育科研蓬勃开展,省级德育课题《中小学班主任成功教育个案研究》申报立项,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绩效研究》通过了中期验收,校本培训大力推进,并被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在本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中,我校16个检测科目有8个科目获得区的第一、二名,15个科目进入区的排名前列。同常态编班前的上一学期比较,排名进步的班、科有12个,排名得以保持的有3个,语文、数学两科中“一分两率”情况评估分值及T分优秀率情况评估分值均列全区第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失去了公平,社会就无法健康、科学地发展。教育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义务教育阶段常态编班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公平的精神,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元素。
【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推荐阅读:
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11-28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强信访工作推动科学发展08-27
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心得体会11-1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心得体会06-08
银行金融系统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10-08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05-30
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08-2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课教案11-03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