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工作感悟

2024-05-25

体育教学工作感悟(共9篇)

体育教学工作感悟 篇1

体育课教学感悟

时间过的太快了,不知不觉中工作快2年了。我觉得要做好一名的体育教师真的不简单,我必须加紧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

现在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例如我在上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条例式”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情境下进行思考,通过观看一些动物的跳跃视频和专业运动员的跳远比赛视频,从中进行比较找出相对的共同点。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和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的形式较以往的“条例式”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体育教学工作感悟 篇2

一、教师语言的引导是起笔

小学体育教学最本质的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 如同美术中的“联想”, 而教师言语的恰当引导, 是能否让学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求知、团结合作的关键。例如:在课堂投掷练习中教师由原来枯燥简单地说“前后甩臂”, 到现在形象生动地说“飞机起飞”;立定跳远教学中说“双手前后摆动”。语言所营造的快乐气氛不仅让学生充分接受, 而且这也是学生内心体验成功的需要。语言的智、趣、激使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激励性, 学生才对这样的言语乐于接受。特别是语言的创造性和联想性, 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 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新的、充分遐想的境界, 而这种体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因此说教师的语言是完成一幅美丽图画的起笔。

二、场地器材的合理化是底稿

每当那美丽音乐响起时, 小学生对场地、器材布置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几块垫子, 几个沙包, 几个标志杆甚至只需要几个障碍物, 从踏入操场的的那一刻起, 学生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 开始想象课的内容, 迫切想尝试了。由此可见小学生易受干扰的心理特征是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 因此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底稿, 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 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 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例如在一次障碍跑的教学过程中, 我在操场上预先设定好了一些器材, 孩子们来了之后首先看到了这些器材, 于是开始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今天的内容, 我这个时候却让他们背对着些器材, 给他们设下了一个悬念, 孩子们内心的喜悦和兴奋是无法从其脸上隐藏的, 于是在后来的尝试练习中更好地全身心地融入进去, 更好地体会成功。产生成功的快乐体验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场地、器材安排的适当与否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以及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 是学生完成技巧性动作、掌握技能的底稿。

三、趣味、创新、有挑战性的教材是美丽的图画的开始

教材的合理化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因。课堂中技巧性动作的重复练习, 就会使学生产生了厌倦感, 对待体育课的快乐起源就会一点一点地消失。如与动物动作、童话故事, 小英雄典故等相联系的一些教材的融合, 同时教师可以给它们起一个好听有趣的名字, 如“青蛙跳远”“小猴抓杠”“七个小矮人”“小兵嘎子”等以增加学习兴趣, 这些内容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运用会产生很明显的效果, 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 这样便显得教材新颖。

四、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 “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 孩子们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满足孩子们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 越明确, 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 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 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 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育教学之感悟 篇3

一、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在这一年里我和同事继续共同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并试着增加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游戏教学尝试大家一致认同,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游戏的“情境”设计,能促进情绪情感的形成,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而这些正是一个学生应具有的健康心理状态。游戏教学能改变传统教学的枯燥,提高课堂气氛,深受学生喜爱,这样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心理教育。案例:我在组织“同心协力”游戏练习时有一组女生因一名同学的失误导致全组失败,大家埋怨她、责怪她,而这名女生出现情绪低落、自卑,我立即进行正面引导,让大家知道友谊、同学情义第一,比赛第二,帮助她们分析失败原因,让大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加赛一场,该组终于赢得胜利,大家相互拥抱庆贺,这样既培养学生怎样看待成功与失败的心态,又提高学生间的团结力、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

二、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适当的“表扬与批评”在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通过表扬能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善用表扬与批评,是体育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表扬应注意下列基本要求:1.表扬应适量,表扬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意识、交往情况,或其练习进步状况等等。如果不重视表扬的针对性,则不能收到表扬的最佳效果。例如体育教师对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也给予大肆称颂,则有违反课堂纪律就是可以接受的正常表现之嫌,这种表扬显然是不恰当的。只有恰当而准确的表扬才能使学生明确标准,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2.表扬应适度,培根说:“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就反会招来轻蔑和嫉妒。”表扬应该准确,讲究分寸,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该高却低,就不能激励先进,发挥典型示范的效能;如果言过其实,就会贬低表扬的价值。3.表扬要适时,当一件先进事发生时,教师应做出积极的反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进步表扬更要及时,这对于提高他的练习信心很有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还必须熟练运用批评艺术,1.用体态语言来暗示,2.用表扬来反衬,3.用严词来说服,4.用幽默来感召,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一种批评方式,都要适时适度,即要考虑课堂教学实施批评要注意学生有无心理上的可接受性。教师的批评方式如果粗鲁,甚至采用辱骂、体罚方式,都是自身无能的表现,不仅不能使学生改正错误,相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只有巧妙地运用批评艺术,才能让学生改过自新。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而学生具有良好的性格更有利于学习,中学阶段正是形成良好品质、性格的最佳时期,我们体育教师就应该利用体育教学、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交往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我在篮球教学时,发现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甚至走动观看,我找出其原因,原来这些学生不愿参与老师所分派的组活动,针对这一情况,我立马改变教学组织方式及分组变成自由组合,这些学生立即积极参与活动。但课后我思量这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间不和谐,进而找这些学生进行交流,找出原因分析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学生能正确认识人际交往有助于学习、团结。从而改变这些学生孤僻的性格使之融入到班级集体活动,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体荣誉感。

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这一年里,我在教学中忽视所谓“体育差生”的引导,发现反使这些学生出现自信心不足。今后在教学中多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兴趣爱好,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激发参与热情。在分选项教学中,教师安排不合理,导致个别教师不适应该选项教学,出现学生也厌学。今后加强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再者就是加强课后总结和反思,主要分析教学效果,检查教学中得失,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教学方向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及学习兴趣。

体育课的教学反思与感悟 篇4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在这场改革中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面对新课程,徘徊观望无异于逃避退缩,坐享他人经验也是一种消极幻想。没有先知先觉,唯有投身其中,在行动中实践新课程,在反思中理解新课程,在探索中创新新课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反思与感悟呢,下面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开学第一节课,我急忙忙换好衣服一路小跑冲进教室。学生们一个个惊异地望着我,教室里片刻一片骚动,赶紧使出有效招术让这帮小豆豆们安静下来。出第一招:看手势说数字,奏效,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紧接第二个难题出现了:外边正在下雨,场地湿滑,这又是第一节课,全校都在安安静静地上语文或数学课,室外只有大厅那点地方可以上一个班的课。在室内上还是在室外上,最近体育课的任务又很紧,一般能不耽误就不耽误。出第二招攻心战术:首先让同学们仔细听,同学们听到了校园很安静,还伴有朗朗的读书声。接下来诚恳地讲道理,先告诉同学们其他班的同学都在上语文和数学课,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如果我们自己上课也不想周围吵吵闹闹的,影响学习,大家一定要学会关心他人,替别人考虑;第二,告诉同学们大厅的两边分别是体育老师和音乐老师的办公室,老师们此刻也都在安静的办公和备写教案,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如果我们要到大厅上课的话,就需要同学们尽量保持周围的安静状态,尽量不要影响他人。攻心战术有效,同学们一个个小大人似的直愣愣的坐在座位上,好像要做一件大事似的,一个个神态庄重。接下来同学们的表现让我特感动,从教室里整队然后走出教室到大厅全班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集体整队的时候我故意压低口令声,懂事的同学心领神会地用相同的低音配合着,但动作做得是又准又快,学习广播操的时候,全班五十多名同学一个比一个认真,学的又快又准确。哈,他们太懂事了。我不停地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其间,不时有老师从大厅经过,老师们都用赞赏的眼光欣赏着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整节课在安静、欢快中进行着,课后我在课堂反馈表中填上了一个大大的“优”字。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很乐意讲出来与同事和家人一起分享我的这份感受。

反思:

1、大道理简单化 通过这节悄悄的体育课,我认为大道理对于低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应该简单化。比方说本课中渗透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就通过老师简单朴实的语言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关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这比对学生讲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2、大道理生活化

同样,对小学生来说大的道理需要借助生活实践来实现,也就是要达到小故事大道理的效果就应从日常生活入手。道理从生活中感悟而来,所以,老师要时刻抓住生活中、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懂得真道理,要让大道理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心扉,这样大道理才会真正被孩子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3、表扬实际化

对小学生的表扬我认为应做到实际化,也就是说表扬需要老师真诚的赞赏和认可。平时上课老师的一个“好”字,会极大地鼓舞孩子的勇气,在课上我经常可以听到同学们高兴地说:“老师说我好”。所以表扬的力量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真诚。我不提倡“放大”的表扬,主张实际的表扬,要让表扬的力量发挥真正的作用。

感悟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方面极广。它牵涉到音乐、美学的鉴赏美、力学、理学、伦理学、思维科学、交际学、逻辑学、生理学、医学、营养学与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这种广泛性尤为明显。而这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我们在体育课堂中,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符合规律的、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称之为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运用语言与学生交流,目的只有一个: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体育各方面的知识和运动技巧。因而课堂语言的表达要做到准确、明了、生动、得体,才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审美体验,从而乐于接受,这就是体育课堂的艺术所在。它的艺术性表现在美感和幽默感,教师语言应避免出现“八话”:“拖泥带水的废话、华而不实的虚话,模凌两可的混话,枯燥无味的胡话,趣味低级的粗话,陈词滥调的套话。”

体育课感悟 篇5

程智

一、我的体育教学研究之路从那一节无人观看的“公开课”开始

背景:2001年初课程改革在轰轰烈烈中开始,所有参与到课改中的教师都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原本的条条框框被彻底的废除,理论界用各种“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名词为我们描绘出一副美丽的蓝图,每一个投入其中的人都有一种冲动和激动,在当时,一切课程改革的行为似乎都是正确的。所有的教师都意识到体育教学的一场大变革即将来临,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故事:在“快乐体育”思想和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不满的情绪影响下,我准备上一节校级公开课,与以前不同的是,这节课融入了我自己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尽管它很浮浅。终于到了公开课的这一天,怀着与所有开课教师一样心情的我走向操场。上课铃响了,平日里一贯感觉拥挤的操场突然显得那么的空旷,因为操场上除了我和学生外没有一个听课的教师,比操场更空的是我的心境,我意识到这是一节无人观看的公开课。五分钟过去了,学生们开始四人一组进行软式排球的游戏比赛,我环顾四周依然是空无一人。突然,有人向操场走来,再一看是校长,这是一位老师们尊敬的校长,他一有空闲时间就会在校园内巡视,对全校所有教师的教学情况了如指掌。严格的讲校长不是在听课,他是在用行动保护一个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如果不是他的出现也许我对体育教学的研究之路,可能在刚刚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在一个个的游戏比赛中,一节“玩”的热热闹闹的公开课就要结束了,还有五分钟就要下课。校长的周围开始出现了些“听课”的人,也许是校长在听课学生配合的很好的原故,也许是我对练习时间把握的不够好,在离下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我的教学内容已经上完了,我本可以再安排一些内容坚持到下课,但我并没有这样去做。这也成为了那些“听课”者对我这节公开课的唯一评价,“你提前了五分钟就下课!”。

反思:这是一节以游戏为主的体育课,我用各种游戏的规则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学生“玩”的热热闹闹,教学气氛是传统体育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一节课下来学生满头大汗,心情愉快。远离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沉闷,远离了技术教学的枯燥,这就是我梦想的体育教学吗?显然不是,我总觉得它很“飘”。

体悟:在毛振明老师的一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关于“玩”的课例,北京的一位特级教师用“底头看天”和“比谁座得快”两个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了前滚翻的技术教学。原来对运动技术的教学可以是这样的精彩!原来体育教学充满了智慧和乐趣。这个课例使我对体育教学中关于“玩”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玩”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我们的体育教学是否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否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锻炼了意志,品味了人生,是否在玩的过程中融入了他们的智力与体力。那种将技术教学通过各种玩的形式来表现,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是我们所向往的体育教学,是创造性的运用教学规律的能力,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二、追求体育教学的智慧

背景: 2002年,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传统体育教学似乎已走到了尽头,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各种体育教学形式伴随着各种教学思想走向极致,在一线的体育教学中,对运动技能的教学要求已经降到了最低,在各级公开课中合作、研究和探究式的教学形式成了主流,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课例已难觅踪影。

故事:而此时我却对运动技术的教学产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追求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智慧,追求一种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追求一种在“玩”的过程中掌握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正好我校一位教师参加了室内多媒体教学课的评比,作为这个活动配角的我有机会上一节室外实践课。原本只希望通过研究课的形式将我的一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呈现出来,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节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极肯定,并从提高的角度为我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坦白的讲,我在上这节区级教学研究课时,我对体育教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足球脚内侧停球。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停球的技术教学通过“手压高抛球”的游戏比赛,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建立了对球的时空感觉和落点判断,接着在手压球的比赛中增加了将压住的球向左右滚动的要求,使脚内侧停球的教学难点:停球后协调连贯的身体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学生做出,两个游戏做下来,教学重点、难点已基本解决,使接下来的脚内侧停球教学水到渠成。也正是通过这节课我开始对体育教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系统的对体育教学进行钻研和深造。在学习的过程中,王华卓教授的“运动素材教材化”的理论思想对我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认为:“体育教材是根据教学目标,按照有关标准从运动素材中选择加工出来的身体活动的内容体系。运动素材与体育教材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教育教学的目标?”

反思: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追求的是运动技术教学的智慧,追求一种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追求一种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教学技巧。我始终把一节课学生学会了多少、撑握了多少作为我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往往会出现一种事与愿违的情况,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累。我在想,我们教这些内容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不向着目标努力的过程,还是过程吗?很明显我处于“教教材”的层面。

体悟:校园里的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校园里,我经常看到学生们街头篮球的展示,它对练习者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要想潇洒玩一回街头篮球的一组动作不经过千百次的练习是不可能成功的,你可以看出他们对运动技术细节的追求甚至远远的超出了传统教学的要求,其自觉、认真与投入的精神是我们在这些运动项目的教学中不曾见过的。为了让学生们享受高品质的运动乐趣,我们努力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而最终他们却不欢乐。当我们用“淡化竞技运动”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却在追求!在这个现象的背后一定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春秋管子曰:“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 ”这句话道出了我在以往教学中的问题。“悦其神”,如何“悦其神”,这个问题成了我一个主要的研究问题。这种力量就是运动文化,是蕴含于各项体育运动中丰富的人文精神,被现代的传媒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学生产生了心灵的震憾,吸引着他们融入其中乐此不疲。我认识到运动技能的水平决定着学生享受运动乐趣的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成正比,当学生感受到运动文化,进入了运动文化时,他们对运动技术的认识以及对运动技能的追求理应是自觉的,甚至是积极的。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当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回顾这段历程时,其中应该有对运动文化的认识,以及进入该文化时的美好回忆。

三、在运动文化的氛围中追求技术、技能与享受运动欢乐的和谐、统一

背景:2002年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体育课堂让人有一种“乱”的感觉。这是当一种权威的课程思想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另一种新的课程体系还在完善之中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现象。

故事:上次的公开课给我区教研员徐玉康老师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他要求我深入的对足球教材进行研究,希望我能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努力竞争参加省级赛课。于是我以运动文化为研究重点,力求将隐含于足球运动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开发出来去影响学生,追求在一种运动文化氛围中的体育教学,并以“足球头顶球技术”为学习内容开了一节研究课。我将研究题目设置为以下四条:

(一)在参与中体验到足球文化的魅力

(二)在合作中感悟到战术的意识

(三)在对抗中产生运动的激情

(四)在文化氛围中追求技术、技能与享受运动欢乐的和谐、统一

2002年底,我被推荐代表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江苏省体育课程改革展示活动,当学生被送到大会现场,与我进行短暂的交流后,我带领学生进入上课地点,两片连在一起的篮球场被近2000名听课教师紧紧的围绕着,三台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记录着每一个教学的场景,置身其中我突然间想起了那一节无人观看的“公开课”,一种激动在心中升腾,课前的紧张一扫而光,在“拉德斯基”进行曲激昂的旋律中,我给学生们讲述起足球文化:从中国足球队历经失败终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那一时刻开始„,把学生的思维带进了生机勃勃、激情四射的足球世界。接着让学生们以球迷的身份,进行足球运动典型的庆祝方式,“墨西哥人浪”学生们用自己的欢呼,跳跃和热情使整个课堂沸腾了起来,完成了足球文化的导入。随着“ANTHEM”欢快的节奏,我发出了 “同学们,和我一起玩”的口令,从简单的拨球,跨球逐步深入到对时空判断要求较高的停球。在玩的过程中,使学生熟悉了球性,以及对球的时空感觉,为下一步教学做好了充分的辅垫。接下来的两个身体练习是“NBA”进球后的一个庆贺动作“撞胸”,我让学生先做这个动作,然后再跳起来做,最后在跳起来做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身体前摆的要求,足球头顶球技术的完整性与协调性的教学难点在热烈的练习气氛中已被学生掌握了。“98世界杯,法国著名的球星齐达内用两记精彩的头顶球敲开了巴西队的大门,实现了法国人的梦想,夺取了世界杯。所谓十年磨一剑,同学们,如果齐达内没有过硬的头顶球技术,那么即使他获得了头球攻门的机会,也不会成功,因为机遇总是留给了有准备去迎接它的人。”我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足球头顶球技术的教学。在头顶球技术“实战运用”中,我对标准的竞技项目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为了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允许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用手,但必须用头顶球技术完成攻门,同时强调了公正、公平、公开的体育竞赛精神。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使专项技术难度下降到广大学生可以达到的水平,传球配合准确率大大提高。各种配合形式创造性的出现,有的学生甚至将篮球背后传球的技术运用到比赛中来,四个比赛场地上胜利的欢呼,愉快的笑声,积极的奔跑,有力的头球攻门,流畅的配合随之呈现。最后,这节课在“生命之杯”充满激情与浪漫的旋律中结束,迎来了全场近千名听课教师的掌声。下课后很多学生围在我周围,通过手提电脑观看刚刚拍下的像片,也有很多学生在场边继续练习着头顶球,也许对他们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反思:在这次展示活动中各种教学创新、合作、研究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出现,伴随着电脑、投影和纷繁的教学器材的运用使我这节课的场面显得有些落伍。但最终我的这节课能脱颖而出,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因为这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来进行教学设计的,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我将运动技术、技能当成一种介质(当成让学生享受运动欢乐与增进身心健康的介质),改过去让学生适应运动规则为让运动规则为学生服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更注重的是,将那些隐含于足球运动中关于体育精神、思想作风和良好人格的内容开发出来作为教材的教育侧面;将隐含于足球运动中关于学生生理、心理、情感、态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开发出来作为教材的发展侧面;使学生在浓郁的运动文化氛围中、在思想上受到了熏陶,在技能上得到提高,在心理上体验到成功。

体悟:课程改革是建立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之上的,就如同在课改中有很多的教师都采用了散点式的教学队形,放弃了传统的体育教学队形,这就如同散文一样,追求的是一种形散而意不散的艺术效果,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写作基础,写出的散文很可能就会写出现形散、意也散的四不像。就体育教学而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就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创新就必然走向歧途。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在浮燥中保留一份冷静,在茫然中更需要有一份坚持。

四、在冷静的思考中重拾体育教学的“根”,用激情演绎体育教学

背景:2003年、2004年,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运动技能又被重视起来,在理论界又出现了一些强调运动技能的文章,尤其是到了2004年,运动技能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回想整个课改的进程,好向总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在进行,从开始时的淡化到现在又被重新的认识,给人以一种回头的感觉,但这种回头决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上对运动技能覆加了新的内容。

故事:2003年、2004年,我分别参加了在浙江和广东举行的全国体育教学展示活动,虽然两次均获得特等奖,但最让我难忘的是 2003年10月在浙江举行的全国体育教学展示评奖活动。这是课改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体育教学展示活动。所有听课的教师都说我的这节课充满了激情,他们不知道,当我从南京奔赴浙江参加全国赛课的时候,正是妻子住院待产的时刻。我在医院里一直待到报到的最后时候,在我上课的前夜我女儿出生了,那一夜我在千里之外沉静在对女儿模样的无限想象之中,沉静在不能守在妻子身边一起等待那一幸福时候的无限愁畅之中。明天我就要在全国2500名各位专家、教师们面前上课,这是一节蕴含着我多年来不懈努力、追求的课,是一节承载着省、市、区体育教学成果的课,是我给女儿的第一分礼物。一夜无眠,第二天却精神依然,我至今也不能忘记2003年10月的那一个下午,一群孩子和一个体育教师在阳光下共同演驿了一个教与学的故事。我也真正的体会到当教师用情感去教学时,他的动作似乎可以表达情感,语言似乎会有温度,意志似乎能显露力量。

反思:这次赛课采用了专家和听课教师共同评分的形式,专家组给我的评分是特等奖第二名、听课教师给我的评分是特等奖第一名、最后综合评分为特等奖第一名。也许,只有一线的教师才能感受到那种体育教学中教师情感流露对学生的感染力和震憾力,每每进入这一境界时,无论是授课者或听课者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也是在这次比赛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教师在享受和激动中教,心灵得到舒展的孩子就在欢乐和入迷中学。并进入强烈的情感体验壮态,产生情感的波澜,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性。”

体悟:回头想来,其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对体育教学的独特理解,这种看法会演变成他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两次全国体育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有幸领略到了各种不同风格教师的风采,他们有的用柔和甜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表现出体育教学的细腻;有的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体育教学的激情,我们很难说在众多的教学风格中哪一种类型是最好的。关键在于,你是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不断的去改变、模仿。体育课程需要教师必需具备广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五、基于教材、超越教材,起于哲学止于艺术,让课堂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背景:当课程改革进入2005年时,理论与实践都在冷静中开始了对课程改革的反思。虽然,一些课程改革关键性的问题仍停留在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但课程改革的坚实基础正在运动场上被一步一步的构建,也许在将理想化的东西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中永远存在着遗憾。

故事:在一次室内课中,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我所热爱的运动”,要求学生表达出自己为什么热爱这项运动的最直接原因。

(“我所热爱的运动”作文摘录):

“我最热爱的运动是羽毛球,小时候妈妈和我打羽毛球,爷爷偶尔也陪我打打,在它身上我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它记忆着我美好的童年,陪我渡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后来„”

“从小我就随家人回到了山村的老家,就读于一所乡村的小学,学校没有足球场、篮球架,唯一有的体育用品就是乒乓球和那几张水泥制成的乒乓球台,因此,从小我玩的最多的运动就是乒乓球,它成了我那个时期的重要生活内容„”

“I believe I can fly”这是每个篮球爱好者心底最原始的冲动,也是我一个篮球爱好者的终极目标!为此我作小诗一首:

风,有点凉街 那么空旷 他们来来往往

我,独自飞翔

荒凉,一片寂寞荒凉 前方很是迷茫,看不清方向

风,出了点状况

篮球,像折断了蝶的翅膀

于是受了伤 不再轻舞飞扬

也许是天太高 也许是地太大 也许是我的心太狂

我爱篮球不仅爱它本身,更爱它所带来的一切

阅读完这些作文后我被深深的震憾了,体育运动,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过程、融入了他们的情感、记录着他们美好的生活回忆。透过这些文字我感觉到我们学生所顶礼膜拜的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运动形式,而是一种升华后的艺术精神。我开始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中寻找能对学生产生心灵震憾的人文精神,研究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行为,探索能引发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酣畅淋漓的美感,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载体。追求将专业的表达方式诠释为富有生命激情的个性化表达的教学语言,追求一种当学生从课堂走出去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带着信心和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只有这样,课堂的生命力才会永不枯竭,永远显示出它的生命意义。2005我将《橄榄球》运动引入我校的体育教学中,并以此为教学内容再次参加2006年的全国体育教学评比,获一等奖并入选全国15节展示课之列。在这节课结束时,我用这样的语言让学生们去感悟体育的精神:“美国一个著名的橄榄球运动员,在回忆录中写到:‘许多年过去了,我早已忘记了自己无数次获得的荣耀,但我总也忘不了我向前进攻时在身后掩护我的队友,那11个为了共同的目标向前拼命推进的人!’同学们,这就是橄榄球运动的精神。让我们参与到运动中去,你会发现总有一种运动精神感动你、激励你、陪伴你突破自我、创造荣耀。运动精神其实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运动精神就是一种挑战自我的生活态度。”

反思:在收集橄榄球运动素材的过程中,一篇“中国人不玩橄榄球”的文章让我思绪万千,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已经很少能看到那些高难度的运动技术教学了,甚至连一些危险性略高的运动项目也渐渐的远离了课堂教学。是这些体育教学的素材本身的问题?是体育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是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也许教学的艺术原本就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

体悟:体育教学不仅是运动技能的汇聚,它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更以一种文化的姿态改变人类的思维品质,拓展人类的视野,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我觉得更多的时候它是一门艺术,或更像一门艺术,让体育教学对学生产生心灵的振憾、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家园,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唤醒他们飞翔的愿望。

六、厚积薄发、预约精彩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堂极为成功的公开课,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当听课的教师问他备这节课花了多长时间时,他答复说:“这节课我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厚积是预约、薄发是精彩。其实,我们每一个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你备课的时候你会突然的发现自己很多方面需要提高,如果你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的提高了自己需要提高的这些方面,一节节的好课也就会随之而来。

回想我与课程改革共同经历的过程,从改革刚开始时的躁动、浮燥情绪到冷静思考后所感到的困惑与茫然,再到脚踏实地的从实践中去寻找目标达成的途径,清醒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常问自己,我的梦想实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反到是体育教学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的显露出来,也许教学的艺术原本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许,“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这两天听了魏香艳老师和李洪涛老师的体育课,两个老师授课年级不同,侧重点不同,教学风格也不同,但在达成教学目标方面都非常成功,值得我们学习。现就听过的这两节课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谈一下魏香艳老师的这节课,魏老师的课是二年级教材中的《单起双落》,首先是本课的整体设计都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堂常规很重要,在这一点上,魏老师把握得很好,导入部分创设情境:以怎样跳过小河沟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小垫子做障碍物,老师的循循善诱,安排了许多竞赛,灵活多样的跳法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并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第二节是李洪涛老师的课,授课内容是《前滚翻》,李老师年轻而又有活力,他上的这节课就和他的人一样,非常有活力,充分体现了“自主、有效”四个字,导入新颖而又目的性极强,李老师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同时,及时评价和鼓励也是非常值得我学习,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而且教学中,李老师也适当的参与,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音乐的运用,让孩子不仅锻炼了身体,还陶冶了情操。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要想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必须先采用多种教

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沿着学生身心变化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法实施中,李老师设置同学的练习由易到难,让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并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

听完这些课后,我不禁又陷入思考:记的在教研活动上,区教研室兰跃伟老师说过,何谓一节成功的体育课,那就是让学生在体育练习中找到快乐,乐意出汗,喜欢上课,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是啊,体育课走在课改的前沿,对于“自主有效”课堂的建立,在体育课上看有可能会比较乱,但作为教师,一是要调控好课堂,二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不要把本该活泼的体育课上成死气沉沉的方程式课堂,课堂上可以介入多种元素,物理的、艺术的、语言的„ “课堂不要怕乱,我们要做到创新,就不怕有新情况出现,如果把孩子当成机器人,那我们的体育课也就走进死胡同了,”光兰老师的话很中肯,也很实在:“一堂课包括很多因素,课的部分之间的衔接,授课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学生的练习密度、练习强度、主动参与性,课堂目标达成率,还有最重要一点,那就是安全,所有这些都要求老师能够提前预设到。”可见,体育课对于老师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争取做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看完《建国大业》后,我很感慨: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就看你怎样用心的活,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忆当年的自己,是否有可以让后辈们骄傲的地方。“生本教育”提倡教师“不见自我”,让学生当主角,让学生充分发挥,这需要教师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能调动起课堂氛围,树立孩子自主练习的信心,那也就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从此次听课中,我更深刻认识到这些理论的可实践性,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汲取优秀教师的经验,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完善自我,做个合格的教师。

2010年9月26日下午,教育局教研室体育组,送课下乡观摩听课活动,在我校开展2节体育课,课题是<<走跳的练习>>体育教案、<<快乐篮球教案>>,听了这两位老师的课。这两位老师的课基本功扎实,课前准备充分,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常规训练到位。这些课,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能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整堂课教师没有把怎样做动作的方法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去探索,去交流;并且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自愿的氛围中,享受参与运动的乐趣,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教法先进,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强烈的动感刺激加上自偏操、课前激趣游戏等,能快速激发出学生的练习热情,尽快进入角色。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自偏舞蹈,又能使学生彻底放松,效果非常好。指导教师赋有渲染性的语言,使学生激情高涨,一下把学生的情绪提到了极点,为接下来的主要内容学习奠定了基础。专业化的示范动作,极赋渲染性的行体语言,使学生及听课教师赞不决口。精彩的练习内容,幽默而简练的语言,鼓励性的评价,精细的技术讲解,使学生激情投入练习之中。自主互助的的创新练习富有刺激性,真正体现了“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观后令人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毕业体育教师实习感悟小结 篇6

体育课教、学、练三者之间的统一。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只有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最佳效果。

传统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程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行政教学班为主的组织形式、分项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还有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既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用比较坦诚和理性的思想来思考一下,当在教室里久坐的学生来到操场上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舒散一下禁锢着的筋骨,放松一下绷紧的大脑。有那位学生想一来到操场就“立正、稍息”,面对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等,学生能喜欢这样的教学法组织形式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在实习期间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工作感悟 篇7

一、消化吸收, 有效运用

问题分析:在培训结束后, 学员不能进一步吸收内化培训内容, 不能将培训内容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实践思维、先进经验与方法有效地运用于基层培训工作中, 并将这些培训知识与技能进行推广与交流。

对策与建议:

1. 要把好推荐关。推荐参加培训的教师要有高度、自觉、主动的学习意识, 并有理论见地和实践想法。

2. 要实现资源共享。

培训结束后, 要把培训的心得体会、经验方法传递给没有参加培训的同事, 如有条件可以为同事开一个小型的专题培训、汇报讲座。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受培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内化, 同时还能实现培训内容的资源共享。

3. 要学习有效做法。

在组织基层教师培训时, 可学习“国培”的有效做法, 将培训的内容设置提前告之参加培训的教师, 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想法与问题参加培训。

二、主题明确, 内容实效

问题分析:在个别基层体育教师培训中, 少数领导的讲座内容与培训活动的内容关联度不大;所设计的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不搭;所讲的内容随意性大, 谈到某一问题时大谈特谈, 最后又因时间不足而草草收场。究其原因, 主要是组织教师培训时, 为了突出培训的重要性、影响力等, 邀请了相关的领导、知名专家开设讲座, 但这往往是只注重形式, 注重完成内容, 而不考虑培训的主题, 不考虑参培对象的兴趣等。培训主题和内容、形式单一还表现在:不论培训对象是谁, 内容都一样;甚至出现专家、学者的一言堂, 缺乏传授方法和理念的更新;缺乏培训与被培训者之间的互动等。

对策与建议:

1. 注重实际, 讲求实效。

基层教研员在组织教师培训时, 培训的内容要坚持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原则, 内容要明确具体, 即什么时间段做什么样的培训, 培训预计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培训中会出现什么问题且需要怎么解决。培训要有利于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有利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提升等。培训前要与主讲人认真研究分析培训的主题、内容、形式等。

2. 内容有效, 方法合理。

培训内容设计要做到有效, 首先, 应该明确培训的对象, 是刚工作的体育教师, 还是骨干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师, 还是中学体育教师等;其次, 应确定好一个培训的主题。如, 在体育教师技能培训中, 对于刚工作或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 他们在运动技能、体能及新兴体育项目的掌握上有优势, 他们需要加强的是教的责任心、如何教、如何教好、怎样组织好等;而对于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 他们有了多年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的组织与教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需要加强的是技能的再恢复、新兴体育项目的学习与研究。第三, 明确主题后, 将内容进行合理的组合与配套。此外, 要注意发挥参加培训教师的主体性作用, 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互补作用;不能因为参培教师人数多, 图省事、操作方便而采用专家“一言堂”的培训模式, 要综合设计, 要形式多样地组织教师参与其中, 要有年轻教师的求知与索问, 有骨干教师的经验介绍与质疑, 更有专家的答疑与解惑, 进而保证培训活动的综合性、实效性。

3. 删繁就简, 直奔主题。

在基层培训过程中, 要淡化形式、注重实效, 要删繁就简、直奔主题。如, 开幕式要简单, 领导讲话的内容和时间应缩短;培训活动中直奔主题, 将更多的时间运用到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指导和对教育理念的引领更新上, 有效解决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

三、完善评价, 深入推进

问题分析:部分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 往往会有一些环节或内容缺少有效的考核机制, 如, 对于培训效果怎么样?教师通过培训能学到什么、掌握什么、掌握多少?等等, 缺乏必要的考证与评价。这样, 不仅难以保证培训效果, 还会使参训教师的主动学习意识逐渐淡薄, 更不可能对培训活动提出一些有见解的思考和认识。更为突出的是, 培训结束后往往缺少后期的跟踪检查。有些教师培训结束后对培训的内容不反思、不消化吸收、不加以巩固、不作宣传推广和二轮培训, 使得培训的后期效应得不到体现, 培训的初衷得不到有效落实。这样的培训显然缺乏有效性, 也不能将培训工作继续扎实地、有效地推进下去。

对策与建议:

1. 实行考勤和点名制度。

在基层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 要抓好出勤关, 一要安排专人做好点名签到工作;二是要定位定人, 任何时候对课堂情况都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三是培训期间无特殊原因不能接电话、不能离席, 要杜绝随意走动。对迟到、早退的参训者, 要及时电话询问原因;对情节严重及无辜缺席半天以上者, 及时电话通知其所在学校校长, 不发培训证书, 并建议所在学校对培训费用不予报销。

2. 抓住培训过程和考核评价。

要抓好培训过程中学习情况的检查, 可以借鉴“国培”经验, 统一发放学习手册, 并随机检查学习笔记, 对检查有问题的教师及时指正并做好跟踪检查;对时间超过一天的培训, 要求参训者每天晚上要在学习手册上写当天的学习体会;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参培教师交流互动;针对专业技能培训、新课标解读等相关培训, 培训结束前要组织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和评价。此外, 建议对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 除要求他们撰写心得体会之外, 还应要求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开设讲座、汇报公开课等。

3. 关注培训的后期效应和反馈分析。

对农村体育教学的认知和感悟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  农村教学  认知感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9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德智体美劳成为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素养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育发展,更要重视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对农村学校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尤其是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更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教师重视体育教学,合理安排体育课程

虽然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但许多农村学校依然坚持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将成绩做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坚持认为成绩才是硬道理,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改变命运。在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体育课名存实亡,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许多教师挪用体育课的上课时间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导致许多体育课程都没有落实到实处,许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印象不是自由活动就是做文化课作业,这样不仅没有发挥体育学科锻炼学生身体的作用,更让学生的学校生活充满了学习压力,使学生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首先,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经,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应对高强度的文化课学习,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说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发挥其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独特优势,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其他学科的高效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要严格依据体育新课程标准,合理安排体育课程,保证学生能够在学校接受必要的体育锻炼。

其次,在保证体育课程实践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解读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农村体育设施现状和学生的实际体育情况,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保证教师的体育教学有方向、有章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体育课就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毫无组织与纪律性可言。教师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既能保证逐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又能让学生接受系统与科学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为以后进行自主体育运动与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者角色,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就现阶段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来说,由于地区偏远、体育基础设施不健全、教师工资水平待遇不理想等因素,导致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长期处于落后阶段,体育师资力量薄弱、体育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不高等都是现阶段农村体育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国家和学校要想提高农村体育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保证教师能够以专业的水平为学生提供体育教学指导和训练。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教师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应对体育教学高强度的教学任务和练习,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榜样,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强身健体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进行体育学习时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应急处理能力,在第一时间给予体育事故准确及时的处理,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保驾护航。

其次,教师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水平。体育教学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活动身体,它包括许多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强化自身体育理论的学习,广泛阅读《体育法》《体育课程标准》等书籍,对体育教学有充分的认识与解读,从而保证能够为小学生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和内容。同时,体育教学可以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训练教学,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合理安排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比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三、教师要积极开发农村体育教学资源

现阶段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体育训练场地和设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可以向学校反映情况,希望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体育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专业的保障。另一方面,教师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符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体育资源,包括开发新的体育训练项目、整合体育游戏等,尽力保证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好的体育教学资源。

例如,农村虽然没有专业的室内体育馆等设施,但有许多平坦的空地,这可以作为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场所。同时,农村有许多农作物,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因地制宜,设计运送各种农作物这样的小游戏,在锻炼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同时,以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能够在有效地体育物质条件下感受锻炼的乐趣。

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与感悟 篇9

到现在,我已经有八十几天的大学生活了,已有十一节的体育课了吧!我对大学体育课有着深深的认识和感悟。

一:大学的体育课与高中体育课的不同:

1:大学的体育课,让我认识了除我们班以外的其他人,还不是一个学院的。这样,我还了解了其他学院的,不同专业的人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使我更加全面的了解大学生活。

2:大学的体育课,不再像高中那样的轻松了。高中的时候,体育课我们是用来背单词,补觉,聊天的。而大学,则是真正的体育课,是以锻炼身体为主了。几乎,每一节课,我们都得跑步,做各种各样的运动,游戏,就是没有我们闲聊的时候。

3:大学的体育课,不再像高中那样的可以自己随便的编造成绩了。高中的时候,体育课的考试只是一句话而已,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过去,拿到自己的学分,不用在课下的时候专门的练习,不用在课上,老师认真的考我们各种测试。我们还经常说一句:“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吗?老师不累,我们也不用烦啊!愁啊!”而现在的我看来,那时真的好傻啊!而大学不一样了。我们的每一项测试都要认真地完成。老师忙了,我们也忙了。但是,我觉得值。老师在考前一周通知我们,让我们在课下练习,这样,我们不仅仅可以通过考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锻炼了身体,强身健体,增加了我们的抵抗力,从而减少了生病的几率。何乐而不为呢? 4:大学的体育课,不再像高中那样的没有什么教程了。高中的时候,我们上体育课,跑上两圈就可以自己去干自己的事了。而大学,不可以,老师有老师的任务,我们有我们的任务与作业。每一节课都会各种活动中度过,在这里,有汗水,亦有欢笑。

二:经过上这么长时间的大学体育课,我的感悟与感触如下: 通过齐心协力,跳大绳,传递乒乓球等活动,使我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不管一个人是多么的有能力,如果让他一个人来完成这些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纵使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是那么的突出,但只要我们可以同心协力,认真得去完成任务,那还是比较容易的。正如一句古话: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更多的是让我们有了这种团结就是力量的意识。

通过在校园内定向越野,让我认识到:做事情,应该先做重要的大事情,而零碎的在处理大事情的时候可以,随手做做。这样可以兼顾到几个方面,还不至于因小失大啊!通过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定向越野,让我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具有什么样的身份,我们都应该确立自己的目标(长远的,近期的都要有)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奋斗!作为大一学生,我们应该确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时刻的准备着!

上一篇:战疫之我是医生个人观后心得感悟下一篇:梁老师的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