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项目教学

2024-08-12

体育项目教学(共12篇)

体育项目教学 篇1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过“少年强则国强”的口号, 从中看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 是国家的后备力量, 体育锻炼是青少年身心健康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体育考试是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更为全面的客观评价的一种手段[1]。不同体育考试项目的特征对教学情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教学情况包括两方面, 即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在体育考试项目内容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其特征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方面, 对其探讨分析的必要性可谓是不言而喻。

1 中考体育历史变革

中考体育的考试制度变革大概可分为3个时期, 即尝试发展期、改革发展期、全面发展期。在尝试发展期, 初中升学考试加试体育考试最早是由上海市崇明中学于1979年开始尝试[2]。随后全国各地区开始以试点的形式逐渐开始实施, 中考体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并没有明确规定把体育考试纳入中考考试的范围, 也没有出现明确的计分手段, 只是把体育考试作为课堂测试或者期末测评的一部分, 没有和学生的升学利益直接挂钩。学生体育课的出勤情况作为体育考试评分一部分的提出大大增加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在改革发展时期, 1990年国务院批准并且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3]。从此, 体育正式纳入中考的范围, 但是只是部分城市以试点的方式进行, 初步制定了考试的方法、考试内容以及计分标准, 经过十多年的推广,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1998年, 国家要求全面实施体育考试, 并要求体育考试占中考分数的5%, 体育课出勤占体育考试分数的40%~60%。在全面发展期, 由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中, 部分健康指标都有所下降, 并且有部分学生出现了很多“老年病”,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007中发7号) 文件出台, 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3]。并且有部分城市把健康测试指标融入评分, 体育项目成绩的一时高低不再是唯一标准, 从而促使学生加强锻炼, 改变身体指标, 从此中考体育考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 中考体育考试典型项目特征分析

2.1 素质项目特征分析

素质项目主要是指以身体素质优劣来决定成绩的项目, 主要以速度、耐力、力量等为主, 从考试的项目看, 耐力、力量这两个素质的考察是最普遍的。测试耐力的项目主要是男生1 000 m, 女生800 m, 为速度耐力项目, 主要考察机体的是有氧代谢能力, 与平时参加速度耐力训练的多少有关, 锻炼耐力项目不是短时见效的, 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力量类型的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上肢力量最多, 例如实心球和引体向上。决定力量大小的因素在于肌肉体积的大小, 其与肌纤维的粗细和数目呈正比关系, 解剖学专家罗西发现, 肌纤维的体积与数目与专门性长时间力量训练有很大的关系[4], 所以要提高力量身体素质必须要进行合理的长时间的专门性力量训练,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此外, 立定跳远主要考察下肢肌肉的快速力量, 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跟腱储能能力, 肌腱将大部分的冲击力转换为弹性势能的储积, 并在肌肉收缩成分进行克制性收缩时形成附加的回弹拉力, 达到补偿肌肉收缩成分缩短所产生肌力的不足[5]。肌腱储能能力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高速力量练习, 所以爆发力的好坏是优良的先天因素和正确的后期训练共同作用合成的。

2.2 技能项目特征分析

以技能主导类项目评分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技术与体能的融合性。像篮球、排球、足球等球类项目, 都是在专项技术成熟后, 加大负荷强度, 达到一定运动效果的项目。相对于素质项目, 技能项目要更难些, 并且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练习和专业老师的指导训练, 才能达到技术与技能的融合。例如篮球的运球、投篮, 先是原地运球和投篮, 在熟练掌握技巧后, 转变为行进间的运球和投篮, 最后要求以最快速度运球然后投篮, 考察了速度、协调、心理等各方面的能力与技术的融合。并且此类项目需要有标准的场地器材, 否则盲目地训练会使学生对考试的场地器材产生不适应性。

3 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分析

3.1 对老师教学的影响分析

在目前的体质制度下, 教师教学目的性比较强, 这是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捷径之一。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方面。首先, 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针对考试项目的特征进行有目的地教学。任何考试项目考前训练尤其重要, 毕业年级的体育课会向考前训练课转变, 教学内容呈现出“训练为主, 教学为辅”的特征, 老师的教学内容集中在训练的组织上, 即老师把握好训练时间、训练顺序等。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也会因为考试项目的特征而受到一定影响, 教学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并且向考试内容靠拢, 还会教给学生一些专门性训练的方法, 直接或间接地加强学生考试需要的身体素质, 为有些考试项目提早做准备。

其次, 教学目标上, 教学目标是指对体育教学微观层面的行为规定, 它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其表述要求具体, 明确和清晰[6], 毕业年级的教学目标会由以前的“质化”变为“量化”, 即不再单纯地要求学生掌握技术, 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训练达到具体量化指标, 例如1000 m从4 min提高到3 min50 s, 并且这种量化目标是随着时间和不同学生的情况而变化的。低年级的教学目标, 也会受到中考项目特征的影响, 会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强调测试达标的必要性。

第三, 教学手段上, 毕业年级会由备课、授课、复习的复杂教学手段转变为简单枯燥的训练手段, 由先讲解示范, 再分解—完整—分解的系统教学方法, 转变为集体练习、重复练习的单一组织方法。低年级会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提高一些学生某些项目上的不足, 在继续系统地教学上增加“以考代练”的教学手段, 以促进教学效果的体现。

3.2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锻炼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等。由于很多考试项目都是经过长期训练才有成效的, 所以在体育锻炼的时间上, 呈现出上升趋势,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体育课课时的增加, 每星期平均增加40~80 min, 不论是对学生负荷强度、负荷量还是对项目的专门性练习的增加都提供了可贵的机会。毕业年级在此基础上, 增加了像自习时间、课间操时间反复强化练习的机会, 使一些考试项目维持在稳定水平。

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是学生主观意识上的改变, 变化最大的是毕业年级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随着升学压力以及人才竞争的增大, 中考体育考试就像化学中的催化剂一样督促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虽然学生的积极性是在被动的基础上建立的, 但是达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对于低年级, 由于考试项目主要以身体素质为主, 身体素质锻炼的枯燥乏味以及承受负荷强度的疲惫使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下降。

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可谓是最有价值的一点。很早就提倡“终身体育”的口号, 而兴趣是实现这一口号的前提。不论是枯燥的身体素质项目, 还是复杂的技能项目, 在长时间学习或者训练中都会体会到运动带给自己的乐趣。对于毕业年级来说, 长期的专业训练不仅使自己掌握了一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还对丰富课余时间、增加自信心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多样化的项目学习内容会激发不同学生对不同项目的兴趣爱好, 为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奠定基础。

4 结语

(1) 中考体育考试经历了3个时期的历史变革, 即尝试发展期、改革发展期、全面发展期, 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评分标准等都发生变化。

(2) 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主要分为素质类项目和技能类项目, 素质类项目主要分为速度、力量等, 其特征总的概括为耐力项目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积累, 力量项目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 爆发性项目需要良好的先天因素加上后天的专业训练。技能类项目的特征是需要长时间的技术学习, 熟练掌握技术后使体能充分融入其中, 才能达到良好的动态效果。

(3) 中考体育项目的特征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对老师教学的影响主要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变化, 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主要是身体素质锻炼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体育锻炼兴趣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永年, 王渺一.常州市2000年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改革的调查研究[J].体育教学, 2000 (5) :16-17.

[2]李晓东.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对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1.

[3]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休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 2008 (9) :8-14.

[4]胡声宇.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5]骆建.下肢肌肉的肌腱功能对跑跳项目的缓冲与蹬伸作用[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3.

[6]姚蕾.体育教学论学程[M].北京体育人学出版社, 2005.

体育项目教学 篇2

一、学体育投掷类项目教学革新的重要意义

小学体育投掷类项目教学改革,意义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保证学生技术动作的规范性,避免学生上肢力量与下肢力量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以及学生运动创伤情况的出现。通过合作教学方法的应用,改变教师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满足小学生在投掷类项目教学中的心理需求,带动学生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传统学投掷类项目教学的主要特点

1.“灌输式”、硬性强化教学形式明显。小学体育投掷类项目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老套”,难以适应学生心理所需的现状,过分要求学生成绩而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出现。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以"灌输式”教学为模式,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和需要掌握的动作要领,并且通过枯燥乏味的反复练习,达到学生提高成绩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下,导致学生过于注重投掷的距离,而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学生上肢力量较强但髋关节和下肢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会造成学生运动伤病的现象。

2.教学示范与训练指导机械化特征突出。体育教师在投掷类项目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动作示范"草草了事”,动作缺乏标准性,过于注重学生课上练习和机械化的动作指导,目的是为了尽快让学生形成动作定型。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了解标准的技术动作不够直观,蹬地、转体、挺髋等动作要领的不能直观看到,在练习过程中难免会忽略这些技术动作,在练习过程中片面追求上肢力量的发展。教师在动作指导方面还存在机械化的特征,以强制性的手段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做,而不是引导在学生体会技术动作基础上开展技术动作的练习过程。这样导致学生髋关节扭伤、上肢拉伤的现象时常出现,学生参与投掷类项目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三、当代、学体育投掷类项目教学革新的路径

1.构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式”教学方法。小学体育投掷类项目教学消除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特征,核心在于将教学方法加以改变,从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角度入手,构建学生与教师相互合作的教学氛围。其中"合作式"教学方法的较为理想,合作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之间,而是要延展到学生与教师之间,打造学生与教师课堂教学双边互动环节。教师在基本的技术动作讲解中,通过以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为“开场白”,并将每一个技术动作进行分解,例如垒球掷球动作中,教师将引球、蹬地、脚步移动、转髋、挺胸、改变重心、鞭打、出球等一系列技术环节进行分解示范。让学生思考这些技术动作都是什么,教师以"再学习”的心态与学生之间保持相互交流,实现以技术动作示范过程引导学生技术分析、技术理解。教师则是以参与到学生学习之中的心态与学生开展交流,解答学生问题的同时完善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投掷类项目教学教师与学生保持双边合作,营造"教"与"学”的理想环境。

2.尝试研制投掷类项目辅助型教学器具及应用。辅助型教学器具的研制和应用,有利于教师技术动作分解示范和指导学生各个技术动作的定性。并且,还有利于学生减少不必要的运动伤病的出现。笔者在开展小学实心球教学活动中,开发并应用了相应的辅助型教学器具。将空心球固定于滑行索道上,用力度适中的弹簧作为牵引,索道两端设有可升降标杆。在学生技术动作练习中,通过弹簧的牵引让学生感受到“引弓”和“满弓”的幅度究竟应该怎样,在持球时让学生认真观察两拇指是否成"一字”相对,是否是指根部触球,在掷球的一瞬间是手指手腕发力能否让球体发上旋转等等。在这样的辅助教学器具的应用中,学生能够正确领会技术动作,同时有助于学生技术动作的定性,避免教学事故和学生运动损伤状况的出现,还能起到带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作用。

四、结论

投掷类项目是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主要运动项目,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为此应把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作为前提条件。在教学革新路径的探索中,强调教师融入到学生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动作示范和技术引导,将辅助教学器具进行研制和应用,避免课堂教学事故以及学生运动伤病的产生,满足小学体育《新课标》所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其兵.小学快乐体育教学初探[J].教育前沿.2010(06).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体育英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科发展

1前言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是为培养体育英语人才而设立的。课程的设置、学科的形成,都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其能否满足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还取决于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1〕。

一个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么,体育项目英语课程都有哪些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呢?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呢?笔者在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归类、筛选的基础上,又结合体育项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这门学科的发展有所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2.2研究方法

这里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和超星数字图书馆教育学书籍,为研究打下基础。

2.2.2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归类。

2.2.3逻辑分析法

按照数学逻辑分析、归纳、筛选、推导。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分类与介绍

3.1.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为主要传递形式,其特点是能够迅速、准确而大量地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2〕。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针对体育英语的学科特点,讲授法又可演化出双语教学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按照教育内容要求,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观念的方法。它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授的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讲授要有系统性;第三,要组织好语言;第四,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力求克服讲授法的缺陷;第五,恰当地运用板书和直观教具。

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讲授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很大。

(2)双语教学法

这里的双语教学法特指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教学〔3〕。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必然要使用英语教学;要让学生更清楚明白地了解体育英语的专业性知识和术语,要使英语和汉语相结合教学。

体育项目英语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讲起来效率也就提高了,如此教学进程也会大大提高。然而,不可否认,双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学生有可能只注意汉语意思的理解而忽视了英语表达的学习和记忆。这便需要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和弥补了。

3.1.2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取知识的方法,现在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法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它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相宜、形象生动的特点。将它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信息处理能力,将一些抽象枯燥的概念、知识、背景等教学信息以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事物或现象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深刻理解知识做好准备。

具体地讲,将多媒体教学模式运用到体育英语教学中具有三大优势:第一,多媒体模式可以弥补以往单向教学和教师资源不足的缺点,资源信息的反复使用和共享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均可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第二,体育英语并不像单纯的英语教学,而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方向性,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必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1.3以实际训练(锻炼)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方法要求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能力。这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1)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将教学活动运用到实际社会环境中,通过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将书本中的“死”知识转化为“活”能力。体育英语教学中,除部分文化知识必须在课堂完成外,大部分教学如能在电视机旁、运动场上、体育馆内完成,必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篮球、足球、藤球、网球等各种运动的体育英语知识,一旦现场一一对照教学,各种复杂的规则、术语的学习难度就都大大降低了。同时,还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用品商店等地方,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体育的发展,更好地学习体育英语知识。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便于学生的英语交流与学习〔4〕。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对学习对象、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交际活动、运用动作表示情景、创设交际情景氛围等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创新能力和实际交流能力。

nlc202309021936

(3)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就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执行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学习、应用。任务型教学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小组活动,例如,进行讨论、做游戏、解决特定任务等。任务活动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经验和兴趣爱好出发,要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发挥想象空间,体会审美情趣和艺术感染力,使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全面发展。例如,近期有什么大型的体育赛事,就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与该赛事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其诞生、历史、发展以及规则变化等,待到上课时再让他们按小组进行探讨、交流与学习。

3.1.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在于,学生具有较大的活动自由,由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

(1)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明确是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讨论前要选择好讨论的题目或内容;第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讨论结束时,要及时地予以总结,使学生明确结论及依据,及时纠正错误、模糊、片面的认识等。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有利于学生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讨论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

(2)话题演讲法

话题演讲法是引导学生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老师提前布置好要演讲的话题,让学生课下准备,等再上课时挑选一名学生或按一定顺序让学生到讲台上演讲,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搜集、积累和记忆知识的能力;另一种是老师在课堂上临时给出话题,让学生临场发挥,说多少算多少,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话题演讲的教学方法可以借助于多媒体,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出话题,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3)指导发现法

指导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仔细分析、自行发现规律和建立概念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本身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因此,不论是体育项目英语的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都可以运用指导发现法。

指导发现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产生兴趣,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引导学生排除思维障碍、进行归纳发现,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因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3.2体育项目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

研究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目的并非简单地堆砌和罗列,而是要具体地研究出这些教学方法在体育英语课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一般来讲,选择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基本依据:第一,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第二,依据学科内容和性质;第三,根据教学对象和实际情况;第四,根据教师自身素质及其具备的条件;第五,依据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5〕。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如何依据学科内容和性质有效地选择适合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

体育英语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文化、赛事、规则和技战术。

文化部分的内容多而杂,然而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仅供学生了解,为学习其他模块奠定基础。因此,该部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通过教师系统地讲授,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该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教学效率高。例如,讲奥林匹克的知识,学生刚开始都不太了解,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学生可以很快地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框架,以便于深入地学习。此外,文化部分还可以用到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更多地了解相关文化信息。

赛事部分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教学法、话题演讲法。赛事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赛事并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选取一些明星或著名赛事作为话题,让学生做好准备后用英语进行演讲,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此外,讲授法、讨论法也都可以使用,以增进学生对赛事的理解。

规则部分细节多,难度大,主要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双语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把规则细点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既了解其汉语意思,又懂得其英语表达。通过情景教学法,模拟比赛场地、参赛队员及比赛流程,可以让学生对规则的含义、使用时间、适用范围及对象都有个透彻的理解。当然,这两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例如,讲足球中的offside,一方面要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越位的含义和判罚,懂得其中英相对应的表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越位的含义,尝试着进行判罚。此外,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也可以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起到促进作用。

技战术部分也是体育英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在。这部分主要可使用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在场地现场观看比赛,甚至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着参与比赛,在比赛中了解各种技战术的使用必然会收到比普通讲解好得多的效果。例如,讲篮球pickandroll,单纯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完全明白。可一旦来到篮球场上,让学生观看一两场比赛,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挡拆站位,很快学生便能完全地理解。此外,双语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也都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1)关于体育项目英语的教学方法其实也有很多,只要我们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类、梳理,便不难发现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

(2)体育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相应的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

4.2建议

研究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恰当地选择体育英语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体育英语教学效果,促进体育英语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资料和水平有限,作者不能将所有与体育英语教学方法有关的内容一一进行研究分析。今后将继续从不同角度对体育项目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研究,以促进该学科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而有用的体育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红梅,周春玲,马玉霞.教育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181-189.

〔2〕刘志刚,张艳红.我校体育课进行体育英语教学的调查和探讨〔J〕.邯郸: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1):89.

〔3〕付华,李春风.体育双语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37.

〔4〕刘序.体育专业英语课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验探讨〔J〕.学科教育,2007(9):77.

〔5〕杨凤军,李在辉,方永兰,杨飞.ESP视角下的体育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J〕.成都:四川社会科学,2011:174.

(责任编辑:李远伟)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体育教学分析 篇4

1 高职体育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体育课程是教学素质教育与健康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要求, 在当前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 高职院校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应该以符合社会发展及职业需求为前提。高职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构成内容, 也是推动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素质教育方法, 还可以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更大的参与热情, 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好处, 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锻炼, 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由此可见, 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 高职体育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培养计划、专业特点等要求去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基于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教学设计,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 职业素质及特殊技能都要足够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多机会,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现项目教学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与岗位需求相匹配, 也是高职教学特色的突出体现。

2 项目教学理论的相关阐述

项目教学就是通过设置具体的工作任务作为中心,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然后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布置的任务, 它是职业教育要求与特色的充分体现[1]。项目教学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及相关实践技能进行培养, 注重的是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教育领域属于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中社会的需求是其具体实施的一个指导, 然后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去对课程进行设计安排, 然后在分析不同岗位知识技能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去制定项目任务, 进而组织与此相关的任务活动, 让课程开展更有目的性与实用性。

项目教学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去, 在实践中学生按照教学要求, 对相关的知识技能的要点进行掌握, 体会到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况, 获得实践的乐趣, 通过项目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职体育教学中, 教师会设定项目任务, 指导学生在练习足球、组织团队进行比赛过程中完成任务。通过这些步骤学生可以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 从而在将来的岗位中也能很好地与同事进行协作, 团结一致, 使自身的素养得到提升。

项目教学的实施注重的是以教师的指导为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项目是教学的主线, 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 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主要利用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等方式去对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在高职体育教学中,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营造出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 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使其认识到体育精神的意义, 从而获得体能与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适宜的环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摆脱原有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 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直接探求者。

3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体育教学策略

3.1 以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设置教学项目

进行项目教学方案设计, 需要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入手, 按照专业技能领域及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 在体育教学中设置合理的运动目标[3]。在教学活动中, 应该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 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真正强化, 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感受到其对自己将来就业工作上的帮助, 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训练之中, 高职体育教学水平也才会获得提升。

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 要按照不同职业对人才的需求去设置不同的体育项目, 比如公安交通类的专业对学生体能的要求一般是格斗能力好、身体素质强, 视觉及应变能力强[4]。针对这些特点在设置具体的教学项目时, 就需要以射击、拳击、长跑或者体操、篮球等内容为主, 对学生的自卫、追捕、团队协作等能力进行综合性培养与锻炼。而艺术类专业的相关岗位, 对人才的要求通常是形体好、素质高等, 在设计项目教学时, 就应该以健美操、长跑与球类游戏作为主要内容, 这样可以较好地实现学生改善体形、放松精神的作用。比如在健美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 在适合的音乐中进行热身, 融舞蹈与健美操于一体, 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 让学生通过练习都能具备更加协调的动作, 起到改善体型与体质, 放松精神、消除疲劳的作用。

从这些不同项目教学的设置来看, 最关键的就是找准任务的要求, 选择相应的方向进行训练, 培养学生针对岗位的能力, 比如手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教师利用这种方式的教学, 让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可以达到其专业岗位的具体需求, 从而使得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升。

3.2 以优化职业体能训练完成项目的实施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的体能健康水平进行强化是最为主要的目的, 基于这一前提, 应该积极地去进行体能的优化训练, 寻找符合学生生长发育需求及特点的真正发挥作用的教学方式, 然后设计出可以与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相一致的训练策略, 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与质量获得提升, 比如在排球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按照性别的不同把男、女生分为两个组, 根据其体能特点去安排不同强度的项目训练任务, 同时还应根据专业的差别去设置不同的运动内容, 实现项目教学与分层教学的融合, 是体育教学能够真正的为学生服务, 让学生整体的体育素养都能获得提高。

3.3 在项目教学中强调其终身性

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认识到教育所具备的终身性特点, 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 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去制定一个终身的体育锻炼计划与项目, 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锻炼的内容与方式都能够与学生的真正需求相一致, 对一些重要的预防及纠正职业病的保健操的编制与训练原则进行了解, 不断增强自我锻炼的能力, 让学生可以认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所在。

4 结语

在高职教育的进程中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市场发展中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发挥自身教学优势, 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就业率,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体育教学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改革, 是高职体育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徐健.基于项目教学视角的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3) :223-224.

[2]宋晓燕.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5) :56-58.

[3]苑景富.基于项目教学视角的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 (8) :78, 80.

体育项目教学 篇5

摘要: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是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等制定出来的以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等田径基本项目为内容的活动游戏。通过有趣的器材,降低运动难度,来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它既满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要求,又满足了田径教学的功能性目标,在原有基本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在享受快乐田径运动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造就拼搏竞争的决心和信心,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趣味田径;课程;小学体育;身体素质

一、少儿趣味田径的特点

1、少儿趣味田径器材独有的魅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少儿趣味田径课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器材结构新颖、安全有趣,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器材材质安全,颜色亮丽,形状卡通有趣,教学比赛过程充满趣味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潜能。反观传统田径课中的器材单一、笨重、危险系数高,很多小学生都望而却步不敢尝试,从而严重削弱了小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在趣味田径的课堂中小学生也能玩标枪,而标枪像火箭,颜色鲜艳。以往的接力棒变成的接力环,小学生也能玩撑竿跳高了。这样的少儿趣味田径课自然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参与田径运动、学习田径运动。

2、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丰富多彩

从学校开展趣味田径后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趣味田径很感兴趣。少儿趣味田径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每个项目中都融入了各种各样的身体活动和基本能力的练习,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创新性和新鲜感。比如在低段的一节体育课中运用爬、跳、跑、跨等项目的组合,发展小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远比单独练习的`效果好得多。

二、趣味田径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面向全体学生、传承田径文化、让学生懂得

更多的田径知识和技能传统的田径项目形式单一,有些项目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接触,器材也不适合小学生练习。而趣味田径融入课堂,由于器材新颖,五颜六色,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一来好成绩不只限于强壮和速度快的孩子,让更多的学生爱上田径运动,在娱乐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田径知识,让原来小学生没有学过的铁饼、标枪、撑竿跳高也走进了课堂,以此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田径知识和技能。

2、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

通过各种各样的趣味田径项目,牢牢地把学生的心抓住,让学生转变对田径的认识。趣味田径不再是以前枯燥、乏味的跑、跳、投。在一节体育课中就能通过几个趣味项目的组合使学生身体的灵敏、力量、速度等基本素质得到锻炼,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愉悦身心、团结协作、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趣味田径中的项目具有一定的惊险性,在教学组织中都有男女混合,团队中每个人的表现都对比赛成绩产生影响,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团队中重要的成员,避免了个别学生因身体素质差不愿意参加的现象。每个人的表现对集体的成绩都会有影响,有利于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观念,让每个参与者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

4、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趣味田径项目,让学生对整节课都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学生一节课中都在进行各项身体素质练习,极大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授课教师也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相互交流,根据学生各个年龄层次、场地设施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设计,根据学校的特色开发一些新的器材,从而使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都能感受到新意,教师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个亮点。少儿趣味田径能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并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思想道德教育,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少儿趣味田径的开展和普及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它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目前开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怎样将少儿趣味田径在我国积极有效地开展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长期坚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焦现伟、将少儿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06期、

[2]李长征、对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04期、

体育项目教学 篇6

摘要本文从明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體育教学中的意义谈起,结合实践经验,提出自己在如何有效实现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方面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融入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学融入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学校体育设备与经费匮乏的局面,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感情。可见,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缓解学校体育教学经费以及教学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目前的教育改革正在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改革目标,体育课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门课程,需要足够数量的经费和体育场地设施作保障。有关调查数据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都面临着体育场馆以及体育运动器材匮乏的问题,而且用于体育教学的经费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可以很好的解决学校体育教学经费以及教学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因为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和活动的组织形式没有太高的要求,其器材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及经费承受能力来自行设计。而且这些运动项目的场地较为简易。总之,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设备简单以及低成本的特性,对有效解决学校体育教学经费和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对顺利开展学校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继承和发展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和传递知识的公共场所,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一定的优势。相关理论和实都表明,很多的体育项目经过广大学校的层层推广与普及最终成为全人类共有的宝贵的体育文化财富。可以说,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来可以使更多学生熟悉和了解这些民族传统项目的和锻炼方法以及其功能和作用,让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活动中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中全面开展,来使我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们这一代获得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对策

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特点以及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有效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确立融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与民族传统项目的融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和有计划的融合。由于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而学校体育教学有具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都适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因此,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融合时,明确确立和制定科学、有效、合理、明确的融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选择选些最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强而且能很好体现民族精神并且是适合本校体育教学的精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样的话才能更好的彰显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融合的教育意义。

(二)合理加工和改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之更好的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

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顺利开展,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合理加工和改造。因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的融合,并不是指简单地对现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完全照搬或是简单的加工和改造,而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通过系统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造,提炼其实用性强,而且易掌握的成份,使之更好的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从而有效丰富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服务,让广大学生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最终目的,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着力提高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掌握水平

为了更好的做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的融合,除了要适时的对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使更多学生和体育教师明白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加深学生和体育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的感情,培养学生和体育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爱好之外,还应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掌握水平,切实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对民族体育理论方面的培训,培养出更多的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掌握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从而在有效提高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繁荣。

(四)切实加大对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课程经费的投入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保障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教学成功融合的重要前提条件。经费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为了保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顺利开展。学校应加大对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课程经费的投入,着实改善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课程教学场地设施,增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今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功能,将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三、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通过与学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来有效实现当前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完美实现双赢的目的,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解决学校体育经费和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而且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莉.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J].浙江体育科学.2000(2).

[2]凌玲.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审美价值[J].百色学院学报.2008(5).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体育项目教学 篇7

1.1、高职体育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体育课是教学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素质的主要前提和基本要求, 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高职院校的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符合社会的发展, 职业的需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以及知道体育教学带来的益处, 既能够强身健体, 又能提升素质, 所以说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学是重要组成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环节。

1.2、高职体育教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体育教学在实际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人才培养, 综合素质, 定位和专业特点以及职业工作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特色方针, 从学生的未来社会就业的岗位职位特点出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要求高素质, 特殊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强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学校, 教师从练习为基本手段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正确指导,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在项目教学中高职体育教学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而设置的课程新理念, 突出了高职类型院校的教学特点以及办学特色。

2、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2.1、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构建

(1) 体育教学内容构建根据的依据。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突破教育改革的传统观念, 在新课标的改革前提下, 着重突出高职体育教学的办学特色, 基于职业岗位劳动过程构建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教育功能, 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服务好。

(2) 教学内容构建的原则性。高职体育教学肩负着培养高素质, 高技能的全能型能才的重要使命。基于项目教学的前提, 体育教育应该积极地与行业内企业或者相关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 开发课程, 根据企业需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主要突出职业能力教学培养的标准, 并规划体育教学的规范化要求,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的课程标准水平, 提高职业教育在规范化手段的基本要求, 目的在于突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水平的提升, 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原则性和特殊性。

(3) 个性化教学发展, 适应社会竞争力。高职体育是学校体育教学和社会教育的衔接点, 是保持教育的统一性, 连贯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根据学生不通的个体差异尽最大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 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 把体育作为健康锻炼的一种方式, 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 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育道德思想, 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3、实施的策略

3.1、教学内容适合职业技能岗位

现阶段, 高职体育教学为的是适应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社会需要, 以及根据我国体育项目的不同特点, 选择其体育教学的内容, 开展教学工作, 使学生真正地感觉到体育课对于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学习是有用的, 并且是一切工作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教师设置的教学计划时, 一切的前提以学生的专业特点为主要要求, 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3.2、为适应社会岗位提前做准备

当学生步入社会, 走向职业岗位时, 各个方面都应做好准备。教师在教育学生中应该让学生懂的, 职业岗位都是需要较大强度和心理强大才能适度的缓解在工作中的疲劳的, 因此, 高职体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岗位所需的特殊要求,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充分的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个体性、选择性”, 差异, 进行训练与教学同步, 提高学生执业活动的应用能力和为职业岗位进行前做充分的准备。

3.3、体育职业体能训练得到优化途径和考评机制中的教学目标

学生体能训练得到提升是告知体育教学的主旨,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及对特殊体质的要求, 设计合理的体育职业体能训练, 按照科学的训练原理, 训练路径, 采取高效, 优质的手段开展训练活动。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不同专业和不同职业教学的培养目标, 理解教学过程, 基本技能和知识, 引导学生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和态度, 突出其教学内容的知识和技术的核心, 设定教学的考评机制, 学习的核心技能和价值观得到理解。

3.4、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性

高职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化, 制定适应学生专业特点的课程和终身体育锻炼训练, 学生选择专业和自身条件的变化, 指定其相对应的运动计划和锻炼计划, 让学生真正的从预防和纠正的角度出发, 树立职业病的防止办法和措施, 编制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自我体育能力有所提高, 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 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脚步。

4、结语

基于项目教学视角的高职体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专业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 内容和教学设计必须相辅相成, 加强对学生专业性质的研究, 从真正意义上让我们看到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杜杰.基于项目教学视角的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 (10) .

[2]徐春泉.关于高职体育教学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 (S2) .

试论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 篇8

1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体质

目前, 在我国的多数地方, 对体育的重视度都是不够的。我国多数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进行体育训练, 可以说, 当下多数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不够好, 而且肥胖率在青少年中也在逐渐上升。因此, 在初中教学中加强对体育的重视, 可以进一步缓解这样的困境。在体育教学中, 重视训练中长跑项目, 十分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 而且也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法。中长跑训练在平时的学习和体育训练中, 需要的技能要求不高, 而且也不需要很大的场地, 时间上也是相对自由的。这对于多数初中生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 因此可以促进更多的学生参与。

1.2 有利于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意志力

在体育训练中, 中长跑的训练难就难在中长跑的耗时长, 需要较大的体力支撑。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长期进行中长跑训练可以于无形中让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养成一种好的心理素质。现当下, 我国多数初中生正是缺少这样一种较好的意志力。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发展中长跑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长期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 并让这种训练成为一种习惯, 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中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1.3 有利于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目前, 在我国教学中依旧存在一种误区, 就是认为学体育没有多大的用处, 对于体育生的认识还停留在“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的地步。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会让很多的学生排斥体育, 甚至逃课去学习。多数学生都认为他们当前最重要的是学习, 是考上一所较好的高中, 而忽视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中长跑教学, 是体育教学中较为简单和容易发展的项目, 且不分男女, 不分年龄, 这就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从而促进全校健身的发展趋势。只有让更多的学生重视和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才能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2 当下初中中长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创新性

当前, 在多数初中体育教学中, 中长跑项目的教学可以说是比较单一的, 而且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性, 难以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很多教师在训练中, 依旧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一上体育课, 就开始让学生跑个几千米, 学生对于这样的上课方法也产生了一种厌倦的心理。一些教师, 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意识到中长跑教学的重要性, 因而教学生一些比较有技巧性的体育项目。其实,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中长跑的锻炼是比较普遍的, 也是多数人热爱训练的项目之一, 而教师对这些都缺少认识。

2.2 学生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在很多初中学生, 上到学校领导, 下到学生, 都以学习为首任, 以升学为目标。因此, 对体育教学尤其不重视。虽说, 近年多数地方已将体育成绩放入中考成绩之中, 实际上很多学校都是让学生在进行考试之前训练, 或是在考试中进一步减轻考试难度。因而,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 会产生一种不重视的态度, 宁愿去多做几道题, 也不愿花时间去锻炼身体。而教师,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有时还会向体育教师借课。

2.3 学生畏惧中长跑

由于中长跑的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 基于这一点很多学生就产生害怕的心理, 不敢进行中长跑运动。在进行中长跑之后, 由于消耗大量的体力, 多数学生会产生一些头晕、难受、体力不支等情况, 这样会导致他们有一种害怕的心理。而且中长跑只是机械地反复运动, 再加上没有进行正确的跑步方式, 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厌倦之感。

3 提升中长跑教学效果的措施

3.1 加强学生体育精神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期, 意志力薄弱但是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一特点进而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情感引导, 再通过榜样的示范, 为中长跑的教学奠定情感基础。然后, 再利用学生好胜心的特点, 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小组训练, 通过竞赛的方式,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学生在成就感的驱使下, 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中长跑的训练之中, 进而提高学生的跑步水平。

3.2 加强学校对体育的重视

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的重视, 在体育教学方面投资和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学校可以投入资金, 为学生和教师购买跑步机, 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科技的有用之处, 让学生意识到中长跑训练其实也是很有意义和很时尚的运动。同时, 学校可以咨询教师, 在中长跑训练之中还需要安装和配置哪些有用的设施, 这样有利于调动体育教师的教学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学校和几所学校为名义, 举行规模比较大的运动会, 对优秀运动员加以表扬, 并且这一成绩将计入个人档案之中, 成为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学校进一步加强对中长跑的重视, 才能有效地改变中长跑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3 丰富教学内容

在进行中长跑的训练之中, 教师应改变传统让学生围着操场跑步的模式, 应通过一些比较有创新性的方法替代, 这样才能让学生改变对中长跑厌倦的看法, 而且还能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比如,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晨跑, 以安全为前提, 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围着学校或是在车辆比较少的公路进行跑步。还可以采用游戏跑、对角跑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新鲜感, 还能让学生逐渐学习到跑步的技巧,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3.4 对学生进行鼓励

在中长跑教学中由于体力的大量流失, 体能跟不上节奏,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教师从旁协助, 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 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产生成就感。这样能增强学生对中长跑训练的积极情感, 引导他们的兴趣走向, 从而有利于学生中长跑的教学成绩。因此, 在中长跑教学中, 教师需要学习所谓的心灵鸡汤, 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肯定和鼓励。

4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重视中长跑的教学, 是促进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 在初中中长跑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创新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理念, 进而丰富初中体育教学课堂, 带动学生的兴趣。重视培训中长跑的教学, 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现代中学生的体质, 还能进一步于无形中让学生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当然, 从初中开始重视中长跑的训练, 可以促进我国公民全体身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华万春.浅谈铁路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如何进行创新[J].政法精英, 2014 (10) :222.

[2]王步才.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务实基础工作[J].中国职工教育, 2011 (14) :37-38.

竞技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运用 篇9

一、竞技项目在高中教学中的现行情况

一直以来, 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 所利用的竞技项目教学是为了让运动技术技能达到目标, 过分重视学生的体制, 而对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意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竞技项目在高中的体育教学实践中, 受到高考的影响, 让体育教学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 使体育教学处在边缘地位。就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而言, 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学方法, 不重视不同学生之间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 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从而无法实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巨大的升学压力和老师、家长的错误引导, 使得高中学生的体育情感在现实中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导致学生忽略了体育课的本来目的, 对于体育运动存在着躲避、消极怠工的心理, 使得体育课在学生心中处于鸡肋的位置。

二、竞技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不足

1.忽视了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

不同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领悟和理解掌握能力有所差异, 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传统教学中, 量化评价最为重要, 竞技技术的教学不公平之处在于:全部学生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这种衡量很难让学生有满意和肯定的成绩, 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 尤其是对体育差生来说很不公平, 这影响了他们对竞技项目的热情和学习, 使竞技运动成为一种负担。

2.在教学中过于强调成绩的好坏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过分要求学生的成绩, 一味的追求让学生跑得更快, 跳得更高, 这种只追求成绩的应试教学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和乐趣,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感受到自我超越, 快乐和成就感。

3.竞技项目的教学要求与体育教学目标相偏离

竞技运动项目所追求的是比赛最后的胜利, 它所针对的范围只是少数的运动员, 而体育教学的目标则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竞技技术, 还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 其结果使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都无法健康的发展, 体育教学让学生全身心地发展的本质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三、现行的高中学校竞技体育教学的改革意见

1.改革竞技运动项目的内容, 增加健身娱乐性体育的内容

将娱乐体育的概念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缺乏娱乐性, 没有创造力是现在的高中体育不受学生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体育的娱乐性恰恰蕴藏在体育的竞技之中, 高中的体育教学不能像社会上的成人之间的比赛一样, 所以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 使竞技运动的娱乐性更为突出, 更能适应高中生的需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 对竞技项目进行适当的改变, 使原本枯燥单调的竞技项目趣味化, 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感受到体育带给他的快乐。长时间的进行同一个动作的反复练习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但很容易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越来越低, 产生精神上的疲劳。如果我们能够在掌握一定的技术基础上, 采取竞赛的方式, 让学生分组联系, 各小组之间相互对抗, 同小组之间相互帮助, 互相合作, 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

2.提高竞技项目的教育功能

竞技运动既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还能对人们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竞技运动项目的教育功能, 增加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 对现代社会的团结、和谐、进步有利。

3.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教学

高中体育竞技项目在教学实践中应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利用专业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改进体育教学理论, 坚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理念。科学的理论指导是竞技运动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能够有效地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落实。

4.重视差异性教学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一些或多或少的差别, 所以每个高中生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竞技项目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 体会到体育竞技的乐趣, 让有不同天赋和运动潜力的学生得到更好地、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机会。

结语

竞技运动是体育文化的一块瑰宝, 竞技运动的规则性、竞争性、娱乐性、不确定性等等都是吸引学生的闪光点。以前传统的竞技项目教学已不适应现在的体育教学。重视竞技项目的教育意义, 增加竞技运动的娱乐性,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 注重差异性教学才能使竞技项目更加符合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使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摘要:竞技运动项目是一种具有挑战性, 竞争性, 规则性的身体活动, 它所追求的只是比赛的最后胜利, 是一个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的复合体。以终身体育为背景的体育教学改革使得“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逐步深入到体育教学之中, 从而使人们对体育教学中竞技项目的态度产生了分歧。本文主要讨论竞技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竞技项目,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盛伟.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学理论, 2010, (10)

[2]张纯甫.浅析竞技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02)

体育项目教学 篇10

1竞技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开设的现状

1 . 1开设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开设竞技项目的指导思想更多考虑是为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方便,老师和同学特别重视让运动技术技能达成目标,强调教学组织的“教”、“练”,忽视锻炼身体为目的“学”、“练”。把眼前技能重视起来,并把这一教学的短期效益进行掌握,轻视了竞技项目的开设,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目标达成来长期服务;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与自我锻炼的能力。学校在开设竞技项目的教育实践中,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让体育教学正常有序的进行不了,让体育教育处在整个学校教学里最薄弱的地方,把竞技项目进行开设,将培养学生体育的素质、兴趣与情感进行忽视。很多体育老师依然守旧,一直无法突破一些传统的竞技体育观念,这很不符合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

1 . 2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和传授教学内容的途径[2]。这些年里比较多的学校在体育教育的教法手段上都有些改变,但问题还是依然存在的。竞技项目在体育教学里用到的方法是特别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与独立性特别缺乏,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也都与社会实践所脱离,毕业后学生都形成了很差的适应性。体育教学在面对全体同学时,是客观存在个体差异的,如让所有同学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应该在教学里面充分考虑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目前的体育教学里面,对所有的学生一般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把学生个体的不同兴趣、爱好与特长忽视。对学生实施不了差异性的教学,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发展,让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实现不了。

1 . 3学生情感的培养

现如今的高中竞技体育教学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重育体、轻育心;要加重强调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学生自身的心理对体育的需要进行忽视;对体育教学进行强制性实施,而体育教育则认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学生无论怎样都要进行学习;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惧怕挫折、不惧怕失败、有顽强意志,把那些在体育锻炼里得到的所有愉快和成功的情感都忽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锻炼的自觉性也缺少[3]。这些问题都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主要问题所忽视了。高中生的兴趣爱好很广泛、精力很充沛、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都很积极,能将高中教师竞技体育的教学内容全部捕获,掌握要领。当然学生体育情感在现实中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这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教师、家长的错误误导有着关系, 致使高中生忽视了体育学习的必要性,抑制自己强烈的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课上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存在消极怠工现象。

1 . 4评价体系的设置

高中竞技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设置现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过于强调定量评价的功能,体育成绩考核以各种达标标准来评分,通过各项体育成绩测试来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优劣,这些体育成绩测试标准其实让大多数同学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教师为了考试组织方便,经常都是以所教授的教学内容为评价的主要手段, 造成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最终考核就是这些内容,评价缺乏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展示空间。另外,评价体系中缺少过程性评价内容,学生的参与、提升、发展都未能列入评价体系之中,评价缺少学生间相互评价的权重。

2竞技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开设中的存在问题

2 . 1过于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体育教学以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实质,主线:运动技术;目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高教育过程:形成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实现终身体育与追求“健康第一”[4]。竞技项目的手段与载体是高中体育技术教学所实现的学校体育目标,但这不是最终的结果。尤其高中竞技项目的教学实践里有着老师们不能正确的把运动技术教学的目的性理解,学生技术学习、掌握与纠正错误这些被较多的精力所分散着,技术动作学习的规范性要特别强调,在学生技术学习没有办法达到规范要求的时刻,不能及时给她们肯定和鼓励,这样很伤害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也很影响她们对体育的情感、态度,最终对运动技术学习有一种“难学、难练、难达到”的感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里面感受不到自我超越、快乐体验和成就感。

2 . 2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先天遗传和后天努力对学生的个体运动素质起着影响作用, 不同个体有差异的是运动技能的学习悟性与掌握的快慢,此差异都客观的存在,承认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强调“以人为本”的表现。在传统教学影响的过程里,量化评价法最为重要,在体育教学实践里,技术教学的差异性、要求、评价,很难让学生有满意和肯定的评价。传统运动教学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对技术教学研究有着不足。忽略个体差异,都有着缺乏对象和学习要求的现象存在,此现象是体育差生的薄弱带,影响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学习进程,使运动技术学习成为部分学生的一种负担。

2 . 3缺乏创新性

在高中竞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技术教学法还在模仿着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技术教学方法和竞技运动训练方法都有着很相似一面是确定的,交错使用一些方法也是不容质疑的[5]。但在当前许多高中体育教师还是照搬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而在农村大多数高中体育课教学都是再走一种形式,只是起到一个应付《课程纲要》中的课时要求,这样创新就无从谈起。

3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策略

3 . 1提升竞技运动项目的教育功能

竞技体育一方面具有健身功能;另一方面对人们心理的活动影响是不能计算的,不仅能激发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还能把集体主义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起来。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进行增加,对现代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有利。目前竞技体育的状态,不是以牺牲自己的健康来体育训练的,而是为了让自己增强体质,安全与自发的组织的一种运动。并没有脱离竞技体育的本质概念,而现在的竞技体育也没有脱离体育的外延概念。

3 . 2优化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法形式

3.2.1建立“教赛”教学形式

目前普通高中竞技运动项目要想真正从竞技层面提高水平, 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高中“教赛”教学形式,竞技运动项目重在竞赛,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应有效的组织各种教学比赛。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通过各种阶段性的、分层次的教学比赛,高中学生自己在掌握的各种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比赛使运动技能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提高,教学是一种形式,比赛也是教法运用的一种手段,竞赛是学生技术技能得以提升的措施。只有有效的把教学和比赛有机结合才能推进竞技运动项目教学方法的改革。

3.2.2强调“体教”结合教法

“体教结合”是我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丰富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主要手段[6]。也是普通高中竞技运动项目教学的一个重要教法特点,竞技运动项目教学在重视技术技能教学和提高的同时,应该强调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保证运动技能的掌握就成了“无源之水”,竞技运动项目中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完成离不开良好的运动素质这一基础。竞技运动项目教学中应该在每次课都预留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项身体素质练习,这种教学形式是竞技运动项目教学的技术掌握有了的物质基础“,体教结合”的教法应该在高中竞技运动项目教学普遍推广。

3. 2. 3注重差异性教学

经国外学者研究表明,进行当一项既不难又不容易的活动的时候,人们能一直体验到快乐。高中学生个体应为遗传、经历、环境等因素,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储备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竞技运动项目教学中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的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在技能的学习中激发学习热情,战胜自我、体验快乐、提高学习自信心,同时,关注差异性的存在,教师在教学组织、教法运用时,使有学习困难的同学能够得到很多的关照,使有运动天赋和潜力的同学在课堂上也有展示和提升的机会。

3.2.4坚持多学科理论指导教学

高中竞技运动项目教学在实践操作方面应充分利用人文学科优势,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利用理工与医科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丰富并提高体育教学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反对技术至上的理念,竞技体育的高要求不能用来规范课堂的教学,运动训练的方法不能用来要求公共体育课程学生的技术学习[7]。多学科理论指导是竞技运动项目教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运用,是推动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成功的有效手段。

3 . 3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规格难度

3.3.1简化运动项目比赛规则

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应简化技术结构、比赛规则。使其即能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练习的热情和激情,使学生能“玩”起来的简单规则。比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进行“橄榄球”比赛,没有带球走、二运、拉人撞人这些规则,抱着球跑、用手拉人等等都不做太多要求, 只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将球弄进对方球篮即可。

3.3.2修改运动项目教学内容

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把竞技运动的特点进行调整、转换,把运动项目的功能都挖掘出来,把不适应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方面发展的、复杂而陈旧的内容都去掉,修改运动项目教学的内容让竞技成分都弱化掉,把终结性“达标”评价内容全都淡化,竞技运动项目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都不能过分的强调。

3.3.3降低运动和动作难度

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应不要过分强求动作技能的难度,不苛求动作细节的掌握。竞技运动项目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该项目的运动员,而是要通过竞技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满足学生的健身要求,所以教师应该降低动作技术教学的难度,让绝大多数的同学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技术,使用这些技术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同时在教学中要控制运动的练习强度和运动量,让负荷处在最佳范围内,比如:排球比赛中通过降低网高来降低整个项目的难度。

3. 3. 4改造场地器材

设置校本竞技体育课程。符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符合本校的教学条件,可以种草改变操场的柔软度,因地制宜设计自然地形跑道;可以按比例缩小场地;可以调整器材的高度、宽度;也可以变废为宝,土法制造、改造器材;还可以稍加装饰和组合做到一物多用, 拓宽器材功能。同时改造中注意安全问题,千万不要虽完成了改造,但却不利于健康和安全,就成了“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3 . 4重视竞技运动项目的社会功能

体育项目教学 篇11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中学 教学

随着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不断引进新的体育项目,而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明显不足。相继很多学者和教育领域专家展开了对民族体育项目的研究,愈加认识到民族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此项目,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十分必要。

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在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背景下, 形成的独具一格的、 具有民族特的传统体育项目。 其教学不仅遵循了世界体育教学的普遍特点,同时,作为我国独有的具有自身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模式。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向学生传授民族传统体育各种技术、 技能、 使学生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从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技能, 达到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的目的。

2中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2.1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其能够强身健体,促进学生协调发展。民族体育是其民族人民在生存中发展而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对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如黎族跳竹竿,其需要根据竹竿状况进行跳动,对身心素质的要求较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势在必行。

2.2集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世界一体化趋势发展迅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而体育形式作为文化种类,其随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面临冲击和挑战。全球化进程带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西方体育项目逐渐涌入社会,使得民族体育文化受到冷落。民族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地位和影响力非常重要。通过融入到中学体育中,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避免遭受冷落和遗弃。

2.3增加民族之間的交流

民族体育项目是民族独有的,具有一定的特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有助于不同民族的学生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及时联络感情,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桥梁。

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重视程度不足,意识不到位

多数中学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没有形成体育意识。其对体育教学不关注,更不要说民族体育。即使相关部门制定了振兴并引进民族体育,但是仍旧有很多学校没有按照规定加以改革,甚至很多教育领导对民族体育项目并不熟悉,体育课程开展力度不足,经费投入不足。

3.2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低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讲解示范后让学生模仿练习,而对教学创新方面比较缺乏,几乎为零。教师不够重视民族体育课程,直接影响学生,其同样对民族体育项目不敢兴趣。同时,很多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低,缺乏民族体育教学经验,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目标模糊。

3.3教学方法、内容不够科学完善

虽然我国中学体育教学逐渐向阳光体育方向改变,但进度较慢,改革的效果不明显。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完全没有创新点。比较体育课,学生更愿意在课下自己做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

4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对策

4.1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重视学校应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重视,定期召开体育教学研讨会,为中学领导和教师传授新课程思想和教学目标,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让教育者接受新思想,与现代教学接轨。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在学校张贴标题海报等,让师生全面了解民族体育文化。

4.2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

教学应改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 [3]。中学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业务能力的重视,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体育教学能力,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研讨会,拓展教师对民族体育的知识面。

4.3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应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设计情景模拟和趣味性体育互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比赛形式进行体育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样能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民族体育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避免过于枯燥,且完善教学方法,打造学校自身的体育特色。

5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扬继承。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体育,在娱乐中感受民族文化,认识到族体育的价值和魅力。通过利用科学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让真正的民族体育走进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黄斌忠 .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创建 [J]. 教育界 ,2013,(17):27-27.

[2]刘相根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J]. 新课程·中学 ,2013,(11):181.

[3]王飞军 . 创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程的相关探讨 [J]. 东方青年·师 ,2013,(9):214.

[4]李庆贺,丁先琼 .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民族中学体育

[5]教学的必要性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0,05(12):75-77.

体育项目教学 篇12

1 “运动项目游戏化”的内涵

1.1 “运动项目游戏化”的具体内涵

运动项目游戏化是指将游戏的娱乐性和运动本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各种各样的游戏教学方式, 使学生得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在达到新课标“快乐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质素质。因此, 有必要将体育运动项目游戏化巧妙地结合到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去, 来改变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2 “运动项目游戏化”的特点

体育运动项目游戏化就是要以游戏的方式展开运动项目的教学, 将体育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从而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改变。体育运动项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使锻炼身体的价值得到体现;第二, 表现出娱乐性的特点;第三, 虽然作为娱乐性的活动, 仍然需要严格遵守活动的规范和守则;第四, 在各种各类的体育运动项目中能够得到普遍性的应用。

1.3 “运动项目游戏化”的积极意义

1.3.1 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将游戏化的运动项目加入到体育教学中去, 在迎合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使体育课程的学习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互动性更强。将学生的兴趣顺利地转移到体育项目中去, 进而提升他们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去的兴趣, 提升其热情和积极性。因此, 在高职的体育课程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改变单纯的体育技能传授的传统授课方式, 在实践过程中完成“运动项目游戏化”理念的渗透, 提升学生的锻炼意识, 进而使体育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1.3.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 需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进行同时同步的培养, 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是确保学生将来在社会立足的重要能力, 也能够保障学生更好地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学生可以主动建立新的游戏模式, 制定不同的规则, 独立组织体育活动, 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游戏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思维, 提升创新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生能在日积月累的游戏过程中得到启发、锻炼思维, 在游戏化的运动项目中可以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共同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

1.3.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精神

在高等学校中, 体育运动游戏一般都是以团体的形式进行的, 需要学生之间高度团结协作。学生可以在体育运动过程中, 充分认识到竞争和合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 进而推进对学生良好心理准则和社会情感的培养, 使学生逐渐建立坚持不懈和勇敢拼搏的精神。由此可见, 运动项目游戏化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进而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这也是学生自我精神追求逐渐养成的缓慢过程。

2 高职院校实现运动项目游戏化的途径

2.1 明确开展体育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因此, 在高职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 并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 合理进行课程安排, 合理开展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以了解体育文化为目标,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意识。第二, 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 使身体得到锻炼。第三, 磨练学生的意志, 关注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第四, 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 灌输学生以终身学习的意识。

2.2 适当调整运动项目的教学方式

不同的运动项目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对于运动规则和运动的强度都要进行合理地把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和简化, 这一趋势也是十分符合体育运动项目游戏化运动精神的。因此, 要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运动强度等特征, 对运动项目游戏化积极进行简化和改造, 从而提高其趣味性。具体来说, 球类项目可以从场地、参与人数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改造, 简化战术, 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运动中去, 增强球类项目本身的趣味性。其次, 在田径运动中, 需要缩短跑步的距离, 降低运动的强度, 增加运动的人数, 降低学生运动的心理压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3 合理控制运动项目的趣味层次

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显示出了极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合理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成为了影响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 两者关系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 体育运动的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在此种背景之下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和控制作用, 积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 为实现教学目标并达到教学效果, 充分明确教学的游戏化目的, 并且应清楚地认识到游戏仅仅是体育教学的工具和方法, 不能因为过度的游戏而耽误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次, 游戏过程应该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则, 维持好教学秩序。教师应扮演裁判的角色, 合理组织教学, 避免在游戏过程中一起不必要的冲突。再次,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专长综合考虑并进行合理的分组, 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的思想, 并通过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判断, 对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也能够全面掌握。最后, 实行激励教育, 对学生的体育技能给予积极的正面评价, 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创造性思维, 以创新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 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各方面需求, 从而实现学生体育技能的全面提升。

2.4 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教学创新的变革需要借助多变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保持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教师预先做好情境创设工作, 使游戏的情境具有连续性和多变性, 在同一课程中将情境的变换较为灵活的运用, 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在不同的情境模式中得到多样化的发展, 培养体育实践能力的多样性。第二, 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探究精神, 在游戏环境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使学生成为探索体育知识和实践的教学主人。第三, 发挥课堂讨论的积极作用, 技术的相关问题或者是活动规则问题都应该成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索、互相分析的方向, 在学生的讨论中使其主动明白技术、技巧的要点, 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思路得到锻炼,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四, 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优势, 将多媒体设备应用到现代化体育教学中去, 使运动项目游戏化有更多的途径进行开展, 也将体育运动的理论体系更好地构建, 对学生形象化的理解体育项目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 应该全面建设现代化教学体系, 保证其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 也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5 阶段性开展运动项目游戏化

开始阶段, 利用“反口令”的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如老师喊“稍息”, 学生则“立正”, 立正则相反。此游戏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可以对队列队形的练习起到巩固的作用。还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游戏项目, 例如篮球运动中, 可以用“运球发力”和“一人运两球”的方法;还可以用各种跳跃性游戏来引入跳高、跳远等项目。

准备阶段,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情绪进入应有的状态, 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此阶段主要是进行热身, 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伤害事故。

在结束阶段, 进过大量的体力运动之后, 学生身体一般都会感到比较疲惫, 此时, 应运动游戏化的方式来减轻学生的疲劳程度, 使学生得到身心上的放松。例如, “节奏击拳”, 即学生围成一个圆圈, 按一定的方向行走, 并听从教师的指挥口号进行击拳, 使学生在行走中使身心得到放松, 达到较为安静的状态。在此阶段, 游戏要轻松、精彩, 使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放松, 同时又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度,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3 结语

高职院校运动项目游戏化在教学过程中,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刻板的授课形式。通过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对学生参加运动项目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从而有助于改善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 运动项目游戏化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在社会未来的竞争中有更强的实力。

参考文献

[1]赵希记.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2) :98-99.

上一篇:脉搏波检测仪下一篇:财务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