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总结

2024-11-25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总结(通用11篇)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总结 篇1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师资

培训班培训总结

2015年,我有幸踏进了沈阳体育学院的大门,参加了由辽宁省体育局和教育厅共同举办的“2015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非常感谢辽宁省体育局能够举办这次培训,更加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在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短短的6天培训虽然很短,但是所学的内容非常的多,而且给我们上课的都是由辽宁省体育局和教育厅聘请的国内体育教育界的权威学者与教授。这次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中小学课余训练伤病应急处理与预防、运动项目基本规律的理论伤榷、体育类微课设计与应用、心里服务在青少年课余训练中的应用、青少年课余训练中的选材与因材施教、青少年体能训练、专项技术训练手段与方法、传统项目学校如何走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游戏三门球、专项技术训练手段与方法、青少年参赛的控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与教授、同行们的探讨交流,我的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是我自己对这次培训主要内容简单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教育科学理论要学习。

这次学习培训,专家都能以自己教育实践,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作了简要精辟的阐述,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

第一、体育概况

学校体育进行了针对性的比较,让我们在了解体育的同时发现学校体育的不足。促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根据自己学校现有的条件改进以往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国内的学校体育得到提高。第二、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

老师在授课前就提出自己训练的体会,他提出竞赛制胜的核心是:

1、要有能够获胜的运动员团队;

2、要拥有优秀的教练与管理团队。在选材方面,爱才有情、适才有眼、求才有举、容才有度、用才有但。最后,提出了对选材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健康检查,有无遗传病。

2、心脏检查。

3、血压。

4、肝功能和转氨酶。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到了选材的要点,从而得到了很多在选材方面的启发。

第三、体能训练方法

教授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发展学生体能的理论与方法,最科学的训练手段,使我们在了解体能的构成体系、学生体能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体能锻炼负荷训练计划以及建立起体能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教授的课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科学的体能训练对于一个教练员和运动员是多么的重要,我下定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再仔细的研读教授给我们讲授的内容并把它付诸实践,使自己的训练水平不断地提高。第四、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在理论上讲授了体育游戏的分类以及游戏的特点。然后由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体操馆上了实践课程,让我们学会了很多游戏,大家都学得很尽兴。虽然汗水湿透了全身,但我们感觉很高兴。也使我学会了很多游戏的创编方法。

在这次培训中,很多的教授讲出的精辟言论我都记忆犹新,我选择性的摘录如下:

1、所谓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不是只有某项或者几个同学出众的项目,而是大多数同学都能良好掌握的运动项目。

2、学校运动会不要变成学生表演与大家鼓掌的运动会,应该是全员参与,全员参与,全员健身。

3、埋怨解决不了问题,等待等不到机会,去做去感动、去解决。

4、工作有才气,为人有大气,才会有人气,才可以牛气。

5、人的年龄分为生活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你知道自己几岁了吗?

6、体育可以治疗未病,是预防医学,可以在生病之前调整身体。

7、人最应该终身从事的运动,第一是有氧运动,第二是坚持力量练习,第三是柔韧性练习。

8、要让体育课上得有尊严!

或许人生的际遇就如云淡风轻般掠过时空,飘落在无数个不知名的角落里,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会将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作为种子播撒到我教学工作的土壤里,让它生根、发芽、结果。让我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品尝到这甜蜜的果实,并因这份甜蜜而受益终身。

感谢这次培训,让自己有时间和空间思考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对教学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最后借用名师吴正宪老师写的“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重视积累、贵在坚持,作为我今后努力方向,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不会放弃机遇,也会勇敢迎接挑战,我愿这次骨干教师培训能成为我工作中一个新的起点,我将抓住支点奋力向上攀登!

总之,6天的培训紧张而有序,参训的我因为收获而累,但是心却是快乐着。此时此刻,我只是想再次感谢:感谢在此次培训中支持、帮助我的所有人!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总结 篇2

2008年6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 精神, 通过培训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 提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训练水平, 进而带动全国各级各类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推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颁布《2008年~2012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五年培训规划》, 拟在五年期间, 通过在北京 (首都中培训、讲师团赴西部12省区巡回培训和东中部19省市的各省分省培训三种形式, 完成三万多人的培训体育教师的任务。五年来, 无论国家集中培训与巡回培训还是分省培训, 均获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在基本完成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分配的培训任务的同时, 创新完善了培训内容与形式, 初步构筑了全国体育传统校师资培训的基本框架和模式, 形成了各自的培训经验和特点。

在本次总结大会上,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中心——首都体育学院, 及西部12省区、东中部19省市的部分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展示了他们在过去五年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中心:制订完善课程体系, 配备一流师资队伍, 落实体育师资培训质量与效果

全国体育传统校体育师资培训中心设在首都体育学院, 由周登嵩教授领衔培训工作团队, 主要承担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国家集中培训任务, 承担组建国家讲师团赴西部省区送教上门巡回培训任务。五年来, 培训中心以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规范的项目团队管理和重效果与实效性的态度, 总计完成12500余人的培训任务, 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以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在课程内容设计上, 培训中心的设计思路体现了“三个根据”, 即以中央7号文件精神为根据, 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学校课余训练的实际需求为根据, 以短期集中培训只有6~8天的实际为依据, 统一设计了“统一加特色”的培训模式。其中, 统一模式为国家集中培训中心统一设计的“一半理论课, 一半技术课”;特色培训为各省培训基地自行开设的有地方特色和学员要求的选修课程及交流参观实践。此外, 在培训的教学模式与环节上, 改变过去传统培训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 除了一半时间的运动技术实践课之外, 还设置了专项班研讨交流, 全国学员大班交流发言的多层互动学习模式;增加了去当地体校参观训练课学习的环节。

以一流的师资和管理为保障:培训中心聘请了校内外40余位高水平的专家教授, 他们既为北京的集中培训班学员授课, 其中多数教师又担任讲师团成员赴西部省区完成巡回教学任务。这些教师来自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 大部分有15~30年教学经历, 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已是本校和全国公认的权威和优秀教师。他们大多数人参与过不同地区的体育教师培训教学任务, 具有丰富的经验。

此外, 培训中心采用了项目负责人制的团队管理方式, 组建了专业的管理团队, 全程参与培训与日常教学管理事务。为了更好地做好管理与组织培训工作, 管理团队对自身提出了严格要求:一是要加强对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 做好前期调研工作;二是对课程教学计划进行精心设计、反复论证, 并组织编制教学大纲和教材;三是制定针对任课教师和学院的规范与守则, 严格明确地规定了成绩考核与获取结业证书的资格;四是加强科学管理, 及时与学员沟通并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积极开展追踪调查确保培训实效:每期国家集中培训班教学结束后, 培训中心对全部学员发放调查问卷, 每年还对西部部分省区培训班学员进行抽样调查;另外, 还组织调研组对前期培训部分学员进行追踪调查。这些工作的开展, 确保了培训中心能够及时检验培训班的教学效果、参训学员的变化及在回校后对所学知识应用的情况, 为后期的培训提供参考。

五年培训工作积累的成果与获得的效果:全国体育传统校体育教师国家培训中心, 在五年的培训工作中, 开发积累了多项成果, 包括在调查听取学员意见的基础上, 组织近10门任课教师, 在2009年6月完成了以理论课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培训教材, 并于2011年对前三年使用的教材重新做了修订, 保证了教材的前沿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组织任课教师开发研制了“校园集体舞蹈”、“体育游戏”、“健美操”3门公共技术课的教学录像光盘, 为广大学员既能提供培训期间的课程学习指导, 在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实践中可提供专业帮助与参考;针对课程教学大纲, 每年会在教学前进行及时修订与完善;此外, 还制作了学院优秀论文集和培训照片集。

江苏省:以传统项目学校培训为契机, 推进实施“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

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五年计划》的要求, 结合江苏省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实际, 江苏省体育局、教育厅联合组织实施了“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 (以下简称“培训工程”) 。“培训工程”的基本任务是, 为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各培训1名体育教师, 其中, 省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培训2名体育教师, 全省共计划培训约1万名体育教师。所有培训经费由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承担, 学员培训合格后颁发由两个部门印制的证书, 并计入学员继续教育学时。

自2008年开始, 培训工程先后组织实施了两轮, 第一轮培训共完成了8322名体育教师的培训任务, 其中, 省级以上体育传统校教师344名。第二轮培训于2012年3月份启动, 目前已顺利完成全省4328名小学体育教师、126名体育教研员和283名省级以上体育传统校教师的培训任务, 其他培训工作计划于2013年完成。“培训工程”主要呈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周密的组织实施:为尽量贴近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 保证培训质量, 切实提升体育教师特别是体育传统校教师的执教能力, 每轮培训前, 省体育局和教育厅都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和教育部门资深教研员对教学大纲内容、培训的重点、培训方法手段等进行多次细致的研讨, 编写了统一的培训教学大纲, 并制作了教学光盘供各培训基地参考。各培训基地根据全年的培训任务, 直接与有关市教育、体育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确定培训学员名册, 编制具体的培训工作方案, 并上报省有关部门, 由省教育评估院对培训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调查, 对培训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创新的培训形式:此次培训在讲师团备课形式上大胆改革, 设计了一个“大平台、多模块、小专题”的立体模型。其中, “大平台”是培训内容的资源库, 每位授课讲师按照教学计划选取授课具体的内容;“多模块”是指建立在大平台基础上, 以各专项为模块结构形式出现的一个个小组合;“小专题”是课程模块的具体呈现形式, 即每个专项模块分若干专题进行教学。

优化的师资结构:本次培训组织了涵盖全国培训课程的省级专家讲师团。各培训基地除经审核同意的本单位授课教师外, 必须聘请一定数量的省讲师团专家授课, 以保证整个培训工作的质量。

严格的培训考核:为了保证培训效果, 本次培训对考核提出了高要求, 除日常的考勤要求外, 还对学员进行了理论综合考核和实践组织技能考核, 考核合格方能发放培训证书, 计入教学教育学时。此外, 还制订了优秀学员的评选细则, 对每期培训的优秀学员都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此外, 在总结两轮的培训工作时, 省教育厅和体育局还表示, 短期的集中培训只能从理论层面上为学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而真正的“培训”还要靠教师们自己在岗位上锻炼成长。作为培训机构, 应加强对学员进行跟踪, 使培训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 真正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

体育师资培训甘肃基地兰州城市学院:明确培训指向, 按需组织培训;创新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做好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工作, 甘肃省体育局、教育厅给予了高度重视, 成立了专门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培训工作, 并将培训基地设在兰州城市学院, 由兰州城市学院负责培训项目的具体实施。在过去的五年中, 共培训全省14个市、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主管校长、业余训练骨干共800名。其中,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主管校长56名, 体育教师704名, 市县青少年体育管理干部和少儿体校校长、教练40名。

在培训实施中, 相关机构认真组织开展调研活动, 掌握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 分析教学实施中存在的困惑、疑难与问题, 掌握对有关项目的意见与要求;及时制订了符合甘肃省实际的体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结合甘肃省实际、制订了培训教学计划及任课教师、学员管理办法, 印制了《甘肃省体育师资培训班培训指南》和《培训日志》。此外, 为了做到按需施教, 培训之前还设计了培训需求调查表, 调查了解了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基层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 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一个好的培训方案, 是培训活动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的行动指南, 也是保证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有力保障。兰州城市学院针对调研结果, 最终确立了“三、三、四”培训实施方案。即三个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反思相结合、把握规律与促进发展相结合;三个模块:理论与技能、实践与考察、对话与交流;四种方式: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与成果分享、观摩与研讨、问题研讨与网络服务 (学校为每个学员提供了一个专用博客,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网络学习和交流活动, 以博文的形式发表培训感言、培训总结、实践经验交流、分享课程资源和提交建议) 。

此外,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 更好地做好培训工作, 除了由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中心选派并组织的西部讲师团之外, 兰州城市学院还精心遴选了甘肃省在体育训练和学校体育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省内体育教育和训练方面有一定影响力本省教学一线的教授、优秀教练和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讲师团的部分成员。

安徽省:以“四个一”为工作思路, 扎实开展体育师资培训工作

2008年以来, 安徽省共有690名体育教师先后参加并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体育师资培训, 覆盖全省12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36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4所省特色学校的体育教师, 有效提高了基层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执教水平。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五年计划》出台后, 安徽省体育局、省教育厅高度重视体育师资培训工作, 确立了“成立一个领导小组, 制定一份培训计划, 划拨一笔专项经费, 确立一个培训基地”的工作思路。即, 2009年, 省体育局、教育厅共同成立了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专项特色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并共同制订了《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专项特色学校体育教师培训五年计划》, 计划从2008~2012年每年选派20名左右的体育教师参加国家集中培训, 并从2009年开始由省体育局和教育厅联合举办省级体育教师培训班;该计划还对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培训组织与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并给予参加培训人员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学分) 的政策, 有效调动了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此外, 从2009年起, 省体育局将体育教师培训列入年度经费预算, 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拿出30万元左右的专项经费用于举办体育教师培训班;并与省教育厅共同确定了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训基地, 负责全省集中培训日常工作。

体育师资培训四川省基地成都体育学院:立足实际, 突破难点, 关注未来发展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五年规划》和2012年3月“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集中培训准备工作会议”的精神和要求, 成都体育学院在承办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西部项目暨四川省四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基础上, 调研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教育发展现实和需求, 结合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的特点和要求, 立足体育教师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需求, 为保证高质量完成好国家体育总局下达的“2012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国家集中培训850人”培训任务, 特制订了2012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国家集中培训实施方案, 并按此方案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三期国家集中培训。

在实施过程中, 组建教学团队时充分考虑了传统校体育教师们的现状和需求, 尽量做到选派熟悉传统校教学情况、有一定培训经验、认真负责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进行讲授。教学中, 又根据所开设的课程将授课教师分为若干小组, 推选小组长, 并由小组长负责组织该小组授课教师集体备课, 集中学习培训大纲、研制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等, 并在每一期的课后进行总结, 及时改进完善和提高。期间, 面对“培训人数较多, 技术课授课时要考虑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分小班教学, 无形中给课程安排和教师选派增加了难度”的问题, 采取了分大班轮换授课结合小班教学的形式, 从而既解决了暑期请教师难的问题, 又妥善解决了场地、器材和人数的协调问题, 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体育师资培训重庆市基地西南大学:以100%为目标, 创新模式推进培训工作

自2008年为期五年的“西部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启动以来, 重庆市体育局和西南大学培训基地积极与西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北京中心配合、协作, 全面实施培训计划, 提高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业余水平, 为增强青少年体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南大学作为培训基地, 主要负责了“专项术课实践模块”的教学, 在培训中, 探索出了“突出两个中心、坚持三个开放、做到六个结合”的培训模式。其中, “两个中心”, 即以提升学员的理论素养和体育训练技能为中心;“三个开放”, 即开放的课程内容、开放教师资源、开放的教学主体;“六个结合”, 即集中研修与小班教学相结合、专题学习与案例研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团队合作相结合、交流研讨与反思评价相结合、观摩与经验分享相结合、理论诠释与课例教学相结合。具体做法是:一是国家讲师团专题讲座;二是课例分析;三是参与式培训;四是反思交流。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总结 篇3

[关键词]武术 体育教学 民间体育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往往与民族习俗、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既富有很浓的民族风格,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资源,并使之发扬光大。由于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繁多,特点也不同,我们分别对几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做如下分析: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拔河:拔河是民间常用的健身方法,可以进行单人对拔或集体对拔。进行拔河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的团队精神,对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协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从运动方法来看,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力量均衡的两队,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发挥本队最大力量,遵守规则,战胜对手。拔河项目的典型性在于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动作的协调一致和团队力量的展示。

2.踢毽子:这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的项目,可以单人踢、多人踢,可以表演,也可以进行比赛。经常踢毽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协作与竞争精神有重要作用。从运动方法来看,踢毽子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器材简便易制,活动形式活泼多样,踢法也变换无穷。踢毽子项目的典型性表现在:通过踢毽子的准确度、表演的样和一次重复的次数,来展示个人或团队的高超技能和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

3.跳绳:跳绳是以跳跃为主的运动,经常从事这项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协调力、灵活性和耐久力等身体素质,对增强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可以产生良好作用。从分类的角度看,按绳的长度可以分为长跳绳和短跳绳;按绳的数量可以分为跳单绳、双绳、三绳等;按参加人数可以分为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和多人跳绳。其运动方法花样繁多,有跳短绳(如向前单摇单、双、两脚交换跳;向后单摇单、双、两脚交换跳;正、反编花跳;正、反双摇跳等)、跳长绳(如单脚跳、双脚轮流交换跳、改变方向跳、抱膝跳、蹲跳等)以及跳花绳等。跳绳运动的典型性表现在动作的连续次数以及完成动作的花样。

二、武术教学

武术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武術动作方法及其动作攻防的含义,其难点在于动作的力度、套路的节奏和内外兼修的结合。武术教学的三个环节为:

(1)基本动作的教学。手型和手法、步型和步法等基本动作是学习套路的基础。学习基本动作,要注意动作规格,准确掌握,建立良好的肌肉感觉。

(2)组合动作和基本拳术的教学。注意逐步增加组合动作的难度,可以通过变化练习的条件进一步掌握基本动作。学习基本拳术时,要注意使学生理解掌握套路的特点和动作的要求,并逐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体会套路的节奏,发展身体素质。

(3)攻防动作和器械的教学。随着学生对武术运动感受的加深,应该使学生在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进行攻防动作的学习,理解攻防动作的含义,掌握攻防动作的方法,建立攻防意识。

三、民间体育项目教学

1.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繁多,特点也各异。因此,选择民间体育内容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从实际出发。选择民间体育内容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把那些便于练习的项目内容选来。(2)突出学校特色。选择民间体育内容要把具有本校传统的强项结合边地区人们喜欢的项目地方特色。(3)突出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一些表达爱情等情感的民间体育项目,要结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进行筛选或改编,使其达到既锻炼身体,又受到良好教育的要求。

2.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学既要考虑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要做到对学生有专门的教学要求。如拔河、踢毽、跳绳等项目教学,不要单纯迎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比赛,而一定要坚持有练有赛,重视基本技术的掌握,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增加比赛激烈程度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3.注意教学安全卫生,尽量避免出现伤害事故。如对练、器件、跳跃等项目教学,要注意踝、膝、髓、腰等身体部位的准备活动,练习中要注意擦伤、摔伤,不可麻痹大意。

新农村体育体育教师教学培训总结 篇4

在集中学习和培训中使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深造,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我的收获与反思。

一、思想和认识的提升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有了这样的体会体育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既是教师形成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只有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这是身为体育教师工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学改革无论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怎样改变,其中变化最主要、最大的是教师的变化。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只有教师率先改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自身水平才能顺利的推动改革、实施改革。通过李方院长的讲课,我明白了不能只想做一名好的体育教师,更要成为有专业水平的教育家,只有在思想上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不断进步,才会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理念,做到专业化,确立终身学习观念,始终保持学习者的态度。首先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家;其次要广泛吸收其它领域的相关知识,将它们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用于教学实践之中;第三要特别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体贴。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厌学体育的学生转变态度,变消极怠工为积极参与。

三、学会在工作中反思,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科研的能力

一名教师要想更好更快的成长与提高,就必须学会工作反思,在教学中只有经常的、自觉的反思自己和分析自己,才会从中获取经验和收益,这样更有助于我深入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理念和更高的要求。学会从他人的案例中进行学习和吸取经验,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更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工作之中,以一名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且对出现的细小问题细心思考、深入研究,使自己在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对积累的经验要定期的总结,长期坚持下去,将会有力的促进体育教师的各方面素质,促进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在将来的科研中还要经常向有经验的专家和教授请教,帮助自己快速提高科研能力。通过多场的专题讲座,使我加深了新形势下体育课功能的认识,明确了理想的体育教育应该具备的八大显著特征,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诠释,通过与专家的对话使我一年多课改的实际操作与专家的理念有了新的碰撞,让我对当前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新的感悟:

(一)《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实施要把握三大变化。

1.把握目标管理式的目标体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2.把握“人本化”的评价机制。学习评价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评价促进教师反思性教学,课程评价规范了课程的实施管理。

3.把握开放的课程资源。

(二)《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实施要走出三个误区。

1.走出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误区。

2.走出惟学生“兴趣”,“爱好”教学的误区。

3.走出惟“安全第一”的教学误区。

(三)《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实施要摆脱三种困境。

1.摆脱依赖传统教材教学的思维惯性。

2.摆脱机械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

3.摆脱传统的学习、教学评价方式。

(四)《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实施要强化三项技能。

1.强化围绕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的技能。

2.强化教材加工、重组、开发、变通的技能。

3.强化因地因校制宜开发课程教学方案的技能。

通过室外实践课的教学,使我认识了新课程所推行的新兴的体育健身项目。开阔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使我进一步明白了只会教身体活动,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懂的体育教师是不会使学生满意的,只会自己运动而不会教学生运动的体育教师更糟糕,在学生眼里体育教师必须代表学生所肩负的文化使命的灵魂和意义。作为一名课改的现代教师,惟有不断的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用教育的观点来审视教学素材,依据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好学习内容,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更好的加以改造,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与体验和教师激发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才能成为一名可信赖的教师。

体育培训总结 篇5

一、增强了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体育新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而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体育新课程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不仅重视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而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需要,追求教与学的和谐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体育新课程提出了“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制定了有层次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学习内容的基本框架,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并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新课程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拓展了体育课程教学视野,提高了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体育新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发展与激励功能,倡导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水平

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优秀体育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水平需要不断的提高外,除了平时阅读一些与体育与健康教学有关的报刊杂志以外,还要用现在的网络教研提高自己!自觉地阅读关体育与健康教学刊物,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趋势、指向等,努力学习一些外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时尚的教育教学理念,来充实体育教师的素质。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

三、拓展了视野,增强了意识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并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们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因为每一天 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视频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四、提高了思想认识

通过这一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没有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主动学习、自觉贯彻、有效实践,体育教师很难从专业发展高度践行体育新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四大课程理念提出,其实就是指明体育新课程实施所欲达到的理性高度和操作要求,尽管其是课程理念,但其却将落脚点定位于新课程的实施操作,而体育课程的实施操作都是由最活动、最积极的因素——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去完成,理念的高远召唤着广大一线体育教师要以“专业发展”的高度要求去转变观念、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广大体育教师应当以饱满的激情、扎根实践的坚定信念主动适应新课程。

为期三个多月的学习马上要结束了,在这一段培训期间,通过网上学习,使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更新了教育理念,收获很大,在此,非常感谢教师研修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让我有机会继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我们每个老师都有机会去感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动向,进而有机会改进和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培训学习总结 篇6

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志鹏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个收获颇丰的一次培训。在这次培训中,《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和《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给予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一个个教学资源实例、一个个有效教学的内涵,使我们在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现在,我就将近段的学习培训做个简单总结:

一、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体育新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而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体育新课程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不仅重视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而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需要,追求教与学的和谐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体育新课程提出了“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制定了有层次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学习内容的基本框架,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并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新课程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拓展了体育课程教学视野,提高了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体育新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发展与激励功能,倡导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小学生通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学习,将收获什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1、学生可以获取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比如: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知识、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

2、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运动爱好与特长、培养积极的体育情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3、增进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增进对健康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营养知识、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进一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如:培养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善于合作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为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体会

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优秀体育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水平需要不断的提高外,除了平时阅读一些与体育与健康教学有关的报刊杂志以外,还要用现在的网络教研提高自己!自觉地阅读关体育与健康教学刊物,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趋势、指向等,努力学习一些外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时尚的教育教学理念,来充实体育教师的素质。积极参加学校和新课改的培训、教学、集体备课、听评课、教研等活动,吸取先进同行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情趣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式、理念、模式等。

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课前准备,设置好所需要的场地和器材,积极做好安全设施,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做好常规教育,做好准备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健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发扬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现代课堂教育要求我们相信学生的能力,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实践的余地,只有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有自信的学生。我们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创造条件、机会合理的把握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课间活动、两操课:

坚持每天安排1小时以上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积极组织好学校的大课间、两操、体育活动等,协作学校活动的正常开展,推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活动。举办好本校的第三届学校田径运动会、小学生广播操比赛、拔河、跳绳、篮球等比赛。由于本校教学班级有41个,场地设施比较有限,学生的体育活动还没有全面铺开,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面也很大,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校群体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总结 篇7

关键词: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

“国培计划”中的“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在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施的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在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区域性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参加培训的14个市县地区的86名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重点查阅教育部、广西教育厅等相关部门有关国培计划文件及课程论等著作,参考中国期刊网2001年-2011年国培计划培训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一定的归纳和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参加广西“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6份,中学组发放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3份;小学组发放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2份。依据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50%以上者为适当,60%以上者为好,70%以上者为非常好”,所以本调查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

1.2.3 专家访谈法

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有关专家进行探讨性交流。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员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计划对广西14个市县地区的50名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与50名农村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实际参加培训人数为:小学组43人,7人未参加培训,未参加培训人数占14%;中学组43人,7人未参加培训,未参加培训人数占14%。这种情况势必造成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加强骨干教师推荐遴选工作的具体操作及落实情况。建议进行差额遴选,以保证培训质量、任务的顺利完成。

从表1可见: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小学组男教师34人,女教师9人;中学组男教师31人,女教师12人。男女教师比例小学组为3.7:1;中学组为:2.6:1,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男女比例上相差较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从对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考虑,尤其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学生来说,女体育教师具有男体育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培训对象时要考虑男女体育教师的合理比例。年龄结构:学员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小学组年龄在31-40岁的占72.1%,30岁以下的占23.3%,中青年教师占95.4%;中学组31-40岁的占67.4%,30岁以下的占23.3%,中青年教师占90.7%。学历结构:小学组专科学历占51.2%,大专以下占2.3%,专科及以下学历占53.5%,本科学历占44.2%,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较低;中学组学员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本科学历占76.7%,专科学历占23.3%。职称结构:小学组以中高级职称为主,一级占27.9,高级占60.5% ,中高级职称占87.9%;中学组以中级职称为主,二级教师占27.9%,一级教师占69.8%,中级职称占97.7%。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学员占有很高的比例。小学组壮族体育教师比例占37.2%,少数民族达到46.5%;中学组壮族体育教师占34.9%,少数民族教师达到37.2%,少数民族体育教师为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学员来自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等14个市县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覆盖面广,人数分配合理。

2.2 培训的实施

2.2.1 培训动机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它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了解学员参加培训的动机,并在培训过程中,合理利用这些动机可更好地完成培训目标。排在前三位的均为:自身发展、工作进步、学生发展。可见大部分学员参加培训的动机是出于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其中为了自身发展在学员参加培训动机中位于首位,选择率中学组占93%,小学组占92.9%(见表2)。但是还有部分学员参加培训师为了完成任务,或晋级升职为目的。这一动机可能导致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的一时热情和漫不经心。

2.2.2 培训前期宣传

培训的前期宣传指培训计划已经制定完成,要告知培训对象本期培训相关事项的活动。中学组48.8%的学员,小学组81﹪的学员,对培训内容不清楚或完全不知道。可见培训工作的前期宣传不够,不利于教师为参加培训做好充分准备。

2.2.3 培训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体育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是体育教师培训的关键所在,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如果说培训需求是培训的现实起点,培训目标是培训的预期终点,那么,培训课程就是起点和终点的连接线路。

2.2.3.1 开设课程

开设课程有:通识教育模块课程、体育理论模块课程、教学技能模块课程和特色项目模块课程,科研板块缺失。对课程设置中学组满意率为72.1%;小学组满意率为81.4%,课程优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3.2 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

表3表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中学组排在第一位的是课时少与课程涉及范围窄,第三位的是脱离实践;小学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也是课时少,第二位的是课程涉及范围窄,第三位的是脱离实践。“课时少”是课程设置存在的首要问题,对于总学时并不少,总学时有近100个学时,学员认为课时少,是有些技术课程只安排一到两次课,4-6学时的课时,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习一个项目的全部技术,战术,规则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学员很难全部消化和吸收。同时中学组还有27.9%的学员,小学组有31%的学员认为课程脱离实践,在这个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骨干教师们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已具备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与智慧,这同样是项目研究和培训中的重要学习资源。

2.2.3.3 增开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即便都是中小学骨干教师,但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兴趣、特长以及教学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在培训中开设部分选修课程,以满足学员对课程的不同需求。同时选修课程也是构建教师总体知识结构,形成自己专业特长和特色的关键。调查发现86﹪中学组学员,90.7%的小学组学员认为开设选修课程非常必要或必要。

2.2.4 培训师资

培训者是具体培训课程的设计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效果的成效。教师培训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培训者队伍。授课教师由高校教师、一线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厅教研员三部分人员构成。其中以高校教师为主,占61.9%,高校教师以教授职称为主达38.1%;一线教师以特级教师为主达23.8%。(见表4、表5)中学组86%的学员,小学组83.3%认为本次培训的师资水平很高或比较高。

一个优秀培训者的制胜因素有哪些?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6,排在前三位的均为是:讲课幽默风趣,有吸引力;能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灵活。骨干教师对授课教师的幽默感提出了很高期望,并充分显示出骨干教师重视实践能力提高的心理。另外,灵活运用言语、肢体、多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趣味性,激发骨干教师的兴趣,也应引起培训者的注意。

2.2.5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是保证培训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新颖灵活的培训方式能够调动骨干教师的兴趣,保障培训效果。培训者在选择培训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如何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条件来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学组88.4%,小学组100%的学员对本次培训采用的培训方式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教师作为学习者有着自身的学习特征,如基于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以案例为支撑的情景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基点的行动学习,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以及基于实践经验的反思学习。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目中有效的培训方式,调查结果见表7。中学组排在前三位的是:观看示范课、专家讲座、案例教学;小学组排在前三位的是:案例教学、观看示范课、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普遍最认可的培训方式是和观看示范课、专家讲座、案例教学。这三种培训方式也是此次培训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与学员培训方式的需求相符。

骨干教师对培训方式指出的两大不足为培训方式单一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中学组53.5%学员,小学组57.1认为为培训方式单一;中学组39.5%的学员,小学组38.1%的学员认为不符合学员的特点。

2.2.6 培训教材

国培计划培训班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培训教材。有小学组有93.2 %的学员,中学组有97.7%的学员认为培训中编订相应的培训教材非常必要或必要,没有学员认为不必要。应引起培训机构的重视。

2.2.7 培训的组织管理

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属于培训流程的操作层面,是将培训计划中的各个部分付诸行动,将计划转变为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组88.4%的学员和小学组90.5%的学员对本次培训的组织管理满意。中学组有9.3%的学员,小学组有7.1%的学员对本次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不满意。

2.2.8 培训设施及服务

2.2.8.1 教学设备、器材、场地条件

教学设备、器材、场地条件是保证培训工作顺利、高质量完成的硬件基础。有93%的学员对教学条件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小学组23.8%的学员对教学条件不太满意,4.8%的学员很不满意;中学组32.6%的学员对教学条件不太满意。要引起重视,在教学资源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2.2.8.2 食宿条件

食宿条件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学员积极参加培训的物质保障。中学组有67.4%的学员,小学组有71%的学员对食宿条件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中学组有32.6%的学员对食宿条件不太满意;小学组有23.8%的学员对食宿条件不太满意,还有4.8%对食宿条件非常不满意。要尽量为学员提供优越的食宿条件,以便消除学员的后顾之忧。

3 结论

1.在制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员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民族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

2.加强骨干教师推荐遴选工作的具体操作及落实情况,以减少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建议进行差额遴选,以保证培训质量、任务的顺利完成。

3.课程安排方面主要问题有课时少、课程涉及范围窄、脱离实践个方面;课程安排中安排部分选修课成为学员的普遍共识;学员普遍认为培训中编订相应的培训教材非常必要。

4.教师参加培训后,所在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未接受相应培训,课程改革很难实行下去,培训效果很难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袁方,等.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卢婵.成就动机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3]王亚秀.北京教育学院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的研究[D].硕士论文,2010.

[4]余新.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361):80.

[5]杜屏.“北京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与行动研究项目”评估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3):19.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传统体育独特魅力

一、适时引入,彰显传统体育项目独特魅力

传统体育项目运动项目众多,抖空竹、跳竹竿、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抽陀螺、滚铁环、跳房子、投沙包、开火车、红绿灯、贴膏药、踩高跷等,都曾经是农村小学体育课上的重要运动项目。现在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体育项目还有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农村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学生受到当地文化熏染在所难免,对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情有独钟。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还有一些差距,很多体育运动开展还有一定条件限制,这些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对场地、器械的要求较低,易于开展,便于操作。因此,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保留一些传统体育项目,这也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而且很多传统体育项目非常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也能够给现代体育教学形成有效弥补。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里,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容易获得老百姓的认同感,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一些地区的老人对传统体育项目掌握很好,可以作为学生们的启蒙老师和教授者,配合老师完成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工作,这样做,一方面发挥了这些老人的余热,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使这些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更好的传承下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二、合理改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开发有明确要求,对传统体育项目运动进行继承和发展,符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实际。传统体育项目有特定时代性,有些体育项目早已被淘汰了,如踩高跷、打梭儿,这样的体育项目活动带有一定危险性,而且技术要求比较高,很多地方都不再将其列为体育运动项目了;还有些项目需要在引入的同时进行改进,如滚铁环、踢毽子、跳大绳、老鹰抓小鸡等,需要结合其他体育项目内容改进,使其成为运动性、趣味性更强体育项目,经过改良的传统体育项目,精巧性、灵活性、可操作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深受学生的喜爱。对传统体育项目运动进行合理改造,极大丰富了体育项目内容,也为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注入新鲜活力。这势必能够拓展传统体育项目的适应空间,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运动感知。学校在选择传统体育项目时,必须要与学校、教师、学生相结合,开发适合学校开展,适合教师教学、适合学生学习的项目。让老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做到好学乐学。如在小学四年级体育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几项传统体育项目运动项目:投沙包、跳房子、踢毽子和跳绳。由于学生对这些体育项目都非常熟悉,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当体育项目开始时,教师轮流到各个小组,对相关体育项目操作方式进行了改进。跳房子,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画出一个长度五十米的“大房子”,每一个学生“跳房子”都要一气呵成,这无疑是提升了挑战性和趣味性。踢毽子,教师让学生使劲踢毽子,看谁踢得最高最远,这样改良之后,学生兴趣更高了。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需要遵循新课程标准,还需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将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极大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组织上要有所用心,要巧妙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进行融合,让体育项目运动富有多元色彩,趣味性、运动性、灵活性都获得巨大提升,学生参与热情自然是更高涨,运动效果也会更显著。首先,教师要亲自做好示范,或者是利用多种媒体手段,给学生以到位展示,学生兴趣点被激活,为体育项目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要对体育项目技术要领做好提示,要让学生知道每一个操作步骤,不然就可能导致混乱,降低体育项目运动效果。再就是做好执行辅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防止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最后是积极鼓励,实施课堂评价措施,对学生的优良表现给予评价,这对提升学生运动热情有重要助推作用。

例如,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师组织学生玩跳绳体育项目,教师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第一组学生手持跳绳,对面站成一排,第二、第三小组学生依次通过“跳绳阵”,失误率高的小组被淘汰,承担持跳绳任务,依次进行循环。教师将普通的跳绳体育项目组织成过“跳绳阵”,对抗性大大增强,学生需要认真对待才能赢得胜利。由于教师的成功操作,一个简单的跳绳体育项目成功转型,无论从运动量上,还是运动技巧上,都达到很高的程度。

三、坚持开展,激励学生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笔者近几年的课堂实践,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引入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培养了学生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热爱之情,在三年级体育课堂我尝试引入了抖空竹,自费购买了30副空竹,并邀请一位掌握空竹技巧的老人义务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也跟学生一起学习,每天积极练习,师生共同进步,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学生从一开始的不会到后来慢慢掌握抖空竹的技巧,都深深喜爱上抖空竹这一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每天利用大课间活动、课余时间进行抖空竹,同学与同学之间还进行比赛,看看谁抖的时间长、花样多,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四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进行了跳竹竿的项目,跳竹竿原本是少数民族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对练习者的身体协调性、动作灵活性都有很大的要求,我先跟着教学视频慢慢学习步伐,在自制教具,准备了二十几根长短粗细一致的竹竿,在新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上,就为学生展示了跳竹竿,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纷纷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活跃起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在竹竿间左右腾挪,大展身手,使跳竹竿这样一个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一个西北的农村小学大放异彩。

远程培训总结小学体育 篇9

故城县青罕镇刁孝子小学尹春平

通过这次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全员远程培训,我有幸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参加互动学习,这样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教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根据学习计划,我选了“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与形结合及符号化思想的教学策略”四门课程来学习。回忆这些天的学习过程,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下面就具体谈一些学习的收获。

一、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中国的基础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历史性深刻变革,是一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面对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该何去何从?应如何定位一名普通教育者的价值,通过继续教育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一个现代教师如果仅仅是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要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而要达此种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须从改变教育者开始,一个现代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我认为有两点: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广博的学识。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执行者,执行者的意识和素质是很关键的,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并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在培训中研讨了很多问题,让我反思再不能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了,在课堂上教师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设计的课堂和问题探究中来了,那么这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在课堂上,你怎样展开探究的问题?你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效的参与进来?总之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课改了。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

二、教师的角色地位得到了重新认识

教师的角色由一个“传授者”变为一个“引导者”。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

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培训让我懂得了教学要围绕知识的实用性来进行,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增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新的教学理念更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这种改变要求教师不能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肩负起培养人的重任。

三、与学员在平台研讨中得到了提高

在每一次的在线互动研讨中,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学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这次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让我感受着远程培训给我带来的阳光、空气、雨露,拓展了我的教育视野,提升了我的教研能力,让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了真真切切的转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总结 篇10

2016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2016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学习,在培训中聆听了各位专家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讲座,观看了名师娴熟精湛的课堂实录视频,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他们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到应用,让我受益匪浅。顺利完成了网上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的信息技术知识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树立了“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我明白了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赋予更多的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我的课堂更具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实效。

在返岗实践中,我将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六年级体育课时,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体育与健康知识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另外在培训时,我积极参加了工作坊的讨论活动,学习了其他学员的好的经验。返岗实践中,我将培训学到的方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效果很好。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总结 篇11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其中,综合设计的“天津市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问卷”经多次请教专家审核,经修改并进行预调查后定稿。发放调查问卷55份。问卷要求各校校长或副校长亲自填写,确保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经统计,共收回问卷53份,其中,有效问卷52份,总有效回收率94.55%。

一、研究结果

1.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总数及性别基本情况。中学共有体育教师2576名,其中男教师1802名,占调查人数的69.95%;女教师774名,占调查人数的30.0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与潘明荣(2003)调查的上海市中学体育教师男、女合理比例25%~30%相比,男女教师比例适当、合理,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

2.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基本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中学40岁以下的教师占67.5%,小学40岁以下的教师占76.6%,且呈随教师年龄增大而人数逐渐减少的趋势。可以看出,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为今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具有锐意进取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善于汲取先进事物、先进知识,敢于推陈创新,这是当今素质教育环境中教师不可缺少的有利条件。应该说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是合理的。但是,青年教师比例过大也可能出现一些其它不利现象。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青年教师思想容易产生波动。刚参加工作时豪气十足,胸怀大志,想干一番事业,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工作条件等制约,可能受挫,加之世俗的偏见,有可能产生思想波动。

3.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情況。对体育教师学历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94%,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7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它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专科或者其它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通过调查发现,在调查涉及到的中学体育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2.4%,本科学历的教师占59.24%,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占32.65%,具有中专学历的教师占5.98%。中学体育教师目前学历不达标者占38.63%。在调查涉及到的小学体育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0.08%,本科学历的教师占10.78%,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占62.43%,具有中专学历的教师占26.53%。小学体育教师目前学历不达标者占26.53%。

从统计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学历不达标的教师有1632人,占总数34%,约为三分之一,尚显学历偏低,还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但是研究生等高学历教师,且学历达标的教师占主体。曲宗湖、刘绍增、赖天德3位学者1998年曾对全国包括河北省在内的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小学体育现状做过调查。当时全国高中体育教师学历达标率为36.76%。4年后河北省县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到51.14%,年平均提高率在3.6%左右。需要指出的是,截至调查时止,已有部分教师正在参加在岗进修,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今明两年体育教师队伍学历达标率还会有较大提高。但是,今后教师进修、培训的任务依旧还很艰巨。

4.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基本情况。调查发现,中学一级以上教师占64.32%,小学一级以上教师占75.97%。从数据来看比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但是二级以下教师职称人数达1378人占总数27.7%,均为年轻教师。年轻教师专项技术较好,但业务不宽,教学经验不足,不适应中小学生多种项目的教学和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5.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生总数与师生配比基本情况。第一,全市中小学生在校生总数1125503人,全市师生配比为:1∶226;第二,城乡中小学师生配比;①市区中小学。中学师生配比为1∶228,小学师生配比为1∶207;②农村中小学。中学师生配比为1∶240;小学师生配比为1∶224。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中学每6个教学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师生配比均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

二、改进体育师资结构建议

1.结论。(1)统计数据表明,天津市中小学具备了一支师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庞大体育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一级教师以上职称,均占明显优势;男女教师比例与师生配比均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2)从数据表明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年轻教师是未来体育教师队伍的主体。

上一篇:经营分析会管理制度下一篇:二郎山森林公园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