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2024-08-13

色彩风景写生教案(共7篇)

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篇1

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大千世界,自然景物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加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描绘室外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描绘称为风景画。优秀的风景画,由于情感的传递作用,使人产生回归自然怀抱之感,得到移情的审美效果,给人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色彩风景写生

一、目的要求:

风景写生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课题,它对于创作构图中的环境表现,以及色彩风景写生课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1、透视规律与风景写生

2、风景写生的构图

3、风景写生的步骤与要点

三、教学重点:

1、风景写生的色彩表现

2、风景写生中透视规律的运用

3、风景写生中的技法应用

四、教学难点:

1、风景写生的透视规律运用

2、风景写生的情感表现

五、讲课程序: 导入新课:

大千世界,自然景物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加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风景写生的透视与构图

以描绘室外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描绘称为风景画。优秀的风景画,由于情感的传递作用,使人产生回归自然怀抱之感,得到移情的审美效果,给人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风景画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间接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从客观的自然景观到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风景画,画家的感情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画家的情感和主观意识,创造与表达风景,画竟境之美的基础,那么风景写生中透视规律和构图法则(形式)的运用,则是表现画家情感和主观意识,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手段之一。

1、透视规律与风景写生

素描造型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客观物象三度空间的立体性,因此透视规律的运用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表现广阔深邃的自然景观来讲,透视规律更是不可忽视的。

1.1 视点、视平线与景物透视

视点与视平线是确定物象透视缩形变化的基本依据。自然景观所占有的空间较之室内的静物来讲,要广阔深远得多,因此,透视变化也就更为明显、复杂。要准确把握景物的透视,首先,要确定视点及与视点位置等高的视平线。

为了准确把握视平线位置,避免自然景物的遮挡干扰,只要将目光上下移动,当看不到画板上下两个面而只看到画板的一条边时,这条边(线)的高度位置即是视平线位置。

依据透视规律,在视平线以下的物体都是近低远高,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却是近高远低。在风景写生中,视平线愈高,地平面上的景物就看得愈多,给人以宽阔之感;反之视平线愈低,地平面上的景物看得愈少,近处的景物给人的高耸之感。可见视平线不仅是确定景物透视变化的基本依据,而且可以触动的调动这种变化,以充分体现风景写生的构思立意。

1.2 地平线与画面景物透视

在风景写生中,与景物透视密切联系的还有一条线,即地平线,如果我们站在海边或站在一望无垠的广阔平原上,两眼平视远望,远处海平面或地平面与天空交界的那条水平线,就是地平线。

在一般情况下,视平线与地平线是一致的,当视线发生仰俯变化时,视平线与地平线就有了高低上下的差异。俯视时,地平一的位置在视平线的上方,仰视时,地平线的位置在视平线下方。

地平线的高低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构图效果,它是表达作画意图的基线,对画面整体气氛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画面上要根据景物的特点和构思要求,确定地平线的高低位置,以决定构图的基本形式。一般来讲,采用俯视而将地平线位置放得较高,宜于表现广阔深远的气氛;采用俯视,而将地平线位置放得较高,宜于表现广阔深远的气氛;表达高大高耸的气势,采用平视而将地平线放在习惯的视平线位置,宜于表现和谐、自然的情调。

在构图中,将地平线置于画面1/2的位置,或将地平线横贯画面,容易造成构图的笔板或单调,对比应尽量避免。一般应将地平线确定在画面1-2偏下的位置。对于贯穿画面的长直线则应采用“破”的办法求得起伏变化。

1.3 透视规律的应用

在风景写生中,为了准确表现景物的结构比例和空间距离,必须按照统一的透视比例尺度,确定景物的透视关系。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景物的远近、大小、宽窄的透视缩形变化,即形体透视,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景物空间的远淡近浓、近实远虚的透视变化,即色彩透视。在风景写生中,强调准确把握景物的透视变化,目的是求得景物的真实感,以更充分表现构思立意,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决不能因此而过分拘泥,以致将风景写生画成建筑透视图。因此,对客观景物透视关系的把握,应依靠敏锐观察力来确定。

2、风景写生的构图

构图是美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绘画艺术语言的组织形式。在我国传统绘画的“六法”画论中,所谓“经营位置”即是结构图,具体来讲,风景写生的构图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安排和处理景物间的相互关系与位置,将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合成为完整的艺术整体,以加强主题和意境表现的一种画面结构形式。

在风景写生中,构图是表现画面主体与意境的主要手段,构图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整体效果,决定着一幅风景写生的成效。

2.1 风景构图的方法

作画必须先“立意”,“意”就是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意景,所谓“立意”即是构思的意思。因此,构图之前首先要确定画什么?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和意境?这就是风景写生程序的第一步,叫做“取景”。取景的过程,就是确定主题,构思意境的过程。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这个意思。

面对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要多走走,多看看,熟悉写生环境,感受景物气氛,力求“遍而赏之”,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比较,选择最能表达自己的视点感觉,最能表现景物“情趣中心”的角度进行构图。

在风景写生中,当我们面对取景的景观场面时,为了更好地取影构图,可借助于“取影框”,取景框可用硬纸片制作,镂空的方框部分其长宽比例应与画幅基本一致。取景时把取景框或横或竖置于视野之前,通过上下左右远近的移动,可以任意调整取景的部位和范围,直至感到满意时即可构图定稿。

自然景观是丰富的,也是繁杂的,为了取得完美的构图要善于通过取舍、添加,进行调整。因繁杂而影响构图的景物部分,要大胆舍弃;对于易导致画面单调呆板的长直线、平行线,要适当调整以求得疏密、起伏的变化,为了烘托环境气氛增强构思立意的表现,还可以根据构图的需要合理地添加点缀性的人物、动物等等,甚至可以突破空间局限,将某些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迁移,最大限度地突出画面的主题与意境。

为了提高风景写生的构图能力和对客观景物的概括取舍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小构图”练习是十分重要的。

2.2 风景构图的基本形式

风景构图一定要完整、稳定;二是要具有鲜明的形式美感,这是风景构图的基本要求。要善于运用“静物写生”中的构图原理与法则,去取得完整、稳定的构图。对此我们可借助取景框去进行检验。将主体景物放在取景框内十字线交点的周围,可取得趁于对称胜的稳定构图,将主要景物放在景框内两组垂线的任何交点周围,可取得趁于对称性的稳定构图,将主要景物放在取景柜内两组垂线的任何交点周围,可取得趁于均衡的近似黄金分割线的构图。

要善于运用几何形体与形体结构的几何形原理,去把握画面结构和构图的基本形式。画面构图包括了形体的组合、线条的对比、明暗的配置以及画面边框等多种因素。其中,主体形象的轮廓线与线条的趋向,是决定画面构图基本形式的主要因素。

由画面主体形象轮廓线与线条趋向所构成的形式,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垂直线构图

垂直线一般给人以稳定、沉着、庄重之感垂直线构图可分为仰视与俯视两类。仰视垂直线构图,即线条趋向由下而上并在画面上部空间停住,给人以涨的动感,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势、俯视垂直构图,即线条趋向从画外由上至下,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一般给人以平静、广阔、向左右无限延伸的感觉。

水平线构图呈现安宁、深远、开阔的表现特征,特别是水平线所产生的左右伸延的感觉,往往给人以画外的联想。但是,水平线过分偏低的构图,往往在沉稳与平静之中,又给人以压抑的感觉。

斜线构图

斜线具有不稳定的趋于动感的表现特征。

斜线构图所表现的动感强弱和运动速度,同斜线的倾斜程度有关。当斜线在画面上构成对角线分割时,即成对角线构图。对角线一般为45度左右的斜线,也是画面最长的线,因此,其中动感表现和形式特征最为鲜明。

S形构图

S形线具有流畅、活泼的表现特征。S型构图往往在弯曲,回转的线条趋向中,给画面带来无穷的意趣。不仅有利于加强景物的呼应关系,并将观者的视线由近及远带入画面空间及意境之中。

起伏线构图

起伏线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起伏线构图线条的起伏变化,不仅可以加强画面的节奏感,而且还通过高低变换的节奏,充分体现出情绪的起伏变化。

三角形构图

正置的等边三角形是所有几何形中最富稳定感的图形,而倒置的三角形却又是最不稳定的,正置的不等边三角形给人的感觉则介于两者之间。

三角形构图具有多种表现特征。一般来讲对称的三角形构图容易缰滞、呆板,处理得当的倒置三角形构图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倾斜的不等边三角形构图因倾斜程度不同,可以表现出趋于动或静的多种形式特征。

十字线构图

水平线与垂直线均有平稳之感,由两者相交构成“十”字线构图更加强了画面的规整与稳定的感觉。呈现出庄重、严肃、安静的形式特征。

风景写生的步骤与要点

人们常说“诗情画意”去赞美那些给人以美的感受的自然风光,可见诗情与画意是密切相联系的。风景写生要做“意在笔先”,首先要去领悟自然风光的诗情,才能执着真情地表现画意,无论是学习写生步骤还是掌握写生要点,都离不开画者的感情因素,对于风景写生尤其如此。

风景写生的步骤

风景写生较之室内写生视野宽阔,景物繁杂,既要立意构思,又要概括取舍,其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在风景写生中必须遵循作画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构思起稿

根据取景、构思的需要,首先确定画面地平线的高低位置和构图基本形式。接着是确定景物位置,简略地画出景物的基本形。

构图起稿的主要任务是“经营位置”确定布局,在这重要的第一步中,一是把握构图基本形式;二是把握透视关系;三是把握景物的主次、前后、疏密的布局变化。

2、画大色调

画大色调要根据景物近、中、远景的空间关系,按照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色彩空间原理划分出三个色调层次,并画出大体的色调关系,为主题意境的表现奠定整体色调气氛。

画大色调要注意整体比较,从远景画起,从浅的色调层次画起,以利于把握由远及近的空间与色调关系。

3、中景刻画

一般来讲中景部分往往是风景写生的重点,即主体部分,中景的色调变化最为丰富,它既可丰富空间层次,也可概括空间层次,它在远景的衬托成近景的掩映下所产生的变化,对画面气氛与意境的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着力刻画。

中景的刻画要特别注意整体比较,准确把握近、中、远大块色调的对比关系。

4、近景表现

近景一般却较清晰具体,对比强烈,在色调上深色更浓重、浅色则更明亮,近景的表现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如果以近景为主题,则尽可处理得简略概括一些。

近景的表现无论是简略还是具体,都需准确把握与中、远景的色调对比关系,而使画面空间更为丰富、深远。

5、调整统一

画面的调整统一要从主题与意境表现出发,通过添加求得画面的丰富,通过点缀求得画面的生动,通过近、中、远景色调的加强或减弱以求得空间层次和环境气氛的表现。

风景写生的要点

风景写生的要点体现于景物空间与景物特征的表现,以及风景写生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景物空间

景物空间的表现是风景写生的基本要求,如天空的辽阔、大地的深远、小径的幽长,远山的空邃等等。在画面上由地平线所划分的“天”与“地”的空间,是景物空间表现的基础。抓住大空间就抓住了画面的构图趋势和意境基调,也就是抓住了景物空间的“归缩”。

形体空间与色彩空间仍然是景物空间表现的两个基本要素。在确定好“天”与“地”大空间的基础上,运用透视规律,准确把握处于前后不同空间距离的景物的透视缩形变化,并将其划分为近、中、远景三个空间层次,这是加强景物形体空间感表现的有效方法。

大气中有许多水蒸气和人眼看不见的尘埃微粒,因而会导致透明度降低,使远处景物较之近处景物的清晰度明显降低,明度对比明显减弱,这就是近浓远淡,近强远弱,近实远虚的色彩空间原理。风景写生的空间范围愈大,这种色彩空间现象愈为明显。换句话讲,要加强景物的空间表现,就要依据近景、中景、远景,由近及远地划分出相应的明度层次,使其保持相应的明度对比关系。这也是加强景物空间表现的有效方法。通过路栅栏的透视,近、中、远景物之间重叠遮掩,以及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明度变化和色调变化,表现出深远的空间和意境。

划分景物近、中、远景的明度变化层次,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景物近、中、远景明度层次的划分,要以景物固有的明度关系为依据。由近及远的景物,并非都是由深至浅的明度渐变关系,因此才得以构成

画面色调的丰富变化。因此,要善于依据景物固有的明度关系,通过概括归纳划分明度层次。二是要依据不同的主意境和景物表现的需要,确定明度层次的对比关系。近、中、远景的明度层次并非却是等比关系。在对客观景物的明度层次进行概括归纳时,要根据不同的主题意境和景物表现的需要,既可以缩小中、远景明度层次比例,加强与近景明度层次的对比关系,也可以缩小中、近景明度层次比例,加强与远景明度层次的对比关系。一般来讲,表现欢快明朗的情趣,阳光下的景物,可加强不同空间层次的明度对比关系,表现幽雅含蓄的意境,雨雾中的景物可适当减弱同空间层次的明度对比关系。

景物表现 天空的表现

天空因季节、天气、时间及地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于地面景物,并影响和制约着地面景物的变化,对画面气氛的烘托与意境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天空的表现要与地面景物相联系,切记孤立地画天空。由于太阳光对大气层的透射作用,天空的色调与地面景物相比较显得单纯而清淡,为了表现天空的旷远,要充分利用纸色,宁可画得轻些、虚些,而不可过重过实。天空不是一块平面,而立体的有深度的空间。

因此,无论是淡淡的薄云还是密布的阴云,即使无云的天宽,也有透视和明暗层次的变化,要善于观察比较灵活表现,既要注意近、中、远层次变化,又要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

山的表现

画山要注意景物空间的不同层次,远山的表现注意山脉转折起伏的气势,近山的刻画要注意山石质地和起伏向背的结构,所谓“近看取其质,远看取其势”就是这个意思。

天气和时间不同,会给自然景物带来许多变化,阳光下,山有明显的块面转折,石质转折峻峭,土质转折圆浑,而阴雨天,山的起伏转折与质感差异明显减弱,而处在一片朦胧之中,即“远山无树,远水远波”。画山特别是远山,尤要注意整体感的表现。

树的表现

各种树木都有自己的特点。画树一个是要掌握树的生长规律,二是要抓住树冠的基本形体特征。画树要取“势”,即是说要注意把握树的长势。树干的粗细,长短比例,往往表现出树的个性,树枝的疏密、穿插、动势、呼应等关系,往往是最富于“表情”的,树枝与树枝间的穿透空白,树叶尖端的起伏轮廓等,都是表现树的特征和姿态的生动细节,切不可忽视。

画树重要的是画出树的“性格”,松树的庄重肃穆,白杨的坚韧挺拔,柳树的婆娑笔美,都是树的“性格”表现。因此,画树不仅要把握树的自然属性及外形特征,还要善于通过联想赋予树的情感表现。

建筑的表现

建筑及风暴画中常见的形象因素,或作为画中的点缀,或作为写生的主题,都是风景写生训练的重要课题。

建筑作为风景画的主题形象,一是要依据统一的比例尺度,准确把握建筑物的透视变化;二是要抓住建筑物的结构样式以及通过屋顶、门窗、墙饰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如门窗样式、大小、高低等,往往也能反映出时代、地区及功能特征;三是要注意质感表现,高楼大厦与农家小院,砖墙与土墙,瓦房与茅屋等等。不同的质感特征,不同的表现方法,将给画面带来丰富的变化,增加感染力。

建筑作为画面的点缀,则应注意把握特定空间中的比例关系和在特定空间层次中的色调对比关系,虽是“点缀”,但对意境情感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表现方法与技巧

风景写生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或以线为主,或以色调为主,或介于两者之间。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表现方法,构成相应表现形式,“情动于衷而发于补”在风景写生中,培养对自然美的“悟”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像把握人的神情动态一样,体会自然景观的“山水灵性”才能真正掌握风景写生的表现语言,得以应手地将构思意境展现于画面。

自然景物是丰富多样的,我们也要力求掌握多种工具、方法和形式。钢笔风景写生

铅笔风景写生可分为以色调为主,以线条为主和色调与线条结合三种表现形式。

钢笔画的色调变化不依赖于自身墨色的深浅,而取决于线条,笔触组织的疏密程度。线条组织愈疏、色调愈浅,线条组织愈密,色调愈深,不同的线条,笔触形式,不同的组织方法,所产生的色调变化呈现不同的表现特征。

钢笔画充分运用纸的“白色”和由线条、笔触组织成的丰富色调,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造型语言,以色调为主的表现形式,对于自然景物的光影变化、环境气氛以及意境情趣等,是极富表现力的。

线条是钢笔画的基本造型语言。钢笔画的线条变化十分丰富,这种变化,一是来自运笔的快慢、轻、重,运笔轻而快,线条就细而急,动笔重而慢,线条就粗而缓,运笔忽轻忽重,忽快忽慢,或稍作抖动,线条还会产生具有情感性的变化;二是来自笔端墨水的饱和程度,饱和则线条饱满、润泽,反之则线条苍劲、枯涩;三是来自笔尖的正侧、背的变化,线条由此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特征。如果将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运用,其线条变化就更为丰富了。

钢笔画的线条表现与纸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光洁度高的纸面作画,线条流畅、潇洒,在粗糙的纸面作画,线条会出现“沙笔”而更显犹劲,在宣纸上作画,线条则淋漓、润泽。在反复的练习中熟悉了纸的性能,提高对“线”的驾驭能力,必将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线条与色调的结合,会使表现形式有较大的自由性,但是,两者之间一定要和谐、统一。切忌在表现形式上给人的不调合之感。

铅笔、木炭笔风景写生

铅笔风景写生一般多用4B左右的软铅,为了丰富线条粗细与线条形状的变化,可将铅笔芯削成45度斜面,使用时只要调整铅笔与纸面的角度,即可画出各种形式的线条。

铅笔画的色调变化取决于用笔的轻重,铅笔线条组织的疏密可构成不同明暗层次的色调,具有空透感的表现特征。

木炭条质地松软,利用粗细不同的炭条可画出多变的线条,横卧用笔可画出奔放的色调块面,既可呈现清晰的笔触,又可表现渲染的韵味,对于景物气氛和意境表现具有独特的优点。但木炭条的炭粉易脱落,色调不够浓重,很难画得精细。使用木炭条要善于所长避短,注意整体气氛的表现,局部刻画可以与炭精条结合使用。

在铅笔、木炭条风景写生中,不可忘记橡皮(胶泥)、纸笔、软布等辅助工具,画远山、云朵可在画出淡淡线条的基础上用纸笔、软布或手指擦抹,再辅以线条,以表现远山的朦胧和云朵的轻柔。画树株、山石,可先画出基本的明暗色调后,用橡皮,胶泥擦出亮部或某些细节,再进入深入刻画,易于求得整体的统一和细节的生动。

作业:

1、色彩风景写生10幅

2、作业要求:

1、符合透视规律

2、画面构图处理得当

3、色彩表现协调、统一

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篇2

敏锐的观察能力及独特的感受能力是画家进行风景写生、创作的前提, 画家具备了这两种能力才能够在复杂的事物中把握变化的明暗、归纳缤纷的色彩、调整无序的造型、创造独特的形式, 并能够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美的因素, 感悟到其中所包含的特殊意蕴和美感。画家柯罗用朦胧的灰绿色调, 描绘晨曦中的树林, 透明晶莹的气息扑面而来, 让人感受到树林的清甜空气;梵·高用执著的笔触、燃烧的色彩描绘金黄色的麦田, 表达他炽烈的生命意识;郁特里罗的银灰色调的巴黎街景, 宁静而忧郁, 带着沉思的意味……他们开拓性地运用色彩的能力使人意识到色彩的感染力既是视觉上的, 又是情感上的。

风景画的描绘对象是十分宽广的, 它潜藏着极大的容量与很强的表现力, 要掌握它的表达规律与处理方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描绘的各种景物的认识和理解

1. 天空和云。

早晨的天空, 可谓之色彩变化丰富而迅速, 由日出前的蓝灰调子逐渐过渡到日出时的红、橙、金、黄等热色。当太阳升起, 朝霞四起, 天空便玫红一片, 随着太阳的上升, 天空渐渐变为淡黄绿、淡蓝色, 最后才变为相对稳定的蔚蓝色。而傍晚夕照时, 天空一片橙色, 红光满天, 随着太阳下山, 天空里橙黄、橙紫色逐渐变暗, 天空便慢慢由灰青色转向灰黑色。而晴天, 天空是一片钴蓝色, 但各部分也有差别, 一般说来, 靠近太阳的一方更暖, 天空上方比靠近地平线的地方更纯净。阴天的色调转冷, 常有青灰、青紫、青绿等色调, 而且一日之中, 天空一般上午偏冷, 下午偏暖。

云有各种形状, 变幻莫测, 我们要注意观察云彩的结构和色彩特点。云是天空中富有实感的景物, 由近及远, 层层叠叠, 要注意表现其透视变化和色彩变化。厚积云层有亮暗面之分, 亮部一般多以光源色为变化, 而暗部则常受地面的反向色光的色彩影响。另外, 表现云彩时要注意其边缘处的虚实效果。

2. 水和倒影。

水本是无色透明的, 但在具体环境里受泥沙、藻类等物的影响, 便形成了各自的固有色。水的深浅对其色彩有较大的影响, 水深时呈深色, 水浅则透明无色。无风的水面清澈无波, 清楚地反映出水面和岸上的景物, 形成清晰的倒影。微波中的倒影则不完整。浊浪涛涛的水面倒影不复存在。

水天一色是指水面从一定的角度望去, 反射了天空之色。而水面除了反射天空之色外, 便是水的固有色, 只有靠近色彩景物的倒影才会受其景物的颜色影响。

静水的倒影是垂直的趋向, 常用垂直的笔触画出, 并辅以水平的波光使水面平起来, 倒影一般处理得概括而虚幻。水粉画一般多是先画倒影再画较亮的水面及波纹。

3. 建筑物。

建筑物在风景画里是比较好画的, 因为建筑物大多形体明确, 成片成面, 色彩观感也较为明确。太阳光下, 其明暗关系强烈。受光面多以光源色加固有色形成其色相, 冷暖随光源而变化, 通常呈暖色。背光以天光色加固有色和环境色构成其色相, 冷暖以环境色为转移, 通常偏冷, 这是因为建筑的墙面多受天光冷色、树木绿色的反射。但屋檐、阳台底面, 以及其他朝下的部分的暗部色彩因受地面反光影响, 常倾向于暖色。

画好建筑物要注意三个问题, 即透视关系、结构体面关系和质量感。

4. 树木。一般初学者比较害怕画树, 往往画得概念化而简单草率。

树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树叶茂密的和树叶稀疏的。树叶茂密的要以画主叶为主, 画准树叶形成的体积和色彩。如:柏、塔松、冬青等树叶茂密, 树冠呈圆球形或圆锥形, 要注意画出体积感。向上的面受光部分受阳光影响, 又受天光影响;暗部则主要受天光影响, 向下的底面处理暗部则主要受地面色彩影响。垂直面的受光部和暗部则固有色感较强, 形成了浓绿而又有微妙冷暖变化的系列色彩。杨、槐、梧桐等树, 树叶茂密又分出前后多层, 要根据结构一组组分别去画, 要注意整体和虚实。随着外形的生长方向灵活用笔, 画出树的特征。树的外形是由松散的树叶组成的, 所以不能画得太死。树叶稀疏的树干、枝可以透过树叶显出其形来, 所以要以画准干、枝为主。画干、枝要注意其生动的姿态、体积、特征和色彩, 树枝的穿插、前后关系。树叶的聚散疏密和树枝连接关系要画好。树干的下部由于地面色彩的影响, 上面灰尘也较多, 色暖而淡;树干的上半部色彩逐步变重, 冷暖关系也渐强。树枝在蓝天明亮的背景对比下, 一般情况下, 都显得比树干更重更冷些。

不同的树, 不同的季节, 树叶的色彩变化很大。但最绿的树叶也达不到纯绿的程度, 最暖的树叶也达不到纯红或纯橙的程度。要把握好各种树的色彩。

5. 山景。

山景常常是一幅风景画中的主体。画山分远、中、近三个距离。画近山都是画山的局部, 如果要画山的全貌, 山已经处在中距离或远距离了。“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是这个道理。

画近山往往是画岩石或一个山坡。这些景色的特点是色彩变化丰富, 常常红中带绿, 黄中带紫。如将数种颜料略作调和, 用干画法厚涂, 可得到色彩丰富的并置效果。表现石块要突出坚硬、沉重的质量感特征, 明确地分出体面。山石的体面转折是生动而多变的, 要好好刻画转折处, 既不能太刻意而概念化, 又不能太随便而软弱。

中景的山体因为一般可以看到它的全貌, 因此显得最为壮观、生动。虽然它的色彩、明暗层次、细腻的质感都比近山要弱得多, 但它大块山石的体面形成的明暗还是清楚的。有时山石峥嵘的面貌同山顶或山坡上的草木柔和的色彩形成的对比, 最富有山的独特面貌, 经常成为画面表现的主体。

远山的色彩单纯, 轮廓和体面关系十分具有整体感。远山往往是在画天空时紧接着趁湿画上去的, 但注意不要用单色平涂, 因为那样色彩太单纯而产生不了遥远的距离感。远山有时也会产生浓重的色彩, 正确表现云影中或背光状态远山的浓重色彩, 既能画出令人信服的距离感, 又能画出远山的体积重量感。

二、写生选景与构图

面对复杂的自然景物时, 应画什么、表现什么, 这就面临一个选景的问题。写生选景要注意第一印象, 也就是你看到大自然的景致是什么感动了你, 整个画面你最想表达什么。一幅风景画不可能将见到的所有景物都纳入画面, 因此选景和构图就显得十分关键。

构图即“经营位置”, 意指画家对各种自然景象产生某种表达愿望的感受, 综合各种造型因素与色彩因素, 在画面上予以组合安排, 使形与色都处于合理的位置关系上, 建立画幅自身的特定秩序, 产生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形式构成。要让一幅画充满着主题意向, 精神呼之欲出, 只是把它忠实、一模一样地表达出来是不够的。为了营造美感、凸显风格, 使画面有整体表现力, 除了顾及位置、秩序、色彩的反衬、聚散的节奏外, 还应加上一点灵感, 如此这般, 才能化平凡为神奇, “变”成优秀的作品。

确立画面的主题中心。作为一幅画都要有一个主体, 应把主体的位置定下来。构图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 形成视觉中心, 明确表达作画者的意念和情感。不同画面内容要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如有的构图饱满、庄重, 有的构图活泼生动, 有的开阔、深远。构图时首先将景物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 一般主体放在中景、近景, 起到引导观画者进入主题中心的作用, 而远景则起增加画面深度的作用。根据远、中、近景的视觉作用, 在景物安排及色彩上, 可以运用一些绘画基本规律, 做到准确而迅速地把握整幅画面的色调。

三、风景画的气氛与意境

画风景要注重对画面气氛的表现, 这对传达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季节和气候以及摄入画中的景物都会使画面构成不同的气氛,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色彩气氛。初学者要学会体味这种气氛, 体味不同气氛下的色彩特征。春天的淡雅清新、夏天的浓郁强烈、秋天的绚丽金黄、冬天的柔和统一, 以及雨天的空濛灰色, 晨景的清新绚丽, 夜景的冷静而神秘, 都是不同的氛围, 画好它将传达出不同的意境。

在今天的色彩风景写生中, 笔者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以景表情, 以独特的构思达到画面有序, 气氛浓烈, 物象神似, 感人至深。色彩风景写生时要求作画者充分地投入, 完善画面元素优化, 增强画面的意境表达。

写生时营造意境, 要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要做到这种境界, 就要处理好由景生情、以情表意、由此入景的关系, 必须在色彩写生时从多方面进行创造。

意境的营造是绘画的灵魂, 也是构图艺术的最终目的,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最终目的, 融情于景是构思、营造意境的绘画构成方式。色彩风景写生不论是油画还是水彩画、水粉画, 在写生过程中需注重构思构图、情感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

写生是一种绘画综合能力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结合各知识点综合利用, 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将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因素融为一体, 面对大自然, 画出佳作来, 顺利地完成色彩写生课程任务。

参考文献

[1]常征.风景写生教学方法探索.美术大观, 2007年第9期.

[2]秦永红.色彩风景画的意境.美术大观, 2007年第9期.

[3]马新宇.色彩基础教程.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8.

色彩风景画写生 篇3

关键词:风景画;构图;色彩;空间

19世纪开始,画家往往直接面对风景写生,许多优秀的风景画都是通过写生完成的,更加真实地通过观察画出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这种捕捉再现式的绘画方式在19世纪的法国印象派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由于物理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发现了光谱,人们对色彩有了新的认识,画家们狂热地用色彩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据说画家莫奈在野外写生的时候为了追求光线色彩的精确,每天只画七分钟的时间。当我们在博物馆里观赏一百多年前的作品时,会发现那些最鲜活生动的瞬间被定格在画布上,那些乡村的天地,不同时间的教堂、高山、风景、鲜花等等,无不令人无限向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直接的、即兴式的绘画方式也正是风景写生的魅力所在。

有的学生认为写生就是做色彩练习,写生千篇一律,几十张画像一张画,是天、地、树、景的简单罗列,失去自己的感受也就失去了绘画艺术最重要的东西。好的风景写生也是作品,所以要有作品意识,重感受,敢于表现自己的感受,这才可能画好一幅画。

一、画好风景画的方法

1.画面的构图

画面的构图也就是景物的选择,对初涉风景写生的同学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构图散乱,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表现在一幅画里,这是非常忌讳的,艺术作品贵在有精彩闪光的东西,其余都是配角,如果画面都是主角显然是杂乱的,在选景时应尽量集中,最想表现什么就画什么,在构图的时候要突出你想表现的东西;再者,构图的时候,画面内在线的构成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经营构成画面内在结构的大线条之间的关系,这决定了画面整体的旋律,也就是构成画面的纵横之势。由此可以引申出具象绘画中的抽象因素,实际是点线面,黑白色块在起作用,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所以,画画前考虑的问题首先是黑白灰的关系,其次才是色彩,当然也有相反的说法,但这个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亨利·摩尔说过,现在不是色盲多,而是行盲多。形的美是色彩美的前提。

2.畫面的色彩

写生对训练色彩是很有效的,通过这种捕捉式的训练方式,我们很快会对色彩敏感起来。首先画好色彩要把握画面的色调,色彩调子的形成不仅是因为光线对色调形成发挥的作用很大,就连物体本身固有色和物体受环境影响的条件色对色调的形成也能产生很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色彩作品中它的形成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需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和把握画面色调的形成。我们在写生的时候掌握运用好冷暖颜色,比如阳光下的景物,受光面是暖的,背光面和阴影相对就是冷的,而在阴天的时候受光面是冷的,背光面和阴影就是暖的,当然还要靠观察,同样是阳光,光线的强度在不同的时间段色彩倾向都有不同,早上、中午、黄昏的色调是不同的。

3.画面的空间

学生在学习之前的色彩静物时就一直在努力地理解空间,做出空间,那么在风景写生中,我们看到的空间更远了,更广阔了,难度也增加了,但是只有通过空间的深远才能表现大自然的深层和博大,比如表现道路必须要表现出道路的远近距离,相互遮挡推移的关系,无限延伸的感觉,这是学生都知道的问题,但真正能够做到却是有难度的。

二、风景画的作画步骤

风景色彩写生的作画方法须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普遍规律。

1.起稿构图

构图也被称为布局章法,要根据主题思想和取材的需要,立意布局,将要表现的对象的形象及色彩、明暗、轮廓、形状加以适当的组织、安排、处理,构成协调完整的艺术画面。用铅笔起稿或用颜色直接简略起稿,对画面可作适当的取舍与调整,要注意安排好画面形体构成关系,处理好色调与色彩的搭配关系,处理形体的点线面的节奏与旋律以及空间透视、主次强弱、虚实疏密对比关系,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和秩序感。为大色调打基础,确定地平线、主体物的位置以及相关景物之间的远近、左右关系,注意透视变化,集中解决大的基本形特点,位置、透视等形的问题,还要特别注意抓取景物的特点。

2.铺大色调

这一步是关键步骤,注意画面色彩构成关系,具体处理色彩构成形体的冷暖、明度、纯度、虚实强弱、色彩空间、透视关系。确定物体的空间、明暗、冷暖的大色调关系,用透明薄画法、湿画法由远及近地概括交代景物大的形体结构,注意表现天空、水面与主体物的大色彩关系,不拘泥于细节的刻画。铺大色要抓住画面的大色调,统一整体的气氛,把握住天、地、物大的色彩关系,画左顾右,画上顾下,画小而顾大,把握整体的联系统一。

3.深入刻画

塑造形体时在整体表现的基础上,拉开近景、中景的空间关系、色彩对比关系、主次关系和虚实关系,运用水粉风景画的多种表现技法,如干湿浓淡、皴擦点染,使画面逐步充实丰满起来。遵循先湿后干、先深后亮、先薄后厚、先远后近、先大后小、先主后次的原则。

4.整体调整

在阶段作品完成之前,需要有一个全方位的协调审视和精心归纳,纠正不协调的地方。神与刻画阶段容易顾此失彼,所以要通过调整来删减、削弱喧宾夺主的细节,充实加强画面的整体关系。

以上是风景写生的基本要求,很多东西还需要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形成自己的作画方式和语言。

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篇4

风景写生报告

按照《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专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规定,绘画专业油画方向、公共设计专业应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安排“色彩课程外出风景写生,规定课时为绘画专业油画方向为四周、5个学分,公共设计专业为三周、4个学分,场所为国内风景地区”。根据以上教学方案的规定,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将本次10级油画班,10级公共艺术班,“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场所安排在“四川省雅安上里古镇美术写生基地”,10级油画班时间为第16周—19周(即6月13日—7月10日),10级公共艺术班时间为第17周—19周(即6月20日—7月10日)。

色彩风景写生内容如下:

1、学生了解自然和自然景色,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应对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地域生活和文化的同时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风景写生,要求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步骤、选景与构图以及相应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此次外出写生10级油画班,10级公共设计班,共2个班级48人名学生需外出带队指导老师2人。

现将此次写生课程的有关内容及安排汇报如上,请教务处根据学院关于课程的规定及教学培养方案,对我们此次写生给予协助、指导,并对有关班级公共课程予以调整,给予此次外出写生的学生有关补助、对执行课程的教师差旅补助费用。

学生人数: 10级公共设计班(20人)、10级油画班(28人)。总计48人 教师差旅费用11925元

学生补助费用12040元

总计¥23965元

设计艺术学院

风景写生教案 篇5

1、景物写生的任务与意义

景物学生的任务是研究和表现大自然的各种景物,从我们选材取景到描绘的全过程都应该反映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我们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感情。意义:(1)在客观世界中获取审美理念,培养审美的眼光;(2)借景物表达情感;(3)掌握表现技能;

(4)丰富想象力、扩展思维空间,培养创作理念。

在写生训练中,区分主次,取舍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表达境界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

景物写生,分室内与室外两类,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如何在大自然中获取美,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意境、气势、情调、趣味、优雅、韵律等效果,都是风景画中需要追求的(表现技法中的需要)。

2、景物的构图

一幅风景画,根据主题、画意,在画纸上置阵布势,要讲究章法。“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要达到这两点,首先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然后再深入到局部。

①选择角度;②注意取舍;③强调主次;④注意虚实,疏密关系,加强气氛渲染,这是风景画技法的基本要求。

初学画风景易犯平、散、乱的毛病

平:不注意取势、主次不分,没有起伏变化,不注意空间关系。散:没有整体感,孤立地塑造细节,景物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呼应。乱:缺乏组织、取舍,看什么画什么,只是简单的罗列。没有秩序感。照抄自然,是自然主义;脱离自然,是主观主义,二者皆不可取。法则:①作品中的一切都应当从属于作品基本内容的表达。②作品中的一切都应互相保持联系。

③作品应有一个吸引人注意力的构图中心。

④作品结构应是一个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整体,协调,节奏韵律,是构图中的表现要素。⑤细节塑造注意主次关系。

⑥注重发现,捕捉物象中的形式美。

⑦用构图中的均衡表现稳定,以不均衡表现不稳定和运动。⑧画幅的尺寸大小比例,要适应内容的表达(主要是指幅式)。

3、景物的透视

在景物写生中,从决定取景的角度,到空间距离的表达,从探索一座建筑的体积,到建筑结构的表现,都须懂得和运用透视基本规律。

透视角度的选择视平线的确定要符合内容与形式的需要。所站的位置高、视平线就高,地平面上的东西就露得多些。所站的地势低,视平线就低,表现开阔的远景,一般多采用高视线,表现近处的建筑物或树木的高大,多采用低视线。低视高 一般视高 高视高

视平线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二点透视(斜行透视)

三点透视(倾斜透视)垂线向上或向下相交于一点。散点透视: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方法,完全为了画意的需要,也叫多点透视,主要法则:有高远法、深远法、平远法。

除了以上几何透视和散点透视外,还要注意空气透视,其要点是近浓远谈,近实远虚,近清晰远模糊。

4、景物的空间

空间感的表现是景物的基本要求,自然界的一切物象都在大空间中运动着,变化着,一幅风景画如果不能表现天空之辽阔,地面之深远,就缺乏了最基本的真实感。画面的空间感,一般是通过表现景物之间的空间距离来体现。

写生要抓住最基本的大空间关系,即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大的空间距离层次。

天空因气候、季节、时间的不同,而不应孤立地去表现天空,地面是一个实在的整体,应对比的去画,相形之下,天空显得单纯、轻淡。还要利用空气透视的原理去认识分析空间。一般的规律是:近实远虚、近浓远淡、近强远弱。

5、景物的质感

我们所描写的景物中,一切物象都有它本身的形和质的特点:如云烟、水、山峦、土石、植物、建筑物、船只、车辆、金属架结构、室内陈设等,要掌握它们各自的特质,用不同的线条、明暗层次,笔调去表现它们的真实感。田野

田野的特点因地而异,或田垄、地垄、丘陵起伏、湖泊河流,它们本身有明显的起伏或延伸的界线。这些界线,有长短、强弱、平行、交错,要搞清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用虚实轻重来表现远近距离。山峦

山势要抓住外轮廊的特点,表现山的厚实、稳重,将山的外形与山脉的起伏特点结合起来。画群山要有主次、远近之分。“远山无树、远水无波”,“远山无脚”。山峰的阴阳向背也是表现山势结构的因素,土质圆浑,石质峻峭。石分三面:

树木的特点:树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枝干结构。注意树的长势特点,注意树的性格、姿态。“树头宜放,树梢宜收”

要研究它的生长规律、树叶的形状特点疏密层次等变化,用简炼的手法进行艺术概括,把树的特征表现出来。

画树林更要注意疏密关系和远近层次。建筑物

要画好一座建筑物,先还是要理解它的结构和形式特点,如建筑物的长、宽、高的比例关系,房顶、墙壁、门窗的特点。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一座建筑的“精神”往往通过门窗表现出来。因为门窗的大小、多少、高低是由建筑物的职能,用途要求所决定的。任何部分的表现都得符合透视原理。但建筑物中的直线,圆线都只能凭目测判断来画,而不可用尺、仪器来画。写生不能象画效果图一样去表现。

注意建筑物的各种材料质感的表达。要强调建筑物的整体感和稳重结实的感觉。画建筑物要注意周围环境的衬托,一切都是为了表现整体气氛情调与意境。点景:丈山、尺树、分人

工具一般采用铅笔、木炭笔、钢笔或毛笔均可,橡皮、擦笔不可缺少。初学者作业幅式不要太大

十六开为宜,时间一般一张作业1个小时左右。

6、步骤:

①取景,定构图

②勾大体轮廓、用线分轻重

③先画主体、后画客体,由浅入深

④铺大体明暗,拉出远、中、近三个基本层次 ⑤刻划局部,深入细节把握整体

美术走进风景写生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掌握水粉风景写生基本步骤与写生要领。

2、了解构图在风景写生中的作用。

3、体会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构图与色彩表现,把握好室外光线的变化。

难点:在实际绘画中,懂得理性(客观的自然属性)与感性(主观的自我属性)的完美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如没有多媒体就准备一些相关的风景写生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摄影作品。

出示一些自己外景写生的摄影作品, 并给以说明,激起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二、课题展开:

师:这些图片是不是很漂亮呢?

生:是,很漂亮。

师:看了这么多图片,体会到了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把这些摄影作品展示给你们看,目的是什么?

生:摄影和绘画是有联系的„„

师:大家都说的很对,摄影和绘画是相通的,面对大自然,要进行选景和构图,主次关系等等。

师:面对这么美丽的风景,无不让人心动,如果没有相机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很想把它成功地描绘下来呢?

生:是„„

师:那我们该如何进行绘画?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景写生。

出示主题:“走进风景写生”

(一)走进生活,面对自然

生活、大自然,是色彩训练的大课堂。通过风景写生,让我们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认识美,表现美。

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观存在,同时又各具神态。要想把真实的世界用绘画的形式予以体现,就必须以真诚的心灵去感悟,用形象化的语言去创造绘画艺术的表现空间。

我们都知道,看不到的东西画不出来;看到的东西,不去做认真的观察研究、分析理解也会画不好。因而我们必须从写生开始,走进生活,面对自然,长期与自然界对话,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方能取得成效。

写生前先画速写,通过速写来解决基本的问题。

画速写有三个目的:

①快速地了解和熟悉环境,做到心中有数,对要描绘的对象和表现的主题有一个明确的构思、构图。

②在了解环境、把握环境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心态与作画的情绪,这样才能产生满意的作品。

③从走进生活,面对自然,长期与自然界的景物对话来看,速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又是收集素材最得力的方法;同样速写本身也有着独立的艺术价值,他可以敏锐地抓住人文、地域风貌等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速写实践,能提高较强的概括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加深理解能力及娴熟的表现能力。

师:速写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请问同学们,有哪三种表现手法?

生:点线面„„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1明、暗、体、块表现手法。2线、面、调子结合表现手法。3线造型表现手法。

(出示各种速写表现手法的作品,以及解说各手法的特点,便以学生比较和理解。)

(二)浅谈风景写生

自然景物是按照自身生长规律实际存在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地抄袭自然,应在多样的景物中选择触动内心感受的东西。具有发现的眼光,学会用审美的判断标准看待自然,从中提取对画面有益因素,借用色彩手段和表现形式以取得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师:高一时大家都有风景写生过吧?

生:是的。

师:在风景写生过程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着自然界中的景物,刚开始兴高采烈,激动不已,开始作画,只一会儿就有些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最后只好草草收场?

生:是啊„„

师:那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有谁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生:有„„;没有„„。(师:有思考过的同学,请你讲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生:„„)

师:其中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时间的改变,而光线、气氛、色彩也在随之变化,因为缺少经验,没有作画的精神准备,思想情绪茫然,因而留下遗憾。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敏锐的色彩观察能力、把握整体气氛的能力和记忆能力,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抓住第一印象,强化第一印象,不要跟着变化跑。

师:由于室外光的多变性以及景物的繁杂性,风景写生在难度上要高于景物写生。水粉风景写生由于作画的时间不同,即使是同一景观,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气氛和相异的情趣。这是因为色光变化在起主导作用。在没掌握正确的步骤画法时往往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看到什么画什么,结果越画越乱。

写生中我们应该熟悉并掌握外光色彩的变化规律。在室外,景物常因不同的光线角度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因光线的变化随时改变物象的色彩关系;或色彩的饱满、明暗对比强弱;或色彩迷离,对比含蓄,所以常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生过程与自然景物相通,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这个道理。

师:面对不同时间的不同光线,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色彩,去表现景物?

早晨,光色绚丽,色彩变化迅速。日出前明暗对比弱,景和色彩带灰蓝冷调。日出时,色调很快发生变化。霞光喷薄四射,太阳光穿透由水蒸气形成的大气层,光谱中蓝、绿色被吸收,而黄、橙、红色光大量反射出来,整个景物都笼罩在以橙色为主的光源色中。树木、云雾、建筑物等的受光部都改变了固有色,呈现橙中带红味。此时景物的背光部因补色原理都呈现纯度偏低的蓝绿色。

中午,阳光呈银白色直射而下,天空蔚蓝。景物的受光部位因受天光影响而变成冷白色,背光部呈暖色。由于光线强烈,景物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增强,色相鲜明,受光与背光的补色关系较强。因环境色光反射强烈,环境色十分明显。

傍晚,空气较干燥,阳光穿过尘埃飞扬的大气层,光谱中冷色被吸收,因带玫瑰红的红色大量反射,整个大地披上带玫红的光源色。

师:掌握正确步骤才能画好画,那有谁知道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

生:先构图,然后铺大色调……

师:说的很对。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可分为五步。一构图;二铺大色调;三校正大体色调;四深入刻画;五整理完成。

第一步:构图

师:构图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生:……

师:风景构图是在广阔而丰富的自然界中,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激动人心的景象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在画面上布局。但是要注意画面中既不能没有主题物,也不能存在多个主题物。选取的景物要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师:要坚持多样统一的构图原则。多样统一是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不同景物所表现出的各种形体、色彩及表现形式组成了风景画内容的多样性。从突出主体内容出发,选取可利用的形象素材,将它们分工明确、合理布局,以取得前后贯通、对比穿插、主次有序、宾主呼应等画面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要懂得取舍。

1.要有一个表现中心,运用视觉诱导形成表现重点。

无论何种题材的画种都应有一个主题物,两个以上的主题物的出现则会削弱人们的视线,最主要的景物难以突出。主题物所占画面的面积较大,并应由安置在画面上较为突出的地方,其他部分与之相补充,相对比,相协调,达到整体上的多样统一。(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2.根据所表现的题材,确定或长方、或扁方、或正方构图。横构图辽阔,长构图挺拔,方构图稳定。(出示几张不同构图的作品,并给以分析讲解。)

3.注意空间关系的构图变化。

一般分近、中、远三段,主体处于中景位置。

中景:为主体,因此主体较为突出鲜明,要着重刻画。

近景:为陪体,陪衬、烘托主体作用,并通过近景的透视线方向引向主体,显示出观者到主体的距离,近景要概括。

远景:为衬体,在解释着主体物的环境状况及主体至远景的距离,使画面更有深度,远景要虚。(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4.注意疏密节奏、黑白灰的分布与对比、景物和色彩的呼应及画面的均衡等。(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第二步:铺大色调

第三步:校正大体色调

第四步:深入刻画

第五步:整理完成

(分别出示各步骤的图片,给予解说,便于学生理解和体会)

(三)作品欣赏

出示一些有关风景的作品,相应的给于分析,并请几位同学分别给作品进行分析。

三、回顾,总结

回顾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构图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只有当理性(客观的自然属性)与感性(主观的自我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作品才会具有较高的水平。

教学反思:

这是在实习的时候给高二绘画班的学生上的一堂理论课,因为他们当时即将外出写生,指导老师要求我给他们上一堂,那我就设计了这堂风景写生,准备的很充分,因为是第一次“真正”上课,备地很认真,把自己说的话都一一写出来,省的一紧张就忘记。

整堂课下来,内容很紧凑,就是讲的内容较多,没有重点,这个指导老师也跟我说了,时间控制的很好,第一次自己准备,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所有的都是自己构思,到图书馆找了资料,自己做课件,课件中的图片都是用相机一张张拍下来放进去,花了很多心思,不过还好,学生说上地挺好的,呵呵,就是声音有些小。

谈色彩风景写生教学中的构图 篇7

一、明确构图的概念、要素及意义

绘画中的“构图”主要是指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需求, 把要表现的对象恰当地组织起来, 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构图是对画面的经营和布局, 对画面结构的整合。“构图基本功就是指构图能力 (包括创意和构思能力) 。主要是指对一幅画面怎样进行经营和布局, 怎样运用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均衡组合, 怎样运用色彩关系 (包括色调和色块) 来组织构图、学会整体地组织画面和概括画面等等”。构图中的要素也有很多方面, 有点、线、形状、形体、质感、色彩、色调、明暗、节奏、情感等等。了解各种构图要素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对象。点、线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物体的形状都是由点、线、概括出来, 而色彩、色调、明暗直接影响画面的节奏和情感的表现。在色彩风景写生构图中, 需要对看到的对象进行概括取舍进行构图。在学生最初色彩风景写生中, 一般只关注局部, 注重单个物体的形状而忽略整体画面的概括和协调, 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分析和引导。在一定的场景下, 老师去分析眼前景色中的逐个元素及其画面组织关系;也可通过世界名画的解读, 让学生明确大师最初构图时的思维方式。对于一幅好的构图要考虑到很多构图要素, 对于眼前的景物要有抽象性思维。比如, 色块的概括时可以忘记具体事物的形状要素而把对象看为各种大色快的组合进行组织画面的构成。对于一些具体的形象可以概括为简单的点、线、面, 这样可以简化细节而让学生抓住对象的第一感受, 能够更好的概括组织画面的关系。

二、掌握基本的构图形式、原则和方法, 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构图

掌握一些常规的构图形式是学生提高构图能力的途径之一, 有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才能灵活运用构图形式。“常规的构图形式有:三分法构图、平衡式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式构图、放射式构图、横线式构图、曲线式构图、垂直线构图等等。”下边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风景绘画构图形式。

“三分法”也是黄金比例的简化, 三分法一般是在画框中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平均划分为九份, 然后将要表现的对象放在切线上或相交点上。三分法在风景写生构图中是常见的构图之一, 尤其是表达大场面的自然风景, 比如大片田野、大海、树林、草原、大地等带有地平线的风景。运用三分法能发挥要表现的主体景物在画面上的组织作用, 可以更好的和周围景物协调与联系, 使画面构图产生美感, 突出要表现的主题。构图时, 景物放置的位置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这个就要取决最终要表现的主题。如果要表达大空间, 那各种元素相对要小, 反之亦然。这样的构图让画面呈现简洁、主体明确的特点。平衡式构图采用平衡方式的画面结构, 包括对称式平衡和重量式平衡, 使得画面在视觉上取得一种平衡感。比如表现树木建筑物等在水中的倒影、雨景等等。由于单独用平衡式构图一幅画面会显得单调, 所以一般和其他形式构图共同融合进行画面布局的构图。三角形构图包括正三角、倒三角、斜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正三角构图显得稳定, 倒三角构图具有明快、敞露的感觉、有不稳定感。斜三角也具有不稳定感, 可以显示生动活泼的一面。三角形构图也是和其他构图形式一同构成画面的方法之一。对角线构图是从画框的一个角落延伸到其相对角落的线, 也是画面中最长的一条直线, 可以给人带来移动的感觉。这是一种强调方向性的构图方法, 这样的构图形式给人以一种力量感、方向感、冲击感。在对角线构图中, 也可以利用对角线中物体的近大远小透视关系去表现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表现一定的空间关系。放射式构图形式在风景绘画中也运用比较多, 是以主体为核心, 景物向四周呈扩散放射状的构图形式。一般在绘画一些利用焦点透视原理进行一定空间物体的表现方法。有关各种构图形式各有其特点和语言, 在一幅风景写生构图中并不是只套用一种形式就能掌握好构图, 而是多个形式原则相互融合去进行画面的元素组合构成。对于以上提到的构图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就放射形构图来说, 可以让学生对路灯、火车道、街道、小路、树林等等进行小色稿的构图训练, 加强其构图特点和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在世界名画中寻找其构图形式原则, 以便加强深刻的印象。对于每一种构图形式进行逐个的小构图训练, 让学生对每种形式都有一定的表现方法。对于常规性构图形式, 也可以让学生多看摄影作品, 去分析感受各种构图形式方法和美感。在学习基础的构图形式和形式美的法则后, 对于一幅画面到底如何进行构图, 要看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构图形式使画面协调统一。

三、运用画“小色稿”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

画“小色稿”就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景物进行小尺寸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概括。画小色稿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色彩风景写生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色彩风景写生中的构图需要学生在面对大自然时进行独自的取景构图, 即使在同样的位置去取景构图, 不同的做画者所构图的形式内容都不会完全一样, 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后进行自己眼中景物的取舍构图。在取景构图中, 学生面对自然风景, 首先要学会观察对象、明确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对眼前的景物所做取舍或添加。比如在同样一片有一所房子的油菜花田野的风景面前, 学生可以以油菜花为表达主题去进行构图布局画面;也可以以房子为主要表现对象, 而油菜花只是作为陪衬的景物;当然也可以以天空下的小田野为主题, 突出天空的浩大来进行构图等等。在去年的色彩风景写生课程中, 我试图对同一景色 (校园里边的几棵枇杷树) 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和主题进行小色稿的构图练习, 最后学生的小色稿构图作业很让我出乎意料。有的小品表达的琵琶果和枝叶的相互映衬构图;有的表现几棵簇拥在一起的树木的取景;也有以大场景布局突出枇杷树的小稿;还有以琵琶果之间的聚散空间关系为主题的作品等等。这些小色稿的构图让我意识到在色彩风景课写生一开始对于构图进行小色稿的训练的重要性。比起之前讲述过多构图理论后让学生直接写生绘画的作业要明显的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取景能力, 也可以借助相机的作用, 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景物进行不同视角不同主题的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晓东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设计色彩课程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专为艺术设计专业服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 其目的是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 以此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 使学生建立起在观察表现上的新的造型观念, 开拓其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创造和表现能力, 为今后的艺术设计打下基础。

关键词:设计色彩;少数民族色彩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于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色彩的人才培养上进行改革,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对于设计色彩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改革的目的以及改革的思路加以分析。

一、设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各高职校对于设计色彩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 设计色程设置、彩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1. 教学观念未与时俱进

色彩教学首要需解决的问题是教学观念的陈旧。教学观念决定教学方法及手段, 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如今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艺术设计专业与绘画专业的学习方向不同, 不能将研究传统绘画的方式方法带到设计色彩的教学中来, 在师资配备上也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方向及思想观念。

2. 课程内容空泛

教学观念的陈旧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空泛。色彩教学中基础知识固然重要, 但只是单纯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色彩的教学需要。学生问卷显示, 现代大学生对于本土少数民族色彩艺术大多抱好奇的态度, 知之不多。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 信息流通慢, 大学生接触少数民族艺术的途径有限, 认识粗浅。很多大学生分辨不出土家族、苗族、侗族艺术品的特色, 对各民族用色的传统和差异更一无所知, 很难谈及借鉴和设计。湖南大学生了解本土少数民族艺术作品较少、与民间艺人交流的机会较少, 又没有机会参与收集、整理、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的工作, 导致艺术创作与设计一味在西方色彩设计后面跟风, 缺乏本土特色和个人风格。

3. 未形成教学体系

一直以来设计色彩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知识的接纳是一个从认知、了解、掌握到创新的过程, 用切实的教学手段教授学生, 改革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模式, 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使其更加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的授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1.设计色彩与其他专业的衔接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设置第二部分专业课程, 重点是把湖南本土少数民族色

构图拍摄练习,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点评, 利用一些作图软件可以再一次修改其构图。摄影构图和绘画构图有许多相似之处, 都是追求画面的美感, 都服从形式美感法则, 加之如今数码摄影经济方便好用, 我们风景写生构图训练可以把此项作为方法之一。

总之, 无论是何种构图形式和技巧, 以上所谈都只是一种进行构图的方法, 要想使学生解决色彩风景绘画中的构图问题, 创作出好的作品, 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构图形式方法之外, 还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灵和发现美的眼睛, 使得学生们无论彩教学内容纳入艺术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 组织学生进行本土艺术社会考察, 邀请专家进行本土色彩讲座, 鼓励把本土民族文化运用于艺术创作及艺术教学中, 通过展览、网站、等形式进行作品的宣传展示。

2.专题讨论

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 开展特色的专题讨论, 将色彩与设计结合在一起, 通过透彻的讲解, 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提升学生对少数民族色彩的认识,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课程内容的更新设置

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 可以将课题设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基础知识训练和色彩情感表现, 第二阶段则为色彩设计实务训练。在实践中理解色彩设计的目的、意义、运用范围等。首先, 通过色彩设计方法探讨和完成色彩的前期计划;其次, 完成色彩设计任务, 整理研究少数民族色彩的采集、加工制作及运用方法, 开发现代色彩用色新材料, 将本地少数民族色彩图式应用于现代艺术与设计中。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 推动民间美术走向世界, 实现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全面振兴与繁荣。

结语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商业化、现代化时代, 艺术与设计如果不强调本土民族特色, 极易成为千篇一律的复制品。以上关于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只是一个初步探索, 知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 对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对于从事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教师而言, 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并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的有用之才。抱着科学的态度对待湖南少数民族色彩艺术, 能在当下突出本土艺术的特点, 突破省内现阶段高校艺术与设计教育缺乏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局面, 促进艺术与设计创意思维的发展, 提升现代设计理念, 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使设计色彩教学发挥其真正的基础优势。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色彩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蒋广喜.色彩视觉表现.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3]张学军.浅析设计色彩教学与后现代色彩观的融合, 艺术教育,

作者简介:

刘晓东, 男, 出生年:1982, 籍贯:湖南邵阳, 职务:高校教师, 职称:助教,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抽象艺术, 工作单位: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从什么样的视角、什么样的景色中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画面的景与物。以上是作者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感受, 对于色彩风景写生教学还在逐渐探索之中, 希望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构图决定一切》, 作者:史林平钟山,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2011年。

上一篇:司法警察年终个人总结下一篇:红十字会知识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