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景写生

2024-08-11

建筑风景写生(精选10篇)

建筑风景写生 篇1

建筑风景绘画也是一种绘画种类, 凡绘画均涉及到语言问题、风格问题, 自然对于该种类的绘画语言进行探讨也是有意义的。

一、建筑风景写生的风格

建筑风景写生的风格可以理解为作品的风范与格法。风范也即思想、情感等。格法即是创作手法、创作语言等。风格是绘画者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 基于个人的学识、情感、人格, 为着某一艺术方向, 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 不断的积累解决经验, 达到一定程度后, 终而使自己作品形成一个相对恒定的风范与格法, 此谓之风格。风格相近的情形多了就成为一个流派。

对于初学者而言, 是风格形成的初始阶段。要多知多识, 不断明确方向, 在绘画道路上去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断加强形成个人风格的可能性。但是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作品想要到达的高度, 拟定好个人的目的地, 并朝这个方向努力。如若仅就风格而风格, 只会适得其反, 使自己的作品矫揉造作。

风格在数量上是无限可能的, 这也是艺术繁荣的根源之一, 风格的生命在于求异, 如果一味因循守旧, 只会寓寄迁就于某一流派。即使作者掌握了一定的风格, 有了恒定性, 其思维也不能僵化, 要把握住好风格的另外一个特性, 也要有多样性, 以保持自己作品的活力, 这是后话。

二、建筑风景写生的写实与抽象

采用写实还是抽象的表现方式, 是很多练习者所面临的疑惑之处。一般意义而言写实重“形”, 抽象重“迹”。但是推崇或贬低任何一方都是不妥的做法, 不能将两者泾渭分明, 写实作品与抽闲作品的区别, 仅是前者更容易通过视觉, 唤起观者的感觉和心理对时间、空间、质量及意识的记忆而已。对于决定采用写实方式的练习者而言, 要看到两者在本质上的共通之处, 而对于意图采用抽象方式的练习者来说, 既不能无事生非式的盲目抽象, 也不要使抽象虚妄化。

写实未必一味重“形”, 在写实过程中必须借助比较、分析、综合、取舍等抽象手段, 才能把握住物象的形的特征, 并使之落于纸面, 才能完成一幅写生作品, 因此其与后者的比较只是抽象程度的不同而已。

抽象亦未必单纯重“迹”, 从一幅作品的构、创作、完成的首尾看起, 首先, 抽象作品的初始点绝不是源于痴人所说的梦境, 而是源于真实存在。其次, 抽象并不是抽到九霄云外, 其归结点还是生命真实。

三、建筑风景写生的语言

写生的语言是在绘画者的驾驭下使作品本真实现视觉传递的手段, 也是作品风格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 语言的表达会受到熟练程度、工具等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语言是由形式、技巧、内容这三个层面的因素构成的。

形式也就是语言的外在符号, 是有个体性特征的, 其囊括了色彩、明暗、纹理、线条等;技巧是灌注内容于形式的途径, 实施在创作过程中, 反应在形式上;内容是形式和技巧的实质性事物, 是作者和作品的内在。

写生语言还具有即时性特征, 因为是作者在限定的时间内的殷切倾诉, 是不含虚情假意的如常真言。写生绘画语言具有不易解读性, 其形式不是一种契约性的符号, 观者如果不去体验、解析作者, 那么这一语言是不容易被准确理解的, 虽则如此, 观者还是可以通过团组的语言体会到作品的情绪。同时这种不宜解读性也赋予了其具有言不可言之大美, 给观者留有很大的空间。

练习者要有语言意识, 摸索语言使用的规律, 使之贴切的符合想要表达的题材和立意, 形成能够交流, 方便谱写的体系。任何一种写生语言都是可以提倡的, 独特的风格面貌。最终作者的绘画语言要做到“法无定法”, 此举并不是意味着肆意使用语言, 而是在对语言及其语意、结构了然于胸之后, 根据需要, 任意运用而不受任何约定俗成的腐朽套路的制约。

参考文献

[1]欧涛.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艺术设计类:传统民居建筑线描写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2012.

[2]耿旺.硬笔色彩画在高校建筑美术教学中的尝试教育探索.2011 (12) :48-49.

[3]夏克梁.建筑钢笔画:夏克梁建筑写生体验.辽宁美术出版社, 第1版2009.

[4]夏克梁.手绘景观元素:植物篇 (上册) .东南大学出版社, 第1版2014.

[5]罗江玫.景物空间结构与色彩特征——凤凰古城色彩写生教学研究.装饰, 2006 (11) :22.

建筑风景写生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重难点解决方法:教师画出房子的结构,接触复杂形体让学生带来的疑惑。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1)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2)”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3)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4)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2、风景写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写生能全面接触到风景画中的各类问题,如题材、选景、构图、色彩、技巧、意境等等。其基本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对大自然风光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及构图的能力。(2)认识外光的景物规律,感受并表现出景的意境和情调。

(3)了解形成远近空间感的各种因素:透视、明暗层次对比、形体复杂与单纯的对比等等;掌握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技能。

(4)理解自然景色由于环境、季节、气候,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丰富连带关系,并掌握其表现的规律与技法。

(5)锻炼风景画笔法,塑造各种不同景物的形体和质感的能力。

低视高:作者的视点,接近地面或低于地面观察对象时,称低视高。在写生中,坐在地面作画,必属低视高,地平线不能定在画幅二分之一以上的位置,应是接近画幅底线。也有一些仰视的画幅视点,可以在画幅底线以下。这种仰视的风景构图,表现的景物能产生巍然屹立、气势非凡的效果

高视高:作者的视点,在人们头部以上,即从高处俯视地面景物。如到高山坡上去写生地面景色,视平线必在画幅上部或幅外,可表现宽阔的地面和深远空间(景物与景物前后遮挡程度减少)。高视高的透视构图,可以加强宽广的境界。

3、学生作业:进行风景构图速写,画幅不必太大,工具不受限制,每幅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完成。速写应以线为主,也可以使用一些明暗。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色彩风景画写生 篇3

关键词:风景画;构图;色彩;空间

19世纪开始,画家往往直接面对风景写生,许多优秀的风景画都是通过写生完成的,更加真实地通过观察画出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这种捕捉再现式的绘画方式在19世纪的法国印象派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由于物理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发现了光谱,人们对色彩有了新的认识,画家们狂热地用色彩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据说画家莫奈在野外写生的时候为了追求光线色彩的精确,每天只画七分钟的时间。当我们在博物馆里观赏一百多年前的作品时,会发现那些最鲜活生动的瞬间被定格在画布上,那些乡村的天地,不同时间的教堂、高山、风景、鲜花等等,无不令人无限向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直接的、即兴式的绘画方式也正是风景写生的魅力所在。

有的学生认为写生就是做色彩练习,写生千篇一律,几十张画像一张画,是天、地、树、景的简单罗列,失去自己的感受也就失去了绘画艺术最重要的东西。好的风景写生也是作品,所以要有作品意识,重感受,敢于表现自己的感受,这才可能画好一幅画。

一、画好风景画的方法

1.画面的构图

画面的构图也就是景物的选择,对初涉风景写生的同学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构图散乱,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表现在一幅画里,这是非常忌讳的,艺术作品贵在有精彩闪光的东西,其余都是配角,如果画面都是主角显然是杂乱的,在选景时应尽量集中,最想表现什么就画什么,在构图的时候要突出你想表现的东西;再者,构图的时候,画面内在线的构成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经营构成画面内在结构的大线条之间的关系,这决定了画面整体的旋律,也就是构成画面的纵横之势。由此可以引申出具象绘画中的抽象因素,实际是点线面,黑白色块在起作用,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所以,画画前考虑的问题首先是黑白灰的关系,其次才是色彩,当然也有相反的说法,但这个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亨利·摩尔说过,现在不是色盲多,而是行盲多。形的美是色彩美的前提。

2.畫面的色彩

写生对训练色彩是很有效的,通过这种捕捉式的训练方式,我们很快会对色彩敏感起来。首先画好色彩要把握画面的色调,色彩调子的形成不仅是因为光线对色调形成发挥的作用很大,就连物体本身固有色和物体受环境影响的条件色对色调的形成也能产生很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色彩作品中它的形成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需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和把握画面色调的形成。我们在写生的时候掌握运用好冷暖颜色,比如阳光下的景物,受光面是暖的,背光面和阴影相对就是冷的,而在阴天的时候受光面是冷的,背光面和阴影就是暖的,当然还要靠观察,同样是阳光,光线的强度在不同的时间段色彩倾向都有不同,早上、中午、黄昏的色调是不同的。

3.画面的空间

学生在学习之前的色彩静物时就一直在努力地理解空间,做出空间,那么在风景写生中,我们看到的空间更远了,更广阔了,难度也增加了,但是只有通过空间的深远才能表现大自然的深层和博大,比如表现道路必须要表现出道路的远近距离,相互遮挡推移的关系,无限延伸的感觉,这是学生都知道的问题,但真正能够做到却是有难度的。

二、风景画的作画步骤

风景色彩写生的作画方法须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普遍规律。

1.起稿构图

构图也被称为布局章法,要根据主题思想和取材的需要,立意布局,将要表现的对象的形象及色彩、明暗、轮廓、形状加以适当的组织、安排、处理,构成协调完整的艺术画面。用铅笔起稿或用颜色直接简略起稿,对画面可作适当的取舍与调整,要注意安排好画面形体构成关系,处理好色调与色彩的搭配关系,处理形体的点线面的节奏与旋律以及空间透视、主次强弱、虚实疏密对比关系,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和秩序感。为大色调打基础,确定地平线、主体物的位置以及相关景物之间的远近、左右关系,注意透视变化,集中解决大的基本形特点,位置、透视等形的问题,还要特别注意抓取景物的特点。

2.铺大色调

这一步是关键步骤,注意画面色彩构成关系,具体处理色彩构成形体的冷暖、明度、纯度、虚实强弱、色彩空间、透视关系。确定物体的空间、明暗、冷暖的大色调关系,用透明薄画法、湿画法由远及近地概括交代景物大的形体结构,注意表现天空、水面与主体物的大色彩关系,不拘泥于细节的刻画。铺大色要抓住画面的大色调,统一整体的气氛,把握住天、地、物大的色彩关系,画左顾右,画上顾下,画小而顾大,把握整体的联系统一。

3.深入刻画

塑造形体时在整体表现的基础上,拉开近景、中景的空间关系、色彩对比关系、主次关系和虚实关系,运用水粉风景画的多种表现技法,如干湿浓淡、皴擦点染,使画面逐步充实丰满起来。遵循先湿后干、先深后亮、先薄后厚、先远后近、先大后小、先主后次的原则。

4.整体调整

在阶段作品完成之前,需要有一个全方位的协调审视和精心归纳,纠正不协调的地方。神与刻画阶段容易顾此失彼,所以要通过调整来删减、削弱喧宾夺主的细节,充实加强画面的整体关系。

以上是风景写生的基本要求,很多东西还需要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形成自己的作画方式和语言。

建筑风景写生 篇4

本本研究绘画者在具有一定绘画基础后, 在进一步研习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一、建筑风景写生的气韵

写生作品可以理解为, 作者顺应自然气韵以自然界物象为蓝本的对形体的重新创造。

写生作品要通过画面的语言组织体现出合理的气韵感, 气韵感是一幅作品的血肉, 有了健康的血肉之躯, 既是画面美的重要成因, 也是作品通向生命宇宙的基石。气韵多变, 有慷慨激昂、含蓄隽永、深远悠长等, 具体依作者立意为准绳。

关于气韵的塑造。自然物象一定是气韵生动的, 但是经过绘画者思维后落于纸面上的写生作品与自然物象性质不同, 之间存有隔阂的, 由此即使依样绘制的景物也未尽然全是气韵协调。如何在画面上达到气韵和谐, 既需要绘画者训练有素的感受力, 也需要提升自身的表现潜能。

首先, 作者必须以个人的绘画语言为对象, 洞察到将要组成画面的单元在视觉表现上的共通性;其次, 要把此类单元看作为运动的鲜活的存在, 这是把握住节奏脉络的关键点, 若把其作为静止看时, 则各单元是散乱的, 难以抓住主线, 也必然会影响气韵的形成;再次, 使所有共通性因子按照绘画者设定的条理秩序, 形成合乎逻辑的、规律性的变化, 并使这一变化成为持续性的、有始有终的完整过程。

二、建筑风景写生的空间表现

户外写生的一大难点是空间感的塑造, 与室内静物画相比, 户外建筑风景写生所面临的是大空间、大场景, 写生者极易被所面临的空间的磅礴气势所吞噬, 以至于先前的绘画技巧也显得空洞无助。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如何化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 则需从以下几点出发。

对于写生而言, 需要特别关注空间两个比较重要的属性, 一是无界性, 空间里的任何一点都是居中的;二是永在性, 空间永限于当前时刻。对于第一点而言, 空间中的任意一处均是平等的, 都可以作为画面的焦点, 空间本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 但绘画者根据作品的意需要确定主宾只差, 从主观角度对空间予以区分。对于第二点而言要把握住当前时刻, 以当前物象与视觉关系所形成的空间感为准, 所要描绘的主要是眼下所见空间。

写生作品而言, 可以体现空间感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为单个物象本身所拥有的度量, 其二为物象间的位置关系。

尽管不同绘画者对空间的理解与处理手法往往因人而异。无论采用中国的移动视点法, 还是西方的焦点透视法, 亦或是其它方法, 但凡要体现空间感需要从这几点入手, 在作品中发掘出作者自身所需的物象度量与位置关系的某类特性, 然后在自己的绘画语言体系中找到合适的表现因素, 进而使此类因素得以恰当施展, 并最终保证不破坏写生对象体系的完整性。

三、建筑风景写生的时间表现

尽管画面是静止的, 并且其表现的也是某一时间线上的瞬间性的定格场面, 但这与写生作品所包含的心理历程并不矛盾。此处所谈论的写生作品的时间, 既非是绘画所消耗的时间跨度, 也非是作品所体现出的历史纵横之气。而是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空间时间的位于意识层面的心理时间, 也即是作者在艺术创作时或者观者在品鉴作品时, 在内心知觉处所形成的时间体验。

绘画者要理解作品时间的概念, 在创作时埋伏好一条或数条时间线索。一方面, 写生作品要如文学、音乐作品一样, 通过不同的形象单元, 在画面上精心安排布置情节, 使之成为能够饱含作者思想的有起承转合的叙述过程;另一方面, 写生作品时间的长短和时间的性质可以完全由绘画者的创作初衷而定, 既可以是白驹过隙, 也可以是旷日弥久, 还可以是沧海桑田。

写生作品的时间反应在观者方面, 体现在, 无论如何稚拙的作品都不能望被一眼识破, 在品鉴时是存有阅读秩序的, 要远近、高下、左右、整体局部、的逐一品鉴。此外每个品鉴行为的所花费的时间知觉的长短也大有不同。

参考文献

[1]夏克梁.建筑钢笔画:夏克梁建筑写生体验[M].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9第1版.

[2]夏克梁.手绘景观元素:植物篇 (上册) [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3]罗江玫.景物空间结构与色彩特征——凤凰古城色彩写生教学研究[J].装饰, 2006 (11) .

[4]夏克梁.物象与意象——建筑写生与建筑画[J].浙江工艺美术, 2007 (1) .

风景写生实践报告 篇5

风景写生实践报告

九月,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收获记的季节里,我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风景写生实践课。

我们的写生地点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驻操营镇的画家村,在没去之前就听上一届的学长们说那地方不错,风景优美,多奇山峻石,还有很多果树,心里充满了期待。

十九日一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汽车,往我们的目的地进发,在车上,同学们有的欢声笑语高谈画家村,有的却昏昏欲睡,直到一种气势恢宏,造型独特的大山映入我们的眼帘,车厢内顿时一片哗然,一扫萎靡颓唐之气。没错,我们已经进入到了驻操营镇的范围了。一路上时不时的能看到驻操营的字眼一闪而过。

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画家村了,一下车,前面就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山,山虽不高,但却峻峭险伟,让人很有一种征服的欲望,远处还有长城,烽火台。这里就是画家村,也是长城写生基地。这里的长城就是那种最原始的长城,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地方都显得古老,由于破损,也显出一种残缺的美,气势也依旧在。这里的山大多是那种土石山,多悬崖峭壁。

住进小四合院之后,也到了午餐时间,在来之前,有同学说这里的伙食不好,吃不习惯,我很担心吃不饱。来到餐厅一看,每个桌上都摆着七八个菜,看起来还不错,还有肉,比学校的伙食好多了,我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中餐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出去爬山了,我们的目标就是最高的那座山。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我们的爬山之旅,最后差点回不来了,因为那山是在太陡了,我们上去之后下不来了。最后还是从山另一边的山谷里下来的,所幸的是,我们还赶在了晚餐之前回到了住所。经过了一天的劳累,晚上我们都睡的特香。

在随后的近十天里,我们每天写生画画,或者是出去拍照采景,整个的写生过程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记得有一次,我和宿舍几个哥们一起,为了能找到更美的风景,走了好远好远,最后中餐都没吃上,不过那边风景也确实不错,我们还是很开心的。晚上回去的时候,刚到饭点,放下画袋,我们立即奔上餐厅,然后狠狠的吃了几大碗米饭。写生的日子是快乐的,虽然每天画画回来很累,课仍然开心,因为我们被大自然拥抱,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那里清新的空气也净化了我们的身心。在这样的坏境中写生真是一种享受,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去想,仿佛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才知道,学校为什么要组织我们出来写生了,在风景如此优美的地方,可以更好的激发我们的创作激情。不会像我们在学校一样画画时缺乏激情缺乏创造力。在这么优美的地方写生,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成了画里的一部分。画山,水和树的时候,我感觉进入了一种状态,我想画,并且要画好,意识这样提醒我。当画画很有感觉时,周围的一切都会被淡忘,时间也因此凝固,画了一遍又一遍,虽然屡次失败,但是并没有想到要放弃。这个时候显得耐心十足并且很享受,心情好的时候画的东西也充满快乐。

晚上吃饭后,我们老师会给我们讲评今天的画,在这时候,我们可以听取老师的指导,欣赏同学的作品,并和自己的画作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优点,这个时候是我们进步的时候,是自我提升的时刻。因为老师的风趣,这也是我们开心的时刻。

评画结束之后,就是我们自由活动时间了,在这个时间里,我们一般是玩玩游戏,外面也有人放电影,也可以去看看电影。还有些同学,也抓住这些时间有来学习看看书什么。我一般都是在和同学玩一些游戏,这其中最喜欢玩的就是杀人游戏了,就是杀手杀人,警察指认,然后投死杀手。这个游戏考考验的就是一个的定力和逻辑力以及表达能力,如果你的任何一方面有欠缺,也许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所以玩着个游戏我觉得对于提升判断力有很好的帮助。

总之,在这写生的日子里,我们都过得比较充实,也很开心。要说这些日子里的收获,那肯定也是有的。在这写生的日子里,我体会到风景色彩的训练是进入色彩领域的重要转折,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化和由色彩形成的意境情调都可以在外光景物的观察与表现中接触到。我深深感受到当时印象派大师在室外创作时愉悦的心情。通过风景写生,可以获取各种不同,许多色彩就在我们眼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并掌握复杂而且有艺术表现力的色彩语言,并把它用到我们的创作中。

写生的日子是快乐的,虽然累,但是我们可以作画,精神上是愉悦的,偶尔还可以采摘果实,这是城市里无法体验到得。时间一天天的在过,转眼间我们就要离开这画家村了,离开这高高的山,这弯弯的小路,还有那虽已干涸的小河。阳光依然扎眼,但这一幅幅画面却愈闲得颓废,忽然觉得,自己只是个过客,美丽的景物依旧安静和平的存在着,而我们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忽然有种想感谢这次实践的感觉,因为美术写生不仅教会了我们的审美,提高了我们的绘画水平,也更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了文化的相融。外出社会实践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同学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进入壮美河山的实地艺术考察,教育同学们对中国文化从了解、接受,直至喜爱。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导同学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观观赏错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收集地方民间特色形象资料,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风格样式,为今后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同学们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拓展视野和获取知识的渠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几天同学们体会了山人的热情好客,这种社会实践的文化体验无疑是感受“美的历程”。

在写生实践期间,我们能遵守学习纪律,听从老师的安排认真完成学校,老师交办的任务。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感觉到了自己所学所掌握的色彩知识的肤浅和在绘画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色彩绘画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写生也使我对《色彩》这门基础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在单纯的认为这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填学时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色彩写生课的学习使我们对色彩的认识不在存留在色相方面,对色彩的明度,纯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食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在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情。在这写生期间天气的变化也为我们深化对光和色彩的规律认识及锻炼我们视觉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提供了有力条件,也能更好的提高我们表现色彩和技法等能力。老师教会我们理解因环境,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变化而产生变化的自然景色的色彩调和,体会到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到人生的哲学。

写生完后,我对写生作为艺术教育社会实践,其意义作了思考和总结。学校所安排的社会实践教学,学生是主体,老师核心,在老师的帮助下启发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准定位.在地点上一般都是结合专业训练的特殊性多选择偏远地区,有地域特色或者是源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如我们这次去的画家村,哪里有原始地貌,受人类影响较少。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往往这些地区的偏僻和交通不便每次都能促使大家克服困难,团结合作,体会到团队精神。

总之,美术写生实践教学对教育和培养我们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我们走上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同时健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精品。

谈油画风景写生 篇6

关键词:油画,风景写生,客观,主观

写生即是对景描绘, 是很常见的一种绘画方式, 它是用油画作为绘画媒介对客观自然进行写生描绘的手法。当美术史进入现代主义时期后, 很多油画家都是运用这个方式作为其绘画创作的主要方式, 如印象派的马奈、莫奈。在国内, 也有很多的油画家直接把自己的油画风景写生作品当成自己的创作。

油画风景写生的意义是重大的, 它是我们运用油画这一绘画媒介去表达客观自然的重要方式。对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形体关系, 色彩关系, 形式美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绘画练习方式, 初学油画的人往往是以此为了解油画的一种方式, 通过直接的对景写生, 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熟悉了油画的绘画技法。在研究绘画技法的同时对大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也会有很深刻的认识。初学者对油画风景写生的练习会使其对油画创作基本方法, 技法特点, 艺术特点有很深刻的认识。而有的画家不仅是把油画风景写生当成了他的绘画练习方式, 而是把油画风景写生当成创作艺术作品的方式, 当成个人的艺术理念, 个人艺术情感, 个人艺术价值观在绘画中表达的一个渠道。这种往往是对油画的理解较为深入, 有比较成熟的技法特点, 有一定的能力运用油画对自己的主观情感做出自由表达的画家。此时的油画风景写生就不单是一种练习了, 更是一个创作方式。实际上, 它本身就是一种绘画创作的独立手段。

油画风景写生是油画创作和练习的重要方式, 其方法多种多样, 不同的画家在进行油画风景写生时有各自不同的方法。总得来说, 其步骤有一下几点:1.对油画风景写生所需工具材料的准备。这是基本,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画画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油画风景写生的过程中, 如果我们画的时候缺了一种想要用到的颜料, 那作画的兴趣便会被打消, 如果我们画到快要完成的时候才发现画布漏油、画框有所变形等问题的话那之前的努力都将会变成无用功, 所以, 对材料的准备虽是小事, 确是不容马虎的, 这个功夫必须要做足, 以避免之后的流程受到影响。2.对写生对象的选择。这是对客观自然景物的主观选择, 在我们身边, 大千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以描绘的自然客体, 这些自然客体形式各异, 有的单调统一, 有的富于变化, 有的单调乏味, 有的丰富斑斓, 这些多样的客体呈现在画家眼前的时候就需要画家自己做出选择,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绘画特点、艺术取向来进行选取, 自然客体的存在和画家的选择都没有好坏的标准, 只是看所选择的对象是否符合画家的表达诉求, 如果能, 那便是好的风景、好的描绘对象。3.油画技法在描绘过程中的合理运用。这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环节, 是画家个人能力的集中体现, 有了合适的绘画对象, 画家对客体的主观表达就显得很重要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 先是构图和起形, 构图是绘画作品的基本构架, 是画面的开始, 当随意的自然景物呈现在我们眼前时, 构图在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基础上如何具备艺术上的形式美感是画家的一个课题。构图完成以后下一步便是对画面进行基本着色, 自然景物的色彩为画面色彩的运用提供了参照, 这些色彩是丰富的、多变的、自然的, 在着色时我们需要根据自然呈现出来的客观形态来进行把控, 同时也要讲究艺术上所说的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式美感、视觉心理感受, 当上色完成以后, 画面便有了一个基本面貌, 此时, 油画的特点和画家的个人艺术特点便会在画面当中慢慢展现出来, 油画中“润”的感觉、笔触效果、肌理感等都会有所体现, 这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画家随性而为, 按照自己表达的方式进行创作, 对画面的处理就根据画家的技法积累来进行了, 其艺术能力便在此环节当中得到体现, 这一步骤完成以后画面就基本完成了。最后一步, 是对画面进行最后的调整, 画面要精益求精, 效果完美, 就必须依靠最后的调整。之前的客观描绘, 是在一种随性、自然的感觉当中进行的, 完成的画面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最后的调整便是根据艺术上所说的整体效果对画面局部进行更改,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 是画面完成的最后工序, 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画面就会缺乏“灵气”, 会有些死板, 如果处理得好, 经此过程以后画面会“活”起来。

完成了上述这些步骤, 一幅完整的油画写生作品就成型了, 这几步, 缺一不可, 并且每一个环节都是很关键的, 任何一步处理得不好, 作品的最后完成效果都不会理想。这这个过程当中, 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点, 就自己写生中的感觉, 有几点体会。

一、要处理好客观景物与画家“心中之境”的关系

画面中呈现的景象, 往往不是简单的客观世界, 它是由客观景物转化为画家的眼中之景, 再由画家的眼中之景转化为心中之景, 其后由画家的心中之景转化为画面之景的, 其过程不是简单的一撮而就, 而是循序渐进的。古时的中国画家强调“形万里路”“尽奇峰打草稿”“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画中之竹”, 这些都是印证绘画中自然客体与画家主观情感结合以后所形成的画中之物的关系。油画风景写生当中这种关系依然存在, 如何处理自然景物与画中景物的关系是画家写生时面临的同一课题, 不同的画家对此同一问题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 这是画家艺术个性的彰显, 方法的不同, 正是艺术多样化的体现。这个关系处理得好, 写生的作品便是画家的得意之作, 是画家心灵深处诉求的体现。

二、处理好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在初学绘画时, 总以为写生便是老老实实地对景描绘, 是一成不变地对自然客体的忠实表述, 象照相机一样。而创作是有别于写生的、完全依照画家主观情感来安排画面景象的作画方式。实际上, 写生不是简单的对景描绘, 其间已融入了画家太多的主观取向, 甚至可以说写生即是创作, 只不过是有一定客观依照的创作描绘, 没有必要完全把写生与创作画一条界线, 如果真要分的话, 写生中的表达过程就会显得了无生趣。油画风景写生当中, 也不能完全主观, 一味地追求创作效果, 如果不注重客观对象, 写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失去了对客观自然对艺术的支持, 反而不利于艺术情感的表达。人们的视觉都是有习惯性的, 总是会追求一种“真”的东西, 所以画中之景需要以客观为参照, 同时观者的视觉也会有一种惰性, 想看到一些新的、美的, 有一些陌生感和视觉冲击力的东西, 这些感受在画面中的呈现就需要画家的主观表达了。从画面视觉感受上来说, 油画风景写生作品正是需要这种“熟悉”与“陌生”的矛盾关系而产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这种“熟悉”与“陌生”关系度的把握是画家在写生绘画作品当中需要修炼和把控的。

三、处理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面对的一个问题, 不同时期、不同艺术流派、不同画家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解读。油画风景写生当中这也是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 更多的人往往把油画风景写生当成是一种绘画练习, 所以常是重技术而轻艺术, 这一观念显然是有所局限的。既然油画风景写生的画面能够成为作品, 那其间的艺术性就必不可少了, 他们之前在普通的画面当中应该是一种对应和对等的关系, 没有谁比谁重要, 重什么轻什么的说法, 技术的完美把握为艺术性的表达提供了支持, 而艺术性的呈现会让油画风景写生当中的技术表达显得有的放矢, 提升画面的整体品格。

建筑风景写生 篇7

1. 油画风景写生的发展历程

风景油画在历史上的发展步伐是相对缓慢的。最初的时候, 风景油画只是人物油画中的一部分, 并未获得独立的地位, 仅作为人物陪衬而存在。直到文艺复兴后, 风景油画的独立地位才得以逐渐确立。19世纪中叶出现的巴比松画派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大自然的真实风貌, 并将它视为一个拥有生命的个体来深入发掘其内在的生命力, 进而将画家对自然的真切感悟充分表现在作品当中。巴比松画派出现的几十年后, 印象派应运而生。印象派的出现将风景油画的成就和地位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印象派强调绘画创作者要对外在的客观事物具有强烈的印象和感觉, 随着历史不断推演与众多著名油画家的卓越贡献, 油画风景写生成为了油画风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在一些情况下, 油画风景写生甚至被默认为与油画风景创作是等同的地位, 这也充分表明了油画风景写生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油画风景写生的应用

写生这种创作方法, 最初被西方画家看重并广泛运用于绘画创作。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 初学者一般都通过临摹的方法开始入门, 这样, 写生就成为了绘画学习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临摹能够使绘画初学者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了解并熟悉绘画创作的基本技法, 从而实现快速入门的学习效果。然而, 仅靠临摹并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绘画者, 临摹的作品缺乏灵性, 无法体现出画家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这个时候, 写生训练对绘画学习者而言, 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对具体物象的写生训练, 才能使学习者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真实山水的灵性, 从而在绘画学习中获得优异的学习成果。

二、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确立写生意识

1. 西方传统绘画观念中的写生

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 受到了基督教神学的很大影响, 因而, 与中国追求意境的绘画精神不同, 西方绘画更注重作品外在的精确和完美。西方绘画强调对自然风景进行创作时, 应该尽可能忠实于大自然的原貌, 将自然最本真的形态描绘出来。这种追求写实的艺术观, 也说明了写生对于油画风景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油画风景写生的创作特点

西方的风景画十分注重应景写生, 依靠对大自然丰富色彩和细腻光感的强烈感受进行写生创作, 在作品中充分表现出画家对自然的真情实感, 以此反映出画家对大自然及世界的独特感受。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绘画作品的真实性, 画家除了要运用高超的绘画技法尽力表现油画作品, 还要将自己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融入油画作品中, 使风景油画兼具真实美感与灵性特征。[1]

3. 油画风景写生的创作技法

风景油画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的新因素, 中国的许多画家为了寻求突破, 大都会从新观念出发, 尝试创造出新的创作技法。在风景油画创作中推广使用综合材料, 可以使风景油画在表现空间和表现可能性上得到很好的拓展, 从而让绘画作品与画家的内心达到高度的契合, 体现风景油画真实性的同时也反映出画家对现实生活的和谐构想。

4. 油画风景写生的现代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油画风景的写生创作突破了传统的风景油画写生观念。尤其是摄影技术的发展, 给油画风景的写生与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 例如, 在自然条件不允许继续完成绘画的时候, 画家可以利用数码摄影产品拍摄下当时的风景, 然后将照片带回画室继续开展绘画工作。[2]

三、结束语

风景油画写生对于风景油画创作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一个优秀的风景油画画家必须掌握高超的写生技法, 并且在油画风景写生中融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为了创作出优秀的风景油画, 画家在创作风景油画时, 应该树立起极具建设意义的写生意识, 并不断探索出新的写生技法。

参考文献

[1]阿荣, 媛媛.油画风景创作中对写生的认知问题研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 28 (01) :188—189.

油画风景写生取景探索 篇8

五代记载“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

唐代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均道出了写生的精髓和实质.即面对大自然实际存在的“景”“物”进行的描绘,抒发心中的情感。现代油画风景写生则是指:利用油画这一媒介材料,在户外自然光色的色彩体系中,对照实际自然景观并充分融入画家的精神和情感因素而进行的绘画。风景写生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它是主客观的融合,更是物与我的交融,“以心观象,以形写神”是其最高境界,其过程总的来说是眼、手、心的高度配合。

在油画风景写生课程的学习中,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一是对色彩关系的认知和对冷暖变化规律的掌握;二是对景物形状的归纳,塑造和形与色的高度结合;三是对场景情趣的营造和情感抒发的表现;四是对绘画语言的探索和提炼。

二、观察与联想

在风景写生的教学实践中没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成为第一难题,当学生面对眼前一大片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空间深远、错综复杂的自然景象时,往往会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画什么,不知道从何下笔,这在低年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以及由观察而生发的联想就成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把钥匙。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观察方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

1. 形成总体印象

当我们面对一个实际的户外场景时,呈现在眼前的有可能是“大漠孤烟直”的苍茫;有可能是“小桥流水人家”般的秀美;有可能是“绿肥红瘦”的雨后园林;有可能是“连天向天横”的巍峨大山。不同的场景所带给人的第一心灵感受是不一样的。就算同一个场景在不同时段、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环境下所呈现的景色的“内在意蕴”也是迥异的。同时,具体场景在色彩关系、光照强度、地质地貌、场面的整体结构、走向、场景所烘托出的氛围等方面都会共同构成在彼时彼地的特有的大感受。所以,把握在现场的第一感受是最新鲜的,也是最重要的。提炼和反映场景的“大感受”是风景写生的“精、气、神”所在。

2. 把握景象的精神特质

客观场景在每一个具体的时段,受不同的气候的影响所呈现出的“精神特质”有可能是鲜明并且较固定的。(如烈日下的黄土高坡)。也有可能是捉摸不定、稍纵即逝的(如雾霭中的池塘)。所以,在到达一个现场后,快速的通过观察来把握总体印象的精神特质是让画面拥有“灵魂”的第一步。

这两张写生是画家在贵州对同一个砂矿场进行的写生。图1画家把着眼点放在由于光照带来的色彩关系上并采用薄画法把一个普通的采砂场画出了晴天下特有的温暖湿润的感受。而图2画家的兴趣点发生了转移,空地上由汽车碾压过的一道道车痕成为画家表现的重点。

3. 寻找心中的景象

前面说了把握住场景第一印象是作画“灵感”的源泉,但由于场景太大,视线所及的大场景其实是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小场景的,即使在相同光源和气候条件下,各个小场景因色彩的冷暖、深浅,具体物象造型上的变化,不同的组织关系等都会使小场景在情绪和意味上呈现出不同。加上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存在差异,因此,当我们在感受大场景时,应整体观察,移动浏览,用心体会。眼前的景色是什么最感动你?最能抓住你的心,最能调动你的作画欲望?也许是整体的色彩氛围,也许是山势的结构、质感,也许是树木、建筑的造型变化,也许是小到一簇花草、一片新绿的婀娜姿态,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整体的观察的同时依据自身特质去捕捉,去发现适合自己内心情感需要的景像。这样才会避免出现“千画一面”的尴尬局面。

图3的取景打破了通常人们认为的主景必须是“实体”,并在色调上注意用低饱和度的高调来形成高雅的色彩关系与场景的空灵广阔相呼应,将“虚”作为画面的表现主题。

图4与图3在取景上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二者都是把“虚”放在画面的中心,把表现空间作为第一要义。

三、选景与取舍

一张油画是有框架的,而自然景观是没有框架的。但是当我们在观察和欣赏一处风景时,“框架”似乎又是隐约存在的。这个隐形的’框架”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人们在观察景物时会不自觉的对场景的主要景物(或是一栋建筑物,或是一片池塘,或是一棵大树,或一片村落,)形成视觉中心。其次,在视觉中心的基础上再以其它的可视范围内的景物共同构成相应成趣成视觉画面。但是这个画面除了视觉中心的物体是人们自主选择的,其它的物体则有可能是被动接受的。

风景写生是对客观存在景物的主观反映。对于景物边框的选定以及画面景物的选取和组织都可以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之上根据画面组织和主观表达的需要来进行整合取舍。一般来讲:

对于妨碍或是破坏画面整体效果的物体可以选择舍弃;

对于增强画面效果的物体可以夸张其姿态或强化其色彩特性;

对于取景范围外但是对于画面效果有帮助的物体可以采取挪用的手法嫁接到画面中。

图5,画家取景的地方就是一个停满车的小饭馆的门前,并且在前景还有一堆沙。这是一个再也平常不过的景观,却在画家的眼中成为很有兴致的描绘对象,在忽略掉物体本身的体积后,画家将作画的重点放在了对色块的组织和对色调的表现上。

总体说来,油画风景写生它不是照相机似的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它是画者在尊重客观对象感受的基础之上主动驾驭调控画面的行为。因此既要懂得取,更要学会舍。

在同一个景点写生,为了使选景更有个性和特色,能做到让自己的画面有别于他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

第一,发现不一样的视觉中心;

第二,同一个视觉中心运用特殊的视觉角度;

第三,同一个视觉角度对前景、中景、近景作不同的选择。

画家在这幅油画(图6)的取景时选择把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的主景——白塔放在了远景。近景的树木和植物丛成为表现的主体,使双塔在近景团块的遮蔽中拉深了空间距离。

参考文献

[1]潘运告主编,云告注释.中国书画论丛书:兼五代理论[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油画风景写生教学甘苦谈 篇9

一、提高学生的眼界, 加强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

学生的眼界和理论修养是非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的, 但我一直强调学生要坚持去做, 努力去学, 利用多媒体、网络以及画册来学习西方经典的油画风景, 我所推荐的是法国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的大师们的作品如柯罗、莫奈、西斯莱、毕沙罗等, 及俄罗斯巡回画派的风景大师库因之、列维坦、科罗文、和苏联时期的格拉巴里、法明、格里采等一些风景作品。让学生看这些画家作品中的一流作品, 让学生细细品读并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作品, 如何区分优劣。在这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眼力, 了解其中的优点并能知道好在哪里。这样把学生的眼界提高了才能在学习的开始有一个高的起点, 这是画好画的前提条件。提高理论知识的修养, 要多看书, 看好书。首先要学习美术史和艺术理论, 了解油画风景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所形成的风格流派特点以及主要代表画家及艺术风格。多看一些这方面的论文加深对油画风景画的认识。重点研究一些自己喜欢的风景画家和他们的生平及艺术主张以及主要作品。当然艺术修养的提高是日积月累, 长期学习的结果, 急不得, 是绘画中最难提高的。

二、掌握油画风景写生中的作画步骤和基本技法

首先是构图取景, 构图取景在绘画过程中是开始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整幅作品成败的重要一步, 如何去经营画面, 有效的组织看到的景物, 是考验画家在自然中发现美好的事物并表达在画面上的能力。初学者开始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构图无主题, 不能把画面精彩的部分突出, 总是看到什么画什么, 什么都想要, 往往画面非常松散没有主次, 这是写生构图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艺术作品需要提炼概括, 应把最为精彩的部分表现在画面中, 有主有辅这样才能经营出一幅完整的画面构图。其次是画面的大的骨架结构, 也就是点线面的运用, 在具象绘画中抽象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点、线、面和黑白灰色块构成了画面内在结构的搭建。连绵的山体, 婀娜的树形那种节奏和韵律不仅考验画家的眼力也考验画家驾驭画面构图能力的高低。

其次就是色彩能力, 通过这种直面自然捕捉式的方式, 会使画者对色彩变得敏感起来。冷暖色、环境色、补色等在一年四季中都有着丰富的色彩变化, 需同学们要多实践。油画风景写生是很好训练色彩能力的手段, 期间要求学生快慢写结合充分调动自

范围内与艺术领域, 跨媒体领域, 电视电影领域, 新媒体领域等数字影像行业解决当代技术与人文之间的问题, 使学生有历史思考, 有全球视野, 有艺术思维, 让学生们在数字影像的实际应用领域和创新艺术创作中更好的发挥独特的主观创造力。再次, 艺术独立人格的培养。学生在历史和现在, 国际与国内众多的影像艺术作品中, 辅导学生在影像技巧和影像艺术表现之间找到自己独特的语言, 自己独特的思维见地, 寻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塑己的色彩感觉, 从而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再者就是在风景中我们常会遇到山、水、房子、树木、等, 都要有一个针对性训练。再者写生的步骤也很关键, 合理的控制作画步骤是比较现实的问题, 比方在写生过程中在第一遍着色时, 树是先画还是后画, 以我的经验应该先画背景树后边再画, 重颜色先画且要画薄些要透明, 不然第二遍再上重色时就会把底色带起来, 达不到理想效果。总体来说作画要整体推进一次完成, 切勿改来改去把最初的感觉和生动的东西都磨灭掉, 因为生动性才是写生风景的珍贵处。根据我的经验重要的是老师的示范作用, 老师把整个绘画过程演示一遍, 有时比讲上数遍的效果要明显得多, 可以从取景、构图、起形、上色、直至最后完成, 把整个完整的绘画过程演示给学生看, 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勤学苦练, 多动脑多思考

要画好画, 必须要勤学苦练, 只有通过大量实践训练才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对于初学者, 需要大量的画写生作业, 没有一定数量的积累是达不到质的飞跃, 在画的过程中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法手段, 反复实践运用熟练。要肯吃苦能吃苦, 油画写生风景要跋山涉水风吹日晒, 劳筋骨饿体肤, 吃不了苦是画不好画的。但它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当你完成一张满意的作品时身体上的那点劳累会被幸福的喜悦冲到九霄云外。在直面自然与自然对话的那

学习油画风景写生, 方法很重要学生间要多交流, 多总结实践中的得失。遇到困难时, 要有一个好的绘画心态, 戒骄戒躁不要急于求成。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自己的不足, 想办法找原因去解决难题, 绘画需要悟性, 在画画过程中没有体会没有思考是很难进步的, 所以画画时一定要动脑筋去感觉去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那些思考多的同学往往比那些只是埋头画的同学进步速度要快。再就是不要过早的追求个性、风格, 每一种风格的形成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都是通过大量的绘画实践和自身的喜好及艺术倾向自然形成的, 风格不能代表作品的质量, 好的作品是由画家的绘画水平决定的, 所以炼就高水平才是画好画唯一的途径。

四、师法自然中得心源

油画风景写生核心就是要在到自然中去学习, 前人总结的那些绘画经验在自然面前永远是微不足道的。向大自然学习才能永葆艺术青春, 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自然是你的色彩老师, 因为它千变万化、万紫千红, 自然是你的造型老师, 因为它天然造化、鬼斧神工。古往今来东西方绘画大师们的成就都源于自然这位老师, 所以同学们不仅要热爱自然更要努力向自然学习, 因为它是你们最好的老师。

造独立的艺术人格。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A·奥汉年、迈克尔·E·菲利浦斯著, 施正宁译, 数字化电影制片[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年, 第19页

风景色彩写生教学浅谈 篇10

敏锐的观察能力及独特的感受能力是画家进行风景写生、创作的前提, 画家具备了这两种能力才能够在复杂的事物中把握变化的明暗、归纳缤纷的色彩、调整无序的造型、创造独特的形式, 并能够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美的因素, 感悟到其中所包含的特殊意蕴和美感。画家柯罗用朦胧的灰绿色调, 描绘晨曦中的树林, 透明晶莹的气息扑面而来, 让人感受到树林的清甜空气;梵·高用执著的笔触、燃烧的色彩描绘金黄色的麦田, 表达他炽烈的生命意识;郁特里罗的银灰色调的巴黎街景, 宁静而忧郁, 带着沉思的意味……他们开拓性地运用色彩的能力使人意识到色彩的感染力既是视觉上的, 又是情感上的。

风景画的描绘对象是十分宽广的, 它潜藏着极大的容量与很强的表现力, 要掌握它的表达规律与处理方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描绘的各种景物的认识和理解

1. 天空和云。

早晨的天空, 可谓之色彩变化丰富而迅速, 由日出前的蓝灰调子逐渐过渡到日出时的红、橙、金、黄等热色。当太阳升起, 朝霞四起, 天空便玫红一片, 随着太阳的上升, 天空渐渐变为淡黄绿、淡蓝色, 最后才变为相对稳定的蔚蓝色。而傍晚夕照时, 天空一片橙色, 红光满天, 随着太阳下山, 天空里橙黄、橙紫色逐渐变暗, 天空便慢慢由灰青色转向灰黑色。而晴天, 天空是一片钴蓝色, 但各部分也有差别, 一般说来, 靠近太阳的一方更暖, 天空上方比靠近地平线的地方更纯净。阴天的色调转冷, 常有青灰、青紫、青绿等色调, 而且一日之中, 天空一般上午偏冷, 下午偏暖。

云有各种形状, 变幻莫测, 我们要注意观察云彩的结构和色彩特点。云是天空中富有实感的景物, 由近及远, 层层叠叠, 要注意表现其透视变化和色彩变化。厚积云层有亮暗面之分, 亮部一般多以光源色为变化, 而暗部则常受地面的反向色光的色彩影响。另外, 表现云彩时要注意其边缘处的虚实效果。

2. 水和倒影。

水本是无色透明的, 但在具体环境里受泥沙、藻类等物的影响, 便形成了各自的固有色。水的深浅对其色彩有较大的影响, 水深时呈深色, 水浅则透明无色。无风的水面清澈无波, 清楚地反映出水面和岸上的景物, 形成清晰的倒影。微波中的倒影则不完整。浊浪涛涛的水面倒影不复存在。

水天一色是指水面从一定的角度望去, 反射了天空之色。而水面除了反射天空之色外, 便是水的固有色, 只有靠近色彩景物的倒影才会受其景物的颜色影响。

静水的倒影是垂直的趋向, 常用垂直的笔触画出, 并辅以水平的波光使水面平起来, 倒影一般处理得概括而虚幻。水粉画一般多是先画倒影再画较亮的水面及波纹。

3. 建筑物。

建筑物在风景画里是比较好画的, 因为建筑物大多形体明确, 成片成面, 色彩观感也较为明确。太阳光下, 其明暗关系强烈。受光面多以光源色加固有色形成其色相, 冷暖随光源而变化, 通常呈暖色。背光以天光色加固有色和环境色构成其色相, 冷暖以环境色为转移, 通常偏冷, 这是因为建筑的墙面多受天光冷色、树木绿色的反射。但屋檐、阳台底面, 以及其他朝下的部分的暗部色彩因受地面反光影响, 常倾向于暖色。

画好建筑物要注意三个问题, 即透视关系、结构体面关系和质量感。

4. 树木。一般初学者比较害怕画树, 往往画得概念化而简单草率。

树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树叶茂密的和树叶稀疏的。树叶茂密的要以画主叶为主, 画准树叶形成的体积和色彩。如:柏、塔松、冬青等树叶茂密, 树冠呈圆球形或圆锥形, 要注意画出体积感。向上的面受光部分受阳光影响, 又受天光影响;暗部则主要受天光影响, 向下的底面处理暗部则主要受地面色彩影响。垂直面的受光部和暗部则固有色感较强, 形成了浓绿而又有微妙冷暖变化的系列色彩。杨、槐、梧桐等树, 树叶茂密又分出前后多层, 要根据结构一组组分别去画, 要注意整体和虚实。随着外形的生长方向灵活用笔, 画出树的特征。树的外形是由松散的树叶组成的, 所以不能画得太死。树叶稀疏的树干、枝可以透过树叶显出其形来, 所以要以画准干、枝为主。画干、枝要注意其生动的姿态、体积、特征和色彩, 树枝的穿插、前后关系。树叶的聚散疏密和树枝连接关系要画好。树干的下部由于地面色彩的影响, 上面灰尘也较多, 色暖而淡;树干的上半部色彩逐步变重, 冷暖关系也渐强。树枝在蓝天明亮的背景对比下, 一般情况下, 都显得比树干更重更冷些。

不同的树, 不同的季节, 树叶的色彩变化很大。但最绿的树叶也达不到纯绿的程度, 最暖的树叶也达不到纯红或纯橙的程度。要把握好各种树的色彩。

5. 山景。

山景常常是一幅风景画中的主体。画山分远、中、近三个距离。画近山都是画山的局部, 如果要画山的全貌, 山已经处在中距离或远距离了。“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是这个道理。

画近山往往是画岩石或一个山坡。这些景色的特点是色彩变化丰富, 常常红中带绿, 黄中带紫。如将数种颜料略作调和, 用干画法厚涂, 可得到色彩丰富的并置效果。表现石块要突出坚硬、沉重的质量感特征, 明确地分出体面。山石的体面转折是生动而多变的, 要好好刻画转折处, 既不能太刻意而概念化, 又不能太随便而软弱。

中景的山体因为一般可以看到它的全貌, 因此显得最为壮观、生动。虽然它的色彩、明暗层次、细腻的质感都比近山要弱得多, 但它大块山石的体面形成的明暗还是清楚的。有时山石峥嵘的面貌同山顶或山坡上的草木柔和的色彩形成的对比, 最富有山的独特面貌, 经常成为画面表现的主体。

远山的色彩单纯, 轮廓和体面关系十分具有整体感。远山往往是在画天空时紧接着趁湿画上去的, 但注意不要用单色平涂, 因为那样色彩太单纯而产生不了遥远的距离感。远山有时也会产生浓重的色彩, 正确表现云影中或背光状态远山的浓重色彩, 既能画出令人信服的距离感, 又能画出远山的体积重量感。

二、写生选景与构图

面对复杂的自然景物时, 应画什么、表现什么, 这就面临一个选景的问题。写生选景要注意第一印象, 也就是你看到大自然的景致是什么感动了你, 整个画面你最想表达什么。一幅风景画不可能将见到的所有景物都纳入画面, 因此选景和构图就显得十分关键。

构图即“经营位置”, 意指画家对各种自然景象产生某种表达愿望的感受, 综合各种造型因素与色彩因素, 在画面上予以组合安排, 使形与色都处于合理的位置关系上, 建立画幅自身的特定秩序, 产生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形式构成。要让一幅画充满着主题意向, 精神呼之欲出, 只是把它忠实、一模一样地表达出来是不够的。为了营造美感、凸显风格, 使画面有整体表现力, 除了顾及位置、秩序、色彩的反衬、聚散的节奏外, 还应加上一点灵感, 如此这般, 才能化平凡为神奇, “变”成优秀的作品。

确立画面的主题中心。作为一幅画都要有一个主体, 应把主体的位置定下来。构图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 形成视觉中心, 明确表达作画者的意念和情感。不同画面内容要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如有的构图饱满、庄重, 有的构图活泼生动, 有的开阔、深远。构图时首先将景物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 一般主体放在中景、近景, 起到引导观画者进入主题中心的作用, 而远景则起增加画面深度的作用。根据远、中、近景的视觉作用, 在景物安排及色彩上, 可以运用一些绘画基本规律, 做到准确而迅速地把握整幅画面的色调。

三、风景画的气氛与意境

画风景要注重对画面气氛的表现, 这对传达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季节和气候以及摄入画中的景物都会使画面构成不同的气氛,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色彩气氛。初学者要学会体味这种气氛, 体味不同气氛下的色彩特征。春天的淡雅清新、夏天的浓郁强烈、秋天的绚丽金黄、冬天的柔和统一, 以及雨天的空濛灰色, 晨景的清新绚丽, 夜景的冷静而神秘, 都是不同的氛围, 画好它将传达出不同的意境。

在今天的色彩风景写生中, 笔者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以景表情, 以独特的构思达到画面有序, 气氛浓烈, 物象神似, 感人至深。色彩风景写生时要求作画者充分地投入, 完善画面元素优化, 增强画面的意境表达。

写生时营造意境, 要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要做到这种境界, 就要处理好由景生情、以情表意、由此入景的关系, 必须在色彩写生时从多方面进行创造。

意境的营造是绘画的灵魂, 也是构图艺术的最终目的,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最终目的, 融情于景是构思、营造意境的绘画构成方式。色彩风景写生不论是油画还是水彩画、水粉画, 在写生过程中需注重构思构图、情感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

写生是一种绘画综合能力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结合各知识点综合利用, 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将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因素融为一体, 面对大自然, 画出佳作来, 顺利地完成色彩写生课程任务。

参考文献

[1]常征.风景写生教学方法探索.美术大观, 2007年第9期.

[2]秦永红.色彩风景画的意境.美术大观, 2007年第9期.

[3]马新宇.色彩基础教程.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患者与家属下一篇:剖宫产原因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