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竞业禁止协议范本(精选8篇)
董事竞业禁止协议范本 篇1
员工竞业禁止协议范本,竞业禁止协议补偿金
甲方:
住址:
法定代表人:
邮政编码:
乙方:
住址:
身份证号码:
鉴于乙方已经知悉甲方重要商业秘密或者对甲方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甲、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精神,经充分协商一致后,共同订立本协议。
一、乙方义务
1、未经甲方同意,在职期间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甲方同类的营业;
2、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离职后两年内(自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计算)都不得到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就职。这些单位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单位:
3、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离职后两年内(自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计算)都不得自办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者从事与甲方商业秘密有关的产品的生产,所谓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主要指以下几类企业:
4、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两年内乙方不得直接或间接拥有与甲方竞争关系企业的股权股份。
5、乙方永久不得利用甲方的客户名单、产销策略等信息抢夺甲方的客户。
6、乙方永久不得采用任何形式引诱甲方员工离职。
二、甲方义务
1、从乙方离职后开始计算竞业禁止时起,甲方应当按照竞业禁止期限向乙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竞业禁止补偿费。竞业限制补偿金从甲乙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的次日起开始支付。首月的竞业限制补偿金支付时间为双方办理完工作交接手续之日;以后各月的竞业限制补偿金,甲方应于当月__日前划入乙方在职时的工资账户,直至满两年。
2、如乙方拒收竞业限制补偿金,甲方可以向公证机关提存,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自负。
3、双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甲方明确表示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或者不按照本条第1款按时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乙方可以不再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三、违约责任
1、若乙方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除应全部退还甲方已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外,还要一次性向甲方支付相应违约金,违约金额为人民币__元。
2、乙方因违约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应当全额归还甲方。
3、乙方发生违约行为,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除支付违约金外,仍要赔偿甲方的全部经济损失,违约金不可以用来冲抵对甲方造成的经济赔偿。
4、甲方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的同时,乙方还应承担甲方为调查和解决该纠纷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律师费、公证费、鉴定费、差旅费及因调查发生的费用。
四、争议的解决办法
因本协议引起的纠纷,可以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提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协议的效力和变更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的修改,必须采用双方同意的书面形式。
六、双方确认,已经仔细审阅过协议的内容,并完全了解协议各条款的法律含义。
甲方:(盖章)乙方:(签名)
法定代表人:(签名)身份证号码: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董事竞业禁止协议范本 篇2
关键词:董事竞业禁止义务,必要性,具体分析,完善
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 公司内部的权力运作机制由“股东会中心”向“董事会中心”转变, 董事们的权力也因此不断增大。为了保障公司利益、防止董事以权谋私, 各国纷纷在立法上对董事的忠实义务提出了要求, 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就是其中之一。
一、董事竞业禁止义务设置的必要性
竞业禁止义务, 指的是根据法律规定或是合同约定, 对与特定营业有特定关系的特定人所为的竞争行为加以限制, 而董事竞业禁止义务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的董事竞业禁止义务, 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是合同约定, 董事在特定的期间内不得自营或是为他人经营与其任职公司经营范围相同或是相类似的行业。
回顾现代公司的演进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治理结构逐渐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变过程。而“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出现, 就意味着董事权力在公司中不断扩大。作为公司日常运作的执掌者, 他们既能充分地掌握着公司的经营状况、商业秘密以及一些对公司极为重要的市场行情, 也可以实际支配和控制公司的运营。因此这就为董事们进行竞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从理论上来说, 董事是受股东委托对公司进行管理的人。他们应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司和股东的利益。但是, 当竞业行为所能获得的利益大过他们从公司中获取的酬劳时, 我们就无法排除董事们会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公司利益的可能性, 毕竟他们的行为是符合“经济人”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假设。
综上所述, 董事们是有动机且有能力展开竞业行为。倘若不加限制地纵容董事们进行竞业行为, 不仅会造成公司商机的流失, 还有可能造成公司商业秘密的泄漏, 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故各国的公司立法为了防范于未然, 纷纷地规定了董事竞业禁止义务。它是法律在公司与董事间设置的一处隔离带, 其功能在于使董事们的私利与公司的合法权益区分开来以防止利益间的混同或是公司利益的侵害, 从而以维护市场公平的竞争秩序。
二、我国《公司法》中董事竞业禁止义务之具体分析
对于董事竞业禁止义务, 我国法律于93年的《公司法》中做出规定, 董事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随后05年的《公司法》第149条在93年《公司法》的基础上对董事竞业禁止义务做出了调整, 即未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 董事不得自营或是为他人经营与其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对比前后两个条文的差别, 可以看到我国《公司法》顺应世界立法潮流, 将原先的绝对禁止模式进行了弹性化处理, 这样不仅有利于具体问题的法律适用, 也更符合公司自治原则, 具有积极意义。故我们应对现行规定进行整体把握:
(一) “自营或是为他人经营”之分析
对于“自营”与“为他人经营”的判断, 主要存在两种标准“名义说”和“利益归属说”。前者主要是以经营行为主体为标准, 即以自己名义经营或是以他人名义经营。“名义说”对于具体情况的判断较为简单、便捷, 但是在实践中“名义说”很容易给投机者钻空子, 尤其是在所得利益者与名义经营者相背的场合下。因此该标准渐渐被“利益归属说”所取代。
所谓的“利益归属说”, 是指以经济效果归属来作为判断标准区分“自营”和“为他人经营”。虽然“利益归属说”在具体适用中较为复杂, 但是它能很好地囊括各种情况, 尤其是对那些作为“隐蔽”受利主体的董事开展的竞业行为。
(二) “与其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之分析
所谓的“与其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 是与其任职公司经营范围完全相同的业务;其二, 是与其任职公司经营范围相类似或者是同种类的商品或是服务。
要想对“与其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正确界定, 笔者认为应对此处的公司经营范围有个清楚的把握。对此我们应弄清一个问题, 即此处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否等于公司章程上所载的公司经营范围。从公司日常运营来看, 在公司的经营模式、决策方向或财务状况等方面的影响下, 公司实际经营的业务往往会超过或是小于公司章程上所载的经营范围。若以公司章程上所载的范围来限定竞业活动中与任职公司同类业务的范围则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具体而言, 当董事所进行的竞业行为虽然不在公司章程所载的范围内, 但是与公司的实际经营业务相重合时, 若再以章程来作为标准进行判断则很有可能会放纵董事的竞业行为, 给公司造成损失。另一方面董事所开展的业务虽在公司章程记载的范围内但并非公司实际经营业务, 这时对董事行为进行禁止, 则会造成对董事行为管控过严, 影响其从业积极性, 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与其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中的公司经营范围应以公司实际营业为准。
另外, 对“与其任职公司相类似和同种类的商品或是服务”的判定, 应注意对任职公司经营方式的分析, 以此确定该商品或是服务与任职公司的业务是否具有竞争力, 即是否会造成替代性或是市场分割的效果。
(三) “未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之分析
越来越多的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认为:只要经过公司的许可, 董事进行的竞业行为属于合法行为。我国的立法顺应了发展趋势, 在05年《公司法》中规定董事不得从事竞业禁止的行为, 但经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的, 可被允许。换言之,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的效力优先于《公司法》关于不得从事竞业行为规定的效力。这样, 把公司事务交还公司股东做出判断的立法设计既符合公司自治原则, 又节约了法律运行成本, 同时还提高了效率。
(四) 董事竞业禁止期间之分析
对于董事竞业禁止期间的判断, 主要取决于两个时间要素:其一, 公司营业期间;其二, 董事在该公司任职期间。
假如缺少第一个因素, 公司不在营业期间内, 那么董事所开展的业务便不会和公司经营范围相冲突, 自然不会损害的到公司利益, 而此时董事的行为也不应被禁止。因此竞业禁止期间应当以公司的营业期间为基础。这里所指的公司营业期间, 不仅包括公司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时间, 还包括了公司准备营业、试营业和暂时中止营业这几个阶段的时间。
对于董事竞业禁止一般是对董事在该公司任职期间的要求, 假若董事非该公司成员, 那么公司就无权对其行为进行干涉。但是董事竞业禁止义务是否就止于董事任职结束呢?这显然对公司利益的保护是不利的。因为董事在任职期间所掌握的公司各种信息、秘密, 在其任职结束后仍有可能影响公司日常经营。如果离职后的董事利用原公司的信息等资源, 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原公司同类的业务, 亦构成竞业行为。故在一定情况下, 有必要将董事竞业禁止义务延长至董事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
三、我国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的立法完善
对于我国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的相关规定, 我们应当意识到有关立法仍存在问题, 有待完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 完善“股东会或是股东大会同意”程序
对于董事竞业行为是否得以准许, 往往和公司利益直接相关, 对公司经营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从理论上来说应当属于公司的重大事务, 故应当慎重对待。我国的《公司法》虽然规定了董事竞业行为的同意主体, 却未规定具体的同意程序。这样就容易引发争议。因此, 法律有必要将同意程序明确下来。
根据《公司法》的一般规定, 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的话, 就按照章程规定实施。倘若没有章程的相关规定, 则具体的同意程序可以参照《公司法》关于公司为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程序规定执行。即在竞业行为的董事身份和股东身份出现重合的情况下, 排除此类股东的表决权, 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二) 完善归入权的相关规定
我国《公司法》规定, 若公司董事违反竞业禁止义务, 则公司可将其违法该项义务所获得的收入收归公司所有, 这就是所说的公司归入权。但遗憾的是, 《公司法》全文只对归入权作了简单的规定, 对于归入权如何行使等问题均无说明。
第一, 归入权的行使主体。
笔者认为, 归入权的行使主体应为董事会。当董事会怠于行使或者不行使该项权利时, 就会给公司带来损害。那么, 此时的股东可以依照股东代表诉讼的程序, 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法院起诉以寻求救济。
第二, 归入权的行使范围。
笔者认为, 归入权的行使范围限于董事竞业行为所获得的收入。具体而言, 若该名董事是自营而开展竞业行为的, 则其所得收入为该竞业行为获得的全部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得出的收益;若该名董事是为他人经营而进行竞业行为的, 则其所获得收入为从第三人处获得的酬劳。但倘若该名董事没有从其竞业行为中获取任何利益, 那么公司也不能享有归入权。
参考文献
[1]郭广平, 李巾杰.新公司法下董事竞业禁止义务及其完善[J].北方经贸, 2007年, (03) .
[2]陈玉杰.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6.06, (04) .
[3]刘淼.论董事竞业禁止义务[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05, (3) .
[4]刘俊海.现代公司法 (第二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董事竞业禁止协议范本 篇3
摘 要 公司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主体,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选择和任用,无疑是治理好一个公司的必要前提。因此,研究我国的董事竞业禁止制度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竞业禁止 公司法 董事
一、竞业限制的概念
竞业禁止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对与特定营业有特定关系的特定人所为的竞争行为加以禁止。其中,与特定营业有特定关系是指,负有竞业禁止义务之人与该特定营业之间具有委任、雇佣等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70条、149条规定了我国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的基本内容。与以前相比,现行公司法增加了公司机会原则,同时把董事竞业的绝对禁止修改为相对禁止,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规定仍过于粗糙,导致我国司法实践部门在适用本条款的时候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因而董事竞业禁止的构成和认定就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董事竞业禁止的构成和认定(第149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解释)
(一)未经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
《公司法》明确规定,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但我国对于股东会同意的时间、形式、内容以及董事应否事先告知均无规定,参酌法理及国外规定,我们应作如下理解:
1.股东(大)会同意的时间:原则上,股东会同意的时间以董事竞业行为之前为宜,事后的追认和默许,与其说是对于董事竞业的承认,不如说是对违反义务董事责任的不予追究。
2.股东大会同意的形式:公司法第42、108条规定,股东会应该对所议事项作成会议记录,所以这就要求股东会的同意形式以明示同意为准。
3.股东大会同意的内容和预先告知义务: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有决定任何关系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力,因而对于同意的内容不加以特别限制,即使是竞业禁止的内容也是可以经股东会同意而纳入合法化的范畴。
(二)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公司同类的业务
1.自营或者竞业性经营:竞业性经营的构成不以持续的,常业性的经营即商事营业活动为限,只要是有营利的目的并且实施了相关的竞业禁止的行为,就可以构成自营或者竞业性经营。
2.经营是否需要具名:关于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学说,“名义说”强调以自己的名义经营或者以他人名义经营;“计算说”则强调为自己谋划或者为他人谋划而经营,只要行为的最终效果是归属于自己即可。我国学界以后一种学说为主流。
3.何为他人:《公司法》的“他人”,应理解为公司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那么,对于母子公司互派董事或者兼任董事现象是否属于竞业禁止呢?我认为,这个可以理解为一种是经过母子公司双方都同意的一种例外情形。所以母子公司的董事兼任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经过股东会同意的合法现象。对于投资公司的参股或者控股现象,因为他们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利益关系,只要经过股东会的同意或者认可,就可以排除在竞业禁止的范畴之外。
4.同类业务的问题:
首先,董事从事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应当作广义的理解,不仅包括董事自营或者与他人合营与其任职公司同类业务的经济组织,还包括董事担任与任职公司有竞业关系的经济组织的董事、经理、监事或者无限责任股东。
其次,董事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并不仅仅局限于董事所任职公司的章程所规定的营业范围内,也可以是与公司章程所规定的营业相类似的且有竟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业务。
再次,与董事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必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即董事的竞业行为必须是其可能通过竞业行为而获得经济利益。
(三)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
1.公司机会概述
所谓公司机会,是指公司对其具有利益或预期,或者对公司来说不可少的商业机会。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司存在的根本原因与目的,而交易机会又是公司实现营利目的的前提。因此,交易机会对公司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被看作公司的无形的财产,英美法院在实践中也逐渐将公司机会视为公司财产。
2.公司机会的认定
作为公司的高管,董事在任职期间必然会接触到许多的交易机会。这些交易机会,有的是董事能够加以利用的,有的是董事不能利用的,否则就会构成篡夺公司机会。由此可见,判断一个交易机会是否属于公司机会对董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英美法系的公司机会原理发展到现在,己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但是仍有其一定的不足,我们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三条修正后的判断标准,以供参考。
首先,公司的商业机会是董事利用职务的便利获得的。董事因为各种关系,必然接触到大量的公司机会,而只有因为职务关系接触到的交易机会才会被纳入谋取公司机会的范畴。而董事利用其他与公司无关的关系获得的商业机会的利用,属于个人行为,不该纳入禁止的范畴。
其次,公司的商业机会是公司利益之所在。公司机会是公司对其具有利益或预期,或者对公司来说不可少的商业机会,因此与公司的经营和营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这种商业机会被非法获取并且加以使用,公司利益就会收到不可避免的损失,从而不利于现代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因此商业机会必须是与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利益关系链。
保密与竞业禁止协议 篇4
甲方:
乙方:
鉴于乙方在甲方任职,工作中将接触并知悉甲方商业秘密。为了有效保护甲方的商业秘密,明确乙方的保密义务,根据《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本协议。
二、一切记录着甲方商业秘密的文件、资料、图表、笔记、报告、信件、传真、磁带、磁盘、仪器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载体,属甲方资产,均归甲方所有。
第四条 保密责任
一、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由于工作关系,知悉甲方的商业秘密,因此乙方应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1年内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甲方制定的任何成文的和其他形式的保密规章、制度,履行与其工作岗位相应的保密职责。甲方的保密规章、制度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之处,乙方亦应本着谨慎、诚实的态度,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持甲方商业秘密的秘密性。
2.不到与甲方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也不组建或参与组建、参股这样的单位,但事先取得甲方书面同意的除外;
3.未经甲方同意,不以泄露、告知、公布、发布、出版、传授或者其他方式使任何第三方(包括按照保密规章、制度规定不得知悉该项秘密的甲方其他职员)知悉甲方的商业秘密,也不在履行职务之外使用、许可或转让上述商业秘密;同时,乙方在任职期间不得不非法使用任何属于他人的商业秘密;
4.离职时,应将本协议第三条所述的甲方资产归还甲方,并将记载于自有载体上的商业秘密立即删除;不能删除的,应当立即销毁或无条件移交给甲方,同时向甲方书面保证已经全部归还或销毁上述资料及其他载体。
二、无论乙方因何种原因离职,乙方离职之后仍对其在甲方任职期间接触、知悉的甲方商业秘密承担如同任职期间一样的保密义务。
第五条 竞业禁止义务
1.乙方承诺,在甲方任职期间,不从事任何第二职业。
2.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乙方应立即向甲方移交所有自己掌握的,包含有职务开发中商业秘密的所有文件、记录、信息、资料、器具、数据、笔记、报告、计划、目录、来往信函、说明、图样、蓝图及纲要(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内容之任何形式之复制品),并办妥有关手续,所有记录均为甲方绝对的财产,乙方将保证有关信息不外泄,不得以任何形式留存甲方有关商业秘密信息,也不能得以任何方式再现、复制或传递给任何人,更不得利用前述信息谋取利益。
3.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乙方离职后(自离职之日起算,下同)2年内不得在与甲方从事的行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及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内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任股东、合伙人、董事、监事、经理、支援、代理人、顾问
等工作。
4.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乙方离职后2年内不得自办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者从事与甲方商业秘密有关的产品的生产。
5.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乙方离职后2年内,不能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任何手段为自己、他人或任何实体的利益或与他人或实体联合,以拉拢、引诱、招用或鼓动之手段使甲方其他成员离职或挖走甲方其他成员。
6.从乙方离职后开始计算竞业禁止期时起,甲方应按竞业禁止期限向乙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竞业禁止补偿费。补偿费的标准为离职前月度平均工资的80%。补偿费从离职次月开始按月支付,由甲方于每月的25日通过银行支付至乙方。如乙方拒绝领取,甲方可以将补偿费向有关方面提存。
7.乙方应于每月20日前告知甲方其现在的住所地址、联系方法及工作情况,甲方可以随时去乙方的住所处核实情况(包括查看乙方的住所地的房屋租赁合同或房产证和向乙方邻居了解乙方的工作情况),乙方应当予以积极配合。
第六条 补偿约定
一、双方约定,保密与竞业禁止补偿费用(下称“补偿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为下述第种:
1.补偿费用为人民币元/月,补偿费在乙方任职期内与工资一并发放,自离职之日起不再发放。
2.补偿费用分为两个标准,在乙方任职期内,补偿费用为人民币元/月,补偿费在乙方任职期内与工资一并发放,自乙方离职之日起,补偿费用变更为人民币元/月,自保密及竞业禁止期满之日起,甲方即停止补偿费的支付。
3.补偿费用为人民币元/月,补偿费在乙方离职之日起支付,自保密及竞业禁止期满之日起,甲方即停止补偿费的支付。
第七条 违约责任
一、乙方若违反本协议约定保密义务,甲方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乙方所造成的后果轻重分别采取调离涉密岗位、解除劳动合同等处臵措施。
2.乙方违约行为构成犯罪的,提请有关机关依法追究乙方刑事责任。
3.乙方违约行为造成甲方经济损失的,甲方在采取上述处理措施的同时,有权要求乙方对所有损失进行赔偿。
二、乙方若违反本协议约定竞业禁止义务,其所得收入归甲方所有,并应赔
偿损失。赔偿损失的数额,为乙方在违约期间所获得的利益,或者甲方因为乙方违约所受到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为制止、调查违约行为所支付的律师费用等合理开支。若乙方在违约期间所得利益,或者在违约期间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根据违约行为的情节给予人民币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赔偿。
三、乙方在承担违约责任后,仍应继续履行保密及竞业禁止义务,且无权要求甲方继续给予补偿。
第八条 其他约定
一、双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的,可向甲方所在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述约定不影响甲方请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侵权行为的处理。
二、本协议与甲乙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与双方以前的任何口头或书面协议有抵触,以本协议为准,双方一致同意对本协议补充、修改时,以书面方式签订补充或变更协议。
三、本协议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在本协议期内,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的,按照新规定执行。
四、双方确认,在签署本协议前已仔细审阅过协议的内容,并完全了解协议各条款的法律含义。
五、本协议壹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签字):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员工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 篇5
甲方(公司):
乙方(员工):
鉴于乙方在甲方任职,并将获得甲方支付的相应报酬,双方当事人就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以后保守甲方技术秘密和其它商业秘密,并承担竞业禁止义务等有关事项,签订下列条款,并愿共同遵守。
第一条 双方确认,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因履行职务或者主要是利用甲方的物质技术条
件、业务信息等产生的商业利益客户资料、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有关知识产权、客户资料均属于甲方享有。乙方可以在甲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及业务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用这些业务资料、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进行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上述客户资料、发明创造、作品、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有关的署名权(依照法律规定应由乙方署名的除外)等知识产权等各项权利归属甲方享有。
第二条 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必须遵守甲方规定的任何成文或不成文的保守规章、制度、履行与其工作岗位相应的保密职责。乙方应承担保密义务的范围如下:
1.可能成为甲方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的范围包括:技术方案、设计要求、服务内容、工程设计、电路设计、制造方法、配方、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运行环境、作业平台、试验结果、图纸、样品、样机、模型、模具、操作手册、技术文档、涉及商业秘密的业务函电等;
2.可能甲方成为商业秘密的经营信息的范围包括:客户名单、营销计划、采购资料、定价政策、不公开的财务资料、进货渠道、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项目组人员构成、费用预算、利润情况及不公开的财务资料等。
3.甲方依照法律规定(如在缔约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当事人的秘密)和有关的协议的约定(如技术合同等)对外承担保守义务的事项亦属于保密范围。
4.甲方的保密规章、制度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处,乙方亦应本着谨慎、诚实的态度,采取任何必要、合理的措施,维护其于任职期间知悉或者持有的任何属于甲方或者属于第三方但甲方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业务资料、技术信息、经营信息或
其他商业秘密信息,以保持其机密性。
第三条 除了履行职务的需要之外,乙方承诺,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泄露、告知、公布、发布、出版、传授、转让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任何第三方(包括按照保密制度的规定不得知悉该项秘密的甲方其他员工、其他人员)知悉属于甲方或者虽属于第三方但甲方有承诺保密义务的业务资料、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也不得在履行职务之外使用这些秘密信息。
甲方的最高级管理人员同意乙方披露、使用有关的技术秘密或者其他商业信息秘密的,视甲方已同意这种行为,除非甲方已事先公开明确该管理人员无此权限。
第四条 双方同意,乙方离职之后仍对其在甲方任职期间接发触、知悉的属于甲方或者虽
属于第三方但甲方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业务资料、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承担如同在职期间一样的保密义务和不擅自使用有关信息的义务,而无论乙方因何种原因离职。
第五条 乙方承诺,在甲方履行职务时,不得擅自使用任何属于他人的技术秘密或者其他
商业秘密信息,亦不擅自实施可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若乙方违反上述承诺而导致甲方遭受第三方的侵权指控时,乙方应当承担甲方为应诉而支付的一切费用;甲方因此而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有权向甲方追偿。上述应诉纲用和侵权损害赔偿金可以从甲方的工资报酬中扣除。
第六条 乙方承诺,其在甲方任职期间及离职之后三年以内,非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不在与甲方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内担任任何职务,包括股东、合伙人、董事、经理、员工、代理人、顾问等。
乙方承诺,在离职之前或者离职之后,不得抢夺甲方客户,或者引诱甲方其他员工离职,损害甲方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乙方因职务工作的需要所持有或保管的一切记录着甲方秘密信息的文件、资料、图表、笔记、报告、信件、传真、磁带、磁盘、仪器、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载体,均归甲方所有,而无论这些秘密信息有无商业上的价值。
第八条 乙方离职后承担竞业禁止义务的期限为自离职之日至三年。
第九条 违约责任
1.如果乙方不履行本协议所规定的保密义务及竞业禁止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 十万 元;
2.因为乙方前款所称的违约行业造成甲方的损失,乙方同时还应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如已经支付违约金的应当予以扣除);
3.前款所述损害赔偿金额按照如下方式计算:
乙方的违约行为导致甲方的产品销售量下降,其销售数量减少数乘以每件产
品利润所得之积;
如果甲方的损失依照上条款所述的方法难以计算的,损害赔偿金额为乙方因
违约所得的全部利润,计算方法是:乙方从每件与违约行为直接关联的产品
所获得的利润乘以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所得之积;或者每次业务活动所得利
润之总和;
甲方因调查甲方违约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应当包括在损害赔偿金额之内。
4.因为乙方的违约行为侵犯了甲方的合法权益,甲方可以选择根据本协议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乙方承担侵权或损害责任。涉及到民事、刑事责任的,甲方同时保留追究乙方民事或刑事责任。
第十条 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先行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时,可
向甲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仲裁。
第十一条 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出现本协议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形,甲、乙
双方可以达成补允协议,该补充协议作为本协议附件,具有同等法律约束力。第十二条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名)乙方:(盖章)
企业员工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书 篇6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 动 者): 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守信的原则,就乙方在任职期间和离职后需保护甲方技术秘密和其它商业秘密,并履行竞业禁止义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
1.1 甲方权利和义务
1.1.1 甲方在乙方遵守劳动合同及本协议所规定的竞业禁止期间的前提下,提前在其在职期间按其全年工资收入的 50 %标准支付津贴作为商业保密和竞业禁止补偿费。1.1.2 支付方式为:商业保密和竞业禁止补偿费按支付,从 年开始,由甲方于每年春节期间通过乙方预留的银行帐户支付至乙方。
1.1.3 如乙方拒绝领取,甲方可将补偿费向有关机关提存,由此产生费用由乙方承担。1.2 乙方权利和义务
1.2.1 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因履行职务或者主要是利用甲方的物质技术条件、业务信息等产生的商业利益、客户信息、发明创造、创意作品、外观设计、应用软件、源程序、数据库、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有关知识产权、客户资料均属于甲方享有。乙方可以在甲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及业务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展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上述资料、设计或专利等成果有关的署名权(依照法律规定应由乙方署名的除外)、所有权等知识产权等各项权利均归甲方享有。
1.2.2 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必须遵守甲方规定的任何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履行与其工作岗位相应的保密职责。乙方应承担义务的范围如下:
1.2.1.1 可能成为甲方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的范围包括:技术方案、项目资料、设计图纸、工程设计、技改方案、外观设计、制造方法、配方、工艺流程、指标参数、作业流程、试验结果、图纸、样品、样机、模型、模具、操作手册、技术文档、应用软件、源程序、数据库、运行环境、涉及商业秘密的业务函电等各类资料载体; 1.2.1.2 可能甲方成为商业秘密的经营信息的范围包括:客户名单、营销计划、采购资料、定价政策、不公开的财务资料、进货渠道、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项目组人员构成、费用预算、利润情况及不公开的财务资料等。1.2.1.3 甲方依照法律规定(如在缔约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当事人的秘密)和有关的协议的约定(如技术合同等)对外承担保守义务的事项亦属于保密范围。1.2.1.4 甲方的保密规章、制度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处,乙方亦应本着谨慎、诚实的态度,采取任何必要、合理的措施,维护其于任职期间知悉或者持有的任何属于甲方或者属于第三方但甲方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业务资料、技术信息、经营信息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以保持其机密性。
1.2.3 乙方承诺,除了履行职务的需要之外,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泄露、告知、公布、发布、出版、传授、转让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任何第三方(包括按照保密制度的规定不得知悉该项秘密的甲方其他员工、其他人员)知悉属于甲方或者虽属于第三方但甲方有承诺保密义务的业务资料、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信息,也不得在履行职务之外使用这些秘密信息。
1.2.4 乙方承诺,在其离职之后仍对其在甲方任职期间接触、知悉的属于甲方或者属于第三方但甲方承诺有保密义务的技术秘密和其它商业秘密,乙方应承担如同任职期间一样的保密义务和不擅自使用有关秘密信息的义务,而无论乙方因何种原因离职。1.2.5 乙方承诺,在为甲方履行职务时,不得擅自使用任何属于他人的技术秘密或其他商业秘密,亦不得擅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否则由此导致甲方遭受第三方的侵权指控时,乙方应当承担甲方为应诉而支付的一切费用;甲方因此而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有权向乙方追偿。上述费用和侵权赔偿从乙方的工资报酬中扣除或追偿。1.2.6 乙方承诺,其在甲方任职期间及离职之后两年内,非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不在与甲方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内担任任何职务,包括股东、合伙人、董事、经理、员工、代理人、顾问等。
1.2.7 乙方承诺,在职期间或离职之后,不得直接、间接或者试图影响本企业的客户关系,包括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和企业产品的销售客户,使用其向离职职工或者第三方转移。不得直接、或间接、或帮助他人引诱、或拉拢在甲方企业内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或关键岗位的职工离开本企业,损害甲方的合法权益。
1.2.8 乙方因职务需要所持有或保管的一切记录着甲方秘密信息的文件、资料、图表、笔记、报告、信件、传真、磁带、磁盘、仪器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载体,均归甲方所有;乙方在离职交接时无条件返还甲方所有保密信息及其载体和复印件。1.2.9 乙方为证明在竞业禁止期间两年内已履行了竞业禁止的义务,在竞业禁止期内的任何时间经甲方要求时,应及时向甲方提交下列证明材料,以证明自己是否履行了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义务;该证明材料至少需含有下列之一但不限于:
1.2.9.1 从甲方离职后,与新的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能够证明与新的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据; 1.2.9.2 新的单位为该乙方缴纳的社会保险证明。
1.2.9.3 或当乙方为自由职业或无业状态,无法提供上述1.2.2.1和1.2.2.2两项证明时,可由其所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或其它公证机构出具的关于乙方的从业情况的证明。
1.2.9.4 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证人分别出具的关于乙方的从业情况的证明。1.2.10 乙方离职后承担竞业禁止义务的期限为自离职之日起至两年。第二条 合同的违约责任
1.3 甲方确认:
1.3.1 甲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本协议1.1条所列各项义务,拒绝支付乙方的竞业限制补偿费(延迟支付约定的补偿费支付期限一年以上,或者甲方支付该到期补偿费的数额不足本协议规定数额的4/5时,即可视为拒绝支付)的,甲方除如数向乙方支付约定的竞业限制补偿费用,还应当向乙方一次性支付违约金 元。
1.3.2 如甲方支付给乙方的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因甲方违约而给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赔偿乙方应得竞业限制补偿费的利息损失(如已经支付违约金,应当予以扣除)。1.4 乙方确认:
1.4.1 乙方不履行本协议1.2.1条规定的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 元,同时乙方因违约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应当甲方所有,公司有权对乙方给予处分。
1.4.2 如果乙方不履行本协议1.2.2和1.2.3条所列义务,除应退还依据本协议1.1条所取得的补偿款外,还应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 万元。
1.4.3 因乙方违约行为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已经支付违约金的,应当予以扣除)。
1.4.4 前项所述损失赔偿按照如下方式计算:
1.2.9.5 损失赔偿额为甲方因乙方的违约行为所受的实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是:因乙方的违约行为导致甲方的产品销售数量下降,其销售数量减少的总数乘以单位产品的利润所得之积。
1.2.9.6 如果甲方的损失依照第(1)项所述的计算方法难以计算的,损失赔偿额为乙方及相关第三方因违约行为所获得的全部利润,计算方法是:乙方及相关第三方与违约行为直接有关联的每单位产品获得的利润乘以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所得之积。1.2.9.7 甲方因调查乙方的违约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应当饮食在损失赔偿额之内。
1.4.5 如乙方不能按1.2条第四款要求同时提交约定证明材料,则应该视为乙方未履行竞业限制协方约定的义务,甲方有权按本竞业禁止协议参考上述条款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
第三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双方约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本协议自行终止:
1、乙方所掌握的甲方重要商业秘密已经公开,而且由于该公开导致乙方对甲方的竞争优势已无重要影响;
2、甲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本协议1.1条的义务,拒绝向乙方支付竞业限制补偿费的(延迟支付约定的补偿费支付期限一个月以上,或者甲方支付该到期补偿费的数额不足本协议规定数额的4/5的,即可视为拒绝支付)。
3、甲方法人终止,又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人。
本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不影响甲乙双方在本合同签订之前或之后签订的商业秘密协议的效力。
第四条 争议的解决办法
因本协议引起的纠纷,可以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如一方拒绝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五条 效力之分割条款
本合同的任何具体条款,无论是当事人协商修改,还是法院判决部分无效,均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第六条 双方之声明
本竞业禁止协议完全出于甲乙双方的真实意图,乙方没有受到甲方的任何暗示、强迫,乙方所接受时间、地域和领域的竞业限制出于完全自愿。第七条 合同之效力和变更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的修改,必须采用双方同意的书面形式。第八条 合同之持有及效力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男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以下无合同正文)
双方签署:
竞业限制协议范本完整 篇7
协议编号:
当事人双方
甲方: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职务:
电话:
传真:
乙方(员工):
(住址、电话、身份证号)
鉴于
乙方已经知悉甲方重要商业秘密或者对甲方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甲、乙双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精神,经充分协商一致后,共同订立本合同。本合同的制订遵循如下原则:既要防止出现针对甲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又要保证乙方依法享有的劳动权利得到实现。
协议正文
第一条
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乙方义务
1、未经甲方同意,在职期间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包括投资于)与甲方同类的营业。
2、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离职后
年内(自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计算,到劳动关系解除
年后的次日止)都不得到与甲方
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就职。上述单位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单位:同行业、与本公司有竞争关系且本公司认为已经成为或者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各类企业。
3、不论因何种原因从甲方离职,离职后
年内(自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计算,到劳动关系解除
年后的次日)都不得自办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者从事与甲方商业秘密有关的产品的生产经营,上述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主要指:与甲方重要商业秘密直接相关的、可能与甲方构成竞争关系的企业。
(二)甲方的义务
1、从乙方离职后开始计算竞业限制时起,甲方应当按照竞业限制期限向乙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竞业限制补偿费。补偿费的年支付额由下列公式求得:
C=(AI-PI),其中:
C:竞业限制年补偿费;
AI:乙方离开甲方单位前三年(或者前一年)从甲方获得的年平均收入;
PI:乙方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后,从事其他工作实际或能够获得的年收入。
2、补偿的支付方式按下列第项执行:
(1)于
****年**月**日前,甲方一次性向乙方付清
元;
(2)按月(季、年)支付,从
****年**月**日到
****年**月**日止。
第二条
违约责任
(一)乙的违约责任
1、乙方不履行本协议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
元(可以参照乙方从甲方领取的年补偿费来确定),乙方因违约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应当归还甲方,甲方有权对乙方予以处分。因乙方违约行为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已经支付违约金的,应当予以扣除)。
2、前项所述损失赔偿按照如下方式计算:
(1)损失赔偿额为甲方因乙方的违约行为所受的实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是:因乙方的侵权行为导致甲方的产品销售数量下降,其销售数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产品的利润所得之积;
(2)如果甲方的损失依照上述计算方法难以计算的,损失赔偿额为乙方因违约行为所获得的全部利润,计算方法是:乙方从每件与违约行为直接关联的产品获得的利润乘以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之积;
(3)甲方因调查乙方的违约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应由乙方另行支付。
(4)甲方因乙方违约行为导致诉讼而聘请律师的律师费及其他因诉讼产生的差旅费、通讯费等各项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3、因乙方的违约行为侵犯了甲方的合法权益,甲方可以选择根据本协议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乙方承担侵权责任。
(二)甲方违约责任
甲方不履行本协议第一条第(二)款所列义务,拒绝支付乙方的竞业限制补偿费(甲方无正当理由,延迟支付该到期补偿费超过一个月,或者甲支付该到期补偿费的数额不足本协议规定数额的4/5的,即可视为拒绝支付)的,甲方应当一次性支付乙方违约金人民币
元。
第三条
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终止
双方商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本协议自行终止:
1、乙方所掌握的甲方重要商业秘密已经公开,而且由于该公开导致乙方对甲方的竞争优势已无重要影响。
2、乙方在不违反本协议约定的竞业限制义务前提下,可以要求甲方继续履行给付竞业限制补偿费义务,甲方拒绝的,乙方不再受本协议的限制。
3、甲方终止,又没有单位或个人承受其权利义务的。
第四条
争议的解决办法
因履行本合发生的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法可以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条
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双方法定代表或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双方补充约定后作为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本协议的变更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
3、本协议于
****年**月**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签订。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竞业禁止违约行为案例分析 篇8
【案情简介】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洋公司)与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索贝公司)同为专业电视多媒体设备开发、生产企业,两公司经营业务相同部分主要为字幕制作设备、非线性编辑设备及非线性网络,业务均居国内同行业企业前列。
被告陈晋苏在原告大洋公司担任董事、常务副总经理等高级职务多年,掌握公司的技术秘密、价格体系、渠道政策、客户关系等商业秘密。2003年1月21日,陈晋苏以进修为由辞职获准,同年3月大洋公司停发陈晋苏工资,同年6月免去其董事职务,但仍为大洋公司股东,持股比例为2.44%。2003年8月,陈晋苏到被告索贝公司工作,次年1月,正式就任被告公司副总裁,负责市场推广、销售及部门协调。
大洋公司章程规定有董事、股东不得在工作期间和离开公司两年内从事与公司竞争的行业或营业,陈晋苏对此做过书面保证。
陈晋苏到索贝公司工作之后,又有多名原大洋公司的员工加入索贝公司。据此,大洋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陈晋苏与索贝公司终止劳动关系;陈晋苏继续履行竞业禁止义务;陈晋苏与索贝公司连带赔偿经济损失250万元。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大洋公司与陈晋苏约定竞业禁止义务期间为两年,该期间一旦中断,顺延没有意义,且会造成对于劳动者自由择业的不适当限制。现两年的期限已过,通过竞业禁止限制陈晋苏就业,从而维护大洋公司正当经营利益的意义已经失去,故对大洋公司要求陈晋苏继续履行竞业禁止义务,终止陈晋苏与索贝公司的劳动关系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但陈晋苏应为其不履行竞业禁止义务的行为作出适当赔偿。对于聘任陈晋苏成为索贝公司的员工一事,索贝公司未尽诚信审查义务,与陈晋苏等数人从大洋公司离职一事存在关联性,具有不正当竞争的共同过错,构成共同侵权,亦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1款、第2款规定,法院判决陈晋苏、索贝公司连带赔偿大洋公司50万元;驳回大洋公司其他诉讼请求。
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生效。----摘自北京市海淀区法院(2005)海民初字第5106号北京中科大洋公司诉陈晋苏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判决书
一、竞业禁止的涵义、分类、适用范围
(一)竞业禁止的涵义
竞业禁止,又称竞业限制、竞业避让,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禁止劳动者在本企业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与其所在企业有业务竞争的企业,或禁止他们在原企业离职后从业于与原企业有业务竞争的企业,包括创建与原企业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业。
(二)竞业禁止的分类
竞业禁止产生于法律的规定或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基于竞业禁止义务的产生依据,分为法定的竞业禁止和约定的竞业禁止。
1、法定的竞业禁止,由法律明文规定。如我国《公司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合伙企业法》第三十条规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2、约定的竞业禁止,由当事人通过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本文主要分析约定的竞业禁止相关事项)
对于在职劳动者的竞业禁止义务,用人单位可以采用与劳动者签订协议,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等方式予以确立;对于离职劳动者的竞业禁止义务,用人单位可与离职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形成双方的竞业禁止的权利义务关系。
用人单位与离职劳动者通过合同形成双方之间的竞业禁止权利义务关系,其必要性在于,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因为,知悉原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离职后,如果从事与原企业相同或者相关的职业,很有可能会不自觉的使用原企业的商业秘密,或者因为熟悉原企业的经营情况而成为原企业的竞争对手。
(三)竞业禁止的适用范围
竞业禁止适用于位居企业比较重要岗位、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而不是企业所有员工。依据《劳动合同法》有关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的规定,我们认为,适用竞业限制的人员一般包括以下范围:
1、高级研究与技术开发人员(含处于关键岗位的非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包括董事、经理、股东及合伙人等)。这类人员是企业关键技术和核心秘密的全面掌握者,往往会引起竞争对手的特别注意;
2、市场计划与营销、公关人员。因工作需要,这些人员掌握着企业经营秘密;
3、财会人员。企业的财务状况中包含有大量的商业秘密;
4、高级文秘与档案保管人员。这些人员的职责包括经营决策会议记录整理,经营管理文件和研发技术文档的打印和管理,其接触商业秘密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针对企业所有员工而适用的“竞业禁止”条款因违反法律规定,系无效的;同时,企业的一般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对于企业商业秘密的了解较少或者根本没有机会了解,故约定“竞业禁止”条款,也是没有必要的。
二、竞业禁止协议的构成要素
(一)竞业限制协议的涵义
竞业限制协议,是指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约定劳动者在企业任职期间或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为内容的协议。
(二)竞业限制协议的构成要素
符合法律规定的竞业限制协议的内容,应当具备以下构成要素:
1、目的明确。竞业禁止的目的,是为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防止劳动者恶意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也在于防止劳动者任意跳槽至竞争企业,或直接经营与原企业相同或相似的业务,形成恶性的同业竞争,造成原企业的经营不利。
2、主体适当。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企业一方,应是拥有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即必须要有商业秘密的存在,这是实行竞业禁止的前提条件。如果企业不能证明其商业秘密的存在,则竞业禁止的约定会因为缺乏保护之必要而不具有约束力。而相对方即企业员工,应是在本企业因职务关系接触或者有可能接触本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而不是泛泛地无原则地包括全体雇员。凡在职期间根本没有可能接触商业秘密的人员,不能作为竞业禁止的主体。但对于董事、经理则不需另外约定,因为根据法律的规定,竞业禁止是他们法定的义务。
3、范围明确。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竞业禁止以与本企业的业务相同的竞争业务为限,即竞业禁止的范围应以员工在本企业任职时接触或可能接触到的商业秘密范围相适应,而不能扩大到任职人员所熟悉的整个专业领域或行业领域,更不能扩大到与本企业商业秘密无关的员工所掌握到的一般知识、经验和技能。
4、期限恰当。《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负有竞业禁止义务的人员,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其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在实践中,用人单位与离职劳动者可以视行业状况、雇员个人状况、商业秘密的性质、商业秘密存续期间等情况,灵活约定具体期限,达到既要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又不限制劳动者正当就业的权利。
5、权利义务一致。《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劳动者依约履行竞业禁止义务的,企业必须给予相应的补偿费;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三、保守商业秘密与竞业禁止义务的区别
在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常订立《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同时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义务,导致人们产生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没有什么区别的模糊认识。但实际上,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保密协议是指用人单位针对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要求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的涵义,前述不赘。
竞业限制是保密的手段,通过订立竞业限制协议,可以减少和限制商业秘密被泄露的概率。保密是竞业限制的目的,订立竞业限制协议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综合考量法律与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结合理论界说法,我们认为,保密义务与竞业限制义务有如下区别:
1、商业秘密是财产权利,竞业禁止则是权利限制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商业秘密的主体称为权利人,将商业秘密当作一种权利对待;《刑法》将商业秘密的权利人称为所有人,表明权利人对商业秘密可以享有所有权,并将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归入到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范围,与侵犯注册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并列,将商业秘密视为知识产权。因此,商业秘密是一种特殊的无形的财产权,也即知识产权,是有法律规定的。
竞业禁止是对劳动者合法权利的限制。基于法律规定或通过协议约定,设定了员工离职后在一定时期内不得从事与原企业相同或相似的行业范围内就业的义务,势必会导致员工无法利用其自身拥有的谋生技能,且限制其个人发展。但这并不表明竞业禁止是违法的,从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来讲,法律是允许的。
2、商业秘密的保护是无期限的,竞业禁止期限最高二年
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是劳动者忠实义务的体现,即使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只要商业秘密处于秘密状态,义务人就应永远遵守保密义务。保密义务是一种不侵犯他
人商业秘密的不作为义务,即使保密协议约定的期限届满,只要他人的商业秘密尚未丧失,并不影响保密义务的延续。
由于竞业禁止不允许员工离职后使用自己熟悉的经验、技能,会影响其生活的质量甚至生存,如果禁止期间规定过长,对劳动者是不公平的,因此,我国参照国外普遍的做法或国际惯例作出相应的规定,即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3、保护商业秘密可以是无条件的,竞业禁止需要支付相应的对价
保密属于法定义务。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义务,属于法定义务,这种法定的不作为义务,目的是防止侵犯权利人的所有权,不需要支付保密费。即使约定有保密费,一方未支付费用的,保密义务人也不能以欠费为由,违反保密协议而泄密。
竞业禁止是约定义务(董事、经理除外)。竞业禁止导致员工所掌握的赖以谋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不能发挥,收入或生活质量降低在所难免,因此,企业必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否则该条款约定显失公平,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条款,一旦双方当事人为此诉讼,该条款可能会被劳动仲裁或法院撤销或变更,企业就会丧失要求员工履行竞业禁止义务的权利。
4、保守商业秘密与竞业禁止的义务产生条件不同
保守商业秘密基于法律直接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附随义务而产生,不管当事人是否有明示的约定,员工在职期间和离职以后,均应履行保密义务。员工竞业禁止义务,基于当事人的约定而产生,没有约定则没有义务。但法定的竞业禁止义务除外。
四、违反竞业禁止约定,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一)违约责任构成:违反协议约定即构成违约
竞业禁止主要是通过合同的方式约定违约责任,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约定有竞业限制的人员,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有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行为,即构成违约,企业就可以依据竞业禁止条款,直接追究员工的违约责任,而无需举证该员工是否泄漏或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不以是否造成损失为条件。
企业与离职员工约定有竞业限制,但未依约足额支付或按期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离职员工在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前提下,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与方式
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履行或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均应按照《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对劳动者而言,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承担的责任:
其一,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其二,承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下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第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其三,违约导致损失的,应当采取补救措施或者承担赔偿损失等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对用人单位而言,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承担的责任或后果:
其一,用人单位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应当承担什么违约责任,目前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按照合同法一般原理,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如竞业限制协议约定了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则用人单位应支付违约金;同时,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经济补偿金支付义务。
其二,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
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其三,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且超过一定期限的,丧失要求员工履行竞业禁止义务的权利。《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第八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第九条还规定,如用人单位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则应向劳动者额外支付三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五、与竞业禁止违约行为相关的司法裁判实务解析
1、对于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合法有效的判定
实践中,劳资双方常常因竞业限制协议有关竞业限制期限、经济补偿金、违约金等约定事项发生争议,一方当事人请求确认协议无效。司法裁判的思路一般是审查该协议是否系双方当事人自愿签订,是否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协议内容是否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双方是否相互履行义务,尤其是企业是否支付对价款,即经济补偿金,如是,则该协议合法有效。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者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一方认为协议是无效的,必须承担举证责任,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2、关于竞业限制补偿金与违约金数额的标准问题
《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标准,也未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具体标准,而是交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
由于劳资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实践中难免出现用人单位利用其优势地位订立不平等协议的情形。那么,如何判定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数额标准是否过低,竞业限制条款中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高?通常应当由当事人举证予以证明。
劳动者如能证明竞业限制条款中约定的违约金确实过高,山东法院与劳动仲裁系统的做法是: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条款中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劳动者违约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可以依据劳动者的请求对违约金数额予以适当调整。
劳动者如能证明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数额确实过低,则可以按照《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相关规定执行。该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实践中,双方在协商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数额标准时,可以根据员工受限制的程度、期限以及从事该行业的状况、职位、技能等情况进行约定。一般而言,给离职员工的竞业禁止补偿金,不应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目前有些省市法院与劳动仲裁会商确定了指导意见,如在江苏省,一般经济补偿额/年不得低于该员工离开用人单位前十二个月从该用人单位获得的报酬总额的三分之一;北京为50%;深圳是三分之二;在上海,一般为20%-30%。
据悉,目前重庆市劳动仲裁/法院系统对此尚无指导意见,主要依靠仲裁员/法官依据法律与政策相关规定自由裁量。
3、对当事人有关竞业限制条款约定不明的司法处理
针对劳资双方当事人仅约定劳动者应当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但未约定是否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或者虽约定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但未明确约定具体支付标准的情况,上海、北京法院系统的规范做法:基于当事人就竞业限制有一致的意思表示,可以认为竞业限制条款对双方仍有约束力。补偿金数额不明的,双方可以继续就补偿金的标准进行协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资的20-50%支付;竞业限制期限约定不明的,双方也可以继续协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则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4、对工资福利待遇中已经包含竞业限制补偿金条款的效力认定
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中有每月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中已经包含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约定,其操作方式基本上是将劳动者合法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划为竞业限制补偿金,用人单位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规避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义务,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应当认定该约定无法律效力。
一般来讲,劳动者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属于劳动报酬的范畴,是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义务期间的应得报酬,是劳动者参加劳动的分配所得。竞业限制补偿是对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以后限制从业期间的补偿,系员工离职后方产生的补偿费用,属于补偿金性质,其与劳动报酬二者性质完全不同,支付依据也不同。
因此,用人单位应当注意,不要在竞业限制协议中有工资福利待遇中已经包含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约定,这样的约定,可能面临被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以“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而认定为竞业限制协议无效、劳动者无须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支付。
5、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的约束力认定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程序,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因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竞业限制协议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和自由择业权的限制,其对劳动者的约束力是基于劳动合同“正常”解除或终止后。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的,其过错责任不在劳动者,合同解除后,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无须承担竞业限制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