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通用8篇)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篇1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实做好我校设计(论文)工作,进一步加强设计(论文)工作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设计(论文)具有学术论文性质,是学生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体现,在内容上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所规定的“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水平要求,在形式上应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格式。
第二章 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第三条 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论文)工作,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独立分析及方案论证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外文文献阅读和翻译的能力;
(三)培养并提高学生基本理论研究与分析能力;
(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报告,正确运用国家标准语言阐述理论与明晰问题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现、探索与创造的能力。
第四条 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设计(论文)应依据各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
(二)设计(论文)要具有学术性,要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述其研究成果;
(三)设计(论文)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语言简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必要的相关资料、图表等。
第三章 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五条 设计(论文)的管理实行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二级管理的机制,即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审核相关管理文件,教务处宏观管理,学院具体负责。
第六条 教务处工作职责
(一)起草设计(论文)工作条例、规范等相关管理文件;
(二)制定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安排;
(三)组织设计(论文)前期、中期、后期阶段质量监督和检查工作;
(四)组织校级优秀设计(论文)评选工作;
(五)组织经验交流和质量评估总结等工作。第七条 学院工作职责
(一)成立学院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5人以上),教学副院长任组长,负责学院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二)贯彻执行学校关于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各学院应结合本学院的特点,制定设计(论文)管理的实施细则;
(四)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学校、学院及校外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设计(论文)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不得参加答辩,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外文翻译(文献资料尽量选用近期发表、期刊发表、与论文相关的外国文献原著,不少于4000汉字),文献资料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12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六)在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学生应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该手册是设计(论文)答辩评分的参考资料,没有该手册者不能参加答辩。待答辩结束后,按规定将工作手册同设计(论文)及其他资料一并收齐,登记造册,编号存档。
第五章 设计(论文)的选题
第十一条 选题原则
(一)选题应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达到设计(论文)的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二)应尽可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题目的难易程度适中,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工作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
(四)延续的课题应增加新的内容,避免重复做同一题目;
(五)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六)设计(论文)应一人一题。由几名学生共同参加的题目,必须明确每名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并在题目上加以区别,以保证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七)设计(论文)原则上不应涉密,如确实无法避免涉密,须出具相关证明。
第十二条 选题程序及要求
(一)指导教师拟定设计(论文)题目或校外设计(论文)指导单位提出题目(需陈述理由和所具备的条件,来自实际任务的选题须出具佐证材料),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证书》;
(二)组织各专业进行题目论证工作,确定符合要求的题目。经由学院审查、批准后向学生公布,公布的题目数应该不少于学生数的110%;
(三)组织学生进行网上选题,公布选题结果。指导教师和学生见面并布置工作;
(四)题目一经确定,不可随意更改。如确有充分理由需变更题目,必须经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方可更改。理学、工学各专业题目变更截止时间为第八学期第三周,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各专业题目变更截止时间为第八学期第九周;
(五)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8人。主、副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工作量每人按1/2人计算。
第六章 设计(论文)的撰写
第十三条 撰写格式原则上参照《长春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在此基础上,学院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行制订统一、规范的具体要求,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七章 设计(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
第十四条 设计(论文)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学院应成立学院答辩委员会,制定整体安排,负责学院答辩工作。各专业成立-6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篇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当前, 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 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不仅仅是就业率提上去, 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质量如何、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生活的幸福感如何, 这应是衡量高质量就业的标准之一, 当前全国高校普遍都非常重视大学生从学校如何走出去, 就业率多高, 却很少关心大学毕业生走出后他们的工作情况如何, 家庭如何, 缺乏对毕业生的跟踪, 缺乏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了解, 对母校的归属感认识, 对学校的认可度的提高, 由此而影响的将是毕业生未来的成就感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1 2012届气象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2届我校本科气象类专业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 (气候资源) 、大气科学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大气科学 (大气探测方向) 、大气科学 (人工影响天气方向) 、大气科学 (大气环境方向)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9个相关专业, 共计933人, 男487人, 女446人。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余份, 有效收回563份, 收回率80.42%。
2 调查方式
通过设计毕业生、气象行业相关部门调查问卷, 并采用电邮、邮寄、传真、网络、电话采访、走访、座谈等形式。其中, 利用假期分别赴北京、天津、南京、泰州、无锡、上海、陕西等地气象局进行调研。同时充分利用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门组建了“气象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跟踪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进行专业调查。本次调查活动得到了龙虎网、中国大学生联盟网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宣传。
3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包含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和学校的评价、毕业生对自己的评价、毕业生对老师的评价、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等部分。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1 针对毕业生的调查情况
4.1.1 毕业生基本情况的调查
其中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和学校名声”对就业影响较大, 这两项指标比例超过80%;从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度来看, 仅有23%的同学表示满意、53%的同学表示不太满意, 其他学生表示想换工作;从专业对口方面来看, 93%的同学表示比较对口。
4.1.2 毕业生对自己的评价
含个人素质和知识技能两个大的指标。在个人素质方面, 共含遵纪守法、敬业奉献、团队合作、道德情操、承受挫折、服务意识、吃苦精神等几个方面, 从调查结果来看, 毕业生在校期间最需要加强的是团队合作、承受挫折和吃苦精神这三个方面;在知识技能方面, 共含专业基础、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实践技能水平、文字功底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 从调查结果来看, 毕业生在校期间最需要加强是计算机水平、实践技能水平、文字功底水平、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提高。
4.1.3 毕业生对学校教师的评价
针对“您个人觉得在大学期间让你最受喜爱的任课教师是谁?”这一选项, 60%的同学都写出了两位老师的姓名, 从这些老师来看, 都是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较大的教师;针对任课教师的综合评价中含职业道德、教学水平、敬业意识、教书育人、教学内容、个人魅力、学术研究等几个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学生的认可度较高, 但是在教学水平、敬业意识方面学生的认可度不是很高;针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综合评价中, 含有政治素质、服务意识、业务水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生活作风、创新能力等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生活作风方面认可度很高, 但是针对辅导员的服务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略显不足。
4.1.4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在“您认为在母校学习 (或训练) 的下列哪些方面对您工作影响较大”中排在最前面是三项是专业知识、实验与实习、课外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在“您认为在母校学习期间的最大收获是”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了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认为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最强, 而计算机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最弱;70%的毕业生认为我校教学计划过于落后, 设置不太合理, 应根据社会需求予以调整;4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一般, 教学质量不高;65%的毕业生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方面表示基本满意, 7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学风较好, 8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考风一般;在“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待遇不高、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多数毕业生认为学校最需要加强“为供需搭桥, 大力建设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就业市场的分析及开拓”这两项。
4.2 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情况
4.2.1 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情况
从用人单位提供给毕业生的待遇来看, 发达地区工资较高, 同地区省局、市局、县 (区) 局待遇又有所差别, 这主要是由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专业不对口、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实践动手能力较低。选择气象类高校来讲, 用人单位主要集中选择在我校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 超过90%的用人单位都将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放在前三位考虑。
4.2.2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超过85%的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感觉较好。这说明我校气象类毕业生深受气象局的欢迎和青睐, 我校一定要积极联系气象局, 把握住这根主线。
超过76%的单位将专业基础扎实作为选聘我校毕业生的首要原因。由于我校在气象方面实力较强, 多数学习气象专业的学生基础很好, 因此, 后期气象类专业学生的招生质量是关键, 同步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尤为重要。
7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适应较快。这说明, 多数气象类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这也是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冲击, 值得我们深思。
用人单位认为我校在对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动手能力、综合知识水平、外语水平、文字表达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几个方面, 应加强专业动手能力、文字表达水平、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此来看, 气象部门录用毕业生目的非常明确, 同步提高了对毕业生的要求和门槛。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文字水平和综合素质, 应该有所举措。
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要加强毕业生适应环境能力、实践与操作能力、学习与创新开拓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针对“结合贵单位情况, 与五年前相比较, 您认为现在我校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是”一项, 选择明显提高的占21%、选择略有提高占23%、选择基本持平占30%、选择有降低的占10%、选择明显降低的占16%。这个表明目前来讲我校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有所下滑。
4.2.3 用人单位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众多用人单位希望加强气象类学生气象精神 (准确、及时、创新、奉献) 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 用人单位建议增设应急减灾或气象管理、增加气象法规、行政管理等内容;在人才培养上, 用人单位建议学校要加强毕业生专业基础, 加强人生观、职业观教育, 加强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用人单位建议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技术功底, 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及实际操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还建议学校要多培养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工作责任心和承受挫折能力。
5 结束语
笔者根据调查情况谈几点建议。
①对气象类学生的气象精神 (准确、及时、创新、奉献) 培养非常关键, 这关系到气象行业的发展, 关系到气象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气象精神的继承和传承, 应该引起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视。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事业单位改革发展, 气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加困难, 这需要高校不断强化与气象行业单位的交流和合作, 在服务行业的同时, 也要提高我校毕业生的竞争力, 但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 否则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③要促进就业与行业接轨, 就必须“周期性”进行教学计划研讨和改革, 充分听取气象行业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听取每一届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气象行业单位参加教学计划设置的比重。④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改革教学方式, 优化学风考风氛围, 依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尽最大努力培养一批创新创业学生。⑤很多用人单位表示气象类专业 (本科) 没必要分的太细, 这不利于学生气象综合知识的掌握, 而在研究生阶段可以进行细化分类, 有助于研究生科研和业务能力的提升。⑥而我校气象类毕业生身处气象行业, 置身基层, 他们的工作情况需要母校关心, 需要跟踪和调查, 多一份关心和牵挂, 充分让每一位毕业生永远对母校有归属感, 让他们永远记住“他们得常回家看看”。⑦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和学校职能部门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综合提高行政人员服务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虹, 毛薇薇.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及对职业指导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11) .
[2]马晓玲.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及分析[J].价值工程, 2011 (22) .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篇3
近日,部属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信息化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吉林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大数据时代高校业务智能化的变革、信息化支撑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高师院校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预测与评价处负责人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和各项工作进展,并希望部属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研究优势,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系统建设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学会的相关情况,并对高师院校长期坚持举办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介绍了吉林省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办负责人从信息化工作的位置与保障、信息化部门的角色与协同、信息化推进的引领与驱动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信息化办从技术支撑的角度进行了相关介绍。其他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本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工作规划。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endprint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篇4
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长宁路校区、松江校区、直属单位:
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转发给你们,请及时传达到有关教师,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教学
工作优秀学校评估的重要内容,务必高度重视。为了加强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务处在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试行)》,现一并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实施。学校在适当时候将组织检查。
附件: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
文)工作的通知》
2、《东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试行)》
二○○四年四月廿三日
主题词:毕业设计 工作通知东华大学校长办公室印2004年4月27日
打字:朱伊妹校对:毛志敏
附件二:
东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试行)
一、总则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
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也是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深远影响,对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必须做到:
1、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
今后的发展。
2、严格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符合各专业培养
目标,达到学士学位的要求。
各学院可以根据本规范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实施细则。
二、组织领导
成立校院两级领导小组,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领
导。
1、校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务处、学办负责人组成。负责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和检查准备工作,开展开题、中期、答辩检查以及工作评估、工作总结
和经验交流。
2、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由院负责人、院教学委员会
成员、系主任、办公室负责人和教学秘书组成。负责审定本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制定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组织开题和中期检查;确定各专业答辩委员会
人选,检查答辩工作;组织学院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总结。
3、各系具体组织有关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确定各毕
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人员,组织选题,提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措施,并认真实施;定期召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组长会议;组织答辩委员会开展工作;抓好毕业设计(论
文)总结。
三、指导教师学院按科学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组成以学术带头人、教授、副教授为组长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由组长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审核论文题目、内容,并指导、督促检查全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为确保质量,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每个指导教师最多负责指导8名学生。要配备助教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小组,协助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聘请校外专家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者,必须严格审核课题并配备校内教师共同指导。
四、目标与要求
1、目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检索和阅读中外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设计和计算、试验研究、模拟抽象、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绘图、拟定技术文件、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选题。指导小组在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时,应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的重要原则。较复杂的大型研究课题,由若干同学组成小组完成,应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分工,拟定各自的研究题目,研究解决不同的问题。
3、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符合《东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五、时间安排
各学院应根据具体情况在第七学期尽早组织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和预研工作,避免和减少第八学期因就业学生找工作的干扰。
从02级开始,第六学期要向学生公布课题或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方向,并指导学生结合个性特长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在第七学期要求学生将专业课选修与毕业设计课题结合,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学习性研究,达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不得少于14周(含毕业实习)。
六、开题与中期检查
1、开题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第2~3周,由学院组织各系进行开题检查。着重检查教师到岗情况,课题研究条件、安排是否合理,以及学生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调研分析、课题实施方案及进程等。
2、中期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第9周左右进行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在指导小组自查基础上,以系或指导小组互查的方式随机检查不少于二分之一的学生,对有问题的课题学院应组织对其重点检查。要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对不合要求的学生,给予“黄牌”警告并帮助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纠正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检查结束后,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要将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教务处。教务处负责汇总中期检查情况并组织交流,提出整改意见。
七、答辩
以专业为单位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
答辩工作应按照《东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程序》进行。
答辩成绩评分比例。指导教师评分为30%,评阅教师评分为30%,答辩小组评分为40%。
答辩委员会统一审定本专业学生的成绩。评定成绩要坚持标
准,严格要求。论文优秀者应≤15%,良好者应≤45%,及格和不及格者总数应≥10%。对不及格者,学院须对其进行第二次答辩;优秀论文必须要有创新之处;学院抽检,若有异议,应再次组织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者,可以重修。重修时间一般安排在毕业生离校后的一个学期内。重新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放弃重修,则作结业处理。
八、评审责任制度与抽检外评制度
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必须严把质量关,不合要求者一律不予答辩。对违反此规定的责任人记三级教学事故一次。
毕业答辩结束后一周内,学校将组织抽查。在全校各专业中随机抽取3% 左右的毕业设计(论文)送外校同行专家评阅。经外评问题严重者,对有关责任人记三级教学事故一次。
九、推优与总结
为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从每届毕业班中评选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各专业答辩委员会负责推荐,并写推荐意见。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数量一般控制在各专业应届毕业生人数的3%左右。
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应对各专业答辩委员会推荐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评审,确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由教学副院长签字后,送交教务处。教务处审核汇总后,报主管副校长批准并予以公布。被评为校优秀论文者记入学生档案及成绩册。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学院应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并在答辩结束后一周内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东华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及《东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表》送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十、经费
各学院要从本科教学业务费中单列毕业设计(论文)经费,专款专用。鼓励通过与社会的结合筹集毕业设计(论文)经费,改善条件。
十一、存档
毕业答辩结束后,各学院应将学生的毕业论文统一制作成电子光盘,于学期结束前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一份。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包括任务书、说明书、图纸、设计(论文)文本、实验报告、计算机程序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由学院资料室或系安排专人保存,保存期不得少于5年。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校档案馆长期保存。
本规范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篇5
校教发〔2006〕84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基本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实现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本科各专业学生必须参加。
第二条
为进一步规范本科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保证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
第三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学校教学委员会指导下。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教务处、院(系)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第四条
教务处作为学校职能部门负责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宏观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及其特点,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文件,明确学校的整体管理目标。
2、进行各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宏观管理、指导和协调。
3、组织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及评分等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和检查评估。
4、组织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考核、总结、经验交流和质量评估,为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信息。
5、受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异议及复查工作。
第五条
学院(系)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主要职责是:
1、成立以主管教学院长(主任)为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
2、向学生宣传并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与规范。
3、遴选安排指导教师、审定和落实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4、检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5、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组织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6、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总结、文档资料的整理与保存。
第三章 指导教师
第六条
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具有科研工作背景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助教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可协助指导。
第七条
鼓励有科研力量的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为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中级职称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一般不超过6人,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一般不超过8人。
第八条
指导教师在选题、文献查阅、试验设计、观察记载、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等方面要对学生切实加以指导,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学生严肃、严密、严谨和勇于创新的科学作风,其主要职责是:
1、指导教师要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要求,结合本专业实际和科研项目,拟定论文题目和制定任务书。
2、根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指导学生设计技术路线和制定工作进程。
3、对学生提出的总体方案、计算方法、实验方案,所做的理论、实验分析的结论、译文、外文摘要等做必要的审查和指导。及时遏制学生的抄袭、拼凑行为。
4、定期(每周不少于一次)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5、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论文质量(除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外)承担相应的责任。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两年内公开发表的,根据不同的刊物级别对指导教师进行100—500元的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行制定,因教师不负责任构成教学事故的,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处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配合院(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
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确因工作需要变更时,必须经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长批准。
第四章
学生
第十条
对学生的要求:
1、应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对培养自己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性,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力争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既要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4、独立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其中正文不少于12000字;毕业设计字数不少于10000字,其中设计说明书不少于8000字,并完成2~4幅设计图,其中必须有一幅不小于2#的手工图。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并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和翻译一篇不少于5000个印刷字符的外文文献。
5、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论著或成果。
6、严格按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和撰写规范要求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7、毕业论文(设计)期间要遵守学校及所在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
8、答辩后,必须将所有资料交回学院(系)。其资料包括毕业论文(设计)、设计说明书、图纸、阶段资料、实验原始记录、软件文档等。
第五章
选题
第十一条
科学、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体现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教学、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要有一定的创新性。
2、选题难度、份量应适中,深度与广度兼顾,且工作量饱满,综合训练强,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第十二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确定程序
1、指导教师提出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并填写立题审批表。
2、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对题目筛选审核后向学生公布,采取师生双向选择,院(系)适当调整方式,确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并报教务处备案。
3、学生自选题目须提前向所在学院(系)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说明(题目、已具备的条件及预期达到的目标要求等),经所在学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方可执行。学院(系)根据学生的题目,指定指导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候选题目。、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写正式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第十三条
毕业论文(设计)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原则上一生一题,当多个学生参加一个课题时,必须明确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并在论文题目上添加副标题。
第十四条
社会科学类毕业论文选题要注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实证分析;外语类学生不得以单纯的外语作品翻译或读书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应使用所学语种撰写论文。
第十五条
工科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设计应达到60%以上,设计应体现选题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第十六条
农科、理科类毕业论文选题应以实验研究类题目为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客观、准确的实验数据,实验应具探索性。
第六章
撰写
第十七条
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封面、目录、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部分。
1、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2、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3、摘要与关键词
(1)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2)关键词一般列3~5个,并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4、论文正文包括综述、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5、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
6、致谢是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7、附录是指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
第十八条
书写及打印要求
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格式要求进行书写及打印。
第七章
答辩及评分
第十九条
学院(系)根据本学院(系)专业的实际情况,组成若干个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第二十条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一般由5—7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成员不少于3人)组成,设组长1人,秘书1人。
第二十一条
学院(系)在答辩前一天公布各答辩小组成员名单和参加答辩学生名单。第二十二条
答辩小组组长严格按照时间安排主持答辩并组织答辩成员打分和写评语。第二十三条
答辩小组答辩前应根据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意见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和论文(设计)形式,当指导教师与评阅人意见不一致时,提交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评阅,根据评阅意见决定是否同意答辩。答辩小组不同意答辩的学生,须向院(系)申请重修并参加下一答辩,通过后方能毕业。
第二十四条
答辩前,答辩小组成员应详细审阅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报告,为答辩提问作好准备。答辩中,学生必须报告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
第二十五条
答辩时间15—30分钟,其中学生报告时间不少于10分钟。
第二十六条
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秘书应做好记录,供评定成绩时参考。评定学生成绩时,该生的指导教师予以回避。第二十七条
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按学校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并经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审核后,向学生公布。并向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做出书面报告与总结。
第二十八条
毕业论文(设计)的总评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评分,其它环节按百分制评分。被评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数量不超过答辩学生人数的15%,良好的不超过45%。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论文(设计)成绩记为不及格:
1、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规定任务者;
2、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编造数据、情报、信息者;
3、试验、设计、立论或计算方法有严重错误,不符合科研工作基本要求者;
4、论文(设计)质量未达到基本要求者;
5、答辩未通过者;
6、无正当原因未参加答辩者。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者,可申请重修并参加下一答辩,重修通过后方能毕业。
第八章
总结与资料管理
第三十条
毕业答辩结束后,各院(系)要召开专门会议,对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及毕业答辩环节进行认真总结,并将院(系)总结报告和学生论文(设计)成绩报送教务处。
第三十一条
答辩结束后,学生应结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设计)进行修改,按照相关规范及行业标准进行装订。
第三十二条
各学院(系)应根据学校要求和安排,积极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教学管理专项评估工作,认真做好优秀论文(设计)的推荐评奖工作。
第三十三条
所有的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上机程序、实物照片、图片、音像资料、设计手稿、打印本、样品实物等)学生不得自行带走,由指导教师负责收回,各院(系)作为教学资料妥善保存,整理归档。有关成果学生不得擅自寄出发表,如需发表,必须经指导教师推荐,报主管院长(主任)批准。需要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须由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经院(系)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处备案,按学校有关保密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
延长学习年限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按实际毕业年份归档。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从2006届毕业生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以前有关规范(定)与本规范不符的,以本规范为准。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篇6
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点
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 为此特制定本规定,各院(系)应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实践的基本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
各院(系)应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学校规定,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院(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建立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各院(系)制定的《院(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应告知本院(系)所有师生,并报教务处备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二、选题原则
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
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训练
1. 课题的选择应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难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基本能完成全部内容
2. 课题的选择要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并有一定学术性
3. 原则上每位学生一个题目
如果多位学生共同参与同一研究项目,应要求每位学生在共同协作完成项目的同时,还必须指定其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工作量
4. 综述类课题不宜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5. 鼓励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和交叉,鼓励基础课教师共同参与指导或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 学生既可在导师提出的课题中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也可自主选题
后者须由院(系)审核并配备指导教师
三、过程管理
1. 各专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12周,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安排更多时间
鼓励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覆盖一个学年
2. 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以院(系)为主,由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全面负责
3.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院(系)教学主管负责审定,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准,报教务处备案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采取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
课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4. 院(系)应对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重要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尤其应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阶段检查和中期检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检查过程须有文字记录并归档保存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及时改进
中期检查后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一律不再允许变更
5. 院(系)应充分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经费落到实处
对初次担任指导工作的教师,院(系)要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具体帮助指导,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准备工作和指导工作
6.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全部结束后,院(系)必须在一周内公布学生成绩
7.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院(系)要认真进行总结 总结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执行总体情况、工作特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院(系)须将书面总结报告报教务处备案
8. 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必须认真对待 凡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擅自离校
对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违反纪律或工作极不努力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停止其做毕业设计(论文),停止做毕业设计(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文)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以“F”计
9. 按学籍管理条例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做结业处理,发放结业证书
结业的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返校补做毕业设计(论文),并参加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
10. 教务处开展不定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并将检查情况通报全校
11. 教务处负责编撰《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集》
四、指导教师
1. 指导教师应由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富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
可聘请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校外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必须同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
2. 原则上,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3名;少数专业确因指导教师紧张,指导学生人数可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5名 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 指导教师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 指导教师应把毕业设计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全面负责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要保证本人每两周至少与学生直接见面一次,检查工作进程和质量;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查,提出评价和指导意见
5. 指导教师既要在进行过程中的关键处起指导把关作用,同时在具体细节上又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
6. 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书育人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考勤,并对学生的学术道德行为负责 指导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必要时可取消其答辩资格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五、对学生的要求
1. 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
2. 严格遵守学籍管理中的有关规定
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及论文买卖等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
3. 学生应服从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每周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工作汇报,听取指导意见和建议;每月提交一份阶段性工作报告,并根据指导教师的评价意见,及时修正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4. 学生必须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
5. 每位学生必须提交独立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要求:理工科研究类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设计类一般不少于1.5万字;医科、文科类论文一般不少于1万字
摘要字数以300-500字为宜
6. 允许学生用英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要求参照中文论文字数进行折算(每1万汉字对应4万英文印刷符号)凡要求用英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需经院(系)同意,并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务处备案
7. 为锻炼学生的科技英语能力,每位学生还必须提交8000~10000字符的英文论文大摘要
采用英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不做此项要求
8.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统一封面、统一格式 按照《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撰写论文,并装订成册,在答辩前三天交指导教师评阅
9. 答辩结束后,应将毕业设计(论文)等相关资料交院(系)存档
六、答辩与评分
1. 答辩前,院(系)应组织对每个学生的论文和课题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审,由评审教师填写评审意见 评审教师必须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评审教师与指导教师不得由同一教师担任
2. 每位学生必须参加答辩
院(系)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由院(系)教学主管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主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各专业可相应成立答辩小组
结合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课题在答辩时可邀请有关同行、生产部门、科研院所单位的人员参加
3. 答辩前,答辩委员会应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答辩小组必须认真执行
答辩时,除了向学生就课题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质询外,还应考核学生掌握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所付出的工作量
4.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答辩小组写出评语
院(系)答辩委员会应综合指导教师意见、评审教师意见和答辩小组意见,给出最终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按A、B、C、D和F方式(11级)记载 成绩评定应坚持标准,各档成绩比例要从严掌握,A级比例不超过20%、B级以上(含B级)不超过80%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是反映学校人才培养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历史真迹,也是我校教学类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有现实使用价值,又有历史与教育研究的价值,因此做好资料的保存归档至关重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归档内容是指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含电子版)、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评语、设计图纸、实验报告和计算程序资料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院(系)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教学大纲、选题汇总表、工作总结报告等教学管理记录材料,由院(系)保存,保存期限不低于四年 涉及国家机密的课题应作为一定密级的档案妥为保存
毕业设计(论文)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其知识产权属于学校 要十分注意发掘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经济效益,努力使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按有关法规进行成果的有偿服务和转让
九、第二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十、附则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具体操作细则由各院(系)自行制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篇7
体育设施短缺, 在任何国家都有不同程度存在的现象, 在我国, 体育设施的短缺可能更为严重, 然而, 体育设施短缺最显著的特点是短缺和浪费并存。
我国大众体育的设施严重短缺, 但大量现有设施的闲置也是屡见不鲜。而院校体育设施作为院校教学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大师生员工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课外运动锻炼活动的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
同时, 院校体育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活动与比赛的任务。在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体育设施建设, 而现有体育设施又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需求的情况下, 适时合理地将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 将会有利于改善供需矛盾关系,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院校体育设施养护资金的不足的问题。
长春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 不仅是本省政治与经济的中心, 更是文化的中心, 长春市的高校很多, 研究目前长春市本科高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现状、开放的管理模式、开放中的经营情况, 并分析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及制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因素, 探索符合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对策,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为长春市高校体育资源进一步的充分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情况及其对社会开放情况。本文选取了座落在长春市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体育学院等16所本科院校的体育设施开放状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自2003年以来关于体育管理的学术论文, 阅读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学术著作, 了解了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现状, 为本研究的奠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按照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制定调查问卷。对长春市16所本科院校的场馆中心负责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由本人赴高校场馆中心, 采取向场馆负责人当场发放, 当面填写问卷的办法, 共发放调查问卷16份, 回收16份, 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常规统计方法描述、分析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现状, 全部数据的统计处理均在Excel2000中完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资源配置的现状
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生活的保障, 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前提基础, 体育设施是发展体育运动的重要物质技术条件, 没有一定数量的体育设施, 体育运动就不可能得到长期有效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 (见表1) , 长春市的16所本科院校, 共拥有1061片体育场地, 其中室内综合体育馆共21座, 每个学校平均1.31座, 室内体育场地469片 (块) , 每个学校平均29.31片 (块) ;室外体育场地592片 (块) , 每个学校平均37块。这些设施是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物质保证, 但与全国各省市相比, 长春市本科院校的体育设施资源处于不均衡状态。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浙江省院校室内体育馆每校平均1.5座, 室外体育场每校平均14.8块;辽宁省院校室内体育馆每校平均1.8座, 室外体育场每校平均14.2块。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长春市拥有数量较多、知名度较高的大学, 但历年来只注重对教育事业的投资, 忽略了对学校体育资源的建设, 这是导致目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高校的体育设施主要是为了满足本院校的教学、训练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健身的需要, 只有满足了本院校的学生需要才可能有体育资源对社会的开放。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见表2) , 在高校体育设施能否满足教学和训练需要这栏里, 被调查的16所高校都填写的是“基本能满足”、“完全能满足”或“一般”。而在能否满足课外体育活动一栏中, 还有13.3%的学校填写“无法满足”。可见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基本上能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但还有个别院校不能完全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近几年来, 长春市各本科院校都加大了对学校体育设施投资建设的力度。调查16所本科院校都认为在上课期间, 他们学校的体育设施都没有被占用和闲置的现象, 但有将近2/3的学生认为在课余时间学校的体育设施有闲置的现象, 没有很好的将设施利用起来, 这就为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为社会开放奠定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2.3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 高校体育设施也由过去的单一、封闭的管理状态逐步向社会开放, 并且有偿服务开始进入良性运转阶段。
高校体育设施有偿开放是在满足学校正常上课、训练的基础上, 以缓解社会体育设施短缺的矛盾, 来满足广大体育群体的体育需求, 同时也为弥补体育经费不足而采用的一种有偿开放体育设施的行为。
通过调查发现 (见表3) , 16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有12所院校, 占调查总数75%的高校体育设施都不同程度的对社会开放, 其中有43.8%的高校体育设施采用的是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开放, 有31.2%高校体育设施是一种原始的无意识的无偿的对社会开放;另外还有4所, 占总数的25.0%的高校体育设施不对社会开放, 只对学校内部开放, 即课外活动时开放, 其它时间只供教学使用。
2.4 长春市本科院校对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态度的调查分析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而一个学校关于本校的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态度就决定着该学校的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程度与方式, 因此有必要针对长春市本科院校对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态度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到 (见表4) , 长春市本科院校有84.5%对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持很赞成或基本赞成的态度, 有15.8%的本科院校对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持不赞成的态度, 虽然态度不错, 但通过调查发现,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却不是令人很满意。建议有关部门制订相应的政策, 鼓励高校体育设施更广泛地向社会开放。
然而, 在调查中有人认为, 高校属于事业性单位, 有着教育为本的观念, 不适宜提“经营”二字, 但在场馆资源满足本校正常体育工作的前提下, 任其闲置与浪费也是不应该的。高校全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把封闭式的体育格局变为开放式的, 在把握好教学与开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发挥高校在全民健身中的推动指导作用, 缓解了群众参加锻炼缺乏场所和指导的突出矛盾。
2.5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对象的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到 (见表5) , 长春市本科院校对社会开放对象中有50.0%的高校对社会团体和社会个人开放, 有31.2%的高校对社会个人开放, 只有18.8%的高校只对社会团体开放。其中, 对社会个人开放主要是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参加体育培训班或者是无序的自由锻炼等, 对社会团体开放主要是单位的集体活动或者进行比赛等。
可见, 长春市多数的本科院校体育场馆基本上能吸引社会团体和社会个人参加, 这也为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进一步对社会开放奠定基础。
2.6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时间的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到 (见表6) ,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时间段上, 有42.9%的高校选择全年开放, 有57.2%的高校选择寒暑假开放, 分别有28.6%所学校选择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开放, 只有14.3%的高校选择季节性开放。
可见, 长春市本科院校在有偿开放的每天的时间段上比较集中, 每年的时间段上也比较均匀, 在一定程度上能把握好时机,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将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
在每年的时间段上, 有72.7%的高校选择的是全年的不定期开放, 36.4%的学校选择的是利用寒暑假, 18.2%的高校选择的是节假日的开放, 这说明长春市本科院校中无偿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在每年的时间段上较少的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休息时间进行开放, 而是全年的不定期开放, 其体育场馆资源利用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2.7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形式的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到 (见表7) ,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在开放的形式上, 有37.5%的高校选择场馆租赁, 25.0%的高校选择紧缺场馆的有偿开放;对社会的体育技能培训班开放的占调查总数的12.5%, 对体育俱乐部开放的占调查总数的18.8%。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有偿开放的形式主要以场馆租赁和紧缺场馆的有偿开放为主, 其开放的形式不太丰富。在无偿开放和部分无偿开放的高校中, 室外闲散的场地对社会人员的随意开放, 学校不进行组织, 社会人员的活动形式不限。
3 结束语
(1)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资源配置是本科院校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物质保证, 与全国各省市相比, 长春市本科院校的体育设施资源处于不均衡状态, 但基本能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2)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大部分都对社会开放, 开放的形式主要是以有偿的场馆租赁为主, 有偿的体育设施主要在寒暑假开放, 开放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团体与个人;无偿的体育设施则全年基本都开放。
(3) 建议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应走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道路, 并且学校管理者要真正转变传统的、封闭的教育管理观念, 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多的场馆服务。
(4) 建议长春市本科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开放形式, 体育场馆在开放的过程中以社会为平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收费标准。
(5) 建议长春市本科院校联合建立科学、系统的场馆开放管理制度体系, 保障场馆设施在不影响学生使用的前提下, 正常、有序的开放。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对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资源配置是本科院校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物质保证, 与全国各省市相比, 长春市本科院校的体育设施资源处于不均衡状态, 但基本能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大部分本科院校的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 开放的形式以有偿的场馆租赁为主, 开放的时间主要在寒、暑两个假期, 开放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团体与个人, 无偿的体育设施开放相对较少, 基本全年开放。
关键词: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现状
参考文献
[1]孙红梅.苏南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现状和干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22-25.
[2]雷历.谈我国体育场馆资源的短缺与浪费[J].内蒙古体育科技, 1999 (3) :10.
[3]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简报,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 2005.2.17.
[4]冯健中.在上海召开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体育报, 2006-8-6.
[5]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冷迎辉.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21-23.
[7]田雨普.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新发展[N].中国体育报, 2002-10-31.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篇8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点。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为此特制定本规定,各院(系)应结合实际情况遵照执行。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实践的基本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各院(系)应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学校规定,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院(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建立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各院(系)制定的《院(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应告知本院(系)所有师生,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选题原则
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训练。
1.课题的选择应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难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基本能完成全部内容。
2.课题的选择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3.课题的选择要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并有一定学术性。
4.原则上每位学生一个题目。如果多位学生共同参与同一研究项目,应要求每位学生在共同协作完成项目的同时,还必须指定其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工作量。
5.综述类课题不宜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6.涉及国家机密的课题不能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7.鼓励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和交叉,鼓励基础课教师共同参与指导或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8.学生既可在导师提出的课题中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也可自主选题。后者须由院(系)审核并配备指导教师。
三、过程管理
1.各专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12周,有条件的专业可以提前启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鼓励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覆盖一个学年。
2.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以院(系)为主,由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全面负责。
3.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院(系)教学主管负责审定,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准,报教务处备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采取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课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4.院(系)应对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尤其应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阶段检查和中期检查。检查过程须有文字记录并归档保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及时改进。中期检查后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一律不再允许变更。
5.院(系)应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间、经费落到实处。充分运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和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和违反学术诚信行为认定。对初次担任指导工作的教师,院(系)要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具体帮助指导,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准备工作和指导工作。对申请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应严格审核,采取配备校内指导教师、要求参加院(系)各环节检查和质量验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预案制定等措施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6.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全部结束后,院(系)必须在一周内公布学生成绩。
7.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院(系)要认真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执行总体情况、工作特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院(系)须将书面总结报告报教务处备案。
8.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门特殊的必修课程,必须认真对待。凡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擅自离校。对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违反纪律或工作极不努力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停止其做毕业设计(论文),停止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以“F”计。
9.按学籍管理条例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做结业处理,发放结业证书。结业的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返校补做毕业设计(论文),并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
10.教务处开展不定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并将检查情况通报全校。11.教务处负责组织每届的优异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并对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12. 教务处负责编撰《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获奖者电子荣誉榜》。
四、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应由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富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可聘请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校外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必须同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
2.原则上,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3名;少数专业确因指导教师紧张,指导学生人数可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5名。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3.指导教师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指导教师应把毕业设计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全面负责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保证本人每两周至少与学生直接见面一次,检查工作进程和质量;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查,提出评价和指导意见。督促和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审核论文并撰写评语,对学生是否具备答辩资格提出意见和建议。
5.指导教师既要在进行过程中的关键处起指导把关作用,同时在具体细节上又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
6.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书育人。指导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考勤,并对学生的学术道德行为负责。指导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必要时可取消其答辩资格。
五、对学生的要求
1.严格遵守学籍管理中的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及论文买卖等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
2.学生应服从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一般每周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工作汇报,听取指导意见和建议;每月提交一份阶段性工作报告,并根据指导教师的评价意见,及时修正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3.学生必须按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毕业设计(论文)。
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要求:理工科研究类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设计类一般不少于1.5万字;医科、文科类论文一般不少于1万字。摘要字数以300-500字为宜。
5.允许学生用英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要求参照中文论文字数进行折算(每1万汉字对应4万英文印刷符号)。凡要求用英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需经院(系)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
6.为锻炼学生的科技英语能力,每位学生还必须提交8000~10000字符的英文论文大摘要。采用英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不做此项要求。
7.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统一封面、统一格式。按照《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撰写论文,并装订成册,在答辩前三天交评审教师审阅。
8.答辩结束后,应将毕业设计(论文)等相关资料交院(系)存档。
六、答辩与评分
1.答辩前,院(系)应组织对每位学生的论文、论文查重报告和课题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审,由评审教师审核答辩资格并填写评审意见。评审教师必须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评审教师与指导教师不得由同一教师担任。
2.只有论文通过指导教师和评审教师审核,并且论文文字复制比低于院(系)要求的学生才允许参加答辩。
3.院(系)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由院(系)教学主管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主任。各专业可相应成立答辩小组。结合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课题在答辩时可邀请有关同行、生产部门、科研院所单位的人员参加。
4. 答辩前,答辩委员会应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答辩小组必须认真执行。答辩时,除了向学生就课题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质询外,还应考核学生掌握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所付出的工作量。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答辩小组写出评语。院(系)答辩委员会应综合指导教师意见、评审教师意见和答辩小组意见,给出最终成绩。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按A+、A、A-、B+、B、B-、C+、C、C-、D和F方式(11级)记载。成绩评定应坚持标准,各档成绩比例要从严掌握,A-(含)以上比例不超过20%,B-(含)以上比例原则上不超过80%。
七、海外游学毕业论文的转换 海外游学(非双学位项目)毕业论文通过院(系)专家委员会的认定后可转换成我校毕业设计(论文),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学生为公派交流学生,且学生在出发前已办理好学校的出入境审批手续。2.学生必须按学校要求在海外学校进行毕业设计,并保证必要的工作时间。必须要有相关证明材料。
3.学生须提交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报告,遵循学校的过程管理。4.学生须提交在海外学校进行毕业设计工作的所有资料,由学院教学委员会(或专业教学委员会)审核其是否达到学校论文水平及是否给予答辩资格。参与学校答辩者方能获得成绩。
八、资料保存
归档材料是指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含电子版)、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评语、答辩提问录、设计图纸、实验报告和计算程序资料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院(系)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教学大纲、选题汇总表、工作总结报告等教学管理记录材料,由院(系)保存,保存期限不低于四年。
九、成果处理
毕业设计(论文)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其知识产权属于学校。
十、第二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十一、附则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具体操作细则由各院(系)自行制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附件: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附件: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填写与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应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含电子版)、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评语、答辩提问录,以及图纸、实验报告和计算程序等资料。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审核签字后发给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标准装订:毕业设计(论文)封皮→内封面→任务书→学术诚信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谢辞→英文大摘要。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 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 摘要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中英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3)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5)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生动,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彩,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3.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4. 目录
目录一般按三级标题编写(如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5. 绪论(引言)
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6. 正文
正文是主体,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理(工)科类正文一般包括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理论分析等。管理人文类学科的论文一般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应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7. 结论(结语)
结论(结语)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论(结语)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密,且又容易被人领会;(2)结论(结语)应反映自己的研究工作;
(3)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8. 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
9. 参考文献及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同时能方便地把作者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成果区别开来。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中外文献。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残缺的组成部分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如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附录一般不要超过正文。
10.大摘要
大摘要是对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的凝练。其内容一般应说明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成果、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应注意突出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独到见解的部分。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
1. 中文毕业设计(论文)一律采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简化汉字书写,论文一律采用计算机排版、A4纸打印。论文要求语句通顺、论述严谨、程序和实验数据完整、齐全、规范、正确。
2. 毕业设计(论文)采用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统一封面。3.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主要为:中文题目及摘要,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居中(题目前、后各空一行),“摘要”为四号黑字体居中(摘要后空一行),摘要内容为五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摘要内容后空一行顶格输入“关键词”(小四号黑体字),其后为关键词(五号宋体字),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英文题目及摘要,书写格式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论文题目为三号Times New Roman居中加黑,一律用大写字母;“ABSTRACT”为四号Times New Roman居中加黑, 摘要内容为五号Times New Roman,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Key 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顶格书写,关键词五号Times New Roman,各关键词之间逗号分开。中英文摘要不需编页码。目录:“目录”为三号黑体字居中(前后各空一行),之后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绪论(引言):通常为第一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居中,内容为五号宋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正文:可分为几章,每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居中,正文内容为五号字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结论(结语):通常为最后一章,标题为三号黑字体居中,内容为五号宋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五号宋体,顶格书写,单倍行距。谢辞:标题为三号黑字体居中,内容为五号宋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单倍行距。英文大摘要重新编页码。
4. 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5. 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代替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可不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姓前名后的原则书写,如:CRAY P,不可将外国人姓名中的名部分漏写,例如:不能只写CRAY, 应写成CRAY P。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6. 量和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 3100~GB 3102-19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7. 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5.25MeV等。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8. 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编号方法,例如:
1.(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居中书写)
1.1(二级标题空两格书写序数,用四号黑体书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1.1.1(三级标题空两格书写序数,用小四宋体书写标题)(1)
(四级标题空两格书写序数,用小四宋体书写标题)
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须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3)„„的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a)、(b)、(c)…的序号,数字加半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9. 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采用页末注释时,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采用篇末注释时,按各注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列注号。
10. 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一编序号,也可以逐章编序,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
公式中分数的横分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和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线的长短,并将主要分线和等号对齐。在叙述中也可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用斜线分开表述。
11. 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表题用五号宋体加黑,表格内中文用五号宋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表格格式采用简明三线表。
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12. 图
毕业设计(论文)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五号宋体加黑),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图应在描纸或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或用计算机绘图,电气图或机械图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坐标图:横纵坐标必须标注量、单位,坐标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五号宋体加黑。13.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中括号“[ ]”中,以上标的形式标示。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五号宋体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14.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书写格式应符合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 [1 ] 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1:179-193.(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 [2] 程根伟.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 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32-36.(3)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3] 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通讯[J].1957(l)-1990(4).北京:北京图书馆,1957-1990.(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4 ] 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5)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5]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6)电子文献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推荐阅读: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论文07-11
长春理工大学共青团工作汇报07-14
长春理工08-14
长春理工大学招生章程07-11
长春大学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事项09-13
长春中医药大学报社工作职责07-04
【长春中医药大学专业】长春中医药大学招生网站-长春中医药大学分数线10-10
长春师范大学08-30
理工本科毕业生简历05-17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