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2024-09-09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共12篇)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篇1

一、引言

我国以往高等教育模式中, 学术型导师制是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本科生教育采用学年制。教育部2001年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若干意见》, 强调“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题和基础, 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1]。在教育部带动下, 高等教育改革向前推进, 各高校普遍采用学分制。随着学分制的实施, 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越来越要求对大学生的个性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目前,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已在多数高校实行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取得一些效果, 但同时也存在问题。习近平主席多次表示, “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本文认为, 理工科学生作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 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时应有其学科特色。怎样才能够使社会需求、本科生导师与理工科学生个人的理想信念、志趣爱好很好地相吻合呢?本文将针对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针对存在的问题, 进行探讨。

二、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的缺陷分析

1. 本科生导师定位含混

本科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 四者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首先, 本科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不同。本科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和认知指引, 但二者定位的侧重点又存在区别。前者侧重于对学生思想上、生活上的引导, 影响学生大学期间生活观、价值观的形成, 以人文方面的培养为主, 学术指导为辅;研究生导师制则侧重于科研能力的提高。二者的差异也直接导致导师资格认定、教学目标、功能定位等方面不同。其次, 本科生导师与班主任不同。“班主任是学校委派到各学生班进行管理的教师, 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和进行有关管理工作, 配合党团组织和辅导员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 指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2]。由此可见, 班主任主要配合辅导员日常工作, 对于学生学习指导没有本科生导师学术性强, 本科生导师一般由专业教师担任, 其资格认定、工作制度与班主任都有差异。最后, 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不同。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3]。理工类本科生导师一般对3-5人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可以看出, 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数量、工作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本科生导师只有明确定位, 才能有准确的预定目标, 才能更好的完成学生培养工作。

2. 本科生导师队伍师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 我国高校一些本科生导师对导师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 不知道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 偶尔把学生召集见个面, 寥寥几句, 对学生的学业指导、思想教育、生活引导都没有做到。这种方式下, 导师的指导作用是必定不到位的。

本文认为提高本科生导师素质从二方面入手。首先, 导师的思想觉悟要高, 有身为人师的责任心。很多高校学生反映与导师相交流的时间机会比较少。学生希望与导师交流思想、讨论问题, 但通常是导师没时间或没机会深入探讨。韩愈《师说》中提到“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 即是要以德为先。导师不能修其自身, 怎么要求学生?理工科学生毕业后一般会进入应用性很强的行业, 道德不过关会造成很大社会危害。因此, 导师要提高思想上的修为, 潜移默化给学生。其次, 导师要有一定的学术造诣。由于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以往大大拓展, 有的大学导师由于自身的原因, 疏于研究, 缺乏课题研究方面的经验, 反而可能会与学生显示出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 实践能力是他们进入社会后应首要具备的能力, 有的学生导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 更需要提高学术造诣。选拔思想觉悟高、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优秀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 管理层面重视力度不足

目前, 大部分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但是学校管理层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具体效果并没有严格规定。由于关心程度不够, 导致本科生导师在配备上存在有“量多质少”或“质多量少”。有的高校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配上导师, 于是把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助教也成了本科生导师, 有的导师虽然水平高, 但配备数量不足, 更为严重的是, 有些导师只是挂着导师之名, 未尽导师之责;由于缺少合理的奖惩激励, 导师普遍会认为做与不做, 做多做少对自身无重要影响, 应付完成学校要求的任务便可;由于缺乏有效监督, 导师工作不认真, 学生行动不积极, 二者各行其事, 导致恶性循环, 互不过问。总之, 高校管理层只有足够重视, 完善、落实制度的实施, 以及能够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才可能发挥效用。

三、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策略

1. 细化本科生导师的管理监督制度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虽然制定了导师管理条例, 但是导师的运作管理却是放任自流, 导师制名不副实, 高校制定了文件规章制度, 但无具体的实施行为。本科生导师制要想不流于形式, 就必须要有切实管理监督机制。高校现有对导师的监督和测评多数基于以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向导师和学生了解, 这使得导师制很容易游离于监管制度之外。高校应设立专门机构作为第三方监督和考评导师工作, 以导师自评、学生调查、导师与学生的约见次数等为辅, 专门机构的制度化规定为主。此外, 高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发导师工作热情的内动力。一些高校只出台导师制粗略的条例, 没有专项的导师资助平台, 没有将导师的奖励与所带学生的表现挂钩, 导致老师工作中的探索积极性不高, 凡事以达到基本标准为目的, 缺少目标追求的内在驱动。本文认为, 导师所带学生在学习竞赛、社会实践、应用创新等方面, 应作为考核导师的工作量的量化指标。本科生导师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 自身工作量达标需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如果学生表现优秀可以量化成工作量, 那么导师在辅导学生上的时间、精力都会增多, 这样会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 否则难以长期推行。

2.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尊师重道”是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体现, 二者关系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建构的。在信息社会, 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我国现代教育贯穿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这意味着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关系。本科生导师制能有效地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和同学之间的合作,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等。理工科学生乐于探究高深知识, 勇于追求新思维, 好奇心学习动机也强,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给他们提供了研究问题的空间, 同时, 这对导师的知识和能力也提出了挑战。“教师作为研究者, 与本领域的其他专家拥有共同的话语方式、专门化的知识概念, 但作为教师, 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师, 他们需要与学生结成共同伙伴, 共同丰富教学活动的训练方法、知识和理论。”[4]。导师熟悉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完成有意义的个人学业目标,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这是很重要的环节。

3. 完善满足社会需求的理工科人才建设

理工科学生因学科特点, 若要毕业后尽可能缩短工作适应期, 必须在大学期间培养出针对专业的实践能力。本科生导师制恰好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条件。导师带领学生进入实习基地搞实验, 以项目、课题为依托锻炼学生自身的研究性创新能力。学生借助导师的指导, 通过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引起自我提升的学习兴趣。范梅南说, “兴趣是人与知识、反思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最基本方面之一。没有兴趣, 没有真正的兴趣, 学校所进行的一切都会有一种化为做作、虚幻、不符合 (下转第63页) 实际和假装重要的危险。”在导师的组织引导下, 学生自己能真正地理解实际问题的重要核心概念, 并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是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人才方式的关键所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使培养的本科生能满足社会需求, 制定100%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计划, 本科生研究计划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解决社会上的实际问题。

4. 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中的教育特色

导师制是传统“师带徒”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每个学生都是具有鲜明特征的独立个体, 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学习经验和复杂的学科逻辑、复杂的学科知识内容, 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学科知识的理解是多元的。导师需要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6]。导师不是将已有的知识交给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现有知识, 通过师生的讨论不断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这种个别指导, 导师可以推动和监控学生的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精神和能力。

四、结语

人才的培养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向前发展。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 朝令夕改。困难与挫折亦是我们的动力, 相信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会越来越趋于完善。

摘要:导师制是高校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深化学分制改革的重要配套举措, 是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教学相长、引导和激励学生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本科生导师定位、师资素质、管理层面重视力度三方面指出了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实行的不足, 从细化监督制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完善理工科人才建设、提高理工科导师制教育特色四方面完善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一些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理工科学生,缺陷,策略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23/201006/88633.html

[2]胡绍元, 钟纯真, 高师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选择及构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 :108-111.

[3]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6-08/11/content_7069653.htm

[4][突]罗伯特, 利兹马等.人学教学法[M].蔡振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16.

[5][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怠蕴[M].李树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257-258.

[6]许洁明.英国的导师制与研讨课.云南高教研究.1997 (4) :93-94.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篇2

(2012年3月修订)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人才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培养人才、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奖励先进、树立典型,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一、奖学金种类

1、国家奖学金及上海市奖学金

2、综合奖学金

3、寒梅奖学金

4、单项奖学金

5、社会奖学金

6、专特长奖学金

二、评奖资格和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和大学生守则,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关心集体,团结合作,履行责任,乐于服务,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德育考核成绩不低于75分,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

2、本校全日制在校在籍的本科学生(不包括留学生)。学习满一学年,修满规定应达到的学分;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不得参加奖学金评定:

(1)本学年受违纪处分者;

(2)本学年行为不文明,影响极坏者;

(3)本学年任意一学期所选课程少于16学分者;

(4)本学年所选的必修课程在期末考试中有一门经一次补考后成绩仍不及格者;

(5)本学年所选必修课程在期末考试中有两门及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者;

4、凡有下列情况的学生,降级参与奖学金评定。

本学年所选必修课程在期末考试中仅有一门课程不及格且经一次补考后成绩及格者。该门课程计算奖学金时按原成绩计算。

三、奖学金评定办法

1、国家奖学金及上海市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2)具体名额和评奖时间及要求以当年的国家及上海市有关文件要求为准。

2、综合奖学金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思想 调查

为了顺利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昆明地区在校大学生政治想想研究》,较为准确地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现状,在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多所高校发放了问卷表。现以回收并整理的昆明理工大学问卷结果为基础,展示昆明理工大学在校本科生的政治思想现状并作粗浅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数据分析工具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主体,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图书馆发放问卷1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35份,回收率为90%。男生83人,占61.5%;女生52人,占38.5%。来自农村的学生为77人,占57%;来自城镇的学生为58人,占43%。受调查学生的年级分布如下:大一学生21人,占15.6%;大二学生14人,占10.4%;大三学生12人,占8.8%;大四学生88人,占65.2%。

(二)数据分析工具

采用SPSS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本科生对马思主义的相关认识及态度

针对“您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途径”这一问题,有110人即占受调查总人数81.5%的同学选择了通过课堂学习这一途径来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选择了会通过自己看书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为53人占总人数的39.3%,会通过大众媒体来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为38人占总人数的28.1%,会通过周围的人来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为17人占总人数的12.6%。由此可见,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来说,课堂学习是其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最重要的途径。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有27人认为学校所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对于帮助其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有很大作用,有90人认为作用一般,还有18人认为没有作用,分别占总人数的20.0%、66.7%、13.3%。由此可见学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对于本科生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回答“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这一问题是,有100人选择了“非常赞同”及“赞同”,占总人数的74.1%,其余35人选择的是“无所谓”,无人选择“反对”及“非常反对”。可见大多数本科生对马克思主义是持肯定态度的。

(二)本科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认识

在受调查者中,共有128人,即高达总人数的98.5%的本科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对中国的发展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甚至是非常大的积极推动作用。并且,有105人,即占总人数77.8%的受调查本科生认为应当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些数据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并且得到了绝大多数本科生认同的,而且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得到了大多数本科生的赞同及支持的。

(三)本科生对我国各项制度的认知状况

知道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在知道的同时赞同在我国继续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为107人,占总人数的79.3%;知道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知道的同时反对在我国继续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为4人,仅占总人数的3.0%。

知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且同时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发挥了其应有的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及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的为71人,占总人数的53.6%;知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同时认为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对上述三大机关的监督作用的为43人,占总人数的31.9%。

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且对参政的八个民主党派有一定了解的为123人,占总人数的91.1%。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并且对参政的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所应起到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感到满意及非常满意的为77人,占总人数57.0%;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并且对参政的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所应起到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感到不满意甚至是非常不满意的为24人,占总人数17.8%。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并且对我国当前的政党制度持赞同及非常赞同态度的为92人,占总人数的68.1%;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但是对我国当前的政党制度持反对甚至非常反对态度的为14人,占总人数的10.4%。

知道我国根本国家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人数分别为130人、130人、129人,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96.3%、96.3%、95.6%。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粗浅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本科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以及我国的一些基本制度都有较为清晰地认识,并且有着符合教育者预期的正确理解。当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学校教育方面,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本科生都是通过课堂学习来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但是却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很好的通过学校教育这一途径较为清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还有一部分同学未能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还需要更为具体和细致。同时,还有相当部分的本科生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及民主党派未能很好的体现出其所应发挥的作用。这也需要我们的教育者更多地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和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定位,使本科生同学能对此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需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各民主党派更积极地发挥其作用,使广大本科生能有更直观的认识,不至于产生疑虑。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昆明地区在校大学生政治想想研究》(课题编号:2012Y5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篇4

1 教学目的

知识产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涵盖内容繁杂, 同时涉及法学经济法管理学科技等各方面知识。理工科大学生是我国潜在的知识产权创造者和服务者, 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大学教育通过普及知识产权基本知识, 使其具有知识产权的基本意识, 这应当是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在此基础上结合理工科学生的技术背景, 侧重技术性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的教育, 包括专利、植物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软件数据库、技术秘密等方面, 培养既懂知识产权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 主要满足我国企业的需求, 是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学区别于其他综合性高校法学院或管理学院知识产权教学, 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目的。

2 课程设置

知识产权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因此综合性大学中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的课程设置包括法律基础部分, 知识产权法学部分以及科技学部分。根据前述教学目的的设定和目前我国理科院校的现状, 必修的基本课程应包括:《知识产权概论》, 可以安排在大二后半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对于大三的学生, 可以开设《实用专利基础知识》、《专利文献检索》、《专利代理实务》。同时根据不同大学的专业, 计算机专业可开设《软件数据库法律保护》, 农林专业可开设《生物技术与植物品种保护》等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比较简单, 针对性、实用性强, 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学科交叉, 提高竞争力。同时鼓励学生选修合同法、物权法、商标法、法律文书写作等法律课程, 及其他理工医农等技术科目。

3 教学内容

3.1《知识产权概论》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基础, 内容包括知识产权基本知识, 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

3.2《实用专利基础知识》是知识产权教学体系中的专业课,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利意识, 培养其创新能力。

并通过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专利申请、保护等技能。内容包括:专利制度概述, 专利权客体、主体, 专利权的内容, 专利侵权及法律责任, 专利申请与审查。

3.3《专利文献检索》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授, 使学生掌握系统地查找专利文献的技能, 对将来从事研究非常重要。内容包括:专利文献概述, 国际专利分类法, 中国专利公报和光盘的检索, 因特网上的中国专利检索, 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专利检索等。

3.4《专利代理实务》课程开在《实用专利基础知识》之后。

内容包括:基础概念, 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代理, 专利审查程序中的代理, 复审、无效宣告、行政复议程序中的代理, 专利诉讼中的代理等。

4 教学方式

4.1 多媒体理论教学。知识产权教学涉及大量法律法规原文, 专利图片和文件, 用课件制作使学生直观了解非常重要。

4.2 案例教学。

在理科生中教授知识产权, 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培养学生不仅从技术角度, 而且从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丰富学生的知识, 促使多学科思维的碰撞有很大的益处。

4.3 网上教学。

充分发挥网络的平台作用, 制作网络课件供学生和知识产权爱好者自学, 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并且还可以将课堂作业、练习题、答案等公布在网上, 在网上开展论坛、答疑等活动, 充分利用网络提高教学密度和教学质量, 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5 注意问题

5.1 教师。

开课教师的素质非常关键。一般来说, 具有一定技术背景和法律知识的老师更能胜任既定的教学任务, 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技术和法律交叉结合的师资。另外多渠道聘请校外人士充实讲台, 通过主讲或讲座形式, 使学生多角度地学习。

5.2 教材。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篇5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译文及原文影印件、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计算机编程软件(光盘或软盘)及使用说明书等。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按统一标准装订,装订的顺序如下: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封面→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评阅人评语→毕业设计评定书→毕业设计答辩许可证→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前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封底。

二、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二)论文摘要

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中外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 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3.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三)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四)前言

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

一般情况下,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正文可包含上述部分内容。撰写正文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的文字概略地表达。

2.对于用实验方法研究的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的性能,并应对所用装置、仪器作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简明扼要,对人所共知的内容或细节内容不必详述。对于经理论推导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习惯,换言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心,组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3.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重要内容,在撰写时对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认识等要作为分析的依据写进去。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他人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验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也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此外,适当运用图、表作为结果与分析,也是科技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应精心制作、整洁美观。

(六)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论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密,且容易被人领会; 2.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他人已有过的结论要少提; 3.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已研究的成果,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

(七)致谢

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已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毕业生——未来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八)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中外文献。对于一些不 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如果毕业设计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附录一般不要超过正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

(一)毕业设计(论文)一律采用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简化汉字,论文提倡采用计算机排版、打印(用学校规定的稿纸或16开复印纸)。论文要求语句通顺、论述严谨、程序和实验数据完整、齐全、规范、正确。论文采用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统一封面。封页上的内容由本人用碳素墨水钢笔填写或打印;

(二)毕业设计(论文)中标点符号应符合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规范;

(三)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四)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代替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可不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五)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六)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数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5.25MeV等。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七)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除第一级外,其余各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空一格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3)…的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数字加半括号或括号后,不再加其它标点;

(八)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列注号,页末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九)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中分数的横分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和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线的长短,并将主要分线和等号对齐。在叙述中也可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用斜线分开表述;

(十)每个表格应有自已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 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篇6

关键词:理工科;素质类选修课;现状分析;对策探索

理工科类本科院校一般以理工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中,理工科占比为72%,管理经济类占比19%,法学、文学占比9%,属典型的理工科院校类专业构成,正是由于这样的专业构成,如何进行素质类选修课的教育,更有其自身特点和个性要求,一般来说,理工科学校所能提供的素质类教育资源却较为匮乏,且课时有限[1]。

全校公共任选课,简称“公选课”,后为了体现其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我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将其定义为素质类选修课。全国的高校因每个学校课程体系不同,有各种称谓,如“素质类通识课”、“人文素质课”、“公共选修课”[2]等等,但其课程设置、学习目标大同小异[3]。

1 素质类选修课现状

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年截止到当前学期,开设过238门素质类选修课程。选修各类课程的统计情况为:跨专业类课程(理工类专业课程)12.92%,计算机类课程7.0%,法律类课程11.13%,经济管理类课程4.35%,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64.52%。按照我校专业比例情况,选修不同种类课程的人次比例较为适中,比较好的实现了跨学科选修素质类选修课程,达到拓宽视野,学科交叉学习的目的。

2 素质类选修课现状问题分析

2.1 选课指导工作不够重视,学习目的性存在偏差

选课工作作为教学事务中重要的一环,涉及学生修读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学生培养目标实现。学校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制度环节,出台了相关管理文件,实行分级管理,专人负责指导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指导人员未尽责指导,导致学生对课程和分类一知半解,人选我选,不知所选,不知所学。“他们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应该学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对什么事都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朋友选择了什么课程,他就选择什么课程。”[4]

2.2 课程开设机制不合理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各种新的知识需求接踵而至,而开设的很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开设课程要么是教师为了工作量勉强而为之,要么是凑数量,教师能教什么就开什么,而学生更喜欢的人际交流、历史文化、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等课程受到各种限制无法开出,或者开出很少,学生无法选到,只能选修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凑学分。

2.3 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法需创新

教什么,怎么教,在素质类选修课的教学上更是一个突出问题。因为课程类别的原因,教师也不会非常重视,准备也不会像其他公共课、基础课一样充分,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讲授时也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该类课程给学生的大体印象就是放放音视频或PPT,板书或其他方式基本没有,内容不新,教师讲的无趣,学生听的也无趣。从前述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素质类选修课程的考核主要是结课论文加平时考勤或作业,此种考核方法不谓不好,只是在素质类选修课程上,应结合实践进行考核方法创新,而不单单以小论文论,不单单以分数论。实际上,正因为素质类选修课的定位,其应该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创新的急先锋。

2.4 教学管理不够严格

一般的认识是素质类选修课没有公共课、基础课重要,所以在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监督上不够严格,也正因为如此,造成教师应付教学,学生应付上课,只为混学分的放任自流的局面[5]。

3 素质类选修课问题的对策探索

3.1 落实选课指导工作,做到人人了解,责任到位

要落实好选课指导工作,按照选课管理文件,做到学校—学院—学生三级认识到位,安排足够时间,将课程分类及内容介绍到位,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期选修,根据个人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方向、就业考量等选择适合自己选修的课程,做到因材选修。一般来说学生在第三、四学年开始学习专业课程,素质类选修课可在第一、二学年修读完成。理工科类学生要选修人文社科类方向,文科类学生要选修理工科方向,而且四门课程或者有前后关系,或者分属不同细类。特别的,指导教师自己要领会选课管理文件,熟悉课程分类及课程简介内容,熟悉选课程序步骤,随时接受学生咨询。

3.2 完善课程开课管理办法,够新够量

素质类选修课的开设,首先要满足数量要求,每学期要开出不少于70门课程(按照目前选修学生规模,大约提供一万余可选座位);其次要按选修学生类别考虑开设课程的类别,如继续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例;三是考虑多种途径开设新的课程,如一门课程多个教师讲授(此种办法已经实行,效果不错),邀请名师开设大讲堂等;四是要紧跟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步伐,多开设人际关系、技能培训、认证考试类的课程,只有具有时代特征,才不至于内容陈旧、落后,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6];五是加大开设视频类公共课的力度,采用课余时间看视频,上课时间多交流的学习新模式。

3.3 改革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建立激励制度

素质类选修课程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制定相应文件政策,鼓励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法方面的各种创新,可先行先试,鼓励教师自行设计教学方式,如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教师自编讲义,素质类选修课多为教师钻研许久的知识领域,自己的讲义会更有价值;在考核上,鼓励教师采用丰富的,不以一篇论文,一张试卷为结果的考核方法,如做调查、研究报告,在学习课程期间所做的任何成果教师都可以参考为学生成绩依据。效果好的,要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如评优考量、增加工作量等等。

3.4 严格教学督导管理,促进教学相长

要迅速改变素质类选修课不受重视的局面,先从严格教学督导做起,要督导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准备是否充分,授课是否认真,编排是否用心,效果是否良好,学生是否有收获等,做到支持改革創新,杜绝放任自流。对于不认真、效果差的课程要及时纠正或停开,并且分析原因,属教师自身原因的,要通过调岗、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惠霞,王敬艳,李乖宁.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93.

[2] 陆文龙,贾颜.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6):43.

[3] 李茜,殷海兵,任霭农.浅谈理工科背景高等院校素质类课程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153.

[4] 王敏,谢东.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132133.

[5] 周丽萍,王浩发.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对策研究[J].珠江教育论坛,2011(3):7.

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篇7

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等, 都有一个国际共识的问题, 就是要强化工程教育, 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 美国近十年来提出了“回归工程”、“重构工程教育”、“建立大工程观和工程集成教育”的口号;日本明确提出工科大学四年的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工程”;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提出以设计课题或工程问题为中心, 将“设计教育”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思想。

工程教育就是以培养和造就现代工程师为目的的。今天的工程师是指那些具有坚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 能够把工程原理和那些超出技术范畴的经济、社会、法律、艺术、环境和伦理等问题结合起来, 从而去创造还没有的有用的人工物事来为人类服务的专门人才。正如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 (ECPD) 所描述的:“工程师必须是一位善于构思并形成概念的专家;是一位设计者、开发者、新技术的形成者、标准范围的制定者———一切都是为了有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工程师必须会规划和预测、系统化和评估———能够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幸福和财富有利害关系的系统和组成部分做出判断。对于工程师来说, 创新应该是他们的中心任务”。

作为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 应该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广泛的知识覆盖面, 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工程训练, 养成工程意识更具有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才会产生创新的思想, 才能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创新特点的工程和技术方案, 才能以开拓的思维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工科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然而, 在我国传统思维方式根深蒂固, 表现在人才培养中, 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 而忽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特别是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现行的工科教育体制下, 工程能力的培养恰恰是弱项, 教学计划, 教材内容与培养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不相适应;实验教学存在经费不足, 设备条件差, 大多数实验单纯为理论验证性实验, 实验基本由教师准备好以后, 学生按实验指导书循规蹈矩地做实验, 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 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习环节的运作存在一定问题, 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在工厂中进行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脱离实际等问题, 针对这些制约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 开展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以求找到一种符合我国实际, 并具有实效的工科学生工程训练方法, 培养具有优良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所有的工科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个人的创新意识, 工程意识, 动手能力的强弱无论在科研开发上还是在工程实践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围绕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来制定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方案, 实验教学方案, 工程实践培养方案是需要进行改革和实践的, 通过研究探讨和实践, 提出工程能力培养的内容, 主要途径, 找出制约的因素, 提出解决方案, 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对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工程化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高新技术领域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提高我国在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因此, 我院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提出了加强工程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开展创造教育的理念。以下是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热动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十五”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将学科专业调整和提高人才质量放在首位, 我院在人才培养定位中注重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本科教育。通过改革, 利用各种资源, 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培养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强, 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个性充分发展和综合素质好, 有良好科学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 适应性强的复合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思路。作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不仅要求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广泛的知识覆盖面, 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要达到这些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突出工程训练, 养成工程意识就颇具重要性。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培养方案中, 重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 体现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在制定本科培养方案时, 围绕培养目标提出了“拓宽专业范围, 强化专业基础, 注重能力培养, 加强素质教育, 体现课程优化。”在注重能力培养原则和加强素质教育方面, 均强调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 建立“课程组合”的专业教育新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地方企业资源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了“大工程意识”的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新模式

1加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在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新模式时, 打破专业“固化”, 建立“课程组合”专业教育模式, 采用“重基础, 宽口径, 淡化专业方向”方针, 取消原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 在原有的节能工程模块和制冷工程模块的基础上, 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运用模块, 加强了专业实验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大实验课的学分比重, 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保证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外语应用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强调素质教育, 夯实基础, 拓宽专业面, 跟踪发展, 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争取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实践 (包括英语实践、计算机实基础实验、军训) 、社会实践 (包括社会服务、社会调查) 、教学实习 (包括毕业实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 , 综合实践 (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 , 部分学生进行“创业设计”实践。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大学四年所需的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实习教学中, 通过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通过认识实习, 使学生建立起对本专业整体上的初步认识, 树立起“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概念, 通过生产实习,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工艺流程、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初步建立起工程意识。在生产实习中, 尽可能安排学生跟班劳动, 在生产实践中学习;通过毕业实习, 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 弄清工艺或产品设计的流程, 学习工程设计。

我校在毕业设计改革方面, 毕业设计类题目大多选自工程实际问题,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大于50%, 研究类选题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的选题占70%以上;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从毕业实习开始到毕业设计结束, 一直在工厂或企业从事“真题真做”的“宜化模式”, 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实习和设计指导教师, 学生通过工程计算、工程设计、技术创新, 逐步建立起了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及其工程领域重大问题的工程意识,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且设计和研究成果对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实验选题中, 创造条件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这些改革均已收到良好效果。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进行教学研究。由于认识到在高等教育中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我院积极开展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进入到教师的课题组中做实验, 有专门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指导。近两年来, 我院有20位学生参与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活动, 写出了大量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在正式科技期刊上,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活动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大大提高, 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是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在如何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上, 我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我们要继续努力, 不断探索, 完善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这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机遇, 培养优秀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是关系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史庆南.完善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1) :61-64.

[2]陈海宁.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高校创造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3) :1-3.

[3]刘昌明, 张济生, 唐一科.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增强工程能力——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 (4) :32-34.

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探讨 篇8

一、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

目前的研究中, 大多研究者研究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探讨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本科生在各个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上的水平状况。其次, 有一部分学者热衷于对就业去向的分析、形成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的讨论上。针对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开发对策的系统研究较少。

二、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本科生就业能力可以被具体细分为七种具体能力, 分别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能力和背景、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适应力、学习力和创新力。学生自身一方面在校期间不能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就业心态不正确、就业观落后。由于受多年来大学毕业生计划分配, 有保障的工作单位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一般都想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大中小企业和基层去就业, 更忽略了乡村边远落后地区的就业行情。有的大学期望值较高, 在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时, 他们宁愿继续寻找也不愿匆忙就业, 另外工科院校学生技能培训较多, 人文素质方面培养较少, 与人沟通能力相对较差, 也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能力提高的措施与方法

针对目前本科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用心于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 发现现阶段, 企业缺少具有尖端科技能力的人才, 但不缺少具有一般能力的人才, 单位在招聘时, 除了考虑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外, 更看重应聘者的品质, 因而在很多企业的笔试和面试环节都有这方面能力的测试, 期望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大多数企业的第一轮面试都是人事部门的面试, 主要看毕业生的人品适不适合企业的需要, 第二轮才是技术面。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向。在品德教育方面, 作为辅导员, 我们要利用一切和学生接触的机会, 如年级会、主题班团会、素质拓展活动等形式, 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合新形势下的新变化, 教育学生明辨是非,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2、助力专业学习,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工科院校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是学生就业的根本, 岗位工作要求中首先是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学好专业课, 掌握专业实验技能, 才能在进入单位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为单位创造利润。作为辅导员, 需要配合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 开展学校学院的专业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行业内认可的学科专业竞赛, 延伸课堂学习, 将课堂知识加以应用,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鼓励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对于企业来讲,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一个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企业很容易被行业所淘汰, 因此, 具有创新意识的毕业生是受企业青睐和欢迎的。目前, 国家积极鼓励学生创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创业的难度降低了很多, 加之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这是创业的机遇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 宣讲创业政策, 分析创业案例, 提供创业信息, 模拟创业过程, 鼓励创业实践。创新意识的具备是创业的第一步也是就业必备的能力, 积极引入创新创业讲座,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邀请校友做报告介绍创业就业经验。

4、找准目标,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合理定位职业, 早作规划, 避免学生对其职业选择出现迷茫的情况。指导学生借助专业软件分析自己的性格、适合的职业, 让学生早了解各个行业的特点, 结合软件分析结果, 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并为实现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就业单位招聘时,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针对性的应聘合适岗位, 可使应聘的成功率大幅提高。

5、加强应聘指导, 提高学生应聘能力

一份内容丰富设计简约的简历是应聘成功的第一步, 应聘过程中的礼仪和回答问题的技巧是应聘的关键, 签约的选择和签约时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和单位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积极指导学生制作简历, 突出自己的优势, 通过培训, 提高学生制作简历的水平, 通过举行简历大赛互相交流学习。开展高低年级就业交流会, 借鉴经验。举办就业技能培训和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培训, 增强学生笔试、面试的能力。

6、做好心理辅导, 增强学生就业信心

在就业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应聘失败的情况, 甚至有些学生屡次出现面试失败的情况, 所以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 避免使学生丧失信心, 否定自己。借助成功学的一些案例, 和学生共同分析, 让学生克服内心的胆怯, 大胆展现自己。另外举行模拟招聘活动, 历练学生, 让他们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工科院校学生就业问题较为突出, 就业教育和引导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注重学生德育教育,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加强学生应聘技能的指导, 促成学生成功就业。

摘要:就业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 就业观念保守以及沟通能力较弱是目前就业难的原因, 可通过德育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就业技能指导等措施, 增强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工科院校,就业,原因,培养

参考文献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篇9

一、文科生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理工科院校纷纷朝着综合类大学的方向发展,开始加大文科专业的招收,以便有利于学科的综合发展和形成交叉学科。但是,文科生就业范围相对于理科生要窄,文科专业总体就业率低于理科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同时,瞿祥华等指出在就业方向方面,文科生多从事行政管理、财务等方面,无法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域,掌握相应的科技知识,成为容易被忽略的“边缘化”群体[1]。 当然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同样很普遍,复旦大学发布的 《2010复旦就业行业报告》中显示,依据近几年各院系毕业生就业实际流向的统计分析数据,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程度越来越低,尤其在人文类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专业上,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

二、文科生就业难及升值空间小的原因

首先,文科生的就业形势严峻与我国发展的特殊时期关系密切。当代中国仍处于工业化时期,科技、创新成果不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党在十七大提出“要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努力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因此大多社会资源都与理工科学科有关,社会对技术的要求提高,对理科生的需求增长,而文科生作为缺乏技术创新的群体,其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理工科院校对文科生的专业教育及培养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而是不断借鉴,小心尝试。“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教育”,“重理论传输,轻课题研究”趋势愈发明显。当下大学的课程安排均偏向应试教育,很多学生上课时并不理会教师对于理论知识滔滔不绝的传授,只要在考前对重点突击一番,便可高枕无忧考试过关了。在大学,只要不挂科,便可大言不惭地说“这门课程我掌握了”,没有人会检验你是否将知识吸收并学会了运用。文科生的部分专业还具有“低门槛”的特点,无论是否文科专业出身均可轻易上手。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文科生一般从事大众化的工作, 与技术性强的岗位相比,较容易替代”。对于企业来说, 为节省工资成本,他们往往更乐意接受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毕业生。例如,企业招收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会附带条件为: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会利用模型分析市场等等。因此,缺乏科技知识的文科学生的就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同时,文科实验室的不当利用也是文科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教育的发展,各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使得各实验室在不同方向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理工科院校一般对于理科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更为详细,实验课程也更多样化。相形之下,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就“滞后”了很多。文科实验室的建成,使文科专业的教育方式更加独特,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弥补了文科专业学生对课程感性不足的缺失。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2004年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课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资助下,设计建设了“经济运行与管理综合实验室”,该项目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验收专家组的验收。实验教学中心特色在于在完善现有综合实验体系的基础上,借助邮电通信行业特色,体现行业和专业融合的特色。但遗憾的是,不少院校的文科实验室并没有作为有效资源被很好地利用。比如,实验课程少,课程安排依附理论课。有些课程为了完成课程教学计划,还会用理论课将实验课挤掉。有些院校的实验课则是设置为“一学期一次”,针对文科专业, 则是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完成各种主题的论文。如果凑巧的话,同一篇论文可以应付每个学期的不同实验课。“文科生的实验课成了敲论文的战场”的现象令人忧心,文科生并没有因为实验课的开设而增加一门技能, 反而将时间浪费在“复制—粘贴”上。目前,理工科院校对于文科生的实验课程还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周有着相同的安排。比如,电子商务等专业虽然同属于文科专业,但是其专业素质对于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比经济学、会计等专业高,可遗憾的是,他们的实验课仍旧是写论文而不是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因而没有在专业素质上得到提升。

最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业竞争力高低与自身素质的高低关系密切。文科生,从接受教育以来,便定位自己是“手无缚鸡之力”,不用在工地上洒汗流泪,不用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置身于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很容易将自己定位成“捡来的孩子”,在校园里便觉得低人一等,更不敢在特色学科的同学面前提及自己的专业。在求职过程中,一旦被拒绝,就会很自然将其归咎于在理工科院校“二等公民”的身份,缺乏自信。同时,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文科毕业生往往又是综合能力不足、“心比天高”的矛盾集合体,由于只具有单一的专业技能,自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据调查,不少企业反映,文科毕业生大多缺乏实干精神,理想主义情结过重,不能脚踏实地。

三、文科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路径

针对以上的文科生就业难问题,如何构建有效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丰富实验课程成为高校教育创新的研究方向之一。

首先,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特殊阶段,作为文科生应该主动关心时事,密切关注国家发展的动向,积极投入到研究、分析经济、创新的工作中去。文科生虽然在科学技术、创新技能上比理科生薄弱一些,但是在大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专业课赋予其对于经济态势、统计数据的敏感性,如果将此优势更好地运用于就业的选择中去,将会为自己开拓新的就业领域。从而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会促进国家在创新上的进步。

其次,学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对象,应该主动承担教书育人、创新塑人的重任,将创新穿插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学教育不应该只注重考核学生的背诵水平,应该重视平时的考核,改革教育模式,让学生享受课堂而不是遵循课堂。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实例的分析与尝试,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学科实践中去。

当然,作为学科建设的多媒体手段———文科实验室,更应当发挥积极而强大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一)实验课次高频化

将实验课程每学期一次的频率提高到每月一次或每季一次,让学生对于实验课程有一个专业而又标准的认识态度,有利于课程完整性的形成。将实验课穿插到平时的理论课中来,学生对课本知识可以拥有更客观、 更立体的认识,有利于慢慢打破传统“不挂科即万岁”的考核模式。

(二)实验课程特色化

针对不同的专业应该进行不同的尝试,比如会计专业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参观,了解基本的做账流程,而不是让其不断地完成书本的课后作业;再者,类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组织模拟招聘,在模拟过程中体会作为一名HR的乐趣与辛苦……以上的专业尝试都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规划有一个正规而长远的认知与安排。

(三)实验课程多样化

当然,不同学科之间还可以进行合作,给予学生发现自己特长的机会,为就业拓宽领域。当然,一些文科生喜爱理科,与本校的特色学科共同参与试验也是应该支持的。值得提倡的是,在实验课程开课时,应该提前按照学生意愿安排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大家选择,打破“一个专业一个课题,不同专业一个课题”的束缚,让学生有自由的学习环境。

(四)实验课程兴趣化

学校还可以设立大学生科研机构,鼓励学生自己成立科研实践类的社团,通过这些组织举办大型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研讨会,鼓励文科生参加”电子商务大赛”、“挑战杯”等赛事,这些活动使得大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对于科技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篇1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怎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问题, 尤其对科学技术发展联系更紧密的工科院校来说更为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1]。参加科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工科院校本科生参加科研是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工科院校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其结果对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 基本概况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徽工业大学本科生科研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问卷调查对象为安徽工业大学本科在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同时, 对部分一线辅导员进行了访谈。

2. 研究步骤。

(1) 编制《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调查问卷》, 对安徽工业大学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2)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 总结现状特点并进行因素分析。

(3) 结合数据分析, 针对工科院校本科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 问卷形成和样本情况

1. 问卷形成。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个人情况, 包括年级、性别、专业等;第二部分对调查者参与科研总体情况、影响大学生科研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

2. 样本情况。

本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 在兼顾年级和性别的因素上, 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调查。在问卷回收中, 如出现前后回答矛盾、单选当做多选、问卷漏答一题以上等情况则视为无效问卷, 其他为有效问卷。

共发出问卷560份, 回收问卷545份, 回收率为97.3%, 其中有效问卷为520份, 有效率为95.4%。

(三) 数据统计结果及简要分析

1. 大学生参与科研总体情况。

在“你觉得当前工科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情况”问题上, 有3%的学生认为总体情况很好, 有20%的学生觉得情况较好, 有51%的学生认为一般化, 有26%的学生认为情况不是很理想。反映出学生对目前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情况不是很看好, 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和科研宣传急需加强。

那么本科生愿意参加科研活动吗?高达86%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科研活动, 只有5%的学生对科研活动不感兴趣。说明作为科研活动的主体大学生来说, 参与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在对科研活动的评价方面, 有80%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专业课的学习, 84%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实践能力, 75%的学生觉得对就业有帮助。

目前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科技竞赛、课题与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或报告、科技发明这四种途径, 学生参与这四项科研活动的比例分别为35%、20%、22%、5%, 参与科技竞赛的人数是最多的, 说明目前课外科技竞赛的普及面比较大, 参与科技发明的人数最少, 一方面科技发明本身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 另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 尤其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创造发明项目。

2. 影响大学生科研的因素分析。

从上面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常愿意参与科研活动的, 但事实是目前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并不理想, 究竟制约或影响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因素是什么呢?通过调查和访谈, 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个是学生自身的原因, 缺乏自信、缺乏科研意识、缺乏知识储备等;另一个是学校的原因, 其中有硬件设施的因素、有教师的因素、有学术氛围的因素等。

(1) 自身因素

在“你觉得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存在哪些困难”问题中, 有70%的学生认为没有经验, 不知道从何下手;60%的学生认为是知识储备有限制约了科研活动的开展;55%的学生觉得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自身的问题主要是对科研的认识程度不够, 有部分学生认为科研只是研究生需要考虑的事, 觉得以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是没有办法进行科研活动的;另外很多学生的业余时间大多花在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外出兼职、社团活动等方面, 以往研究表明, 人们在紧张忙碌的状态中最不具有创新的可能, 而且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几天内持续下降。时间压力迫使人们无法深入地透视问题, 从而遏制人们创新能力的发展[2]。

(2) 学校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 影响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学校因素有教师指导 (61%) 、学校组织和宣传 (45%) 、学术氛围 (43%) 、课程设置 (40%) 、物资保障 (38%) 。

其中教师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由于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都是不强的, 因此, 教师的自身能力、对学生的指导程度都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经调查, 大部分老师都能积极鼓励或者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76%) , 部分老师会传达科研活动的信息 (18%) , 只有很少的老师对学生的科研活动不关心 (6%) 。

学校对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应当健全, 明确相关机构负责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在调查中, 很多学生都不清楚学校主管学生科研的部门 (75%) , 一部分学生听说过但不确定 (20%) , 很少学生明确知道 (5%) 。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 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受校园学术氛围的影响很大, 浓厚的学术氛围会促使学生自觉地加入科研活动。学生对自己学校学术氛围的评价是35%的学生认为做得比较好, 52%的学生觉得一般, 13%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学术氛围方面做得比较差, 说明高校在学术氛围方面还需要提高。

三、提高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建议

(一) 学校层面

1.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学校要从源头上认识到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首先, 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成绩优良”, 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方能授予学士学位, 对科研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次, 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本科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许多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激发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往往由对一门深入理解的课程中生发出研究课堂, 写出优秀的课程论文或学年论文。所以注重本科生的科研训练, 是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最后, 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不断地锻炼和总结。

2. 完善机制, 确保本科生科研活动顺利开展。

第一, 把科研素养培养纳入教学计划, 将科研素养培养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并提出相应的落实措施, 如把本科生科研列入本科课程目录并给予学分;进一步减少学士学位学分数, 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等。第二, 成立专门的机构统筹负责本科生科研活动, 设有专门机构, 并有专人负责, 再提供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等必要的物质保障, 可以使本科生科研活动进一步规范化。第三, 建立本科生科研激励机制, 包括学生科研活动评奖评优制度, 如对优秀学生论文可给予必要的物质、精神奖励, 也可适当奖励学分、保送科研能力强的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 以此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激励其创新精神的发挥。

3. 营造氛围, 创建有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校园环境。

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 营造浓厚的学生科研氛围, 至关重要。首先要建设创新的校园物质环境。创新性的物质环境指建设具有创意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 这种环境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刺激学生挖掘潜能。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建设, 对于校园的整体设计、某些景区的规划、校徽、校服、整体风格等, 都可以向学生广征意见, 让学生参与其中。其次,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开展各类型、多层次的科研活动, 如“科技文化节”、“学术活动月”等活动, 努力提高活动中的科研含量;开展各类学术讲座、论文比赛、课外科技竞赛, 使其成为科研训练的有效方式;积极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 (SRTP) 项目管理等科研项目, 通过课题研究, 学生得到更具实际意义的科研训练。

(二) 教师层面

1. 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教学指导体系。

作为提高本科生科研素质的主导力量, 现代化教师应当是集教书、科研、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所以要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 包括良好的师德形象、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过硬的科研能力等。其次, 从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 目前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教师的指导, 如何完善教师的指导体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实行教师指导的制度化, 如本科生导师制和教师课题制等, 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教师指导体系。

2. 改变教学目标,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要改变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目标, 教师们要用自己的科研经历教育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给学生搜集资料、查阅文献、设计与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而且要参与学生具体的论文写作实践指导中, 为学生科研训练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教师在提高本科生科研素质方面的主导力量, 才能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3. 更新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科研思维意识的培养。

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综合改革, 以促进学生科研思维意识培养。在教学内容上, 一方面减少必修课的比重, 增加选修课, 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增加实践课程, 让学生有更多的计划参与问题和解决问题。科研实践活动, 这对工科院校本科生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方式上, 首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只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通知》指出:“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3]其次, 要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可以结合课程内容, 让学生自己去找资料, 去写综述;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 以自由讨论的形式开展学习, 再形成小组意见, 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 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发现

摘要: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体现,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然而, 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预期仍有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 并提出提高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建议。

关键词:工科院校本科生,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17.

[2]郝建新, 殷凤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7 (9) :47-48.

高职文科生学习工科课程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文理兼招;高职文科生;工科课程;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1-0031-02

当前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一些电气、机械、计算机等一直被视为理科学生天下的专业开始了文理兼招,这样对于这些进入高职院校工科相关专业的文科生来说就存在着一个如何学习工科课程的问题。众所周知,学生在进入高中后进行文理分科,两科的教学内容侧重点有所区别,对于文科生来说,理科课程相对薄弱,理工科基础较差,致使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在工科专业的学习上和理科生不在同一个起点上,难度相对较大,那么在文理兼招的状况下,文科高职生应该如何学习工科课程,从而顺利的完成学业,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呢?笔者认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科学的学习方法相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1 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学的方法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重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重到文字的表达,也注重对学生的组织治理,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考虑不够。从根本意义上看,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闻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老师备课时要针对文科生理科课程相对薄弱、理工科基础较差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复习、做作业等。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启发方式,激发文科学生学习工科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把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概念,逐步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和“本质”。概念清楚了,还要会用,一方面是在答题时用,更重要的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要探求规律,注重归纳总结;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

2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相结合

好的学习方法与好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高效率的实现目的,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摸索好的学习方法。由于文科生的理工科基础知识储备较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较多,学习困难较大,不宜采取面面俱到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文科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不求甚解。怎么讲呢,就是该刨根问底的时候,要锲而不舍;但是,遇到搞不明白的问题要先放下,留待以后解决,而且大学里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很多是不需要知道的太清楚的,因为知不知道影响不大,而学习它们,则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势必造成自身资源的浪费。

这里笔者介绍一种适合文科生采用的系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先把要学的内容看成一个黑匣子,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先不去管,而是搞清楚它的输入输出是什么?具体说就是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哪方面的技巧和预备知识,以及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学了它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基本搞清楚了以后再尝试打开这个黑匣子。而打开黑匣子的方法也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一种认识反复迭代的过程,让黑匣子里面的内容逐渐的展现出来,也就是第一次不求搞懂里面所有的内容,而是对其有一个大致了解。接下来再展开下一步迭代,这时候可以根据第一步所掌握的信息有选择的较详细的了解黑匣子的内容,这样反复循环直到你能大致掌握这门学科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这门课程需要一些预备基础知识,而文科学生很可能没有掌握它们,那么可以先跳过它们,直接掌握现在的学科。也有可能预备知识一点没有的话整个过程就进行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再去用同样的方法掌握预备知识;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个环节想不明白,可能是因为学习资料上叙述的不够明确,也可能是它讲的东西太难了,这时候可以选择先跳过,如果发现跳过这个环节无论如何不能理解后面的东西,那就花费精力翻阅相关的其他大量的资料争取把这个问题搞懂。

另外,要强调的是思考与学习应该相结合。不能总是捧着书本看,要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放下书本思考思考,想想都已经学到了些什么?各个知识点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必须掌握的?本门课程的主干是什么?要努力把握全局,把各个知识点串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使用这种方法学习,可以花更少的时间掌握与传统学习方法同样多的内容,而由于每次把没用的东西都跳过去了,所以学起来更快乐,更有兴趣,更能坚定文科生学习工科课程的信心。这种方法强调从全局上思考,从一开始就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从而不至于迷失在学科的细节中,比较容易把握住全局,因此文科生使用这种方法学习将是高效的。

上面所述的方法针对相当一大类工科的课程经多人验证都是适用的,当然,针对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实施工科教学的过程当中,除应注重传统的授业、答疑、解惑以外,还应充分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指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方法论,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从知识被动的吸收者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逐步地培养文科生的理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引导学生从全局上把握两点:一个是工具;一个是思维方式。比如学CAD软件,工具就是线段、图案、填充、标注等用计算机怎么画,简言之,能够把手工做的工作用电脑完成,工具就掌握了;思维方式则是工具外的东西,它是实际应用的关键,主要是指在应用中怎样使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达到最大的使用效能。工具的掌握,是熟能生巧;而思维方式的培养却尤为不易,也是更加重要,除了一点天赋,就是经验,靠平时多训练、多思考,特别是思考。

3 结论

教与学中,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知道学会不如会学的道理,这样在课程结束之后,留给学生的将是前后衔接、有机联系的知识的组合体而非一些知识的碎片,也只有如此才能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 高等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王玉芬.国外工科课程改革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1992年04期

3 单泠.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 2000年

4 教育部人事司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Vocational liberal arts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courses of study

【Abstract】With electrical, mechan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schooletc.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ing been enrolling from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whether they are studying sciences or humanities, a proportion of liberal students have been recruited into these professions . Lack of interest toward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hus there efficiency is low. Combining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view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initiative and efficiency of the liberal students to study engineering courses.

理工科本科生论文 篇12

由于高考分科制度的原因, 我国的大学也相应有了人文科学和理工科之分, 其中很多大学又都有自己的专业倾向, 但是近些年, 为了发展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很多院校都在结合本校特色专业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致使以前很多只招文科生或是只招理科生的院校也相应地设立了很多补充的学科。理工科院校的特色专业由于课题、项目众多, 就业势态良好, 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也大, 所以在整个学校受重视度要明显地高于人文学科的专业, 使得这类院校在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上文科专业没有强有力的作用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 理工科高校中文科生经常会显得有些困惑和迷茫, 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让身处同一个大学的每个学生都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情感支持。

理工科高校文科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困惑和失落感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 很多学生在面对的时候都有一个心理适应期, 而理工科高校的文科生除了有这一共同特点之外, 还因为所处校园氛围的不同有些困惑和失落感,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其他的理工科专业理解甚少。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生总觉得自己在学校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 讲座、竞赛都是围绕理工科专业设立, 人文社科类专业搞的活动因为专业差异太大很难引起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关注致使影响力很小。当前高等学校的学生, 尤其是理工类学生, 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 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1], 没有占学校学生多数的理工科学生的关注, 活动结束之后没有成就感, 反而会产生一种自娱自乐的感觉。其次就是专业课学习, 通常认为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课难度相比理工科的数理化和实习显得不太具有挑战性, 学习内容考核的指标很难客观化, 外加专业操作性弱使得学生总感觉很迷茫, 不知道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对将来有什么用, 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产生“无所事事”的感觉。最后, 在重大宣传中总没有这些专业的一席之地, 使得这些人文社科专业地位无形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学生也觉得自己有种被忽视的感觉, 同在一所大学却在使用不同平台, 所以难免有些失落和困惑。

2.就业的高焦虑感

一方面, 对于希望早日走上社会的学生而言, 他们认为“毕业应该能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 “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 毕业=失业”的强大社会舆论又让他们感到心情压抑, 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导致心理上的落差, 使很多毕业生害怕面对就业, 对走向社会找工作有一种焦虑感。其实, 在当前的环境下这对矛盾几乎在所有的毕业生身上都有所体现, 只是在理工科高校的文科生身上显得尤为凸显, 整体上理工科专业学生相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好就业。在市场主导就业的大背景下, 招聘单位需要的岗位更多的是技术岗位, 这就使得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显著高于该校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 所以从大一的入学教育到大四的就业, 四年中就业带给学生的焦虑感是一个不断攀升的过程, 在就业时达到一个最高水平。

理工科高校文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 专业的地位带给学生的“失落感”

经过高考这一拼搏的过程, 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觉得自己很强势, 加之现在的学生更多是独生子女, 心理上的优势不言而喻, 总觉得强大的自己在大学肯定能有另外一番作为, 但是进入理工科院校后发现自己的专业很边缘, 没有学校的优势学科那样有地位, 而且理工科院校开展的活动一般围绕理工科专业展开, 自己的专业似乎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比如刘辉等人的研究就发现, 工科院校文科生专业承诺水平不高, 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2]。另外, 在每年的就业洽谈会上, 来招聘的用人单位更多的是针对优势学科, 理工科学生总显得有优势, 而文科专业的学生只好去其他的文科综合院校或是综合的招聘会接受严峻的考验。这种心理落差带给他们的是郁闷和不良情绪, 而且这种情绪会不断地泛化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

2. 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心理优势”低于理科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发展的需要, 很多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社会科学学科的专业。这些专业和学校的理工科专业比没有强势的教育资源, 和一些人文学科优势的院校相比没有学科积淀, 所以学科发展过程中碰到更多的是瓶颈和障碍, 发展速度难以加快, 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科的科研能力都很难上一个台阶, 这样的大背景下给学院和专业都带来无形的压力, 这种情形不仅影响学院的领导和老师, 无形中也会“殃及”到学生, 他们总觉得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和比赛和自己没有关系, 即使参与了也因为学科差异没有任何优势, 这些便会带给文科学生莫名的“心理落差”。

3.对现实和将来的茫然性

在中学时期, 大多数学生的目标都围绕高考这一明确目标展开, 但是考上大学之后, 发现自己的目标没有了, 文科生觉得所学的专业课没有难度, 现在所学的对将来有什么实效性, 再加上文科专业课考试相对的容易性, 就业时的困难度, 使得学生整天在茫然中度过, 不知道如何做在毕业后才能有所作为, 将来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学是个体社会化的预期社会化阶段, 出现这样的茫然源于学生对现状和未来没有清楚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 在中学时只需要思考如何考上大学, 但是学校和家长很少引导孩子去思考大学以后的生活, 所以在认知上出现了上述的断层状态。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专业以及对待大学生活的问题。

改变现状的建议和策略

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社会也在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身处其中的每个社会个体都是具体的承受者。就高等教育而言,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高学历人数的不断增长, 外加各项经济参数不断影响就业岗位, 大学生这一群体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就业越来越具有竞争性, 所以现在的“天之骄子”有更多的压力感。对理工科的文科学生而言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如何让这个群体在大学同样也度过充实而快乐的四年生活, 走上社会后得到长足发展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针对以上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特有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学校提供社会支持的保障

这里讨论的社会支持的直接表现是学校对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鼎力支持和资金投入,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到目标, 理工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之所以强势, 有很广泛的影响力, 也是因为经历了几十年的积淀, 而人文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积淀才能有思想上的升华和精神上的累积。所以学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给人文社科专业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平台, 包括资金上的持续投入和政策鼓励两个方面, 主要支持表现在:增强师资力量、促进学科建设、持续高效的资金投入、考核机制的激励性。从学校层面到各位教师都建立起自己是学科建设的主人翁, 而不仅仅是把人文学科的发展作为学校的一个发展规划。学校需要给学科和教学提供平台, 在评估各项工作和学生活动时, 不是进行“一刀切”简单的管理方法, 而是对开展的活动做到一视同仁的支持, 结果考评指标做到多元化。学院制订支持学生开展各种适合自己的积极、健康、有意义的活动的规章, 以帮助扩大活动的参与性和影响力。对学生专业发展而言, 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 强大师资力量, 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和国家组织的比赛和活动。

2.学生建立客观、积极的认知模式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3], 大学生正处在“亲密与孤独感”这一时期, “亲密”与“孤独感”是感受外界的心理状态, 主要来源于个体发展在过程中处理客观事件后带给个体的一种心理反馈。目前, 社会给在校大学生压力具有普遍性, 只是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显得更有压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 学生更需要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建立客观、积极的认知模式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一个人只有喜欢自己, 别人才可能喜欢你, 那么如何取悦自己, 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就是个体需要做的。第一,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 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 扬长避短, 不断完善自己。第二, 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 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 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不断从实践中总结提升自己。第三, 建立心理防御机制, 学会自我的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 锻炼意志品质, 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 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 生活的现实性和书本知识的理想化决定了这个时期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保持乐观的心境, 积极的态度, 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3. 学生学会悦纳所学专业

很多理工科高校的文科专业学生抱怨自己学错了专业, 羡慕理工科专业学生处处可见的优势, 所谓“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做大做强自己照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应该悦纳自己的专业, 不厌烦自己的专业, 因为这是以后发展的根本, 即使就业后不从事本专业工作, 也可以从四年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思维方式。路翠萍的研究指出理工科学生的思维具有分析性和逻辑性, 而文科生的思维具有整体性[4]。无论工作后从事什么行业, 思维方式是基本模式。知识的获得除了传统的方式, 即课堂和图书馆之外, 可以多途径获取, 比如网络、文献数据库等。另外, 所谓“术业有专攻”, 每个学生都应该重视自己的专业, 欣赏自己的学科带给自己的独特性, 所学的都是知识, 只不过从事不同的学科领域, 理工科学生也有自己的困惑, 不能因为专业在毕业后不具备时效性而厌学。

小结

总之, 我们认为, 进入同一所大学的学生就应享有平等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 不能因为学校的社会支持跟不上或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等一些客观情况制约了学生发展;这点应该引起学校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关注。在日常工作中, 学校应该为人文社科专业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持, 帮学生排除制约他们发展的外在因素。另外, 更重要的是作为个体层面的发展, 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需要悦纳所学专业, 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会客观、乐观的认知模式。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扩大对专业的宣传,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把大学生活过得充实、精彩。

参考文献

[1]丁楠, 眭国荣.探究理工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6 (11) :37-39.

[2]刘辉, 左连跃, 范晶晶.工科院校文科生自我效能感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5) :132.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93.

上一篇:高中生物科学素养下一篇:地理学习